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比丘尼钞(二)
2014-03-22 13:10:04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052次 评论:0

四分律比丘尼钞卷上之下


○具戒篇第十


此篇大门有五一由藉二本法三至僧四戒相五退舍。


第一由藉者义云若欲受具先受十戒六法然後受具故律云若不受十戒得戒而众僧得罪故十诵云若未度出家便与受大戒得戒不佛答言得戒而众僧得罪(未度者谓未受十戒)婆论云所以佛制受十戒者为染习佛法故六法制意如別。


第二本法者此有十种一请师二戒缘三安置四白差五出问六白唤七乞戒八白和九问难十正受。


第一请师者若欲受具三师七证要请方得故佛阿毗昙中二阿闍棃竝有请文七证义况先明请和尚法所以須请者以和尚得戒根本若无此人阙於教授进道莫由理必須请见论云以不请故多造非法师诃责之反云谁请大德为我和尚佛因制之若不请不得与受此律请师不云僧屏计此三师得戒根本预前三两月请何伤大理今时多在众中请者此依十诵僧祇也当具威仪至和尚前长跪住阿闍棃教云所以須请者此师是发戒根本若不请者无由得戒汝当段重心请计此请文出自汝口由汝不解故我教汝当一心承我教答言尔。


大姉一心念。我某甲。今请阿姨。为和尚。愿阿姨为我作和尚。我依阿姨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说)。


僧祇云次第众中三请已和尚应语言发汝喜心此律答云可尔或云教授汝或云汝莫放逸答云顶戴持(次请二闍黎律无正文佛毗昙中文不顺巧今义出之)若欲请者至戒师前和尚教云羯磨阿闍棃者是受戒正缘若无此人秉法则大地尘沙法无由得生故須起殷重心於戒师所如是种种教化已然後请云。


大姉一心念。我某甲。今请阿姨。为羯磨阿闍棃。愿阿姨为我。作羯磨阿闍棃。我依阿姨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说)。


次请威仪师阿闍棃云由此威仪师为汝引导今至僧中发汝具戒缘起竝由此师故須起段重意请。


大姉一心念。我某甲。今请阿姨。为威仪阿闍棃。愿阿姨为我。作威仪阿闍棃。我依阿姨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说)。


问何故律中唤和尚等为阿姨答佛在世时大爱道尼是佛姨母诸尼因是得戒遂学佛语皆唤阿姨尼阿摩等善见云尼女也摩者母也义准重尼故称之然阿非梵语汉地所称女通大小母者耆年如世人唤其阿母义亦相类僧祇云和尚尼欲授人具戒应先求比丘尼不得临时选众若不可者当求半许若过半许而作法(不犯重者秉法自余可可足数而已)义云若和尚犯重羯磨师知不成受戒以所牒非比丘尼用十师互相知亦不成受了了知非则不应羯磨下至知有四人清净者得成僧用故伽论云边地五人持律者授(当知中国理则妄言)若十人处五人受戒得比丘得可诃罪受戒人不知和尚是贼住依彼出家受具足得戒否答得戒僧犯吉罗(既云不知者开知者应不得)此律大僧和尚十夏尼和尚十二夏(此据极小者必須限定)大僧和尚开九夏而得小罪(尼和诸十一夏准此应开)二种闍棃大僧五夏已上尼六夏已上方得成授余师随夏大小竝得五百问事云比丘五腊不满度弟子知非而度犯提弟子不知是非得戒(尼不满六腊义亦应开)问绪方僧尼情识闇钝不间戒律贪求徒弟白读羯磨为人受戒得成已否答不成反结无知不学之罪故此律遣上座诵羯磨或报云诵或云先诵後忘遂稽留受戒事故須要诵方得五分诸比丘不诵羯磨不得受具戒义云末法时讹多有斯谬故引文证愿依时诵。


第二发戒缘者义云所发之戒乃有无量随境总论要而言之不过情与非情依正两报有无二谛灭理涅槃佛说圣教文字经卷形像塔庙地水火风虗空识等六尘万境法界等缘不可具陈何以故由不受故则於一一众生莫问凡圣起尘沙等恶今翻为善则成尘沙等戒故善生经云众生无边戒亦无边婆论云於非众生上亦得无量戒善功德如十方世界所有大地下至水际空界已来若伤如微尘竝得其罪由受戒故成善且如坏一艹叶始从萌芽一一华叶得尔罪今翻尔罪得若干戒故善生经云大地无量戒亦无量乃至虗空有盗损之义故善生经虗空无边戒亦无边婆论云新受戒人与佛齐功以此推之出家之士真是善法功德之聚位尊人天良由於此不论持者假令毀戒亦得无边戒利何以知之故十轮云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能大利益人天道俗犹如牛黄麝香等佛即说偈云薝卜华虽萎胜於一切华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是故行者受戒毀禁尚得功德况当清净於法奉持则难思议汝当缘念如上诸境知所缘境已次为广开心怀令彼受者增益道志应语云族姓女谛听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若发中下心得中下戒假令道成四果是戒犹是中下何名上品若言为正向泥洹故为趣三解脱门故为成三聚戒故为令法久住故为救众生诸苦恼故为求佛道度众生故如是如是真佛弟子得佛净戒必須知者於受戒前一一提授使心心相续了法明净方得为受。


第三安置者此律云当安欲受戒人置眼见耳不闻处立若安见闻俱离处及界外者不名受戒故五分云以起过听安戒场外眼见处。


第四单白者此应差威仪师屏问遮难此律由界外脱衣看故令受者惭耻稽留受戒佛言不得露形看当差人屏问遮难伽论云受具戒时不问遮道法得戒僧得吉罗此律云戒师当问众中谁为某甲作教授师答云某甲能戒师问僧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差教授师单白羯磨作此答止得作一法若答云受大戒羯磨者後不須和僧纵更受亦不須和以一答通多人故。


