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行事钞批(二)
2014-04-09 12:22:5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554次 评论:0

四分律钞批卷第一末


上来第一广释序义已竟。从此已下。第二略列其三十篇题目也。其三十篇者。束为偈。

 
标僧数非辨  戒网受师仪  安恣篇随犯
 

六衣四鉢治  陀像设俗客  病杂沙尼部


上来第二略列三十篇名竟。从此已下第三正释十门义也。


第一序教兴意者。就此门中。大分二別。初至上则通明教兴来。是明教兴通意。二从今据当宗以辨下。明教既兴已。当宗中自含差別之意。就通意中。自有三別。初至人下。明对机制戒意。二对外道下。对彼外道之无法。以明制戒之意。三对异宗下。对他宗御法。例通於无准。以明制戒之意。


夫至人兴世者。谓佛为至极之人。故曰至人。唯佛一人得称至人。独尽苦原故。益物有方者。方由法也。佛既兴世。说法度生。皆称利益。故曰益物有方也。随机设教理无虗授者。谓佛说万法。皆为利益众生。非为虗授。善知性相。随於根机所宜。欲得人天。即说五八。欲至佛果。即说大比丘无愿毗尼。宜闻三乘。即说三车等喻。宜闻一乘。则会三归一。说常乐我净。故曰随机设教。皆欲引至菩提。故曰非虗授也。论云依大慈门说毗尼者。毗婆沙论第一卷明之云。修多罗依十力故说。毗尼依大慈故说。阿毗昙依无畏故说。大慈门者。如涅槃云。如来有三种慈。一缘众生慈。此缘五阴众生愿与其乐。二缘法慈。此缘众生所須之物而欲与之。三无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慈也。依此三门。佛说毗尼。故曰依大慈门等也。


故律云者。律即四分第六十卷云。佛在跋闍国中。问诸比丘。以何心谓我为汝说法耶。比丘答言。世尊以大慈故。为我说法。故曰慈念故等。


二为对外道无法自居者。外道无可轨则之法。故曰无法自居。非谓无邪法。显佛法人尊道高故等者。以佛是三界大师。人天尊贵。无有与等。为世特尊。故曰人尊。所说之法能轨成物善。依之修行。便隔凡成圣。如此之法可珍可贵。异於彼见。故曰道高也。


观下律中凡所制者等者。律增三文云。世尊何故制增戒学。为调三毒令尽故。制增戒学。学意明尽兹三毒。定慧復明。惑尽解满。断诸苦际。名曰异术。故文云若不撰结等者。文谓四分五百结集文也。即其文云。勿令外道以致余言等(云云)。余言者。外道言。瞿昙沙门入灭。彼法律亦灭尽也。由此迦叶普告大众。结集法藏。以息余言也。上释外道无法自居义竟。


三为对异宗故来者。此下第三段。对外宗教兴意也。言宗多別者。从佛灭度後。至于四百年後。五部十八等部宗多別。故曰。


且如萨婆多部戒本繁略者。十诵戒本中。齐整着内衣。及着三衣。有十二个戒。此则为繁。无不敬塔戒。嚼杨枝等戒。復名略。故曰繁略。言指体未圆者。指指拟也。体者戒体。其宗云。作无作俱以色为体。此宗无作戒以非色非心为体。谓彼宗指拟戒体未圆。故曰也。接俗楷定於时数者。谓与俗人授五八戒。名为接俗也。五戒要终身。八戒要一日一夜。不许延促。是时楷定也。受五戒定五。不得分受一二三。受八戒定八。不得增减。是数楷定。萨婆多。虽执此义。自与本律相违。案十诵皮革法中。亿耳优婆塞。与诸商人。入海采宝。船波失济。伴死独存。回还经饿鬼城。到一树下。见有男女。颜貌端正。着天宝冠。共相娱乐。夜过女灭。即有狗来。噉男女肉。亿耳恠问。何缘乃尔。答言。我先作屠儿。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习此业。何得不作。遂教我云。昼既屠杀。可受夜戒。由是今生业报如是。亿耳前行。復至一树下。见有男女昼日娱乐。如前广说。此由好婬。迦旃延化言。夜既贪婬。应受昼戒。故我等今生昼乐夜受苦。亿耳还来。具说所见。因就迦旃延出家受戒。据此律亦有分受。御法例通无准者。御谓秉御也。法即羯磨也。若作单白。加白二亦众多白。若作白二。加白四。亦加众多白羯磨皆得。唯得增为。不得减。故言无准。


今昙无德部人法有序者。立云。一人唯得心念法。二人对首法。四人已上秉羯磨众法。少则不成。名为人法有序。又有众多异说如记。轨用多方者。谓用法济时。多有方便。提诱唯存生善者。宾云。依成实宗。五戒十戒要尽形受。唯有八戒。随时长短也。任前人好乐多少。授一戒乃至八戒。不限一年一月。唯存生前人之善。开发信心也。立教意居显约者。显者明也。约者限也。谓单白白二白四。此三种羯磨。对众宣唱文須明。名之曰显。不得加减。限齐於此。故曰约也。


上则通明教兴者。结上三段之文。是通家大教之兴意也。今据当宗以辨者。生起下文。有五段。如文可寻。问前言对异宗故来。与今据当宗以辨。有何异也。答前对异宗。四分之教显异余部之意。今此言当宗辨者。明四分教兴意故异也。


夫教不孤起者。谓若无机缘。佛则不说。故曰教不孤起也。言起必因人者。谓有漏病生。法药随被也。如須提那还家乞食。因行不净。即制初戒。復因林中比丘等。及檀尼迦比丘等类制戒。引皆依人起故曰。故摄诱等者。弘由广也。济谓救济也。此语同前轨用多方义。贵在得其本诠等者。此明佛制教意。贵存断惑终获道益。依教趣涅槃。为得本诠。本诠即涅槃也。言诫难核其条绪者。条是枝条。绪是端绪。佛立教意。欲令识根本所诠之趣。其枝条次绪。实艰寻。但得本不須论末故曰。所以约开等者。如俭时开八事曰开。丰时还禁曰制。又为五种根性。开制三衣百一众具等。皆为人也故曰。显持犯谅意存无过者。谅者高也。高由相也。显持犯相。意存无过也。故曰。


遮性等者。如掘地坏生。体非违理。但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能遮正道。故言遮恶。言性戒者。如十不善等。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禁性恶故。名为性戒。此之性恶。能遮於福。前遮恶能遮道。故佛制断。性恶则通於化制者。如杀生婬盗等。经中还结业道之罪。制教中又结夷。等罪也。故曰通化制也。遮戒因过便起者。谓以彼外道俗人计其草木有命。佛因制故曰。


