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华部疏

TOP

法华经科注【元 徐行善科注】(一)
2013-12-27 14:11:2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557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31册  No.606


【元 徐行善科注】


重刻法华科注序


妙法者是自心之別名莲华者乃妙法之巧喻也心之於物即事而真犹如莲之方华即实处染而净经者训径宜达自心玅境之要路也盖目诸佛出兴唯为斯一事欲令众生开示佛知见便得清净故正与达磨直指人心示其捷径全无贰致矣智者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音徧诵众典者斯之谓乎小子存策效重锲於徐氏拟予於柯山重需讐校其书伦师虽祖述天台及玅乐旧所刊行不能无差讹岂翅分毫作亥豕而已其义亦间燕说举烛今为是正而以便弘阐所谓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兹知文持持一佛乘义持持弌大事然则文辞义诠其舍诸。


元禄甲戌夏佛降诞日 释(养存)谨题於赞阳龟山

 

依天台科释注法华经序


四明海慧教院住持传教沙门平磵必昇述


灵山会上玅法华经昔日世尊金口宣畅阿难贝多结集罗什次翻此经洎我天台玅谈玄疏章安纂集荆溪作记良由如来教化之本原祖师传弘之命脉故历劫而不泯徧刹土以流行名德硕师处处建立法幢长篇巨轴在在敷扬教义有伦法师甞注此经今习善徐居士深信佛乘好乐教法慨兹印板湮没悉取其经依科分注起伦师已坠之书开後学易入之径虽曰柯山之述注实皆天台之疏文科标于上注显于下一览周知众义悉现厘为七帙寿诸良梓又得诸山名德里閈仁贤相与助成必有寂光佛祖冥空天龙密宣愿力原夫
天台智者初依大苏面承南岳用普贤观为正行诵法华经为历事豁然大悟获旋总持彻见灵山俨然大会亲聆妙法转示後人今演此道诚是先志使後之人闻此生信即一念信解微有开发即略解言趣復能润物即广为他说功倍理契即深信观成现在四信灭後五品两得相符不远而復其或知心道友同门信人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句之中义天明朗众宝大车皆本然之物长者大宅即固有之家实相体心旷神怡珍宝所色盈目眩服上玅珍御饰顶髻明珠论寿命则限量墨尘言聚会则影响等玅供养乃搅长河为酥酪受用则变大地作黄金功不浪施福不唐捐阎浮提内岂是虗行龙华会中宜应庆快必昇属在校讐辞不堪命輙陈管见赘云尔。


元贞改元乙未弥勒生辰书

 

法华经科注目次


卷第一 : 序    智顗述观心诵经法    与咸录释经六意    法华三分总別之图    弘传序注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卷第二 :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卷第三 : 药草喻品第五    授记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卷第四 :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法师品第十    见宝塔品第十一
   

卷第五 :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劝持品第十三    安乐行品第十四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卷第六 :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随喜功能品第十八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卷第七 :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嘱累品第二十二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卷第八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陀罗尼第二十六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法华经科注目次(终)

天台智者大师观心诵经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須盥漱整肃威仪別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遶听法次須运心作观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次观能说之人所诵之经何者是经为经卷是为纸墨是为标轴是诵音为口出为龈齶和合而出为有我身为无我身谁是诵者为心是诵为口是诵为和合出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从想生四众非有无我能诵是名空观虽无所诵之经而有经卷纸墨文字虽无能诵之人而有我身为四众宣说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虽非身口不出身口从始至终必无差谬名不可思议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於一心中得不前不後三观宛然虽无施者而有法施虽无受者四众炳然虽无法座登座宣说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为法施檀波罗蜜专心诵持无诸遮碍名为持戒忍耐恶觉名闻财利皆不能恼名之为忍一心不息从始至终无有懈怠名为精进专念此经无有爱味名之为禅分別无谬序正流通无不谛了句文分明名为般若是名六波罗蜜具足自行此经名之为实传授外人名之为权若能一生以此成办功德於无始心名为正因仍有观心名为了因高座为四众说授名为缘因三观具足若观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托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中间四十一位亦修亦性至於极果名为种智伊字三点不纵不横名大涅槃能到彼岸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是名诵经正观三世诸佛无不从此而生信者可施无信莫说第三言流通者若自调度不名为慈见苦不救不名为悲既修正观现前復应庄严法界所诵经竟出观之後以此运观功德已登正觉者愿广度众生入位之人悉登上地未入位者即运慈悲二法愿未来世共成正觉。


