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但欠卷第一本末並卷第九本末)(一)
2014-04-11 11:34:3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934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42册  No.733


【唐 定宾作】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目次


卷第一本末 : 不传


卷第二本 : 自疏本文初至第四所被分別门


卷第二末 : 自第五释缘多少门至受体已竟


卷第三本 : 自解律题名至十二部经释第一辨相释名


卷第三末 : 自第二总明体性至四波罗夷法婬戒第一


卷第四本 : 自婬戒之余结戒六门义至盗戒第二


卷第四末 : 自杀戒第三至十三僧伽婆尸沙法有主房戒第七


卷第五本 : 自无根谤戒第八至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先解长衣戒第一


卷第五末 : 自离衣宿戒第二至回僧戒第三十


卷第六本 : 自九十单波逸提法初戒至第五十八戒


卷第六末 : 自同第五十九戒至第二分一百七十八单波逸提法


卷第七本 : 释受戒犍度第一


卷第七末 : 释受戒犍度之余別转文四已下


卷第八本 : 自说戒犍度第二至第三分自恣犍度第四


卷第八末 : 自皮革犍度第五至瞻波犍度第十


卷第九本末 : 不传


卷第十本 : 自尼犍度第十七至第四分杂犍度第二十如是我闻之释


卷第十末 : 自一时释至毕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目次(终)

 

饰宗义记卷第二本


嵩缶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将解本文。仰依先章着述。凡欲开发经题。須为三要。言三要者。第一举宗摄教。第二知教旨归。第三正释律初题目。然以文义星罗。卒寻难晓。自非束揽。诠旨难通。故欲释文。先为三要。是则三要。以束揽为义也。疏释三要。初略。後广。就略释中。第一言举宗摄教者。復开为三。第一立藏差別。第二翻名释义。第三正辨相摄。问依义立三藏別耶。答举宗摄教。立藏差別。谓於此中圣教虽众。略要三种。第一修多罗藏。第二毗尼藏。第三阿毗昙藏。故成三藏。


言举宗摄教者。经律论文。各诠三学。随文释藏。混杂无分。故举正宗摄为藏教。以兼从正。相別历然。故即章云。此律所明。兼诠定慧。今以宗求。其唯戒学。由此准知。经唯定学。兼诠戒慧。论唯慧学。兼诠戒定。此即义同婆沙第一。如彼文云。如是三藏有何差別。或有说者。无有差別。所以者何。一切佛教。从一智海之所生故。随一觉池之所出故。等力无畏所摄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復有说者。亦有差別。且名即差別。谓此名素怛缆。此名毗柰耶。此名阿毗达磨。復次依处亦有差別。谓若依增上心论道。是素怛缆。若依增上戒论道。是毗柰耶。若依增上慧论道。是阿毗达磨。问於一切中一切可得。谓素怛缆中。亦有增上戒增上慧论道(余二亦尔)。如是三藏。应无差別。答依增胜说。谓素怛缆中。依增上心论道胜(余二准说)。有作是说。素怛缆中。依增上心论道。是素怛缆。依增上戒论道。即毗奈耶。依增上慧论道。即阿毗达磨(余二准说)。故由依处。亦有差別(更有多释。不繁具之)。今此章中。举宗摄教。立藏差別。即同婆沙依增胜说。宗者尊也。胜也。主也。即是婆沙增胜义也。摄有二义。一自性摄。如俱舍第一云。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如以眼根摄色薀等。杂集第五名为相摄。谓薀界处。一一自相。即体自摄。如色薀摄色薀等。二者他性摄。如俱舍云。就世俗说。应知亦以余法摄。如四摄事摄徒众等。杂集名为摄受摄。如世间说主能摄录自仆使等。依此二摄。且约经藏辨摄教者。若诠定学。即自性摄。以其经藏。定为正宗。故诠定处。是自性摄。若诠戒慧。即他性摄。谓经藏中正明定学。兼明戒慧。以兼从正。名契经藏。故明戒慧是他性摄。此之二摄。义可俱明。举宗摄教。余之二藏准此应知。故章略言举宗摄教。广释摄义。如婆沙五十九。俱舍第一。瑜伽十三。杂集第五。


第二翻名释义者。先释总名。藏是摄义。谓能诠教契经等三。皆能摄藏所诠诸义。故名为藏。故庄严论第四卷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三即是藏。持业释也(六释义。如前卷记)。


释別名者。第一修多罗別藏。或名素怛缆。梵音转也。翻为契经。章云所谓教诸经者略释也。契者是契合义。谓能诠教契所诠理。合有情机。故名为契。经者是贯摄义。故佛地论第一卷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以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正翻为綖。綖能贯华。风吹不散。契经亦尔。摄所说义。摄化生义。同向说。又无性摄论第一卷云。贯穿缝缀。故名为经。此等皆据能诠为经。契经即藏。持业释也。今三藏云素怛缆者。此云略诠。此乃是其一枝別义。未为通悟。


第二毗尼藏者。或言毗奈耶。或云毗那那。音之转也。此含多义。如下当释。且略说者。贯论第一云。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或翻调伏。天亲摄论第一卷云。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依除灭诸恶行故。此通调伏身等三业。离三恶行。善见第四云。如来哀愍众生三业不善。是故说毗尼藏。以制伏身口意业。俱舍十五云。言调伏者。意显律仪。由此能令命根调伏故。此即约根律仪。释调伏也。谓以正念正知二法为体。防护诸根。名根律仪。非表无表律仪戒体也。然调伏者所诠行。调伏之藏。依主释也。


第三阿毗昙者。或云。阿毗达摩。此云对法。俱舍第一颂云。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此两句中。上句即是胜义对法。下句即是世俗对法。且胜义者。尅性唯取净慧为体。兼眷属说。即通随行。故云净慧随行名对法也。法谓涅槃。或四圣谛。净慧即是无漏净慧。以无漏慧对向涅槃。对观四谛。故名对法。此无漏慧。义中胜故。故名胜义。婆沙第一据尅性说。故彼文云。然阿毗达磨胜义自性。唯无漏慧根。俱舍即兼净慧眷属。是故復说随行为体。言随行者。谓此慧俱相应四薀。及随转色。是则无漏四薀五薀为对法体。此等随彼无漏慧行。故曰随行(色界六地。具有五薀。前三无色无道俱戒。故但四薀。无色无道俱戒。如婆沙百三十释)。次辨世俗者。除无漏慧。所余修慧思慧闻慧。及生得慧。并相应四薀及五薀。随其所应。以之为性(饮界有闻思。色界有闻修。无色唯修慧。於中唯有色界修慧具足五薀。所余诸慧无随转色。故俱四薀)。及取能诠无漏慧等所有教法。亦名对法。故云及能得此诸慧论。诸慧即是修等诸慧。论者是教。故彼论中长行释曰。论曰慧谓释法。净谓无漏。净慧眷属名曰随行。如是总说无漏五薀。名为对法。此则胜义阿毗达磨。若说世俗阿毗达磨。即能得此诸慧及论。谓能得此有漏修慧。思闻生得及随彼行。论谓传生无漏慧教。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释此名者。能持自相。故名为法。若胜义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圣谛(四圣谛。总摄一切法尽。是法之相。故名法相)。此能对向。或能对向观。故称对法(已上论文)。此中诸慧名之为对。涅槃四谛名之为法。对彼法故名为对法。有财释也。先来诸师。将为依主释者谬也(顺正理第一及显宗第一。释有为法亦名有离离谓永离。即是涅槃。有彼离故名为有离。如有财者名曰有财。今准彼文。故对法名。是有财释也)。教能诠慧名对法者。全取他名。亦是有财。若经名法论教能对名对法者。亦准知之。若将对法望藏为名者。教名对法。对法即藏。是持业释。自余约慧名对法者。对法之藏。依主释也。释对法名。略寻诸论。有三十六释。婆沙第一有二十四释。杂心俱舍分別功德论无性摄论。各有两释。世亲摄论四释。合三十六释也。


释第三正辨相摄者。如章。今兹律典三藏之中。乃是第二毗尼藏摄。典者即是经之异名。外学者释。典者常也。言可为百代常行之道也。由依戒论道。是毗奈耶虽兼定慧。然是第二毗尼藏摄。


第二门辨教宗者。前列名云知教旨归。旨者意也。至也。归者。趣也。向也。谓造释者知教意趣。意趣即是宗之异名。故云知教旨归也(若作指归字。非此义意也)。此中章云辨教宗者。语虽异前。而义无別。


增戒学等者。通相为言。一切戒。一切定。一切慧。如次应知立为三学。然经论中。就渐次修。故立木叉以为戒学。四静虑定以为心学。得无漏慧入见道等以为慧学。故下律文云。若比丘具持波罗提木叉。成就威仪。畏慎轻戒。重若金刚。等学诸戒。是为增戒学。何等增心学。若舍欲恶。乃至得入第四禅。是为增心学。何等增慧学。若比丘如实知苦集尽道。是为增慧学。瑜伽第十七意亦同此。所言增者。是增者是增胜义。谓戒定慧能有胜德及有胜用。


名增戒等。第十疏中释三学义。至彼当知。


止作俱戒者。大圣制戒不越二门。一者止持离恶门。离婬等是。二者作持策进门。修定等是。然则止作圆戒学满。俱能防过。並戒门收。故言俱戒。问三学应成杂乱。答毗尼藏中。戒论道胜。以宗往摄。无杂乱失。