大姉僧听。彼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为教授师。白如是。


第五出众问难者所以須问耶恐其覩众生怖有无差互言辞舛错答容不实屏处怖微令得审定然此十三难不问不得戒若有而不问亦不成受故律文自制後不问不得戒又问难之体必須分析文句令识相轻重不得直问言汝不犯边罪否不知边罪意是何罪等自非明律灼然何能达此若不委问恐是十三难沙弥尼式叉尼是白衣时曾受八戒随破一重皆不发戒自非恳恻重忏得证何得辄授既有斯谬委具问之今正出众问难威仪师当起礼僧足已至行者所坐语受者汝坐令大敷坐具为舒张已在伸手内若依五分云应安慰云汝莫怖畏須臾持汝着高胜处应取衣鉢种种诱训执五条已语云此是安陀会指身所着此是郁多罗僧执大衣已此是僧伽棃汝身着者僧祇支汝所披者此是覆肩衣一切九十六种外道无此衣名今故示汝并执鉢已语云此是鉢多罗此衣鉢是汝有否答云是威仪师为襆衣鉢已语言善女人谛听今是至诚时实语时我今问汝随问答我若不实者当言不实若实当言实所以如此者由无始已来多有妄语欺诳凡圣致使沈溺生死今欲舍虗妄证真实故令汝实答我今问遮难答若不实徒自费功浪受无益一汝不犯边罪否应语云计汝应不识何谓边罪以曾受戒行淫盗五钱杀人自称得圣犯此罪者必不得戒或曾受五戒八戒十戒犯四重已或受大戒犯八重已还俗讫今重来者名边罪人等或白衣沙弥尼时造重业竝十三难摄汝不犯此否答言不二汝不白衣时污他净戒比丘否答言不三汝不白衣时及沙弥时盗听他说戒羯磨众僧法事否答言不四汝不破内外道否谓曾作外道来求受戒还作外道今復重来否答言不五汝不是黄门否答言不(女黄门者谓石女是)六汝不杀父否答言不七汝不杀母否答言不八汝不杀阿罗汉否答言不九汝不破僧否答言不十汝不恶心出佛身血不答言不十一汝非非人否答言不(非人谓天女阿修罗女诸鬼等变为女形为人而来受戒否)十二汝非畜生否答言不(谓诸龙能变化者厌此恶趣而变形来受戒否)十三汝非身挟男女二形否答言不问已应语言女妹汝已道无今更问汝诸遮妨义而遮事非一文中略问十六自余受法广明皆言不应不论得否今以义准有得不得若不自称字不称和尚尼字年岁不满衣盋不具等定不得戒自外可知汝字何等答言某甲和尚尼字谁答言某甲年岁满否答言满衣盋具否答言具汝父母听夫主听否答言听汝非负债否答言不汝非婢否答言不汝是女人否答言是女人有如是病癞痈疽白癞乾消颠狂二形二道小大常漏大小便涕唾常流汝有如是诸病否答言无伽论云聋人不闻羯磨不得戒闻者得何以故由无遮难故又当语言如我今问汝事僧中亦当如是问如汝向者答我众僧中亦如是答更莫改变应教起立为正着七条令威仪齐整着履揲坐具安臂上襆衣置手中已语言我僧中为汝通信若大众许可我当举手招汝汝可即来答言尔若依五分教着衣时密如法观看无病不如是种种方便看之若不相识人不应云雾暗中受五百问事云要須灯烛照之。


第六单白唤入众者彼教授师还摄威仪来至僧中如常威仪相去伸手及处立当作白云。


大姉僧听。彼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已问竟听将来。白如是。


白已勿出僧中於堂门限内立待举手唤言某甲来彼来已至僧中时常为捉衣盋教正衣服四面礼僧竟。


第七正乞戒威仪师教至羯磨师前两膝着地合掌衣盋付戒师已安慰其心恳恻至诚仰凭清众求哀乞戒戒师语言此之戒法非人不得故六道之中唯人得受彼天主常作念言何时得受具戒由报障故不得受戒汝今生人道中无诸遮难当发增上善心乞戒須臾之间便入三乘圣人僧宝之位难可校量但乞戒由汝自心发言不从他出既是胜玅之法若不晓其方轨则阶渐无由可证故佛教我为汝引导汝当一一逐我言教。


大姉僧听。我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某甲。愿僧拔济我。慈愍故(三说)。


威仪师教已依本坐。


第八戒师单白和僧问难者戒师当白云。


大姉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时到僧忍听。我问诸难事。白如是。


第九正明对众问难者应取其衣盋一一提示言此安陀会郁多罗僧伽棃衣及盋此衣盋若借来者不得戒实是汝物否答言是应语言善女人听今是至诚时实语时我今问汝当随实答所以言真实者故僧祇云汝若不实答欺诳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亦欺诳如来及以众僧自得大罪今问十三难还同上威仪师所问而众僧恐屏处有滥故对众一一问汝汝还一一依威仪师所问一一答我答云尔(已下正问遮难一同前威仪师说)。


第十正受戒者若答无遮难堪为正受将欲受戒先勖心怀令生上品意戒师语言善女人汝遮难竝无众僧同共随喜当与汝戒但戒善广大亘周法界当起上品心得上品戒何等上品故前缘起云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净戒令正法久住此是上品智度论云下持戒生人中持戒生六欲天上持戒生色无色天又下清净持戒得阿罗汉道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道上清净持戒得佛道当广开汝怀所以尔者尘沙戒法注汝身中不以报得狭小而得受也当作虗空器量之身徧周法界一切凡圣依正两报无问自他等境皆发尘沙等戒汝当愿纳此法又此戒法若是有色者入汝身时如天崩地陷之声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觉汝当起惊悚之意勿得懈慢今为汝作羯磨发此尘沙戒善所以法界善戒而得用羯磨发者汝不闻外道仙人用呪术之力尚能移山镇海回天转日岂况如来六道之师所说圣教法中之上而无此力今白三羯磨世尊口出我传佛教发汝戒体汝須知之正作法前白云众僧慈悲布施某甲戒作此语已应四向顾望勿令入睡眠乱语非法別众等坐若有即須唤令正坐向羯磨师一心听说十诵云证他受戒各各入定乱语戏笑不知羯磨成否佛言不成若作羯磨者应分別之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莫余觉余思惟应起敬重忆念违者吉罗又文殊问经云四众於何时不得作声或身口木石及诸余声佛告文殊於六时中不得作声一礼佛时二听法时三众和合时四乞食时五正食时六大小便时如是诫已然後白云。


大姉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某甲。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已满。五衣盋具。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授某甲具足戒。和尚尼某甲。白如是。


