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但欠卷第一本末並卷第九本末)(三)
2014-04-11 11:34:3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946次 评论:0

饰宗义记卷第三本


嵩岳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第三解律题名者。此下广解三要之中。第三正释律初题目。然而四分名生。章中虽辨被机承禀。今復应明。若欲释者。略开二门。第一戒法相传。第二翻译时代。言相传者。昔後汉明帝庄永平元年戊午岁即位。至永平五年。夜梦丈六金人。至十年丁卯之岁。有西域僧迦叶摩腾。游化至于汉地。又至十一年。岁次戊辰。復有竺兰。来至此土。此土人请曰。我欲如师法出家受戒。即与剃髮披着缦牒。与受三归五戒。准萨婆多论。佛成道八年。止三归与羯磨受。中国十人。边方五众。由此摩腾正有二人。不得受具。如是乃至第十桓帝志丁亥即位。迳二十一年。至丁未之岁永康元年。从前明帝戊辰之岁。至此丁未。总一百年。唯用三归五戒。共相传受。桓帝既崩。第十一灵帝闳立。戊申即位。自建宁年已後。北天竺有五沙门。支法领。支谦。竺法护。竺道生。支楼谶等五人。来到此土。与大僧受戒。即五人受也。自尔已来。始有戒法相传。其时大律未到此土。支法领口诵戒本一卷。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时古羯磨戒本者是。並出昙无德部。自尔已後。復迳五十五年。至魏文帝丕(曹操子也)黄初三年岁次壬寅。有中天竺沙门昙摩迦罗(或云柯罗)。此云法时。游至许昌(黄初二年。改许县为许昌)。其人幼而聪敏。质像瓖玮。寻读一览。文义悉通。善四韦陀。妙五明论。图谶运变。靡所不该。自谓。在世无过。乃入僧坊。过见法胜毘昙。殷勤寻省。莫知旨趣。乃深歎曰。佛法钓深。因即出家。诵大小乘经。及诸毗尼。来至许昌。观魏境僧众。全无律范。自来之後。又迳二十八年。兼前五十五年。合八十三年。至魏废帝齐王芳嘉平二年岁次庚午。於雒阳更集梵僧。以羯磨法。与大僧重更受戒。准用十僧。并翻僧祇戒本一卷。又安息国沙门昙谛。亦善律学。出昙无德羯磨。以用受戒之由。略如迈法师译经图纪。即是大僧受戒之由也。


次明尼众者。灵帝之後。亦从大僧。求受大戒。支法领语曰。依如佛教。唯开边地五人。大僧受戒。不开尼众。尼众泣泪而退。又从灵帝已後。迳五十三年。至汉末魏初。东天竺国有二比丘尼。到长安。见此土尼众。问曰。汝谁边受大戒。尼众答曰。我至大僧所。受三归五戒。二尼歎曰。边地比丘尼未有具戒。遂还中国。化得十五人。三人在雪山冻死。二人堕黑涧死。届至此土。唯有十人。自尔已前。尼悉赴京与受具足。後到吴地。与彼尼众受戒。自尔已来。尼众始有戒法。相传。受戒竟後。三人命终。唯七人在。来迳十七年。思忆本乡。即附南海商人。而还本国。一去已来。更不委耳。此初受戒。但在魏初。未详定是何年月日。又从魏初黄初元年庚子岁後。计有二百一十一年。至宋第二文帝义隆元嘉七年岁次庚午。有罽宾沙门求那跋摩。此言功德铠。即其国王之少子。至于杨州。译善戒等经。又復有师子国尼八人。来至宋地。云此地未曾有尼。何得二众受戒。功德铠云。尼无本法者得戒。而僧有罪。寻佛制意。先令作本法者。政欲生其善心。为受戒方便。论其得戒。法出大僧。但使羯磨法成。自然得戒。今详。魏初尼已受戒。而功德铠既西域人。不练根由。而言无本法也。当时尼众。苦求更受。功德铠云。善哉随喜。且令两尼学语。更往西国请尼。令足十数。而功德铠虽先许尼重受大戒。但译比丘尼羯磨一卷。译经图纪云。四分羯磨一卷。是也。而受戒事未遂而终。俄然遂至元嘉十年岁次癸酉。有印度沙门僧伽跋摩。此云众铠。戒德清峻。道俗敬异。自流沙至杨州。復有师子国尼铁索罗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数。便请众铠为师。於坛上与尼重受大戒。齐末梁初。锺山定林寺僧佑律师记云。最初为影福寺慧果净音僧要智景等二十三人受戒。自後不能繁记。自尔已来。将为善受。问有何证验知得戒耶。答南山律师记云。昔魏文帝三年。内作无遮大会。文帝问曰。此土僧尼得戒原由。云何可知。诸大德悉皆不答。于时即有比丘。请向西国。问得戒所由。到北天竺。遇见一罗汉。启问曰。振旦僧尼受得戒不。答曰。我之小圣。不知得不。又语比丘曰。汝且住此。吾今为汝往问弥勒得不来报。於是即入禅定。向兜率天。问曰。我是小圣。不知边地为得戒不。故来问尊。弥勒答言。边地得戒。遂请证验。即取金华而愿言曰。若边地僧尼得戒者。愿金华入罗汉手。若不得者。金华莫入。愿讫。金华即入掌中。一尺影现。奇徵既尔。内怀欢喜。弥勒语曰。汝下至振旦比丘所。亦当发愿。若使振旦僧尼得戒不虗。唯愿金华入比丘手。当即如教发已讫。以手案华。华入比丘掌中。一尺影现。瑞应既尔。欲来还国。有迦罗神现身语曰。道路悬远。多诸嶮难。弟子送师。令达彼国。未至之间。魏文帝殿前。先有金华。空中影现。文帝问太史曰。何变恠也。太史答曰。西国有佛法来此。于时不盈一月。比丘掌中。有一金华。来到之日。空里金华即灭不现。当发汉境。总有八十余人。或有慕圣情深。即住彼方。或有逢难命谢。正有一身。从其大菀。博寻旧迹。来达秦地。今详。魏文帝三年内作无遮大会者。若是前魏文帝。即是黄初三年壬寅之岁。计其年月。稍不相当。且如唐静迈法师翻译图纪云。沙门释智严。凉州人也。弱冠出家。纳衣宴座。分卫自资。于时晋安帝义熈十三年。灭後秦代姚泓还(泓是姚苌孙也。八月为东晋刘裕所擒。於建康市斩之)。始兴公王恢。从驾观山。见严禅思。即请还都。然严先西域得经。梵本未译。後至晋末宋兴(东晋太尉刘裕。以晋恭帝元熙二年十月。受晋禅。改为宋朝)至宋文帝元嘉四年(此从义熙十三年。至元嘉四年。合十一年)岁次丁卯。於杨都枳园寺。译普曜经等。合三十六卷。然严未出家前。曾受五戒。有所[戏-戈+予]犯。後受大戒。疑不得戒。遂汎海至印度。谘问罗汉。罗汉不决。为请弥勒。弥勒答云得戒。严甚喜焉。若据前魏黄初三年壬寅之岁。至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之岁。智严翻译之时。计当二百六年。岂容有人二百余岁。若言後魏道武皇帝。创都北代。皇始三年岁次戊戌。于时彼未敬信佛法。谁復诘问得戒根由。况復皇始之与黄初。文帝武帝。並皆有异。何得成证。故知南山错记也。今详。此是後秦姚兴。諡文桓帝。皇初三年岁次景申(皇初字。与前魏曹氏黄初字。不同也)。至元嘉四年。合三十二年也。义准。智严创往西域。犹应少年。往返迁延。更迳三十二载。即与译经图纪相符会也。宜勘秦魏史传。问智严法师。初在秦朝。何得宋代翻译。今详。後秦为宋刘裕所灭。所以智严破秦入宋。又出家之道。游化诸方。故无伤也(当元嘉年。严翻译时。总有六国。一西秦。二夏国。三北凉。四北燕。五後魏。六宋国)。此中总计大僧初受戒。从汉灵帝戊申已来。至今大周长安三年岁次癸卯。当五百三十六年已还。大僧第二重受戒。从魏芳帝嘉平二年庚午已来。至今大周长安三年岁次癸卯。总计四百五十四年。比丘尼最初受戒。从前魏黄初元年岁次庚子。至今大周长安三年岁次癸卯。当四百八十四年已还。比丘尼第二重受戒。从宋元嘉十年癸酉已来。至今大周长安三年岁次癸卯。当二百七十一年(中间。迳周武帝灭佛法。有灵裕法师等十八藏。在勒摩提将军家。大随创兴。才得九人。与人受具戒)。


第二翻译时代者。谨案静迈法师慈恩寺翻译图纪。并捡秦朝支法领译律序。又验律文。此律前後合有两译。初即觉鸣创译。後即法领重翻。故译图云。姚秦世沙门佛驮邪舍。此云觉名(或名觉鸣)。罽宾国人。操行贞白。戒节坚固。仪止祥淑。视瞻不凡。五明四韦之论。三藏十二之典。持悟深致。流辨无滞。以姚秦弘始年。达于姑臧。罗什法师先师事之。遂劝秦主姚兴往迎。即勅迎之。并有赠遗。辞而不受。重使敦喻。方至长安。秦主出迎。列立新省。於逍遥园。四事四时供养。並皆不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已。邪舍赤髭。善毗婆沙。时人号为赤髭毗婆沙。秦主供养。满三间屋。不以关心。遂为货之造寺。自弘始五年岁次壬寅。译四分律四十五卷。并四分戒本一卷及余杂经。竺佛念等笔受。准法领律序云。壬辰之年。有晋国沙门支法领。感边土之乖圣。慨正化之末夷。乃西越流沙。路迳于阗。遇昙无德部。体解大乘三藏沙门佛駄邪舍。才豔博闻。明练经律。三藏方等皆讽诵通利。法领即於其国。广集异经。以岁在戊申。始达秦国(晋往秦还。良由並治也)。即以至年。重请出律藏。时集持律沙门三百余人。於长安中寺出之。领弟子慧辨为译校定。陶练反覆。务存无朴。本末精悉。若都初制。谨案姚秦壬寅之岁觉鸣译时。即是弘始五年。至戊申之岁法领译时。即当弘始十一年(此即晋国义〔巳〕四年。计壬寅去戊申。相计合七年)。又律序云。重请出律藏。以此验之。足委前後。问法领西遇觉鸣。何以觉鸣先至翻译。答案法领晋世西往。壬辰之年。至於还秦戊申之岁。合十七年。法领西域广集异经。遂使後至。故不疑也。又准律文。众觉之初。有律本题云。尸叉罽赖尼法(胡音不正。应言式叉迦罗尼法。有续写者。书应〔正〕从此式叉迦罗尼。不能一一就文治。故班〔辩〕之耳)。巳上并注。並是律载。唯知即是觉鸣本译。度语之人。以音不正。故至法领。自达方言。遂正之也。又觉鸣本云如破伊兰叶。法领本云如破伊兰叶。又律文中。列三僧物。初三两物。文互颠倒。及余诸文屡有差互者。並以两译之异。译经图纪但载初译。不译後出者。葢疎略也。又细详察。有三本律。一者觉鸣初本。二者法领改本。令改尸又。仍存未改。三者已改从叉本。又从大唐中兴应天皇帝神龙元年乙巳岁即位之後。有洛阳崇先寺僧道林(其本湖洲之人)。以义净三藏自撰四分律颂。加於律中。妄称译出。最初於崇先寺。割破律本。中间加之。又写两本。一本置在崇先。一本置在大圣善寺。恐後代不委。故纪之也。


