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TOP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六)
2013-06-19 21:14:0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054次 评论:0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卷下之下


△二明十法摄位。


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若即三种之非道通三种之佛道者六位所显则摄诸位也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备摄六位宁不备收耶其间则例自可知(云云)。


谓下摄於上上摄於下中摄上下故一一三法皆摄六位三障覆六位者斯由三障从迷说六即从解说耳若即三障之非道通达三障之佛道即此佛道須论六位此之六位摄一切位理即摄博地位名字摄一切学习位观行摄五品位相似摄十信位分真摄四十一位究竟摄妙觉位乃至三德等者解於三障有六即位解九三法各论六即然性德中十种三法皆須即障照之令显但约所显而明十番六即之位言三德既备摄等者合例三道论於类摄谓法身有三身及一切玅境般若有三智及一切辩慧解脱有三脱及一切神变既就三德论於六位須论六位皆即三德所摄之法故云六位宁不备收其间八三各各备摄及八六位位位备收准例可解。


△二明摄三意。


所以作三番摄者合帝慧王三义摄法门合贵义摄教合慧义摄位合王义又摄法门是横摄摄位是竪摄摄教是横竪双摄统摄之义既明经王之义显矣。


以三番摄法合帝慧王者前之三番即三十重论帝慧王今乃摄亵法门十重佛所师故结归於帝合贵极义摄教十重鉴机说故结归於慧合雄略义摄位十重皆趣果故结归於王合朝会义又十种法门一一高广不论优劣乃是横摄六位皆即自下升高故当竪摄教诠法门復论六位故当横竪双摄之义如斯统摄题称帝王谅无惭德。


△二约观行释二初正释二初正约帝慧王明观。


次观心明经王者观心即中是贵义观心即空是慧义观心即假是朝会义是为观心中经王也。


以中空假观一念心即帝慧王义观冥符能所体一自己经王於兹可显。


△二会同金光明示位。


观心论位者众生本有理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字金光明念念修观即观行金光明观心淳厚即相似金光明会入法流即分证金光明尽边到底即是究竟金光明。


以帝慧王与金光明皆是法性当体之名欲令经王统摄义显是故重安帝王之目今欲行者知此二名同诠法性故特会同金等明位五位文义如前可知唯名字即语稍难解心但有名者金光明名也初学之者於一念心但有此名未有此观故云即名字金光明也。


△二结意。


若不修观徒闻何益如遥羡宝山足不涉路安可得乎为此义故須观心一番令闻慧具足也。


意在观心闻慧具足夫如是则法性宝山不跬步而至矣然此观行诸说文旨尤邃非造心山家壶奥者莫可轻议也予研精此义积有岁年岂敢抑理顺情是此非彼奈何境观之道宛而有归况诸部之相符验斯文之未丧呜呼诸祖既往代有明贤知我以观心罪我以观心愿无得而隐也。


△二释通名。


次释通名者如法华玄义中说(云云)。


法华解题广释通目乃直以经翻修多罗虽有翻无翻各十五义秪於经字义解无余学者須於彼文寻究释名毕。


△大章第二辩体前章释名总於三法含体宗用利根之者即达能诠忘情得体自成宗用其钝根人以名具三体混在内心虑难遣妙体莫彰故次释名別谭体等俾於法性绝念而游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文先分二初标列列於辩体三章门也。


第二辩体为三一释名二引证三料简。


问本为忘名故別示体今还释名与前何异又但释名引证料拣何意不立辩体章门答夫忘名者非谓默然若善释名其名自泯无离文字说解脱相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今所释者但释体名前章总三与此永异又体本寂灭寄名诠之故但释名即当辨体总持无字字显总持斯之谓也既释体名又引经论证成体义復约说证料拣於体辨体之旨曲尽其玅那言不立辩体章门。


△二解释分三初释名二初约字略示。


释名者体是质质是主质。


前章释名是宾是假此章辩体是主是质。


△二就义广释二初约二名总释三初标。


何为主质之体法身法性是经体质。


标起二种为释所依。


△二释三初一体二名。


若依义者法身为体质若依文者法性为体质法身法性只是异名更非两体欲令易解是故双题尔。


若依义者即体宗用三章义也法身为体报身为宗应身为用今之所辨义当法身若七卷经有三身品此亦是文今解四卷且名为义若依文者创首即云游於法性下文节节其文不少須知一体立此二名。


