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第1卷-第3卷)(一)
2014-03-14 14:35:5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697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39册  No.714


【唐 道宣撰 宋 元照述 日本 即静分会】


新刻排科夹注戒本疏记序


观夫太虗寥廓。既绝诸过於寂灭之津。真心灵鑑。固具众德於常乐之域。斯之谓法佛本性之尸罗。万德圆备。其至矣哉。虽然境风震烈。心海鼓动。随缘流变。逐尘而封执。遂使戴角披毛剧苦无尽期焉。怀此明珠。竛竮六趣。难辛疲乏。实可悲伤也。我
大雄氏之出震于竺乾。远本渺茫焉。证道於寂光。垂影於心土。则於寂灭道场。初结菩萨戒。称法性之体而断恶修善。随真如之用而绝应无方。体用一源。显微潜通。谓之菩萨三聚净戒。万行悉备。呜呼伟哉。然而人性不齐气禀质殊。如何其堪于菩萨大行耶。


大觉慈父。於是乎分擘三聚戒。初授声闻众。以摄律仪戒。是以胜鬘经曰。受菩萨威仪戒。名出家受具足。瑜伽论曰。菩萨摄律仪戒。如诸部毗那耶者是也。自其五梦呈妖白毫潜光之後。尊者近执。蕴结戒藏。谓之根本大毗尼藏。圣圣相禀。未甞分岐路焉。洎至乎近护之道不继於三圣。大天之邪说兴诤於五缘。虽有二部五部十八五百之异执。修证无二途。津梁其一揆。故折金杖援白氎之兆。存于斯矣。在昔周星飞祲千有余岁。至道郁乎而其未开。汉日扬光。像教悬被东夏。以降二百年矣。天下僧侣。但知薙染。犹未受五八。何况具戒乎。逮于曹魏嘉平年中。尊者法时。抵于雒阳。乃依法藏部。行羯磨受戒。神州之传戒。肇于斯时矣。迨姚秦朝觉明译语。竺念操觚。翻四分律。尔来撰疏凡二十家。虽曰各竞兰菊。而未得醇粹矣。暨夫
大唐澂照大师。乃搜法华开显之秘妙。而荷涅槃扶律之顾命。钞疏图仪以被时众。岂非来蒙之方轨。秉持之龟镜乎。实自非揭於慧灯。授乎法筏。孰能辟黑暗示通衢。拯沈溺达彼岸者与。声飞五天。泽流千岁。为四依使维持一人耳矣。然辞深义隐。未易钩索。尚且祖述者凡六十家。各争锋於得失。交嶋鼓乎胜负。而雷同驾说。未足以为规准焉。其匡摄彝范。显扬行仪者。其惟有宋大智律师乎。覃于师之五百杰出频音一倡。既绝唱於前达。谁欤继乎余音者。我 扶桑国之传戒律也。滥觞于 招提鑑真大师。中兴于
西大兴正菩萨。厥後传於明忍和尚。流派浩渺。溢於海内。精鍊乎毗尼。不羞前达矣。向者光公。始乃会行事钞记。次则融公。亦糅羯磨疏记。第所憾者。戒本疏记及与科文。四本別行。阅者病焉。余欲会之。再焉三焉。然禅诵无暇。加旃以病虗移盈昃。未遑及焉。粤有赞州东林灵芝即静律师者。磨以戒珠。凉以定水。孜孜法门。志存兼济。从事于斯会入告成。而其为功抽於前代。余闻之。乃歎曰。师之有此举。末代余曦。冥復充乎(余)宿愿者也。因而远赞其功。贻厥遐代。於戏三部大成。而慧曦扬辉。涅槃一路。灿然可见。乐学戒者。藉是以行。则依声闻戒。出三界门。因菩萨戒。过变易土。得如来无为戒蕴。乃遂心海反流。顿入常寂都矣。是为序。


维时明和元年龙飞甲申冬安居日苾刍即禅(实相)书于紫阳雷山千如律寺瑜祗室

 


余自少壮。负笈经历律肆。偏被佛祖之慈育。稍发五分之萌芽。聊存谢德。才揽斯一帙。夙读夜思。操觚模学。终为之会。阅者並云寿之於梓。流布宇内。予亦所好乐也。雷山之相师。作为序引透起。然而时缘未熟。埋之於库中已二十余年。所属之徒觉邦等。有与书肆相议之谓以告白之。余年並朽迈。桑榆迫於西山。不堪待时。再校讐之。更加凡例等。以寿梓焉云尔。


明和八年龙次辛卯仲冬哉生明比丘静莲合稽首题

 


夫道化东渐。已六七百年。南北律匠杰起於世者。大唐澂照大师其人也。所制毗尼三大部者。盖尽如来权巧之旨。且辟群生解脱之门。三宝住持之功。在于兹矣。次为注解。发明钞疏蕴奥者。其惟宋朝大智律师而可也。本朝天平年中。招提唐大和上传律已来。扶桑一统约受诵四分之文。及论随行。皆依南山部文者也。若依有部学者。可谓宗骨颠倒理味差僻矣。今时通受摄律仪戒。亦依钞疏。於中此戒本注并疏记等。特別行于世焉。今此会本也。我师久用心之务也。其功既成。再三加校讐。而将寿梓矣。更令命弟子捡校写本(不肖)。虽识见荒芜。敢叵违师命。但以旧本对校新本。一览已毕。欢悦之余不忍放卷。遂忘固陋操觚稽首云尔。


安永二年龙次癸巳二月中澣於赞东大内郡如宝山圆通精舍阁毫


日内山门人比丘清月(宜顺)和南

 


尸罗是诸佛之本原。万行之基趾。实为禅那般若依因。近则人天之路。远则成道之正因。释门之淄素。预不可不知之矣。于兹终南鼻祖所撰三大钞疏流行盛於世。就中为可务急者。偏唯戒本注疏肝要者欤。然而从异朝別行来无奈之何。我师窃悲伤之。务之孜孜。五部具会为一本。欲令新学之徒易照校之也。且欲令苍生育人天之种。终致大道之权述者也。差功成之日令(不侫)校阅之。今又刻镂流布弘通宇内。同心随喜塞塞胸中矣。未暇看他面竭鄙词。聊赞之曰。

 
佛由戒证真  依行为真人


相续於慧命   佛日日日新


安永二年仲秋之日法正庵比丘玉线谨题

 

凡例(三条)


题中四分律戒本出昙无德部。含注及疏南山所出。行宗记及科灵芝所着也。於中含注则合戒本。素为一本。而上中下。疏记及科。各別流行。言部五部。言卷则四本也。疏记各八卷(约灵芝之所分)。科二卷。共戒本为二十有一卷。今亦合会为三七卷。一二三四各有上下。据本存之。更加之一之二等。成之分卷。此则余所定置也。
戒本之注。古本並分行细书。今为易见。多则大书而以印分之。或不充行。或疏记共不科释者。直依旧本。分书本文之下。勿生怪矣。
凡标科中以【律】印者戒本也。以【注】印者含注也。以【疏】印者疏也。低一字者记也。科排布疏文上。五部俱会。以成一览。犹恐有参差。後生订之。幸甚矣。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目录


卷一(一上之一)  :  序  疏序  戒序


卷二(一上之二)  :  戒序之余  皈敬偈  本文  序正流通大科


卷三(一下之一)  :  广教发起序


卷四(一下之二)  :  广教发起序


卷五(二上之一)  :  广教发起序  大婬戒


卷六(二上之二)  :  大婬戒之余  大盗戒


卷七(二上之三)  :  大盗戒之余


卷八(二下之一)  :  大杀戒  大妄语戒


卷九(二下之二)  :  僧残(自初戒至第七有主房戒)


卷十(三上之一)  :  僧残之余(自第八至第十一)


卷十一(三上之二)  :  僧残之余(自第十二至第十三)  二不定  三十舍堕


卷十二(三上之三)  :  长衣过限戒


卷十三(三下之一)  :  离衣戒


卷十四(三下之二)  :  月望戒已下


卷十五(三下之三)  :  自贩卖戒至竟


卷十六(四上之一)  :  九十单提(自一至十二)


卷十七(四上之二)  :  九十单提之余(自十三至三十二)


卷十八(四上之三)  :  九十单提之余(自三十三至四十七)


卷十九(四下之一)  :  九十单提之余(自四十八至七十四)


卷二十(四下之二)  :  九十单提之余(自七十五至九十)  四提舍尼  一百众学(自初至五十一)


卷二十一(四下之三)  :  一百众学之余(自五十二至一百)  七灭诤法  七佛略教  广略二教总流通分  疏家批文(并)  跋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目录(终)

含注戒本(并)疏记略条目


戒经序


○四波罗夷法 : 第一大婬戒    第二大盗戒    第三大杀戒    第四大妄语戒


○十三僧残法 : 第一漏失戒    第二摩触戒    第三麤语戒    第四歎身戒    第五媒人戒    第六无主房戒    第七有主房戒    第八无根谤戒    第九假根谤戒    第十破僧戒    第十一助破僧戒    第十二污家摈谤戒    第十三拒僧谏戒


○二不定法 : 第一屏处不定戒    第二露处不定戒


○三十舍堕法 : 一长衣戒    二离衣戒    三月望衣戒    四取非亲尼衣戒    五浣故衣戒    六乞衣戒    七过分取衣戒    八劝增衣价戒    九劝    二家增价戒    十忽切索衣戒    十一蚕绵袈裟戒    十二黑毛卧具戒    十三白毛    三衣戒    十四    六年    三衣戒    十五不贴坐具戒    十六持羊毛戒    十七浣染毛戒    十八畜钱宝戒    十九贸宝戒    二十贩卖戒    二十一长鉢戒    二十二乞鉢戒    二十三乞缕戒    二十四劝织戒    二十五夺衣戒    二十六长药戒    二十七雨浴戒    二十八急施衣戒    二十九兰若离衣戒    三十回僧物戒


○九十单提法 : 一小妄语戒    二行骂戒    三两舌戒    四与女人宿戒    五共未具宿戒    六未具同诵戒    七说麤罪戒    八实得道戒    九与女说法戒    十掘地戒    十一坏生戒    十二余语恼触戒    十三嫌骂知事戒    十四露敷僧物戒    十五屏敷僧物戒    十六强敷坐戒    十七牵出房戒    十八脱脚牀戒    十九用虫水戒    二十覆屋过限戒    二十一輙教尼戒    二十二说法至暮戒    二十三讥教尼人戒    二十四与尼衣戒    二十五为尼作衣戒    二十六与尼坐戒    二十七尼期行戒    二十八尼同船戒    二十九尼歎食戒    三十与女期行戒    三十一食过受戒    三十二背请戒    三十三別众食戒    三十四归妇贾客食戒    三十五足食戒    三十六劝足食戒    三十七非时食戒    三十八残宿食戒    三十九不受食戒    四十索美食戒    四十一与外道食戒    四十二食前後入聚戒    四十三食家强坐戒    四十四屏与女坐戒    四十五与女露坐戒    四十六驱他出聚戒    四十七过受乐戒    四十八观军戒    四十九军中过宿戒    五十观军战戒    五十一饮酒戒    五十二水中戏戒    五十三击攊他戒    五十四不受谏戒    五十五怖比丘戒    五十六半月浴戒    五十七露地然火戒    五十八藏他衣物戒    五十九真实净戒    六十着新衣戒    六十一夺畜生命戒    六十二饮虫水戒    六十三疑恼比丘戒    六十四覆他麤罪戒    六十五与年不满戒    六十六发诤戒    六十七与贼期行戒    六十八恶见违谏戒    六十九随举比丘戒    七十随摈沙弥戒    七十一拒劝学戒    七十二毀毗尼戒    七十三恐举先言戒    七十四同羯磨後悔戒    七十五不与欲戒    七十六与欲後悔戒    七十七屏听    四诤戒    七十八瞋打比丘戒    七十九搏比丘戒    八十残谤戒    八十一突入王宫戒    八十二捉宝戒    八十三非时入聚戒    八十四过量牀足戒    八十五兜罗绵褥戒    八十六骨牙角鍼筒戒    八十七过量坐具戒    八十八过量覆疮衣戒    八十九过量雨衣戒    九十过量三衣戒


