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华部疏

TOP

法华经科注【元 徐行善科注】(七)
2013-12-27 14:11:2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563次 评论:0

妙法莲华经科注卷第六


△二寿量品广开近显远断疑生信二初品目。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正经云如来现寿品)


如来者十方三世诸佛二佛三佛本佛迹佛通号也寿量者诠量佛之功德也今正诠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如来寿量品如来之义甚多且明二三如来成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乘是法如如智实是法如如境境智和合则有因果照境未穷名为因尽源为果因圆果满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真身也以如实智乘如实道来生三有示成正觉此应身也即真应二身之义三如来者大论云如法相解如法相说故名如来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徧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此法身如来法如如智乘如如真实之道来成正觉智称如理从理为如从智为来即报身如来也故论云如法相解故名如来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处处示成正觉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八相成道转法轮即应身如来也故论云如法相说故名如来然法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舍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文翻度沃蕉是三身若单取则不可大经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脱亦非三法具足称秘密藏名大涅槃不可一异纵横並別圆览三法称假名如来也问此品无三佛名那作此释答虽不标名而具其义文云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於三界此非偏如显此圆如即法身如来义也又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即是如如智称如如境此报身如来义也又云或示己身己事或示他身他事即应身如来义也若但性德三如来者是横但修德三如来是纵先法後报次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三如来是不纵不横三如来也论云示现三种菩提一应化菩提二报佛菩提三法佛菩提故经具其义论出其名不作上释宁会经论耶寿量者寿是受义真如不隔诸法故名受又境智相应故名受又一期报得百年不断故名受量者诠量也诠量法如来以如理为命有佛无佛性相常然不论相应与不相续亦无有量及无量文云非如非异非实非虗是也诠量报如来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发智为报智冥境为受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函大盖大经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是也诠量应身同缘者缘长同长缘促同促文云数数现生数数现灭云云自彼於我无为或復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是也法身非量非无量报身金刚前有量金刚後无量应身随缘则有量应用不断则无量更作常等四句料简先別次通別者非常非无常即法身也常者报身亦非常非无常也亦常亦无常应身也应用无尽为亦常数唱涅槃名亦无常通途圆说者一一如来悉备四句法身四者非常非无常者双破凡圣八倒故常者如虗空常故无常者无凡夫生灭倒故亦常亦无常者寂而双照故报身四者非常非无常境智冥故常者出过二乘故无常者无生灭倒故亦常亦无常能双照故应身四者非常非无常者非报非生死故常者常应同故无常者同无常故亦常亦无常者两存故此品通明诠量三身若从別意正在报身何以故义便文会义便者报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故也文会者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故能三世利益众生所成者即法身能成者即报身法报合即应身益物故也以此推之正意是论报佛功德也。


△二经文二初诫信四初三诫。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復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復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上迹门有三请一诫今文有四请四诫前後合有五诫七请奇特大事殷勤郑重也诚是忠诚谛是审实不欺於物言则诣真昔为七方便人凡有所说皆是随他意语非告诚实今法华纯圆开显之教即是随自意语示之以要故言诚谛。


△二三请。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


△三重请。


復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四重诫。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二正答二初长行二偈颂初文又二初法说二譬说初文又二初三世益物二总结不虗初文又二初过去益物二初出执近情三初出所迷法。


如来秘密神通之力。


△二出能迷众。


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


△三出迷远谓。


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二科文於此并释秘密者一身即三身名为秘三身即一身名为密又昔所不说名为秘唯佛自知名为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动之理即法性身也通是无壅不思议慧即报身也力是干用自在即应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诸教中秘之不传故一切世间天人修罗皆谓今佛始於道树得此三身故执近以疑远此本门法说中不復言及二乘但对菩萨菩萨摄在天人修罗三善道内余三恶趣罪重根钝少智不知。


△二破近显远二初法譬显远二初法说显远。


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此下明破执遣迷以显久远之本上文诚谛之诫即是此也今正明显远如来既说成佛甚大久远则谓伽耶近成之执即破破近显远略有十意如法华玄义第九具出此文正用破近显远废近显远二意破近谓之执情废今日之近教也。


△二举譬格量三初举譬问。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於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二答不知。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知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三合显远。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着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復过於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二益物所宜三初益物之处。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於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此过去益物所宜須显处者上引譬中既言成佛甚久未审久居何处故云常在此土及余他国而作佛事。


