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第1卷-第3卷)(四)
2014-03-14 14:35:5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13次 评论:0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下之二


【疏】大门第二七聚重轻四门分之初明位立七聚并解聚义二明离分品位之意三解七聚得名不同四解诸罪隐显之相。


【疏】初门位立者夷为第一残为第二兰为第三提为第四尼为第五吉为第六恶说第七並如律文增七中说。


第二门初科位立中且据一途以列律中或以偷兰为五第六或云恶作。


【疏】有人讲论作七聚义素不读律以意出之总取诸篇方便以之为聚成究竟者以之为篇亦是一家唯识普决不可依也云何名聚众罪非一号之为聚若如此释五罪可尔偷兰恶说聚在何处。


解义中初科为二初斥无稽讲论论即是说谓诸传律者或指他宗论师故言素不读律等此有二失一者名局二者罪局律中七聚通摄本因不唯方便故亦下斥非唯识普决者即人造伪论如钞序所列谓古所出同彼伪妄耳云何下次斥妄释五罪在文容可指处偷兰恶说不入戒本则非聚处故举以攻之足彰虗谬。


【疏】今解云古人以戒本罪相文籍所收云聚一处今不存此以名义收但有罪相轻重不同或七或五统以收之随名束罪用通篇聚若以名聚则止如文夏不依人犯堕罪者非戒本收应不篇摄乃至众学如法治处其相无限故不同昔今但名收无罪不尽义可解。


今解为二初出古意今下次申正解又三初立义名义收者如举吉名则总摄尘沙无边轻罪余皆例之或七或五者言七通本因言五唯果罪篇聚二名任称无在若作此解通达无疑与彼昔义条然天別若下质非上二句牒非夏下引难特引戒本不摄之戒难彼局文理不可立故下结示。


【疏】二明离分品位之意即辨离分置七意者。


二明离分标云即辨者点上科语。


【疏】如昔解云语罪为言体唯不善理須就本置不善聚但以体含轻重业相莫分故不就体立一聚也。


古解中初文有二初叙須立一切业相不过善与不善制戒禁恶故云理須等但下明不立。


【疏】若尔身口造业用收众罪恶作恶说应有二聚何以无者今解以此二业体含轻重相亦难分故不置也。


次科初叙难身口业別应須立二今下明不立即古师自释。


【疏】是以随义离分出於五聚五所不摄还復二位以二配五故有七聚生焉。


三中彼谓一切恶业不出二聚由相难分故离五聚谓夷残兰提提舍为五自余罪相归本二位足上成七上约从通派別故从一分二就二分七是知七祇是二二还归一。


【疏】有人言如斯意言出何圣量若言造罪不出身口恶作恶说违略方有何得辄言离出於五若未制戒前身口通中便有恶作俗人所犯亦应入聚若制後別中有恶作者五年制婬未有吉罗无广教故何得云离故知是难。


他难中初难为二初通斥若下二牒难初难後分五聚七聚並因违略而制是则七聚俱从略出那云五聚从二出耶若未下次难先有二聚五从二出二必在先故约二教两以徵之初约略教难略是通制二聚別制岂得通中先容有別身口通者即目略教次约广教难淫是制广之始此时无吉明非先有制後別中者即是广教。


【疏】有人解云未制广前实无恶作悬借後制用拟前罪此亦不然七聚並在未来俱借齐妙何止身口二吉用以离分。


斥曲救中初出他义谓作说虽後用後拟前不妨前有则成上义此下正斥後既有七何独借二於理亦乖。


【疏】如此云云並是古义今人行诵曾未思择不叙谓言不知若知復无所以如世五尘不无受用若不述者显相无由不可着也。


结示中初指古今下嗟时不下显意如下举类谓五尘虽过不述焉知古义虽非不叙宁辨此显识非方能离过。


【疏】今正解云大圣立教为显时心或立结业以收非或立名相以束罪随其所通得解便止如阴界入随迷故分可以例晓。


今解初科中初叙随机不定结业谓十业七支名相即五篇七聚如下举例一切诸法无出色心为迷心众生说五阴(分心为四对色为五)又为迷色众生说十二入(分色为十一心但为二)又为俱迷者说十八界(復分上心为七)例今篇聚七五离合並随迷示如下三阶。


【疏】罪虽丛聚一位三阶定其轻重取究竟者莫不齐五故有五聚五犯五制五品五篇五部等是也定其来报年劫远近者莫不齐六故有六犯聚六种犯是也定其果由因成自有因不感果者莫不齐七故有七犯聚七种制母论七篇等是也。


次科初二句总举一位三阶者如五篇罪通五六七而无有別唯偷兰罪局下二阶定下列示初阶次牒六名者上三本律品是十诵篇即僧祇部乃了论第二阶中二名如律如杂心论別对六天六狱偷兰第三且据上品中下来报可对堕吉第三阶中不感果者谓拥住方便也二名亦见本律母论名篇准知二名不局。


【疏】如斯位置意在净行薳(于轨反)妄悠悠费时损业则无益也。


三中初总示教意薳下嗟古妄传薳者草木丛杂貌注字疑是後加。


【疏】三明翻名得名者。


【疏】列名翻出不异前篇。


第三解名翻名中初文指前即余五聚名义同篇故不重出。


【疏】偷兰遮者善见云大障善道也能为上篇方便又是二逆罪根体是不善。


別示中初科二逆即出血破僧。


【疏】恶作恶说从具标目故母论云身名恶作口名恶说作义是长通名身口故律下文无问身口皆突吉罗善见解云即恶作者是也。


次科又二前明別分具即身口以吉罗无限分之令易故为七聚作义下次显通含作通说局故云作义长也此就罪体鼓动不异故或为六聚律下文者即诸犍度。


【疏】言得名义者。


【疏】有人言聚虽有七得名有五初之二聚从法立名谓无余有余也第三偷兰从过立名言障道也第四就恶果第五从对治六七从具也。


得名中初释可解。


【疏】有人言聚虽有七得名有六波罗夷者名为极恶当体受名僧残体境合目有残之罪假僧除灭故也偷兰障道为称余则还同前解。


次释中夷从体者即僧祇云义当极恶是也僧残从体境者僧是忏境残即罪体偷兰前约能障此据所障。


【疏】如律犬疏更有诤名癈立终非济人神爽不常何得及之但如上解足为道分蹊径也。


结告中初示广终下显略初句明无益次二句明难晓神爽即指诸师心见此谓他师情见各异故云不常无暇尽述故云何得及之但下指前已备蹊小径也。


【疏】四解篇部隐显相者。


【疏】问戒本立相如篇所明偷兰恶说何为不叙。


四解隐显即明戒本出没之意辨兰吉中叙问可解。


【疏】答斯出圣心非凡能决律中所列多云二百五十戒为行正宗故此戒本成斯大数至於余罪不入戒本非余所解不可情求。


答中初明圣意难裁律下依文示数多云者诸律並同故至於下谦己让他。


【疏】有人解云二百五十且以数求比丘感戒量周法界可不然也偷兰一罪不在戒本者岂不以体相不伦因果难定故单抽出用在聚收所以前後通塞不定。


古解中初科前示数量偷下明不入所以体相约品位重轻因果即从生根本所下指证律中或列第三或在第五通谓三品皆名为戒並号威仪塞即上品是戒中下名威仪。


【疏】今就通论俱名为戒是故律云最初犯戒若就相说齐号威仪故云非威仪也又据轻重分之前之三聚过相麤着能治名戒偷兰则在第三下四过轻能治之行名曰威仪。


释成中初科前约通论又下次就別辨问偷兰第三但摄上品余二何收答中下随重亦在第三约杂第五亦总三品但在前则上品为正在後则下品为主中品无位但随上下故知在前戒分参有威仪在後威仪復杂戒分不入之意良由於此问前问二聚但答偷兰恶说不入復有何意答据後问答吉罗体同文摄究竟自余因罪故所不入。


