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TOP

华严经疏科文(九)
2013-09-29 12:18:3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079次 评论:0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卷第九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大文第四依人证入成德分即逝多园林一会入法界一品二十


一卷经文分(四)
初来意(二)
初明分来(入法)
二会品来(会品)
二释名(三)
初分名(二释)
二会名(二会)
三品名(三)
初总明(二品)
二得名(二)
初法(法界)
二界(二)
初五约理法界(界有)
二三双约事理(復有)
三释名(於中)
三宗趣(三)
初约义(二)
初所入(二)
初牒章料拣(三明)
二依义別释(五)
初有为法界(总唯)
二无为法界(二无)
三俱句法界(三亦)
四非句法界(四非)
五无障碍法界(五无)
二能入(二)
初別列五门(二明)
二对前料拣(二此)
二约类(五)
初所入(五)
初法法界(第二)
二人法界(二人)
三俱融(三人)
四俱泯(四人)
五无碍(五无)
二能入(二明)
三无二(三能)
四双泯(四能)
五无碍(五一)
三约位(三)
初所入(第三)
二能入(二明)
三双结(三因)
四释文(二)
初本会(十)
初序分(三)
初智正觉世间圆满(尔时)
二器世间圆满(三)
初国城(在室)
二园林(逝多)
三重阁(大庄)
三众生世间圆满(三)
初菩萨(三)
初举共数(与菩)
二列名(三)
初标二上首(普贤)
二別列众名(二)
初通表住等四位(四)
初幢表回向(其名)
二威力表行(地威)
三藏表地(地藏)
四眼表解(善眼)
二別表十地十度(十)
初冠表初地(天冠)
二髻表二地(梵王)
三光表三地(大光)
四幢表四地(福德)
五音表五地(梵音)
六上表六地(法上)
七胜表七地(光胜)
八自在表八地(娑罗)
九音表九地(寂静)
十觉表十地(須弥)
三总结数(如是)
三歎德(二)
初总(此诸)
二別(境界)
二声闻(二)
初标数(及与)
二歎德(二)
初约就迹(悉觉)
二约本门(悉曾)
三世主(二)
初标数(及与)
二歎德(二)
初约就迹(悉觉)
二约本门(悉曾)
二请分○
三三昧分○
四远离新众分○
五举失显得分○
六偈颂赞德分○
七普贤开发分○
八毫光照益分○
九文殊述德分○
十大用无涯分○
○二请分(二)
初标众念请(时诸)
二显所请法(二)
初念德难思(三)
初所念果法(如来)
二玄妙难思(一切)
三缘会可了(唯除)
二请随机演(二)
初请随机宜(唯愿)
二请所说法(二)
初所请(二)
初请往因(显示)
二请果用(及成)
二结请(如是)
○三三昧分(二)
初能现三昧(二)
初叙意(四)
初入定之由(大文)
二辨其次第(即以)
三能入之人(佛自)
四通释妨难(不言)
二释文(三)
初入定缘(尔时)
二入定因(大悲)
三正入定(三)
初总标(入师)
二释名(二)
初叙昔解(言类)
二辨顺违(三)
初明唐梵非类(然旧)
二引二文证成(涅槃)
三结弹昔解(但敌)
三释义(二)
初略(故依)
二广(二)
初总明所据(二)
初引涅槃(若別)
二引当经(又离)
二开章別释(二)
初以十义(今会)
二依涅槃(二)
初合十一事(次言)
二合随逐(又野)
二所现净土(三)
初结前标後(入此)
二严此园林(二)
初正显严(三)
初严重阁(二)
初广处(于时)
二显严(金刚)
二严园林(尔时)
三严虚空(时逝)
二出所因(二)
初徵(何以)
二释(如来)
三结通法界(二)
初结前标後(如於)
二正显严相(所谓)
○四远集新众分(三)
初別集十方(尔时)
二通赞行德(二)
初总(如是)
二別(三)
初上近诸佛德(以净)
二下摄众生德(三)
初微细化生(於一)
二明摄生智(知一)
三摄生语业(勇猛)
三大用自在德(三)
初三业摧邪(一切)
二意业自在(恒以)
三身业自在(以自)
三总结集因(如是)
○五举失显得分(三)
初明不见之人(于时)
二明所不见境(三)
初不见果(皆悉)
二不见因(亦復)
三结不见(如是)
三释不见所由(二)
初徵(何以)
二释(三)
初法说(二)
初阙宿因(四)
初总标善差(以善)
二举劣异胜(二)
初不见佛果之因(二)
初总(本不)
二別(二)
初不赞果(本不)
二不修因(二)
初阙自分(本不)
二阙胜进(本在)
二不见菩萨之因(本不)
三举胜拣劣(如是)
四结不见闻(以是)
二阙现缘(三)
初无胜德(二)
初无胜德行(復次)
二显不能见(是故)
二住自解脱(二)
初徵(何以)
二释(二)
初住自乘(诸大)
二结所无(於彼)
三结成不见(是故)
二喻显(三)
初总料拣(二)
初叙昔总许(第二)
二申今正义(二)
初总明(今解)
二別显(二者)
二随文別释(十)
初鬼对恒河喻(二)
初喻(二)
初总显喻意(佛子)
二別释经文(言饿)
二合(彼大)
二觉梦相对喻(二)
初喻(譬如)
二合(二)
初合梦者自见(一切)
二合大会不见(一切)
三愚对雪山喻(譬如)
四伏藏难知喻(譬如)
五盲不见宝喻(譬如)
六净眼无障喻(譬如)
七徧处定境喻(二)
初喻(三)
初释名(譬如)
二会释(五)
初双标经论(然喻)
二依俱舍释(先观)
三辨所依定(前八)
四明其建立(瑜伽)
五释於後二(无色)
三会通经意(二)
初以经会论(今以)
二以论例经(例此)
二合(如来)
八妙药翳形喻(譬如)
九二天随人喻(如人)
十灭定不行喻(譬如)
三逆配阙因(又上)
三徵结(二)
初正释(何以)
二通妨(三)
初结前文以为难本(上来)
二正申难意(问般)
三会释本文(五)
初不共般若(答为)
二化仪不同(四)
初释通上问(又大)
二拣外谤显化仪(或以)
三重通前难(或令)
四会释二经(然法)
三通局有殊(又復)
四开显有异(三)
初直就法说(又若)
二重以喻况(其犹)
三法喻双明(是以)
五结成缘起(既非)
○六偈颂赞德分(十)
初东方(二)
初总(尔时)
二別(二)
初歎佛(三)
初内德深广(善逝)
二内外无碍(以了)
三结成今用(今於)
二歎菩萨(汝观)
二南方(五)
初令观内德(尔时)
