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行事钞批(六)
2014-04-09 12:22:5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552次 评论:0

四分律钞批卷第三末


江东杭州华严寺沙门 大觉 撰


○集僧通局篇第二


此篇来意者。上既标宗显德。僧体已备。理宜益物济时兴建正法。秉御众行。使千载不坠。据其能秉。非僧不辨。故凡有所秉。必先集僧。故有此篇来也。又云前门明宗体。显其戒德功用。法既增上。何人能行。僧是胜人。而能行也。故功德论云。由胜密故。非俗人所行。故不令见。若欲弘法必假於僧。故次第二明集僧篇来也。


言集僧者。身口详聚。名之曰集。具六和敬。故称为僧。又言集者。如律文中七种集法量影破竹等。此名集之方也。又言集僧者。集何等僧。即如前篇具四义者。乃堪僧用。随一有阙无德可彰。未堪僧用。今不須集。故约前篇之後。即辨集僧。首云。然僧通凡圣。实乃无量。今举要略。就教分二。一羯磨僧。以无胜德可彰。就应羯磨教法和合。以标其德。故曰羯磨僧也。二名法轮僧佛说净教契理之说。轨成行者。名之为法。即此之法能摧结使。转凡为圣。名之为轮。此就喻得名。上羯磨与法轮。非是僧体。此是成僧之因。皆是就事辨耳。若论僧体者。论中诸说不同。今约本宗辨僧。取假名。揽四以成僧体。四外无別体也。指四人为体。故律文云。僧者四人。若过四人等是也。砺云。辨僧体者。二论不同。若依多宗。以四比丘五阴实法为体。谓彼论宗。多计一切法是有。今五阴亦是有也。人是五阴。故用五阴实法。用为僧体。依如成论。谓四人和合。有其假用。然用无別体。还以实法五阴。为假用之体。此宗多计一切法是假故也。欲明五阴实法之僧。一人无用未成僧体。假此四人和合之用。方是僧体。言实法无用者。谓五阴若各各不相假。而无有用。由五阴相假。得成人身。谓彼宗意云。五阴实法中。假立众生也。此名重虗累假。以五尘。成四大。四大是假。五尘是实。四大成五阴。五阴是假。四大是实。五阴成众生。众生是假。五阴是实也。於五阴实法中。假立众生名。即此众生。有名无体。名曰假名。於中命根体亦是假。离阴之体。今亦如是。各各人別不相假者。非僧体也。以相假故。四成僧体。如四树成林。亦是相假。单树岂成林耶。又云。揽指成拳。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而用更无別体。还以四人阴本为体。如身口业。无別有体。还以色声为体。今存後引。余如羯磨疏明也。言通局者。如说戒自恣。通集四界之僧。四界者。谓戒场。界外。空地。大界。俱須尽集。曰通。即律云。见相須求。若叛得罪即其义也。若受戒忏罪。分功德衣。施安居物。受日等事。但局界内。不須界外曰局。故云集僧通局。又云处有广狭。集有远近。用有多少。故曰通局也。


僧者以和为义者。宾云。和有二种。谓事理也。於其事理。绝於违诤。故名为和。初约理和者。谓灭谛之理。彼此是同。如十方法界随有比丘。达四谛理。则同知苦集是苦集等。岂有一人执苦为乐。若见苦为乐。不名为谛。既所见是同。必无违诤。故曰理和。谓约所证之理是一故。能观之智无二也。且如京师一人。证悟真理。与此南吴一人所证理者。无有异见。所契所解。一而无二。故曰理和。此属第一义谛僧也。二曰事和。身口详集。作法之时。更无乖別之见。於事同崇。故曰事和。此通凡圣僧也。如後广叙六和是也。立云。六和者。戒见利身口意也。羯磨疏云。即如经中修六和敬令僧不断是也。戒者同禀释迦一化。白四教法。所受之戒也。由戒是众德之基。同受故須同行。有缺缘成。不名僧也。其戒虽同要。同一正见。为入道之本。故又云。异见。虽同界成別众。不相足数。如调达邪受五法者是也。故須见同。若见异法同不名僧也。戒见既同。理纪邪命。須同利养。故曰命同。亦曰利同。疏云。虽同戒见。净行須同。邪命利乖财法不共。又非僧也。上三是据於僧体。至於时务成济。要以三业为相。故曰应来集者。谓身和也。应与欲者。谓心和也。应呵不呵谓口和也。既备三体。須顺三和。能成僧义(此且约別明也)。心疏云。僧者梵曰僧伽。此翻和合众。有二种。谓人法也。言人和者。虽復殊方异质品族不同。若至同聚。则胸襟莫二。事顺心同。如水乳合故曰也。言法和者。即戒见行命。羯磨说戒。有必齐遵。无宜乖逆故曰也。然僧义大约六和为先。身口心和所谓人也。戒见利和所谓法也。人法乃具数須成四三人已下。未沾此名。今言僧字者。羯磨疏云。具存梵音。应言僧伽。此土先无其名。比众以译也。有加和合。乃是义用。故文云。僧者。四人若过。此乃时众以讳也。有加和合者。约羯磨说戒所用故也。如经中佛法众也。若以众翻。则通二三。据別显德。非四不成。故存僧名。知非三也。余经云众者。彼不明僧义。故从此译。律中恐滥。故存本也(恐滥二三之人也)。相有乖离者。谓身口心三业之相。互有不集。便成別众。故曰相有乖离。御法则无成决之功等者。御谓秉御也。应师云案乘马曰御。又云御者治也。欲明相既乖离作法不就也。言被事必据入非之位者。立云。僧若不知相。非足数。若秉圣法。即落人非也。


当敷座打犍槌者。问曰何故先敷座而後打相者。答大圣设教。义不徒然。但以佛在日时。直鸣三下。後为缘。故方始打长三下。正是集僧未敷。先鸣三下者。使僧众来集。交无坐处。故制先敷後乃打相者是也。


当唱时至者。立明。中国多有此事。居士请僧设食。自来僧坊中唱时至。佛及众僧。即着衣持鉢往赴。今时两京。时行此法。谓僧往赴会时。俗人若营办食竟。即执香炉。来上座前。互跪唱云时至。僧即收经而食。此即当作相也。应打三通者。立明。最後三槌声尽方打。名曰三通。故羯磨疏云。声绝之後。復加三槌。故云三通。又云。此三通者。集三乘僧也。初一道集声闻僧。第二通集缘觉僧。後一通集菩萨僧也。除漆毒树者。谓能损伤比丘手。故須除也。若唱二时至者。即大小二食时也。


十诵居士请僧自於寺中鸣槌者。彼律云。凡诸檀越欲请僧者。多有自来寺中。先鸣犍槌。诸比丘问欲作何事。乃云我欲请僧设供(云云)。送食女人者。立云缘为比丘在於兰若。有女人送食来。亦自鸣槌。


如来信皷者。有解云。阿难承如来信。而击皷集僧。今时但云。将此皷为信也。济云。信者命也。阿难奉命而击皷也。广如增一阿含抄(云云)。


无人弹指者。保云。若徒众閙乱时。不得发言呵。但举手弹指。令其警觉。故曰弹指。言维那者。出要律仪音义云。维那本音毗诃罗波罗。解云。毗诃罗者曰寺。波罗者曰护。谓寺护也。持律者云。维那言悦众。声论云。正外国语应言波逻。翻为次第。次第者。谓更递知僧事故也。


若准文中七种集法者。文谓四分文也。羯磨疏云。召僧七相不离声色也。云何为七。准律中。一量影。二破竹作声。三打地声。四作烟。五吹贝。六打皷。七打犍椎。言量影者。立明。取木竪日中。齐尔许影。将以为则也。言作烟者。立明。如宦家烽火相也。已上並谓先与僧相知作法用也。言破竹者。立云。取大竹破其一头。全其一头。以手捉全头。打作声也。言犍槌(巨寒反)立云(巨寒反)。今捡出要律仪音义中。只作寒字。此翻为钟也。应师云。若存梵音。应言犍稚。谓所打之木。或铜。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以犍稚相滥。所以为误久矣。


多少节解之法等者。捡三千云。犍槌有五事。一者常会时。二者旦食时。三者昼饭时。四者暮投盘时。宾解云。盖收盘器也。五者一切非常时。是为五事。復有七法。一者县官。二者大水。三者大火。四者盗贼。五者会沙弥。六者会优婆塞。七者呼私儿。宾解云。盖呼净人小儿也。而翻译时。胡语不正。笔受者谬抄。復当知。上来十二时犍槌。常会时。当先从小起。稍至大。大下击二十稍小二十下。稍小小十下。復大三下。旦食大下三通。昼食一通。非常者随时视时。县官。水火。盗贼。亦随时。会沙弥三下。忧婆塞会二下。呼私儿一下者。宾云。古来未见南山图样仪式。而义立云。初三下者。名警众钟。谓徒众整理衣服。次长打者。名引众钟。谓众赴也。覆生槌者。名静众钟。谓赴堂集已。嘿然静坐也。钟声既绝。方为法事。