△二简通从別三初约义简。


法性语通今以佛所游入法性为体质也。


真中二理俱名法性故身子云同入法性偏真法性也就中而论有但不但於不但中有分有满今取如来所游法性乃是不但已满中道而为经体。


△二引文示。


文云是时如来游於无量甚深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尚过菩萨分证圆中岂是但中及空法性。


△三据文结。


故知此体不与下地菩萨及二乘等共非通法性也。


此经判教应於通教简取圆极而为经体不取二乘及钝根菩萨所证法性及被別接但中法性。


△三为四章主二初法。


但是佛所游入一切种智以此为根本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众行而归趣之言说问答共诠辨之。


佛以种智为能游入是经之宗深广法性而为所游及为智本即是经体若偏真法性体类太虗非智之本中道法性体是本觉能为始觉种智之根今经以果而为宗要果智乃是究竟始觉始本不二不二而二体为宗本若不然者何名但是佛游入耶功德众行是经之用所严所趣即是体也灭恶为功生善为德功德乃是力用异名以此力用庄严法身忏悔赞歎空智导成此乃以行而为力用问宗取佛果用須佛力功德属佛为用可尔行在众生那为经用答众生之心非佛威力岂能立行故般舟见佛论其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是行者本功德力若非感应无一善生故起信云所言用大者谓能生一切世间及出世间善因果故行是经用其义昭然皆徧十界故云无量及种种也言说问答能诠辩边即是经名及教相也其所诠辨岂非经体名教二种俱是能诠自行禀得故曰经名为他诠辨乃曰教相自他虽异俱诠法性问名是经题岂有问答诠辨等耶答曰一经始终皆能诠名含几问答但以题目是经总名故解题目称为释名那谓经名不曾问答。


△二喻。


类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流之宗东海。


众星万流以类四章北辰东海可方体质。


△三结。


故以法身法性为此经正体之主质也。


可见。


△二就三义別释以金光明是能诠名法性既是所诠之体故今於体而立三义应彼三名以此望前前不分三名为总释今释分三初应金名以礼义释二初直明字训。


故书家解礼者体也体有尊卑长幼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


礼者释名云体也言得事之体也今明体有尊贱者意在拣臣子而取君父也。


△二会同体义。


当知体礼之释与经法性意同如来所游佛所护持故知此体是贵极之法也。


今之经体既是究竟所证法身正是君父体礼之义拣非分证法身已还臣子之体也。


△二应光名以底义释三初约字训立。


復次体是底义穷源极底理尽渊府光扬实际乃名为底。


谓此实体是诸法底故其得体方曰穷源渊府实际皆理趣之极也。


△二引文证成。


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


三种般若圆融深广名智度海实相般若为体为底底通分证唯佛能穷。


△三以今义结。


此与今经法性甚深意同当知法性高深竪穷佛海故以底义释体也。


秪一法性当体贵极当体甚深当体无量以底释体合甚深义言法性高深竪穷佛海者对前论意互显令深论明法海深唯佛能穷底今明佛海深此法能为底人法互相显体底义方成。


△三应明名以达义释三初约字训立。


復次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一切异名別说皆与法性不相违背。


体是达义者显法性体本具诸法诸法当处是中道体佛以此体达一切法人识此体亦达一切是故智者观行得体能达诸法自在无碍一切异名不能壅塞具如前文三字譬法如从一法至河沙法同异无妨正是今文体达之义例前体尊及体底义皆是观行所证法门故章安叙止观云大师说己心中所证法也。


△二引文证成。


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又云若如法观佛般若与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


实相般若虽是一法而体本具一切诸法佛赴众生种种异说异是一异异岂异一故得一者能达异说佛等三名即一实相观一达三同异自在。


△三以今义结。


此与今经法性无量意同当知法性广大无涯横收法界徧无所隔故以达义释体也。


秪一法性当体无量故与达义释体相符。


△二引证二初具引四文。


二引证者序品云如来游於无量甚深法性鬼神品云若入是经即入法性如深法性二文既云深法性即知简异二乘菩萨所得法性也空品云故此尊经略而说之说於空即如也赞佛品云知有非有本性空寂。


