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但欠卷第一本末並卷第九本末)(五)
2014-04-11 11:34:3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953次 评论:0

饰宗义记卷第四本


(初戒之余)


嵩岳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结戒六门义止观者。止即是定。观即是慧也。若成实宗。止观二法。定不同时。若萨婆多及大乘等。於一心中。止观二法。同时相应。虽许同时。然或有时止用力强。即说为观。如无色定等。或復一时观用力强。即名为观。如未至定等。或时止观平等俱转。如四根本静虑等。今配属者。是应念者。即是止门。应思应断。即是观门也。


诸恶莫作等者。一释云。诸恶莫作。是学戒。诸善奉行。是定学。自净其意。是慧学。若准瑜伽第十九释。诸恶莫作。是定学。诸善奉行者。通明三学。自净其意。是三学果。是诸佛教。结成不共也。问即初句中。所明戒学。与第二句戒学何別。基法师及量法师释云。戒学有二义。一者防非止恶。即是初句。二者戒体是善。即第二句今详。初句。显初业地。唯能持戒。次句三学。显道中。三学俱时。故不同也。如瑜伽注广释应知。首律师云。善调三业。唯是制教。余三通於化制二教。


提二十亿六十千者误也。彼经是二十亿四千也。


有无作戒可违者。问未制之前。未有人犯。若犯即制。佛復开初。今据何义。说违无作。答未结未开。是违无作。结开之後。方为不犯。


第三判两教不同者。略是根本故得直陈。广是枝条坏略方补。根条既別。制法不同。


第四制广补略者。缺根违略。合略教缺。污本所受。復合行缺。故今制广。合晓是非。教益还生。名为补教。即由示过。令悔前非。已赴因天。当果不受。还令戒净。復名补行。故云制广补略也(並如前卷疏未释之)。


论云十善旧戒等者。智论五十一云。十善道为旧戒。律仪为容也。


位言兴结者。亦有不具八缘而结者。如怖佛提。无举过及捡问自言。与外道食亦尔。故云位言也。


指文可知者。一一戒中。先结五众犯。云比丘尼波罗夷戒叉等吉罗。即是犯文也。不犯者。睡眠无所学知。乃至痛恼所缠。即不犯文也。就前犯文之中。如言成者波罗夷等。即重文也。


劣弱方便者。有合有离。且合辨者。劣弱之体。即是方便。二者劣弱之体。意显下篇。方便之言。因诸因罪也。


增施究竟。翻上应释。


不犯法以生作持者。前言不犯法有三。一止持。何故今言生作持也。答作持必从不犯法生。而不犯法。未必一切皆生作持。故无失也。三就具二持以明不犯者。乞法称量。名不犯法。而生顺违二行。准前思知。


媒等亦尔者。媒虽制重。招报轻也。


深厚缠者。成实第九卷。故不知品云。如人以深厚缠杀害虫蚁。重於杀人。二众初戒者入如毛头犯。不得受乐也。声闻不制二聚者。瑜伽三十九。地持第四。广释三聚戒。瑜伽云。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別解脱律仪。即是苾蒭。(乃至)近事女戒等也。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後。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广说如彼)。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相。广说如彼。大况能助有情有义利事。及瞻病事。能为宣说世出世利。王贼等畏。能杀合离。失财裘亲能劝离恼。施与资具。篇扬实德。慈心责过。知恩令猒恶法等也。


又就身口除梦中者。问眠时若有身口二业。可简二业。说除梦中。眠中既无身口二业。何須简梦。答与女同宿。随转得罪。由前方便。今结眠中。故須简此。有身业眠。显其单梦开之不犯也。


二众漏失。尼提僧残。约力分限也。


衣食将补者。上行三衣。不开畜长僧食乞食一揣等。


异时处事者。时药等四。约时也。受戒洗等。约处也。四钱三角尺量等。约事也。形相者十五种者。二处二处非极大极小等也。


余可知者。示相如调达破僧差人说过。須有十过。入宫十过等也。心境者。约境想论也。内外者。一者有情为境。名之为内。非情为境。名之为外。二者自身名内。他身名外(余释从烦)。


其希数讥过或从境缘並六所收者。或可別论亦好。尼取僧衣希故但吉。僧与尼衣讥故得提。僧取尼衣讥故犯提。尼与僧衣无讥故吉。境缘者。即内外中取。容不別辨。


十种胜利。戒学之所获也。故瑜伽九十九摄事分中云。如来观十种胜利。於毗奈耶中。为诸弟子制立学处。谓摄受僧伽。令僧精恳。乃至广说。律摄云。观十利制初他胜等。章中分三。初有三利。能生众法功德等。若准瑜伽九十九摄事分中。亦分为三。而不同此。彼云。如是十种胜利。略摄为三。即此三种。广开为十。何等为三。一者令僧无染污住。二者令僧得安乐住。三者令佛圣教长时随转。今详。理实前九並是令僧无染污住。及安乐住。且据別相。前之二利。令僧无染污住。次有七利。令僧安乐。後之一利。令教长时。次当別释。律云摄取於僧。疏中所释。非无有据。见论第六云。若少欲知足人者。即能受持。是故佛为说戒本。如五色花次第贯穿。亦如七宝珠贯之次第。若准如是。瑜伽八十二云。问摄受於僧等诸句。有何义耶。答摄受於僧者是总句。九十九云。若能摄受四大姓等。正信出家。趣非家众。当知说名摄受僧伽。(述曰。前文总相。後文別相也)律摄云。一为摄取僧伽。谓於刹帝利婆罗门薛舍戍达罗家。有善男女人。正法中深生敬信。而作苾刍。以成众故(与瑜伽九十九同)。令僧欢喜者。或可如八十二云。令僧精恳者。令离受用欲乐边故。准此为治染乐而得法乐也。律摄云。二为僧伽极善者。既入善说法律之中。能令善法极增盛故。令僧安乐者。八十二云。令离受用自苦边故。律摄云。三为僧伽乐住者。说斯善法还净施债故。九十九云。由五种相。应知说名令僧安乐。一者令顺道具无所遗乏。二者令摈异法补特伽罗。三者令善除遣所生恶作。四者令善降伏诸烦恼缠。五者令善永灭随眠烦恼。应知此中。最初安乐增上力故。未信者令生净信。已信者令其增长。第二安乐增上力故。调极鄙恶补特伽罗。第三安乐增上力故。令惭愧者得安乐住。第四安乐增上力故。令善防护现法诸漏。第五安乐增上力故。能令永灭当来诸漏(已上论文)。准此即从未信者已下。六利通名令僧安乐。此亦是总前八十二。令离受用自苦边者。即据別相。亦不相违。令未信者信章十中。准善见论第六释也。八十二云。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已信者令增长。见云。若有信心出家修学禁戒等。如章八十二云。已入正法者令成熟故。律摄云。善护彼心故。难调者令调顺者。章中所释。取见论意。八十二云。犯尸罗者。善駈摈故。律摄云。折伏恶人者。犯重之人。由不护戒。以折伏法而駈摈故。惭愧者得安乐者。疏释亦准善见意也。八十二云。净持戒者令无悔故。摄云为怀惭乐住者。谓凡夫极淳善人。为令此人无有鬪诤安乐住故。断现在有漏者。疏亦善见意也。八十二云。防现法漏者。随顺摧伏烦恼缠故(谓顺生有漏伏道也)。摄云。断现法漏者。谓是现缠令不行故(意同瑜伽)。


断未来有漏者。善见云。为不断五情故而行恶法。後堕地狱中。受诸种种苦毒。非直一受而已。轮转在中无央数劫。八十二云。害後法漏者。止息邪愿顺梵行故。随顺永断惑随眠故。言邪愿者。九十二云。谓有一类补特伽罗。先求涅槃。而乐已後为天妙欲爱味所漂。所受持戒。回向善趣。准护尸罗。便生喜足。是名外结补特伽罗。於增上戒第一耶行(已上论文)。惑随眠者。即是种子。种子唯是无漏道断。故言害也。今此持戒顺生彼道。故云随顺也。摄云谓是烦恼业种。令永断故。正法得久住者。疏亦善见意也。彼文云。问曰。何谓学正法久住。答曰。学三藏一切久住。佛所说是名正法。於三藏中。十二头陀。十四威仪。八十二大威仪戒。禅定三昧。是名住受正法久住。四沙门道果及涅槃者。是名得道正法久住。八十二云。为令多人梵行住转得增广。乃至为诸天人。正善开示道者。为令圣教长时相续。无断绝故。摄云。谓如法宣说。广利人天。展转相教。令法久住故。


犯等四句。一犯。二不犯。三轻。四重也。初制异语。後制恼僧。初制嫌。後制骂也。


异语嫌骂无別初者。此应思择。多论第二云。得犯恶行罪。婬是法故。无业道罪。自己妻故。无犯戒罪。佛未结戒故。林中比丘得二罪(不得犯戒罪。佛未结戒故。不同疏释。恶行者。別有失威仪故也)。


出家人一切邪者。成论十二。十不善业道品云。问曰。若出家人取妇。免邪婬不。答曰不免。所以者何。无此法故。出家法当离婬欲。但罪轻於犯他人妇。增一含二十六。告诸比丘僧。伽摩比丘。七变往降魔。今方成道。自今已後。听七变作道。过此限者。则为非法。


总明受法行者。是唯释相。作此名字。如释相中释八比丘。亦明诸受行。


离明受法共者。亦准释相。如云。是中比丘者。余比丘众受大戒等。如疏释云。人殊报別。假缘义一是。


离明行法同者。亦准释相。如云。我为诸弟子结戒。宁死不犯是也。


又此別出境界者。前言不净行。何境起犯者。举前略戒本难也。尊者曰为九者好。准释相中。各別释故。若尔前难云何通。答前略戒本。亦已含有。当若无此广戒本者。亦須离出境界別释。故为九好。


义五文四者。第五篇无若比丘句也。


以不对之开舍戒者。问为以缘起不在下三而不对开。为有別理对下三戒不开舍耶。答具由二缘。言別理者。佛具正知。义无相反。若开舍戒。行盗煞妄。事即招讥。又设劫来。佛亦遮断。如下文中不许度贼。及曾煞人。妄语得利。盗圣人物。亦在贼摄。虽容得或。要自佛遮也。假教者。谓假广教示相分明也。祇律第二。有一比丘。谓羯磨比丘也。十律第一有四。一名字比丘者。以名称。二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戒。又復贼住比丘。剃除鬓髮。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三为乞比丘。从他乞食故。如婆罗门从他乞时。亦言我是比丘。是名为乞比丘。四破烦恼比丘。诸漏结缠。毕竟不生。是名破烦恼比丘。五分第一有十一比丘。乞比丘。持坏截衣比丘。破恶比丘。实比丘。坚固比丘。见过比丘。一语受戒比丘。二语三语。復为两种。善来受戒比丘。如法白四羯磨受戒比丘。然五分十五云。诸比丘一语受戒。言汝归依佛。有二语受。言汝归依佛。归依法。又三语受(可知)。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一语二语。三语受戒。(述曰)盖制後不应也。多论第二。若比丘。如章引之。