二示其集处(今此)
三寂用无碍(无来)
四结归佛力(汝观)
五结其德广(一切)
三西方(二)
初法说(尔时)
二喻显(如日)
四北方(二)
初喻内德(尔时)
二喻大用(譬如)
五东北方(四)
初见无不益(尔时)
二明益菩萨(一一)
三明益用徧(难思)
四结益周普(如来)
六东南方(三)
初凡小难思(尔时)
二出难思法(正觉)
三显能知人(若有)
七西南方(四)
初总显难思(尔时)
二举因显果(从不)
三示难思相(三)
初智照净障(光明)
二示显深广(示现)
三念智圆融(菩提)
四结劝思修(智者)
八西北方(二)
初总标观成(尔时)
二展转成益(二)
初七各明一行(若得)
二总结深广(菩萨)
九下方(二)
初标名难闻(尔时)
二別显益物(四)
初生福益(如来)
二向菩提益(如来)
三成智益(如来)
四就人结益(如来)
十上方(四)
初总举佛德(尔时)
二恩深难报(如来)
三发荷恩心(宁於)
四释荷恩意(何故)
○七普贤开发分(二)
初长行(三)
初明开发意(尔时)
二明开方便(以等)
三正明开显(三)
初总标(为诸)
二徵释(何等)
三总结(佛子)
二偈颂(二)
初说偈仪意(尔时)
二正说偈辞(一一)
○八毫光照益分(四)
初毫光普示(四)
初光意(尔时)
二光体用(从眉)
三光摄眷属(以不)
四光照分齐(普照)
二依光见法(二)
初此众普见(二)
初能见人(时逝)
二所见法(二)
初见此会徧法界之尘刹(悉见)
二多类摄化徧周法界(三)
初广大会徧(或见)
二徧处不同(或见)
三別彰所现(现种)
二类余十方(二)
初举此显彼(如此)
二以彼类此(二)
初能见分齐(如是)
二所见自在(皆亦)
三见证因缘(其有)
四明其得益(二)
初因见得法(二)
初略显(三)
初明所入(是故)
二明能入(彼诸)
三结所入(入如)
二广明(二)
初广能入(三)
初徵起(云何)
二別列(所谓)
三总结(菩萨)
二广所入(二)
初列(十)
初智位高深德(其诸)
二调生无染德(为诸)
三成满诸度德(智慧)
四智力无畏德(以不)
五成就昔行德(善巧)
六法身圆满德(普见)
七色身自在德(已得)
八辨才自在德(决了)
九三昧神变德(得佛)
十成等正觉德(一一)
二结(其诸)
二荷恩供佛(三)
初总(尔时)
二別(所谓)
三结(是诸)
○九文殊述德分(二)
初述意(尔时)
二正颂(六)
初总歎广徧(汝应)
二众生世间(从诸)
三依正互在(宝树)
四述上林空(逝多)
五述智正觉(十方)
六总显普收(十方)
○十大用无涯分(二)
初总显用因(尔时)
二依体起用(二)
初別明毛孔世主化(二)
初总显(於其)
二別显(四)
初能化法(二)
初诸杂门化(或现)
二十度门化(四)
初六度化(或现)
二方便度(或现)
三力度(或现)
四智度(或现)
二所化处(二)
初结前生後(以如)
二別明所在(所谓)
三能化心(以平)
四所化益(或有)
二通显其分身多类化(二)
初住处化异(佛子)
二现身化异(五)
初化身异(佛子)
二化处异(往诣)
三化类异(随其)
四化法异(或说)
五末不离本(教化)
○二明末会分五相(二)
初略以十门料拣(二)
初总列十门(大文)
二依门別释(十)
初总显会意(二)
初标(今初)
二释(二)
初出三对之由(故非)
二明该罗等义(故前)
二会数开合(二)
初明局(二会)
二明通(三)
初标会数(若约)
二释成上义(虽人)
三结通义(是以)
三会主多少(三会)
四定会名义(二)
初假申问难(四定)
二引文解妨(若尔)
五二位统收(二)
初总立章门(五二)
二依门解释(二)
初相对明表(三)
初能所相对(今初)
二解行相对(二以)
三理智相对(三以)
二互融显圆(二)
初正辨(二)
初二相別明(二)
初融文殊能信及解之智(二互)
二融普贤所信及行所证(依体)
二二圣相融(二以)
二总释(是以)
六五相分別(四)
初双标(六分)
二双会(二皆)
三正释(五)
初寄位修行相(且依)
二会缘入实相(二从)
三摄德成因相(三慈)
四智照无二相(四後)
五显因广大相(五普)
四料拣(三)
初释後四相(其後)
二依前五种(今从)
三別配五相(此五)
七圆摄始终(七圆)
八会主类別(二)
初总明类別(八法)
二別显义相(四)
初约果摄(二显)
二约因摄(二约)
三约义摄(三约)
四约相辨(四约)
九法界事义(九法)
十随文解释(十随)
二广依五相以释经文(五)
初寄位修行相(五)
初文殊一人寄十信位(二)
初能化发起(三)
初标主出阁(尔时)
二別明伴从(与无)
三总显出仪(文殊)
二成彼化事(三)
初比丘会(二)
初助化摄机(二)
初覩缘兴念(尔时)
二摄众同游(二)
初总辨摄仪(时尊)
二別明所化(三)
初列数标位(此六)
二列名(所谓)
三歎德(悉曾)
二正明化益(二)
初身仪摄益(四)
初示胜境(三)
初标告(尔时)
二正教(海觉)
三结略显广(尔时)
二得胜益(彼诸)
三诣胜人(即白)
四蒙胜摄(二)
初示其摄相(尔时)
二设敬兴愿(时诸)
二语业摄益(二)
初受自分法(二)
初受法(三)
初举益标告(尔时)
二別示行法(何者)
三举益劝修(比丘)
二得益(二)
初別明一定(二)
初定体(时诸)
二定用(四)
初天眼用(得此)
二天耳用(及亦)
三他心用(亦能)
四宿住用(亦能)
二通显多门(又即)
二受胜进法(二)
初教劝(尔时)
二展转成益(以成)
二诸乘会(四)
初结前所作(尔时)
二明到化处(渐次)
三显所说法(时文)
四明所益众(二)
初诸龙会(说此)
二三乘会(復有)
三善财会(二)
初总列十门(自此)
二依门释义(十)
初趣求有异(今初)
二修入众殊(二修)
三示方不同(四)
初总辨类胜(三小)
二別释南方(然南)
三对释料拣(此五)
四叙其顺违(有人)
四见处差別(四见)
五遣不遣別(五遣)
六歎不歎別(六歎)
七推不推別(七推)
八结不结別(八结)
九去不去別(九去)
十随文释(四)
初四部云奔(二)
初总明(时福)
二別显(四)
初优婆塞(时有)
二优婆夷(復有)
三童男(復有)
四童女(復有)
二三业调化(二)
初身意调机(二)
初总调大众(尔时)
二別观善财(二)
初总标(復於)
二別显(二)
初观外缘(二)
初別明(知此)
二总结(以此)
二观内因(又知)
二当机受法(三)
初结前标後(尔时)
二別举法门(所谓)
三结说劝进(尔时)
