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但欠卷第一本末並卷第九本末)(六)
2014-04-11 11:34:3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943次 评论:0

饰宗义记卷第四末


已下疏本第三制戒竟中。人趣报胜者。崇云。人趣报胜。天亦应然。


乃至形心俱是受道之器者。崇云。天有圣道。煞不成夷。北州得夷。非由道器。黄门二形。类北洲难。今详。章中先简非畜。是故说云人趣报胜(显果胜也)。善因所招(显因胜也)若尔天胜应杀成夷。为除此疑。故简曰形心俱是受道之器。一者形是道器之类。如北洲。而彼洲人心多放逸。故心非器。二者心是道器之类。如黄门等。唯在南洲。南洲猒猛。心是道器。而由形缺。故形非器。三者俱是道器之类。如三洲中具根之者。此之三句。煞並得夷。即简诸天。俱非道器。形非人类。心阙猒欣。故彼形心俱非道器。即由此理。兼显北洲及黄门等。並即摄在道器类中。故萨婆多论第三卷云。问曰。何以但害人。得波罗夷。答人有三归五戒。波罗提木叉多在人中得沙门四果。又佛辟支人中尽漏。是以害人。得波罗夷。余道不得。准此论文。故显北洲及黄门等。是道器类。问天能入圣。何非道器。答天无木叉。又得道少。故论说言多在人中得沙门果。又解脱分在人三洲。北洲难无。以类摄相。故所立义非不善成(然北洲人定寿千岁。必不可杀。无中夭故)。


应坏四等者。旧名四等。新名四无量也。谓平等缘一切有情。修慈等行。故云四等。俱舍二十九云。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生无量果故。崇云。此四无量。无学故成就。非是学人及异生得。如何乃云应坏四等。又成四等者。必不行煞之人定无四等。今详。四等必不行煞。理则相符。而言无学方坏四等。违大小教。且违小教者。婆娑八十一云。一切圣者。及内法异生。皆通二种(谓曾得未曾得二种)。外法异生。唯是曾得(外法异生。即外道也)。又瑜伽四十四云。菩萨略有三种。修四无量。一者有情缘无量。普缘十方安住无倒有情胜解。修慈俱心。二者法缘无量。住唯法想增上上意乐。正观唯法假说有有情。修慈俱心。三者无缘无量。復於法远离分別。修慈俱心。悲喜舍三当知亦尔。有情缘者。与外道共。名法缘者。与诸声闻及独觉共。不共外道。若无缘者。不共一切。准此等文。外道尚得。岂得唯说无学成就也。


释名者。梵云末奴跋沙柂。译为人煞也。崇云。旧解不然。今解。息风名生。隔断不续。名为煞生。或復生者。命根名生。隔断名煞。今详。涅槃第二十卷。为闍王说。息风名生。闍王俗人。不违法相。谓言息风。名之为生。世尊遂依随转理门。作如是说。若据实理。羯逻蓝等。根未满时。息风不转。岂不名生。若不名生。煞应无罪。故婆沙二十六。说羯逻蓝等。根未满时。息风不转也。又说命根名为生者。违婆沙论百一十八害生纳息云。问唯法无众生。云何而有煞生罪。尊者世友说曰。如虽无众生而有众生想。如是虽无众生。而有煞生罪。(述曰)问意云。唯有色等五蕴实法。无別众生。何故乃有煞生之罪。世友答意云。虽无众生。而诸愚夫。於五蕴中。有众生想。今断五蕴。妄谓煞生。故得煞罪。论既明言无有众生。何因定执有实众生。大小乘宗同无众生。若执有生。便同外道。岂顺正理。故还依疏。断坏阴境。以之为正。故即婆沙百一十八云。问诸蕴中。何蕴可煞。有说色蕴。色蕴可为刀杖触。故有说五蕴。谓色蕴坏。余之四蕴亦不转故。如破瓶时乳等亦失。即疏所引杂心第五亦是明证。然萨婆多及大乘等。一刹那中。具足五蕴。若成实宗。十不善业道品云。五阴相续中。有众生名。坏此相续。故名煞生(已上论文)。此谓识想受行次第而生。由坏色蕴。令识想等不相续生。名为煞生也。


境用作名者。通律师云。煞者是用。生者是境也。


若依多论者。多论无文。此是杂心第五。及婆沙害生纳息中说也。


四阴及命根者。理实四阴摄命根。何用及字也。而今意说。命为报主。故別说也(命根是不相应行蕴摄也)。


以现在受刀杖使未来不续者。此合婆沙及杂心论。两释为一也。婆沙一说云。煞未来蕴。问未来未至。云何可煞。答彼住现在。遮未来世诸和合。说名为煞。由遮他蕴和合生缘。故得煞罪。有说煞现未蕴。问未来可尔。现在不住。设彼不煞。亦自然灭。云何煞耶。答断彼势用。说名为煞。先现在蕴。虽不住而灭。然不能合後蕴不续。今现在蕴不住而灭。则能令其後蕴不续。故於现在亦得煞罪(已上论文)杂心两说亦同但杀报色不煞余三者。汎论无记。总有四种。一者异熟(旧名报也)。二者威仪路。三工巧。四变化(亦名通异也)。此四无记皆通色心二聚。不相引发。各別而起。不同余三发身语色。且如内起威仪路心。发起身业在路而行。是故威仪从为名。又工巧心。发身语业。於壁等处。雕画工巧。是故工巧从处为名。又变化心发身语业。昇空变化。及化金石等。故名变化。四並是无覆无记。唯起表业。不发无表(大乘异熟。唯是无记。威仪工巧。即通三性。变化即通善及无记。不同小宗)但煞触尘不煞余八者。十二处中。十种色处。於中除声。皆是报色。声非报法。上已数明也。然寻俱舍颂云。谓唯外四界。能斫及所斫。故知十八界中色香味触四种外界。皆是所煞。不唯触尘。盖由婆沙等云。色蕴可为刀杖所触。即执触为所煞。然刀杖所触者。谓相对碍。名之为触。未必即是触尘也(或可触尘。能出告受。偏说触尘)。


断头腰二处者。婆沙二十七云。问何故断头及腰。便死。断手足等而不死耶。答头腰二处。是大死节。故断便死。手等不然。復次欲界有情。依段食住。喉通段食。腹为食依。故断二处。命根便断。復次头是眼等多根依处(章中多人住处是也。谓於头中。具五色根。此五色根。即十二入中五入是也)。断之使坏眼等诸根。腹是息风所依止处。断腰腹坏。息无所依。故断二处。命根便断(章云。腰是出入息住处。即是论云息风所依也)。


一念实法无煞生者。此宗一念不具五蕴。要由识想受行四心次第而生。并所依色具五蕴。於斯五蕴假立众生。离蕴更无別体。如林离树无別林体也。此亦如是。故阴是实众生无假也。


业烦恼为命根者。由业烦恼。招一期报。故立为根也。然此命根。离色心外。更无別体。不同有宗离色心外。有別实物。为命根体。


迷法想阙当法想者。有余皆言迷五缘犯法也。今详。即说五阴实法。名之为法。若转想心迷法想。若疑心阙。当此法想。故下疏云。阙决正心也。


非人人想有前心吉者。古师但见非人之文。在人想前。不了煞心方便前後也。


比於转想等者。举喻也。如转想云。人非人想。即是举其後非人想。以结前时人上因兰。今非人人想亦是举其後非人境。以结前人上因兰。後相後境二门皆有本异两殊。皆是举後结前因罪。


即此文是者。非人人想文是也。


阙决正者。犹豫义也。


次双阙者。由有异境替本人境。即五缘中阙第一缘。復於异境疑犹豫。是问第二。故名双阙。下诸戒类准。


不同阙初缘者。若阙初缘。要於异趣境起本境想也。


別前阙第二者。前阙第二。疑当本境。今则不然。故有別也。


若单双俱阙境一六者。谓双阙中具有阙境阙心之义。故望阙心。即須配在阙第二缘。阙心中辨。若望阙境。復須配在阙第一缘。阙境中明。然阙境中单双各含。非畜杌木。以为异境。故成六也。


想疑並阙心一六者。对本人境。转想向外。缘为非畜及以杌木。疑心亦尔。故成六也。此止两种一六之言。意除人趣。以为异境。以人异境。煞不免夷。故且除之也。


单双二阙广各十九者。此即总说人等四境。以差大境。缘异本想既有十九。缘异本疑故亦十九。言十九者。人与非畜三异境上。各含阙缘差心息不强而煞。即成十五。杌木除强。有余四种。便成十九。想疑各然。即是境差。三十八也。下诸戒首准此应知。更不烦辨(章云。此二阙者。单双二阙也。即下文更不烦辨也)。


容得提吉者。不煞而打。若大比丘即得提罪。余众即吉也。


轻重二兰者。远近因別也。


具七方便者。阙通缘中。初三两缘。即阙方便也。阙別缘中。第一缘即境差也。阙第二即想疑也。阙第五即境强缘差心息也。由有此三不得煞故。下诸戒类知。


余二类然轻重为別者。皆須制意释名具缘阙缘也。非人变畜。同入非人。煞之得兰。不变畜提。並如下文也。


杂宝藏忧陀美王缘起。如彼经第十卷说。


无別二逆者。俱舍十八云。若有害父。父是阿罗汉。得一逆罪。以依止一故。若尔喻说当云何通。去告失欠持。汝已造二逆。所谓害父。煞阿罗汉。彼显一逆由二缘成。以二门呵责彼罪(喻说者。谓有喻说契经也)。婆沙百一十九。亦同。伽论第一。问颇有。煞比丘尼。非母非阿罗汉。犯波罗夷。得逆罪耶。答有若父出家。受具足戒。戒转根作尼。打尼得吉。打具戒父提。余文皆吉也。


父实变者者已命终竟此谓刹那中阴即受畜报者。疏意云。父之假者。实已转变。成畜生身。谓父命终受中身。但一刹那。即受畜报。时中迅速。故不觉知。理实中间。已迳生死。故婆沙第七十说。劫初时人。忽变为虵。有一释云。有余师说。彼迳死生。若尔死生。必受中有。如何众人不见间断。答中有迅速。时人不知。如彼广说。此余师义。婆沙虽復详为不正。余师何必肯伏婆沙。更有別释。如破迷记。今不叙者。彼欲且昭崇师高慢。而亦不将以为实理。然崇破此旧义十六条云。转根者本生死。故婆沙释劫初时人云。忽有腹行者。共号为虵。问云何人趣即作傍生。答非即人趣转作傍生。但彼身形。前後有异。於中有说。彼恒是人。然宿业缘。兴衰不定。初福业胜。故作人形。後时食恶谄曲增故。人形相灭。变似傍生。如或有人。被他呪术。变似驴等。而实是人。復有说云。彼是傍生。然彼遍从极光净殁。乘宿恶业。受傍生趣。前福余势。初时似人。後时食恶恶谄曲增故。人形相灭。復傍生形。乃至则知。旧解其失四也。曾闻崇师以此疏中阴。问宝法师(此法师後入东部住佛授记寺)。法师数年。未能决断。後时因捡婆沙论文。遇见此文。方为断决。以为不正。今详。法师亦是未晓婆沙宗意。此婆沙宗。一刹那思造牵引业。多刹那思造圆满业。既从一思无差別因。所感总报。故尽一形。必不可转。其圆满业。既有多思。所感別报。故容转变。是故婆沙两释意云。或造一思。感畜生报。而由多思。圆满此业。故初似人。後復本形。或造一思。感人总报。亦由多思。圆满此业。故初是人。後似畜报。今准大乘。多思牵引。多思圆满。故由多思牵引总报。亦可改转。由藏识中。人畜差別名言种子为亲因缘。由其造业时业增上力故。令人与畜亲生种子杂起现行。岂同婆沙。五百罗汉不染无知並未能断。妄释一思。为牵引业。而现是畜。云实是人。或现是人。云实是畜。云实是人。深为谬矣。若尔大乘人变为畜。有中有不。答为往余方。故有中有。即本处生。何用中有。良由造业万类差殊。故使难思。色类报別。唯佛具足自业智力。方能了知。岂罗汉等而能通释。故今疏中依余师义。论其实理。应依大乘。问婆沙後释云。本是畜。初时似人。即煞此人。为得何罪。今详。婆沙虽是谬释。且应为释。煞得愆夷。害心重故。人相在故。实人似畜。反此应释。


劳不满者。他皆释言。有生身恩。无养身思。故劳不满。今详。生恩重於养恩。故婆沙百一十九云。如有女人羯剌蓝。随有余女人。收置身中。後所生子。以谁为母。煞害何者得无间罪。答前为生母。後为养母。唯害生母。得无间罪。以羯剌蓝。依前生故。诸有所作应谘养母。俱舍十八亦有四文。准此论文。俱生非养煞之得逆。故不得言生而非养。名劳不满也。应言劳不满者。父母於子。恩爱情微。畜无智故。名劳不满。子於父母。害心不重。以报劣故。故章云。又报劣故也。


初缘四兰者。若据异境。有一句夷也。


易想四句者。谓转易异想。即转想是也。


降斯已还者。谓余有学人也。如婆沙百一十九云。问如害阿罗汉。得无间罪。害诸有学。亦得是罪耶。答不得。所以者何。前说无间。由二缘得。一背恩养。二坏德田。害诸有学非坏德田。以彼有功德。亦有过失。有妙行行。亦有恶行。有善根。亦有不善根故。问退阿罗汉。害之得无间耶。答不得。还是有学故。如前说。问此於最後命将断时。必住无学。云何不得无间耶。答於无学身。无恶故心故。谓彼但於学者身中起煞意及加行。非於无学。由无无间因故。不得无间罪(背恩者。释父母逆也)地藏经者。十轮经也。