见论名为比丘含下七种者。彼论第七。八种得戒。即解释戒本之下若比丘义。八种得戒。上受缘中。已具列讫。八中既无名为比丘。何容说有含下七种。今详疏意。义准彼论。非谓有文也。谓彼论第七云。律本所说。能着割截衣者。是名比丘。沙弥亦名比丘。如有檀越请比丘。沙弥虽未受具。亦入比丘数。是名字比丘。准此论文。名字比丘。即当此间名为比丘。既言沙弥亦是比丘。故知此中定含下七。又准下文中。未度陈如。佛即告言。比丘应舍离二边等。故知並据通名比丘也。


相似比丘者。见论第七云。法师曰。云何名假名比丘。如长老阿难。夜行见一犯戒比丘。问咄此为是谁。犯戒比丘应言。我是比丘。此是假名比丘。无坚实也。


此有多妨者。谓违十诵。又此八中已有破结。何須別立自誓比丘。又此律中。上下无文说有自誓。又称之与誓其义全別。不得妄通也。


五邪命。智度第二十二文也。


是中比丘者还牒第八者。首律师云。此是简滥。前列八种。或时名滥。如沙弥陈如等但有名字。或时相滥。如割截等。或復行滥。如乞求破结等。或言说滥。如自称等。或有躰滥。如善来羯磨等。自余七种。或时少分。或时全非共比丘义。此师意说。此中所辨共比丘者。意取犯人。若如善来全非犯者。名为比丘。既通一切。於中圣者。即非犯人。余亦准此。故有一分。非是此中共比丘义。故今简取羯磨之中共比丘义。不举前二者。前言善来羯磨。此二唯受。破结通两即是此中具有三受。何故但举羯磨。不举前二也。


以对上二总举列者。前许略释戒本八句。一一皆有举释结三。上来总举若比丘句。復已总列八比丘。此举及列名。为上二也。今详不许。是释羯磨具缘之义。如上第二卷记中辨。


同戒者。多论第二云。同入举法者。初受具比丘所学。百岁比丘亦如是学。十诵亦尔。多论又云。问若百岁比丘。同初受戒比丘所学者。初受戒比丘。扫地涂地取水。种种役使。亦应同不。答百岁比丘亦从少至长。是故说同。


文言不静者。谓有所对人也。滥此所对故略者。如文已有两个偏句。若据更出一个俱句。静作静想不成舍者。人便生疑。亦应对此更明俱句。云不静不静想不成舍戒。理实不静作不静想。即成舍戒。今恐滥前静作静想。由是相从。二俱不出。今详。或可偏句尚不成舍。第三俱句。理在妄言。故略也。十诵云。独作独想等。见论第七。遣使若书若作手印向人说。此不成舍。


三舍戒等心谓有欣厌心等者。如此处文辨欣厌心。下尼犍度。比丘尼直心舍戒不成舍。故知須有舍戒心也。


决定心者。即如此文戏笑等。不拟定舍。祇律第二云。我当作沙弥。作俗人。作外道。彼心念口言。未决定。向他人说。是名戒羸。若说戒羸事者。语语兰罪。又云若嗔恚。若九十说。若独说。若不了说。若因诤说。若独想说。若说前人不解。若向眠者说。向狂人说。向苦恼者说。向孾儿说。是名不舍戒。尊者云。一五分。自心舍。成舍。强逼不成。二祇律。久思心舍。成舍。平舍不成。三欢喜心成。如祇律及此法尼。四寂静心。祇云。因诤说不成。五决定心。如祗不决定不成。六欣厌心可知。


前境领解者。见论第七云。若发言向一人说。若此人解者。即成舍戒。若此不解。有边人解者。亦不成舍。若向两人说。一人解。一人不解。成舍。若悉解者成舍。若向百千人说。解者成舍。若为婬欲所恼。向同学说者。復自忘畏。因在屏处作大声。而言我今舍佛。随有解者。忽有边人解。此比丘即成舍戒。若此比丘语已。未即时解。久思然後解。欲舍戒者不成舍。


广说可知者。如见论第七。祇律第二。五分第一。十律第一。必也临事可验多久。若欲无过而成舍法。如多论第二。彼云。问曰。舍佛者是根本。弃皆三宝。更得出家不。答曰。有论者言。更不得出家。又云故得出家。以不随百遮故。又云然舍佛已。现在无吉祥事。所作无吉无利。灾祸归身。欲舍戒无过者。若舍具戒。当言我舍具戒。当言我舍具戒我是沙弥。若舍出家戒者。当言我舍出家戒。是优沙塞。若舍五戒。当言我是归依优婆塞。如是则成舍戒。亦无过咎。又言若以着白衣被服。有人问言。汝何故尔。答曰。我罢道。我作白衣。亦名舍。或时都无出家人。若得白衣。不问佛弟子非佛弟子。但使言音相闻解人情去就。亦得舍戒。舍戒一说便舍。不須三说。若准伽论第五。云何非舍戒。若狂屏处。自说沙弥所外道白衣所。不於住性比丘所说。不名舍戒。与多论相违。任情通释。又伽论第九云。问若比丘作外道服。或舍戒不。答不舍戒。犯兰。若人问汝是谁。答是外道。故妄语波夜提。问若比丘作居士形。舍戒不。答不舍戒。犯突吉罗。若人问汝是谁。答是居士。故妄语提。


不同祇律者。彼律第二云。若言舍过去未来佛。不名舍戒。得偷兰罪。若不言舍过去未来佛。直言作佛者。是名舍戒。觉云。祇律过未得兰。此律不言得兰。故云不同祇律也。祇律文中。唯舍和上。即成舍戒。舍阿闍梨。不名舍戒。得兰罪。以此准知。舍同和上等。彼虽无文。亦非舍戒。不同此律也。作佛舍者。祇云。舍正觉。舍最胜。舍一切智。乃至舍罗睺罗文。舍金色身。舍圆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若舍一一佛名号。皆名舍戒。见云。佛有一百名。法亦如是。余诸句亦如是。乃至如是随号。皆成舍戒舍。法者。祇云。无为涅槃。离众烦恼。一切苦患永尽无余。是名舍戒。又云舍九部经论。善见意同。舍僧者。见云。舍四双八辈。无上福田等。舍戒者。见云。舍比丘戒比丘尼戒。比丘毗尼比丘尼毗尼。初彼罗夷。第二第三第四夷。乃至吉罗亦成舍。然见论中。乃至舍受戒弟子。依止弟子亦成舍戒。如彼广说。多云。舍和上阿闍梨者。以因得戒故。舍比丘乃至优婆夷。乃至不与汝作同学戒舍戒者。以本同归向。一味一道。今若舍之。则佛法义断。以是背佛法故。戒则失也。祇律。舍一比丘及众多比丘。不成舍。要舍僧方成。不同多见二论也。


除大小者。祇云。象身大鸡身小得兰。若象身小鸡身大得夷。又云。若彼身大。虽入不触其边者兰。有众生一道。是处食是处大小便。若婬此众生夷。正法念经云。繫缚诸天子。莫过诸女色。女人缚诸天。将坠於恶趣。优填王经云。女人最为恶。难以为因缘。恩爱一种缚。牵人入罪门内。


病及树界者。別众食戒云。病者下至足跟劈。洗浴戒云。下至身体臭秽。燃火戒云。須火便身也。树者。离衣宿戒云。树者与人等。足荫覆跏趺坐。不共住。多论四义(录也)。


息外道谤者。论云。若与恶人同事。外道邪见及以世人。咸生诽谤。当言佛法有何可贵。不问善恶。一切共事(已上论文)。


口中行欲。见论第八有文。应捡之。伽论第三。大便道过收夷。小便道过节夷。口道过齿夷。不同此律入如毛头也。


下文嗔恚女醉女狂等三女合五者。条部文中。有五种女。谓眠醉狂嗔及苦痛女。於中眠女。此上文中。已是有竟。应言狂等四女。疏言三女误也。言合五女者。谓彼三女并此妇童女。合五也(应言共女)。


各有觉不觉。新死少分坏。应作如此分別。文无者。文中但有乐等六句。初句三时俱乐。第二第三第五。二时乐。一时不乐。第四第六。一时乐。二时不乐。理有三句。文中俱二。谓更加始入不乐。入己乐。出时不乐。合七句也。计算准知。祇第二云。受乐者。譬如饥人得种种美食。彼以食为乐。又如渴人得种种好饮。彼以饮为乐。受欲乐者。亦復如是。不受乐者。譬如好净之人。以种种死屍。繫其颈上。又如破痈热铁烧身。不受乐者。亦復如是。见论第七。不乐者。如内毒蛇口。如内火聚。乃至於五欲中。如五拔刀贼伤害无异。若如此者即无罪。


九境逼己者。男黄门二形。三趣分故九也。道非道者。见云。非道者。水道边有疮。从疮入水道出等是也。若语不语者。防巧情也。见论第七云。若诸长老。闻说此不净行。慎勿惊恠。应生惭愧至心於佛。何以故。如来为欲慈悲我等。为愍我等。为结戒故。说此恶言。若人如是观如来德。便无嫌心。若佛不说如此事者。我等云何知彼波罗夷偷兰遮吉罗。若有法师为人讲时。听者说者。以扇遮面。慎勿轻笑。若有笑者。即应駈出。何以故。三藐三佛陀。怜愍众生。金口所说。汝应惭愧至心而听。何以乃笑。故应駈出。未必有初犯不成者。此中意言。制夷之时。对之制轻。纵有後犯而不成者。即当第二。不开最初。无文开故。如调达出血。即是第二。以煞戒中不成兰名。先已有故。尊者曰。不然。一代之中。亦应有人犯不成兰。但结集家集之一处。未必即是相对制也。准斯即应別开最初。任情取舍耳。


含五方便者。此戒无想疑故也。


能所以显教人者。能所义如上十门中已辨。


上明比丘自作教人者。指已上文。是辨比丘自作教人二业也。


下四众犯尼之自作者。於下文中。比丘尼波罗夷。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即是四众犯。於中尼犯。即是尼自作业也。故此文中。但明尼教人业也。


除比丘比丘尼者。瑶云。此有三义。一能中说除。谓下二众教上二众。若作不作。下唯犯吉罗。二者所中说除。若上二众教下三众。若作不作。下众唯吉。三能所合除。上二众下三相教。若作不作。能所俱吉。摈不摈异也。


即出犯主者。以想疑故。而得兰罪。想疑之心是主也。


执此半坏谓为重境等者。不然。不由妄执得免僧残。今且两释。一者即与境想无异。谓於此中。散文解释。至境想中。来入境想。故无失也。又释想有二种。一者迷想。即境想摄。二者故起假想之心。想彼半坏。以为正道。畅情处重。故结偷兰。兰名虽轻。业道实重。不比僧残也。後释好。


式叉摩那或式叉摩拏唐翻正学沙弥者。旧言息慈。理实沙弥片有息除之义。所言慈者。以其经云沙弥救蚁。故然也。净三藏云。室罗末尼罗翻为求寂。释言。谓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言息慈者。意准而无据也。唐三藏云。室罗摩拏洛迦。翻为勤策男。勤谓苾刍。勤人所策故曰也。室罗摩拏理迦。翻为勤策女。释义同上。或局尼三。如洗净过分戒。唯结僧二。如兰若六夜及四提舍尼。或独结尼。如尼本法经宿。或专二具。如减年受戒等。或专比丘。辄教等也。