序品在初故示法性体义备足如来所游非三乘共故无量甚深三谛圆玅故鬼神品两言法性且云二文语句相连共显一义文云若入此经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今据深字简非二乘及以分证空品说空不但空有亦乃空空既是中空无二边异故云空即如也赞佛品既赞果佛知之一字即种智知此知知下三谛之理有即俗谛非有即真谛本性即中谛空寂二字寂其三谛对俗立真对边立中知绝待故三皆空寂不作此解非赞佛知上之三文其义不异今经之体理合如然。


△二结成一体。


当达此等皆体之异名悉会入法性法是轨则性是不变不变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诸佛轨则故云法性为此经体也。


四品异名皆诠法性故法是下解法性名成经体义法性常一能轨则佛法常一故诸佛常一故佛皆以法性为体佛体即是此经体也。


△三料简二初问。


三料简者问法性定是空为非是空。


略举二句意必该四以答中自他若泯若用皆论四故。


△二答二初正答二初明理非四句。


答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净於四句不应以空有求之。


当知等觉修离见禅盖欲净於微细四句今明玅觉所游法性出于等觉四句之外故云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岂将三教及外凡四句而可求耶。


△二赴机須四说。


虽非四句或时赴缘作四句说之文云两足世尊行处亦空新本云是第三身是真实有又云前二种身是假名有又云非有非无此有四句四门意也。


第三是法身前二是化身应身此以性一简於修二故分真假文列三句结云四句四门者既有双非宁无双亦即双取前二为第三句此皆圆教四门诠理若论赴机亦可说前三教四门。


△二结示。


门乃有四悟理非数佛示人无诤法不应执此相竞旧本明空新本明有以体达义释之二文不乖即此意也。


良以众生於四种门有四悉机是故大圣作空等说若其悟入理尚非一况定有四四无四相故云皆是无诤之法新旧两文空有不同若得今师体达之意百千尚一况二文耶。


△第三明宗此亦名中三法之一以由根钝於总不了故別示三谓体宗用今別明宗即当果智显体之宗也先分为二初标。


第三明宗者。


△二释二初约义各明三初示字义。


宗谓宗要也。


宗义盖多今取要义欲明果智是常无常众德之要也。


△二定因果二初泛举他释。


说者或以果为宗或以因为宗或双用因果为宗。


△二寻究二经。


今寻寿量品虽明施食不杀之因乃将因拟果果是正意三身分別品虽復问因佛答三身还是果为正意。


新旧两本虽各举因並是就因疑问於果故知经意以果为宗。


△三正明宗二初的约果德。


今此意但用佛果为宗。


略示今意也。


△二释出所以。


何者法性常体甚深微妙若欲显之非果不克当知果是显体之枢要如提纲目整则以果为宗意在此也。


万行之因虽亦显体不及果德究竟相应问若言为显法性体故偏取佛果为经宗者法华岂不显实相体何故双用因果为宗答法华正开千如实体是故因果皆能显之此经三诠如来所游法性之体此体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乃是专论极位三身非果为宗此等众义无由得立故云果是显体枢要等也。


△二附经委释二初明今师正释二初正释二初据经文立义释二初约佛寿对法性明宗三初明得果冥体。


更附经重显此义文云释迦如来所得寿命释迦是果人寿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


释迦別号如来通号以別简通显今教主极果人也寿量乃是果人所克难思之用不冥法性宁克此用。


△二称体立能二初立义。


法性既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无常法性既能常能无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无常。


法性中实离诸边倒故非有无及常无常果人果法既与性冥亦乃双非双非之性法尔双照故也。


△二示文。


四佛释疑举山斤海滴地尘空界无能算计知其数量明其能常八十灭度是能无常。


问下文句释寿量品题云山斤等无能算计与阿弥陀同是有量中之无量虽极长远终是无常今何以此明其能常答曰虽是有量以人天等莫知齐限若非法性能常之用那得现寿长远若斯是故四佛举此长寿显佛常用今八十灭度即无常用此常无常即是法性双照大用。


△三约释疑明宗二初约疑明失。


此见八十灭度之无常不能计校其常尚不能知其常焉能知其非常非无常。


信相但以八十灭度无常为疑不知如来能现常寿尚不能解即短之长焉了玅证非长非短此举迷宗之失也。


△二约宗显得。


若不约果此义难明既举果冥理显体义彰以果为宗其义如是。


法性体用显由极证故云若不约果此义难明今以佛果为显体宗则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众义皆立除信相疑使羣机悟此乃解宗之得也。