然则性戒文缓义急者。济云如怨逼行婬开与境合。是缓三时禁乐是义急也。谓随诸重戒並有开文者。如戒戒下有开通文是也。文虽是开开实结犯者。如婬戒。若为怨逼。开与境交。虽开境交。若三时中。随一时受乐还结犯。故曰开实结犯。毀呰等者。说文云。呰者呵也。文显也。既是根本等者。谓结上二文。故知等者。此句通结上文。


遮戒一往制等者。如安居。是一往制。若有生善灭恶缘故。开受日去。是开也。开之过兴等者。如三衣。是一往制。後为寒苦。即开畜长。故曰有益便开。既因开故。贮畜过多。招讥妨道。名曰开之过兴。因即制说净。故曰开之过兴还復令制也。岂非为存化俗等者。此句是通上文意也。谓俗人因毀僧。後生必須堕地狱。故佛为哀愍众生故。设教故曰尔。大慈设教意唯捡失者。此下通结遮性二戒教兴之意也。捡失者。捡。慈云。印着封閇之义也。应师云捡者摄也。释名云。捡者禁也。失者过也。即身口过失也。


母论具立復急二仪等者。论文如记。相承云。比丘欲行婬。听舍戒还家是缓。乃至不得共畜生是急。无三时乐等也。盗无主想不犯是缓。下至草木。不得取是急。杀人非人想杀无罪是缓。下至蚁子不得杀是急。妄则说时前人不解不犯是缓。下至戏笑亦犯是急。故云具立缓急二仪也。言令寻之以通望者。谓二百五十戒。皆有缓急二仪。今应将此二仪。通望一切戒。上来释遮性往分义竟。


二以开制往徵教则通於二世者。教中有开制。今据此开制之文。徵教兴之意。教通现未二世。谓如五分虽我所制。余方不为清净。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余方有益者行之故。制已更开开已还制者。谓如俭时八事。俭开丰还制。此教虽是佛在时制。然亦通於未来行用。故曰通未来教也。五分虽我所制乃至不应用者。五天竺之外。名曰余方。如西国用牛粪为净。虽是佛制。而边方为不净。不得用也。


虽非我所制。不得不行者。如国王制僧不得入城市等。佛教中有缘。开白入聚。故言非我所制由王不许。須依王教。故曰不得不行。此如来在世教也者。谓五分教佛自彰言。故曰在世教也。


然二教相融互兼彼此者。五分曰彼。四分曰此。五分现在教。与四分未来教。互得相通。故曰兼彼此。


三以报有强弱教亦重听者。强弱者。根机有上中下。故曰强弱。下根弱故。开已後开。故曰重听。如开畜长更开十日令说净。又忘更开不犯。故言重听。听即开也。就制则深防限分者。如用虫水是深防。饮虫水是限分也故曰。约行山世不同者。且如兰若无人处。开自煑食等。亦开从牛受食。在聚落中则不许。故曰山世不同。山者兰若也。世者聚落也。上来释第三报有强弱教亦重听义竟。


四以机悟为先等者。大圣制教初兴本无异辙。後人神解自异随机悟入不同。致有五部之差。乃至十八之別。所见既不同。教门即轻重致隔。故机悟为先。言轻重者。僧祗四钱三角犯重。四分得轻等也。五部异执等者。此句结成上机悟不同之意也。


五以事法相对者。如三衣一鉢是事。如法受持是法。将此法被於前事。故曰相对。既有其事。则須有法。由对事須法。故有此教兴也。法唯揩式者。法者一切羯磨也。揩是则也。式是法式。乖旨等者。旨是佛意。乖佛本制意作法不成。事亦不成。事通情性者。此明法所被事。情者谓有情之类。如受戒治摈等也。性者谓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如结界功德衣亡人衣等。並是非情事也。随境制其得失者。立云。随情非情两境。制其得失。持是得也。犯是失也。故曰得失。或托三性之缘者。即善恶无记也。善性犯者。如比丘拔塔上草。为女说法过限等。言恶性者。如嗔心打搏杀人畜等。言无记者。如不摄心意坏生草木掘地等。或随世讥而起者。如非时乞食。夏中游行。不受食等。皆被讥呵。故曰随世讥而起也。


且略引诸条等者。即指上来五例。言薄知方诣者。尔疋云诣者进也。至也。到也。谓我上引五条。薄知制戒本之方所。及所诣之处。即是下文心怀泥曰。是所诣之意也。方谓方所也。总撮苞举者。谓总一化教兴始终之说。观於教兴之意。只令众生至於无上菩提之道也。


云何为学者。将欲解其学义。且假问。生起教兴来由。故曰云何也。为求四果者。积生植因。方证四果。极小三生持戒方证初果。是利根也。或七生持戒。或经六十劫修行。方获为声闻。上首如身子目连等。


止随前事者。此明下三十门中。虽各各有制意。皆是对前所为之事。而明制意。非是大家教兴之意。寻条知本者。谓下三十篇是枝条。此教兴一门是本。若寻下三十门之枝条。不识其意者。須寻此门。则识根本制意也。上来广释第一序教兴意义竟。


第二制教轻重意者。所以此门来意者。为下诸篇中。既持犯有轻有重。恐人不练。故立此门。序不同之意也故来。裁断寔难者。判割重轻。唯佛能知。末代僧尼。不识机教之通塞。故言难。原彼能施之教者。则是佛也。教主亦佛也。所为人者。上中下根性人也。药病相扣等者。此明机教相感。故曰药病相扣也。岂可情断等者。自意云。明佛是穷机故识轻重。今人异佛故。不能裁断於重轻。故曰岂可情断等也。


虽然重核远标者。实被来裔者。裔由末也。裔亦远也。核者实也。标者望也。教也。此明制教意远通遐代。名远标也。在文自显何假证成者。文即律文也。今序斯大略有七者。序其轻重两意。不过此七种义也。若识此七条者。轻重之义
可解。


