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一)
2014-04-09 08:50:5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381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41册  No.731


【唐 法砺撰述】


四分律疏目次


卷第一 : 自开发经题至发戒缘竟


卷第一 : 自辩受体至正请竟


卷第二 : 自正宗分初至比丘四波罗夷法总释第十持犯   对治


卷第二 : 释四波罗夷法別解中婬盗二戒


卷第三 : 自四波罗夷法中杀戒至十三僧残法第八戒缘


卷第三 : 自十三僧残法之余至二不定法


卷第四 : 自三十尼萨耆法初戒至第四戒


卷第四 : 自三十尼萨耆法第五戒至竟


卷第五 : 自九十单波逸提法初戒至第二十六戒


卷第五 : 自九十单波逸提法第二十七戒至第五十八戒


卷第六 : 自九十单波逸提法之余至第二分律比丘尼十   七僧残法第七戒


卷第六 : 自比丘尼十七僧残法第八至一百七十八单波   逸提法


卷第七 : 释受戒揵度第一


卷第七 : 自受戒揵度第一之余至说戒揵度第二


卷第八 : 自安居揵度第三至第三分律衣揵度第六


卷第八 : 自药揵度第七至瞻波揵度第十


卷第九 : 自呵啧揵度第十一至遮揵度第十四


卷第九 : 自破僧揵度第十五至灭诤揵度第十六


卷第十 : 自尼揵度第十七至第四分律毗尼增一


卷第十 : 自毗尼增一之余至竟


四分律疏目次(终)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沙门 法砺 撰


凡欲开发经题。須为三要。言三要者。第一举宗摄教。第二知教指归。第三正释律初题目。言举宗摄教者。圣教虽众。略要三种。所言三者。第一修多罗藏。第二毗尼藏。第三阿毗昙藏。言修多罗藏者所谓经。言毗尼者谓诸戒律。言阿毗昙者即是诸论。今兹律典。三藏□中。乃是第二毗尼藏摄。


第二辨教宗者。此律所明。□义通论。兼诠定慧。故下文言。云何增戒学。所谓□□学增心学增慧学。是名增戒学。良以止作俱戒故。□以宗求。其唯戒学。分別戒学。两番料简。第一受戒法门。第二随戒行相。言受戒者。创发要期。断恶修善。建志成就。纳法在心。目之为受。言随戒者。受兴於前。持心後起。义顺受体。说之为随。就受随二门。各开为两。谓受门二者。为彰戒法有为。不能孤起。藉因托缘。然後方发。故明能发之缘。既有其缘。必所得。故次第二所发戒体。言受缘者。寔以位陛圣凡。报殊男女。托缘不同。案此律辨五种受戒。一曰善来。二称上法。三名三归。四曰八敬。五者羯磨。斯之五名备如常释。第二言受体者。据要而论。不出二种。一者作戒。二无作戒。言作戒者。方便身口。造趣营为。称之为作。二无作者。一发续现。四心三性。始末恒有。不藉缘辨。号曰无作。斯之二种。□□悬防。同称为戒。若也作戒。以色为体。言无作者。非□□心。第二次辨随戒二门者。第一专精不犯。第二犯已能悔。言专精者。上行之流。一往顺教。恶离善行。称曰专精。但持有二种。一明止持。二明作持。言止持者。念智舍等。护防身口。不造诸恶。称之为止。止而无违。顺受光洁。故曰止持。言作持者。奉顺圣教。作法作事。对事作法。称之为作。作而顺受。故号作持。第二犯能悔者。不谨之人。放纵身口。违禁兴过。不修善行。污本所受。名之为犯。惭愧追谢。还令復本。亦名为持。虽非一往善成。然亦毀而还復。第二白法。故名犯已能悔持。然犯有二。一者作犯。现违圣教。广造诸过。称为作犯。二者止犯。不依教奉修。止而有违。故名止犯。对斯二犯。悔而还復。並称为持。上来已辨教之宗旨。其唯受随。第三释经初题。言四分律藏者。是其总名。初分已下別已标举。就总名中。□四分者。为异於余部。异部余故。乃是佛涅槃後。五部□一部之別名。言律藏者。为简於余藏。简余藏故。便是毗尼之都号。然大圣如来。从波罗柰。终讫泥洹。随根制戒。轻重差殊。缓急有异。佛涅槃後。优波离等撰佛遗言。载传竹帛。次第任持。乃至毱多。一百余年。並以秉宗无二。所化众生不相是非。但为一部大毗尼藏。备传於世。然优波毱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以为揩准。至传圣教不能均融齐一。於是离分。遂为五典。各自相传。並流季世。究其宗旨。无非佛说。如破金杖为金用。总別之教。咸可受持。本一今別。义兴於此。据斯以论。明四分名者。於五部内。一部之別名。若就能秉。应言昙无德律。此名法护。今约所诵彰名。故言四分。大僧戒本以为初分。尼律已下第二分。安居已下第三分。房舍已下第四分。言律者。行用差分。略论四种。一能外防身口。称之为戒。内善调伏。名之为律。据果知因。字曰波罗提木叉。此言解脱。故遗教经。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业结无处。逍然无为。目曰毗尼。此方称灭。但行不自宣。藉教以显。斯之律典备有四名。不可並班。且标其律。一部之教。蕴积众旨。故称为藏。此释总名。