△二约报化对法性明宗三初明果有总別二初明余经別举智断。


又说果义不同或约无上菩提智德明果或约大般涅槃断德明果若举智德众善溥会任运知有断德若举断德诸恶永尽任运知有智德互举一边不可偏执也。


余经说果或智或断如指左边必具於右指右亦然智契理故众善溥会岂可契理而不断惑是故任运具於断德断德调机非智焉能诸恶永尽是故任运具於智德诸经互举乃随时之义也。


△二明此经总於二三。


今经举寿量明果寿量是果报果报语总总於智断智断亦总果上三身。


寿量乃是修道所得故名果报感果获报智断必全既总智断合具三身何者智是报身断是应身此二全以法身为体故知今经明寿量果能总二德及以三身。


△二明宗体融玅二初约三身称性故互摄。


果上三身既与法性冥法性非常非无常三身亦非常非无常法性既能常能无常三身亦能常能无常。


问法身如何更冥法性答此文既云果上三身与法性冥此乃修三冥於性三故云法性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岂非性三修极三身与性冥故故使三身各有三义斯由性三互具成九致令修三亦成九义显无別修故论二九二无二体秪是一九九秪是三三非定三三秪是一举一不少言九非多修性圆玅其义如是。


△二约二身即法故难思。


若能无常即化身寿命也对无常而论常能常即报身寿命也报化与法性冥法性既非常非无常不可算数报化亦非常非无常不可算数云何见迹短而言佛寿定短。


上约离义修性各三今就合义故以报化冥於法性二既即性安可数知乃即八十应化之身寿不可计是故四偈皆云释尊此义皆由果宗显性故使二身同法性寿。


△三托疑者彰失。


此不识果能显体之意。


信相若知果能显体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终不见短定谓之短。


△二约化事比况释二初立况。


又如佛非鹿马能现鹿马鹿马定是佛耶鹿马是佛化所为非佛身也。


△二结释。


法性能长短长短非法性也。


所言长短非法性者其实长短全是法性良由迷者定执长短不识法性故於长短指非长短而为法性若见法性必能长短。


△二显得。


若见此义果能显体常义亦成非常非无常义亦成无常义亦成果为宗要义亦成若不尔者诸义皆不成。


若见此义者指今立果为宗意也此意若立诸义皆成何者修二性一而论三身显体之果正是报身常义成也所显之体岂非法身非常非无常义成也法报既合应身赴机无常义也此等义立功由果证果为宗要其义善成果是显体枢要如提纲目整信不诬矣问文句云应佛能为常与无常是则能常亦是应身今文何故常属於报应唯无常答报应乃是法身常与无常二种之用法身是体性不偏属故法身云非常非无常报身属常应属无常而文句云应身能常者以能现长人天莫数能彰法性常住之用故云常耳若望报身长短二应俱名无常故与下释义不相违。


△二简古师非义二初叙。


旧用山斤海滴之文是无常谓虗空分界是虗空无为復引舍身品中求常乐住处者是三无为为常无生死故为乐也。


△二斥。


皆以小意曲解大乘如此解者一切皆不成非宗要也。


古师此解略有二失一不能分別大小法体故将三藏三种无为曲解方等四德之果二不知今经果宗显体果人果寿冥乎法性法性既非常非无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无常法性既能常能无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无常以果三身皆即性故是故三身一一互具古人迷此故齐海滴判为无常既失修性俱融之义虽立经宗全无要义也。


△四论用者果宗冥体故有大用其犹鑑鼓以莹以击现像发声释名总三今別示一释此为三初标示通名。


第四明用用谓力用也。


以力释用名义成也非堪能力无作为用二义相显以示通名。


△二正释此典二初示四名。


灭恶生善为经力用灭恶故言力生善故言用灭恶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举具论毕备也。


先且总举灭恶生善宗既冥体谓之力用任运发生能为群机灭恶生善若偏对者力能灭恶用能生善以灭恶故力乃成功以生善故用乃成德故举功德显其力用欲令易解故且偏言若其尽理力用功德一一皆能灭恶生善。