轻重缓急。前卷已辨。谓轻即是缓。重即为急。但义门异。故別论之。然望性恶。称轻制轻。称重制重。但名轻重。而非缓急。故应释云。若是缓急。即是轻重。自有轻重而非缓急。思之可见。


四钱三角者。祇律第三。佛告诸比丘。从今当知十九故钱。名一罽利沙槃。分一罽利沙槃为四分。若盗一分。若一分直。犯波罗夷。因此古来计此以为四钱三角。谓分十九。以为四分。且四四十六。余有三钱。各为四角。三四十二。即十二角。分十二角。以为四分。分各三角。故言四钱三角也。此是古来谬传。後盗戒中当辨也。


二众俱互者。当众相谤。名之为俱。异众相谤。名之为互。


犯不犯者。十诵律中。若结净地得突吉罗。祇律不舍净作三衣犯提。此律並无犯也。


遗教三昧经。五部僧分別服饰品云。佛在世时。有比丘罗旬。每行分卫。輙空而还。佛知宿行。欲现殃祸并正明戒。佛使众僧分为五部。着五色衣。令其日随一部乞食。於是随其制仪。至於度世。後立号称。各各奉其所着服色。萨婆多部者。博通敏达。智导法化。应着絳袈裟。昙无德部者。奉执重戒。断当法律。应着皂袈裟。迦叶惟部者。精勤勇决。救护众生。应着木兰袈裟。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玄。应着青袈裟。摩诃僧祇部者。勤学众经。敷演义理。应着黄袈裟。佛因罗旬乞食不得。使诸比丘知有报应。还分五部。使日随一一部部求食。即皆不得。乃至五部随者並然。佛令罗旬寺内洒扫。余人请食。於一日中。不作其事。舍利弗为其请食。在道遂翻鉢中食尽。内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須久住。遂飡沙饮水而入涅槃(此经疑伪。威仪经下卷。舍利弗问经。五种服色大同此经。舍利弗问经。亦疑也)。问先有五意。何以不分。答以二义故。如章所论。若尔三乘有三意。如来现在分五。意对五机。佛在何无別。答三乘为渐诱。別说易修。成五意总防非。问说合无诤。若尔佛现。不分者何为。方等经云。五部僧中。学何毘尼。又方广经云。互用五部僧物。又如罗旬。分卫随五部僧。此等並似现分。宁言无別。答此盖僧分五服。学戒犹同。又闍王十梦经。梦见白[叠*毛]从天飞下。至地分为五段。王时忧恼。来问世尊佛言。非王之事。是我法中。我灭之後。诸弟子众。分我毗尼以为五部。既言灭後。故现不分(已上尊者问答)。


五种众生者。五部机別。崇云。佛灭百年。犹为一部。未有五卷。如何在日。始十二年云有五机。今详。岂由分部方有五机。故有五机。无妨同□□学也。


若为说广利益不普者。岂付弟子利益普耶。故应更释。律中自言。若使如来不净众中而说戒者。无有是处。是其意也。见论第五。教授木叉也。


依祇五年者。祇二十三云。世尊成道五年。比丘僧清净。自是已後。渐渐为非。世尊随事为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二十言是到者。不然。见论第六云。佛成道十二年後。須提那出家。在他国八年学道。後还迦兰陀村。佛成道已二十年。故不应言到也。故今详之。诸部违文。其类非一。如涅槃经。二月十五日。如来涅槃。萨婆多论婆沙等论。八月八日。佛般涅槃。何得相会。祇律五年。亦应准此。如来正说者。尊者云。是止说(言正者譔)。说戒揵度。阿难请佛说戒。世尊不说。目连观见有一比丘。行不清净。目连牵出。明知即是第二犯也。五师住持。广如付法藏传及阿育王传也。


立誓入灭尽定者。萨婆多宗。婆沙百三十五云。大迦叶波入王舍城乞食。食已未久。登鷄足山。山有三峯如仰鷄足。尊者入中。结跏趺坐。作诚言曰。愿我此身。并纳鉢杖。久住不坏。乃至经於五十七俱胝六百千岁。慈氏如来出现世时。施作佛事。正义家释云。入般涅槃。非是入定。慈氏出世现神变者。是留化事。余部之中。有许此是入灭尽定也。


在恒水中船上入灭者。如付法藏第一卷说。阿闍世王。请阿难曰。如来迦叶入般涅槃。自我多殃。悉不都见尊。若灭度。唯愿垂告。阿难曰善。阿难後至一竹林中。闻有比丘诵法句偈。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都见之阿难闻已。便语比丘。此非佛语。不可修行。汝今当听。我演佛偈。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尔时比丘白其师说。师告之曰。阿难老朽。智慧衰劣。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但当如前而诵。阿难後闻。犹诵前偈。即问其意。答言。尊者。吾师告我。阿难老朽。言多虗妄。但依前诵。阿难思惟。彼轻我言。或受余教。即入三昧。推求胜德。不见有人能回彼意。便作是言。世间众苦。甚难久居。我於今日。宜入涅槃。復作是念。阿闍世王与吾有要。我应语之。即诣王宫。告守门者。为我白王。门人答曰。王今眠睡。若设觉悟。罪我不少。阿难语言。王若觉者。可宣我意。阿闍世王。梦盖茎折(表失覆荫)。即便惊悟。门人具宣。王闻闷绝。良久乃苏。园神白王。阿难今已向毗舍离。即严四兵。往恒河侧。阿难乘船。在河中流。於时大地六种震动。时雪山中有五百仙人。见斯相已。飞空往诣。求哀出家。即化恒河。变成金地。为诸仙人。如应说法。须髮自落。成阿罗汉。咸悉俱时入般涅槃。阿难昇空。作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一分向忉利天。与释提桓因。一分与大海娑伽龙王。一分与彼毗舍离王。一分授与阿闍世王。如是四处各起宝塔(阿难在河中流入涅槃者。为护阿闍世王。及毗舍离玉意故。所以不进不退也)。有人言。不见水潦涸者。非也。


三藏传云者。尊者云。是真谛也。


释论者。古人以智论释大品般若。故号为释论也。然彼第一百卷。但言罽宾毗尼。除却本生。但取要用作十部。亦毱多受持之言也。


大集经者。章中引经。加减其文。今者谨录。仍为注释。彼经第七云。我涅槃後。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流。以倒说故。覆隐法藏。以覆法故。名昙摩毱多(此法密部也。经言覆隐。即密义也。或名法藏。藏亦密义也)。而復读诵书写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解论义。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受者执也。此部执有三世实体。一切性者。三性心中。悉得戒也)。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若死屍。是故名为迦叶毗(数论外道执有实我。受用尘境。名为受者。转诸烦恼者。转者舍也。海不宿屍。故为喻也)。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虗空识相。是故名为弥沙塞(而此六界。並说为空。故云不作相也)。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是故名为婆蹉富罗(婆蹉者。此翻为犊。富多罗者。此翻为子。言富罗者。略也。正是犊子部也。此部计我非是即薀。亦非离薀。而有实我。梵云婆罗必栗托仡那。此云愚异生。旧译为小儿凡夫。准此经中。应言犹如异生。以其异生计有实我。指之为喻。经言小儿。意取愚义也)。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善男子。如是五部虽各別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已上经文易解)。章云受後三世。错也。问列六部名。何因但有五部。此中十二部十八部二说。未曾见有经论正文。传记又失。难可依信。


