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但欠卷第一本末並卷第九本末)(二)
2014-04-11 11:34:3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944次 评论:0

饰宗义记卷第二末

   
藉缘门


昔律师五受。皆具五缘。善来五者。合此三四。以为一缘(谓假佛形。并佛言教)。更加心境相应。及言成事讫。今详此中已说内有出家善心。復有佛形并佛圣教。便是已显心境相应。又復佛言无落非过。何因言成事讫。上法五缘者。一假佛教授(同此章中第一缘)。二立誓要期。三精勤苦修。四三毒皆尽。五尽智现前(此同章中第三缘也)。今详尽智已显勤修及三毒尽也。三语合此初二。以为一缘(谓假弟子形。及三归教)。二出家相具。文言教令剃髮披袈裟等(尊者云。更加此缘好)。三归依心成。领前归仗(即是章中第三缘也)。四心境相应。五言成事讫。今详亦可摄在第三归仗缘中。八敬五缘。同三归说。谓一者假形及教。二者相具。三者有永戒心领受奉行。四者相应。五者事讫。今详五中。相具求心。之有亦好领受奉行。相应事讫。恐不具足。是故章中。改为四缘也。


羯磨受戒昔来所辨等者。今师意存此释已。今详四缘。义虽具足。若配律文。似乖文相。文相意云。若受大戒者。举能受人也。


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此即总是四缘具足。故名如法成就也。


得处所者。称可圣教。名得处所。如说如来处非处智力者。处谓称理。非处即是不称道理。如来皆达不可屈伏。故名为力。故今此中。称教名得处所也。


住比丘法中者。结前作法。称教名成就。便得安住比丘法中。又详四缘。虽言年满。身无遮难。復应细寻。下律文中。不问十三难。不名受戒故。虽无难不问。亦不得戒也。破四缘义不合道理者。非谓出妨破也。但辨四缘。別更立义。即是破也。


不然之义当释者。即下略叙是也。


祇六缘者。愿律师云。一年满二十。二身无遮难。三结界成就。四尽集。五羯磨称文。六僧数满足。准祇第二。似有五缘。愿云六缘。盖是义立也。彼文云满。非二十不满(似当第一缘。又〔云〕)。若比丘受具足时。善受具足。一白三羯磨(当第五缘)。无障法(当第二缘)。和合非別众(当第四缘)。满十僧若过十(当第六缘)。是为受戒(已上祗文)。第三结界成就。善是愿律师准义立也。理必有故。故須加之。总为颂曰。二十无遮界。集羯磨僧满。


亦是释八比丘义者。祇律第二。但有一种羯磨比丘。何以乃言释八比丘。今详疏意云。汝若祇羯磨六缘。亦是释此四分律中八比丘义。何如直取自部文耶。非谓疏注云彼祇律有八比丘也。言虽广閙者。即是首律师五缘也。今来彼师五缘以为颂曰。能受有五种。人根清相法(已上第一缘)。所七谓界僧。十集羯时资(第二缘也)。乞心境相应(乞是第三缘也。心境相应。是第四缘也)。及言成事讫(第五缘)。今师以四缘。摄彼五缘总尽。復为颂曰。初摄僧十集。二羯四半讫。三界四能五。时资乞四半。释曰。言五缘者。第一能受人。第二有所对。第三乞。第四心境相应。第五言成事讫。且第一缘能受有五。一要是人。简余趣故。二根具足。文云哑聋等不得受故。三身器清净。简十三难。四出家相具。文言不应与俗服者受故。五少分得法。文言不应不与沙弥戒而受故。第二所对。曲復分七。一结界成就。祇第八云。不羯磨地者。不得作僧事故。二僧位所摄。非別人秉故。三十人。瞻波云。若少一人。非法非毗尼故。文言。自今已去。听十人受故。四界内尽集和合。文云。更无方便。界内別众作羯磨故。五白四教法。文言。息三语兴羯磨故。六佛法时中。故心论云。法灭尽时。结界羯磨一切息故。受不失。未受不得故。七资缘具足。文言。乃至无衣鉢。不应受故。第三乞戒。文言。不乞者不名受戒故。第四心境相应。文言。眼醉狂人不成受戒。故知心不称境也。復以文言白四羯磨。不如白法作白等。故知境不称心也。第五言成事讫。白四具漏。独秉至头。无人呵制。方成事讫。今师摄彼四缘者。如前颂云初摄僧十集者。今师初缘云僧数满足者。摄彼昔师所对之中。僧位十人尽集等三也。二羯四半讫者。今师第二缘云教法成就者。摄彼昔师所对之中白四教法。及彼第四心境相应之中境称心(此第四缘。具摄四半。故云四半也)。并摄第五言成事讫也。三界者。今师第三缘云结界成就界内不別众者。摄彼昔师所对之中结界成就也。四能五时资乞四半者。今师第四缘云。年岁满足。身无遮难。摄彼昔师顿受五种。及所对之中。佛法时中。资缘具足。及第三乞。并第四心境相应之中。心称境也(四半义。准前释)。


四心俱得者。多论第一。於三性心及无心皆得。如彼应知。


前四以心为缘者。心论第四颂云。随心上中下。得三品律仪。故准心论立前四受。必假心缘也。


羯磨一受文虽不列者。谓八比丘中。律文自释具缘之义。然文不列以心为缘也。文虽不列。亦要須心。顺心论故。


四缘是何缘者。缘有四种。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然准俱舍。总摄五因。以为因缘。唯能作因摄为增上故。今先应辨六因义。後释四缘。令义易了。然大乘中亦有六因。名字虽同。其义全別。若欲广叙。恐厌繁文。故且应依俱舍第六婆沙十六乃至二十一广释六因。今当略叙。俱舍颂云。能作及俱有。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许因唯六种。且辨第一能作因者。旧名所作因是也。俱舍颂云。除自余能作。论曰一切有为。唯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无障住故。显宗第九一释云。因即能作。名能作因。此因有力能作果故。虽余因性。亦能作因。更无別称。如色处等。总即別名(此意显持业释也)。又云。或此令他能有所作。他能即是果能作之因。名能作因(此显依主释也)。除自者。且如一极微色。或復一刹那心。正生之时。除自体不。以余一切有为无为无量诸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因法自体无障住故。因谓自安住。因法自相不障果生也。然总辨者。此中果法体狭於因。因体总通为无为法。果体唯局有为法故。然能作因略有二种。一者有力。如眼望识。二者无力。犹如涅槃望有为法。


第二俱有因者。旧名共有因是也。自下五因。体局有为。且辨俱有者。颂云。俱有互为果。如大相所相。心於心随转。论曰。若法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此释颂中初句也)。即指事云。一者如大。谓如四大展转相望。二者復指如相所相。相谓能相。生住异灭也。所相即是所相。色心等也。生住异灭。復有二种。一者大相。相於八法。二者小相。但相一法。法望小相。为俱有因。小相於法。非俱有因(准此本法是小相因。小相但是本法之果。本法即非更互为果。而亦许法望彼小相而为俱因。故知颂云俱有互为果者。且说多分)。大相。望法。并望小相。並为俱因。三者後指心於心随转(谓心於彼心随转边。虽为俱因。俱因之果。却望於心。不必一切皆为俱因。如後辨也)。心随转者。颂云。心所二律仪。彼及心诸相。谓心随转。总有三类。一者心所。二者定道二种律仪。三者彼及心诸相。彼者。彼前心所及二律仪也。及心者。及取心王也。此中举其心所二律。及心王者。意欲标取此等法上大小诸相也。上来尔许心随转法。若以心王。与彼为因。於中須除心所二律一切小相。以论文云心王但与五十八法为俱因故。若以前来俱因之果。却望於心为俱因者。於中又除心王小相非心俱因。所余五十四法一切。亦並与心为俱有因(所言随转於心。不必一切皆为俱因者。此即释竟)。


第三同类因者。旧名自分因。或名自种因也。颂云。同类因相似。自部地前生。道展转九地。唯等胜为果。加行生亦然。闻思所成等。论曰。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略叙彼论。指事释云。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与染污应知亦尔。无记五蕴。彼有四释。一释。亦是五蕴展转。为同类因。第二释云。有余师说。无覆无记。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中意云。为果望須。或等於因。或胜於因。为因理須或等於果。或劣於果。此中若论色是色果。即等於因。四是〔也〕果。即胜於因。於此遂言五是〔也〕果。既不许胜与劣为因。是故必定罪色因也。此即义显。四望於四。既等於过。故亦成因也)。第三释云。有余师说。五是四果。色非四因(此中意云。四因势报能取同类及异类果。故五皆是四家之果。为因势弱。唯取同类。不取果类。故〔非色〕是四家之因)。第四释云。有余师说。色与四蕴。相望展转。皆不为也(此中意云。无记法者。色心不互不遮心法。四薀互因也)。光法师云。诸论皆有四说。並无评家。且以後师为正。授记法师云。光叙正义。後述余师。初释为正。今详四蕴更互为因。四释无诤。但诤色心互为因义。故成四释。然二法师。虽各判释。然並未违是非所以。故今欲存初释为正。应破後三。其义方立。破云。三无记心。皆能发表。如何乃言心非色因。此即通破二四师讫。又所发业与三无记为所缘缘。令三无记得增长。明知此表能为同类。此即別破第三师讫。故知初释为正也。问异熟生心。不能发表。理应四蕴非是色因。答今总通说心为色因。何用何举异熟心难。问异熟色法。望异熟色。同类因不。答有同类因。若尔俱舍第二云。离异熟外。无別等流。如何通释。答彼意说言。离异熟外无有等流別体可得。不遮异熟当体之上亦有等流。故婆沙十八俱舍第六並云。羯剌蓝位。与余十位。为同类因等也。言自部自地者。显有漏法。部谓五部。即四谛断及修断也。谓唯自部为同类因。异部相望。无此因义。又九地中。始从欲界乃至有顶。皆唯自地为同类因。异地相望。无此因义。言前生者。过现二世前生之法。与现後世。为同类因。未来世中。无此因义。广如俱舍问答成立。道展转九地者。显无漏道不随界地。是故九地展转为因。顺正理第十六。广有料简。如彼应知。准等胜为果者。此九地道。准取等果及胜果也。不应加行求劣果故。加行生亦然。闻思所成等者。谓即有漏闻思修法。随应自界。准取等胜以之为果。故云亦然。如欲界中唯有闻思。乃至无色唯有修慧。唯於自界。有同类因。越界即无也。生得善法胜劣九品。皆互为因。染污亦尔。异熟威仪工巧变化。如其次第。能与四三二一为因。广如俱舍。不能繁叙。