【疏】若据均杂往分前四为均後三为杂偷兰杂中之重故在第五。


次科均唯果本杂通本因问前明篇义五具三均今均杂中乃云四者答此义如後。


【疏】上来判约並据律中可以类解因解偷兰非篇是聚有何义邪。


次非篇中初文上三句结前即指戒仪均杂二义並据律者即诸犍度增一等文列名前後也下三句生起问如上破古篇聚名局今云兰罪非篇是聚者答彼据二名分定五七但破彼执随称无在下文皆云五篇七聚意亦如是。


【疏】今释此义如上已论且以义约言位五者皆究竟罪莫不三均偷兰不尔根本从生各有三品随品三悔如钞疏中故是聚摄。


次科正释中初文指上即前三阶且下示义。


【疏】若尔吉罗亦有因果二品两忏体相不均何得名篇。


【疏】如昔解云且据当律或有小罪不从人悔吉罗重轻非本律故。


初难中昔解意谓本律吉罪皆是责心故云不从人也既无两忏则成均义吉分轻重出明了论故云非本律也。


【疏】今解不然如律文云故作犯二罪悞作除非威仪二相历然何得不有且如堕罪三十为重罪对僧除九十为轻別人自灭何为不疑同一篇摄吉罗亦尔重者对人陈过轻者心念自责相同无异故得篇收。


今解中初斥非律中故悞二心结犯单复不独责心且下举类堕分两忏合作一篇吉罗同尔不足致疑。


【疏】问波逸提忏三悔不殊故同一篇吉罗不尔对独两异何得相比答僧別有殊三悔是一对独乃异一说不差故也。


释难中以堕吉悔別不合相例答中据事各异约说皆同。


【疏】问吉罗罪中既通方便如何在篇。


【疏】答简究竟者以入篇中余方便者入聚所摄。


次明通因难中问答可知若尔与前古师所立何异答古师篇局戒本文相聚中不通究竟今师不尔以名摄罪篇中吉罗通收作说果头之罪聚分作说名含因果非独摄因故与昔异所言方便入聚者谓此聚中通摄方便非谓纯取方便一色。


【疏】问偷兰罪中亦简从生取究竟者用以入篇答不同也偷兰究竟或均或杂或前或後难定其罪大约分三忏同堕位故入聚收如大疏中偷兰灭摈大小众悔广有废立无暇述之又非时世所行务也。


反难中兰吉俱杂吉得入篇兰亦应尔答文为二初正答以兰果罪自分三品当局名均相收还杂前後如上吉罗究竟体无轻重故知不杂定在末篇故非前後言同堕者堕有三忏大众小众一人对首对兰亦尔但兰分三体互忏不成堕唯一品随界三別故为异耳如下引证逆兰灭摈余通三悔故知体杂下文指广可解。


【疏】二不定中举处录罪罪唯疑似同篇聚收废罪论处处非罪缘篇聚不摄。


二不定中处即屏露二处同篇聚者即所疑罪文列三二实通六聚。


【疏】七毗尼中用法殄诤诤通染净持犯自明故此不论。


七灭诤中通染净者谓所诤事忆念不痴是净觅罪草覆为染若据下文不定生疑罪是吉罗七药用差亦应同吉不定灭净宜归第五今云篇聚不摄此不论者未详何意。


【疏】七佛略教广前无罪制後犯者但是吉罗同聚收故何以知之初未制广有犯过者最初犯戒戒是略教所制有罪心违三善况制广後而无犯耶若不立犯略教不行广何所补用略何为今则广略俱陈明知两犯不惑。


略教中初定犯何下二释所以前举初制以况三善即不贪不瞋不痴若下次约无用以质问此明犯者犯在何时有云随犯广制更兼犯略细寻诸部及悔法中都无此说未可准的意详心违三善未落广教随七佛偈所诠行相有违即结学者宜更思之。


【疏】大门第三诸篇方便。


【疏】四分诸律但言方便不约篇聚位立多少今依明了论解律说罪有五部者。


三诸篇方便今家中初科前明诸部名通今下示今所用。


【疏】彼疏释云此间为篇今依本义立名部也故知梵本各有所由翻经之家以意商度以篇译之何事纭纭浪诤字也故彼解云何故名部有二义故一成就根本义二随顺根本义。


引疏解中初文分三初引疏标文言本义者即下二种根本故知下因斥古非以疏标五部显是随义为名不必三均独得名篇纭纭杂乱之貌浪虗也故彼下引释部义二种根本如後结合。


【疏】初之二篇立三方便下诸篇聚立二方便。


別配中初科所以多少者示现戒仪不同罪位轻重故。


【疏】故云第一波罗夷部有十六罪一一各有四部成十六罪。


次科总举云一一者即指四戒言四部者因本各有部类故。


【疏】一者远方便如行婬时先起欲心未动身口便止不作责心即灭。


远方便责心者且依论出今須对首了论宗正量部大同空宗故结意犯若约有部未入犯科。


【疏】二者次方便动身就彼口陈欲作此对人灭通名吉罗。


次方便中初文言对人者此明动色业麤故重。


【疏】若准十诵多论此则初篇远方便偷兰名虽有异对人不殊也故彼文中初二两篇各有远近方便位分三阶初篇近者界内僧忏初篇远者二篇近者合为一阶界外四人边悔二篇远者为第三阶一人前悔俱号偷兰忏同堕罪。


次科会通中分二初准文会异言远方便者彼宗但立两方便动色为始故云远也中兰与吉並对首忏故云名异等若论词句三一实异且就所对故云同耳故下正引彼文偷兰三品分对两篇上下各局中品两通。


【疏】若依本律初二两篇不成之罪同号偷兰至於定罪不分轻重可依上律如法治之广如删补羯磨疏钞。


取舍中初示律文初篇广解皆云成者波罗夷不成者偷兰遮僧残亦尔可下取用十诵两兰以替了论次吉颇合今宗不成偷兰之义广下指略羯磨及疏即忏法篇事钞即在篇聚及持犯中。


【疏】三者近方便至彼人边或欲摩触身未交前是偷兰遮为行婬故触不为戏乐故触所以不成僧残故此偷兰对僧忏也。


近方便分三初示犯相为下简滥故下显罪体。


【疏】第四身交是根本也。


根本中四分入如毛头即为分齐。


【疏】前三方便皆为成犯故名部也若根本未成前三可忏若已成就则随根本悉不可忏。


结部义中果由因克是成就义揽因归果即随顺义以兰吉別聚由此二义总归初篇同一部类。


【疏】余篇方便例此可知。


指例中以下四篇多少虽异次第大同。


【疏】若讲至此可引钞疏相润成宗必观时宜广略机变不事诵文彼此同恼有人不解道理者云为我尽底道余云底何可尽至佛方知今且大略识相奉持勿乖正行是则可矣。


结告中初令援引必下教随宜有下杜非议彼意嫌略故持遮之答云至佛方知者即智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今下示略意。