文殊问经下卷中说二十部者。如章所引。稍与宗轮同。今且叙宗轮论说。随便会释。宗轮论云。如是传闻。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余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赡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文殊问经。体毗履者。此翻上座也)。言四众者。一龙象众(律师众也)。二边鄙众(大天众也)。三多闻众(经师众也)。四大德众(论师众也)。又释。初是大天。如象难制。二是大天弟子。三凡夫持戒。四是圣众也。诤五事者。婆沙九十九。有此缘起。然与真谛部执疏说。少少不同。不可具叙。今略论者。然此大天未出家前。与母私通。遂杀其父。耻人所知。将母逃隐波吃梨城。遇逢本国曾所供养罗汉苾蒭。復恐彰露。因遂杀之。後见其母与余私通。復煞其母。造三逆罪。深生忧悔。欲求灭罪。因即出家。未久便能诵持三藏。王闻数请。入宫供养。真谛又云。王妃遂与大天私通。然彼復称我是罗汉。後於寺中。梦失不净。而令弟子浣所污衣。弟子白言。师烦恼尽。何容斯事。彼言漏失略有二种。一者烦恼。罗汉已无。二者不净。罗汉未免。烦恼虽尽。岂无便利涕唾等耶。然我漏失为魔娆故。汝不应恠。此意说云。身中不净。如有涕唾。为魔娆故。即便漏失。真谛叙云。此是魔女欲毀我故。而以不净污我衣也。又自作经。佛语诸比丘。魔王天女。毀无学人。故以不净染污其衣。部执疏中五事。皆云自作经。下不重论也(此第一事)。又欲令诸弟子亲侍。次第记得四沙门果。弟子问言。阿罗汉等应有证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罗汉亦有无知。无知有两。一者染污。罗汉已无。二者不染。罗汉犹有(第二事)。弟子復言。曾闻圣者已度疑惑。四谛三宝。我犹怀疑。彼言罗汉亦有疑惑。疑惑有两。一者随眠怀疑。罗汉已无。二者处非处疑。罗汉犹有。(述曰)称理名处。不称理者名为非处。於诸称理不称理事。犹豫不决。名处非处疑也(此第三事也)。弟子又言。我是罗汉。应自证知。如何但由师之济度。都无现智能自证知。彼言罗汉有由他度。舍利目连慧通第一。佛若未记。彼不自知。况汝钝根。要由他度。而能自了。真谛云。亦有圣人依他断疑。是也(第四事)。然彼大天。虽造众恶。未断善根。後於中夜。自惟重罪。当於何处受诸剧苦。忧惶所逼。高声唱言。苦哉苦哉。弟子寻白。大师若言所作已办。何故唱苦。彼遂告言。我呼圣道。谓诸圣道五事。而作颂言。无学漏失因魔引。无知疑惑由他度。圣道现起假声呼。是谓如来真净教。宗轮颂云。余所诱无知(谓罗汉被魔所诱也)。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尔时众中。有学无学多闻持戒修静虑者。闻彼所说。翻彼颂言(前三句同前。第四句云)。是汝狂言非佛教。於是竟夜鬪诤纷纭。乃至终朝。城中士庶乃至国王。来自和诤。僻用律文。行筹灭诤。用多人语。贤圣众中。耆年虽多。而僧数少。大天孕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王闻既瞋。送诸善众於恒河中。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圣众登空。并摄同见不得通者。西北而去。往迦湿弥罗国。王闻悔谢。如论中说。准部执疏。却请还国。大天改经。不復如本。诸阿罗汉。还復结集至。即是第三结集。一七叶岩。二因十恶法。三即此时也。又言五事有虗有实。实者。一者天女必不能娆。二者有习气无知。三者三解脱门。无不自证。四者钝根初果。不定自知。问善知识。知识为说有不坏净。因更观察自审知得。五者如舍利弗口诵偈时。即得圣道。因此思择。分成两部。不同婆沙。一往即分也(论云)。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真谛云。第二百年。大众部住央堀多罗国。此国在王舍城北。此部弘华严涅槃胜鬘维摩金光般若等经。於此部中。有信者。有不信者。不信者言。是自作经。四阿含中。无此经故。因遂分部)。一一说部(此部执世出世法皆无实体。同一假名。文殊问经名执一语言。经注云所执与祗同者。译经时人为此释也)。二说出世部(此执世间从颠倒起但有假名。出世非倒皆是真实。经注云称赞辞。盖亦谬也。又经中已下诸部。後後诸部。从前前出。不同宗轮。下不復论也)。三鷄胤部(本音憍矩胝迦。真谛名灰出。此山石堪作灰。基法师云。本音及义皆无此释也。正翻鷄胤。上古有仙。染鷄生子。是此之〔族〕。文殊问经云。律主姓是也。此部不弘经律〔云〕经与律是方便教。佛自有处破经律故。唯弘对法。坐禅断惑)。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復出一部。名多闻部(真谛云。佛在世时有一罗汉。名祠皮衣。昔作仙人。披树皮衣以祠天故。後出家已。随佛说法。皆能诵持。佛未涅槃。遂住雪山坐禅。不觉佛已涅槃。至佛灭後第二百年。从雪山出。见大众部所弘义浅。其甚惊恠。更为具足。诵出浅义及以深义。深义中有大乘义也。其中有不信者。其有信者。即別成部。名多闻部。成实论从此部出。故参涉大乘义也)。次後於此第二百年。更出一部。名说假部(基法师云。世出世法皆通假名及以真实。不同一说部及说出世部也。真谛名分別说部。大迦旃延。佛在作论。分別解说。佛灭之後。来至大众部中。分別三藏。此佛假说。此真实说。此是真谛。此是俗谛。此是因果。有不信者。別为此部。经中脱此一部也)。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此言出家受具。不同部执疏云。摩伽陀王。感弘佛法。外道失利。遂自剃髮。贼住出家。王闻遂遣〔听〕慧比丘。沙汰几尽。犹余数百〔真〕不分。王復令人再三推问。彼有弟子。依众出家。推问其师。即是贼住。因此诤论。或言师若破戒无戒。余僧清净。自然得戒。萨婆多等悉用此解。或言师若破戒无戒。弟子亦无戒。大众部用此义也。大天即是贼住之首。不为众许。因而分部)。一制多山部(制多翻为灵庙也。佛於一世。初生成道。法轮涅槃。四处皆有灵庙供养。此山即灵庙处也。经名只底柯。注云山名。律主居之也。只底柯即制多也)。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制多西山。名西山住。北山同尔。此三皆住处也。经名东山〔维〕也)。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说。合成九部。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说出世部。四鷄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并根本说。即五度破。若除根本。即四度也。准经脱假一部也)。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上座部盛弘经。藏少弘律论。至此时中。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盛弘对法。故乖诤也。说一切有者。有有二种。一有为。三世实有。二无为。离世实有。说因者。此部立义。广出所因故也。文殊问经。名一切语言。注云一切。可措语言也。语言即是说也。雪山者。上座徒众。为说因所伏。移入雪山。又释既为他伏。师宗冷弱。乍比雪风。论中即是上座部。转名雪山。经中乃於体毗履外更数雪。谬也)。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上古有仙。染犊生子。此之种也。真谛云。可住子部。基法师云。此理难解。幸愿详诸。今详云。梵音长短故也。若长音呼。婆私弗多罗。即是可住子。若短声呼。跋私弗多罗。即是犊子。真谛云。罗怙罗是舍利子弟子。可住子罗怙罗弟子。弘舍利弗阿毗昙。智论第二亦云。犊子道人等读诵舍利弗阿毗昙)。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经名法胜一也。有法可上故名焉)。二贤胄部(盖部主是贤。从众是胄。胄尚族也)。三正量部(刊正无谬故也。经名一切所贵也)。四密林山部(山有密林。部主居之。经名芿山也。真谛云。此四部。释舍利弗阿毗昙。义有少者以经义足之。故分异部也)。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昔日曾作国王。化沾地上。後舍出家。从本为名。部执云正地部。真谛云。是王师匡正土境也。经名大不可弃。注释如章。经注文云。名能射也)。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习林菽氏师(或名法密。基法师云。是部主名者非也。前大集经。以隐密故。是法名也。菽者豆也。上古有仙。采绿豆为食。目连是彼种。故名采菽氏师也。此部立五藏。三藏如常。第四呪藏。第〔五〕藏。由他不信引。目连为证故。柾为师也。经名法护。注云。律主名。亦译者谬释也)。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哉部(梵云迦叶波。翻饮光。上古有仙。身光极盛。饮蔽余光。是此之裔也。又云此部主身光饮余光也。又约有贤德义。其年小而有贤德。故云善哉)。至第四百年初。从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立义依经故。执有种子。堕在相续。转至後世。故名说转。经名修妬路。即契经也)。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说。成十一部。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法上部。五贤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饮光部。十一经量部(七破八破义准前释)。次依舍利弗问经。二十部同宗轮说。又云。如是众多。久後流传。若是若非。唯余五部。各举所长。名其服色(祇着黄。昙无屈多迦赤。萨婆多着皂。迦叶遗木兰。弥沙塞青衣)。大集五部。如前引(无五服之別)。遗教三昧如前引。三千威仪经下卷(萨和多絳。昙无德皂。迦舍惟木兰。弥沙塞青。摩僧部着黄。此同遗教三昧也)。


上来略引经论不同。或言五部。或言二十者。准如舍利弗问经五部者。据其久後流行为语。二十部者。据实分而说。准宗轮论二十部。本宗同义。有十二例。无暇繁叙。然相传云。四分律序云。是昙无德部者。即是大集经中昙摩毱多部也。然译此名。两说不同。一者先来相传云。是法藏部。二者若准真谛部执疏中云。四分律是法上部。今详二说。法藏为正。何以知然。且准大集经舍利弗问经遗经三昧经三千威仪经四文。列五部名字。然准三千威仪及遗教三昧五部之中。並云昙无德部。至於大集经中。名为昙摩毱多。舍利弗问经名为昙摩屈多迦部。故知此等名本是一。而翻译者文有差殊。遂令语异也。准舍利弗问经列二十部中。復有昙摩屈多迦部。勘宗轮论。正当法藏部处。故知法藏为正也。崇云。四分律者。是法密部。古来诸人不寻分部。依成实宗。理不然也。彼即自解云。今解並依一切有部。今为重详。如杂心第十五云。萨婆多及婆蹉部说次第谛无间等。昙无德说一无间等。(述曰)等是遍知义也。谓萨婆多等宗中。於四圣谛。次第无间现观遍知。得入见道。昙无德宗。唯於灭谛。一谛之境。无闻现观。而入见道。故婆沙百八十云。或復有报。唯无相三摩地。能入正性离生。如达磨毱多部。彼说以无相三摩地。於涅槃起寂静作意。入正性离生。(述曰)达磨毱多。即是杂心中昙无德也。成实论中。广有成立。唯观灭谛。得入见道。故知同宗也。而崇不详。依成实宗。岂容得依一切有部。故今且取章中为正。又復古来但言迦叶及阿难等五师相传。今详。五师但为众主。而诵律藏自有別人。故律初云。优波离为首。及余身证者。且如结集之时。虽言迦叶秉知僧事。及至结集。自有阿难优波离等。诵出佛语。故知相承並自別有诵持之者。故应別显传律藏人。如善见论第一卷云。今次第说师名字。优波离。駄写拘。苏那拘。悉伽符。目揵连子帝須五人。次第阎浮利地。持律不断。优波离从金口闻。駄写拘是优波离弟子。从优波离闻。苏那拘是駄写拘弟子。从师口受。悉伽符是苏那拘弟子。从师口受。又如彼论第二卷说。佛後百年。七百结集。須那拘即在其数。出毗尼藏。当时有二罗汉。不及灭诤。诸余罗汉罸其令度目揵连子帝須。付其法藏。至二百一十八年。育王出世。昇位九年。遂弘佛法。外道失利。贼住出家。欲以己典杂乱佛法。七年之中。不得说戒。阿育王请目揵连子帝須灭诤。更集千人。於波吒梨弗国。第三结集。准此二百一十八年。育王登位。九年已後。外道失利。又经七年。不得布萨。都合二百三十四年。第三结集。育王出世。虽与付法传等年月不同。然望已前。亦有五师。故知迦叶乃至毱多五师之时。自別有此优波离等。诵持律藏。又第三结集。既因贼住。即应准同部执疏中。第三结集之时。因分二部。然由此论。但欲自辨一支相传。故略不说分部差別也。从此已後。付摩哂陀。此即育王之子也。摩哂陀付阿栗吒。阿栗吒付弟子帝須达多。次伽罗須末那。次地伽那。次須末那。次伽罗須末那。次专那伽。次昙无波离。次企摩。次优婆帝須。次法叵。次阿婆耶。次提婆。次私婆。合二十四人。如此诸律师。皆是阿罗汉。师师相承。至今不绝。论中更说。付诸大德。诸国流传。摩诃勒弃多。曾至汉地。流行律教。师子国等。各有別人。如彼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广说。不可具叙。即准此文。验律偈云。优波离为首。及余身证者。是其事也。又祇三十二。五百结集中。亦言佛授优波离。优波离授陀婆婆罗。陀婆婆罗授树提陀娑。乃至最後授尊者道力。彼律合有二十七人。展转相付。又准见论。二十四人之中。第十三人。名昙无德者。窃寻彼论。勘其始末。其与四分科段相当。故知彼论释四分律。其昙无德即是此律主也。彼论復说。摩诃昙无德。至阿波兰多国。流通律藏。此即非是律主名也。以其无文云是摩诃昙无德故也。问前已成立昙无德者。乃是法名。何故今言是人名也。答此盖就所弘法。以号其人。如即今人号禅师等。今且分三者。准佛地论第一卷云。於此经中。总有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总显己闻。及教起时。別显教主。及教起处。教所被机。即是教起所因所缘。故名教起因缘分。正显圣教所说法门。品类差別。故名圣教所说分。显彼时众闻佛圣教欢喜奉行。故名依教奉行分。然崇亦判律为三分。同此疏说。今详。且除二种结集。以其通集三藏教故。就余文中。教故就余文中教有三周。三分随准。谓戒本犍度及修部并增一。即为三周。寻之可悉(谓或唯有序及正宗。或復单有正宗之文。准而可知)。