一兴厌渐顿者。兴由起也。厌者饱也。今举事明之。如起厌善心尽一时犯一切戒名顿。得罪即重。若随前後別別犯一二三名渐。得罪即轻此约起猒善心渐顿。明轻重意。二结正业科者。立云。佛以达了业体轻重。故便结戒。还约此业而科。故有轻重不同。且如杀人戒。以人多智慧。既是道器。戒报胜故。杀者得夷。畜生非道器。愚骇无知。杀结堕罪。乃至下篇。约结正业。有轻重故曰。三报果不同者。如目连问罪报经说。初篇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寿六十千岁。堕泥梨中。於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如是六聚罪。果报轻重不同。亦如五八十具。感人天声闻为异。持菩萨戒。乃至成佛果为重。故曰报果不同也。四摄趣优劣者。且约初篇四戒说。若犯婬於三趣境。皆得重罪。下三戒者则有优劣。如盗人物重。非人畜生兰吉渐轻。杀人则重。杀非畜兰提渐轻。妄语人则重。非畜兰吉。並是约趣有优劣故。结罪有轻重也。优则长也。劣由短也。五起情虗实者。且如杀戒。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是虗。结方便则轻。若人作人想是情实结重。盗约无主作有主想是虗。结方便兰是轻。有主物有主想是实。结夷名重。故曰起情虗实也。六开制互立者。立云。如大妄语。制波罗夷是重。开其戏笑说还犯吉是轻。故知开制皆有轻重也。亦如离三衣宿制堕是重。若不得会开舍。而得阙衣吉罗是轻。七约行彰异等者。如上行居兰若即许离衣六夜。下士居於聚落。不许离衣是也。谊者谓聚落。静谓兰若也。此约行明轻重也。並制教之本怀者。谓佛本制教有轻重之意者。不过此七种义。此七是制教之本意也。言据断之宗体者。若欲断割重轻。理須据斯宗体。此七是其轻重之宗体。故曰据断宗体。上来七段不同。总是释第二制教轻重意门义竟。


第三对事约教判处意者。此门来意者。为明行事及判罪之时。須识本宗。恐横加穿凿。妄引他部。故有此门来也。对事者。谓三衣一鉢。结解诸界。安恣分亡人衣。並名对事。言约教判处者。既有前事。理有法被。法即教也。将教捡事。故曰约教判处也。判谓判割。处谓处分也。且如对亡物为言。須判断是非处分轻重可分不可分。故云判处意也。


言佛法东流几六百载者。从西方流来此方。故曰东流。几六百者。几音其。久训近也。此明佛法东流。自汉明夜梦。至今贞观年中。犹少二三年。不满六百载。故曰几六百年。判割是非竞封同异者。如昔有依十诵借衣鉢受具。而诵四分羯磨判为是者非也。言竞封同异者。封由閇也。谓封执其怀閇塞不能开通。故曰竞等。


良由寻讨者不识宗旨者。谓各依当部受戒。及至行事之时。並不识其本宗指。所以即有竞封同异。只是不识当宗之旨也。济云。不识五部之宗旨。輙以己宗定他持犯。故曰不识宗旨等也。言行事者昏於本趣者。明行事之人於当部中断割轻重。犹尚昏迷。不知本部轻重之相。故曰昏於本趣。昏者暗也。須依本受之宗行事。今若取僧祇持衣文。来此部行。名曰昏於本趣也。


执教必佩真文者。佩由带也。谓案律藏之文。非为邪教师。既带真文。则识宗旨。由识宗旨故。行事不昏。由不昏乱故。不招他讥谤毀辱之耻也。沦乎嗤责者。沦谓没也。溺也。沈也。嗤若博疋云。轻也。字书云笑也。应师云。嗤(死之反)谓轻侮也。今明执案真文。並免轻嗤重责之过也。


岂得异部明随者。本是四分受戒。今随行中还约四分行护。四分文义具足者。则但用之。岂得用十诵僧祇等文而判割也。


犹恐不晓大纲等者。谓如前所说宗旨本趣。名为大纲。欲明上虽梗概略约总相说此大纲。犹疑今人未了。故曰犹恐不晓。今欲晓明示诲。故曰更示其分齐。自意云。更示分齐者。通指此门也。脱罹愆失者。脱是不定之辞也。又脱者误也。罹(力知反)网也。愆者说文云过也。失也。失者过咎罪也。欲明偏用此一宗。判他轻重持犯。误他前人。悔罪不灭。自身获罪。彼復得愆。俱堕罪网之中也。言其唯不学愚痴者。此明上来将已所学之法。判他持犯。非但他令罪不除。自復增其不学无知之罪。故曰愚痴。愚痴即无知也。


今通立定格共成较准等者。胜云。此明前执一隅。但识当宗。不识余部。今立三十门。通显诸部。一一出十识僧祇等名。名为定格。格者正也。谓引诸部。共成此一宗各示其名。即定正也。共成较准者。今将此四分教文判事。被事若不同。则引诸部共成此一宗行事。使周备分明。故云成较准。较者明也。准者平均也。度也(尔疋文也)。一披条领等者。指下三十门为条。詺此一门为领。欲明三十门中约教所被事。引诸部文。一往处断持犯。受体与随行。轻重相违不相违。等不等义。恐迷引文。壅结在怀。将其此门照之。若披此门下。则疑壅悉除。名释然大观。释者除也。废也。解也。观者照也。


第四用诸部文意者。为三十门中。皆用他部。恐人不总其意。故有此门来也。如前序云苞异部诚文。括众经随说。即应此门也。


本实一文者。原佛制戒。唯是一文。佛既灭後。大迦叶波结集法藏□诵。异世五师。相承传授。更无异见。故曰本实一文也。但为机悟不同者。砺解。依真谛三藏传云。一百年後分为五部。二百年後。分为十二部。四百年後。分为十八部。分为五部者。忧波毱多在世。末後育王。大集论师。共论佛法。是时诸人。各以情见不同。有所偏执。毱多不能判正。遂分此藏为兹五典。故曰机悟不同等是也。言诸计岳立者。高山名之为岳。如诸五师各执己见曰计。谓执计情欲。各自称言。我所见解。是高是长。既各称高。故曰如岳。


竞采大众之文者。初结时。则分为上座大众二部。城内为上座部。城外为大众部。其上座部。迦叶灭後。五师传持。过一百年。离分五部。今言采者。前上座部。其众大故。名大众部。非前所论城外结集之大众也。今钞文言滥。


轻重异势者。如祇四钱三角犯重。四分但得轻也。摩触二戒。四分通体兰。伽论云。意在男者兰。意在女者残等也。故曰轻重异势也。持犯分途者。如结净地。十诵为犯。四分为持。故曰分途也。有无递出者。立云。四分有库仓。僧祇有楼阁。多论有道行界。五分水界。十诵有可分別不可分別聚落。四分有三种受日。十诵有三十九夜。祇有事讫羯磨。如是事非一。不能具录。故曰有无递出也。废兴互显者。如结净地。四分十诵俱有文。但废兴不同也。一有一无。名互显也。又歌声诵戒。五分所废。四分为兴。故曰互显。


二随本者。重制名为随本。如林中制。三趣同犯也。三法师语四意用文显也。今引此论意。欲取第四句意用义。成今门中之意也。及三藏等广说者。等者。约三藏教。非约人也。先观根本者。此却释上一本起句文。次及句义者。却释前二随本句也。後观法师语者。却释善见论主。五百无着之所说也。与文句等者。用等者。立云释前第四意用文。然今引此论中四法来者。此是用他部文意门。便正取第四句意方便度用等文也。