△二明经意二初明果智成由功德。


夫一切种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於无量功德之所庄严灭除诸苦与无量乐。


序品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灭除诸苦与无量乐今以此文明经力用以果上智为众行本者此明初心了知本性具於功德虽以无量修德庄严修即性故严无所严了苦即性无苦可灭乃能除灭一切苦也知乐即性无乐可与乃能徧与究竟乐也问今言功德严果智者斯是行人修忏赞等灭恶生善趣向菩提何得以此为经力用答佛得经体体发力用力用者何谓说忏赞及以空慧行者修之成灭恶力及生善用庄严本智而成佛智岂经力用不修而成耶如世玅药不服无功。


△二示文旨力用铨次三初明忏赞两品二初明二行成果三初明二品先後。


苦是恶业果贪恚痴是恶因恶因不除果不得谢圣人意先令灭恶因故忏悔品居先乐是善果忏赞是因忏罪赞圣恶灭善生故赞歎品居後亦是互举尔。


忏有三种谓作法取相无生无生为正以二为助是故能令贪嗔痴灭此三烦恼有通有別今了通別同居一念顿照无生兼事忏助无恶不灭赞有三种谓赞丈六尊特法性今正赞尊特上冥法性下现丈六此三即一此一即三不纵不横不可思议如此赞佛摄一切善兼前忏悔为常乐因据其品次先以忏洗用净三业礼赞三身若以赞佛善力资忏令三障灭以此为次其义亦成故云亦是互举耳。


△二明能成宗体。


将此胜用庄严果智智备体显。


佛之果体为生心体佛示忏赞二种胜用众生修之得成灭恶及生善用此用庄严同佛果智显法性体。


△三明五义俱备。


体显名金果备名光力成名明益他曰教也。


此文承上即是行人智备体显体显名金性体既显果智称体此智名光严果之力自行功成能多利益名之为明利益之事无过设教也金等三字別对体等若总此三即是名也感五既然应五亦尔今示一五已含二五。


△二明二品互具。


但忏品灭恶非不生善赞品生善非不灭恶互说一边。


如说不修善根之罪即忏中生善也若赞能离染着之德即赞中灭恶也今且从强左右说耳。


△二明空品一文。


空品双导忏不得空恶不除灭赞不得空善不清净文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即其义也。


此品圆谭即空假中荡三惑着名毕竟空导成忏赞二种之用若其不照三惑无生纵忏不除恶之根本暂息復起故云恶不除灭若不照三谛无得纵赞不显性净功德还成漏因故云善不清净今以空慧无生无得是故忏赞能严果智引序品文中空之智为忏赞本也然其利根於前二品修无生忏就尊特赞岂乖空慧钝者犹昧故特说之故此品云为钝根者起大悲心。


△三明已下诸文。


四王品已下护经使宣通还是生善禳灾令去还是灭恶。


鬼神品云一切皆是大菩萨等故知护经及禳灾力皆是分得金光明宗显金光明体起金光明用也故知诸天得经功用还护於经以至下文正论治病救鱼饲虎皆是此经生善灭恶力用功德故四王云我等闻经增益身力心进勇锐具诸威德又人王烧香供养经时变成香盖金色徧照此界他方皆是此经威神之力。


△三牒文结摄。


摄此诸文故言以灭恶生善为用也。


其意可见。


△五判教相若论生起则寻名得体依体立宗宗成有用用则设教此乃制立五章次第若究五义須明总別名总三法体宗用三別示三法今之教相判前总別时味所摄文二初标。


第五判教相者。


前之四章皆是圣人被下之言悉称为教今以五味四藏四教明其相状使览之者区以別矣。


△二释二初破他异解三初破旧师判属不定二初叙。


旧明此经非会三非褒贬非无相不列同闻众不在五时次第而明常住者是偏方不定教。


会三即法华褒贬即方等无相即般若既非此三乃以不列同闻之众以验不在五时次第未至涅槃而忽谭常是故判属偏方不定之教偏谓偏僻方谓处所指信相室为偏僻处古人判教所立五时与今有异彼以华严別名为顿乃立五时皆名为渐一有相教谓四阿含二无相教谓诸般若三褒贬教谓净名经及诸方等四万善同归教谓法华五常住教谓涅槃若偏方不定教非渐顿摄。