第四相应因者。颂云。相应因决定。心心所同依。论曰。唯心心所是相应因。又云。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谓同一所依。同一所缘。同一行相。同一刹那。并及事等(谓一受一想。无有一心有二受等。故云事等也。所余心法。准此亦然)。问相应因体亦是俱有。此有何別。答相依行世。是俱有因。世中同业。是相应因。是则体同而义异也。


第五遍行因者。颂曰。遍行谓前遍。为同地染因。论曰。遍行因者。谓前已生遍行诸法。与後同地染污诸法。为遍行因。(述曰)谓前已生者。此因亦唯过现二世。与现後世为遍行因。未来无故。故说已生也。遍行诸法者。谓见苦集二部所断七见二疑。及二无明。合说即是十一随眠。及此相应俱有。並是遍行因体。二无明者。一见苦断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二见集断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问遍行因得。亦是此因摄不。答婆沙十八云。遍行因得。与遍行法。不常相随。或前或後。非极亲近。故非此因。正理十六。意亦同此。今应略辨此因相者。萨婆多宗。一切有漏。望因分边。名为集谛。望果分边。名为苦谛。此之苦集。即是五部所断法性。於向十一遍行因中。见及无明。缘此苦集以之为境。能所展转。随增漏过。正理论意。说譬喻云。猪入粪中。猪增粪塠。粪塠增猪。更互相因。转增其臭。此亦如是。婆沙十八亦云。随缘有漏。随渐增长。然五所断。虽通染净。然此十一缘净法边。但增漏过。缘染法边不但增。并与为因。是故婆沙正理二论並说。十一随眠。具有三义。一者遍缘五部。二者随增五部。三者遍与五部染法为因。十一相应心心所法。但具二义。一者遍缘。二者遍因。此俱有法。但有一义。谓遍为因。此之相应及俱有法。由能助惑相从是因。此因良由能增染法。故为因也。问同类遍行二因何別。俱舍释云。此与染法为通因故。同类因外。更別建立。此论意云。遍与五部为因。同类但与常部为因。故不同也。今应更徵。即望当部。二因相別。云何可了。正理论中。虽广分別。今且理推。如种子义。是同类因。令增盛义。是遍因义。


第六异熟因者。颂云。异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述曰)一切有漏善恶二性。皆是此因。且作一释。异类熟故。名为异熟。异熟之因。依主释也。无记劣如朽败种。不招异熟。非异熟因。无漏復无爱水润故。如真实种。无水润沃。故此亦非能招异熟。唯有有漏善恶二性。为此因体。


上来六因。同类遍行局过现世。相应俱有异熟等三皆三世有。能作一因通世非世。即摄六因以为四缘。如俱舍第七颂云。说有四种缘。因缘五因性。等无间非後。心心所已生。所缘一切法。增上即能作。(述曰)谓除能作。余之五因。即因缘性(释第二句讫)。等无间缘。非阿罗汉最後心聚。以其此缘作因所显。既不能引後位心生。故非此缘。是故但取自余已生心心所法。为此缘体。何缘不许未来世有等无间缘。以未来法杂乱住故(此释第三第四句讫)。所缘缘者。即一切法随与心聚。为所缘缘。增上缘者。且据多分。是能作因。理实能作亦有因缘。故婆沙百三十一云。大种与所造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谓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增上者。谓不碍生及唯无障(亲造四大不碍生也。除亲造外。望余所造但无障也)。又此四缘差別相者。婆沙一百七云。因缘者如种子法。等无间缘如开避法。所缘缘者如任杖法。增上缘如不障碍法(增上。具通有力无力。望所生法。皆名不障也)。


上来略辨及缘说体同义异。故显宗十一云。六因四缘。体虽无別。而义有异。復辨异云。因谓能生。缘能长养。犹生养二母差別。云云如彼。復总结云。此意总显因亲缘疎。授记法师破此论文云。岂可以缘义是疎。即令因缘疎於能作。因义是亲。而令能作亲於因缘。又如婆沙云。增上缘者如不障者。能作因中。亦云不障。因缘不同。云云如彼。今详此破。理未善成。因缘自合望五因明。能作復須望增上辨。此即妙显体一义殊。何乃因缘难他能作。而於异体对辨亲疎。今详亲疎。於一物上。有为种义及长养义。以开二门。故不应难。又难不障亦非不异。谓因不障。不障果生。缘义不障。不障果盛。故论将喻生养母殊。理甚精理甚精微。不应谬破。


问缘因若异。何故婆沙十六一释云。谓前五因。即是因缘。能作一因。是余三缘。答此据体因。故云即是。显宗约义。乃说亲疎。故无有失。今应略辨。一切诸法几何因生。释曰。法有四类。一者染污法。二者异熟生法。三者初无漏法(即苦法忍。初刹那心。并相应俱有及得等)。四者三所余法从五因生。谓除异熟因也。异熟生法亦五因生。谓除遍行因也。三所余法从四因生。双除异熟遍行因也。初无漏法从三因生。即於前四。復除同类。次辨色法不相应行。於中除法从四因生。谓除异熟相应二因。异熟生法亦四因生。谓遍行相应二因。三所余法从三因生。谓异熟遍行相应。初无漏法从二因生。即前三中。更除同类。决定无有一因生法。广释六因。如婆沙俱舍及杂心第三智度论三十五三十六。然杂集第四卷中大乘六因。及瑜伽显扬唯识等论十因四缘。不可繁叙。


次配疏中云答谓从二缘生者。从因缘及增上缘生也。先辨因缘。如章云。以有祈戒心者。既摄五因。为因缘体。今此祈心。显与所发表无表色为同类因。俱舍等论云。善五蕴展转互为同类因体。前能引後。若与祈心同时表等。岂是同类因耶。答前引後边。是同类因。望俱时边。但为增上。今且偏取同类因边。故无有失。章云。四大造者。显表无表。俱从大造。然四大种。望所造色。前已显有。生等五因。亦是因缘也。章云。及四相者。表无表上。虽復具有大小四相。然大相与表无表为俱有因。小相於法非俱因故。然表无表虽与彼小相以为俱因。今欲辨章云即是因缘者。上来总显同类俱有。辨能作中生等五因。合为因缘。


次辨增上缘者。章云。余僧界等是增上缘者。此中且辨有力增上。理实表等自体之外。一切有为。及无为法。皆为增上。皆望自体无障住故。章云。非余二缘生者以非心法故者。心聚诸法。必具四缘。且心生时。要由前念心聚开避。故用前念为无间缘。復由所缘境界而起。故用境界为所缘缘。因缘增上。其义易了。今表无表。体既是色。是故必无等无间缘。问前念色法。亦开避後。何以不立等无间缘。诸论释意云。以其色法前後刹那不等生故。现见前念有大取色。引生後念极细少色。故非等生。若尔。前聚心中或十大地。并善法及以心王。即二十一引生後念。无记心聚。但十大地。并一心王。岂非不等。诸论释意云。此亦是等。无有一心二受二想。乃至广说。故云等也。又表无表体非能缘。故所缘缘决定非有。章云。以非心法故者。应言以是色法故者好也。以其非心法中。无想灭定。从三缘生。谓四缘中。但除所缘故也。


上来以配四缘门讫。以配六因。章云。及二因所生谓所作业共有者。即新译中。能作俱有也。以表除自体外。所余一切不障生者。为能作因。其俱有因。如缘中辨。章云。第二念无作应加自分因者。分是因义。後念法起由前自因。即新译中。同类因是。崇云。此释违理。嶮等山川。所以尔者。旧云自分。新名同类。初念亦从同类因生。如何第二始加自分(如彼拾遗。〔欲〕須辨之)。今详法相。理如崇说。三羯磨前已有祈心。为同类因。况復亦有无表相续羯磨之前。虽非戒体。然能续至羯磨之後。足为同类。何得言无。况復过去无量生前。自界地法並为同类。故知第二方加自分。其言有失。今以理通。亦可无爽。谓意且说隣念体同之同类因。不遮体別性同之因。故理无真(谓前祈心。心色体別。及前无表戒。非別过去诸法隔越时言体別而同善性也。別故並不谈。理实不遮也。別体性同者〔虽〕)。

   

得戒时节门


尽智现前时得者。觉云。若准多论。第九无间道时。得尽无生智。余宗无间道时断惑。解脱道时得尽无生智。今详此言。无方可救。请诸後学。慎勿传之。且准多宗。第九无间金刚喻定唯一刹那。次解脱道即得尽智。若利根者。起尽智时。亦一刹那次起无生智。或一刹那。或復相续。次後或起无学正见。或世俗心。准此得戒在尽智时。非无生时也。若准大乘。余可同前。准尽无生。体同义別。无问利钝皆证此二。是则二智许同念也。如上释名门中已辨义门。可准彼。


以非营为故无其作以道力故得无作戒者。此且据其现非营为。然入观前。立誓表业。能发无表。相续流至尽智之时。名以道力为增上缘。缘具名戒。故谓得戒。理实承前已有无表。但缘未具。未名为戒。如上略辨。智教旨归门中。亦已辨释。


次辨三皈者。本为具戒。因谈五八等也。又寻上代诸师。共立五种三归。一者翻邪三归。善生经意。欲为受戒。先合三归。翻昔邪归外道师等。二者五戒三归。三者八戒。四者十戒。五者具戒。亦有义立菩萨三归。然瑜伽论及地持等。菩萨亦以羯磨受戒。汎解三归。首律师依萨婆多论。勒为七门。一者三归体性。二者三归之意。三者归境宽狭。四者归境真伪。立五者总別次第。六者对趣差別。七者渐顿得失(谓渐重受得以不。及〔显〕受重得不)。多论第一。婆沙三十四。具明其义。乐广慧者。任自寻之。彼非难文。故略不录。尊者每叙。故復记之。