犯有六义。理須思择。


此律初三有文者。初即可知。


第三失威仪者。如众学中。以故作故犯非威仪。是也。然彼但言失威仪吉。不简不故作。应不同彼也。尊也为命难故开。不以梵行难故开。以此即是梵行难故。


下三篇事轻故者。理亦須简诸性罪戒。如煞畜等。不以二难。开使煞畜。余类准知。


余三別开事义俱局者。或可睡眠无所觉知。不受乐。一切无有婬意者。摩触等戒。亦有开义。


要須於三时中不忆识是比丘者。此准十诵五十九为言也。彼云。若自知我是比丘。作婬得夷。若不自知不犯。若准此律。片似不同。此下文言。如从高坠下揽小草木。即应片有忆识。痴心多了心少。即应开也。

   

●次明盗戒


非盗之滥者。敬云。初句是不与取。然而非盗。


又摄损财义不尽者。第二句非不与取。然是损他。是盗所摄。


於阙缘义不便者。若立缘言。有主有主想阙缘。得云有主物作无主想。若立缘言。知有主阙缘。不得言知无主。以其容实有主故。故不便也。然此具缘有余共评。加重物想。及与方便七缘者好。今详。若重物作轻物想。虽当盗时。不成夷罪。入手之後。知是重物。即須还主。若必不还。即成夷罪。有此不定。章中不言也。


兴方便者。或如寄物。先在箱筐。後主来索。率尔不还。即无方便。犹不定故。故亦除之。阙缘准此。亦应思释。


具七方便者。阙通缘阙缘阙缘方便。若別缘中阙初缘者。即境差方便。若阙第二。即想疑方便。若阙第五。即余三方便。一切诸戒。皆准此知。下別不更论。


科文悉同可以比知者。应比前戒中科文。义云。从初至正法久住。辨结戒相。以明行法酬身子结戒请。第二欲说已下辨说戒相。以明教法传通之益。酬身子说戒请。就前文三。初至呵责。正明比丘坏略制缘。第二告诸比丘已下。制广补略。第三集十句下。招生十利。第二大段酬说戒请。於中有二。初明戒本说之仪则。第二比丘义已下。广释戒本犯等四句。於中復二。初至沙弥尼突吉罗。明成犯相。次不犯相。前中復二。初大僧犯相。第二比丘尼已下。四众犯相。已下诸戒。皆准此知。


五分第一作箜篌音。僧祇第二作完成瓦屋。种种尅画。安施户牖。唯除户扉户龠衣架。余者一时烧成。见论第八。唯户扉。是木以赤正汁。涂外烧之。孰已色赤。打之鸣唤。状如铃声。风吹窻牖。犹如音乐。文云。慈愍众生者。见论第八。掘土蹹泥火烧。多诸众生。因此死故。无损物之咎者。见论第八云。法师曰。檀尼迦。用物作屋。如来何故而打破。答曰。此屋不净。是外道法。(又云)若比丘多闻知律者。见余比丘所用不净。法即取打破无罪。物主不得作是言。大德已破我物。应还我直(论中广明作应法物等。不录之。论虽说此。亦須知时)。若准祇律。亦愍比丘。故破其屋。祇第二云。是达尼迦罗。得出家。犹故不能猒本所习。工巧伎术犹未能舍。而復焚烧伤煞众生。又此瓦屋寒则大寒。热则大热。能坏人眼。令人多病。有是诸患。汝等当坏此屋。莫令当来诸比丘习此屋法。


十云摩竭国韦提希子等者。彼律第一。从守材人索材。故之言也。


文四可知者。初王断应死。二覆念不应。首云。贵财薄道。招讥不轻。王法之体。深非所宜。设王自念。不杀沙门。三呵以放去。四不平王意。


则众生心伏等者。並多论第二意也。为遮恶比丘。故两言之。论第九文也。


随国所用八种钱者。资宝戒云。金银铁铜鑞锡木胶也。今详。西方市易本用贝珠。或名贝齿。大如中指。即小螺皷也。彼出南方。大损生命。贝齿二十。名一迦枳你。四迦枳你。成一磨洒也。然垂磨洒。更成总数。许似此方垂百成贯。谓二十磨洒。为一迦利沙波拏。即一千六百贝齿也。若盗一迦利沙波拏四分之一。佛判成夷。即五磨洒。合有四百贝齿。以成重罪。旧言五钱。其义失也。此据佛在制时国法。故见论第八云。尔时王舍城。二十摩娑迦。成一迦利沙槃。分迦利沙槃为四分。一分是五摩沙迦(已上论文)。若据现今西方国治。十六磨沙为一迦利沙波拏。若盗四分之一。即四磨沙。而得夷罗。又且八十贝齿。为一磨洒。此数揩定。古今无异。若迦利沙波拏。随王改法。增减无定。傥若十二磨沙为一迦利沙波拏。若四分之一。即盗三磨沙。而得重罪。或更增减随应准知。故伽论第一云。问颇有取三钱。犯夷耶。答有。若迦利仙直十二钱。问颇有取十钱。或取五钱。犯波罗夷耶。答有。若迦梨仙直四十钱。或直二十钱(已上论文)。西方诸师。今时断事。皆亦同尔。又议用钱。亦准贝齿以论其直。金银疋帛。咸准成科。西方且然。若依此地。古来翻译。多翻为钱。深乖本意。且如僧祇第三云。十九故钱为一罽利沙槃。此即分部之後。随王减数十九磨沙而成总数。翻之为钱。译者之过。非谓或说偷兰以为四重。亦非四钱三角也。十诵五十一云。云何是五钱。答若一铜钱。直十六小铜钱者是(已上律文)。盖是翻译之家。准吴主孙权嘉禾五年铸大铜钱。一当五百。又至赤乌元年。铸大铜钱。一以当千。至赤乌九年並废之。由此译家。准此义翻。故当谬矣。今详。即是十六磨沙。为一迦利沙波拏。非谓十六小钱当一铜钱也。故知十诵即是四分之一者。四磨沙成重也。古来共断言。大钱满五。小钱八十。谬之甚也。然准此地。用钱市易。钱替贝齿。即应四百成夷。古来乃以钱替磨沙。五钱成重。行事务急也。行虽务急。枉断还损。故不然也。又准多论第二云。盗至五钱者。或言金钱。或言银钱。或言铜钱。或言鑯钱。无有定也。盗至五钱得夷者。阎浮提。现有佛处。及二天下。唯王舍国法。以五钱为限。又言佛依王舍国法结戒。故至五钱。如是名随国法。依而制罪。观律师意。欲以後义为定。而难不欲广(已上第二卷文)。第三卷云。王舍国法。五钱已上。入重罪中。佛依此法。至五得夷。如是阎浮有佛法处。限五得罪。若国不用钱。准五钱成罪。律师云。更有一义。秘不欲广(已上论文)。遍观此论。乃有译时详议之语。写入论文。此所引文。即其事也。又如此论第三下文云。若国禁物。持出王界。入死罪中。比丘持出律师初言得重。後更问之。似不入重。然违王教。突吉罗(已上论文)。述曰。律师者执梵本人也。後更问之者。即此方人问也。观此等文。咸是译时平章语也。前文云。各随国法。律师意以为定者。意说随国所用之钱。满五成重。又言难不欲广。及云秘不欲广者。即是磨沙之义。难可会通也。今三藏別撰一卷律摄注云。又亦不可取其死罪以断神州。世尊不遣依方国法(河图云崐崘山东南。方五千里。号曰神州。亦称赤县)。又云。南海用金。当此方一两。名一迦利沙波拏。分为十六分。名十六磨沙。盗四磨沙。南海断重。北方都货罗国。十箇银钱。名劫婆吒。即当此方一两。彼方律师。以劫婆吒。替迦利沙婆拏。四中盗一。即判成重。今准神州。将贯作总。四中之一。即二百五十。以结夷愆。今详。南海北方。虽有此断。彼方何必即契佛心。又贯成总。非佛诚言。百与万等。何非是总。总既不定。四一何成。三藏初来。又作一断。西方米价非贵非贱。直五磨沙。此方米价非贵非贱。直二十五。即二十五以判夷愆。数年之後。三藏自改。以无总別之名故。今復为详。彼方此国。贵贱难知。中庸之价。理亦难定。且如蒲州乾米。中价七文。将至洛阳中价十五。江南粟子。升三十文。若处中庸。义虽以等。至在西京。中价百半。两论实理钱数悬殊。故难取定也。今详。佛意欲使通行。以盗难知。故准俗制。缘起所显。论有明文。世尊不遣依方国法。未知何据。