三上根随逐(二)
初总叙说因(三)
初出说因(尔时)
二申正问(此菩)
三释本文(四)
初叙上古(古有)
二叙下古(有云)
三破下古(然此)
四叙中古(四)
初正叙昔义(贤首)
二叙昔成立(若尔)
三疏辨顺逆(此之)
四引经文证(二)
初正证(地狱)
二弹昔(三)
初正弹(有以)
二审定(又定)
三结违(无得)
二正拣偈颂(二)
初伤己沉溺(二)
初依果起因(三有)
二依因趣果(贪爱)
二请垂拔济(三)
初赞人求法(二)
初希垂拔济(妙智)
二冀成果行(四)
初总求於道(三有)
二求涅槃道(舍离)
三求菩提道(善知)
四求见道缘(去来)
二赞法求乘(四)
初利他乘(愿轮)
二自行乘(常转)
三灭障乘(普行)
四广大乘(智慧)
三双结人法(四摄)
四大圣重教(四)
初略赞略教(二)
初赞(尔时)
二教(善男)
二广问广答(二)
初问(二)
初对前料拣(第二)
二随文別释(二)
初释总句(善财)
二释別句(三)
初横释(应云)
二竪释(若竪)
三双结(横竪)
二答(二)
初別赞別教(五)
初正赞(尔时)
二略教(若有)
三重赞(福光)
四广教(汝见)
五结益(此无)
二总赞总教(二)
初赞(尔时)
二教(二)
初案定(善男)
二诫劝(善男)
三指示後友(二)
初举友依正(善男)
二劝往教问(汝可)
四念恩辞退(二)
初正明(尔时)
二问答(二)
初问(问大)
二答(明此)
二德云比丘下十人寄十住位○
三善见比丘下十人寄十行位○
四鬻香长者下十人寄十回向位○
五婆珊夜神下十人寄十地位○
二会缘入实相○
三摄德成因相○
四智照无二相○
五显因广大相○
○第二德云比丘已下有十善友寄十住位(十)
初德云比丘寄初发心住(六)
初依教趣求(向胜)
二见敬谘问(四)
初设敬仪则(见已)
二申已发心(作如)
三正陈所问(而未)
四歎德请说(我闻)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器希有(二)
初标二难(时德)
二牒前问(所谓)
二正示法界(二)
初示体相(二)
初标名(善男)
二释相(信眼)
二明胜用(二)
初内用(普观)
二外用(三)
初不动而往(往诣)
二不念而持(常念)
三不往而见(三)
初总标所见(常)
二所见数多(所谓)
三所见事別(一一)
四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善男)
二推胜(三)
初总(岂能)
二別(五)
初彰大意(所谓)
二叙古释(古德)
三辨顺违(尅实)
四別释由致(又此)
五开章別释(三)
初双标所念(然其)
二约三身辨(三)
初所念差別(且寄)
二会释经文(三)
初标(今此)
二释(二智)
三结(然上)
三能念收束(然约)
三约十身释(若约)
三结(而我)
五指示後友(二)
初正示善友(善男)
二歎友胜德(海云)
六恋德礼辞(时善)
二海云比丘寄第二治地住○
三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
四弥伽居士寄第四生贵住○
五解脱长者寄第五方便具足住○
六海幢比丘寄第六正心住○
七休舍优婆夷寄第七不退住○
八毗目瞿沙仙人寄第八童真住○
九胜热婆罗门寄第九王子住○
十慈行童女寄第十灌顶住○
○二海云比丘寄第二治地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显意(二)
初对文显意(第二)
二对前会释(二)
初正立属前(然思)
二疏断属後(今以)
二释文(二)
初依教正观(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设敬(向海)
二陈心(作如)
三问法(而未)
三赞示法界(二)
初赞法器(三)
初问(时海)
二答(善财)
三赞(二)
初赞因缘难具(海云)
二显发心相胜(发善)
二正授法(二)
初修观(二)
初托事显诠(二)
初总(善男)
二別(所谓)
二亡诠求旨(善男)
二观益(二)
初见佛(二)
初见依(三)
初总标体相(善男)
二外相为严(百万)
三举因显胜(此大)
二见正(二)
初德相圆满(我时)
二因圆用广(又念)
二闻法(三)
初演说(时此)
二受持(二)
初所持法多(我从)
二持多之相(善男)
三转授(若有)
四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结前(善男)
二推胜进後(如诸)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三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友教(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见此)
二敬(时善)
三问(二)
初自陈发心(作如)
二正陈请问(三)
初总明起行(而未)
二结前请後(我闻)
三別问胜用(菩萨)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时善)
二授(二)
初总标所得(善男)
二別示其相(二)
初修习得法(若来)
二显法功能(三)
初通明智用(得此)
二总相徵释(何以)
三別明通用(三)
初於空现变(善男)
二十方徧供(或一)
三现形益物(如是)
四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知一(善男)
二推胜知多(二)
初表位释(如诸)
二案文释(有二)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四弥伽居士寄第四生贵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尔时)
二趣後(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乃见)
二敬(时善)
三问(二)
初自陈(而作)
二正问(而我)
三称赞授法(二)
初称赞法器(二)
初审定(尔时)
二敬赞(二)
初敬(二)
初问(弥伽)
二答(二)
初正释(以菩)
二引证(二)
初引论(故法)
二引经(又发)
二赞(二)
初赞发心(二)