【疏】古德相传立四方便一远二近三进趣四阙缘此之四位通於篇聚。


次明古德所立。


【疏】所言远者远资前境借势成犯事绝情殊名体全隔故名为远及论成果非不別因即以此罪名为方便今於此过位分有五。


远方便中通示远义彼谓果罪次第相因名为方便非不別因者即下近中自有方便也。


【疏】言夷远者自言感圣声了成犯後受名利与盗作缘。


释中初夷且约因妄成盗余可准说。


【疏】言残远者染心触语与婬作缘同是残中支类可比。


残中为二初望根本同下就当篇如先麤语後得相触等支流也。


【疏】言提远者取衣作衣染浣坐等並与初二而作犯缘。


提中取衣染浣即三十作衣坐等即九十与初二为缘者或因此过而致淫触等。


【疏】乃至四五种类相收缘成果克便成後犯。


四提舍受尼受女食众学入白衣舍等並由先犯後通上篇种类摄戒寻之可知。


【疏】如自覆露教他行非过状自成体不相及非不积习生於後犯犯由缘成故号方便。


举例中自覆犯吉教他随篇重轻此二別犯並容相续犯由缘者缘即前罪。


【疏】此方便者但有异义至结罪时两不通涉所以立者欲令行人观犯兴厌或因染习便成大犯故律文中大妄语戒乃诃大贼明知盗受远因妄语文证可知。


立意中初示义谓假异罪相成之义立此方便故言异义然各果罪故不相通所下推益故下引证。


【疏】二者近方便揽体成果情事相状如上明了三方便说。


近方便中虽三方便远近不同相从根本故並云近。


【疏】三者进趣方便心规前境运用不息或自造业或设杀具心虽克漫事无暂止即号此缘名进趣也。


三明进趣初解中初科规犹谋也专心一境名克泛通多境名漫。


【疏】若事未差念念增其不善未结兰吉之愆若事毕心达终成至果中遭阻碍初是阙缘。


次科古谓未至止隔但是违理故增不善若论违制自归果罪及以阙缘故约制教则无进趣。


【疏】问善本难生律明步步有福恶本易就宁不步步有罪答今言制教必須心事止隔方定其罪步步进趣非教所明上问罪福乃是理之违顺如何将顺理福难我违制罪也。


问中举律福文比例罪相可立进趣答中初正答上下反责来问。


【疏】若此立义何故诸谏白二舍者有三兰故知有进趣也答此亦以羯磨言教第三息处故言三兰非谓三罪如世人言堂中有三伯门外有三兄但第三耳非三人也。


次难白二者一白二羯磨竟舍故结三兰答中但作一罪通之举事为比在文可见。


【疏】有人言进趣方便或有或无若藉一世因成中无隔绝既因不定如何结罪或藉异世因成如诸谏戒中有法隔乃至杀盗微涉迟疑皆有其罪如律文中舍者三兰。


次解中初通标不定若下別释初释或无一世谓同时无閒对下异世可解或藉下释或有诸谏羯磨杀盗迟疑皆谓心事相閒不一时故。


【疏】有人解言一切造业其必有因业成当果则篇聚所摄如何此因乃名违理若以违理恶因而成违制罪者则违制罪时更无违理恶业然违理违制各有二业故知其因双分两缘其义极矣是以十诵多论步步偷兰文诚验也。


第三立义中初科初难破彼谓因中违理果方违制因果不等故云如何等若下正难因既违理不违制果应违制不违理然下立义初明理制相兼以违制其必违理故云各二业也故下正立前明因但违理今須违制故云双分等是下引证。


【疏】据如此理亦无同异两世念念趣境皆有违教之心是以律云发心作心念作即其证也。


次科中初点破上句承前义下句显古非两世即上一世异世念念下立义初正立是以下引证律中发心心念犯吉明知违制。


【疏】问此之进趣与近方便復何殊邪答言进趣者心事不绝为名言近方便者从因至果时分延促为义何以分之如前了论立三方便此义合之总名为近。


初问可解答中初示名义不同远者名延近则名促次通延促何下正分两別但近方便定约三时进趣念念随结如起淫心即远方便後心思度未动身口念念吉罗则是进趣才动身口即次方便身未交前步步偷兰则是进趣身分才交即近方便未至究竟並是进趣欲令易晓不觉词繁。


【疏】问延促虽异趣果不殊即是进趣何必有別答息不息別。


次难以望趣果则三方便俱名进趣义无別故答中息即近方便不息即进趣。


【疏】问不息名为进趣有息必在阙缘何須繁纸横立斯位答不息方便如箭不停近方便者如行暂息不妨意远非是阙缘。


第三难以息不息各有所归则近方便义成无用故云何須等答中先约二喻显二方便不妨下正通前难谓近方便虽復暂息而远期根本阙缘不尔事止不成故。


【疏】四者阙缘方便义分二门初列名显相二校量同异。


【疏】初列名者言方便者乃是趣果之都名业未成前诸缘差脱故令此罪壅住方便。


第四阙缘列名中初科前示名业下释义言诸缘者总下通別二种。


【疏】有人制疏改曰不成以律文云不成偷兰今解亦得何須较执即律文云方便求盗不得偷兰斯则明证。


斥古中初引古彼谓方便既是趣果之名今不至果岂名方便止可名为不成罪耳今下斥局较音觉定也然既各有诚据义无不可岂得专执一文邪。


【疏】今言方便随相众多且以事约分为七种所谓阙缘乃至心息此列名也。


正列七缘且举初後略中间五种如下牒释。


【疏】言显相者。


【疏】初明阙缘泛解有三。


【疏】一通名阙缘七方便者阙不至果並为缘来岂非通也。


显相中阙缘三种通即总该篇聚。


【疏】二別名阙缘如诸戒下各有阙缘不可以盗而开杀戒各不相通故名別也。


別谓随相不同上二泛论总收一切第二两亦正示初缘。


【疏】三者亦通亦別何者是邪凡是犯戒体是比丘若造罪未果或自命终舍戒邪见二形生等或未制广教或病狂痴但有三缘不名犯戒俱为造因未成至果故名阙比丘缘望下六別对戒並通故兼二号。


三中初标徵凡下示相初标缘若下次明阙相罪未果者方便义也列相有三初列四舍体坏无法次未制广最初不犯後病狂等自不了知初则体相俱坏次则体相俱如但无制法後谓体具相乖问未制广教那名阙比丘耶答虽曾纳体未辨法相无教可犯还同阙人今已制广则无此绿所以钞中止存前後二种仍加十三难受戒不得等但下总结初结阙缘望下次结两亦问已下六缘可例此不答亦可例也以互望皆別对戒並通但境强一种不必尽通如是思之。


【疏】二境强者如欲行杀前境及强倒欲害我差此进趣壅住在因故曰方便然境强非偷兰偷兰由强而生余之上下类此可释。


次缘分二初叙缘然下定罪强非罪缘故曰非兰因强壅住故云由生也余下指例如云阙缘非偷兰偷兰由阙缘而生等问境差中亦有境强与此何別答此本境强下异境强故不同也。


【疏】三者缘差方便如欲杀盗往逢异人或恐有事或刀杖毀坏或要期未遂总号缘差就义通名七缘皆是随相取別唯此第三。


第三分二初列相有四一非本所期二虑他所获三杀具有阙四如不见前境等总下结名以名通七缘相局四位。


【疏】四境差者随戒並有且据大杀四境来差谓人非人畜生杌木。


第四境差标中初示缘通且下次标所出人是同类非畜是异趣杌木即无情。


【疏】如欲杀人克心在张王人异境而代张处缘王张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由异境来张人不死杀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


人异境中初科分二初明差相且举张王两姓以分本异二境缘下结犯初结异境由下结本境罪是偷兰号阙缘方便也。


【疏】问本杀王时但作张解无杀王心何因得重答张王非罪缘人是杀境虽无王心然有人想杀缘既具何得非重是故律云男想杀女佛言波罗夷罪可以类之。


初问以心境既差理非结重答中初正答望张境差望王心差故云非罪张王是別人趣是通今就通结故成杀重是故下例证。


【疏】问杀王重罪乃取张因而成极果为望张边別有方便。


次问意谓果成因没应无方便古有异解故问以决之。


【疏】解云张王姓別人境不殊重果位同轻因相等故揽张因用成王重如律本中列过五因用成五重。


古解为二初立理谓本异並人因果无別故揽相成如下引例如律盗戒有四句一方便求过五钱得过五钱波罗夷二若方便求过五钱得五钱波罗夷三方便求过五钱得减五钱偷兰遮四方便求过五钱不得偷兰遮今引第二过五方便能成五果此亦因果两別相揽而成可为今例。


