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涅槃部疏

TOP

涅槃经治定疏科(四)
2014-01-22 11:49:3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899次 评论:0

涅槃经治定疏科卷第四


钱塘沙门释 智圆 撰


○九如来性品答善业见性二问(二)
初题目(三)
初正解题目(二)
初通总释(二)
初约如来单释
二又如下对性字双释(四)
初约人理成世界释
二约因果成为人释
三约隐显成对治释
四约胜劣成第一义释
二又如下简显释(二)
初简如来名通
二今文下显今品所辨(二)
初正立
二二十下释义(二)
初略释品题
二诸师下广明藏义(二)
初古今解释(二)
初明藏性不即离(二)
初叙古逐破(二)
初叙三师(二)
初叙
二义皆下破
二叙地人(二)
初略斥明离(二)
初章安叙斥
二荆溪与夺
二彼以下广破显即(二)
初疏主引经正显
二治者徵经助释
二又论下判古明今(二)
初判古偏据之失
二显今圆普之得
二又人下明藏性非四句(二)
初引他据经执有
二是义下显今通约四门(二)
初斥他显今(二)
初约性体俱非以斥专执
二虽非下约随机说四以斥专执
二今明下结示今义
二问答料简(二)
初问
二答(二)
初答问
二若欲下答异
二有师下悬谈五譬
三然此下显示答问(三)
初正示答问
二此两下释答问意
三论人下解善业义(二)
初古释(二)
初论人约妄事释业(四)
初正立作业义
二中论师难
三论人自答
四即竝下中论师竝破
二地人约真理释业(二)
初约理用释业
二若下约业是事用破
二今明下今解(二)
初简显
二若约下判位(二)
初约六即正判
二约四句重示
二本文○
○二本文(二)
初答善业作(二)
初分科
二初业下随释(二)
初佛性为善业作缘(二)
初业缘(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法下随释(二)
初本有不可见(三)
初法(二)
初本有
二不可见
二譬(二)
初分科
二随释(四)
初譬本有
二譬不可见
三譬缘感
四譬显说
三合(二)
初合
二帖合
二不即得说以释疑(二)
初分科对显
二旧下随文释义(二)
初譬(四)
初起有我病
二说无我药(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佛智观机
二得机设化
三断邪我
三邪我病息
四真我教兴(四)
初为说
二违情
三重说
四受行
二合(二)
初叙意指同
二问下随文释义(二)
初合说无我药
二合真我教兴(二)
初以因难果
二以昔难今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初问下随释(二)
初问(二)
初总唱无
二別作难(三)
初总分科
二初为下随文释义(四)
初四难约果(二)
初始生终没双
二差別胜负双
二两难约因(二)
初约恶因
二约恶缘
三四难又约果(四)
初据苦果
二据苦缘
三据忘失
四据忆念
四两难难处(二)
初难別在何中
二难徧在身中
三或可下示义通
二答(二)
初分科
二所言下随释(二)
初两譬答觅现用(二)
初叙意分科
二初文下随文释义(二)
初譬(三)
初譬(四)
初本有性理
二遇缘起惑(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起惑
二失理
三根缘扣召
四圣应破惑(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譬偏说
二譬圆说(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四)
初为说
二不受
三重说
四即受
二合(二)
初标示
二初合下正释(三)
初合遇缘起惑
二合招苦感召
三合圣应说法(二)
初分科
二先合下正释(二)
初合偏说(二)
初合作观
二合不知
二合圆说(二)
初分科
二正合下随释(二)
初合重说
二合即受(二)
初正合(二)
初有惑时不信
二除惑时信受
二举譬帖
三结
二譬(二)
初叙意分科
二初文下随文释义(二)
初譬(四)
初失(二)
初理性
二辨失
二得(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少分得
二具足得
三重失
四重得
二合(二)
初标示
二此初下随释(二)
初合第一明失
二合第三重明失
二利钁答觅处○
二佛性正起善业○
二答能见难见性○
○二利钁答觅处(二)
初叙意分科
二初正下随文释义(二)
初正说(三)
初牒不可坏
二广辨
三总结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一云下随释(二)
初法(四)
初一云下可杀成业(二)
初斥古解
二今用下明今释
二释疑
三简外道
四明正我相
二譬(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譬(二)
初为五阴可毀作譬
二为佛性不可毀作譬
二合