白已问僧成就否乃至三番亦一一问之此僧祇文准此僧中知法者答云成就次作羯磨云。


大姉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某甲。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已满。五衣盋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和尚尼某甲。谁诸大姉忍。僧与某甲。受具足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如是三说)僧已忍。与某甲受具足戒竟。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羯磨已即須量影记其时节儗後辨其大小)。


此律云若有八难余缘天阴暗等当二三人一时作羯磨然不得加四以同別众故无难者不得授。


第三至僧受者此律作本法已即日应往僧中求受大戒违者犯罪就中略有十问答。


一问僧至尼寺受戒成否答若依萨婆多师资传说此不如法不成受戒如端正女人此是难故犹不许请僧来至尼寺受戒此既非难何容得开。


二问寄尼寺外俗家结界成受戒否答律亦无文然容可通仍非法得小罪无妨戒成。


三问本法尼名作何等答律名比丘尼也。


四问尼在僧寺得作本法否答如明了论云僧界内为尼立界作法理得无过。


五问留髮白衣与受具足得戒否答有得不得问云何有得答得者谓志求出家厌世俗情王难不听落髮出家具此意者得戒不疑故婆论问云不除髮得戒否答得但非威仪又伽论问云若白衣为和尚与白衣受具足戒得戒否答得戒僧犯吉罗又十诵波离问云若男子作女威仪女相女形制已如男子法受戒得戒否佛言得戒众僧得罪女人作男子威仪得戒亦然五百问事云坛上师僧或着俗服或犯禁戒若受戒人知是非法不得不知者得若弟子着俗服当时不知者得(若据此文如不知亦得戒也)问云何不得戒答数见边方尼妄行戒律见有诚文无问善恶遂即雷同总与授戒触事无知专习非法纺绩机织俗务是常长眉高髻绮染恒式师有贪利门徒之心弟子有偷形避伇之意所以僧不拣弟子好恶得利便授弟子不择师行是非苟求资荫永惟斯理俗礼尚自不成况出世清虗何容得就(若据所论定不得戒)故此律宗要出家相具应剃髮着袈裟与出家人同若着俗服外道服众庄严具裸形等竝不名出家受具足戒若受戒人不自称名不称和尚名说乞而不乞若眠醉狂瞋恚无心受戒或心不当境或境不当心或心境俱不相应竝名非法不名受戒前後无违方名辨事今两述宗取舍任从然诸经律竝令落髮同僧出家异俗辄依论开良恐非然又论非宗要宜就律仪。


六问有人尼中作本法竟将三两尼送受戒人往僧寺得否答依此律不得故律云比丘尼僧应将受戒者至大僧中既言是僧云何许別又受戒已由劝言二部僧具足满僧祇亦云尼受大戒合二十众又五分彼和尚闍棃須集十尼僧往比丘僧中乞戒故知僧尼各須十人。


七问尼僧至僧寺受戒須结界否答此之羯磨二众所秉非界无以摄人非界无以羯磨各集本部重结稳审又如尼忏僧残二众各須结界亦有诸师不立者良恐误也若欲作法尼僧尽集自然界内令本法尼在自然界外正结作时不得对僧作法須离闻处遥见无妨故律下文不应对尼作羯磨。


八问尼至僧寺若为安置答应在二部僧中长铺两席使中间空容二三尺许令伸手相及本法尼多者总在离闻着见处一一唤来入众乞戒受得戒已在尼下行坐。


九问若为请师答比丘尼僧令闍棃将引受者入礼僧已教在戒师前长跪请师言。


大德忆念。我某甲。今请大德。为羯磨阿闍棃。愿大德。为我作羯磨阿闍棃。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说)。


十问若为乞戒答威仪师教云。


大德僧听。我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某甲。愿僧救济我。慈愍故(三说)。


威仪师復本坐已大僧闍棃然後作法问遮难已又问汝学戒清净否答学戒清净更问余尼等知此人学戒清净否尼和尚答云学戒清净然後僧作羯磨(正作法时出在僧钞非关尼事)。


第四戒相者若据理论当随师具学何独此八但为初受未知轻重遇缘便犯因制八根本若毀不任僧用余篇枝条忏便復净族姓女听如来无所着至真等正学说八波罗夷法比丘尼犯一一波罗夷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一女人一切不得犯婬作不净行若比丘尼犯不净行行婬欲法乃至共畜生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尔时世尊为说譬喻犹如有人截其头终不还活比丘尼亦復如是犯波罗夷已还不成比丘尼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能)。


二一切不得作盗下至艹叶若比丘尼盗人五钱若过五钱若自取若教人取若自断若教人断若自斫若教人斫若烧若埋若坏色者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譬如断多罗树心终不復更生长比丘尼犯波罗夷已如是终不还成比丘尼行汝是中尽行寿不得作能持否(答能)。


三一切不得故断众生命下至蚁子若比丘尼故自手断人命持刀授与人教死歎死劝死与人非药若堕人胎厌祷呪诅杀自作方便若教人作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譬如鍼鼻缺不堪復用比丘尼亦如是犯波罗夷已不復还成比丘尼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能)。


四一切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比丘尼非真实非己有自言我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脱得三昧正受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天来龙来鬼神来供养我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譬如大石破为二分终不还合比丘尼亦如是犯波罗夷已不可还成比丘尼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能)。


五不得身相触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有染心与染心男子身相触从腋已下膝已上若捉若摩若牵若推若逆摩若顺摩若举若下若捉若捺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能)。


六不得八事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受染污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共期身相近犯此八事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七不得覆藏他重罪乃至突吉罗恶说若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罗夷罪若不自举不向僧说若不语众多人後於异时此比丘尼若罢道灭摈若遮不共事若入外道後便作是说我先知有如是事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覆藏重罪故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八不得随顺被举比丘语乃至守园人及沙弥若比丘尼知比丘为僧所举如法如毗尼如佛所制不随顺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而随顺是比丘诸比丘谏是比丘尼言妹知否今僧举此比丘如法如律如佛所制不随顺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汝莫随顺是比丘诸比丘谏是比丘尼时坚持不舍是比丘尼当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由随顺故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次当为说四依法防外道故说此四应语云族姓女谛听如来无所着至真等正觉说四依法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具戒成比丘尼法。


