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但欠卷第一本末並卷第九本末)(七)
2014-04-11 11:34:3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952次 评论:0

饰宗义记卷第五本


嵩岳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无根谤戒


梵云阿莫洛迦阿奴段莎。此云无根谤也。式叉鉢陀。此云学处。今就义翻。名之为戒。


或见言闻疑前戒中收者。法相然。亦有文证。故十诵第四云。若疑言见。疑已言闻。是谤也。


不可无他非时者。净施之法。不能无他。非时过也。


不痴正修者。谓彼本来於正修中。未具足故。今者虽摈。无正可损。


二重教者。一者大僧举法。二者尼中谏法也。


敬云见闻中净者。对之作法得成。非谓即得足数也。有余不许。谓据下文。解不足数。皆云自言。今者既未自言。又无三根。故亦三根。故亦得成足数也。今详。体净和合义生。体若不净。合和不生。故依敬释为正。下文自言者。据共委知。故作此说。不欲显彼未自言者。即成足数。问既未自言。谁委不足。答如本受戒。十僧之中有不净者。後迳多时。知彼不净。理須更受。故云不足也。


五分下至不同犯者。彼者因病开。乃至亦开犯为境。但不同犯也。若准律摄。开不同犯。许为忏境。然波罗夷望波罗夷。名为同犯。望余残等。为不同犯。残望残罪。以为同犯。余名不同犯。乃至广说。


或可成举者。以不净心。对不净境。復具五德。故成举也。


或不成谤者。以不净心。双对净境及不净者境。皆不成谤也。


故无不净想者。谓要須作具戒净想。始得谤罪也。


所以彼具五德者。彼举罪中。要具五德也。如下遮犍度。知时不以非时。真实不以不实。有益不以损麤鑛。慈心不以嗔恚(颂曰。时实益濡慈)。


为结僧残故須八缘者。余皆破云。若由具八故结残者。小谤具八。何不得残。今详疏意。非显数八即结僧残。若数减八。即成小谤也。今疏意云。所谤之罪通上下。能谤结犯亦阶降。故结残罪。由所谤殊。然得残时。由八缘具。不遮小谤。亦八缘具也。


要应对僧者。不然。依僧祇五分好也。


欲求舍会。舍不窂法。会坚窂法也。


二屏言者。一求舍会。二念营僧也。


有余身智者。未入无余身智。未寂有为生灭。故可厌也。


尅之不难者。或可沓婆是留寿行。婆沙百二十六云。云何苾蒭留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众。若別人所。以衣鉢。或以随一沙门。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当异熟业。愿此转招寿异熟果。时彼能招富异熟业。则转能招寿异熟果。问彼有何缘留多寿行。答留多寿行。略有二缘。谓为饶益他。及住持佛法。住持佛法者。谓营佛像房等事。又彼观见当有国王大臣长者欲毀佛法。若见余人无能善巧方便住持。便留寿行。问所留寿行为由定力。为由施力。(乃至)如是说者。俱由二种(文云)。彼审观察。为施僧众。当获大果。为施別人。若见施僧当获大果。便施与僧。若別人当获大果。便施別人。(述曰)准此或可求坚固者。是留寿行。分僧卧具等。是住持佛法也。见论十三云。问曰。此沓婆。何时发此愿也。答曰。过去有佛。号波头勿多罗。是时国人请佛入国。六万八千比丘围遶大会。供养七日布施。时有罗汉。於大众中。以神通力。处分床席及诸饮食。是时沓婆见已心应。而白佛言。愿我後身。当来佛时。如今罗汉神力无异。是时佛言。从此百千劫已有佛。号释迦牟尼。必得此愿。沓婆从此展转。乃至释迦出世。出家得道。从禅定起。而作是念。


多论第三差陀骠者。为满本愿。过去迦叶佛时。亦为众僧作知卧具人。称可僧意。尔时作愿。愿我将来亦为众僧。作知卧具人。及在彼世时。亦知卧具。称悦时人。是以今佛还知卧具。五分以今佛还知卧具。五分第二云。佛在王舍。瓶沙日日请五百僧。城中臣民亦復如是。六羣比丘常往好处。诸人问言。我等为僧。次第设食。何故长老常来。不见余人。时陀婆子。十四出家。在静处作是念。而僧无有差次会者。致使六群选择好处。以失众望。丧人施意。若我二十受具足戒。得阿罗汉。当为众僧作差会人。及分卧具。十六成道。二十受具。便作是念。今时以到。便可作之。(述曰)过去此生。发愿时別。是故章云。稍异可知。


梵云杜多窭拏拏。旧云头陀。讹也。言杜多者。因摇动亦诠洗濯。即是摇动烦惑。洗除过患义也。圣住意经下卷云。斗擞贪欲嗔恚愚痴。斗擞三界内外六入。我说彼人。能说斗擞。如是斗擞。若不取不舍不修。不着非不着。我说彼人能说头陀。(述曰)谓因斗擞。而能证理。不取不舍。既证理已。復能依自所证。为人宣说。故云我说彼人能说头陀也。崇云。杜多此云洗除。头陀此云斗擞者。今详。本音元来是一。不合別翻也。


谓随坐一是人最胜於余所行咸能同彼故称随坐者。破迷记中。虽为別释。意显释者义有多端。理实疏意欲显随坐。随修十一繫念而坐也。此即逐名以显其义。俱显行胜。於理无违。然若欲令凭文释者。梵云搜悉他僧悉呾理迦(上声呼之)。云随有坐处人住也。意说此人於敷具贪。舍其爱着。故云随坐。故瑜伽二十五云。云何名为处如常坐。一敷设後。终不数数翻举修理。如是名为处如常坐。即常此律随坐也。即毗尼母云随得敷具足也。崇云。旧解随坐最胜。於余所行。咸能同彼。故称随坐。余十一偏能未必通行。此解不然。若以随坐通行余者。衣食既非是坐。如何得称是坐。又昔解云。於坐四中恐生贪着。故立随坐。此亦不然。於坐既尔。若贪衣食。应知亦尔。斯並不识文意。故作斯释。此是随坐敷具。不名为坐。又引瑜伽。一敷设後。终不数不数翻举修理。如是名为处如常坐。小品名随敷座。母论名随得敷具。解脱道论名遇得处坐。今详。崇师实不遍寻此等诸文。而遇捡见。其法师依诸经论集。为义稍悬。即引来能通大教幽旨。今详。实理小见对文。大智随义。故诸圣教其例寔繁。且如律自言见者苦见集见尽见道。又自称言天眼清净等。此逐见名而开两义。今远随坐。显随修义。深顺大智之远见也。然於世间。多封文句。谓为违理。深拥修学一切智门。於一义中。解无量义。实难得起也。因今决断。故示此途。实不存乎彼我之意也。如瑜伽六十九云。鹦鹉喻补特伽罗者。唯随文转。不能依义发异语言。炬烛喻补特伽罗者。依少羯磨。便多增益。现行种种随意言词。犹如炬烛。即其事也。然昔解意文中。五坐必有敷具。余之四坐。或有生贪。唯此随敷离贪最胜。故云於坐四中恐生贪等。亦无失也。


因此便释杜多意者。如瑜伽云。如是杜多功德。能净修治。令其纯直柔暖轻妙。有所堪任。随依止能修梵行。是故名为杜多功德。(述曰)意显杜多但是令其身器清净。方堪受道。故云依止能修梵行也。故智度论七十二云。是头陀法。皆是助道及随道故。诸佛常赞也。


谓檀越僧食食有多过故者。智论七十二云。若受请食。若众僧食。起诸漏缘。谓受请者若得请时。即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请。则嫌请者彼无所识。应请不请。不应请请。或自鄙薄。懊恼自责。是贪忧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事傧人。料理僧事。处分作便。心则散乱。废修行道。有是事故。受乞食。多论第二。婬戒中敦(厚也)崇(量也)。


此少药故等者。智论云。於古四圣种中。头陀即三三事(述曰)古四圣种者。谓诸论师古释。以四依为四圣种也。後诸论师五四圣种。其义即別。且如婆沙八十一云。随所得食喜足圣种。二随所得衣喜足圣种。三随所得卧具喜足圣种。四依有无有乐断乐修圣种。婆沙百八十一释云。问乐断乐修有何差別。答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復次无间道名乐断。解脱道名乐修。復次见道乐断。修道名乐修。復次乐断者显诸忍。乐修者显诸智。是谓差別。(述曰)古诸论师即开前三为四圣种。故不同也。四圣种义。至下破僧戒中释之。


梵云阿兰若迦(诸迦字並上声呼之)。去村五百弓。义云。住静处人也。嵩云。梵音正曰阿练若。此云无声处。今详。此是妄判讹正也。


梵云宾茶波底迦。此云常乞食也。


梵云羯专鉢夫遮薄底迦。此云不重受食也。此含二义。一者不作余法而食。二者一时受讫更益不受也。


梵云[医-酉+口]迦珊尼。此云一坐食也。


梵云波呾囉宾茶波底迦。义译云一揣食也。智论七十二云。如经中说。舍利弗言。我若食五六口。以水足之。则足支身。於秦人食。可十口许(已上论文)。


梵云染摩奢你迦。义译云冢间坐也。


梵云何毗婆哥始迦。此云露坐也。


梵云苾力叉慕里迦。此云树下坐也。智论云。树下思惟。如佛生时转法轮时涅槃时。皆在树下。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


梵云泥杀。此云常坐也。随坐如前。


梵云呾哩支伐离迦。此云但三衣也。或有处说十三杜多。如解脱道论瑜伽论等。同异之相不繁论也。


呗匿者。下受尼无尼赞食戒中云。是赞偈。多论第三云。赞修妬路赞修妬路共。是也。多论又云。问曰。是四人其业各异。何以常不相离。答曰。阿练若禅法。有所疑滞。谘问有处。兼欲数问说法僧修。是以相近。持律者。凡欲知戒相轻重。决了罪过。断解僧法。是以相近。法师者。义论说法。称扬三宝。能增善根。契经者。诵诸大经。多知广见。随事能答。故相亲近。见论。乃至无记语。亦共一处。第十三云。无记语者。不修三业。食已而眼。眼起洗浴。共论世间无记之语。全身肥然。问曰何以无业共在一处耶。答使乐道故得生天上。


十五俱云入火光三昧者。十诵第四。分卧具时。不須灯烛。左手出光。右手持与。有比丘故待闇来。欲看陀骠神通之力。五分第二。即入火光三昧。左手出光。右手示卧具处。莫不见合。时诸远方闻有是德。皆作是念。我当往彼问讯世尊。并见陀婆及覩婆神力。僧祇第六。左手小指出灯明。见论十三。入大光三昧者。此是第四禅定。禅定起已。放右手第二指。以为光明。須臾闻满阎浮地。诸比丘从远方来。欲看神力。沓婆自随一比丘。为安止住处。为余比丘安止住处。悉是化身。如真身无异。


佛被婆罗门女谤者。智论第十云。旃遮婆罗门女繫木盂作腹。谤佛云。与我私通。故有身也。


净定心者。然四静虑皆能发通。依善见论云。是第四静虑所发。若手出光也。应知四静虑及前三无色。各有三种。谓味相应净无漏。味谓爱味。谓此定心与爱相应。缘於净定。以之为境。深生爱着也。言净者。谓善有漏。谓定与此善法相应。婆沙百六十三云。问善有漏定。有垢有浊。有毒有刺。有漏有过失。云何名净。答虽非究竟。而以少分净。故名净。谓引发无漏胜义净故。顺圣道故也。言无漏者。谓是圣慧。谓定与此无漏相应。总名无漏。今言净定。三种之中。简染污及无漏定也。


从净定心者。准俱舍第七。欲界加行善心无间。许生色界加行善心。復说色界加行善心。容生自界六心。谓即一加行善。二生得善。三有覆无记。四异熟。五威。六变化(上界无二坊心)。或生欲界三心谓三。一加行善。二生得善。三变化心。准此故知。离净定外无別通慧心也。其净定心。即是色界加行善也。应知此中沓婆入定。起变化心。化作事讫。留此化事。至定外用。故婆沙百三十五云。如是说者。有留化事。俱舍二十七亦尔。多论第三。正义不正义相杂而说。有人谬引。不违是非。今不繁引。问何故檀越闻慈地来。便设恶食。答多论第三云。先业力故。又此人日夜无清净心。天龙鬼神与作因缘。令不如意。


据凡圣等者。昔在凡位犹尚不犯。况今得圣。以难况易。准此应知。


过去果报恶业熟者。多论第三云。过去迦叶佛。时作知食人。时有一罗汉。仪容端正。在路而行。有一女人。见生染爱。随观不舍。时主食人见其如是。谓先与交通。寻作是言。比丘必与此女人共作恶法。以谤贤圣故。堕在地狱。罪毕得出。以本善业。值佛得道。残业力故。受此恶报。


五分第二。得恶食已。便还道中行。骂陀婆力士子。要当令汝受苦剧我。到所住已。向诸上坐言。陀婆随爱。若畏与好。不畏与恶。诸比丘言。汝等莫作是语。何以故。陀婆比丘得阿罗汉。备六神通。随爱恚痴。无有是处。慈地言。正以得神通故。观见请家好与余人。恶輙差我。作是语已。先为陀婆作恶名声。然後遣妹。往佛边谤。五分第二。唱言。大德僧听。此弥多罗比丘尼。言陀婆污我。僧今与自言灭摈。若僧时到。僧忍听。白如是。(述曰)彼律大僧与尼作摈者。且显当时之事。非是通於末代也。见论十三。诸比丘即教慈地比丘尼。脱法服觅白衣服服与着。駈令出。慈地比丘见摈慈尼。语众僧言。此是我罪。莫摈慈尼。下文不犯白言犯者。灭诤犍度下文。不犯夷白言犯七聚。乃至不犯突吉罗自言犯七聚。七七四十九句不成白言也。九总者。一爱我怨家。二憎我善友。三及憎我身过去。然未来。当尔。现在现为。三世各三。故成九也。


