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行事钞批(七)
2014-04-09 12:22:5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557次 评论:0

四分律钞批卷第四本


江东杭州华严寺沙门 大觉 撰


○通辨羯磨篇第五


此篇来意者。凡施法事。必具四缘。一人。二法。三事。四处。始自标宗。终於与欲。並明集之方便。简德如非。此並法家由渐。总摄在人。人既和具。将堪秉法。法之纲要。莫先羯磨。故此一篇。正属於法。问羯磨所托。依界而生。界是教法所依。义須先显。何以居後。答云。准界是所依。理合居前。但缘界不自成。结藉羯磨。故将羯磨居先。法界後列。意可知也。言通辨者。夫羯磨虽多。要分为八。始从心念。终乎白四。各有成济之功。故律通标一号。言成济者。且众法心念。能济其说恣之事。对首济持衣之事。约法阶降。大小不同。直论有三。分则有八。此篇具明。故曰通辨。又言通辨者。对首所执。故言通也。古人唯约僧秉者。名为羯磨。今言通约一人心念已上。至于八种。皆名羯磨。故云通故。疏云。事法兼通大小齐降者。欲明教下所被。无非成业为功。谓之通。故曰通辨也。言羯磨者。疏云。羯磨天音。人翻为业。诸部亦称釰暮者。盖取声之不同也。羯磨梵音。此翻业者。业谓成济前务。必有达遂之功也。今所以不题业者。然以业义通於道俗。谓作此法非局在僧。故存梵言。简异通者。知羯磨事非俗行故。但唐梵翻译。详核未通。师徒传授。习俗难改。乍闻为业。绝听惊心。今依旧名。且云羯磨。自古至今。有翻为办事者。非无此义。但用功能往翻。然能事乃多。要唯有二。初谓生善事。如衣食受净。人法结解等。二者灭恶事。如忏罪治摈。灭诤设谏等。並随前事而得成济。故曰办事也。注云明了论疏云者。即真谛所解也。彼疏翻为业。云相应觉处也。注云所作是业者。约羯磨所被前事为业。遂即为业也。注云百论云等者。所依是事。即生善灭恶。明此羯磨能办前事。必有果遂之功。故云事也。


僧为秉御之人者。立谓。坚持禁戒。故名僧。僧无破戒不清净者。由清净和合故。则是能秉之人。法不自兴。弘由人也。以僧为能秉。法是所秉也。御者。应师云。乘马曰御。御亦治也。如羯磨疏云。然佛法两位。通赡道俗。唯斯僧宝。独据出家。明功上隣极圣。显德下济群生。但由僧海宏旷。行位殊伦。或内外以分途。或凡圣而启路。或约宝通於缁素。或就仪辨於持毀。至於事务符会。要以情见相投。同和则上善可登。同忍则下恶可灭。非假声教。何以通之。是以如来体斯弘理。故制御僧方法。随有別住。普使同遵。但得具缘。无非成遂。言所统其唯羯磨者。立谓。统是摄义。明羯磨统摄诸法。僧既是能秉之人。羯磨是所秉之法。亦云。羯磨是摄僧之大要。羯磨是僧之作业。若作持之行。羯磨摄尽。止持之行。戒本摄尽。砺云。夫羯磨者。众轨之宏纲。随事之要术。自非曩寻教旨。究晓如非。宁能对事秉宗。得无亏缺。冀诸行者。同务斯趣。故律云。如此比丘。利益多人。令正法久住。若也不达前法。秉行众轨者。恐平地颠坠损及自他。故律下文。遮法遮毗尼。令多人不得利益。作诸苦业。以灭正法。拔群迷之重累者。立明。群是众义。迷是昏倒。累是担累罪累。欲明犯戒僧尼。生报地狱。名为重累。若洗心悔过。僧以白四之法。拔其重罪。豁然清灭故曰也。此句是灭恶。亦云拔苦。下句是生善。亦云与乐。羯磨疏云。羯磨有翻为办事。事虽众多。要唯有二。初谓生善。如衣食受净人法结解。並随行善而得生也。言灭恶者。如忏罪治摈。灭诤设谏。名通善恶。理在除愆。皆由羯磨而得清荡。又生善之极。勿过受体。由作法和。便发戒业。道同太虗。共佛齐位也。灭恶之大。勿过忏重。若不洗过。生报便堕。由此羯磨。拔之。能令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阿鼻苦报歘然清净。岂非灭恶耶。言出界分之深根者。此句名生善。亦云与乐也。欲明无始沉沦於三界。不能出离。今日值佛出世树立此法制。十僧清净。授以戒品。能专护持。远趣佛果。是出界分也。言深根者。无量久远。种三界有漏之业。是深根也。又云。一切作持之法。皆名羯磨。且举如持衣说净等法。皆称羯磨。以作此法故。远通佛道。近报声闻。並是出界分深根之义也。德实无涯威难与大者。约能生善灭恶。如上二句。功益威力。无能过此也。说文云。岸高边曰崖。尚书作涯(宜伊反)涯涘也。无涯际也。宣云。然涯一字。世滥者多。或山下安厓。则山边险处。若水边安厓。则水边畔际。今喻边界。不可兼山。此中用意。欲明羯磨功德既广无边畔也。有人云。威难与大者。明羯磨有大威势。有犯罪者。治出众外。不与共住。如前腾岳波云之喻相似。


而世尊栖光既久者。既由已也。栖是止义。亦是宿义处义。如鸟宿於林曰栖。欲明如来示灭双林。义如栖宿。颜容不可见也。故涅槃云。於双林间。入大寂定。众不见故。唯有三藏教法远流末裔。故言遗法被世。使诸比丘依此修学。故曰可得而闻。然佛身终不可得见也。济云。栖犹息也。谓佛息却光颜也。但为陶染俗风者。应师云(徒刀反)。诗云。上帝陶陶然。陶者变也。慈云。陶者窑也(音遥)。只是养育之义。如世窑师。假飡烟火。而能养育诸器物。今飡受恶法六尘五欲。生长鄙情。喻之养育也。立云。陶师器皿用火为食。得成器皿。今恶比丘。用俗尘为食。能成身器也。义同慈述。若准上变义以解者。明大圣虽隐。教法尚存。但末代僧尼。染世风俗。情变动也。能禀教人。心既变异。所学之教。故讹替也。言情流鄙薄者。谓情既染於俗风。恒流鄙陋。可薄之处也。广疋云。鄙者羞耻也。亦云鄙陋也。言成瓦砾者。谓既常染俗风。言亦鄙贱。常说虗妄之言。贱如瓦砾也。又发言都无轨则。故云瓦砾。言妄参真净之文者。参由同也。杂也。慈云。言不称教。妄云与真教之文相应。口云我是大乘。多说无相之理。色空不二。婬欲是道。故曰妄参也。深云。如上等人。妄秉圣教。不识如非。何堪参涉羯磨之文也。行乃尘庸虗沾在三之数者。立云。尘是六尘五欲之境。行染此尘故曰也。庸是常也。庸庸之流。谬称三宝之位。有云。在三者。一君。二父。三师。今此之人滥在师数也。内无戒德名虗沾也。私云。书言何名在三之教。谓君父师也。致使教无成办之功等者。立云。既本非僧体。即非能秉之人。致使教被前事。事法不成。则教无功也。復是人非不称其法。事则不成。故曰事有纳非。又云。教由人弘。人既如上之恶。致使教无威力也。並由人法无宗辖者。慈云。约体曰宗。约用曰辖。人以四僧清净体。能办事为宗。以秉圣教成僧之法为辖。若体非足数。後陶染俗风。行杂尘庸。是人无宗之尊也。不堪应羯磨之用。如不识如非。是人无辖也。言法无宗辖者。约羯磨之体。能出生众行。众行所依藉此为主曰宗。宗亦主也。犹如车轮所依故辖有助轴之功。辖失轴则有损。故文云。失辖折轴忧。即其义也。失辖喻犯僧残。折轴喻犯四重。今若事如依教。所秉羯磨。无有错脱。作法成就。名法有辖。若缘事既非。不如白法作白。颠倒错脱。羯磨无施用之功。是无辖也。应师云。辖谓端铁也。说文云。辖由键也。谓轴头键者。是车之所要也。言得失混同归焉者。立云。得则是如。失则曰非。如非成坏未分。是混同之义明矣。言归焉者。谓得亦归一处。失亦归一处。得失同揽将归。不能分別。尽将为是也。


当随顺文句令增减违法毗尼等者。此是一句。当如是学者。別向下读。谓勿令增减。莫增减。即是不违法毗尼也。勿令增减。勿令违法毗尼也。虽復僧通真伪於缘得成前事羯磨亦漏是非等者。立云。清净持戒曰真。十三难三举二灭曰伪。虽净秽二別。若无自言。得足僧数。而成前事。假此未自言。无三根之缘。堪足僧数。故曰於缘得成前事也。羯磨法则不尔。但使落非。不问知与不知。皆是非法。漏者落也。难曰。秽僧众知不名足。不知便是足。亦可羯磨错脱。有知方不成。不知应得成。若使羯磨知与不知皆不成。亦可僧则言与不言俱不足。在僧不言得称足。羯磨不知何不成。答僧本据自言。自言方不足。羯磨据错脱。冥然自落非。言亦漏是非者。济云。是汉儿语体也。如言亦到来即去是也。又解。对上真伪故。有是非之言。是非义齐。故言亦也。然是非真伪虽据。成与不成则异。故曰乖违号非法也。又释。而乖违別号为非法者。谓羯磨若落非。则是乖其准式。纵无人知。终是非法。故曰号为非法。不同前僧僧则通真伪。羯磨唯真不通伪。


今欲克剪浮言至案文准式等者。立云。上来所明。言成瓦砾。妄参真文之人。言既离理。故言今欲剪之。取其真教也。又浮言者。如物轻浮则浮游於水上。兹贱类也。若珍瓖贵宝。必沈在下。不妄显现也。今衒述言声。或同时众。非浮何谓也。


