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涅槃部疏

TOP

涅槃经治定疏科(二)
2014-01-22 11:49:3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895次 评论:0

涅槃经治定疏科卷第二


钱塘沙门释 智圆 撰


○四重请(二)
初叙意科分
二领旨下依科正释(三)
初领旨
二谦谢
三正请(二)
初叙意科分
二初法下依科解释(三)
初法
二譬(二)
初叙异解(二)
初偏约机
二偏约应
二夫圣下示今意
三合
○三傍论(二)
初分章
二释名下随释(二)
初释名(二)
初列章
二随释(三)
初释名(二)
初正释(四)
初约世界
二为人
三对治
四第一义
二斯乃下结示
二出意(二)
初徵起
二佛因下出意(二)
初为机缘未悟(二)
初示机缘未悟(二)
初明佛施常(二)
初利根玄解
二惑者下钝根起执
二如来下明佛破住(二)
初利根玄解
二惑者下钝根起执
二是故下明傍论破迷
二復次下显纯陀能答(二)
初显俱能
二文殊下结理等
三料简(三)
初有无定义(二)
初立难
二解云下答释
二又復下胜负随机(二)
初立难
二解云下答释
三又文下是非互得(二)
初今昔相望
二若作下体用对论
二帖文(二)
初科分
二傍论下随释(二)
初傍论(二)
初科分
二初文下随释(三)
初文殊呵劝(二)
初分科
二先呵下随释(二)
初呵
二劝
二纯陀呵劝(二)
初科分
二就双下随释(二)
初双呵说观(二)
初分科
二初呵下随释(二)
初呵说观之非(二)
初分科
二初呵下随释(二)
初呵说(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三)
初不应摧胜号同劣号
二不应举劣法同胜法
三结其失辱
二呵劝(二)
初分科
二一不下随释(三)
初不应观胜名同劣名
二不应观劣法同胜法
三彰其失辱
二双结观说之过(二)
初科分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譬结观过(二)
初分科
二初譬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二譬结说过(二)
初分科
二初譬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二双劝说观(三)
初总标
二旧云下悬示(三)
初叙古解
二今以下明今义
三然对下简所劝
三劝说下释经(二)
初劝说(二)
初标示
二贫女下正释(二)
初开譬(五)
初理慈
二名字
三观行(二)
初正释观行
二齐此下通前结示
四相似(二)
初释生解
二通前下示三障(二)
初叙意
二舍下正释
五分证究竟
二合譬(二)
初总分叙意
二初文下正释经文(二)
初通合四慈(二)
初科分
二偏说下正释(三)
初正护不得偏说
二引过不得偏说
三乖理不得偏说
二通合两慈(二)
初叙意分科
二初开下随文正释(四)
初开偏说
二释见机
三牒譬合初没
四牒譬合後证
二劝观(二)
初标示
二譬又下正释(二)
初誓(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正释(二)
初正劝
二重劝
二合
三文殊称美○
二復宗○
○二文殊称美(二)
初分科
二初如下随释(四)
初领成其说
二歎言行相应(二)
初正释经文
二然文下统明大意(二)
初章安证明
二私云下荆溪助释(二)
初直示胜德(二)
初判十让属迹
二復以下明难大为机(二)
初立所为二机
二言时下释所为二机(二)
初傍为新众
二正为灭後
二若不下反显高位
三歎玄会佛旨
四受劝(二)
初直消文
二又言下约四悉
○二復宗(二)
初分科
二初又下随释(四)
初復宗劝供(二)
初科分
二就劝下随释(二)
初劝(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劝时
二劝速
三劝奉佛