漫心成逆者。婆沙一百一十八亦云。问彼不了知是阿罗汉。何故得无间罪。答不以了知故得罪。以坏德田故得罪。彼於苾刍众中。起无简择等煞意乐。由此极恶之心。害及罗汉。是故得逆。古师意言。下文价人漫心供佛。今师破云。树神告知。故不須引浪判尅漫也。


得逆罪者。谓不欲煞。作打佛心。是逆之类。非正逆也。故俱舍十八云。要以煞心。方成逆罪。打心出血。无间则无。然母无论第三云。有波逸提。不生善根。亦无羯磨可得除罪也。何者。如比丘瞋心欲断佛命。打佛得提不可忏也(已上论文)。欲煞而打。但合得兰。是煞因缘故。不欲煞打。方可言提也。


佛或阙二者。一理二教也。被异来替。故不成逆。即阙理也。本期成夷。今但得兰。即阙教也。


本兰今兰故者。佛必不由外缘所加煞行。虽然唯应得兰。今事异时。纵异境替。还得兰罪。故云本兰今兰也。本谓加行。今谓事停也。


父等唯一者。此前害佛被异来替。有二门义。一者望本期说。於佛境理教但阙。二者望不可害。於本佛境阙理不阙教。而今害父。被异来替。唯一门义。谓於父上。夷逆俱无。即是理教俱阙也。又言父等者。等取母及罗汉也。


对佛想疑不简趣之同异或二或一者。先释或二者。由实是佛。佛无害义。决不得夷。即是阙教损。由向外缘。同异趣相或疑。以心轻故。復阙理也。次释或一者。阙理同前。而不阙教者。本兰今兰故也。


父等同趣相疑唯一阙理不阙教以本夷今夷故者。唯一义也。本夷今夷者。是容有义。亦非决定也。且如经文。作余人想疑。先结想疑二因罪讫。傥不断命。不必今夷。


教名该三人者。不煞而打佛及罗汉并父。为三打並提也。在家父打得吉。故言全异打在家父。及出家父並无逆罪。故言皆无违理也。


人缘合辨者。此人即是制戒缘也。


五停心中多贪欲故不净对治者。一切有情烦恼偏增。不过五种。为治此五。修五停心。涅槃三十六具说五停。瑜伽二十六声闻地中。亦具足说。如彼论中引经文云。云何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於相称缘。安住其心。谓彼心比丘。若唯有贪行。应於不净缘。安住於心。若唯有嗔行。应於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於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应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於相称缘安住其心。(述曰)谓或有人贪欲偏增。由有贪增之行相故。名为贪行。此贪行者要須缘境。作不净想。心息贪增。方能入道。旧名停心。即停息义也。或有瞋行。令修慈愍。或有痴行。迷於缘性。遂妄执有冥谛梵王等。以为缘起。此应观察十二缘生。正缘起性。以除痴行。或有是我而起慢行。应观身中六界差別。了达无我。以除慢行(四大及空识为六界)。或寻思行掉散心多。令缘息风。止散动行。此並世尊称机设药。而崇乃云。然五停心亦不遍修。於中要者。唯有二门。谓不净观及持息念。今详贪寻理須此二。傥愚缘性等。岂得同然。此出小宗俱舍中偏僻之教。岂能遍达有情机缘。又云贪有四种。一显色贪。缘青瘀等。二形色贪。缘被食等。三妙触贪。缘虫胆等。四供奉贪。缘屍不动等。此贪虽骨鏁能除。以骨鏁中无四贪境故。教比丘修骨鏁观。即能除彼四贪不生。故涅槃云。贪欲病者教观骨相。若作骨观。释此文者。非直即与此文相应。亦復不乖入道次第。若取智度论中五种不净释者。非直不应趣入之门。亦为一切圣教相害。诸师不知旨趣。直见不净名同。引来释。遂成大妨。以此即是念处位收。如何至後中却修持息。今详。骨鏁是缘外身。谓贪欲者。贪他身显形等相。故修骨观。以除四贪。今观律文。乃是自缘内身不净。观成自猒。何得妄判。若作骨观。与律相应。问准何教文。修不净观。缘他缘自。有差別耶。答瑜伽二十六。声闻地中。不净观门总有六种。以除五贪。破迷记中已广释讫。今不具陈。但述要者。谓贪有两。一於内身。欲欲色欲贪。二於外人。婬欲婬贪。不净亦有二。一者依内污秽不净。谓内身中髮毛爪齿等三十六物。二者依外污秽不净。谓或青瘀。或復脓烂。广说乃至或復骨鏁。或便秽等。此二种中。由内污秽不净所缘。令於内身欲欲欲贪心得清净(此则缘於自内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以用对治希外欲境之欲贪也)。由外污秽不净所缘。令於外身婬欲婬贪心得清净。婬相应贪復有四种。一者显色缘青瘀等。二者形色缘变赤等。三者妙触缘於骨鏁。四者承事缘於散坏。准此论判。足彰内外。故知所引五种不净。是缘内身。与律符会。以律文中猒内报故。


已辨正理。次述崇意云。五种不净。是念处位。凡修观法。要从五停。次入念处。今五不净既是身念。如何後文却教持息。以其息是五停故。若从念处。却修五停。故知乖理。今详。智度论二十一释。身念中明此五种不净。彼意欲辨三十七觉道品法中四念处位。通初习业。若五停心。若总別念。皆是道品之中四念处摄。如何但见四念名同。即浪判为七方便中四念处住位。又教持息为寻思行。教修不净。乃为贪行。所为全殊。何名趣次。又准智论。息念亦是念处所收。宁得局判。为五停位。故彼智度论五十三云。復次須菩提内身中修身观时。一心念入息时知入息。出息时知出息。广如彼说。此等並约通名四念。但缘色法。以之为境。即名身念。缘受心等。准此亦然。是故有漏无漏观门。无不皆收入四念住。何得五停。不入念住也。经论法相甚深甚深。或合或离。乍通乍局。愿除滞执。审察真诠。


身贪有五种者。此乃古德搜括经论。立斯五种也。一者财贪少欲来治者。诸论皆言小欲喜足(旧名少欲知足)。俱舍二十二云。言喜足者。无不喜足。言少欲者。诸无大欲。问所无二种差別云何。谓於己得妙衣服等。更多求者。名不喜足。若於未得妙衣服等。多希求者。名为大欲。世亲破云。岂不更求。亦缘未得。此二差別。便应不成。故应说言。若於己得不妙不多。怅望不欢。名不喜足。若於未得。求妙求多。名为大欲。与此相违能治之法。名为喜足。乃以少欲。二者色贪说不净行。三者婬贪舍无量治。俱舍二十九云。毗婆沙说。欲贪有二。一色。二婬。不净与舍。如次能治(色谓显形等可意也。婬谓婬欲也。有人言非婬欲者谬也)。杂心第九亦同。俱舍世亲復別释云。理实不净能治婬贪。余亲友贪。舍能对治(此是舍。即是四无量中。舍无量也。此二皆以无贪喜根。为〔答〕性)。四者名贪示众生空者。成实论。於五阴中。假名众生。执此假名为实生。而生贪爱。名曰名贪。故成论十三贪因品云。染着假名。则贪欲生。第二十三智相品云。如瓶中无外。名曰空瓶。如是五阴中无神我。故名为空。五者法贪空治者。既达生空。復观五阴实为空故。第十四身见品云。復以空相。灭五阴相。又云。五阴散灭。是为法空。广说如彼。


能变除不净者。彼论长行云。食以上馔众味肴饍。经宿之间。皆为不净。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为不净。况人衣食。(述曰)四大合成此身形质。名为身性。身性能变食为粪除也。智论二十六云。或作猪狗常噉粪除。故知除即粪也。


初举前第二等也者。如上科文。为四。一依病设药。二比丘默念。三顺教尅获。四方求舍命。今此第二大文亦四。初有三文。如次重举前大段中後三文也。


见论鹿杖沙门作沙门形相者。见论第十云。作沙门形。剃头留少周罗髮。着坏色衣。所覆身一。以置肩上。入寺依止。皆比丘拾取残食。以自生活(已上论文)。见论第十。婆裘河者。世间有人言。此河能洗除人罪。鹿杖沙门念言。我当往婆裘河洗除我罪(已上论文)。此外道执也。


文言杖如塚间等者。多论第三。问佛一切智。何故教诸比丘。令得衰恼。若不知者。非一切智。答曰。尔时不但教六十人。佛教无偏。但受得利有多有少。故无咎也。


佛知众生根业始终必以此缘後得大利。见论第十云。语比丘。我入乐静。半月独住。勿令人来至我所。唯听一人送食。何以如来作如是勅。以观往昔五百猎师。煞诸羣鹿。因堕恶道。经久得出。得生人间。出家为道。五百比丘。宿殃未尽。於半月中。更相煞害。此恶业至。佛所不救。是故如来半月入静。於五百中有凡夫人。是故如来为说不净。因观不净。猒离爱欲。得生天上。若不离爱。生不善处。是故为说令生善处。佛为说已。復作是念。若比丘死。来向我言。一比丘死。或三四死。乃至七死。非可以我神力救护。是故入静。欲息诸讥。使人言佛一切知。而不能断弟子相煞。其中有人答言。世尊入定。是故不知。若佛知者。必当制断。


更说法中文两者。前科文言第二唯愿下请更改观。今此言更说法者。即是其科也。


贪患者。显烦恼也。从烦恼发业。业与烦恼。是集谛体也。


次第反对前煞缘中四句之文者。前说不净观中文四。一依病设药(今此文亦尔)。二比丘默念(此云亦尔)。三顺教尅获(此文亦尔)。四方求舍命(此文第四。即是获果。故知前三。是获果〔咀〕不同前文。为煞因果。故云反对也)。


从伴作名者。理实此观以慧为体。今言念者。由念能令专住一境。念慧想应。俱是心所。故是伴也。俱舍二十二云。契经中说阿那波那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慧由念力。观此为境(境谓息风)。故名阿那波那念以慧为性。而说念者。念力持故。於境分明。(乃至)此相圆满。由具六因。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数谓繫心缘入出息。从一至十。不减不增。恐心於境极聚散故(减十心聚。〔谓〕十心散)。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数减失。於二谓一。二数增失。於一谓二。三杂乱失。於入谓出。於出谓入。离是三失。名为正数。若十间心散乱者。復应从一次第数之。经而復始。乃至得定(先从入数。五入五出以之为十)。随谓繫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息而行。息入出时各远至何所。谓念息入。为行遍身。为行一分。随彼息入。行至喉心脐髋髀胫乃至足指。念恒随逐。若念息出。离身为至一磔一寻。随所至方。念恒随逐。有余师说。息极远乃至风转。或吠岚婆。此不应理(吠岚婆此云迅猛风)。此念真实作意俱故(若假想者。名胜解作意。如观自身为白骨等。若称境者。名真实作意)。止谓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指。随所乐处。安止其心。观息住身。如珠中缕。为冷为暖。为损为益。观谓观察。此息风已。兼观息俱。大种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观五蕴。以为境界(准观五蕴。是四念住位。以其四念。摄五蕴故)。转谓移转。缘息风觉安置後後胜善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谓从四念。引起缘四谛观。从暖渐至世第一法等也)。净谓升进入见道等(等取无学道)。有余师说。念住为初。金刚喻定为後名转(从此已前。有烦恼故。未名为净)。尽智等方名为净(等取无生智也)。婆沙二十六释息念。不繫具叙。思觉者。新名寻思也。


戒本中持刀与人者。安煞具煞。崇云。此释不然。彼自解云。此牒缘中。持刀赞劝。今详。五分第一。初缘自手煞人。制一戒本。又因众多比丘得病。语诸比丘。与我刀绳。与我毒药。与增病食。将至高堓。时诸比丘。皆随与之。佛即呵制。汝等愚痴。自断人命。与刀令死。有何等异。即制第二戒本云。若比丘自断人命。持刀授与。得夷。不共住。又因住病人。索刀绳等。诸比丘言。佛不听我与人煞具。遂教人煞。即观制第三戒本。故知持刀是安煞具。此律文言安煞具者。先知彼人猒患身命。即持刀毒若绳。及余支具。置之於前。乃至广说。故知即是五分缘起。勿谬破之。赞劝等煞。五分律中。皆缘起也。


一念识支托父母胎者。且准萨婆多。十二有支。分为三际。无明与行。立为前际。次有八支。立为中际。理实中有。即属中际。然约增胜。约入胎时。中有後心。缘於父母。生颠倒心。最後一念。结生染识。立为识支。从此续生生有初位。名羯逻蓝。从羯逻蓝。次第乃至鉢罗奢佉。五位之中。未生眼耳鼻舌四根。总名名色。即鉢罗奢法。六处已满。名为六处。出胎已去。根境识三虽復和合。而名为触。然未了知苦乐差別。故或有时触火触刀。但名触位。此意显三五岁来。理实胎中亦有三和。而今胜显。故独标名。次了苦乐。避损害缘。名为受位。此即意显十四十五已来。次起婬爱。名为爱位。次广追求。名之为取。取即是爱。然极增广。別立取名。次因追求积集当业。名之为有。此之八支。名为中际。从此後生。如今时识。名为生支。此後次第至当来受。总名老死。此之二支。名为後际。此三际中。前际即是过去烦恼。并所发行。以之为因。感得中际。前之五支。以之为果。即中际中爱取烦恼。復发者业。以之为因。招於後际生与老死未来之果。彼宗亦名三世二际。谓前七支以为前际。後五支名後际也。广如俱舍第九顺正理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婆沙二十三释之。今云一念识支托父母胎者。辨取中有末心也。俱舍正理並有两释。一释即取中有末心。同时精血。生次後念羯逻蓝等。一释即是中有之末。一念根大依精血生。此精血中有根大。以生次念羯逻蓝等。顺正理师取後为正。然虽中有是不可煞。今且通取入胎位故。故言初识也。或可此律准同大乘。生支即是识支现行。即是创依羯逻蓝识。为识支也。大乘正义。尅性分別。无明与行及爱取支。通於现行及以种子。识等五支以有支。唯是种子。生与老死。唯是现行。略分为四。一者能引支。谓由无明发福等云行。引本识中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果种子令生现行。故名能引。二者所引支。即此识等五果种子。名所引支。三者能生支。谓由爱取。润前识等五果种子及福等行所有业种。转名为有。此之三支。亲生当来生与老死。名能生支。即五果种生现行时。名生老死。由此应知。识支现行。即名生支。故瑜伽第九。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立为识支。復应知了无明与行及爱取有。以之为因。识等五支。是果种子。生与老死。是果现行。故唯识论破论小宗云。一重因果足显轮回。施设两重实为无用等也。广释如唯识第八。