人谓受戒舍忏等者。谓称量受戒人衣鉢师僧具净不。身无重难轻遮不。若舍忏则称重所犯轻重财体合舍不。用僧多少等。方始集僧。然望所受法。即是圣教。应是法收。但法起依人。从人能受为名也。法谓说戒自恣等者。立明。須称量日时有难无难。广略众具华筹等。但以说恣非净不预。理在为人。但僧別通行。遵崇教方。故专在法也。事谓地衣等者。如结界净地。須问标相远近等。衣者。深云。是摄衣界。但约非情。依处加法。应由人兴。然和告所唱。唯是法也。合此两缘。所指则同。皆为界限。故唯各事也。或单乍离乍合等者。只指上人法事三种也。或时直受戒。不说恣等。是单。或时尽作三事。谓结界忏罪说恣等。一坐之中尽秉者是具。故曰也。交络得七句。三单三双一合。言乍离乍合者。如人犍度中行僧残罪。同篇有犯十罪。各各乞行覆名离。一时乞行六夜出罪名合。前合後离亦尔。以不定故。故言乍也。又如受戒。三人同番羯磨是合。人人別秉是离。


二约处以明至唯结界一法等者。谓虽明结界一法。总有七法不同。大界有三。小界又三。并戒塲是七。故知七个白二。俱得自然地而秉也。


三正明集僧方法者。广如集僧通局中七种作法。已如彼释竟。


須知用僧进不不简德优劣者。谓观前事。若说戒須四人。自恣須五。受戒須十。出罪二十人僧也。净戒是优。污戒是劣。人虽五百。一一人中。简之不足也。且如教尼。須简取具十德。具二十夏。具德須进。不具德須退。曰止。又如前篇明足不足。足者須进。不足者須止。足者优。不足为之劣。又如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差人忏谢。須具八德等。余可例知。济云。若说恣忏罪。必須体净。名德优。若受戒等法。此並生善之门。但使相净。堪生物善。不废坏而三根未露。或犯二篇已下。纵三根露。但能生善。皆成僧用。名之为劣。从此已下。正明和合之相。


須知嘿然呵举之相如前说等者。立云。此是上座约勅大众之辞。汝可須知如此事等。如法僧事須知忍默。若作非法事。即須呵举。若无善伴亦須嘿忍。又云羯磨若成須嘿。不成須呵。言如前说者。有云如前別众文中。应来不来。三业不集。非和合也。翻非成如。是名和合。嘿然者。举舍利弗事也。呵者取现前得呵者呵也。举者如约六群往说戒处立。恐僧举也。並是別众。非和合相。


即随次出如沙弥別法中者。立云。夫言说戒时。沙弥若说五德十数已。上座須告言。若闻三下声。可須集来也。余有住者須明足数不足之相如前者。立云。此是对众简德也。前第四门简德优劣。则是屏处简之。与此不同也。


二违心立治及无心领则无乞词等者。如三摈四羯磨。並是违心立治也。如治调达。岂有肯来乞也。言及无心领者。即与狂痴羯磨是也。应作举忆念证正知法者。举谓僧中德人。举告僧言。某比丘犯罪。举已为作忆念者。谓某处某时。共某人作某罪等。言证知法者。凡欲以事陈告。审得其情。要須知法智人。证正其罪。然後加法。济云。证正知法者。即调达破僧。说五邪法已。佛令僧作羯磨。差舍利弗。往报白衣。证正调达。知其所作非法非毗尼非佛所教。故曰证正知。作此羯磨。故云法也。双牒事法者。说恣是事。羯磨是法。並例准知。


广如別法者。立云。此明下结界文中自明。不得说欲。安居文中自明受日。无有乞辞。故知若具九缘处。至当处文自明。故曰也。亦可指羯磨疏中云。就此十缘。通简有五。一相摄。二有无。三先後。四成坏。五废立。初相摄者。谓将律中僧法事界以来。摄此十缘也。第三四五六七等五缘。並摄在僧。九十两缘。並摄在法。初八二缘。通摄归事。第二一缘。则摄在处。问如第四缘。僧集约界。文盛谈处。岂是僧收。答界为法托。如第二缘。今此第四约界。明僧集之远近。能集在僧。不唯界也。二有无者。有人言。结界无欲。故削第七。受日差人无乞。结净不唱其相。故削第八。今解不然。並須具之。结界无欲。立缘显之。受差无乞。岂不須告。告即第八陈情事也。结净不唱。此不寻文。律云应唱房名。其事极显。若不先陈。何由结法。故須具十乃镜是非。岂唯众法須此十缘。对首心念非十不得。但指对首一法以历十缘。如受衣法。五大上色义加不成。即初缘也。事通两界。即第二缘。口召对人。即第三缘。约界明集。有则对首。无则心念。即第四缘。前对相可。即第五缘。痴钝非数。即第六缘。取欲非法。即第七缘。执衣言议。即第八缘。勅前审谛。即第九缘。答问可者。即第十缘也。三明前後者。法事分二。诸律先和後欲。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後和。文如戒序。後德衣法中。由说欲时。但言如法。知何不通。必和居先。义亦无妨。不由前後即说成败。二事前後者。如结界竪标。須在第三。如标唱相。还復第八。如是例举。可以情求也。四成败者。第二四五六七等五缘。事现方成。或有阙名坏。何以然耶。二界分相。为法不同。少有差违。不成羯磨。余之四缘。通是別众。或是非数。不成人用。其第三缘。则有不定。若分衣食。要打犍槌。但打不集。随集无犯。此是约相以通法也。若作羯磨者。律中虽令作相。不来更相捡挍。故知初虽约相。终須身集。不以鸣槌便免別众。故不作相有得成也。问答两缘。正是和举。不问失法。理亦通成。其第一缘。通评四法。最須加砺余九方陈。其第八缘。通有成败。布萨众具有阙法成。但是作法轨仪。其实在说行净违教轻罪。若结界标相少缺不成。由羯磨所牒。准标结相故也。第五废立者。谓古师立缘。互有出没。如并部愿律师。依德衣法。以立六缘。一僧集。二和合。三简人。四取欲。五问缘。六答意。至於界托。全不显之。致令依文。在自然之地。輙行受戒。斯一迷谬。至今不革。若如相部律师。通收为七。或云六五。一者假界。二能秉僧。三简异众。四与欲清净。五因本起。六问答缘。七正作法。此则合缘同本。根条混乱。问答分人。题相各別。义不容一。又云差人具六。无因本也。结界具五。以无欲故。今云若不列欲。何以知结界无欲。故不可略。此上十缘。乃异诸师。非敢苟异。理自不可同也。略述如此。上来十段不同。总释第一作法具缘门义竟。


二明立法通局者。深云。众法及对首。约无人时。通心念作者曰通。若但心念不通上二曰局。初相摄分齐者。深云。相摄对上通字。分齐者对上局字也。济云。言相摄分济者。一举法则摄八种羯磨。二举事则摄情非情等一切羯磨所被事也。三举人则摄一切僧。僧有七种差別。始从一人。终至二十人僧也。四举界则摄一切作法自然。自然有空聚不同。作法亦有大小差別也。二別举成坏者。法不孤起。终須四缘。随义明非。不过七种。七种之义。广如下释。既有二门分別。今即是初。


一法者。即心念对首众法也。二事者。即羯磨所被之事。如受戒忏罪等。三人者。即一人僧乃至二十人僧也。四界者。即作法自然也。今且略标。下则一一牒释。


事是微小者。谓六念及悔轻吉。是微小事也。或界无人者。即如受衣。是对首法。说恣是众法。由界无人。开其心念也。今自行成无犯戒事乃至作法不成等者。且如比丘有衣須得说者。犯於舍堕。则是犯戒。由界无人。开以心念说净。令其不得罪。是无犯戒事也。如受衣说净。名为自行成也。


上来辨心念义竟。下明对首之法。谓非心念之缘及界无僧並令对首等者。即但对首也。言及界无僧者。即明众法对首也。此通二三人或至四人如下说乃至同秉法等者。此即是众法对首也。如二人三人。俱开秉之。


言或至四人者。谓自恣时。若有四人。对首不得秉众法。一人为五德。三非僧故。若是说戒。四人得成。又如忏舍堕。四人但秉众多人法也。


二众法对首同前众法心念者。谓同前四种法也。故上文云。谓本是僧秉。亦界无人。故开心念。心念是何。即说戒自恣。僧得施及亡人衣等是也。事或轻小者。如忏舍堕。单白和僧也。如欲出家者。单白与剃髮。又如单白舍功德衣也。


或常所行者。即说戒也。及自恣单白也。据此说戒等事。实是大事。但以常行故。不須懃懃。直作单白也。或是严制一说告僧便成法事等者。约作余语。及以触恼羯磨也。以阐陀比丘。身口二绮也。谓调戏耶绮躁扰乱僧语嘿亦常法。仪失度故。立制白断。改名余语。触恼亦然。立云。身绮者。众僧若坐。彼即立。众僧若立。彼即坐等。口绮者。由数求恼僧。僧作法谏。彼言。为共谁说。为论何事等。僧问汝何处来。答云过去来。问何处去。答未来去。佛令制单白断。断已更作犯提。未制白前作者但吉。景云。如五百问中众僧立制单白。不许入市也。


由事参涉义須通和乃至故云白二等者。立云。谓事参杂涉滥於大小也。有小故名参涉。若受日白二。为別人作是小。结解诸界白二。为僧故作是也。深云。单白是小事。若至白二。以涉入於大事。故須来也。