△二拂迹上疑。


诸善男子於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昔见诸教所说处处行因不同即是疑因又见处处得记不同即是疑果如此行因得记之说皆不知是果後方便故生於疑也今拂除此疑故指然灯佛时行因即拂因疑又指然灯佛时得记及入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復一条皆成方便非实说也故名拂疑又復言其者即是中间施化之其耳葢佛昔於然灯佛世为菩萨之时自入涅槃不得云是然灯涅槃也。


△三正明益宜二初感应。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


至我所者即是过去众生渐顿两机冥扣法身也佛眼观者即是久已成佛用佛眼鑑照无有遗差将欲起於胜劣两应而利益之善机凡有二力一感人天华报二感佛道果报若以法眼观知众生万善缘其重轻各得华报不能究竟知其终得种智果报若以佛眼圆照众生万善即能知其始因末果此经一向明佛眼观知众生万善究竟得佛一大事出世之正意也信等诸根者即信进念定慧五根也慧根即了因余根即缘因此二善根各有利钝通摄顿渐机缘顿机利钝即是圆別二教之人渐机利钝即是藏通二教之人又小乘根名钝大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根名钝十法界众生所有善根利钝皆用为机不用恶法恶法非缘了二因故也如来悉照十界善机随所应度而现形声饶益也。


△二施化二初形声两益二初形益二初非生现生。


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


处处者竖论即过去之处处行因国土也横论即昔日十方国土也名字不同者形即现矣则有名字因名召体机有大小形有胜劣劣是劣应即三十二相之身被藏通二教之机胜是胜应即八万四千相好之身被別圆二教之机此约示现佛法界身名字不同若现九法界身名字不同无量无边可以意得年纪大小者此明寿命长短大即胜应小即劣应劣应现寿有量胜应现寿无量此皆随所应度为其现身及命长短耳。


△二非灭现灭。


亦復现言当入涅槃。


应以灭度而得度者即现灭度令其恋仰而得解脱也此义现下譬说中。


△二声益。


又以种种方便说微玅法。


小身短寿即是说於渐教故言种种方便大身长寿即是说於顿教故言说微妙法。


△二得益欢喜。


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虽初用渐终令入大故言能令欢喜仍此欢喜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声两益众生获於四利称机则喜乖机则恼今既称机得益故欢喜也。


△二现在益物三初明机感。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来见者即佛眼照也诸众生乐小法者即所见之机也南岳师云乐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乐近说者为小耳今当通说之所谓贪爱二十五有即人天之机贪着涅槃求自解脱即二乘之机乐於渐次迂回佛道即三教菩萨之机此等众机来至我所皆名乐小法也德薄者缘了二善功用微劣也垢重者见思二惑未除也此约迹门名乐小法若约本门说者乐闻出释氏宫近成之小不欲乐闻长远久成之大故言乐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乐大佛即不说始成说始成者皆为乐小法者耳。


△二明应化二初非生现生二初正明二初现生。


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文科云现生者迹现於生也前明利钝两机来感法身今即现胜劣两应劣应应钝根胜应应利根此两应竝有生法二身生劣应生身生者以正慧托胎出生行七步乃至六年苦行已还是也劣应法身生者即三十四心断结习尽所得五分法身是也胜应生身生者如华严等经说与诸菩萨处摩耶胎常说大乘之法出生十方各行七步是也胜应法身生者於寂灭道场金刚後心断无明惑尽得玅觉相应慧穷照法性万德种智圆明普备是也出家者劣应出分段生死家胜应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家也得菩提者劣应得有作四谛所发无漏尽无生智名为菩提胜应即照三谛一实之道一切种智为菩提也。


△二非生。


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然我实成下正明本实不生但天人修罗见此二种生法二身谓言始生此则不然然我久已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生非实生也故云久远若斯若斯者如上譬之长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实生何故现生但为利益乐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佛道故言但以方便教化众生等非生而现生故云作如是说。


△二利益二初形声益。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


此明现生形声益物也说即是声教示即是形规形声不出自他若说法身是说己身若说应身是说他身言值然灯佛即是说己身然灯佛是我师即是说他身随自意语是说己身随他意语是说他身示现正报是示己事示现依报是示他事。


△二明不虗二初标不虗。


诸所言说皆实不虗。


言说不虗虽徧据声益声必兼形故須双释言不虗者渐顿二机禀此胜劣二应形声之益不虗也若约迹本二门论虗实者有二若对渐众生者昔方便行未得实道之益即是因虗执於近迹未得本地真实之益即是果虗今闻迹门之说同入实相即得因中实益闻本门之说即除执近之情得於长远果地之实益今得二实对昔二虗故言皆实不虗。