二呵(二)
初科分
二初令下随释(三)
初不知时
二不知速
三不知佛
二如来印赞
三悦可(二)
初科分
二时众下随释(五)
初偏庆悦可
二破偏悦可
三竝悦可
四解悦可(二)
初叙意分科
二无偏下随文释义(二)
初无偏染(三)
初弹无偏
二释无偏意
三举譬显
二有普净
五寂绝悦可(三)
初示大意
二初譬下正消文
三明古解
四赞发(二)
初释赞
二释发(二)
初有无俱非
二前文下言思两遣
○四催供(二)
初分科
二初告下随释(四)
初催供(二)
初叙意分科
二光催下随文释义(二)
初光催(二)
初分科
二初催下随释(二)
初催(二)
初分科
二初放下随释(三)
初放光
二解光
三腾光
二默
二声催(二)
初三催
二悲哭
二请住(二)
初分科
二初告下随释(二)
初告众共请(二)
初告众请
二佛有詶(二)
初分科
二观中下随释(二)
初止乱
二说五观(二)
初科分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正消文(二)
初作观(四)
初空
二无常
三不净
四无我
二总结
二何故下示文意
二重请(二)
初分科
二诸如下随释(二)
初请
二初詶(二)
初科分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酬
二释(二)
初分经
二长行下随释(二)
初长行
二偈颂(二)
初指同
二先偈下随释(二)
初偈
二长行止
三领解(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领解
二述成(二)
初分科
二初喜下随释(二)
初述不能不喜
二止不能不悲(二)
初标科
二一举下随释(四)
初举境界
二举方便
三举涅槃
四举良田
四办供(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自谦
二办供
○第二哀歎品施胜三修对此土声闻众(二)
初品题(二)
初约略广释题(二)
初略释
二广释(二)
初正示
二然曰下结意
二此文下对北本辨异
二本文(二)
初叙兴皇科判(二)
初叙古(二)
初列章
二生起(二)
初正明(二)
初请酬(三)
初哀请(二)
初因事致请
二随义答酬
二祈请(二)
初因事致请
二随义答酬
三前已下要请(二)
初因事致请
二随义答酬
二既三下结会(二)
初因请疑教
二会机结过
二如此下结示
二斯乃下今斥
二今明下今师解释(二)
初叙意分科
二就请下随文释义(四)
初大众请(二)
初分科
二缘者下随释(二)
初请缘(三)
初约生起略示
二问谁下约感应广明(二)
初明法非造作
二虽无下示动由感应
三就地下正随文解释(二)
初分科
二时者下正释(四)
初时
二处
三相
四由
二正请(二)
初科分
二初长下随释(三)
初哀请(二)
初长行
二偈颂(二)
初分科
二初标下随释(三)
初略请
二广请(三)
初作丧师譬请
二作丧主譬请
三作丧亲譬请
三结请
二祈请(三)
初正解
二旧解下叙古(二)
初古解(二)
初开善庄严
二光宅(三)
初光宅立
二观师难
三光宅救
二今更下今斥(二)
初正斥古(三)
初斥光宅(三)
初举道同难
二举二觉竝
三举四失结
二斥开善
三斥观师
二今明下今释(二)
初正示今义
二若即下结破古释
三此二下结示
三讥请(二)
初总标
二先述下別释(二)
初准旧消经(二)
初科分
二初譬下随释(五)
初有始无终譬(三)
初开譬
二合譬
三结请
二怖畏譬(三)
初开譬
二合譬
三结请
三违本誓譬(三)
初譬
二合
四不平等譬(三)
初开譬
二合譬
三结请
五无慈悲譬(三)
初开譬
二合譬
三结请
二旧释下会通今意(二)
初标示
二初譬下正释(三)
初讥亲
二讥主
三讥师
二如来答(三)
初酬哀请(二)
初科分
二长行下正释(二)
初长行
二偈颂(二)
初科分叙意
二初言下正释(二)
初止悲
二劝观
二酬祈请(二)
初通示大旨
二旧下別解诸段(二)
初三师异解
二今明下今家会通(二)
初和会古释
二更通今义
三酬讥请(二)
初总标