死入千头鱼中乃至白令长打使我苦息等者。付法藏传第三卷云。佛灭度後。七百余年。时安息国王。性甚顽暴。将领四兵。伐月支国。其月支王者。旃檀罽腻吒。亦即严诫两阵交战。刀釰继起。罽腻吒王。寻便获胜。杀安息人。凡有九亿。问群臣言。今我此罪可得灭不。诸臣答言。大王杀戮凡九亿人。罪既深重。云何可灭。时王寻置大镬。於七日中。煑汤令沸。洄涌腾波。炽热炎盛。以一金环。置斯汤内。顾问群臣。谁巧方便。能得此环。时有一臣。来应王命。便投冷水。随而取之。手无伤烂。寻获金环。王告臣云。我所为罪。如彼沸汤。悔必可灭。犹如冷水处於镬也。吾所杀人。虽有九亿。其罪重者。唯一人半。我当杀时。有两贤信。临被戮称南无佛。而我杀之。斯罪深重。其一人者。口言南无。未知是佛为富兰那。我復杀之。故名半人。尔时有菩萨罗汉比丘。见罽昵吒造斯恶业。欲令彼王恐怖悔过。即以神力。示其地狱。所谓斫刺。劒轮解形。悲叫哀号。苦痛难忍。王见是已。极大惶怖。心自念言。我甚愚痴。造此罪业。未来必受如斯之苦。若吾先知如是恶报。正使我身支节分解。终不起心加害怨贼。况於善人。生一念恶。尔时马鸣菩萨。即语王言。王能至心听我说法。随顺吾教。令王此罪不入地狱。王即受教。於是马鸣广为王。说清净之法。令其重罪渐得微薄。尔时其王。统摄天下。广集勇将。严四种兵。所向皆伏。如雹摧草。三海人民咸来臣属。罽昵吒王所乘之马。於路游行。足自摧屈。王语之言。我征三海。悉已归化。唯有北海。未来降伏。若得之者。不復相乘。吾事未辨。如何便尔。尔时群臣。闻王此语。咸共议曰。罽昵吒王。贪虗无道。数出征伐。劳役人民。不知厌足。欲王四海。成备边远。亲戚分离。若斯之苦。何时宁息。宜可同心并除之。然後我等。乃当快乐。因王病[虍-七+(日/匕)]。以被镇之。人坐其上。須臾气绝。由听马鸣说法缘故。生大海中。作千头鱼。劒轮回注。斩截其首。续復寻生。次第更斩。如是展转。乃至无量。須臾之间。头满大海。时有罗汉。为僧维那。王即白言今此劒轮闻犍槌音。即便停止。於其中间。苦痛小息。唯愿大德。垂哀矜愍。若鸣犍槌者。延令长久。罗汉愍念。为长打之。过七日已。受苦便毕。而此寺上。因彼王故。次第相传。长打犍槌。至於今日。济云。往秊有大使。至蒲州简人入军。八县兵夫並集。唱人名入军。其使若闻寺中鸣钟声。则手搭文书上。歛心待鸣槌了。即举手。看是手下之名者。皆放不入军也。增一阿含。乃至诸苦並皆停止者。羯磨疏云。凡业有定不定。故苦有止不止。若作业必定。圣所不免。不定业者。无缘则受。有缘便止也。立云。如持犯方轨中明。造罪有八句。三时明心。若具三时心。业则定也。有阙一时之心。则业不定也。此並因缘相召等者。羯磨疏云。罪者遇善为因。打者发愿为缘。故得声传苦灭。自然感应。故曰自然之理不亡。亡由无也。欲明受苦之人。先微有善心为因。今日鸣钟比丘运念曰缘。故曰相召。自然符合也。故知今时鸣钟作相。虽为集僧。心須存其拔苦也。被鬼神送物者。续高僧传云。唐西京大庄严寺(隋时名东禅定寺)僧智兴律师俗姓宋。洛州人也。谦约成务。厉行坚明。悲心洞彻。乐行无诤。大业五秊。仲冬之月。次掌维那。时有寺僧三果者。有兄从帝南幸。江都中路遇患身死。初无凶告。忽通梦其妻曰。吾从驾达於彭城。不幸病死。生於地狱。备经五苦。辛酸叵言。谁知吾者。赖以今月初日。蒙禅定寺僧智兴鸣钟发声。响振地狱。同受苦者一时解脱。今生乐处。思报其恩。可具绢十疋用以奉之。并陈吾意。其妻从睡惊觉恠梦所由。与人共说。物无信者。寻又重梦。及诸巫觋。咸陈前说。经十余日。凶问奄至。恰与梦同。果乃奉绢与之。而兴自陈无德。並施大众。或问何缘感此。答曰。余见付法藏传罽腻吒王劒轮停事。及增一阿含钟声功德。敬遵此彻。苦力行之。每至登楼。寒风切骨。露手捉杵。肉烈血凝。致敬注心。厉意无怠。又初则愿诸贤圣同入道场。後则愿诸恶趣俱时离苦。不意微诚。遂能远感也。


知净之语不通於俗乃至早須废舍等者。立谓。俗人不須云知净语也。如掘地等。俗直得作。不須知净之言。故曰不通於俗也。言及以自为者。谓此知净之言。亦不通比丘自作也。谓不得他比丘掘地云知地等也。此解非也。慈云。道知钟之语。亦不得语俗云知钟。自打时亦不得言我知钟。故言不通。此意明俗人与僧同得作者。不用作知净语。故言不通於俗及以自为也。若唯俗得作。僧不得作者。则須知净之语。此解与羯磨疏同。故彼疏云。有人言知钟者。云是净语。言打钟者。不净语也。无此知净自不得为。令他作之。故云知也。钟则不尔。自他通用。不有种相。何須避之。当部言打。其事极多。人畜非情。咸有其戒。可改之为知净乎。故智论檛槌。阿含击楗槌五分打三通。注中橦击钟皷也。然以知净之言別有所为。故翻经之家随以此方一相往翻。莫非物触声发也。故知钟之言。虽非巨害。然是知法之人大忌也。上来释集僧轨度义竟。


若作法界则有三別者。谓大界戒场。三小界也。有戒场四处集僧各得行事等者。深云。虽明四处集僧。不相妨碍。若准羯磨疏明。若作说恣则内外通收。以是摄僧纲纪。使内外同崇。不许迯避。乃至外界戒场。见相便求。即其事也。胜云。既言四处集僧。各得行事。详此文言。全无通意。但得名局。准羯磨疏中云。行法不同。若作其余羯磨。则随界分局。人不相集。即如今文四处集僧各得行事也。若作说戒自恣。则内外通收。以是摄僧纲纪。如前已引。


当律无文诸部详用者。即如下引聚落道行水界。並是他部文也。


初聚落有二者。即可分別不可分別曰二也。其可分別復有二种。一僧则在无易委。二聚落既周院相可悉。云何名为聚落。村伍为聚。隣里曰落。盖此方言也。又解村伍曰聚。彊畔曰落也。


随聚落界是僧坊界者。捡十诵云。诸比丘於无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应齐几许。佛言随聚落界是僧坊界。立云。此据聚相既周。制依聚集。若有僧坊。僧坊相周。但依坊集。济云。准钞主意。更別立伽蓝。自然界。与聚落界。虽四相是同。然名则別。约十诵及古师。唯有聚落界。不立伽蓝界。今文中既立隐於聚落位中。若蓝相不周。则准不可分別聚落。齐六十三步集也。蓝相若周。则齐蓝集。事同可分別聚落也。虽然终不以俗人宅。院周即同。名可分別。要齐一大村聚为言耳。注下文齐行来处者。此指十诵下文。彼律第四十七云。忧波离问佛。若比丘聚落中。初造僧坊。齐几许作界。佛言随聚落界。齐行来处。律文如此。宾云。十诵衣界僧界势分等也。彼律第五离衣界云。聚落界者。若鷄飞所及处。若惭愧人大小便处。若箭射所及处。(述曰)准有百步许。僧界云齐行来处者。古人义准应百步也。立云。齐行来处。谓箭射所及。鸡飞所及处。齐此内須集。胜云。齐行来处者。引制分齐者。约制捡挍摄僧分齐。非是界相。恐门外有近僧入墻妨法。故远召之。故云齐行来处也。故羯磨疏云。齐行来处者。此制通接。恐妨界内。必作法时。身在门外。亦得两成也。注云四分聚落界取院相者。谓齐院相内集。不同十诵齐行来处也。四分自然衣界有势分。此僧界无势分。須知十诵僧界有势分者。部別不同。砺问僧界衣界。二种自然。何以自然衣界独有势分。自然僧界乃无势分者。答咸是开急就缓。故所以尔也。衣以远为缓。故开势分。僧以近为缓。故无势分。若僧从衣有。反成难集。若衣顺僧无。衣成大急。故使二界有无理別。更问作法衣界。便无势分。自然衣界。则有势分。既等是衣界。何以有无不同。答开不重开故也。宾云。本制随身。今开结摄衣界者。已是一开。更许制分。则是重开之失也。又依大界成故。又復作法限约故也。


兰若处有僧坊欲结界等者。引问意。汝既聚中。无蓝则依聚相集。向若有蓝。但依蓝集。我今兰若。亦有蓝得依蓝集。不此问兰若。意欲显其可分別聚落。谓借兰若之蓝。以显聚落之相。欲明兰若。合齐五里。但为有蓝故依蓝。然此蓝相与我聚相。义既不殊。明知依聚而集即得也。问意如此。


答十诵随聚落即僧坊界者。此引十诵文。取其文下之义。以答他问。谓十诵聚落与蓝义是同。无蓝有聚则当蓝。今此兰若。既有蓝。直用依蓝。不須依兰若五里也。


故下文无聚落兰若等者。即十诵第五十三卷中。波离问佛。若比丘阿兰若处。初起僧坊。未结界。是中齐几。名为界。答面一拘卢。是中诸比丘应一处和合说戒及作羯磨。不得別众。意云初起者。谓先无僧坊。今欲作之。故曰初起也。


僧村四相二界不別者。谓蓝聚二界。僧用篱墻壍栅。为四周之相。故曰四相不別。胜云。四分律第一卷中。明盗戒。显村有四种。一周匝垣墻。二周匝栅篱。三篱墻不周。四者四周屋也。此名村四相。後至离衣戒云此僧伽蓝等。释其蓝相。如前盗戒中说。既将蓝指村。当知二界不別也。济云。今欲明可分別聚落者。约据大罗城相周。名一聚落。或可村中四边周匝栅篱。名一聚落。不得约俗家一宅。虽四相周。不得名聚落。不得约此宅集僧。且如二京诸坊。坊坊中虽周匝院墻。亦不得名聚落。以有大罗城围遶故。若於此处集僧。皆須六十三步。为其中有人来去。不可分別知之故也。必院相不周乃可依兰若者。引犹结兰若界意也。此上是可分別聚落。今作两句束之。若聚復无蓝。須作六十三步。若无聚有於蓝。不依六十三。济云。此意显有伽蓝自然界也。十诵既云无僧坊聚落中。则依聚落集。明知先有僧坊聚落中。即依僧坊集。此文中意。只是欲显伽蓝相周。不須依聚落集。上解可分別聚落义竟。