△二释不虗二初照理不虗形益。


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此下总释益物不虗今先释形益不虗此中六句显於应身不离法身法身无形亦无起灭众生有起灭之机感於法身如来愿力应同起灭起灭之见出自众生故约三界以明诸句言如实知见者即是实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实实则无三界之因相也。


无有生死。


无有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苦果也。


若退若出。


有五住集名退有二死果名出结上无二死家之因果也。


亦无在世及灭度者。


亦无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灭此二俱灭故云亦无等。


非实非虗。


非於灭度之实非於生死之虗也。


非如非异。


非於世间之隔异非於出世之真如如上四句是明中道。


不如三界见於三界。


不如二种三界众生所见三界之相。


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唯佛内具实智之用故如实穷照三界之实亦是随自意语亦是或说己身之事故大品云第一义中无所分別也如来实智虽无分別不妨以权智如量知见三界之相即同三界众生之见虽无二死而随他意示二死身说有二死虽无退无出而随他意说有退出虽亦无在世及灭度者而随他意示生世间示入涅槃说有在世有得灭者虽无实而说涅槃之实虽无虗而说三界之虗虽无三世之异而说有异虽无真谛如而说有如同於三界见於三界皆是随他意语名为说他身事示他身事如来二智明审二谛所以形声两益皆实不虗也。


△二称机不虗二初机感。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別故。


以诸众生根机利钝渐顿不同性欲行智种种差別欲令增诸善根故说己他之教不虗因缘譬喻也性者渐顿根性各有种种故須用为人悉檀生诸善根善根犹是性欲者渐顿二机若种种欲乐不同此須用世界悉檀随其乐欲皆令欢喜行者随其乐欲而修诸行此須用为人悉檀生其宿善若行中好多爱着致有妨障此須用对治悉檀破其现恶忆想是智慧即相似解渐顿二机居内外凡位有诸善根故欲乐欲乐故修行修行故得相似解此須用第一义悉檀随其所得忆想之解更为说法令得入理乃至初地欲乐修行二地之时亦忆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若发生二地真解即是念想观除言语法灭乃至玅觉果佛方得究竟离於忆想获常寂照耳。


△二施化。


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此正对机施己他形声益欲令渐顿之机生种种善根故现若干己他身事若干己他声教若干因缘譬喻也若对渐机以三藏四门若干因缘譬喻於一一门中復有若干通教四门亦如是若对顿机如別圆亦各四门若干种种如净名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华严中种种行类相貌皆为別圆根机施若干譬喻言辞说法也所作佛事未曾暂废者总结不虗也如上若干己他形声皆令众生入佛知见不为人天三乘小事故云佛事若一人独得灭度余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为有废废即众生不得实益岂得云皆实不虗今七方便咸人一实所以得云皆实不虗佛事无废。


△二非灭现灭二初正明二初明本实不灭二初明果位常。


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


成佛是果甚大久远等是常常故不灭既其不灭益至未来故寄此四字明未来大势威猛常住益物也。


△二举因况果。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復倍上数。


此举因况果以明常住也葢佛修圆因登初住时已得常寿常寿叵尽已倍上无量阿僧祇劫之数况果寿耶譬如太子时禄已不可尽况登尊极禄用宁可尽乎。


△二明迹中唱灭。


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


迹中三身竝有非灭唱灭之义现在众生见佛闻法或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或先修习学小乘者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於佛慧既入佛慧即知如来常住不灭不为此人而唱灭也其有悠悠结缘之众乃至五千退席之流移置他方之类现在未得种熟脱者此等众生缘在未来故以唱灭方便而教化之当知三身竝有非灭唱灭之义法身非灭唱灭者如净名云法本不生今则不灭即是法身非灭又云是寂灭义即是法身唱灭何者若已了达不唱寂灭为未了者唱灭耳又若言照寂即是唱灭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身者虽非生非灭而亦有生灭若迷心执着即烦恼生而智慧灭若解心无染即智慧生而烦恼灭灭惑生解此是无常灭若解生惑灭即是寂灭此之生灭悉约法性而辨若无迷解二缘则不唱有此生灭也报身非灭唱灭者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智慧能破烦恼此即明闇不相除是报身不灭义众生未了闻此便谓即佛而生憍恣不復修道故復唱言道能灭惑有烦恼时则无智慧有智慧时则无烦恼岂非智慧能灭烦恼耶应身非灭唱灭者应是法报之用体既无灭用岂有穷即是应身不灭但为众生若常见佛则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当取灭度也又法身当体不生不灭报身了达无能生灭应身相续不生不灭是故三身竝皆非灭今为方便教化众生应身唱灭事同二身皆唱灭也。