○四提舍尼法 : 一从非亲尼取食戒    二食尼指授食戒    三学家受食戒    四兰若受食戒


○百众学法 : 一着内衣戒    二着    三衣戒    三反抄衣戒    四反抄衣坐戒    五衣缠颈戒    六衣缠颈坐戒    七覆头戒    八覆头坐戒    九跳行戒    十跳行坐戒    十一蹲坐戒    十二叉腰戒    十三叉腰坐戒    十四摇身戒    十五摇身坐戒    十六掉臂戒    十七掉臂坐戒    十八覆身戒    十九覆身坐戒    二十左右顾视戒    二十一左右顾视坐戒    二十二静默戒    二十三静默坐戒    二十四戏咲戒    二十五戏咲坐戒    二十六用意受食戒    二十七溢鉢受食戒    二十八溢鉢受羮戒    二十九羮饭等食戒    三十以次食戒    三十一挑鉢中食戒    三十二索羮饭戒    三十三饭覆羮戒    三十四视比座鉢戒    三十五繫鉢想食戒    三十六大揣食戒    三十七张口待食戒    三十八含食语戒    三十九遥掷口中戒    四十遗落食戒    四十一颊食戒    四十二嚼食作声戒    四十三噏饭食戒    四十四舌舐食戒    四十五振手食戒    四十六把散饭戒    四十七污手捉食器戒    四十八弃洗鉢水戒    四十九生草上大小便戒    五十水中大小便戒    五十一立大小便戒    五十二反抄衣说法戒    五十三衣缠颈说法戒    五十四覆头说法     五十五裹头说法戒    五十六叉腰说法戒    五十七着革屣说法戒    五十八着木屣说法戒    五十九骑乘说法戒    六十佛塔中宿戒    六十一藏物塔中戒    六十二着革履入塔戒    六十三捉革履入塔戒    六十四着革履绕塔戒    六十五着富罗入塔戒    六十六捉富罗入塔戒    六十七塔下坐留食戒    六十八塔下担死屍戒    六十九塔下埋屍戒    七十塔下烧屍戒    七十一向塔烧屍戒    七十二塔    四边烧屍戒    七十三持衣床塔下过戒    七十四塔下大小便戒    七十五向塔大小便戒    七十六塔    四边大小便戒    七十七持佛像至大小便处戒    七十八塔下嚼杨枝戒    七十九向塔嚼杨枝戒    八十塔    四边嚼杨枝戒    八十一塔下涕唾戒    八十二向塔涕唾戒    八十三塔    四边涕唾戒    八十四向塔舒脚坐戒    八十五安佛下房戒    八十六人坐己立说法戒    八十七人卧己坐说法戒    八十八人在坐己在非坐说法戒    八十九人在高坐说法戒    九十人在前行说法戒    九十一人在高经行处说法戒    九十二人在道说法戒    九十三携手道行戒    九十四上树戒    九十五杖络囊戒    九十六持杖人说法戒    九十七持劒人说法戒    九十八持矛人说法戒    九十九持刀人说法戒    百持盖人说法戒


○七灭诤法 : 一现前毗尼    二忆念毗尼    三不痴毗尼    四自言治    五多人语    六罪处所    七草覆地


○七佛略戒


○流通分


含注戒本(并)疏记略条目(终)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


太一山沙门释 道宣 述


四分戒本者。盖开万行之通衢。引三乘之正轨也。自法王利见弘济在缘。程上圣之凄惶。悼小凡之沉溺。故能辟不讳之门。示秘密之深术。张无问之说。显初学之津涂。遂静处而兴教源。集众而宣玄范。前明由序。广陈发致之功。後列大宗。盛罗机欲所被。约时敷演。通行於是承遵。合洁等闻。正法由兹久住。但以时来不竞。情变所流。经陈梦氎之徵。律舒分杖之喻。致使教随文结。理任情移。云飞二部五部之殊山张十八五百之异。取其元始所被。无非计情。穷其要会之心。俱通正业。逮乎曹魏之末。戒本创传。终於隋运之初。芟改者众。或依梵本。或写隶文。或以义求。或以缘据。雠校诸说。成务蒙然。滥罔前修。翳昏後学。梵本则文旨乖互。方言未融。准律则得在宗归。失於辨相。义求虽有深会。未静论端。缘据似是具周。止存別见。原夫正戒明禁。唯佛制开。贤圣缄默。但知祇奉。故律论所述。咸宗本经。自余位班曾未揣度。总叙诸见。师心者多。考定昔缘。良所未暇。今以戒本繁略隐义局文。用则失仪。舍则非据。若不显相。人难具依。余少仰玄风。志隆清范。昔在帝京。周流讲肆。伏膺请业。载纪相寻。何甞不执卷临文慨斯壅结。遂以贞观四年庚寅之岁。薄游岳渎。广评律宗。但见诵语纷纶。未思弘远。高谭有务。事用无施。才罗七五之名。妄居一字之首。但述行藏之要。宁开决正之心。问以戒律废兴。妙凭疏解。约之情通本据。无文可依。自有博学生知。行名双显。而神用莫准。情取天乖。余意之所未安。义当依法为定。则诤论自弭。何俟繁辞。今试敢依律本。具录正经。仍从佛解。即为注述。文唯一卷。同昔所传持犯两明。今便异古。庶令初後兼学。愚智齐遵。麤知则具三种持律。精练则是一师大化。以斯用求。济成为极。又以戒各缘起。妄说非无。若不镜晓。终归虗托。故随戒类引。删要补之。俾夫显相通班。轻重昭现。足以润身光德。足以护法匡时。临文无取谬於文。思义则不资他义。岂直自贻无漏。亦将兼济有缘。故輙笔记序之云尔。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上之一并序


大宋余杭郡沙门 元照 述


心随物转故积动以成昏业自惑生故习恶而亡善所以化分两学将因静以旋明制列二持必先止而後作故知止业实乃行宗若夫翻畴昔之沉迷御方今之狂逸清澄根欲荡涤心尘平苦海之波涛摧界繫之笼槛者唯斯戒本颇适机缘然而圣意包容微言简要爰自逍遥初译代渐支离洎乎太一重恢理归淳正仰规彝范俯察颛蒙摘广律以注本经演义章而申厥旨文凡两出义復重修逮此衰迟罕闻传授虽前修出於章记而草剏未详或时辈继以讲求而相承莫委於是载思载览随说随抄弥历岁华遽盈卷帙考名责实搜古评今俾利钝以兼资冀说行而两遂尤惭寡薄莫尽玄微或所未安以俟来裔。


时元佑三年夏安居竟在东安碧沼兰若绝笔因题序云。


【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序


题中上七字即所解本文加一疏字即揽本题为疏別目下着序字後用疏目成今序题言含注者谓引律广解参注文中故也问羯磨亦注而不标者答大凡首题为存简滥今对古本皆无注释即下序云岂非单写本文通略正解是也羯磨一本诸家多注但以删补随机四字简別问所以不云删补者答此本全依律文一无改作即下云敢依律部具集正经等至後方有删定戒本被世诵习仍标删定復简今文疏以踈决为义序乃端首之名余四分戒本等字下文委解不復两繁矣。


【疏】终南太一山沙门释 道宣 撰


撰号中汉书云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是则二名並山之总号或疑太一是其別峯纵是通名齐列何损不可辄削此即律师所居处也沙门等号如常所闻戒本与疏並经两出初贞观八年注戒本一卷疏三卷至永徽二年重修戒本二卷(今分三卷)疏为四卷(今分八卷)今所传者並後修本。


【疏】四分戒本者斯乃统万行之关键寔三乘之阶辙者也。


序文大略歎教叙宗传弘着撰意令观序识其来缘歎教体中初句标所释本文斯乃下二句正歎言万行等者谓此戒文通收善恶事法对恶事恶法以明止行对善事善法而成作行止行断恶作行修善行虽多途无出斯二又解约境而言戒则无量且列二百五十为持犯纲领则知戒文摄一切相又復通及化教诸行若非此戒行檀不净进忍徒苦禅智不生万行不出六度六度必戒为本此文诠戒故知总摄下云世出世行並依承之钞云发趣万行戒为宗主並同此意关即是门键谓鏁钥城邑宅舍用此为要可喻止作统收万行言三乘者一切圣人无不由戒以为初门故喻阶辙阶谓阶梯辙谓车迹问此宗小教那通佛乘答若据菩萨別有顿戒今以二意通之一者出家菩萨必須次第先小後大二者胜鬘智论谓毗尼藏即大乘学由斯二途故指今戒为佛阶梯於义无失又解梵网大戒不兼於小有部小乘不通於大唯此四分兼前通後故言三乘也上句约行下句举人歎教功益略指归趣耳。


【疏】昔梦氎告徵机分利钝之本喻金显道教无离合之宗然则二部五部随务或张五百十八任缘时举同孚声教並会真空导达化源通明理性故能乘津五众覆焘群萌开务摄持允符玄旨。


次科总明中大为二段初至之宗明教本无分然则下次示诸宗派別初段梦氎者下引大集有一长者梦氎一段後分为五佛告长者我灭度後有诸弟子分五部等告示徵验也喻金者律因拘睒弥比丘斗诤来至舍卫诸优婆塞问佛当云何布施佛言应分作二分此亦是僧彼亦是僧如彼金杖分为二分二俱是金又因缘经云频婆毗罗王梦一金杖斩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後一百余年有阿输迦王威加瞻部时苾刍众散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上喻本同後別下喻虽异还同以金[叠*毛]体同裂析则异故此二句机教互显次派別中文又三段初列所分诸部二同孚下歎能弘之人三故能下显被物之益初段四位分部广如下疏随务者约所诠之事闻见不同任缘者据派別之由时缘不一然此二途皆通四位文中各对义必相收宗部既殊可明事异言任缘者二部因简众纯杂五部由师无所判其十八部异执论中育王集会论法成乖五百部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起必从缘歎人中孚信也教由声说故云声教真空者即灭谛涅槃非伪故真离相故空以诸部师多是无学此二句明信教证空歎其果德导犹深也化源者即如来设化之本明理性者空有虽殊无非化物见理悟道理性祇是真空但上取自证下明化物余如後辨此二句明达化显理歎其明解显益中上二句明摄生益下二句明住持益乘能运载津是水济载出家众度生死津故曰乘津焘亦训覆今取载义礼云如天地无不覆焘是也萌谓草木始芽今取蒙昧或復众多以喻万类也上句局出家下句通道俗或可群萌语通义该六道以众圣弘扬无往不利岂唯七众独受其赐开务即各布行教摄持谓匡正佛法允符玄旨二义释之初约开教虽殊皆契佛意所被之众无不悟道又解出世弘持並合悬记允顺符合也。