非情处起嗔者。如俗书说。冬祁寒小人犹曰怨恣咨等类也。此通相说。有十因缘。今谤他者。但由九总。或亦通十。思之可知。


论言眼识随生见等者。杂心第二卷颂云。若眼随生见。耳界随生闻。章中言眼识随生见者非也。以二十卷云。自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非慧非和合。不见部障色故。(述曰)自分眼者。谓发识眼识现在根。名为自分眼。与眼识同作自事。名为自分也。新经论中名同分眼也。非彼眼识见等者。经部立义。识见非眼故。復有余部。眼识相应慧能见色。復有经部一师別计。眼与眼识。和合名见。今萨婆多並皆破云。不见障色故。谓心心所取境之时。无有障隔。若识等见。应见障外。故知识见不应正理。今章中引文言。虽似杂心论文而言识见。顺成实论。故第五卷。根等大品云。但识能见。眼得其名。广说如彼。


天眼非事者。天眼是通。不同事眼也。


解释可知者。闻取声境。理不合从见疑後生。见取色境。理亦不从闻疑後起。


自他想疑者。此四各合三根也。


此四並虗者。容有虗义。非谓决虗也。


以不定见闻故者。不是决定定明白见彼入林出林。亦是问彼动床等声。然不的知彼实有犯。故不得成见根闻根。而但得成疑根所摄也。


若有第三即无余三等者。计理应许自起想根。復有他人言彼人犯犯。是则想根。与他根並。疑类亦然。故章所释。非为尽理也。


从他但应二者。自他想疑。各含三根。从他但二。岂不违例也。


言举谤成者。解此根义。前标四门。第二门云。定根多少虗实並不並等。今此为释标中等字。故云言举谤成不成也。


自他二种有则成举者。若必阙德亦不成举。然不成谤也。


证正义弱者。既由横想。僧若勘问。不能一一问答想应也。


若无或成举谤者。实根以替想根。亦名为无。而由具德故即成举二者。直尔无其想根。妄陈他犯。故即成谤。故云或成举谤者。由实根替而阙五德。故不成举。然由有根故不成傍也。有人释云。或成举谤者。谓成举也。不成举谤者。由前成举。今不成谤。由前谤今。不成举也。今详。此释不顺本意。故前释好。


无同於想者。同前想者。同前想中。以实根替亦名为无。若直尔阙。亦名为无。由此亦有或举谤不成举谤义也。


不以见闻名疑根者。此离意云。今此实根。何意不言见疑根闻疑根耶。


事虽是有是实者。入林动床。事虽是有。眼见耳听。亦復非虗。故云是有是实也。然疑通见闻。又通有无故。


即见闻时未定者。谓疑通缘见闻处起。亦通有犯无犯处起故。即见闻之时。未定知犯也。


摄疑不尽者。若言见疑。但显缘见。不显缘闻。及缘有无。故摄不尽。若言闻疑。及此应说。


此义通四者。即通见闻有无四处。而起疑也。


谓谤成不成者。成谤之疑。滥不成谤之疑也。谓若横疑隐而成谤。若有根疑。即是实根。足得举罪。不隐成谤也。


又宽狭故者。今详疏意。根疑为宽。谓通见闻有无四处起故也。横疑是狭。疑三根故也。瑶云。根疑是宽。疑五犯故。横疑是狭。疑三根故。有余释云。横疑是宽。通三根故。根疑是狭。唯见闻生故也。今取初释。以顺疏意。故下疏释云。根疑从见闻事生也。谓所见事。如入林等。及所事如动床等。即此事中疑其有犯。及以无犯也。又云。不从前二根生。谓別有了见闻生。而不疑见闻。


但疑事不犯者。意说。不从前二根生。云我为见为不见等。谓別有不了所见所闻入林等事。而不疑能见能闻。云我为见为不见等也。


想与实根同缘俱於犯起者。谓此横想。与彼实根。俱於犯处。谓为实犯。故於三根各配一想。显与实根相相似故。虽显相似。而想与根。名既不同。不恐相滥。若论横疑。相非相似。是故三根不各配疑。又傥配者。若见配疑。即滥根疑。以闻配疑。应知亦尔。故总言疑方显横也。


又可想类前二根等者。前释实根见闻及就別相。为名疑根。乃就通相为自。今论横想。是別相故。类前二根。而论横疑。是通相故。类第三疑也。


问小妄八语此无六语者何者。小妄之中。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触言触。不知言知。成四语。復有四语。反此应知。何故谤中但有小妄初之二语。余六皆无也。


犯非触知之境者。若准明了疏释。疑根具从五尘而生。如见女衣在比丘床。便疑有犯。或闻女人共比丘语。或闻衣服有女人香。或见从女乞食之时少乞与。或与酒等。或比丘边触着別人。应知亦尔。准此触後亦得生疑。余可知也。


疑二生疑者。从见闻生疑也。上来相传。皆言昙无德颠倒解义。将欲说无。必先解有。今详未必然也。不以此义而释颠倒也。


应言三四有疑不妄妄。五六无疑无妄妄。章中。欲令言辞便易。故倒说之。


第二心验三四心证者。文中第二既有想妄。即验初是有想不忘。文中三四既是有疑不忘及忘。即证初二有相不忘忘也。古师有想不忘心言。


得出者。彼盖意说。谓彼前境内实清净。然於外想麤横不护。彼能谤者。见闻疑彼相麤事已。即作想云。据彼相麤。决是有犯。此是有想。及至谤时。言我无相我实见等。今师意者。说横起还心。谓见谓闻谓疑彼犯。即是想根。既称想说。如何成谤。故知非理。


前後相违滥者。前言无见闻疑等相。後言我见闻疑汝。若内心无见等相。云何口说得言见等。即说相违。名之为滥。


单同後六现六者是汝者。据现作其理即得。所加两句。即不应理。


如小妄第二心欲发言道不见等者。彼小妄第二心云。若比丘。不见不闻。不触不知。是中有见等相。便言不见等。知而妄语提。此虽亦是有想不妄。然彼发言不见成妄。即是违心。返显言见。即不成妄。故此谤中若发言见。亦不成谤。是故章云。如小妄第二心等也。


上判五妄残提。二妄唯取心虗者。若是古义可成自违。若是今义无容自证也。


无想妄即有想不妄者。本缘前境作清净解。各为无想。後时缘彼。忽谓有犯。即是妄前无犯相也。无疑妄心。准此应释。


以防巧故者。我若本来有疑不妄。可说成谤。我曾元疑。後方有疑。应不成谤。防此巧故。俱判成谤。若前有想。尚妄可说成谤。我曾无疑。後方有疑。应不成谤。防此巧故。


而成谤(乃至)故不对有以言无想者。谓如文中第二句义。若先有想。至彼谤时。尚須妄却而方成谤。况今初先来无想。足得成谤。而岂須言由更別有有想谤句。为对彼句。而言无想。故次疏中结云。故不对有以言无也。


问闻疑为有无等。对词。是叙古人难意也。古人难云。闻疑若是有。顺前而妨後(顺前者。顺前文云不见也。妨後者。妨後谤时言闻疑。犯而得成谤也)。闻疑若是无。顺後而妨前(顺後者。顺後失也。身时成谤无文中妨前者。妨前单云不见也)。今详。亦应云闻疑。若是有顺前为妨闻疑。若是无顺而妨前也。今章中意。叙此古难。故云若是有者可得独言一不见。此即顺前也。亦应言道不闻疑何以独举一不见。此即妨前也。


昔来作难作解非者。诸人叙其古人难解。言词杂乱。难可取悟。今取古意。为作巧文。以显其义。言古难者。即向顺前而妨後等难也。言古解者。且总汎论见闻疑。各有三种。自及横想(此师不立疑心三根)。次配律文者。三见俱无。故得前文单标不见。论其闻疑。虽无自他二种闻疑。犹有想心闻疑根在。故不得言不闻不疑。此古师意。由有想心。闻疑在故。即不妨前。後由无彼自他闻疑。故不妨後。若尔既有想心闻疑。何容成谤。即昔解云。隐却想心举实闻疑。故得成谤。即復有云律师云。且如无一举二傍中第四章门。第三心应言若不疑彼犯夷。是中有疑。便言我见闻犯夷僧残。然此有疑。即是横疑。既有横疑。而文亦得标云。是则违汝三见俱无。独标不见也。以此不疑不具三无而标不疑故也。復有余人。将此云师。以为契理。遂助破云。此有横疑。上下成妨。一者上妨犹不见。以第四章既有横疑。得言不疑。如何汝言三见俱无独标不见也。二者下妨。以第章。疏有横疑。得言不疑。亦应虽有想心闻疑。得言不闻不疑耶。是故初释不应道理。今详。云师亦不违理。何因妄许云师契理。且如云师所言有横疑者。为据疑想名曰横疑体。即是横疑想。是横疑者。即第四句有疑忘心。与第二句有想忘心。应无差別。谓第二心。作文应言。若不疑彼犯夷。是中有疑想。後忘此相。便言我见闻犯僧残。故与第四应不成別。若言疑体。即是横疑。傥他古师救云。我但说言三见俱无。曾说言横疑是无。於我何过。此岂成难。故今疏中都弃古释云。昔来作难作解者非也。遂即直破云。以初心是无。无想不忘。何处得有想心闻疑来耶。若许有想心闻疑者。疏称想说。何容成谤。如上广以五义破之者是也。今详。即以第二心破是显非非理。何用更引第四章门第三心也。此次第二心。律文云。若不见彼犯。是中有见想。後忘此想。便言我闻疑犯。汝若执云。三见俱无。故标不见。何因次心文有见想。亦标不见。自下同然者。此章既无想心闻疑。後章亦无想见疑等也。谓皆据其谤者之情。所欲举根不欲举根。而互举之。非有想心及三见俱无等也。


问第二句不见彼犯等者。此难意云。此句欲举闻疑谤他。而文不言有闻疑想。忘闻疑想。何因前章欲举三谤。而文即言有三想忘三想耶。


解言道理此章门中三根俱无信立一不见者(有疏本云。信交立一不见。復有疏本云。位立一不见)。谓据实理。三根俱无。而希他信立一不见也。此中总意者。实理决定有三忘三。何妨就中立一忘一也。又解。纵使位不见。不妨亦得三想。俱有忘三想。後解好。


答以其横想皆无起有等者。此总意云。本立不见。名之为无。以皆此立有见想。復对见想。立忘见想。是律文意也。本来立不闻不疑。故不皆此不闻不疑。立闻疑想。由不有想。亦不说忘。彼据理说者。一切章门。理实无三。然独初章言无三者。据理尽说。今举谤情者。即谈第二已下诸章。


故立多少者。谓谤者情或自口云。我不见有见想忘见想。其结集家依彼口言。立为章门。余句类然。故互多少也。


不烦作多句者。愿律师云。且无三中第一心上。广加六句。总数即七。初句无三举三。文中自有也。第二无三举见闻谤。第三无三举见疑。第四无三举问疑。第五无三举一见。第六无三举闻谤。第七句无三举疑谤(上来唯初句。更加六句。合成七句也)。下之五句。各加六句。准前应知(即是无三举三之中。句有六七四十二句也)。今师意云。汝於六句各加六句以为七者。一切句中所加六中。第二三四即是无三举二根谤。与现文中第二三四无三举二见。竟有何別。又復所加一切句中。第五六七即是无三举一根谤。与现律文。文烦之中。无三举一见。復何別。故並非理也。


二对小忘辨同异者。欲辨同异欲。且叙小忘两箇六句。然彼具约见闻触知。今且约见。遂要略故。


初六者。一不见有见想言不见。三有疑言无疑见。四不见有疑言无疑不见。五不见无疑言有疑见。六不见无疑便言疑不见。


後六者。下文但言此应广说。应广说者。应更六句。一见言不见。二见有不见想便言见。三见有疑言无疑不见。四见有疑言无疑见。五见无疑言有疑不见。六见无疑言疑见。此两箇六句。並约实事境说。是故初三五心境俱违。二四六境顺心违也。


实事境者。上大忘中已释其相也。今此残中六句。律文並言彼人不净望我无三。即是境净。心谓为净。復是心净。今违二净。而谛名曰心境俱虗也。此即约实相境说也。六句同尔(次当配释)。


以三忘心入三不忘心者。谓有想忘入无想。不忘无疑。忘入有疑。不忘有疑。忘入无疑。不忘义如上释。即是第二摄入第一。第六摄入第三。第四摄入第五。摄六为三。同他小忘。初三五也。


全是翻到者。彼後六中见言六不见。此谤六句。皆是不见言见。一倍到也。


二处二四六者。谓小忘两箇六中。二四六句。境顺心违。故不同此境心俱违也。


十诵二逆谤人兰余者吉者。不然。彼律五十一。煞母等三。得残也。


四法了了者。即指印相书并遣使为四也。若加自作。应言五法者好也。亦可四法四夷也。通云。一面谤。二指印。三相。四书。即法阙遣使也。


七法毀人者。一种。二姓。三业。四伎术。五犯。六结使。七相。谓妄瞎等也。


理有境想者。应言大僧大僧尼想等也。


开中文言说实者。南山云。实有五种。一真实。二想实。三事实。如煞王人。还言煞王。十诵五十一云。若自言煞父。谤言煞母残。此即事不实。四三根不互(如上引十诵第〔四〕五)。五四戒不互实(准十诵五十一云。若比丘言我犯婬。比丘谤言汝煞盗。得残也)。今详四实可然。言真实者。随应余摄。不应別立也。

   

○假根谤戒


梵云梨铄迦阿奴段莎。此云似根谤也。广释中。崇云。不解无根句。今详。戒明异分根。即是无根也。故今章中云。释中第三异分上根也。


言异分者。覩此律文。以同善见。不同十诵也。且如十诵第四戒本中云。异分中取片似片事。广释中云。异分者。四波罗夷是。何以故。是四夷中。若犯一一事。非沙门。非释子。失比丘法。故名异分。者十三事。二不定。三十九十提舍。学七止诤法。名不异分。何以故。若犯是事。故名比丘。故名释子。不失比丘法。是名不异分。片須臾片者。诸威仪中事。是名为片。亦名須臾片。(述曰)准律摄意。异涅槃分。故名异分。今此十诵。若犯四夷。非沙门故。意亦同彼。若尔前戒亦应名为异分。故復释言。片須臾片也。此正释假根也。彼文言片者。诸威仪事。意欲说言。假托诸余四威仪中。行非法事。言須臾片者。須臾是少分义。谓取少分令与沓娑。作相似义也。戒本中云似片是也。若准善见第十三云。余分者。沓婆是人。羊是非人。以羊当沓婆处。是名余分。以母羊当慈尼。亦名余分。何以故。以事相似故。是故律本中说若片似(已上论文)。准此见论。直用假根。以释异分。异分即是片似片也。今此四分後文。不清净人。不清净人相似。以此人事谤彼。以异分无根谤得僧残者。似同善见也。