五分似人者。谓四十九日。即是胎中五位。初之四位。如次即为四七日也。次三七日总名鉢罗奢佉。鉢罗奢佉此翻枝枝。此谓第五七日止有形相。第六七日生眼等根。第七七日髮毛等现。总名枝枝也。


自业为四者。一自煞。二身现。相三口说。四身口俱相也。然寻文相。坑塪倚拨与药安具。亦是自业。然不亲为。是故且寄教人中辨。故首律师云。八是自业也。


彼有遣使书故者。谓下释中。遣使为一。遣书开二。合有三遣也。然今列章。但列彼二云。若遣书。若教遣使书。略无初遣使也。下释第十四章云。遣使者。若遣使往彼。汝所作善恶。广说如上。承此口歎死自煞者夷。方便不死兰。今此列章中无也。问此第十四云遣使者。与前第三遣使何別。答前是遣使直煞。後是遣使口歎。令其自煞也。余遣书寻文自晓(余释非理)。见论十一。若教今日煞。受教明日煞。或復反此中。前後亦尔。煞者得夷。教者脱重罪(已上论文)。多论第三。大同也境想释名者。识谓内心。取境像別。问何不名境疑。答文中虽言人疑兰等。而亦由想取像不决。通名境想。亦可得名境疑。而且从初受称也。


境有优劣是非者。总谈上下诸篇。故云优劣。各有本异之別。名是非也。


心有浓淡谬悞者。上下诸篇。境想五句。於中初句名为浓淡。下之四句。名为谬悞。


犯齐一品者。初句齐果罪也(一一果罪约八业明。亦是犯齐)。


犯等四句者。一犯。二不犯。三轻。四重也。


俗者如贩者。谓贩卖戒唯二俗犯。五众不犯也。谤(大二小谤)覆(覆麤罪)。说(说麤罪)。疑(疑恼)。藏(藏衣鉢)。二宿(未具女人同宿)。外局衣食(取衣浣衣赞食指授)。寻此衣食。既是外事。不应在此内报门辨也。又寻夺者。理通内外。应別立门。不应唯就内报中辨。


如谤覆说义该两众者。且谤与说。尼戒本文。无別缘起。直列出之。故知大小二谤。俱五残提也。说麤俱五提也。论其覆麤。尼八夷中覆麤夷戒。及大僧覆麤戒。並云除余人告。故知尼覆四夷八夷。並得夷罪。僧覆四八。但犯提罪。然尼单提復有覆麤戒。直列戒本。故知僧残已下覆之。俱五犯提也。


余通可知者。谓此既辨形报通局。前门復辨道俗通局。其内外门及大小门。虽已辨局。而未辨通。故今須辨。通内外者。如後当知。通大小者。准多论说。取浣通望。尼三众犯。准祗取尼下众衣不犯。如是等类。随应当知。


通四趣者。人天非畜也。


境仍是宽者。加水风空。故不同犯婬也。


如观许等想者。发诤戒境想云。观作观想。廻僧物戒境想云。许作许想也。


染心衣食者。尼受染心男子衣食犯僧残。境想云。染污心染污心想也。


盗夺虫水等者。通损内外也。如虫是内水为外也。


第三有无者。谓诸戒中何戒有境想。何戒无境想也。


二六者。第二篇六戒有也。颂曰。摩麤媒两房(谓摩触二麤媒及两房)。三十有一(回僧物是)。九十十五。颂曰。说地生虫水(说麤堀地坏生用虫水)。日暮赞两足(足初足也)。非残不受酒(非时残宝不受饮酒也)。饮虫并覆观(覆麤发诤)。


二房舍七者。前房四重。一过量。二不处分。三有妨。四有难。後房三重。除其过量也。


盗媒麤坏生各有二重者。盗中一者有主有主想五钱过五钱。二者有主有主想减五钱过五钱。三者有主有主想减五钱。媒中一者。媒嫁媒嫁想。二者人女人女想。麤语者。初麤戒中。一者麤语麤语想。二者人女人女想。坏生中。一者种子生作生想。二者草木生作生想也。


除十者。颂曰。婬触并三二(二麤。二房。二足。合为三二也)。赞暮想为十。除十六戒。同颂曰。三夷媒廻说。堀坏非残受。二虫酒覆麤。发诤等十六。


略出戒本者。尼律中直列戒本。无別缘起也。


摩触五句。人男人男想染心四句。染污心染污心想也。


对便二十一者。盗媒坏各二也。


局此境犯者。此等皆局大僧尼犯。余众则轻。应言比丘比丘想。随应知之。


如祇二随咸有境想者。祇律十八。随举比丘戒云。举不举相越毗尼。不举举想越。举举想提。不举不举想无犯。随摈沙弥戒云。駈想等准前应知。


媒麤等反此者。前言以无所对法故。今媒麤等。有所对法。可为境想。故云反此也。尼覆戒应言麤罪麤罪想等也。


第四门多小者。欲辨此门。要知两义。一者了知三重相对。二者悬谈此门意趣。且三重相对者。一者重轻二境相对。且如人境。望非人境。望非人境。二境相对为境想者。煞皆有罪。名曰重轻门也。人对畜生。道对非道。应知亦尔。二者犯二境相对。且如有主对。无主物。不与而取。名犯不犯门也。不处分等。应知亦尔。三者本异二境相对。於中有两。一者望戒以说本异。如煞人戒人为本境。纵使始终迷人为畜。虽望本期畜是本境。今由望戒即人为本。与上相违。名为异境。二者望本期心。以说本异。如本期心。欲煞人境。今还对人趣煞方便。称之为本。起方便後。有境差来。始名异境。故应了知本期望戒二种本异。第二悬谈此门意趣者。古师一向定判煞婬触麤语等。为重轻门。盗覆说等。为犯不犯。然覆说中。麤非麤想者。非麤一向谓全非罪。故知亦是犯不犯门。今师破彼定判之失。且如杀人。人对畜等。可是重轻。若对杌木。即犯不犯。故知不定也。盗对无主。是犯不犯。对非畜物即是重轻。亦是不定也。或有唯是犯不犯门。如处分非时等。又应了知。据律现文。境想唯据本期本异。结罪亦是唯结本境。疏中所辨古今意者。欲摄多义。通据本期。及以望戒。两种本异。既明本罪。亦兼异罪。随应当知(次当释疏)。古师释中。转想及本迷並得夷兰罪者。並释五中第三句也。转想意显本期本异。本迷意显望戒本异。两本並夷。两异俱兰。故云並得夷兰也。汎论诸戒□第三句者。婬酒两本。皆犯究竟。所余诸戒元期本犯(犯因罪)望戒本者。一向不犯(疏意且然。义实不尽。如上方便义中破之)。


若煞妄摩触及二麤等者。二麤谓是二麤语也。此等並约有情之中重轻门并也。


本迷二境者。谓迷犯境。为不犯境。此即缘二境迷也。


何以覆说第三麤非麤想落闻通者。此难意中含有两势。一者汝言轻重定有。第三何以说麤非麤想。是重轻门第三落开。二者以彼二戒麤非麤想是轻重故者。汝莫定言。麤非麤想是犯不犯。上篇相对。即是重轻门。故为如此。好者定判即妨也。


重轻之中位有其三者。先且总述疏中意者。重轻门中进入不犯。便具二门。一重轻门。二犯不犯门。又辨犯不犯门。退就重轻。亦具二门。一犯不犯门。二重轻门。就前重轻具二门中。位即成三。谓将定五以为一位。以戒四五復为两位。故合三也。就犯不犯门位亦成。亦谓定五及戒四五。合成三也。然寻疏中两处三位。名虽是同。而於重轻门中。释或四五。纯就本迷释之。於犯不犯门中。释或四五。乃即双就转想本迷两义而释。由此故令读诵之者。心生迷乱也。


先辨重轻进入不犯三位义者。疏云。若转想定五者。转想本迷。一向定五。然易解故。疏中不重释也。次释或四五。以其难晓。是故疏中重释云。云何或五。若想对二趣已下。是约重轻门本迷为五也。又云若想对无情已下。约犯不犯门本迷为四也(此即先约重轻通入犯不犯门。纯约本迷释或四五讫也)。如似覆说类前亦尔已下。正破古人所辨覆说。一向唯就犯不犯门。本迷局四。今师意云。若对下三篇。亦是重轻门摄。即本迷应五。故疏云。若对下三轻重应五也。又亦得就犯不犯门本迷为四。是以疏云。然落开通此是全谓非罪而说者。无犯故然(即是破古本迷局四。而显今师本迷通或五四也)。次辨犯不犯门退就重轻三位义者。疏云若准此义犯不犯位亦有三已下是也。此门戒四五。即是双就转想本迷释也。疏云。作想转迷者。如次即是本迷转想之异名也。


犯中无重轻者。谓不处分一向残罪。不同煞等人畜夷提也。


余准可知者。下篇类准也。谓如学家受食。高下着衣等。並犯中无等。並犯中无重轻也。


通约本异二境者。据义非文。文唯辨其本境罪故。名据本境四即齐四等。据文非义也。然婬酒戒。本迷本境。亦有五句。今言迷四。且谈余戒也。崇师广叙此门义说。彼即破云。若言相对三趣。犯境起迷。以吉罗故。


为斯具五者。如似始终迷人。作非人想。煞人无罪。非人有吉。此吉乃是异境上吉。何开境想第三句事。斯既非本。不合预入境想阶次。今详。此据望戒本异。故无失也。又云。煞中亦有非畜为重轻门。亦有非情为犯不犯门。何須先约重轻作三位也。次犯次犯不犯。更作三位。今详煞中須进。盗中須退。故亦无失也。又叙此疏中。若据大境四即齐四节。遂即破云。又此境想位通本异。如何局言若据本境。今详境想。境虽本异。而论结罪。唯结本境。故言若据本境。故亦无失也。更有多言。准例应故。


五等之差余亦类然者。余戒类然也。上文两戒。虽有境想。然其初戒。境想义异。盗戒之中。復但四句。故並不对。以释义门也。

   

○大妄语戒


圣人有正语业命。故决不妄语也。


空慧定者。准此律中。即是无色定中空处定也。然准十律第二卷云。目连入无所有处定。与此不同也。


目连语滥者。滥似妄语也。


以出世间法诳他得罪者。不然。应言以过人法诳也。以其有漏定等诳人亦夷。而非出世法也。下准应知。


余吉是凡者。谤妄两提之下因吉也。


兰吉二妄通诳三趣者。妄谤因兰。即是诳人。若称胜法对非人兰。即诳非人。若对变畜称圣得兰。即是诳畜。故知兰妄通诳三趣也。次论吉罗。提下因吉。即是诳人。对非人妄兰下之吉。即诳非人。对不变畜大妄得吉。即是诳畜。故吉亦通诳三趣也。


第三虗实者。谓境虗实也。如妄语时身中。实无胜法可缘。名为境虗。由实不得。圣知在身。故心既知无胜法可缘。而口违心。復是心虗。故俱虗也。


兰吉两妄义同上二者。三趣兰吉。随其所应。若称圣法。即是俱虗。若称凡法。唯取心虗犯也。


残提二妄境难是事通於内外非是圣法无问境之虗实但使心虗皆成妄语者。意说大妄。约理而成。颇有约事亦成妄不。故今释云。境虽是事等也。首律师云。自三根名内。他三根名外也。


彼人不清净者境实心虗者。如下文言。若彼人不清净。不见闻疑。彼犯波罗夷。便言见犯僧残。此即显其境实心虗也。


有想不妄可得出者是境虗心实者。傥若出者。作文应言。若彼人不清净。不见闻疑。彼犯波罗夷。是中有见闻疑想。便言见闻疑犯。若作此说。便称实心不成谤罪。是故谤戒不得出也。今详此句。名境虗心实者。无实三根不称口说。名境虗也。心中横想。谓有三根。口说称心。名心实也。疏意虽亦然有违妨。前句既约彼人不净。名为境实。何故此中不约不净。名为境实人此既约无实三根。名为境虗。前句何不约无三。名境虗也。今且为救。汎论境界。或二或三。所言二者。一是心内所现想境。如实无三横想。谓有当横想心有三相现。二是心外实事之境。曲开为两。一约实行。彼人不净。二约实相。彼人身上。实无三根。即以无三名为实相。今者为成句数差別。所以前句境实心虗。即取实行以为境实。今此所论。境虗心实。即取实相以为境虗。後诸违妨。咸准此通也。