二兴皇下正释(二)
初叙古释(三)
初标
二初五下释(五)
初约歎五离八詶无终讥
二举於下约举佛因果詶怖畏讥
三所以下约夺其果非詶违誓讥
四所以下约五六二阶詶不等讥
五所以下约七八二阶詶无慈讥
三前後下结
二明今解(三)
初斥破兴皇
二今分下分科叙意
三初从下随文释义(三)
初歎与能得能离(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三)
初释(二)
初对上辨异
二离八下预示所离
二譬
三结
二斥夺不得不离(二)
初悬詶五讥(二)
初总标
二汝等下正示(五)
初詶无终讥(二)
初直附文释
二又取下取佛意释(二)
初牒讥
二若取下回过
二詶违誓讥
三詶怖畏讥
四詶不等讥
五詶无慈讥
二帖文解释(二)
初结前生後
二从汝下正约帖文(二)
初分科
二汝等下随释(二)
初略明不得不离
二广明不得不离(二)
初科分
二斥文下随释(二)
初斥不得真三宝(二)
初科分叙意
二初释下依文释义(三)
初广释真佛
二广释真法
三广释真僧(二)
初分科
二本以下随释(二)
初总斥
二別斥(二)
初正释经文
二上举下对前辨示
二示真三宝(二)
初分科
二先标下随释(二)
初标
二正示
三劝奖应离应得(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劝离伪
二劝修真(二)
初分科
二譬为下随释(四)
初譬说秘藏(三)
初标
二初大下释
三种別下结
二法说秘藏(二)
初总标叙意
二初我下随文释义(二)
初顺合
二超合(三)
初合譬解义
二一切下显位释疑
三復以下通对三宝
三释秘藏(二)
初分章
二地人下释义(二)
初出他解(二)
初正明(三)
初人师
二引论
三依经(二)
初名通昔教
二今经下义显今经
二举涅下结示
二帖文释(二)
初分经表对
二初三下随文释义(三)
初譬三点(二)
初正明字义(二)
初释字相状(二)
初标
二旧伊下释(二)
初示旧伊相
二不横下示新伊相
二以字合法(二)
初旧伊譬昔
二新伊譬今
二此句下结意斥失
二譬三因
三合三德(二)
初正释(三)
初总述意
二法身下示法体(三)
初法身(二)
初双非色心
二虽非下双照色心
二般若(二)
初双非思说
二亦非下双照思说(二)
初离过
二虽下明德
三解脱(二)
初双非惑智
二双照惑智
三佛身下明收摄(二)
初摄三业
二又大下收诸经
二若偏下结显
四结秘藏
三比丘疑执○
四佛破执除疑○
○三比丘疑执(二)
初分科叙意
二初文下随文释义(三)
初执(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叙悲苦
二正陈执(二)
初破古分科
二执下随文正释(二)
初执(二)
初科分
二快说下随释(三)
初约教执理
二约行执理
三正执理(二)
初正释文
二斥他解
二歎
二请(四)
初叙意分经
二观下按文定义
三初恩下约譬属人
四前二下依科正释(五)
初恩赦通为声闻未除两惑者作请
二呪师通为声闻未除无明者作请
三香象偏为学人未除思惑者作请(二)
初分科
二合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四疟病偏为学人未除一边者作请
五醉人通为一切凡圣作请
三疑(二)
初叙意分科
二芭蕉下随文正释(三)
初明无我
二引证
三明用
○四破执除疑(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赞(二)
初约疑本释所赞
二何故下约四悉释能赞
二破(二)
初分科引证
二初破下随文释义(三)
初破偏理(二)
初科分
二初腾下随释(二)
初腾执(二)
初分科
二醉有下随释(三)
初接赞腾执
二作譬
三结歎(二)
初结醉过与不修
二歎无过与善修
二詶破(二)
初分科述意
二初破下随文释义(二)
初破不倒乱是倒乱(二)
初分科
二随释(四)
初诫听牒起
二明其倒乱
三出不倒乱
四结过归之
二破善修非善修(二)
初科分
二初中下随释(四)
初双牒两修
二双明八倒