初四二句谓犯下六等者。尊者云。细观律文。初句即是第四句头。以初句云。谓犯僧残。第四句云。谓犯提等。故知第四句即是接僧残次也。合此二句。以为谓犯下六也。文观第三。即是第二句头。合此二句头。合此二句。以为见犯下
六也。


总为四六者。一者见犯下六。二者谓犯。三者闻犯。四疑犯也。

   

○破僧违谏戒


比丘有七者。残中四谏即四也。


提中一者不受屏谏。二者利吒违僧谏。三者轻人不受训导。合前总七也。


尼別有六者。谓尼不同戒也。一者夷中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此上初篇一数也)。二者自习任违尼三谏残。三者谤僧习近住违尼三谏残。四者瞋心舍三宝违尼三谏残。五者发起四诤违尼谏残(此曰。上第二篇四。数也)。六者习近居士子违尼三谏提(此第三篇一数也。上来合六也)。


法但位一者。不同人中展转简別。故云一也。


义可准知者。诸违僧谏。局在大界。诸屏谏者。通一切界也。


但有夷残提吉者。吉谓提中不受谏戒。彼文说言。若他遮言莫作。是不应尔。然故作犯根本。不从语突吉罗(此谓迷心自谓作是心实。故吉也)。若自知所作非。然故犯根本。不从语提(此则心虗自知作非知他谏。是过重故提)。


二提各不具分吉者。前门已除轻人。不受训导。故此二提唯是利吒。及不受屏谏也。


违六众者。调达等违下六众谏。吉也。


又可违谏一二者。谓违谏中违一重教。如残是。违二重教。如尼违得夷者是。一违当众谏法。二违大僧举法故夷也。


上来六別细分十一者。谓向六门。细分即十一门也。六中初门开四。第二门唯一。第三门有二。第四门一。第五门二。第六门一(还寻向来疏。文自可知也)。


斯对二破得具此等者。破僧助破。为过事大。故有初之三门也。


一姓恶者。简媒及二房。二显露简漏失。三恼僧简摩触二麤。通云简二谤。二谤非恼僧故。四倚傍总简前九。登云。二房亦倚傍倚傍佛开故通。故云二谤亦倚傍。倚傍举罪故。彼即释云。虽亦倚傍。不具四义。故不谏也。


言说相似滥理行二教者。且如调达五耶。滥同理行二教也。余恶性违谏等。唯是言说相似也。谓倚佛教。但自观身。故有恶性违谏也。一切准知。


冀彼改迷者。迷谓无明。不惧因果。非谓想心之迷也。以想违违心虗故。有人云。应言冀彼改邪从正者好。


此应广说者。下一一谏戒中。自当广说也。


今问有无不问九残所以不谏者。谓难同篇。何以设谏四有九无。即是以无倒有。以有难无也。不问九残所以不谏者。不欲偏问九残何不谏。而不例难余四谏也。


为人故与谏人有迷悟者。如破僧四句中。非法相者是悟也。法想者是迷也。虽復迷语。並須设谏。又復利吒是迷。余者是悟。


为事故与谏事有已未者。未谓破僧。余则已也。


谤及恶性易不烦释者。即摈谤等。下至彼文亦自言也。


我身灭後可得名称故知此虗者。今详。法想说者。岂不須三谏也。故知不胜旧人释也。


举法难成准祇文说者。古师义也。祇第七云。尔时诸比丘。为提婆达多。作举羯磨。初二羯磨无有遮者。第三羯磨时。时调达者六群面而作是言。今僧为我。作举羯磨。已至再说。而皆默然。汝今持我。任於众人。如酪涂麨与鸟。如苏涂饼与那俱罗。如油和饭与野干。修梵行者。为人所因。而坐观之。六群即起作是言。如是如是。长老。是法语律语。有多人遮羯磨不成。


应不应如增二说者。下增二文云。復有二法。比丘应与作呵责羯磨。非法说法。乃至说不说。如是摈依止遮不至。举羯磨亦如是。若据作法。呵责犍度。自有明文也。


利吒亦尔何以出举者。下九十中随举戒。有利吒举法。利吒违谏。戒中无也。


此假明随唯吉者。谓前二举随。但得吉也。


下二非邪者。污家恶性。不同利吒说欲耶也。前解无举准无第三。後解无举俱无。然後解中下二非耶。谓无三举所治耶病也。


称法如谈者。如而也(古人而字。多作如字。随应当知也)。


说缘为种等者。义准多论第三也。


释名者。梵云僧伽鞞抱。译为僧破。回文应言破僧也。


类前可知者。类第四缘也。


大段分二。从初至正法分住。辨结戒相。第二欲说戒下辨说戒相。就前復三。初至白四羯磨呵谏。正明不胜名利坏略制缘。第二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下制广补略。第三集十句义下招生十利。


增一含云。父王遣释种中兄弟二人者出家。普曜经云。科度五百释子。父言人命无常者。舍利弗阿毗昙第十三偈云。不还日夜常衰损。如鱼处热中。生苦无復逼。五分第三。跋提王耶律白言。愿不违誓。王言当从汝愿。宽我七年。阿那律言。却後七年。佛不必在。又我危胞。性命难保。王今云何以此为期。


以昔比今者。昔在园观如令出日也。


止诽谤故者。若度调达。後当破僧。即当谤佛无一切智。若度阿难。後当侍佛。即当谤佛贪爱供给自度求侍。


证增上地者。忧波离等。既是佛度。明知先时已得初果。今言增上。谓得尽漏。故五分第三云。六人漏尽得阿罗汉。阿难侍佛。不尽诸漏。调达一人空无所得。於是世尊受阿耨达龙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得去。羡耻兼深。便往白佛。愿佛为我说修通法。佛即为说。调达受学。安居之中便获神通。拂疑通化中。五分立立。跋提白佛。我昔在家。住於七重城堑之里。七行象。七行马。七行车。七行步。四兵围遶。忽闻异声。心惊毛竪。今在树下空路之地。坦然无忧。是故称快。


文二可知者。一化令生信。二念畜徒众也。


是应非真文五可知者。一迦休致敬来白目连。二由承此言而往谘。三佛还审问答以虚。四止世真言表佛无谬。五告其五事彰我不顺。五分迦休得那含生梵天。准此生化自在天。非即那含也。问调达破僧何不信。答涅槃第四云。我观人天。无有能破和合僧者。此但示现。故佛不可目连之语。


法喻合者。喻中文意。天授贪心。如恶独鼻。闍王遶供伐杖击之。益彼愚心。喻增凶恶。


立二章门者。一害佛门。二杀王门也。


就因辨权实者。害佛加行名为因也。下受戒犍度。佛过去作弥却摩纳。集十二丑婆罗门名利。十二丑今调达是也。


二人无因者。过去无怨也。


辨权者。谓示现。非真实也。


论曰佛有捕鱼因者。十住毗婆沙云。八百天子。得宿命通。见佛过去捕鱼等业。不受成佛。由是天子不信因果。故示其事。


章云。第五立邪破僧文三。初始心方便。二提婆达即往已下共伴与计立邪三宝。三时提婆达即以五法下以其邪化诱诳新学者。初一段文。如章辨释。


第二段文。章中科制稍大繁杂。今者不改疏中默文。而作长科。分为十段。一以名诱伴。二伴恐不成。三举正教门。四显邪能破。五別陈邪教。六显有功能。七拟用化人。八观机有別。九结成能破。十伴便许之。科文既竟。释义如章。


佛僧已知未识邪法。故次第二尽下正出五邪之法。或有疏本云。故須第三尽形等。且依前本者。谓前科文云。前文復有三。初举正三。第二我今已下立邪三宝。应更开二。初明邪僧。第二尽寿下举邪五法以为邪法(章不作此开。故令人惑也)。章中虽復不作此开。而释义中作此开释。故云第二尽形寿下也。復有疏本云。第三形寿下。若言第三者。即是前明二宝已讫。故今明其第三宝也。第三我今此已下。结成能破。如章应知。


心论二解者。心论第五云。凡夫坏。非圣人。以正定聚故。不坏净故(不坏净者。四不坏净也)。又说得忍凡夫亦不坏。已入决定圣僧世尊不坏眷属。故婆沙百一十六云。问何等种类补特伽罗可破坏耶。答唯是异生。非诸圣者。所以者何。世尊记说。无处无容一切圣者可破坏故。问诸有已顺决择分。为可破不。或有说者。除此所余。是可破坏。復有说者。此亦可破。所以者何。世尊唯说无处无容一切圣者是可破坏。不记余故(据理忍位亦不可破也)。俱舍二十三云。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而增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今详。既言无退。理无信受。有別大师。故知婆沙且总相说。俱舍十八亦言。有说得忍亦不可破。成论生空如上已辨。彼论二十二智相品云。世间心缘假名。出世间心缘空无我。(述曰)生空已是破彼假名。故知即是。出世间心。心既出世。故不可破。未达生空。虽观骨想等。犹名乾慧。理水未沾。故名乾也。此乾慧名。成论虽无。以义而说。有余所释。令不可记也。第四发言响顺。章中不释也。


第三大文时提婆达下诱诳新学。亦不释也。


四圣种义。章中虽有五门分別。今分明显。更助释之。谓初门中。汎明众行二法之別。二三四门简取行法。局辨圣种。第五一门对彼五耶正。今但助释第二门义。如章开四。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定其体性。第三立四之意。第四与显陀辨异。


先明列数释名者。如章所列。衣食处药。准智度论。古四圣种。即四依是。今律即同智度论义。是故文言何等四。我常无数方便。说衣服趣得知足(此即於所得衣喜足圣种也)。我亦无数方便说饭食(此即於所得食喜足圣种也)。牀卧具(此即於所得卧具喜足圣种也)。病瘦医药(此即於药喜足圣种。婆沙等论。除此一种)。趣得知足(总显上来食及卧具并一医药等。生喜足也)。若依俱舍第二十二。顺正理五十九。婆沙百八十一。明四圣种。其义稍异。且婆沙云。如契经说。一依所得食喜足圣种。二依所得衣喜足圣种。三依所得卧具喜足圣种。四依有无有乐新乐修圣种。问何故不同。答智度论意。显古论师立四圣种。即是四依。故今婆沙显新论师。於四依中。除其药依。更加第四於有无有乐新乐修。以之为四。谓经律中。有此两文。遂合古今取文有异。问二文何故如是不同。答佛为宜闻。及为除执。故不同也。就宜闻者。谓有一类心无僻执。但乐顺行。故就宜闻。直宣道具及道体性。谓以前三为道资具。即以第四为道体性。若有一类心有僻执。或执自饿谓为圣种。或执裸形。或执蹻足。或执牛戒狗戒之类。噉草噉粪。苦恼身心。无有道益。故对治彼。以说四位。行中道已方能进修。故立四依以为圣种。今因调达僻执教文。故以四依。立为圣种也。


次释名者。释其古名。如章已辨。若释新名。如婆沙云。有说亦圣亦种。故名圣种。谓善故名圣种谓善故名圣。无漏故名圣。即此能生诸功德法。相续不断。故名为种。更有多释。如彼应知。此释意云。一切善法道名为圣。即此善法。能生後後。復名为种。此即且释圣种之名。未释四名也。今详。前三以之为缘。能生圣种。第四一种。体即圣种。故名四圣种也。又第四云。於有者有爱也。无有者无有爱也。於此二爱乐欲断除而修圣道。故婆沙云。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復次无间道名乐断。解脱道名乐修。復次见道名乐断。修道名乐修。如彼广说。有爱者。诸缘後有愿得常恒无有断灭。此即多是有乐有情也。无有爱者。谓缘後有愿得断灭无復有余。此即多是有苦有情也。於此二境起颠倒爱。理須对治。故云於有无有乐修也。


次定体者。章中先出生圣之缘。衣食等体。次第正辨圣种自体。且辨缘者。章云。若约事辨。四尘四大等是。四尘谓是色香味触。四大即是能造四尘之大种也。然色香味唯是所造。就触尘中总有土。谓四大滑澁。轻重冷饥渴也。於中四大即是能造。余之七种即是所造。若局论者。衣处二种。各具四尘。及有四大。食药二种。是段食性。唯香味触三尘为体。故婆沙百二十九云。十三事是段食体。谓土体及香味处也。今详。既食能除饥渴。何因乃取饥渴为体。答自有饮食能令饥渴。如消食药等也。次下正辨圣种自体。章云。若就行辨顺本要期者。总显受随皆烦要期也。缘中节俭者。即显无贪性也。作与无作者。即无贪心之所等起也。理应唯取无作为体。如章所引心论文证。婆沙亦同。故婆沙云。问何故別解脱律仪。唯无表立圣种。非表耶。答前说相续不断。名为圣种。表非相续不断。是故不说。有说无表可与圣道俱。故立圣种。表不与俱。是故不说。又章云。心论就受中无表说者。未必要受中也。婆沙正义。四圣种以皆无贪善根为性。能治贪故。若尔第四亦治嗔慢等。答贪爱偏增。故说治贪也。若兼眷属。则欲色二界五蕴为性。无色界者四蕴为性。谓欲界中。虽无随心转无表。亦有无贪之所等起別解无表。故有色蕴。以成圣种。余之四蕴。义在易知。又此无贪。通闻思修。有漏无漏。皆是圣种。唯除生得非圣种摄。广如婆沙。又无贪中。唯取喜足以之为体。旧名知足是也。婆沙云。问少欲喜足。俱对治贪。无贪为性。何故喜足立圣种。非少欲耶。答少欲之名。有过失有增益。喜足不尔。有过失者。但言少欲。不言无欲。有增者。於实无欲。而名少欲(少欲实是无贪为性。应名。无欲。何故乃云少欲也)。於喜足中。无如是事。故立圣种。有说。小欲於未来处未得事转。喜足於现前在处已得事转。不取现在一迦利沙鉢拏为虽。非未来转轮王位以喜足难故立。为异外道。故不说少欲为圣种。若说少欲为圣种者。诸外道辈。当作是言。我等真是住圣种者。所以者何。汝等犹着粪扫衣。而我等露形无衣。汝等犹乞食自活。而我等多自饿不食。多自饿不食汝等犹坐树下。而我等或常手举蹻足而住。是故我等真名住圣种者。为遮彼故但说喜足。俱舍二十二。对法诸师。咸作是说。於己得妙衣服等更多求。名不喜足。於未得妙衣等希求。名大欲(此叙有宗义也。已下世亲不许云)。岂不更求。亦缘未得。此二差別便应不成。是故此中应作是说。於所已得。不玅不多。怅望不欢。名不喜足。於所未得衣服等事。求妙求多。名为大欲。喜足少欲。能治此故。与此相违。应知差別(已上论文)。