【疏】至如四分肇兴祖习緜远正法初百便列其宗斯人博考三机殷鉴两典包括权实统收名理集结兹藏通被时宾故使韦编成规钦承无绝自诸部远流咸开衢术独斯一宗未怀支派良由师禀有踪知时不坠故也。


別歎中初至其宗叙其时远肇始祖承绵长也正法千年一百年时分出故云初百佛灭千年法流此土至于唐朝几六百载大约而论则一千五百许年矣斯人下释久传之意有二初约人法以明二自下约分部以显初中三机者上机即四依头陀等中机谓百一供身二房二请等下机如诸长净地鉢器皮革诸重物等自有通三机者如三衣鉢具篇聚等制良以教本对机而设约机考教得其源矣殷谓殷重鉴即训视两典谓大小二乘此二句美其深达也权实者一往且约大小而分此明四分通大之意心为业主识对诸尘沓婆回心施生成佛逈异有宗深通实道但教局小乘未容直显故也名谓能诠名句理谓所诠义趣统收之言该乎一化时宾谓当时学众此四句明所集教体韦熟皮也古者用编简牍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今借彼意以明古今披览无厌此二句释成久传之意次分部中下引三藏所传萨婆多出四迦叶遗中分二弥沙塞分一僧祇中分六故云咸开等衢术皆路之別名独斯下彼云唯昙无德部始终不分此且约一途以歎余如後辨良由下正歎由集律者达教适机故不分耳上句明传受得旨故曰有踪下一句明立法悠永故云无坠此亦显上緜远义也。


【疏】蕴结西土千有余年译传东夏将四百载诸有传授同异非无。


叙古本中已上通明一宗此下正叙戒本列示中初觉明本者文虽不指义见次科蕴结即目结集教流此土二百余岁至於姚秦觉明始传故曰千余梵云佛陀耶舍此云觉明自秦至唐未满四百故云将也诸有下正指此本而意生下文故语通上下。


【疏】元魏季曆慧光律师随义约文重出一本首题归敬者是也此与姚秦觉明所出颇得相符。


光师本中元魏即东魏元氏简曹魏西魏季曆即末年也光师撰广律疏羯磨戒本咸加删定题归敬者即稽首一偈此下举前比校大同小异故曰相符(有本作扶近也)。


【疏】高齐末祀法愿律师诵律计文又出一本略於归敬首题戒德者是也。


愿师本中高齐即北齐高氏简南齐故祀亦年也四律皆制义疏至於戒本復加纂集题戒德者直云戒如海无涯等二师德业並见僧传又唐怀素律师亦出戒本见存大藏。


【疏】斯则三木行世弘魏者多见心纷扰于今未静考核诸集盖不足陈经远大观义无雠抗。


结显中初明弘传多寡见心下示宗党诤竞考核下明雠校是非不足陈者言其所诤非要当也无雠抗者言其大槩无胜劣也故删定戒序云如光所诠我今说戒愿之所出云说木叉及披律解木叉戒也愿出初戒则云不还光所传词便言不舍捡律诚释违愿附光取意统文莫非还净如斯举例其相可知举彼照此文意可见盖略也学久谓之经远舍其小碎求其梗槩谓之大观雠抗犹对敌也。


【疏】余以暇日徧览群篇互击波澜仅分其异至於行事盛结迟疑岂非单写本文通略正解致令後锐罔冐愈深。


今本明注中初科初示诸本之失岂非下次明失之所以暇日谓正业之余群篇即前列诸本波澜喻彼此相攻大波谓之澜仅犹略也至於下正陈失相夫戒本列相为指行途使犯相精明持心易就岂得竞网目之大小全迷得鱼诤标指之短长都忘视月且学律而不明行事犹穷易而未识阴阳竭虑封文毕身何益寄言後学宜自深思此乃三行之宏网一宗之大要苟明此意方体教源则展卷临文涣然无滞矣事有二种止作两殊止则离非作唯营善行斯二者即成二持此中所云即止持事也明所以中上二句显古无注释明自失也下二句明因上自失而致迷他也通犹俱也或指诸本或约一本始终为言问古师为有注否答彼文已亡未可定指若据首题标简又云单写本文必应无注锐利也後学之利智者罔冐谓迷暗也愈甚也(有本作逾)。


【疏】所以敢依律部具集正经仍随本律即为注述卷成流广随务可归至於义理未遑修葺。


正明中上二句明录本经次二句明含注卷下结上成经至下发起撰疏敢者专辄之语具集者示无改作随本律者明非私意随务者显行事无疑此翻对古师三意寻之可领遑及也修葺即目制撰。


【疏】今有二三游学共结山门每以戒为入道之清途出有之明略讲通既寡悟入何从本律广而难求斯经约而易授故不获已试復叙之。


撰疏中初科共结山门者据下批文初在沁部山中制後於终南重出下云贞观二十年方得岩隐有乐戒者乃復相寻等每以下次叙请者之情又三初二句明乐学也途即是路略谓智谋清与明皆美歎也二讲通下二句明忻解也三本律下明从要也(文作大律非也)故不下示允许之意试者恐有所不知未敢正言述作之谦也言復叙者望初注本也。


【疏】博要适机已绝唱于前达舒演义类敢程器于将今且酬来贶隐括详後。


次科明博要则让之於他演义则引之於己谦之至也绝唱谓後无继者程即训示器谓度量将今即指後学且下明酬请来贶谓前所请命隐括即目撰述隐谓沈悉括即搜罗详後指下疏文词理备也已上歎教明宗传授差互考校集注等皆所以叙戒本之源由为今疏之来致故云序也。


【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第一(始戒序讫正宗初义)。


疏文中题目大略如前委细如後题下注字要知起尽不可除之。


【疏】将事释文須知教本略分为四一教兴所由二摄教分齐三解开名义四释今题目。


分章中圣人垂教义不徒然苟不先明莫知来意虽教逐缘兴而缘多教广故須统摄理有所归既晓教旨教总三名戒律木叉名义須示通名已识別目可陈前二正叙毗尼尚兼余藏第三唯律望後犹通第四释题局今戒本分章次第大略如此。


【疏】初教兴者。


【疏】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初文明教本中覆本示迹故云降临三归五戒善来三语鹿园初唱故云创开为道者通而为语即指三乘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终为一实而作前引况经开会殊途同归涅槃重扶无非显性今明为道专指佛乘止息化城终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下文可明诸有即三界或为九有(欲界色界四禅无色四空)或二十五有(四洲四趣六欲梵天四禅四空无想那含)三界则竖论依报六道则横摄正报皆是如来所化之境故云拯拔涅槃生死喻分彼此注羯磨云戒者生死之舟航是也。


【疏】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須摄济。


次相須中初文初明立教故下二引示次第欲明三学开设之致此略叙之则文无所壅夫一切众生本来皆具真精妙性性之为体唯寂唯照一迷此性乃昏乃散翻号无明积成烦惑计有人我随境发毒鼓身口意造生死业流转诸趣亿劫无穷大觉慈哀将令离苦察病设药对分三种内心昏动对立定慧身口非违对立净戒圣教虽多不越三学三学所立唯依色心论其起也则从本以发枝用其治也则先麤而後细首先制戒意在於斯譬夫浊水风激波腾风波未息欲得清澄无有是处三学次第理数必然乖越常模去道全远烦即昏浊惑谓乱动三毒结使劫掠善财喻之如贼三行相因谓次第而生斯須摄济谓不可相离。


【疏】故身口事业动与理违若不先防妄随尘欲则心路躁扰静定何因定既不修於诸我倒无心思择明慧自隐无由会正。


次科初反显者此明无戒则不生定慧与理违者理本真净体非善恶但善行清净可能趣理恶业昏沉故与理违躁扰谓动乱也会谓证入正即圣道。


【疏】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捡策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劝依中顺明相生在文可了言初行者指初心入道人也。


【疏】故经云依因此戒得生後二若无此戒诸善不生。


双证者上二句证後义下二句证前文。


【疏】问以理推戒为静三途定除欲有慧非界繫如何上言为道非福。


释疑中初难意者凡业有动不动其动业者局善而论五戒十善能障恶道报齐欲界不动业者四禅四空定也修四禅者生色界天修四空定生无色天又业有二漏与无漏上明动不动並有漏业若无漏智观察业性毕竟空寂证无我理此三乘所修名无漏业今此戒行但是欲界动业则与上文相违故叙为难。


【疏】答須知远意原佛降世岂为增生天主人王咸兴有教佛还说有则与凡同以此测量故悬殊异。


答中初科上一句反责来难次二句略示佛意佛所立教增道损生若修世福受人天报轮转不息是谓增生非佛意也天下引凡比况梵王色天主说四无量化人令生色界帝释欲天主说十善化人令生欲界人王即四轮王亦以十善化人令生人天不能出离故云有教佛若同彼即非大圣。


【疏】任戒集业但事乱收体沈下界判非色有故伽论云戒是有为有漏世间法也。


次科行体已如上释心无观智随业牵生故云任戒是世间因故云集业。


【疏】若元制意为道方便三乘学人必由斯迹故律云。


为调三毒令尽故制增戒学又多论云为开泥洹门故制戒下文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斯良证也。


三中初正示圣意故律下略引三文证成上义则前所谓为道非福深有据矣云三乘者通约出世圣道为言前引律论皆言为者即佛意也次引後偈必具三学文无禅定义必兼收非禅不慧义如上说迹谓踪迹即指戒法前圣後贤同履践故戒德尊胜出过众善故云增戒泥洹即涅槃梵言异耳同翻寂灭圣证最上故云第一道良善也。


【疏】问上通叙致未知此经別为谁兴。


次別彰戒本问中上通叙者一则机通但云诸有二者教通唯言制戒机分七众教张四位如向所论未简別故(前虽论三学正显於戒故不取三学为通)未知下正问今经兴意上句问教下句问机。


【疏】答大圣垂教通別乃殊至於去滞宗猷莫二创随犯制前後森罗机教俱开鲜能举要穷神知化唯佛一人自余凡小卒未明达故別随戒单出本文依月再说用清非境。


正答中初总示上二句明教別次二句明意同去滞即断惑猷法也创随下次別答初明通制前後者通语制广非止一时森罗言其多貌据本制戒因缘閒起篇聚不次後集戒本始成条类耳机差教別故曰俱开然彼时众但守广制不达归趣故鲜举要穷下明別制初叙教主适机尽物之性谓之穷神随物所宜谓之知化凡通内外小总三乘等觉已还未穷业理不堪制置故下正彰兴意別随戒者异广制故单出者去缘起广解故再说者黑白两半故上二句答教別下二句答机別问文中单出本文者佛世应有文籍耶答若约佛世本无文字但诸圣士闻持而已或可佛在非无典籍後结集者编缉成章义亦无妨问此中兴教为取制戒为取说戒答若论制戒属前通意今明十二年後別集戒心令弟子说独彰今本发起之致故云別也。


【疏】斯並如论依大慈门曲授秘方偏赐内众故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密故唯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余如钞序。