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者。立谓。受戒是大。忏重是小。呵谏等亦通大小。如谏破僧及伴助是大谏。习近住是小。治举亦有大小。三举是大。四摈是小。济云。受戒忏重三举是大。四摈是小。今详钞中。且一相而判略云大小。若准砺疏。三种羯磨。细分有九。谓单白白二白四。各分三品。初单白者。如说恣常行。和情则易。名为下品。形法二同。別人利益。和情稍难。判为中品。余语触恼。以由恼僧。情过是重。情和极难。判为上品。白二三品者。结解诸界。众所要务。情和最易。曰下品也。受日差遣。事兼为众。或专私己。情和稍难。曰中品。离衣六年。处分之类。事专私己。情和最难。曰上也。白四三品者。如忆念毗尼。谓清人被谤。即沓婆也。僧作忆念。证其不犯。以众同知沓婆是净。情和则易。曰下。痴毗尼以狂时作故。圣开不犯。从狂止来。更不復作。今被他举。僧作法此。证其不犯。以由前虽是狂。覩但外相。谁辨狂之虗实。故今情和稍难。曰中也。罪处所者。以其前引後违。或前引重後引轻。言辞不定。事最难悉。和情极难。名为上品也。言情容乖舛者。如灭摈诸谏治举等。是违情也。立治之法。是乖殊也。若受戒忏罪乞法。是顺情也。欲明白四之法。非全违情。故言容。容者不定义也。济云。约能秉法僧。或情见不同。故曰乖舛。如有言自种华果教种等。或通供养。此是好事。何劳治摈等。或有言。此是污家須治。由此言见不同故。言乖舛也。故云白四等者。砺云。此並事有三品。故法折半。如边地开五人受戒者。以中边折半故。如受日三等。羯磨对事为三之类。言中边折半者。谓中国用十人。此边方用中国之一半。故但五人也。受日三等者。亦是折半。十五日是一月家之半。七日是半月家之半。羯磨对事为三者。谓亦是折半。白二是白四家之半。单白是白二家之半。此皆约事轻降。故法随减也。


若通前二则一百八十四法者。前二即对首并心念也。明前但心念中有三。对首心念有七。众法心念有四。众法对首又四。合成十八也。其但对首。復三十二。并十八是五十。将此五十。配众法一百三十四。应是一百八十四法也。其但对首文中。唯列三十一法。今则除尼白入僧寺。并尼请教授。唯二十九法在。更将白食前食後诣他家。及受波利迦罗衣(此云杂碎衣亦曰助身衣)。及舍。即是三。并前二十九。是三十二也。


答此乃总标非定如数者。此答意云。常闻百一羯磨者。非唯数有百一也。还如百一供身物。可即唯有百一也。然百是数之极名耳。故羯磨疏云。如常所传。百是数之总名。随事皆一羯磨。故言百一羯磨也。其十诵中有百一羯磨。故言亦可引用十诵也。故伽论怜有百一。谓单白有二十四。白二四十七。白四三十也。


细寻此一门上下横括庶无差贰等者。谓将此一门。冠下诸篇而用之。如受戒说恣等。文中更重明。直須望此一门成坏。得识其相也。言庶无差贰者。庶由望也。立云。差贰者。只为差故成贰。向若不差只是一也。应师云。贰之言二也。尔疋云贰疑也。言有二心皆疑惑也。


答四分三语中及白衣说法中者。谓未制羯磨之前。三语受戒。即三归是也。初则三归受戒。後为无和上闍梨故。无人教授。则犯戒。种种非法。着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处受不净食。於大食小食上。高声大唤。如婆罗门聚会法。所以佛令立和上闍梨。羯磨受戒。前三归者。既见羯磨受者。法式既多。疑我前受不得。白佛。佛言前三语受。是名善作如法羯磨。即是受戒也。言及白衣说法中至言是羯磨等者。谓说戒犍度中。为俗人受三归五戒等。皆名羯磨也。欲明羯磨既名办事。事亦何简大小。如心念之法。亦辨众法等。名为众法心念者是也。


上来释法义竟。从此已下。就於事明也。谓羯磨所被之事乃不重明者。谓羯磨所被之事也。如前总列一百八十四法。应須更列一百八十四事。由前标法竟。不更重明所被事也。直显非也。又云羯磨是法。法必衔事。事必衔法。此文但明法。不更出事相也。下诸篇中。自显其事。如说恣忏事等。问今言更不重明者。此文意似前已明事竟。答即前十门中。初称量前事门。及第八陈本意门。已辨事讫。


所被事中通非情者。如舍忏治摈受戒。是情。结解诸界是非情也。若一缘有差悉並不成等者。然今文中。自解缘有差之义也。从何者已下。即是解缘差义也。济云。且如情事中。为他受戒。於身无遮难。衣鉢已有。是前境实也。非情事中。即如结界标相分齐。如教而立。亦是前境实。故曰並合前境是实。若反此者。即名一缘有差也。


不覆藏与覆藏羯磨等者。如犯僧残竟有忏。何須与覆藏法也。此谓有药有病施不相当佛判不成者。彼瞻波中举三举四摈等。约三举人。有二十一非。七句番成如二十一非。正是施不相当。言二十一非者。不见不忏不舍为三。不见不忏为四。不忏不舍为五。不舍不见为六。合三为一。成七。三遍数出。即是二十一非。翻非成如者。有罪翻前二。不见翻後两(云云)非情事中二房羯磨妨难不成者。上既言所被事中。通情非情。此下则解非情也。有主房无主房。要无妨无难。作处分羯磨得成。若互有若俱有。虽与处分羯磨。皆不得成也。离衣等必須两具者。立明。有病衣重。名为两具。作法得成。虽有病衣轻。无病衣重。加法不成。杖者即老病开杖络囊。要須身病又老。故名具。非谓直尔投杖。即須乞須。明了论中。极有明文。有人解云。平常投杖。即須乞法。此大妄也。此是济解。南山意云。老病之流。故听投杖。今人无病。不假快羸。常策长杖。作大物相。此令长慢。正乖法式。亦不许投。及如三阶家。鉢络即是络囊。亦犯此条。据佛教中。鉢唯手捧。


上来释事义竟。从此已下就人以明。下有三人者。即是僧。众多人。一人也。僧中有四如前所说者。集僧篇中。具明四种用僧分齐义竟。四种者。即四人僧。五人。十人。二十人僧也。故知僧中有四。今此更不重明。直列三人一人法等也。法之与事决定不得者。立谓。上四种之僧。但得秉於僧法。不得作但对首但心念。法之与事。若将前四僧。秉此二法。一向非也。有云。法谓说恣等。事谓结界净地等。事中还有法。摄法以从事。故得事名。或摄事以从法。故得法名。


二三人中具立二法者。立谓。二人僧。三人僧。但得秉但对首并众法对首。二人秉但对首。三人秉众法对首。故曰也。两界无僧尽須集之乃至更須改法者。即作法自然。要須尽集。方无別众。若二界有人。则是根本众法所摄。不得对首秉也。三十舍堕須问边人者。据忏主受他请时。須问边人。非是正忏罪时也。亦有通須问者。此是五分律明其九十单堕。若在覆处。須问边人。及露处一寻内亦尔。上明九十单堕不用问者。一往判耳。今则明其忏三十九十。但須问边。故曰通須。有人云。亦有通須者。谓通问不同也。只是有通用问。有不通问。若覆处即用问。故曰通須问。若露处寻外。即不用问。故曰不在通问也。若持衣说净不论通別者。谓不須问边人。此则全不通。何須言之。故曰不论通別。又解。若持衣说净不论通別者。立明。持衣等。一向不須问边。界中无有制令尽问。故曰不论通。亦无別擿五三合问。故曰不论別也。若是心念一向非分者。谓心念法。但自秉之。一向不須问他也。有云。心念之法。若将对首秉者。非其分也。必有其事随缘作之者。谓心念之法。如六念悔轻吉等。得缘即作。不須问於边人也。


若据所秉如前法中者。济云。指前大门有四。一法。二事。三人。四界。今却前第一门法之文。故曰法中也。立明。如前相摄分齐文中明也。立解是。若作但心念法不论同別者。谓作此法。无有別众之过也。


四约界者四种自然者。即兰若。聚落。道行。水界。此四界上。若约众法。唯得结界。及一二三人众中杂法者。立云。分亡人物说恣等。名杂法。虽是众法。今若无人。唯得对首心念秉之。亦得自然地上作也。四人自恣並得秉之但須尽集者。立明。界有四人。欲作自恣。犹是对首而作。故得在自然界也。亦得通二人者。即僧別也。言法通三种者。即心念对首众法也。


数人说戒者。文中言。齐尔许比丘坐处结之。故曰数人也。此三小界因难曲开但作一法乃至非久住法等者。济云。谓三小界结时。文各不同。唯得各作一法。不得互用。如说戒小界。则更不得於上作自恣等法。唯得各作一法。即須解却。故曰但作一法。


四者戒场乃至大界並有通塞随相可知等者。景云。说戒自恣。乞鉢舍忏。亡人衣。无难不得在戒场。要在大界作。故言塞。有难则通。若受日解界。一向不得在戒场上。是塞。此是通论。若如先依兰若安居。後结界者。随二界受日。此不定。余二定也。有云。说恣乞鉢舍忏等。要大界作。名塞也。余通二界。曰通也。立云。就中並有通塞。如说恣有难得在场曰通。无难局大界曰塞。又云。如是乞鉢舍忏下有八法。要本大界名塞。此是大界家塞也。若其余不列者。事通戒场与大界秉之。此名通也。故知局大界作者曰塞。通二处作曰通。有云。如结界羯磨。亦有於自然地上秉。亦有於作法地上秉。即衣食界是也。此曰通。若其余羯磨。要作法地秉曰塞。此解好。上言乞鉢舍忏。是一事也。非谓衣财之舍忏須知。宾云。此乞鉢行忏。罸令用旧持新。夺其好者。将入僧厨。留一恶者。僧中展转。取最恶者与之令持。既夺入厨。场上无厨。不许於场作法。亡人衣法者。谓亡人轻物。利通十方。不许於场而独分也。受日者。由场不许僧住。则不许僧住。则不於中作夏。何得於上受日也。解界者。结解俱不许遥。何得於场解大界也。结衣界者。摄令人衣同处故。结不失衣界。场非僧住之处。何得於中摄衣。又復衣界。称大界起故(解则义同)。净地者。本防宿煑。场无僧住。何須结净。又復净地依大界起故。受功德衣者。本为夏劳开受。场非坐夏之处故也。(述曰)此中略辨。其理未尽。准砺疏中。更有处分痴狂四月覆鉢八德不礼学家。亦局大界。造房处分。表众同知。別向场作。大众宁委。故祇中尚不许。异界客僧。来此处分。故定局本住处也。痴狂为障说戒。或来不来。故与羯磨。然场不许说恣。何得於上与狂法也。四月者。试外道也。随顺众僧。表信已具。須与受戒。场中非僧住处。宁得於中作法。四月共住耶。覆鉢者。制众不往场中作法。众不知故也。八德者。若八德人。报覆鉢家。此语俗士。制僧勿往。差人报彼。欲使改谢。若於场作。僧既不知。後往不息。不礼者。为僧作也。於场作。尼众不知。恐後见此僧。犹加敬也。学家者。作法不往。須众同知。场中別制。众去宁绝。