残提义同者。谤残妄提也。


离为六心者。谤残妄提。各离六心也。下虽有文。今欲辨异。故須悬叙。且谤六心者。第一句云。彼人不清净不见闻疑彼犯夷。便言见闻疑犯得残。第二句云。彼人不净不见闻疑彼犯夷。生见闻疑想。後妄此想。便言见闻疑犯得残。第三句云。彼人不净不见闻疑彼犯夷。是中有疑。便言无疑见闻疑犯得残。第四句云。彼人不净不见闻疑彼夷。是中生疑後便妄疑。便言见闻疑犯得残。第五句云。彼人不净不见闻疑彼犯夷。见中无疑。便言有疑见闻疑见闻疑犯得残。第六句云。彼人不净不见闻疑彼犯。是中无疑。後疑妄无疑。便言见闻疑犯得残。次辨小妄六心者。第一句云。不见闻触知。言见闻触知言提。第二句云。不见闻触知。有见闻触知想。便言不见闻触知提。第三句云。不见闻触知。意中生疑。便言无疑见闻触知提。第四句云。不见闻触知无疑。便言不疑不见闻触知提。第五句云。不见闻触知无疑便。言有疑见闻触知提。第六句云。不见闻触知无疑。便言疑不见闻触知提。復有一六。第一句者。见闻触知。言不见闻触知。反前广说。此二六中。若境若心。随其所应。称口所说。名之为实。不称口说。名之为虗。然就境中有三重境。如前已辨。随应决了。如应当知。


对小妄辨异者。谓举谤六对小妄六以辨异也。此中辨异境虗实。並约实相境判也。


咸是境心俱到者。即是虗也。谓境心俱虗也。前辨四句云。彼人不清净者。境实心虗。今此復言六心皆是境心俱到者。前据实行境说。此据实相境说。故不同也。


如自言毗尼者。下灭诤犍度。制自言治法文中。但言自今已去与诸比丘制自言治法。既不简別。故一切犯皆问自言也。


解有多说者。即古今说不同也。章中两说。前说即是云遵同说。故云多说。


須有自言者。谓律文中。就易治者说。故須有自言也。


僧尼二覆不同者。尼覆夷戒。由罪重故。須众治罸。故戒本云。若比丘尼知比丘尼犯波罗夷。不自发露。不语众人。不白大众。若於异时。彼比丘尼。或命终。或众中举。或休道。入或外道众。後作是言。我先知有如是如是罪。是比丘尼夷不共住。(述曰)既云彼作是言。我前知有罪。即是不问白言也。大僧覆麤戒中。既无自言。良以非坏众故。故不同也。


今此戒中有不问自言者。缘中根本。慰问比丘。汝等以何方便。不以饮食为苦本。不问犯彼即自言也。实得道戒。下开文中。增上慢人。亦是不犯。以无缘起。不牒入戒本也。


除梦亦尔者。漏失缘有。即牒入戒。梦婬亦开。缘无不牒也。然不要缘有即牒。故章云。云沓婆等。相差別也。制意应云胜过人法。非是愚夫之所能契。以未得故。已下如章。诸言圣法。皆改为胜者好也。或如瑜伽论云。善故名圣。无漏故名圣。义即通也。


作境实或提吉者。向未具说提。不同意比丘说吉也。


或全无犯者。向同意说也。


阙五作非过人法兰者。多论第三。若实不诵。自言诵阿含毗昙。自言毗昙师律师。坐禅阿练若。尽兰。阙六或得兰。虗称他圣。或教他自称也。


具七方便者。阙通有一。阙別有六。言六者。阙初境差。阙二想疑。阙七八即余三也。下诸戒更不辨也。


反名前事者。意说六年。未羯磨受。但可相依说为师弟。後结集家。名前相依。以为和上。


舍和上等义亦同尔者。初戒中舍和上文。亦同此释也。尊者曰。此义不然。五年未制羯磨受戒。明知未有舍和上事。事既未有。云何反名。若但相依说名和上。舍此和上。应不失戒。故知初戒结集之家。集一代事。本自无妨。此戒和上。可如前释。通名和上。和上此翻学故。未曾有经。诸天称野干为和上也。今详未曾有经。是为经也。


文三可知者。一礼觐。二慰问。三实答也。


文言或有实或无实者。祇第四云。佛问为实尔不。答云。世尊我赞三宝舍利弗等是实。自赞不实。佛言。宁散灰土利刀破腹。不妄称圣而得供养。


说戒文二者。初戒科文云。初明戒本说之仪则。比丘义已下广解戒本四句之相。章引十律。


蹔伏烦恼者。彼律第二云。因別相观定。故贪嗔不起。戒本中配生法二空及初果者。准成实宗。创学生空观。五阴中不见众生。次学法空观阴体空。得空解时。名入暖等。然犹有相之所间杂。後观纯熟。无相决定。不被相间。名入见道得初果等。如初卷记。以广分別。崇云。此生法空言深违理教者。成实理教。现有明文。何因说违也。疏意虽尔。今更別解。实无所知者。下自言之中。不知不见是也。准下释相云。不知不见者。实无知见也。诸无间道说之为知。诸解脱道名之为见。或可创达名知。重推名见。此之知见。通摄一切有漏无漏。修慧所摄一切观门。实不知见。故云实无所知也。


自称言我得上人法者。总显违心妄说胜法也。准下释中。有总有別。且总释者。信戒施闻。智慧辨才。名上人法。且人法者。谓人身中阴界入法。今上人法超过人法。即是信戒乃至辨才。此是出要。名上人法。信为初入。戒为法器。施为资粮。引闻思修。律云智慧。即思修也。修慧既满。依证分別。为人宣说。故須辨才。问信戒施闻。及以思慧。既非过人。何用明之。答得修慧者。信等方满。自显己满。故成夷罪。非谓直称信等而已。次別释者。如後律文。即於修慧。相应随转。开十四章。如後应知。


我已入圣智者。別显无漏过人法也。


胜法者者。別显有漏过人法也。余文易了。


文言信戒者。章云。理解之信者。意显缘三宝。得无漏信也。戒即无漏道俱戒也。此二即是四证净体。亦名四不坏净。如上受缘中已略分別。


文言施者。疏主意说。无贪善根。与胜法应也。


辨才。即四无碍解。至下受戒犍度明之(法义词辨)。


身念处等。如上偈序中略释三十七品中辨之。


不放逸者。善大地十数之中。不放逸数也。然此意显与胜法相应心所数也。


精进者。章云正对。今详。且可五根五力觉支中。进根进力进力觉支进道支也。此亦善大地中精进也。


初门有三者。谓依成论入道次第。初得生空。次得法空。後入见道。断见道或。得初果等也。谓从五停心位。乃至念住。学观生空。如章云。从身念观得生空之解。此显五停心位。观身不净。与念住位。以为加行。观境虽同。对治有异。谓五停位对治贪行。身念位中对治例然。此二位俱缘於身以之为境。观为不净。或苦空等。通名身念也。故成论十四身见品云。初教观身。破男女相故。次以髮毛等。分別身相。但有五阴。又第十七灭法品云。观空者不见假名众生。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五阴中。无人故空(已上证生空)。


越度生死者。当越度之。非谓生空位中已得越度也。


次入法空者。如章配修习已下文也。即灭法品云。有实五阴心。名为法心。善修空智。见五阴空。法心即灭。又云。若证诸阴灭。则五阴不復现前。成假名因缘。又云若破坏色是名法空(且举灭色阴)。身见品云。五阴散灭。是为法空(且举五阴灭也)。然详创入法空位中。名入暖位。乃至次第入世第一。故第三卷四法品云。又以无常等行观五阴时(谓无常苦空行。以观阴灭)。生顺泥洹下暖善根。能令心热。名为暖法。暖法增长。成中善根。名为顶法。顶法增长。成上善根。名为忍法。忍法增长。成上上善根。名世第一(已上论文)。然此四位。虽观法空。犹被有相之所陵杂。故灭法品。引法印经说。行者见色等。无常败坏虗诳厌离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净。是人於後。见五阴灭。是观乃净。故知诸阴灭。(述曰)暖等位中。用无常观。引起空观。故观无常。以知虗诳。然虽观空。而未决定见诸阴灭。後决灭时。观得清净。方名入道。如章意显入见道後配守护已下文也。故彼第三卷四谛品云。见五阴灭。名初入道。从是次得七菩提分(已上论文)。


解融莫二者。能观智解融会空理。平等无二也。问所缘空理即是灭谛。为有体不。答准彼宗中。空无有体。故二十四五智品云。问曰。泥洹非真实有耶。答曰。阴灭无余。故称泥洹。何所有耶。又云。以尽灭故。名为泥洹。犹如衣尽。更无別法。又云。问曰。令无泥洹耶。答曰。非无泥洹。无实法。见或永移者。入见道永断见惑。故称永移。谓离身中也。问彼宗初果已证无相。後後诸果更何所作。答虽证无相。有时还生。故須数修令相永灭。故五智品云。问曰。以无我智能灭诸相。第二智等更何所用。答曰。诸相虽灭还生。是故須第二等。乃至随於何时。诸相灭尽。更无相生。尔时名阿罗汉(已上论文)。上来成立虽已备陈。然崇破云。寻破云。寻此妄情转违理教。岂有念位中已得二空无相。夫人空者声闻所行。法空观门菩萨位有。如何忽以此言配文解释。此违入道次第。亦乖经论宗途。此寻旧疏数本皆然。如是重抄。获何福利。唯显造者不善宗文。復益学人妄传无义。故今改踪。聊申正解。依前重写。恐转成非。冀诸智人。思文察义。希弘圣旨。永播真诠。拾遗抄云。夫论二空无相。非凡所尅。岂有身念位中已得成就。又人空者。声闻所修(广说乃至)。此违入道次第。亦乖大小宗途。今详。身念引起无相。谁言身念即是无相。又復法空出自成实。龙猛菩萨亦有明言。故智度论第四十云。佛後五百岁。分为二分。有信法空。有但信众生空。言阴是定有法。但受五阴者空。(述曰)世间执我能受五阴之身。此则空也。又云。復次我空易知。法空难见。所以者何。我以五情求之不可得。但身见力故。境想分別为我。若法空者。色可眼见。声可耳闻。是故难知。(述曰)既言有信有不信者。明是声闻之所诤论。不应云是菩萨所诤。以其菩萨必信法空故也。问声闻若许证法空者。与菩萨何別。答声闻但了五阴身空。未必了知不离唯识。岂同菩萨遍达法空了唯有识。若尔何故唯识等论。唯证生空。答不能尽证一切法空。故隐不说。犹如声闻。亦能少分断所知障。而非全断。故但说其断烦恼障。故不相违。上来虽且顺疏消释。窃寻文相。应須更释。今暇论也。


究寻道理位应局定者。谓且竪通诸门之义。故云类然。一一门中约位横尅。则不如是。故云位应局定也。且如文言。自言持戒。若无漏戒。见道初起守护观察。名初入道。故守护前诸文应劫。即非一向始终相似。不得定言余皆类然也。


空无相等者。萨婆多宗。四谛各四行相。苦四行相者。俱舍二十六且一释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我。集四行相者。如种理故因。等现理故集。相续理故生。成办理故缘。譬如泥团转绳水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灭四者诸。薀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众患故妙。绝众灾故离。道四者。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空无相等三三摩地。随配如章。俱舍二十八云。无相三摩地。谓缘灭谛四行相应等持。涅槃无十相。故名无相。缘彼三摩地得无相名。十相者。谓色等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谛十种相应等持。非常苦因。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故。能缘彼定得无愿名。皆为超过现所对故。空非我相非所厌舍。以与涅槃相相似故。


因言正受者。崇云。梵云奢摩他。此翻云止。止者是定。言正受者。译者谬矣。今详。梵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谓离沈掉平等而至。故云等至。此即定之异名。旧制正受。即离沈掉。故名为止。领受至身。復名为受。处处经论。皆言无想等。至未曾见名无想止也。


八背舍。或名八解脱。对此略以六门分別。一辨差別。二释通名。三明相別便释別名。四出体性。五依身依地。六相生次第。且初门者。总寻一切大小教文。有五差別。一有对治障门。二引神通门。三断烦恼门。四不共德门。五转弃背门。小宗多明转弃背门。大宗多明对治障不共德门。小宗全阙。引通断或。小隐大显。然上来伐诸家章疏。偏通杂引。讥不可依。如瑜伽注。已广分別。今且略依弃背一门。以示其相。或因义便。少显余门。


第二释通名者。婆沙八十四云。问何故名解脱。解脱是何义。答弃背义是解脱义。问若弃背故名解脱者。何等解脱弃背何心。答初二解脱。弃背色贪心。第三解脱。弃背不净观心。四无色处解脱。各自弃背次下地心。相受灭。弃背一切有所缘心。故弃背义是解脱义(此即释弃背门)。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心於烦恼解脱清净。故名解脱(准此示显断烦恼门)。大德说曰。由解脱力而得解脱。故名解脱(准此。亦显引胜德门)。脇尊者曰。有所背舍。故名解脱(背即弃背。舍即舍烦恼也。此即二门合辨)。