创发要期断恶修善者。发心尽名曰创发要期。誓学二持。故称断恶修善也。


建志成就纳法在心者。勇锐无屈。名为尽建志成就。听闻白等如法羯磨。发表无表流入身中。故名纳法在心也。


义顺受体说之为随者。问犯非顺受应不名随。答悔以成随。尔者。若犯初篇。如何得悔。答学悔故随。若尔覆无学悔应不成随。通律师云。随有二义。一顺受义。二後起义。故並名随。今解犯在随位。相从名随。若约克性。犯实非随。然此章中。或尅性说。义顺受体。或相从说。即通持犯。理並无失。


戒法有为等者。功德法中。或有有为功德。或有无为功德。今此戒法。有为德。摄续众缘。所作生灭相。名曰有为。故俱舍第一云。如是五薀具摄有为。众缘聚集共所作故。无有少法一缘所生(为破外道执一因生。故云无有少法一缘所生)能发之缘者。通於因缘及增上缘。至下当释。寔。实也。


位皆凡圣等。如下广辨中。


第四教所被者。圣不等门释。


备如常者。如广辨中释名门辨。


一者作戒二无作戒者。下受体门自当广释。今且略解。


方便身口等者。现缘动发称为方便。简酬往业报色体也。婆沙百一十七云。然身业定非异熟。加行起故。是此义也。虽诸有为刹那生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然相相续假言造趣营为也。


一发续现四心三性始末恒有者。一发已去。相续现行。故云一发续现也。言四心者。疏主多依成实宗义故。准成实第九卷无作品云。若人在不善心无记心。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善心有戒相续不论)。不善律亦如是(已上论文)。此论文意。即三性心及以无心。为四心也。问於四心中。以论三性。何須更別说三性耶。答四心门中虽復已说。於三性门重说。非然。二门既別。法相无违。或復通收色等三性。故復別说。问无心非心。何名四心。答从多分名。理亦无失。復有人释。准成实宗。识想受行。四心恒有。復有人引俱舍第一颂云。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由此说无表。(述曰)一者乱心。二者无心。次言等者。等不乱心及以有心。故成四心也。光法师释意云。无表二性。一善二恶。心通三性。善恶无记。乱不乱者。恶无记心。望善无表。以性別故。名为乱心。若以善心。望善无表。以性同故。名不乱心。由此准知。善无记心。望恶无表。名为乱心。若不善心。望恶无表。名不乱心。若准顺正理第二。释此颂文。真言不善及无记心。名为乱心。余名不乱。不同俱舍约性同异名乱不乱也。无心即是二无心定。翻此二位。即是有心。问此中无心。亦应通摄无相异熟。答彼虽无心。都无无表。故此无心。不摄於彼。谓色界中。无散无表。復由无心无定无表故也(色界必无散位无表。如婆沙百二十二释之)。顺正理论。破此颂意云。乱不乱心。摄心已尽。何須復说有心位耶。或应但说有心无心。何用復说乱不乱心。光法师叙安慧救云。乱不乱心。是据散位。有心无心。是据定位。故无有失。若准真谛旧俱舍疏云。染污心名乱心。余名不乱心。入定心名有心。二无心定名无心。此四位中。无教恒生(无教。即无表是也)。今详此等。似乖文意。观世亲意云。乱不乱心。虽是有心。为对无心。復说有心。凡诸法相。或由体別。而更別说。或由义別。而亦別说。今由义別。別说无失。故俱舍长行释曰。乱心者。谓此余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亦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上来三家释四心义。若望顺疏。初说为胜。


俱有悬防者。通律师云。无作悬防。义容可尔。作已落谢。如何悬防。答作生无作。故並悬防。或人破云。上法得戒。不从作生。故知表戒。不生无表。今释別解脱戒无表必从表生。故婆沙一百十九云。別解脱律仪依表。是表随心转。律仪依心是心果。百二十二云。欲界必无随心转无表。色界必无依表发无表(已上论文)。若尔上法得戒。应有表业。答据根本位。虽无有表。然从加行表生无表。谓加行中所有无表。善而非戒。至根本位方立为戒。故无有失。


无作非色非心者。至下受体。当广释之。


恶离善行者。如次即是止作二持也。


念智舍等护防身口者。此根律仪。三门分別。一释名。二出体。三明差別。言释名者。新译经论。名根律仪。亦名为护。旧译经论。但有护名。所言根者。眼等六根。言律仪者是防护义。谓念智舍防护六根。名根律仪。旧名护者。真谛释云。能障恶事摄善事故。能守护六根门。令惑业不入故。能防守行人。令不堕四恶道故。又能防守行人。令出凡位入圣位故。由斯多义。故名为护。今助一释。护六根不流泄故。


次出体者。先辨位次出体。言辨位者。始从初业。持戒护根。乃至无学。若定若散。有漏无漏。一切位中。但使根门不漏诸恶。皆悉得立。为根律仪。瑜伽二十一二十三。广明声闻戒根律仪。是世出世二道资粮。故知即是通初业位。婆沙四十四云。云何护圆满。答无学根律仪。应知此中根是所护。由念慧力。护眼等根不合於境。起诸过患。如鈎制象不令奔逸。是故无学正念正知。名护圆满(谓根律义。如从初业。至无学位。方圆满也)。正量部宗明了论云。由对治上心惑。应说诸护数量。即是通明对治道义。历寻诸部义意。並通一切诸位。


次出体者。准正量部。正念正知正舍三法为体。念谓於缘明记为性。谓能忆持本所受等。慧谓简择功德过失。舍谓远离贪忧二品。心平等性。无警觉性。故明了论偈曰。毗尼昙略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释曰。由对治上心惑。应说诸护数量。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护亦有二百九十四。为对治彼有善及无覆无记。诸护合有五百八十八。是人与此能对治护相应(论更一释恐繁不叙)。偈中意云。理实毗尼。具舍多义。略而言之。身论善戒及护根义。皆是毗尼。而於律中。但明於戒而不明护。故今毗昙具显戒护。方令律藏义理周足。故云毗尼毗昙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也。戒即身语律仪也。护即根律仪也。诸圣弟子。与此相应。故云相应人也。次释长行意云。偈中虽言戒。护戒护必有所治之过。故云由对治上心惑。此即略标所治过也。以理而推。所治有三。一者上心惑。即发恶业远因心也。二者非护。即发恶业近因心也。三者非戒。即所发恶业也。今此略标远因心也。应护说诸数量者。略标能治也。復以义推。能治亦三。一者圣道。治上心惑。二者护。能治非护。三者戒。能治非戒。今且略举护体一门也。言数量者。显头数也。问能治所治。既各有三。何以所治略标远因。正治之中略标护体。答所治就本。故举远因。能治举兼。故举护体。故真谛云。此但说护。即兼收戒。故但应说诸护数量(彼释意云。护是能发心。戒是所发善业。故说能发。即收所发)。问後何不言能治圣道。答护体之中。既有正智。即显圣道。故亦不明。论云。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护亦有二百九十四者。此即別明能发业心远近二因也(上心惑。是远因也。非护。是近因也)。前略标中。就本而说。故举远因。今意正明护家所治。故明非护。真谛疏云。上心惑者。惑有二种。一者随眠(部执疏解意云。恒随众生。如眠不觉。此惑亦有贪等执之异。纵入无心犹恒相续。即当大乘种子义也)。二者上心随眠(真谛意云。上心即是起心义也。为简无心等位此惑不行。故云上心也。虽非恒续。亦随众生而无觉悟。故云随眠。即当大乘现行烦恼也)。随眠不能生非护及非戒。唯上心惑。能生非後及非戒。然非护者。从上心惑之所发生。谓由此惑。能令失正念起耶念。失正智起邪。失舍心起意忧喜(嗔恚忿恨嫉等类。总名为忧。贪悭覆憍等。並名为喜也)。故名非护。此唯意地。未动身口也。若动身口。即名非戒。此应二句分別。谓非戒必是非护。非护未必非戒(非戒必从非护心发。故云非戒必护也。然未动业。但名非护。以未动故。故云未必非戒也)。翻此而说。戒护相望。亦戒二句。戒必是护。护未必戒(戒是善业。必从护发。故云戒必护也。然未发业。但名为护。以未发故。故云未必戒也。先来诸人解云。如有俗人。虽起善心。而无有戒。故云护未必戒者。甚未识意)。且上心惑三界总有二百九十四者。真谛释云。正量部说。欲界大小惑。有一百三十七(大惑即是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小惑即是忿恨恼等余随烦恼。大意如是)。色界大小惑八十六。无色界大小惑合七十一。都合二百九十四。一惑能生一种非护。非护头数。故亦同也。论云。为对治彼有善及无覆无记者。谓念慧舍以为护体。各通善性及无覆性。不同大乘念慧並是五別境数。其体並通善等三性。舍是善性。十一善収。若萨婆多。念慧並是十八地摄。亦通三性。舍唯是善。十善数摄。何以不同者。真谛释意云。正量部宗。圆安名善。言圆安者。谓强胜心。因时无悔。果时离苦。故名圆安。论其无覆无记者。善虽昧弱。犹能遮惑令不覆心。故称无覆。安不圆满。故名无记(释无覆无记。与余宗不同)。准此部宗。胜劣二善。分为二性。是故二性皆为护体。若萨婆多。有漏善法。由感爱果。故名为善。是则通收正量部宗。二性名善。准此唯善以为护体。然萨婆多復是念慧二法为体。故俱舍云。正知正念。合名意根律仪。(述曰)谓以二法。合为护体。或名意律仪。或名根律仪。故云名意根律仪也。若准婆沙百九十七云復次释。衍彼文云。有作是说。根律仪以正念正知为自性。有说。不放逸为自性。有说。六恒住法为自性(谓眼见色。已。远离贪忧。恒住正舍。乃至意知法已。亦尔。所余次不繁叙)。若准瑜伽二十三云常委正念。防护六根。合行平等。或是善舍。或无记舍。故唯正念以为护体。由护根故。或行善舍(即十一善数中舍也)。或行无记舍位(四无记心。离染义边。假说为舍。理无別体)。论云。诸护合有五百八十八者。非护既二百九十四。各有善性及无覆性以为能护。故成五百八十八也。总述意者。非护既从破戒烦恼之所生起。此即是亲发业心也。故以念等防护此惑。令於六根不復流漏。即令身口离过行成也。