若聚落有僧不可知者。此下明不可分別聚落。羯磨疏云。不可分別有二。或约僧之来去难可知者。或约处所散落不知际域。故准祇文齐六十三步。以村聚散落无有垣壍。又僧杂閙往返难究指步为限。捡括易成也。僧祇文中名为庵婆罗树界。谓舍卫城有一婆罗门。种庵罗树。闻佛世尊。具一切智。便往问佛。云何方便种庵婆罗树。能使根茎坚固。枝叶茂盛。华果成就扶疎。不相妨碍。佛告言。以五肘弓量七弓种一树。如是种者。能令其树具於上事。其人得佛示已即去。时忧波离因问。若有处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者。若欲羯磨。应齐几许名为善作羯磨。使令异众各各相见而得成就。不犯別众。佛言。五肘弓量。七弓种一庵罗树。齐七庵罗树。相去尔所。作羯磨者。名为善作羯磨。虽异众相见。而无別众之罪也。不同前解乃至废立者。谓不同昔人之解也。古师及砺皆云七间。故羯磨疏云。昔云七十三步半者。错筭七间也。僧祇疏中。七树六间。犹如四分衣界八树中间。诸师衣界止计七间。如何僧界七树非六间也。有人执旧见云。树限两头。各有势分。故各分半。还是七间。又云周圆种树。犹如月晕。故有七间。又改僧祇为八树字。斯之我爱穿凿太甚。何处有树。即以树量。律约世情假以相显。中间七树。二众两头。各行僧事。相对既尔。纵广四维例集可知。律尅二身。故以树限。若取当分。皆半折之。则自分之界。唯三十一步半耳。准羯磨疏云。凡集僧有两位。一者聚落。二者兰若(不立道行水界)。言聚落者。引可分別。一同钞说。文言僧祇八树中间者。七十三步半以为分齐。此就不可分別大聚落说。据此今钞破於砺义也。二明兰若集僧一如钞中。宾云。僧祇律七树。章云八树者。以其此律护衣戒中兰若言有八树影。带此文。即言八树。然疏意云。僧祇数间。故云七树间。即七间也。此律数树。故云八树。理实二律。同实八树。(述曰)疏意虽然。应言七树六间六十三步者好。疏主以见此律护衣戒中八树之间。即将祇律七树之间。相和会也。谓二文相似。据理有八树之内则有七间。故祇言七间也。四分言八树者。即据树体。祇言七树。即据树之间。有其七也。於此兰若。略有六种差別也。


谓头陀者。谓头陀之处兰若也。去村五百弓。弓长五肘。亦不明其兰若大小之量。但明去村远近。如下头陀篇述也。寄衣者。兰若比丘。佛为法僧事和上闍梨等事。将衣寄村。身往东西。限之六夜。盗戒者。空野栅外处。如祇中。有比丘。於聚落外空地。盗他衣。佛问。汝云何不闻我制戒不得不与取耶。答言。我知制戒。自谓城邑聚落。不谓空地。佛言。痴人聚落与空地。皆是不与取。有何等异也。僧界者。即自然僧界。是此所明也。衣界者。谓於兰若。护三衣。四分得齐八树之间。故下文云。假以树量大小是也。然彼兰若。与僧界兰若。大同小异。同者谓量同。但衣界有势分。僧界无势分。又衣界则不定。谓有树车等界後来则随界摄。若僧界不论树车之来去。常有齐限。限五里也。若有难准见论。唯七槃陀量(已上並立解)。景云。衣界兰若唯得二十五肘。难事者。景云。谓兰若有贼难等。寄衣置不良家。是不作日限也。砺律师不云难事。直有安坐受食也。且明僧界余下广明者。谓头陀篇中。自明兰若。盗戒随相中自广明。衣界随相三十中自明。难事三十中明之。上虽列六。五是汎明也。意欲正明第四僧界。若无难五里集僧。若有难齐七槃陀集僧。计得五十八步四尺八寸。此论集僧远近。若结界随其大小。如下结法中。砺羯磨疏云。见论兰若分齐。计七槃陀罗。一槃陀罗。二十八肘。合一百九十六肘。肘各一尺八寸。计有三百五十二尺八寸。总计成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私云。还是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一同钞说。羯磨疏云。槃陀者量之极名也。由如此方丈尺亦是量之极名也。注云一皷声间者。立云。此未可依。羯磨疏云。皷则鞞鼖不一。故其声亦有远近也。鞞是小皷也。鼖者大皷也。济云。皷有大小。声亦远近。不可约之。且如屈随音声。此是胡乐中有鞞皷。其声全小。次则平常。麤音声中。三个皷者。其声稍大。亦未能远。如太常家挵五帝师子。及儛。大定破阵乐。则打大皷。此是武乐。其声则远。此皆表武声也。常手音声。此是文乐也。更有大皷。如天子礼事。则大备打振威皷。声应百里也。已上如文武皇帝。封华岳竟。大备入京打振威皷。声至蒲州。此皷声远。岂为量也。


杂宝藏翻五里者。捡彼经中。明鹿子母夫人缘。一同报恩经(云云)山中道士。令女往余道士住处乞火。步步迹下。有莲华出事。明其两道士住处相去有一拘卢舍。秦言五里也。


五十八步四尺八寸等者。为有难故如此。上释兰若义竟。六百步为拘卢舍者。十诵云。拘卢舍者。长五百弓。弓长四肘。则计一弓有七尺二寸。如十诵律说。则有六百步也。


潮水不得者。谓潮来是水界。潮去是陆地。疏云以乍溢故。及水中树根者。捡见论文云。水中自然界者。若掷水若掷沙已外。若有比丘不妨取水常流处。深浅皆得。作自然界。潮水不得。若在船上布萨应下矴。下矴者。此明船上作法。要須住船。若別人对首法者。随去亦得成就。若下相不得繫着岸。若崩岸。有大树根。在水中。不得繫着。若掷水内有树根。应斫去。若不斫去与陆地界相连。为界別故。所以不成法事也。若水中石木悉是水界谓离地者。立云。此明离陆地非谓离水底之地也。有人问云。水中石木。既与水底地连。何故判得。答举例如比丘脱衣在岸。入水洗浴。明出失衣。此比丘脚。岂非着地。由是水中与陆异。故亦失衣也。


今更总论二界之体者。即作法自然名之为二也。若三种作法者。即大界戒场三小界也。随其分齐亦无方圆等者。即是院相。山谷林树等也。不可分別人解不同者。谓不可分別聚落。古人各解不同也。


此二众相望不论界相者。立云。今由两边各作法故。相去六十三步。恐两众自然相交错也。若但一边秉法。唯須一面三十一步半。今言不论界相。唯三十一步半耳。今言一面六十三步。非是自然界相有若干也。今行事家。深防故半倍之。


答诸说不同者。胜云。有说六十三步为界。余僧在外不妨。有说六十三步为我界分。彼异众界分。亦有六十三步。須在我界外。若在内有错涉故。二众相望須一百二十六步。方得行法也。注云不问秉法不秉法者。胜云。对於古师故。有此言来也。古师意。秉法有界分。不秉法处无界。从不秉法处。纵在我界分边无过。下文云。恐有错涉过者。意在此也。


言无错涉之过者。济云。此明两边各秉法。各有僧。要相去六十三步。恐两家自然界相涉。即是重界。故不得减六十三步也。据其实体。一家只有三十一步半。若两家相望。则共有六十三步。若减则有错涉也。


四维有余无教可准者。应师云维者隅也。只是四方之角也。故俱舍云方五斜七。圆三直一。此明所围若一尺。能围则有三尺。故知言定方者非也。方取角则有长也。故明了论合角量取。意正防此。文云弟子随师方面游行等者。立明。十诵云。方一拘卢舍。古人云界方者非也。但是身面所向之方。即喻如弟子随师方面游行。岂不得向四维耶。故知畟方也。了论合角量取乃至。


定方須废等者。若方量取。四维有余。故约角量明知圆也。应作高音。谓八方各有若干之量也。


上明处竟从此已下正明用僧分齐也。此宗四种论僧者。谓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僧也。此是四分之文。故曰此宗。所为之人通及能所者。如舍堕忏主为他忏罪为能。若秉单白为众所量。是所。又如威仪师。在众被差遣问难时是所。回来单白是能。又如自恣时五德被僧差时是所。至自单白和僧时是能。能则是足。所则非足。由所为僧所量故。不得入今用数也。言相有乖越不入僧数者。此明別众之人。固非入今用数也。通而辨僧有七种等者。钞主对古师之言。以古人但四人成僧。三人非是僧。故羯磨疏云。有人但取四人为体。以三人以下不名为僧。故文云大众者四人若过。杂心云。四人名僧非三人故。由大圣鑑物。知三人已下辨法未尽。四人已上作法成济。更标胜德。故独名僧。宣破云。今若互约众別两法。互有通塞。俱非尽辨。应不名僧。然则不尔。当分通辨号弘法者。何得不名秉法之僧。古人迷名。谓僧异数。今翻为众。止是数收。云何为七种僧。今则略出其相。一者对心念法立一人僧。二谓对对首法。立二人僧。三对展转法。立众多人僧。四对於众法立四人僧。如说戒等。五者五人僧如自恣等也。六者十人僧中国受戒也。七者二十人僧为出残罪也。下五人十人二十人为缘故分也。各有成败不同广如別钞者。羯磨疏云。有人但依律本约数明体。谓一人众多至於四人。並取三根清净无非法相。便成僧体。如对一人。持说告白。若非足数。虽举不成。故僧祗云。僧无破戒不清净也。又十诵云。清净同见。是名为僧也。


前之四相若取能秉法名僧四人实办一切羯磨者。立明。四人僧。能秉一百三十四番羯磨。但为自恣事。要須五德。受戒事善心难生。故取十人为增上境也。若论出罪。四人亦合秉法。理亦应成。但为成多僧。表作法是难。使忏人殷重故也。今随事用故須三別者。即谓约上受戒自恣出罪之事。事須用五用十用二十等。故曰分三別也。以四人实能秉一切羯磨。由边方受戒。用牒和上名入法。即是所为。不在僧数。故須五人。自恣由牒五德入法。故須五人。标其羯磨。但四人僧。用十人二十人僧亦约事須。故曰三別。又可云。应是约心念对首众法。曰三也。故羯磨疏云明立僧相之所由者。古师云。凡人法本兴。元为前境。境殊三位。位分三法。随法立人。故分三相。即如上一人至千僧也。莫不由事有优劣。故使人殊多少。以法对人。人分三位。将人约法。法亦三乖。异法分人。自有区別。故須随事便立三相。就後位中。分为四別。一者四人。二者五人。三者十人。四者二十人僧也。砺云。僧虽有四(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位约为两。前二法尔。後二逐情。言法尔二者。四人僧。为成说戒。防未起之非。五人僧为成自恣。除已起之罪。言逐情为二者。十人受戒。为欲生善。二十人出罪。元求灭恶。位事两通。离成四僧。亦可约受随分別。五人十人对受立二。中边不同故。若四人二十人对随立两。已未不同。四人说戒。防未起之非。二十人出罪。殄已起之过也。作此分別。摄法斯尽。以一切法不在受随故也。问能秉法僧。既有四位(四五十三十)。所秉之法。但唯三者(单白白二白四)。解云。非是一僧不得秉其三法。四僧通用三法。但以受随情法故立四僧。如前已释。法中唯立三者。就所作事。有上中下异。故对斯三义。立三羯磨。如说恣是常所行。既是轻小。但用单白等。如结解诸界受日差遣。事是中品。故用白二。如受戒忏罪呵举摈谏。由事是大。故用白四也。羯磨疏云。有人言。僧虽有四。体相分二。初一为体。非四不名为僧。後随事分。故有三別。自恣边受。体須四人。但陈己罪。即須举处。若非德用滥坌僧伦。故差一人。为僧事境。和白面告。元言表净也。方隅僧少。前受心殷。四实济缘。事須別问。若不差遣。无由輙往。问净返白。前缘方辨。事兼受随。通用五人也。中国僧多。善心浮杂。前受生慢。故倍前五为十人僧。二篇隣重犯悔情浮。故倍中受。为二十人僧也。三僧乃异。莫非约事浓薄。半倍增人方成前境。犹如受日法三品倍增。类知可解。问受随同五。边受减半。据受比残。边方出罪。亦开十人以不。答非类也。边隅僧少。俗缘拘碍。若不开听。永沈生死。开有益也。忏残不尔。初既誓持终便顺犯本无惭愧垢心厚重。若开十僧增长诸恶谓忏易成则乖机候。故不开十所以要須二十。故戒本文云。若少一人。不满二十众。是比丘罪。不得除。即其义也。