初总赞(然後)
二別赞(三)
初因德深广(善男)
二诸王敬护(则为)
三外益众生(则令)
二赞求友(二)
初总赞机应(善男)
二別赞善友(二)
初法(菩萨)
二喻(菩萨)
二授己法门(二)
初现通(二)
初明义(二)
初叙昔(弥伽)
二申今(三)
初叙大意(今更)
二辨字相(如最)
三辨字义(其字)
二辨次(所以)
二说法(弥伽)
四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知一(善男)
二推胜知多(如诸)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尔时)
○五解脱长者寄第五方便具足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教(二)
初思修前法(尔时)
二显修利益(誓愿)
二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敬(既得)
二陈心(二)
初总(圣者)
二別(三)
初上穷佛境(为欲)
二罄尽法源(为欲)
三齐菩萨(为欲)
三请问(三)
初结前标後(圣者)
二赞能诱诲(我闻)
三请说所疑(唯愿)
三正示法界(二)
初入定默示(三)
初入定因缘(时解)
二举定名体(即入)
三明定业用(三)
初总明普摄(入此)
二別彰广多(种种)
三善财见闻(彼诸)
二出定言答(四)
初明其起定(尔时)
二示定名体(告善)
三明定业用(善男)
四彰定体相(二)
初结前(善男)
二广显(四)
初随心佛现(我若)
二念佛观体(二)
初相无来往(然欲)
二释其所由(二)
初別显(知一)
二结成(我如)
三心该万法(善男)
四结劝修学(是故)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六海幢比丘寄第六正心住(五)
初念前友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教诏(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二)
初见敬(五)
初见入定相(乃见)
二观定胜用(二)
初別明身分作用(十四)
初足出长者(从其)
二膝出刹利(从其)
三腰出仙人(从其)
四脇出诸龙(从其)
五胷出修罗(从胸)
六背出二乘(从其)
七肩出夜叉(从其)
八腹出紧那罗(从其)
九面出轮王(从其)
十目出日轮(从其)
十一眉出帝释(从其)
十二额出梵王(从其)
十三头出菩萨(从其)
十四顶出如来(三)
初总显身语(从其)
二別彰法雨(二)
初为菩萨(所谓)
二为杂类(为色)
三总结周徧(如是)
二总显毛孔业用(海幢)
三瞻敬证入(尔时)
四所经时分(如是)
五覩从定起(过此)
二谘问(二)
初赞(二)
初标赞深胜(善财)
二出赞所由(以能)
二问(二)
初问名(二)
初问(圣者)
二答(海幢)
二问用(二)
初问(善财)
二答(三)
初於器世间无碍(海幢)
二智正觉世间无碍(见一)
三於众生世间无碍(大悲)
三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善男)
二推胜(二)
初举彼所知(如诸)
二显不能测(而我)
四指示後友(善男)
五恋德礼辞(时善)
○七休舍优婆夷寄第七不退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教(尔时)
二求後友(渐渐)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二)
初见依报殊胜(十)
初宝墻围绕(见普)
二林树行列(一切)
三堂阁崇丽(其地)
四浴池清华(一万)
五暎带池流(其中)
六严敷殿座(二)
初殿(园中)
二座(其宫)
七罗以帐网(二)
初帐(园中)
二网(有百)
八耀以光明(有百)
九雨散杂严(常雨)
十凡圣欣敬(百万)
二见正报端严(四)
初正报殊常(时休)
二十方云仰(百千)
三业用难测(其有)
四正见身仪(尔时)
二敬(往诣)
三问(白言)
三正示法界(四)
初举法体用(二)
初总举体用(休舍)
二別明胜用(三)
初益物不空(善男)
二佛加益用(善男)
三引证不空(善男)
二穷因浅深(二)
初问(善财)
二答(二)
初约因缘答(答言)
二约心量答(善男)
三显果久近(二)
初问(善财)
二答(三)
初反释无限(二)
初別明(答言)
二总显(如是)
二顺释无限(二)
初別明(欲教)
二总显(善男)
三总结无尽(善男)
四彰法名字(二)
初问(善财)
二答(答言)
四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善男)
二推胜(如诸)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八毗目瞿沙仙人寄第八童真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教(尔时)
二求後友(渐渐)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二)
初见依报(见一)
二见正报(时善)
二敬(善财)
三问(白言)
三称赞授法(二)
初称赞法器(四)
初总赞发心(时毗)
二別赞发心(善男)
三眷属敬赞(时诸)
四述赞结果(时毗)
二正授法要(六)
初示法名体(时毗)
二徵其境界(善财)
三受令证知(时毗)
四得解脱益(三)
初通相总明(尔时)
二约展转释(然初)
三就总別释(若约)
五明舍加持(时彼)
六明言承领(时彼)
四谦己推胜(仙人)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九胜热婆罗门寄第九王子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证前(二)
初显证所因(尔时)
二正明证益(二)
初自分益(往诸)
二胜进益(求一)
二趣後(念善)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见彼)
二敬(时善)
三问(如如)
三称赞授法(六)