○二佛性能起善业(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明作业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初双下随释(二)
初双问
二佛答(二)
初分科叙意
二初约下随文释义(三)
初明愚智二人(三)
初佛更徵问
二迦叶答
三佛为释(二)
初分科
二古来下随释(二)
初双辨愚智(二)
初譬(二)
初服甘有夭寿
疏总释(二)
初古解
二今释
二服毒有死生
疏总释(二)
初古解
二今释
二合
二偏明智者
二一体三宝人(二)
初对前述意
二初文下依科正释(三)
初劝(二)
初科分
二初如下随释(二)
初劝
二释劝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初总下随释(二)
初番并不受(二)
初问(四)
初唱不知(二)
初总不知
二別不知
二问昔別体(二)
初分科
二此半下随释(三)
初问佛
二问法
三问僧
三问今一体(二)
初分科
二随释(四)
初法
二譬
三合譬
四难佛
四结问请答(二)
初明不知结请
二明佛知请答
二答(二)
初分科
二随释(四)
初詶其请答
二詶问一体
三詶问別体(二)
初正示
二问下释妨
四詶唱不知
二番并归依(二)
初叙问意
二随文释(二)
初问(三)
初欲依昔別
二欲依自隐
三欲依他显
二答(二)
初分科
二初別下随释(三)
初昔別体有依不依(二)
初今不須依(二)
初昔缘故不依
二释不依意
二昔则須依(二)
初为化須依
二释須依意
二显时一体有依不依(二)
初不依(二)
初分科
二初明下随释(二)
初明不依
二释意
二須依(二)
初科分
二随释(二)
初正明
二解释
三隐时一体正是所劝(二)
初分科
二初別下随释(三)
初法(五)
初分別自身一体(二)
初示文
二问下释疑(二)
初释佛宝在果疑
二释三乘作竝疑(二)
初竝立
二论下答释
二为他作一体
三结別体
四结一体
五双结
二譬(二)
初属配三法
二大将下显示各三
三合(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正合
二结劝(二)
初分科
二昔別下随释(二)
初劝舍昔別体(二)
初出昔三宝
二劝舍
二劝取今一体
三领解(二)
初分科
二一发下随释(四)
初领解(三)
初发迹
二自领解
三誓化他
二劝持
三称歎
四述成
三明中道圆观○
○三中道圆观(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许说
二正说(二)
初分科
二初标下随释(二)
初略(三)
初标中道
二乖中惑(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明惑(二)
初正释经文
二若下叙古被呵
二结惑(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法
二譬
三合
三破惑观(二)
初分科
二亦下随释(二)
初正明
二结解(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法
二譬
二广(二)
初分科示义
二初法下随文正解(二)
初约有无显中(二)
初法
二譬(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譬
二合(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总合
二別合(二)
初举有无合(二)
初別破有无
二总结为诫
二举常无常例合
二约不二显中(二)
初分科
二初十下随释(二)
初法(三)
初约因缘明不二(二)
初分文略示
二旧下叙古遵经
二约观行明不二
三总结明不二(二)
初分科
二如我下随释(三)
初结歎(二)
初结佛所歎
二结说已
二结劝(二)
初劝持不二法
二劝持不二经
三结会
二譬(二)
初叙意分科
二初列下随文释义(三)
初列五味
二广破自他(二)
初分科
二初章下随释(二)
初立章门(二)
初酪从乳生章门(二)
初是门
二非门
二例四味
二解释(二)
初释非门(二)
初释不他生
二释不自生
二释是门
三结因缘义(二)
初分科
二初譬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二)
初分科
二不二下随释(二)
初合(二)
初合二
二合不二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一正下随释(二)
初难(二)
初定
二难(二)
初难定有(三)
初正难
二释难
三竝难
二难定无
二答(二)
初分科
二三门下随释(三)
初研譬(三)
初非定执(二)
初作三门
二次第释破(三)
初定有
二定无
三他生
二以理解(二)
初分科
二众生下随释(二)
初乳从草生还是因缘假说(二)
初从缘生
二结因缘
二酪从乳生亦是因缘假说(二)
初分科
二醪下随释(二)
初从缘生
二结因缘
三结非定执
二重为合
三结譬意