第三立四之意者。如章行藉资成等。应说应知。又准俱舍二十二云。为显何义立四圣种。答以诸弟子。舍俗生具(谓舍资而出家也)。为求解脱。归佛出家。法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即是前三。二者事业。即是第四。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後事业。解脱不久。今详助道者。助是前三。道是第四也。四种供养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也。然婆沙等。不立於药。所生喜足为圣者。有二释云。为欲饶益病苾刍故。不说於药喜足为圣种。今详立者称病服药。亦非不喜足也。是故古四圣种立之也。


头陀辨异者。头陀无药。但有余三。四依无常坐。但摄余士也。


余三制开类而可知者。乞食树下腐药是制。施食房舍苏等是开。咸同初依。改名广说。章云何等四者。从此下释文也。


问自言文三者。初明集僧。次知而已下举法以问。三对曰已下正引自言也。


上下有妨等者。一师释师云。惧调达故。不敢輙呵。如上佛呵洟唾之身。推山押佛。况诸比丘。谁敢輙呵。若尔下文阿难脱郁多罗僧。语诸比丘。长老。谁忍此五法非法非毗尼者。脱郁多僧者。一面阿难。何故不惧耶。答阿难自皆本非呵责。若尔上下者有妨。如上文中。出面之後。众多比丘。各执杖石。遶窟高声。何为不惧耶。不妨者。如後戒中。呵调达伴。復何不惧。登云。復一师解。欲令该通。义势便故。故阙呵辞。谓若先呵後该通。隔诃其义不便。以令谏後即该通故。若先该通後方呵者。呵復不便。以违谏後即令呵故。今隔该通。故不便也。此曰上妨。上煞戒中。先为改观。後方诃责。亦应此戒先该无失。又下有妨。下輙教诫中。先呵责已。後制十德。此戒先责。亦復何违。一切谏戒。亦呵分文三双一隻。合为七句。谓谏所为人。谏所为事(若此丘者。谏所为人也。此即开其章中初句。为此一双)。屏谏拒屏谏(此合章中第二第三。为此一双)。僧谏拒僧谏(此取章中第四句全。第五句中少分。为一双)。僧伽婆尸沙者。第七结犯句也。


牒前始心方便者。牒上文中。我宁可破彼僧轮等。


文言三谏舍者善者。今详。三谏即三羯磨。谓举三谏。令其随应舍之也。不同疏释也。


律非律者互说亦尔者。还将八圣道五法互说(此並多论第三释也)。


五邪道分者。即八正道中。翻正为邪。谓邪见。邪思惟。邪精进。邪念。邪定。


五正道分反上应知。


三邪道分者。即八正道中。反正为邪。即是邪诸邪业邪命。反上即是正三也。真谛云。问何故八中。五说为法。三说毗尼。答毗尼是戒。故三为体。此所不摄。名之曰法也(已下皆真谛释)。


过如来所立制者。如佛制立。初波罗夷。若犯此罪。失灭比丘法。尚不应生心。何况故犯。於此罪中。制有四部(三因一果)。随应起犯。一一悉过如来立制。是故名罪也。非罪反此应知。


应知轻重等者。论文也。释云。重轻各有四句。一者由罪重。不由制重。煞畜性恶。故罪是重。由非上篇。据制非重。二者由制重。不由罪重。如制煞草。非後二篇。名由制重。是遮罪故。非由罪重。三者罪制俱重。夷制初篇。是名制重。亦性罪故。名之罪重。四者俱非。高下着衣。是遮罪故。故罪非重。制入下篇。故制非重。轻亦四句。一由罪轻。不由制轻。即前第二句是也。二由制轻。不由罪轻。即前初句是也。三由俱轻。前第四句是也。


有残无残者。真谛释二不定义中。解有残无残义。且正量部云。若破戒已。戒善即断。而不失戒。然於其中若可忏者。戒善续生。生有余故。名曰有残。不可忏者。翻此应知。上座部说。若犯初篇。随一重罪。即失诸戒。名曰无残。若犯第二篇已去。戒仍不失。名曰有残。萨婆多部七聚罪中。前前者犯第二篇已去戒仍不失名曰有残萨婆多部七聚罪中。前前者胜。後後者劣。犯戒亦尔。前前者重。後後者轻。若犯第二。重於下五。下五由是有兼破义。此虽犯六。犹未犯未初。故名有残。若犯初取容遍犯七。名曰无残。第三已去。悉名有残。例此应息。


不可治者(乃至)翻此名可治(是论文也。释云)。可以行法对治者。名曰可治。若无行法可治者。名不可治。然不可治。总有四种。一者四夷罪。无行法治。二者犯二边。一者时边。如十三中。随犯一戒。若忘犯时。不忆年月。二者数边。不忆犯夷。於此二边。既不可知。欲作行。行不成。三者比丘与女隐覆处坐。圣女净心。向众僧说。僧唤问之。辞言无事。圣女谤我。既拨圣人。此恶最重。僧作最恶灭诤羯磨。摈之终身不离此法。四者论言如此等者。三篇已下。若犯不知何名何罪。无行法治。此罪恒在此人相续。故言如此等。翻此四例。名曰可治也。


麤者。论文如章。犯意有四。一邪见。拨无因果。由斯犯戒。二者不信。若谓此戒非佛所制。或言此戒非解脱因。或言犯戒不应顿受如此苦报。由斯犯戒。三者放逸。谓非前二俱不爱惜尊重所受。纵意所为。由斯破戒。四者重戒上心。由贪嗔缠深重故犯。约此分別。应为四句。一者由犯意麤。不由罪麤。若由前四杀草等是。二者由罪麤非由犯意麤。如意麤。如离前四煞蚊蚋等。三俱由者。如由前四依作煞盗等。四俱非。由如离前四煞草等是。復有四句。一由犯意非麤。由罪麤。前第二句是。余句准思。


二十二根。俱舍第三有一释。颂云。心所依此別。此住此杂染。此资粮此净。由此量立根。论曰。心所依者。眼等六根。此内六处。是有情本(颂心所依是也)。復由命根。此一期住(颂云此住是也)。此成杂染。由五受根(五受根者。苦乐忧喜舍也。颂云此杂染是也)。此净资粮。由信等五(净谓无漏也。信进念定慧五根也。颂云此资粮是也)。此成清净。由後三根(一未知当知根。见道十五心中九根为体。二已知根。第十六心已去。修道位中九根为体。三具知根。无学位中九根为体者。意乐喜舍并信等五。颂云此净是也)。由此立根。事皆究竟(已上论文)。婆沙百四十四。评家正义。名有二十二。实体十七。谓男女根不异身根。三无漏根不异九根。故十七也。增上义是根义。此於有情本等。义增上故。故名根也。


并律中十四合有九对者。十诵第四。亦言十四种。犯非犯等到说皆兰。此律十八。不同他部。即是律中。自具九对也。


四因具显者。破僧因如上缘起。余三在此释相中也。


余之三重文不在此者。破僧犍度明破僧果得兰。在伽耶山也。违比丘谏下。九十中不受谏戒是也。余六众谏无文。义说吉也。


其谤僧等因果次比者。加先污家得吉罪等。後方违谏也。


第三羯磨竟僧残者。僧祗第七。三谏不止。比丘白佛。佛言。提婆达。过去世时。已曾如是拒谏遭苦。过去有波罗门。於旷野中。造立义井。时日向暮。有群野干。主不饮他水。内头灌中。饮已戴灌高举扑破。灌口贯项。以此为乐。诸野干辈谏言莫尔。野干主言。我但快心。那知他事。如是乃至破十四灌数谏不止。井主察见。便作木灌。竪固难破。令入头易。使出头难。持着井边。捉杖伺之。向暮如前饮讫便扑。不能令破。井主执杖。打煞野干。空中有天。说此偈言。知识慈心语。俍戾不受谏。守顽招此祸。自亡其身命。是故痴野干。遭斯木灌苦。佛告比丘。野干主者调达是。群野干者今诸比丘是。过去已然。今不受谏。当堕恶道长夜受苦。


祇云揽四者。彼第七云。僧中初谏未竟越毗尼。说竟兰。第二未竟竟亦尔。第三未竟越。说竟残(准此但据三羯磨。名为三谏。故知四分戒本中。云三谏者。亦同祇律。若兼取自。即是四谏也。以三羯磨。名三谏故。戒亦法文云九。初犯四。乃至三谏也)。残罪起已。屏处谏。多人中谏。及僧中谏。诸越毗尼论兰遮。一切尽合成一僧残。


为是第三未竟即得兰罪者。准祇。第三未竟。亦是越毗尼也。


故知破在伽耶者。以此未得兰故。今详。未为明证。谏之後时犹悬远。宁知要在伽耶也。


不犯吉兰残者。唯谈不犯。残家眷属也。


非法非律。即是七中初非。非法非毗尼也(七非加下瞻波中辨)亦可开三者。初白即落非从。初无吉罪也。


白王大臣者。尼十七残中度贼女也。

   

○助破违谏戒


梵云僧伽鞞陀阿奴跋陀。译为随破僧也。随是助义也。


須意可知者。无初二缘。即无助破违谏义故。故須之也。


违谏犯中亦三如前者。一教诸比丘白四谏法说通。


四伴助伴者。三闻达多等是四伴也。五百比丘是助伴也。


八难者。下说戒犍度。王贼水火病人非人恶虫也。觉云。十云若言莫谏吉。若主法语律语。喜乐忍可。得四兰。今详。彼律第四。合乐忍为一。即是三兰。更加一种。若言知说非。不知说兰。方是四兰也。今寻此律。文云。若未白前一切吉罗。故知不同彼律也。祇第七云。同语非同见者。言语相助。不同彼见。同见不同语者。同彼所见。而不助说。同语同见者。助彼言语。同其所见。非同语非同见者。不助彼说。亦不同见。

   

○谤僧违谏戒


梵云俱罗度索迦。此云污家也。尊者曰。应名污家恶行。摈该违谏戒。


四种污家。如广释中律文也。


释名可解者。妄言爱恚。名曰谤僧。拒劝不从。名违谏。


阙。二者。若阙第二。由心故阙。悔故不須谏也。


一二三兰者。白竟一兰等也。


又得恶果等。並多论第四释也。


五分为怖者。五分但言五百。不言怖也。准祇第七。有为怖义。故彼文中。佛遣阿难。阿难白佛。我不敢去。六群惨性。若闻我往。逆来道边。作非法事。是故难云。佛言汝与三十人俱。足能伏彼。復有三十比丘。闻阿难往。自相谓言。我未曾闻駈出羯磨。当随往彼。并前合有六十比丘大众而往。


不走不忏者。二人三人。与作羯磨。


下三可知者。一违屏谏。二僧谏。三违而结罪也。


文言所得物处闻之不喜所与物处思当报恩者。且如比丘张家受施。遂与王家。张闻之心不喜悦。云将我物不自受用。乃与俗人。令我无福。故不喜也。祇第七。若比丘於聚落中。作非梵行。饮酒时食。是不名污他家。若聚落中。无信心供养众僧兴立塔寺。令彼退灭。是名污家。多论第四。若比丘凡所请求。若为三宝。若自为己。若以种种信物。与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一切在家出人。皆名污家。何以故。凡出家人。无为无欲。清净自守。以道为心。若与俗人信使往来。废乱正业。非所应为。又破前人平等好心。於得物者。欢喜爱敬。不得物者。纵使贤无爱敬心。又復到乱佛法。凡在家人。常於三宝。求清净福。刺指血肉内。以种善根。以出家人赠遣缘故。反令俗人生悕望心。破他前人於三宝中清净信敬。又失一切出家人种种利养。若以少物赠遣白衣。纵使起七宝塔种种庄严。不如静坐清净持戒。即是清净供养三宝。又纵今得四事供养满阎浮提一切圣众。不如静坐清净持戒。即是清净供养一切众圣(如上煞戒亦已引之)。


文言。若未白言僧有爱等吉者。祇云。僧残起已。除四偷兰非理谛僧。诸余屏谏多人中谏僧中谏等。合成一残。准彼律文。言僧有爱等。別得兰罪。得残之外。仍須別忏。


开文中。父母須养病人济苦小儿无讥任身恐损并开与物自种华等供养佛法僧者。见论十四云。不得堀地伤种。須作净语。若无虫水。得自溉灌等。度河跳踯不犯者。大沟渠等。斯则可然。若小者不许。五百问中。问比丘得踯过小水小抗不。答犯堕。昔有优婆塞。请一比丘。作一好衣。欲施比丘。比丘随去。路有小水。比丘踯渡。施主心念。我谓好人。欲与一衣。而乃跳踯。当与半衣。此比丘是无着人。知其心念。前行见水。故復踯通。復念。当与一张麤叠。前行復踯。念与麤布。次念顿食亦尔。次復见水。举衣涉渡。贤者问言。何以不踯。比丘报言。初与一衣。次与半衣。乃至後与一食。今不踯者。恐復失食。一贤者便忏。兴大供养。以此验之。勿踯坑水。唱唤者。多论第四。五众不得唱。谬语以坏威仪。看书持往者。见论十四云。或白衣使比丘礼佛赞经呪愿。或使比丘明磬集众。种种法事。白衣駈使不犯。若为白衣駈使。初去出出吉。若得饮食。咽咽吉。不至为白衣传语。随问答悉得吉罪。除为五众出家人駈使。不犯。多论又云。孤穷乞自怜愍故与。一切外道。常於佛法。作大怨歒。伺求长短。是故应与。香薰衣。四众吉。尼得提。五种尽不得以香水洒地。除为三宝。贯华髮者。妨废行道。正为三宝。亦不得作。又华香璎珞庄严之具。不得着佛身上。但得散地供养。不得散华众僧身上。若以华着浆饮上。亦不听饮。若令象鬪乃至鷄鬪。五众尽不听。啼哭。乃至父母丧。一切不听。四众吉。比丘尼提。以爱恋心深故。五百问云。师徒父母兄弟死得哭不。答一举声。犯堕。可小小啼泣而已。