更有所加者。多论第一云。有人趣何故优婆塞受三自归。及以沙弥。乃至八戒。皆受三归。何故不名受具戒耶。佛言。二义各异。优婆塞者。不止在三归。更加五戒。始名优婆塞。沙弥及八戒亦尔。受具与此为足。更无所加。故言受具。(乃至)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戒。以是义故。直受三归。得具戒也(已上论文)。章云。今解。三归结竟即发五戒。引多论证云。欲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竟。尔时已得五戒名者。(乃至)其犹白四已。为说相等。为知故说。然寻多论。总有三释。向者章中引初释讫。次又释云。有言三归竟说不煞戒。尔时得戒。能持一戒。五尽持故。(乃至)有言受五戒竟。然後得戒。於诸说中。初说是定(已上论文)。章中虽准多论初释。然违婆沙(百二十四)。如彼论中评家正义云。如是说者。无但三归。即成近事。何故两论如此相违。今详多论译人不善。致令上代稍为谬解。今准婆沙。实同多论。如百二十四。引契经中。受近事戒经文句云。我某甲归依佛法僧。愿尊忆持。我是近事。我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归净(已上经文)。论中具叙两国师释。且健驮罗国论师意云。此经文句。唯愿三归。自释誓受。此三归即名近事。而未得戒。戒师後更说五戒相。方始得戒。然经文言。说护生归净者。若不护生。归非净故。此句非是显戒相也。迦湿弥罗国诸论师意云。此经文句。即显三归。并显戒相。谓契经言。护生归净者。婆沙两释。一云。护生谓离煞生。以此为依。余四成故。於损生中。煞为首故。二云。又护生言。通於五戒。以护众生不煞盗婬妄语饮酒。作此誓已。亦得三归。亦得律仪。方名近事。次後戒师。与说五相。但为了知。非为得戒。故立义破健驮罗诸论师云。无但三归。即成近事(理实两国受戒词句。同依经文。但由释经应。別。故不同也)。今详多论三释本意。並是婆沙评家正义。两论意同。实无违背。且多论中。初释意显。具诵经文。自誓竟时。名三归竟。三归竟已得五戒者。即经文中。誓护生故。故得五戒。第二第三两释本意。但释其护生之言。非是违前初释道理。而译论人妄评是非。云初释定。盖非梵本有此诤言。承前已来经律论师不寻文相。谬与人受。不谨经文定不得戒。杂心第十三。亦依经文词句云。我某甲。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诸众尊。我是是优婆塞。当证知。尽寿舍众生受。归依心清净。乃第三(已上论文)。然百二十四。引经文云护生归净。彼论復云。然有別诵。言舍生者(云云多释。不具录也)。故知经文两本不同。杂心即依舍生经本也。上来推核理义善成。疏中立义。应更息释。


疏云。答此谓心期者。标也。以说相多少故令受者期五期十等随心所期者。释也。


辞句各別者。翻邪二归及五八戒。诸经论师並云。我某甲。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三说。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从今以往。称佛为师。更不归余邪魔外道。唯愿三宝慈悲摄受(三说)。南山律师。受八戒云。我某甲乃至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今详优婆塞。者正梵音云邬婆索迦。翻为近事。梵云邬波婆娑。翻为近住。两名既別。应不八戒名优婆塞。故今更详前归依云。更不归余邪魔等者。但是翻邪。论其五戒。如前已引。婆沙杂心经文是也。八戒三归。未见文说。且准五戒。应言乃至愿尊忆持。我是近住。我从今时。至明清且。誓修梵行。十戒三归者。准下文云。乃至归依僧。我今随佛出家。某甲为和上。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具戒三归。准下文云。乃至归依僧。今於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多论第一。问曰。若受三归。或先称法宝。後称佛者。成三归不。答曰。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成三归(师自无罪。亦令弟子。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突吉罗。亦不成三归(师得吉罗。亦令弟子。不成三归)。问。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余二句准作)。答曰。不成三归(归境既阙。故不成也)。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八戒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答曰。一切不得。婆沙三十四云。问若不受归依。而受律仪。彼得律仪不。有说不得。有说亦得。若不知法。或復忘悞。不受者得。而授者得。罪。若有憍慢。不受三归。但受律仪。彼必不得(弟子忘受。师嘿任之。故师得罪)百二十四亦有两说。同前应知心论第三云。或十二种。或二十一种。然不解释。应准多论。谓由无贪善根所杂婬盗煞妄。故成四戒。无嗔无痴各四亦然。故成十二也。若由善离七支恶。即二十一也。


多论云等。论第一卷也。


乃可有漏不漏者。就学戒说。具不具者。就位明也。


然成分学故普缘也者。问若普缘境。应普发戒。即应沙弥。已具获得二百五十。如是便违婆沙百四云。近事受勤策律仪。不舍五戒。更得十戒。尔时成就十五律仪。勤策更受苾蒭律仪。尔时成就过二百六十五律仪。论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十五。至具戒位。方加其数。何容沙弥普缘寻发。答论据十戒成沙弥性。不遮普发无表。此即十戒。立为律仪。所余无表善而非戒。设使违犯。通名恶作。不可即名犯戒恶作。为调机器故。令普学也。


五之与十圣不制问者。准善生经。受五戒时。亦須捡问。尊者每叙。今略经意。不能谨录。彼云先问父母。下至奴婢。次白国王。方求受戒。戒师应问。汝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汝不负三宝及他物不。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耶。汝不曾煞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成於人於母姉妹作非法耶。不於大众中作妄语乎。广说乃至受三归已。名优婆塞。优婆塞有一分多满分。谓持一戒。或二四五。如次是也。乃至受已为说六重二十八轻。准此乃是菩萨戒。非小宗所明。然梵网经。菩萨乃有十重四十八轻。不同善生也。


其犹和上通具不具者。十戒具戒。皆有和上。准下律文。具戒即有诸和上文。十戒即无也。


多论所明具受方得等者。多论第一卷也。婆沙百二十四亦同。故婆沙云。契经何故安立一分少多分满分近事。答此说持位。非说受位。其近住戒。百二十四云。尊者妙音众世说曰。应言近住或全无。或一二三乃至或七。非要具八。如是说者。非全无支。乃至或七得名近住。近住者。要具八支。成实问答八戒者。如彼第十二卷八戒品说。问答五戒。如彼第十一卷五戒品说。就时者。多论第一。成论十二说也。


如亿耳所见者。彼律第二十五皮革法云。亿耳入海。采宝回还。经饿鬼城。至夜到一树下。见有男女。类貌端正。着天宝冠。共相娱乐。夜过女灭。即有狗表噉男子肉。亿耳问之。答言。我先世作屠儿。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习此业。何得不作。遂救我云。昼既屠煞。应受夜戒。由此今生业报如是。忆耳前行。更至一树下。见有男子。昼日受乐。广说准前。此由好婬。迦延教言。夜既贪婬。应受昼戒。具说如彼。若准多论第一婆沙百二十四。並会此文。且婆沙云。如是所说。当云何通(谓若不许昼夜分受。如是律文。当云何通)。答彼玅行摄。非是律仪。受妙行果。非律仪果。是以无过。有余师说。是彼尊者神力化作。非是真实。令俱胝耳厌世间故。故不須通。有说亦得(谓亦得分受)。评曰。前说为善。昼夜戒故。今引十诵。以证分受。即当婆沙不正义释。然准成实第十二七善律仪品云。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半日。或半夜。随能受得。准此成实。即许十诵正明分受也。此由宗別故也。俱舍十四颂云。近住於晨旦。下座从师受。随教说具支。离严饰昼夜。(述曰)要晨旦受此戒。要经一日夜故。婆沙百二十四云。除先要期月八日等。恒受斋戒。彼有余缘。午前不忆。食已方忆。深生悔愧。即请戒师如法受者。亦得此戒。座者要就卑座也。从师受者。无容自受故也。随教说者。要逐师语。勿前俱也。具支者。要具八支也。离严饰者。离憍逸故也。昼夜者。终昼一夜。至明便舍也(俱舍论主。依婆沙正义。造论故也)。


羯磨竟发者。古来三释。一云。诵至与某甲受足具戒竟。方名三羯磨竟。三云。诵至是事如是持。方名三羯磨竟。今详初释好也。三番羯磨。文句应齐故也。又释结词。偏表第三是竟分齐。故如是持三所摄。


论云先以善心礼僧等者。多论第一也。


一解有要期出故者。那含出定。必不犯性。或容犯遮。故須防之。若尔何用性戒。答非唯独为防过受戒。亦为招生十利功德。故並須受。


多论无作望要期故得定前发者。第三刹那所有无作。望第三前发。故今纵在余心之中。得从前发。而成善性也。


作取当时色为体以从心故不说有作体者。谓取当时造作善色。以之为体。此体必由现善心成。既现余心。不说有作体也。


无作非色心故得藉前方便说有无作者。体既非心。故虽现在余心之中。得藉方便。有善无作也。


若言作戒以色为体色唯无记身语口业损益者是作色者。谓色本性。是其无记。要善恶心。令身发动及起口业。方成损益。始是作色(损是不善性。违益故。益是善性。性顺益故)。显扬论云。色性非善恶。随能发心。假名善恶。成实文亦同也。


若取此宗唯善心发善心得者。执现律文。以之为宗。故云此宗也。下律文云。眼等不得。故知要由善心发得。尊者曰。此未必然。律文盖据始终眼醉。故云不得。傥若初有善心开白。後方眠醉。理亦应得。顺多论故。


並以前二是俗及未满故者。以十加五。以具加十。此二位中。並加意者。以前二位。一则是未俗满故也。


五外方十十外方具如常所辨者。如下受授渐顿门中。准多论说。五十具等。始终位別。言得三藏戒。理实无三。至下当知。今详多义。论第一难作此释。乃是婆沙不正义也。推验多论。并取婆沙正义造论。此独不正。盖是梵文根本脱漏。或是译人脱错。或造论意异也。婆沙百二十四云。问诸近事勤策律仪。及勤策受苾蒭律仪。为舍前律仪。得律仪不。答受後律仪。不舍前戒。诸近事受勤策律仪。不舍五戒。更得十戒。尔时成就十五律仪。勤策苾蒭相望亦尔。尔时成就过二百六十五律仪。有余师说。若近事受勤策律仪。不舍五戒。更得五戒。尔时成就十种律仪。勤策苾蒭相望亦尔(正义云)。如是说者。不舍前戒而得後戒。彼後所受。非前所受。相违法故。又前後戒因缘各別。不应相合成十数等。