三歎教(二)
初分科
二歎理下随释(二)
初歎佛性理(二)
初举忍草
二牒两譬(二)
初牒譬
二总合
二歎教(二)
初科分
二虗空下随释(二)
初歎经(二)
初譬
二合
二劝信
○二答能见难见性(二)
初分科
二初番下随释(二)
初辨深行证见(二)
初番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二番问答(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问
二答(十)
初治目譬(二)
初譬
二合(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正答
二况声闻
二远观譬
三见道譬
四渴人譬
五远望譬
六王子譬
七臣吏譬
八观虫譬
九见儿譬
十见画譬
二明浅行闻见(二)
初标科
二初番下随释(二)
初番问答(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随释(四)
初譬
二合
三劝
四褒贬
二番问答(二)
初标科
二初问下随释(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共 下随释(三)
初譬(三)
初菩萨施化(四)
初说教
二禀受
三舍应
四起惑
二声闻施化
三如来施化
二合(三)
初合菩萨施化
二合声闻施化
三合如来施化(二)
初明无我教
二明真我教
三结成
○十文字品答解满字问(二)
初题目(二)
初标
二一次下释(四)
初次第
二答上下答问
三前品下论教
四开密(二)
初叙古解(二)
初兴皇弹古
二兴皇正解
二今明下明今释(二)
初反斥兴皇
二今依下正示今义(二)
初约三谛明满(二)
初标
二文云下释(三)
初约真谛释
二约俗谛释
三约中谛释
二虽有下示三谛互融(二)
初约法
二譬显
三开一下合结
二本文(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略标字本(二)
初古师异解
二若如下今家会通
二广明字义(二)
初科文
二初问下随释(二)
初问答(二)
初问
二答(四)
初明文理之本
二別明字本
三明学半得悟满法
二问答(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问
二答(三)
初通明诸字(四)
初以音随字即是明音
疏总释(三)
初引古释十四音(二) 经迦者去
初引观师所破(二)
初六师释义
二观师弹非
二又河下更引三师
二初半下解前文半满
三河西约喻通示
二以字随意即是明字
疏总释(三)
初引古释十四音(二) 经迦者去
初引观师所破(二)
初六师释义
二观师弹非
二又河下更引三师
二初半下解前文半满
三河西约喻通示
三音字所因
四音字利益
二別释半满(三)
初法
二譬
三合
三结得失
三领解述成
○十一鸟喻品答圣行问(二)
初题目(三)
初明三品相由(二)
初河西约三品相由
二今更下今师约两重生起(二)
初约教行生起
二亦是下约教行理生起
二此品下示答前所问
三能喻下释法喻名义(二)
初总标
二旧解下別释(二)
初释能喻二鸟(二)
初叙古异解
二然汉下斥诤显意
二问为下释所喻共行(二)
初徵问
二他下答释(二)
初叙古解(二)
初约生死无常涅槃真常释(二)
初古人约法示义
二此不下今师斥乖喻旨
二又一下约生死涅槃各共二法释(二)
初古人约法示义(二)
初立宗比斥
二夫双下正出巳义
二今明下今师斥乖喻旨
二今言下明今释(二)
初正释共行(二)
初正释双游(二)
初横约三谛解义
二事理下竖约六即结成
二横竪下结成圆共
二此中下结酬前问
二本文(二)
初分科
二初譬下随释(二)
初总(二)
初略(二)
初譬
二合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初法下随释(二)
初问
二答(二)
初法
二譬
二別(二)
初分科
二初萌下随释(二)
初別说(三)
初就生死明无常(二)
初正明二行(五)
初萌芽譬(二)
初譬(三)
初譬
二论义(二)
初问
二答
三领解(二)
初领解
二述成
二合
二庵罗树譬(二)
初譬
二合
三金鑛譬(二)
初譬
二合
四胡麻譬(二)
初譬
二合
五归海譬(二)
初譬
二合
二结章
二就涅槃明无我(二)
初分科
二正问下随释(二)
初问(二)
初正问
二结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初云下随释(四)
初释问(二)
初譬(三)
初正作譬
二更为下为譬作譬
三还以譬合譬
二合
二歎理(二)
初譬
二合(二)
初正解
二今问下释疑
三重释问(二)
初分科
二前为下随释(二)
初舍住譬(二)
初譬(二)
初为法作譬
二为譬作譬
二合
二幻师譬(二)
初譬
二合
四重歎理(二)
初分科
二此即下随释(四)
初法
二譬
三合
四结
三双就生死涅槃次明苦乐(二)
初分科
二此即下随释(二)
初释(三)
初譬
二合
三结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问可下随释(三)