言准俗者。佛制四戒。轻重必同。三俗入科。例知成盗。谓世共称为大过者。制之为重。未必要須至死成夷。故律文云。若煞若缚若駈出等。盖随方之意也。戒本中。若捉是王祖治法等者。义准言也。准祇第三。瓶沙先祖时治罪人法本有作贼者。以手拍头。以为严教。贼大惭愧。与死无异。後更不作。至祖治贼。以灰围之須臾去。父王治贼。駈令出城。瓶沙王法。駈令出国。时有一贼。七反駈出。犹故来还。劫煞村城。尔时有人。捉送与王。具白其事。王告大臣。以罪治之。臣言大王。莫付臣下。何有舍王。臣下专輙。王言将去。截其小指。有司急截。恐王有悔。时王即自试啮指。有痛殊难忍。勑遣莫截。臣言已截。王甚愁悔。即自念言。我今便为法王之末。非法王始。何有人王。伤截人指。瓶沙严驾。往白世尊。我之曾祖。唯有拍头。及至我身。伤截人体。自惟无道。愧惧实深。世尊为王示教利喜。礼已而去。佛告比丘。瓶沙过去亦曾畏罪。过去为王。号曰名称。有人作贼。缚送与王。王便思惟。自昔以来。始有一愚痴人。是愚痴人。不能满千。我便命终。即将愚人付一大臣。我須千愚。用作大会。数满白我。臣持愚人。繫在一处。王念愚人将无饥死。告臣曰此人莫令羸瘦。合着我无忧园中。五欲娱乐。復有愚人。闻王此教。便自送身诣臣所言。我是愚人。如是不久数满白。王闻甚忧。勑与愚人恣其财宝。復勑还家供养父母。莫復作贼。愚人闻教欢喜奉行。王以国位授与太子。出家学道。而说偈言。本求千愚人。作会谓难得。如何未几时。千数忽已满。恶法日夜增。大会於是止。欲离世恶人。宜时当出家。述曰。既准祇文。拍头等异。故知此律言提。明是祖王。乃至广说。祇律虽无闍王煞法。闍王严恶。煞义自成。五分第一亦云。佛问比丘。阿闍世王。人盗齐几便得死罪。比丘白佛。五钱已上便与死罪。十诵第一。鼻奈耶第一。皆是闍王。南山律师撰戒本云。若捉若缚若駈出国若煞。崇云。回唤圣言。事不轻尔。所以尔者。以制时戒。瓶沙身在。子未登位。如何悬知。後三治法。牒入戒本。今详佛在。闍王已崩。随结随牒。竟有何违。崇又云。若捉与结。若是先王。王既久崩。法不施行。如何今復牒入戒本。今详。此是徵责大师。先王既崩。僧祇何用说过去等。今牒意。随王治异。以制夷愆故也。广如破迷记中释之。见论十七云。有市故名聚落界。无市名村界。第八云。聚落者。一家一屋。如摩罗村此是一屋。亦名聚落。五分第一云。若城堑篱栅。周回围遶三由旬。乃至一屋。是名聚落。六兰若者。一盗戒兰若。如此戒村外空地。二头陀兰若。如谤戒云阿练若阿练若共同。三摄衣兰若。如离衣戒八树护衣。四六夜兰若。如六夜离衣戒。五安坐兰若。女不安座受食戒(此第四第五律中並云。去村五百弓)。六摄僧兰若。依十诵律拘卢舍。见论八槃陀罗等。说戒犍度辨也。十诵第一有四主。彼律广释。不能录。然彼律中但有三句。第一句(己物自护。或使人护是也)。第二句(如田土谷。无人守护。有我所心)。第三句者。如知事人守僧物等。此句律中无第四句。彼律意云。如比丘失衣。有知识。余处见即便夺取。失衣比丘。其衣已失。故无我心。贼復夺彼。亦无我心。衣主及贼。既並不守。然夺得者。守护此衣也。问诸律通论立二主。望本主结。其义容成。若望护主。违婆沙论百一十三云。问若盗如来兜堵婆物。於谁处得根本业道。有说。亦於国王处得。有说。於施主处得。有说。於守护人处得。有说。於能护彼天龙药叉非人处得。如是说者。於佛处得。所以者何。如世尊言。阿难当知。若我住世。有於我所恭敬供养。乃涅槃後。乃至千岁。於我駄都(此谓坚实。如来体骨。舍利之异名也)。如芥子许。恭敬供养。我说若住平等之心。感异熟果。平等平等。由此言故。世尊灭度。虽经千岁。一切世间恭敬供养。佛皆摄受。(述曰)论中正义。既不许於护主边结。何非违律。答经论多说业道之相。戒律结罪。差互不同。故成论第十二云。得罪福异。结戒法异。古来多引经断律。不应不思也。且大意者。身语意业。皆成业道。戒律独意。是污非犯。身语二中。业道有犯。戒律必犯。论其轻重。未必称业。如煞畜等。若戒律犯。不必业道。如煞草等。今准婆沙。但判业道。望佛成业。其义已成。傥全无护。应无业道。今律中意。欲判夷等。傥若了知此物有护。若其盗取。护人酬还。既损护人。宁容不犯。故不违论也。或若有护。始终迷心。决谓无护。於此心中盗塔物者。准论即於佛边得罪。後傥了知。护主已位应还护主可免夷罪。故断事应审问心也。


比丘寄鉢。四十七文也。


又一比丘寄居士物亦尔者。彼十律第六十优波问中云。一比丘衣鉢寄居士。居士受。是比丘往索。答言失。比丘言。汝自失。我不失。汝自偿。白佛。佛言。好看失不应偿。贾客寄比丘亦尔。见论第九。广明应不偿应之相。


第二別解有主者。前门总解不过正护。此门就前正护別开。故云別解。章中略辨人及三宝四主之异。今更委说。未为四门。开为六主。又復古来五义正护杂论。今论正主。断之令定。其损护主。一准正知。无劳烦杂。且四门者。一者人主。二非人主。三畜生主。四三宝主。开为六主者。三宝分三。故六也。


且第一门辨人主者。於中分三。一者直损正主易知。二者贼为物主。物人贼手。已作舍心。贼即是主。如下夺贼得不得门。疏中略辨。回彼义门。於此中解。亦为大善。三者北方人物。十诵五十一云。问取拘耶尼人物齐几。答计彼物。直五钱夷。弗于逮亦尔。问单越齐几。答彼国人无我无所属。故无罪。


第二非人物者。此律无文。多五十兰。善见无犯。多论第三。取非人五钱已上重兰。四钱轻兰。天与畜生。尽名非人。(述曰)准此。畜生盖能变畜也。五分云。非人物不与取。比丘比丘尼兰。余众吉。十诵第一云。取非人重物兰。又云。取非轻物吉。又五十七曰。阿难取天神像衣兰。善见第十云。饿鬼物者。四天王为初。亦入其中。若比丘取诸鬼神物无罪。若天帝云店贩卖。比丘天眼观见而取。帝释恡惜。还不无罪。以是应物故。若世间人。以物繫树。无守护者无罪(南山云。谓都无鬼神人等一切守护也。今详。部別不須会之。且依多论等)。上来多见。天並摄在非人位中第三畜生主者。五十多吉。鼻奈耶夷。善见无罪。五分第一云。畜生物不与取皆吉(皆者五众也)。十诵五十七。取虎残吉。由不断望故。师子残可取。以断望故(已上律文)。多论第二云。一切鸟兽残取吉。师子残无罪。此律条部文云。於鼠穴中。得药醉帛。佛言。畜生无用无犯。而不应受如是物(盖不应者吉也)。鼻奈耶第一云。师子竹园外。煞鹿而食。饮血而眠。余残若比丘取食。(乃至)下直五钱而食。为成弃损不受。虎如是(弃损者。夷名弃也。不受者。僧不共住也。盗余鸟兽物亦尔。不录)。善见第十云。畜生物者。迦楼罗龙王为初。若其化作人形。如帝释所说无异。若师子若虎煞鹿而食。不得夺取。恐煞比丘。若食竟。比丘駈去。然後取食。无罪(无罪者。亦是部別也)。上来三趣若作护主。其有损者。正主无异。随应准知。


第四三宝主者。章中三门。一辨盗。二互用。三出贷。且辨盗者。谓正於三宝结犯。復开三门。一者正盗结犯。二者辨营事人。三者处分受用。言正盗者。三宝即三。第一佛物。祇夷损正。十据护夷。涅槃虽兰。义准应吉。多盗像兰。奈耶亦弃。如章列祇第三云。摩摩帝用佛物重。此据佛在。示同人趣。南州所摄。故同人夷。若言无我。应同北方。亦应许偷罗汉等物。法相便乱。理不应然。无我据方。不得別判。且如北方衣食自然。岂同三方功力方得。佛既受施。示摄财物。义同功力。何类北方。故盗成重。章中復別。十诵五十一。有护计直。满夷。减兰。五十七亦云。有一比丘。盗佛图物。佛言。有守护者。计直具足夷。然章云。不定属佛者。意说由其护主处分。拟与佛用。故云不定。若定属佛。即同祇夷。何須据护。既言据护。故言不定。此未必然。但文且据损护非正。如论损正还同祇判。若涅槃後定无夷罪。以佛在日有人主义。灭後但有福田摄受。无人主义。佛摄受者。如前已引婆沙证也。然南山云。正望佛物。无其盗罪。无我所故。但得兰罪。同非人物。今详望佛无罪。违背婆沙言同非人。自乖无我。南山又引涅槃第七。若有长者。造立佛寺。以诸华鬘用供养佛。有比丘见华贯中缕。不问輙取。犯偷兰遮。若知不知。亦如是犯(已上经文)。崇亦引此证佛物兰。此义不然。经中兰罪。与律不同。故彼经云。若有比丘犯突吉罗。忉利天上日月岁数八百万岁。堕地狱中。何况故犯偷兰遮罪。此大乘比丘犯兰。不应亲近。何等名为大乘经中偷兰遮罪。若有长者。造立佛等。乃至广说。既言犯吉。忉利天上岁数如前。目连问经即不同此。又经说言。何况犯兰。故知兰罪岁数更多。亦不同律。又言何等名为大乘兰罪。故知非律相也。又言。若知不知亦如是犯。岂容律判不知成犯。若而正盗佛边。当言何罪。答且准多论盗像得兰。今盗佛物。理应轻罪。且如多论第二云。若盗佛像。为供养故无罪。若为得钱。转卖得钱兰。盗经不问供养不供。计钱得罪。若盗舍利兰(损重读习者。疏家解释。非论文也)。十诵五十一亦云。问若盗佛舍利。何罪。答兰罪。若尊敬心作是念。佛亦我师。清净心取无罪(已上律文)。今详此文。言盗像等。定无护主。若不尔者。纵取供养。损他护主。宁容无罪。既是无主。由卖得兰。此兰定望佛边以结。由佛摄受像舍利等。利益众生。故造像经。及报恩经第三说。优填造像。佛摩像顶。赞益未来。今由无惭。卖而得直。故得兰罪。五百问。比丘卖佛像有何罪。答同卖父母。问无主可然。有护何罪。答像舍利等。不可论价。但可望彼造作之功方求之费。计直而结也。上来且辨盗像等兰。无护佛物。理不同此。谓佛像等。佛本摄受。末代师轻心转卖。故得兰罪。论其佛物。佛但摄受。为供具等。设若盗取。其过稍轻。佛虽无损。不应故吉。然诸不应。是律相故。见论第九云。突吉罗者。不用佛语。突者恶。吉罗者作。恶作义也。涅槃华缕异相如前。故非成证。然鼻奈耶宗途异此。彼律第一云。若佛塔寺取者。为成弃损不受。声闻塔亦尔。谓檀越施。断彼施福。为成弃损不受(已上〔律〕文)。此即异宗之义也。婆沙不许施福边。断理实施已檀越非主。塔边岂夷。又不应言此是望护。护即损护。文中何用论其断福。第二法物者。章引修部文云。时有比丘。取他经作是念。佛语无价。应计纸直。彼疑。佛言。取五钱夷。多论第二。盗经不问供养不供养。计钱犯罪。已如前引。此据护主。如章已论。傥若无护。理应损正。应言亦望佛边结罪。以法及物。三世诸佛同所摄受。傥盗亦吉。上来佛法二物虽吉。业报极重。故涅槃经。若知不知。亦如是犯。不知尚犯。良由极重。第三僧物。南山分四。一者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房舍。众具。仆畜。园田。华菓林树。体通十方。定不可分。故盗满得夷。故祇律云。僧物者。纵一切比丘僧集。亦不得分。今详僧物。诸部两断。然章中引下文。恶心兰者。即不入此两断之中。此下文中。碍僧受用。非盗摄故。五分二十七亦云。不可护。不可责。不可分。云何护僧住处。不与後来比丘。若护若分。皆偷兰遮。十律三十四。羯磨与四比丘。不成分。突吉罗(已上律文)。准此等文。並是暂时遮。是故不入两例之中。第一例者。章引祇第三。僧物佛用。佛言得夷。五分二十八亦云。有比丘。盗心贸僧好物。佛言直五钱犯。准此两文。据损正主。此物乃是十方共畜。义同一主。一一比丘各各遍摄十方僧物。以彼所有同我有故。展转相望。无非主是。其犹一家同居有物。父摄一家。一切财物。子兄弟各皆遍摄。僧物亦尔。同一家有。故但一五即得夷愆。第二例者。如章所引。十诵僧物。五钱重兰。四钱轻兰。多论第三亦云。若盗僧物。五钱已上重兰。四钱已上轻兰。而报甚重(已上论文)。章云。随机之教。不得知通。今详。多论意同善见。故善见第九云。若房舍施与四方僧。若比丘欲诤取此房。不成诤取。无讁主故。不犯重罪(此论前文云。诤园得胜。园主作失想。比丘波罗夷。诤即盗也)。又第十云。盗戒有五事(谓五缘是)。若一事二事不犯重。若具二事兰吉。准此文意。由无的主。是阙缘兰。然崇判云。多论直言僧物不定色类。或是十方现前者。非也。见论十二云。復有比丘。取僧物。如己物无异。行用与人得兰。若以偷心取者。随直多少结罪。准此。见论望无的主。判无重罪。復望损僧。云计钱犯。故见论中即有两断。此即证成二例义也。上来二例。望义不同。据理推核。祇五为胜。第二十方常住。如僧熟食也。但使及时。悉皆得分。故名十方。不许将至异界而食。名为常(言异界者。今详谓异住处也。若一伽蓝。纵结多界。不由此界名为异界。若食差之。定无所犯。此住处僧。为僧经营。将食分去。亦应无爽。下当更辨)。若偷此食。古来共评。望十方僧。皆各有分。必不满五。得多兰罪。今详不然。分食虽然。唯得一分。望为食主。宝得遮为。盗此食时。如侵一主。但计满五即夷愆。犹如一家共营一食。分时虽復人得一分。未分之间为主理同。即盗此食满五即犯。僧食同尔。若许十方僧皆有分。必不满五者此言何据。若不別分为众多分。即不应说不满之言。若许別分云不满者。且如有人准盗一食。其所属僧既如尘筭。分尘等分。人无一毫。此中如何论其不满。犹如唯识论中。於麤色相渐次除折。至不可折。名曰极微。若更折之。便似空现。今此亦尔。更何所直。世尊但言下至草叶。是有所直。而不许盗。若更分之。便无所直。如何结兰。问若未分前各遍为主。应盗一五。望多主故亦得多夷。答由物同摄义同一主。他有自有无差別故。但唯一罪。问若遍为主。应得独用。答但使依时如法受用。实无所遮。何以然者。十方凡圣。於同梵行同许受用。故得无罪。由此善通。诸犯戒者。名盗僧食。十方凡圣不与用故。非时打钟。及全不打。益名盗食。计直成愆(明相前打钟。纵待天明。义同不打。非今日故。亦可但使打钟。表无私曲。待明而食。亦是无[亿-音+(天*天)])。由此见论十五云。若比丘无戒。依僧次受施饮食。是名盗用。母论第二云。比丘受人施不如法。为施所堕。(乃至)若无三涂受报。此身即腹坏食出。所着衣服。即应离身。多论第七。若僧祇食时。应作四种相。一打楗椎。二吹贝。三打皷。四唱令。此四种相使有常限。不得或时打楗椎。或皷等。令事相乱。不作四相。而食僧食。名为盗食。见论等十。若寺舍空癈无人。比丘来去。见有菓树。应打楗槌。若无楗槌。下至三拍手。然後取食无罪。又云有客比丘。来入寺见饮食及菓。以盗心而食。随直多少结罪。第三现前现前者。谓有施主。以物施僧。不假作法而分者也。此类大多。略论三例。一者已舍与僧。犹属本主(人与尔许。少即更添)。二者已舍与僧未定属僧(舍尔许物。未定何众)。三者已舍与僧已定属僧(用尔许物。定与此众)。即是律云。僧物为僧故与僧(立章也)。僧物者已许僧(初物)。为僧者。为僧故作。未许。僧(次物)已与僧者。已许僧已。舍与僧(後物)。此三僧物。復由施心。以分现前常住之別。且如初物寺別尔许。少则更添。岂不通常住也。然今且辨现前义也。此释虽与章疏不同。今详其致。理应如是。此中後物。若已作分。计僧多少。各望结之。问如有千人施主。但以十钱布施。若分千分应无所直。盗得何罪。答未分之前。义同一主。满五成夷。僧若处分。从上座行。随僧处分望人別结也。其第二。物既无定属。盗应得吉。若有主想即应结兰。其最初望施主结。以若不足。施主添故。第四十方现前。谓亡五众轻物。及非时僧得物也。及施之人。皆悉得分。名曰十方。作法受分。名为现前。善生第六云。若取命过比丘财物。谁边得罪。若羯磨已。从羯磨僧得。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若临终时。随所与处因之得罪。婆沙百一十三。亦同也。俱舍十六云。若有盗取诸逈转物。已作羯磨。於界内僧。若羯磨未成。普於一切佛弟子得(已上论文)。僧施一人。一人还僧。名为回转。分竟易知。若未分前。古来共许得多兰罪。故章中引戒场分衣等。既不成分。望十方结兰。崇释亦尔。今详经论。望十方结。十方法。谓一一人各为物主。是以望之。非十方计分多分以结多兰也。难释同前。如应思择。上来四例。崇但分两。一者但立十方常住(即摄初二)。除其第三。以是別属非是众物(此义不然。亦是众物)。二者十方现前(即是第四)。今详。南山分为四例。其义无违。有別相故。若论断理恐不可。已如前辨。