一依粪扫衣比丘尼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汝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能)若得长利檀越施衣割截衣等得受。


二依乞食比丘尼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汝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能)若得长利若僧差食若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月初日食若僧常食檀越请食得受。


三树下坐比丘尼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汝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能)若得长利若別房尖头屋小房石室两房一户得受。


四依腐烂药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汝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能)若得长利酥油生酥蜜石蜜得受。


汝已受戒竟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和尚如法阿闍梨如法二部僧具足满汝当善受教法应当劝生作福治塔供养佛法僧和尚阿闍棃若一切如法教授不得违逆应学问诵经勤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汝始发心出家功不唐捐果报不绝余所未知当问和尚阿闍棃(受戒已若还寺者令受戒尼在前而去)义云先教诵六念受持衣盋坐具等若作式叉尼时说净长衣鉢者应更请施主总持说净若犯长财竝舍作突吉罗忏然後说净又二时中请和尚教诫说法具如下章说。


第五遇缘退舍者此律云若不乐净行者开听舍戒去若欲留五戒者应言我作优婆夷若欲留十戒者应言我作沙弥尼若欲全舍者应言我作在家白衣愿大姉忆知我是白衣(一说成)婆论云若无出家人可对舍随对一白衣外道等前但使情相领解一舍便成不須至三增一阿含经云开比丘七反舍戒过者非法诸解竝许出家受具然尼开舍戒还家无文得许重来出家受戒为女人志弱不堪弘道初尚不许何容辄开後度今时尼众不学问者多昏於志趣妄行禅法道言信施难消遂被恶人化令舍戒大僧容可再归尼论一舍不还无辜自坠失於大利故律云若有舍戒者於佛法为死实由不解致流昏俗也永言此事深可痛心。

 

○六念篇第十一


第一念知日月大小法者若是白月应云今朝白月大一日乃至十五日以白月一向大故不須云小若是黑月便通大小黑月大者应云今朝黑月大一日乃至十五日黑月小者今朝黑月小一日乃至十四日此谓识去布萨日远近又防俗问故解云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数等。


第二念知食处法者全不受请者应云我今不受请自食己食或云食僧常食不受请或云乞食不受请若受请无供养者应云我今自食无请处或云我今食僧常食无请处或云乞食无请处若受请不背者应云今有请处念当自往若受请有背缘者应云今有某缘得背请(缘者谓迦提月施衣等缘)若受多请者应对人舍云今日有多请处自受一请余者施与大姉在某处(随对五众出家人边舍背得)若无人对依十诵依亲里住尼心念舍云我某甲今朝檀越施我五正食回施比丘尼某甲檀越於我不计我得自恣食(三说)。


第三念知夏大小法者若初受戒者应云我於某年岁次在某日月在一尺木若干影时受具足戒我今无夏後若有夏随夏多少称之(西国受戒竟以木影拟後辨大小也)。


第四念知衣盋法者若衣盋具受者应云我五衣盋具足受持(不具者随多少称之)若长衣盋药等求说者应云念当说净犯长者应云今有长财念当说净。


第五念知別众食法者若有別众者云今有某缘得別众食或病迦提月等若无缘者应云念不別众食。


第六念知病之有无法者若有病念当疗治无者应云随众行道。

 

○受衣篇第十二


此篇大门一十有七一制听二功能三释名四财如五体如六色如七量如八条数九堤数十重数十一作法十二受法十三舍法十四得失十五补浣十六敬护十七坐具。


第一制听者所以名制者谓五衣六物佛制令畜违便得罪所以言听者谓一切长衣及百一供身具等随报开听违顺无过。


第二功能者婆论云欲现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六种外道无此衣名为异外道故智论云佛圣弟子住於中道故制着三衣不同外道裸身无耻白衣多贪故重着也分別功德论云为三时故制有三衣冬则着重夏则着轻春则着中亦障诸虫故此律寒故制着三衣又为三世如来竝着如是衣义云为调三毒因缘故制三衣华严经云着袈裟者舍离三毒也大悲经云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形是沙门被袈裟者於弥勒佛乃至楼至佛所得入涅槃无有遗余悲华经云如来於宝藏佛所发愿成佛时我袈裟有五功德一者入我法中或犯重邪见等四众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反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在兵阵持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若我袈裟无此五力则欺十方佛僧祇云僧尼有戒德俗人索破袈裟段欲禳灾者得与小者伽论僧尼等破坏三衣盋犯自性偷兰遮但是衣盋不问受持不受皆不得坏灭亦不应破灭补衣卖之杂用皆犯前罪。


第三释衣名者此律云听刀割坏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作安陀会衬身着郁多罗僧僧伽梨入众时着然此衣名诸部竝无正翻今以义推略知指归慧上经云五条者名中着衣七条者名上着衣大衣者名众集衣义云大衣者名杂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立名入王宫聚落衣七条者名中价衣从用为名入众衣五条者下着衣从用为名道行作务衣。


第四财如者谓非四邪及自手兴生出举贩博得财竝不如法受亦不成故律云不以邪命激发得现相得犯舍堕衣等竝不得作三衣。


第五体如者义云要須厚重者得若细薄生疎露体乃至绫罗绵绣文绮衣等竝不成受僧祇云一切生疎毛髮树皮艹衣等不成受五百问云生绢不作三衣若不现身者得。


第六色如者此律云上色染衣不得畜当坏作袈裟色(袈裟色者此云不正色也)十诵云一切青黄赤白黑五种纯大色衣不得着除其纳衣婆论云五大色衣不成作三衣又紫艹柰皮地黄红绯染色黄栌木等皆不如法色若五大色衣三点净得作余衣着谓绀黑青得早木兰一切得受纯青浅青碧等点净得作衣里用若赤白黄不纯大色者亦得若不如法色染讫更以如法色覆成受持文殊问经云色衣不太赤不太黄不太黑不太白清净如法色三法服及与余衣皆如是色义云作净法者用前绀黑青於四角头随意作一点僧祇云极大如四指极小如豌豆见论如麻子大僧祇云不得竝作或一三五七九等不得如华形作若浣亵泥污即名净若新僧伽梨趣一角头作乃至一切衣新时亦尔若众多破段衣一处合补者一处作净青者谓铜青黑者谓杂泥等染木兰者谓果汁等义云蜀地有木兰树皮其色赤黑然復鲜明可以为染微有香气关东并州亦有木兰树子堪为数珠兼得为染其色稍黑京内诸山亦有求之者希。