经体不同者。远法师涅槃疏意也。彼云经体是一。就人分二。一如来所说经。二阿难所传经。如来所说。盖在当时。阿难所传。传之末代。对斯二经。故立两序。对佛所说。立发起序。对阿难说。立证信序。准彼释此。义意可知。


长行是总等者。由请制故。诸部总兴。由偈故偏行四分也。


劝信不具者。劝信若前。兼劝发起。劝信若後。门劝发起。故不具也。


是云何敬者。文外徵问。云何设敬也。


敬之仪式者。正举文中稽首来答。以其稽首。是敬仪式故也。余皆准此。


若局明敬体其唯信数者。今详。若唯辨敬体者。理即是惭。若敬而復爱者。即通信惭也。章中辨敬。唯言是信。稍乖法相也。应准婆沙第二十九。爱敬纳意云。爱俱行名善十一法。若有此法。增上圆满。应知即是广大有情。是大菩萨。今详。律主虽非增上圆满。然亦一分名为圆满。故欲传法。先起爱敬。即彼论云。问爱以何为自性。答爱有二种。一染污。谓贪。二不染污。谓信。故今爱者以信为体。又復问云。敬以何为自性。答敬以惭为自性。而今律主信惭具足。故云稽首。理而言之。有敬非爱。如怖彼威。虽復设敬。而心不爱。故今律主。必具爱敬。彼论又云。前虽別说爱敬自性。而未总说於一境转。如有一类。於佛法僧亲教轨范。及余随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爱乐心悦。恭敬而住。若於是处。有爱及敬。是谓爱敬。此中一类者。谓异生或圣者。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为法主。最初开示无上正法。令诸有情无到了达杂染清净。繫缚解脱。流转还灭。生死涅槃。余无此能。故应敬爱。彼二於法敬爱住者。谓作是念。我依此法。解脱一切心身苦恼。究竟安乐。彼二於僧爱敬住者。谓作是念。僧威力故。我於正法毗奈耶中。净信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蒭性。能正受持百一羯磨。无所毀犯。安乐而住。广说如彼。俱舍第四亦云。爱谓爱乐。体即是信。敬谓敬重。体即是惭。崇云。准婆沙三十四出三皈体云。应作是说。身语业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诸随行。如是善五薀。是能皈依体。又释。准俱舍。敬以惭为自性。今详。律主必具爱敬。若局论敬。理有阙少。又详皈依与敬礼別。略有六重。一者归依必具三宝。敬礼一宝。是別则无遮。二者归依必具三业。而论敬礼。一业亦成。三者归依要期立限。而论敬礼。事即无期。四者归依具表无表。而论敬礼。容唯有表。五者归依必具三业。局欲色界。敬礼一业亦可得成。故通三界。六者归依理非佛果。自德既立。何用捉诚。论其敬礼。既惭为性。故通佛果。既有此异。不可即以归依为体。然寻诸教。或有唯以身业敬礼。如俱舍云。稽首接足。故称敬礼。或唯语礼。如维摩经。导众已寂故稽首。有唯意礼。如法华云。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或通身语。或唯身意业。寻之可见。或具三礼。世亲摄论云。故我至诚身语思。频修无倒归命礼。今此律主。理具三业。故云稽首。


具一切智通达诸法自觉觉人故名为佛者。此地诸师相传释云。缘真名一切智。缘俗名一切种智。真谛三藏云。缘空名一切种智。缘有名一切智。真谛自释云。种智是空慧。空慧能生有解故。一切智是有解。有解差別。故言一切。章中意取真谛释也。以缘空智。是真断障。初成佛故。其後得智。通达一切差別法门。安立名言。化有情类。是故必須本後二智。既能自觉。简异凡愚。復能觉人。异二乘类。故称为佛。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智障。於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


就体解法者。持自相故名之为法。且如涅槃。能持常住自相(有为诸法准此)。


就用解法者。轨生物解。名之为法。即如涅槃。可以证智。证生常解(余有为法准此知之)。


世所珍贵者。总释宝名。如宝性论第二卷云。问曰。以何义故。佛法众僧说名为宝。答曰。偈言。真宝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长行释云。依彼六种相似相对法故。说名为宝。一者世间难得相似相对法。以无善根诸众生等。百千万劫。不能得故。偈言真宝世希法。以无善根诸众生等。百千万劫不有故。二者无垢相似相对法。以离一切有漏法故。偈言明净故。三者威德相似相对法。以具足六通。不可思议。威德自在故。偈言势力故。四者庄严世间相似相对法。以能庄严出世间故。偈言能庄严世间故。五者胜妙相似相对法。以出世间法故。偈言最上故。六者不可改异相似相对法。以得无漏法。世间八法不能动故。偈言不变故。


別相一体之异者。一体三宝。真如为体。以一切法如为性故。即如性中所有觉义。名之为佛。有轨持义。名之为法。无违诤义。名之为僧。故维摩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於弥勒亦如也。仁王经下卷云。诸佛如来乃至一切法如故。备如经论。不可繁言。別相者。佛法及僧。三体別说。如来三身。谓自性受用及变化身。说为佛宝。大乘教法及理行果。说为法宝。诸菩萨僧或通声闻四向四果。说为僧宝。问法身与理法。及受用身中所有菩提。与果法宝何別。答体同门异。立为佛法二宝也。若依小宗別相说者。如上四证净中出体者是。


真如法界者。真谓真实。如谓如常。故杂集云。无我实性无改转。故言法界。杂集云。一切声闻独觉诸佛妙法所依相故(谓与诸法为界性故。名为法界)。


成佛四阶者。准婆沙论。迦湿弥罗国诸论师。唯立四波罗蜜。谓施戒精进慧(戒即摄忍。慧摄静虑)。外国师说六波罗蜜。谓於前四加忍静虑。俱舍十八亦开为六。虽有开合。义实无殊。


第一三僧祇劫者(劫义如下破僧犍度辨)。婆沙百七十八云。於初劫中。逢事七万五千佛。最初名释迦牟尼。最後名宝髻。第二劫中。七万六千。初即宝髻。最後然灯。第三劫中。七万七千。劫即然灯。後即胜观。俱舍十八颂云。三无数劫满。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易解耳)。


修有漏四波罗蜜者。俱舍颂云。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赞歎底沙佛。次无上菩提。(述曰)此中四句。即具足六波罗蜜。章言。修有漏四者。即是前三句也。谓以悲心。施一切物。乃至身命。都无变着。名施波罗蜜满。若被折身。乃至无完如芥子许。心无少忿。名戒及忍二种圆满。若能专诚。经七昼夜。忘下一足。以妙伽他。赞底沙佛。名精进满。赞云。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由此赞故。释迦便超弥勒九劫。述曰。天地此界者。总指天地此娑婆界也。毗沙门者。此云多闻。四天王中。北方王胜。举彼王处。名多闻室。即欲界初天也。逝宫者。谓梵王宫。色界初天也。逝是死义。外道妄计梵王为常。故呼彼处。名曰逝宫也。天处者。无色界天也。上来即是明此娑婆三千界无也。非但此无。十方三千亦復更无。故曰十方无也。次叹佛有丈夫德。牛王德。沙门德。寻地无等德也)。


除禅定般若者。即释俱舍第四句也。禅慧二种。後金刚座。方得圆满。故前三劫除之不取。故俱舍云。住金刚喻定。齐此定慧波罗蜜多。修习圆满。故颂中云。次无上菩提。是也。婆沙云。此等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者。得尽智时。四波罗蜜方得圆满(四即六是)。


为种智因者。既除禅慧。以余四种为种智因也。即依真谛释云。种智是空慧。如前已辨。以其此知创初证故。故偏举之。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者。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受戒揵度。当分別之。婆沙百七十八云。於修相异熟业。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初即胜观。後名迦叶。当知此依释迦菩萨说。若余菩萨。不定如是。百七十七云。多分经百大劫。唯除释迦菩萨。以极精进。超九大劫。但经九十一劫。修习圆满。又以欲界上品思所成慧。缘佛相好起胜思愿。而成此业。彼评家正义云。三十二思。引三十二大丈夫相。一一復以多业圆满。广如彼说。


第三最後身修有漏四禅四无色定等者。一切菩萨必定先离下八地染。後必定依第四静虑。三十四心。一坐成佛。如俱舍二十四云。诸无间道。缘次下地诸有漏法。作麤苦障三行相中。随一行相。若诸解脱道。缘彼次上地诸有漏行。作静妙理三行相中。随一行相。所言麤者。非寂静故。说名为麤。由大劬劳方能越故。次言苦者。非美妙故。说名为苦。由多麤重能违害故。所言障者。非出离故。说名为障。由此能碍越自地故。如狱厚壁能障出离。静妙离三。翻此应释。余如章辨。


第四菩提树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者。若独觉人。亦有先离下八地染一座证觉。而於九地。必須次第更起无间解脱二道。下八地中虽不断惑。观行法尔須次第起。九地通计无间解脱。便有一百六十二心。并见道中有十六心。合有一百七十八心。方得证觉。今依菩萨。由根胜故。见道之後。越次即起非想地中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故成三十四心也。此如顺正理应知。