心论一切因一切支及俱舍亦尔者(梁朝真谛所翻古俱舍论二十二卷也)。心论第四。新俱舍第十五。同有此文也。且依新俱舍颂云。律从诸有情。支因说不定。(述曰)得戒从一切有情。无少分理也。支因不定者。支或具七。如比丘戒。或唯具四。如所余戒。故云不定也。因中有义。若无贪等三根为因。是则必定具一切因。若以下中上心三品为因。是则三心不可俱起。两约既异。復是不定。然通律师引略跋律。释此三心。彼是大乘。非全符会。不須引之。但知三心胜劣不同。分为三品。约此三心。可为四句。论云或有一类住律仪者。於一切有情得律仪。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谓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近事勤策戒(此即第一俱非句也)。或有一类住律仪者。於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非一切因。谓以下心或中或上。受比丘戒(此即第二偈句也)。有或一类住律仪者。於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及一切因。谓以三心受近事勤策比丘戒(此即第三俱是句也)。或有一类住律仪者。於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因一切支。谓以三心。受近事戒近住勤策戒(此即第四偈句也)。今为许之。总束为颂曰。初约五十戒。第二唯具戒。第三五十具。第四五八十。然杂心论破俱舍师立第四句云。此並尽寿八戒。日夜何得成句。婆沙百一十七亦然。俱舍论主。立第四句意者。但使成句。何用局取尽寿戒耶。今章中意。且准俱舍三四两句。並证重发也。萨婆多资传。受具已。嫌前心不上品。更以上品心受戒。不失本夏。七善律仪者。成实第十二。七善律仪品云。问曰。律仪几时可得。答曰。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仪。即日受优婆塞戒。是第二律仪。即日出家作沙弥。是第三律仪。即日受具足戒。是第四律仪。即日得禅戒。是第五律仪。即日得无色定。是第六律仪。即日得无漏。是第七律仪。随得道果处得律仪。而本得不失。但胜者受名。(述曰)随得道果处者。随得四禅及无色等。世间之道。又得无漏出世间道。及圣道果。於如是等得道果处。随应即得定道律仪。而本所得五戒等体。今亦不失。虽復不失。而从胜者名比丘等。而復应知。但可五戒从沙弥名。或復沙弥从比丘名。决定不得。比丘具戒从定道名也。然有人言。善律仪者。八戒五戒十戒具戒定道二戒及断律仪为七者。彼以不寻成实论宗。復以萨婆多宗。无色界中。无有律仪。律仪是色。彼无色故。故除第六无色律仪也。此不应理。今依成实。无表既以非色非心。为其体性。故无色界亦有律仪。勿以萨婆多宗而合成实。亦同彼义。


三皈羯磨此二須结者。崇云。除羯磨外。余並无结。遂破此疏中义云。前三能发戒。後三结义成说。後戒方生。那得名为结。今详结者。结成归词。本不欲结得戒已竟。若尔者。何以文言归佛竟等。竟言即是结成义故。


三归俱说者。復有疏本云。三归具说。今详二义。俱可理通。且俱说者。意显三归师弟俱说。岂可羯磨亦师弟俱说耶。或具者三归结词。牒前说羯磨。结词岂具牒。


遮难缘与方有教授者。差威仪师教授也。


八敬前後者。下尼犍度。佛告阿难。今为女人。制八尽形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说八相讫。文中復云。如是阿难。我今说此八不可过法。若女人行者。即是受戒。


第二犯广方说相者。所为受人。是当第二能受僧。亦是犯略也。


如文可知者。下文受已。众僧舍去。彼即还与故二行非。僧遂问言。何故在後。彼即具白。僧遂呵摈。彼便语僧。应先语我。我当不作。因此遂制受已说相。後令新受戒人在前而去。

   

第七受舍渐顿门


问若一时受得三种戒者。並依多论第一问答也。不破威仪者。通律师两释。一云。直受具戒。於五戒十戒威仪法式。咸悉不知。人解十戒制令分学。既阙分学。多破威仪。今详威仪是轨则义。然旧译人多言威仪。此谓破受戒之轨则也。


众生得道时异者。多论第一。復次众生。应受五戒。而得道果(受十戒亦尔)。婆沙百二十四云。问若先不受近事律仪。便受勤策律仪。得勤策律仪不。有说不得。以彼与此为门为依为加行故。有说不定。若不了知。信戒师故。受者得戒。戒师罪。若彼了知。先受近事律仪。後受勤策律仪。是正仪式。但为憍慢故。不欲受近事律仪。作如是言。何用受此近事劣戒。彼慢缠心。虽受不得。(乃至)不受勤策律仪。受苾蒭律仪。广说亦尔。下文那罗陀。解龙王偈。先受五戒。後始出家。


耶输伽文已有五戒者。佛初成道。度耶输伽。其文为受五戒。八年之後方止三归。岂可八年之中。无有一人受五戒已。後方三归受具戒耶。俱舍十五颂曰。舍別解调伏。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断善根夜尽。(述曰)夜尽者八戒也。总有五舍。杂心论颂中。虽无夜尽。长行亦有也。


依俱舍释四舍云。作法舍者。与受相违。表业生故。命终舍者所依故。断善者所因断故。二形者所依变故。八戒者。过期限故。问瑜伽论说。三聚净戒中律仪戒者。即是七众所受律仪。若尔菩萨应有命终舍。答舍亦无失。义准上诸部同异门中。辨五种不位戒释之。


犯重舍者论主不存者。通律师曰。舍利弗阿毗昙。立犯重舍及法灭尽时舍。杂心论主不存。今详舍利弗论。元无此文。又舍利弗法轮大将。傥若立义。谁復敢违。然不存者。心论云。有说犯初众罪名舍律仪。此则不然。若言舍者。犯已还俗。应得出家。已舍戒故。佛言非比丘者。以非第一义比丘故。此说无过。谓於別解脱。犹名比丘。於无漏戒。非是比丘。又持律者云。法灭时舍。阿毗昙者云。法没尽时。先受不舍。未曾得者更受不得。广说如彼。故知通律师无凭妄判。婆沙百一十七。亦立四舍。义意同此。俱舍十五。亦叙萨婆多宗不立犯重舍。乃至云非比丘者。依胜说(世亲破云)。此言凶勃。凶勃者何。谓於世尊了义所说。以別义释。令成不了。与多烦恼者。作犯重罪缘。宁知此言是了义说。由律自释。谓非白四羯磨比丘。故知此言是了义说。广说如彼。瑜伽五十三立五舍。加犯重舍。


涅槃第三十五。四种比丘。一者毕竟到道(断二障尽。名毕竟到)。二者示道(能以正法。示人令学)三者受道(领受圣道。在身中故)。四者污道(犯重戒者)。婆沙六十六云。准陀经中。亦作是说。沙门有四。无有第五。一者胜道沙门。二者示道。三者命道。四者污道。当知。此中胜道沙门。谓佛世尊自能觉故。一切独觉。应知亦然(中自觉故。其道最胜)。示道沙门。谓尊者舍利子。无等双故。大法将故。常能随佛转法轮故。一切无学声。应知亦尔(无学之人。自行已办。但应度人)。命道沙门者。谓尊者阿难。阿难居学地。而同无学多闻闻持。具净戒禁。一切有学。应知亦然(谓有学人。身中圣道犹应渐长。如命增长。故云命道)。污道沙门者。谓莫喝落迦苾蒭。喜盗他财物等是(莫喝落迦。此云大愚钝者。旧云摩诃罗也)。瑜伽二十九云。一胜道。二说道。三活道。四坏道。当知诸善逝。名胜道沙门(简独觉故。不同婆沙也。然可义同涅槃毕竟到道)。诸说正法者。名说道沙门(此通凡夫及菩萨等。不同婆沙也。涅槃示道可得同此)。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门(堪生圣道。名之为活。此通凡。不同婆沙也。涅槃受道。可同此也)。诸邪行者。名坏道沙门(邪行者。身语意业三邪行也。此同上经论污道)。又学无学名胜道。坏灭一切见修惑故(此不同婆沙及涅槃也)。诸声闻众。持三藏者。名说道沙门(〔唯〕显声闻)。若诸异生。为触未触。为证未证。勤修加行。堪能触证。名活道沙门。由彼现有诸善法暖。能生长圣慧命根。名活非死(此显学声闻行者也)。坏道可知。广说如彼。近法师。以修思闻三慧。逆配前三沙门。第四污道。如常可知。十轮第五。亦释四种。四种比丘。不能烦叙。


舍法十九者。下文婬戒中。具有明文。今为颂曰。舍三宝二师。同梵戒律学。受家人塞弥。外子非沙释(上两句厌上。下两句欣下)。无四灾患者。一羸。二舍。三变根为二形。四断善也。故多论第二云。问曰。七种戒。几戒羸。几不羸(舍根变断善。作问亦尔)。答曰。一戒羸六戒不羸(舍根变断善。作答亦尔)。一戒者。所谓白四羯磨也(已上论文)。念处已前具足四舍者。谓见道前有七方便。一五停心观。二別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燸。五顶。六忍。七世第一法。今言念处已前者。即第三方便已前也。具足四舍者。命终舍可知。有余三舍。观行力微。容可退败戒作法舍。及断善二形也。若尔入燸等位。岂不亦退。断善二形及舍耶。且如婆沙第七云。问起顺决择分。更可受扇[打-丁+虎]半择迦无形二形不。答更可受。唯燸顶非余(谓退燸顶。或命终後。更受二根等也。然诸论说前三善根。如別解脱命终时舍。初二善根。復退舍也。忍必不退)。又俱舍二十三云。若得燸法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准此等文。既许断善及二形生。復应亦有命终及舍。何故俱言念处已前具足四舍。答且就过重云已前有。而实不遮燸顶亦有四舍也。