第七量如者此律云五条长四肘广二肘大衣七条各长五肘广三肘若极小者长四肘广二肘半竝名如法若过此分齐亦得受持以可截故若过量外者应说净否者犯舍义云说时应在受持後以法衣外为长故。


第八条数者此律大衣从九条乃至十九条等若过是数亦应畜七条五条名自楷定婆论云僧伽梨三品九条十一十三是下品十五十七十九是中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名上品。


第九堤数者此律不了今依婆论云大衣下者两长一短上者四长一短竝名如法若互增减者成受持着用得小罪。


第十重数者此律云大衣新者两重余二衣一重故者随意多少作。


第十一作法者此律云大衣七条要須割截五条得襵叶作五分云若染缦衣作条又缝叶着衣或襵作衣叶或半向上半向下作叶一切突吉罗阿难奉教作衣左条左靡右条右靡中条叶两向靡若得衣不足乃至一长一短作犹少者听帖叶作乃至不足听作缦安多会僧祗云作叶极广四指极狭如[麸-夫+广]麦不得横叶相当缝衣後时宣脱应作马齿缝衣上下破应安缘要須却刺十诵云佛教比丘施[革*玄]纽前去缘四指施[革*玄]後去缘八指施纽应作是法又却刺者是佛所许如法畜用直缝者不得是世人衣为异俗故又为防外道故此律但云缝僧伽棃不论却刺用十诵者好三千威仪云三衣令帖四角此律应安[革*玄]纽肩上帖障垢腻处。


第十二受法者此律但云三衣应受持而无受文今依十诵明其受法大衣者随其条数多少称之今且受十五条文余者准说可知。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僧伽棃十五条衣受。三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 受七条。


人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郁多罗僧七条衣受。两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 受五条。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安陀会五条衣受。一长一短割截衣持(三说) 受缦条衣文云。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缦僧伽棃受持(三说余二衣可知)。


此律五条开屈叶者应云屈叶衣持若帖叶作者应云帖叶衣持帖时开一边刺一边令似割截衣若两边俱刺者但同缦衣法。


受僧祇支文。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是衣厥修罗受。长四肘广二肘半。是厥修罗衣持(三说)。


僧祇支者长四磔手广二磔手半互减互过者提覆肩衣义准亦然义云僧祇支者此云上狭下广衣云厥修罗者此西国方言不同故翻译有二设互牒二文於理无乖或量己身大小作之受时但云僧祇支应量作合受持(此亦应成)尼本为露胸膊行为世人讥慢故佛制畜祇支覆肩二衣。


受覆肩衣文。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是覆肩衣如法作。今受持(三说)。


第十三舍衣法者本律无文今依僧祇舍云。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僧伽棃是我五衣数。先受持今舍(一说余二类牒可知)。


若一时受舍越毗尼。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是衣厥修罗如法作。先受持今舍(一说)。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是覆肩衣如法作。先受持今舍。


又依五分云。


我比丘尼某甲。此僧伽棃若干条。今舍(一说)。


下二衣类说可解僧祇云若至他家忘不持三衣去到彼忆已应遥舍之舍竟应权借俗人衣被作净安鈎纽受义云知比丘有僧尼长衣借受弥善欲还应舍到本处已更受旧衣不犯舍堕十诵云借衣离宿但忏提罪不復須舍。


第十四得失者五分云诸比丘不舍先受持衣更受余衣者成受先三衣说净者亦成由不舍故但犯小罪此律若失想烧想贼夺想水漂想则失受持得者还須更受以忘失故无舍罪若道逢难缘不得会衣者不失受持婆论云三衣不受持有坏威仪缺衣二罪若本说净今作三衣即失本净法又舍此衣更受余衣前衣即須说净否者过十日犯长婆论云若三衣破不问孔大小但使缘不断不失受持尼祇支覆肩衣义准此说。


第十五补浣者十诵云以小段物补衣若却刺者不須说净点净若直缝者段段須说否者段段得二罪谓不说净不点净也见论云若衣欲破未穿坏者或一条二条应先以物补後割却故者不失受三衣背处欲破当转着两边先相连着後以刀破开然後却刺缘不失受持袈裟若大减却若小物裨亦不失受若浣增色亦不失受此律三衣坏随孔大小方圆补治(下二衣亦同)。


第十六敬护者十诵云护三衣如自皮鉢如己眼着大衣者不得摙木石土艹扫地敷具等又不得脚蹑敷坐卧上及衬身着若不持三衣入聚落俗人处犯吉罗遗教三昧经云比丘行时僧伽棃袈裟衣鉢鍚杖等当与身俱不得去身六尺五百问事云不能着大衣入聚落但持着肩上行无犯僧祇云敬三衣如塔若入聚落必須带纽行若无纽者用鍼缀无鍼者下至手捉若无纽随入家家得越心悔有而不着亦越毗尼披时当通肩披齐两角左手捉时不得手中出角头如羊耳律中至佛前上座所竝令偏袒经中通肩披衣五百世中入铁甲地狱五分云得四褺大衣枕之中阿含经多处有文开枕大衣卧七条中三千威仪经云不着泥洹僧不得着僧祇支如是重重乃至最上着僧伽棃故知三衣得上下重着也五分云若出村为艹木鈎衣破裂尘入叶中听为护衣故聚落外反着衣下数坏听倒着衣上下安鈎纽及带雨时不应倒着此律尼不着祇支入白衣舍提(覆肩应同)毗尼母及此律袈裟不得帘牀及脚蹑三千威仪经云三衣在下地身不得高牀处坐决正二部毗尼论云若着大衣入村不得礼拜师僧上座等五百问事云无中衣时得着大衣上讲礼拜小衣不近身净洁无七条者五条亦得着入众食及礼拜不着三衣食犯罪十诵亦然。


第十七坐具法此律长佛二磔手广一磔手半广长更增各半磔手五分云佛一磔手长二尺义云四分坐具总长五尺广四尺僧祇云互减过皆提五分云須帖四角不帖则已此律若减量作若叠作两重竝得婆论云今用敷卧具上见论云令受持不合说净不出受文今义出之。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尼师坛应量作。今受持(三说) 舍文。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尼师坛。本受持。今舍(一说)。