第三辨差別者。总说律仪。名虽是同。然根律仪是心所法。身语律仪是表。故不同也。婆沙百九十七有两句。彼云。诸业彼不律仪邪。答应作四句。有业非不律仪。谓身语律仪。有不律仪非业。谓根不律仪(即明了论非护是也)。有业亦不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非业非不律仪。谓根律仪。第二四句者。诸业彼律仪邪。答应作四句。有业非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律仪非业。谓根律仪。有业亦律仪。谓身语律仪。有非业亦非律仪。谓根不律仪。


作法作事有离有合。离者。一者作法。谓诵戒羯磨等。二作事。谓受食不安坐受食等。合者。假作法而作事。如得法造房等类。


对事作法者。如先畜长後方说净之类也。


第二白法者。善法名白。昔未犯时。名为为初白。今犯已悔。名第二白。


第三门通标一部。名之为想。四分別论。名为別举也。


随根制戒轻重差殊缓急有异者。先来诸人。种种解释。或以僧祇四钱三角。余律五钱。以配轻重。輙度残提以配缓急。结净开制配犯不犯。今详本意。轻重缓急等。体同义异。谓随诸部根性不同。於一事中犯相昇降。名为轻重(如四钱三角五钱等。事反輙度等。义亦是同)。据为诱进。及为远防。於一事中。制相差別。名为缓急。谓诱进故。且制轻罪。或復全闻(如据力分制杀畜提。及〔开〕结净等类)。为远防故。制犯制重。名之为急(远防妨道。煞草制犯。远防犯重。制触夷等类)。是则轻重。约犯相门。缓急之异。缓约诱防门。二十部师。未通此意。故各偏执。分成別部也。


昙无德者。部执疏中。昙摩毱多。翻为法护。宗轮论中。名法藏部。旧人亦翻法敬法密。並是一也。然部执疏云。法上部旧名昙无德者。盖似不然。至下当辨。


言四分者。古来传说。律仪主四度昇坐诵出。名为四分。净三藏云。良以梵本四夹成部。故云四分。岂容四诵便终一部。十诵五分。並由夹数立名不同。然夹亦有大小之异。今更助详。如智度论第一百云。摩偷罗国。毗尼舍阿波陀那(此云譬喻经)本生。有八十部。罽宾毗尼除却本生。但取要用作十部(古来传云。八十部。即八十诵律也。十部者。即十诵律也)。十诵彼既名为十部。故知未必由昇座诵。故应译人约夹名诵。或名部也。


行用差別分者。觉云一往分判。戒用律行。下二俱用。细论行用。四並通有。今详本意云。所诠之行。约用差分。有此四种(何容外防。即详是用及其内伏。即非是用)。


据果望因者。谓以果名。於因上立也。


业结无处逍然无为者。断惑尽处。证无为理也。此亦因上立果名也。


蕴积众旨者。先来皆云。三十七法以为众旨。谓僧戒八段。尼戒六段。二十揵度。结集。调部。及增一也。今详一戒一经。以为众旨也。


共成一部者。能成之因。即是分义。自下广解。此中亦应广释前中举宗摄教。由於律相非所要故。但广释後之二门。

   

第二宗归门


此门意者。前略辨云。今以宗求。其唯戒学。分別戒学。两番料简。第一受戒法门。第二随戒行相。今度建立。故立此门。建立意者。一为破古。二为显今。三引教证。四释名义。五辨相須。六明教行。一为破古者。昔解开宗五门分別。(乃至)方可就总开別者。破古开宗义也。且如昙律师云。然戒不孤起。藉因詑缘然後方发。故第一明受戒方法。既有能发之缘。必有所发体状。是以第二所发戒体。既受得戒。岂可端拱而住。必須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是以第三次明持戒。然上行之徒一往善成。中下之人捉心不固。遇缘憙犯。是以第四次明其犯。持犯既不顿成。故第五番还料简上持之与犯渐顿之义。今师意云。第五渐顿。乃是随中別义。故癈不论。就前四门。缘体相須。合为受门。持犯後起。合为随门。且束此四以为受随。方可就总曲开別义。若如旧解。便开总门。义乖学路也。後有更助五门立义。作问答云。问缘体就受门。持犯约随行者。受中有能所。此悬明受缘。持犯既随状。具缘亦悬解。答随行具缘。约戒文辨。无劳预解。若尔受戒法门下有揵度。应对彼释。何假预明。答将欲释随。应先明受。欲使识缘。知体戒法居身。故先明也。若尔何不最先结集受戒揵度。答各据义別。亦不相违。然先结集戒本文者。略有二义。一者欲令能秉行成。二者欲令观过兴猒。戒行圆满。方可秉法度生。欲令策进防德。为斯先集戒本。若论受法损益义。後与随不同。故宜後辨。又问持法是顺。犯是违。对持以明犯。受法是顺。舍是违。应对受明舍。答随含持犯。可相对明。受非通相。故不相对(尊者云。上来且助古人立义。然今师解。悬明舍法。故不劳此问答也。上问答尊者每叙)。又难持犯渐顿。在此预。明受舍渐顿亦应悬说。故今章中。翻昔师义。舍之渐顿义便悬明。犯渐顿对文方辨。故来前四以为受随。总标之後。方可別释。第二显今者。章云故今解有戒宗有二等。三引教证者。如章云故地持云等也。地持第四戒品云。受戒随戒。当知无量。摄受菩萨无量净戒。既引教证。四释名义者。如章云受以要期创发等也。此中两释。前约受心持心不同。後约缘如受成随立。五辨相須者。章云若无其受等也。六明教行者。章云。若释受随。可为两门。第一约筌。即是总別一部教文也。二就行辨者。谓就一身起行次第也。且判文者。章云言约筌者已下是也。


尼聚少法旨归彰受等者。尼揵度文。从初不得受二根者戒。明尼受法。第二诸比丘尼聚在一处已下。明尼杂行(既半明受。故云少法)。问受法等中。呵责弟子。七法相瞻依止等德。应行是随。何容名受。答师有此德。方堪度人。以随资受。即受门摄。故云旨归也。


意辨其随者。问二部戒中。减年受戒。度诸遮女。即是受法。何以言随。答不应度故。令师得罪。以受结随行摄。故云意辨也。


次约行中。第一总解缘体者。相对辨別也。第二別解缘体者。由细別解也。相对辨中。章有两释。初约作法而明。後通得戒体说。且初释意讫。


至在前而去是其受门者。坛场作法。受门毕故。所以名受也。余可解。


後释意者。说相等事义通受随者。作法未毕。在受门收。在辨体後。故是随行。有斯两滥。故通受随也。


约五受说可以准知者。上法一受唯得无表。余四具得表无表也。


论其缘者。具如第五藉缘门辨。


护体为因缘者。如上已辨。护是发业。近因心故。是同类因也。


能生作行者。作持行也。


永断相续还受持清净对治护者。谓念智舍。以为护体。此与永断还持之心相应报也。


还成二戒者。表无表二。还成清净势用增长也(於犯位中戒体虽在。势用不增。大小乘。大意同也)。


癈立门(癈四及六。唯立五受故也)。


一以义求者。谓以別解脱义求。要从他故。心为第四。颂云。受別解脱戒。当知从他教。随心上中下。得三品律仪。


无上法人无上法教者。二义证知。无人无法。一者以有证无。谓异陈如善来人等。復殊羯磨受戒之教。二者以无证无。谓寻律文。都无上法人之与教也。


勅听者。与佛论议。因勅比丘听受戒故(後当广辨)。


故不相类者。此律受後之开缘。不类彼律受前之常行教也。


岂容逆数者。理应受竟。後疑方开。不应逆数也。


曾嫁十二论议沙弥亦应持满者。难此二受未满二十。何以逆开。然依十律。有论议。无曾嫁。此律有曾嫁。无论议也。


女以仗人建志故与二十者同者。姑夫教勅。故曰仗人。迳历若事遂能建志。理堪持戒与二十同也。难曰。建志尚许与二十同。罗汉岂容不如曾嫁。故使章中後释云亦可胎闰等也。今详亦应更破云。曾嫁別立不类胎等。


就年数者。罗汉亦应別立。不补灭年。故知古师徒烦言论也。


胎闰等三者。一胎。二闰。三十四日布萨也。


阙於戒本者。意说。戒文本欲结罪。若罗汉阙。即必得戒。由得戒故。师僧无罪。故灭年戒阙文不立(至彼戒文。当辨是非)。


有则定满者。喻同年满也。


何故母经是名第一者。捡彼无文。彼文但言。建立善根上受具。而无第一之言也。然五分云。童迦叶不满二十受具。佛问诸比丘。童迦叶有所得不。答得初果。佛言。此人是第一受具。不名白四羯磨如法受戒(已上律文。彼虽文有第一之言。而是初果)。