四现忍已去是色界法无二根故者。谓观四谛。现前忍可生燸等注。名四现忍也。


是色界法无二根故者。问此言无二根。为据纵退亦无二根。若据不退。应同多论无四灾患。何独二根。若据纵退无二根者。便违婆沙第七卷说。暖顶容退受二根身。如何会释。今解释章中。据不退说。所言无二根者。无者违也。何故说此。是色界界法。以其违二根故也。谓二根生。本由贪欲。故色界法必违二根。若尔色界之法。亦违断善。何故不说。答二根贪欲。决是色界敌对所违。断善耶见。但续即违。非是要須色界法违。故不说也。上来章中。且是总显色界之法违於二形。復应別辨。一一善根。各无何舍。故次章云。然燸顶之中无二形一。此则且显二位之中敌对所违也。此位既非正违断善及作法故。舍隐不说无断善等。若尔忍位亦非正违断善。何故章中次至忍位。除其断善。谓如章云。忍心二。除二形断善(忍心二者。此有二释。一云。忍心有二种舍。一故舍。二命终舍。一云。忍心二者。即所除二形及断善二也)。答忍位除断善者。显前燸顶。容退断善。今此忍位决定无有退而断善。有此殊胜。故須別说。若准俱舍二十三。顶位虽退。亦不断善。故彼颂云。燸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长行意云。若得暖法。虽有退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若得顶法。虽有退及造无间业。而毕竟不断善根。杂心第七。义亦同此。人准涅槃第三十六。暖位即能不断善根。婆沙第六一说。亦同涅槃也。准此经论。今此章中。至於忍位。方除断善。便是太迟。然意欲显不退断善。至忍方说也。以前二位。俱容退故。又准忍位应无厌舍。望欲供养。容故舍。具如均提沙弥。为供养师。誓作沙弥。况於忍位也。


世第一法及见谛不舍者。正在观位。无作法舍。必入圣故。无断善舍。不受恶身。故无二形(前忍位中尚无断善二形。况今世〔世〕第一法)。无命终者。先来释云。既一刹那。以时促故。无容命终。若尔见道十五刹那。应有命终。故今解者。由法尔力。必須入圣。故不命终。又上品忍。亦一刹那。即准俱舍第二十三。上忍已得。於第八有不生法故。亦法尔力。无容命终。必須入圣故也。


若依多论四现忍亦唯命终者。前来就显。故以四舍別別配之。今依多论。就尽理说。故若不退四种善根。决定於中无有三舍。


已生戒善者。未舍已前戒家作用也。一者戒法二者戒业者。戒法即是无表体也。戒业即是取果与果功能也。谓後无表虽断不续。而前已生入过去者。犹得在身。耶果与果功能不失也。


若语得果舍业不失法者。谓別解脱。感欲界果。若得不还阿罗汉果。决定不於欲界受生。故合別解。虽不失体名不失法。而决定失与果功能。名为舍业也。然准大乘。预流已去不造新业。即初二果在凡位。先得戒者。具有牵引圆满二业。感欲界生。若得圣後方受戒者。但可发得圆满业体。无牵引业。以不造故。若准小宗。许造新业。亦具二业。自余凡夫。准而可解。


故有得得者。因此略辨得舍之体。且为四门。一释名。二辨体。三差別。四相須。且释名者。有情身中。创初获法。名之为得。後相续获。名为成就。虽復得获及与成就。体性实同。且分別相。作如是释。若有情身创失之法。名之为舍。後復续舍。名不成就。虽復非得及不成就。若失若舍。体性实同。亦且辨別作如是。


次辨体者。经部大乘。离色心外。无別有体。且如根境色等诸法。及诸心所等法。自身所摄。即名为得。失舍之後。即名非得。离色心外无別实体。若萨婆多。离色心外。有別实物。即是非色非心不相应行。五蕴之中。行蕴所摄。大乘蕴摄亦是同。但是假法。


次辨差別者。大乘差別。无暇分別。且依萨婆多。毗婆沙百五十八云。能得有四。一者法前得。二者法俱得。三者法後得。四者无为得。然诸无为。既不随世。故不可说法前後俱也。所得有六。一者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异熟生。二者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类智边世俗智等。三有所得法唯有俱後。如別解脱戒等。四有所得法唯有前俱。如道类智忍等。五有所得法具有前俱後得。如所余善染等法。六有所得法不可说有前後及俱而许有得。如择灭决定无有唯法後得。问论家何意立此六类。答有为法中。势力有三。谓上中下。且上品法。理应具有前後俱得。而今上品。分为三类。一者唯有前得。由是上品。故有前得。但由缘阙。毕竟不生。既不流入现在过去。故无俱得及以後得。傥若流入。则应具三也。二者唯有前及俱得。亦是上品。但由後念必定舍故。故无後得。傥若未舍。理亦应有。三者具有前俱後三。义可准知。次中品法唯有俱後。次下品法唯独有俱。并无为得。故成六类也。次辨非得者。望有为。一者唯有法前非得。如入涅槃时。最後刹那诸蕴。二者具有法前後。三者无为非得。广如婆沙。必无唯有法後非得亦决定。无法俱非得亦决定。如理应思。


四辨相須者。问由获所得。故言有得。此得復由谁获故得。得復有得。应成无穷。婆沙百五十八。评家释云。如是说者。一刹那中。但有三法。一彼法。二得。三得得。即由得故成就彼法。及成就得。得復由得得。故成就得。更互相得。故非无穷。准此且辨法俱得等。若准俱舍第四。通法俱後。以辨其相。故彼云。一一自体初生起时。并其自体三法俱起(如婆沙准知)。第二刹那。六法俱起。谓三法得。及三得得。第三刹那。所生诸法。有九法得及九得得。如是诸得。後後转增。无对碍故。互相容受。若不尔者。一有情得。虗空不容。况第二等。杂心十三亦释得义。应知。

   

校量优劣门


多坐作法者。谓於三洲。同於一时。各別集僧。为人受戒也。


自外三受中间即止又局阎浮者。並据多论第二说也。若据前来自所立义。上法容通末代。亦遍他方。又三归者。因宾头卢取木鉢故。佛偿令往东西两洲。然未委知八年前偿。为在後耶。首律师云。百一十罗汉。游方度人。宾头无名。故知三归不通余二天下。通律师云。文中直列百一十人。本不说名。何妨宾头即在其数。然依多论局阎浮也。


受体所因之戒者。教为能因。戒为所因也。


方便身口乃至心论作者身动身方便者。婆沙百一十三。问何故名业。有一师释云。復有说者。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有作用故。二有行动故。三有造作故。有作用者。即是语业。如是评论。我当如是如是所作。有行动者。即是身业。虽实无动。如往余方有造作者。即是意业造作前二。由此义故说名为业(已上论文)。而无评家。今此心论。取此即释依相续假。所以言动。据实有为刹那刹那。生已即灭。无动转义。故俱舍十三颂。身表许別形。非行动为体。长行中云。论曰。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有余部说。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为破此故。说非行动。以一切有为皆有刹那故。(乃至)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述曰)既言余部有实行动。不破婆沙假行动也。若尔多宗业岂是假。答若论尅性。刹那刹那实色为体。今谈其相。故举行动。亦无有失。然作无作。或名教无教。新翻经论。名表无表。释此名者。谓善思等。等起身语。表彰善恶。故名为表。言无表者。俱舍第一云。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述曰)无表色性。虽同表业。无所表示。故名无表。教者。教是示义。准表等释作无作者。作即作动。义稍疎僻。新译改之。就表无表也。


与余识俱者。无记心等。名之为余也。心识名异体同也。


秽污无记者。先辨秽污。新译经论名为染污。染污即通不善及有覆无记也。次辨无记者。唯无覆无记也。


调伏心智者。问经文也。善生第七。又復戒者名学。学调伏心。智慧诸根。是故名学(已上具足经文也)。谓调伏心离贪欲故。调伏智慧离无明故。调伏诸根。善防护故。防护即显根律仪也。


义用得名者。且总辨者。法体是义。法业是用也。配疏应知。


是故从用立名称之为戒者。彼经句句皆言戒者名制。又戒者名上等。而此戒者。並是用名。五之別名通义通用。如章自配。


即彼刹那无作有七种名者。若准婆沙百一十二。作及无作。俱有七名。故彼文云。此中根本七善业道。若表及此刹那无表。各具七义。一尸罗。二妙行。三律仪。四別解脱律仪。六业。七业道。心论第十三颂云。律仪妙行。业道初解脱。说业及尸罗。如是七种名。章引论云。一切恶戒对治故名律仪者。正以对治。释律仪名。以其律仪是防护义故。俱舍云。能防身语。故名律仪。章云。二防护恶戒故入七众故名波罗提木叉律仪者。杂心文无一二等数。而今疏主。以义加之。此中既名木叉律。律仪復須以防护释也。又章云防护恶戒者。已下是疏主释。非论文也。又言不为恶众所缚者。且就一相。然俱舍云。初表无表。別別弃舍种种恶故。依初別舍立別脱名。故知心论入七众者。意显戒方入七众创受。即能別別弃舍。故名別脱。章云三於一切众生所得故善作故名为妙行者。简异外道百由旬内而得律仪。今则不然。故成玅行。故俱舍云。智者称扬。故名妙行。四得爱果故思愿道故名为业道者。道是通义。通生爱果。故名业道。故唯识论云。通生苦乐。异热果故。名为业道。又復道是所游履义。即身语色。是思所履。故云思愿道故。五最初随顺解脱故名婆罗提木叉者以其木叉依初弃舍而立名故。六作所起故名业者。俱舍难云。岂不无表亦名不作。如何今说所作自体。答不造诸恶。故名不作。表思所造。得所作名(此意说云。亦得名作。亦名不作也)七名尸罗者淳善不害心起故者。论文云。尸罗者淳善义。不害心起故。(述曰)以淳善义。正释尸罗。由行淳善。谓由不害心起故。俱舍云。能平嶮业。故名尸罗。俱舍十四亦有七名。崇云六名者违婆沙百十三依数列七。亦违杂心论偈云如是七种名也。