十诵不应受单尼师坛得提离宿犯吉伽论云不須舍堕亦不須离宿母论云护尼师坛如护身贤愚经云舍利弗以尼师坛着左肩上入众降邪道鼻柰耶经云亦着肩上入众坐禅义云今时多安左臂上随方所宜想亦无过。

 

○受盋篇第十三


此篇大门有七一制意二体如三色如四量如五受舍六失法七护法。


第一制意者僧祇云盋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宜十诵云盋是恒沙诸佛标志不得恶用中含经云盋名应器婆论云见一肆上好盋圆正可爱律师云佛初出世众僧无盋佛勅帝释令天工匠作十万盋在世间肆上盋者天盋非是人造。


第二体如者此律大意有二一谓泥二谓铁五分云用白铜盋及外道木盋等此是外道法若畜得偷兰遮十诵云石亦不得作盋义云今时僧尼亦有畜瓷盋义判同石又畜夹紵盋揩瓦油盋竝是非法毀破无罪。


第三色如者此律云应熏色僧祇熏作孔雀咽色鸽色者如法。


第四量如者此律大盋受三斗小者斗半中器可知母论云若不满斗半及过三斗者不成受持义云此之升斗诸方用各不定未可准定将古类今上盋受一斗下者五升中者可知然佛初出世人形姝大所食亦多故限五升以为楷定今经像季人形渐小若定行斯良恐非用故五分云随方国土虽是我语不为清净者不行无过虽非我语於余方清净者不得不行又盋名应器須应其身大小准食之故下律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趣足而已不得见有此判遂畜小小之者若不满四升已上定不得受僧盋不满五升已上定不成持数见尼等受持四升已下故別标记。


第五受舍此律无文依十诵受云。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盋多罗应量器。今受持(三说) 舍云。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盋多罗应量器。先受持今舍(一说)。


第六失法者五百问事云若一日都不用盋食犯堕病重者开若出界经宿不失受持见论云若先受持盋穿如粟米即失受持若以铁屑塞已更須受之若买他盋未还直不成受其主虽言但受持亦不成受若过日亦不犯长若买他盋度价竟盋主熏已报比丘尼知不往取过日犯舍若余人知熏竟傅向比丘尼说闻语不往取过日无犯此律盋盂孔罅食入中但洗余食不出无犯(准此虽破不漏犹成受持)问但畜一盋不加受法过日犯舍否答不犯由是制畜事同三衣但犯不受小罪若有二盋一須受持一須说净不尔犯舍堕。


第七护法此律所行之处衣盋俱行如飞鸟羽翮随身母论云至乞食时各自作盋络或盋自持之僧祇云不得用灰土洗令色脱当取树叶汁洗三千威仪云洗盋当用澡豆皁荚二种为净僧祇云不得临危处洗盋先洗师盋後洗己盋不得持己盋中残水泻师盋中乃至浣染衣亦尔勿以师衣共己衣渍之母论云不应盋内洗手敬之如目五分云护盋如眼睛洗盋听去地一尺瓦盋离地五六寸许宜好处安置僧祇云恶心破盋偷兰遮五百问事云不得覆壁上应巾裹悬璧上。

 

○净施篇第十四


此篇大门有五一施主二请法三说净四存亡五失法。


第一施主者有二一展转二真实真实希故不论今且明展转法於中简別对施有五一衣二药三盋四宝五谷米前三施主依僧祇善见於五众中随得一人作展转施主後二竝以俗人为净主涅槃经云虽听受畜钱宝等物要須净施笃信檀越婆论云先求一知法白衣为净主五分云有四种人不为展转净施主一不赞歎人二不与人好名称三应净施五众四不得与白衣婆论云应相前人持戒多闻有德而作施主後得物时於一比丘尼边称施主名说净僧祇十诵五分等竝不得对施主而说亦不应令前人知直別处对一人说。


第二请法者应具修威仪至一五众大德名闻者前陈本净意然後请云。


大姉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请大姉。为衣药盋。展转净施主。愿大姉为我。作衣药盋展转净施主。慈愍故(三说)。


请下三众不須云大德大姉等直语言。


我今请式叉摩那等。为展转净施主。幸愿作之(一说便得此文义立若依五分等似不请亦得成)。


次钱宝施主者婆论云先求一知法白衣语言解知若不解教令知解至白衣所语云比丘尼法不得畜钱宝粟等今以檀越为净施主後得钱宝尽施檀越前人报云好。


第三说净者见论云所说之物众多散落者并束相着然後说之此律应至比丘尼前手捉衣云。


大姉一心念。此是某甲。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大姉。为展转净故(彼受请者语云)。


长老一心念。汝有此长衣未作净。为净故与我。我今受之(彼受者当语云)。汝施与谁(答云)。施与某甲(谓提施主名也)。


长老一心念。汝有是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我。我今受之。汝与某甲。是衣某甲己物。汝为某甲故善护持。着用随因缘(药盋说净准此可知然尼得长盋当日須净不同长衣开畜十日)。


婆论云钱宝谷米等竝同长衣十日说净此律云当持至优婆夷若守园人所告云。


此是我物所不应。汝当知之。即名说净。


五分云心念说净直云如是舍故受新十日一易文不明了今义准出之有难独住尼具修威仪手捉衣云。


我比丘尼某甲。此是长衣。净施与某甲(於五众中随意与之从彼取用得至十日後如前说)。我比丘尼某甲。从某甲取还(得至十日後如前说)。


我比丘尼某甲。此是长衣。净施与某甲。随彼取用(如是舍故受新十日一易)。


第四存亡者僧祗云施主齐三由旬内知某存亡五分云施主知在道以否婆论云施主若至异国更求净施主(此律无文随意两用)。


第五失法者婆论云若死更求施主除钱宝糓米等自外一切长财尽五众边作净义准钱宝等俗人净主存亡同前此律若忘不说净或贼夺失想等难多日不犯长若失五日後时忆得更经五日说净亦得若得衣十日至第十日冥忘不说後时忆得即須当日说净不尔犯舍堕十诵云忘後五日得所忘衣更得十日说净婆论云若说净财宝及以衣财若人贷之後时宝还宝钱还钱乃至衣财相当还者不須说净不相当者更須说之(以本性同贪心少故也)若补衣物不满尺六狭八寸者亦犯长故婆论云若先不应量衣此衣尽舍作突吉罗忏母论云恶比丘尼不说净者入手即犯不須至十日婆论云若得新鞾应令白衣着行五七步即是净五分得新履令净人着行七步。