比忍比智者。比是类义也。谓法智後起种类智。观上二界。故云类忍等也。非谓比度下界既苦。比上亦苦。以其此智是现量证。非比度智也。故新经论。名类忍等。是也。


最後一种佛无学心者。即尽智也。


五分法身。如上受缘废立门中已辨。具如婆沙三十三释。


父母生身者。显色薀也。


报生四薀者。显余四薀也。合成五薀耳。


大乘三佛者。若约通相。总名法身。若据別相。自有三別。於中復有五姓宗中所明三佛。亦有一性佛性宗中所明三佛。且五姓宗。如唯识论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者自性身。即是法身体是无为。二者受用身。於中復二。一者自受用身。唯居报土。旧名报身。二者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为住十地诸菩萨等。现身士相。作利益事。三者变化身。居变化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诸凡夫二乘人等。现身随居净秽二土。作利益事。应知此中离为四身。谓二受用。并法化故。合为三身。合二受用。但名受用。并法化故。於中法及自用。俱无边量。他用及化。大小胜劣。随现不定。此即五姓宗义也。今章中义。当一性宗。章云。金刚心後顿得常住五阴者。显不断常。即当法华论。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如经。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章云。真如法界第九净识者。真谛三藏。说有九识。即当密严经云。心者八种。或復有九也。真谛云。六识如常。第七阿陀那识。此云执识。以是惑性常有执故。唐三藏云。阿陀那者。此云执持。执持诸法种子故。及是第八之异名。真谛谬释也。其第七识应名末那。此翻为意也。真谛又云。第八名阿梨耶识。第九名阿摩罗识。唐三藏云。此翻无垢。亦是第八之异名也。成佛之时。转第八识。以成无垢。无別第九。广如唯识摄大乘等。唐朝已来。並偏执此。良由不寻一性宗故也。其第七识。葢是真谛诵文之忘。可如前破。真谛所译。多是诵出。无梵本故。其第九识。如密严经下卷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故知不谬也。或佛性宗。第七即从阿陀那识妄执种生。从彼彼为名故。密严偈云。譬如天宫殿。众星及日月。依止須弥山。风力所持运(以山为依。以风为持也)。七识亦如是(通说七种)。依於阿赖耶。习气气所持。处处恒流转(已上经文)。真谛三藏云。阿摩罗识有二种。一者所缘。即是真如。二者本觉。即真如智。能缘即不空如来藏。所缘即空如来藏。若据通论。此二并以真如为体。即当金光明经法如如慧如如。是也。二如来藏。本隐在缠。客尘所覆。今得出缠。是真法身。即当法华论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凉不变故。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等。又寻彼宗。法身亦得开为二身。谓名法身。及名智身。良由二如来藏。出缠成二故也。如以报化。亦有四身。然与五姓宗中四身差互也。其化身义。如章中释。即当法华论。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如经。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等。其三身义。具如如来藏经疏。


稽首者。尚书云。稽首首至地也。崇云。稽者考也。将头考地。故名稽首。今详尚书第一。卷稽(鷄音)训为考也。谓尧有圣德。顺考古道而行之。而崇妄用释稽首者。慎勿依之。


论有多义者。智度论第四也。


下口等者。智度论第四云。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呪术。下筭吉凶。小术不正。如是等不净活命者。是四维口食。偈序总有四十六行半。判释如章。崇舍遗抄。大有破斥。无暇繁言。


尅灭由於行教者。灭是择灭也。


如三藏义说者。真谛五义。以释毗尼。章中不具也。第一能将引生种种胜利。是毗尼义。谓能引生出世善。於中有两。一能引生四万二千功德正法。二能引生不悔之心。由不悔故。心喜得定。乃至解脱。第二者。能教身语清净正真。是毗尼义。由遮身语不令起恶。名之为教。不被业浊及烦恼浊所染污故。身语清净。不为见浊之所染故。名为正真(五见名见浊)。由清净故。得趣善道。由正真故。能证涅槃。第三能灭罪障。是毗尼义。於中復两。一灭方便。二正灭罪(正灭谓得择灭涅槃。章中但取灭方便者。下自当知)。由戒能遮诸罪鄣故。名灭方便。由鄣不生故得罪灭。此两俱得。称为毗尼。第四能引胜。是毗尼义。能引在家人令得出家。引未离欲。令得梵住。从梵住得圣住。从圣住得有余涅槃。从有余入无余。後後转胜。故名引胜。第五胜人所行。是毗尼义。佛是最胜。次独觉。次声闻。是此等胜人所行事故。又凡夫中。亦是胜者方能行故。然此五中。前二後两就学处释。中通学处及以释灭。若说择灭。即兼学处。若约学处。即不得以择灭释之(学处戒是)。


此律八毗尼者。实体唯七。一犯。二诤。三犯。四结使。五比丘。六比丘尼。七方。八遍。总为颂曰。犯诤犯结使。丘及方遍夷。


论五毗尼者。第七卷云。毗尼者。凡有五义。一忏悔。如七篇中。所犯应忏。忏悔能灭。名为毗尼。二随顺者。七部众随佛所制所教。受用而行。无有违逆。三者灭。谓灭七诤。四者断。谓能令烦恼灭除不起。五者舍。舍有二种。一者舍所作。谓作十三僧残是也。就十三事。九事作者即成。不得谏。谓初九残无谏也。四事三谏不受。僧为作白四罪成。若白三。事不成。此十三名舍所作。二者舍所见。如利吒说欲。舍此见故。名为舍也。颂曰。忏七篇随教。七忏断烦恼。舍所作恶见。如次五毗尼。


八缘起所生者。彼论云。罪生起因有八种。一有罪从身生。不从口意。如不閇户共非大戒人眠等。二从口生。不从身意。如善心为如人说法过五六语等有。三从意生。不从身口。如心地说(罪盖谓决意拟煞等得吉罗)。四从身口。不从意。如善心作媒使等。五从身意。不从口。如故出不净等。六从口意。不从身。如染心对女人婬欲语等。七从身口意。如染心作媒使等。八有俱不从。如先对人说大妄语。彼人未解。此人已忏。三方便罪。彼人後时若追解其语。此人即得夷罪。明了疏问云。若先对人作大妄语。其人未解。此人已忏。三方便罪。此人既未犯重。修可得圣不。答彼人後解。此人即犯。无有圣人犯重罪义。既不可忏。必入恶道。圣人復无生恶道义。故彼未死。此人决定不得圣果。若彼人死。此方可得。彼设後身。解亦无障。受身异故(下增六文更当辨此)。三界五部惑。九永断智及灭(已上了论文)。九永断智者。能证智也。及灭。所证灭也。准新经论。唯约所证。至九遍知。遍知即是烦恼断之异名也。若具分別。非可輙尽。但可配属而已。约断三界五部惑尽。於中差別。有九遍智。俱舍二十一颂云。断遍智有九。欲初二断一。二各一合三。上界三亦尔。余五顺下分。色一切断三。(述曰)谓断欲界苦集惑尽。法智忍灭。集法智生时。此所得断。名第一欲界见苦集所断结尽遍知(故颂言。欲初二断一也)。第二欲界见灭所断结尽遍智。第三欲界见道所断结尽遍智(故颂云。二名一合三)。第四色无色界见苦集所断结尽遍智。第五色无色界。见灭所断结尽遍智。第六色无色界见道所断结尽遍。得此遍知非名预流果(故颂云。上界三立尔)。颂中言余见谛。余即修道是。於中差別。復有三种。谓第七五顺下分结尽遍知。得此遍知亦名不还果。五顺下分者。一者有身见。二者戒禁取。三者疑。四者欲贪。五者瞋恚。由後二种。不超欲界。不得上生。设有能断欲贪瞋恚。得生上界。由前三种。还復下生。婆沙三十九作喻云。後二种结。如二狱卒。防守罪人。不得出狱。前三种结。如三还人。设有罪人。以亲友力。或以财力。伤害狱卒。走出远去。三防逻人还执将来。闭置窂狱。狱喻欲界。罪人即喻愚夫异生。异生设能以不净观。或慈愍观。伤害贪瞋。乃至得至无所有处。彼有身见戒禁取疑。还执来置在欲界。故名五顺下分结。断此五尽。即第七遍知也(故颂云。余五顺下文)。第八色爱结尽遍知(須中言色是也)。第九一切结尽遍知。得此遍知。亦名阿罗汉果(颂云。一切断三是)。四缘具故。立前六遍知。一灭双因。二离俱繫。三得无漏离繫得。四缺有顶诸遍知行。由具五缘。立後三遍知。谓即前四加永度界。俱舍论中。三缘立前六。四缘立後三。於前四缘五缘之中。各除离俱繫。以灭双因必离俱繫故。不別说世。若广分別。如婆沙六十二俱舍二十一。上来並约所证择灭。立九遍知。随应亦有能证智起。萨婆多宗。唯约所证立九遍知。今正量部并显能证。故云九永断智及灭也。


洗浴。亦约国土明处边方是也。


伽论十毗尼。彼论第七。如章引者是也。


具毗尼者。义当了论二部。见论第四。持律五事利。如章所引。彼论第十六亦有五事利。改第四建立正法。为能伏诸怨。即与前文。义同文异也。


亦同此说者。同祇五利。随应配之。忧波为首。如前分部义。已略释之。章中所释。恐不应理。崇云。佛本结戒。皆集僧众。波离预集。在会之初。故称为首。众内同闻。名曰及余。亦可波离在结集初。余是同会。亦可波离承律名之为首。迦叶等传称余身证。拾遗云。古人宜识不了是非天爱使。然至死不悟。今详崇释。全乖文意。何用发此麤恶言耶。


文言身证者。那含若得灭尽定者。名为身证。此律文中。显传法人。理非那含。故如章释。罗汉若得灭尽定者。名心解脱。亦名身证。慧尽诸漏。名慧解脱。故言具二解脱。


五师传持无忧波离名者。不然。前分部中。已言传律有名也。崇云。忧波以与众生无缘故无名者。不然也。


二行具足以成耆旧者。诸自利利他二行也。智度论二十五颂云。所谓长老相。不必在年耆。形瘦须髮白。空老内无德。即是其义。涅槃十七云。山能持地。令无倾动。


欲求前行中第一最者。尊者云。不然。以前行中。戒为第一最。今此復言非持戒。不尅求戒。復言持戒。便无能所差別也。应言第一最者。三乘菩提也。以其持戒是解脱远因故也。终身莫毀犯者。立期限也。能生二善者。谓身口各有止作二持善也。如持犯所说。意成身口等者。復第二疏持犯义中。意无独犯。有助身语犯义也。


轻义婆罗门者(义字误。应言轻薄也)。罗云经云。鶖鹭子与罗云分卫。时有轻薄者。兴毒意。取沙土。着鶖子鉢中。击罗云头。出血污面。鶖子告罗云。当起慈心。罗云临水洗血。而自说曰。余痛斯須臾。那彼长苦。彼广说众人之所举言是。举过白佛。崇释亦同。此不应理。举是发觉义。此中举王。是推举义。故不相当。今应更释。所以立王者(喻法王出世)。由世诤讼故(喻见众生起有漏过。故佛出世)。众人之所举。古昔之常法(举谓推举。喻出世修善者。敬顺佛教。三世道同)。犯罪者知法。顺法者成就(喻修善者顺行之相)。戒律亦如是。如王治正法(此即总合。法王出世。由见漏过。令修行者。敬顺佛教。善识持犯)。