初示法劝修(三)
初直消文意(婆罗)
二通标三毒(此中)
三开门別释(然有)
二疑惮不受(二)
初道缘难具(时善)
二正疑魔坏(此将)
三胜缘劝引(十三)
初梵天劝(三)
初总劝莫疑(作是)
二彰其本意(今此)
三自述蒙益(善男)
二诸魔劝(復有)
三自在天(復有)
四化乐天(復有)
五兜率天(復有)
六三十三天(復有)
七龙王劝(復有)
八夜叉王(復有)
九乾闼婆王(復有)
十阿修罗王(復有)
十一迦楼罗王(復有)
十二紧那罗王(復有)
十三欲界诸天(復有)
四疑尽悔愆(尔时)
五诫劝见容(五)
初直释经诸(时婆)
二设其疑难(魔亦)
三正申解释(以此)
四蹑迹生疑(若尔)
五显其疑意(以显)
六依教修证(二)
初正修证(尔时)
二陈所得(善财)
四谦己推胜(时婆)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十慈行童女寄第十灌顶住(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修入前教(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二)
初明其远见(善财)
二亲覩依正(财善)
二敬(善财)
三问(作如)
三正示法界(二)
初令观亲证(时慈)
二以言显发(二)
初显法名因(二)
初善财默请(尔时)
二慈行言答(尔时)
二彰法体用(二)
初问(善财)
二答(二)
初总(二)
初明修习(童女)
二明所得(得普)
二別(十)
初依正理事持(所谓)
二行愿持(福德)
三业持(业陀)
四正受体用持(三昧)
五染净诸心持(心海)
六所化持(知众)
七能化持(普见)
八刹海自在持(世界)
九佛海自在持(见诸)
十菩提因果持(菩提)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第三善见比丘已下有十善友寄十行位(十)
初善见比丘寄初欢喜行分(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友教(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三)
初见身胜相(见在)
二明其心相(智慧)
三明诸侍从(无量)
二敬(时善)
三问(白言)
三正示法界(二)
初依缘得法(三)
初总叙(善见)
二修证(或有)
三成益(听闻)
二显法业用(又善)
四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知一(善男)
二推胜知多(如诸)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二自在童子寄第二饶益行○
三具足优婆夷寄第三无违逆行○
四明智居士寄第四无屈挠行○
五法宝髻长者寄第五无痴乱行○
六普眼长者寄第六善现行○
七无厌足王寄第七无着行○
八大光王寄第八难得行○
九不动优婆夷寄第九善法行○
十徧行外道寄第十真实行○
○二自在童子寄第二饶益行(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尔时)
三正示法界(二)
初举法门体(自在)
二明其业用(三)
初总明(善男)
二杂辨(亦能)
三知筭(二)
初辨能筭数(善男)
二筭彼筭数(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三具足优婆夷寄第三无违逆行(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友教(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四)
初见外依报(善男)
二见友正报(善男)
三见内依报(於其)
四明其眷属(復有)
二敬(尔时)
三问(白言)
三正示法界(二)
初举法门名体(彼即)
二辨其业用(三)
初正显业用(三)
初益众生(三)
初总明(能於)
二別明(出生)
三例余(如饮)
二益二乘(又善)
三益菩萨(以善)
二令见同益(善男)
三使其目验(善男)
四谦己推胜(告善)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四明智居士寄第四无屈挠行(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依前修治(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
二敬
三问
三称赞授法(三)
初歎发心胜(长者)
二示己所化(善男)
三正示法界(二)
初举名(善男)
二显用(二)
初略举(凡有)
二现验(二)
初见集众(善男)
二施财法(二)
初施才(尔时)
二施法(然後)
四谦己推胜(尔时)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五法宝髻长者寄第五无痴乱行(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见此)
三受己法界(四)
初执手相引(尔时)
二示其所住(作如)
三正证法界(二)
初总(尔时)
二別(三)
初表十地(善财)
二表时行(二表)
三总不表(三者)
四问答因缘(二)
初问(尔时)
二答(长者)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六普眼长者寄第六善现行(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二)
初辨无量(尔时)
二明知见(知见)
二趣後(渐次)
二见敬谘问(然後)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长者)
二授(二)
初下化众生(二)
初除身病(二)
初治无不能(善男)
二来者皆治(善男)
二治心病(二)
初除惑(然後)
二成益(为欲)
二上供诸佛(三)
初知其香体(善男)
二兴供起愿(又善)