△二破二初破非五时次第三初举彼义定。


是义不然若不列同闻非次第者列同闻众应是次第。


△二引鸯掘並。


鸯掘摩罗列同闻与众经不异论褒贬与维摩意同论家何故不预次第。


彼经通序非不列众鸯掘摩罗斥声闻乘明摩诃衍同於维摩而成论师同与今经判属偏方不定之教。


△三核成次第。


若列众不列众皆非次第者亦应列众不列众俱是次第(云云)。


论家既判鸯掘在不次验知不因不列同闻而为不次若尔何妨今经不列同闻是次第耶。


△二破非偏方不定三初举彼义定。


若言未应明常而明常是偏方不定者。


古判五时第五涅槃方谭常住前之四时悉是无常此经越次豫明常寿称偏方者此先定之。


△二引方等破。


陀罗尼云王舍城波罗柰祇陀林三处与声闻记此亦是未应会三而会三得为次第未应明常而明常何故不定耶。


陀罗尼者即方等陀罗尼经也乃以第四法华会三例於第五涅槃谭常也方等会三既居次第今经谭常何故不定此是方等後分经文故得却指三处法华授声闻记。


△三引众经破。


又法华般若净名方等咸论常住得是次第此经明常独居不定何耶。


古人判教不了异名同诠一理华严法界方等实相般若佛母法华一乘此等若与涅槃常身金刚不变体不同者岂以生灭无常之法而为实相及一乘耶又维摩云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法华云常在灵山又云常住不灭此等诸经既居次第此经何故独属偏方此乃正示今经谭常非不定教傍显诸经皆诠常住。


△二破一师判属法华二初叙。


又一师言此经与法华同是第四时山斤海滴与尘沙义齐故。


谓法华寿量喻以界尘与今经齐意谓二经未出数量皆是无常。


△二破。


是义不然新本云舍利繫缚色如来常住身无有舍利事何得山海而翳金光尘沙而蔽宝所。


此师不了二经谭常但执数量一不了此经者帝王经中因婆罗门欲生天故求佛舍利梨车王子广谭佛身是常住体无舍利事此於应色即示法身非长非短以验此品全法起应能长能短八十是短山斤是长短表应身长表报智古人不见新本所明常住法身是所证金报身常智是能证光但齐应身山斤海滴能表之数判属无常翳於所表法报金光也二不了法华者彼部所谭本迹二门皆显常身何者迹门中云世间相常住於道场知已本门中云如来明见三界之相非如非异此皆所证常住法身中道之体乃以宝所髻珠而为譬喻所证法身既其常住能证报智所垂应用岂可无常经举界尘乃是过去本成劫数若论未来经文显云常住不灭岂非此师以久远成佛界尘劫数翳於宝所所譬三身耶。


△三破真谛判在三月二初叙。


真谛三藏云此经是法华之後涅槃之前九十日说引涅槃云佛告波旬却後三月吾当涅槃信相闻斯故知八十应灭。


△二破二初夺破唱灭之语通在诸经岂可独指於三月前告波旬时信相怀疑耶此文分三初总夺。


是义亦不然唱灭之旨非独告魔定在三月。


△二引经。


法华云如来不久当般涅槃普贤观亦云当般涅槃。


△三结破。


诸经唱灭非但一文何必九十日耶。


△二纵破二初纵而核之。


纵令三月为属第四时为属第五时。


所以纵者诸经唱灭其语犹通若三月前知齐八十故須纵许在乎三月虽纵年月須核部味以凡判教有前後分前分有次後分不定如今空品在般若後若陀罗尼在法华後後虽不定須摄归前纵令此经在三月说为属法华为属涅槃此顺古人以法华涅槃二经分对第四第五二时故也。