初番(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初偈下随释(四)
初举二偈为答(二)
初明二果
二明二因
二长行解释
三明下不知上明苦(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譬
二合
四明上能知下明乐(二)
初分科
二此初下随释(二)
初两偈正解(二)
初偈明人
二偈明法
二长行通释
二番(二)
初分科
二难意下随释(二)
初问(二)
初非佛说
二难
二答
三番(二)
初问
二答
二论义
○十二月喻品答三光问(二)
初题目(五)
初叙生起(二)
初正明生起(二)
初今师解
二斥河西
二示具答前问(三)
初通示不同
二河西定句
三今师正释
二然其下显立题(二)
初章安正明
二荆溪助释
三梁武下释三光(二)
初俗教
二长阿下佛经
四此品下明答问(二)
初示答前问
二既下再显立题
五古来下分後文(二)
初叙古异解
二今分下示今分文
二初约下本文(二)
初分科
二先譬下随释(二)
初答问(三)
初举月(六)
初出没(二)
初譬
二合
二亏盈(二)
初分科
二长阿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三大小(二)
初分科
二初譬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四善恶(三)
初制止(二)
初譬
二合
二轻重(二)
初譬
二合
三如来下教戒(二)
初譬
二合
五长短(二)
初分科
二文中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六乐厌(二)
初分科
二文中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二举日(二)
初分科
二三时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二)
初以如来寿命合
二以经教合
三举星(二)
初分科
二前二下随释(三)
初举众星(二)
初譬
二合
二举阴暗(二)
初譬
二合
三举彗星(二)
初譬
二合
二结歎经(二)
初分科
二今用下随释(三)
初歎(二)
初歎灭恶
二歎义深
二劝信(二)
初劝信
二劝学
三结
○二菩萨品答十二问(二)
初题目(三)
初示答前所问(二)
初结前生後以显答
二诸师下叙古明今以示数
二释菩下正解经题目(二)
初通简前三
二四圆下约圆示义(三)
初约六即示位
二所以下引问答显意(二)
初引问
二引答
三问答下指文义结归
三然河下叙河西明答(二)
初河西明答
二今明下今师纵夺
二本文(二)
初分科
二兴皇下随释(二)
初自行答四问(二)
初答未发心生善义(二)
初牒譬歎经傍答(二)
初傍答(二)
初斥古解义(四)
初兴皇立义
二答尔下今难乖经
三兴皇重救
四据经再斥
二涅槃下正释经文
二料简(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问(三)
初领旨
二仰非
三作难(三)
初总分科
二随文释(三)
初持犯等难
二赏罚不等难
三难易难
三今明下示难意
二答(二)
初分科
二然发下随释(二)
初正答(二)
初去取(二)
初简阐提
二余发心
二正答
二释答
二正答上问(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正答(二)
初因经致梦
二歎经
二简阐提(二)
初分科
二初譬下随释(二)
初正释(四)
初双简
二別简
三重双简(四)
初譬
二譬
三譬
四譬
四重別简(四)
初譬
二譬
三譬
四譬
二开善下叙古
二答三问灭恶义(四)
初总标
二但前下来意
三就灭下分科
四今举下随释(三)
初答大众无畏问是灭业障(三)
初分科
二即是下示义
三忏中下正释(二)
初明忏悔灭业(二)
初分科
二初约下随释(二)
初举非(二)
初举偈问
二释偈答
二显是(二)
初科分
二初番下随释(二)
初举偈问
二释偈答(三)
初通忏三世
二举非
三举是
二明护法灭业(二)
初叙意分科
二随文释义(四)
初举非
二明是
三重举非
四歎经(二)
初歎灭恶
二歎生善
二答浊世不污问是灭报障(二)
初叙意分科
二此释下随分释义(二)
初举华喻正答
二举风喻助答
三答烦恼不染问是灭烦恼障(二)
初叙意分科
二初譬下随文释义(二)
初十二譬譬所说教(二)
初一譬昔教
二譬今教(十一)
初第二譬
二第三譬
三第四譬(二)
初科分
二随释(三)
初正举譬(二)
初譬
二合
二更料简(二)
初问
二答
三重举譬(二)
初譬
二合
四第五譬
五第六譬
六第七譬
七第八譬
八第九譬
九第十譬
十第十一譬
十一第十二譬
二两譬譬能说人(二)
初分科例前
二初中下依科释义(二)
初譬昔教主
二譬今教主
二利他答八问○
○二利他答八问(八)
初答第五大海船师问(二)
初生起叙意
二就初下随科释经(二)
初正答(二)
初船譬
二船师及人譬
二歎经助答(二)