三双回过还之(二)
初分科
二就初下随释(二)
初回常乐四倒归之(二)
初科分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正回四倒
二三番料简(二)
初科文
二初世下随释(三)
初世出世
二有不有
三倒不倒(二)
初总释
二旧云下別释(二)
初释三倒(二)
初诸师异解
二今谓下结示佛意
二简四法(二)
初以荣枯例
二问有下四句分別(二)
初徵
二又世下释(二)
初示世等四句
二旧云下示胜劣四句(二)
初出古义
二今判属
二回无常四倒归之
四专举胜修(二)
初分科
二若通下随释(二)
初对劣明胜(二)
初释四劣
二释四胜
二劝胜修
二破偏行(二)
初分科
二初腾下随释(二)
初腾请(三)
初领旨歎佛
二因歎正请
三要命结请
二詶请破行(二)
初分科
二初呵下随释(二)
初呵不应
二正詶(二)
初科分叙意
二人詶下随文正释(二)
初以人詶(二)
初分科
二初下随释(三)
初标付嘱人
二歎同如来
三释歎
二以法詶(二)
初分科
二初詶下随释(二)
初詶请(二)
初悬叙古人释义(三)
初叙古义去取
二初一下依河西释经(二)
初释譬(二)
初起惑失理
二次是下修学求理(二)
初分科
二初云下随释(二)
初依昔教偏修
二次劝下明今教圆修(二)
初叙意科分
二初文下依科解释
二次汝下释合
三此中下指经文劝诫
二今释下正约今家解经(二)
初通叙来意(二)
初正明来意
二此中下对下释疑
二今初下正释经文(二)
初科分
二法说下随释(二)
初法说破
二譬说破(二)
初分科
二初如下随释(二)
初譬(二)
初分科
二春时下随释(二)
初失宝
二求宝(二)
初求不得
二求得(二)
初叙大意通取
二夫宝下约六即正释
二合(二)
初合三修得失
二合四修得失
二破偏行
三破偏教○
○三破偏教(二)
初分科
二初腾下随释(二)
初腾
二破(二)
初分科
二答又下随释(二)
初歎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譬下随释(二)
初譬(二)
初分科
二就初下随释(四)
初譬四倒病(二)
初分经略对
二已略下随文重释(二)
初结前生後
二王者下随文正解(六)
初倒病者
二秉倒师
三信邪术
四倒药
五不知自邪
六不知自病
二譬三修药(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三)
初说明医(二)
初释八术
二今通下释明医(二)
初通举
二今之下简示
二治病缘(二)
初分科
二同为下随释(二)
初初同(二)
初分科
二初同下随释(三)
初同生业
二同学业(二)
初通释经文
二別释四十八年(二)
初叙异解
二依天下明今释
三同化缘
二後异(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二)
初少异
二顿异(二)
初分科
二初观下随释(二)
初观机顿异
二设教顿异
三正治病(二)
初叙意科分
二初如下随文释义(二)
初正起病
二根缘扣佛
三譬三修病
四譬四德药(二)
初分科
二初文下随释(四)
初一往为说(二)
初分科
二初即下随释(四)
初正说
二开权
三显实
四病药相治
二众生不受(二)
初叙意分科
二狂下随文释义(四)
初双惊
二双讥
三贬如来
四褒外道
三如来重说(二)
初分科
二此初下随释(四)
初止其所说
二正为释疑(二)
初分科
二此中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三重问
四重答(二)
初科分
二初唱下随释(二)
初唱两章门
二释两章门(二)
初科分叙意
二就初下随文释义(二)
初广释甘露(二)
初科分
二初牒下随释(三)
初牒
二释(二)
初叙古释(二)
初古释
二今明下今破
二今释下明今解
三结
二略释毒药
四众生方受化(二)
初科分
二初文下随释(四)
初受教传化
二余人不受
三重为说
四方信受
二合(二)
初叙意分科
二此先下随文释义(二)