△二验其无据。


若属第四时法华已舍方便此中何得更许三乘同忏若属第五时何得復言在前三月进退无据两楹不摄(云云)。


三乘同忏文出新经三乘行人各求证果同依此经修忏悔也法华废权尚舍別教不共方便岂存三乘同忏方便退非法华也此经既在三月前说进非涅槃也两楹不摄规矩无从。


△二明今正判二初以文义定二初简异余时。


今既不同旧若为判教若安无相而时异若入会三而味別。


若安无相而时异者简非般若也说彼部时处会虽多而同名般若此既別立金光明称故与彼时所说异也会三即法华彼经废权同归一乘纯一醍醐今存异趣则属生酥故云味別。


△二定属方等二初以文定二初引方等文。


案下文云曾闻过去空闲之处有一比丘读诵如是方等大乘既言方等岂非文耶。


△二引三乘文。


方等之教通於三乘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应忏悔灭除业障安处方等其义无疑。


方等之名立有二意若大经云从酪出生酥譬修多罗出方等此则的约第三时教名为方等即被三乘四教机也若普贤观称方等者乃直名圆理非第三时徧被羣机教部之称也今初所引方等之文恐人谓同普贤观等从理立称故引三乘忏悔之文以定此名的从教部是故结云其义无疑。


△二约义定二初明方等部元不局。


而难者言新本云法界无异乘此害於通义然方等满字通別通圆此旨非妨。


因今立云方等之教通於三乘遂引新本无异乘文难今所立通三不成故云害於通义然方等下释难所云法界无异乘者別教圆教俱以法界而为归趣是故自得名无异乘方等满字既通二教有何妨碍。


△二明列众文或未来。


难者以不列同闻为疑胡本尚多何必止四卷七轴或其文未度尔。


经初不列同闻之众他疑今师判属第三方等不当是故大师指彼天竺其文尚多不止谶译四卷之文及真谛七轴至唐义净重译此经名最胜王金光明经果有列众以验大师所指梵本宛尔冥符又验他师判属偏方灼然为谬。


△二以教味判。


如此斟酌五味明义则第三生酥摄若四藏明义则杂藏摄四教明义则通教摄通教之中即得论带別明圆也。


对他研核復据文义故云如此斟酌乃以五味四藏四教而判摄之初五味者涅槃经文既以生酥喻於方等今经显有方等之文又有其义是故須在第三味摄次四藏者谓声闻藏菩萨藏杂藏佛藏此乃以人而名法聚声闻名藏意彰纯小菩萨佛藏唯诠於大杂藏兼含若大若小今经既许三乘同忏则能蕴摄声闻菩萨及以佛法故属杂藏也後四教者五味四藏名尚同他四教判经唯今所用此经体幻即显中空全非三藏析法拙度三乘同忏復非別圆不共之法正是通教三乘共禀不生灭法利根菩萨知常达性故名通教带別明圆问通教菩萨利者受接乃於圣位方知不空何故释题及解经文唯约始终俱圆而说是则解释与判教相顿成胡越也答通教机杂不独受接方知不空盖论通教須具三义一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三通別通圆初义者是钝菩萨但见於空始终不知二教別理故云因果俱通也次义者见地已上深观於空能见不空以此菩萨初依通理得成真因後依別理而趣佛果故名因通果不通也第三义者节於乾慧及性地中闻体法空不但空於二十五有亦乃空於涅槃之空此人虽藉通教谭空开导其心而了此空体是中道乃以別圆内外凡观同於二乘历乾慧等及後诸地至第十地即成別圆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此乃通教通別通圆义也既在初地便知不空是故不受被接之名以是义故此经虽约三乘同忏判属通教不妨释题及解经文自明三法始终圆玅正是通教第三义也又復应知此经既许三乘同忏其忏悔处随彼信解或空不空或次不次合具通教前之二义大师特为成今行者圆解行故舍劣从胜一向圆谭见闻之徒当从此意而思修之。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下之下(终)

音释


玄义


沓 (音踏沓重也)。  [卄/积] (音恣)。  絓 (音话)。  攘 (当作禳音穰攘却变异也)。  楹 (音盈柱也)。  斟 (音珍斟行酌也取也)。

 

遗记


鷳 (户间切白鹇似雉而尾长四五尺)。   径侹 (侹音挺径侹直也)。  芿 (音仍去声芿草芟陈者新者又生曰)。  填 (音田填塞满也)。  摄亵 (摄音折亵音[臊-品+世]摄亵重衣也)。  跬 (音魁跬举一足也)。  邃 (音遂邃深远也)。  壶 (音悃壶居也广也宫中道也)。  饲 (音四饲食也)。  褒贬 (褒博毛切进扬美也贬音匾贬减损也)。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6/6/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20册 目录 下一篇金光明经玄义科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