【疏】问既揽张因成王果者本立境差方便今因成果无境差矣。


今解中初科以揽因成果果成因灭境差不立故知非矣。


【疏】今正解云人趣乃同形者有异不揽相成与王未交属前张因对王已去別起方便即揽王因还成正果本境张因壅住方便号此方便名王境差。


立义中初通示因果各异与下释成初明王果本下释张因言王境差者以张是本境不得名差故从异境以彰差义。


【疏】问不揽张因以成王果何故律文揽过五因成五重果答彼以同损一主元来有心故得相成张王既別何得例也。


释妨中以向古师执此为例須为通之令无後惑答中显示境有一异不例可知。


【疏】昔来诸师於人异境更立诸相通列六缘中加疑想用分多句事理境心不无其致此通戒本无宜復广若解本律可更舒之。


指广中初叙古所立诸相即下六缘及余句法一是人二人想三有杀心四兴方便五命断更加第六疑想以杀但五缘故言中加也復於疑想分出句法且依首疏三趣各有五句杌木非情无境强义但有三句总十八句文中但云人异境至於作句则通四境今备列之。

 


 


事即制罪理谓业道方便究竟皆兼两业境即四异心谓想疑已上並指诸师所立之义此下显今略意。


【疏】余有非人畜杌来作异境通望本境不死偷兰若望异境无心无罪。


余异境中初文可知。


【疏】问王人异境亦是无心何为结重答人想而杀境心相应是故成重不起非人想故无罪也。


释疑中初蹑前人异境相並为难释中以余三境趣类全乖不可相例。


【疏】问若无罪者云何律中非人人想偷兰遮者。


次难中初引律者即杀戒境想第四句。


【疏】答此由境差方便罪也由非人来人想不舍杀张心成而境乖异望张方便望非人边本无罪也具足五缘杀非人者但偷兰遮如何其因已是方便义不然也。


他师释中初科上二句定罪由下释所以彼谓律结兰罪还从本境不望非人具下引杀非人罪质成上义五缘者一是非人二非人想三有杀心四兴方便五命断如何等者以非人作人想在人为境差望非人为想差故是杀非人因也谓果罪但兰岂得因罪即结方便兰耶以非人方便但吉罗故方便字合作偷兰(或改已是作不为者非)此明律结兰罪不望非人斥他异解故云不然也。


【疏】有人言上立异境想疑心中想则决彻人差结重余则无心但属本境疑则不尔缘两境生故就两境双结二罪。


斥疑心中初文彼谓想心同上疑心不同以未决彻本异二境並有心故云二罪者本境方便兰人异境是夷余三异境並疑心兰。


【疏】今解不然但列本境纵使四异来差本境若强若疑皆列本境何以明之畜是小愆杌非生罪如何来差俱犯偷兰岂不望人从本境结。


次科还即古义对破前解故云今耳下云今明正解始是今义文中初判定云但列者即指律文境想句中何下徵释且举畜杌难破前义据此破词则知前解异境皆兰。


【疏】问异境有强方便属何答强想犹怀本境故知此强不望异结如是类例若疑若想皆从本境。


三问中据上已明强从本境更欲別示故问所属答中强是异境想缘本境故云强想如下例通据此立义不问疑想异境之上永无罪也(前门境强乃约本境此明异强須知两別)。


【疏】问异境若强差我不杀强是本境异非罪者异境忽弱而被我害未害之前方便属谁若见异已去別有方便此则本境方便自立若见异已去无別方便害异果罪因还本境若此立义则无境差。


次今释中初文分三初牒前义异下反以境弱为问若见下双难初约有方便难则本异两境皆有罪故次以无方便难则异境果成本境因没故云无境差也。


【疏】今明正解本境一品齐是偷兰异境来差人境缘人有强有疑莫不杀心皆结兰罪若至非畜例有强疑以怀人想强从本境非畜异境一向无罪若兼疑心从两境生本境疑兰非畜疑吉若至杌木並结本境以杌异境非生罪缘。


正解中初明本境通结异下明异境別结又復为二初明人异境若至下次明非畜境又二初通标强疑以下別释初释境强若兼下释疑心非畜二异正犯兰提疑故並吉杌非罪缘故无所犯初师局就本境异则不结次师疑心两缘异境皆兰不简轻重观今所判文理精详比前可鉴。


【疏】第五想差方便义张八位。


【疏】初心差境方便如律人非人想等二境差心方便如律非人人想等三心差境究竟如律婬酒戒若怀非道非酒想疑但是正境皆结究竟四境差心究竟如欲杀诳张人张去王来缘王张解若诳若杀是境俱差齐成究竟五心境俱差成方便六即此互差成究竟以事思取七心境不差成方便如出佛身血境强缘差之类八心境不差成究竟诸戒並是。


五想差中此门八位前四互历後四具兼一三全是想差五六心境兼差此门唯收四句二四属前境差七八即境想初句故此四句皆非科意句法相从故为八位耳五六二句令以事思者五中如欲杀张王人替处是境差心復转想谓为非人即想差成方便第六如欲杀张王人替处心作李想还成究竟言互差者互即是俱承上第五故云即此或恐字误七中出血一罪永无根本境强缘差事不究竟心境无改。


【疏】就此想中或有从轻向重如杀盗畜生转想向人者是或从重至轻即反上句是或互转者如彼婬酒破僧俱是正境想疑或生无非究竟。


料简中三初杀畜盗畜方便但吉转作人想杀盗皆兰二杀人盗人转为非畜後心並吉故云反上三互转俱重如淫前作非道想後作正道想或前正後非无非果本私释更立互转俱轻如非人畜生心想互差可以明之。


【疏】第六疑心方便者相对义张八位方尽。


【疏】我疑他方便人非人疑也他疑我方便身现妄语相前疑不了是他疑我究竟我疑他究竟如口造语业但使言章了了不问自他疑也。


【疏】上四句单疑也今此双举何者是邪自他俱疑成方便如身口互造也即成究竟者妄语言了也自他俱不疑成方便如出血在佛也即成究竟者一切戒是也。


六疑心中前四互句初即境想中第二句问与前境差中疑心何別答前对异境此就本境余三俱约妄语配对後四俱句前二还约妄戒但具两疑与前为异言互造者亦即如上身造口业後二亦是相从而出。


【疏】第七善心息方便者如欲造罪身口虽发未邻究竟忽起善心便止前业壅碍不畅但居方便。


七善心息初中邻近也云忽起者或因他勉或遇胜缘或思佛戒或畏因果若非此类善心宁发居方便者前心偷兰。


【疏】问此乃善心生今何言息答实如来问向若不生恶必趣果由此善心能息恶想即所息处号为方便又如律文舍者偷兰舍时非罪由能舍故前恶不至後果故号前因为方便也。


释难中此即善生恶息於义易知欲生下答故此为问答文为二初正答又下引例能舍则同善生所舍可类恶息。


【疏】第二大门校量同异者。


二校量者即总料简前七位也。


【疏】初以自身造境对置杀具明方便多少者身自造境具七方便设置悬拟既非自身故阙想疑但五方便。


明多少中初标示身自下別释初明自造故多设下次释置具则少以想差疑心必约到境悬拟相成不可论故。


【疏】克心辨差其境则宽以元在张王非畜杌後来差故漫心辨差其境则狭以通三趣有境齐害唯有杌境用分轻相乃至想疑克漫可解。


次科言宽狭者谓异境多少也初明克心宽王非畜杌即四异境次明漫心狭杌境轻者非情无过止有方便上据大漫若约小漫如欲通害人趣望克为狭对大犹宽乃至下此明境差想疑二位並通克漫二心宽狭义同故言可解。