若据自行。以成僧体。並須清净者。立云。若望自行边。須清净。要須体净。故下文云。以犯者不得闻戒等也。


以有犯者不得说戒者。羯磨疏云。戒法体净。拟敕将犯。今自沉溺。何能拯救。故不可也。不得闻戒等者。说序之时。文言具悉。有罪者当忏。净者嘿然。今心停罪端然应净。虗欺贤圣。甚自负责。又不可也。言不得向犯者忏悔者。以其罪积思除。引证对息。前既有瑕。无由遣累。又不可也。犯者不得受他解罪者。忏名上起。前可染污。何能生他後断之本。故制不可也。即如经云。自既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即其义也。


广如足数法中者。下足数文云。若听以天眼耳看僧净秽者。人谁无过。若闻说者。则妨乱事多。以斯缘故。不听说也。故云但以肉眼见闻等。

 

○足数众相篇第三


上来虽明集处远近。未陈染净。若体兼真伪。相杂则非应法。徒集无用。故有此篇来者。为简择其浮滥。先明来意者。上言集僧远近。兼明数满。至於应法。須具缘成。若净秽混同。人非应法。徒施作法。於事不成。故此篇来也。注欲明净秽足不足之相者。然僧虽现集。约体清净。或恐相有乖违。义非僧用。即成別众。故有別众法附也。立云。由別众与足数。义相关涉。故附此篇出也。


上已明其来集者。将欲生起今文来意。故且结前篇也。而用僧須知应法者。即是生起今文也。欲明僧虽已集集須辨事。然僧有多种。即如多论云。略有五別。一者群羊僧。二者无惭愧僧。三者別众僧。四者清净僧。五者第一义谛僧。言群羊僧者。不知布萨行筹。说戒自恣。羯磨一切僧事。尽皆不知。犹如群羊故得名也。言无惭愧僧者。举众共行非法。如行婬饮酒过中食。凡是犯戒非法。一切同住名无惭愧僧。言別众僧者。如羯磨亡比丘物。以贪秽心。客比丘来不同羯磨。凡是随心別众羯磨。名为別众僧也。言清净僧者。一切凡夫僧。持戒清净。众无非法。名清净僧。言第一义谛僧者。即四果四向。名为第一义谛僧也。今言应法者。取其第四凡夫持戒清净之僧也。若托事无违虽非僧体堪成僧用者。立谓内虽犯重。外无三根。又未自言。故开成用。相非隐没离见闻。同集行事。故云托事无违也。必於缘差脱不妨清净入非僧摄者。立明。如下初门中人。体是清净。由隐没离见闻等。以相乖故。是不足限。以此二途故当料简等者。结前生後也。取舍自分者。立明。我今作此分別。得识其是非。若是足者。須取。非足須舍。故曰自分也。


就中例四者。谓总作四门收束。下则一一随释。初明体是应法於事有违故不足者。此明第一门总依诸部列出。虽是净僧。以隐没睡定等。由於相乖。故非足也。二体境俱非假缘亦不足者。立云。十三难人。本受不得戒。名体非。尼中四人。名境非。虽假其三根未彰之缘。亦不足缘。此是古师义。钞主虽引来。用为标门。下解释中。则异此意。亦云标门顺古言释中违古义。至下文则云。若尔自言亦得足数。若言竟。始是不足。古人则言体是不足。纵不自言。作於净想。亦是不足也。恐此解非也。未必标门。与後解对面相违。今详文意。极自调直。言体非者。即十三难。尼等四人。故羯磨疏中尼等四人。边等十三。及白衣等。並属体非也。言境非者。三根外现也。虽假缘者。谓虽假不隐没不睡定之缘。亦不足也。第三门。问云。体虽非僧。於缘成足。何故不言境者。以境一向是如故。不須论也。谓无三根可显。名境如也。虽自体非。以为境如故足也。言於缘成足者。非为隐没等缘也(此解好)。又言体非僧用於缘成足者。即第二门中人也。十三难等。尼等四人。由来自言。三根未练。虽体非僧。以假不自言之缘。或可假非隐没之缘。故开足也。四约缘有碍不妨成法少分不足等者。谓呵责等四羯磨人。不足证他治举羯磨。得应其余生善法事。故言不妨成法。虽得应他余羯磨。不得呵羯磨。以行法在身。夺三十五事中不得呵羯磨。故言少分不足也。又解此四法人及忏残等人。虽应一切余生善羯磨。然於呵责等法。及与他除罪。各自不相足。故曰少分等。


上来分门已竟。下则一一牒释四段不同。今即是初。所为作羯磨人者。即是乞法人。为僧所量。不落僧数。故不足也。从此已下。约钞映羯磨疏中。通计诸部。有六十人不足数。四分有三十二人。十诵有十五人。伽论三人。僧祗九人。五分一人。即病人背羯磨者是也。今文中约四分。前列二十八人。更将下行僧残忏四人加之。准瞻波中。唯列二十八人体不足数。今义取忏残等四人。故成三十二也。然僧残等四人。少分不足。非体不足。故瞻波不列。故別列之。到下文更平章。故成三十二人。十诵前列十二种人。还将下忏僧残二人。成十五人。何故二文双列。由四分则正行忏。十诵则行竟。以远近有异也。僧祇九人者。即隔障等四。并行住坐卧四仪互立。及与欲人为九也。余者可寻。若此计会下文易见。今初门中。四分列六人。十诵列十二人。前正列有十一。後加白衣成十二人。伽论列三人可寻。僧祇有九。如前已释。下文十二种人者。此是句家枝分也。其下第四门中。行僧残人。与呵责等四羯磨人有异。故有不足別。忏残等人。以犯次死罪深难拔。虽行法在身。根本未拔。坏众义备。故不足数。若四羯磨人。但犯小罪。情过可呵。故足数收。首疏引多云。以不足数。都合六十三人。不足数合七人。偏不足数。行覆藏等四。行竟等三。故是七也。言偏者。谓此人大分得足。但望悔残出罪等法。名为不足。故言偏也。


余非无此义故舍戒中乃至谓不足数也等者。立明。四分不足数文中。且列此六。文则不云颠狂等不足也。然非无不足之义。下舍戒则云对颠狂人舍戒不成舍。对哑聋人舍戒不成舍。今案此对首小法尚尔。羯磨大法固然也。但是文阙。义合有之。故曰余者非无此义也。


十诵睡眠比丘若闻白已睡得成摈人者。谓且举摈人一法。余須例之。又復是十诵本缘也。捡彼律云。忧波离问。若睡眠比丘众僧摈。得名摈不。答若闻白已睡眠。得名摈。又问若众僧睡眠。摈一比丘。是比丘得名摈不。答众僧闻白已睡眠。得名摈。若愦閙乱语等。皆约摈人上作之。必闻白已。乱语愦閙者。皆成摈事。此上约能所通论也。立云。闻白已开成者。为已知梗概也。乱语人等者。约口业不足也。言愦閙人。约心业不足。立谓。心攀缘觉观也。树上比丘十二种人者。羯磨疏云。树上者则須知比丘在界内外。若枝委界外地者。身在界内。是名別众。界外非別。若不委地。内外俱別。而是不足数收也。


余同十诵者。深云。伽论明不足之人更多。今列三者。是与诸部不同者耳。彼文中犹有。但相同十诵。故云然也。


祇文半覆半露等者。谓有两出相。竝而明之。前句半覆半露。但论施隔不论申手相及。後句半覆半露。则云申手不相及。则无隔障也。如別众中者。如此篇下文。別众法附文也。


义加醉人者。此非约醉人秉法也。谓醉人在众中坐。不足数也。言自语不解者。此既醉竟出言。自亦不解也。颠倒异言前人不练者。谓醉人自言。尚自不解。忽闻僧秉羯磨。或颠倒。或异言之时。其醉者。何能委练也。詺此醉者。为前人也。不解之人是不足摄者。唤醉者。为不解之人也。


就中相隐难知。随初解拆乃至不入僧用等者。谓更牒前文来以释也。随前解释故曰随初等。余亦可知。


四人受日四僧不列亦应得成者。此难意缘。前既云所为之人。不入僧数者。何故律文瞻波法中。解四种僧云。四人僧者。除受大戒。自恣。出罪。余一切羯磨应作。五人僧者。除中国受戒出罪。余一切如法羯磨应作。十人僧者。除出罪。余一切如法羯磨应作。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应作。前四人僧。列所除中。既不云除受日。明知四人即秉受日。谓我身是一。并身外有三。即成四人。何須五也。据四人僧中。所列除者。不除受日。明知所为之人。亦入僧数。答一人所为三非僧故不能秉法等者。此意云。律所列者。皆取能秉之人。以成四僧之体。若所为之人。本非其数也。言文不列者。指律文也。言事同五人者。立谓。受日之事。能所是五人也。此正答前问云。事須五人。非谓法須五人也。若法但須四人耳。砺对。此即问云。自恣亦含所为之人是五。即列出五人僧中。受日亦含所为之人是五。何故列在四人僧中。答差自恣五德之时。及五德和白之时。实是四人僧用。今正取白竟受自恣时。是五人用。故始终須五。不同受日也。事同五人並是所为者。何故言並是所为。此文难消。今以情求。谓受日中。论所为则是五。例其余一切羯磨。如处分杖囊。离衣。六年等。皆是约能秉是四。若论所为。受日离衣杖等。能所今五。故曰並是所为也。今言並者。只是将离衣杖受日等同然。故曰並也。故砺云。自恣要五人。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尔受日处分离衣六年等。亦須五人。应五人僧收。答受日是別为。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类也。述曰。谓自恣为众而作。故五人皆各。陈词自恣。受日为別人。不可五人同皆受日。但是四人为一人受日是也。故受日等。唯四人僧摄。若尔我亦五人。尽須受日。更互作法。应不得成。答五俱受日者。理是成限。然非一时作羯磨。故前後而作。即是別法。上言不成差治者。差五德也。治谓举得罪法忏治也。为僧作故者。不为自己。所以四人得成也。