第三明其別相。便释別名者。先列名。次方辨释。且列名者。八十四云。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俱舍二十九云。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此显弃背门。若约余门。但应云空无边处解脱。下准此知)。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具足住解脱。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次辨释者。初二解脱。其相稍隐。今以理推。自有二门。一者初修。二者後起。且初修者。婆沙八十四云。有色观诸色者。谓内各別色想未离未舍未除。观诸色者。谓为离舍除内各別色想。由胜解作意。观外诸色。若青瘀。若脓烂。若膖胀。若骨鏁。是初解脱。(述曰)若已离欲。虽於欲境无有贪爱。然亦见其青黄赤白等可意之相。於斯可意色境之中。未能观为青瘀等相。由別色想未舍未除也。今为舍除内色想故。故修胜解。观外诸色。作青瘀等。次辨第二解脱。且诸初修者。八十四云。内无色想观外色者。谓内各別色想已离舍已除。观外色者。谓不为离舍除内各別色想。而胜解作意。观外诸色若青瘀等。(述曰)谓已能观作青瘀等。故名已除内別色想。而復欲令观用转胜。更观外色作青瘀等。上来已辨初修义讫。次辨後起者。问既是後起。必知内色已舍已除。是则应名内无色想。何得復名内有色想观外诸色名初解脱。答有二义故。名为内有色想观外诸色。一者定前加行。不起分別。我今此身。内无色想。而直作心观外诸色。名初解脱。若於加行。先起分別。我今当作内无色想观外诸色。此即名为第二解脱。观麤而復劣。第二解脱。细而復妙。故不同也。故婆沙云。復次加行由无色想究竟时。观外色故。名内无色想观外诸色(大乘宗中。具有初修。及有後起。如杂集论。今不暇论)。第三净解脱。婆沙八十四意说。第三解脱。亦是内无色想观外色。然第二观缘不净境。若第三观缘净色境。何以然者。谓观行者。为试善根。若观不净。不起烦恼。未知观净起烦恼不。又观不净。令心沈蹙。今令蹔悦。故復观净。俱舍二十九。两义同此。然此但能总观净相。不同胜处能別分別青黄赤白也。身作证言後当解释。第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者。八十四意云。超诸色想者。谓眼识相应想。灭有对想者。谓灭耳鼻舌身识相应想。理实离欲界染时。已超鼻舌二识相应想。离初虑时。离余三识相应想。今者復离第四静虑染。起彼所依。是故说言超诸色想。灭有对不思惟种种想者。谓不现起第四静虑意识相应诸杂乱想。入无边空者。修此观时。於加行位。思惟墻上树上舍上诸虗空相。取此想已。假想胜解观察空相。展转引起初无色定。今详。若以六行离染。即猒下地为苦麤障。缘空相为静妙离。故从加行以为其名。名空无边处也。既修成满。亦能遍缘四圣谛境。及以虗空非择灭境。復於空处善四薀法。得获成就名具足住。第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者。谓加行时。思惟清净眼等六识。取此想已。假想胜解观察广识。展转引起第二无色。此即名为超於空处。余义准前。第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者。谓修此时。弃舍下地。缘於广识无边行相假想之心。名无所有。余义准前。第七超一切无处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者。谓復止息无所有处麤心心所。非如七地有想定故。名为非想。非如无想及灭尽定。故非非想。余义准前。第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者。修此之时。如婆沙百五十二意说云。若入无想定。作出离想。计为涅槃。若入灭尽定。由猒想受。作止息想。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静虑。次入第二静虑。如是乃至入无所有处。次入非想非非想处。於非想非非想处上中下心。从上入中。从中入下。下品断入灭尽定。譬如女人续毛为缕。除去麤者。縎缋细者。乃至将尽。以手绳之入灭尽定。俱舍二十九意说。定前有三种心。一者想心。二微细心。三微微心。从微微心後。方入此定。又俱舍云。何故经中第三第八。说身作证。非余六耶。以於八中。此二胜故。於二界中。各在边故。(述曰)一由胜故。谓实八种。皆依身证。而三八胜。独得其名。二由边故。第三唯依第四禅故。第八唯依非想地故。顺正理第八十。有一释云。唯第三八说身证者。举二边际。类显所余色解脱中。净为边际。於诸无色灭定为边。此意义同。对法第十三云。谓由第三。於有色中。障断尽故。各证转依。名身作证(谓转依名身也)。上来既已广辨相讫。其差別名。随义自显。


第四出体性者。俱舍云。八中前三。无贪为性。近治贪故。并其助伴五薀为性。次四解脱。以四无色定善为性(此简无记染及散善)。一释通取近分地中诸解脱。一释唯取根本地中立为解脱。顺正理意。将後为正。婆沙八十四。以四薀为性者。通眷属说也。第八解脱。即灭定为体。婆沙云。以不相应行薀为性。是也。


第五依身他地者。先辨依身者。婆沙八十四云。初三解脱。依欲界身起。想受灭解脱。依欲色界身起。余四解脱。依三界身起。大乘宗义。如瑜伽注。此无暇辨。次依地者。婆沙俱舍意云。初二解脱。能治欲界及初定中显色贪故。依初二定。第三解脱。依第四定。以第三空。胜乐所迷。故依第四弃不净观。四无色解脱各依自地。灭定解脱依非想地。唯大乘宗。初二解脱各依四定。余同小乘(亦如瑜伽注释)。


第六相生次第者。婆沙八十五云。从解脱入胜处。从胜处入遍处。又云。小善根名解脱。大善根名胜处。无量善根名遍处。此同瑜伽第十二云。修观行者。先於前缘思惟胜(此显解脱)。次能制伏(此显胜处)。既於制伏得自在已。後即於此遍一切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此显遍处)。又云。譬如世间瓦金铁师和泥等。未善调练。解脱位亦尔。如善调练。胜处位亦尔。如调练已随欲转变。遍处位亦尔。所余广义。如瑜伽注。上来略辨解脱义讫。胜处遍处准此应知。谓八胜处。即从初三解脱流出。遍处即从後四胜处之所流出。加观四大及以空识。义准解脱。不復繁论也(次随疏释)。


灭二十一心心所法等者。有宗诸心。於一切时。必与通大地十法相应。今欲入定。加行必善。復与善大地十法相应。即是二十。并第六识为二十一。余识不能隣次入定。故不说之。然灭一心起一定体。定体即是不应行。別有实物。能遮於心令其不起。或有欲令灭二十二心心所法。谓随忻厌二心加行入定。随灭忻厌中。即二十二也。然忻厌心。若心所中別建立者。可作此说。若或不立。即前说为足也。


除入正受者。或名胜处。章云除犹舍入者解。意显舍者胜烦恼故。解即悟入义也。理实入者处也。古译为入误也。婆沙八十五。问何故名胜处。胜处是何义。答胜所缘境。故名胜处。復次胜诸烦恼。故名胜处(已上论文)。言制入者。入即是处。处谓外境。胜解作意制伏境故。名为制入。初二胜处即初解脱。次二即是第二解脱。後四即是第三解脱。有差別者。解脱是劣。胜处是胜。又前弃背。今即制伏也。


一切入正受者亦名遍处。一切是遍。入即处也。婆沙八十五云。问何故名遍处。遍处是何义。答由二缘故。名为遍处。一由无间。谓托青等胜解作意不相间杂。故名无间。二由广大。谓缘青等胜解作意境相无边。故名广大。大德说曰。所缘竟广。无有间隙。故名遍处(又云)。从净解脱入後四胜处。从此入前八遍。此中解脱。唯於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別青黄赤白。後四胜处。虽能分別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非唯分別青黄赤白。而亦能作无边行相。谓观青等一一无边。復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次观地等。一一无边。復思此所觉色。由何广大。知由虗空。故次起空无边处。復思此能觉。谁为所依。知依广识。故次復起识无边处。此所依识。无別所依。故更不立上为遍处(论文云)。问解脱胜处遍处。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可知)。復次下品善根名解脱。中品善根名胜处。上品善根名遍处等。如彼广解。


自言有道者。古师依成论十一。定具者不然。此中意明成大妄语。答言持戒余食知量。减损睡眠。岂成大妄。故依舍利毗昙解者为正。或有疏本阙者。是前出疏本。宜写足之也(次当配释)。成论二十一。遍释其相。彼论初五。定具品中。列名者。章中不次。彼(论云)七具善信解。八具行者分。余同章中也。


一清净持戒者。论曰。问云何名净持戒。答若行者深心。不乐为恶。非谓畏後世及恶名等。名净持戒。又说戒为平地。能观四谛。又法应尔。若无持戒。则无禅定。犹如治病。药法所須。如是治烦恼病。若无持戒。则法药不具。


二得善知识者。论云。问曰。何故但说善知识耶。答经中说。阿难问佛。我曰安座一处。作如是念。遇善知识。则为得道半因缘也。佛言莫作是语。善知识者。则为得道具足因缘。所以者何。生老病病死众生。得我为善知识。则皆解脱。


三守护根门者。论云。行者不可閇目不视。但应一心正念现前(此即根律仪)。


四饮食知量者。论云。问曰。饮食以何为量。答曰。随能济身。若食不增冷热等身病。贪恚等心病。是则应食。


五损於睡眠者。论云。问睡眠强来。云何除遣。答行者见得人身。诸根具足。得俱佛法。能別好丑。是为甚难。今不求度。何当得脱。故勤精进。以除睡眠。


六具足善觉者。论云。若人虽不睡眠。而起不善觉。所谓欲觉。瞋觉。恼觉。若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利他觉等。宁当睡眠。勿起此等诸不善觉者。於非亲里中。欲令得利。令其实贵安乐。能行布施。不应起如是觉。何以故。不以念故令他得乐。俱自以此坏乱定心。利少过多故。


七具善信解。论云。行者若能好乐泥洹。憎恶生死。名善信解。


八具行者分。论云。如经中说。五行者分。一谓有信於谛宝。心无疑悔。二不謟曲。以质直心。是则易度如人向医具说病状。则易救疗。三少病。若多疾病。则妨行道。四精进。为求道故常勤精进。五智慧。以有智故得果。此第七八。疏中翻倒也。


九具解脱处。论云。五解脱处。一者佛及尊胜比丘。为之说法。随其所闻。则能通达语言义趣。以通达故。心生欢喜。故身猗。身猗故受乐。受乐则心摄。是初触解脱。二者善讽诵经。三者为他说法。四者独处思量诸法。五者善取定相。谓九相等。皆如上说(取定相者。先至塚间。取青瘀等相明记在心。还至住处一心等想)。此五之中。前三显闻慧。第四思慧。第五修慧也。能生解脱之处。处是生长门也。如瑜伽第十四。应知。


十无障者。无三障。若离诸障。则堪受道。


十一不着者。不着此岸彼岸。木淡中流。此岸谓内六入。彼岸谓外六入。中流谓贪喜等。


次述正义。依舍利弗阿毗昙。解十一支道者。问宁知此论。与律相应。答今推律。此律是法藏部。如上分部义中略已辨说。然佛灭後。三百年余。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五部。皆弘舍利弗阿毗昙。如部执疏及智度论第二说。然法藏部。虽无文说云弘此论。此部亦是三百年後兴於世。舍利弗既是法轮大将。诸部钦重。何所復疑。故集律时。指同论说。又此律说。又五百结。智度论第八云。犊子部。说五百缠。故示义同犊子部义。故所弘论。亦应是同。又准僧祇。第四大妄戒。从三法数增至十。其中亦有四念处等。五解脱处。六出界。六念。六通。九想。九次第定。十无学等相。亦似同舍利弗论十一支道也。若准真谛部执疏说。四分律即是法上部。旧云律师等亦云。此律是法敦部。其是一也。准即正弘舍利弗论。以此推徵。故依舍利弗论。以为正义。崇云。古旧皆取成论十一定具。或依舍利弗阿毗昙。取十一种集数法门。此等並非。今解。谓是逆观十二缘起。以老死支由生故有。乃至行支由无明有。不应復责最初无明以谁为因。故但十一。(乃至)此解顺理不违法相。往哲不识此文。错作异释。拾遗抄云。斯等皆欲配数相当。而不究寻是非道理。然十一支道。义旨全殊。谓是逆观十二缘起等。今详。若言逆观十一。何因不说顺观十二。窃寻经论。大小乘宗。逆顺观法。总十余门。或有逆观五支。或十六。或復十一。或观十二。宁知逆观十二缘起即为正义。然破云。斯等並欲配数相当等者。今寻崇释。亦是以其支名相似。若支名同。即是正义。今应示彼多十一支。且婆沙八十云。四静虑支。名有十八。实体十一。俱舍二十八亦同此说。又婆沙九十六云。尊者达罗达多。作如是说。世尊有时说一支道。有时说二。乃至有时说三十七。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准此中。復有一种。十一支道也)。又云。问菩提分法。名有三十七。实体有几耶。答此实体有十一。或十二。上偈序中已述其义。俱舍二十五亦云。毗婆师说有十一。上来既有多十一支。何理定知逆观为正。寻诸观门。数有无量。此戒理合摄法宽多。由妄语时。並容说故。何意要使取少遮多。独取逆观。令义不足。故依舍利弗论。深契正理。义方圆备耳。问舍利弗论十一支中云有六念。岂称六念。即犯夷愆。答僧祇文中。说有六念。良以修定。若心沈蹙。欲策令欣。故修六念也。或在散位。或在定中。並六念。理俱无失。瑜伽十四。分判六念。前三名为归依具足。後三名为得证具足。如彼广说(次当释疏)。十一支道者。释名应云。趣向涅槃名之为道。支分。故支道。支道不同。有十一数。故云十一支道也。彼论十三十四两卷。广释十一支道。不可具叙。今略逐难属当而已。


四向道者。向苦道难行。向苦道速行。向乐道难行。向乐道速行。婆沙九十三。名四通行。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谓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诸钝根者所有圣道。名苦迟通行。即此诸地诸利根者所有圣道。名苦速通行。四根本静虑。诸钝根者所有圣道。名乐迟通行。即此诸地诸利根者所有圣道。名乐速通行。问何故名通行。通行是何义。答能正通达趣向涅槃。是通行义。近分无色。难成办故。所起圣道说名为苦。根本静虑。易成办故。所起圣道说名为乐。由钝根者所起圣道。不能速趣究竟涅槃。故说名迟。诸利根者。所起圣道。疾趣涅槃。故说名速。