先叙台宗释经六意


丹丘凝翠兰若泽山叟 与咸 录


○一约五时判大化。


一华严时佛初成道於寂灭场为大菩萨现舍那身说圆满教即华严梵网等经最初顿说二乘之人如聋如哑经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於三七日中常思惟是事又云大富长者踞师子牀穷子惊走之时也此如日出先照高山时此经初从佛出如从牛出乳味也。


二鹿苑时佛之本意皆欲诸众生普入佛慧奈何机有未堪闻必生谤反增罪业今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寻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於是脱舍那珍服着丈六弊衣於鹿苑说小乘法闻则易解即阿含小乘等经二乘悟解证罗汉果今经云密遣二人形色憔悴诱引穷子二十年中常令除粪如日照幽谷如转乳成酪味也。


三方等时既於鹿苑权用小乘得此一流方堪受化既受化已将欲还令归於大乘故寄净名弹诃殃掘斥骂此一类方堪受得道果闻骂不瞋内怀惭愧恣殃掘之讥任净名之折如彼穷子过是已後心相体信出入无难见菩萨不思议事心自耻之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化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此类小机於方等中能如此悔恨者谓之回心向大是说净名殃掘思益楞伽诸方等经此如日照平地时如从酪转生酥味也。


四般若时小乘之人心既回惑大乘机发於此时为说般若融通淘汰令彼穷子得见宝藏心生欣喜此如日禺中时如转生酥成熟酥味也。


五法华涅槃时如来从彼鹿苑调停摄化此诸机缘今日淳熟堪受大法故说无量义经从一法出生诸法欲令知此三乘诸法从一法生可以会彼三乘皆归一乘於是入无量义处三昧放光现瑞骇动群机假弥勒怀疑而发问寄文殊决答以引起乃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故世尊从三昧起称歎方便三请四止略开广开普令群机开佛知见皆成佛道方畅如来出世大意使诸渐来一类声闻悟本见闻皆是佛法无上大宝不求自得客作贱人是长者子授记声闻悉皆成佛此如日轮当午时如醍醐上味纯一无杂然後说涅槃经捃拾残机扶律谈常广开佛性大事已毕一化已周故於双林示入涅槃机尽化息矣五时次第竟如上乃约如来出世已来化仪次第。


○二四教释群经。


上来但约一代大化述其次第然於此五时所说诸经不一其中说法大小不同故约四教而为判摄四教有二。


一者化仪四教二者化法四教。


一化仪四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乃判教之大纲也华严即顿教鹿苑即渐始方等即渐中般若即渐终此三时皆渐教也秘密教者如鹿苑本是说小乘阿含诸经其中有大乘机密为说大或正说大乘有小乘机即密为说小故名秘密也不定教者如说小时忽得大益说大时忽得小益於顿解渐於渐解顿故为不定也此乃以化仪四判於五时说法不同有此仪式若法华者是顿非渐是显露非秘密是定非不定何也以由昔日机缘未淳设化不一劳於如来不思议化或隐或显或顿或渐若法华者机已淳熟纯一贞实一统大化无復异端普令一切咸归佛乘故非昔日二三之异也。


二化法四者即於上来五时之中或顿或渐或秘密或不定说於诸经虽则为机种种异说统而摄之不出四教如华严说別圆二教鹿苑唯三藏一教方等诸经备说四教般若衍门唯说三教法华一乘唯说圆教涅槃扶律则有追说追泯两种四教如此五时羣经无量括而统之无出此四故此四教乃是释经之网目故知法华五时中乃纯圆独玅之经也。