井窨者。如北人掘地为孔。中安床榻。夏入承源。比丘若处其中。众在其外。相望成別。非足。


其相如室宿中说者。胜云。下随相中明室有四。一四周障上有覆(即同一堂内有隔也)。二前敞无壁(即长行房檐下两头有隔)。三随覆不遍(即周匝同院一门上通覆门中央)。四虽覆遍而有开处(有遍覆障上少开明孔)。此约室相戒。在此室内。不得离见闻也。若室相不成离申手外即不足数也。立约室相不成作九句亦指随相中与女同宿。室相九句。三三分之。初三者。尽覆半障。二尽覆少障。三尽覆无障。次三者。一尽障半覆。二尽障少覆。三尽障无覆。後三句。一半覆半障。二少覆少障。三无覆无障。此九句室相不成。在此室中。离申手。即不成足。恐立引此不当今文。约离见闻。合引室成者。以辨。若室相不成。唯论申手。何论见闻。前胜解与文相应。如义钞说者。胜引羯磨疏云。问见离闻中。为俱为互。约谁辨离。成不足。解云。皆望比座展转。不约作羯磨者。如转轮高座说戒八万人自恣。何由善闻。但取相连。即非別众。故是足摄。故五分中。三种羯磨房少不容。听出在前後檐下及庭中坐。虽不了语。皆为法来並得。广如彼说。


別住者。即界外人也。济云。古人解言。別住者。谓是界内余房。不肯同集。名为別住也。南山闍梨则云。是异界。名別住。只是界外也。济今助闍梨一解云。亦非界外亦非余房直是围轮別住之例。谓言是我界内之所摄。即将入数。故有此非法也。以界分不知冥然在外至故云不足者。谓是前代人结界。後进不知标相处所。则於界相中间作法。三人在内。一人在外。今滥此外之一人。谓言在数。故曰冥然不足也。


由前界外不成谓言在内得者。明其此人傍於前文也。前既界外非足。我今在戒场。既是大界内。应当得足。今解不足。由中隔自然。与外自然何別也。此二界同在自然不同一相是別界故者。私云。言此二界者。一约界外滥充数者。一约戒场上。此二处俱在自然之中。故曰也。立明。大界在外自然之内。戒场在内自然之内。莫非俱处自然之中。界相復別故也。羯磨疏云。虽为大界所围。两不相接。中留空地。即异界收也。


准此僧数必多亦许成就者。明具如受戒。唯用五人。今若长有七八。纵有两人睡定。但是五人之外。亦应成法。纵在房中睡眠醉乱理亦开成者。立明。既在众中睡定。不足僧数。开非別众。今在房中睡眠。亦开非別。其此义稍难用須知余同羯磨法中者。指下通辨羯磨中。更明此义也。


狂等三人乃至不得別他等者。立云。若常忆常来。是足是別。不忆不来。非足非別。若互忆忘。此人若得法已非足非別。若未得法是足是別。狂者。十诵五缘。故令人狂。一因失财故狂。二因失亲故狂。三因四大不和故狂。四因田业人民失故狂。五宿业因缘病报故狂。痛恼心乱同狂三者。深云。痛恼缠身。使心闷乱。不同重病。但是心之不乐。此心乱人。与狂同也。痛有轻重。或常有痛。復有时痛不痛。故曰也。若常痛常不忆者。非別非足。若少少痛。或时时痛者。是足是別。


痴钝人者。且如受戒虽久。绝不学问。痴无所知。不闲教相。通是此摄。若在露地作法。与痴人相同坐。二堪足人坐处相望。中安痴钝之人。申手不及足人。虽及痴人。名为不足数。亦名別众。量由痴者。虽在若无。无知新学。不识羯磨如非。亦復如是。必言解羯磨齐文而已者。羯磨疏云。今约痴钝事义須知。夫羯磨者。为通和忍。随文解意。则非愚限。故即世行事。只论身足。及问是非。渺同河汉。今出愚相。略有五焉。诵文合眼。恐有停延。缘入非违。傍无人觉此一迷也。或同诵一法。前後无乖。文相能所。不识彼我。此二迷也。或约文谨摄。深练自他。增减乖务。事法错滥。不召令住。此三迷也。或文句乃明。牒事非滥。人有別缘。是非通默。此四迷也。或人法乃具事局。界境成不。冥然端拱送忍。此五迷也。观此五迷。深明四法。微为弘奖。仅涉僧伦。齐五所收义归不足。


与欲之人心同身乖者。谓通四内作法不成。虽心同身乖故也。疏云堂中作法通收欲者。以入现数。故非也。


谓同覆障而別隔不成同相者。谓同一堂中。上有覆四周有壁。中间更施隔相成非足也。


半在阶下中间施隔乃至並非同住之相等者。深有二解。一云。如一室内齐拣一边覆。一边不覆也。二云。半僧檐下。半在阶下。中间施障。亦非足也。济云。半在詹下。即是半覆。半在阶下。即是半露也。


露地申手不及者。济云。今时露地说戒羯磨。戒师在高座上。有其高座。或高一丈。如安国福寿之高座者。即高座上人。与地上人。申手不及。即是別众。非足数也。古人云。屏不离见闻。露不离申手。述曰准祗文立也。深云。要直交手两边相及。若低身交手及者。亦名不足。其覆处室相。要四周。或三周有壁。亦名室相。若两面周即同露地。皆須申手相及坐也。此言相显者。谓在露地。名为相显也。要在申手内。此上並约净僧相乖故不足。亦須相内者。即前乞法之人是也。上释体是应法。於事有违。亦不足数人义竟。


二由具二非者。即体非境非也。十三难人。本受不得戒。名体非。尼中四人。名境非。此解非。立又云。犯重比丘。及十三难人尼中四人。三根若现名境非(之解好)。言假缘不足者。假身相同集非隐没缘也。


若为比丘羯磨以比丘尼足数者。济云。此明尼作比丘装束诈称僧也。有人问云。尼人合着大比丘衣不。答据诸圣教无文制不许着。然以义求即不合着。案四分下文。佛三月静坐。唯除一供养人。时和先等六十头陀。来见世尊。佛种种称贊头陀之行。时诸比丘。舍衣成大[卄/积]。作非时二部现前施会中。既有尼。诸比丘不敢将僧衣与尼。问佛。佛言听与比丘尼非衣。非衣者。即衣财段。未成衣相。故曰非衣。据此文意。尼若得服僧衣。何以但将非衣与之。明知尼不许着僧之衣服。


答解者多途者。羯磨疏云。有人解言。僧取体。如上既乖法。宴然不足。砺疏云。三举二灭十三难等。虽不自言未有三根。约体亦不足数。但得成持欲。以是直通僧命。故不自言。得表情和。故成与欲足数。约体虽不自言亦不足数。砺虽此执。终违十诵明文。彼律约未自言三根未显。开足数也。故今钞者判之得足。引与欲文及和上四句来证。彼不自言。得足其数也。言如与欲中者。立明。彼与欲文云。受他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难人。三举二灭。十八种人。由自陈故。非是僧用。若不自言。得成持欲。今据此文。明知体虽非僧。以众不知。得足其数。彼与欲中。亦指此文。故序中云。隐显互出即其义也。不同前门中知与不知俱不足者。指第一门体是应法相乖故不足也。彼以体是僧故。不问众僧知其隐没。不知隐没。俱不足也。此第二门。要是知故。方不足耳。和上中四句料简者。捡律中。一有从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问汝知和上犯戒不。答不知。佛言得戒。二復有从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问知和上犯戒不。答知。汝知不应从如此人受具不。答不知。佛言得戒。三有从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问汝知和上犯戒不。答言知。汝知不应从如此人受具不。答言知。汝知从如此人受戒不得戒不。答言不知。佛言得戒。四有从犯戒和上受具。後疑。佛言汝知和上犯戒不。答言知。汝知不应从如此人受具不。答言知。汝知从如此人受戒。不得戒不。答言知。佛言不得戒。四句之中。前三得戒。问破戒和上律开得戒。余师僧等何义不开。砺解云。和上是根本恐留难故。是以佛开。余师非根本。故不听开。宾难。和上是根本。尚恐留难。而佛开。余既非根本。何不恐难亦开许。故知不应理也。应更释云。和上是僧所为之缘。故圣开之。余僧体須是僧。故不开许。谓余僧是能秉法人。要須清净故也。亮亦云。疏解大弱。和上是根本既开。余非根本。理合更开。何得不开。所以文中及十诵並安若言者。即四分失欲文中明也。若言我是犯重。若言我是十三难。若言我是尼等也。


即将破戒和上置十人之外乃至不得用他部者。十诵中将和上。置十人之外。彼言和上被牒名。入法故非十数。今不得依此文。故曰不得用他部也(未详)。亮云。昔人谓破戒和上四句中。前三句不知故得戒者。和上要在十人之外也。若在十人之内。无同住作法之义。则不得也。此解非理。破戒若不堪作和上。在十人之内及外俱不堪。破戒若许作和上。在於内外俱应许。何須将破戒和上。置十人之外也。昔人以体不合故不足者。昔人意云。足数皆约体明。以体不净。和合之义。义不生故也(此古义。〔亦〕理实亦同之钞家不存)。砺疏同古。足数约体。虽不自言。亦不足也。若论传欲。一时僧使。但不自言。即成持欲。亮云。疏虽此判。计理不然。若不自言。亦堪足数。亦堪持欲也。