第三羯磨一刹那者。此门所引。並心论第四说也。


根本业无作。或復说者作。彼论云。前七业道定有无作。邪婬定有作。以自究竟故。余业道不定。若自作。若使他一向阙作。故颂中云或也。问今释戒义。何故引不善业道耶。彼论次又释云。舍不善业道方便。即是善业道方便。舍根本舍後起亦尔。问此事云何。答沙弥受具。及至白二。皆是方便。第三刹那作及无作。根本业道。如疏引是也。俱舍十六婆沙百一十三亦同。


多论初念等。第一卷论也。


以道力故者。增上缘力也。


三聚分別者。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非心不相应聚也。若开心聚以之为二。应言四聚。开二者。谓心聚及心所有聚也。復加无为。即成五聚。出体。出体之法如初卷记。


心及四相不相应等者。心是同类因也。四相即不相应。持业释也。


及无作假色者。杂心论第一卷偈云。十种谓色入。及无作假色。是分別色阴。牟尼之所说。(述曰)彼论意。辨色阴。总有十一种色。於中十种。即是五根及以五境。皆是色体。十入所取。故云十种。谓色入也。及无作假色者。准萨婆多。无作是实。而今言假。是彼论师別意建立。何以知然。且如婆沙百二十七大造纳息云。尊者法救说。离大种有別造色。说心所法。非即是心。然说色中二非实有。谓所造触及法处色。杂心论主虽即非是婆沙法救。然亦名为法救论师。其所造论。往往遵承婆沙法救。且如心论第十二云。尊者说曰。注中云。此达磨多罗。以古昔达磨多罗为尊者(达磨多罗。此云法救)。准此应知。杂心论主亦立法处无表色体。以之为假。然婆沙中法救论师者。即婆沙七十七。須正理五十二。俱舍第二十并云。萨婆多宗有四大论师之一数也。


第三色聚中三色分別者。应了知一切诸法。三科摄尽。一者十二处。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已上即名五色根也)。六意(此上六种即是内六根也)。七色。八声。九香。十味。十一触(已上五种。即五色境也)。十二法(此上六种即外六境也。言十二处者。俱舍释云。心心所法生长门义。名之为处。旧名十二入者。即心心所流入根境义也。然法处中。有四种法。一无表。二诸心所。三不相应。四无为法)。二者十八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已上五色根)。六意界(此一即以心躰为性也。此上即内六根也)。七眼识界。八耳识界。九鼻识界。十舌识界。十一身识界。十二意识界(此上六识並心为体。此即於前意所之中。离出〔心〕也。此六界。並前意界。合名七心界也)。十三界。十四声界。十五香界。十六味界。十七触界(此上外五境也)。十八法界(此法界。亦有四类。准前法处释之。所言界者是种族义。谓一切法。合有十八族差別也)。三者五薀。一色薀(即五色根。并五色境。及法处法界中无表也)。二受薀。三想薀(此二即法处法界中。诸心所内。別立此二为薀也)。四行薀(即法处法界中。诸心所内。除受想已。取余心所及不相应为此薀也)。五色薀(即十二处中意处。及十八界中七心界也)。上来三科。於界处门。取五色根及五色境。并法界法处中无表。立为三色。於中虽有声香等异。通相为言。皆是色聚。即此亦是色薀所收。如向已辨。言三色者。章云。一可见有对色。谓色入(新名有色有见有对。是也。俱舍略释云。以可示现此彼差別。故名有见。即当旧名可见义也。极微聚故。相对碍故。名为有对。体即是色名为有色。章云色入。即十二入中色入也)。二不可见有对色。谓二不可见有对色。谓五根四尘(旧名五尘。新名五境。今言四尘。谓於五中。除色尘也。即此四尘。及五境根。总名不可见有对色。新名有色无见有对。俱舍意云。不可示现此彼差別。故名无见。极微聚及互相对故。名有对也)。三不可见无对色。谓法入中无作(法入中。说有四类。今除三类。但取无表。名为不可见无对色也。新名有色无见无对。无见者。准前释之。无对者。非极微聚不相对碍。故名无对。然体是色。故名有色)。若言作戒。前二色收(身语〔三〕表。体即色声。故是前二色收也)。以无作法。入法界中摄。是故非三有对者。问心所虽是法入中摄。而是境界所缘有对。故知不由是法处故。即非有对。答心所虽具二有对义。而非具三。故亦得名非三有对。或可即依俱舍论释。非极微聚。名为无对。章疏之言。何烦苦救。


三有对义此应广说者。俱舍第二云。对是碍义。此復三种障碍境界。所缘异故(一障碍有对。二境界有对。三所缘有对。碍有二种。一者对碍。如障碍有对也。二者拘碍。如余二种也)。障碍有对。谓十色处。自於他处。被碍不生。如手碍手。或石碍石。或二相碍(此即五根及五色境。既是微聚。故一微聚。无第二聚。互相障故。故杂心第一云。若彼有一。则无第二极微故。据处故。述曰。障碍即有对。持业释也)。境界有对。谓十二界。法界一分。诸有境法。於色等境(六根六识为十二界也。法界一分者。四类之中除诸三类。但聚心所。故云一分。此中心所。随应与前六识相应。後依六根。能取色等六种境界。即是境界之有对。依主释也。各有自境。以为所对。故名有对也。俱舍云。如施设论云。有眼於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有眼於陆有碍非水。多分如人等。有眼俱碍。如毕舍遮等。有眼俱非碍非昼。如蝙蝠鸺[(垩-王+田)*鸟]等。於昼非夜。多分如人等。有眼与碍。如狗。野干及猫狸等。有非者。除前相)。所缘有对。谓心心所於自所缘(心者即七心界也。心所者即法界中心所也。此心心所。随其所应。於自所缘。有拘碍义。即是所缘之有对。依主释也)。境界所缘。復有何別(此难意云。五种色根。能取境界。名为境界有对。既非缘虑。故非所缘有对。其义易知。然论境界。所缘有对二门。並言以七心界及诸心所而为体性。是则境界所缘有对。应无差別)。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於心等。名为所缘(若於彼法者。彼色等境也。此有功能者。此十二界一分有取境一功能也。即说彼为此法境界者。说彼色等。是此十二界法界一分之境界也。总相意者。取境功能。即立名为境界有对。犹如灯炎。有烧炷功能也。心心所法执彼而起者。执彼色等境界而起也。谓凭境力。心〔方〕生。总相意者。自由他生。即立名为所缘有对。犹如灯炎藉炷已生也。亦如羸人杖力故起也。名为所缘者。境名所缘也。所缘之有对。依主释也。此文分明。自辨〔异已〕。光法师等。浪为多释)。云何眼等。於自境界所缘转时。说名有碍(此即双问。二种有对。云何名有拘碍)。越彼於余。此不转故(此答意云。且如眼识。越彼色境。於余声等。即不得转。故有拘碍。此即第一释也)。或復碍者。是和会义。谓眼等法。於自境界及自所缘。和会转故(且如眼根。於自色境。和会而转。而终不於他声等和会也。此第二释碍义也)。问若法境界有对。亦障碍有对耶。应作四句。谓七心界法界一分诸相应法。是第一句(此谓是境界有对。非障碍有对也)。色等五境。是第二句(此谓是障碍有对。非境界有对也)。眼等五根。是第三句(此即俱是句也)。法界一分非相应法。是第四句(法界中。有四类。除诸心所。自余三类。名非相应法也)。若法境界有对。亦所缘有对耶(此以境界问所缘也)。应顺後句(此举答法也。谓〔若〕法互有宽狭。应四句答。且如境界。望障碍边。境界或宽。通心色法。或復是狭。不通五境。障碍或宽。通取五根及五色境。或復是狭。局色非心。故成四句也。今将境〔界〕即亦所缘耶。若是所缘耶。应顺後句。述成其事。故云顺後句也。若将狭法以问宽者。应顺前句及境。应知)。谓若所缘有对。定是境界有对(此正顺成问事後句也)。有虽境界有对。而非所缘有对。谓眼等五根(此正违於问中前句。以显〔顺〕後义也。准此亦应名为违前句也)。上来谨依俱舍论。释三有对讫。若广分別。如顺正理第四及婆沙七十六并显宗等。不能繁叙。今言无表。既不取境。故非境界。及以所缘。又非极微所积集色。故非障碍。故云无作非三有对也。


非余八色者。内五色根。外五色境。名十色处。於中既除色声两处。故余八色。即是五根及香味触也。此作无作。但是色阴者。以其色薀摄十一色。故作无作。於薀门中。並色所收。


第四就色声中报方便分別者。旧译名报。新名异熟报。谓酬宿业故。言异熟者。亦是酬报。而由此报异时而熟。名为异熟(谓造业时。异得果时)。异类而熟。名为异熟(因是善恶。果是无记。故名异类)。变异而熟。名为异熟(谓所造业。至得果时。由变异故。能令异熟)。旧名方便。新名加行。方法巧便。令事得成。故名方便。新名加行者。行是造。加心造作。名为加行。二相既分。次配疏意。疏云作者身动身方便者。若其不欲。加心造作。既任本性。故名报色。今既加心。造作营事。故今身动身成方便。故俱舍云。由思力故。別报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


口作唯方便者。如俱舍云。语表即言声。声体一向非是报法故。俱舍第二云。声无异熟生。随欲转故。婆沙百一十八云。有说。声是现在加行所发。异熟果是先业所发。有说。声随欲转。非异熟法可随欲转。復有说者。声有间断。异熟色无间断。是故声非异熟。若依犊子部。声亦异熟。故彼宗中。引施设足论云。菩萨昔余生中。离麤恶语。此业究竟。得梵音声。故知声是异熟。具叙如婆沙百一十八。


报与方便亦一亦异者。诸宗不同。且如萨婆多宗。若起内思动异熟身。即於身中。別有大种造身表业。故依彼宗。一向是异。不得言一也。若依成实宗说。色性非善恶。随能发心。假名善恶。方可说为非一非异。谓若任性如本而住。名为报色。若由内心皷动造作。名为方便。二义既別。故名异。然皷动时。於报身外。无別大种造身表业。故復是一。大乘宗义亦可同此。