然行藏之务实难等者。行者则取也。藏者则舍也。欲明诸部。既轻重异势。持犯分途。有无递出。废兴互显。今欲取欲舍大难也。且述其大诠以程无惑等者。诠是能诠大教也。上既明取舍不易。今则欲明我取外宗之文意。故曰述大诠程(除荆反)限也。量也。法也。我述大诠之意者。人若识之量。应不疑惑也。


谓此宗中文义俱圆者。此下正是释述大诠也。文义俱圆者。如四分宗中四重之戒。文义俱足。亦结界一法。文义俱足。约结界事。更无缺少。故曰约事无缺也。余有律文不了事在废前者。如律中用鱼肉为五正食。此是不了之文。涅槃教兴後。一切悉断。律文不了之教。是涅槃废时之前。故曰事在废前也。有义无文无文有义等者。如四分有持衣加药之义。而无其文。即用十诵文。无文有事者。如受鉢坐具三衣七日药亦道行水界解戒场並无其文而有其事也。


必取义势相关等者。如四分十诵护衣同护明相。此名义势相关。故取十诵文成四分持衣也。必缓急重轻等者。且於受日十诵三十九夜。祇事讫是缓。四分约缘有三品是急。祇护衣通夜一会是缓。四分限明相急。言重轻者。如祇盗四钱三角得夷是重。四分犯兰是轻。是非条別者。十诵和上不现前受戒名是。四分为非。五分借衣受戒得戒为是。四分为非。十诵白衣受戒为是。四分为非。故云是非条別也。言准论不取者。即善见论也。论云。与文句等者取。不等者莫取。今正指此文也。故文列四说者。谓律文有四大广说。即增四文中明也。一有人云。我从佛边闻如是语。二从四人已上和合僧边闻。三从三人已下众多人边闻。四从一人边闻者未得即信。应勘挍三藏教法同者。应语云。大德所说。与教相应。不相应等(云云)。今引此四说。显前句与文句等者用。不等者莫取也。十诵墨印义者。同四分四大广说也。墨印者异。说云云不定。动合规猷者。规者圆也。则也。方也。猷者法也。谓动合方法法则也。理何晦没者。晦者暗也。谓我今作文者。其文义明显。无有暗没故云也。


若不镜览诸部偏执一隅者。谓不见诸部明文。直取四分一文。镜明也。照义也。览者见也。涉事事则不周者。事谓如持衣加药等事。事则不周者。谓无文被前事。故曰不周也。谓如第一师而但手持口不陈辞是不周也。挍文文无可据者。立云。如下第一师云我挍四分律无持衣加药之文可据。故但即手持而已耳。互指为迷。诚由无教者。谓取他部者。指不取者为迷。不取者指取者为迷。如是互是非。实由不通诸教。故曰诚由无教也。


若四分判文有限等者。立云。四分衣鉢不具。是不得戒之限不可取。五分偕衣之文也。


或二律之内者。当宗为一律。余三律通为一律。故曰二律。文义双明者。且如五分四分名为二律。俱受十五日一月日之文。则是双明。任情当宗采用也。亲自披阅者有二说。初说。行事时須自披寻圣教。劝後人。义也。二云此句正是自述意也。云我今取他部者。是自披阅竟。不是传闻。故云六师中。一二文显也。第三师意者。四分舍戒文中。但谓对狂人。不成舍戒。足数文中则不明得不。其义合有律文不了。此师依十诵了文广明足不足之相。便用他部也。余无此义者。此师亦不取第四师。歌声诵戒。结净地等文明了。而但依他部所废。故不用。


余亦参取者。参由同也。亦云杂也。得失随机知时故者。此明诸师执见不同。若取外部文用者。名之为得。不取外部文者。名之为失。言随机者。得失俱名随机。取外部者。名为随机而得。若不取者。亦是随机名失也。以此得失取舍並是随於机宜。然以用須知时故也。


第五文义决通意者。此文来意前门中云有义无文。无文有事。今则决通元意故下。引年代眇邈等。


夫理本绝名者。此明真如至极理本绝名言。言语道。断故曰绝名。故立名标其宗极者。此谓将名召於理也。且如一切名字。皆诠於理。然真理虽绝名言。要假名言。方能识理。如月虽非指。至终假指以见月。今若不标名。莫知理之至极。如真如。涅槃。实际。彼岸。安乐。解脱。並是假名。若不立此名。将何诠无相之理。故曰立名等。名随事显者。事即情非情事也。对此之事约为名。此是假名世谛之法故曰。故对事而备斯文者。如对衣鉢结界安居等事。即有受持文结解文也。


然考斯律藏言事並周者。考由定也。谓律中言教。对事对法俱周备。故云言事並周。眇邈者是深远貌也。声采者。谓佛说法。必假言声。声者教也。采者色也。即佛身微妙色也。法为时移者。佛灭度时眇邈。随时法灭故曰。宾云。近时西国有恶王。毀灭佛法。时有一长者。情深慨世。无僧可供养。忽於道路。遇一老僧。即请还家。设纯乳粥。僧食一口悲惨。长者恠问。粥不好耶。其僧报言。长者识我以不。我是佛子。罗睺罗也。所以悲者。今此粥虽是纯乳。自觉其味。不如佛世纯水煑粥。其味胜此。佛在之水。胜今之乳。我思此故以悲耳。准知法水亦转减。故云。事多残缺者。法本被事。今法既不足。故事有缺也。即如四分无持衣等文。不能辨前持衣之事。故曰残缺也。加以五师等者。五部异执也。


今总会之以通大见者。自意云。五部之律。言义矛楯。轻重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意解。古来执诤。连代不消。今总会通。故言为大见也。


若文义俱阙举一以例诸者。立云。如非时食戒。则无开文。復无开义。此一既尔。余戒例然。此说不然。镜中说对此门。科文为四。初至今总会之以通大见辨决定通取诸部之意。谓本藏具有。为多缘故阙。文非本无今通之。是括部执成前补阙之意。第二文义俱阙下四句正辨决通之应不中。有四句。初文义俱阙句者。不須取。次有三句。並判令取也。第三。然文义决通诚难废立。彰决通用是难也。第四故律云已下引文证难决通之意。第二文义俱阙等者。若此五部之内文义俱阙者。是不合取他部文。此门大意。本四分一部之中。文义互阙者。取诸部文义来。为成此部。文义既其俱阙。何必取他部文。故知此句不应取也。举一例诸者。四分律内文义俱阙。戒多有且举非时食一戒。例诸戒故曰(此释大觉记说也)。或就理有而成前事者。如持衣说药之例。义理合有。而成其持衣之事。故取十诵文。成此部持衣事也故曰。或在文虽具而於义有阙等者。亦取诸部意。如五正食。是文虽具。义则有阙。涅槃教废故。今取涅槃经文。定四分阙义。故曰义定也。论者前善见论意度用义也。或义虽必立当部无文者。如结大界濶狭。四分但言一日往反。今义准取僧祇文三由旬为量。故曰。以息余谤者。谓不取十诵加药持衣文。外人即云汝宗中教法不足。外宗现有明文。何以不取耶也。盖封怀守株之人也。