十诵中加一白衣者。即谓十三难。元本受不得戒。仍本为名。故称白衣。非是俗人为白衣。下更明之。


上明僧相並形同出家相有滥故得共法事必着俗服相形明了亦无同法义等者。相承解云。此明白衣者。是着法服。相同於僧。由本受戒不得。故名白衣。若身着鞾衫。理不在言。故曰无同法义。自意疑之。应是通明上来十三难人。尼等四人相貌同僧。故得共为法事。必带本形谁肯同法也。亦有受後难缘須着俗服者亦应同法乃至方无別众等者。立明。此是本如法受戒人。因王难等。暂时还俗。亦名白衣。此人则足数。不得別他。不类前之白衣体是无戒故也。羯磨疏云。有人云。先虽具戒。有缘須着俗服者。故不足数。以无僧威仪也。南山意不同之。不以威仪。而定僧体状。内具戒见。财法应僧。外亏道相。为有难缘亦得。如五大色。不合受持。为缘服用。岂不同秉於法可以例也。


三举人乃至广如众网中等者。既本无信。故作重治。弃在众外。义无同法。故不足也。言广如众网中者。彼文云。倒说四事。法说非法。犯言不犯。或不信善恶二因。感苦乐二果。邪见在怀。障於学路。或不达教。知而故犯。以僧问云何不见犯。答云不见。僧即遮举。与作不见举。治之。为欲折伏从道。且弃众外。不同僧事。目之为举。作此正法。治不见罪人。故曰不见举也。言不忏者。彼众网中云。罪无定性。从缘而生。理应悔除。应本清净。而今破戒见四法。犯不肯忏。妄陈滥说。言不忏悔。垢障尤深。进道无日。故須举弃得伏方解。故云不忏举也。言恶邪不舍者。彼云。欲实障道。说言不障。邪心决彻。名之为见。见心违理。目之为恶。亦於戒见四法。倒说不信。須僧举弃。永不任用。随顺无违。方乃解之。此七治法寔为妙药。持於正法。谪罸恶人。佛法再兴。福流长也。故律云。如来出世。为一义故。制呵责羯磨。乃至恶心不舍举。所谓摄取於僧。令僧欢喜。乃至得令正法久住等也。


並入应灭摈中者。此人虽犯重禁。众无知者。若有一人。见此闻疑。则非堪足之例故曰也。


第三体虽非僧托缘成用即前门中人者。此指第二门中人。虽犯重已。据未自言三根未露。故成足也。此中那不言境。当知境是如。呼无三根。为境如也。若虽言竟无人知者。此谓余方言竟。此方未知。故得足也。


则诈作比丘者。即贼住沙弥。诈称大僧是也。本白衣时破戒人者。谓破五八之戒也。


我犯婬盗之类者。以自陈说故。不在言也。


四体虽犯法者。是本有戒人。但犯过在身。不得足他被治羯磨。得应余法事。呵责摈出等四人。立云。唯不应当位。四种羯磨。并不足忏残等四种。得足余一切羯磨。砺云。呵责等四羯磨人。但言对此羯磨。体是不足。既应余法故。不列在不足数二十八人之中。此四羯磨。亦不足覆藏等四法羯磨也。以俱是被治故。此是定义。


但为僧治故不得呵者。由夺三十五事故也。此义瞻波中广明云。此人得满足不得呵。疏家作四句解释。一得满数不应呵。二不得满数应呵。三不满数不应呵。四得满数应呵。律文自解。初句是呵责依止等四羯磨人。当今此钞文也。第二句是欲受大戒人。第三句不足数。文列二十八人是也。束为颂曰。余举灭难为(二十三人也)。神隐离別场(此五兼成二十八也)。余者尼等四众。为余众也。第四句即反上二十八人是也。砺解云。初句四羯磨人。情过轻微。治法亦轻。故得满数。以行法在己。不入呵限。第二句欲受戒人。以未有戒。不得满数。根本事重。是以听呵。此听呵者。亦局在两番羯磨耳。谓是受戒法中。前单白及正受。自余之羯磨。既不闻秉。义不在言。问此沙弥。若为得识羯磨成坏。而言听呵。解言。谓沙弥聪明。闻初遍已。识後遍非。或可曾作大僧。故识成坏。下二句可知。上第三句中。二十八人不足数不应呵者。呵亦不成呵。且如所为作羯磨人。如受日差遣人等。呵不成呵。以不足数故。不成呵也。纵羯磨闻呵不成呵不止。非以二十八中。所为作羯磨人。是其一人之数也。余二十七人呵。並不成呵。須知。


覆藏本日者。四分列四人。十诵列三人。此由远近有异。故重列之。四分所列。是正行忏。十诵所列。是其行竟。行竟则近。正行是远。十诵中自有七人。今但取其三人。余四同此律。故不出也。砺疏云。瞻波法中。通计四分不足数文。但列二十八人不足。別住六夜等四人。此瞻波法中。足数文中不列。到下文覆藏犍度中。乃云別住等四人不得互相足数。明呵责等四人。类亦然亦互不足数也。合七人不足应僧残等羯磨者。此明忏残。四分四人十诵三人成七人。还兼不足下呵责等四法。能足一切羯磨也。不妨应余法事。即结界受日等事。並得足其数也。上来四段不同。总释第一足数义竟。


別众法附者。上四段文。虽明足与不足。其堪足者。有乖越则成別众。故有此文来。足通净秽。別则唯局净。故下立四句可知。


初应来不来者。此明净僧体是应法。理須同集。今若不来。名为別众也。二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身心不集者。谓是净僧有缘。合得与欲。若使与欲。则是送心达身。名身心集。而身本有缘事。不合赴来。无有得呵之义。故不得言口不集。今不与欲反之。故言身心不集。不得言口不集也。三现前得呵人呵是口心不集者。谓是净僧。身来在众。无身不集。为心不同。口发言呵。故云口心不集。


初人三业俱集者。上反前应来者不来。此则是应来者来也。羯磨疏云。应来者来。谓应羯磨者便来。简余十三难等。不須来也。要唯德行具足堪识是非者。可有同法之义。故須来也。中者口心俱集者。此反前第二应与欲者。不与欲来。今则是与欲来也。应与欲者。即简非法之缘。虽与不成。今有堪与欲缘开。送心达僧。即表无別。故与欲来。是名心集。欲即心也。身既有缘。无身可集。以心同和。口说与欲。故曰口心俱集。有人云。在心既同。口必不呵。望口不呵边。名曰心集也。後人身口集而心不集者。谓身来至僧。口又不呵。心虽不同。但嘿不呵。亦得成法。故曰而不集也。此反前第三得呵人呵。今则是得呵不呵也。羯磨疏云。即简不合呵者。义无证正也。舍利弗见众僧如法羯磨等者。立云。其人见僧如法。谓言非法。心中不同。仍不发言呵。名如法也。


別众之称唯据清净一色者。深云。此言是前第二第三门中尼等十三难。无有別众之过。虽谓是僧。若別冥然无过。但有足不足义耳。自意云。唯据净一色者。约不犯夷。名为清净。僧残已下。皆未坏根本。不得別他。故砺疏云。行覆藏。本日。六夜。出罪。此四人不互足数。不互秉法。不得別他。別则犯別也。正以己自有缚。兼在法不能缘生物善解於他缚。故制不听。更互足数。以其非是坏根本故。不得別之。义张四句料简如別者。即羯磨疏云。一是足数非別众者。即净比丘。三业俱集。在同秉也。又云。即律中善比丘同住等。由身参众侣。行德昭彰。故兼两位也(即足与別为两)。二是別非足者。谓应来不来。即净僧在房。并隐没离见闻。忏残等七人。亦有通局(即是少分不足)。如前僧祇中。隔障四別等。实而应法。能得僧事。故名別众。身不在僧。非足数也。三是足是別者。如现前得呵者呵也。身厕僧中。通在数限。口須忍默。乃有呵制。即非同和。故是別也。乃至僧坐。而彼行立背面僧中等是也。四非別非足者。即四分尼等四人。边等十三人。三举二灭等。或是报別法乖(报別即尼等四人。法乖即沙弥也)。或是行违治重(即三举二灭)。体既乖僧。不能为別也。


別亦无过则是中间者。立谓。学悔之人上不及大僧。下不同沙弥。名曰中间也。


二解成不者。谓所別是何人。何人成別。何人不成別。故下更明也。或本非是僧者。谓总却结上所列人。即十三难人。本受不得戒。故曰本非是僧也。或中途被罸形差病报缘[得-彳]故开等者。被罸谓三举二灭也。言形差者。即尼等四人也。亦云形差者。罢道人也。言病报者。即狂中三人也。言缘[得-彳]故开者。明都结上言也。谓此病等人。既有病缘。以来相[得-彳]故开。別之无过也。又解。即与欲人。是缘[得-彳]故开与欲。则亦不成別众。未论足別者。明其既非足数。亦非別众也。又云。谓此上诸色之人。未足堪別。只是如此之人。不预我別也。


若对首作法前境滥真例取僧中乃至更显明之等者。滥是秽也。真谓净也。欲明作对首之法。亦須简却滥僧。亦有同別之相。例如僧法。如十三难等。岂堪对首耶。下羯磨中。约对首亦有七非。意在此也。


众取威仪相同不用心顺者。谓如僧祇四仪互作不成。要坐立相同也。又如舍利弗见僧羯磨心不同。亦成法事。即下文云。心虗实者。但令相顺心违。亦成正法。即斯义也。明知心不同得成法也。深云。此谓明其非是別众。若论足不足。要假心同。病人背羯磨者。病人来至僧。听仰眠覆眠得成。若背成別也。


二心虗实者。深云。心同曰实。心乖曰虗。自意云。此门从前文三四处生也。前总明一门竟。後钞主。更作义语料简云。今行事者。多有別相。是从更显明之已下。此中有两意。谓众取威仪相同。是二也。言威仪者已下两行。则释上威仪相同意也。心虗实者。则是释上不用心顺是也。胜云。约心和不和。名虗实也。此门从前行事者多有別相文生也(同前解)。


文义明说者。胜云。凡僧中乞法。皆具五法。即胡跪合掌等。注云。必有余缘者。谓坐则缘。亦开行立作法也。并病者多则开卧作法也。上释三篇竟。

 

○受欲是非篇第四


上篇简僧净秽。体若应法。理宜同集。但为形居世累。缘碍忽生。大圣知时。事难通约。若不开送心表欲。成规太急。故立此仪。彼我同济。故有此篇来也。言受者领纳得名。欲者希須为义。如法之缘通许。非法之务则遮。故曰受欲是非篇也。