初风譬
二风王譬
二答第六蛇脱故皮问(二)
初叙意分科
二蛇譬下随文释义(二)
初蛇譬
二金师譬
三答第七如天意树问(四)
初叙来意
二文为下明分科
三前三下明摄属
四初佛下随文释(五)
初明佛身(三)
初譬
二合
三领解
二明密语(二)
初分科
二庄下随释(四)
初法(二)
初庄严释
二今寄下今师解
二譬
三合(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合无常
二合常
四结
三明兴衰(二)
初分科
二夫药下随释(三)
初法衰
二僧衰
三深诫(二)
初叙意分科
二譬者下随文释义(二)
初譬(二)
初叙他人解(二)
初明加水数
二合譬下解譬喻意(二)
初前四句譬添译
二後三句譬受学者
二天台下述本师释(二)
初智者正解
二经文下章安释妨
二合
四劝立志(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毀呰女身
二定判男子
五论起没(二)
初分科
二恶世下随释(二)
初没相
二双辨(二)
初譬
二合
四答第八三乘无性问○
五答第九不坏众问○
六答第十眼目导问○
七答第十一示多头问
八答第十二如月初问
○四答第八三乘无性问(二)
初分科
二然此下随释(二)
初释偈疑兼遣上问(五)
初文殊腾纯陀疑(四)
初明文殊腾疑意(二)
初徵起
二答释
二纯陀下示纯陀生疑处(二)
初徵起
二答释
三辨兼答迦叶问意(二)
初徵起
二答释
四然纯下约三根以结成
二如来许说 河西下前设下今举下
三文殊出疑
四如来为释(二)
初通示出处(三)
初指经
二此中下示义
三此立下结益
二成论下正释偈文(五)
初叙四师义(二)
初叙
二斥
二叙地人义(二)
初叙
二斥
三叙三藏义(二)
初叙
二斥
四叙兴皇义(二)
初兴皇释义(二) 诸师下若尔下作此下
初示自义
二弹他解(二)
初叙他明义
二斥他显自(三)
初正明
二若得下结例
三又云下重示
二然兴下斥古明今(二)
初斥古释
二今则下明今义(三)
初约教观正释(二)
初约教义释(二)
初约三谛正释
二乃是下明遣难释疑(二)
初正遣迦叶难
二亦是下例释纯陀疑
二知悟下约观解释
二如是下结成四悉(二)
初章安正释四悉义
二荆溪示机随二人
三本有下结成四门
五叙观师义
五文殊领解
二迦叶论义正答上问(二)
初分科
二长者下随释(四)
初论无差別(二)
初问
二答(二)
初譬闻经信见(二)
初譬(三)
初同有佛性
二致疑
三解悟
二合(三)
初同有佛性
二致疑
三解悟
二譬分明证见(二)
初譬
二合
二论有差別(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二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三双领二义
四重论有差(三)
初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二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三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五答第九不坏众问(二)
初问
二答
○六答第十眼目导问(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答口爽
二答生盲
○三大众问品答七问(二)
初题目(二)
初明二事立题
二今取下示今本立题(二)
初徵起
二有二下释义(三)
初况示两解
二明观师释
三今明下今家正示
二本文(二)
初分科
二初中下随释(二)
初次第答问(二)
初分科叙答
二就初下随文释义(四)
初答二问(二)
初分科
二而以下随释(三)
初明正答意
二随科释经(二)
初大众奉供(二)
初缘起(五)
初放光
二欲献
三人天遮
四重放光
五奉供
二献供(二)
初分科
二初大下随释(二)
初大众供(二)
初大众供
二比丘持衣鉢
二纯陀供(四)
初办供
二变土
三悲请
四称歎
二如来受供(四)
初受大众供
二受纯陀供
三兴念相容
四大众悲歎
三所以下示兼答意
二答一问(二)
初分科
二初四下随释(二)
初正答问(二)
初答知法性问(二)
初正明知法性(三)
初止悲诫听
二正辨法性(二)
初分科
二初一下随释(二)
初显法性理(六)
初双
二双
三双
四双
五双
六双
二总结止悲
三结劝修习(三)
初叙古
二双难
三今释
二褒贬得失
二答受法乐(二)
初受法乐
二申供养
二领瑞结成(二)
初分科
二前迦下随释(二)
初命迦叶领(四)
初命
二领
三推功在佛
四推菩萨能知
二命纯陀领(四)
初命
二领
三佛重结
四迦叶随喜
三答三问(三)
初总标示数
二但有下徵文显答
三文为下分科随释(二)
初分科
二初中下分释(二)
初略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二广出七偈(二)
初标章悬示
二初一下随文释义(七)
初纯陀请问(二)
初分科
二初举下随释(六)
初简阐提(四)
初番(二)
初问