引证中初即十住婆沙彼云从四无量心中流出毗尼藏彼通说毗尼不唯戒本用彼证此故云斯並言大慈者为浊钝众生故曲授证教別偏赐证机別曲谓巧便接引内众通五此局大僧三众未具不预同闻尼据本位自有別教不僭上尊说时亦简故次引萨婆多论彼明先集律藏之意唯佛说者显胜义也制必僧者显密义也余下指略即十门第一教兴意中。


【疏】二摄教分齐。


【疏】三藏毗尼谁不分判今叙昔传各有其理。


次明摄教叙昔中初文三藏总标毗尼別举谓三藏中毗尼藏也。


【疏】有人言如来化用必约三轮。


【疏】创通道务要先神足为无信也由蒙俗愚识未晓正邪虽为阐扬事如聋瞽故須显异骇动耳目畏威拜手信是圣人。


次科三轮师总叙中以凡欲说法现通在先故云创也即如诸经现瑞发起之类骇侯楷反惊也头至手名拜手头至地为稽首。


【疏】身虽伏从智开无路故说法为无解也。


【疏】神解乃明烦惑犹结非可口说为得清除义須依行克证在己故須忆念为无证也。


下二轮中並上句蹑前已下生後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同今後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須融会若尔今明摄教教須在佛云何忆念乃在机耶答今取如来嘱累弟子忆持之语名忆念耳名似通机语由佛口是则三轮並归教主如下可见。


【疏】然证有二。


【疏】一者事证如戒所禁缘境思过警策身口常志忆持方能远离故经云佛所说禁戒如猿猴着鏁亦如利辔勒常当制之无令放逸由摄持威仪正离非法也。


释二证中事证为三初正明故下引证由下结示经云者他部戒经偈序並同彼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日夜常精进求实智慧故又云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制佛说一切戒亦如利辔勒。


【疏】二者理证圣所说教同为断我我难制故先以事遮随我欣乐皆约不作我所不欲制必行之故於修舍渐得调伏无奈我本触境还生故圣制言三毒四倒所不应念三善四观常須依行穷检我源推折不得知唯妄谓本来无我此理明白由忆念知还由本说忆念轮故。


理证中初通示教意我难下別释初至调伏来前叙事证发起下文事遮即戒欣乐皆约断恶止行也约即是制不欲必行修善作行也修舍即上止作无奈下正明理证初二句明事伏力劣故圣下示立观三毒等语徧在诸经不復別指但云圣制耳三善对破三毒谓不贪不瞋不痴四观破四倒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即四念处穷检下显修证此理者即我空内凡分见初果真证今从圣论故云明白问上二证者如何取异答一事理异在文可见二前是戒学後属定慧三前制後化四前通凡圣後唯初果已去如是知之。


【疏】如律本中三事教化文同广引。


指出中受戒犍度云时世尊善来度三迦叶等千梵志已将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或化一作无数或无数还为一内外通达石壁皆过如游虗空无所妨碍於空中结跏趺坐亦如飞鸟周旋往来入地如水出没自在履水如地而不没溺身放烟焰如大火聚有大神德靡所不照能以手扪摸日月身至梵天往来无碍二忆念教化者教言汝当思惟是莫思惟是(住善离恶)常念是莫念是(住正离邪)常灭是(知苦断集)当成就是(修道证灭)三说法教化者一切炽然(此句通标下列四释)谓眼炽然眼识炽然眼触炽然(根境识三此约界释)若復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若不乐亦名为炽然(此三受也上二属业)何等为炽然欲火恚火痴火也(三毒属惑)復云何名炽然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炽然(四相属报)我说此苦所生处(通结前四)乃至意亦如是(准眼说之)时千比丘受此三事故即时无漏心解脱等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


【疏】今此戒学是後轮收何以知之经中所序前必现奇如是同闻本为无信通理达致要在一言由无解故广引譬法故列二轮通归两藏戒则不尔约过即制无待放光奉信居怀故亏六事随相持犯即事易明不劳喻说略分三异如上所收。


別判中初二句判定今宗何下徵释所以初徵经下释先叙余二藏初四句明神足轮文收二序前必现奇即发起序如诸经中放光动地雨花变土之类如是同闻即证信序经家名经前六事如是生物信也我闻阿难传也一时同集会也佛能说主也在某国城所住处也与几比丘同闻众也文举初後以摄中间为无信者非唯六事发起现奇正为生信故以此句通结二序通下四句明说法轮如理极致非言不显譬即举事比类法乃据义直陈佛所说法无出斯二如诸经论或法譬各举或先譬後法或先法後譬随宜不定故下总结戒下次正判律藏初句标异约过下对列三异初二句无发起也奉下二句无证信也随下三句无譬喻也略下结指如上者即前判云後轮收故。


【疏】有人言三轮所设言通於理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


化行中初文言通理者前明忆念事理二证事局戒律理通定慧岂得忆念偏判戒学。


【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繫诸法言无所壅义通道俗意在静倒离着为先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


次科初明化教且举阿含余经皆尔开下先示教体初句总标邪正等四略举別相且表不同事随理融故云无壅普被思修故兼二众教下结示名义。


【疏】言行教者起必因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次行教中三先出教体上二句明非化导反上开演等次二句明持犯楷定反上无壅持犯中各具止作故言事通下云非静倒者反上可知故下次示名义随行科者随彼业行科篇聚罪戒下三正判。


【疏】有人言化行二教言通非据依观生解非行不成岂局出家义兼道俗故不可也今立制听两教用摄斯尽。


制听引古中初文化教可尔行教之名滥於化教故曰言通既无局定故曰非据依下释上言通今下标示所立。


【疏】如诸性戒体与理违纵佛不制世俗常禁教由制兴故名制教。


次科制教中初示义与理违者谓戒所制过也教下结名。


【疏】如诸遮戒体是繁重事乱妨道理固难开然是薄机假资得立故圣随缘任情通许不可抑制故名听教。


听教中初明本不宜开饮食衣服房舍四药舍堕已下多因起过故云繁重事乱即上诸缘道在少欲多务为妨然下明不已故开上叙开意不下结名。


【疏】若依此判通在戒收於彼定慧无教可摄。


蹑破中教有三藏但收戒律用此判教则非通赡。


【疏】有人因此立化制二教化即如前制唯戒律律虽含听於听有违还復加制约缘不无遮性约教皆制其罪故虽开听通归制摄。


化制中初标所立以见前师行教言通後师局收戒律乃独取前化合後制听用摄三藏意欲全美故云因此化下正明初句指略化教下明制教曲会开听通归一制。


【疏】今解斯意可为三门一叙教本二徵昔宗三立正义。


【疏】初序教本。


次明取舍初科标中叙教本者显須有据故取初师。


【疏】如上四宗初约三轮此有诚量後三意言但是义指末代凡小有所立言須得本据如多论说若信虗想立教判文既无依承斧自其口。


释中初科初通示诸判末下別斥後三指多论者彼云若说法论义一切莫自称为是常令推寄有本则无过也不尔斧在口中(舌能成业如斧伤口)。


【疏】经论广演其量极多如涅槃说半满两字用收大小如余经论三藏摄文或分大小各立四藏即三藏外加一杂藏如大乘论但立两藏菩萨声闻摄教斯尽。


次科初二句总示诸经论中既有多判理須准用不当自裁如下引示有三初引涅槃两字判彼云半字义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人天小乘方便权说)满字者乃是一切善法之根本(谈常显性圆实了义)涅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摄佛教果满功德尽故名满声闻缘觉教不满足故名半也如下次引经论诸藏判三藏者一修多罗二阿毗昙三毗尼大小各立四藏是为八藏如下三引大论两藏判即指智论彼云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即菩萨藏也。


【疏】昔立化行及制听者非无其言言須凭据本据莫从故不可用。


三中但斥前二化制循昔不攻自破矣。


【疏】二徵昔宗者。


【疏】初明化行化通道俗名理无乖行但出家此则有滥大圣垂教实在依持何但虗谈不存行用故闻教悟道无经不传岂偏戒律局推行摄。


次徵昔宗化行中初通示二教得失大下次別斥行教滥通经论化教亦明观行非局律宗故无所取。


【疏】二徵制听立教之本义通为先今唯在道理如上责就徵制教唯约性罪罪通道俗不偏出家如五八戒经论盛张即遮通制如俗戒相此则虽弹前过还漏昔非如何分教混滥若此。


制听中初斥所立偏局如前蹑破就下次斥制名通滥初难性戒滥俗则制通经论次难遮戒通制则不当局性俗戒相者五戒後一八戒後四且举俗证道中亦尔故知制名不独收性此下结斥此师斥前行教通滥自立制教还復滥俗故云还漏等漏犹堕也。


【疏】三举化制因循昔言联类已穷未可徵核。


化制中循昔言者非自见故以前二师展转致难推讨已尽彼乃去短取长以立斯判故云联类等可犹足也。


【疏】今叙正义还顺初宗但忆念轮徵言未尽故須叙引用分诸致。


三立正义明所取中初科顺初宗者即三轮师但後忆念立义未圆故云徵言未尽义见次科。


【疏】但初二轮创开化本至於受道其义不无如律文中现通说法因见圣迹其量不少岂在後轮方悟正理。


次示今义明通中初科即显本律通前二轮下引律者復见二轮非唯经论用此两通攻前二局则知未尽矣指如律者五十一中佛於腊月十五日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日日现通说法令得欢喜座上无数百千人远尘离苦得法眼净又受戒中化三迦叶二十余番现神变後得见道如提婆破僧将五百人去目连往现神通舍利弗说法诸比丘得法眼净同归佛所又如阿那律现通化婬女得初果等且略引示律文更广故云不少见圣迹者获果证也。


【疏】夫解生由说见理在心故随说悟不待加劝且机通利钝道假时来泛说未明故怀记忆若不別示情则浮疎托境流言乃存加念念通事理约行浅深同遣缚缘无非为道。


正叙中初叙利机闻说获证且下正明钝根必用怀念初叙須意托下正立境即事理事即戒缘理即谛理流言者如前云思惟是等念下释妨前化行师即以二证別对三藏故斥忆念言通於理今明二证专约律宗行虽浅深会归一致故云同遣等即前所谓制戒为道意可见也。


【疏】问为道设教乃是佛宗斯通三轮岂唯忆念。


兼正中问意谓既顺初宗专用忆念今言律藏通说三轮义无所归故須问决。


【疏】答教门不壅故是所通然忆念轮偏怀内众以俗居事乱繁虑情多何能静处思择非业但为说法利者先开於彼未悟自为来习不说忆念以非学故道则反俗常有时功近遣尘欲远清诸惑若不念持何能通会。


答中初二句明通者如经论中岂无忆念善思正观徧见诸经又上引律具兼二轮是则三轮徧该三藏故云不壅然下显局初二句立定以下释成初叙经论局於二轮为来习者结因种也道下次明律藏唯在忆念尘欲即业非在因故近诸惑即总五住望果故远。


【疏】近復有人立三种教一唯制道教即篇聚所列十具戒等二唯制俗教即五八戒在家行宗三通道俗教即四含杂藏。


次引余义正明中初列三种前二皆制制名虽通机教两別所以分之後一是化名及机教一切俱通四含为四杂藏是一名为五藏据前化制五八二戒摄局化中今此所立不异於前但离五八別为一教耳。


【疏】问如律所明具通俗行如何横判以为道教。


释妨中意以律本亦明观行及五八戒是则律文兼通二教不唯制道则乖前判。


【疏】答須得宗意不有斯疑一部律文知何不说制局篇聚出世所行旁兼心观徧被四部时明余戒唯俗二众以义判文初是当宗余二随律非本意也如涅槃中八秽七治十篇五戒如阿含中七灭六报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文随经之律。