或可略无者。其犹灭法之中。梦中行婬。忧波离言。乃至不犯突吉罗罪。然婬戒中。戒本及释。並略无开。其例大有也。


五分法身者。新译经论。名无漏五蕴也。设得木叉。仍非戒薀。今虽不得。何成难词。由戒名滥於戒薀。故汎难之。言五薀者。广如婆沙第三十三。然略辨者。无学身中。正语业命。以为戒薀。三三摩地以为定薀。无学正见以为慧蕴(除尽无生。余无漏慧)。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相应胜解。名解脱薀。即尽无生。名解脱智见薀(创初证得此解脱智见谛理故)。杂集第十卷中无学支摄为五薀。彼云。无学正语业命。是戒薀。正念正定。是定薀。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薀。无学正解脱。是解脱薀。无学正智。是解脱智见蕴。基法师云。正见是缘事慧。正智是缘无为慧。今详彼释。定为谬说。谓无学身。诸无漏慧。別简尽智及无生智。立为正智。即由创初证解脱故。復即名为解脱智见。除此二智。余无漏慧名为正见。岂容一向判为缘事。又言事者说何为事。若变相缘名为事者。即尽无生。亦通缘事。若缘事相说名事者。即声闻人。无漏圣慧不能缘事。何容得有缘事智耶。据佛菩萨。可通缘事耳。


第二解者(今师意存)。母论上法。文相甚多。今且略引要而明者。彼论第一。有三节文。且第一节。僧尼各有五受。文言五者上受具。何故名上受具。佛在世时受不戒。直在佛边听法。得阿罗汉。名上受具。第二节云。云何。上受具。如有一人。尽一切满未满。二十已受具足。即於比丘中。自生疑心。同住比丘白世尊。世尊语比丘。汝数胎闰满不。答不满。佛即问诸比丘。得罗汉耶。白佛言得。佛言。此是上受具。第三节云。佛告诸比丘。从今已去。听汝建立善根上受具。佛告诸比丘。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皆立善根上受具。我今亦復如是。是名立善根上受具。第二卷云。上受具中。除尊者摩诃迦叶苏陀婆。具余一切不得建立善根上受具。问引彼证此。为应理不。此何所疑。以其嵩云。夫论立义。依宗正之。岂取僻文。依他部立。且如上法。无替减年胎等不满。更开罗汉。若道成名受。胎等应同。胎非受缘。罗汉宁是。又准母论。亦羯磨开。故彼文云(广如前引。第一卷中。第二节文)。又母论第二。上受具中。除尊者磨诃迦叶苏陀波(广如前引)。又立上法。应无应无罗汉沙弥。若据祈心。准凭何教。(彼又总非云)如斯之义。应熟思寻。(又云)立者不能熟详文义。既无的据。难可依凭。(又云)是力力无劳广述。今详彼难。若道成名受。胎等应同者。今应反难。胎中九月。罗汉几年。故不例也。若言道力义同二十者。三果何容劣於二十。又復罗汉何理劣於曾嫁之人。准羯磨前方开补年。其曾嫁者。何理胜於罗汉极果。开羯磨前逆数十二。又云。母论亦羯磨开者。何不审寻彼论第一佛在世时不受戒文也。故知。彼论第二节云。如有一人。尽一切漏。未满二十。已受具足者。望曾作法。即名已受。然法不成。復名不受。故荷初节佛在世时不受文也。若不尔者。岂容一论二说相违。故不应尔。即由此理。此理律下文因明羯磨。乘说罗汉名受具者。亦望羯磨法定不成也。又嵩復引母论第二。除迦叶等。欲何所说。今详除者。由迦叶等上法所收。故須除之。其余不详。此则上法文甚分明也。若言除已其余不听故无上法者。八年之後。不听三归。亦应三归不立为受。又难祈心准凭何教者。智人咸许推理归文。何用滞文而迷正理。又三世佛。论说皆同。宁执自心违三世佛。又寻诸部。皆有此受。但名不同。且俱舍十四。立有十受。第四受云。四由信受。佛为大师。谓大迦叶。杂心第四。十受亦同。十中第三名为受师。多论第二。七受之中第五自誓。十诵五十八。十受之中第三自誓。见论第三受教。既通诸部。此何独违。故此律受戒[打-丁+致]度云。尔时有年不满二十者。受具足已。後便生疑。诸比丘往问佛。佛言。自今已去。若受具足已。有如是疑。听数胎月。若数闰。若数十四日说戒日。若得阿罗汉。即名为出家受具足(造论本欲释律本文。母论既明此文。甚显)。又责祈心凭何教故者。多论十诵。皆名自誓。誓即祈心。宁非明教。问前来上法。虽已善成。瑜伽决择分。如何会释。彼论五十三云。或有一类。唯自然受。除苾刍律仪。何以故。由苾刍律仪。非一切堪受故。若苾刍律仪。非要从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便应一切随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圣教。便无轨范。亦无善说法毗柰耶而可了知。是故苾刍律仪。无自然受(已上论文)。答彼据制後满足教说。即符母论除迦叶等。其余不得建立善根上受具也。


多子塔者。佛本行三十六。迦叶因缘品云。佛在一树下。尔时是神名曰多子。偈中云。佛在多子树。母论云。迦叶白佛言。我初到多子塔林中见世尊。(述曰)因多子神。以目林塔。林中有树。復云佛在树下。辟支佛因缘论中。亦说多子塔事。


羣品者。觉有二解。一云。羣者众。品者別。即別众是也。又云。群者众多义。品者品类义。谓於四年不同大僧护持律相。何得不犯众多品类微细惑也。今详母论第二卷云。法业羣品业不应作。法业齐集业应作。(述曰)梵本之中。名为羯磨。此翻为业。所言法业羣品业者。是別众也。復言。法业齐集业者。是法和众也。谓於界内。別为群品也。付法藏第四云。忧留陀山有一老虎。生於二子。饥穷困极。便命终。二子失母。忧婆毱多。日日与食。为说诸行无常偈。命终生摩突罗国。至年八岁。出家得道。即便使之采瞻匐花。答言。大师此树高峻。毱多言曰。汝等是天(神用名天)。岂无神足。时即昇空。采花奉献。诸人同见歎未曾(育王传第四亦同)。育王经。降伏外道。捡彼无文(应捡贤愚)。贤愚第十五。尊者舍利弗。昼夜三时。天眼观世。应度度之。尔时有诸商人。共将一狗。至於中路。众贾顿息。狗便盗取还贾人内。於时众人便共打狗。弃置空野。舍之而去。舍利弗顿息狗。便以天眼见。以食施与。即为解说微妙之法。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字曰均提。至年七岁。付舍利弗。令使出家。得罗汉果。自以智力。观过去世。作一饥狗。蒙我和上舍利弗恩。今当尽身供给所須。永作沙弥。不受大戒。


摩夷者。正梵音云。摩怛理迦。翻为本母。既有母义。古人遂称毗尼母论。为摩夷也。


尽智现前即发具足者。至下第六。发戒时节门。当辨释之。


上法三缘。至第五藉缘门释(一假佛教授。二有祈夷心。三尽智现起)。


至文释者。下婬戒中。释准十诵。是贼住人也。古人有立自然受戒。谓佛是也。故下文云。自然得解悟。云何从人学者。彼为忧陀邪梵志。问佛为从谁学。佛即答解悟。非答受戒也。

   

释名门


善来两释。觉云。前释意者。由此律中。要得初果。方命善来。後释即准五分第一。善来通凡。故除契证句也。以五分律。須提善来。而犯初戒。故知通凡。由其初果。性离五邪。必不犯重故也。今详前据受戒揵度文中。但言来比丘。而无善字释也。後解即依八比丘中。具有善来两字释也。是则解善是求戒行者。来谓如来。教章云。故曰善来。即据能所合结。律单言来。据所对教也。後解或据能所合说。文具两字。义如前释。或以行者善心而受。佛遂双赞。即二字俱为佛教也。


上法。两释。先来诸释不復堪记。今详前释。约圣智境。名为上法。论其後释。即能证智名为上法。且前释云性空之理超出相有者。先来復言。相谓十相。有即三有。今详生空。即是无为。成实论宗言不可得。如衣坏已都无所有。龙树宗中。亦同此义。萨婆多宗释。灭即以离繫为体。实有非无。天亲无着护法等宗。二空所显之实性名曰真如。是圣智境。非无实体。诸宗虽復诤体有无。莫不皆称性空之理。性违於相。故言超相。空违於有。復言超有。此超相有。意显涅槃。涅槃之性。远十相故。俱舍二十八云。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十相者何。谓色等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述曰)色等者。等取声香味触也。三有为者。一生有为相。二住异有为相。三灭有为相也。住异合说者。俱舍第五。一释云。住是有情所受着处。为令猒舍。与异合说。如示黑甘与吉祥俱。是故定有四有为相(开即四相。合即三相)。涅槃经第三十。离十相亦同此说。涅槃既是法中之上。故名上法。上法即是圣智所缘。内证境界。


修道进德或尽解满会增上法者。谓数勤修圣道力故。进证智断二种圆满。所言或尽。即显断德。言解满者。即显智德。断德即是择灭无为。智德即是尽无生智。无学正见也。於斯二德成就之时。正契无为。会增上法。