○三三观论修证。


教为能诠教下则有理智因果行位等法为所诠如诸大士闻教修行依教而证故约三观为所修三惑为所破三谛为所证约此破惑证理之处则有行位浅深高下所历也於四教中藏通两教同诠真理则以空观为所修见思为所破真谛为所证此之二教所修空观亦有巧拙不同藏拙则修析法空观通巧则修体法空观观虽巧拙破惑证理皆归一真別圆两教以三观为所修三惑为所破三谛为所证此之二教所修三观亦有巧拙不同別拙则修次第三观圆巧则修一心三观圆破三惑圆证三谛圆成三德也故五时唯第五时所说法华纯圆独玅无復次第於如来一代时教之中乃究竟之极唱也既知此已然後可以消释经文苟不如上判释何以知其法华乃超群经之表智者云若释余经可无约教若释法华不可不约时约教以判也。


○四五章释首题。


天台凡释经目必用五章此经乃以法譬为名实相为体一乘因果为宗断疑生信为用无上醍醐为教相然释经题目須此五者法理合尔一代藏中经经有名名下必有所诠之法为体约何修行为宗得何功力为用然後区判何时所说何教所收偏圆大小若何摄属乃为教相故此五法诸经题目缺一不可故体宗用即是三德体即法身宗即般若用即解脱又体即真性轨宗即观照轨用即资成轨又体即境玅宗即智玅用即行玅释名是总总三法故教相区判判三法故此五章乃一经之至要天台一家玅得佛意故用以释经目得兹旨趣於大藏中信手抽经可以判释也。


一法譬为名者玅法法也莲华譬也玅者法上褒美之称也则有迹门十玅本门十玅(云云)法者有三所谓众生法佛法心法众生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云云)佛法者非別有法亦十界十如权实之法悉能究竟照了无违也心法者即於自心具十界百界千如之法皆一念本有也此三种法佛法太高众生法大广初学为难观於心法则易可了学者现前一念心起或善或恶必属一界一必具十十具百即有百界千如权实之法一一皆不思议故心法玅也心法既尔佛法众生法亦然华严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別故约三法皆不思议为玅法也此法难解假喻易知故用莲华以喻此法莲以喻实华以喻权莲华多奇故有三喻为莲故华喻为实施权华开莲现喻开权显实华落莲成喻废权立实此权实因果皆不思议故以莲华为玅法之喻也经者训法训常即教行理可轨之法皆悉常故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以何法为经此方众生用三尘为经一用声尘为经如佛在世金口演说声音诠辩听者得道大品云从善知识处闻也二用色尘为经今佛去世纸墨传持大品云从经卷中闻也三用法尘为经内自思惟心与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纸墨但心晓悟故云修我法者证乃自知也故智者云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音徧诵众典佛不说法恒闻法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如此学问岂不大哉诵经者当以此时时照心方契玅法莲华法譬之经也。


二实相为体者体是一部之旨归众义之都会乃真性轨一实相印为经正体故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经体之旨大有所涉非此可具。


三一乘因果为宗宗者修行之喉襟显体之要蹊也经体乃是非因非果无修无证真常玅理也迷失此理为凡夫悟得此理为上圣欲修欲悟須约宗论修有进趣始终之渐行始为因行终为果故以因果为宗迹门破废方便开显真实亦明弟子实因实果亦明师门权因权果而成弟子实因实果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迹因迹果也本门发迹显本废方便之近寿明长远之实果亦明弟子实因实果亦明师门权因权果而显师门实因实果果正因傍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合前因果共为经宗。


四断疑生信为用用是如来之玅能此经之胜用如来以权实二智为玅能此经以断疑生信为胜用迹门用佛菩萨二智断七方便最大无明同入圆因本门破执近之情生本地深信乃至等觉亦令断疑生信如是胜用众经所无故以断疑生信为用。


五无上醍醐为教相诸经多是逗会他意令他得益不谈佛意意趣何之今经但论如来布教之元始中间取与渐顿适时大事因缘究竟终讫说教之纲格大化之筌罤(云云)但此法华开权显本前後二文疑多请倍不比余经秖为深论佛教玅说圣心近会圆因远申本果所以疑请不已若精知教相则识佛权实二智也。