初合始同
二合末异(二)
初合渐异
二合顿异(二)
初合无常
二合真常(三)
初结外道为非
二结今教为是
三正合真常(二)
初叙异解
二第一下随文释(三)
初正说
二简外道之非
三说如来之是
○第三长寿品去十四品随问而施对此土菩萨众(二)
初题目(三)
初叙治定意(三)
初与上对辨
二恐依下改题所凭
三长只下徵释义趣
二今释下正释题目
三此是下通示大章
二本文(二)
初分科
二初劝下随释(三)
初劝问(二)
初分科
二初劝下随释(二)
初劝比丘(二)
初悬叙劝意
二初文下正释经文(三)
初劝除疑(二)
初斥古示今(二)
初叙古斥非
二今按下示今所据
二有人下正释经文
二劝受寄(二)
初科分
二劝问下随释(二)
初劝
二辞(二)
初叙意分科
二法说下随文释义(三)
初法(二)
初分科
二正辞下随释(三)
初正辞
二释辞(二)
初对上文释
二对三谛释
三结辞
二譬(二)
初分科
二初明下随释(四)
初声闻不堪寄
二如来不应寄
三声闻强受寄
四如来失所寄
三合(二)
初明阙略
二合後下正释经文(二)
初合声闻强受
二合如来失所寄
三劝益物(二)
初分科
二初如下随释(三)
初劝
二推(二)
初分科
二譬又下随释(二)
初譬(四)
初譬菩萨
二譬正应付嘱
三譬秉持受寄
四譬不失正法
二合(二)
初不应
二应寄
三赞
二劝大众(二)
初来意
二问比下正释(二)
初对前释妨
二问何下正释经文(二)
初约劝问关後释(二)
初约问徵文
二约答释义(四)
初约开施
二约开行
三约开义
四约开用
二问问下约劝问通前释(二)
初问
二答
二正问○
三佛答○
○二正问(二)
初分科
二欲问下随释(四)
初欲问(二)
初分科
二叙中下随释(二)
初经家叙起(二)
初科分
二初本下随释(四)
初叙本位
二叙迹宗
三叙感对
四叙威仪
二自谘发
二许问
三谦问(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大小
二高广
三借助
四正问(二)
初叙古释(二)
初列章
二随释(三)
初分偈
二问数
三因起
二观此下明今解(二)
初对古立章(三)
初分偈
二又问下问数(二)
初通叙盈缩
二今依下定数叙答(二)
初明问数分齐
二答尽下示答文起尽
三言因下因起(二)
初破古解(二)
初破开善灵根从前
二又言下破皇兴一化
二今试下明今释(二)
初正示经义(二)
初约三世示文(二)
初历文显义
二略举下引证结示
二若寻下约该收结斥
二今叙下结意斥古
二河西下示今正解(二)
初分经正释(二)
初分经定数
二初一下随文示义(二)
初正问(三)
初问过去
疏总释
二问现在
疏总释
三问未来
疏总释
二请答(三)
初请答过去
二请答现在
三请答未来
二示答文处(二)
初正示答经分齐(三)
初示十二品答十五问
二示菩萨品答十二问
三示大众问答七问
二引证答经分齐(二)
初前九证答问尽处
二第十证分偈所凭
○三佛答(二)
初分科
二赞下随释(二)
初赞问(二)
初分科
二赞又下随释(二)
初赞(二)
初分科
二先詶下随释(二)
初总赞
二別赞(二)
初标示
二初赞下正释(二)
初随文示义(三)
初赞问过去
二赞问现在
三赞问未来
二旧解下斥古明今(二)
初叙古斥非
二今明下依经显是
二谦(二)
初叙意科分
二随文正释(二)
初谦所问横竖不及
二誓闻法顶戴增加
二答问(二)
初分科
二初答下随释(二)
初次第答三十四问(三)
初十二问答十五问(十二)
初答长寿因果二问(三)
初指文分科
二更释下悬谈名义(三)
初示义胜劣
二今明下破计随机(二)
初四句破计
二但以下四悉随机
三前文下结示傍正
三初答下随文正解(二)
初答长寿因(二)
初分科
二初诫下随释(三)
初诫听
二正答(二)
初分科
二正释(五)
初指果人因人以标业(二)
初正释因果业义(二)
初正示因果
二业若下结成不思议
二精进下疏主讥己推师
二指果法因法以劝业(二)
初示因果
二若下明业体(二)
初反显立徵
二若业下约谛答示(三)
初约三谛简示
二如是下明体用相即(二)
初离过
二即体下正示