第二辨营事人者。大集二十八云。佛言。有二种人。堪作僧事。何等为二。一者具八解脱阿罗汉人。二者須陀洹等三果人。堪知僧事供养众僧。诸余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为僧知事。宝梁上卷。营事比丘品云。佛告迦叶。我听二人得营众事。一者能净持戒。二者畏於後世。喻若金刚。復有二种。一者识知业报。二者有诸惭愧及以悔心。後有二种。一者阿罗汉。二者能修八背舍。如是二人。我听营事。自无创疣。何以故。护他人意。此事难故。(又云)若有比丘。善持戒律。善毗尼义。营事比丘。应往其所数数问义。云何营事。不令得罪。自无所损。不害於他。持律比丘。应观其心。随所营事而为说法。所谓是应作。是不应作。营事比丘。於律人一心生信。礼敬供养。第三处分受用者三。第一瞻待俗侣。二者开比丘用。三者与尼食得不。初瞻待俗侣者。如章。问盗损可尔。乃至引祇第三。若损若益事。十日王来索好食已下。並第三十四文也。多论益不应与。损即应与。故彼第四卷污家戒中。广明应不。且略引者。彼云若以少物赠遣白衣。纵使起七宝塔。种种庄严。不如静坐清净持戒。即是供养如来真实法身(立精舍如祇桓。又四事供养。满阎浮圣众。亦不如静坐等)。若其强力。欲破塔像。赠遣得全。当卖塔地华花。若塔有钱。若余缘得物。随宜消息(已上论文。往僧准之)。大集四十二云。但是众僧所食之物。不得輙与一切俗人。善见十五云。净人番上等。五百问云。问白衣投比丘为道未度。得食僧食不。答曰众圣得。不白犯堕。又母论第二。若父母贫苦。应先受三归五戒十善。然後施与。若不贫。虽受三归五戒。不中施与。多论第四。父母是福田。则听供养。若僧祇人为僧祇役故。此则应与。一切孤穷乞匈。怜愍放应与一切外道。常於佛法作大怨敌。伺求长短。是亦应与。五分二十。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与。白佛。佛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於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不能报須臾之恩。从今听。比丘尽心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述曰)亦应分別自物可知。第二门者。五百问云。问比丘为僧乞。道路己身得僧食不。答先白僧听得。若去时不白。还白听亦得。若不听还偿。不偿犯弃。下文。一住处众多痴比丘。集在一处。优婆离至。都不瞻视。优婆离以是即去。比丘白佛。佛言。若有三藏比丘来。当往半由旬。迎逆承事。安处洗浴。给其所須饮食。若不。如法治。他皆传云。准知事人。衣是十方现前物。亦有云用常住物。如知事人与福饶类。今详。後解亦好。见论第九。若比丘。若於读诵教化说法。能得利供众僧。众僧不得差知僧事。有房舍衣鉢。应先以好者与之。饮食菓木。得加分与。(述曰)要实有德。方可受供。故多论第三云。若学不根本如学问法者。取学问腊则不清净。又章引十诵三十四病人索药事。又五分二十一。有比丘。有物摄四方僧。有僧加梨。佛言。听贸。若价多少。应互倍。若贫无物。而必是少欲知足者。亦听与之。余衣亦尔(已上律文)。下文与营事房。祇三十二僧地种菓菜等。下当辨之。


第三与尼食者。多论第七。与尼衣戒云。乃至一饼一菓。皆突吉罗。除打犍稚。众中次第与食。(述曰)既打楗椎。明是僧食。又应暂时。非是常与也。第二门。章云互用者。今开为四。一者受施差別。二者得物处异。三者通用通畜共畜等相。四者正明互用。


初门復三。一者受施问心。二者施主差別。三者施物不同。言问心者。谓应审施主口语。恐彼不解。浪标施物。故十诵第六十云。祇桓中。四方国主不知法人。皆来大会。有布施者。比丘呪愿时。赞佛法僧。舍利目连那律金毗罗。如是三宝。无数无量阿僧祇。是中或有持佛名。持法名。乃至持阿僧祇名。大会既散。还田舍聚落。余时诸比丘。出诸国乞。有持佛名字者。言佛来与。持法名者。言法来与。乃至持阿僧祇。言僧祇来与。比丘不受。白佛。佛言。是边国人。不知为是比丘故与食。而名与佛法等。自在应受(已上律文)。多论第五云。凡为施法。应令心定口定。施福既深。又易分別。若施佛者。定言与佛。若施法者。应好分別。若施法宝。口必令定。若施经书。口亦令定。若定施法师读诵经人。口亦使定。若施众僧。亦有三种。若僧祇腊。若自恣腊。若面门腊。於此三种应好分別(已上论文)。十诵三十七云。佛言。与物时。使一比丘。在彼立者知別。是塔物。四方僧物。食物。应分物。第二施主差別者。汎施三宝。无滥不论。或有滥相。恐亏违者。略论六种。一者还人施主。十诵六十。守还人与比丘衣。比丘不取。作是念。是中谁是檀越。白佛。佛言。但随施者受。此律下文。守视人与比丘佉闍尼。比丘念言。此非彼食。白佛。佛言。此即是檀越。听洗手受食。(述曰)应任其施。不令从乞。若从乞者。堕在教盗。若必迷心不知非主。理亦不遮。二者贼为施主。伽论第四云。有诸贼施比丘。疑故敢取。乃至佛言。作施主意取。此律下文。贼施比丘佉闍尼亦尔。十诵六十云。诸贼破城邑已。後宫力来围。是贼怖畏急故。持物施诸比丘。施已便去。诸白衣见物。从比丘索。白佛。佛言。莫从贼取物。若贼主与当取。取已染坏色着。若坏色已。主故索者当还。三者因为施主。祇三十槃云。若有犯官事。未被收录。又未藉其财。尔时寄者得取。若王收摄。又藉其财。应语言。世尊制戒不得受(谓受寄也)。若言我与塔与僧施汝。得取。得已。不得覆上而去。当露持去。若有问者。当言塔物。僧物。我物。若听去者。不听去者当还。四者狂人施主。伽论第七云。狂人边得取衣不。或得或不得。云何得。不知父母所在兄弟姉妹自持物施比丘得取。云何不得取。父母等可知。不自手与。不可取(十律五十四亦尔)。五者非人施主。五分第八云。释提桓因作是念。今大迦叶从贫家乞。我当方便使我食即於迦叶也食之。次作一贫织师。在机上织。迦叶从乞。即取鉢盛百味饮食与之。迦叶得已。观是帝释。白佛。佛言。听诸比丘天边受食。又云世尊行至旷野鬼村。鬼神设供。佛听比丘从鬼受食。六者畜生施主。五分第八。有一猕猴。从树上下。取佛鉢欲持去。比丘不听。佛告比丘。听猕猴取。即持鉢到一树上。取满鉢蜜上佛。佛为之受。佛持此蜜。与诸比丘。告言听食。十诵五十七。一比丘在房中卧。夜鼠持食来着牀下。比丘起添手从净人受食。诸比丘言。长老得夷。佛语比丘。是鼠前世是比丘父。爱念子故见便心爱。持食牀下。比丘无罪。上来三趣。傥若随施三宝福田。皆应量直。可受应受。或有立掌护损失主等。非主义故。此不立也。