上来释相摄义已竟。下明成坏之义也。法不孤起终須四缘者。即上十缘。束为四也。即人法事界。此四上已明是也。此已下明非也。言成坏者。如即是成。非即名坏。坏相虽多。不过有七。律中准约单白白二白四。明其七非。对首心念。未见其解。今钞家义立。通有七非。心念既得名羯磨。何独不辨其非。但律缺耳。即序中云。文断而以义连。即斯事也。今以将人法事三种。作三单三双一合。为七辨非也。


谓以此法对人而作者。本合独秉。但心念。今对人作。即是人非。口不明了法不称教者。心念之法。要須口说令自耳闻。今说不分明。是作法不称其教也。六念等事一一非法者。其六念中。有背请。別众食。衣鉢具缺。受时年夏。此属事也。每日牒诵。事須称实应其教法。今则妄牒。黑月云白。衣缺云具。妄陈言说。故曰事非。


数同於上随事对法各有別相者。谓指前文。约法而明。辨对首心念。有其七种。即安居。说净。受药。受七日。受三衣。及舍受鉢等。故曰数同於上。随此事来。则有法相对。故曰随事对法各有別相也。


自不依他者。界中有人。不依对首而作。故曰人非。又解。夏中安居。不依持律者也。济云。谓不对人而作。非是依第五律师也。时非夏限处有缘难等者。即四月十六日。方是夏分。今乃四月十五安居。故名非。言难者。师子虎狼也。界内別众自犯六聚者。明此说戒。本是众法。为无人故。方开心念。今界有人。心念独作。故落人非。又说戒之来。本被净者。今犯六聚。不应说戒。即律文中。犯不合闻。犯不合说。不陈三说者。立明。心念说戒文云。我某甲比丘清净。还須三说。今若一说。目是法非。众具有阙者。谓先須洒扫。次办华筹香水等。鸣钟待客。若无来者。方开心念。今不依此。故曰事非。言时非正法者。立云。平旦而作。名非正法。由不待客比丘。又解。约日时之非。谓十四十五十六日名时。异此时非也。


有呵者呵者此属人非者。羯磨疏问曰。呵不止非。与得呵人呵。有何別耶。答约人明呵。情不同故。成別众也。约法不止。异同详秉。故入法非。又解。德人吐辞。义須依住。住则是別。法不可非(谓闻呵即住。但是別众。故言別。但是人非。无有法非。故言法不可非)。不住乖法。人法俱非(谓先呵之人。望不合呵。此属人非。今闻呵不止。又是法非。故曰人法俱非也)。疏又云。得呵人呵者。能败法人。是別众也。闻呵即止。虽止亦非。即即人非也。若不止者。自是法非。但以法假人弘。有呵須住。自言我是闻呵故去。去是法随。住是非。不忍而说。义非独建。故是法败也。故砺云。汎论呵者。含有二义。一谓情乖故呵。呵成別众。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意谓上是人非。下是法非)。又云。凡呵羯磨者。自呵或语傍人。此亦成呵。故五分云。若同界比丘乃至使比座闻。是为成呵。准此文者。虽不对秉法人呵。直共比座。评论成否。亦是呵限。即落非也。此皆约正诵羯磨时也。五大色者。青黄赤白黑也。及以上染者。真绯真紫也。财是不净者。即五邪贩博所得。故知贩博邪命得财作衣。加法不成也。


五众法对首四人秉法第五受欲者。谓界内五人。应須尽集一人说欲。余四对首自恣。故名人非也。互相陈等者。知他有犯。不举发也。言说不明了者。此谓正自恣时。说文词不分明也。时非夏末等者。谓佛令安居竟自恣。今夏未竟而作。是事非也。言众难不具者。谓僧众若有难事。开增自恣。今有难而作。属事非也。


界内別众人不清净者。此明忏堕。要对净戒。以犯戒故。不得受他解罪。名人非也。轻重同法者。谓如应量衣。应作提忏。不应量衣。須作吉忏。今总作提忏者。名为轻重同法也。又解。根本提重。覆吉是轻。又可根本覆吉是重。从生是轻。又经说嘿妄是重。从生是轻。今则同时而忏。不陈名相。直合而悔。故言轻重同法。持犯不分等者。立明。曾经说净。是持非犯。未经说净。是犯非持。今既混乱。俱将尽舍。故云不分。亦可约犯舍之衣。着用得吉。今未着用。妄言犯吉。若经说戒嘿妄有犯。今未经说戒。妄言有犯是也。亦可如离大衣。随离者顺牒。今但言离三衣是也。言妄陈言说者。谓衣不犯舍。今言犯舍。是妄陈说也。财非合舍等者。立谓。应属法非。今望财体是净。不合舍故。今则名为事非也。如羯磨疏云。衣财散落。染净未分。通将入舍。以是事非。又如畜贸二宝。但合还主。今舍与僧。是名不合舍也。文乞蝅衣。但令斩坏。不合舍之与人。今将舍者。故称不合也。言有过不陈者。谓提吉两愆。不陈多少。言界非作法者。谓在自然。輙秉羯磨也。衣物不集者。十衣犯长。但舍七八。故曰不集。妄輙托人之类者。言我此犯长衣。遥心舍与某比丘竟。心元不断也。立云。舍忏之时。衣物不尽。还来见本所忘之物。方言我将施人。由本无心。所舍之衣还为所忘者染也。


七白二中不尽标尽相而集者。景云。标谓欲结界分齐。相谓自然界分。此即标宽自然界狭。須尽标集。若尽自然而集。即犯別众。此举标宽相狭为言。若标狭相宽。尽标集也。举院相围。即院为标也。此相谓自然相也。若准古师。但尽相集。何須尽标。由未加法。无別众罪。钞主从急。故制尽标。据了论三由旬齐内須集。意可知也。私云。了论文別。钞家错准。下当广破。得呵人呵者。简余被治。七羯磨人等。名为非得呵人也。砺云。此中呵者。情乖故呵。呵成別众。後文呵不止者。情同故呵。由秉者非谓言我是。闻呵不止。即属法非。名为呵不止非。作法闇托又呵不止等者。立明。唱相既不明了。致令作法之时无所依准。不知畔齐。如闇中托物也。又云。不识标之处所。妄指山谷。滥委林树也。标相及体三种分齐混然一乱者。立云。墻壁树石等是标。相者所唱者是也。若从内唱。标在相外。若从外唱。标在相内。言体者。即所结之地也。羯磨疏云。唱者之所据曰标。羯磨之所牒曰相。作法之地曰体。今不识此三种。名混乱也。不知彼此者。以标望相。标则是此。相即是彼。以相望标。相即是此。标则是彼。二界错涉等者。立谓。大界戒场相交涉。中间不分自然空地。故曰也。亦可约二个別住作亦得。重结交互者。前人既结後人不知。更於上结者是也。即此重结前後互作。故曰交互也。远唱遥结之类並不成就等者。明有人於戒场上结场竟。即於中遥结大界。是不成也。又有人先立三种标竟。於大界内坐。先遥结戒场。亦非法不成也。


人虽五百等者。景云。此是纵词。谓聊举五百耳。言一一人中五十余法者。立明。如足数文所明也。通诸部简人。合有六十三人。今言五十余者。有十三人。是义立也。自意云。足数文中。列忏僧残四人。谓行覆藏人。本日治。六夜。出罪。并十诵三人。将为不足数。故有六十三人。此是通家不足数义。若约受戒。四分中开停僧残行法。应他受戒。是生善缘。开济前务。此文既明受戒除七。即有五十余种(此解好)。受前进止八种调理者。立明。受戒篇中。前有八门条牒。及至受时。当第九门。颂曰。请置差往唤。乞白捡羯磨。至受戒当见。今明。於八门中。虽復调理次第。及至受时。即白读羯磨。故曰执文无差也。又解。八种调理。及与正受。俱不知法也。


当法自成不相通练者。立明。束艮为三。离分即八。皆是约界人数多少。得秉何法。随人多少。各相成不相通也。又云。如白四法。不练余心念对首等法。又如但心念。亦不通练余对首心念法也。又如本是对首之法。岂得将为众法也。本唯有三。约缘故分八相耳。別众一法多或通之者。谓但心念。但对首。则无別众。其余众法对首。众法心念。若界有人。便成別众。若界无人。则无別众。有无不定。故言或通之也。或是不定词也。欲明上之八法。约界无人。离成此八。界若有人。唯归三法。若界有人更为八者。容有別众之过。故曰也。


上来多段不同。总释第二成坏门义竟。从此已下。次释羯磨正文也。见增减一字谓为非法等者。立明。钞意云。我若不具明通塞。恐余人见增减一字。疑其非法。然成败实由一字。但不可胶柱其心。須知处所。若羯磨正体。不得加减。若所牒缘牒事。增减无失。言不得雷同者。借以外事也。如天雷时。百鸟同惊。万雉咸雊。故曰雷同。今用此言者。欲明见他增减一字。須知处所。不得雷同。谓言俱不得加减也。