方便现起体通三性者。善恶二性。其相易知。言无记者。四无记中。三无记心。能发表业。除异熟心。其异熟心。不能发表。具如婆沙百一十七(然无记。唯能发表。不发无表也)。


身口无二无作非报非方便。已下二释。初释引经证成非报非方便义。如疏易知。次释唯依道理。成立章中。意云。作既方便非报。其无作体异於作体。岂得更是报及方便。作此释讫。次破前引经妄证。故云。然彼经文未必证成非报非方便也。因此遂作別义释经也。如章意云。作与无作。若受若随。及处中位。各各具有。然於其中。一切作体。皆名为因。一切无作。皆名为果。果因既异。故云异色。经中欲取受中无作。是故简却所余异色因及异色因果也。寻疏可知。


言处中者。至下受随同异门辨之。疏意且然。应求別理。且如崇云。诸释虽復各逞异端。终乖圣旨。夫方便者。須对根本论之。何得方便对报分別。今详。方便自有多门。一者加心造作。发身语业。亦名方便。如前已辨。此即无间加行根本。及後报业。皆名加行。旧名方便。是也。故婆沙百一十八云。煞生後起。亦名加行。二者加行根本後报。三者闻思修慧。亦名加行。既有此三。今辨发业。何用对彼根本分別。又崇云。古旧引经。深成谬乱。不识旨归。杂乱抄引。又云倒写连理教。又云问旧解既非。何繁序別。答若不剖折。熟知是非。指事再明。息诸野论。又云。依前重写。恐误後人。又云。故今依文聊申正解。夫身语业由心故起。


言非异色因者。谓无受戒善心色因。非彼恶无记因。故言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者。谓但感得自类善果。必不能招恶无记果。既於自类因果性成。一得在身。相续随转。随转不绝。是无作色。故言不作异色因果。以此解经。冀无违失。今详。若言受戒善心非恶无记因故言非异色因者。此则通於发表业心。但感自类。必不能招恶无记果。此亦通於所发表业。何理能显相续随转而成无表。故此復应更求別理。今寻涅槃第三十四说。佛灭後。诸弟子辈。广兴诤论。有二十四双。今所引者。当第十三。如彼文言。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七支是也)。从於身口。有无作色(从身口表发无表也)。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此答不失戒所由讫)。以何因缘。名无作色(此问何缘名无作色。不復更问不失戒义。以佛前番答讫故也)。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正释无作名义也。如後〔辨〕)。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善男子。我於余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述曰)言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者。谓非异我色身之外。而成因性。此显无表。虽无表示。然随自身也。不作异色因果者。不作异我色身之外。因缘家之果。此显感果亦随自身。果既不亡。明知別有无表色体。此亦简彼外道妄计离我身外梵王为因能感爱果等也。更有別释。如破述记。


即向初色有二十种者。前十二种。名为显色。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影。六光。七明。八闇。九烟。十云。十一雾。十二尘。次有八种。名为形色。如章所辨(如初卷说释之)。三声者。一因受四大声。新译名为执受大种为因声也。谓心心所。执受四大。以为所依。故云执受大种也。以此为击发生声。故云为因也。二因不受四大声。新名无执受大种为因声。谓风铃等。无心心所之所执受。三因俱声。新名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声。如手皷等合所生声。俱舍论第一。世亲破云。如不许一显色极微。二四大造声亦应尔。顺正理第一云。虽有执受与无执受。二四大种。共相扣击。而俱为因。各別发声。虽生二声。而相映集。随取一种。其差別相。不易可知(谓耳识随想者。先取)。又正理意不立三声。以因俱声。不异前二故。如彼应知。


前两不如亦应发戒者。今亦及难。前既已发。後应无用。故应解云。以前两番。资成三辨。不可即令初已後戒。


亦可唯局第三不妨而得口业之体此即互造者。婆沙百一十八云。颇有非身作。而得煞生罪耶。答有。谓遣煞。颇有不发语。而得虗诳语罪耶。荅有。谓身表。颇有非身作不发语。而得二罪耶。答有。谓仙人意愦。及布洒他时嘿然表净。准彼恶业既许互造。善业翻此亦应互造。问语业即声。现既无声。如何互造。答萨婆多宗。身中无有无声之时。又婆沙百二十二云。然表依身而起。有依一分。如弹指举足等。一分动转作善恶业。有依具分。如礼佛逐怨等。举身运动。作善恶业。此中随所依身极微数量。表业亦尔。如表数量。无表数量亦尔(此显身表)。百二十七云。问诸有情类。口所发声。当言何处大种所造。有说。喉边大种所造。有说。心边大种所造。有说。脐大种所造。评曰。总说此声。一切身支大种所造。若別说者。轻小语声。应言喉边大种。所叱吒哮吼号叨等声。应言遍身大种所造。现见此等举身掉动故(此显语表)。又百三十二云。律仪所摄。復有七种。如是七支。各四大造。此復有二。谓表无表。评家正义。表与无表。復各大造。准此等文。身造语业。亦发语表。非谓但发语无表也。以其文言。如表数量。无表三亦然。身表三支。如何得发语四无表。若尔何故诸论教人煞盗俱有无表。答正根本位。可唯无表。於加行位。教人之时。令身变异。亦有身表。故婆沙百二十二。评家义云。加行位中。决定有表无表不定。即准此义。傥以身业表成语业。正身表时。亦令身中有语表生。若以现今无语声故。便执定无语表业者。亦应婆沙非非身作不发语。而得二罪。应无语表。若无语表。岂可从意直发无表。若许从意直发无表。即应名为随心转摄。崇云。第三刹那许无语表有何过耶者。理甚不通。是故论云。已知无作非心者。彼成实论第九卷无作品云。意无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心无记心若无心。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不善律仪亦如是(此即显戒定非是心续。次云)。问云。已知无作悲等。如疏应知。


以色等五法是无记者。谓色声香味触五也。若准萨婆多。色声二处通於三性。五根三境。局是无记。今成实宗。色性非善恶。随能发心。假名善恶。故云色等五法是无记也。


又色等是恼坏性者。谓以手等触色等时。令其变坏也。


但作戒者取文不定者。谓诸师取成实文不定也。即此疏中。叙三师释。色心二法为体。次释局心为体。後释唯色为体。即引论云。身口业依止四大等。然彼宗意。色香味触。有坚湿等。即成四大。四大体性。虽是无记。若令动发。即名善恶。故使身业四大为体。口业者。准论虽言依止四大。四大出声。声方是业。寻疏当知。今详三释。並可存之。然疏主意。欲存後释。且辨俱存者。谓若假实俱说为业。即取初释。若唯实业。即取中释。若唯假业。即取後释。故使论文三处不同也。彼宗实业。以思为体。思即是心。故即以心为三业体。色性无记。由心发动假相名业。是故说色以之为业。


是法名声性法入所摄者。意显名句十二入中。虽是法入。然论实性。体即是声。但由法相假实殊门。故分声法二入也。谓一刹那实声之中。无名句字。要須相续屈曲成名。既是离声。无別体性。故是假也。


破外人义思与心同时別体者。谓成实师故破萨婆。心王心所。虽同一聚。各有別体。而共相应。大乘立义同萨婆多。今即破云。离心无思。谓心王无別心所中思也。


心未必思者。了境名心。造作名思故也。


色即无记色阴摄作戒善恶性行阴收者。作戒既许色法为体。成实论宗。乃至诸宗。曾无色法是行阴摄。故此问答甚违正理。宜应癈之。若据实业作义戒。理应用思为体。方可名为行阴所摄。此復与色。条然各別。应言不即理非不离也。亦可难意云。作戒是善恶性。应是行阴收。更加应字。即成难词也。


如似四相即於色心者。谓成实宗。离色心外。无有別物名为生住异灭等相。大乘亦同。成实宗中。命根亦是离色心外无別体也。


然青黄等者。青等显色实非业体。容依形色而起。相从俱说也。俱以远从要期生故。並有二业之体者。理恐不然。若谈无表可从远生。而谈语表许从远生。应入恶心。无记心等。亦应许有语表业。此起则与彼无表何別。故依後释。身能造口。谓即以身表成口业。此宗色声。既是假业。故互造义。道理易为也。


无作三时者。疏主依义。作此解释。非论文也。


果时无作无作有二者。其实体一。而义有二。现同刹那。名曰作俱。復能引起後後诸念。復名形俱。


若依此宗似先後发者。准成实论第九无作品云。问曰。几时从作生无作。答曰。从第二心生。随善恶心强。则能久住。若心弱则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则住一日。如受尽形住(已上论文)。疏意释云。第二心生者。第二念生也(念即是心故也)。论虽如是。理稍难通。若详第三羯磨竟时。但有作义。後念方生无作戒者。即应许有律仪善行。不受而得。故知理拥也。


又善生经者。善生第六云。初发心异(远因心也)。方便心异(近因心也)。作时心异(正起身表业也)。说时心异(正起语表业也)。众缘和合。故得名作。以作因缘生於无(此显无作从作而生)。如威仪异。其心亦异(谓受戒竟改威仪时。其心亦异)。不可坏故。名为无作(谓虽改心。而戒不坏)。从此作法。得无作已。心虽在善不善无记。所作诸业无有漏失(谓从坛场作法而生无作也)。疏录经意。非谨写文。又详经意。以作因缘生无作者。同时因果。亦是相生。何能正证无作先後。又详成实第二心生者。应显第二念已去。唯无表生。不遮初念同时无表。以其表业色法为体。为无表者。非色非心。二体既殊。何妨同念。楯者傍牌是也。