三能成大供(又善)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七无厌足王寄第七无着行(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教成益(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二)
初见(四)
初见胜依正(遥见)
二覩其逆化(其前)
三不了生疑(善财)
四空天晓谕(二)
初令忆念前教(作是)
二辨後行深玄(五)
初总标令信(善男)
二徵其疑心(然善)
三出其疑意(逆行)
四通其伏难(贪益)
五指示深玄(言深)
二敬问(时善)
三授己法界(二)
初授法方便(时阿)
二正示法界(四)
初举果令入(告言)
二以实显权(时阿)
三示其所得(三)
初名(善男)
二用(善男)
三益(善男)
四直显实德(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八大光王寄第八难得行(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念前友教(尔时)
二趣求後友(二)
初〔淮〕求得知(渐次)
二自庆当益(时善)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三)
初见其依报(二)
初所见殊胜(作是)
二能见无染(尔时)
二见王正报(渐次)
三主伴摄生(三)
初所列施物(於王)
二明能施人(一一)
三明其施意(为欲)
二敬(时善)
三问(白言)
三授己法界(三)
初总示法门(时王)
二得法因缘(善男)
三明其业用(五)
初以法摄化(善男)
二以无畏摄(善男)
三以财宝摄(善男)
四随机徧摄(善男)
五以三昧摄(二)
初以言告(善男)
二以定告(时大)
四谦己推胜(二)
初谦己(时大)
二推胜(如诸)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九不动优婆夷寄第九善法行(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依教(五)
初思修前法(尔时)
二因修得益(生欢)
三推功归友(如是)
四广歎友能(又作)
五胜缘印劝(二)
初印(善财)
二劝(善男)
二趣求(时善)
二见敬谘问(二)
初见(二)
初见依获益(入其)
二见正超伦(善财)
二敬问(尔时)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发心(时不)
三授法界(二)
初彰法门名体(善男)
二显业用之境(四)
初徵问(善财)
二显难(童女)
三重请(善财)
四广答(二)
初明得法因缘(六)
初举往见佛(优婆)
二内兴观念(便从)
三佛劝发心(善男)
四坚固发心(善男)
五经久无违(善男)
六发心胜益(善男)
二明其业用(四)
初许现(善男)
二申请(善财)
三正现(尔时)
四出印(时不)
四谦己推胜(优婆)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十徧行外道寄第十真实行(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城东)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发心(徧行)
三授法界(二)
初彰名体(善男)
二显业用(四)
初至一切处用(善男)
二普观世间用(或住)
三无作无依用(又善)
四普门般若用(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第四鬻香长者已下有十善友寄十回向分(十)
初青莲华长者寄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诣长)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长者)
二授(二)
初总标所得(善男)
二別显业用(二)
初总相显知(四)
初知香体异(所谓)
二约类辨异(又善)
三知力用异(又善)
四委穷本末(如是)
二指示別显(二)
初总释初句(二)
初约事(善男)
二约法(若就)
二释余九句(余之)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二婆施罗船师寄第二不坏回向○
三无上胜长者寄第三等一切佛回向○
四师子嚬申比丘尼寄第四至一切处回向○
五婆須密女寄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鞞瑟胝罗居士寄第六入一切善根回向○
七观自在菩萨寄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八正趣菩萨寄第八真如相回向○
九大天神寄第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
十安住地神寄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二婆施罗船师寄第二不坏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依教观道(尔时)
二趣求後位(渐次)
二见敬谘问(既至)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问(船师)
二授法(二)
初标名体(善男)
二辨业用(二)
初於陆化生(善男)
二於海化生(二)
初明善知(五)
初知智(善男)
二知三毒(我知)
三知心实相(亦善)
四知时(亦善)
五知万行(亦知)
二彰化益(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三无上胜长者寄第三等一切佛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见无)
二敬(尔时)
三问(白言)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时彼)
二授(二)
初示名体(善男)
二辨业用(二)
初徵(善男)
二释(二)
初举三千(善男)