【疏】二心境分別境差境强缘差据前境论阙比丘缘想疑心息据自心辨或阙恶心如好心息或阙有心如狂心息。


心境中三种属境四种属心阙比丘缘或约四舍或是狂痴故属心也或下別示息心则兼二义问狂心息者与比丘缘何异答此据止息初缘不息俱不至果。


【疏】三宗致分別问此七方便依何而述答出在律文境想五句以彼文言人非人想人非人疑即是向述想疑二位非人人想则是境差如前所指余四方便义通克漫境想无文是故律云不成偷兰则摄四位可以知也。


宗致者显示七缘皆有诚据宗即文之所出致谓立之所以问意可见答中初指三种所出律中境想五句初人作人想夷二人作非人疑兰三人作非人想兰(上三通名想疑)四非人人想兰五非人非人疑兰(此二名境差文略後句)余下次明四种义立克漫二位本出境想今此四缘皆可具之故云义通则明境想有义无文也是下指通文以摄由此四缘皆不至果故可通准不成之文私谓阙比丘缘准诸戒末並云颠狂心乱痛恼所缠即其文矣。


【疏】大门第四明持犯义略分四门初知名字二明体状三释成就四辨位致。


四明持犯钞具七门此但明四故云略分名必召体体成有处心容明昧四段辨相大途已显余如对篇逐位別配。


【疏】就初门中言名字者持有两种犯亦同然各有止作例分为四。


名字中名即是字无別所以不必强分然須先了二名並依受体而立由本受时不出二心一者断恶二者修善所发业性即本愿体随中守护对分两持违反本受即戒两犯。


【疏】先明二持。


【疏】所言止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为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如初篇等可以自明此对不作恶法为宗。


止持中二初牒名方下释五节初释止义言方便者或但摄心离过或復修诸对治止而下明持义持由下总合如下举事以显此下指归行宗所以尔者欲使四行无滥故。


【疏】恶既已离事須修善必当勤策三业修习戒行有善斯护名之为持持由作成故号作持如衣食四缘威仪杂行作意防拟方成戒净此对修习善法为宗。


作持中蹑前生起必下释义亦五初释作有下明持持由下合名如下指事衣食药三皆通受净房有制量乞法或可粪衣乞食树下腐药羯磨疏中科为根本作持修道假此故名四缘杂行总收众共皆作持摄此下示宗可知。


【疏】所以前後不同者论云戒相止行相作也又云恶止善行义之次第。


次所以中初徵意者以修舍义顺今相反故又止作体同今分异故论下次引释论即百论文有二段初释不同彼明佛说法有二种一止相二行相谓息一切恶名止修一切善名行外道难曰已说善行不应復说恶止以恶止即善行故内曰止相息行相作性相违故今变其语取其义耳又下次释前後彼云外人又难曰善行应在初以善法有妙果故内曰次第法故先除麤垢後染善法。


【疏】次明二犯。


【疏】言作犯者出家五众内具三毒我倒自缠不思对治鼓动三业违教造境名之为作作与持违污本所受名之为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对造作恶法为宗。


作犯中初牒名出下释义有四初释作初句标能犯之人次二句叙起业之本不下正明造业释成作义作与下次释犯犯由下三合名此下四显宗两犯並不指事者翻持可知故。


【疏】恶既作矣必不修善是以第二即明止犯良由痴心怠惰不奉教法行违本受厌而不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愿本故名为犯犯由止成故名止犯此对不修善法为宗。


止犯中五初蹑前生起良下四段亦如上分作犯造恶则通三毒止犯慢法偏对痴心。


【疏】二明体状者。


【疏】如昔解云离身三邪离口四过意地不起三不善根名止持体屈身礼拜行檀放生赞歎三宝读诵经教意修三善对治三毒各修诸观乃至离染净行慈悲四弘等名作持体起十不善名作犯体止不礼拜布施修慈乃至观行名止犯体。


二明体状昔解中初明止持通指十恶屈下明作持初二句即身业赞下是口业意下即意业上明事行各下次列心观初句即指五停心总別相念等离染行者即十二头陀四弘即四无量心文举慈悲而略喜舍如後对破二犯相反可解此师大要不明化制两教业行不同故下並约制教难破。


【疏】有人问曰止不行施礼拜读诵悉为犯者出在何律何聚所收如律文云佛不制者不应制也何以得知不施非犯如智论中兄弟二人出家造业各於施戒互不修行弟为白象以不持戒兄获罗汉乞食不得由不行施如何而言不施犯罪。


次引正解斥破中标有人者即是首师初难中四初牒彼计出下责其无据如下引文显妄即律中非制不制是制便行文也何下举事证非迦叶佛时曾为兄弟兄但持戒弟专行施故云互不修也至释迦时感报乃异今谓兄不行施乃名持戒明知不施非破戒也。


【疏】又且律中但约身口至於意地未闻戒训如何而言不修四弘便是犯也。


次难中即善见云凡夫常缘欲境圣人若制心犯无有得脱之期。


【疏】又若犯者何曾见悔不施等罪故智论云不行十二头陀四无量心不名犯戒但是於戒阙庄严耳。


三难中由律悔法必据犯制不施等善律既不制岂得有忏故下引论可见。


【疏】故知上立违於律论若论自行止可违理若不修慈何成道业毒蛇未出义不安眠如救头然名有惭者。


结显中律论即如上引若论下遮疑非谓施慈等行都不修之但非持犯体耳須知善行约教二別如上所列但属化教道俗通修如後制听所摄事法局於制教唯道行之故云止可违理则明非违制也若不下显示須修可解问此中但破止犯彼立作犯有何过失答前举十恶还是化教十中前七乃入律制本宗心犯如別所论。


【疏】今更依教立持犯礼能所分別。


正立中标云依教者能所二体皆出本律以四分结犯並问何心律序又云当审观意虽兼身口由是无记非罪福性今明持犯必约成业故专取心为能持体问受中作戒色心为体今此能持即是随作但云思心受随应等那不同者答受取缘成必須兼色随取成业但约心论学者深思方见远致。


【疏】言能持者即心为体身口是具不名为业若不思虑不成持犯。


能持体中初科虽通指心正取思业。


【疏】故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又云身口者乃是造善恶具非善恶业体。


次科成论由是当宗故可为证皆是心者此指意识犹通四阴若据成业須至行心行即意思以思从心起身口二业復由思成今从业本故言心耳。


【疏】以此文证故知意思为能持犯体。


三中正显体状体用齐举故云意思意即心也。


【疏】言所持者收二种持就制听两教交络互明。


所持中标示但云持者下列四行合須云犯或是语略或可翻持自可明故下约制听二门止作互历故言交络。


【疏】先出二教之意。


先出二教者今明持犯唯据律藏文虽浩愽不出制听特异古师滥通余行故須先示二教大纲。


【疏】言制教者禁诸出家有恶皆断名制止也有善斯习名制作也若斯以明是大略也若违此二双结两罪並由制成故号制教。


制教中初示二持未陈別相退举总意故云大略若下明两犯制止反作制作反止皆名违教一一结罪。


【疏】言听教者作与不作一切无罪。


听教中如造房畜长必不俯从乃成上行依开而作自摄下根今望作不作边故言无罪然至作时还須依教房舍尺量长衣日限违则有罪。


【疏】故地持云有罪行者制无罪行者听文成证也。


引证中行字平呼谓造作也。


【疏】所以須二者唯制不开中下绝分进道无由唯开不制则令上行慢求息於自励故立此二摄机斯尽。


出意中初句总徵唯下別释初明須听唯开下次明須制上行忻制乃能勇进唯开退屈故云慢求故下通结立斯二教摄彼三根故云斯尽然上根禀制未必从听中下二根制听齐奉上来诸文且陈两教大体未显持犯体状有人即以二教为体又復有立万境为体並由错认前文致斯妄立委如事钞所破。