   

○恶性拒僧违谏戒


二种持戒等者。止作二种也。


文言我圣主得正觉者。祇第七云。过去曾已持我轻人。昔有大学婆罗门。常教五百童子。婆罗门法。下性不闻。家生一奴。因童子故。闻之能持。後走他国。学无婆罗门法。已重闻故。闻悉能持。其师大喜。以女妻之。妇为作食。恒嫌嗔恚。奴主往捉。奴密白言。我称大家是我之父。愿勿鄣我。当奉奴直。奴主答言。汝实我儿。早发遣。一时其妇密来。礼婆罗门足。问曰。我夫常嫌饮食。愿授本家何所食噉。奴主作念。苦他子女。临去。教一偈言。无亲游他方。欺诳天下人。麤食是常食。但食復何嫌。与汝此偈。若嫌食时。皆面微诵。妇後试之。奴闻以後常作濡语。佛告比丘。奴主我身是。奴者阐陀是。彼於尔时恃我陵人。今復如是。涅槃第十。偈云。於他诸言。随顺不逆。亦不观他。作以不作。尔时唯为阿闍世而说偈。善男子。亦谓护持不毀禁戒。成就威仪。见他过者。而说是偈(已上经文)。章引多论。文不具足。彼论第四云。问曰。经中说。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而云展转相教。不相违耶。答曰。佛因时制教。言乖趣令。不相违背也。佛以前人。心有爱憎。发言有损。是以令彼自观身行。若为慈心有利益者。是故劝令苦语相教也。若钝根无智。言说无利。应自观身。若聪智利根发言有益。应转相教。若少闻小见。出言无补。应自观身。若广闻博见。有所弘益。则展转相教。又云。若为名利。有所言说。应自观身。若为利生。阐扬佛法。应转相教。又云。为现法乐。应自观身(通相为言。为得圣道。名眼法乐。若別相说。四根本〔将虚〕。名为现法乐住也)。若欲以法化益众生。令同己证。应展转相教(谓己得圣。使人同)。又新出家。爱恋父母兄弟妻子。是故应令但自观身。若久修学。力能兼人。是故应令展转相教(已上六復次释也)。发菩提心经曰。若有少善。欲轻夷前人。当知是人深鄣佛法。广释中准戒本中科文曰。谏所为事有三。今广释中比丘义如上者。释第一能拒人也。恶性不受已下。释第二诸善比丘如法呵谏。先且散释。然後合释。散释文三。一释恶性不受语。二释於戒法中如文。以戒往已下是也。三释如法明合释文。若比丘已下。合释诸善比丘如法谏也。自身作不可已下。释第三不受训导望人师敬。上来谏所事讫。余可知。


文言未自前等吉者。有余引十诵第四。以释此文。今详。不同此律。不須引之。彼云。是中犯者。若比丘言。汝莫语我突吉罗。莫语好兰。莫语恶兰。我亦不语汝好兰。不语汝恶兰。若言舍是教我法。嫌骂众故。得提。先濡语移勅舍是事者。令作四兰二吉一提悔过。若不舍者。应作白四等。上来第二篇竟。


戒本中云。九初犯四乃至三谏者。瑶云。释疑故来。前九屏犯。行覆可然。後四对僧。应不須覆。故即释言。若犯一一乃至广说。问尼八夷中。亦应说言。七初犯一乃至三谏。何不尔耶。答彼不可治。无疑可释。今详。文言应强与波利婆沙者。若自心忏。不说白成。若悔傥不悔。僧应举彼。故云强也。下文有净轻重不定不得强逼令其悔者。与此全殊。有余为妨。令不合理。增上与六夜等者。前已罸覆。今復增上。问初二篇下皆有罸法。下三篇下何不然耶。今详其义。初无还净。故云須简异。下篇易悔。全阙其文。唯此篇下明其悔法。举难显易。下篇遂略。余释繁辞。故不记也。

   

○二不定


来意门。


有余皆言。章中乃是安置处所。非开来意。即引昔光统师云。圣禁从缘。曲寻万绪。因人兴犯。制伏尘沙。摄修难备。若不递相鉴察。容无自砺之心。是以可信女人圣开举罪。於屏露二处。以存相利之道。今详。章云为鄣可信得举通七五等者。即与光统递相鉴察等。义意不殊。即以置处。释其来意。无劳別叙也。


释名中引了论偈云(乃至)故说不定(已上是论文也)。此论文云意。此二不定。或名三角。或名三道也。此角道二种。是二不定。


诸罪三角三道故者。偈中不显三道者。以其义同三角故也。今於释中。具足广说。以其不通行於三角。或行三道故也。


譬如不定聚者。一切有情。总有三聚。一者正性定聚(谓入顺决择分中。忍〔心住〕已去也)。二邪性定聚(造五无间等。决堕恶趣)。三不定性聚(非上二类。所余异生。随善恶缘。不决定也)。今取第三不定性聚。喻二不定也。


三藏释者。即真谛释也。


角者聚也。以其三隅聚成一角故。此三角聚。与前所说有情三聚。义不同也。然释不定。於三角中。不取初角。以其定故。唯取下二。以释不定。三道准此应知。


或不应坐者。明了疏云。染心若坐提。无染心坐吉。不觉来坐犯学对。


二十八罪者。於四威仪。各容七聚罪也。二十四准此应思。


如似三聚中不定聚人者。即譬不定性聚有情也。


谓说五种说戒者。准明了论。应略说戒。合为五种。一者诵序。二诵四事。三诵至十三。四诵至不定。五广诵至经也。


八缘起者。如下增六疏中释也。谓因身口为缘。而犯众罪也。


有余师说此二不定似律本义(已上是论文也)。以数少故不得如律本义者。疏主释论中似字也。即是此略彼广。已下並是取论文意而释也。


三处求者。一者缘起。二者戒本。三者广释也。


多论亦尔者。多论第四云。不定者。佛坐道场。即决定五篇戒等。如疏後引是也。此古师意。於三处求。及准多论文相。但有夷残提三。故知定以三罪二罪。为所防也。


与十律文同者。前引十诵。可信女人。不知犯不犯。不知何处犯。但是女人是处来去。亦与多论文相同也。古人云。三罪二罪为所防。离染清净为能治。非法自言为所明。如法自言为能治。又以治罪不如。为所防。如法治罪为能。相传破云。非法自言为所明者。尼有自言。应有不定。又復岂容要待自言。方犯不定也。


治罪不如者。过在僧众。岂可此戒防治罪僧也。首律师言。以疑似为体。破云。疑在女人。岂成过体。疏主復以屏露二处。应須捡审。以为所防。今详。既释意义已通。犹恐人迷。故今更作別语释之。谓二不定。在於屏露。涉嫌疑处。行住坐卧。以为所防。如人恶子。制令离过。故不听其至可疑处。设若至者。父母必須勘问来由。此亦然也。崇云。捡未实时。在不定摄。勘捡实已。即定聚。何須於此明所防体者。今许律仪防护为议。二百五十戒体須存。岂容此中无所防体。故以其嫌疑处。为所防也。问在嫌疑处。容犯一切。不应唯局爱染诸戒。答理实虽通犯一切戒。然由爱染过失尤重。故立不定。以染防之。由此亦显尼有伴故。隐而不立不定戒也。若唯十诵。亦似通防一切戒故立不定戒。故十诵第四云。三法者。四夷十三及九十中。趣说一事。说一事二法。除夷亦尔。又十诵云。但见处来去坐立。不见婬盗煞煞草过中食等。彼既文言趣说一事。又言不见煞草过中食等。故知通为染防一切制不定也。


故自言是非中无二不定者。灭诤揵度末下文。明自言是非也。


及非上三於离见闻屏是者。逈远无人。名离见闻也。故知即非僧尼俗等所住处也。然此後文广释中云。见屏处即是也。


若就多少亦有不定即是或有或无者。此古师意。谓若多犯即有不定。以其不知定犯何故。若其少犯。即无不定。准之可知。


尼及俗男亦或不定者。若准真谛云。三果优婆夷。並得举罪。唯除第四果。若第四果。必是出家。出家尼众。佛制不听举罪故也。


今释初二异於昔解者。昔云律师有二解。一解云。是第二。我以文验。戒本治罪开。余篇不尔。故知无初。若尔缘云最初犯戒耶。答诸篇最初。最初犯略。此中最初。最初犯广。名同义异不违也。问此中夷罪。在跋阙前。以此文言最初犯故。问屏不定戒残。若是初露戒中残。应是第二。答废处论罪。罪实是定。然就处明。俱有初也。谓屏露处。最初犯广也。即是诸篇最初犯略。制广补略。二不定中。最初犯总广。故制总广。以补別广也。又更解云。就处总制立二不定。故有別初。即是最初。就总处以违略也。今师前来立所防义。既异古师。故释初二。亦异古师也。如章释意云。若就所捡三罪二罪。虽是第二。今就应須捡审取实。谓於屏露泏嫌碍处。即是初也。


第四门竟云。此中白言等义名毗尼。理实非是灭诤毗尼也。以此比尼。与灭诤犍度对辨同意。如章可知。


如自言中但引上三者。指此戒文也。


下自言中者。指下灭诤自言毗尼。药病相对中也。


下是非中具引五篇者。应言具引七聚。即是指灭诤犍度末下文也。


通俱相似者。理实三处並得引七聚也。


实觅者。谓觅彼犯。使至实处。即罪处所是也。


现前毗尼随配此二者。一切毗尼。必假现前。随配自言及罪处所。即二中摄。不可別论也。


下灭诤自当了知第五门。有人言。僧与女坐。夫容遣妇。故文言。夫主若见。当呵其妇。生不信心。若尼与男坐。妇无遣夫。故无不定。今详。此为防其患。非是为护遣妇之过也。


尼前二後一者。除残中二麤语及触也。


文言即就倚壁而听者。多论第四。问曰。毗舍佉聪明利根。大德重人。知比丘与女人屏处坐。何故往。答曰。是人已入道迹。深乐佛法。常自说言。听法有五自利。一得闻未曾闻。二清净坚固。三除邪见。四得正见。五触甚深法。是以毗舍佉乐法清净。不以嫌疑自假。见论十四。此优婆夷。有十男十女。男女各有二十儿孙。合有四百二十人。国中人民。见毗舍佉多儿孙。男女皆共平论言。其是好。各来迎取。以为法则。广解中。初文六句者。一比丘义。二女人。三释独。四释屏覆。五释可作婬处。六非法语也。


文言信乐优婆私者信佛法僧等者。祇第七云。成就十六法。名可信优婆夷。谓依佛法僧未有称。能令名着。僧有恶名。能速令灭(又四也)。不随爱嗔怖痴(又四也)。离欲向成就圣(又二也)此律文言。信佛法僧。即是彼律三不坏。三不坏信为体故。归佛法僧。即同彼律归依三宝。不煞等。五即同彼律圣戒成就也。得利等四。不爱等四。即是初六差別也。


离欲向者。显下三果也。谓三界中爱未断尽。令趣向尽。故云向也。於中分四。初六信慙具足。次四供养称扬。次四善住平等。後二道及道戒。


文言真实而不虗妄者。多论第四云。此是成就无漏信人。终不故作妄语。若人语言。汝若妄语不害汝命。若不妄语。当害汝命。即自思惟。我不妄语。灭此一身。若妄者灭无量身。兼害法身。誓不妄语。人復语。言汝若妄语。活父母兄弟姉妹一切亲族。若不妄语。一切尽煞。寻復思惟。我不妄语。害此一世生死亲族。若妄语者。流转三恶。永失人天累世亲人。失贤圣出世眷属。有復语言。汝若妄语。与汝珍宝种种财利。若不尔者。则不与汝。即便思惟。我不妄语。失此俗财。若妄语者。失圣法财。


疏云。若比丘下一句解第三自言不定等者。今寻文中。若比丘下总有六句。於中初句具引四仪。及自言作五事之中。随应具引。是故章中配解第三自言不定也。余之五句。於五事中始从不引。後之一事二事三事。乃至五事並皆不引。合为五句。此並須作罪处所治。是故章中配解第四治罪不定。疏中作此科判竟已。且总解云。此二不定。应对坐中七罪六罪互引不引。余三威仪亦尔。然由可信举坐威仪。故还约此总举。一一威仪。互引不引。


理通七罪六罪也者。意说理应四仪之中。須细分別七罪六罪。明引不引以解治罪。然由缘起。可信女人总举坐仪。以告众僧。不细分別七罪等异。乘势遂约四仪总明互引不引。其实理四仪之中。七罪六罪。互若不引。並須罪处所治也。


释治罸中昔解初句不举上四浪引前四等者。谓解第四治罪不定中。云律师意云。自言作者夷也。卧者残也。坐者提也。到处趣向。即是夷残等方便罪也。有人言。古师云。自言趣向是吉。乃至次第配尽五篇者谬也。初句不举上四浪引上四者。谓浪引二因二果也。第二句不举上三浪引上三者。谓举上四浪引上四者。谓浪引二因二果也第二句不举上三浪引上三者。谓浪引二因一果也。余句准思。今师破云。此不必然。(乃至)並含七以说者。自显正义。古释便破也虽文中列引等者。意说。文中虽自言作。或言卧等。作通七罪。未必即是。自言相当故。若细论但有不相当。未得即定也。


唯约不引多少有无罪处所治法文中自言作者未必唯作夷事等此言作者通四威仪中各作七罪今总言作者。谓指律文释第四句治罪不定五句之文。名为约不引多少有无罪处所治法文也。谓五句中。前之四句。有引自言。第五一句。全无自言。就前四引中有多少。故云不引多少有无也。此等並須罪处所治。故復名为罪处所治法文也。於此文中。余趣向等。其义易了。唯此文中。自言作者。通作七罪。如疏应知。