然文义决通诚难废立者。正结上文也。开遮者听制也。不然便有累於自心故无益於他境者。若不识决通之意。秉法被於前人。自他无益。谓前事不成。自又得罪是也。


故律云文义俱同者。四分增十二文也。有四句。初句云文义俱同者。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第二句云文同而义异者。如用饮虫水。同护命故。文虽是同。所表义异者。如数胎闰。谓减年戒未开胎闰。受戒犍度中。亦开胎闰。两文虽同。其义各异。减年戒。未为开。和上堕罪。犍度之中。为开弟子得戒。故是义异。第四句文义俱异者。如僧尼不同戒也。并随经律者。如遗教善生涅槃楞伽是也。


十诵有三事一本起者。即是須提那也。二结戒者。因兹本起。佛即集僧制戒禁之是也。三随结者。即林中制也。二部戒律者。十诵律文初列僧尼二众戒本是也。并及义解毗尼者。谓十诵律一部大藏通名毗尼也。谓彼律中初列戒本。已下即一一牒解。所解者通是毗尼故曰也。增一者十诵增一文也。谓从一至十。一上加一。故名增一。开遮轻重者。如五大色。名不净。不许服。名为遮。非五大色。是净。许服即是开。开即是轻。遮即是重。故云轻重也。是不净遮等者。即彼律文也。如是等筹量本末等者。即彼律前後文也。


比丘能知五相者。一缘起。二结戒。三随结。四辨相。五开通。辨相者。入毛头许等也。开通者。心乱痴狂等。皆名开通。不看他面者。即自有明解。心无疑畏。岂復看他颜色故曰。文略同上广如彼说者。谓了论文中。有五相。前三略同上十诵三事。後二相如了论广说。故曰也。


第六教所诠意者。前门决通令取诸部。合文具足未知其文所诠何等。因有此门也。教者是能诠也。所诠者谓二持两犯也。


诠教之文者。谓即是律文也。其大趣者。谓持犯也。故曰止明持犯。


境通内外者。谓持犯二行。或用内心。为持犯之境。或用外事。为持犯之境故曰。内谓行心结业者。谓於识想受行四心。行前三心。此属无记。不能成业。流至行心。随作善恶。方成结业。言结业者。结何等业。谓结持犯之业。内起三毒是犯。将毒为境。内起三善。翻此三毒名持。即将善心为持境也。此之二境。俱结在行心。非前三无记也。故曰。外谓情事顺违者。情是有情境。事即非情境也。此之二境上。俱有持犯。故曰顺违。但令教行相循始终无犯者。教谓律教也。行者是心行也。循者。深云。循是环。谓是不间断义也。胜云。循者巡历也。但将教约行。将相巡历不与犯缘相应者。皆名持也。慈云。循是相应义也。与教相应也。言始终无犯者。初受具已曰始。一期报尽曰终。护之光洁名之无犯。若生来不学於法无闻者。谓从初受具已来。名曰生来。非出父母胎也。不识持犯轻重。开遮如非之相。故曰於法无闻。何以得知受具已来名为生来。律序偈云。佛戒所生者。尔乃是真生。犹如鸯崛魔。如来所记別。是兼福罸者。如新受戒人不知教相。见塔上草净塔拔草望心得福。望违佛教得提。故曰兼福罸也。事情虗实者。谓可学九句中。识事识犯。则结根本此情实也。不识事不识犯及疑等。亦结根本。名之为情虗。事虚实者。境想五句中。一二句境实。第三句有虗实可知。非人畜来替也。初句结夷。後句结兰罪。夷兰虽殊。莫非是犯。故曰不问等。此通名持犯者。谓汎於情事上。明其持犯。未辨其轻重等。相故曰通等。


若结篇正罪者。谓结五篇之正罪也。穷诸治罸者。谓断割罪时。先須穷核其轻重也。束其方便等者。谓揽方便为果罪也。先須问其情所犯观其所犯与教何处相应。为与方便相应为与果处相应也。此则量据核其实情义也。轻重得於理教者。理者。谓业道违理罪。教谓违制教罪。即违理重。违教轻。今断割人。好识其轻重。乃得分其理教二种分齐。则断割皎然。芜者草秽地曰芜。谓既核得实情。与教相应。断其持犯者。无有滥科之过也。此別名持犯者。此约对治为言。故曰別明持犯。


第七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者。七部出家五众。在家二众名为七部。言教者。化制二教也。


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者。谓佛随机设教。皆为显真如之理。众生机有各別。教则随机差別。故有多途。虽然不出化制二门。故曰大分为二。


但汎明因果者。谓但汎明善恶二因。感苦乐两果。修善行福。作恶得罪。忍辱端正。不杀生长寿等。故曰汎明等也。识达邪正者。即涅槃经云。此是佛说。此是魔说。八不净物畜者是邪。不畜者是正。畜者是魔眷属。非佛弟子。又不信因果是邪。归依三宝是正。广如涅槃邪正品说。科其行业沉密而难知者。且如化教。但论不应杀生。而不分杀生有轻重之门。今欲科其轻重之业不知。故曰难知。显其来报明了而易述者。如持五八十善戒人。得生人天等也。现观因则知来报。故曰明了而易述。


二行教等者。南山律师云。言行教者。依教兴解。非行不成故曰行教。亦曰制教。教由制兴。故曰制教也。定其取舍者。若依教如法者。乃可行之名取。若是违教非法者。不可行之。名舍。立其纲致者。五篇七聚名纲致也。决於疑滞者。谓疑犯疑持。疑於轻重。雍滞积年。於事不了。一见律文。解便通达。故曰决於疑滞也。指事曲宣等者。谓行教。一一戒。皆指一一事。曲宣说。不同前化教汎说。婬盗不显於境犯处等。今律教。即显其境三趣优劣得罪差別分齐。一披尽解故曰不假重揽。事有再科之愆者。如犯杀盗等罪者。科违戒罪。復加业道一罪。故云再科。科谓科罸也。