【疏】如昔解云二教摄法各有分齐止持作犯唯对二教事相以明作持止犯通对二教法事以辨所以前段不通法者法唯进修方知事但离过自摄故所以异。


正明体中初科昔解止持作犯局事无法与今少异余则大同所以下自释不通之意以律制法正在进修止持离过非进修故又事通善恶故该二持法唯是善故唯局作。


【疏】问如上立义止持唯事不通法者如五邪七非並非正法若作有违义須止约此法与事杀盗不殊有何等故不在止摄如昔解止但对事明於义有乖今不同彼无论事法圣制止作则通持犯下以位分体状无別。


今义中初牒彼解如五下举法比难如昔下斥非立义此谓事法既有止作则通四行下以位分者即後四门並举事法对可学不可学以明体状方显止门与作齐等故云无別则异古师单复偏对也。


【疏】前就止持制教门中有二种位。


止持制门中云二种者即下制止制作或是可不可学问今论所持体状何者是耶答如後所明善恶事法即其体也问何不直明事法而先出二教者答此有二意一为简化教不使相滥故二由此二教各摄事法体状各异持犯不乱故前标云摄法分齐意可见也问所以事法復论止作者答由善恶不同四行所摄体相別故问何故須分可不可学答若在二教一切心境皆名可学由心迷悟犯不犯別所以分之问旧记何以立二教为体答彼将前文即为出体正明体处谓论四行所以攻异浪争不息问立境为体復有何过答境是戒缘体无持犯坛场受戒岂唯受境随中持戒岂但持境应知於本受体有护有毀遂与教相有顺有违故有持犯耳问如母论云犯必托境又事钞云森然万境何事非持今不取境则违彼文答但由持犯必对境缘如犯淫戒須托三境如持杀戒亦对三趣至论持犯自指淫杀论云托境岂不思之又境是局狭收缘不尽如诸戒列缘境唯一种若言淫事一切皆收又復於一男境自发五十六戒若但言境境即通漫今言事者即指別戒大抵诸家所立与今现文略无关涉不足为破但恐新学致疑故此略辨委如事钞。


【疏】一者可学事制止何者是邪如婬通三境盗分四主既是恶事不可妄行故須止也。


可学事中三境者人非人畜非人摄四天修鬼狱故知此三总收六趣三皆犯重故云通也言四主者三趣之外加三宝境四犯各別故云分也。


【疏】二者可学法制止如五邪七非体乖圣教明了其相必不得行故同止也。


法中五邪即调达五法一乞食二粪衣三露坐四不食酥盐五不食鱼肉五皆尽形一制无开故名邪也七非者谓所作羯磨违律制也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別众三非法和合四如法別众五法相似別众六法相似和合七呵不止广如业疏此二恶法不殊淫盗故云同止。


【疏】言不可学事者由心迷倒随境不了於杀盗境疑虑不分望非犯位故是止持而心不了是不可学。


不可学中约迷忘者谓临事造境忽起之迷非可预学令知故言不可(旧谓心迷学不得者非也)。


【疏】二者不可学法如四依五邪七非三法是非相滥忘思不了虽未依行故名止持非学所知名不可学。


法中云四依者以调达倚傍四依而立五法邪正相滥容有迷昧三法者即单白白二白四或可心念对首众法。


【疏】问如此生迷与愚教者復有何异答愚教之徒生来不学故随所坏並结无知今此不尔素並明练忽然迷忘非学所知故於教相无罪可结。


问答分示愚迷两相在文可解。


【疏】二就止持对制门可学事中制必作者如衣鉢体量也言可学法者制必須作如三羯磨等。


制作门中今明止持不宜论作为欲显示双持犯义如後问答衣以布绢为体长五广三等为量鉢以泥铁为体三斗斗半为量三羯磨中说恣二法必須常行余对別缘有必依作。


【疏】问此止持中但得守戒而已若有作者便同作持今明作者岂非合乱答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则是作犯今顺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鉢法須具有故制畜之岂非作也望无犯故名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


初问答意以佛制作不作有罪望不犯制即成今止若望依作归後作持方显止持离过作持进修於一事法兼具二持今取离过收归止中则非乱矣。


【疏】问与後作持復何別邪答义同意別具二持犯其致在兹。


问後答中义同者无別事故意別者止中说作但取无犯还成於止後作持门正约造作具二下发起後文。


【疏】因此便明双持隻犯义略分二意初约心用後约教行。


次双持犯标中语略合云双持双犯单持隻犯。


【疏】若据心用以明持犯一切诸戒並二持犯何者是邪且如婬戒顺教禁防即止持义观厌现前无思染秽纵有境逼三时不乐名为作持违作止犯违止作犯。


心用中通诸戒者凡持一戒必起护心望离恶边即成止持望起护边復是作持两犯亦尔违教作恶必无对治文约淫戒示相可解此谓二持两犯各自相通非谓持中有犯以善恶行別违顺心乖故也。


【疏】若据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无犯何者是邪且如三衣教遣备具不敢违侮名为止持如教策修顺行不犯名为作持违此二持便成两犯可同杀盗有教开作名作持邪。


次教行者此门須约有教令行方具二持如僧残二戒(二房有处分故)三十中九戒(长衣月望长鉢长药急施此五佛令净施故二离减六年此三有羯磨开畜宝说付俗人)九十中十二戒(说麤罪輙教尼有羯磨开背请別众切德衣开食前後并非时入聚有嘱法足食劝足余食法开残宿不受七日尽形开口法故净施问主僧事与欲)提舍二戒(尼指授教令呵止兰若受食令语使知)众学中一戒(杖囊有法开)此约戒本具双持者余皆单持是则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余羯磨衣鉢等事则见广律文举三衣其相甚显侮音武慢也可同下对单持辨异以杀盗等无教开作则无双义。


【疏】问依教造境名作持者如婬怨逼禁心境合岂非顺教应具二持答此以难缘禁心名止非谓恒尔若无怨逼对境有犯况復合邪若作此释莫问事法无圣教听並是单持广更如後。


引难中初篇四戒淫开怨逼律令作蛇口火中等想教既开作合成双持答中怨逼作想岂与三衣等作同耶若作下总判广下指後诸篇。


【疏】二明止持对听门中事法者亦有可学及不可学。


【疏】言可学事法者谓房舍尺量长衣广狭指授白二加说净法是也於此事法亦听作听止必有房财理須加法故听作也若有妨难犯过衣财不合加法故听止也。


听门释可学中初标示谓下出体於下明止作听中有违还復令制故得有止。


【疏】言不可学事法者谓房财大小迷忘互生作法是非昏昧杂起望不违教名为止持迷非可学故不制犯。


【疏】次对作持亦就制听以明持相。


次作持中标云亦者亦前止持故。


【疏】先将作持对制教中明制作者位通事法。


释中依古者昔谓作持无不可学今且一向依彼出体下文难破方显今疏还通二位。


【疏】言可学者並制修学事谓衣鉢行护也法谓一切教行也竝托事法进用修成而无违犯名为作持不敢违越又是止持。


制门通示中初句牒示次句明行相对简止持是离过故事下出所持体並下显示双持。


【疏】问此止持与前制门中止持復有何异答前对恶法无由可作名为止持此就善法必不违越名为止持各有意致可通解不。


问答为简两门止別若尔前制作中止与今何异答与彼同也今所简者指制止中止耳若尔今此明止为属於何答还属前门由此而知止分二种一断恶门止正摄止持二修善门止旁收作持作唯有一但局修门又復止恶局前作善定後作中之止则通两门在止则离过不殊在作则同由善事约此以分止作无滥。


【疏】就听门中亦对法事事谓长财房舍法谓处分说净亦有听作听止如前所言。


次听门止作还指止持事法无別何以分之答听门事法二俱是善本属作门但兼止义故在前出但前取听止此明听作故不同也若尔所以前後俱明止作者答为显双持义故及论止作各摄所归不可混也。