第三施物不同者。大约而论。略有四种。一者三宝。各有世俗胜义。多论第五云。问曰。佛在世时。何以但取一人分。灭後取三宝一分。答曰佛在世时。供养色身。是故但取一分。灭後供养法身。法身功德胜於僧宝。是以於三中。取一分也。佛在施主言供养佛色身受用。若言供养佛宝。则色身不得受用。应着爪髮塔中。施心供养法身。法身长在故。若施法宝。应悬着塔中。不得作经。不得与说法诵经人。若直言施法。分作二分。一分与经。一分与读诵经人。不与法宝。又施众僧。復有二种。一施僧宝。二但施僧。若施僧宝。凡夫僧圣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宝故。若施众僧者。圣僧凡夫僧俱取分。以言无当故。若言施三宝。应分三分。一分与佛宝。一分与法宝。一分与僧宝。众僧不得取。此物应还付施主。若无施主。应着塔中。供养第一义谛僧。(述曰)论文虽言三宝之物。是不可取。未必即以宝言简別。谓应问本施主之心。若言施与胜义三宝。是不可取。若不別标胜义之意。不分可取。如论所判。故婆沙第三十云。问诸施法物。谁应受之。答施世俗法物。说法师应受。或应以此书写正法。施胜义法物。应勤加守护。犹如守护窣堵波物。二者远方寄施。即多论云。如秦地寄物。来与法丰僧祇。若自恣若面门。随语分处。(述曰。法丰盖西方寺名也。僧祗即是四方僧物常住是也。自恣者。谓时僧得物时自恣分。论且言此。傥非时得。即非时分也。面门者。即十方现前僧食是也)若直言与法丰僧。应分作三分。一分与僧祗。一分与自恣腊。即自恣时分。一分与面门。随取饮食。若法丰无僧。乃至有一沙弥。沙弥应分作三分。僧祇面门自恣时取。面门腊随取食。若取自恣腊时。若食面门腊时。应打揵椎。若有比丘共食共分。无者自食自取如法清净。若无沙弥。应入近住僧。若无近住僧。应入近住尼僧。尼僧应好思量。若法丰僧有还理者。应举一处。还则与僧。若无还期。应分三分如前受用。若远方送物与尼僧。如前僧法无异也。(述曰。波〔演〕者。梵言波〔演〕那。此云〔周〕廓。舍院也。论中益谓是空住处。无常住物)若远处以罽宾佛法炽盗送物供养者。此物正应与佛。以法不离佛僧故。应分二分。一分入佛。一分入僧。罽宾有二部。一萨婆多。二昙无德。随意供养无过。若送物与五法僧。若无五法僧。即入五法尼。若无尼僧。若始终永无五法人者。此五法物应分三分。僧祇自恣面门。於中二种得入僧祇用。不得分也。面门还置本处。不得取也。(述曰。五法者。盖天授部。受邪五法也。此方傥有三阶物。准此断之)三者经律论中。有招提僧物及僧鬘物。古来相承。不了其相。南山云。中阿含经。阿难受別房。用施招提僧。庵婆罗女以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文中不了。准此房宇等是招提僧物。华菓等是僧鬘物。唐三藏云。招提者讹误也。正言拓鬪提奢。此云四方。译者去鬪去奢。招拓二声復相滥故。有斯误也。又准五分第十。捉遗宝戒。毗舍法母所遗宝。持施四方僧。白舍利弗。可以作招提僧堂。佛言听受。此即四方僧堂也。问若言招提。即是四方僧物者。何故宝梁上卷云。常住僧物不与招提僧物杂。以其常住即四方故。答先来有言。宝梁经笃而实非笃也。然言招提先来传释。谓世通路。置一院舍。看待客僧。名招提者谓据招引提接之义。非有典据。今应义准十诵三十七云。四种物。塔物。四方僧物。食物。应分物。得错互用不。佛言不得。佛语忧婆离。塔物不得与四方僧。不得作食。不得分(四方僧物。不得作三。食物亦不得作余三)僧应分物糓米。岂非常住。良由常住虽则是通。而本施心欲令作房。不欲令食故。即互用者不得罪也。见论十云。若檀越为作房舍。众僧回食得兰。应还直。又云。若檀越布施重物作房舍。若饥俭时。众僧饮食难得。或病。或值国土荒乱。比丘舍寺。余方寺舍菓树。无人主领。若如此者。重物得作食用。为护住处故。又寺中房舍。多无人修治败坏。应留好者。余麤败得坏卖为食用。为护住处故(已上律论)。准上来言。四方僧物。与食物別。食物即当宝梁常住。四方即当宝梁招提。故知四方僧物之中。亦遮互用也。如此解释。不违五分施四方僧作招提堂。南山所释。局言房宇。亦应太狭。以除食物之外。永久畜者。皆四方故也。人言卖房许作僧食。非因荒乱。亦招盗罪。若如先来相释云。招引提接。其物乃当萨多论波演物也。僧鬘物者。供养僧华鬘也。故十诵三十九。佛在舍卫国。有人施僧华鬘。诸比丘不受。不知用华鬘作何物。佛言。听受。应以针钉着壁上。房舍得香。施者得福。今详。一切僧供养具。並此收也。四者此方施圣僧物。崇云。盗圣僧钱必得重罪。以上座身现在。自为物主。若盗余般圆寂者财。非亲局主。但获业罪。今详。西方本无此施。教阙明文。难为裁断。又准崇断。理復不然。本施圣僧。非专上座。又施虽舍。圣未必来。以钱並是不净物故。若当受者。自付檀越。或須说净。荒客冥摄得了耶。又彼物相但施圣僧。圣僧谁当即来专摄。今详。此物犹无定主。圣未亲受。欲定望谁而结罪也。若当盗者。並得吉罗。若有主想。即得兰吉。业甚深重。由於圣境。起偷心故。又此施物。施心无当。十方圣众数等尘沙。既未定属一箇圣僧。可买供具供养圣僧。或復起立圣僧塔庙。於圣僧境。福用皆通。不同昔来唯在僧座。又不许以锦绮等物为圣僧座者。恐不然也。又此施法。传来尚矣。不得於今令其顿废。故受施时应告施主云。此物应为圣僧起塔。或造形像。种种供具。供养圣僧。檀越云何。答言任意。一切无过。又崇判云。般圆寂者。盗得业报。今详。虽般圆寂。非但业报。於律亦违。诸所不应皆吉罗故。前胜义物。盗並吉罗。由胜义性无摄物义。然此吉罗。极深极重。波罗夷罪犹不可比。下杂法中。舍利目连。檀越起塔。种种供养。佛皆听详。供养塔食。若沙弥。若优婆塞。若经营作者应食。然余食供具。理应不得回易余用。


第二得物处异者。略有四例。一者增祇十八。若故坏僧坊欲更治。掘地起基。得宝藏者。若净人不可信者。当应白王。王言此物应入我。我今施比丘作功德。即名施主。若已用半。王言若用者止。在者送来。比丘应送在者还王。若言何以用我物。尽送来。比丘已用物者。应用僧物还。若僧无物。应乞物还。若言已用者止。功德属我。即名彼用。若治故塔。得金银宝藏。若净人不可信者。当白王。净人可信者。得取停三年已。应用作塔事种种用。若王家觉。问比丘。得宝藏不。应答言得。若已用者。应答言得已用作此塔。王言已作者止。功德属我(用事索半准前应知)。若言汝不知地中。答言得已用作此塔王言已作者止功德属我(〔用半索半准前应知〕)宝藏应属我耶。尽还我耶。尽还我来。比丘尔时应塔物还。若塔无物。应乞还。若王问言。佛法戒律中云何。比丘应答言。佛法中若塔地得物。即作塔用。若僧地得物。即作僧用。若从佛法。佛用者无罪。若宝藏上有铁蒙姓名。若主问言见姓名不。答言见。已用作塔(进不同前王法)。上来律文。但论塔僧。义唯或若说法堂中。於法处得。即缘法用。理亦无失。或於地上施主舍去。既无问处。亦准前判。其遗忘物。如祇律云。诸人若忘衣。及严身具种种诸物。比丘忘衣鉢等物。见者当取。应唱令问。此是谁物。若是主者。与若无识者。应悬柱上。显令人见。若有人言。此是我物。言相应者应与。若无识者。停至三月已。若园中得。即作塔用。僧园中得。四方僧用。若贵宝物。不得露现。得宝比丘应审谛数看。有何相貌。然後历举。若人来问。言不相应者。应言此僧伽蓝广大。汝可广求。若相应者。不得於一人前与。应集众多人。教受三归与之。乃至若无人来。至三年。如上随所得处。当界用之。若入聚落。见他遗物不应取。若有人取与比丘得受。与者即是施主故无罪。上来诸物。教理判定。傥若恣者。即令三宝应得不得。随应损三而得罪也。然伏藏物。诸宗不同。故婆沙百一十三云。问若得伏藏。作盗想而自明者。彼於谁处。得根本业道。答於王处得。大地所有皆属王故。復有说者。於其田宅所属处得。所以者何。彼於此中。被税利故。如是说者。於王处得。大地所有王为主故。其田宅主唯税地利。非伏藏利。成实不许。故彼第十二。十不善业道品云。问曰。有人言伏藏属王。若取此物。则於王处得罪。是事云何。答不论地中物。但地上物应属王。所以者何。给孤独等圣人。亦取此物。故知无罪。又若自然得物。不名劫盗。(述曰)律论虽殊。理据王教。王若无教。随得处。王教若摄。理同婆沙。盗必计直。故下二十六章中。初章云。地中所須之物。属主者等。二者或有寺中。於池井上。有人施物。今三藏云。作非时浆众僧共饮。今详。傥或赎水。水无所直。同三藏判。傥贵水处有所直者。随本主用。或有俗人。观树华等。輙华树下而施物者。随三宝界。当分用之。同祇无爽。若树有神。为神故施。是非人物。三者或於寺中。有诸神像。俗人乞福。所施之物。即属非人。其事不可。寺中纵作。教未见开作堕邪命。亦有人言。於三宝处。若有所須。掷卜卦乞得便听用。今详。三宝不应在此邪命求物。不取者好。四者竪牌提名。所乞得物。以牌名定。亦莫佛前。为僧竪牌。令施者误。亦招互罪。