亦可尽无生智超学表者。即是第二约智释也。表者外也。谓超三果四向之外。故云上法。智是有为。可建立故。故引母论。证成释也。俱舍二十四颂云。第九无间道。名金刚喻定。尽得俱尽智。成无学应果。此颂意云。断非想地九品。或时第九无间道相应定数。名金刚喻定。次解脱道即超尽智。此之尽智与尽得俱。故云尽得俱尽智也(尽得即是择灭得也)。既得尽智。即成无学应供等果。理实钝根唯得尽智。若其利根亦得无生。二人俱得无学正见。故婆沙一百二云。时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唯一刹那。尽智流注。长时相续。从尽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不动阿罗汉。金刚喻定。後尽智唯一刹那。无生智流注。长时相续。从无生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罗汉皆修无学正见圆满。而非一切皆现在前(未来无量无学正见。不可顿起)。俱舍二十四。正理六十五。义亦同此。然正理论。说无生智及无学正见。或亦一那刹。或亦相续。婆沙文云。或解脱道或胜进道摄是尽智。唯胜进道是无生智。因此略释。金刚喻定。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略作三门分別。一释名。二出体。三辨相。且释名者。问何故名为金刚喻定。答婆沙二十八云。无有烦恼。不断不破。譬如金刚。无有铁等不穿不碎。故名金刚喻定。问何故名尽智。答俱舍二十四云。尽智是断或中最後解脱道。由解脱道。与诸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正理六十五一释大同。又云有余师说。惑尽身中。此最初生。故名尽智。问何故名无生智。答正理意云。言无生者。谓未来生得。非择灭智托无生。名无生智。若尔。岂可无漏圣慧缘非择灭。答理实根本无生智体。但缘谛理。而由後得缘非择灭。故无漏智从後得智。得无生名。於理无失。问何故名无学正见。答推度性故。名之为见。此见真实。故名为正。若据照瞩。名之为见。则尽无生亦名为见。今据推度。故尽无生。非是见性。由此二智。已息求心不推度故。若准大乘。一刹那智义说为二。谓由有彼集因尽义。故名尽智。復由有彼苦果不生义。故名无生智。除此二智。余无漏慧照理明了。名为正见。杂集第十。略释尽无生智。瑜伽六十九。有出世尽智无生智。復有世出世尽智无生智。如彼应知。


次辨体者。金刚喻定。六智相应定数为体。故婆沙二十八云。此有六智。谓四类智。及灭道法智(此即苦集唯是类□。灭道即通法智类智)。若约行相。四谛各通四谛各通四种行相。广如俱舍二十四婆沙二十八释之。尽无生智者。六智为性。谓法及类並四谛智。若细分別。四法四类以之为性。然此二智。最初生时。唯苦集类。自後相续。方通六智。缘苦集类金刚喻定。亦与此同。灭道法类金刚喻定。即不同此也。谓此定後。必定故为苦集类智。不得同前灭类道法类也。若论行相。初尽无生。唯六行相。谓苦集类。除空非我。後相续位十四行相。亦除空非我行。由此二智。於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等。涉世俗故。故除空非我行。无学正见法类四谛六智为性。通十六行。或以七智为性。加他心智。


次辨相者。金刚喻定。势能摧破。三界一切所有烦恼。但由前时烦恼已破。是故不破理实有能(如俱舍二十四释)。尽无生智。如俱舍二十六云。谓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由此所有眼智明觉解慧光观。是名尽智。云何无生智。谓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应更知。广说乃至我已修道。不应更修。由此所有眼智明觉等。是名无生智。如何无漏智。可作如是知。迦叶弥罗国诸论师说。从二智出後智中作如是知。故无有失。无学正见。准而可知。不繁广辨。


未感如来玄悟见道者。简异善来。善来诸人。感佛说法。復悟见道得初果已。方命善来。今此三归。都无二义。故云未感。上法既非言教下发。以非类故。不須简之。


三语三归。唯此律中。体同义异。望三宝境。名曰三归。望罗汉教。名曰三语。不同多论分为二受。至下当知。


了论瞿娄达摩者。了论疏中作此名字。非论文也(论文但多尊法)。


受缘开合门。


猥多者。字林。猥者众也。


僧得可呵者。以违教故。应可呵责得吉罗罪。非谓提舍尼也。觉云。梁朝时。白木调国从西进马来。故知此国在白木调来也。


若一比丘尼往大僧中代乞戒者。准下尼法。但差一人。若准五分二十九。十尼俱往。如下当辨。


因辨遣信得戒时节者。章中三释。初释先且依教立宗。章云。(乃至)已与汝受戒竟。次当引喻以立道理。章云。又准媒业。(乃至)便义不具。次释妨难。章云。若尔何故教人盗。(乃至)不同杀盗(谓有別义。不类杀等。言別义者。当知年夏。媒須和合二处。二处者。男女也)。次第二释。初破前宗。章云。若尔戒非羯磨缘生。(乃至)何容使报。方始得戒。次申自宗。章云。故有异释。(乃至)事成得罪。次释妨难。且先立难。章云。若尔何不类媒耶(假述前师。举媒为难。媒戒文云。受语往彼还报。僧伽婆尸沙。亦应杀盗受语往盗还报。方成犯限也)。次答非例。章云。答如媒报所媒。(乃至)何得以所类能(显媒类受。若並令报。於中即有能所不同。且如媒中。如有和上教一弟子。男家受语往语女家。女家受语还报男家。此则男女俱是所媒。此则报时。但能所媒。能教和上已得罪竟。论其杀盗。若令还报。即是义边。受语往彼。事成我已罪竟。若復还报。便是能报。非是罪时。故不相类)。次准例立理。章云。如此解时。(乃至)非谓报竟。方始得戒(谓类媒杀並不报能。即例受门。以受戒人为能教者。使尼往受。羯磨才成。即得律仪。不須还报)。或曰。今应更难此第二释。谓立能所。与前义別。男作能教。令为己媒。所教比丘須还男。准此例受。理应还报。应答难云。此媒虽復要須报能。而不得结能教男罪。亦应受戒虽要报能。而亦不令能教得戒。復曰。能教比丘。令为己媒。既要报能。受亦应尔。答汝若类媒須结媒罪。今为己媒。既要报能。受亦应尔。答汝若类媒須结媒罪。今为己媒。乃是婬因。岂令受具而发五戒。復曰。尼僧十众並作能教受戒行者。及大僧众並作所教。此则所教预喻如所媒。所媒既須往彼还报。受戒亦应往大僧处。还报受戒行者。答媒报令能得罪。岂受还报而令能教尼众得戒耶。此等既並立难不成。还归初门能所类相。並不报能。得戒得罪也。次第三释。先且总非前释。章云。虽有此释。(乃至)不了说故。次依教立理。章云。如余三律。(乃至)明因使得(理应受戒。要闻羯磨。故知使传大僧羯磨。方始得戒)。次例此律。亦应具传大僧羯磨。章云。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竟(下尼法云。能使应还。比丘尼寺内。语言大妹。汝已受大戒竟。述曰。疏意说比尼法文略也。谓准尼法。虽差一尼並二三伴。异於余律十尼俱徃。然亦应理还来集尼。对大僧中所作羯磨。令具听讫。方可语言。大妹汝已受戒竟。以受要須闻羯应故)。次辨具缘。章云。应具六法等也然文亦不具者。略者。准尼法中。全无第三戒师白缘。於第四缘。但问名字及和上名。并学戒不。而略不问十三难等。虽问少分。而亦是略。今更详之。应具十缘。一端正女人。尼法文云。小小类貌。不应遣信。母论第二云。若有如是比者。得遣信受(五分半迦尸。十诵四十一云。婆罗门生女。端正姝好。价直半迦尸国)。二有难缘。三本法成就。四白二差使。口差伴尼(准尼揵度)。若准余律。十尼俱往。五义加使尼为请师(设无此缘。亦应得戒)。六使尼为乞。七戒师作白。八捡问遮难。九白四成就。十使还报知。若依余律。白四具足(或恐转变。更应捡难。更加捡缘。使十一缘)。上来立义虽已善成就。崇復云。遣信受戒得。在大僧言下。报表事终。非为发戒。故报文云。已与汝受戒竟。报有已言。明知先得。若在报发。便违已言(难曰。俱舍第九云。开口已眠。应先开口)。又云。若使言下生戒法者。便有三过。一有秉法杂乱过。二尼有一部发戒过。三违见论八语过。今略详之。尼传僧教。本非杂乱。故五分二十九云。羯磨师为说僧所作白四羯磨令听已。又凡受戒。理須听闻大僧白四。若不许尼传僧白四。僧教未成。则崇自招一部之失。又见论八语者。善见第七。八种得戒。八语之外。別有遣使。如彼论云遣使如彼论云。遣使受具足戒者。半迦尸尼。遣信八语。得具足者。从比丘尼得白。四法。比丘僧復白四法。是名八语(已上论文)。八语遣使。论既別设。违八语。何成有过。况復使尼传僧白四。並其本法。成八语。此等立破。具如破述记中已广辨说。


受有作法者。尼往僧中。或須结界。或相捡问。随时变动。不同随中。


异缘无作唯随非受者。穷寻疏意。略有三门。一者异缘能发无作。如欲杀人不执刀仗。乃用指印相书而煞。虽同身业。而事有异。故曰异缘。者互缘。如以指印。或以相尽。作大妄语。是即身业以成语业。或如赞杀。以语成身业。既互造故名互缘。三者助缘。如以他人身语等业。用成我身身语等业。即如遣使。名曰助缘。先来诸人。不违异缘互缘別相。遂妄破疏。且如觉云。受中理亦通於异缘。如语乞戒发身戒故(此将互缘。以破异缘是故非理)。通律师云。问此人亦应遣使依止。答成。若有难。开无依止而住。岂可有难。开不受而得戒。故不相类也。又以依是凭义。理不合遥也。