母经四不可治者。彼论第三云。波罗夷者。不生善根。永不可忏。亦无羯磨可除罪也。有如提婆达多出佛身血。此偷兰遮。永不生无漏善根。亦无羯摩可除罪。有波逸提。不生善根。亦无羯磨可除罪。如嗔心欲断佛命。打佛得提不可忏也。有突吉罗。不生善根。亦无除罪羯磨。如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四波罗夷中。若犯一罪。不可忏也。(述曰)即简提吉者。谓此四事依制教相。制四夷名。其打佛提。及下众吉。是性罪中。辨不可治。故於教门简之也。有疏本云。即兰提吉者。剩兰字也。


除二逆者。以其破僧。决顺次生。受一劫报。五逆之中。破僧最重。论中出血。即言不治。义准破僧亦决如是。故言二逆。其实论文但言出血一逆不可治也。此即简兰。故知前剩兰字也。


如四犯畏者。下增四文。一者如有男子。犯断头罪。譬波罗夷。二者如有男子。犯刀打罪。譬僧残罪。三者如有男子。犯杖打罪。譬波逸提。四者如有男子。犯呵责罪。譬提舍尼。名四犯畏也。


同多中具对別人者。改为俱有时限者好。


屍有五义者。增五文云。一不净。二臰。三有恐畏。四令人恐畏。恶鬼得便。五恶兽非人所住处。犯戒人亦如是。一者三业不净。如屍不净。二者恶声流布。如屍臰气。三者诸善比丘畏避。四者善人见之。生污恶心。此谓近恶知识。增人恶业。如人见屍惧鬼得便。五者自既不净。亦与恶人共住。如次配前五喻可知。


如颷火者。有四事不可轻。如增一阿含二十四云。佛丘舍卫。月光长者生儿。尼揵相已。言儿薄福。令取煞之。长者未可。欲问如来。中道作念。瞿昙年少。将恐不解吾疑。时有天神。空中告曰。有四事不可轻。国王虽小最不可轻。火虽小亦不可轻。龙虽小復不可轻。学道之人。虽復年幼。亦不可轻。便说此偈。国主虽復小。斩害由其法。小火虽未炽。焚烧山艹木。神龙虽现小。降雨随时宜。学者年幼稚。度人无有量。长者闻已。欢喜诣佛。佛为说法。得法眼净。如破伊罗叶者。於迦叶佛时。有一比丘。作是念言。栴檀香叶。坏容有罪。伊罗臰叶。坏有何事。乘此业报。生在龙中。顶上生一伊罗鉢树。根入龙头。为风所皷。浓血四出。甚大苦恼。至慈氏出。方脱龙身。即下文伊罗鉢龙王是也。问坏生犯提。不应喻吉。答且据轻心不遵佛教。未必轻重要假相当也。


九十八使者。此依萨婆多宗。根本随眠有十。谓贪。恚。无明。慢。疑。有身见。边执见。戒禁取。见取。邪见。约见修断有九十八。且见道所断。有八十八。杂心颂云。若不具一切(〔若〕下者。谓欲界苦。是下界故。具一切者。具十随眠也)。集灭离三见(於五见中名除前三见也)。道除於二见(五见中。除前二见也。上来据欲界四谛。合有三十二使也)。上界不行恚(谓上二界四谛。各除恚也。以其上界必无嗔故。合成两令二十八。兼前欲界。总八十八也)。贪恚无明慢。此四随眠。通见修断(见所断者。如向所论。次修所断)。欲界具四。上二界各除嗔。三界合论。復成十种。兼前八十八。即九十八也。


涅槃净天者。涅槃即净天。持业释也。故章云。出生死之表。表者外也。若准合中。即不应然。如言求天。若涅槃天。即欲界天。是正所求。色无色天。戒能发趣也。


以一终不括下二句者。谓终不廻耶流。合前虽深无没忧。终不没溺生死海。合前便能到彼岸也。


三十七品者。三四二五单七隻八。合三十七也。谓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此之四境。由慧观察。名四念住。婆沙百四十一云。问此体是慧。何故世尊说为念住。答慧由念力得住所缘。故名念住(此即念之住故。依主释也)。或此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此即慧上立念住名。是有财释)。四正勤。亦名四正断。亦名四正胜。一於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发勤。摄心持心。二於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发勤等如前说。三於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生欲等前说。四於已生善法。为令安住不妄。倍修增广故。生欲发勤等如前说。婆沙云。一精进体。於一刹那。作用不同。建立四种。如灯一念四用差別。谓烧炷尽油热器破闇。言正断者。诸由勤力。能断懈怠。言正胜者。於正持业身语意中。此最胜故。四神足。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断行成神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谓加行时。或由欲力引发等持。乃至或由观力引发等持。既由加行。四法随增。令等持起。故得定位。於一等持。建立四种。婆沙一释云。三摩地名神。欲等四法名足。又释。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前释意显神有四足。故名四神足。後释意显神足有四足。故名神足)。俱舍二十五破云。彼应觉分事有十三。增欲心故(婆沙〔十九六〕云。觉分三十七。实体有十一。谓七觉支。有七实体。一念。二慧。三进。四喜。五安。六定。七舍。并根力中信为八。又加八道中正思为九。正语为十。正业为十一正命之体。不离语业。故不別说。其四念住。并根力中慧。八道中正见。并七觉中择法所摄。次四正断。及根力中精进。及八道中正勤。并七觉中进觉支摄。次四神足。并根力中定。八道中正定。并七觉中定觉支摄。次根力中念。并八道中正念。并七觉中念觉支摄。俱舍论立实体唯十。语业命三合为戒故。理既如是。若加欲心。便成十三。便违自宗正义)。俱舍论主遂正释云。定果名神。欲等所生业持名足。(述曰)定果者。谓神通等此定果。神从足而生。足即是定。是神之足。故名神足。足从欲等四因而生。故復名四。此即从因及果并自体用。以立名也(今详婆沙。神有四足。故名神足。世亲何意。妄破使令加)。五根者。一信根。二精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亦尔。此五即是心所法中各一为体。婆沙云。能生善根。故名为根。能破恶法。故名为力。有说。势用增上是根。不可屈伏是力。七觉支。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舍觉支。此中择法以慧为体。善即喜根。舍谓行舍。余四如名。心所法中。各一为体。尽无生智。是究竟觉。以七为分。故名觉支。或无漏慧。是如实以七为分。名七觉支。於中择法。亦觉亦觉支。余六是觉支非觉。八道支者。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於中正见体即是慧。正思即寻。语业命三即随心转。余三如名。心所法中三法为体。所履通达。故名为道。以八为分。名八道支。正见亦道亦道支。余七是道支非道。问前言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唯足非神。即救云。神有四足。故觉分中不摄欲心。今七觉中亦应择法是觉亦支。念等余六是支非觉。亦应念等非觉分摄。道支为难应知亦尔。答择法即入念等数中。相合成七。神体不入。欲等四中。故不例也。婆沙九十六。问何故先说四念住。乃至後说八道支耶。答随顺文辞巧妙次第故。復次四念住。从初业地。乃至尽无生智。势用常胜。是故初说。四正勤从煗乃至尽无生智。势用常胜。是故次说。四神足从顶至尽无生。五根从忍至尽无生。五力从世第一法至尽无生。八道支见道中胜。七觉支修道中胜。问何故八道支见道中胜。七觉支修道中胜耶。答求趣义是道支义。见道速疾不越期心。顺求趣义。故见道中八道支胜。觉悟义是觉支义。修道九品。数数觉悟。顺觉悟义。故修道中七觉支胜。若准大乘。觉支在见道。道支在修道。今且据小。律文但举七觉者。举胜显劣。明知亦有念住正断神足根力及道支等。故章总举三十七品也。


上半到而別者。谓第二句合前第一句。第一句合前第二句也。


增一含五战夫者。第二十五说也。


没死不顾命者。婆沙百一十九云。已受別解律仪。復如理作意思择。乃至为命亦不故犯。如闻昔日乞食苾刍。至珠师舍。苾刍衣赤。映珠似肉。鹅便谓肉遂吞此珠。珠师取食。授与苾刍。交谢已去。後觉少珠。奔逐考楚。触处血流。鹅来食血。其人恚愤。打鹅復死。比丘便请。看鹅死活。彼寻叱言。且理出珠。何预鹅事。苾刍固诸。彼言已死。苾刍告曰。鹅吞汝珠。其人持刀。以割鹅腹。乃於腹内。得所失珠。彼生惭愧。白言尊者。何不早示。苾刍告言。我受禁戒。宁舍身命。不伤蚁卵。若先示汝。必定害鹅。不护众生。岂名持戒。


犹如鸯[跳-兆+屈]摩者。崇云。诸师共引住住大沙门等偈。谓並不识文意。故作斯引。其事在增一。含第三十一。今详。说处非唯一文。应善护言。勿伤人意。且如贤愚十三云。鸯[跳-兆+屈]欲煞其母。佛知可度。化作比丘。於彼边行。鸯[跳-兆+屈]见佛。舍母走趣。规欲煞佛。佛见其来。徐行舍去。指鬘极力走不能及。便遥唤言。比丘小住。佛遥答言。我常自住。而汝不住。便问云何汝住我不住耶。佛言。我诸根寂定。而得自在。汝从恶师。禀受耶到。变易汝心。不得停住。因而生信。佛即度之。得阿罗汉。尔时国中人民之类。闻指鬘声。皆各惊怖。人畜怀任。怖不能生。时有一鸟不能生子。佛勅指鬘往说诚言。我生已来不煞一人。指鬘白佛。我曾煞多。云何不煞。佛告之曰。於圣法中。是为始生。指鬘受教往说。如语寻生。皆得安稳。不惭愧。如婆沙三十四。无慙纳息广释也。