答中初二句略止来问一下委释初明道教兼余二教篇聚即本道教旁兼心观即通道俗教谓五停四念五阴等观竝见律文道俗各二众是为四部五八戒即唯制俗教以下总判兼正律中说经名随律之经如下次明通道俗教亦兼二教涅槃八秽即八不净财七治即七羯磨十篇旧云即十戒止是道教五戒即俗教阿含中七灭即七毗尼六报谓六聚犯报犯聚即六聚罪相。


【疏】若依此判得在分途规猷无本故不可用。


指斥中上二句纵与下二句夺破亦非所出故言无本。


【疏】三解开名义就分为三一统叙众名二依名翻释三对名立教。


三解名义。


【疏】初立名者或云尸罗或云波罗提木叉或云毗尼皆本梵言非此所有故存本音不越此也。


初门且列梵号因果教相立行摄修三名收尽故云不越。


【疏】二依名分二即翻释也。


翻释中标分二科通贯三名一一皆具翻名释义。


【疏】初云尸罗此翻为戒。


尸罗中翻名可解。


【疏】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释义中初科以理裁酌故云义训戒为能警三业即所警警策是作离非即止此约心用一持以显戒义对下木叉故言因也。


【疏】如古所传防非禁恶以解於戒然戒通善恶律仪亦然不可偏举以释戒义。


斥古中先出古解然下斥局如屠杀者受恶律仪以杀为戒但对境名戒通禁名律仪故云亦然戒既通恶古解局善即是偏举。


【疏】如经论中多从善戒约义得名试为举之如智论云尸罗者此云性善此从体说如心论善生云別解脱调伏及学调诸根此就心说如诸论中作无作戒此就业说或名清凉迮隘上天此举喻明就能说也或云以戒自观说是戒经此就教说也诸如此相其例不一但偏善行不通恶性。


显今中初科为三初标举如下列示五义初性善者离诸染恶法故论自释云好行善道不自放逸如心下即次义別解脱者随境清净故此出心论学调诸根者对尘抑制故此出善生二释並据所治故云从心如诸下是第三指诸论者成多俱杂非出一文故通指之问业与体何別答体取戒法业据受体若尔钞中何以指作无作为体者答彼约受体与今业同故不相违或名下即第四亦善生文遮烦恼热故名清凉性不容恶故名迮隘能上天堂至无上道故云上此三皆喻能即功能(彼又云制制诸恶法并上学调诸根总有五义)或云下未详何出疑是善生连上文故不復別标以戒自观即指戒经用捡三业此约戒本故言就教诸下结显指上五义皆偏举耳。


【疏】依如成实善生所明善恶二戒互受互亡功用齐伦名义无別止得通解戒为禁也随用两得何以知之若解善戒善法禁恶警持不起若解恶戒恶法禁善护摄不生以斯义求想无惑矣。


次两通中初引示义同止下显今正解何下徵释通相然文约善恶互禁释之今是善戒禁断诸恶故前经论多从善义如上训警亦据善边今从禁义释戒弥亲故经云如来立禁戒斯可证矣。


【疏】二云波罗提木叉此翻別解脱也。


木叉中翻名可见有云別別或云处处。


【疏】如论所引道戒名解脱也事戒名別脱也随分果得寄以明之以道性虗通举法类遣不随缘別但名解脱事戒不尔缘別而生缘通万境行亦随徧持行陵犯则名得脱余非未行不名解脱。


释义中初文诸论皆尔故通指之初总分道戒即道俱七支事戒谓从缘所受随下別释前释道戒初约位显体斯据初果断惑证真方具此戒而不从缘受随得果处附位明戒四果方极今望初果以去故云随分等以下约义示名道即空理故言虗通由入圣位理观破惑业根既除岂容身口更有非恶故云举法类遣法谓观智类犹通也此即八正中语业命三四圣谛中道谛所摄名无漏戒亦名胜义律仪具此戒者即第一义真实僧也事下次释事戒初标示相反缘下约相显名境別行徧反上虗通持此非彼反上类遣持行陵犯对治胜也。


【疏】或有解云戒障有二一者业非二者烦惑戒净业非惑待智亡望分所除故云別脱後智除惑乃称究竟名解脱也。


业惑分中初文前列二障惑为业本通障戒善戒下次明对治初二句別对望下会名上二句结上戒净业非以业因惑起持戒破业惑亦随损故名分除望下究竟故名別也下三句结上惑待智亡亦约初果已上例受斯名是知在圣不彰別号。


【疏】问戒止业非定伏事乱慧净无明如何云戒能除烦惑答前已言之戒为定慧之基也故律云结使毗尼缚着由解余如文说。


释疑中问答语意大略同前但前明戒唯伏业慧方破惑今明戒行即分除惑故重问之答中初指前者即教兴中故下引证彼具云除结无罣碍缚着由此解疏家变语除结既由於律故云结使毗尼等。


【疏】然诸经律互说木叉不同上解此随义说。


三引经律中初科以互说不同恐疑前释故总引决之。


【疏】何以知之如律云木叉者戒也据能克果用目本因因实是戒非木叉也故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木叉明知是果如五分说分別名句木叉者举果目教也僧祇云木叉者十段修多罗即戒本文同说为教。


次科初句徵起如下次列三律前明本宗初约义正决故下引遗教转证正顺者因能克果故解脱本者果从因生故後决二律名句修多竝是能诠亦由随顺解脱故彰果号十段者八篇戒条并前別序及四重後四随顺法或可指後略教修多罗此翻为经经训常法义通三藏即如戒序称为戒经是也。


【疏】以此多证文虽博现随相得名不妨据本木叉为果。


三中名虽多別大约不出教行及果但果是正名余並随义故云不妨等。


【疏】三云毗尼亦毗那邪鼻奈邪等皆是传梵之讹替耳。


毗尼中初文且列三名或云毗尼斯鞞尼迦鼻那耶比泥竝见经律故云等也。


【疏】自古缀疏至翻名中並云胡音为彼汉译为此智士立言义不徒发如斯释判沉罔祖宗全不可也。


次辨胡梵初科按祖师内典录晋道安法师称梵为胡如彼所破後世述疏承彼之风故有斯滥智士等者责其不当也沉罔者反屈佛教出於边鄙也。


【疏】何者胡本杂戎之地梵唯真圣之都雪山已南三方距海周轮九万厥名大夏金刚轮者地之中心凡圣大王同居此土若处边鄙地为之倾。


次科定梵国中初二字徵问胡下正释分二上二句对明胜劣杂戎者若取礼记东夷西戒南蛮北狄今此通指蕃胡边鄙人物凶顽以为戎耳真圣都者佛及圣贤弟子皆出彼故雪山下二別示梵土初明境广雪山南者以山抵北梵国背山面海故但云三方山後北际亦临大海今明国境故所不论周九万者通指五印西域记云五印度境周九万余里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今以总属中梵故通举之大国曰夏金刚下约事定中一约轮座定二约二王所居定释迦方志云中天竺国如来成道树下有金刚座用承佛焉凡王即轮王圣王即如来方志云佛之威神不生边地为倾斜故文意同此。


【疏】此方中岳亦号中华且据轩辕局谈中表故河图云崐崘东南方五千里号曰神州亦称赤县。


显此方中此有五岳东岳泰山(兖州)南岳衡山(衡州)西岳华山(华州)北岳恒山(恒州今为镇山定州)中岳嵩山(洛州)轩辕即古黄帝之号史记云居轩辕之丘故以名焉有土德之瑞名黄帝(黄帝始分彊土故偏举之)旧云轩辕以中岳嵩山为此国之中或云且据轩辕所统为言耳此说震旦一国言中若望梵国还成边土故云且据等中表表边也故下引证在山东南非中明矣神州者物理论云地神曰祇大曰黄地祇(统八方内地黄即土色)小曰神州(据王畿千里内地)是则神主其地故得名也赤县者或云帝王南面南方赤故或云取中心之处县即境邑之通名然上所释並据王者居处为言今此通解但是震旦异名总目一国耳。


【疏】尔雅云河出崐崘述其本也禹贡云导河积石传其未也汉书云张骞寻河至身毒者通其远途未穷实也寻佛经云四河本源香山所出分流四海知始终也俗云崐崘者经谓香山寻今行者何从雪山但雪山重沓丛杂难分冬夏积雪路非人往故郭璞云河源灵府出於天柱是也。


示河源中引文有五初引尔雅释水中文此穷黄河之源颇得其实二引禹贡即尚书中夏书第一篇导河谓禹王凿山穿地以治水也积石即山名孔氏注云施功发於积石(禹谓河源发功于此)又注云积石在金城(国名)西南此乃边国近山未是河源故云末也三引汉书彼云张骞奉使大夏穷河源十二年方还武帝封为博望侯身毒即天竺或云贤豆皆音讹也正云印度(即彼月名譬圣贤之照临故)史记张骞云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然大夏即身毒而云东南又数千里验知但至彼国之远路不至身毒宁究河源故云未穷实也通达途路也四引佛经增一华严诸律竝同四河者一曰恒伽二曰辛头三曰婆叉四曰私陀波香山俱舍云香醉山在黑山雪山之北山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纵广正等面各五十踰缮那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非得通人无由能至池水流出为四河河流为四海始出香山终流四海故云知始终也俗下会名寻下明人所罕到行者指西游之人何从犹言不至以香山在雪山之北雪山尚无由至则知香山必不可至矣此明世人但传名而已即俱舍云非得通人无由能至是也但下出不至所以五引郭璞图赞彼云崐崘三层号曰天柱实惟河源水之灵府(广大利物曰灵深不可见为府)今策为二句故语小差。


【疏】今详诸说天柱其必地心心高则四河分注斯一证也神州乃崑山东南明知方维自別斯二证也大夏背山面海神州东南海曲西北无闻斯三证也凡圣大王治必地心此方未闻斯四证也此土黄帝神游华胥王邵等解即大夏国李聃周穆皆登崐崘明知超胜贤圣同往斯五证也。


研详中初句通标下有五证一准图贊二三准河图(二明神州在边则证崐崙为中三明大夏在中则证四外为边)西北无闻言为山所背不闻彼方地里故无可叙第四第五准上地倾之义(四证彼王同居五证此贤多往)列子云黄帝梦游华胥国王邵注云即天竺也李聃(吐蓝反)即老子也姓李名耳字伯阳或云号聃为周柱下史道家记传皆云西昇崐丘而上天矣(佛道论衡云死於槐里今且随俗之言)周穆昭王之子楼观本记曰周穆王尚神仙尝游崐崘见西王母宴于瑶池。


【疏】胡本山北由来归汉今属突厥不隶华胥何得称为胡语毗尼汉云灭也。


次示胡国中初二句指所在山北谓雪山之北言归汉者示有所闻也汉即对胡通召此国如唐书云高祖贞观八年宴突厥使者於两仪殿即其事也今下明所属方志云雪山以北至于北海地寒宜马名马主也其俗凶暴忍杀毛衣是突厥国是知突厥本胡之別国其後胡皆属焉隶犹系也言不系五印何下结斥。