△二利益二初不灭众生有损二初不灭有损。


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於忆想妄见网中。


此科云不灭有损者如前乐小法人见佛常在不种善根贫穷下贱不生真中二善故无益不断见思无明二恶则有损五欲即思惑忆想即见惑由此众生垢重故須唱灭不唱灭则二恶生而不灭二善损而不生也。


△二广释不灭。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若见佛常在世便起憍怠故有损不能生恭敬故无益憍恣即增见惑厌怠即生思惑不生难遭想即不能生见谛解故不能断见不恭敬即不能生思惟道故不能断思为是义故宜应现灭也又若闻三佛不灭悉有憍恣义闻法身不灭者便谓众生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由是生於憍心上慢谓一切烦恼本自不生今云无灭何須修道即便恣情放逸为是唱言法身是寂灭义闻报身不灭者便谓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烦恼相明暗不相除显出佛菩提由是便起慢恣不復修善懈怠放逸为是唱言报身智慧能灭烦恼无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灭应身非灭现灭易解众生由闻此唱灭便於三佛生难遭想恭起敬心也。


△二唱灭於物有益二初歎佛难值。


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


△二释难值意。


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於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於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若见三佛其人多善少恶不为斯人唱灭是人见佛常在灵山也或不见佛其人障重善轻为说三佛难会众生闻之便作是念三佛虽復非生非灭必須生善灭惑乃得证见此事不易故云难遭也心怀恋慕等者此明现灭无损灭於见思名无损种善根名有益也。


△二总结不虗三初明先近後远。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


△二明为化众生。


为度众生。


△三明皆非虗妄。


皆实不虗。


△二譬说二初开譬二合譬初文又二初良医治子譬譬上三世应化所宜二治子实益譬初文又三初医师远行譬譬过去益物二初譬应化二初超譬应化。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鍊方药善治众病。


此超譬上我以佛眼观有能应之智也良医者良善也喻佛内有三达五眼即是八术妙得药性外识一切众生起病之根源也智慧者权实二智深知二谛也聪达者五眼鑑机顿渐不差也十二部教文理甚深如明鍊方药依四悉檀徧知顿渐众生烦恼之病如善治众病也医有十种一者治病病增无损或时致死譬空见外道恣意行恶教人起邪见断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二者治病不增不损譬有见苦行外道投岩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禅定不能断诸结使即是不损亦不能断善即是不增也三者治病损而无增但世医所治差已还復发即是修世禅断结使之外道也四者治病能令差已不復发而所治不徧即二乘人止治一两种有缘者不能徧治一切也五者虽能兼徧而无巧术用治苦痛释论呼为拙度即是藏教六度菩萨慈悲广治也六者治病玅术治无痛恼而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萨用体法空但治有反復凡夫不治焦种二乘也七者虽治难愈之病而不能一时治一切病即是別教地前菩萨也八者能一时治一切病而不能令平復如本即是圆教初心十信也九者能徧治一切亦能令其平復如本而不能令过本即是圆教初住乃至金刚心也十者一时治一切病即能令其平復又使过本即是如来前三种是旧医後七竝客医前之三种亦称医者佛未出时一切外道皆自谓出家各自领众故也涅槃经中唯以如来对彼外道称为新医又佛未出世之先轮王以十善治世亦称旧医先旧为主後来称客故名客医无量义经云医王大医王者第八九医通得名王唯第十医独名大王。


△二追譬机感。


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


其人喻佛也多诸子息等者若十是声闻二十是支佛百数是菩萨且置二乘別明菩萨之子百子之义此约十信一信起时即具余九还有百信名百子也。


△二譬现灭。


以有事缘远至余国。


此譬过去应化中现灭也所谓亦復现言当入涅槃也。


△二还已復去譬譬现在应化二初譬机感。


诸子於後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於地。


见诸德薄垢重众生於佛灭後乐着三界邪师之法故云饮佗毒药不知出世之要道故云闷乱轮转诸趣堕在三界故云踠转於地望出世法故且云地也。


△二譬应化二初非生现生二初譬形声二益二初譬形益。


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


父归家者譬佛復应生此土也信受邪师之法名为饮毒失心者贪着三界五欲失先所种三乘善根不成大小机感佛为是人故非灭唱灭也不失心者有虽着五欲而不失三乘善根有大小机感佛为是人故非生现生也遥见者明佛出世时众生亦见佛色身但为见思障五分不得亲奉法身故云遥也见闻佛出皆有喜敬之事故云皆大欢喜等经文梵王请等例是求救之辞也。