总发假缘者。情非情等一切境上。总顿发故。要假缘也。


今取面化者。谓便舍时。未说成舍者。留待後时。容亲面化使不舍戒。以其舍戒如死故也。


不假余缘者。若当有便。随便对舍。何須遣往也。


十人二十足为良验者。十人受戒。二十出罪。是表难易也。


受本不得请僧就己者。上代僧佑律师云。遍寻诸律。有难尚令遣使往受。岂容无难輙受尼请来就尼寺。往往有人。轻藻无识。往赴尼寺与受戒者。深违教意。今详教意。但由大僧。取静息缘。不肯来赴。故开使受也。请而赴者。理非轻藻。然今疏意。同僧佑说。故云不得也。伽论第一及第七並云。百一羯磨。一切经中。亦別有一卷百一羯磨。即萨婆多宗所弘也(数有人言。毗尼母百一羯磨者误)。边无十僧。谁足二十。故应同开边尼十众虽有多释义等为可者。一解。羯磨中摄。故不別论。若尔遣使亦羯磨摄。何以別明。答端正女人。开中之胜。而论曾嫁名中鄙恶。不类端正。故不別论。虽有此理。然十二开异常二十。应分两別。答以十诵中无开十二。有遣信故。今据彼说。故有隐显。章中破云。以其文无定数者。诸部受数。或多或少。岂专十诵以妨此律。又解违於五受。亦同此破。故依下文。立曾嫁受。


女妇二受者。妇受有一。曾嫁是也。女受有三。二十众。遣使。並义立边尼十众也。更加大僧十人五众。即是羯磨离六也。


合即唯五者。谓合前六。总名羯磨。辨余善来上法等四受。故五也。引伽论者。证成羯磨。应离成由也。


並余二受者。一者义立边尼。二者曾嫁。


二僧摄者。义立边尼及边僧並五人僧摄。余並十人僧摄。

   

得名门


善来两释。准上释名门中。如次配之。谓有一学两学异。


上法两释。亦准释名。约境约智。如次配之。约数就心。即带数释也。

   

通局门


多论对七受以说此约五受者。多论第二。见谛。善来。三语。三归。自誓。八法。白四(八法即八敬也)。於此七中。义摄为五。与此律同。故相对辨。谓彼七中。善来三归八法白四。即与此律四受全同。三语摄入三归之中。见谛自誓自义同上法。是故摄之。以为五受也。


但知七中有见谛无上法者。见谛虽可义同上法。论其尅性。此律所无也。


此律有上法无见谛者。上法虽可义同彼论见谛自誓。然据名字。彼无上法也。今详上法。是母论名。仍非此律有也。


八敬专尼余三比丘者。应云八敬专尼余五比丘。何故言三。答合五为三故也。谓三语三归。合为一见谛。自誓合为一。善来復一。故三成也。


若谨依文者。多论第二云。问七种受。几是比丘不共尼。答曰。五是比丘。一见谛。二善来。三者三语。四者三归。五者自誓。问几是尼不共比丘。答曰一。谓八法受戒。问几二众共。答曰一。谓白四羯磨也。


为止诽谤故者。多论第二。佛不自度尼家三众。作此释也。


多论局者偏就爱道等为言者。问多论第二云。八法受戒。唯大爱道。更无得者。既唯一人。何用言等。答理实多论。唯望爱道善来是局。復置等等言。良以母经及此律等。敬通五百。是则善来总望五百。亦名为局。总收义尽。須置等言。


亦同此局者。重释此律望五百局。十诵五分。望爱道局。故云亦同此中多论说局也。


举此五受受随分別者。此律善来唯受非随。唯佛秉故。若准祇律第三。佛与比丘俱秉善来。即是义通受随二法。谓自得戒。即属受门。復以度他。即随行摄。次辨上法。若据母论。唯二人得。唯受非随。通律师云。自因祈心。果戒俱得。即是摄。復教他得。即随行摄。此义即是自部所宗。以其破结不遮简故。次辨三归。多论第二云。佛成道後八年之中。得三归受。故八年中。理有自得教他之义。便通受随。八年之後。非受非随。次辨八敬。若准自律。五百释女因此得戒。名之为受。随中行敬。復即是随。然此随义异前说。除五百已。约余女边。唯随非受。次辨羯磨。义准应知。今此古人。受随分別。既说五百。故通受随。自余诸尼敬不通受。明知五百以敬为受。是故善来不度五百。故说善来局也。


叔厘尼者。贤愚第五云。其初生时。细濡白[叠*毛]裹身而生。父母恠之。相师言古。因为作字。名曰叔厘。秦言白也。叔厘长大。[叠*毛]随身大。女白父母。我欲出家。将往佛所。佛言善来。头髮自堕。所着白氎。寻成五衣。精进不久。成阿罗汉。


摩登耆女者。经无文说善来受。母论第一。摩登祈捡。


多论自誓唯大迦叶者。彼论第二云。自誓唯大迦叶一人。更无得者。(述曰)意说。当时更无人得。非是佛制余不復听作自誓受也。故章中云。一多少为言等也。多论第二云。问佛在世几年便听白四羯磨受戒。答曰。有言佛初得道一年後。听白四受。有言四年。有言八年。以义而推。八年者是正义也。(又云)佛遣阿难。与大爱道。八法受戒。十四年後。听白四受。(又云)三语三归。佛成道已八年中得。八年已後。更无得者(已上论文)。


结集毗尼序者。十诵五十五。明五百结集。彼文名为五百结集毗尼序也。一为敬要(即是释前不善来度)。二須和上(即是释前不羯磨度)。


多论俱局离羯磨故者。多论虽言羯磨是通。余皆是局。若如向来离羯磨受。便合多论。一切俱局。谓据总名。羯磨便通。论其別体。亦即是局。


数齐有五者。颂曰。僧五谓来上。三归十及五。尼五谓敬遣。边十常行嫁。又准多论。更加三语及以见谛。便为僧七。今言僧五。谓摄此二人三归上法中也。


局中三僧五专尼众者。前齐五中。除来上已。余三局僧也。即齐五中尼众有五。是专局尼也。

   

诸部同异


十诵五十八种得戒颂曰。然见誓论边。重信来归羯。


六同四分者。十中後六。义摄为四。便同此律来归敬羯也。谓边五遣信羯磨。合之为一。余三还三。即是摄为四也。


善来是同者。同此律中。要得初果也。


不須善来者。谓彼復有直尔见谛。即发戒品。不須更加善来受法。


余二即异者。一者所秉法。二所被行者。故言二也。


四句分別者。即释名等四门是也。


智论云非佛声闻等所告者。智论九十五云。无性可见。住是性中得耨菩提。何故无性相是阿耨菩提。非诸佛所作。非辟支。非罗汉。非向道。非得果。亦非菩萨所作。众生不知诸法实相。是故菩萨行般若彼罗蜜。以方便力。为之说法。(述曰)无法性者。是所证理。阿耨菩提。是能证智。而今论云无性相即是阿耨菩提者。菩提菩提断。皆名为菩提。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故说无性即是菩提。此之性空。不为因造。然十诵中。虽不说辟支。是自然得。以其多论七受之外。有佛辟支。並无师得。义准成立辟支自然也。


四分等中者。母论也。


大尽智者。多宗余论与此大名。准此多论第二卷中。云大尽智。先来诸人云。约人名大。今详论意。已前有学。烦恼分尽。今成无学。烦恼大尽。故名之也。


道未知智者。即道类智也。何以知然。杂心第六。释九遍知四类忍四类智。皆名未知。且如彼云。集智忍未得一断知。如彼广说。然婆沙六十二云。集类智忍灭。集类智生时。得一遍知。文相不同也。然杂心论上下文中。有处亦名比忍比智。良以观上二界不现前境。名为未知。余释非理。不劳叙破。又觉云。若准俱舍苦忍初心得者。彼以俱舍第十四十受文云。二由得入正性离生。即作此说。理实初入苦法忍时。名入离生。而论得戒。要至第十六心得也。见谛周故。顺多论故。建立果故。然俱舍云得入离生。显初入道。由此为缘而得戒品。不必即说得戒刹那也。


多论假身口教者。准章中释。似约言教之教。今详多论。表名教无教。彼论第二。问曰。佛与辟支。云何得戒。答无师得。问从教得。不从教得。答曰不从教得。有言。从教得。如佛在树下结跏趺坐。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尽。即身教成就。口教成就。然後得漏尽戒亦俱得。是谓身教得戒。辟支亦尔。(乃至)见谛或言从教得。或言不从教得。言从教者。安居一时。乞食听法。身口二教亦俱成就。然後见谛。戒亦俱得。是名从教得戒(已上论文)。若是言教者。见谛既因佛教。何故乃言安居乞食等为身口教。又彼论第一云。若口说三归。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无教。故知是表无表也。


问木叉戒是无漏戒禅戒不者。多语第一问答也。


佛在世有者。法未灭来。总名佛在。此约制立七众木叉。要佛出世。若约独觉。出无佛世。五戒性成。名木叉者。不假佛世。问圣者皆得五不作戒。若是木叉。应命终舍。何因经生仍成五戒。答理实命终五戒随舍。由此五戒。感当胜果。故非不舍。然随生处。五戒性成者。理是新成。非成前生。故无有失。


余二人天俱有等者。约趣辨依身也。於中禅戒。通欲色界。容成容现而名为有。若无漏戒。欲色二天。亦是容成容现。於无色天。唯成非现。亦得名有也。今言人天俱有者。天名是通。理应分別也。


余二通二界等者。约界辨依身也。谓禅无漏。通二界中。容成容现。其无漏戒。无色界中。唯成非现。婆沙二十八云。无有圣者不成就无漏戒。是故圣者生彼界。唯成就造色。於中学成就学随转色。无学成就无学随转色。问此诸随转色。何大造耶。答依次前身。随所应戒。欲界或色界大造。(述曰)婆沙百四十云。无漏戒不堕界地。随所依身。大种所造。若现有色。可如百四十说。今既生於无色界中无色身故。故以前身大造也。