曾不改张有无者。且举受日羯磨文中。有佛法僧事。受过七日法。忽有看病缘。即須改张。除文中佛法僧事之无。增看病之有。未解如此改动。故曰曾不也。言张者。如琴弦若恶。須更別张。今借此言用也。书云。罕或更张是也。或第二第三等者。此是出法家语。今依文诵。可恠之极。老师多犯。或无文称事者。景云。如受日羯磨。无乞辞。輙内乞词者是也。慈云。如看病赏劳无六物。将余物赏者。无文但有其事。又如蚕绵。不合入舍。今将入舍。无文有事。今若妄牒入法。皆非也。此中数句。皆是欲释羯磨。且商略诸迷之背也。有文无事者。立明。如分亡人物中。有赏劳三衣六物之文。今阙衣物。名为无事。或可约看病者无德。亦名无事。今依律牒衣赏名之皆非法也。又如结净地。律有结文。而无唱相事。以羯磨牒唱相事。亦不应法也(此有药无病。亦不称法)。俱有俱无者。谓有病衣重。开离大衣。名俱有也。无病衣轻。无文开离。是俱无文。又云。如亡人有三衣六物。看者具德。名为有事。律文俱牒合与。名为有文。其事与文兼备。故曰俱有(此是有药有病。故称法也)。若六物既无。看病缺德。名为无事。律不许赏。名为无文。今輙加法者。一向不成也。致使傍人加改重增昏乱者。立云。此上不识圣教之人。见他作羯磨。或时有增减。自心转疑惑昏乱也(此解恶)。深云。傍人加改者。谓秉法人既不识增减之意。傍人即教。使此秉法之人。转加昏乱也。


闇诵不入心府至久闻等者。府由舍也。谓不入心舍耳。言执文高唱等者。即白读羯磨也。言呈露久闻者。呈由示也。露者显也。谓我曾见闻此白读之人。故云也。


观事乃同於法者。且如受戒一事。谓三衣等师僧如法。身无遮难。是事。白四圣教是法。人问云。若个是事。若个是法。乃答言。身无遮难。衣鉢师僧如法是法。白四羯磨是事。一对反之。故曰观事同法也。又解。羯磨五句中。第一第三第五句是法。第二第四句。即衣鉢等名是事。今则不了此事法。见法言事。见事言法。闻他增减事中之言。谓亦同法不得增减。故曰观事同法也(此解好)。而人事两缘冥逾梦海者。人是能秉法僧。事谓所被之事。如前七非中。人非事非。俱不识也。逾是越义。亦是过义。明其冥汉不识人事两义。过於梦中见物。又如远望海中。不知其深浅际畔也。量时取法全是师心者。立明。如有难。佛开略自恣说戒。然难有远近。故略亦随长短。今难犹賖远。即便单白云略作自恣者。即是量时取法。故云全是师心也。又如戒场上。唱三相。结大界者。並是量时取法也。结罪罪当深罸等者。不以愚痴得脱。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不学罪。故曰深罸也。


言同法之俦者。二人为伴。四人曰俦也。


正宣情事者。立明。今僧白月十五日是情。布萨说戒是事。事顺法应也者。字林云。应(於兴反)应者当也。谓事法相称曰应也。今明。所作说戒之事。顺於圣教。众既清净。和合无诤。人如事如。在缘既具。秉羯磨法则成。法能被事。法有成济之功。事无纳非之目。故曰事顺法应也。


各有其志也者。谓意志也。谓上虽明单白。解释已竟。但是明说戒单白。今则是白四家单白。由二文不同。故重引解。准理不用更明。然恐後学生迷也。又言各有其志者。单白白二。两意不同。故言各有其志也。


二是沙弥某甲从和上某甲乃至牒缘兆正宣情事者。立云。从此某甲和上某甲。乃至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是情也。从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衣鉢具者。是事。故曰宣情事。言缘兆者。应师云。兆犹机也。事先现也。亦曰形兆。有云。如万物初欲萌曰兆。运运生长。欲明单白之时。犹未得戒。但是发戒之萌兆也。谓有兆朕耳。今羯磨受戒。一发已後。能生万善。运运增长。至於佛果。如上萌兆。渐向生长也。立云。兆还是缘也。如世卜筮於吉凶。则事出於封兆。明今受戒要假其缘。即衣鉢师僧也。今欲知其得不。验缘乃知得戒不得戒也。得与不得。出自缘兆。缘具则得。不具不得也。又解。兆者表示也。意明今集僧作法。告僧今听欲作何事。举此缘来。表示拟作受戒之事。如龟蓍(音尸)之封兆。表吉凶之事也。


告众重听乃至决判之缘等者。白中已言大德僧听。今復言之。岂非重听也。正辨牒缘及以根本至量其可不等者。谓从此某甲从和上某甲。乃至年满二十三衣具来。此是牒缘也。从僧今与某甲受具足戒某甲为和上。此是牒根本。故曰正辨缘及根本也。从谓字已下。是释成根本意也。单牒根本决判成就者。谓但言僧与某甲具足戒。不更言此某甲今从某甲乃至三衣鉢等。故言单牒根本。不更牒缘也。


若事轻小无有缘起至不牒事等者。总举白四事大。皆有缘起。故有第二句。就轻小中。无缘起乞辞。则无第二句。无缘起者。如差人等。但有四句。有缘起者。如诸结界。須比丘唱相。如说戒则行筹唱告。皆是缘起。则具五句。又无乞辞者。但有四句。若有乞辞。如受戒忏罪等。则具五句也。则白中五句。除第二句者。即如受日羯磨文是也。若有第二句内乞辞者。即如受戒羯磨文是也。


文随事显故限局等者。立明。以牒缘之文。随前事而显。如作说戒。牒其说戒。不得云自恣。名文局也。义则通。是告僧故。曰义存告众。言决判成就故通一切者。谓此第二第四两句。文虽局。事义则通一切单白也。由一切白中。皆有牒事告众也。


白二白四中间牒缘牒事者。且如白二结界。则有缘有事。文云此住处比丘。称四方大界相。此曰牒缘也。从僧今於此四方相内结大界。此曰牒事也。又言牒缘牒事随机不同者。羯磨疏云。试为举之。如结界云。旧住比丘。谓牒缘也。牒方相者。谓事本也。说戒白云。今僧十五日。亦是缘也。布萨说戒。亦事本也。受戒白云。某甲从和上。乃至三衣鉢具。並是缘也。今从僧乞受戒。即事本也。如是例通。一切羯磨。缘本皆同。至第四句中。单牒根本。略却前缘。不得双牒。所以知者。故结界文第四句云。於此相内结大界。岂非单牒本所为事也。说戒第四句云。和合说戒。亦是本也。受戒第四句云。僧与某甲受具。亦是本也。本义是同。故曰义通也。上约白中如此。就後羯磨中亦然。故疏云。羯磨法中。亦有单复不同。谓谁诸长老忍前。缘本双牒。长老忍已後。单牒根本。劝僧和忍。今约文作。如结界。此住处比丘为缘。僧今结界为本。谁诸长老忍僧今结界下。直明结相竟。下牒於旧住。此略缘也。余白二准知。受戒亦尔。谁诸长老忍前。还诵白中第二句。缘本双牒。长老忍後单牒本云。僧今与某甲戒者嘿然。不忍者说。余白四例然。据此模轨。岂有浮乱。


诵文亦失者。只为不辨前事。所以即失也。


羯磨中头尾一言不可增略者。立云。举一例诸。羯磨正文。骨有四句。在文可寻。景云。此举头尾也。谁不忍者说之中间。岂得增略。举头尾。以兼中间也。此解不然。济云。此非约单白上明之。真是约後羯磨中明之。羯磨中。唯有四句耳。两句是法。两句是牒事。从僧已忍下。非羯磨正体。直是结劝辞也。今云头尾一言者。头谓大德僧听。尾谓谁诸长老忍(此解未详)。有言。大德僧听是头。谁不忍者说。是其尾也。


增繁减略诂训不同者。应师云。诂训者。古文作诂。今作故。同用姑护反音故。说文云。诂训者古言也。训由导也。又羯也。欲明古来翻译音旨不同。致令繁略不定。如或云大戒。或云具戒等。文义不失。诂训所传非无两得者。如云大戒具足戒。皆得。且如和上一义。隋朝彦琮译取梵音乌波弟耶。唐三藏即云沤波駄耶。旧云和上。皆是梵音轻重不等。此正翻或为亲教。或云依学。以汉类梵。彼此皆成。故言非无两得。虽语有別。取义两得也。


然羯磨戒本作法相似者。律云。若不诵戒羯磨。尽形不离依止。故曰相似。岂不合诵耶。


羯磨圣教佛制诵持况於呪术者。此语倒也。应云呪术尚令诵持。何况於羯磨(此解非)。自意云。况於呪术者。此谓训况也。谓律序中。将戒以比况於呪术也。故律序云。为一切人故。降伏诸魔鬼。神仙五通人。造设於呪术。为彼惭愧者。摄诸不惭愧。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已说戒利益。稽首礼诸佛。欲明佛制教况於呪术。呪术被事未闻白读。羯磨被事。岂不須诵。无有此法者。无有白读羯磨之法也。


答律中十诵尼为僧作不礼等者。律中即四分律也。与十诵合明。故云律中十诵也。砺云。四分尼为僧。作不礼羯磨。事起迦留陀夷。骂打比丘尼。或唾或水洒。说麤语陵辱。云汝多婬欲事(云云)。诸尼举过。白诸比丘。比丘为白佛。佛令尼作白二羯磨。不礼此迦留陀夷比丘。後若随須。尼須为解。四分唯有此一法耳。十诵尼得与僧作四羯磨。不礼。不共语。不供养。不问讯。前一与四分同。故今钞唯显四法也。济云。迦留陀夷初恼乱尼。佛教尼莫礼。犹得共语敬畏问讯。迦留陀夷既见尼不礼。又即嗔骂。佛令不須共语。犹见时相敬。又復生嗔骂。佛即令尼见时不須共敬等。不須现前自言者。约尼为僧作此四法。只得遥作。不須唤僧来也。作此法竟。无违八敬之法也。余不互通者。如上来三法。僧为尼得作此法。尼不得与僧作。故曰不互通也。


除所为作羯磨人者。谓虽不得对尼。及对俗人。说戒羯磨。若为尼出罪。及为俗人受戒。得对前秉也。立云。此中有通塞。不得一向而断。若如尼欲学其法。得闻僧家作法。若为求解则不许见闻也。下三众一向不合见闻也。独为王说戒令心净者。立云。为王疑比丘半月常集。不知作何事。所以开令王闻。使心净信故。四分十五嘿者。如律杂揵度中。舍利弗见羯磨。心不忍嘿。有三五十五种。初五不和合。五种非法嘿然。一若见如法羯磨嘿。二得同意嘿。三若见小罪羯磨。四別住嘿。五戒场上嘿。二五种如法嘿。一见他非法嘿(言不监物)。二见无好伴。三重罪羯磨。四同住。五在同住地。前十种有是有非。三五和合五种。一若如法羯磨。嘿然住之。二若与欲。三从可信闻。四若先在中。五嘿然而坐也。