【疏】又汉本姓刘非今国号当随代转何得铿然欲翻度者应言梵本毗尼唐称为律。


三随世中汉高祖姓刘名邦都长安今国即唐朝神尧皇帝受隋禅改号唐国言随代者如古翻译秦翻为秦言晋译为晋言等铿然谓坚守一端不能通变欲下教其法式梵则定指中天唐则随於朝代问律中毗尼与律二名不並是则姚秦已翻为律岂是唐翻耶答实如来问今此欲明随代之义故言唐称或可虽是秦翻古多別立方今准律对译斯名余如後述。


【疏】又应須知梵字之本也天地初辟未有人物色有梵王降生此土仍传本习书语於人是则天语天书唯居大夏自余胡国所有书语互各不同此土书本但图鸟迹方言雅郑代別皆异岂比华胥楷定常古。


四中初二句劝知天地下正示初明梵字上二句叙器界初成色下二句明有情元始仍下显书语纯正慈恩传云文字始自劫初梵王说五百万颂旧云毗佉论即声明论自下明蕃胡乖互即如经律传梵讹僻是也此下明震旦变异鸟迹者明书异也黄帝时史官苍颉观鸟迹以成其文後程邈变篆为隶即今之字也方言下示语异雅即是正郑谓不正即楚夏言音随方呼召多所异同也岂下结异。


【疏】余更未尽非本疏意故且削略。


显略中今此正解毗尼之名寄之辨示故非疏意。


【疏】上来所谈亦是浮说但未学者須知本宗於道乃闲甚助世法故为出耳若復封滞斯妄何穷。


示意中上二句指前浮即游闲但下正示本宗谓佛教之所出也望於道观且曰游闲若据传通无宜暗塞此乃彰佛道之高胜示教法之源流指後学之归从杜异宗之讥诮苟迷胡梵实罔祖宗古今传通曾未沾述寄兹略示委在別文(方志四卷)犹恐疑繁故此遮耳若下遣执虽是正说亦不可滞或可再责犹执旧者。


【疏】古译毗尼皆称为灭以七毗尼用殄四诤今以何义翻之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


三翻名义正翻中初文先引古译盖准母论彼云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此即就能以翻今下出正翻初二句徵起以前云唐称为律故直徵其义次一句训字从下释义断割等者一一戒下皆具此义旦如婬戒入如毛头犯夷此名重也半坏多分方便非道教他等皆兰教而不作三众同吉此谓轻也怨逼通境合即是开也受乐结重遮也离此诸过名持反此名犯举此例通一切诸戒及余法聚则以法为义皎然可解对古所译故云正翻。


【疏】俗有九流法流其一故世付法皆约刑科道与俗违刑名乃异至於处断必依恒法故使律字彳旁兼聿者为取笔也处劾决正非笔不定笔即法家之象致唯律翻。


次科初列示俗法汉书艺文志云全身保国凡有九流(谓国家文典不出九类故曰九流一儒流二道流三阴阳流四法流五名流六墨流七纵横流八杂流九农流具如资持下二委释)法流第四今疏所指付法付即与也约刑科者按其科条不妄加减也道下会同道俗上二句示制异五篇七聚为道刑古今五刑为俗刑如後所列至下二句明义同故下指字体显义彳丑亦反说文云少步也象人胫三屈相连聿取笔者谓象人之执笔说文云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律劾胡得反推穷罪人也法家象者以法无象假笔书示以成其形故释名云笔述也述事而言也。


【疏】如增一中七种律也四分九法亦有其证。


三中增一七种律者即灭诤七毗尼也彼从华语足证今译四分九法者调达九邪破佛九正名十八法如僧残中具释律中前後列名不定第二一种或云律非律或言毗尼非毗尼钞云毗尼及律二名不竝是也。


【疏】古同为灭谓功用也灭诤之能非律不静如水灭火水非名灭自余云云或曰称量轻重或曰遮制流类皆信意言无有归据故律文言科约篇聚並有轨辙同收法义余復何论。


四中初斥翻灭名須克体不可从用举喻比例是非可见自下斥余名且列二家余应更有上谓依凭断割故曰称量下谓罪聚楷定故云流类然此二名颇近法义但无所凭故云意言等故下示今有据初指文文言即能诠也科下示义科约篇聚者示有重轻也有轨辙者言其楷定也同下结示上句示今有归下句贬古无取。


【疏】问律以法训施造有仪与余两藏復有何別。


简滥中初问意者以经训法训常论亦翻为对法是则法义皆通三藏不局律宗故发是问。


【疏】答不同也余藏明理理有虗通随达一门皆符道观五百身因无非正说意在去滞何局文言律则不尔轻重开遮楷模永定乱常败续必据科治由此而言法义弥显。


答中初文上句通示余下別释先明余藏言明理者指教宗也言虗通者示理体也随下明教门融也意下示不滞筌罤也且理体湛寂事相森罗冥心湛寂者则一以贯之驻意森罗者则纤毫不混经开心地得意忘言律示行途依持在教三藏设致大略可知道观古作贯字(论语云吾道一以贯之宜从古本)五百身因者涅槃中五百比丘各说身因有比丘言无明即是身因或云无明行识乃至五欲是身因时诸比丘共往白佛谁是正说佛言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律下示今律藏对翻经论亦有四別初云律不尔者唯明事也言轻重者非虗通也楷模定者教相不滥也据科治者案能诠也乱常谓矫异惑众(礼记注云革服改制度之类)败绩谓费事无功(春秋云王师败绩是也)此二俗中犯者必加之以罪今此借用可配止作恶行违止为乱常善事乖作名败绩或可上约毀犯随篇结罪下据处断违教有过由下结显弥甚也。


【疏】问律非类通非律仪也即戒与善混然一乱。


转难中律仪之戒通徧尘沙化教十善随境成行上言理通事局律唯据教明非类通则所修之行不殊世善故问决之更彰法义。


【疏】答既训於法各有指南戒善两分何得相混如彼受缘条然天別非法不分故法又显。


答中初据义训以简戒名法行自异泛善故云各有等如下举受法例显律仪假缘受得世善随意自修故云天別戒必假受简別无滥故言非法等重前弥显故云又也。


【疏】所以三藏同在梵言此土木无不可翻度律虽义约刑断全乖科据有方片涉相似故且当译见意便止。


示对翻中初文上通叙三藏大论翻译华梵同有可得正翻彼有此无止可义译三藏名字通是义翻故云本无度即传也律下正示今名文明同异意如次释当即是对。


【疏】何以知耶律者法也终始有义於佛教中可成此义故篇聚之设三世同遵适化乃殊性戒常定俗律不尔代有沿革古用肉刑墨劓宫割刖故俗律云刑者成也一毀其肉终身永定不可復也今则笞杖徒流死用代古法至於大辟亦有重轻轘裂磔屍枭首衅皷夷及三族戮通支党斯例甚众未可殚言至於五刑比拟常定通名法也。


徵同异中初徵律下释又二初明佛律终始有仪谓轨范一定无改异故三世同者众学中云佛观过去未来诸佛婆论解云佛结五篇戒皆观三世等适化殊者随宜度物非一概也戒常定者称业制教无二途也上云篇聚则遮性皆同而下但云性戒此显遮戒随时不无少异故俗下次显俗律初二句标异古下引释古刑中墨谓刻额涅之以墨劓即截鼻宫谓男割其势女幽闭之割即截耳刖谓断足此五通名肉刑故下释名可解(此与尚书不同彼云墨劓荆宫大辟彼荆即此刖足彼无割刑此无大辟旧云此是秦法)今刑中笞即鞭刑杖即大笞徒即徒役流则移处死即绞斩上通列五刑至下別示死刑大辟音辟法也轘裂上音患车裂尸也磔屍谓张屍钉之枭首斩首悬之衅皷杀人以血涂鼓三族庄子云父族母族妻族(或云父子孙为三)奏法一人有罪夷及三族夷戮並杀也支党内外亲属也斯下结上沿革以显全乖殚尽也至下取古今皆五以明片涉之义。


【疏】问佛教法定可用律翻括究教相亦有不定即四重罪犯如斩首何故开忏得秉羯磨诸部见解轻重不伦如何训法天常永定。


举俗难中初二句牒前括下叙难初约犯重开忏难谓断头既死应当永摈开忏秉法还预净僧岂是常定二约诸都异同难且如四分重犯前後皆夷佗部无重同种但吉既同律藏轻重天乖復非永定余事准说天道四时行万物生不差其候故曰天常。


【疏】答重罪忏摈覆露两殊法通开闭故有常准断头喻无圣分秉法据本戒仪适机见有重轻当部规模不失即斯量据非法何邪。


答有二初六句答前难忏摈谓露者许忏覆则灭摈开制有仪明非不定断头无圣喻体无功秉法据戒显体全在适下二句答次难上句明互望不定下句示各论还定适机谓佛本设教见即诸师计情即下通结两释还归上义。


【疏】三对名立教者。


【疏】问三藏得号偏从於律余二没名斯有何意。


对名立教释中初问谓前有三名独标毗尼而入三藏余二不列故问以申之。


【疏】答律者教也能生行解以大圣设教具列行途五众依资奉持圆德故名戒也依戒克翦业惑斯亡名解脱也是则因果两行皆由教生故偏举教用摄斯二若举戒藏互不相收又戒是行於教不显故也。


答中先叙相生初二句明毗尼在初以下明戒居其次圆德即目具戒名出了论依下明木叉最後是则下正答前问初明偏从所以若下示余二没名之意有二一不相收行果是別故二不显教二皆所诠故文且举戒木叉例说。


【疏】问若如此言则半月说应云律藏何云戒经及木叉耶。


转难中戒经之语徧在戒本木叉之名标下序首律既总收何独不举。


【疏】答如上已解須通玄意三藏之说经远大归半月常闻偏被时众罗列罪目即警行缘何得举教其义舒缓依承脱缚举果动心並是教诠故通归行。


答中初二句通示指如上者即教兴中玄犹深也三下正释初明三藏从教意谓令久学识其大趣非同说戒即座警策故云经远等半下正答说戒举二名意初明举戒意戒能成行故云行缘依下次明木叉意戒文举果亦归警行耳问前序云今演毗尼法後序云亦善说毗尼岂非举教答前序标教以目戒经後叙如来说广付属流通则非戒师警励之意。


【疏】有人解云两举因果同目於教今解不尔圣说不徒终有远致岂浮涉也。


指非中先出古意彼谓说戒止是教诠故以因果皆为目教今下显非意在前答故但略指经举因果警众奉持意在成行故云圣说等浮涉者谓游闲也。


【律】四分戒本。


【疏】四解今题目就分为四初部类不同二前後差异三正解名目四汎解诸本翻度所由。


解今题目标列中先明部类乃彰此部之元由次明前後为显立题之来意穷源体意始可论名不叙翻传文从何得四章次第大略如斯。


【疏】就初四分何时得名乃是佛灭度後百年方有因此須为三门分別一明教本无分二明分之时节三明见解有异。


初门列章中百年有者五部同时不唯四分出文殊问经。


【疏】初门明教本无分。


释中初门欲明弟子乖竞支分先叙如来立教本意。


【疏】意以适缘授法悟入为先何有乖各轻重异见故论云牟尼大圣主悉断一切见等。


立教中初正明约义祥教故云意以缘即是机此明教门轻重全自机差佛意常融宁存异见月临众水可以喻焉故下引证未详何论牟尼此翻寂默即释尊名见惑通三界故云一切见如来无明究尽岂有妄见乎。