四修定者。一者有修定。亲近多修学。得现世乐。二者得知见。三者得慧分。四者得漏尽。多修亦尔。得世乐者。如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成四禅。得知见者。如比丘善取明相。若昼若夜。以心开悟。不覆盖心。得慧分者。如比丘知受想觉。若生若住若灭。得漏尽者。知五阴集。知五阴灭。(述曰)此中意显四禅方便。天眼方便。初果方便。漏尽方便。以立四修。谓欲离故见生死过。故入圣中初胜後极。故立四修也。


四断者。戒断。微护断。修断。知缘断。戒断者。谓防护六根。微护断者。谓分別身青瘀膖胀等。善取其相。是微护断。修断者。修七觉分。离欲无染。知缘断者。如比丘如是思。身不善行。口意亦尔。断三恶行。修三善行。(述曰)瑜伽二十九。释四正断中。分为四断。一律仪断(谓〔花〕已生恶法。修律仪断。即此戒断也)。二断断(於未生恶。为令不现行。故修断断。即此文中〔节〕四知缘断也)。四防护断(於已生善。修令不妄。即此文微护断也)。瑜伽六十六。復以四正断。配四种修。一者得修。谓未生善法令生。即是修断。二者习修。即已生善令增。即当防护断。三除去修。即已生恶令其断灭。义当律仪断。四对治修。即未生恶令不生。谓即断断也。今释此文大意者。律仪断者。谓根律仪。於生已恶。速起正念及以正知。守护根门。名为戒断。非谓身语表无表戒。此但伏现行也。言微诸者。防护力微。未能永断烦恼种子。但於不净观等。已生少分善根。修令增广。微护贪心。不令现行。名微护断。言修断者。未生善根七觉支等。欲令现起。引入现观。故名修断。此意将入现观。修七觉支。不同萨婆多觉支负在修道位也。言知缘断者。谓以圣道遍知所缘四圣谛理。令未生灭种永更不生。名知经缘断。四种皆名断者。断障也。


五解脱入者。第十四释云。五解脱处者(同前定具。是中成论说也)。


五出界者。彼论第七卷释。谓比丘念欲时心不向。念出时善调善修心。是名出欲界。復次念嗔恚时心不向。念不嗔恚。善调善修心。是名出嗔恚界。念害时心不向。念不害善调善修心。是名出害界。念色时心不向。念无色善调善修心。是名出色界。念自身心不向。念自身灭。善调善修心。是名出身界。准瑜伽第十四。约断三界烦恼。立五出界。彼云。修观行者有五种观察作意。能令三界烦恼永断。究竟决定。广说如彼。意云。於欲无欲。自试观察。若或未断。心临趣入。若已断讫。任运弃舍。恚害等准知。於中前三出欲界。第四出色界。第五出无色界。由此应知。出欲色界。显有学人。或通凡夫。出无色界。局是无学。然基法师云。凡夫有学。学观出离。非能出离。今作五观。是无学人。已能出离。名顺出离观。故不说凡夫有学也。今详。法师不寻瑜伽第十四。直见瑜伽第十一文。悬作此释。故违彼论下文也。具如瑜伽注释。


五观定者。观足至顶乃至薄皮。皆是不净。是名初入定观。不观皮血肉骨。但观人识。识住此世。亦住他世。是名第三入定观。乃至復观人识不住此世。而住他世(言乃至者。谓以观人骨也。等为加行。復唯观识)。是第四入定观。乃至观识不住此世。亦不住他世。是第五入定观。(乃至言准前应知)今略述意。如婆沙第四十。名五现见等至。彼意。初二观法。异生圣者皆得。第三是预流一来者所有。第四不还所有。第五罗汉所有。世尊此五说为无上。瑜伽十二。名五现见三摩鉢底(此翻为等至也)。意说。五种皆是己见谛者所有。故名现见。谓现见谛理已後。而修此观。故受因名也。婆沙意说。现见。现谓由眼见色。引生此观。故云现见。後三观识亦由见色展转引生。故名现见。与瑜伽不同也。於此五中。若是罗汉作观者。初二随应通自身他身不净。第三观预流一来身中识法俱住二世。谓住现所居世。应更受生。及亦应往二界受生。故云此世他世也。第四观不还人身中识法。唯往他世。第五观罗汉识一切生书。大分为知不净无常也(余人起观。准此应知。广如瑜伽注释)。


五生解脱法者。身不净想。食不净想。无常想。世间不可乐想。死想。如是五法法。亲近多修。能得解脱。今详。前二是离欲界染。而观欲界身食二相。以为不净。以除婬爱并段食贪。次修圣道。观无常行。以入见道。次观色界为不可乐。离色界染。而诸愚夫乐三禅乐。今观可猒。故不可乐。復观无色虽復长寿。而必归无。离无色染。由此五种离三界染。故云生解脱法也。


六向者。应言六空。传写论者。错为向字也。前第十三卷列名中。云六向。此第十四释云。六空者。如空三昧说。即前第十三卷释空三昧云。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述曰)略辨相者。内空除遣缘内六处贪也。内外双遣也。空空遣前空相也。涅槃意说。空及空性也。大空遣三千世界大相也。涅槃十六释。大空者般若婆罗蜜。是名大空。即约空慧名空也。第一义空除遣执第一义相也。广解空义。如大般若五十一释二十空。四百八十八释十六空。涅槃十六释十一空。智度论四十六释十八空。瑜伽七十七。解深密第三。同释十七空。並不可繁叙。广如瑜伽注释。


六出界者。第七卷意说。四无量出欲。恚害不乐界(此意说欲界。此四种所治性)。无相定出相界(谓一切有相相)。断我慢。出疑惑界。总述意者。初四有漏。後二无漏。无漏之中。无相三摩地。学人亦得。断我慢者就胜。即空解脱门。理实亦通三解脱门。唯无学人得。亦如瑜伽注释。


出疑惑者。昔见道时。断非想疑。今得解脱。并昔合说也。瑜伽十一云。復有六种顺出界。如经广说。(乃至)慈对治恚。无损行转故。悲对治害。为除他苦胜乐行转故(谓与众生胜乐行解心也。余皆准此)。喜治不乐。於他乐事随喜行转故。舍治贪恚。俱舍行转故(大乘舍无量。双治贪恚。小宗但治贪)。无相对治一切众相。相相违故。若离我慢。於自解脱。或所证中。定无疑惑故。(乃至)前之四种。梵住所摄。第五第六圣住所摄。今详。瑜伽下文第十四云。有三处诸修行者难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贪恚害不乐所摄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行相现。三者超越有顶。为超此三。五六出界。广说如彼。谓超前四立四无量。治下欲界。为超第五一切众相。立无相相三摩地。为超第六立断我慢人。即第十一文云。观察圣住得道理。建立无相。观察究竟正道理故。建立第六。此意说言。创得无相理故。立无相三摩地。显初见道即通有学。故言得道理也。後尽惑时。建立第六。故云究竟。即显无学也。无学既断我慢。即显得空解脱门也。答言。三三摩地。通有学无学。若言三解脱门。唯论无学。以其有学未永解脱。故不立为解脱门也。准此前四超越欲界。即不还人。亦通凡夫。第五无相。虽显见道。理亦得通四向四果。第六唯是无学人。不同基法师总判为无。学者不审寻文故也。广如瑜伽注释。


六明分法者。食不净想。无常想。苦想。无想。世间不可乐想。死想。释义准前五生解脱法。


六悦因法者。如比丘悦已心喜。喜已得身除。除已受乐。受乐已心定。心定已如实知见。是名六悦因法(身除者。除麤重显得轻安也。余经论中云〔轻〕安。是也)。意说。[宋-木+取]初由持戒故。自思无过。心生喜悦。悦已渐次引起定心。进入见道。如实知见。初之一种。悦即是因。後之五种。悦因所生。总名六悦因也。


六无喜正觉者。七觉支除喜觉支也此意说。依第三静虑已上起觉支时。須除喜支。以彼地中无喜根故。若依有宗。未至定中。亦須除喜。大乘。未至定中。亦有喜乐也。


七想者。如世尊说。七想亲近。得大功德。至甘露门。谓不净想(余六同前。六明分法释义。亦应准前而知)。


七定因缘法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集异门论。名为七定具。此意说。以七为因缘。能生定体也。瑜伽十一释。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彼云。前七道支。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谓正见。思惟。语业命三。此五道支。与定为因也。正精进。正念。此三为谓。正见一种亦能为因。亦能为具也。今言七定因缘者。即五因三缘也。准瑜伽应知。此总意者。创生正见。了生死过患。次復思惟居家迫迮。次即出家受将禁戒。即正语业及正命也。从此已後。復起闻思。正见发正精进及以正念。以入定心。


言圣正三摩地者。善故名圣。无漏故名圣。即通有漏无漏定也。广说如瑜伽论。具如瑜伽注释。章云。八解脱入者。论中言八解脱入胜入也。即是解脱及胜处两法门也。


九灭者。若入初禅。语言判灭(寻伺能起。语言。名语言行。初静虑中。有寻。有伺。即是定心相应无欲恚〔等〕。出离善寻伺也。此善寻伺。能灭欲界欲。应恚害等。故云灭也)。入二禅觉观判灭(第二禅中。全无寻伺故也)。入第三禅善判灭(第三禅。离喜妙乐故也)。入第四禅。出入息判灭。若入空处色相判灭。若入识处空处判灭。若入无所有处识处判灭。若入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判灭。若入灭尽定受想判灭。是名九灭。


九次第定者(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


九想者(於前七想。加断想离想也)。释义准前。然断与离。意显灭谛。离欲界繫。名之为断。离色界繫。名之为离。离无色繫。名之为灭。今由修前不净想等。离染道时。或证下之二界释灭故。故加断离二想也。问若修死想离无色染。何故但证下二界灭。答死想具有加行究竟。或未究竟。故未能证无色释灭也(若顺瑜伽二十七。见道所得一切行道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界。随应准知。即是二涅槃也)。


十相者。即九想外加灭想也。义准前知。瑜伽第二十。婆沙百六十六。百六十七。广释十相。前来且据一切释之。後有一切无常苦无我及死想。意显圣道(死想究竟。即是无明)。不净食猒世不可乐。意显圣道。加行断离灭三。意显道果。復约一切。辨转随转。谓十相中三想是转。七是随转。且如不净想转之时。四想随转。谓世不乐及断离灭。其义云何。谓修行者先往塚间。观死屍相青瘀。乃至骨鏁连接。取此相已。至一近处。闭目谛思。若不明了往观之。既善取已。疾还所止。调滑身心。令离诸盖。取先外相。以方己身。谓我此身具有如前诸不净相。因於足骨。以柱踝骨。乃至髑髅。[宋-木+取]後繫念在於眉间。即从眉间。入身念处。次第乃至入法念处。或復若乐广观察者。却从眉间。次第乃至却观足骨。如是次第或观一具。二具三具。一床一房。次第观至海际。周迊遍满。皆是白骨。从此渐略。乃至还来。却观眉间。至此观察不净想已。作是思惟。生死诸行。何可欣乐。尔时便於三界诸行。都不贪乐。由此先修世不可乐。亦得圆满。由不乐故。故欣乐涅槃。故先所修断离灭想。皆得圆满。次辨食猒。想转之时。亦四随转。其数同前。谓修行者。起猒食时。观手中食。知从糓等。糓等復从田中种子。种子復从泥土粪秽。展转既从不净而生。谁有智者。於中贪着。又乞食时。晨朝澡漱嚼杨枝时。水作尿想。杨枝作指骨想。着衣入聚落时。衣作湿人波想。腰缙作人膓想。鉢作髑髅想。锡杖作胫骨想。於道见砾石作骨想。至聚落见城壁。作塚墓想。见男女等。作骨鏁想。入乞食得解饼。作人肚想。若麨作骨粖想。得盐作人齿想。得饭作蛆虫想。得饭菜作人髮想。得羮臛作下汁想。得乳作人脑想。得苏蜜作人脂想。得鱼及肉作人肉想。得饭作人血想。得欢喜丸作乾粪想。若僧中食。得净草作死人髮想。坐床作骨聚想。所得余食如前广说。问何須於饮食等。作不净想。答应作是思。无如生死。由於不净作净想。故轮回五趣。今欲违彼趣涅槃乐故。復次勿令生净想故增益贪心。鄣碍圣道。故須生猒。彼既猒已。生死诸行何可欣乐。广说如前。次辨想转时。七想随转。谓修行者观察诸法念念生灭。彼於春时。见诸卉木生花生叶。鲜荣红绀。如妙宝色。河池津液。鱼鸟宣戏。便作是念。今外物生。彼入聚落。见诸男女。歌儛跳跃。饮食喜庆。即前向之。此何故尔。答曰。此处生男生女。便作是念。今内法生。夏时後见花叶茂盛。河池汎溢。復念外法今已兴盛。入聚落已。见诸男女。击皷吹贝。欢笑杂沓。即前问之。知有嫁聚。便念此中内法兴盛。復於秋时。叶皆黄悴。河池渐灭。便念外物今已衰悴。彼入聚落。见诸髮白。枎杖而行。身形曲偻。便念内法今已衰老。復於冬时。霜风飘击。叶皆在地。河池皆渴。便念外法今已灭没。彼入聚落。见诸男女。被髮搥胸。问知此处父母死丧。便念内法今已復灭。彼於内外。善取相已。还其所止调滑身心。修於无想。谓如所见。诸无常相。观察内身。一期诸薀有尔许位。诸蕴各异。舍余随观一位诸薀。前生後灭。如是一岁一时一月。一昼一夜。展转乃至[宋-木+取]後二刹那生。二刹那灭。尔时即名加行圆满。从此无间能观诸薀。一刹生。一刹灭。尔时名为死想圆满。以诸位灭即是死故。彼观是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说诸行无常。诚为善说。尔时先修诸无常想。皆得圆满。復观刹那所逼迫故。便念世尊所说苦想。诚为善说。即苦想满。即不自在故。念世尊所说无我。诚为善说。即无我满。既不自在。於空行聚。不生贪乐。便於三界不生乐着。即前修世不可乐而得圆满。既由不乐涅槃。如是广说。上来略叙婆沙解释。乐广慧者。应自披寻。