不同前解等者。谓不同古人解。故云前解也。古师云。至谁不忍者说。此是竟时也。今不同之。既云不忍者说。若说云何。故知约结归之文是竟也。谓僧已忍下。方是竟处。必无人呵。亦可同古师解。故言任意两得也。

 

○结界方法篇第六


先辨此篇来意者。前既明僧是能弘之人。次明羯磨。即所秉之法。人法已具。必有所被。所被之事。随务不同。约情非情。通应於法。今兹结界。正被非情。然界是诸法所依。众同之本。摄僧大要。故有此篇来。又解。初第一篇。显其宗体。次有三篇。总辨其人。人即备矣。乃堪御法。故羯磨一篇。统收其法。但法不自立。起必托处。故此一篇。正明所托之处也。又可上虽明羯磨如非。欲作何事。事之所要。莫先於界。故有此篇来也。次释名者。砺云。作法限约局此斯同。目之为结。彼此分隔。各有差別。名之为界。曰结界。又解。依其限约。加以羯磨。称之为结。各有壃场分局。目之为界。若准了论疏中。西音名四摩。此翻別住。谓此住作法不通余处。各不取欲。名別住。若依律本。俱云界者。加法约处。除彼局此。故曰界也。律中。云何界现前。白二羯磨唱制限者是也。此中广明其七种结之仪则。故言方法。砺解。开结意者。良以羯磨说戒。任持正要。匡救纲统。法无过此。宜应同遵。理无乖隔。但以自然尽集。致众劳疲。妨修废业。特是可愍。大圣知时听境局结。当处同法。为斯故是以須开。一开已後。凡秉众法。非界不成。古人依了论。界者梵言四摩失者错也。应知界者直四摩也。失属下句。自是汉语失语过失也。失义有五种。故了论偈云。及四摩失有五种。(述曰)失谓过失。论自释。立破国土。谓王不许破国土地。结为別住。此结不成。二破僧伽蓝(云云)。三別住。相接为一相。谓两界共以一石为相。两边各结。此亦不成。若共一山两边结成。由相大故。四別住半过本別住。谓相涉入。五以別住围遶別住。谓不留自然地也。此曰五失。古师不细寻文。乃将失字。连上读之也。立云。就此序中。大分为二。初从至许无乖隔来。明开结有益。二说序文来。明不结有损。今即是初。


结界元始本欲秉法者。由律文云。非作法地。不得行僧事。故須结界。以秉於法。其原字厂(音罕)下作白。白下作水。谓清白之水。曰泉由原也。取其元始本义也。


由羯磨僧宗纲要者。谓羯磨圣法之纲纪要务也。衣以领为要。网以纲为要。僧以羯磨为要也。有生善灭恶之功能。匡救佛法之用也。故前篇云。僧为秉御之人。所统其唯羯磨。即斯义也。像运任持功归於此者。像是像法时也。运是转义。欲明时移迁谢。从正法至像。从像至末也。若论任持佛法功益之先。归於羯磨。但羯磨之设。假界而通。此言皆欲远生起结界之意也。济云。佛法唯以界为根本。若结界不成。一切佛法皆覆灭也。由界不成。受戒不得。羯磨不成。更復有何佛法可有也。广说如感通传。明戒场力等事也。理宜十方同遵许无乖隔等者。立明。佛在之日。三千界内。一化之中。凡有法事。並皆同集。故曰十方同遵。言许无乖隔者。谓一化内。谓皆須尽集。不许乖背隔越也。上明结界有益义竟。但为剡浮州境不是。第二不开结有损也。此即阎浮州也。亦云剡浮州。处大海中洲渚之上也。弥是远也。亘是包阔义也。亦云遍也。此亘字。上画是天。下画是地。中间安日。谓上极於天。下极於地。中包於日。是遍满义也。


期要难尅者。立云。有二种难尅。一时难尅。如说戒或十四十五十六日也。二事难尅。谓或是说恣。或是忏罪。生善灭恶之事也。母论云。佛在世时。常在王舍城中说戒。至十五日。诸比丘。远近不避疲劳。诣王舍城听佛说戒。佛知诸比丘劳苦。即问诸比丘方所。随其方所住处说戒也。恒事奔驰者。谓有得罗汉者。神通而来。不为顿极。若未得圣者。疲苦难言。


一摄衣界如衣法者。谓摄衣以属人。使无离宿之过。如下二衣总別法中广明。二摄食界如药法者。谓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煑之过。如下四药法中明也。二摄僧界是此所明者。谓摄人以同法。即是今篇正宗也。未制作法已前统通等者。谓同尽一化之地。並是统通自然也。此谓汎明天下自然之地。有此聚落兰若水道等事也。


或空有不同者。此明空是兰若。有曰聚落。言水陆差別者。水谓水界。陆即道行界也。谓未开随处局结作法之前。即此空有水陆。並尽須集等。故曰也。先且一化集僧。後因难集。即开作法須期齐几集僧。则須四种自然。约此以为集僧。结其作法之界。不可更尽一化集也。故知非是先开。四种自然。但是相因故有。捡诸律文。并诸人共议。意並如此。既立宗竟。今須消文如下。後因难集便开随境摄各有分限等者。此谓因开作法。则明集僧可齐此为限约。随前自然之境。各摄其僧。故言随境摄。谓为有结界。即开随自然之境。摄僧作法。非是先开自然之地而秉法也。约处四种者。即是兰聚道水等。言定量分六相者。谓约上四。兰若有难无难。聚落可分別不可分別。并道水为六。


二者作法界等者。此正明作法界之意。上虽前明自然之义。非先开自然。真是今文预前手章自然集僧限齐也。由自然限约等者。谓此意云。向不开我作法。直欲单开四种自然者。则不可我情。又復若直匡开四种自然。不开结作法者。又地弱不胜羯磨。故下文云。或作大法。地弱不胜。即其义也。故知开作法之意。为自然不堪秉法。又大小不可依故。不堪单开四种自然故。佛开结作法也。立云。大共京中大德。平章此事。咸云先一化集既疲。即开四种自然。齐量同集。得秉众法。故今钞文云。听开随境摄。即斯事也。谓听齐自然境内摄僧耳。既自然大小。不可我情。又不可用。不可舍。即开结作法。住处大小结之。若此而明。先开四种自然。後开作法。此解亦顺文可寻。设有大小教文已定者。此明欲结大界之意。为护夏衣摄僧等。若依此自然。则不遂我意。復不可增减。为教文已限定故。如齐六十三步。一拘卢舍。水洒及处等。此並佛之诚言。制此限约。不可不用。有人云。设有大小者。大谓尽一化集。小谓随聚落等四处集也。用则不可舍则非制者。此有二解。初明自然定量。有六制之大小故尔。今若依用。未堪称遂我心。谓或有人欲得阔。此则大狭。後有人欲得狭。此则大阔。今若可用。不惬我情。今若舍不依。又乖佛制。或作大法地弱不胜者。即明羯磨法。有生善灭恶之功。故云大法。欲明自然之地。体分薄弱。不胜此羯磨也。令揩式轨定任情改转者。此明开结之意。是模范轨则之义。不可移改也。非此作法余不能办者。谓若非此作法之地。不得秉羯磨之法。余诸自然。不能办羯磨事也。


准强一百里者。此明不知界量大小。如何引四分文中。十四日说戒。十三日先往。不得宿欲者。计应当日行。至合有一百里。欲出故曰强也。虽有二文者。即上四分并毗尼母论也。


並三百由旬为量者。梵之量名也。或言由延。或言踰旬。或言踰闍那。皆讹也。疏云。正音踰缮那。此无正译。乃是轮王巡狩。一亭之舍也。同此方驿。岂局里数。大分为言四十里。相传为定。何故有大小不同。立谓。亭住处。亦不定也。如今时驿顿等。岂定里数。或三十。五十里。随中边山川水草之便。即置。故有三品不同。合角量取者。立谓。此防巧也。今若直量。四种有余。故令角量。证前自结。定员非方也。济云。今言角量者。恐从四方而量。角则长也。今合角量不废界。亦界方但四方则减从角为量也。此谓中边山川不同致行李不等者。中谓中国。边谓边方。山则高。川则下。如住此山头。望彼山头边道可有十里。若更下山行去至彼山头。长有十五里也。欲明约地高下。故由旬有大小。平地则四十里。山处则六十八十也。捡多论云。如一拘卢舍者。有四百步。拘卢舍者。摩竭国量。摩竭国一拘卢舍。当於北方半拘卢舍。以中国地平。是故近也。北方山陵高下。是故远耳。又云。中国多风。远则不闻皷声。近则闻之。是故近耳。北方少风。远闻皷声。是故远也。所以南北有远近者。以闻皷声有远近故。云拘卢舍者。是声名也。凡言皷声所及处。是一拘卢舍。律师云。此是定义。四分衣法中。由旬准有八十里者。四分明琉璃王杀释种时。诸释子善射。放箭射王兵士。或十里二十里的者。王边或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里的。中王边者。或一由旬。箭至王边者。释子。皆持五戒。其箭不伤人及马。但至马前後。或中鞚缰。其王大怖。退归欲休。时有智臣。谏王莫退。释子持戒。必不伤人。王即前进杀释子荡尽也(云云)。今既言七十竟。即云一由旬。明知由旬应是八十里也。


通用所归准律文意应百二十里以下品为定等者。谓今通会诸文之说。有指归。須准上引四分文。强一百里之意。应是百二十里也。言以下品为定者。谓上引智论由旬有三品。下者四十里。今准下品三个由旬。故百二十里也。