若如十诵证下三果亦得戒品如见谛是者。初果见谛。义即决定。斯陀那含。义即不定。若先世道。断欲六品。後入见道超证一来(大乘世道是伏非断。而论超证。亦得同此)。或先世道。断欲九品。後入见道超证不还。此二超证。得名见谛。而亦得戒。若先初果。渐次证得一来不还。即非见谛。理不得戒。


问证下果时为一切得耶等者。此问答中。叙古人释。略显其非。且古意云。以下三果或。未尽故。假有祈心。即略非云。若第四果虽或已尽。亦非一切得。如沓婆等。故知不由或未尽者即假祈心。若尔今师云何答如前已释。以其戒是从缘得故。不由或尽不尽也或有疏本云。若第四果虽或尽解满一切得戒者。传写者谬。若言一切得者。何得指同沓婆也。


何得判言经中不得三四者是其在家者。意破前师五戒一向判为在家。八戒一向判为出家。而言在家不得三四。是望经文。有大宽失。以经但言唯不得四。非不得三故也。章云。若在家者。以五戒人不断自妻。岂得三果者。此意难云。若復用汝五戒在家可经释者。有违理失。以有自妻。何得三果。三果必断欲界或尽。何有自妻。章云。既言得三道果明亦出家者。此显正释。正释意云。既言在家得三道明亦出家。即是亦在家亦出家也。以其着俗。即名在家。断非梵行。復是出家。由名在家。顺经文相。復由出家。故不违理。即破前师八戒一向唯是出家。无在家义也。


频婆娑罗等者。观经云。佛口放光。照频婆娑罗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閇。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经就道俗多少者。缁服出家得道者多。白衣在俗。得道者少。故下律云。以信乐心。而作是念。我今在家。妻子繫缚。不能纯修梵行。我今宁可剃除鬓髮。被袈裟。以信舍家。入非家道。善生经说。在家菩萨修道难。如陆路牵般。出家菩萨修道易。如水路乘船等。瑜伽四十七云。出家菩萨一向能行钩鏁梵行。在家菩萨。则不如是。广如彼论。


非谓不得第四果耳者。若准多宗。定不得四。故婆沙四十六。释初果云。问若满七有。无佛出世。在家得阿罗汉耶(正义家释云)。如是说者。彼法尔成佛弟子相。乃得极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师迦山中修道。本是声闻。出无佛世。猕猴为现佛弟子相。彼皆学之。证独觉果。无学不受外道相故。今五分律。化地部宗。俗得罗汉。不須会释。见论第七。教授迦叶词句。具如彼论。不繁叙之。然章中不具也。


明智现前者。无漏圣智。称之为明也。


如增一阿含广说者。彼二十一云。佛在摩羯国波沙山。世尊清旦从静室起。在外经行。須陀沙弥。在世尊後。世尊顾曰。今问卿义。谛听善思。对曰如是。世尊告曰。有常色及无常色。为一义。为若干。須陀白佛言。此义若干。非一义也。所以然者。有常色者是内(如来常身。非诸凡夫六根所取)。无常色者是外(外色声等六根所行)。以是故。义者若干也。世尊告曰。善哉。復云。有漏无漏义。为一为若干。对曰。若干。所以然者。有漏义是生死结。无漏义是涅槃。故是若干也。告曰善哉。復云。聚法散法。为一为若干。白言若干。所以然者。聚法之色者。四大形也(极微聚故)。散法之色。苦尽谛也(谓灭谛体。散灭有漏色身也)。故有若干。告曰善哉。復云。受义阴为一义若干乎。白言若干。所以然者。受者无形。不可见。阴者有色可见。故若干也(诸心心所领受境界。故言无形也。色可聚集。故名阴也)。告曰善哉。復云。有学义无学义为一为若干。对曰若干。所以然者。有学义。是生死结。无学义。是涅槃。故若干(谓名有无名也)。復告曰。云何有学是生死。无学是涅槃。白言。有字。有生有死。有终有始。无字。无生无死。无终无始。世尊告曰。善哉。快说此言。今即听汝为大比丘。告诸比丘。摩羯国界。快得善利。便此沙弥此境界。今总颂曰。常色无常色。漏无漏聚散。受阴字无字。如次义应知。


多论举羯磨摄十诵中三者。谓中三者谓摄五众遣信论义。以其多论是有部宗。释十诵义。故相摄也。问乐者。乐谓意乐。意乐清净。发言亦善。故俱舍云。谓由善巧酬答所问。如苏陀夷是也(亦有释言。问其乐受戒不者。今恐不然也)。僧祇二十三。四种受具颂曰。自宽来中边。不能如法者。彼律云。诸比丘亦欲如来善来度人。威仪进止。左右顾视。着衣持鉢。皆不如法。广列善来者。佛善来度三千二百九十一人。诸比丘度不列其数(广说如彼)。


羯磨替善来者。但替诸比丘。非替如来也。讫至双林。皆是善来故也。


所以可知者。牒入羯磨众。所斟量故。不足数也。


八敬悬指者。向来並是二十三文。此云悬指者。是彼第三十六。五百释女。往诣佛所。却住一面。爱道白佛言。佛世难值。今遭如来出世说法。令诸众生成寂灭证。如大爱道綖经中说(经中有爱道比丘尼经两卷是)。


然彼文中爱道言佛为尼制法者。祇律三十云。佛住迦维罗卫。尔时大爱道。与五百释女。求佛出家。如綖经中广说。(乃至)爱道白言。世尊为比丘尼。制八敬法。我等得广闻不。佛言得(因此。即广说八敬也)。五分五受颂曰。自来三八羯。剃髮之初故。名为因。祇律可知。


一二三归者。觉云。或据境说一二三归。或可约一二三遍。今详前释好也。与此律中度俗二归。相相顺故。若尔何故五分十五云。诸比丘一语受戒。言汝归依佛。又二语受。言汝归依佛归依法。又三语受。言归依佛法僧。以是白佛。佛言不应。答谓制後不应也。若不尔者。岂可三语亦不应也。母论第一。二众各五颂曰。来上羯离六。勑三师遣使。伽论十受颂曰。无见问归誓。边中重遣常。


谓迦叶及三说者。律师云。此准母论。佛告迦叶。听汝建立上受具足。即是一说。又復告曰。过未诸佛皆尔。即是二说。我尔亦然。即是三说。或可约三世佛说以为三。觉云。似有人名三说。今復详之。迦叶显人。三说显法。谓三遍说自誓法也。


但同归敬(此二种受令同此律。故不須辨异)羯磨细论同异可知者。谓彼论中。问答五众十众遣信。及二部僧。此五种受。虽可总入羯磨中收。然彼问答。此律中无。十二曾嫁。彼论非有。此彼虽復俱有遣信。而此復无已後之制。故有同异也。


对十诵者。並以同是萨婆多宗。故对辨之。後多论中亦同此释。


善见第七。八种受具颂曰。善归授答问。重使语羯磨。多论第二。七种受戒。见来三语归。自誓八白四。问此论三语。与三归何別。尊者云。三归有结词。三语无结词。据根钝利。故受亦別。故多论第二云。以众生宿业力故。若应三语得戒者。三语则止。若应三归得戒者。三归便止。以业力故。自然便尔。今详。或据罗汉教其归三宝者。名曰三归。若无人教自归三宝者。名曰三语。如此律中俗受五戒。多是自归也。又此三语由无人教。自能说故。亦名自誓。如伽论十受释自誓中。语迦叶及三说。彼文意云。迦叶自誓。即当多论佛为我师我为弟子。故俱舍第十四云。四由信受佛为大师。谓大迦叶。伽论又云。及三说者。谓无人教。自归三宝。亦自誓摄。而名三说也。即当多论三语是也。若作此释。前释伽论三说之义。宜改就此。


见谛摄自然者。准论见谛。不摄自然。以其自然是佛辟支。彼既以佛辟支。对见谛受。辨其同异。又復见谛与尽智异。故不应摄也。若尔七受应义不同。答七受唯约弟子得戒。故实不同。


了论九受颂曰。僧来肆归略广。尼来遣使广。独觉有量德。如来无量德。


择二圆德了別相者。择谓简择。直辨体也。相对而明。即是了別九相之异也。


言圆德者。真谛释云。圆德至得。是比丘性。得戒之时。即得四万二千正法。名为圆德。復有至德。德此圆德。此中意说。圆满功德。名为圆德。復至身中。得获成就。故名至得。声闻七种。必依他德。佛及独觉。唯是自得。


言善来者。真谛云。若诸行人。善根强胜。智慧聦利。戒善易生。圣道易得。此必圣人。犹是白衣。佛呼云善来比丘。修行清净梵行。正说正法(此是善来词句也)。鬓髮自堕。衣鉢自然。即得具足(此辨相仪并仍戒时)。前云佛呼善来比丘者。是许出家及与具戒。谓从白衣。来出家位。从无戒位。来具戒位。故曰善。既无具戒。復言比丘也。修行清净梵行者。与具戒已。勑令起行。离恶行善。名为梵行。令其修学。故曰修行。若欲別论。戒定慧品名为梵行。合学此三。故曰修行。正说正法者。说谓佛教。法谓三藏十二分教差別法门。□不妄倒故称为正。正说正法。即是梵行之所依止。佛唱此言。名善来受。