○五三分分起尽者经前已作图经中逐段分科自可见故不重述。


○六四释消经文者一因缘二约教三本迹四观心始从如是终至而去句句皆约四释消文因缘者亦名感应众生无机虽近不见慈善根力远而自通感应道交故经云诸佛皆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故用因缘释也十方机感旷若虗空此方以音声为佛事则甘露门开故经云以种种法门宣示於佛道当知种种声教若权若实皆为佛道而作筌罤故用约教释也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須置指存月亡迹寻本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故经云今天人皆谓我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得菩提然我实成佛甚大久远又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此师弟皆明本迹故用本迹释也若寻迹迹广徒自疲劳若寻本本高高不可极如人数他宝耳但观己心之高广扣无穷之圣应机成致感逮得己利故经云若人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於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当知随有所闻谛心观察於信心中得见三宝闻说是法见我是佛见汝等是僧故约观心释也既文文之下皆用四释则文文之下皆可观心秖如王城耆山其实不离自心即现前一念心中心王名王五阴名舍心王造此舍观此五阴舍即法性法性即受想行识一切众生即是涅槃毕竟空寂又观色阴无知如山识阴如灵三阴如鹫观此灵鹫山即是三法名秘密藏山城既尔诸字例然故法华一部全是自心法门方免数宝之责荆谿云一一句入心成观观与经合非数他宝方知止观一部是法华三昧之筌罤若得此意方合一部经旨归趣。


○今录如是一句四释例因缘及约三教义广且说圆教经初如是者佛明生死即涅槃亦即中道况復涅槃宁非中道真如法界实性实际徧一切处无非佛法阿难传此与佛说无异故名为如如如不动故名为是此则圆经初如是也若动俗入如三藏义耳不动俗即是如通教义耳动如入如即別教义耳不动如而是如圆教义也约本迹释者三世十方横竖皆尔过去远远现在漫漫未来永永皆悉如是何处是本何处是迹且约释尊最初成道经初如是者本也中间作佛说经今日所说经初如是者皆迹也观心释者观前悉檀教迹等诸如是义悉是因缘生法即通观也因缘即空即假者別观也二观为方便道即入中道第一义双照二谛者亦別观也上来悉是中道者非通非別观也(云云)。

 

法华三分总別之图

 

 

 

玅法莲华经弘传序


终南山 释 道宣 述


△科文分三初翻译元由五初标经意。


玅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


统该摄十方三世诸佛垂迹出现于世之意愿也。


△二传年数。


蕴结大厦。


蕴结积集也大厦夏也西国美号。


出彼千龄。


佛生周昭王之代教来後汉明之朝则千年也。


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或云真丹或作震旦。


△三诸译名。


西晋慧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炖煌菩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


初翻有十卷题名无玅莲。


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丘慈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玅法莲华。


次在西晋之後翻加仍玅莲什法师事迹见经首释。


随氏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玅法。


闍那具云闍那崛多笈多具云达磨笈多二师同译添品法华。


△四判文所尚。


三经重沓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


△五支品別偈。


自余支品別偈。


支品如添品添药艹喻品也別偈者如普门品罗什译无偈笈多後加。


不无其流具如序历故所非述。


△二感应所以二初通明机应二初机应相由。


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


灵岳降灵者借用诗维岳降灵生申及甫灵鹫垂迹适机开化自非宿昔大通之缘无由开导其心此言机称於应。


△二初後示义。


所以仙苑告成机分小大之別。


华严大机鹿苑小机此二句言应必被机。


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


金河义详名义诸水篇顾命出书顾命涅槃追说四教藏为半字教通別圆为满字教此二句言机必禀教。


岂非教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


△二別示今经三初拣众得记。


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俦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


五千退席佛云退亦佳矣虽曰斥他意在策进在座上慢不生退席之心也五百授记崇其密示辅佛行化之迹也。


△二明序判正。


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


弥勒疑念文殊决答引昔证今开其教源。


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


从三昧起广略开显权实之法。


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繫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辞义宛然谕陈唯远。


举经中四谕也。


△三总结歎。


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


视劳生皆为己子也。


一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观法界性以为机也。


△三时代流通三初判时盛弘。


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羣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


△二明机比益。


将非机教相扣竝智胜之遗尘。


皆大通佛所结缘之众也。


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勣。


深敬不怖由威王佛所闻常不轻所化也。


△三指文用序三初标起。


輙於经首序而综之。


△二弘愿。


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


△三谦赠。


弘贊莫穷永贻诸後云尔。

 

 
法华经科注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9/9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31册 目录 下一篇法华经科注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