无作多种者。古来诸德搜寻经论。纂集为九。或为七种。非有论文作此说也。一者作俱。即显无作与作同时。故心论云。第三羯磨竟。作及无作。二者事在。如造佛像塔寺桥船。此事在时。常能生福。婆沙百二十二云。或造佛像宁持婆。(乃至)造井桥船阶道处等。此诸表业所发无表。具有三缘。相续不断。一由意乐。谓缘彼事。深生欢喜。意乐不息。二由所依。谓所依身。同分相续。命未终位。三由事物。谓所修建佛像等事。未都坏灭。如是三缘。随阙一种。无表便断。成论十二九业品。心论第四。並同此也。三者从用者。成论第十一卷三障品云。食檀越食。着檀越衣。入无量定。而此檀越得无量福(慈悲喜舍四无量定)。四者异缘者。如上受缘开合释。五者心俱者。定道律仪。随心转故。六者愿俱者。成论十二九业品云。若人发愿。愿我当要布施。若起塔寺。是人定得无作。(述曰)问与前事在有何异耶。答前现作事。非但发心。今从发心。即生无表。依此应言。若是事在。必是愿俱。有是愿俱而非事在。谓已发心而未作事。七者要期者。疏自释云。如日夜乃处中要期等。日夜谓八戒也。处中有善及有不善。谓虽善业非是律仪。或虽恶业非是恶戒。既处中庸。故云处中。通律师云。善非淳净心。恶非深厚缠。未晓其义。故作是说。且如有善唯利一人。虽非律仪。容心极猛。岂得名为善非淳净也。恶准此知。问此与愿俱。有何差別。答现作当作。通名愿俱。要期唯局现作。亦应说言。若是要期。必是愿俱。而有愿俱非是要期。谓拟当作是也。八者助缘者。遣他作业。成自业是也。九者形俱。可知。


前六局随者。不然作俱亦应通在受中。


处中随作业者。处中亦许有随行也。且如要期百日礼诵。是名中。日未满来随作礼诵。无作復起。


随用者。即前从用是也。


互缘者。诸师皆云即异缘是。今解不同。如上受缘开中辨也。


不异前七者。助缘若受。即形俱要期中摄。若随。即所余摄。互缘亦尔。故言不异。


同义有三者。同名无作。二者或色为体。或非色非心。三者义同。谓同防非离恶义也。


罗汉成就下戒者。心论第四云。虽復阿罗汉。犹成就下戒。婆沙百一十七。问有新学苾蒭。成就上品律仪。而阿罗汉。成下品律仪耶。答有。谓有新学苾蒭。以上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是也。


教相所诠者。如婬戒中结戒义。第五门辨也。


亦同此狭者。教相所诠。既辨随行。故同此中随行狭也。


此准多论有五不同者。谓有如上第四长短第五三性有无也。萨婆多宗。静虑无漏二种律仪。在定道心。亦成就。亦现行。出定道心。唯成就不现行。故定道戒。纵在随中。亦无长义。是故受随定有长短。即由随行定不得长。故亦即非三性中有。由此復说三性有无。若成论宗。不得作此四五二门。以其随中。容有定道。出定入定。常有无表。既出定有。善等性中亦恒现行。故章云。以道无作宽长故尔。是也。故成论十七二善律仪品云。问曰。有人言。入定时有禅律仪。出定则无。是事云何。答出入常有。如彼广说。定共既尔。道共应同。通律师云。问若尔应不名为随心转戒。答从初受名。以初发时。要从定道方能故。然诸大德以出道定有。义唯三性亦恒现行。今详若得初之二果。欲界烦恼既未断尽。故或有时起不善心。即定道戒三性中有。傥得不还或阿罗汉。不即得言三性常有。彼宗阿罗汉等常在无漏。无无记心。况有不善。若得禅定。或容无记。定无不善。准此随中。亦犹说狭。宁知罗汉常在无漏。彼宗无我无假缘心。即名无漏。彼宗无我无假缘心即名无漏。彼论二十二智相品云。阿罗汉无缘瓶等心。已坏一切假名相故。如彼广说。


二作同义有五者。一名。二体。三义。言义同者。同有防非离恶义也。


不同有四。比前无作。义准可知。


缘境发戒中。萨婆多宗。婆沙百二十。心论第四。俱舍十五。同有此说。且俱舍颂云。从一切二现。得欲界律仪。从根本恒时。得静虑无漏。(述曰)前之两句。释定道戒。从一切者。谓从一切根本加行。後起业道得律仪也。从二者。谓从二类。即情非情。性罪遮罪也。现者。谓从现堕有情数。蕴界处得。不於过未。以其过未。堕法数故。堕法数故者。过未之境。唯意识缘。名随法处。不可煞盗。故不缘之得戒也。得欲界律仪者。別解律仪唯欲界故。既从一切二现而得。是故防非还通此等。章中。且显缘现在境。并辨防於根本眷属。而性遮异略而不论。问遮罪岂非眷属摄耶。答遮罪之中。自加行根本後起。故不可言眷属所摄。禅无漏戒。唯从根本业道处得。唯七支性罪所摄。不从遮罪也。言恒时者。从三世境。亦发律仪。法处不善亦須断。故悉如论。若昙无德宗。不存过未心。得戒以非众生故者。此辨得戒之人。能缘心也。然现在中。亦不得约一刹那说。以其此宗五蕴相续假名众生。识想受行次第而起。既於一念。不具五蕴。是则不可说为众生。既无众生。说谁得戒。故约相续假说现在。不同萨婆宗一刹那中具足五蕴。刹那过未。即非现在也。


三世境所有之恶者。此即辨所缘境也。彼论十二。七善律仪品云。问曰。但於现在众生得戒。为从三世众生得耶。答曰皆於三世众生所得。如人供养过去所尊等。


三世诸佛戒齐等者。两宗义异。且据成实意说。过去迦叶佛时。有无量人。已入涅槃。此等境亦发戒品。故云齐等。若於此等不发戒者。释迦弟子。戒境应减。若据萨婆多宗。婆沙百二十有三种。一云。应作是说。律仪境界。虽有多少。而律仪体。前後无异。俱从一切有情境处。总发得故。有作是说。三世如来。律仪不等。亦无有失。问若尔施设论当云何通。如彼论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悉平。答由三事等故。一修行等。谓皆过去三无数劫。勤修四种波罗蜜多。究竟圆满。得菩提故。二利益等。谓於无量应化有情。作利乐事。皆究竟故。三法身等。谓诸如来皆得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等胜功德故。由此三义。故言平等。非律仪体无多少异。又由根等我等。一切如来。皆住上品根。皆得上品戒故。有余师说。一切如来所有律仪。皆於一切有情处得。故说等言。非说无异。谓过去佛戒所从境。设今犹在者。释迦从彼。亦得律仪。然无此理。释迦律仪所从情境。设当在者。慈氏从彼。亦得律仪。然无此理。故说等言亦无有。然准俱舍。世亲存其後释。多论第一。存中间释。

   

次辨发戒多少门


从生数从非生数者。先准婆沙百二十有五释云。此中有说彼七支戒。一一各於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是一有情。犯一支戒於一切有情。此一支戒断。余六犹转。二云。一一各於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而得异。如有情数量。所得戒亦尔。彼说於一有情犯一支戒。即此一处一支戒断。余六犹转。余有情处七支皆转。三云。有余师说。別解律仪随因差別。成二十一。此中有说。二十一种一一各於一切有情处得。所得不异。彼说。由贪烦恼。於一有情所犯一支戒。於一切有情无贪所生一支戒。於一切有情无贪所生一支戒断。余二十种如先犹转。有说。此二十一种。一一各於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各异。如有情异。所得戒亦尔。彼说。由贪烦恼。於一切有情所犯一支戒。即此一处无贪所生一支戒断。余二十种如先犹转。於余有情。二十一种具足皆转。(乃至)依如是说。宁作出家。犯诸学处。不为五戒邬婆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毀犯五种学处。身中便空。诸出家者。设犯五处。而更有余众多犹转。五者。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虽犯律仪。而戒不断。如法悔除。还名持戒。无有顿受別舍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已悔除位。但名持戒。(述曰)作心顿受。不应別舍。亦应別得也。未悔除位得二名者。一者持戒。二者犯戒也。前四师说。犯一戒时。此戒即舍。迦湿弥罗不言前四。谁是谁非。然犯不舍。异前四也。章中所引。多论第一也。然多论意。於四师中。存第四释。犯亦不舍也。故多论云。犹名破戒比丘。不名非比丘也。


不可煞者。诸入灭定慈定中阴如来轮王佛使等。决不可煞。诸得他心。是不可诳。问生生与趣。缘何发戒。古来传释。引杂心第一十颂云。生摄一切趣。非趣摄於生。中阴增。当知非趣摄。(述曰)增者。处所异名也。亦是增如义也。如言地狱有十六增也。准斯发戒。亦生非趣。古来又云。六趣亦应不摄如来。今详大乘王宫现生。是化非实。容有斯义。若依化相。示现受生亦是趣摄。是故萨婆多宗。後身菩萨许是异生。即此生身。虽已成佛。犹是有漏。菩萨入胎。三时正知。婆沙百二十。说佛胎生。由此亦许是趣所摄。


若非生数。多论第一。有五种子。彼一粒麦一粒粟。断一根草。但使得一罪处。即得一戒。堀一微尘地。下至金刚。皆准前说。若准婆沙。不同多论。百二十云。问於外物中。得律仪不。若有得者。所得律仪。应有增减。谓生草枯时。酒味坏时应减。即彼生时熟时应增。(乃至)若无得者。即此律仪境。应少分处受。而世尊说。如是律仪无少分受。又断生草。悔应无用。评家云。如来说者。於外物中。亦得律仪。问若尔律仪应有增减。答无有增减。以总得故。此律仪总於一切生草等上。得一无表。而世间无有无生草等时。总於一切蒲桃等酒。则不坏时。得一无表。世间无有无诸酒时。是故律仪无於一有增减。余亦如是。(述曰)余如是者。一切非法衣食等类。一一类上得一无表。不约微尘一粒等別也。


根本戒四百二十者。彼论云。如来所立戒。有四百二十也。


婆薮斗律者。真谛三藏云。此翻品类律。此律多说缘起制诸轻戒。优波提舍。翻为正教。此律正说是罪非罪。制诸重罪。


无愿毗尼者。了论九毗尼中。第七无愿毗尼也。九毗尼。至下今演毗尼中辨之。俱舍十五。若人不作五种定限。方可受得別解律仪。谓有情支处时缘定。一有情定。念我唯於其类有情当离煞等。二支定。念我唯於某律仪支当持不犯。三处定。念我唯住某处方域当离煞等。四时定。念我唯於一月等时能离煞等。五缘定。念我唯除鬪战等缘能离煞等。如是受者。不得律仪。相似妙行。


受体已竟。


饰宗义记卷第二末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16/1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2册 中国撰述.. 下一篇四分律疏(二十卷但现存卷九)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