十直法者。即十无学人。身中十无漏法。摄为五薀。如上受缘癈立中略已辨讫。此十数中。彼论释诸十遍处也。


十一解脱入者。谓依四禅四无量前。三无色心。未解脱得解脱。乃至尽漏。今详。四禅显所依定。四无量者显能离欲。前三无色显无漏道最後边际也。


五分法身如受缘辨等知者。新经论中。名世俗。良以俗智遍缘诸法。故立等名。然此四智开法类为四谛智。由对治故。立法类智。由所缘故。立四谛智。二门通辨。即成六智。此六随应。摄尽无生并世俗智及以他心。即十智也。


各有四法者。自身遣使等易知。遣使之中。更遣使故。亦为四也。亦可五法自兼使等四也。


望所称说类非类等者。将实得道对虗说根力觉竟。语虽相类。得罪非类。如文可知。


法想者。应言胜法胜法想等也。


文言自言是业报因缘者。如下下文。严好比正忆五百劫事。十律第二。是人前身从无想天命终。来生此间。无想天上受五百劫。随心想说不犯。


上来初篇已说。然戒本中云。不得共住如前後亦如是等者。瑶云。谓未犯前。以人净故。得於二种法中共住。若一往犯。不得如昔与比丘住。故云如前。若更重犯。亦不预前共住之例。故云後亦等。又云。昔未具位。不预僧流。今犯如昔。故云如前。復遮重犯。故云後亦。崇义同此也。今详。若曾未犯。望前与後。共住义成。今者若犯。前共义断。後共更无。故云不得。如前後亦如是。多论第一。重犯夷吉。更无道器可破故。古来共引此律中夷重重犯。如尼触戒一一触一一夷。今详。尼是深防。转根罪灭。何得相类。若犯尼中後四。其义可然。若犯四重。应准论断也。

   

●已下第二篇


二谤自在作教人。彼我同犯。斯亦应言。教人同不同也。何以然者。若定标名。汝谤某甲。可说同犯。若但汎教。汝宜谤人。应不同犯。媒等亦应尔。


结残提时不时不得事氏者。调达得残破僧未就也。


如触等二者。一触。二漏失也。


缘具者。教人谤他。损境事成。即是缘具八缘也。若论忏罪。要湏自为业累方遣。若当使他缘。即不具律文。忏法要修威仪故也。


污家戒杀种类者。如缘中溉灌坏地等也。


四余之戒等妄语种类者。此第四位中。三谏二谤也。


品別阶降已如上辨者。覆律师作持止犯。於此中明也。


多缘多力者。假藉多缘多力也。


坏众行法者。犯已坏行。於僧用中。非全净因也。


事和者。羯磨名曰事和也。事和为门。约以辨遮。情和准释可知。


坏时者。时人住敬心也。

   

○漏失戒


正诽谤者。多论第三云。世人外道。当言沙门释子。作不净行。与俗无异。


生天龙善神信心者。多云。若作此事。虽復私屏。天龙善神。一切见之。


阙此境缘者。若将正道。阙此非道境缘也。


缘文三如常者。一佛住处。二至损瘦已来犯违缘。三近缘也。


名为非因者。非乐因也。


文言此正法中说欲除者。集谛断也。说慢者。於苦谛中持我起慢也。灭除渴爱断诸结使者。显道谛也。爱尽等者。灭谛也。


乱意眼有五过者。五分第二云。若散乱心眠犯吉。见论十二云。佛告诸比丘。若洗浴意欲眠。当作是念。我髮未燥当起。若夜亦应知时。月至某处当起。若星至某处。念佛为初。於十善中。随心所念。有人引见论十二。梦有四种。於此义中。全成无用。不录之也。


祇第五云。梦者虚妄不实。若梦真实。於我法中。修梵行者。无有解脱。以一切梦皆不真实。诸修梵行者。於我法中得尽苦除。


祇等亦同可知者。祇有七色。苏油乳青黄赤白也。五分十色。於祇七外加红黑蜜三也。十律五色。青黄赤白薄也。青者轮王及轮王受职太子等也。


彼经所说等者。外道计也。


婆罗门出家等者。信外道故也。


心心所法领纳苦乐者。为依於色有心心所。领受苦乐。安危同故也。


第六若於内色下举第四第五者。谓举前四五两段文也。觉云。应言举第三第四者好。言四五者错。下准应知。觉云疏云三千三百者错。前第三错。前第三错。互成五十句。不约情十一事说。直尔约内色第六。五六三十。更有三百句。合有三千六百。今详不然。无有出精不情者期。如为乐故。岂非情期。故疏已足不。不劳更加也。


教人亦三者。一比丘教尼。二教二。一教余人。见论十二云。举体有情。唯除髮爪。及燥皮无精。若精离本处。至道不至道。及出及至余一蝇。得僧残罪。


久中梦中等者。见论云。若比丘心想而眠。先作方便。脚狭手握。作想而眠。夜梦精出。得残罪(准此不开梦也。不先方便不作想。可如文说也)。若以欲想出不净者。见云。比丘欲起。而捉女人精出。无罪。何以故。为婬事故得吉。若至境界夷。若触女身或抱或摩精出。不犯。以摩触故得残。文言若见好色者。善见云。或见女根根起。视精出不犯残。得吉。若见已。动根精出。得残(共女人坐亦准此)俱驱文中。一切不作出意。足知犯不也。

   

○摩触戒


息婬疑者。多云。人见不谓直捉而已等。女异男等者。简异男也。


又通道俗亲疎广说可知者。祇第五云。女人者。母姉妹。亲里非亲里。若大若小。在家出家。见十二云。以念故触母身。突吉罗。女姉妹亦如是。何以故。女人是出家人怨家。若母溺水中。不得以手劳取。若有智慧比丘。以船接取。若竹木绳杖乃至袈裟。若母捉袈裟。比丘以相牵袈裟而已。若至岸。母怖畏。应向母言。檀越莫畏。一切无常。今已得活。何足追怖。若母因此溺势遂死。比丘得以手捉殡歛。无罪。不得弃掷。若母於泥井中亦如是。祇第五云。有女人落水中。作哀苦声。求比丘救者。比丘作虵想捉出。不犯。若授竹木绳牵出。不犯。若比丘言知汝虽苦。当任宿命者。无罪。(又云)母姉妹亲里等文別。相见欢喜。抱捉比丘。比丘当正念住。若有异心者。残。


非畜各四者。变作畜女。来替作男等三。准前应释。


五十四者。至下释文。其义自显也。九十兰亦尔。触若得残。不名邻。不名重。非重因故。盗五得四邻重。是因非因別。隣不隣殊。故此问答非理也。理实拟婬触但兰罪。本疑盗四得四果兰。非方便也。


内外境別者。身内起染。身外不同也。


再盗不满相续成盗者。下文虽尔。非尽理说。若同一主。盗心未息。可言相续。同一主一盗一息。纵满百千。亦不犯重。故亦不定。


呵辞文三者。初俗女。二僧。三佛。俗女初一往宜呵。二显己呵意。多论第三。婬欲偏多。问若欲心多。何不作大事破戒。答此人根熟。应得漏尽。又应度此舍卫城中。具足千家。正少一人。是故不作大事。诸女人何以来看。一以世间多事。多诸忩务。出家人所住处。寂静安乐故。二亲近善知识欲闻法故。三众僧房中。种种严饰彩畵床[木*翕]卧具。触目可乐。是故来看。何故正食後来。又言不必須通一切疑故。又云。俗人食前多事多缘。或作饮食。处分奴婢。各随缘已。然後相随。登山游泽。或诣僧房。又云为闻法故。若食前来。比丘乞食。不在僧坊故。诸女人何以入房。答谓出家人。断欲清净。信故随入。问曰。何故有默有不默者。有云。欲心多者默然。欲心少者不默。有云。若知识者默然。非知识者不默。又云。人性不同。有乐覆罪过者默然。不乐藏过者不默。有云。无有父母兄弟夫聟儿女。无所畏难故默。有畏难故不嘿。十诵第三云。不喜者。即出房外。语诸比丘言。大德。法应尔耶。种种可已。诸比丘种种因缘。为众女人说法。作礼还去。多云。为说法者。为说佛法众僧是良佑福田。可信可敬。莫以小缘故自破善根。又云。赞歎迦留陀夷种种功德。当得漏尽。度千家作大利尽。莫见小缘自失敬也。


如上婬戒中说者。谓睡眠新死少分坏等。亦准调部文。故作此释。下文云。有比丘与死女身未坏者。身相触。多不坏者。身相触。佛並言残。半坏多坏者兰。


不以有智未命终等者。下露坐戒云。人女者有智命根不断(此即不用彼也)。髮髮相触等。如见论。若身触髮。即犯残也。


既五六双明此二岂可復得是双者。举此後文吉罗六句。例难古师无文妄立初句为双也。谓昔覆律师云。若女来触有四句。一动身受乐(此是双句)。二不动身受乐。此二句得残。復有二句。一动身不受乐。二不动身不受乐。此二不乐。故犯兰罪。若比丘有染心。发心触女。四句皆残。律文但出女来二残。余二句兰。并比丘往四句僧残。此六並略。今师意云。下吉罗中。律文六句。一乐。二不乐(此名〔五〕位句也)。三不受乐动身。四不动身受乐(此二名交络句)。五不受乐不动身。六受乐动身(此二名双头。亦名双明句也)。章中先叙三四交结。五六双头。後方叙其初二立位。乘即难云。文既五六。已是双明。此初二句。岂可復得是其双句。此难意云。残中初句。若许是双。吉中初二。亦应是双。若吉初二许是双者五六也双。岂容初二復得是双。此反难记。次顺成云。故知初二立位等。如章广说。此顺成。意云。准吉六句。以释此中。故云今解此中等也。谓女触比丘文中初句。义当吉中第一立位。直言受乐也。文中次句。义当吉中第六双句。动身受乐也。理应准吉第四交句云。不动身受乐。今此残中应有之。由此残中即成三句。广释如章。乃至计为十八句也。问吉中六句。何意但准三受乐句。而不明彼三不乐句。章中释云。此是残位。不須不受乐兰也。


下八亦尔者。今详不然。若提捺等。容不动身。傥逆摩等。云何不动。故随所应。更須除之。


各立位四者。女来二句比丘往二句。故四也。余皆准此。


本作重意此三位但兰(乃至)如媒三位等者。谓本自身。拟犯婬过而触女者。有衣等位。未成重来。一类兰罪。不分残兰吉等三罪也。如媒亦有吉简残位。而若拟犯婬欲过失为身媒者。亦皆兰罪。不分吉兰罪。不分吉残等之別也。


祇云若女人捉足礼者。应语言。小远住。或时白齿舌令痛。不令觉女人细滑。(又云)与女共床。非威仪起欲心越。动床不相触兰(一切同木石等。准此)。若女担重不能上肩。请比丘扶。不应扶。应教余男子女人佑扶。若无余人。比丘应举者高处。令其就担。(又云)共行水中。比丘在後。脚蹴水灒女人非威仪。若有欲心越。欲心蹴水着人者兰。(又云)乞食时。端正女人与比丘食。见已起欲想者。应放鉢着地。令余人授。(又云)使道巷中与女相逢。比丘应住。若竞行非威仪。若欲心乃至触残。女人捉足下。境心有无者。女人捉足。有境无心。谓无前方便心也。触衣鉢等。有心无境。衣等不是染触境故。戏笑相触者。无染心而因戏笑误触也。

   

○鹿语戒


五分云一切天神证知我心者。意说天神愿知我心。从汝乞愿。此律即是教他作愿。理准五分义释之。不是全同也。


如消苏等者。下文有女人消苏形露。比丘见已言。汝消苏。彼言大德我消苏。佛言。不了了兰。(又云)时有着赤以女人形露。见已语言。汝着赤衣。(乃至)不了了兰。(述曰)比丘意欲名彼女形。为消苏等。然不了了故兰。彼若了知。即得残也。然今三藏摄法云。叶薄即是此方正目男女交会之事。极不逊语也。古来译为鹿恶语戒。恶骂语等。亦是其鹿。究寻道理。未犯斯戒。若的不逊说不轨言。方犯此戒。纵言交会。非鄙恶収。然梵本中。为讳叶薄。遂言叶缚。叶缚此云糠麦。虽言叶缚。意言叶薄。欲使听後无羞愧也。今详。此宗定不同彼。如文中云。若现如相。岂得陈说不逊语耶。


约叶者。谓随一一语叶结也。

   

○媒嫁戒


具缘中。计理不用显事了了也。


祇律十七二十念为一瞬等。若如娑沙百三十六云。百二十刹那成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成腊缚。此有七千二百刹那。三十腊缚成一牟呼栗多。此有二百一十六刹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昼夜。此有小二十不满。六千五百十刹那。此五蕴身。一昼一夜经尔所生灭无常。(又云)昼夜增减。各一腊缚月。则各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昼夜。於中昼夜多少。四类不同。增位极长。不过十八。减位极短。唯有十二。昼夜停位有十五。谓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昼夜停。从此已後昼减增。各一腊缚。至末迦始罗月白半八日。夜有十六牟呼栗多。昼有十四(余准可知。羯栗底月者。八月也。並西方法。黑先白後。故知羯栗底迦白半者。即九月十五日也。末但始罗。即九月半已後也。黑白准前。牟呼栗多者。翻为須臾也)。四类不同者。一年之中。九月八日已去。一白夜增。三月八日已去。一向昼增。即三月八日及九月八日。昼夜停故。成四类也。俱舍十二颂云。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腊缚此云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昼夜。三十昼夜月。十二月为年。於中半减夜。(述曰)此萨婆宗义。不可会同祇律也。