第三通用等相者。言通用者。如有施物。随於三宝可用处用。纵偏用尽。但使如法。並悉无愆。此不令分。违本施故。又此但於福处说通。若设酒肉。虽为三宝。有所缘托。或将买杖。以打净人。此损施福。还招盗过。若盗此物。由於三宝。是通属故。理应得兰。言通畜者。如十方常住。十方现前。未分之前。及常住常住等物。展转各为一切物主。亦如俗家。同居有物。盗如前断。言共畜者。虽物共有。不许偏小。其如三宝。共畜庄碾。得利平分。或多人共畜平分之物。若盗此物。计分而断。各望本主。随应得罪。


第四正明互用。如章。若三宝相望等。下文竹园。是通用相。通用相者。如前以释。宝梁上卷。佛物余二不得用。经云。何以故。於此物中。应生世尊相。佛所有物。乃至一綖。皆是施主信心施佛。是故诸天世人。於此物中。生佛塔想。而况宝物若似宝物。若於佛塔。先以衣施。此衣於佛塔中。宁令风吹雨烂破尽。不应以此衣贸易宝物。何以故。如来塔物。无人能与作价者。又佛无所須故(已上经文)。法物义准非经文也。但经云。三宝之物。不应令杂。章云。僧物作白羯磨者。经若如来塔。或有所須。若欲败坏者。若常住僧物。若招提僧物多。营事比丘。应集僧行筹索欲。作如是言。是佛塔坏。今有所須。此常住僧物招提僧物多。大德僧听。若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若僧不惜所得施物。若常住僧物。若招提僧物。我今持用修治佛塔。已上是羯磨文也。又云。若僧和合。营事比丘。应以僧物修治佛塔。若僧不和合。营事比丘。应余劝化在家人辈。求索财物。修治佛塔(已上经文)。


上来且是依章物辨。今经更委说。略分七例。一者三宝房宇。五百问云。问人施佛屋宅。未用可寄住不。答不得。便是佛物。今详。佛法二屋不可寄住。僧房容可经僧暂寄。若永互用。准祇。摩摩帝应结重罪。五百问又云。非佛屋佛像在中。可前食卧不。答得食。佛在时犹於前食。况像不得。但卧須鄣須。若有灯明。不得光中住。自有灯得。


二者三宝人畜。祇三十三。众生者。象马牛水牛驴羊麞鹿猪奴婢。如是一切众生不应受。若人言。我施僧婢。不听受。施园民妇。不听受。若言施僧奴。不听受。施僧使人。不应受。若言供给男净人。听受(施一人亦尔。然言净人。为断理僧。故得受。施尼反说。谓但得受女净人也。又云)。檀越信心欢喜。庄严象马布施众僧者。不听受。若持鹦鹉孔雀鸡羊麞鹿与。不听受。若言不受者我煞之。应语言。汝自放已。应与水食守护。勿令众生伤害。不得摄翅笼繫。若能飞行自活放法。若受众生。越毗尼。若准十律五十五云。佛言听僧坊使人。佛图使人。听象马骆驼牛羊驴骡。属佛图属僧。五百问亦云。问人施佛牛马奴。造佛牛马奴事法事可受不。答得受使用。不得卖(此之两文。许受畜生)。若论互使者。准多论第三。似当塔人不得僧使。僧人容得塔家暂使。论云。若属塔水。以供塔用。设用有残。若致功力。是塔人者。应卖此水钱属塔。不得余用。用则计钱。若塔无人致水功力。一由僧人残水多少。善好筹量。(述曰)除互使时。容得牛食。若非互使。若互与食。定应不通。


三者三宝华菓。母论第五。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三叶树。有福无过(已上论文)。僧华分用。塔华供塔。故多论第三。若僧地中。有种种华。净人取次第与僧。随意供养。不得私自供养三宝。若犯多僧取不尽。若僧和合。听随意。(又云)若塔地华。不得供养僧法。正应供养佛。此华亦得卖取钱。以供养塔。祇三十三。五法白一羯磨。拜作分华人。若华小者。应量分。若手作。准大者数分。若佛华者。应上佛。若僧华者。随意供养若转易。若华多者。卖得意已。得作別房衣。前食後食。犹多者。着无尽财中。菓法者。如上华中说(已上律文)。然准佛菓。虽言如上。其义未显。准献佛食。献佛已竟。塔[倭-女]人食。又准前多论。佛华许卖。菓应准同(又祗律云)。有比丘。僧地中种庵婆罗菓。长养成树。佛言。此种植有功。如是比菓树。应与一年。若不欲一年并取者。听年年取一枝。枝遍则止。若种一园。应与一年。若欲年取一树亦听。若芜菁若葱。如是比菜与一摄。若[卄/爪]瓠与一番熟(已上律文)。一摄者。再生可然。不生理推。善见十七云。若自有种子众僧地。应半与僧。若自有地众僧种子。半与僧。


四者三宝樵木。祇云。主人比丘不得自取遮他。容亦当护。不得乾生令斫。应供温室食厨浴室別房。当分依限。不得过取。若燃无定限者。多亦无罪。不听斫湿树。应取乾者。僧坊内树木。观望好者不得斫。山林无主守护。斫者无罪。(又云)一切华菓树。不听斫作房。若树老。无华菓者。应语檀越。主听得取。若必須木。復妨地者。使净人以鱼骨刺。若灰汁洗。若树已死。语檀越言。此树已乾。听取得用。斫华菓树。越毗尼。母论第五。若僧地树枯。不得独取燃火。以属四方僧故。有好树。众和合得作塔僧房。不知不得。若众中三四人。別作房共住。作房地中先有树。众僧处分与得用。不与不得用。若作房者。此地中自种得树得用。若本作房者。无有後僧住。不須白僧。得用此树。若所住房处有空地。房主为此房故种得树。得用治房。若本主不在。有余僧住。不須白僧。亦得用此树也。华树菓树。众僧和合。用治塔作房。私不得斫。十诵。僧园中树华。听取供养佛塔。有果者。使人取噉。大木供僧椽梁等。用树皮叶。随比丘用。


五者三宝物类。曲分四例。一者受用物。谓佛堂宇。衣服床帐案机等物。若经箱帘巾帊之属。此等並据无心施者。若经受用未经受用。不问暂永。不得余用。二物相望。暂借互用。理亦应得。永互亦犯。五百问云。问得买佛上缯作衣不。答不得。次僧物者。永互不得。蹔通三宝。上来言暂並須筹量。物无所损。事无所妨者得。二者属三宝物。谓庄碾等资生之具。可出息者。此可廻易得利各供。三者供养杂物。南山释云。华多许卖等。今详。应分两例。一者拟供养华。如南山释。二者已供养物。佛法华幡。不可改易。下文园物房舍。物园物房舍物。皆如塔故。二乘起塔华幡准同。五百问。先佛上缯得。取作佛事得用。若檀越不听不得也(准不变本体方得也)。萎华应弃净地之中。法准佛判。现在众僧。或有檀越。幡华供养。任僧处分。四者献三宝物。下杂法中。舍利目连。及以佛塔。听种种供养。所献之食。塔作者应食。见论十七。佛饭谁得食。若有侍佛比丘得食。若无侍佛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述曰)他皆引此。今观彼文。是檀越物。傥是僧物。准同无爽也。又将僧食。持用献佛。佛是法主。比丘尚得。佛准自成。不同余物不通互用。檀越献法。义同佛说。僧食无分。不劳用献也。献圣僧食。犹是僧物。任僧处分。


六者三宝局处。下文。定卧具不许移。设因荒乱。但许暂移。国王还安。应还本处。不定卧具。据本心通。容可移转二处常住。若欲同食。羯磨和通。人既尚然。净人畜等。若僧不使。义无互食等。伽论第四。共住比丘。盗心取四方僧物。度与余寺。寻便生悔。乃至佛言不犯夷犯吉。


七者三宝难辨。多论第三。若荒饿後。三宝园田无有分別。先旧比丘及以白衣。一切尽无。问定无处。若众僧和合。随意分处。


第三大门。出贷得不。如章引宝梁上卷。塔物无人能与作价者等。如前已引是。足文章中。略引经意也。章引祇律第三文也。彼(又云)知事人若交贷时。应僧中读疏分明付授。若不读疏。得越毗尼。章引十律五十五。塔物也。


无尽物者。即十诵云。毗舍离诸估客。用塔物。欲番转得利供养塔。是人求利故。到远处。持此物与比丘言。长老。是塔物。汝当出息。令得利供养塔。比丘白佛。佛言听。僧坊净人。若优婆塞。出息得利养塔。章引伽论。同十诵。上来三问义竟(次下释文)。


下三物上何不结罪者。此即举物。以广显属主。是故於上义门之前疏中。解此後三三句云。次解不与物。有三三句。並是有主。既言有主。明是举物。以显属主。非谓直辨物体也。崇云。旧将第三句是物体者。义亦不然。又云旧以不善文意等者。屡出刀劒也。


业心五中但有二缘者。但有重物离处二缘也。


若至增六但有三缘者。於前二上加盗也。


何故不至增八者。何故不於前增六中三缘之上。更加有主有主想。使满五缘耶。文言非己物非己物想有六种亦如是者。应言一非己物非己物想。二不暂想。三非亲友想。四重物。五盗心。六移离处。此准下文增六中释。是故章中引增六文。以释此文也。二十六章。章中分三。崇云。此且浪作异同。未顺文意。今详顺文。故僧祇第三云。有物分齐。如时等四药。净物不净物等。有处分齐。如地地中物。水水中物。船船中物等。故知与此律文意同。


三明盗心者。五分第一。四种盗心。彼云又以謟心曲心嗔恚心恐怖心取他物。亦名盗心。十诵五十六云。问六种取他物。苦切取。轻慢取。以他名字取。强夺取。受寄取。出息取。何等得夷。答除出息取。余者夷。伽论第七。有五种劫。谓强夺取。耎语取。苦切取。受寄取。施已还取。此律下文云。有五种贼心。第十疏中。虽有两解。观文但是盗物贼心。非关业烦恼贼也。黑闇心(谓愚心迷教。祇律。摩摩帝。即其事也。此律亦云。愚痴夷等)。邪心(邪命说法等得财也)。曲戾心(方便侵人口言不取)。不善心(即苦切他取也)。常有盗他物心(恒怀规夺)。是为五。復有五种贼决定取(倒易物筹。决令属己)。恐怯取(非理恐称。令惧输财)。寄物取(如律。第十四章释)。见便便取(伺他漫藏。而便往取)。倚托取(因官贵势。傍附得财)。是为五。南山云。以此诸文。证知心业。其相略显。足得垣墙防拟妄境也。