第三结竟可知者。律主意云。引发胜果。以戒为因。开导律梁。寄言方委。虽復德超尘筭。不可广事傍谈。略述既用。故言已说。今将正阐重礼大师。


自下长行。首律师判此犹是劝信。彼说从初至未来世云何。律主敬歎劝信奉修。就中前明偈者。是应机之药。後明长行。辨应药之机。谓彼意言。偈中但是律主直劝。长行佛言未来云何。乃是律主引证劝也。若不引证。末代比丘应作是念。佛应上时。上机相感。教容可行。今既末代未必須行。故佛说言未来云何。谓是律主。引下急施衣戒缘起。来为此证也。或曰。若此非是劝信序者。佛在五年。已制初戒。阿难乃是得道日生。至制戒时才年五岁。如何缘起有阿难名。故是引证。即无此妨。登云。若有阿难即非制缘者。煞戒缘起亦有阿难。六年冬分如何通释。今详此等诸说。不劳起诤。异部相望。年岁何定。且如佛涅槃日。便有二月八月之异。诸部异说。非可輙通也。还依先章。是发起序为定耳。


见论功德大者。彼论第四云。大者因小有大。所以比丘僧功德极大也。果大者。彼论云。最小者得須陀恒道。徒众大者。论云。五百大众集故。此既论文。或有人破。須审知之(此中已下。所有引见论者。多是第四卷)。


见论多义者。此四义中。初之两义。论文似是。後二义。非论正文也。若总说者。並非正文也。


宾者水涯等者。此释不然。论文直云。宾洲曼陀罗者。此是练木树也。是故不应別释宾字。然捡梵本云。宾洲曼陀罗。乃是梵语。故不得以汉语释之。净三藏云。善见云练树者。此亦不然。此似练树。非即是练。盖由梵汉不相领解。翻译之时。指练示之。遂不领意。即言是练也。


仿佛成规等者。並义引论文。非谨文也。


沙门者。见论第四云。沙门者伏烦恼。又言却烦恼。又云息心(易解)。


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崇云。此为不识宗诠。卒尔判释。有何义趣。前不利他。後非自利。復有引诚实证者。义亦不然。彼论一一释十号竟。然後总云。自利利人。是故应礼。本不约号。別有科分。今详彼论第一卷十号品中。次第释如来应供正智明行足善逝五号竟。论即结云。得此五法。如来自己功德具足。又更次第释余五讫。復更总结云。佛十号具足故。自身具足。他亦具足。自利利人。是故应礼。准此足显前五自利。後五利他。论作斯判。不劳弹斥。


龙树论云者。智论二十七云。如实道来。故名如来。章中所引。乃同成论第一也。


灭经云者。涅槃十八云。乘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十一空。来至大涅槃(已上论文)。


不住道者。行六度故。不住空边。达空性故。不住有边。故云不住也。


十一空者。涅槃十六云。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如彼经中次第解释。此不录也。


故言灭极者。意说。地持既云得一切义。即是灭极义也。何以名为灭极。以是大般涅槃故。故言灭极也。案地持论第三云。得一切义故。无上福田故。应供养故。故名为应。瑜伽三十八云。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教供养。是故名应(此与地持。同本別译也)。此第二号。或名为应。或名应供。或名无所着。皆是译者取义差互也。


绝二缚者。谓以无住涅槃。释此名也。


等正觉者。瑜伽云。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等正觉(或名正遍知)。瑜伽云。上胜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进达穷原者。於十地中。进断二障。至佛地中。方达穷原。伏从圣化。


故曰无上士等者。瑜伽云。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或名无上士调御丈夫。一也)。


三聚法者。瑜伽云。於能引摄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谓诸善法引摄义利。若不善法引非义利。若无记法。二俱不引。现盖名义。後盖名利也。


本音薄伽梵。此方义译为世尊。或名婆伽婆。音之转也。此十号如涅槃十八。瑜伽三十八及八十三。地持第三。智论第三及二十七。品类足第□。成论第一。菩萨璎珞本业经下卷。见论第四。並释。不可繁叙也。


三轮。即新经论名三示导。示导即轮义也。以能摧破彼惑障故。一神变示导。即六通中神境智通是。二记心示导。即是他心智通。三教诫示导。即是漏尽智通。三轮者。获神通作证。即神变示导也。


常说正法等者。即是教诫示导。说法必观彼之根性。即显亦有记心示导。下受戒犍度中更辨。见论多解。一谓初中後言说契群心等者。並是义引。非谨录文。彼论第四云。初善中善後善。其义巧妙。纯一无杂。一切具足。皆是一味。(述曰)纯一无杂者。纯引义利也。一切具足者。众行具也。皆是一味者。一味无我理也。二谓戒定慧等者。论云。又言戒者初善。三昧得道者中善(道即无漏道也。唯此定慧。合为中善)。涅槃者後善。章言等者。即等涅槃也。三种菩提者。佛辟支声闻。如次上中下善也。论中更有数释。不繁叙之。尊者更引成论第一三善品释云。初中後善者。佛法无时不善。於少壮老三时皆善(佛之言教。少壮老年。皆宜讽诵。非如世俗所有歌咏。少壮所应。老即非宜也)。入时行时出时亦善(谓佛教〔行法〕住出入一切皆善。非如世俗歌咏等事。入衰丧处所不应作等)。又初止善。中舍福。後一切舍。是名三善。(乃至)又於三时一切甚深。不如余经初麤中细後则微末(余经者。外道经也。至止善等者。止息有相取着心也)。


亦应礼敬者。若准见论。此释不然。彼论第四。婆罗门至佛所。望佛作礼。佛言。若人受我礼者。头即堕地。彼便以八事讥佛。一者彼言。若尔色无味(述曰。谓色应无有耆宿之味)佛言实无味。何以故。世人以色声。香味触。以此为味。如来於此已断。二者彼言。若如是者。便为贵高。(述曰)既不许色。有耆宿味。故是贡高。佛言。因汝语故。我实贡高。三世诸佛。皆不为人作礼故。三者彼言。若尔便无所作。(述曰。谓不行敬。便不作善)佛言。我实不作盗等恶业及善业等。四者彼言。此人便自断种。意云。既无业种。应无後报。佛言。实尔。三界烦恼我皆断故。婆罗门。罔然不解。更故语云。五者此人可薄不净。佛言。实有不净。有人为恶。此是可薄。六者。彼恚言。此人闻我语。随事而灭。佛言。三界烦恼。我实已灭。七者彼言。此人可念不堪共语。佛言。实尔。有人愚痴。恒为恶业。甚可怜愍。八者彼便恚言。此人当是日夜不眠。思求文章。穷世间人。佛言。实尔。我不入胎眠。不天上眠。故名不眠。因此方生信心。故章中不应言应敬礼也。


避六法者。见论云。坐避六法。一者极远。若欲共语。言声不及。二者极近。触忤宿德。三者上风。身气臰故。四者高处。不恭敬故。五者当眠前。视瞻难故。六者在後。宿德共语。回顾难故。


见云佛已应世间人者。见论第五也(已上。引见论並第五)。


药树喻。非论文也。


多云止诽谤者。第五卷也。彼论云。若佛於食发言许可。外道果见。当言瞿昙沙门。自言超过三界。而故於食有贪等也。


寄兴常理者。涅槃第二。佛说纯陀施食有二果报无差。一者受已得阿耨菩提。二者受已入於涅槃。我今受汝最後供养。令汝具足檀波罗蜜。尔时纯陀即白佛言。如佛所言。二施果报无差別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先受施者。烦恼未尽。未得成就一切种智。後受施者。烦恼已尽等。云何而言二施无差。(乃至)先受施者。受已食噉。入腹消化。得命。得色。得力。得安。得无碍辨。後受施者。不食不消。无五事果。云何而言二施无差。佛言。善男子。如来已於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无有食身烦恼之身。非後边身。常身。法身。金刚之身。


观佛怡悦者。见论云。世尊默然。颜色怡悦。是故知佛受请也。


遶已而去者。多论第五云。若外道异见。但遶而去。若有信者。礼足遶已而去。佛身清净。喻如明镜。天神龙宫山林河海。一切器像。於身中现。见者信敬心生。是故头面礼足。右遶者顺法故。所以右遶。又密迹力。若有左遶者。即以金刚杵碎之。又佛世世已来。常顺三宝。父母师长一切教诫。无违无逆。今得果报。无有逆者。又佛身净。众生於中各见所事。或天或神。莫不见者。是以敬畏右遶而去。


见云一为度国主二请制戒者。並非谨文。彼论第五云。因欲制戒说法故(准配前两。稍似是也)。


三设往余方等者。论云正使往到郁单越。或上忉利天。魔王亦当来蔽。不可得避。何以故。此年魔王大忿。如来已自遍观。唯有毗兰若贩马人。可依安居。大乘方便经下卷云。尔时佛神力故。令恶魔波旬。覆蔽彼城中人。非是恶魔力之所能。我於尔时。都无业鄣。为化彼众故。示现空鉢而还等。又准彼经下卷中。欲度彼马。如来受请。彼云。此五百马。於先世中。已学大乘。曾近恶友。故堕畜生。五百马中。有一大马。名为日藏。是大菩萨。曾人道中。劝诸小马。发菩提心。为度余马。现生马中。由大马故。令五百马自识宿命。因施食分悔过於佛。不久命终生兜率天。来至佛所。发心供养。乃至善男子。是故当知。如来方便。非是业鄣。如彼广说。不能谨录也。


世尊一计等者。多论第八。凡马食麦二计。一计与马。一计与比丘。中有良马。食麦四计。二计与佛。问佛法平等。何以一多一少。答曰。僧祈物者。法应平等。此檀越物。随施主意。又佛身大。比丘身小。各量腹食。不失平等义也(已上论文)。


十中以残食等者。十诵十四云。阿难取佛分及自分。入聚落。一女人前。赞歎佛功德已。令作饭。是女言。我家多事。不能得作。时有一女。闻佛功德。语阿难言。我与作饭。女即作饭持与阿难。阿难深心敬佛。如是思惟。佛为王种。常御肴饍。如此麤恶。何能盖身。念已授饭。见佛食之。悲哽情塞。佛欲释之。曰汝能噉此饭不。答言能受。而食之。滋味非常。实以诸天以味加之。悲塞即除。乃至佛言。其作饭女。应作轮王第一夫人(准斯佛与比丘。味亦异也)。


毗沙门天王释夫人者。不然。彼律十四云。是时舍利弗。独住不空道中。受天王释夫人阿須轮女请。四月安居(此是帝释夫人。何关毗沙之事)。第五文四者。初至当往是立请。次佛告目连下纵答。第三目连白佛下兼请。谓以神力兼接余人。第四佛告目连下抑答也。


阙无制教者。前文一一列十二部。亦应文中续次即言不结戒不说戒。文无者略。故言阙也。


此十二部经者。旧名十二部。新名十二分教。广释如涅槃十五。瑜伽二十五八十一。显扬十六。杂集十一。智度论三十七。婆沙百二十六。顺正理三十四。成实第一。今略五门分別。一辨相释名。二总明体性。三展转相摄。四配入三藏。五隐显有无。