然则二教循环非无相滥者。济云。化教中。亦有制教。制教中。亦有化教。故曰相滥。何者是邪。如涅槃楞迦遗教。岂非化教。其中即明戒律之义。又如四分受戒犍度。初明如来度五俱隣等。说四谛十二行法轮乃至三轮度外道等。岂非制教中而亦有化教。故曰非无相滥也。举宗以判。理自彰矣者。立明。化教用理为宗。约心以明得失。亦云用心业为宗。行教约事为宗。则用身口业。以明得失。上既云循环相滥。今举此二宗。分判道理自分。故曰自彰也。


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者。如若内心违理起心则成犯。若起心顺理则成持。持犯成就。皆托理生。故曰托理为宗也。则是化教也。外用施为等者。此明行教。身口不动虽復起心。未违行教。待动身口。方可科罸。故曰必护身口则依行教也。


故经云者。此善生经文显也。所以更分者。此是生起今明意也。诸教虽明化制二宗。恐人不练。故我分別。作此一门也。


恐迷二教宗体者。化教以防内心为教宗。制教唯防七支为教体。作此分別者。恐後人迷故。所以我更分之也。妄述业行是非者。如依制教之人。杀畜得提。罪忏已不知业道。妄述己之清净也。復有僧尼依化教者。见受苦众生杀之应有福。有何过失。虽无业道。而不知与制教中具缘相应。得违教罪。妄述我是清净也。故曰永者长也。蠲者除也。简也。谓除上妄述之见所由也。


第八僧尼乃至通塞意者。通塞者。立云。如受戒忏罪。僧通得作为尼名通也。自余结界受日等。但可自众相对而作。互不得通。名之为塞也。


同戒同制事法相同者。如五篇中僧尼同戒。皆名同戒。安恣受说此皆同制。事法相同者。谓情非情。事即长衣鉢等皆同也。法谓羯磨。对首。心念法。是同。名事法相同也。行用仪式具在诸门等者。立明。如安恣等法。並在三十门中。任意详用也。隐而难知具在随相者。立云。下随戒释相中。僧尼二众之戒。广释其名相也。故曰具在随相也。


谓轻重不同者。如尼摩触得夷。僧得残。漏失僧残。尼提。尼不安居犯提。僧得吉。故曰轻重不同也。有无互缺者。僧无洗净过三节戒。四独。言人。纺绩戒等。唯是尼有而僧无也。尼无輙教日暮等戒。僧有。故曰有无互缺也。犯同缘异者。高云。如与外道食戒犯同。与缘有异。僧与出家外道。尼与出家在家外道。皆犯。又如畜鉢戒僧开十日不说即犯。尼入手当日不说即犯提。其罪是同。开缘有异。故曰犯同缘异。


此但分其宗类等者。谓且分两位。有同异互缺轻重等。然未明不同之意也。犹未显其来诠者。未显僧尼之戒不同。有无之所以也。具如大疏者。如首律师疏中。具说所由也。


第九门下三众者。式叉及沙弥沙弥尼。名为三也。


若约戒体同大僧无作者。明其所发无表之戒体量同大僧。故下云随行类等尘沙。又报恩经云。沙弥十戒。比丘具戒。始终常一。随时立名。譬如树叶春夏则青。秋时则黄。冬时则白。随时异名而其树叶始终是一叶。戒亦如是常一戒。随时有异。宾云。若受沙弥戒时。与大僧同发得无表戒体者。沙弥时既得具足戒。更不应受具戒。又违婆沙文。彼论云。近事受勤策律仪。不舍五戒。受得十戒。尔时成就十五律仪。勤策受苾蒭律仪。尔时成就得二百六十五律仪。论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得十五律仪。至具戒位。方加其数。何容沙弥普缘普发耶。答论据十戒。成沙弥性。不遮普缘普发无表。故无妨也。


自外行法不同者。胜云。五德十数等。又安恣说戒等故曰。取舍有异者。如坏生为供养三宝缘则开。余无此缘。则制。制则名舍。开则名取。亦云持则名取。犯名舍也。


式叉摩那六法等。此是外国语也。此翻式叉为学法。摩那为女。故曰学法女。谓学具六法防四重。六法者。颂云。染心摩触盗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五非时食六饮酒。同诸三众学之者。大僧与大尼为二。二众沙弥为三也。胜云。僧尼为一。沙弥为二。沙弥尼为三。故曰同诸三众学也。


第十门僧祇律是根本部者。僧祇部。外国云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此是城内。前结集者。名上座部。以迦叶在座年老得名也。众既五百名大众部。呼此上座部为大众部耳。实非城外结集之大众部也。今兹五部皆从前上座之大众部出。故呼僧祇。城外大众部。非四分之根本也。所以将僧祇为五部根本。据大集经云。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既言遍览五部。明知非五部数。故判为根本部。若依宗轮论。舍利弗问经。言初破分为二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是中上座部。则四分之根本也。然大集僧祇律即是四分等根本也。二论者。谓大小乘论也。


愚藂者。有云一人无智曰愚。十人聚一处曰藂。余智同萤耀者。此是谦逊之辞也。云我智若萤光。以我之解。助佛之化者。喻若萤光助於日也。深云。萤若昼出。则无其光。夜出则。微有小光也。余亦然。若正法之时。不敢助佛化。助亦无力。如萤昼出则无光也。今末代之中。随分助佛弘化。如萤之夜出似有小光也。故曰同萤耀也。


言疎庸者。不亲佛法曰疎。非文非武曰庸。应师云。庸谓常愚短者是也。心不节慎。口无法言。恶人为友。名之为庸也。轻侮猷言等者。三苍云侮慢也。猷者法也。谓我何敢轻慢法言。戏论者。若言非非有非非无。即名戏论谤也。


学有所承等者。谓我亲承首律师所也。听讲律得二十余遍也。承必知本者。谓师师相承相传不绝。故曰承也。亲知如来制之本意。故曰承必知本也。每所引用先加覆捡者。谓今钞中。且引诸经论及古人章疏等。必先勘覆看其如非後方引用。故曰先加覆捡等也。於一一事下废立意多者。如律中犯重比丘开其学悔。古人判云。若犯已未覆。开悔。曾覆竟不开悔。今废此义。但使临忏之时。尽露一切开悔。此义須立。又律中云余处行。古人解云。是余房行。此义須废。今解谓是出界外。此义須立。如是等事非一。故曰一一事下。诸师所存情见繁广者。古人立五种得戒义等。广释受缘受体发戒时节。当今阙缘多述无益。是繁广。故曰情见繁广也。


及教通律论理相难知者。教者律教也。谓论解律。名教通余论。言难知者。如诸论中。或云表无表作无作教无教。又多论云。作戒以色为体。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如是判释。理相难识。通解论文者。方能了达也。故曰难知也。