夫事生不意等者。慈云。本拟同僧秉法。忽有病等缘[得-彳]。及佛法僧事。忽尔而生。故曰不意。此正明事来非我心作。故言事生不意也。言法出恒情者。立云。堂头僧家所秉一切之法。是僧众恒情也。如说戒自恣之法。是僧恒务。故曰法出恒情也。济云。既有缘来。理合开其欲法。故曰法出恒情也。故对情而顺其心者。立云。对僧家之情。我心顺僧无违。故言对情而顺其心。心者。乃是自己之心。顺前僧情也。又解。谓对其有缘事之情。佛以开其欲法顺其心情也。言心顺则於法无失者。立明。以心顺僧情故。使僧秉法得成。故言於法无失名为欲也。此上总通明欲意如此。从然则已下。正明立今门意也。然则情事相反者。胜云。谓情欲赴僧同秉。缘事碍故。不获身赴。故言相反。又解。佛法僧病患等名事也。情是己之心情。谓不为前事而诈与欲者。是故反义也。若实有事不禾即非相反也。上来解並弱。今更正解。谓此下生起此篇之意。谓情亦是僧情。事是己家病患等事。以有事故。不赴僧家之情。故言相反。以有如此相反故。即須开其与欲之法也。故立法以捡之者。济云。既有事碍其情。故立欲法令其陈辞达僧。僧则知其情状。故曰捡也。谓捡校能说欲人。为定有事无事。若缘不如者。不开说欲也。今立此欲门。捡其如非之相。故曰捡则有事必明也。若明故对门而辨者。谓立此一门辨其欲也。又云。由捡其事得明显故。则对我此受欲一门之法也。


言机教莫同将何拔济者。明佛立教。教本随机。今病等缘事是其机。須设与欲。与欲之教。若不开欲。教未随机。既不随机。义非拔济。方能彼此俱办。缘此故开与欲等者。谓既开与欲。僧事得成。更无方便得別众故。自復济於病等缘事。僧和两遂。故曰彼此俱办。上释制意义竟。


释名乃至名为欲法等者。有云欲是贪义。谓贪乐作前事也。文中解希須为义。此解非理。故宾云。旧解欲者悕所为名者。不然也。此中欲者。欲乐忍可也。故伽论云。乐随善共同也。梵言阐陀阿路者耶弭。(述曰)阐陀此云欲也。阿路此云说也。者耶弭此云我也。回文读之。谓我说欲也。谓作法时。乐欲忍可也。梵言伊(上声)车(上声)。此云欲也。此即悕須之欲也。梵言迦(去声呼之)磨。此云欲也。此是五欲之欲也。梵音各別。其义亦殊。上释欲名义竟。辨体者。羯磨疏中。释欲体者。有其多种。从相以论。色声为体。或动其身色。或动其声相也。从事以论。则有两种。一自有单僧須者。如受忏等。二僧私互須者。如说恣等。至期必说。说必在僧。若不求觅。僧便有罪。必私迯叛。远出亦犯。是知俱須。今此钞如後所立约事以辨也。


自有单僧須者如受忏等僧須我和我不必須者。大疏意云。此望欲法各須不須。谓或僧須我和。我不必須。或二彼相須。如说恣等。然实义兼开制。谓病患等缘。皆开与欲曰开也。单提中。若比丘不与欲者波逸提。何问我須不須。但一切羯磨。不与欲者。皆制提罪。故曰制也。乃至说已後悔。亦制提罪。


上来三段不同总释第一制意义竟。从此已下第二次明开遮之义也。虽非明文非制故者。立明。律中唯制结界无欲。余事不遮说欲。律虽无文。合余羯磨说欲。然无制处。云不得说。谓不同结界不许说也。既唯制结界一法。余者不论。明知事非正制。故言以制故结界不开欲。羯磨疏云。具有三义。一者结界是众同之本。理須通和。余法众同之末。並依後起。故开欲也。二者自然地弱。力所不胜。三结界本兴。为存限域。护夏护衣。事須委练。如十诵云。作羯磨人死。不知相者。应舍已更结。


从此已下第三正明缘之是非义。由事非故不合成者。谓不合受欲。不成僧法。深云。不合说欲。得少罪。不成僧法。是別众故。羯磨疏云。无如法缘说欲。以事非故不成。是別众也。宾云不然。若非法缘而说欲者。前人自犯妄语。然僧作法得成。由前人心不违僧故。其理决然也。然疏中亦判无缘及非法缘说欲不成。如受戒事。身合含遮难。则羯磨不成受戒不得。夏中无缘。及非法缘。受日不成。破夏得罪。药有八患。加法不成。类今无缘及非法缘。说欲亦不成。亦復如是。而六群作衣说欲至僧行之者。此明六群比丘。恼乱众僧。僧欲治罸。恐其不受。见彼作衣。僧即集众云。今有僧事。並須尽集。而六群之内。便遣一人。持五个欲来。云我作衣。僧作法治之。故知欲法得成。今案此明知作衣得说欲也。其六群比丘者。多论第四云。一难陀。二跋难陀。三迦留陀夷。四阐那。五马宿。六满宿。此是六群名也。僧祇守房等缘並如別显者。捡彼律云。说戒不来者。兰若为衣鉢王贼禁閇守房等缘。是开欲也。欲明今时伽蓝广大。有多房院。僧尽集堂。容有贼盗。故开守房与欲。言並如別显者。僧祇中说也。


谓无病言病乃至一一人边三提者。约与约说二俱提也。南山闍梨存急云。得提。古师但说不成。得別众罪小吉。初中四分文不具足义设云者。此明正加法中。羯磨疏云。律中广说。不正出文。今比转欲。故裁出也。文分四句。初大德僧听告前忆持。二我某甲比丘自言名号。三如法僧事。牒所为事。四与欲清净。正陈心本。心疏云。夫言大德僧听者。有人言。斯即贊美诫勑之辞也。大者谓出家四果乃是真僧。无学最高。故曰大也。虽僧未阶。必得无障。以出家者必得解脱。因中谈果亦云大也。又云。三宝为言。僧田最胜。义通余二。如爱道施缘。能生大福。故言大也。又有人言。诸义不无。今所论僧。为简小学。但取无愿。故云大也。所言德者。有所得也。以得善居身。故名有德。出家舍着。福度含灵。戒善自修。灭诸过业。修习定慧。断结成道。备此美称。乃称有德之人也。所言僧者。名和合众。义如集僧篇初已广释也。不須纭纭取他外部者。谓四分一说即成。不劳依祇文三说也。


问说不称欲等者。前问意不称病患等缘也。今问亦从前问生。欲前後问二。所显义一。谓前问意。不称佛法病患等缘成不。答云称者人语。不称是正本。即更问。若云不称是正本。称者是人语。今纵称此病患等。不应於正本。然欲法得成以不。即答得成。余可解。上言说不称欲称(去声)胜。亦有人。详此呼为去声。谓是事不相称。作此释者。应下但说相貌之文。上云称人。谓出要律仪中明说欲辞。具牒自身佛法僧病等因缘。并僧家所秉之法事也。彼梁武所集。岂非人语。


由文正制不同僧祇独行废教者。彼律云。时集与清净。非时集与欲。当此四分所废教也。以此律说戒犍度中。六群与欲。不与清净。僧中事起。不得说戒。佛制自今以去。应如是言。我与欲清净。故曰文正制也。


言如法僧事等者。砺云。谓僧家所秉之事。是如法也。唯明言如法僧事。不得的称僧所秉某事。与欲等但是僧事皆与欲。若称事者。非法即难。何故自恣文云。与欲自恣。解云不听称者。羯磨所为前事。自恣者。谓说己行。恣僧举罪。称僧家所秉事也。此非类。言简非法事不須欲者。立明。若堂中作法事。和僧媒嫁。立非法制限等。若非法事如众网中者。彼下文云。寺別立制。多不依教。饮酒醉乱。轻欺上下者。罸钱及米。或余货赇。当时同和。後便违拒。不肯输送。因兹犯重。或行杖罸枷禁钳锁。或夺财帛。以用供众。或苦伇治地。斩伐草木。鉏禾収刈。或周年苦伇。或因遇失夺。便令倍偿。乃至露立僧中。伏地吹灰。对僧杖罸。如是等例。皆非圣旨。良由纲维不依法网。故下文云。众生有力。非法伴多。如法比丘。像末又少。纵有三五伴势无施。即其义也。皆通作无障者。立明。我既与欲已。不问僧中说戒受日分衣。随彼所作。故曰通作无障也。毗尼母云得齐七反者。彼论云。七相应法者。受已转与一人。如是至七。皆成欲清净也。而文有具缺者。明四分中有五种。初四分略是缺。後一广是具。此下文自显。


良以病有轻重者。谓四分中但有病人五种说欲法。广略不同者。良由病重者略也。病轻者即广说也。其最广说之文与五分文同。故引五分断事中欲文。证知徤人須广说之。


五分断事说欲起去文者。捡五分文。有僧断事不与欲起去戒犯提。若与欲去者不犯。欲辞云。应对一一人言。长老一心念。今僧断事。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中与欲(文直齐此说)今钞引此文。证不病人要須广说。彼为断事。有缘起去。其辞与四分广文无异。故曰相似。


而取欲者須知同別相方得成就者。明病人虽现相举动身口。須看察其心。为是和故现相。为是不肯故现相也。若不肯之相。即摇头。若肯与之相。则摆头也。终为別众者。以心不同。妨僧作法。名为別众也。


上明与法竟。从此已下。正明对僧说法。若众多比丘随能记者一时合说者。有比丘。受二人欲。不知成不。佛言应受。復有比丘。受五人欲。不知成不。佛言应受。乃至十人佛言应受。僧祇云病比丘与比房比丘欲乃至但不受者得罪者。立云。今引此文。证自入僧中说欲得成也。为四分无此文。故引祇也。


答行法不同或一时来至僧前礼已同时而说等者。三明古来诸师不同。或一时。或前後。如文自显。宾云。据祇律。即往上座前胡跪者。准此文意。既令向上座前。明知不得在僧背後而说也。今时京中大寺。或百人五十人说欲。皆向佛前着。三行五行次第而说。前行人说。理是成限。第二三行。被前行背。即不合成。亦见有寺。於本座说。後床说者。亦被他背。即是不成。白马寺威律师。亦同此说。若准此据。今正说时。有人行立。即是別众。说则不成。若准钞中文。似宽容。


由有忘误或復得罪者。立明。忘则无犯。故不说得吉罗也。其由忘误。此属上句也。谓律不说开成者。由悟故开也。若故不说得吉。然欲亦成。故曰或復得罪。或字已下。別呼也。必无正缘不得通用者。立云。若无难缘。不得云众多比丘。須一一別说。故云不得通用。约准外宗一一说是者。即准如五分。令至僧中为我称名字说。不尔法则不成也。此言弥显者。谓引上多许文证。明須说也。上来多段不同。总是释初明与欲法门竟。