下戒无夷即除作者且约夷说此理通七者。此释妨也。难曰。前来言作七者。後戒戒本不说犯。或至释相中。遂即除作。故知作者唯显作者夷故。今释云。下戒除夷。且约一相增胜而说。理实亦应有其作文显作残等也。


不应受依止等者。十律第四广辨其事。义同此律夺三十五事也。五分第三。沙弥犯吉。不说余众。见论十四。狂等亦开。


   
已下疏本第四


心事既舍者。事即财也。


舍有三种者。崇云。古旧诸师。依多论释。舍有三义。今解。论无三义正文。据理。但舍财故。名之为舍。若以舍心名为舍者。是则单提亦应名舍。今详。多论第四卷云。依已舍罪已悔。次续心未断。若更得衣是後衣。於前衣边得舍堕。又云。衣已舍。续次心断。罪未悔。正使日得衣之舍突吉罗忏(至後疏中。自引此文)。既准多论。心若未断。染後衣犯。又罪未悔。亦染後衣。不同单提心罪未舍。无相染义。故还依疏。舍有三种。以之为正。问未具同宿心罪未舍。无二宿开岂非相染。若心罪虽染。无财可舍也。


咸具三义者。崇云。旧释凡入舍者。咸具三义。今解不然。但由不舍。用则有罪。作法舍竟。用则无愆。由此一义。入舍不須余二。今详。要須具足三义。以非以己财无容舍故。财体不在。无容用故。舍己无愆。彼我许故。


須意可知者。即向所说以非己财无容故等。三义相須也。先来相传。於三义外。更加两缘。第四轻可随身。谓简覆屋过三之类。第五遍体有过。谓简过量衣等。量外有过。量内则无也。復有人言。三义五义。並不应理。唯有二义。以之为正。一者贪心尤重。取物失方。二者妨癈正修。讥过处重。今详。下九十中二十四戒。具有此相。故不应理也。


章云。二十四戒者。总为颂曰。赞一展別足非残。受美药須虫水鉢。真脱覆白高床七。更加用虫二十五。(述曰)一者受尼赞食。二者过受一食。三者展转食。四者別众食。五者足食。六者非时食。七者残宿食。八者不受食。九者索美食。十者过四月药请。十一饮酒。十二饮虫水。十三过三鉢。十四真实净施。不问輙着。十五坐脱脚床。十六看覆过三。十七白三衣。十八高脚床(此下七岁章中。名为高床下七)。十九兜罗紵床。二十牙角针筒。二十一过量尼师坛。二十二过量覆疮衣。二十三过量雨浴衣。二十四如来等量衣。今详。用虫水亦应辨异。故更加之。成二十五也。


三十舍堕细分有三十二戒。章中诸门。或依三十。或依三十二。随应当知。三十者。长衣(一也)。离衣(二也)。一月长衣(三也)。从非亲尼取衣(四也。亦名领受戒)。令非亲尼浣衣(五也)。从非亲居士乞衣(六领受也)。过知足受衣(七也领受)。一居士办衣价(八也领受)。二居士办衣价(九也领受)。王臣送宝(十也领受)。野蚕卧具。或名绵褥(十一也)。黑毛卧具(十二也)。白毛卧具(〔十三也〕)。减六年依三衣(十四也)不牒坐具(十五也)。担羊毛(十六也)。使非亲尼擗羊毛(十七也)。畜宝(十八也受领)。贸宝(〔十九也领受〕)贩卖(二十也领受)。长鉢(二十一)。乞鉢(二十二也。领受)。乞缕(二十三也)。使非亲织。亦名劝织(二十四也。领受)。夺衣(二十五也)。七日长药(二十六也)。过前求雨衣过前用(二十七也。此两戒合制。过前求边名为领受戒)过前受急施衣过後长畜(二十八也。亦两戒合制。过前受边名为领受)。兰若离衣(二十九也)。回僧物(三十也领受)。总为颂曰(七言)。长衣离衣一月衣。尼浣衣乞过是一居二居王臣敷担羊二宝贩长鉢缕劝夺药雨急离回僧物。


外财净施者。真实净施也。今详。亦可三十之中言具三义。或五来者。谓要实是属己财物。非由净施。即名属他。由此应知。九十之中。真实净施。阙第二义。何以然者。谓由輙取。而得提罪。非由着用。着之有罪。岂同三十。已犯之物。用用吉罗。故知阙於非对。现在受用有过也。此真实戒。於三十戒最为大妨。今既释通。诸难都息。亦有难言。聚过三鉢。若非己物。有人盗取。谁边结罪。此难非理。如损护主。岂由己物耶。


食味是通者。一准人情。凡所食噉。理須供人。二准文验。如一比丘。作残法竟。一切共食。皆不犯之。由此二义。故知是通。若论鉢衣必是別属。如有一人。作净施竟。若与余人。更須作法。故知別属。自下章中数有此义。唯此应知。更不復辨。


二离者。衣戒及第二十九六夜离衣戒也。


长等五者。长戒也。谓十日衣长鉢长药急施过後是也。即前所列第一第三第二十一第二十六第二十八戒是也。


五敷者。即前所列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戒是也。


自余领受者。即十四领受。即前所列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二第二十四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三十是也。


鉢无共用者。释长鉢不共犯也。谓若自用。即自犯长。理无共犯。设若共用。不犯舍堕。以其共乞。尚不犯舍。况知共畜。尔不犯舍。故引多论。二人共乞一鉢。但得吉罗。以为证也。既不同犯。故畜长鉢。许对同活。作说净法。亦得成就不。疏中自释如是。


余者可解者。一月六年不禄及药雨浴衣等。皆为己畜。各有別为。无同犯义。


若有远行令在家者说净(乃至)是以不犯者。问先共畜长。令在家者加其净法。而今不加在家者犯。既是共畜。如何舍之答此依令舍。既是同活。各遍为主。无分义故。故得总舍。


共有一饮长衣未说净者。此中意说言。若净施他。三义不具。纵使尼浣。不得入舍。今详。非由净施。即是属他。前已释讫。


多论二人共一衣等者。多论第五文也。为欲辨异。故引之也。


如此说时更有六戒不同犯者。不然。应言七戒不同犯也。谓於外更加长衣。章中前来已自分別不共相故。


余十五共犯者。今详。亦未尽理。於十五中。畜长衣远行不犯。理須余之。又如取尼衣。从非亲乞衣。担羊毛等。对面共取。可言同犯。若不共取不共乞担。何容共犯。故应思择。且衣十五颂曰。长衣取取尼衣。乞衣一二居。王担擗二宝。财缕劝急回。


如结集说者。七百结集擅行十事。於布萨日。檀越布施金银。而共分之。问言得受不。答言不得。何处制。答因跋难陀制。


利有共別者。於五利中长衣可共。自余离衣展转別众不属等四。无共受义。如教人乞衣过足等。使人为己。皆容遂情。随应当知。


且依章中。除十一已。束余十九。以为颂曰(七言)。长衣二离一月衣。尼衣乞衣及过足。一二王担财二鉢。劝织长乐雨急四。身口止作业共身犯为身犯者。身止不会。口止不舍。身作离去。阙无口作。亦得说为身口止作。作唯属身也。又身经宿。名曰共身。余多释诸。谓初受持名为口作。身合掌等名为身作。合口不舍。名为口止。不合掌等。名为身止。身衣互在。是共身犯。此释恐非。以其不据犯时说故。又阙身去义不具故。


余十二领十二领受身口假他身者。自口乞求。自身领受。他身授与。故曰也。十二领受。即後门中十四领受。除二实是也。


六担用者。用谓过前用也。


浣上犯染打染打亦尔者。谓染上犯浣打也。打上犯浣染也。


五过者。五长是也。六作者。五敷乞缕也(尊者云。应名六成。以其作时不犯故也)。


故有二句者。夺衣戒云。若自夺教人夺。取藏举之。尼萨耆。夺不藏吉。若着树上摄上。乃至地敷上取离处。尼萨耆。不离处吉。古师云。我准此文着树上等。重重有犯。疏主意云。前自夺等。是现前夺藏举方犯。後句若着树上等者。不现前夺离处即犯。非谓重犯也。


引文可知者。文言此舍堕衣应舍(即舍财也)。舍已当忏悔(即舍罪也)。僧即应还此比丘衣(即还衣也)。若不还。转作净施等吉(即不还结罪也)。


又宝等三者。二宝及绵褥也。下皆准之。


十六杖者。应須受持外净施。若不净施。犯舍也。下文云。大釜釜盖大瓮及杓。小釜釜盖小瓫及杓。洗瓶瓶盖瓮及杓。(述曰)此中总有二釜二瓶四盖四瓮四杓也。


有中俗道別辨异可知者。谓诸作法辞句。对俗对道对僧对別。各各不同。一一戒中。自有明文也。


或四法如对僧等三人者。一集财。二所对境集。三修威仪。四舍辞句。如下释文。义自当显。


或可无法者。尊曰。此具二法。一集财。二斩坏也。


释忏罪境中。章云。宝等三戒专唯对別者。问既唯对別得別众忏不。答此三及余戒並容別众忏也。有人言。界内无僧。可对別人。若有僧者。集僧方忏。若不尔者。受忏单白何所用耶。今详。若乐僧中乞忏。須白受忏。若意不乐僧中忏者。別众亦得。上下无文。云对首忏。別众不成。西方行事。亦並许其对首別忏。又观此律。说戒犍度僧尽犯罪不。不识名相。客比丘来。知彼比丘易教授者。将在屏处。令余比丘眼见耳不闻处立。教令如法忏已。还至彼比丘所。作是言。此比丘所犯罪者。今已忏悔。(述曰)既言眼见耳不闻处立。似是別众也。问所以舍罪还衣。有羯磨法。舍财中无。下自当辨者。准下义中。应答云。忏除往业。永非作法。又对別人。故宜須白。


还衣有法者。僧众还衣。理无自与。若不作法。事难齐彼。论其舍财。舍财现事非排往业。又作法非永。又总对僧。故不須白。又是別人行施。出在彼心。非知能决。何須作法。


对僧法六者。一乞忏。二请忏主。三受忏白。四正舍罪。五呵责治。六领受立要也。


三人下五。谓除乞忏。又受忏主。須白边替。人受忏白。故五也。


一人有四。又除白边人也。


四者除乞鉢一通余一切者。僧六中除乞及白。余之四法。通一切戒也(有疏本云。余通一切者。误也)。


五者除宝等三及乞鉢余二十八戒等是者。宝等局四。鉢唯局六。余二十八通对僧別。於中除对一人已外。余並具五也。


宝等三局唯四法者。今详。舍宝虽不对僧。舍已忏罪。何妨对僧。若许对僧。非唯四法也。故多论第五。畜宝戒云。说净已。然後入众悔过也。


多论六句者。彼论第四卷也。五六两句。彼並犯舍突吉罗忏。又云。言次续者。非是曰次续。以心多求。次续不绝。是次续。问第三第五。义何別耶。答第三据忏罪曰得衣。然衣久已舍讫。第五即於舍衣。曰更得衣。故不同也。


雨衣过前受者可尔者。谓过前受。未令受持容染犯长。故经宿还也。


余诸戒等若舍即还容为长染者。章中且是纯据衣说。若贸得食七日药等。随应当知。


长药共余者余舍者余並者即还者。若贸得七日药等。亦随应思知。


上来所辨据其重犯者。叙古师义也。古师意云。贩卖等衣。已犯舍堕。復由犯长。染此贩财。更犯舍堕。未舍贩财。尚自被染。若与长财。令舍之时。若即坐还。灼然被染。故須相从经宿还也。


若作不重犯释者。已下疏主破其重犯义也。


若与长等令舍亦須经宿者。疏主意云。未舍之前。虽不被染。不同古释。已舍之後。财体既净。若还入手。即容被染也。


其财物不可全別者。谓此虽有贩长不同。而此非如鉢衣性异。衣衣相望。不全別故。故相染也。余释非理。不劳记之。


任情所尊者。此师意言。贩卖等财。舍前舍後俱不被染。故唯五长。須经宿还。今详。取前相从。並经宿好。昔下文言。所有过七日药苏涂扃蜜石蜜与守园人(古人谓此为初得药日也)。若至第七日。舍与比丘。比丘应取食(古谓此是第七日得也)。若减七日。应还此比丘。应白二与(古谓此是第二日以去。至第六日得也。言减七日者。即是中间五日也)。今师言。言减七日者。谓第三日已去。至第七日。其所得药也。此亦要須经宿方还。又文言至第七日舍与比丘者。即是第二日药。至第八日。满七日也。


似不得差互者。僧舍僧还。別人舍別人还。非要本作法人还之也。


还法或二一者。若汎论者有多种二。第一即日经宿二。第二就即日中直还转还二。第三就经宿中还鉢还鉢还衣二。还鉢还药还衣二。今疏意欲谈初二也。所言一者。或相从经宿一。或俱即日一也。


若究竟损减盗门所收者。善见十四云。若不还得吉。若受已知非己物。因施方便收匿。此物随直得罪也。


祇律有五种舍者。於中二宝。彼律第十卷说也。


回僧物。彼律第十一说也。


黑毛憍奢者。彼律第九卷说也。黑毛者。即此律中纯黑羺是也。憍奢耶者。即此律野蚕卧具是也。


黑白毛卧具者。即此律二分黑三分白卧具是也。


对羊者误。彼是养也。


多了羊者误。彼是众多耳羊也。


余三舍同此者。一者长衣等诸舍。於中长衣。如彼第八卷说。余舍不可具叙。二者长药。三者乞鉢。並如彼律第十卷说(已上辨祇律)。


余二舍同者。乞鉢如彼第五卷说也。长衣等诸舍。於中长衣。如彼第四卷说。余舍不可具叙。


明了论復有不同相者。论云。财总能成尼萨耆。准明了疏中释者。二离一月长衣鉢药。此六並二种用。谓舍与僧。僧应还。问須此物不。須者应还。若不須者。即与僧用。於中长药復有差別。有病服苏。二日四日。病差应舍。满不舍满七。得尼萨耆。应舍与僧。比丘有病。僧还舍与。比丘得已。舍与白衣。白衣还舍与本比丘。比丘得服。若主无病不復須者。僧欲須用。亦須舍与白衣。如前广说。夺衣乞衣回僧。一二居士过足。此六並舍还主。比丘不得更取此物。若无本主。应舍与僧。除回僧物。余者本主不肯取者。亦舍与僧。其回僧其局舍还僧。取尼衣还本尼。尼身不存者。舍与尼僧。不得舍与大僧比丘。不得却取。乞鉢同此。所余诸戒。并舍与僧。