而抄略证文多不具委者。今钞中取经律论文具述来。但是相应之言。即引将来入其宗也。欲知其始末者。且如破僧违谏戒始末繁广。不属今时现行。若欲更穷所由。非钞之意也。


临机有用等者。谓如对受说安恣讣请等事。即披文而用之。不劳问於他人也。岂復疑於罪福者。既执事案文。何所疑。罪福者。福持罪犯。岂疑持犯也。


不急之务者。谓游辞也。真宗芜秽者。指钞为真宗。谓若更加不急之文。便是荒秽。致使後人行用则昏迷不识其意故曰。鸟鼠之喻等者。此况真伪。如蝙蝠鸟取不得鼠取不得。其钞中若加不急之文。竟致後行事之人真取不得。伪取不得。故假喻鸟鼠也。


此之十条总束诸门者。是都结上十门也。谓此十门。是纲领以分別。横括下三十门也。


夫宅身佛海者。从此夫字已下。生起立三卷之意。宅由居也。谓居身在佛法海中也。故曰。言飡味法流者。谓心服於道水。故曰。形厕僧位者。厕由间厕也。言行唯三位者。谓今三卷。摄三位行尽也。


识达持犯乃至体相具矣者。谓中卷。广明戒体相状。及随戒之相。故言体相具矣。外德彰用者。谓识达持犯。具如中卷。方能秉法被时。善解匠物。故曰外德彰用。纲领存矣者。谓上卷是佛法纲领。统收万法。下卷乃是网目。还是纲领之所摄持。举领则毛端。提纲则目整也。自他两德成相多途者。明下卷之文。杂行乃有益物及自利也。如导俗化方是利他。若头陀等。是自德。故曰自他两德。问上序中明三卷之意。前明上卷。次明中下。此何故先明中卷。次明上下者。答大有所以。上序中明者。是大家众法次第故。先明众行住持。然後明受戒忏悔之別行也。今此所明。将中卷居前者。欲明自行是立身本。体相既立。方能秉上卷家僧众之法。所以先明中卷。


然则事类相投更难量拟者。应师云拟者向也。说文云。拟由度也。比也。类者例也。如受戒事。则有受戒类。如结界事。则有结界之类也。今若不从类例。标名题者。但散乱而说者。寻讨则难故曰也。若长途散释寡讨论者。胜云。若今十门。更长途。一一散说。下三十门事意。此则不可尽其底。故曰寡於讨论也。讨由治也。使举领提纲毛目自整等者。将此十门。名为纲领。下三十门中所有诸事。尽是毛目也。若识此十门纲领者。下三十篇毛目自显现也。载由则也。随事随依者。劝励僧侣。精进护持。永离破戒之秽流。萧然而得解脱。上来第三总释十门义竟。

 

○标宗显德篇第一


将释此篇。大分为二。初标宗。次引文成德。就初又为二。初至法轮不再转乎已来。明出家之人。於众別二行。有依不依。招其损益。劝舍损从益。以令教行。第二从今略指宗体行相已下。正明宗体。就初復二。从初至兴替在人也已来。明不依众別二教。於法有灭失之损。二从深崇护法者已下。明依二教有建修之益。就初又二。初明净众教不容非。约喻以显劝释等义。二从容致滥委以乱法司已下。明非法众主御於众行。正明有灭失之损。就初文中分四。第一法喻双举。以明众不容非不宿不越(不宿即众行。不越即別行。此中偏举此二行者。良由众別二行摄一切行尽故)。第二从故凡厕预下。劝成上不宿不越之义。言尅須清禁无容於非。劝上不宿之义。沐心道水等乃至无染於世等。劝成上不过越限之义。所以若染於世即违圣戒限故。第三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已下。释上不宿不过所以。令不越不宿。为欲光道显德故。第四而浇末浅识已下。转释第二劝意。何意苦劝云无容於非。无染於世耶。释云为浇末浅识庸见者。多虽形服参缁侣。而行不依律。若不苦劝。便容非染世。故須劝之也(四文中此初文也。此文中)。


言律海沖深者。即法喻双举也(律法也海喻也)。沖虗也。问何以将律喻海耶。解云。海中有八不思议法。戒中亦有八不思议。故以为喻。津通万像者。津润也。亦度之义。谓如大海津及无边。为一切人物济度之处。律仪亦尔。慈津及尘沙之境。为润众生之芽。涉生死流。到涅槃之岸济度之处。故曰津通万像。万像即万善也。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屍者。谓如大海具八不思议。虽无物而不包。而终不宿死屍。律海亦尔。虽復普恩流万品。摄受一切。而终不宿犯重死屍。设有则羯磨摈出。故曰喻不宿死屍也。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者。马走曰腾。高峯极峻曰岳。谓如大海之波浪腾涌如山岳。如上云而至潮终不过限律海亦尔。今治犯重僧尼及犯僧残人时。其羯磨作法。威力德用。亦大同彼海波浪。而若有犯重僧尼。不得非法治打。杖罸。但得以白四摈出置於众外。故曰喻潮不过限也。


故凡厕预玄门至无容於非者。此则劝成上不宿死屍义。谓身居三宝位。欲厕玄妙定慧之门人。宜不应容犯重非法人也。故曰沐心道水者等者。此则劝成上不过限之义。谓出家入道僧尼。净心持禁戒。不乐人天之乐。求出世之乐故曰。故能德益於时乃至亦超尘网者。此则结上二句。谓净心尅持禁戒希出离道人者。道德内充。嘉声外闻。能生物善。匠导众生。加以速出六尘五欲之爱网。故曰德益於时迹超尘网也。超由出也。良由乃至无以显德者。此则释上不宿屍不过限二句所以。谓若不依律法修四威仪者。其外仪则不可观也。何得生物善。内心无道。由何显其外德。故曰非法非道无以光显其仪德。引上辨得。此下辨失。


而浇末浅识等者。此下明灭法之人。谓虽受得佛戒。而无护法之心。令灭疾灭也。引文中浇末者。浇者薄也。谓末代浇薄之流也。庸见者。庸浅近。薄皮名皮肤(言夫)。名参缁服者。参由同也。杂也。缁者黑也。学非经远者。积年集学。名为经远。如上浅识之人。不能经远寻师故曰。情既疎野等者。不亲佛法曰疎。心在理外曰野。野是逸义也。谓情常荡逸。无系念於法。故曰疎野言宁究真要者。宁由安也焉也。谓其不亲法律人。则不进生定慧。安知出离之道。出离之道。名为真要。封怀守株者。封由閇也。谓閇执愚心也。言守株者。草木根也。宋时有人逐兔触株而死。後更於中终日守待。时人号为守株而待兔也。言志绝通望者。谓受得戒谓究竟不知戒是菩提之因。又不修习定慧等出离之益故曰。绝通望局之心首无诣者。谓受戒竟。谓为果满。其出言亦无至趣故曰。尔疋云诣由进也。造奏诣进此是一义也。意虽论道不异於俗者。谓受得此戒在身说此戒善功德。状似论道。但求其名利。都不忻求出离生死。故曰不异於俗也。况谈世论孰能体之者。上句明学者尚自不知。今此下明今不学者。孰由谁也。谓谈世论之徒。谁復能体斯戒法。