二类十方(如於)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四师子嚬申比丘尼寄第四至一切处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三)
初见(二)
初见依报(六)
初无漏林树(时善)
二八解泉流(园中)
三敷法空座(无量)
四杂明诸严(此大)
五出其所因(尔时)
六果用自在(三千)
二见正报(四)
初总明徧坐胜德显彰(尔时)
二別彰所徧演法各异(三)
初为八部(或见)
二为二乘(或见)
三为菩萨(三)
初地前(或见)
二地上(或见)
三等觉(或见)
三总结多类闻法发心(善财)
四通显所因释成自在(二)
初由能化(何以)
二由所化(此日)
二敬(三)
初覩胜发心(时善)
二发光摄受(时比)
三正申敬〔义〕(善财)
三问(白言)
三授己法界(三)
初标示其名(比丘)
二徵释其体(善财)
三辨其业用(二)
初问(善财)
二答(二)
初辨通用(二)
初辨用所依(比丘)
二能依业用(往十)
二辨智用(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五婆須密女寄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依教成益(尔时)
二趣求後位(四)
初专心寻覔(渐次)
二浅识致疑(城中)
三深智赞教(二)
初赞(其中)
二示(善男)
四依教徃诣(时善)
二见敬谘问(二)
初见(二)
初见依报(见具)
二见正报(尔时)
二敬问(尔时)
三授己法界(三)
初标名体(彼即)
二显业用(二)
初身同类现(随其)
二以法益生(若有)
三得法因(二)
初问(善财)
二答(答言)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六鞞瑟胝罗居士寄第六入一切善根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诣居)
三正授法界(四)
初标名(居士)
二显体(善男)
三释疑(唯除)
四显用(二)
初辨用所依(善男)
二问答境界(善财)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二)
初长行(善男)
二偈颂(海上)
六恋德礼辞(时善)
○七观自在菩萨寄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二)
初文前叙义(三)
初略释名(第七)
二略释处(在补)
三〔广〕友名(三)
初双标(又观)
二双释(五)
初会梵音(梵云)
二释观音义(而法)
三成自在义(若具)
四结成观音(而今)
五结归自在(今取)
三別释(然观)
二随文正释(五)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二)
初见(三)
初见胜依正(见其)
二彰见之益(善财)
三友垂赞摄(尔时)
二敬问(尔时)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菩萨)
二授(三)
初标其名(善男)
二显体相(善男)
三显业用(二)
初约普门(二)
初总明(善男)
二別明(或以)
二约大悲(三)
初离世怖(善男)
二能离因(復作)
三进大心(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二)
初後友入会(尔时)
二前友指示(时观)
○八正趣菩萨寄第八真如相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顶礼)
三授己法界(二)
初标名体(正趣)
二显业用(四)
初申问(善财)
二显深(告言)
三请说(善财)
四正答(五)
初得法处(正趣)
二时久近(从彼)
三处近远(一一)
四显成益(一一)
五类十方(如从)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九大天神寄第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尔时)
三授己法界(二)
初授法方便(尔时)
二正授所得(二)
初名体(善男)
二业用(二)
初问(善财)
二答(二)
初见宝令施(尔时)
二类通余教(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十安住地神寄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六)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五)
初友见称赞(百万)
二严处摄生(时安)
三许示宿善(时安)
四设敬陈请(尔时)
五正示昔因(时安)
三示己法界(四)
初标体名用(善男)
二別显业用(善男)
三得法时处(善男)
四总结纯熟(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第五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下一十人寄十地位(十)
初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寄初欢喜地(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依前修证(尔时)
二趣求後友(渐次)
二见敬谘问(二)
初见友依正(作是)
二设敬谘问(善财)
三称赞授法(二)
初称赞(时彼)
二授法(三)
初标名体(善男)
二明业用(二)
初长行(二)
初兴救物心(善男)
二对缘救摄(二)
初总明(善男)
二明显(九)
初救海难众生(为海)
二救处陆众生(为在)
三救求不得众生(一切)
四救乐国土众生(善男)
五救求着聚落众生(善男)
六救闇夜众生(善男)
七救惑业众生(是诸)
八救八苦众生(善男)
九救恶见众生(善男)
二偈颂(四)
初法门名体(尔时)
二举因劝修(我昔)
三显果令入(我自)
四业用广大(我以)
三明久近(二)