言三归者。从此已去三种得戒。非皆是圣。又非佛与。善根渐薄。戒往难生。後後转难。故有三別。且三归者。善来未得。更说三归。三归之前須诵佛语。谓呼善来比丘等词句前次说三归。方始得戒。


次略羯磨者。須立师僧问遮法等。羯磨之前。与广无別。但说单白。便能得戒。又不要須十人五众。四人亦得。以此为异。


次广羯磨。如今常法。尼无三归及略羯磨。以根钝故。若是圣人。佛命善来。故立善来也。大瞿躭教。是遣使受。故有八尊法也。自余咸是广白四受。故有羯磨也。


独觉有量功德至得者。先於多劫。已修戒行。最後生身。五戒性成。後入见道苦忍初心。得出家戒。鬓髮自落。衣鉢自然。尔时具有木叉定生及无流戒。虽具三戒。若类佛德。犹是有量。论云诸佛无量功德波罗蜜至得者。行菩萨道。第三劫中。分分割截。能忍不嗔。尔时戒忍波罗蜜多悉圆满。波罗蜜者。翻为到彼岸也。谓佛万行。实尽边际。悉到彼岸也。即简二乘未能永断不染无知。非到彼岸也。至最後身。释菩萨戒。亦是性得。後入苦忍。得出家戒。乃至尽智无生智时。一切佛法一时圆满。木叉定生无流戒等。无有边量也。心论第四。十受颂曰。起超善师乐。重信归中边。


律毗婆者。此总意云。随逐律文。分別解释。故云律毗婆沙也。此方律疏是也。梵云毗婆沙。此云逐分別。或名广解释也。故俱舍十四云。诸毗奈耶毗婆沙师十种得戒等。义同心论也。


舍宝衣等者。非是论文。义亦有失。谓此自起即自然之异名也。唯多论释。尽智时得。非发愿时得也。


超昇离生者。俱舍云。二由得入正性离生。婆沙第三云。论不正见。要由见道。能毕竟断。故名正性。世第一法。无间別起。故说能入。令言超昇者。超不正见。昇正性中。即是入正性义也。言离生者。婆沙第三。多復次释。而总意云。见所断惑。名之为生。惑如生食。久在身中。作极苦事。惑如生狩。笼戾难伏。见道能灭。故云离生。


三归三说者。准多论与此心论。同是萨婆多宗。即应三说。是彼三语。三语三归合为一故。若准俱舍十四云。十由三说。归佛法僧。即似三遍口说三归。若准十诵五十三。辨十受三归已。自说誓言。我今随佛出家。以为三说。任依一释。


辨异可知者。既同十诵。即上诵已辨异说。故云可知也。


见谛得戒共无漏戒问答者。见谛必有道俱无表。道俱之外復得木叉。此二何別。广释如章。


得果舍因者。且如初果。後证一来。舍前劣道。更得胜道。道俱无表。随道转增。故言舍因中戒也。余果准知。

   

总別门


如昔所论善来羯磨说之为总余三是別者。此叙昔律师义也。然寻彼师云。来上羯磨。名之为总。且善来总者。一者见谛。谓陈如等。二者呵欲入道。如婆提婆敷等。三者因缘入道。如舍利弗。初时虽別。後悉佛命善来得戒。次上法者。或名自誓。或名教授。並未发戒。後得尽总名上法。问前呵欲等。是得道缘。如何名別。答如论义时。未欲求戒。而请经论名论议受。来上亦尔(已上叙讫)。


章云。今解善来亦非是总等者。将古人且应先识总別之相。且如论议。一人身上有论议开异曾嫁等。名之为別。復加羯磨同曾嫁等。名之为总。曾嫁亦然。谓亦一人有曾嫁开异论议等。名之为別。復有羯磨同论议等名之为总。由准此理。今解善来。亦非是总。以呵欲等非受名故。即不成別。以其別者須是別开。遍寻律论。不见呵欲是即开故。別义不成。总亦不立。故知非总。不同论议有多。多为论议有多受名。名为论议。勑听问答。答问羯磨。然人唯一。故得说为从远缘彰。名为论议。显是別开。既是別开。復加羯磨。亦得成总。章虽不破上法是总。准例以破其义已成。谓将教授以望自誓。体不成別。別既不成。总亦不立。


应开合中分十二受者。上辨受缘开合门中。羯磨离云。来上归敬。復成四受。合成十数。今若更分善来为三。应彼开合立十二受。今详此难。深为无用。设开十二。违何理教。故非理也。


举七毗尼七种非法总別为妨释不类之义可知者。问七种毗尼。总名现前。然而离忆念等六。仍自別有现前毗尼。又如七非。总名非法非毗尼。然而离出非法別等。仍有非法非毗尼在。今羯磨中。十众五众遣信二十边十曾嫁。总名羯磨。亦应离出十众等六。仍更別有羯磨体在。答七灭七非。是通局门。如眼等根及色等境。辨法处色。通名为色。虽復离出五根四境及法处已。仍更別有色处体存。今言羯磨。是总別门。如世军林。离人树已无军林体。故不类也。


如界内不別众中亦有不定者。尊者曰。亦应说言结界成就亦是不定。大界界场亦不定故。二十八人颂曰。余举灭难为。神隐离別场。

   

第三能秉人门


多论见谛自得者。此不尽理。如彼论第二云。六从他得。一須分別。因佛说法。名曰从他。自见谛发。即名自得。如彼广说。


论云以根本而言等者。此将上法。准他多论分別见谛文也。非谓彼论有此正文(分別见谛。如向所引多论第二也)。


尘习双亡者。若准深密瑜伽等宗。尘谓尘染。即烦恼障也。习有三种。一者一切善染种子。名为习气。今言习者。烦恼种也。二者烦恼虽断。仍有依附。所依身中。无堪任。虽无堪任。而无別体。三者诸所知障亦名习气。故经说为无明习他也。若准涅槃等佛性宗中诸经论意。尘即烦恼障也。通收种现。总名尘染也。习即所知障也。通收无堪任性。总名习也。唐朝已来。不谙彼宗者。将谓习名古人错译。甚踈失也。今章疏意。即是佛性宗义也。此释决定。物怀疑耳。


转缘入道者。转变俗服。以成法衣等。如僧祇云。善来言下。鬓髮自落。袈裟着身等。


付法藏阿难善来。如付法藏第一卷说。阿难乘船。在河中流。入般涅槃。时雪山中。有五百仙。阿难度已。同时涅槃。准彼即是善来度之。至下第三卷记中。当具別之。


舍利弗金师之子教不净观者。捡涅槃二十六。缘不在佛。


如文可知者。下文佛今百一十一罗汉。游行说法。时有闻法得信。欲受具足戒。时诸比丘将欲受戒者。诣如来所。未至中道。失本信竟。不得受具。以事白佛。因开三归。


多论十义。广如彼论第二卷说。


四不坏信者。新译经论。名四证净。若准大乘。以信为体。谓无漏信。缘佛法僧及戒为境。信不可坏。名不坏信。或復由证得净故。名证净戒。证即是净。故名证净。理並无失。若萨婆多。无漏信戒二法为体。婆沙一百三云。净谓信戒。离垢秽故。於四圣谛。別別觉证。而得此净。故名证净。又云。此中佛者。谓佛身中诸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佛证净。此中法者。谓独觉身中三无漏根等学无学法。菩萨身中二无漏根等诸学法。及苦集灭三谛。缘彼无漏信。名法证净。此中僧者。谓声闻身中学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僧证净。诸无漏戒名戒证净。自性净故。依证起故。亦名证净。俱舍二十五云。信戒二为体。四皆唯无漏。广释如彼。


一正富罗者。多云。如昔一时。有一比丘。应得罗汉。有轮王鄣。不得漏尽。佛欲除障。为正富罗。轮王福灭。即得无着。


唯羯磨通局可知者。觉云。五百年前。通凡及圣。五百年後。既无圣僧。故局凡也。今详宾头卢。向来应供。何以言无圣僧。设圣僧来秉。岂可不成。何以言局。尊者云。唯羯磨通者。即通凡圣也。局可知者。即余四局秉也。

   

第四所门


至顺之极者。有余所释。全不堪记。今详此依成实论宗。唯观灭谛。达无相理。得入见道。如从内凡觉观灭谛数数观察。然初学时。被有相心之所间杂。尔时犹非至顺之极。久学纯熟。见五阴灭。不为相间。名入见道。至此名为至顺之极。谓至顺无相之极也。若萨婆多。唯空无愿。得入见道。定不许以无相三摩地入见道。正违成实宗也。


多论云此二受法不羸不舍者。问若言内凡不羸不舍。何故俱舍二十三云。若得暖法退断善根等。答彼据退暖。容断善根。而今意说。不退暖位。定不羸舍。故无违失。


羯磨无与为起过人者。如受戒揵度。未制羯磨之前。诸比丘等着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此等並是三归之人。既曰此人起过之後方制羯磨。故知三归並是外凡。今详下二果人。容犯夷罪。况復着衣不齐。而能证成是外凡也。故应还依多
论第二。云三归受不羸不舍。判为内凡者好。


三人通被者。一外凡。二内凡。三圣者也。


涅槃经净梵志者。彼经第三十九。净梵志白佛云。我已得正法净眼。归依三宝。唯愿如来听我出家。佛告憍陈如。听是梵志出家受戒。时憍陈如。将至僧中。为作羯磨。令得出家。十五日後。得阿罗汉。


莲华色尼。下文得初果付。波闍度之。


饰宗义记卷第二本

 

 
四分律疏饰宗义记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6/1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2册 中国撰述.. 下一篇四分律疏(二十卷但现存卷九)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