十八戒二人同犯者。颂曰(五言)。长离月乞衣。过一二王畜(畜宝也)。贸贩鉢缕劝(乞鉢也)。夺药忽回僧十五过除药者。沙弥既与大僧受食。故受药法。不同大僧。由此应知。受戒竟後。口受法失。口受既失。故不犯长也。


十四戒任运者。义犹未尽。如取尼衣。从非亲乞。乃至回僧物等。教之为己。後即受戒。岂无任运耶。随义应思。


坐具卧具等差而生过者。差谓差违也。谓越二知之。如过知足戒。律文中说。在家人知足。出家人知足也。

   

○长衣戒


百一物者。百者凡也。凡畜助身之物皆一也。非谓百枝也。有人不达。浪为妨难。故多论第五。畜宝戒云。百一物教。不須作净。不入百一。皆应说净。百一物各得畜一。百一之外。皆是长物。


第四人开诸重物者。婆沙八十四云。曾闻苾刍於日後分来诣佛可。求好房舍。佛勑阿难。与好房舍。阿难受勅而授与之。彼苾刍言。宜净扫洒。悬缯幡盖。烧香散花。敷耎床褥。安置好枕。我乃受之。不尔不用。阿难於是具以白佛。佛言随索皆应与之。尔时阿难具办授。苾刍受已。於夜初分。起净解脱。因是次第起余解脱。诸漏永尽。成阿罗汉。復起神通。於晨朝时。乘通而去。阿难於後不见苾刍。寻往白佛。佛告阿难。汝勿轻彼。彼於昨夜。起净解脱。广说乃至晨朝已去。然苾刍从妙胜解乐净天没。来生人中。彼若不得净妙房。乃至不得极果神通。涅槃三十六亦同。多论第四云。众生根性。唯佛知之。不应致难。此比丘从第六天来生人间。随本所习。而度脱之。分別功德。论佛藏经。经中说有一面王比丘。初生有衣。随身长大。受此一衣。变为道服。准此復有一衣比丘。即有五种之差也。


制意者。多论第四意也。


制下二人者。第三第四人也。


财体不同者。一月衣者拟替三衣。十日衣者汎示长衣也。


岂可染故在初者。昔解长衣。由傍通染。故在初明。言傍通者。谓除二离二宝二毛二鉢及药。余二十一。得入手时既犯堕。復过十日更犯长愆。言傍染者。先犯长衣以为染。从得尼衣。即犯二罪。被长染故。余准此知。彼二说有竪通竪染。言竪通者。犯长舍忏。復不说净。重重有犯。言竪染者。即初日衣。染下九日。更有问答。既是非理。不劳叙之。今师意言。如是一切岂可染故初明者。如婬漏失小妄语等。岂染故初耶。


如此解时长衣得作三衣者。伽论第二云。问颇有比丘。过十夜衣。即此衣一夜犯离宿耶。答有。过十夜已作衣受生。界外明相出。(述曰)即犯长衣犯离宿也。计理舍时但舍离宿。一衣之上无二过故。先时犯长。直尔忏提也。


多论指叠者。多论第四云。令色如法也。


三摈即三举也。多论第四。不离衣宿戒。解明相云。三色中白色为正。此既论曾闻并汾黑相。啜粥定犯非时食也。


故坏及不应量名境差者。要初应量。後时故坏。仍自心录。作不坏应量想也。


被逼说净者。余皆言上方便中。非情除强。今被逼者。乃是录差。今详非类。全不假人。以为境者。说杌无强。不净施犯。由不对人。人边说强。是疏意也。


六群比丘者。多论第四。一难途。二跋难陁。三迦留陀夷。四阐那。五马宿。六满宿。二人得漏尽。入无余涅槃(第三第四人是)。二人生天。又云犯重戒。又云不。若犯重者不得生天(初二人是)。二人堕恶道生龙中(五六人是)。二人善解筭数阴阳变运(初二人是)。二人深通射道(三四人是)。二人善於音乐种种唤(五六人是)。二人善於说法论义(初二人是)。二人深解阿毗昙(三四人是)。二人能事事皆一巧说法论议。亦解阿毗昙(五六人是)。又云。六人无往不通。通达三藏十二部经。内为法之梁栋。外为佛法大护。二人多欲(初二人是)。二人多嗔(五六人是)。二人多痴(三四人是)。又云三人多欲(初三四人是)。二人多瞋(同前)。一人多痴(第四也是)。五人是释种子王种(除第三人)。一人是婆罗门种(即第三人)。六人俱是豪族。共相影响。相与为友。宽通佛教。文言迦叶不在者。觉支引多论第四离衣戒。当时大迦叶。经营五大精舍。一者耆闍崛山精舍。二者竹林。余有二精舍。是时经理竹园精舍。(述曰)此不相当。彼因经理开离伽梨。非此缘起。此律文言迦叶不在。若准见论十四。是舍利弗。故彼文云。阿难言。除佛世尊。余声闻弟子悉无及舍利弗。是故阿难若得袈裟。染治好者。奉舍利弗。若得时食非时七日尽形寿药。於中好者。亦奉舍利弗。若有诸长者。有子欲出家。来求阿难。阿难教法求舍利弗。舍利弗言。夫为长子。应供养父母。是故我应供养世尊。然阿难悉作。令我今得无为而住。是舍利弗恒敬阿难。若得衣食。於中好者。先奉阿难。是故律本中说。欲奉舍利弗。(又云)问曰。阿难何得知十日还。答舍利弗欲游行时。来至阿难所。语阿难言。我欲行某国某国。某时当还。长老。当好供养世尊。慎莫懈怠。若世尊为四部众及天龙说法时。长老当为我说。若世尊觅我时。长老当遣人来报我。舍利弗在诸国。或遣信来问讯世尊。问讯世尊已。往阿难所问讯阿难。问讯阿难言已。语阿难言。我某日当还。是故阿难知舍利弗九日十日当还(此律迦叶准彼义思)。


余戒余利者。此间三戒。是德衣中长离二利。下皆及別不嘱等三是余三利。对辨同异也。


见论一解三衣具足竟以未足不犯故者。计理得衣拟衣。作三衣。可言未足。说为不犯。若得拟作裙等余衣。理应成犯也。然见论无此正文。谓是义准彼十四云。衣竟者随因缘得衣竟(盖是随施等。得三衣也。故章云。三衣具等。论文云)。或望衣竟。或望断(此谓失得衣分齐。失德衣已。即容犯故。故论次文云。若迦提月过。若出功德衣。如是众因缘〔名〕竟也)。


通违非时时利者。过前十日。即违非时。过後是违时也。


如律说者。彼五分第四云。一者別众食。二者数数食。三者食前食所後。行至余家。不白余比丘。四者畜长衣。五者別宿不失三衣。


互说不定可知者。由其诸文无有定据。故言不定。谓若以五事故开受德衣。德衣即在迦提之前。若准见论云。若迦提月过出功德衣。如是众因缘亦名。竟即迦提月似有前列故也。


此三时利者。三箇戒各有时利开。


人解多种者。古师意言。下皆別不嘱等。非是专得时衣利故。是故彼文不得先除。如章次後引之也。


答此三专得时利等者。此即且叙古师义也。谓此三戒。若在一月五月之中。决定即得长离之利。下背別等。虽在一月五月之中。不即得受皆別等利。要於一月五月之内。復假施食及衣。方得皆等也。故下文云。余时者。有迦絺五月。无迦絺一月。若復有余施食及衣。今师意言。亦可皆別等。亦定得时利。然下文言。有余施食及衣者。谓一月五月外。汎尔施衣食。亦是开限。非谓要在一月等内也。


祇中即出十舍者。祗律第八。长衣戒云。舍迦絺那衣有十事。受衣舍。衣竟舍。闻舍。出去舍。失去舍。坏舍。送衣舍。时过舍。究竟舍(彼律二十八人此十舍)。见云。长二搩手。广一搩手。乃至此是最下衣(已上並是见论第十四文也)。


与房非类者。二房戒中云。房是过中制。衣是满中制。以过中制故。房举未犯位。衣是满中制故。須出犯位。所以然者。长衣内开外亦开。作法外开位。故須举犯以开不犯。此出外开极小量。房内开外不开。无有作法外开者。故举未犯位。即是内开极大量(所以然者。谓彻何以衣房两位。犯不犯殊。疏意释言。长衣将法。以开过量。須举满位。以开不犯。房无用法。以开过量。故举如量。显过量犯。上来据七搩十二搩。为问答也)章云。若尔。若使说净等已下。即续上来释难之次。更为此问也。谓将净法。对处分法。显房衣量。何等須法也。


六搩四搩未犯者。见论十三说也(此即据六搩量作问答也)。


其犹过量者。过尚須法。免不处分。况於减量。宁不处分也。


亦恼施主者。互过亦同。俱过恼施主也。


随财段数者。见论十四云。若多衣缚束一处。过十日。得一罪。若散衣不缚束。计衣多少。随得罪。


有人存其到句合为七十四者。到句二十八。帖前转降合七十四也。言到句者。诸初日得。更无回改。以其初日是染本故。必不得言初日不得。唯约下九。将尾鈎头。名为到句。此到句要从第三章门起首。谓八日得。两日不得。且唯转降作第八句。应言一日乃至八日得。九日十日不得。续此转降。即为到句。谓第十日留一空日。将一空日鈎第二日。为一到句。尾後須留一箇空日。如是却鈎成一到句。第四章门。三箇空日。初将尾後二箇空日鈎第二日。次将尾後两箇空日。却钩第二第三两日。尾後亦留一箇空日。如是却钩成两箇到句。第五门有三句。第六门四句。第七门五句。第八门六句。第九门七句。第十门无也。如是总计有二十八。今师破云。以其注中头尾不似到故者。此第九门八箇空日。若作到句。得成七句。且如将尾一箇空日。却来鈎头。为初到句。即应说言。一日得。二日不得。三日得。四日已下一向不得。据此三日。应言是得。注中乃言三日已下一向不得。此即头不似也。第七到句。尾留一空。将七箇空钩第二日乃至第八。此即应言。一日得。二日三日乃至八日不得。九日得。十日得不得。既作到句。九日須得。而今注中九日不得。此即尾不似也。亦药鉢等戒。並有此妨也。宁可別义以立到句。若似此章。义不可也。有余復立二十六。起间句。亦从第三门起首也。此第三门总有八句。第一句一日得。二日不得。三日得。四日不得。五日已下得。第二句。一日二日得。三日不得。四日得。五日不得。六日已下得。以其两空间。於八有降。使转下成七起句。第四门三空间七有为五句。第五门四空得成一句。又有人言。第七门已下不得成超。尊者曰。第七门。四有间六空成四句。第八门三有间七空成六句。第九门无无超句。为与到句同故。如是总计二十六句。帖前七十四。合一百句也。


以初对初所犯是同者。若不净施。不遣与人等。即是十日得衣。义无异也。


故使有无不同齐少此一者。得门有其初门十日並得。下之七门。齐无初门也。故章前云。净不净但有九门。阙无初门。下六同然等也。


以九对九为其有无不同及法差別者。不得遣与人失等是无坏。非衣忌去等。是有净施。是法差別也。此有无义。与前有无义別也。


不犯不同者。有无及法並容不犯也。


净施对文者。对下真实净施戒也。以其此文虽有净施之言。而无净施之法。


此忘财体者。今详。实有而迷为无。如章所说也。若虽知有。一向本迷。谓作法竟。理亦开限。若准见论云不以想脱。僧祇第八云不作净。谓净想过十日犯。即不开也。若知有财都不在开。无心谨护故也。


随着多少等者。见论十四云。若犯舍堕衣不舍不忏悔。随着一一突吉罗。若一着不脱乃至破。一吉。祇第八云。受用不净衣故。随用得越毗尼。若观此律文势。义似不然。应言若舍堕衣不舍。更贸余衣。


一提一吉者。吉是不应之吉。提是本衣之提。所贸亲衣。不犯贩者。理亦由前非法心染。然悲文意也。着用之吉。乍可別立。


准自言毗尼者。下灭净法云。若欲在僧中忏者。应往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履。礼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犯甲罪。今从僧忏悔。如是三说。


对文可知者。至下疏中。当次第释也。


此等十二須具意者此須说之者。今详。先来诸家章抄及讲说者。多集浮言。广开章段。至於行事。卒寻难晓。今且应依行事所要。开为三门。一明罪累多少有无。二辨忏罪次第阶品。第三正辨舍忏还法。


第一且辨罪多少者。如章云。凡欲舍时。先須知己财事现不现。(乃至)十罪者。一长衣等。现在有何舍堕。二长衣等。已用坏尽直忏罪(牒诃还須云。故畜长衣等犯舍堕。此衣等已用坏尽。乃至广说)。三覆藏提罪犯吉。四即此吉罪随夜展转覆藏犯吉。五着用犯吉。六即此覆吉。七即此随覆吉。八僧说戒时。二处二问。犯嘿妄吉。九即此覆吉。十即此随覆吉(此十罪中。不必具有。故章云。或一或二。乃至十罪)。