【疏】虽復涅槃四重之法说为偷兰於五部僧互生是非又方等云於五部中学何毗尼斯但说有不斥人法大集方云灭後分五斯乃悬记亦非本意如世父记子後必分异。


次料所引诸经明说並佛在时说有五部今言本无异见显然相违故須引决初通二经涅槃中佛说比丘盗佛物犯偷兰於五部僧不体佛意互执轻重今通言四重或可盗是四重之一方等中语似问辞捡文未获斯下正通谓上二文但通言有五部而不指斥人名及所分教次大集经委出六部人法执见故曰方云如後具引悬记谓如来在日记言後分非教本异举喻可解。


【疏】何以知邪一者教主是一无可对诤二百年已来师资传化三时接利机各体权实虽闻异制不相是非故但通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


证成中初句徵起次列三义上二约主後一就机五师虽异皆是蹑迹相承此亦主一义也体权实者知佛权方引入实道既知所归则於方便无所乖诤故云虽闻等义钞云彼各自念良由我等根器不同致令圣制轻重异耳故但下结成非唯佛世灭後百年尚无乖异八十诵者即根本部波离结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诵故以为号。


【疏】二明分相者其相有四。


【疏】一者二部如四分中初结集时选五百人余不在数名为大众如文殊问经根本二部谓上座部及大众部如西域传二部所集名有石窟其所仍存现今中梵二部俱盛。


次时节中二部所出有四初即本律五百结集文初五百人即上座部迦叶所撰耆年无学故名上座余不在数即拣出之者自兴结集人不计数故以为名二文殊问经下文自引三西域传隋朝彦琮撰彼云竹林精舍西南六里许南山阴大竹林中大石室是大迦叶结集处又西行二十余里是诸无学结集处文指二处明有二部四约传闻以证。


【疏】二者五部。


【疏】若据缘本其流上座何以知耶大迦叶波初秉宗教将事集法简练通德故五百无学智论千人並是释门达化之士故号斯侣名为上座如律中说结後召众重述前法时大众曰佛是智人立法須定何得开制迦叶告曰由是智人制已更开开已还制自非达化何以明斯故得任持三藏御世如部执解於佛灭後夏竟涅槃大悲智论咸陈灭相如付法藏传说付法与阿难等。


次明五部先叙异世五师者欲显派分有所因故初师中初二句示本部何下明缘相又四初叙选众摩诃迦叶波此云大饮光氏秉即是持通谓六通德即学行智论千人者示不同故言达化者体佛意故如下次引缘释上达化虽歎迦叶意通大众即五百结集中迦叶结集三藏毕有长老富那奢与五百比丘至王舍城诘问迦叶再条所集一一答之故云结後等时大众者即富那奢问俭开八事迦叶答以丰时还制乃发是问自非等语结歎智能任持谓力行正教御世谓摄化群生如部执下三示灭相即十八部执论佛灭夏竟涅槃者准义钞五师住世各二十年此即所见不同也大悲经彼云迦叶入涅槃时而作誓曰愿我灭後以神力加令身衣不变诸根亦然乃至弥勒出世令我见彼共作三会(初会九十六亿二会九十四亿三会九十二亿)乃至弥勒将所度众皆到其所众念迦叶身卑遂踊身虗空而作神变现为大形充满世界众见神力除去憍慢成阿罗汉尊者以己身火闍维其身等智论大同如付下四明传法彼明迦叶结集三藏弘持法已寻礼佛四塔(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次入娑伽罗宫礼佛牙塔忉利天礼佛髮已往別闍王遇王昼[穴/侵]告阍者毕向鸡足山王与阿难追之山自开辟迦叶在中全身不散王哭投地[卄/积]香欲焚阿难曰迦叶以定力持身待於弥勒不可闍维王遂回驾其山復合先以法付阿难等。


【疏】二师阿难受法化世如付法藏传恒水中流而取灭度分身四分广相如彼。


第二阿难指彼传者彼明阿难闻竹林比丘诵法句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覩见之阿难惨然云此非佛偈佛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阿难还闻诵於前偈歎曰我於世无用遂別闍王亦值王[穴/侵]即度恒河王觉追之半河方及王请住世阿难默然復度雪山五百仙人已河变金地即於此处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一与闍王二与毗舍离王三与婆竭龙王四与帝释四处建塔先以法付啇那。


【疏】三师未田提四师商那和修並是阿难亲承资奉阿难将灭以法通付二人田提道洽罽宾和修化在中国是则同时分地而王也。


三四二师中先列示二名未田提提或为地或云摩田底迦此翻金地即恒河中度五百仙人余皆先入灭唯未田地被留传法往化罽宾国商那和修亦云舍那婆斯此云胎衣曾施辟支佛衣五百世与衣俱生故因至毱多所坐其牀弟子不识起慢乃举手空中便下香乳如高山泉流乃至次现五百法门毱多皆不识自言我得七万七千本生诸经八万毗尼八万毗昙汝皆不识我若去者法门随去诸弟子始知神异悉得罗汉法付毱多並下次正叙传法洽犹徧也罽宾即迦湿弥罗国梵音之异此二並出阿难门下布化同时故文合叙。


【疏】五师优波毱多和修所度缘如智度声振遐迩时人号为无相好佛。


第五师优波或云邬波毱多或言堀多(毱渠竹反)此云近护缘指智论广在传文所度夫妇得四果者乃下一筹筹长四寸满丈六石室人谓化行与佛无殊但无三十二相故以为号。


【疏】前之五师蹑迹传化体权通道故不分教。


示不分中上二句指前下二句结歎师资相承谓之蹑迹若据未地啇那乃是横分並化但由各王一处且言异世若取传法唯是啇那据理但有二十三师付法藏传委释缘相須者捡看体权者达教所由生也通道者如教有所归也。


【疏】二者同世五师时既浇漓情见互起虽通小圣不无利钝毱多受法渐劣於师和修举手莫委定相致使此五皆资心见何得开通纵而不问遂分五部。


同世中初文先叙时浇由诸无学理解无殊事见尚异故云虽通等毱下正明分派又二初叙师道劣即付法传云和修现定毱多不识修云吾师阿难得定我不能知我得定汝不能知等故云渐劣致下次明弟子乖竞资犹生也纵不问者或师任弟子而不为决或弟子自任而不启问文通两释随意采之。


【疏】如涅槃说由此异想朋党相援互相诤讼皆悉悟道又大集文云五部虽各別不妨诸佛法界涅槃。


次文两经竝约开会之意涅槃异想即是心见援即训助教行虽殊理果不別故云悉悟等大集涅槃而言诸佛者简二乘故云法界者简偏真故虽履权乘无非会大涅槃一相趣入万途故云不妨。


【疏】三明十八部。


【疏】如古三藏流傅云五部初分二百年後何者是邪萨婆多中出分四部迦叶遗分出二部弥沙塞中分出一部四百年後僧祇部中分出六部唯昙无德部始终不分。


十八部中初三藏傅者出首师疏前明二百年於三部中分十二部後明四百年僧祇始分共为十八部初云五部者通举全数也望後僧祇故曰初分萨婆多中出婆差部婆差中又出三部一法上二名贤胄三名六城(合本成五)迦叶遗出二者一僧伽提二浅摩提(本末合三)弥沙出一者名中间见(共本成二)僧祇出六一遗迹二弥沙三施设四毗陀五施罗六上施罗(本末有七)四分不分文据在此已上本末共十八部此中无婆麤仍以僧祇在五部数故使古师以僧祇当婆麤如疏後破。


【疏】又如文殊问经下卷分別部品云根本二部从大乘出摩诃僧祇部分別说有七二者体毗履分別有十一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广如彼经名相住处不復引也。


文殊问经初标示根本下引经文初二句引长行明二部所出从大乘者於一实道施方便故彼云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摩诃下次引偈示十八部所出文有二偈初一偈示派別摩诃僧祇此云大众老少同集故(此即窟外大众部也僧祇名通两部須约窟内窟外以分)体毗履此云老宿唯老宿人共出故(即窟内上座部)次一偈显所出从大乘者以末从本无別异故无是非者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住二十部者竝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其实如来所说悬记灭後故云未来起广如下彼云僧祇出七者一执一语言(所执同僧祇故)二出世间语言(称赞词也)三高拘黎柯(人姓)四多闻(有多闻智)五只底舸(山名)六东山七北山(上三皆居处)体毗履出十一者一一切语言(执三世有可言说故)二雪山(居处)三犊子(人姓)四法胜(人名)五贤(人名)六一切所贵(人所重贵)七芿(而证反山名也)八大不可弃(人名)九法护(人名)十迦叶毗(人姓)十一修妬路(所执计也)名相住处者如注可见。


【疏】又如十八部执论真谛所翻随出本疏三十余帋一百一十六年後方出异执极广其致闲暇可看。


部执论真谛陈时翻经三藏所指本疏其文已亡唐玄弉重翻名宗轮论论云一百年後十六年有大国名波吒棃弗多罗王名阿输柯(即阿育王)王阎浮提如是时中大众破散等下文指广今为略引彼云初从大众部出七部一一说二出世说三灰山住四得多闻五分別说六支提山七北山二从上座部出十一一说一切有二雪山住三可住子弟子四法上五贤乘六正量七密林住八正地九法护十善岁十一说度(与前並同但名或异对之可见)。


【疏】四者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後五百异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等。


五百部智论但有通数不出人法名字彼具云佛法过五百岁後各各分別有五百部乃至坚着语言闻说般若毕竟空如刀伤心(不乐闻故)。


【疏】问上列四种异执不同既是一化所宗俱会圣道何得更执岂曰达人。


问中初二句牒前既下立难一化宗者师禀同故俱会道者所证一故更字平呼互也。


【疏】答理本一也悟有浅深由机涉明昧计有利钝故入观也人法俱亡及其出也不无缘习教约相动随义以张道据正理分通会契。


答中二初约理解正答理本一者答上会圣悟浅深下答上更执故下约观行证成人谓体析所观法即反照能观病除药去故云俱亡缘习谓心缘旧习入观照理理空故同缘习随事事有故异教下申教道所以教约相者有所示故动犹兴也相必有別不可一致故随义张正理即真空离相无二随门得入故云分通。


【疏】故无量义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耳初说四谛本为声闻八万诸天发大道意用斯文证何得怀疑。


引证中法水喻理一江河喻机差初说等者经中显示一异之相彼续云次说方等摩诃般若花严海空而百千比丘无量人天得須陀洹乃至辟支等八万经作八亿。


【疏】三明见解。


明见解中次列六师並大集文。


【疏】大集云梦[叠*毛]一段後分为五佛告长者我灭度後有诸弟子颠倒解义及以说法覆隐法藏名昙摩毱多此云法正律名四分凡解行法先果後因此就化仪说相明显故倒解之如四谛法苦初道後覆彼常途因先义也。


初师中初通叙诸计颠倒下正示初师初总叙见解人法名号倒解约自见倒说约化他凡下別释见解初二句标示且举果因余皆类此(有本作先因後果误)此下正释谓是此师化物仪式先示果相後推其因苦集世间果因灭道出世果因若从次第合云集苦道灭欲使知苦断集为灭修道先解後修教行易识若据四谛本是佛说而言昙摩者佛作倒说本为随宜昙摩计此用为常度故也由倒解故即是覆隐。