尼结界准得方一拘卢舍者。立谓。即五里也。若有难亦得。准僧祗解本界。更结三由旬也。


以僧数有四人众起乃至二十人众起者。济云。中间越却五人十人众起。故曰乃至四人众起。非谓说戒。说戒令同集。岂得独於作。盖是忏中品之兰。用四人僧。五人众起者。即是准祇中。忏堕五人僧也。不得言是自恣五人僧也。自恣一年一回作。岂得云数有也。十人即受戒。二十人即出罪也。又四人众者。即杖囊等亦是也。戒场极小容二十一人者。为忏僧残时。能所有二十一人也。大者須四十一人。通为尼出罪也。砺问。大界不得名场。小界独得称场名者。答言。大界处所宽远。又是僧住处。本非专为灭恶生善。故从大受称。不与场名。结界场意。本为別人。生善灭恶。有简秽取精。如似世人治五糓之场。就喻彰名。故云戒场。若尔余三小界。亦是生善灭恶。何不名场也。解云。竪标结者。久固作法之处。可与场名。余三小无标。非是永久作法之所。且从数人处满。以受其目。一为受戒。开结小界立。初且齐坐处结之。後沙弥来时。师僧退少许处。使受沙弥半身。作法即得成也。


旧准戒场身外有界等者。此明古师立此小界。便即竪标唱相。今则废之。何者。结此三小。本为难缘。遮恶比丘。今若身外有地。未免人呵。是以依文取义。必不然也。文云诸比丘坐处已满。齐尔许比丘坐处结之。明知无外相也。言如正加中者。指下正作法结文中也。彼中广料简。受戒法云。僧一处集。显知集处之外。无別界体。又律文中。界外呵不成呵。若有外相。即纳呵人。乖於文意也。二为说戒事下至四人直坐者。立明。齐坐处结之。行筹时。即退少许。合行筹者。容一师在界内即得。三自恣五人圆坐者。立明。四人四面相向。五德在中央。四向自恣。


若事作已即制令解不同前二者。谓前大界戒场为二也。此之小界。制令解者。既无标相。恐後人於上重结不成也。


位则有三者。谓大界戒场三小也。


四分文中亦结村取者。谓结衣界云。除村村外界。明知僧界不简村也。又云既言除村村外界。明知大界上先有村也。以其僧界前生。衣界後起耳。


除常有桥船得结者。此明开也。如多论设有河水大道。亦得合结。但取岸相为定。及浅水无难准理应得者。此明深水无桥是有难。浅水有桥是无难。故云应得也。独不能度此通界内外者。立明。尼律中。不得独度水。不问界内外皆犯。今据此文。明知尼界得合水结也。僧尼亦合同之。私云。此解亦通。只是大疎。上既言律云何者除常有桥船等也。显界内得合水结竟。今引尼律意者。乃显浅水即得合结。取深水不合也。又云水者独不能度。此通界内外者。谓尼独度水戒。由水深故。褰衣度之。被辱为缘。向若浅水。不致此恼。故曰独不能度也。知结界深水不合取也。言通界内外者。便言其外。正意取於内义也。


答一肘已上者得。艮引了论疏。如一大山各结別住等者。立明。山东人。指山为标。山西亦指山为标。两家同一山为标者亦得也。肘者。大者尺九。小者尺八。又引二绳別住。谓绳尚得为标。绳下是界体。绳两边作两相。余物明知得为两相也。言二绳別住者。如一大聚落。两寺相並。一欲结界。一不肯和。由不同意故。即用一绳围戒场。一绳围大界。引出兰若。唱相结之。结竟凿其兰若处为坑。恐有比丘入中。作聚落中之別众(如了论疏第三末。亦如下引宾师饰宗明之)。


答若圆者取内中央等者。立云。如树要取中心为相。恐树长大。欲意可见也。景云。如取大树以为界标。应取树中。分相内外。即是正与标分相应也。言或取外畔者。立明。如取柱为随於内外也。若尖斜之物随取一分为限等者。此明标或尖斜。则随指一分。为相不定。須记尺寸处所。余他物准此者。今论石木。除斯以外。皆与他名。


或标即体等者。相在标外。言或标异体者。相在标内也。言相必体外者。此明其界相。必接其体外也。临时处分三所不同者。即是上之标相体也。


文中若东方有山称山者。谓四分文。但作此明也。合从东方而唱在後。诸师皆从东南角唱。使易知分齐。若从东方唱。至四维则难拟当也。破夏至护食等缘者。即依界安居也。言离衣者。谓依界结摄衣界也。言护食者。即是委知界相。不得将僧食出界。宾云。古来行事之家。蓝大界小。及一寺中结多界者。从置食处。取食将至。界外蓝内。及至寺中。別界之内。皆言犯盗者。今详不然。事缘一寺。义同一家。岂由界隔便为局碍。且如食同法別界者。不解旧界。直结食同。故知不由界体。局食而论。法同食別界者。須解旧界。更结法界。故知结界本意。为法而不为食。以此推求。故知不犯。若言决定界局食者。傥有两寺。同结一界。即应食通。若许通者。反招盗罪。又若决定界局食者。谓庄磑所。应不许噉。於常住僧食。又解依界上。结净地也(济同後说)。若将空地为处空则无相可指等者。景云。谓空处不得为界相。以无可指故言。必有其事随时准行等者。立谓。如结小界。名为随时。故言或是一席作法。以是一时说恣等。不通於後集。名为一席作法。言聊知空碍两分者。济亦云。立明空是自然之地。碍是今僧作法。结三小界之所也。聊者顷也。率也。景云。空碍两分者。如三方有山石。一方则空。亦得取一方空边为相分齐也。


善见云相有八种者。彼文云。一山相。二石。三林相。四树相。五路相。六江相。七蚁封相。八水相。既有八门不同。今即是山相。下至如象大者。若直指山。还是不识分齐。要須约植尺寸峯略处一门也。下至三十秤若漫石不得等者。宾云。一秤十五斤。合四百五十斤。才可方圆三尺许。言漫石不得者。谓有众多石通漫也。宾云。平漫小石也。三林相者草竹不得体虗不实者。宾云。草林体虗。义在不或。然竹林迳冬不死。何曰体虗。不许用者。应是竹则引根散生茎之相似。生既不息根移谓之不定。故不堪为相也。五路相者。要经三四村人行来往。始得为相若。汎尔向河取水路。向井取水路。向田之路。並不得为相。觅柴路等。亦尔也。六江相四月不雨等者。要经百二十日不雨。此是极旱时也。若是潮水不得为相。潮来是江。潮去只是陆地。故不许也。故彼见论云。好王治化。五日一雨。不以为相。一如钞文。四月不雨常流。方得作也。八水相者。彼论自然池水得作。若通水入田。或堈盛水。悉不得作界相。五分云。以众生及烟火者。谓指牛马猪羊等。以为界相。或指聚火火烟等。皆不成为相也。准论徵律城壍等缘者。即善见徵四分律也。四分明城壍汪水。今将见论来徵之。城壍得成。故言可知。余汪水草[卄/积]等。则不得也。


主客俱委无有滥矣者。既题牓示。欲令主客识知界相。故云无有滥疑。上来释标相竟。


从此已下。次明界形。随方屈曲住处辨形等者。谓界形不定。亲捡善见论中。有五种。一方。二圆。三皷形。四半月形。五三角形也。明了论疏。有十七种。皆谓曲直量沓不同。今略举多少。以为神解之路。颂曰。圆角水山岩。月性围门土。四绳尼塞墻。满狂等別住。一长圆別住。二四角別住。三水波別住。四一山別住。五山岩別住。六半月別住。七自性別住。八围轮別住。九一门別住。十方土別住。十一四厢別住。十二二绳別住。十三比丘尼別住。十四优婆塞別住。十五篱墻別住。十六满圆別住。十七癫狂別住。若解其相。如了论疏第三卷末。又如饰宗记第八卷初释也。今且依宾饰宗释曰。別住有十七种(谓遂地形有十七异。安标相竟。先结布萨界。次结摄衣界镇之。十七皆尔)。一长圆別住(中间狭长。两头形圆。相去一丈。或五尺。地周匝安石。以为标相)。二四角別住(形方四角)。三水波別住(地形细曲如水细波)。四一山別住(以山为限)。五山岩別住(用一山岩为齐限)。六半月別住(形如半月)。七自性別住(练若有山或水为限)。八围轮別住(先小別住。或三或四。外开一步。或二步。为自然地。於外別结大界围遶。如铁围山〔围〕四天下)。九一门別住(一边开门。犹如门巷。巷中之地即是自然。若门穿过。便成两界。但由不过。故号为一门)。十方土別住(随方土郭邑。并为一界)。十一四厢別住(居头相接。周匝四厢)。十二二绳別住(郭中结界。僧觅难知。或復有人。不肯与欲。开以绳围。所欲结处。结处若欲作大小界。須安二标。若不结小。但須一相。绳遶二标。引出郭外。至半由旬。別作小界。亦以以绳遶作二标。郭中界僧。尽集外界。先解不离衣界。次解颠狂界。次解尼布萨界。次解比丘布萨界。恐曾先结。故先结小界。後结大界。郭内外同时界起。界起除绳。若郭中集。郭外界里。亦須与欲。恐破法等。故須掘坏。郭外界地。或种蕀刺。不令僧入。二绳相连。因以为号)。十三比丘尼別住(为尼结故。人解尼寄僧界。作羯磨时。須白比丘。僧听方得。尼於僧界。若自结界。後若作法。不復須白)。十四优婆塞別住(僧为作羯磨结也。若无此结。优婆塞来此中。受利受八戒布萨。須取结余处优婆塞欲。若有此界。则不須)。十五篱墻別住(以篱墻为齐限)。十六满圆別住(形如镜面)。十七颠狂別住(颠狂比丘。不可制录。僧作羯磨。若不在众。要在界中。若其出界。僧作羯磨。僧则得罪。故狂至处。接界更结。令作法时。狂在界中。真谛云。此解不可。此人在界。不与僧欲。云僧得罪。何容出界。反得罪耶)。