不简病人之所及以僧中者。谓受欲处。是病人所也。欲明至僧中。及道中。及病人边。亦有失义也。


四分有二十七种者。若羯磨文中。有二十八人。今且计会诸部。令下文易见。四分二十八人者。十三难。三举。二灭。为十八也。十九在空。二十隐没。二十一离见闻。二十二命过。二十三出界。二十四罢道。二十五入外道众。二十六別部众。二十七至戒塲上。二十八明相出。宾颂曰。命过余行罢。入外道別部。戒场明相出。难举灭神闻。此上有二十七人也。祇有十人。一隔障。二半覆露中间隔障。三半覆露申手不相及。四露地申手不及。五四仪互立。六在界外受欲。七持欲出界。八与欲已自身出界。九与欲已自至僧中。十因难惊起坏众失。十诵有三人。即行覆等三人也。五分有八人。谓尼等四人。狂等三人。并倒出众成八也。总计诸部有四十九人。名失欲也。羯磨疏中。计会一如前说。都有四十九人。此是定义。砺问。上不足数中。二十八人。与此持欲文中二十七人。同异如何。解言。有二十一人。彼此俱同。但此欲中。別有六人。彼足数文无之。彼足数中。別有七人。此欲文无之。此无七者。谓尼等四人。別住。隐没。所为作羯磨人等是也。颂曰。大尼式叉等四人。別住隐没并所为。如式叉及沙弥尼。此二无受欲义不成故。无所为之人成持欲故。故无此三是理无。別住隐没此二略无。尼及沙弥。若无持欲义即是所以故无。同前理无。若持已舍(谓受他欲已。舍戒。作沙弥。成转根为尼。即是失欲。今文不述)。或可是略。以不定故。而此欲文不彰也。言此欲文有六足数中无者。颂曰。命过余行罢。入外道別部。第六明相出。如次应当知。命终者。此取往来容受已失。彼足数中。取身来在坐。死无集义。故阙不论。余处行人。但可失欲。不可即合。体非比丘。罢道可知。入外道別部等二。往来故有失欲。足数不据来往。故无不足。明相出者。失欲分齐。足数但取在坐。岂可经夜。便不足数。故所以无。此约四分一宗辨之。


相中同顺如足数中者。深云。明十三难人等。若未自言。相同僧故。得持欲也。如前足数中。若未自言。得成足数也。


自说罪人至反上即成等者。深云。如今三阶师。常称是犯罪人。此人不得持欲。今时人汎汎常云我是犯罪人。例此也。立云。自说罪人者。谓告人云。我犯婬盗之类等。皆名清净欲不成等者。立明。清净及欲二法俱不成。由自言是十三难等。若不自言得成。不到僧所。


又有七种者。即四分家人也。将此足前十八人。成二十五人。下更有之。若命过者。谓取他欲已命终。而僧犹用前欲也。羯磨疏云。受欲者命终。约在房中及道。定知失欲。名为不到。若在僧中。事須分別。有说云。未说不成。已说在僧成。復有说云。说与未说。俱名欲到。如忘等例。或云不尔。忘有人持。死无识也。云何成持(上言忘者。谓至僧中。忘不说亦成也)。


若余处行者。出界外也。疏云以转在异域。非本欲也。砺亦云。是出界外也。如自恣中云。若出界(下更明此义)。若罢道者。羯磨疏云。受他欲已。言还俗也。寻悔本心。又将前欲。入僧作法。谓不失也。但由中隔俗情。欲非俗法也。若入外道众者。立明。邪见外道。在僧寺内。若持欲过此众中则失也。此外道众在寺内。若在寺外。出界已失。未假入中方名失欲。羯磨疏云。僧寺之内。外道居处。中国至今此事多有。不如此方释李乖也。若入別部众者。羯磨疏云。即调达之党。五法为宗。或同在释门。而见殊戒等。如五部十八部。故律文中。同界各说。两別俱成。砺亦云。谓情见不同。彼为別部。即如十诵五分之部也。若至戒场上。若明相出等者。由是异界中隔自然也。羯磨疏云。疏前出界是失。谓言在内不失。此局内也。中分异界。与出不殊也。砺问。既云出界失竟。何須復有入戒场失。解云。前言余处行。是出界失。今言戒场失者。亦是出界。以其戒场。本大界内。復是作法之处。人情或谓不失。故復須入戒场失也。


明界出者。可如下明。自恣明文无余处行至出界外也者。谓上言余界行失欲是。说戒犍度中云余处行。则无出界外之言也。至自恣犍度亦明失欲义。即云若出界外。则无余处行之文。故曰无余处行也。是二文互出。致古师云余处行是余房也。羯磨疏云。说戒法中云余处行。自恣文中辨缘一同。便言出界。羯磨在时故失欲也者。明出法谢故失也。七万自恣者。捡祇文中。但言若大众六千八千畏不竟者。应减出界外自恣也(未详那顿错也)。


四分又有三种等者。即并前成二十八人。谓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等者。谓此人既持他欲来。自身別众。欲岂得成。济云。如京西明寺殿头阶高。小师多跳行。两足举时即在空也。欲即合失。言离见闻处失者。羯磨疏云。三处俱有失也。谓病人处。及中道。并僧中也。初言病人处者。谓受他病者欲已。作不送意。未离与者见闻。或互离见闻。势分未越。故未成失。若俱离与者见闻则失。言中道者。望伴可以例之。有伴可尔。无则如何。今解。不问有伴无伴。但作不送意。离生念处。约俱离失。互亦未失。若至僧中离见闻者。如後更明。今言离者有四种。一隐没。二倒出。三隔障。四远坐。若初受欲时。及中道。据隐没论。若至僧中。具兼四失。谓此四句中。正是约僧中辨离。明失义也。然上之四句所以並失者。莫非持者。入別非足故也。砺云。离见闻失者。愿律师解云。若作送欲之意。虽离见闻处亦不失。今言失者。谓受欲已作不送意。而以离见闻为失欲分齐。砺难云。若尔神足在空。亦应同彼。有心送欲。在空不失。无心送欲在空方失。若但在空即失不问心者。彼亦如是。故今正解。离见闻者。谓离常所行道。见闻处行也。即无事缘入余房。及迳过诸处行是也。


若俱离失也。互则不定者。谓则有失不。故曰不定。若尔钞文明互不失。此约不失以明义也。羯磨疏中有四句者。此约失以明也。疏云。一闻而不见失。如僧祇。不问覆露。但有隔障。即失成別也。又如五分云雾黑闇中。先不相识人。不得受戒。又如背说戒师坐。即为別众。既持他欲。自別岂成也。二见而不闻失。如五分若在屋内。倒出众则失。及露地去僧一寻外是也。三亦见亦闻失。如十诵空有互与皆非法故。即如四分神足在空亦是也。四俱离如僧祇中一切覆处。不得离见闻。不成受具。上之四句。所以並失者。莫非持者入別非足故也。必互离有失据隔障等之缘者。立云。如同覆处。中间隔障。闻不见是失也。即如疏中四分第一句是也。今此钞中列二句。明互见闻者。此就不失以明义。故言何由得见作法者面等。羯磨疏中四句互离辨失者。约失明义也。故今文云。据隔障等缘也。


前言离见闻失等者。即指前四分有三种失文也。第三离见闻失。今指此文。如五分解谓同覆障等者。立谓。同一堂内。各在一角说不成也。引彼文来。证知同在堂中。由离见闻亦失也。


僧祇五种谓隔障等如足数中说等者。谓僧祇有十人。此且略指五人。同篇下更出五人云。僧祇多种是也。此中五人。如足数中明。若隔障二半覆半露中间隔障。三半覆半障申手不相及。四露地申手不相及。五四仪互立。为一由自身別众持欲亦失。


若在屋中随几过出至一寻並失等者。立谓。一度二度出皆失。几是不定义也。此言防巧。故问几过。答一过失。未繁多过。此名倒出众也。捡五分中。有僧断事。不与欲起去戒犯提。若与欲去者不犯。欲词云。应对一人言。长老一心念。今僧断事。我比丘某甲。如法僧事中与欲(文直齐此说也)。於此戒中。即明若屋下羯磨。随过一一皆提。若露地羯磨。去僧面一寻提。自意云。此直明不与欲提。讲钞者言。名为传欲人倒出众失欲者。恐用错也。


僧祇多种一在界外与欲者。羯磨疏云。此则能所俱非也。二持欲出界者。疏云。此受者非法也。令与者成別。三与欲已自身出界者。疏云。此与者自非。然僧法得成也。四与欲已自至僧中者。疏云。因病人与欲已。闻僧中有好大德来说法毗尼。自力就坐。久疲默出。以先欲故。更不重说。此愚教失。欲本送心。今身到僧。前缘久癈。故須後说。五因难惊起者。羯磨疏云。若暴风雨。贼急火起。惊散走尽。名坏众失。立云。问持欲人。至僧中说竟。为僧持。为传者持。答二解。昔云传者持。若尔自说而去者。復是谁持。答自说去僧持。传余人者。正是传者持。今云若说竟僧持。未说传者持也。有一人住则不失者。此据说竟。因难起者。有一人住则不失。若众人尽。未说而惊起者。纵一人住亦失。


十诵与別住人等者。即是忏残人也。景云。三人不住持欲者。以夺七五等事中不许也。


当更与余人欲者。为上诸缘不堪。所以更与余人。而上说明失法已竟。


从此已下。正明遇缘不说得成义也。在开缘明者。谓如上若睡忘。若故不说等皆成者。在说戒犍度中开成。以律文中辨成。故曰在开缘明之。若在道並名不到者。谓本意拟说。至於僧中不说。故开成法。若於路中作意不拟说者。於路已失。皆名不到僧也。


有比丘无想作法不成者。以实有故。所以不成。若实无比丘。而作有想者。作法得成。僧得小罪也。


不往如法治者。此正明事讫。須往僧中。若不去者。即犯吉罗。要須令忏此罪。言如法治。谓如吉罗法治也。缘谢欲成者。且如直岁及余一切缘事者。不得身来。理須说欲。事讫合往。不得端然缘谢。其欲虽成。不免违教之罪。故上文云。若事休应往。如不往者。須依吉罗法治。即其义也。上来释四篇义竟。


四分律钞批卷第三末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6/28/28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分律开宗记 下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1册 中国撰述..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