瓯盛匮盛等者。见论第九。十诵第一。多论第三。祇律第三。並云。瓯中瓶中箧中有宝有蛇。欲盗此物。恐其主觉。合瓶持去。若近若远。得轻兰。举出瓶底得夷。祇云若[檎-离+土]上悬酥油瓶。盗心取者。若绳软[檎-离+土]直。虽举未夷。离[檎-离+土]夷。若绳坚劲[檎-离+土]曲(取〔问〕前)。绳软[檎-离+土]曲(亦同前)。绳坚劲[檎-离+土][檎-离+土]直。举则夷。


二文书成者。南山云。如律师迹判。以重入轻。今详不然(至下衣犍度当辨)。应见论第九云。若言官行货。诤园得胜。园主作失想夷。若僧中判事。僧知故违理判者。判主得夷。若僧中详依理判。诤者不如兰。(又云)若画地作字。初画一头兰。两头夷。十诵第一云。言他得胜夷。不如兰。


三言教者。如下文。若以言辞。辨说诳惑而取。一切准知。见论十七。若比丘宝一腊。妄言二腊。依二腊次受利。计钱犯重(此则偷夏唱大)。四移标相者。见论第九。若地有二标。举一兰。举二夷。三标一吉一兰一夷。多标多吉一兰一夷。(又云)若偷地乃至一髮夷。何以故。深无价故。祇第三云。一麦夷。


五异色明离处者。十诵第一云。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多论云。移在异色。即离本处。十云。重阁陛一桄名一处。乃至舍未泥一堑名一处。草覆舍一重名一处。若木覆舍一木名一处。仰泥舍一画色。名一处等。


六堕筹者。下文盗他分物筹等。是也。


七转齿者。十诵五十一云。问有比丘。非钱非衣物。不覆藏取。以盗心移置异处。得夷不。答得。樗蒱以盗心转齿是(已上章中义竟)。今更义加之。八无离处。以明离处。如攻击破村等。九虽復离处。义同不离。如祇第三。盗马乘走。主觉逐之。未作失想。比丘未作得想未夷。十杂明离处。如律二十六章广论也。亦如了论章中略引。然论云。偈曰。依入及界所生罪(长行释云)。释曰。世间所立。法尔道理入及界。有属自有属他。有轻有重。若比丘约眼耳鼻舌身心因缘。於六尘起。不如理行。或犯重罪。或犯轻罪。若人食毒。或为虵螫。犯如此罪(已上论文)。此即约十二入辨也。或犯重或犯轻者。夷兰之別也。明了疏云。先约十二入判罪。有夷有兰。如有仙人。名阿岚婆也。那是诸胸行虵等师(胷行者。腹行是也)。復有仙人。名阿耶底(颠履反)柯。是诸毒药等师。若人为虵所螫。画仙人身心上书字。字是呪语。唯有一字。眼见即差。食毒亦尔。偷看者犯(眼偷色竟)。有诵秘呪得直直方传。比丘诈病。从他乞呪。呪师为呪。密听诵取。计直犯罪(耳偷声竟)。有作臭药。病者臭差。得直方听。盗臭计直。甞药触药类说应知。若有法术。心病差。得直方听。偷缘计直(十二入竟)。论云。若人偷地界火界风界空界等。亦犯波罗夷(已上论文)。明了疏云。前三界易解。四者有师。呪扇引风触身。病即得差。五者如起楼阁。或復种树。侵他空界。六者论文言等。等取识界。识属於智。智相应故。人有伎能。得直教人。偷此六界。並不与直。计成重罪。然此六界摄十八界。前之四大。即摄五摄五境等十。以五四大造此十故。空即法界。识即七心界。故成十八界也。成论十不善业品云。问曰。若一切万物。皆共业所生。何故得罪。答曰。虽从共业因生。因有强弱。若人业因力强。又勤加功。此物即属。


次二句亦同者。祇第三云。诸比丘失衣鉢已入林中。藏时贼即藏衣鉢。覆着一处。更劫余人。比丘见藏。伺贼去後。是比丘若先不作失想。还取无罪。若作失想。便为贼復劫贼(此上即一句也)。第二句云。又比丘被劫。贼将衣鉢顺道而去。诸比丘随後遥望。追之不止。渐近取聚落。便语贼言。出家人仰他活命。汝等何用此衣鉢为。如是得者无罪。若贼骂言。已乞汝今何敢復来。比丘念言。已近聚落。必不害我。当恐怖之。语贼言。我当白王及诸大臣。得者无罪。贼復嗔言。欲去任意。若告捉贼。若缚若欲不应告。若语聚落主。方便慰喻。得者无罪。


余文可知者。多论第三。若先失物。作心来舍。还取此物。若己物外。更取他物。计钱成罪。若先心已舍。正使己物。亦不得取。取亦计钱。崇叙此门义讫乃云。上来二释。各据一边。犹未能通诸教本意。然今会释。須为四句。一者比丘未舍。贼未得想。夺无罪。二者主已舍心。贼未得想。夺定成重。三者主未舍心。贼决得想。夺亦得夷。前人摄物属己。已作得心。离处业成。何容更取。此若取者。深违正理。故见论云。园主舍心。比丘夷等。四者主舍贼得。理无夺义。今详第三。若贼业成。今我不夺。必不应理。彼自业成。关我何事。而不得夺。如後文中。使人取物。而其使人谓遗盗物。使者犯已。岂即今主不得还取。僧祇藏物。伺去取来。贼岂当时不作得想。若未得想。宁肯举藏。


余亲亦应如是者。应追赎也。然五百问。云问比丘知其父母兄弟破落属人。而不搆赎。有罪不。答若为行道。不赎无罪。


僧物得夺不成自入者。一者以见下文。不成买卖自入等。二者又无人决作舍心。今详。若是出家人取。强夺无爽。若俗人盗。应須和喻令还者好。南山云。若盗僧物。云不成盗。便即夺取。此未见诸部明文。若夺成重。崇云。旧二解。但违正理。学者於中理应思择。僧物亦据得舍二心。僧物若其不成自入盗者。则应不成业道盗者。既许业成。夺者何容无罪。今详。律云不成自入。岂是人解也。今详。僧物诸出家人。有共用分。无独用分。故独入已。佛判不成。意令夺取还作共用。其別人物。全无共义。不可相比。教理分明也。


又亦取者之意者。为取者意。欲从道至道等取也。今详。亦可从道至道等。随得处则犯也。谓或道中得。或非道中得也。


文言空处者。十诵第一。有主鸟[衔-金+缶]物去。比丘以偷心夺取夷。得鸟时兰。鸟随比丘所欲至处夷。若至余处兰。若野鸟[衔-金+缶]物夺取兰。待鸟吉。随所欲至处兰。至余处吉。若野鸟[衔-金+缶]物。有主鸟夺取。比丘夺是有主鸟物(同初句说)。野鸟夺有主鸟物。同後句说(此等皆为偷有主人物也)。多论第三。若移鸟令离周员边际。名离本处。若流水中捉鸟。令後水过前头。亦名离本处。


不输税者。祇第三云。何等物不应税。何等物应税。世尊弟子比丘尼一切外道出家人物。是名不应税。若卖买者。应输税。广如彼说。十诵第一。比丘度关应输税物。而不输税。税直五钱夷。多论第三。比丘亦有税法。此等部別。亲见三藏不信四分无输税法。遂捡梵本。果然无税也。


二足中鸟者。若在空中。如前多论。若在地上。如祇律第三。駈举一足兰。两足夷。四足多足。並皆最後一足夷也。


同财业者。祇第三。有二教化比丘得物当共。後时一人得好衣段。便语伴言。从今日始各任相禄。是中半满者夷。次句受施呪愿已。语施主言。且置汝边。我後当取。还语伴言。各任相禄者兰。次句闻欲施衣。便豫语伴。各任相禄。得越毗尼。有二粪扫衣比丘三句同前。但第二句菓石覆之解要。第三句不取不覆解要也。


共要者。共得一五。俱得夷也。见论第九。相要者。某时共去。或中前中後等。名不从教。教中前取。而中後取。教初夜取。而後夜取。白月黑月。此年後年亦尔。教者犯小罪。取者犯夷。


守者为其赏物者。谓守物人。为求物人守物也。


在外推求得财共分者。求物人许共物人分也。


私隐五钱者。即求物人隐也。今详。或可如祇第三云。有比丘摩诃罗出家。不善戒行。有比丘语言。长老。共作贼来。摩诃罗言。我今出家。云何作贼。彼比丘言。汝不能者。汝但守门。当与汝分。摩诃罗言。我不作贼。与我等分。何以不去。答言可尔。即俱共去。彼比丘入触物时。二俱越。动时二俱兰。离处二俱夷。此律守者。即同祇律与他守也。看道准知。


初句是尅下三通慢者。崇释亦同。今详。唯尅故有求五过五之別。若言漫者。何成求减求过之別。诸句通漫。皆同斯破。准教人位中。所教容漫也。虽知非理。且随疏释。


具三同登者。一者过五五钱同是一主。二者过五五钱果罪同夷。三者过五五钱因罪同兰。今详。疏中自具此相。岂劳登释。


取减五边究竟偷兰者。谓临盗时。別起心取也。不得相成过五因兰。不成减五果兰。兰不成兰故也。又解。先求过五方便是兰。後减五方便是吉。彼先因兰。不得成後减五因吉也。


先取重心後取减五因果颠倒者。先取重心。即是因兰。後取减五。即是因吉。兰若成吉。即颠倒故。


减五能所前已別故者。如前方便教人求减五钱。得过五钱等四句也。


见论就尅有四比丘者。彼论第十卷说也。人若別主。可言教人之业。与自作不相成。若同一主。理应思择。


当宗理尽者。盗戒宗明夷罪也。


直疑有三者。实是人物。向彼非人畜生无主。起三直疑。为人非人。为人畜生。为人无主也。


横疑有三者。实是人物。起三横疑。一者为非人为畜生。二者为非人为无主。三者为畜生为无主(此是云律师义)。疏主不存。以无文故。若尔。章云但三亦不合理。谓此文中。有主无主。唯两相对。但合一句。若开三句。即应许是重轻相对。亦违此文也。


有主犯不犯门五过五重轻门岂容合说者。今详。设使有主之中。人非人物。是重轻门。五与过五。亦是重轻门。亦必不得合。且如说云人主想五钱若过。岂得即名重物重物想。已合说讫。若作文云。人主非人主想。重物非重物想。偷兰。此方是合。故今直破。应云四句之中。律文並云五过五钱。何得说言重物重物想。已合说讫。然崇亦云。已合说讫者。不应理也。


犯不犯门重轻门者。如下第三疏。境想义也。


上问缘中对重物須有心差单双者。今详。何但阙缘須辨单双。亦应具缘云重物重物想。若问缘。今详。何但阙缘須辨。云重物非重物想及疑。即是心差也。非重重想。即单阙也。非重疑即双阙也。然前具缘不立重物想者。义如上辨。


戒本总句者。戒本云。不与。即是初句也。故释相中开此总句为语。三中後三三句。戒本合说。故云物也。


饰宗义记卷第四本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5/16/1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2册 中国撰述.. 下一篇四分律疏(二十卷但现存卷九)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