一丈五尺以石次之者。此正明。如今山谷。既高下如水波。欲结此下为界。其上岭头则高。幽谷则下。若直安四标而唱者。则不知分齐。故須石石相望。则易明也。宾云。非地形高下如水波也。谓界边畔出入凹凸。犹如水波也。无戒满阎浮提者。只为结界不成受戒。不得名曰戒也。


从此已下。正明唱法。今行事者据易为之者。谓律文令从东方唱。然今若从东方唱。至东南角。则难名目。今須从角唱为齐限。则易显也。


不容纰谬者。礼记云。纰由错也。谬者乱也。如上者。谓如上空野中唱相云。大德僧听。为僧唱四方相等也。


若有隔障穿墻过等者。此谓唱法蓦[怡-台+沓]而度。非谓破壁过也。上来数段不同。总是释第二竪标唱相门义竟。


三明集僧与欲者。非谓结时須欲。故立缘简之。使知结界无欲也。此是举有以显无也。若标宽界狭尽标集之者。谓依标集僧。不依自然界也。古师不许此义。如下更明。僧祇云避难界者。景云。以夏中有命梵二难。合结百二十里避之。後若更有。应展转避之。亦不限多少也。今钞引此。证知須知尽标集。据彼文中。有比丘呼来之语也。下引有师云者。是砺师也。从有师云下。至故須集之来。並是古师言也。从准理不然下。是钞家语也。策云。其标宽界狭。愿律师亦令尽标集。砺准尽界集也。上言若出界已作法结之者。谓三由旬内。有僧呼来。如其不来。令出界也。然後加法。捡祇文云。有一住处。诸比丘。前安居。後安居。日已过。有事难起。若贼难。若王难。若夺命。若破戒。若水多虫漉不能得净。欲至余精舍。避此诸难。去三由旬内。若彼有比丘。若呼来。若出界去。羯磨结之。此祇文意別。乃是避难。至彼精舍。唤彼精舍中人。共结界。其彼精舍。去本难处。有三由旬。岂是齐三由旬集僧也。直是到他精舍中。唤他集。若不肯集。令出去已。即合结取三由旬也。无正教可准者。谓在律不言。名为无教可准。斥其古师之执也。汝言不取标集。无教可准也。


若标内有村纵自然内不欲取村乃至村内比丘不須外集者。济云。此明於兰若处。结大界。界既阔大。中间有聚落。故曰村也。今不欲取此村。故唱村除之。其村院相既周。即名可分別聚落。乃与兰若界別。何須外集来也。本意只为不欲取村。故唱内相除之。非为比丘在内故須唱也。向若不唱出。无別众之过。由聚界与兰若界別故。又言村内比丘不須外集者。景云。以村院相周故。村内不集。不犯別众。围轮別住者。立云。如一聚落中有众多別住。各各自结为界。今有人更合尽结大聚落为界。则各各唱内相。除诸小界。然後唱外相结之。举喻如般盛盌也。如了论疏可寻。上明集僧义竟。


二不得受欲有三义一结界是众同之本者。有云。对後法为言。余法是众同之末。並依後起。故开欲也。二自然地弱不胜羯磨者。立明。欲本应羯磨。以自然地弱。但得秉二三人法。必不胜羯磨。何劳说欲。若是別人之法。又不胜羯磨也。故羯磨疏云。以欲之所在。必缘僧务。自然薄弱。力所不胜。有人言。结界白二。乃前开。欲是末缘。必凭僧起。界是作法强故摄之。三令知界畔至护衣等者。若开欲缘。终非委练。故羯磨疏云。界須制限。若结开欲。终不请委。故須通集。砺云。结界无欲。三义释之。初一同钞可解。第二云自然地弱不胜羯磨等者。谓未有界。故自然中。作法弱故。不摄欲。余羯磨凭界而作。强故摄欲。三令识界分齐。不碍僧事。又无破夏离衣之难也。策云。然此三意。並是人情。但知四分不开与欲。何劳推究。寻其所由。若准他部。结界亦有欲法。故随机不同。不可和会。言护夏者。谓依界安居。須识限域也。言別众者。不问法別众。食別众。皆约界内有別。外非犯。言护食者。常住僧食。不得出界。忽若蓝大界小。将食还房。岂非犯盗。此义非理。如前宾已破讫。盖是约界结净地也。言护衣者。依界结摄衣界也。上来释初缘成门义。


二正加圣法等者。宾云。唱相人不得作羯磨。羯磨人不得唱相。由秉法时。牒唱相人。言此住处比丘。为僧唱四方大界相。岂可自牒己身。然唱相法。律文不制三遍。今行事者为耳。素律师唯一遍。又唱时令穿墻壁者。诸部无文。即是非制而制須知。济云。亲问南山闍梨云。不用三遍。恐唱者或不分明。故令三遍耳。据律只一徧即得。又唱相比丘。不得称名。又羯磨结时。亦不得牒唱相人名者。表无別为故也。若称人名。恐人生疑。专为此人结也。然五分文。则称名作法。四分僧祇皆不称名。砺云。加法文中云。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者。即问称事与欲。余事不成。今此云说戒。类似称事。应专得说戒。此问意。如说欲。若云其事与欲。则不通余事而用。谓称僧所秉事也。今此结界。既称同一说戒。亦是称事结此界。应但得说戒。不通秉余法耶。答此先後不同。故使有成不成。谓说欲称事。欲法在前。作羯磨在後。故不成也。今称事结界。先言於此四方相内结大界。後乃称事。言同一说戒故也。今虽有此料简。然是佛立法一时不同。何可会也。宣问结戒场中。何不言同一说戒者。答戒场本为众大集难。別开结也。说戒通制。本据住处。场非住处。故不云同一说戒也。问说恣二法。須戒场僧集。余法不須集者。答此二不摄僧法位居行净之人。故制界之内外普同导故。羯磨余法。所被多途。无局於时。多缘別务。若开通集。还復相劳。徒有前开。终无後益。故作法时。异界有人。不两相集。


从此已下。正明戒场之义也。必須细心方应遂事等者。夫欲结戒场大界。要須三重竪标。若以疎遗。於中秉法不成。致使受戒不得。故上文云。但为三相难明。恐法不练。略引图示。然依图唱相。使杂学晓迷。即其义也。言细心者。简麤心也。遂事者诸事如法也。


从此已下。正引图示学众也。图下注云。乃至余方准此者。谓且据南北为言。其东西四维。亦須准此也。注云若结作法已随相标远近等者。谓结界已。各有法事。随作法标相集之。不須依自然朱方也。五相远近者。谓今且举不可分別聚落明之。余有可分別聚落。有难无难兰若。道行水界五种之相。例此法也。


若作二法竟乃至不妨二处者。谓若结戒场。及大界。二种羯磨竟。後二处有僧。互不相妨也。


若明外相必在院外唱之等者。谓既有戒塲帖墻。今唱大界外相。要須从墻外唱。若从内唱。则与大界内相合。是以不得。又不得入大院墻唱之由不见其相者。立云。如土墻。或阔五尺六尺等。谓唱墻下中央为相。故言不见。济同此说。


若不依此解坐余处亦准不得者。谓若不解此图。於余別处准行。亦不得也。


五分云应先结戒场等者。首疏云。谓彼律中。先於界外结场。後因贼难故。还僧坊结之。即須先结於戒场。彼结大界也。若先有大界者。可舍已後结场竟。更结大界。据此文意。同钞所执。然与钞中问答之意不同。此五分文。令舍大界已结场。钞中即云应舍已更结。即道是舍戒场已更结。岂非错耶。砺云。令先结大界。後结戒场。以大界内。令安场故。然此义亦合通成。以结大界。还留戒场及空地故。今钞不许者。当部虽无文。五分母论皆先结场。後结大界。今須依彼。毗尼母善见亦同此说者。济云。母论应先结摄食界。次结戒场。後结大界。最後结摄衣界。若欲解时。先解衣界。次解大界。次解戒场。後解食界。


今犹有人先结大界者。济云。即砺律师也。亦是相承古人之执也。古人据律文次第。文云。以大界内。安戒场故。以律中先时。未开戒场。先结大界。復有缘开结戒场。戒塲之文。乃在於後。古人即谓。场是大界之後。不究义意也。缘起虽令大界内安场。盖是据後结大界遶场。故场居大界内也。若据缘执事者。如饮酒戒。娑伽陀醉卧道上。为俗所诫。以为缘起。亦可今房中自饮。应不结提。又如須提那故二为缘。今时起者。岂论新旧。又古人执受日。要先受七日。次半月。後一月者。亦据律文次第。今时约缘来即受。何得论斯次第也。宾云。疏意令先结大界。後方结场。谓作三重标已。先唱大界外相。次唱内相。谓留场及空地等。羯磨结大界已。方集场中结场。非谓遍结大竟。於上结场也但不成後法故須解之者。立明。後法。谓有人。於中受戒忏罪不成也。则通侥幸者。羯磨疏云。非分遇福。故曰也。有云侥者遇也。幸者庆也。应师云。侥幸者。谓非其所当。而得之也。小疋云。非分而得。谓之幸也。欲明先结大界。後结戒场。於中受戒不得。若不知是先结大界。後结场者。事同佛未制前。开得戒也。赖有此不知之路。而开得戒。故曰也。


总唱三相已具加二种羯磨者。立谓。有师行法。便於场中。具唱三重相。即结戒场。并於戒场中。即遥结大大界也。故曰具加二重羯磨。上言界内不集者。即不尽自然集也。或有界内通唱三相已随界加法者。谓有人行法。则时一时唱三相。是非法也。应須先唱戒场外一相。即須加其法结之。言随界加法者。加法虽如。唱相非也。此是自然界内唱也。立云。其大界还得成。但戒场不成耳。或於大界内遥结者。谓有师於大界内。唱三相已。即遥结场也。各唱各结方得成就者。以界別故。同结不成。余亦可知。


从此已下。明其相也。结已余僧且坐处将四五人知法相者。立谓。恐繁劳大众故。将四五人往结也。若尽往者弥善。先明唱相有二不同者。初谓先唱内相三周。次唱外相三周。後乃总结二。谓別唱内外一周已。随遍结之。


四分律钞批卷第四本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7/28/28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分律开宗记 下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1册 中国撰述..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