初门者。若准涅槃及瑜伽等论名字次第者。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別。四讽颂。五自说。六因缘(亦名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旧名未曾有)。十二论议。今律文譬喻乃当第十一数。本生在前。本事在後。余者次第。同瑜伽等。今且依律次第辨相。


先且翻名。束为颂曰。修契夜应和授记。伽讽忧白尼因缘。闍生帝事略方广。浮希阿波譬提论。(述曰)一者修多罗。此云契经。略寻诸教。有二种相。一者总相。通收十二总名契经。故涅槃云。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瑜伽二十五。显扬第六。其意同此。故彼论云。云何契经。云薄伽梵。於彼彼方。依种种所化有情调伏行差別。宣说无量蕴相应语。界处缘起食谛相应语。声闻独觉如来乘相应语。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不净息念诸学证净相应语。如来说已。诸结集者欢喜敬受。为令圣教得住故。以诸义妙名句文身。如其所应。次第结集。次第安布。谓能贯穿缝缀种种能引义利能引梵行种善种善义。故名契经。二者別相。唯摄长行。名为契经。故瑜伽八十一云。契经者。谓贯穿义。长行宣说多分摄受意趣体性。杂集十一云。谓以长行。缀缉略说所应说义。(述曰)瑜伽既言摄受意趣。谓即才明意趣而已。即当杂集略说义也。婆沙百二十六云。谓诸经中散说文句。如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散说即是长行)。言释名者。即能诠教。契所诠理及有情机。契即是经。持业释也。


二者祇夜。此云应颂。旧名重颂偈也。此有二相。一为利益後来之往。应为重颂。二为长行义不了故。应更颂释。瑜伽杂集。並显两义。故八十一云。谓长行後。宣说伽他(此即为後来者)。又略标所说不了义经。故名应颂(谓长行标不了故应更颂释。准下离集知之)。杂集十一云。即诸经中。或中或後以颂重颂(此为後来)。又不了义经。应更颂释。故名应颂(准此知。故长行不了。应更颂释。即说长行。名为应颂)。泰法师。即以长行为应颂体。西明法师。释杂集云。言应颂者。为欲显前不了义经。即以颂文为应颂经。復即应颂体是了义。此即滥下记別之相。如杂集云。又了义经。说名记別。故知违理。故取泰法师释以之为正。涅槃十五。唯辨为後来者。故彼经说。佛告诸比丘。昔我与汝等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为诸比丘。说契经竟。尔时復有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後至佛所。即因本经。以偈颂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广说如彼。言释名者。若据前义。应即是颂。持业释。若据後义。应有彼颂。即有财释也。


三者和罗那。此云记別。旧名授记。此有三相。一者记別弟子生处。二者记別深密之义。三者记別当成佛事。故杂集云。谓於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別得失生处差別(谓生善趣。由功德故。若生恶趣。由过失故)。又了义经。说名记別。记別开示深密意故。八十一意。亦同杂集。此上即成两种相別。第三相者。涅槃云。何等名为授记经。如有经律。如来说时。为诸人天受佛记別。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蠰佉。当於是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受记经。婆沙意同杂集说。释名可知。


第四伽陀。正梵音云伽他。律中讹略。单名为偈。此云讽颂。旧云不重颂偈。此有一相。显扬云。诸经中非长行直说。然以句结成。或二句。或三句。或四句。或五句。或六句。问何故不言一句。答一句非颂。復滥长行。问何不言七句。答且略举其一颂之半。以示其相。理实更容加七八等。涅槃全举一偈为法。故彼云伽陀经者。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西明法师云。此经意说。非长行直说。非因缘
为他说。唯以偈说。故名讽颂。言释名。结颂讽诵。故名讽颂。


第五忧陀那。正梵云嗢柂南。此云自说。旧名无问自说。然嗢柂南。亦含集施之义。谓集散文以成句颂。用施有情。故律文中。就此义说。名为句经。既有施义。即当自说。此亦唯有一相。谓无请者如来自说。故瑜伽二十五云。谓於是中不显请者。为令当来正法久住(行久住也)。圣教久住(教久住也)。不请而说。是名自说。涅槃云。如来明旦从禅定起。无有人问即自说言。比丘当知。一切诸天寿命极长。汝等比丘。善哉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静。如是诸经。无问自说(〔赞〕天福。二赞利他。三赞自利少欲等法)。杂集一云。谓诸经中。或时如来悦意自说。如伽他曰。若於如是法。发勇猛精进。静虑谛思惟。尔时名梵志。此涅槃等。皆为令其正行久住。指事虽別。理趣终同。释名者。由佛自说。故名自说。


第六尼陀那。此云因缘。瑜伽八十一。有三种相。故彼文言。谓依有请而说诸法。如经说言。世尊一时。依里麤子。为诸比丘。宣说法要(此即第一依请因缘。而说诸法)。又依別解脱因起之道。毗奈那摄所有言说(此即释二。因犯为缘而制戒律也)。又於是处。依如是如是因缘。依如是如是事。说如是如是语(此即第三因事说法。如下律文。世尊因见有大火聚。便告比丘。汝等宁当扪摸火聚。不应贪欲等也)。瑜伽五十五。显扬及杂集等。並显前二。不繁叙之。涅槃经中。但显第三。故涅槃云。如诸经偈。所因根本。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鸟已。随与水糓而復还放。世尊因此而说偈言。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释名者。有因有缘。故名因缘。有财释也。因缘之经。依主释也。


第七闍陀伽。此云本生。此有二相。谓说菩萨过去受身及所行行。故显扬第六云。谓於是中。宣说世尊在过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萨行。行难行行。是名本生(此显过去受生死身。及难行行也)。涅槃但显过去受身。故後文云。诸比丘当知。我於过去。作鹿。作罴。作麞。作兔。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诸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释名者。显佛过去本生之事。名本生经。


第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律名善道经。略有二相。一者约人以辨本事。二者约法以辨本事。故杂集十一云。所谓宣说圣弟子等前世相应事(此即显诸弟子过去本事也)。涅槃云。比丘当知。我出世时。所说法者。名曰界经(由於经中。出生无量差別义故也)。鸠留秦佛出世之时。名甘露皷(击佛教皷。饮甘露法)。拘那含牟尼佛。名曰法镜(照了无量法门义趣)。迦叶佛名各分別空(对彼执有。故分別空)。是名伊帝曰多加(此即显佛法门本事)。瑜伽八十一云。谓除本生。宣说前际诸所有事(准此即通人之与法)。婆沙百二十六云。谓诸经中。宣说前际所见闻事。如说过去有大王都。名有香茅。王名善见。过去有佛。名毗鉢尸。为诸弟子说如是法。过去有佛。名曰式企。乃至名迦叶波。为诸弟子。说如是法。准彼约人。通其余人及以余佛。约法之中。但言说法。理亦无简。释名者。除本生外。若人若法。所有本事。故名本事。律名善道者。谓除本生。余人过去行善道事。故名善道。


第九毗佛略。此云方广。律云方等。此有二相。一不共相。二者共相。且不共者。唯局大乘。故瑜伽八十一云。谓说七地四菩萨行。百四十不共法。又復此法。广故多故。极高大故。时长远故。名为方广。言七地者。瑜伽四十九云。一种姓地(未发心位。已有种姓)。二胜解行地(谓是地前。一无数劫)。三净胜意乐地(即是初地)。四行正行地(从二地。至七地)。五决定地(即是八地)。六决定行地(即第九地)。七到究竟地(十地。及佛地也)。四菩萨行者。一波罗蜜行(即十度行。谓六度外。加方便愿力智)。二菩提分法行(菩萨所有。三十七。觉分)。三神通行(谓六通等是也)。四成熟有情行(以无量调伏方便。调伏无量所化有情也)。百四十不共法者。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所依清净。所缘清净。心清净。知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已上合一百四十不共法)。此等法门。唯局大乘。极广甚深。故云广故也。无边法门。故云多故也。果超众圣。故云极高大故也。经三无数。故云时长远故也。所依名方法大名广。谓诸有情安乐所依。又是甚深广大法故。名为方广。方即是广。持业释也。第二共相者。瑜伽二十一云。哀愍一切诸声闻故。依四圣谛。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所谓契经。乃至广说十二分教。既为声闻。亦说方广。故应释云。声闻教法。谛理所依。名之为方。凡愚不测。所以名广。方即是广。亦持业释也。西明释云。理正名方。广陈名广。任情存之。此律亦是为声闻说。故是共相。涅槃十五。亦据不共。故彼文云。所谓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犹如虗空。是名毗佛经。婆沙百二十六。亦据共相。故彼文云。谓诸经中。广说种种甚深法义(此意但显声闻深义)。


第十阿浮陀达磨。此云希法。旧名未曾有。此中略辨人法二种。並有希奇。皆名希法。故显扬第六云。谓诸经中。宣说诸法。及诸弟子。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所有共不共德。及诸最胜殊特惊异其深之法。是名希法(此说弟子。及深法也)。涅槃云。如彼菩萨初生之时。无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亦如猕猴手捧蜜器以献如来。如白项狗佛听能法。如魔波旬变为青牛行凡鉢间。令互当触。无所伤损。如佛初生入天庙时。天像礼敬等。此说菩萨及余趣生希奇之事。杂集云。若於是处。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最极希有。甚奇特法。此即通说三乘圣者。虽有多文。类摄莫过人法之別。言人者兼显余趣。言释名者。希即是法。持业释也。


十一阿波陀那。此云譬喻。涅槃云。如戒律中所说譬喻。杂集云。谓诸经中。有比况说。虽指经律。出处不同。莫不皆取有譬喻说。释名可知。


第十二优波提舍。正梵音云邬波希烁。此云论议。此有二相。一者佛自分別法相。二者弟子分別法相。八十一云。论议者。谓诸经典循环研核。磨呾履迦。呾如一切了义经。皆名磨呾履迦。谓於是处。世处尊自广分別诸法体相(此即。佛自分別法相)。又於是处。诸圣弟子。已见谛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別诸法体相。此亦名为磨呾履迦。即此磨呾履迦。亦名阿毗达磨(此即弟子分別法相也。磨呾履迦。此云本母。此谓诸论。与种种义。为本为母也)。涅槃但显佛说法相。故彼文云。如佛世尊所说诸经。若作义论。分別广说。辨其相貌。是名优波提舍。瑜伽二十五等。但明弟子论义。故彼云。云何论议。所谓一切磨呾履迦。阿毗达磨。研究甚深素怛缆义。宣扬一契经宗要。是名论义。既言研究素怛缆义。故知准约弟子释经。名论议经。言释名者。谈论评议。故名论议。上来广辨相讫。


饰宗义记卷第三本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16/1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2册 中国撰述.. 下一篇四分律疏(二十卷但现存卷九)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