【疏】如昔解云作持门中事法唯可学无不可学者非此所明以非进修圣不制学不同止持通不可学以唯离过故得明也。


今破中古解为二初直判不通以下对止显意彼谓学必造修如四重等非可为之故有不可学。


【疏】今解不然不可学迷非学能了乃至四果犹有事迷何况下凡而能通辨故於事法无问止作皆有迷忘而非罪摄何以明之如律长财开忘不染房舍指授亦开想疑既不结正明知不犯。


今解中初文古师约事所以不通今立心迷则该四行四果事迷者见思已破理解虽穷於事未达故有忘认瓶衣之类故下决通诸门何下引文以证二戒想疑文见戒本。


【疏】问若不结犯何以律文结偷兰邪答忘非偷兰此结想疑方便耳前心欲作过量不处分房後心转想谓是应量处分之房想差前因不至後果故结偷兰可不解也。


释疑中此引房戒境想为难彼结兰罪今云无犯则相违故答约方便文义易知。


【疏】若依此明与昔持犯通塞全异诸有读者任情两取。


显异中通塞者彼不可学俱局止持今通四行诸下劝令从长非谓存古而言任情欲明今古两解是非已彰特以此语激励後学下明两犯对翻二持者但望心违无別体状是故一一皆指事法即其体矣然止犯中明云所对世人不知事法是体读至此文如何消解教旨极详但未思审或復情执何足为论。


【疏】三明作犯其状如何此犯所立翻对止持但不依戒行事法有违皆名作犯。


【疏】第四止犯以对作持所对事法怠而不修皆名止犯。


【疏】此二犯中亦有可学及不可学类止持中彼此交映则衢术历然为繁纸墨故不疏出。


双结中由不別陈故須略点制听止作可不可学一同二持但犯为別。


【疏】三明持犯成就处所心行对业三门分別。


三成就门标中前虽明体未识四行成在何时故以三门辨明分齐初约三心二就行心三兼身口。


【疏】前将止持对心以明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流入行心方成別业故分四阴以为二分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三心非记受体是记故得持也。


初科上句标举若下正释为三初通示据此非持取本受体说名为持故云有义古人目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运成故谓下別简四心分二所以统论四行止持有二余之三种並局行心故也岂下结显三心下释疑问三心何分答了別所缘境名识(即通指六识)取所领之相名想(谓取所领六尘之相则为六想)领纳所缘名受(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一一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受之异皆从违顺非违非顺而生)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为行(谓六受之後各起善不善不动业等亦名六思思即是业)若大乘经则受想行识列次不同(由受生想从想起行由行成识)今依小论则识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別之心名识次起想像名想復次领纳名受後起业思造作名行问破毀之人有此持否答据篇聚中犯一重戒余戒常净俨然是则持毀皆有持义今文且从持说故云无染耳。


【疏】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为持善性便有恶无记无如欲离过作意遮约或对境防或起心护岂彼无记而得成持若据作持例同後止既就境论三心非分。


次科二持中初明止持以非思虑不成事业故云必入等前下拣三心善下拣二性如下举事显相若下二明作持同後止者简前三心止故。


【疏】若据二犯行心成就(前言持者三善为行今言犯者三毒为行)前三亦无(识想受等通善恶行)局不善性善无记无。


二犯中亦约四心三性以定行体寻文可了注中以行通善恶故須简异。


【疏】若事前後心则异生別持別犯则可知矣。


前後心者即钞中自作教人自业相成二种义门广文如彼今略举之如前遣人漉水即止持令人送欲即作持教他杀生即作犯令他造房不乞处分是止犯後修止持彼四同辨乃至前作四事後作止犯例上可知虽心境不同善恶閒杂不妨前後行业自异故云別持犯也自业相成亦类同上说但望自作为异。


【疏】三就业明持犯相者。


【疏】言身口者离杀等过名身止持受食食等名身作持离语四过名口止持知净语等名口作持身口二犯反上可知。


三中初科初句双标离下列释前释二持身下明两犯言反上者行杀盗等名身作犯不受食食名身止犯造口四过名口作犯不作知净名口止犯。


【疏】单意业中不名持犯故律文云单意者不名犯也。


单意者若至身口必兼意思如上二业未及身口麤细心念通名单意初科据文立义然单意语通此据瞥尔制限大乘故云非犯。


【疏】若尔何故律云发心作心念作皆名犯者。


难通中以二文相违故須简辨问发心心念为同为异答上是方便期成彼事下是果头如恶觉默妄染心看女等。


【疏】答此谓发心将由身口虽未动相即名为犯。


答中初释通约远方便论将由身口故非单意未动身相即是发心。


【疏】有人言制声闻戒於可制者言之独头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重缘向念可得思觉而不制约故是犯科所以文云心念作也。


次释中初约大乘释前不犯独头即瞥尔异名重下次据本宗决後犯文谓後念还追前事故云重缘向即前也问意已成犯何以前约身口明成就耶答就意辨成皆远方便心念果罪少分有之大论趣果須至身口。


【疏】任情两取後为正义。


结中上句是纵下句是夺问世云小乘不制意地今那制耶答此由不辨假实两宗制限深浅故也小乘实宗定不制意动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约重缘简非瞥尔是则三宗历然大小无滥学者至此宜須精究。


【疏】上明成就竟余有通塞诸门增微杂相量时須者可寻事钞中卷持犯两以相成故斯略也。


指略中初结前余下总指事钞七门三门同上第四通塞自分四位故云诸门(一心门将心望境门自作教人门自业相成门)第五渐顿文中不指第六优劣即是增微七杂料简即今杂相量下嘱後讲习辈也。


【疏】大门第四位列持犯者。


第四门中唯明不学无知止犯罪相有无轻重随一事法皆須二九故云位列。


【疏】佛立教相止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然受戒後勤学教行於诸事法明若指掌忽於境想迷忘而造律制非犯此不可学迷也若由来不学不思过犯随所造作不问事法但作有违皆犯根本缘而不了结无知若於二持虽不违负望非明决不名为福若缘不解但是无知是以佛言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罪。


叙结分三初明立教之旨然下叙结之所以初明学人开迷文中明学須具二义言学教者谓精穷三藏学行者谓专修对治若此为学方开迷忘自余泛尔皆不学收举世相传才过学肆便称学人自谓无罪观其所业曾未勤劳求其所行略无奉慎岂能全免不学无知请详此文足为龟镜律制者即诸戒後境想中开若由下次明不学須结又三先明迷犯若下次明昧持故知不学由不晓教持亦成犯是下引证即不摄耳听戒文。