 

○说戒篇第十五


此篇大门有六一时节二缘集三仪式四差使五客旧六略说。


第一时节者有五一十四十五十六日二食後僧祇云食前亦得布萨而不得晨起布萨得罪以後来比丘尼不闻故伽论云何布萨谓舍诸恶不善法证得白法究竟梵行又半月自观犯与不犯清净身口名布萨也三若昼若夜亦得说戒四增减五非时下二希故不述。


第二缘集者五分云布萨不时集妨行道佛令作时节使知事维那晨起白僧。


大姉僧听。今白月某日。黑月某日。众僧和合。在某时某处说戒。白僧令知(一说便得今时僧尼轻此戒法多在夜暗说戒致令後生威仪不善也)。


第三仪式者今此一门此律不足兼取诸部补阙此律云若至说戒日上座应勅诸尼沙弥尼等使扫洒佛塔僧院高下处令泥治平正辨诸名华五三槃名香阳一二铜盂今时多用食器盋等盛汤此非生善之义冬月无华可得者诸缯彩华亦得说戒当徧布其席及门限外亦铺其席拟脱鞾履若鸣钟集僧不简沙弥尼等竝来入堂受筹以此律戒序开沙弥尼得听若依余部不得者多十诵云行筹者为檀越问僧不知头数佛今行筹不知沙弥数亦令行筹若人施布萨物沙弥亦得取分虽不往布萨羯磨处由受筹故亦得分此律为受供行筹则通沙弥也(尼下二众准此)筹极短竝五指极长一肘极麤不过小指细不减筯初入堂时先偏袒右肩脱去鞾履合掌作礼若恐人閙不及一一作礼但俛身侧入依次坐近数见僧尼及至俗家斋上僧尼在牀上礼佛寻讨一切经律及问西国诸德竝无此礼直是怠惰安身不存敬意反招自累何成觅福如臣拜君岂得居牀人王尚自不许法王宁容輙开故三千威仪经云比丘不得座上作礼初入堂时说偈云持戒清净如满月身口皎洁无瑕秽大众和合无违诤尔乃可得同布萨说此偈已各依次坐年少尼起行香汤净水众大时令三五尼助行行时各須偏袒右肩脱去鞾履具修威仪维那先取香汤洗手浴筹至打静处维那自浴亦得今时多使上座自浴筹此非敬仪当浴筹时僧各说偈云罗汉圣僧集凡夫众和合香汤浴净筹布萨度众生说此偈已令年少尼行香汤净水先行净水兼行净巾拭手令乾正承水时復说偈云八功德水净诸尘盥掌去垢心无染执持禁戒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行香汤时復说偈云香水熏沐澡诸垢法身具足五分充般若圆照解脱满羣生同会法界融承香汤水时不得漱口吐地数见故別标记维那浴筹已右手执槌至打静处立徐缓打一下已安手放槌勿令作声然後唱云。


大姉僧听。众中谁小。小者收护(三说)。


大姉僧听。外有清净大沙门入(三说)。


大姉僧听。众中小者。已收护。外清净大沙门已入。内外寂静。无诸难事堪可行筹。广作布萨。我比丘尼某甲。为僧行筹。作布萨事。僧当一心念作布萨。愿上中下座。各次第如法受筹(三说式叉沙弥尼等不須唱出待听说序已唱出也)。


说竟维那来至上座前长跪授筹与上座即鴈行长跪合掌一切僧亦随上座仪式正取筹时当说偈云金刚无碍解脱筹难得难遇如今果我今欢喜顶戴受一切众生亦如是欲还筹时復说偈云具足清净受此筹具足清净还此筹坚固喜舍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说已即付与他还復本座如是展转至大尼讫维那来至打静处立收筹者付上座数维那自数亦得数已打静唱云。


大姉僧听。次行式叉摩那尼。沙弥尼筹。


三说已往式叉尼等所行讫收取付与上座数竟维那总取还至打静处立唱云。


大姉僧听。此一住处。一说戒。比丘尼若干人。式叉摩那若干人。沙弥尼若干人。都合若干人。各清净出家。和合说戒。上顺佛教。中报四恩。下为含识。各诵经中。清净玅偈(一说)。


众僧一时合掌说偈云。


清净如满月清净得布萨身口业清净尔乃应布萨(此出僧祇)。


彼维那举筹已至上座前礼三拜已白上座云。


众僧和合。请大姉。为众诵律。


若上座自说者语云此戒法正当某甲说某甲自诵维那依上座已即須唱之若辞不堪者告云此说戒任当某甲但为自身老弱言辞浊恶恐延时恼僧更为请众中能诵者说维那更礼一拜已当起至第二上座前还依前问无异(上来问答可宜大语令众闻知不得窃声相生不善也)若第二上座不堪者直请能诵不劳展转至下故僧祇云若上座若次座应诵不能者差能诵者说若差得者打静唱云。


大姉僧听。僧差律师某甲。为僧诵戒。梵音某甲。律师陞高座(一说)。


僧既差已律师应起具修威仪至僧中大铺坐具四向礼拜僧已长跪白云。


我比丘尼某甲。稽首和南。敬白众僧。僧差诵律。恐有错误。愿同诵者。弘垂指授。


白已更设一拜然後陞座香水余残维那左右洒之应留中间空处拟人来往香华亦尔令旋旋散散华时各说偈云。


散华庄严净光明。庄严宝华以为帐。散众宝华徧十方。供养一切诸如来(此出华严经)。


说已维那打静令小者供养好声者梵呗作梵时应诵稽首礼诸佛两行偈至行香说偈时僧一时合掌说云。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徧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此出华严)。