初兴二问(尔时)
二还两答(二)
初答发心时节(六)
初本事因缘(其神)
二约初佛兴(时彼)
三善友劝发(莲华)
四正发大心(令王)
五结会古今(善男)
六发心成益(我於)
二答得法久近(二)
初总显因缘(过此)
三正明得法(三)
初得方便三昧(我才)
二得此解脱(以问)
三广显业用(得此)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二)
初赞德(四)
初身心超胜(尔时)
二大用无涯(一一)
三益物不虚(若有)
四结德无尽(千刹)
二礼辞(时善)
二普德净光主夜神寄第二离垢地○
三喜目观察主夜神寄第三发光地○
四普救众生主〔底〕神寄第四焰慧地○
五寂静音海主夜神寄第五难胜地○
六守护一切城主夜神寄第六现前地○
七开敷树华主夜神寄第七远行地○
八大愿精进力主夜神寄第八不动地○
九岚毗尼林神寄第九善慧地○
十释女瞿波寄第十法云地○
○二普德净光主夜神寄第二离垢地(四)
初依教趣求(尔时)
二见敬谘问(顶礼)
三称赞授法(二)
初赞(夜神)
二授(二)
初长行(三)
初正授法门(二)
初总答所问(善男)
二別示己法(二)
初名体(善男)
二业用(四)
初攀缘如实禅(普见)
二现法乐住禅(二)
初牒前起後(善男)
二正显四禅(四)
初初禅(思惟)
二二禅(息一)
三三禅(思惟)
四四禅(悉能)
三引生功德禅(增长)
四饶益有情禅(三)
初令修四念处观(善男)
二明作道因缘观(若有)
三令修四正断(復次)
二谦己推胜(善男)
三指示後友
二偈颂(三)
初正授法门(尔时)
二推胜知多(诸佛)
三指示後友(此近)
四恋德礼辞(时善)
○三喜目观察主夜神寄第三发光地(六)
初依教趣求(二)
初正依前友念教成益(尔时)
二趣求後友得友加持(四)
初欲趣後友(作是)
二得友加持(时喜)
三加所成益(时善)
四正明趣後(尔时)
二见敬谘问(见彼)
三示己法界(三)
初标名体(入大)
二显业用(三)
初显无涯用(二)
初出演说修行身(三)
初总标释名(於其)
二別释十度(十)
初施(所谓)
二戒(出等)
三忍(又出)
四进(又出)
五定(又出)
六慧(又出)
七方便(又出)
八愿(又出)
九力(又出)
十智(又出)
三类通余法(如说)
二出演说本行身(四)
初出说法之身(復於)
二明演法之声(於彼)
三显说之法(二)
初本行十度(以如)
二类通所余(又说)
四彰说之益(如是)
二覩用获益(三)
初显证因缘(尔时)
三正明证入(则得)
三徵释所由(何以)
三庆益称赞十偈(四)
初现说之因(尔时)
二现说之意(了知)
三现说体相(法身)
四现说无碍(了知)
三出所因(二)
初兴二问(尔时)
二具二答(二)
初以偈答(二)
初答发心久近(十)
初寂静音劫(六)
初总标举(尔时)
二明本生(百万)
三明本事(日光)
四正发心(见已)
五发後德(我时)
六值余师(从此)
二天胜劫(从此)
三梵光明劫(从此)
四功德月劫(次从)
五寂静慧劫(此後)
六善出现劫(次第)
七集坚固劫(次第)
八妙胜主劫(次第)
九千功德劫(次第)
十无着劫(次第)
二答得法时节(二)
初得无功用三地(次有)
二结成普贤行德(三)
初大心之始(见众)
二成德之终(从是)
三总结圆满(佛子)
二会古今(善男)
四谦己推胜(善男)
五指示後友(善男)
六恋德礼辞(时善)
○四普救众生主夜神寄第四焰慧地(五)
初依教趣求(二)
初修入前法(尔时)
二趣求後友(一心)
二见敬谘问(四)
初见光加持(时彼)
二蒙光获益(二)
初後定(善财)
二见用(二)
初见用所依处(得此)
二明所见之事(三)
初所化处(二)
初总明类处(一一)
二別明广刹(又见)
二能化益(二)
初总明(如是)
二別显(二)
初化五道(令地)
二化九类(又见)
三明化益(为成)
三三业敬赞(三)
初身心敬重(时善)
二显友自在(时彼)
三口以偈赞(二)
初总(尔时)
二別(二)
初广明无涯(我见)
二述蒙获益(三)
初推功归本(我承)
二述得三昧(见尊)
三述见大用(我於)
四问答因缘(二)
初问(尔时)
二答(二)
初歎深难说(夜神)
二承力为说(二)
初长行(二)
初标许(我承)
二正说(二)
初通答三问(三)
初得法久近(十)
初劫刹佛兴(善男)
二通显刹相(其佛)
三別显生处(此界)
四明〔水〕父母(有转)
五明本生身(其有)
六彰佛现因(尔时)
七佛兴益物(三)
初得道之场(时彼)
二总显佛教(須弥)
三別明初佛(七)
初总明成道(其第)
二成道前相(其彼)
三动刹集众(满七)
四现相显德(尔时)
五成道依正(善男)
六始成正觉(善男)
七转正法轮(三)
初总转法轮(随众)
二显其成益(於一)
三结无间断(善男)
八善友引道(六)
初知机起恶(时普)
二现身超胜(化现)
三物机惊怪(时诸)
四告佛出兴(尔时)
五女发大心(时圣)
六父王诣佛(四)
初身处虚空(善男)
二以偈赞引(三)
初总劝(以偈)
二释劝(无量)
三结劝(今当)
三广兴云供(尔时)
四至彼修敬(到已)
九德女修因(三)
初严具供佛(时转)
二见佛现变(时庄)
三覩变获益(既见)
十闻经得益(三)
初佛为说经(普智)
二正明闻益(三)
初得三昧益(时彼)
二得大心益(得如)
三成大愿益(一心)
三显发昔因(时彼)
二发心之始(善男)
三结会古今(三)
初得法时身(善男)
二发心之始(我於)
三正结得法(次復)
二別答修治(二)
初举大光劫(三)
初总明(善男)
二別显(其最)
三最後(善男)
二总显诸劫(三)
初总标事佛(善男)
二得法修行(彼诸)
三见佛行成(善男)
二偈颂(三)
初举法诫听(尔时)
二颂前正说(二)
初颂最初一劫(我念)
二颂总显诸劫(須弥)
三举因劝修(我於)
三谦己推胜(善男)
四指示後友(善男)
五恋德礼辞(时善)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卷第九(终)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9/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疏科 下一篇华严经疏钞玄谈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