【疏】今略标举須配位法此立两箇九句交络有无为持犯方轨。


总标中初句指前須下生後言交络者即於事犯各有识疑不识三心互织作句如图所显言方轨者若解二九随一事法无不该通故事钞云类通法界是也。


【疏】先就止持明罪有无轻重分齐於可学事法作九句分三品。


止持可学标中有无等者有即疑及不识无即是识轻谓不学及疑重即不识立句之意如作犯门具明所以。


【疏】上品一句识事识犯事谓杀盗三衣一鉢犯谓夷兰提吉若能於此事法明了无疑奉行可谓上品持律之士。


上品事中杀盗制止事衣鉢制作事犯中夷兰对杀盗提罪对衣鉢吉罗通上止作二事今略示图相则依文易解。



【疏】中下二品各分四句初识事疑犯二识事不识犯三识犯疑事四识犯不识事下品四句初疑事疑犯二疑事不识犯三不识事疑犯四事犯俱不识。


【疏】言不识者犯谓不犯迷轻谓重疑中亦尔疑有疑无疑轻疑重。


【疏】上品一句事犯俱识不可以结不学无知。


显数中上品可解。


【疏】中品事犯句虽兼识然於罪事生疑不识随有迷处皆结两罪一是不学二是无知四句单双罪则有八犹自名为中品持律以句带识非是全迷。


中品前示罪数单双者下半事犯是单皆有二罪名双犹下结品。


【疏】下品四句罪事俱迷随句有四则十六罪此则名为下品持律然於末句最第九也由涉疑故是解家津不识罪事非智之甚可不然也。


下品中初示罪相然下別示第九初指句由下对简前三句不下正显後句(津合作律又復写倒甚合作堪)。


【疏】此中计罪有二十四六波逸提十八吉罗无知故重则不识是也有疑不学但是轻收。


总合中初合数无下示罪体无知通轻重不学一向轻。


【疏】问既名愚教即是犯位有何等义名为止持答不犯根本故名止持事犯有迷自是愚教止犯所摄举宗判义持犯何乖。


门答中根本名持正在今位枝条是犯自摄後科故云举宗等也。


【疏】次对不可学事法以明止持各分三品。


【疏】初三句中一识事识犯二识事疑犯三识事不识犯。


【疏】中品三句一疑事识犯二疑事疑犯三疑事不识犯。


【疏】下品三句一不识事识犯二不识事疑犯三不识事不识犯。


次不可学列示中即前九句欲使结罪有无易见故三三品列。


 


【疏】此三三句各下二句於犯带迷有疑不识各有不学无知二罪合十二也亦望不犯根本名为止持。


合数中初正合此三三句並第一句於犯俱识故唯下二句有罪耳亦下结宗。


【疏】但事是可学想疑忽生缘而不了圣不制罪罪是可学若有迷者皆结其罪。


显意中所以唯事开忘者事是临境造修有迷可恕犯是教相纵令先学後忘还成懈惰故不开也。


【疏】问於事有迷故开不结必於犯法亦有迷忘如上引律过量不处分想疑皆开何为於此而结不学无知答计理成例是所不惑可如作持对法中说此中交络事法互有不学无知故生此位。


问答中初难意者以古师作持中无不可学故蹑事为难意使例同所以答中但指如後至作持门还指同前谓事既开迷犯何结罪犯既是法而不开者则作持迷法亦应不开答中初承前难意若迷法者宜同事开故云成例可如下指後作持不可学九句此下显今止持就事立句但可例同未该後法问此止持门不明法位者答影略互彰止持就事作持从法至於四行各具事法故知止持一门恶事恶法各有可学及不可学合四九句余三同此总有十六九句不学止犯立一八句此约四行通数如上若就別论一一事法皆通二九是以钞云类通法界义在於此。


【疏】问如杀盗等论罪有无人非人想主无主想有何义故律判不定答大有意也或缘罪境人非人想故但结心罪或缘非罪境有主无想故然彼迷心並不结犯皆约前心方便为言。


第二难中上云迷事圣不制犯而律境想结不结异故引为问答文初句歎教通答或下別示有无然下结成开意谓正迷时並无犯故还归事开。


【疏】二明作犯可学事法如初九句不可学者如後九句结罪多少轻重皆同但犯根本以为別耳。


作犯中初科可学则有九根本罪不可学中三识並至根本三疑半涉本境无不有罪但重轻为別如杀盗等可以思之三不识句除淫酒犯根本余戒转想並有方便本迷一切无犯。


【疏】就此根本不识事中始终无心如悞杀人等不结其罪前则有心中後无心但转想疑除婬酒戒余结方便若不差者还结根本若心了境不造前事则无罪也。


料简中初科为二初标品位三识三疑俱有罪故不須辨之唯三不识有无不定故此委示始下正简有四初明本迷前下明转想除淫酒者该上本迷(准下酒开方便)若不下於不可学转为可学若心下如善心息也。


【疏】问有何等义分二九句答欲使持犯相易也。


次科问答云相易者谓阶品差降则结罪有无多少可见如次所显。


【疏】故前九中上品一句中下各四者由缘一事带疑不识交络互明出其犯相九句就事皆结究竟缘而不了愚教之罪自结不学无知也其愚教罪亦是究竟无果可趣有识无疑则非罪摄。


明前九中初明立句以识等三心历於事犯上下不定故云交络九句下明根本罪缘下示枝条罪古师谓是方便故特点之。


【疏】论後九句三品各三由不识事境非可学不妨於犯是可学故致列其相事总而罪別也。


次明後九初中略举不识必该疑心是则三识非不可学句法相因故可知矣此中立句事但一心且如上品上半皆云识事故云事总(中品疑事下品不识事皆然)下半犯中识疑不识三心不同故云罪別。


【疏】问若据此论识疑二事分句为六可是犯摄不识等三便是无犯云何说言作犯九句答若就本迷实唯六句然缘犯法有疑不识即是其犯故说九句。


次科上中二品有罪可知此下唯明下品三句初问中以作犯门必須有罪下三非犯故设此问答中初纵来问然下夺归須立。


【疏】若尔缘罪疑等乃是止犯何得说为作犯位也答从根本边说名作犯。


次难中以止作犯別不合同位故答中从根本者三不识句虽不犯罪非不造境故得归宗。


【疏】若尔不识事识犯全是无罪止应有八何得有九答如上已明相从句法。


後难中以此初句本枝俱无义不可立答如上者即指初答。


【疏】有人解云何須如此今总为分若可学事法生可学迷一向九句莫不犯根本也若可学事法生不可学迷则有八句除不识事不识法也以心迷故学不可得如有主无想过量不过量处分不成羯磨不辨若始终迷除第七句若转想迷还有九句後心无罪结前心因也。


次总分中初三句标示但随具阙不必定九故责云何須等若下示可学具九若可下明不可学不定又三初明六句标简云八者写误准钞並作六字事法二位皆无下品故云除不识等以心下释除所以如下引事以显上举盗房释开事也下举处分羯磨释开法也次明八句除第七者即下品初句余二句枝绦带罪故得存之後明九句可知。


【疏】三明作持二九句对於事法立句辨相如上止持可学法中此但顺教作事而已不同止持识相守持今为略述。


三作持中初科为二初指同此下简异。


【疏】上品一句识法识犯造房白二是识法也不乞犯残是识犯也。


【疏】中品四句识法疑犯识法不识犯疑法识犯不识法识犯。


【疏】下品四句疑法疑犯疑法不识犯不识法疑犯不识法不识犯。


次科以法立句同前图样中品三四二句与前小异合云识犯疑法识犯不识法。


【疏】结罪分齐大分二位顺教作事不犯根本愚教不学则犯堕吉如上例显。


三中初标分顺下別显初明持义愚下示犯相还指止持故云如上。


【疏】就不可学法亦有九句如前段後九句三品法虽可学迷倒忽生佛开不犯不同昔解是以律中不处分想疑皆非残故。


不可学中三初标指法下立理不同下斥古前止持中问答指後作持者即此文也。


【疏】四明止犯亦二九句翻对作持可以自明。


四止犯中指句可知。


【疏】如昔解云止犯法中无不可学今言迷倒随位皆有如不说净见罪不露即是可学若迷若忘即不可学如是例知通诸戒相。


引古中初科为二初牒古二立今说净覆藏二俱开忘故引为据如下例通一切文言诸戒举其大槩須论戒下若事若法皆具二九类通法界即其义焉。


【疏】有人解云止犯位中对教不学则唯八句除法事俱识也对事不学九句通有如造房舍衣鉢虽达相了知何妨不乞处分受持加净皆获残提等罪是也。


次科止犯一位須分三种一不学止犯即不学无知也二事法止犯即於制听善事善法故违不作也如文两別初止犯中除初句者二种並识非无知故问与下同异答下有根本故可存九此则不尔故但有八问二持门中亦无根本何不除去二识句邪答彼是持门无罪可立此是犯门无罪何用问二犯门中如何列句答应翻二持下品为上以犯门解义罪多为胜钞意如是。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下之二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科 下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38册 中国撰述..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