供养虽竟维那仍須立住彼戒师诵至未受具者出则戒师应且住诵令式叉尼沙弥尼出式叉尼等应具修威仪来至僧前礼三拜已长跪住取上座教勅上座当告诸式叉摩那沙弥尼等汝等年未充行未满不堪进入羯磨僧数同听说戒待至年充行满受具戒竟然後得预说戒汝等各还本处静念唱诵不得散乱然後方便更设一拜依次而出若式叉尼等別说戒堂则不須此戒师唱不来者说欲维那答云说欲已若无欲人者应答云此处无说欲人(若欲差教授尼使者戒师且待僧差使然後和问如上)。


第四差使者见论云初为女人钝根故尽听尼僧往僧寺受教後为人讥嫌故僧往尼寺教诫尼僧当於说戒日僧集时索欲问僧云。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云差求教授人羯磨。


大姉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尼人。白如是。


大姉僧听。僧今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尼人。谁诸大姉忍。僧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尼人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已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此律羯磨差一人已自外口差二人为伴往僧中四分十诵云尼若嘱时应嘱主人僧无病有智慧明戒律者大僧於布萨日应预差一人拟受尼嘱人房前设一独坐牀尼若来时应佛殿前立余僧见者示尼嘱授人处此尼至房前比丘应诣牀坐已将一比丘为伴使尼礼三拜已曲身合掌云。


大德一心念。某寺尼众和合。半月顶礼比丘僧足。求请教授尼人(三说)。


比丘受尼嘱已语云今夜说戒时为谘请众僧未知有否然尼众等为欲別请为依僧次请随尼所答为请又告明日早来问其可否使尼答云尔更设一拜便归僧祇云尼入僧寺当在门屋下先白比丘比丘当量仪得所若尼贤善自入无事着衣服具者听入反此不听尼明日来时如前仪式告云昨夜僧集之时具传所请无有教诫尼人又无善说法者虽然上座有勅语诸尼众当勤精进如法行道谨慎莫放逸使尼合掌云顶戴持便礼已而退至本寺时即須鸣钟集僧不来者说欲尼皆来集堂内依次立住所差尼人至上座头立打静说白云。


大姉僧听。僧差我比丘尼某甲。往比丘僧中。请教授尼人。而僧无教授已人。亦无善说法者。虽然上座有勅。语诸尼众。当勤精进。如法行道。谨慎莫放逸。


诸尼众等一时合掌云顶戴持出五分十诵僧祇今时多行此略法由广法难故不出也此律若比丘僧尽病应遣信行礼拜问讯若別众众不满亦遣使问讯若尼僧病众不满亦礼拜问讯义云若僧尼各五人以上僧中二十夏者得行此广略二法僧若不足但应礼拜问讯便罢次说戒师问僧云。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维那答云。说戒羯磨(今时多有答云布萨说戒者此答不通羯磨良恐非法也)。


戒师待维那坐已然後作白以未坐时便有坐立不同岂非別众等过若说戒竟维那鸣钟三下使外人知说戒竟时梵师诵律序下偈作呗云。


神仙五通人。造设於呪术。为彼惭愧者。摄诸不惭愧。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已说戒利益。稽首礼诸佛。


伽论云不得作半呗作半呗者吉罗(若不解前呗作处世界呗亦得不劳更作如来梵也)戒师下座已至僧中礼谢云小比丘尼某甲。稽首和南。敬谢众僧僧差诵律。三业不勤。多有舛错。愿众慈悲。布施欢喜。


说已众僧即应各说自庆偈云。


诸佛出世第一快。闻法奉行安隐快。大众和合寂灭快。众生离苦解脱快。


俱舍论说偈云。


诸佛出现乐。说正法亦乐。大众和合乐。聚集出家乐。


然後唱三归礼散(亦有诸大德说戒竟上座为布萨咒愿任情所宜然无正文)。


第五客旧者问界外客尼欲得闻戒得入以否答此律客旧中开听若客尼入时至说戒处不得先到余房恐破他说戒未诵序唱是中清净否来客尼随次入作礼已依行坐听诵戒师若见客来即須止诵不止者客尼诃停待客尼坐已依次为诵若已说序竟乃至说戒已当入僧中四向礼僧已长跪住一人告清净云。


大姉僧听。比丘尼某甲等若干人。竝清净(一说)。


告已随次坐戒师依说若不清净者一一別告云。


大姉僧听。比丘尼某甲。犯某罪。为逼说戒。未得忏悔。後当如法忏。


说已依前住文续次为说若客尼来多及等者纵说戒讫皆令主人从头更诵不诵者如法治律云等多更为说问说戒至半不说欲得起出否答有缘要須说欲得去若众中无能诵得戒者至布萨日依前仪式直差一人说法诵经诸教诫等便散母论云若钝根无知不得就余寺说者下至说一偈云。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和南圣众。


如是作已方得散去不合不说若於说戒座上忆得罪者即須心念发露云。


我比丘尼某甲。犯某罪。待说戒竟。当如法忏。


作如是已便得听戒若犯有疑者应念云。


我比丘尼某甲於某事上疑。待说戒後。当决了忏。


若於未说戒忆得罪者应说忏已方得闻戒法。


第六略说者此律若有八难王贼水火病人非人恶虫难等或大众集牀座少多病天雨鬬诤说戒夜久如是等缘皆听略说戒师当量难缘远近观时早晚难若远则为说三篇已余者略却若近及病寒热等缘当为说序已余者便略云何略耶说戒序已问清净竟应言。


诸大姉。是八波罗夷法。僧常闻。乃至诸大姉。是七灭诤法。僧常闻。


已下必須广说若难卒至即说序已云余者僧常闻若序不得说者应云某日布萨说戒时众僧各正身口意。谨慎莫放逸(说已便散)若众主善能御众者每至盛夏盛冬恐僧老弱患寒热者当为略说平旦僧集时维那白说戒日天时盛热大寒恐僧疲弊大众宜可早集当为略说勿假托因缘自生厌怠若作如是秉众亦名善御大众心无忧悔五分欲作羯磨僧不可和当於说戒前作以说戒是正制僧不敢散。


次明別人法者若随所住处二人已上至说戒日还扫洒处所具布萨调度一如前式待客尼来若四人以上即須广说二三人以下各相向说云。


大姉一心念。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比丘尼某甲清净(三说)。


若对二尼应云二姉一心念余语同前若一人者应云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比丘尼某甲清净(三说)。


四分律比丘尼钞卷上之下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分比丘尼钞科 下一篇式叉摩那尼戒本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