容致滥委至于兴替在人已下。明非法众主御众行正有灭失之损。此文中容者受也。委者任也。迷也。安也。谓容受此非法无德之人。滥安法主之处。则滥乱佛法。故曰乱法司也。肆意纵夺等者。肆由放也。谓如止滥法司之人。不依法教。放纵身口。於徒众有爱憎。憎则犯轻而重断。爱则犯重而断轻。此名纵夺。於爱是纵。於憎名夺。言专行暴尅者。专由一也。任也。谓於所嗔之人境上非理加罚。故曰专行暴尅。尚非俗节所许者。谓俗中高士尚不可吐杖捶。能行仁慈。况乃出俗僧徒而反行之。新学困於磐石者。磐石谓大石也。谓此非法众生。畜养门徒。常令酤酒买肉。不教法用。至年长大。欲往游方听学。遮不与去。有三意故。一恐学问胜己我便堕负。二恐彼识达教相见我等过知我是非。既不许出如大石压草不得出头也故曰。律要绝於羁[革*必]者。在身名羁。在口名[革*必]。是马之羁[革*必]也。戒律名羁[革*必]。谓不依戒律放纵身口。造种种过。状如马无羁[革*必]。故言绝也。言正法玄纲者。詺戒为玄纲。亦名定慧曰玄纲。谓今既不依教行。无人能续。故云玄纲覆坠也。


故知兴替在人者。此一句通结上文也。兴字结上迹超尘网文也。替字结前浇末等之文也。深崇护乃至法轮等者。若能为众主人劝门徒後生人欲令其学问绍隆佛种即是深崇护法也。既能依修行即是转法轮也。故曰何患。今略示宗体行相者。此生起下四种是其宗体也。


夫戒随器为功者。器者众生根器也。器有大小戒亦有大小。故言随器也。行者以领纳为趣者。谓能受戒人即领纳所受之法也。如白四羯磨。一念之顷领纳妙法居怀也。而能善净身心称缘而受等者。谓身无遮难。发断恶修善心。师僧清净衣鉢具足羯磨成就如是内因外缘两种相应。方发无作戒。所发戒体能与圣道相应。故名相应之道。若情无远趣差之毫微等者。谓不知因此戒法能至佛果。无心希求名无远趣。因缘小差受者。无心空加作法无益。故曰徒染法流。言将何以为道之净器者。夫戒者。为万善大器以戒为器。能盛万善功德。故称道净器。道则万善也。为世良田义復安在者。谓剃染为相持戒为性。性相两具堪为福田。今既受戒不获。福田之义安在。安由宁也。


清身行徒等者。徒是今行门徒众也。谓清身心入行门之徒众。意悕涅槃之果。故曰远悕圆果也。言无宜妄造者(草盗反)。谓受戒者。須远求菩提。莫希人天之乐。造由趣也诣也。言令契入无滞者。至心缘其戒善功德。令与我心相应更无滞碍也。一说名无作戒体为无滞也。言故经云等者。即涅槃经明无作戒体。今引此经。证成上无滞之义。据此明後释为当。


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者。轶有二音。一音逸字。统云过也。一音(田结反)谓车轶。即当此用。多途者。谓境通尘沙境相。故曰多途。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者。随意欲取五八十具戒等故曰。若任境彰名等者。所发戒境无量。从此彰戒数名。则有无穷之称也。且据枢要者。广疋云枢是门臼也。谓户必依枢住。凡圣皆依此四法住。故喻枢要。


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者。谓若凡若圣。通有此戒法也。如沓婆受戒也。直明此法至出离之道等者。谓我今更不论其不局凡圣之所由。且明其戒法之义。故言直明此法也。言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者。谓此戒法可轨可则。能出离生死。成无漏道也。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者。谓能受戒人。須信知有此圣法在身。乘之得出离生死也。


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等者。谓圣人乘此戒法。得至圣果。故知今所受者。即是圣法。就已成圣者。为言故云就已成而言也。上来就戒法中。分三段中此第一则出法名体。即所求之法也。


但令返彼生死等下至长养此心使随人成就者。教令发心。即能求心也。即缘境立心也。此恒沙善法者。因缘未具时不可得。说但信有此法为因所起。起竟此法在身。能轨生出离之道。此则第二教令发心也。第三乃可秉圣法在怀者。谓上二段。令信有尘沙二谛善法。为所缘境。又教令立心。此二因既具已。乃堪可秉圣法也。此中未即已秉圣法居体。乃可堪加圣法。习圣行耳故曰。上文高栖累外者。栖由息也。累者生死罪累也。谓既有断恶修善返生死之心。此高昇三界之表。栖息於尘累之外。故曰高栖等也。言随法之行者。胜云。受持此圣法在身。起动施为。皆須护持。名为随法之行。


二明戒体等者通论者。通律之论也。成论多论等。唯明其所发表无表戒体。今直明其能领心为戒体。故曰直陈心相也。相者即法界尘沙二谛等相也。以心缘此相。故言心相。故名为戒体也。


要期者。断恶修善誓愿也。施造方便者。受前八条也。请师求戒等方便也。恻思明慧等者。恻由悲也病也。悲念众生也。此心即名明慧。愚心不悲痛故。前法者。指前门戒法名为前法(云云)。此要期之心等者。上持戒心。与尘沙境妙法相应。因缘相扣。三羯磨竟。於彼二种法上。假缘引发生起此戒。名曰缘起。领纳在心名为戒体者。将受戒人能领之心。为戒体也。


必須广修方便者。深云。广修四正勤也。谓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恶令不起。已生之恶令灭也。捡察身口等者。即防身口七非。此名戒也。言威仪之行者。上捡察身口。能防名戒。其相是麤。今则於微细威仪行住坐卧四仪可观。故曰威仪之行。尅志专崇高慕前圣者。尅由能也。明诸佛罗汉。並此戒。能得出离生死。因兹戒德降魔成道。我亦効之。故曰高慕前圣也。持心後起义顺於前者。此明前要心受时誓持不犯。今已受後。能顺前期不违本心故曰义顺於前也。


四分律钞批卷第一末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28/28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分律开宗记 下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1册 中国撰述..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