二答
二番(二)
初问
二答
三番(二)
初问
二答
四番(二)
初问
二答(三)
初约谤法
二约重逆
三约机无
二取三罪人(二)
初分科
二初略下随释(三)
初略出三相
二广明三罪可灭(二)
初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初灭下随释(三)
初明灭起恶法
二释灭恶法(三)
初譬
二合
三结
三正明恶灭
三別明诽谤因缘(无经)
三释取意(二)
初分科
二初譬下随释(三)
初法
二譬(四)
初譬未生解
二譬已生解
三明护法
四得果报
三合
四释简意(二)
初分科
二法中下随释(二)
初问
二答(三)
初法
二譬
三合
五结偈
六缘起
二佛自举偈(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三)
初佛举偈
二文殊反质
三如来解释
三文殊重难(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难
二佛答
四佛復举偈(三)
初佛举偈
二文殊疑
三如来释
五文殊举偈(二)
初分科
二贪爱下随释(二)
初文殊说偈
三如来印成
六如来自举偈(三)
初如来举偈
二文殊疑
三如来释
七文殊自举偈(二)
初文殊举偈
二如来违释
四答一问○
二欢喜领解○
○四答一问(二)
初标示
二答中下随释(二)
初问
二佛还下答(二)
初配问
二唯除下释文
○二欢喜领解(三)
初举前重示
二文为下正分此章
三迦叶下随文释义(二)
初正领解(二)
初迦叶领解(二)
初领解赞歎
二更问功德
二大众领解(二)
初分科
二初一下随释(三)
初大众称歎劝请(三)
初标请
二释请
三结请
二如来止悲酬请(二)
初分科
二但初下随释(二)
初酬请
二止悲
三大众供养发心(三)
初供养
二发心
三进位
二现病结成(三)
初分科
二旧云下随释(三)
初授记
二付嘱
三现疾
三合五品显示涅槃行(二)
初四品明修五行(五)
初现病品明病行(二)
初题目(三)
初引古义总斥
二从此下举大章別示
三然品下对文旨释妨(二)
初立妨
二由前下解(二)
初明立题所据
二由现下示无病之由
二本文(二)
初分科
二初有下随释(四)
初推请(二)
初分章点示(二)
初分章明相间
二初约下点示无病意
二就推下随文释义(三)
初推自行(二)
初推自行(二)
初分科
二偏言下随释(二)
初明无病因
二明有无病因
二请说法(四)
初请教弟子
二请大乘
三请教不退
四请治恶
二推化他(二)
初推化他(二)
初分科
二初释下随释(二)
初化他除三障(三)
初标
二释(三)
初释烦恼障(二)
初简示障体
二七慢下随文释义
二释业障(二)
初示业阶差
二此中下徵文释妨
三释报障
三结
二化他及发愿
二请息恶慢(二)
初请除愚人恶
二请息外道慢
三推证果(二)
初推证果(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明身力
二明智力
二双请二事(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略请
二广请(三)
初正请(二)
初请起说法
二请除恶慢
二释请(二)
初释息恶
二释说法
三结请
二现无病相(三)
初总分经文
二而此下悬谈所表
三三章下随科释义(三)
初光明利益(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光明
二利益
二莲华利益(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莲华
二利益
三化佛利益(二)
初化佛
二利益
三大众供养(二)
初叙意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供养
二劝请(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正请(三)
初标请
二释请(五)
初本誓故请
二堕恶故请
三下愚不知故请
四施甘露法故请
五疗病故请
三结请
二经家叙事(二)
初分科
二至净下随释(二)
初请已嘿止
二请声所至
四广明无病○
二圣行品明圣行○
三梵行品明梵行○(此於圣行品初重分当第二段)
四指杂华经明天行○(梵行品末)
五婴儿行品明婴儿行○(当第三段)
二德王品明证十功德○
○四广说无病相(二)
初分科
二此初下随释(二)
初明如来无病(三)
初明无病
二举往证今
三云现病是密语(二)
初举类
二合无病
二举病行对辨(二)
初叙意分科
二此中下随文释义(二)
初明三种病人(二)
初对前辨示
二合第下随文释义(三)
初三种罪人(三)
初法
二譬
三合
二二乘小道(二)
初譬
二合
三闻经菩萨
初譬
二合
二明五种人


涅槃经治定疏科卷第四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涅槃经玄义文句 下一篇涅槃经会疏条箇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