三故上下结示引证
三明自行化他以证业
四开譬合譬以况业(二)
初分科
二譬如下随释(二)
初譬
二合
五示果报华报以结业
三论义(二)
初总別科分
二不解下依科释义(四)
初番(二)
初问(三)
初述不解
二谓不应
三正作难
二答
二番(二)
初科分
二问下随释(二)
初问
二答(二)
初标科
二初明下正释(三)
初过慈(二)
初顺经正解
二他解下举实况权
二现慈(二)
初叙意标科
二初如下随文正释(三)
初意慈
二口慈(二)
初分科
二初国下随释(三)
初举国宪
二明佛法(二)
初示轻重
二初言下正释义(二)
初释前四羯磨
二不可下释後三羯磨(二)
初明经律异同
二不可下对现文释义
三结治罪
三身慈
三未慈(二)
初分科
二初二下随释(四)
初标来世
二明持毀
三譬(二)
初別释初譬
二譬中下通释三譬(二)
初约律学释譬
二又解下约三惑释譬
四结
三番(二)
初总別分科
二初文下随文释义(二)
初问(二)
初非佛旨
二举事难
二答(二)
初总別科分
二初正下随文释义(三)
初开譬(四)
初生诸子(二)
初释国王等
二二三下释二三四(二)
初斥古
二今释
二付严师
三嘱苦教
四得福无罪
二合譬
三况显
四番(二)
初总別分科
二初非下随文释义(二)
初问(三)
初非佛旨
二举譬释非(三)
初但有言
二都无行
三结相违
三合譬结过(三)
初合知法
二合无行
三合相违
二答(二)
初叙古明义(二)
初兴皇斥他
二只约下兴皇正义(二)
初兴皇义
二此释下今师斥
二次佛下正释经文(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弹其麤言
二明常寿第一
二答长寿果○
二金刚身品答金刚及坚固力二问○
三名字功德品答究竟彼岸问○
四四相品答开微密问○
五四依品答作依止问○
六邪正品答云何知天魔问○
七四谛品答心喜说真谛问○
八四倒品答演说四颠倒问○
九如来性品答善业见性二问○
十文字品答解满字问○
十一鸟喻品答共圣行问○
十二月喻品答三光问○
二菩萨品答十二问○
三大众问品答七问○
二大众供养○
○二答长寿果(二)
初总別科分
二初问下随文释义(二)
初明佛宝常(二)
初略问答(二)
初问
二答(二)
初科分述意
二初文下随文释义(四)
初譬诸寿入常寿
二譬常寿出诸寿
三譬常寿非常无常
四譬常寿能出能入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初蹑下随释(三)
初蹑宗作请(二)
初问
二答(四)
初非
二况
三结
四劝
二问世性(二)
初问(二)
初唱世出世两章门
二难(二)
初难两教无异
二难两理无异
二答(三)
初悬示答意
二答此下总別分科
三初开下随文释义(四)
初先佛被盗(二)
初开譬
二合譬(二)
初分科
二凡夫下随释(二)
初略
二广
二後佛认归(二)
初分科
二初法下随释(三)
初法
二譬
三合
三结正
四劝修(二)
初总別分科(二)
初劝修(二)
初劝迦叶
二通劝
二简修
二先劝下依科释义
三问法性(二)
初问(二)
初分科
二初可下随释(四)
初标问作请
二举昔难今
三以今难昔
四结
二答(二)
初分科
二初非下随释(二)
初非
二譬(二)
初总別分科
二初云下随文释义(二)
初譬(二)
初正譬
二斥非
二合(二)
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合正譬
二合斥非
二明三宝常(二)
初总別科分
二先劝下随文释义(二)
初明三宝常(三)
初劝修常
二明得失
三正辨归依(三)
初开譬
二合譬
三举非显是
二论义(二)
初分科
二兴皇下随释(二)
初问答(二)
初问
二答
二领赞(二)
初领
二赞


涅槃经治定疏科卷第二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涅槃经玄义文句 下一篇涅槃经会疏条箇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