女人有二十种者。列名中。但有十九。准释中间放去婢也。


成前四事者。余破云。理应言於一念或須臾中成前二事也。今详疏意云。上二据长时作夫妇事。下二约暂时作夫妇事。故成四事也。


诸四句。初句皆是三时俱自。第二並是前二自後一使。第三並是中间使两头自。第四並是前一自後两使也。


语书相参中四句。並是前一语。後两书也(余句准此)。


或一法或二法相参作六十四句者。谓语书即相各为十六。即六十四也。今欲辨释。且依疏义。广演其文。方明是非也。且广演者。诸十六中。初四即是纯一法作。余之三四即二法作。故云或一法或二法相参也。且语为头为十六者。纯语一四。语书一四。文已广出也。语即一四。语相一四。文俱略云。指即现相。亦如是也。次书为头十六句者。纯书一四。书印一四。文中广出。书相一四。书语一四。文略出也。余两十六並文略出也。章中广出。初十六讫。余三箇十六。但言余三各尔也。


次辨三法相参。章云。四十八句者。谓语书印相各作十二。故四十八。然今现文但有十六句也。且初十二者。语书印为一四(文广出也)。语书相为一四(文中广出一句。余三略出也)。已上合初位十二句讫次第二位十二句者。书印为一四(文广一句。余三句略出)。书印语为一四(文略无也)。书相语为一四(文略无也)。次第三位十二句者。文並略无。一者即相语。二者即相书。三者即语书。次第四位十二句者。文亦並无。一者相语书。二者相语即。三者。相书即。章中释後三箇十二云。但文一四。下之二四及余二头。悉略不辨者。如向广辨。寻之可见。次辨是非者。问此诸句法。为据自使相参作之。为据三时随用何法相参作之。为据三时尅用何法相参作之。为总据前三义作之。设尔何失。四俱有过。一者若据自使相参。但应一四。更不应多。二者若据三时之中随用何法相参作者。即章中释下之二四。及余二头悉略。不应道理。且如与使共详议云。我等但於三法遍用。不須尅定初时用语。中时用书。後时用即。应如文三法参中十六已足。何須更辨下之二四及余二头。若更辨者。且如第二位中第二四云。书即语三。以为一四。此与初位第一四中诸书即三为四何別。以其三法不局用时。故无別也。如是准知。第二位中第三四句。与初位中第二四同。第三位中第一四句。与诸位中第一四句。与初位中第三四同。第三位中第二四句。与第二位第一四同。第三位中第三四句。与第二位第三四同。第四位中第二四句。与第三位第一四同。第四位中第三四句。与第三位第二四同。故不应理也。三者若据三时之中。尅用何法为诸句者。谓初用语中必用昼夜。後定用即。如是展转。为四十八。虽理无违。何因一法二法参中。不辨三时俱语为第一句。前二语後一书为第二句。中间语前後书为第三句。前一语後二书为第四句。余语即等。相参亦然。不尔耶。而文一向纯语为四。并初时语後二时书为第二四。乃至语即相参亦然耶。四者若许据三义为句法者。一法二法之中。阙前所辨四句之法。三法参中法。復阙前说三时随用十六句义。何但下之二四及下二头略也。据斯理趣。盖译律者。不善译文。致义不足也。


始终互对其文甚多者。崇云。数过四万。今详。但以计句显德。而实推寻。应如前辨方尽理也。计句多少。此为小事。任诸学者耳。


兰吉二位各三文者。一受语。二闻语。三不受语也。


各带斯阙者。本期一法二法三法相参作媒。及至临时。三时随阙也。


乃至广句者。谓以一女始终互对。本期拟媒。而至临时随阙也。媒嫁想者。男女未通。作已通想。和合是也。有人云。如夫妇已与离书。今还和合。谓为无罪者是。今详。此乃迷教而犯。理应残外更获无知。何因望断。

   

○过量房戒


四依。依树下。依粪扫衣。依乞食。依腐烂药。若违初作房得残。若违余之三依。如长衣別众展转非时不受等。及过七日药。並提也。牒事相违。有主无主。有量不量。不得同入一翻羯磨也。前异语後恼僧。前嫌後骂。並同一戒也。


古首律师言前房不处分是第二者。彼自问言。若尔列文。何以在先。答煞人戒中云。煞畜提。[宋-木+取]初。下九十中。彼方言初故。此亦尔。


或三二一罪者。虽犯後戒。然後戒中。亦有不处分残妨难二吉。随事有无。故或三二一也。然详疏中。作此释者。白乞过量。並不得存。何名唯阙初缘也。


若阙第五应有六兰者。双阙寄在第五阙心中辨。故六也。


末後二团者。多论也。


坏鬼神村提吉者。後戒斫树得吉。


对神劝忍者。见论十五。因斫树故。伤鬼子臂。树神白佛。佛为说偈。若人嗔心起。譬如车奔逸。车士能制止。不足以为难。人能制嗔心。此事[宋-木+取]为难。树神闻法。得須陀洹(神得道者。谓須会通也)。十诵第十。树神云。我儿子幼少。冬八夜时。寒风破竹。冰冻寒甚。我当於何安隐儿子。佛勑余鬼。汝当安止。诸鬼以佛语故。即与住处。多论第三。迦叶名多。以大辨之。一大富贵长者所生故。二能舍大富贵高族出家故。三能行头陀少欲知足大法故。四国王帝王龙鬼神多知多识所供养故。五舍世间大利养小欲知足行乞故。如舍利弗目连。成就大智慧神通故。以成就大功德故。名大迦叶。


作房者多者。祇第六云。作五百私房也。


从鸟乞中。僧祗第六云。暮鸟集时。比丘言。汝释军多鸟。各乞一毛。我今須用。众鸟少时无声寂然。然不得已。各拔一毛着地。晨朝復乞。尔时众鸟即便移去。异处一宿。不乐彼处。寻復来还。比丘復与。众鸟念言。今此沙门。奇异喜乞。恐我不久定衣都尽。段肉在地。不能復飞。当如之何。便共议言。我等当去。不復宜还。赖吒和罗经。五分第二偈云。贤人不言乞。言乞必不贤。默然不有求。是谓为大人。


五耶四耶者。五耶如智论二十二。上婬戒中已引。四耶者。如智论第二。如上第一卷疏释比丘义中已辨。


祇第六云屋高下量者。边壁一丈二尺。


非谓开无过量者。古师云。下开文中。小容身屋。但开过量。亦須处分也。


业一缘异或多者。章中自释。谓不净食等。言或一者。通律师云。如三根谤是。缘一业异或多者。章云。五过房是。亦如摩触等。言或一者。通云。再盗满五成一夷是。


缘业俱同或多者。有余引伽论第十。若比丘大众中。嗔恚。手犯沙豆等。掷诸比丘。随所着得尔所提。觉云。如本加行。作虗诳心。不应时心。分离心。毀辱心。後发一言。成口四过。谓所欺境及发一言並是一也。言或一者。一切戒中。随应即是。缘业俱异或多者。作煞盗等。前後不同也。言或一者。八事成重是。今详。所言缘业。缘是增上。理且应然。所言业者。加行根本後起为是何业。若言随应皆说为业一咽多罪。由加行心多业。而实咽者。翻令是缘。由此一缘畅思故。何得判为业一缘异也。若言唯取根本业者。再盗满五。应是业一。何意復名缘一业异。故此四句並无异据。又五过房言是缘一业异。故此四句並无典据。又五过房言是缘一业异者。理不可据一房为缘。若据两房。何非二缘。乃言缘一。若言房事是一名为缘一。何故不言两业造房。业事是一。名为业一。前後两房。许名缘一。何妨两业名为业名为业一。同一罪相故。


須知乞不乞如下辨者。次下义门云。顺精加法別所为故等也。


夷论即局谓作四位者。母论第六。从无腊乃至九腊。是名下坐。从十腊至十九腊。是名中坐。从二十腊至四十九腊。是名上坐。过五十腊已上。国王长者出家人所重。是名耆旧长宿。


心念三语者。尊者云。应言对手。若言三语。不摄诸有一说者故。下皆类此。


二种分衣者。古师云。一时僧得。二非僧得。尊者云。准今疏主。时僧得者。不須作法。即无二种。应言非时之中一者檀越施物。二者亡人物。义同非时僧得。还成二种也。


如七非者。下瞻波中。辨七非义也。


自然及大小此三各三者。自然一者兰若。拘卢舍集僧。相传言。准杂宝藏五里。俱舍明文。二十四指肘。四肘为弓量。五百俱卢舍。故依俱舍者好。计有二里也。二者可分別聚落。尽聚落集。三不可分別聚落。疏主云。八树间集。即七十三步半。不可分別。依祇律立。余依十律立也。尊者云。准见论十七。阿兰若界者。极小方圆七槃陀罗。一槃陀罗。二十八肘。若不同意者。二十八肘外。得作往事(已上论文)。准此言不同意者。即是兰。若有难集僧。应加此一自然为四也。肘长尺八。六尺为步。合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大界三者。一人法二同界。二法同食別界。三食法二同界。小界三者。一戒场。二难说戒。三难自恣(准尊者义。即十界也)。


大小二界各四者。前九界外。加食同法別(前不取者。此但食同作法和通。无別界体。不解本界故)。加难受戒(前不取者。疏主意云。此界难用。不知分齐故)。四法现前。即人法处事也。


不在三小者。说恣受戒。本为集僧。结此三故也。


制所常行者。痴狂本为说戒。说戒即是制常行也。


余二准知者。单白局大界者。疏主羯磨疏中自解云。如说恣德衣鉢异语触恼白等。通者易知。如差威仪师唤入众戒师单白受忏白业是也。白四通者。如受戒悔残等类。白四局者。如灭摈学悔罪处所七羯磨作解念不痴及诸谏等。以其违情行罸故。僧众谏劝故。並专大界也。


因起有无者。有余皆言。如羯磨中。时到已前。牒所为事。名有因起。言无者。反此应知。若尔章云一切差人无因起者。差威仪师。岂非是有。又此即应第七正辨作法中论。何用此辨。然疏主羯磨疏中自释云。无者一切差人。以非自心但是众遣故。观此释意。若作法前。先有事起。依先有事而作法者。名有因起。所言无者。法前无事。卒尔而作。名无因起。即下章中。亦言因起问答。即是上事。又云。白中第二牒因起也。若时到即是因起。何須言牒。虽尔亦妨。如差教授。即先问言。谁能教授。单白之中。文復牒入。故有因缘也。


交治者。为道治俗。如覆鉢也。为俗治道。如遮不至也。


互在众集前後者。如本集僧无为受戒。不妨受前作治罸等。诸余法事。或復受後。亦作不遮也。祇律第六。路远雨雪。大寒大热。白二差人。往指授云。僧已示作房处。如是三说。


非容等者。使律云。非他界僧指授。非先年指授也。


越年者。祇云先年也。


[宋-木+取]後泥治讫者。章中问答可知。若准祇律。作房叠塼。一一得越等。亦可与造塔。义相似也。


有经亦同者。一僧不处分过量二残。二僧不处分不过量一残。二僧不处分不过量一残。三僧处分过量一残。诸古律本但有第三。阙前二句。今时律本多具三句。故言同也。


房主得残巧师得兰者。疏意云。文中虽言作者犯。而犯名中。意含房主罪也。次句准同。疏意且然。而乘文相也。


此二句亦通结两者。谓不报中。亦含不问。不问之中。亦含不报也。今详。此亦不顺文相也。後释意云。初自作自犯。二教人作犯。此亦不顺文相也。以其文中结作者犯。何意乃论自他之业。故不然也。


不如前解者。今观两释总非。应作是说。初三並结所教正犯。而起方便。有远有近。故容犯吉。或復犯兰。犯既不定。故总云犯也。然能教人现前忍可。即说有犯不现。不现不忍。全是无犯。不定故阙而不结。然初二句有差別者。初句自案绳墨令人作。次句教他案绳及作。三不报结所教。四不问结能教也。


不犯中为僧作者。见论十三。作说戒堂温室食堂。如此作不为自己住。无罪善。兼为自己住。僧伽婆尸沙。


多人住屋者。见云。若二人三人共作屋。若一比丘一沙弥。悉不犯。何以故。人无一屋分故。若数人分得一屋分。僧伽婆尸沙。

   

○有主房戒


多论第三。阐陀者。是佛异母弟。优填王妹儿。生大高族。出家为道。伐树者。祇云与五百金钱。寻便安处。欲作大房。尽五百金钱。正得起基。起少墻壁。钱物已尽。復与五百金钱。作墻壁竟。安施户牖。钱物復尽。主人生不信心。语心言。阿闍梨是出家人。用大房为。用于金钱。可起楼阁。而作一房。云何不足。尊者且还。不能復与。有萨罗林树。阐陀便斫持用成房。母论第五。有五种树不得斫。一菩提树。二神树。三路中大树。四尸陀林中树。五尼拘陀树。若佛塔坏僧伽蓝坏。为水火烧。得斫四种。除菩提树。若斫得吉者。坏威仪吉。下坏生戒。是此缘起。故令得提也。


饰宗义记第四末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6/16/1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2册 中国撰述.. 下一篇四分律疏(二十卷但现存卷九)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