△二譬声益二初譬佛受请转二谛法轮。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艹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筛和合与子令服。


科云转二谛法轮应云三谛二谛名通三谛则別今舍別从通即顿中二谛也诸经方者即十二部教也药艹即教中所诠八万法门也从佛出十二部经此出顿药艹也从佛出九部修多罗此出渐药艹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彰显故如色香者譬定功德玅香熏一切也味者譬慧能得理味也此戒定慧即八正道修八正道能见佛性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之色分明无碍也香是解脱断德离臭也味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纵不横名秘密藏依教修行得入此藏也渐顿通皆具戒定慧今文从別且属圆顿若渐教说三乘空三昧力如擣无相三昧如筛无作三昧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慧又空观如擣假观如筛中观如合此三观各不离戒定慧将此法与渐顿众生修行故名令服也。


△二譬佛将此诫劝两门化二初劝门。


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


△二诫门。


速除苦恼无復众患。


△二譬利益不虗。


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


△二非灭现灭二初不久应死譬二初唱死之由譬。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


此譬现灭之由正由众生薄德见佛常在但增憍恣而不修行即是不肯服药也。


△二正唱应死譬二初拟去住譬。


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


譬上住世有损现灭有益当设方便当即拟也。


△二唱应死譬。


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


正譬现灭化期将竟故云衰老死时已至者当入涅槃也佛虽灭度留经教在世故云是好良药今留在此復至佗国者即是此方现灭他方现生也上文云愿在他方遥见守护即其义也遣使等者四依菩萨语众生云佛已灭度但留此法我今宣弘汝当受行也後时众生若无四依传述经法岂能自知佛已灭度故用四依是使人也。


△二诸子醒悟譬二初现灭利益。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


△二未来机感。


自惟孤露无復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香味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良由如来灭後众生醒悟服药修行以作因缘能感未来应化如遗教经云其未度者皆悉已作得度因缘亦有现得感见非独释迦如普贤观经云精进苦到得见释迦分身多宝东方善德等及七佛世尊。


△三寻後来归譬譬未来应化。


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父闻子差即成能感之机得差之言不全惑断但有三乘机及堪会者不论断与不断皆名得差咸使见之是起未来之应方将形声两益也。


△二治子实益譬譬上三世益物不虗。


诸善男子於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虗妄罪不不也世尊。


△二合譬三初合过去益物。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


△二合现在益物。


以方便力言当灭度。


△三合益物不虗。


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虗妄过者。


△二偈颂二初颂法说二颂譬说初文又二初颂三世益物三初颂过去三初颂成道已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於佛道尔来无量劫。


△二颂中间益物。


三颂常住此处。


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於此以诸神通力令颠例众生虽近而不见。


△二颂现在二初颂非生现生。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輭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二颂非灭现灭。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我復於彼中为说无上法汝等不闻此但谓我灭度。


△三颂未来四初颂未来机感。


我见诸众生没在於苦恼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


上长行以未来益物但寄常住不灭四字今偈颂则广文为四。


△二颂常住不灭。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


常在灵鹫山此谓实报土也及余诸住处者谓方便有余土即上余国义也天人充满者住行向三十心是人十地是天击天鼓者表佛无问自说也雨曼陀罗华者表说贤圣位次也。


△三明不见因缘。


我净土不毀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


△四明得见因缘。


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二颂皆实不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虗。


△二颂譬说二初颂开譬三初颂过去。


如医善方便。


方便实通三世今且让为治狂子为现在故为过去也。


△二颂现在。


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死。


△三颂不虗。


无能说虗妄。


△二颂合譬三初颂合过去。


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


△二颂合现在。


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着五欲堕於恶道中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


△三颂合不虗。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开三显一开近显远欲令众生速得佛道此事必得不虗也。


△二分別功德品初记领二初品目。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7/9/9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31册 目录 下一篇法华经科注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