【疏】二彼经云受有三世及以内外善能论议破坏外道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难问善能答对名萨婆谛婆此云有也法名十诵然异道所计诛恶人畜道路女人陵皆无罪此部难言但杀得罪何简善恶戒出离因要身器净非一切性悉得受故。


次师中先明见等亦同上科受即执计三世约竪论内外就横说通收三界繫法该上三世五尘四大並有内外即情非情二种世间彼计诸法名字是空法体皆实然下別释见解引破外计释上善能论议等初破淫杀拣境外云人畜善者杀则有罪居家妇女陵方有过此下难破但破杀义婬戒类准戒下次破受戒不简彼计有情皆可受戒杂报净秽俱无所择前文已出外计故此直破。


【疏】三者经云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屍名迦叶毗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


第三中我即所计倒本受是能执妄情凡谓实有遂生执着我既本无执将何附下翻重空义在此也转诸烦恼者显观功深断证易故三界见思故云诸也是可猒弃故如死屍法名解脱良由於此下示戒本广律未传。


【疏】四者经云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虗空识相名弥沙塞此云不着有无观法名五分。


第四中经举六大摄尽世间色心等法上四大通内外色法识即心法虗空即非二法不作六相者不着有也存此六故不着无也下翻人名正从此义。


【疏】五者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名婆麤富罗此云着有行不传其法。


第五中彼计有我徧该五蕴等法故云皆说智非深远故喻小儿问此与外道何別答外道妄谓蕴中別有神我此约观行推析我蕴非一非异知是虗妄计妄为有可得悟道故不同也问此与第二师所见何异答引前比校其异可见已上五师得名有三初从解为名下云明慧卓朗除邪倒故二从计得名後三从观行为名又小乘宗计不出四门初是空门二五即有门第三双亦四即双非或可总归二宗一四皆空宗二三五並有宗。


【疏】又云广博徧覧五部经典是故名曰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此有其律。


六僧祇中不偏一见摄机斯足故云广博悬观五计集法无遗故云徧览。


【疏】问古师多谓僧祗本律即婆麤富罗所执今如何分答非敢苟分大集明异若合婆麤文不应云徧览五部。


初问中古师谓者如前已示答中初示所据若下显古违文。


【疏】问二部五部同是後分如何经赞唯在五部答二部是本义通五见不虑後疑五部支生各怀异相多起静竞恐不传持故偏牒五不妨法界。


次问经中但云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槃不言僧祇故有此问据经止有僧祇而言二部者欲显本部亦分经中合赞故也答中上明本部不須意下示五部須意。


【疏】问如上所列五部在初僧祇应後以徧览故今解云僧祇实先灭後便有以广博故通含五意故是总也如上经说。


第三问以僧祇根本理合在前而经云徧览则显居後故須通之答中古师执前三藏所传以僧祇为五部恐据徧览之语谓是後分故須问决此中不叙故直标今解初示次第既云广博显是根本通含总摄故是徧览。


【疏】二明前後者。


【疏】问本文佛世所出四分灭後方生如何回互致斯目也。


前後中叙问有二据文但问现未回互约义更兼师资颠倒。


【疏】答元佛制教但云戒本通被众计名滥彼此故別标四分用约余部。


答中以戒本名通須用別目简別今宗。


【疏】问如向所解但先戒本後自取分故倒乖仪义亦不可。


难中意谓必云戒本四分自可拣故。


【疏】答开卷识宗故須先示戒本名通义須後列。


答意可解。


【疏】有解者云欲知戒本是何部律故須题目是四分律家之戒本也有斯异故标题不同。


他解意取戒本出於广部故以部名标首简別余律。


【疏】三正释名目。


三正释名。


【疏】言四分者显宗目也。


法题別目中初文显宗目者五部十八並有戒律由此別知是今宗故。


【疏】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云於上座部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


广释中初科上二句明时代准文殊问经也相传下示所出四下显名义问他文皆言律藏残缺今云尽诠相者答二意通之一据自宗已尽二梵本元备传度致缺如业疏云于阗有本约可百卷是也。


【疏】此据说之所至非义判也故二十犍度离分三分可是义开邪。


次科恐谓同世章疏科释为四故此遮之由结集时随至一节未终而罢如是四番一部方毕故云此据等也故下引据律中二十犍度受戒说戒二犍度在第二分尼律後安居下十六犍度自为第三分房舍杂法二犍度在第四分初据此散落无有分齐验非义判故云可是等(有除三分及是字非也)。


【疏】又如本结未分为八十诵一夏之功也五分十诵其例众矣。


举例中初根本部波离一夏诵出逐座为目诵数仍多五十二律亦据说所至处皆约诵数为名足成今例。


【疏】言戒本者显教体也。


通目中初云教体者戒即所诠体本乃能诠体。


【疏】戒者禁也警也即众行之所因本者根也从也能生成於道务此戒为道本也又云戒为行本世出世行並依承之又云戒为教本一部广律止解戒行之文计应名律本今举行目教也又云戒为说本在座诫劝有所依承文云半月说戒经中来也岂不以所说为传者之本也又云听者以说为本耳听心纳寻说生行如是广之。


广释中五义前二约所诠法後三就能诠文初义以因望果故言道本次义唯就因论故云行本三约能诠对所诠四即能说望所说五即能听望能说对文可见如下结指。


【律】出昙无德(唐言法护)部律。


【疏】出昙无德部律者举其人也。


次释人号。


【疏】前列四分乃异他本虽且分目不无相滥故重举人永除疑执。


标意中不无相滥者犹虑他宗亦以四分为目故。


【疏】梵音昙无德昙摩德与毱多传有讹僻唐言度之同云法正谓法正律主明慧卓朗除邪倒也又言法护者能兴建正法不坠於时即十八部中法护部是也又言法镜者能照达万法也。


翻名中初列梵号唐下翻华言三释如文总诸梵号故曰同云次指十八部者即上座部中第九部也或云法藏法密随义不同。


【疏】古人依大集中倒解义翻此述其见非翻名也。


点古中彼按经中颠倒解义用翻彼名故須指破。


【疏】四解诸部东传所由。


四解诸部中正示今宗因出他部正显戒本因叙广律。


【疏】此门据行微似賖迟而於教本最是急要若不标举疑伪假生戒行所诠无宜不晓纵是佛说犹有宪章况非究竟岂妄承奉读者得意不用计文今後所列时代为次。


叙意中四初叙缓急賖迟犹缓慢也在行虽缓於教则急若不下次显須知古藏录中或无翻传朝代人名则入疑伪二录意谓不示翻传将令後世谓非正译情由此起教曰假生教本诠行行依教立教源不晓行亦浮滥故云戒行等纵下举况宪章即律广文虽並佛说不无繁演虽非究竟义須承奉读下属付今下标举。


【疏】自汉明夜梦之始迦竺传法已来草创鎡基未遑具体众分道俗无受归戒年过二百至魏齐帝嘉平年中有天竺沙门昙摩迦罗魏言法时出僧祇戒心方立大僧羯磨受戒至高贵乡公正元元年有安息国沙门昙谛出昙无德部羯磨斯二部初在洛阳是谓戒律之先也余如钞说。


列示中初文先叙本缘汉明即後汉第二主明帝永平五年夜梦金人项有光明飞行而至且问群臣奏言西竺佛法将流此土乃遣使往逆也迦即迦叶摩腾竺即竺法兰竝中天竺人同契游化齎白[叠*毛]像及梵夹经至月支与汉使相遇同归汉地草创言其初始鎡基取其未备鎡即耒耟(上卢对下音似)治田具也基即田地(孟子云虽。有滋基不如待时)众分道俗释上草创无受归戒释上未遑年下正叙二部之始初明僧祇魏即曹魏齐帝当第四主迦罗或云柯罗戒心即戒本居中统要故喻心焉若据迦罗行受初依四分羯磨出僧祇戒心是则兼通二律但出羯磨在於昙谛故以四分推於谛耳至下次明四分高贵乡公即魏第五主废帝之号昙谛未详华语传云亦善律学正元中来游洛阳出四分羯磨迦罗传云请胡僧出羯磨者即指谛也准知迦罗行受昙谛译文若据藏中有僧铠羯磨曹魏时翻但时不见用故所不明斯下结示二部僧祇始有戒心四分但传羯磨未有广律洛阳即今西京下指事钞见释相篇。


【疏】十诵律者有天竺僧弗若多罗秦言功德华以秦弘始六年诵出本文什公为译三分获二遇患而卒晋庐山沙门释慧远致书罗什令续其翻时有西域僧昙摩流支秦言法乐什与通译方讫其部俄属什化未获删定至弘始八年西域僧卑摩罗叉晋言无垢眼游至寿春石涧寺又续出受法名为善诵部文都讫但其文繁重颇怀疎质故什公临终恨言遗世。


十诵凡经三译一部方全先明初译多罗罽宾国人姚秦时至此土弘始六年十月七日秦主请诵出梵本什公译之未终多罗奄逝故言遇患卒也晋下次明续翻远师栖止庐岳三十余年传中多有同名故以处简之远闻多罗入灭常慨未备及流支入秦乃遣弟子昙邕致书请什公更出余分罗什具云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弘始三年至长安秦主礼为国师广有翻译盛行于世流支西域人以律学驰名弘始七年至此土远亦遣书辟请遂与什共译部文已毕成五十七卷至下三明後翻卑摩罽宾国人先在龟兹(龟音丘兹音兹)弘阐律藏後至长安与什相遇乃讲十诵又出善诵四卷共上成六十一卷寿春长安坊名石磵乃坊中寺号但下示翻传文体什公恨言者临终告众曰自以昧闇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芟夷在其本旨必无差(芟夷谓删治芟音衫)。


【疏】四分律者罽宾沙门佛陀耶舍秦言觉明以弘始十二年诵出本文凉州沙门竺佛念译释道含笔受与长含同翻其人乐广故文辞颇富。


四分中耶舍罽宾人後游化至姑臧什师劝秦主迎之及至长安別立新省於逍遥园四事丰待並皆不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已为人髭赤善解婆沙时人号为赤髭毗婆沙十二年共竺念译四分律长阿含经十五年解座寻返西国竺佛念凉朝人内外该博当时译场咸所推许道含传云亦学解有功生年姓氏莫得而知译谓以华翻梵笔受即录语成文其人者虽三人共翻而文推笔受本四十五卷今为六十卷。


【疏】僧祇律者有平阳沙门释法显远游大夏具写本文齎还晋地以安帝义熙十四年就迦维那国僧佛陀跋陀罗晋言觉贤於杨都道场寺与华严同译故要约精美不负传通。


僧祇法显平阳人东晋隆安中往西国求经律至中天竺得僧祇律泥洹等经凡三年学胡书胡语躬写还晋地安帝即东晋第十主迦维那即中印国名跋陀以禅律驰名附舶泛海至长安抵杨都(即今昇州)与法业慧严译华严经显获梵本就请同译成四十卷。


【疏】五分律者梵本法显持来有罽宾僧佛陀什宋云觉寿以景平元年於杨州龙光寺译沙门释道生慧严等笔受故四部之文无越斯律名不虗称见重於今但弘通盖寡可用长歎。


五分亦法显持还未译而亡京邑诸僧闻陀什善通此律故请出之陀什宋景平元年至杨州即此年与于阗僧智胜共译生严二师並罗什弟子故下示文上四句推胜下二句伤歎此方四律独五分罕传故云弘通寡也。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上之一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第1卷-第3卷)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科 下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38册 中国撰述..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