第二门忏罪次第阶品者。如章云。先忏轻愆。後次舍财。(乃至)不同祇律者。先明次第。章云。虽言先忏轻愆。後次舍财。计理本来因财生过。应先舍财。次忏诸罪。明了论云。先舍物後方显说灭罪(已上论文也)。当今行事。並皆然也。次辨阶品者。章云。以轻重之罪。既不合总悔。故致阶降。其位有四等者。南山律师。但存三位。准理应然。故下人犍度云。时有比丘犯残。若作残意覆。应教作吉忏。已後亦覆藏犯提。乃至恶说亦如是。(述曰)既文先合忏覆藏吉。故知覆藏及随覆藏。义类同故。合为一位。就根本中提及着嘿。罪性既殊。理无一药能顿除遣。故復須分提吉之別。故成三位。故今行事先忏提下。及着嘿下。覆与随覆六品吉罗。次忏着嘿二品吉罗。後方正忏波逸提罪。故分三位也。计理但有八品吉罗。南山復存九品吉罗。以其提下亲生覆吉。义同着嘿亲从提生。故存亲覆及着嘿吉。以为根本。於中各有覆与随覆。故成九品也。今且依前八品为正。次辨忏法者。章云。此之三位悔並责心者。疏意准下增五文云。復有五种犯。遂即次第配彼五篇。故知吉罗唯责心忏。今详。恐违母论明文。故今所辨吉罗之中。自有责心。及有对首。欲释此义。应具引下增五律文。復以母论。随便注释。律云。復有五种犯。或有犯自心念忏悔(母论第八云。有〔妄〕误犯者。心念自责灭也。心念自责者。众学中不故作者是。述曰。此显责心吉也)。或有犯小罪。从他忏悔(母论云。故作下者。一人前悔者。是名轻也。述曰此显对首吉也。此律亦言以作故犯应忏吉。若不故作犯吉。即同母论二种吉也)。或有犯中罪。亦从他忏悔(母论云。故作中者。自性兰提提舍尼。是名中犯。一人前悔。述曰。提舍尼。既配中罪之中。不同疏意也)。或有犯重罪。从他忏悔(母云。重者十三残。残边兰夷边兰。此是忏悔中重者。述曰易解也)。或有罪不可忏悔(母云。不可悔者。四重突吉罗波逸提偷兰。此罪不可悔也。述曰。四重即四夷也。吉即灭摈吉也。提即打佛提。兰即出血兰也)。然疏主意。以初心念纯配吉罗。第二从他以配提舍。第三中罪以配提罪。余配同前。故立吉罗。一向心念。今释既异。故存吉罗。二种忏异。明了论疏云。重者独柯多。轻者名学对。若不动身口者。即轻责心即灭。若动身口者。即重对人忏方灭。此间不解分別其异。通名众学。此为谬矣。今三藏亦言有两种吉罗。南山律师亦存两吉。故今所辨八品吉罗。並对首忏。今时行事亦然也。若准章中。並责心者。恐罪不灭。行事应知。治辨忏法不同祇律。如章云。不同祇律者。彼律第八。提吉合忏。今三藏亦尔。且祇律云。长老忆念。我某甲比丘尼。长衣过十日。已於僧中舍。此中犯提。及受用不净衣。随用得越毗尼罪。是一切罪。今向长老。诚心悔过。不敢覆藏持。问言汝自见罪不。答言见。汝更莫作。答言顶戴持。如是三说。此律人犍度。既云七聚。並先忏覆藏吉罗。故不同祇也。


第三门正辨舍忏还法者。復开二义。一者先須缘境立心。二者正辨舍忏等法。先辨缘境立心者。如章所引云。凡欲忏者。无问重轻。依明了论(乃至)如舍堕別抄所说者。真释云。提舍那者。翻为显示。亦翻说罪。亦翻发露。言罪因者。或因贪等。或因诸见。或因忘误。或因放逸。或怖畏等。作如是罪。言缘起者。或由非时食。或饮酒等。故成於罪。言体相者。此是残罪。或提罪等。言过失者。有五过失。一能障涅槃。二障涅槃道。三能生他不信敬心。四能增长自身恶等业。五能感恶道报。又应了知作罪处。是故言等(上来即是缘於罪性可厌之境也)。言可亲信人者。彼於我好。若向说罪。不生恶心。不向余人转道说我。故言可亲。决知彼人戒行清净。故云可言。若对同犯罪人说罪。罪即不灭。南山云。必須根本俗人已来。不破十戒具戒。及犯已能悔。以成清净者。然後受忏。昔人妄引五分不同分犯者。彼开临命终时。同犯不同犯俱开。今是闲预。必是非法。今三藏云。初篇若犯事。不必可治。第二有达人須二十。若作轻过对不同犯者。而除悔之。今详。三藏目嘱西方。何須不信。又不同者。律摄要取不同篇犯也(上来即是缘证明境)。言求受对治护者。如犯非时食。今更求受不非时食护也(上来即是立要勘心也)。章云如舍堕別抄者。疏主更有別行舍堕別抄。可二十纸许。彼吉罗皆责心忏。今不依之。故不須叙。


第二正辨舍忏等法者。舍还离合。上义门中。如章已辨。今且离明。先辨长衣。余可准此。於中有四。一舍财四(一集财。二对境。三修敬。四舍诃也)。二舍罪六(一乞忏。二对主。三作白。四正忏。五呵责治。六领受立要)。三还财。四不还结罪(此之文义。随疏应知)。今且应依。时人行事。多在戒场。或自然界。对一人舍。广叙其义。余对僧等。即准此知。第一且明舍财法者。律既不许別众作法。故須求一清净比丘。共往戒场。或自然界。若是大者。先修威仪。偏露右肩。脱革履。礼足胡跪。手捉衣(若是小者。恣其礼足)。口云。大德一心念(对二人应云。二大德一心念。二三人准此)。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长衣(二三段等。准此称之。若物全多不可分。得言众多。若但可知。即〔得〕称。若是匹帛。須言长财)。过十日(下九日染犯者不須此言)。不净施犯一舍堕(或随数称)。今持此衣(或财)舍与大德(或二人三人等。准此应知)。第二辨舍罪法者。前已立义。提吉不同。分为三位。第一先忏覆与随覆六品吉罗。於中復二。谓先应请所对忏主。具仪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请大德。为突吉罗忏悔主。愿大德。为我作突吉罗忏悔主。慈愍故(一说。答云可尔)。次正忏罪。具仪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长衣。过十日。不净施。犯一尼萨耆波逸提罪。又因着用犯舍堕衣。犯突吉罪。不忆数(或称一二等数)。又经僧说戒二处三问。犯嘿妄突吉罗罪。不忆数(或随数称)。犯此三位根本罪已。各不发露。经夜覆藏。犯突吉罗罪。不忆数(或随数称)。展转迳夜。復犯随覆突吉罗。不忆数(或随数称)。此中六品覆藏随覆藏突吉罗罪。今向大德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大德忆我(一说。忏主答云)。自责心生厌离(犯者答云)。尔(祗云。顶戴持亦好)。第二位忏两品着嘿吉罗(更不須请忏主。前已请讫故也)具仪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长衣。过十日。不净施。犯一尼萨耆波兔提罪。由犯此已。着犯舍堕衣(或财)。犯突吉罗罪。不忆数(或随数称)。又经僧说戒二处三门。犯嘿妄突吉罗罪。不忆数(或随数称)。今向大德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大德忆我(一说。答云)。自责心生厌离(答云)。尔(或云顶戴持也)。第三位正忏根本波逸提罪。於中亦須先请忏主。具仪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请大德。为尼萨耆波逸提忏悔主。愿大德为我作尼萨耆波逸提忏悔主。慈愍故(三说。或除尼萨耆言。亦无妨也。答云可尔)。次正忏悔。南山云。应略说法。告云。佛言。我为诸弟子结戒。宁死不犯。比丘之法。本无积聚。涅槃经云。不名为僧。若犯离衣。应云比丘之法。正有三衣鉢盂。行必随身。犹如飞鸟羽翮身俱。故违佛教。岂成佛子。如智度论第十五云。破戒之人。妄食信施。所执鉢盂。即洋铜器。所着衣者。是热铁鍱。乃至由破戒故。受无毛虫。或噉粪身。随机三五句而已。然或顽钝。虽闻苦语。未动其心者。不必須示。亦勿受其悔过。以相续故也。又对解法之人。自心惭惧者。亦不劳为说法也。其忏词者。具仪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畜一段长衣。过十日。不净施。犯一尼萨耆波逸提罪。此衣已舍与大德(或舍与余人。应言已舍与某甲)。此波逸提。今向大德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愿大德忆我。清净戒身具足清净布萨(三说。答云)。自责心生厌离(答云)。尔。或言顶戴持。第三还财者。既对一人。但須迳宿直尔手付。无別作法词句也。第四不还结罪。如文应知。上来广依对一人法。具分別讫。今律文中。是对僧法。若欲释文。即以上来舍罪舍财还及不还四位之义。对文辨异。亦为善好也。


次当随疏释四位文。第一舍财。於中復四。一者财集制舍。文云。此舍堕衣应舍。疏释云。今解舍财。文言此舍堕衣者。财集应舍(广说乃至)。人但有情。彼容碍此。是故不类。如疏应知。贩卖五种者。以时易时等四药。及波利迦罗为五也(如贩卖戒。应知)。第二所对境集。文言与僧若众多人若一人。不得別众舍。若舍不成舍。突吉罗。疏释云。二与僧等者已下乃至非重之谓也者。非如僧残以罪重故制对僧忏。今此但欲令生殷愧。非谓罪重而令对僧也。第三舍之威仪。子言舍与僧时。往僧中。偏露右肩脱等革屣。向上坐礼。胡跪合掌。疏释云。若不谦卑。已下乃至阙无礼足者五法。谓一露肩。二脱屣。三礼。四胡跪。五合掌。文虽合掌。而今行事。合手投衣。第四正舍词句。文言。当作是语。大德僧听。(乃至)今舍与僧。疏释云。对众舍物。理合宣情。已下乃至理亦应得者。文中出法。故不具足。理須称长衣财数。及罪数等。准前对一人释之。章云余皆类然者。除长衣已。余离宿等。亦类此知也。


第二舍罪六者。一乞忏悔。二请忏主。文云。彼舍衣竟当忏悔。即对此文。疏中释云。次下忏法悔。(乃至)佛开同不同得者。谓虽此文略无乞忏。及请忏主。义应有之。章云。乞忏之文。不須一一牒事周是。准而可知者。三人已下全无乞词。今辨对僧。須有乞词。秉法之人。应先索欲问和。和讫。方令乞法。应云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故畜一段长衣(或财)。过十日(下九日染犯者烦除此竟)。不净施犯一舍堕(若合舍者。续次即牒离伽梨等犯舍堕。乃至二十九戒)。是衣已舍与僧(若云已舍与三比丘某甲等。若因缘等。应言是衣已坏等)。此中一尼萨耆波逸提罪(若众多不忆数等。随应称之。准下灭诤提度云。若欲在僧中忏悔者。应往僧中乞。文既〔文〕不倒提吉等异。故知除其责心吉外。余皆容入僧中乞忏。而今行事多不存之。设若存者。即应续次牒八品吉。不須唯同忏中別忏)。今从众僧乞忏悔。愿僧听我某甲比丘忏悔。慈愍故(三说。前虽已引自言毗尼乞忏之文。文既不具。故应依此)。次辨请忏主词。白如上对一人中已具辨说。但於此中。虽请已讫。而受忏者。未得即许。先須白僧。後方许之。第三明受忏者。作白和僧。文云。受忏悔人。当作白。(乃至)如是。疏释云。虽可別请。事既经众。(乃至)故宜須曰者。文中不具。应先須索欲问和已讫。词句应云。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故畜一段长衣。过十日。不净施。犯一尼萨耆波逸提罪。是衣已舍与僧(或若与別人者。随別人名字称之)。此中一尼萨耆波逸提罪(或随数称)。今从众僧乞忏。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某甲比丘忏。白如是(白已方答请人云可尔)。准前立义。既许吉罗亦入僧忏。故今日中亦总牒取。义亦无爽。然今行事並不存此。任情取舍。此据对僧。故住单白。若对二人三人忏者。忏主应准灭诤揵度。白边人云。若长老听。我受某甲比丘忏者。我当受彼。第二比丘应言可尔。若欲在三比丘边忏。亦如是(已上律文)。第四正舍罪。文云。作此白已然後受忏。疏释云。因缘既备。理宜灭罪。(乃至)不烦悬解者。今已如上对一人中。悬解已讫。第五呵责。文云。当语彼人言。自责汝心。疏释云。虽对说过若不设治(乃至)知有罪有五种过失等者。五过失。如上缘境立心中已辨说。第六领受立要。文云。答言尔。疏释云。治於前已下是也。


第三还财。文云。若众僧多难集等。疏释云。具前十法即是悔犯清净已下是也。祇第八云。律师问。此众中谁是汝知识。答言某甲。即作白二羯磨。付知识比丘。如彼文说。又云。是知识比丘应即日若明日还彼衣。亦不得於众僧前还。亦不得停久过半月(准祇亦得即日还。但相传〔要〕迳宿还之。现今西国行事亦令迳宿)。


若即坐二还者。一三衣等即座直还。二长衣等即座转付也。


但七中一法者。若別问答。即七中二法也。如上疏释云。前房戒中作法具缘。一假界。二秉法人。三简众。四与欲。五因起。六问答。七正作法。此中作法。既有因起。即七中三法也。


多论计直者。谬也。如上已引是。善见第十四云随宜也。然多论第五。担毛戒云。问此是暂舍为根本舍。答以罪言之。是根本舍。以法言之。是则暂舍。


一人但十者。復无问边人故也。


二宝中舍财三者。除威仪也。


略而不出者。指彼戒文。不出忏法也。


谓有舍财二者。一集财。二者正斩坏舍。


取尼衣已下次第五戒者。误也。即离衣戒已下。並言转作净施等也。多论第四。长衣戒云。沙弥应畜上下衣。一常着当安陀会。二当郁多罗僧。今清净入众。及行来时着。得畜泥洹僧一竭支一富罗。随身所着物。各听畜一。自外一切尽是长财。沙弥若得钱宝。亦即说钱宝应舍作突吉罗忏。


略不举余六者。不言反上得不失不坏不作非衣不亲厚不忌等六门。辨不犯也。


以对下三故言取着者。对失烧漂。若先自有犯长之财。取者不犯。着用吉罗。持作三衣。亦即成就。但忏先提也。对初夺故。他人与我犯长之财。我全无犯。此显不同他人长药若与我者不许服也。有余释言。他与着者。先犯长财。已失烧漂。长本无故。不染新财。故言所着者不然。畜心不断。即得相染。何假财在也。復有余释。徒繁其功也。


他与作被者。相传释云。释疑故来。若他与少财。可言不犯。他与作被。应当是犯。释云亦不犯也。今详。失衣他与身着。既不成犯。他与卧被。亦不成犯。故着別明也。


饰宗义记卷第五本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7/16/1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2册 中国撰述.. 下一篇四分律疏(二十卷但现存卷九)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