言初分等者。四章建首。号之为初。共成一部。所以称分。卷舒之义。是故名卷。众轴之始。故曰第一。解前三门中。第二宗归。昔解开宗五门分別。今以渐顿乃随中別义。故不別立义门。且就前四。束为受随。方可就总开別。故今解者。戒宗有二。一曰受戒。二曰随戒。故地持云。一者受戒。二者随戒。此二当知。摄受无量净戒。但受谓要期创发。纳法在心。随据持心次起。义顺於初。又受以创发故。对法要期以成。随次起故。对缘防护以立。故曰受随二门。若无其受。则行无所起。以有受故。众行得生。若无随行。便有戒羸等失。以有随故。令受光洁。是故須此受随二法。若释受随。可为二门。第一约诠。二就行辨。言约诠者。受戒法聚尼聚少法旨归彰受。二部戒本及余揵度。意辨其随。言就行者。两门料简。第一总解缘体。第二別解缘体。言总解者。若受随相对。始从归礼。讫至在前而去。是其受门。终尽一形所有二持。是其随门。若据辨体。第三羯磨一刹那前。判之为受。在前而去已故竟於一形。局以属随。说相等事义通受随。然就受中。作及无作是其受体。余僧界等是其缘也。初五受说。可以准知。次论其随。随位有两。一是专精。二犯已能悔。专精復二。义分众別。言众法者。所谓护体是其因缘。众法僧界等能生作行。是增上缘。若就別行。亦以护体为因缘。余三藏教法善知识等所对违顺。是其增上缘也。所成二持作无作。正是随体。第二若据犯已能悔。亦有众別。能生作行。谓永断相续。还受持清净对治护者。是其因缘。僧別忏境及众法等是增上缘。还成二戒是随戒体。


第二別释。先解受门有二。第一受缘。第二受体。言受缘者。八门解义。第一释名通局同异。第二受缘总別。第三能秉教人师徒位別。第四教所备者圣凡不等。第五藉缘多少。第六辨此诸缘发戒时节。第七受舍渐顿。第八校量胜劣。八中初门曲復分四。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得名。第三通局。第四诸部同异。初门復三。一者先定受缘废立。第二缘义既定。次释其名。三受缘开合。


言废立者。先列五名。方定废立。谓善来上法三归八敬羯磨等是。立义有三。谓或四五六一人立义。但有四受。无其上法。所以然者。一以义求。谓从他得。故心论云。別解脱调伏。当知从他教。若上法者。云何而言从他教得。二以文证。以无上法人无上法教。以斯二义。故但四受。若尔何故成阿罗汉。即名受具足。答此谓补替减年之处。羯磨开缘。本非上法。故律云。年不满者。受已生疑。听数胎闰。若修道成罗汉。即名受具。故知开缘。如似曾嫁志性成立开合受戒。论义沙弥勅听亦尔。据斯推验。故但四受。若尔十诵沓婆十六成罗汉。何不开受。而要年满。答此就开缘。彼据常行。故不相类。其犹胎闰。岂容逆数。又如数夏之类。又问若十律常行。要年满者。曾嫁十二。论义沙弥。亦应待满。何以听受。答女以仗人违志故。与共者同。故可亦尔。胎闰就年数以开。无別受缘。今此曾嫁乃別立一受。故使不义。论类释妨。准此可知。问若罗汉是开缘非上法者。所以减年戒未开通文无。答胎闰等三。满则成开。减则制戒。若以罗汉法开。无有不满。阙於戒本。故不列来。若尔罗汉亦有得不得。开文应有。答此不定有。有即定满。胎等定有而不定满。是故不类胎等俱列。然若有者。理是其满。故並开得戒。又问若羯磨开者。何故母经是名第一。不名羯磨。答此谓羯磨开缘。不名如法羯磨。故言不名羯磨。问罗汉满故。开文无者。如增上慢痴诳等开。何以文有。答又解或可略无。又復引证。沓婆羯磨邪输善来。又经多说罗汉沙弥。及采华等明无上法。又问若得四果。不得戒者。五分法身不具邪。答以无漏戒为戒身故。具有五分法身。第二解者。立有上法。故母经云。比丘与尼各有五受。谓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彼文言。有沙弥受戒後生疑。佛开胎闰十四日。並言不满。佛言得罗汉不。答得。佛言。是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多论。自誓中。唯迦叶自誓。即上法一人也。又此律文若修道成罗汉。即名出家受具足。以如此等文。明有上法。若尔五分邪输重命善来。十诵。沓婆更加羯磨。其义何也。一解。五分俗人道成罗汉。亦得具戒。有二义故。須唱善来。一为除俗相。二释疑。入来众善来言下更不发戒。十诵。沓婆义亦应同。问所以知須除疑者。母经说。六群比丘存静房中评论。迦叶一不如憍陈如善来受戒。又復不如毗舍离跋耆子三归受戒。又復不如婆卢波斯那羯磨受戒。云何而与诸比丘等布萨羯磨。迦叶答言。我在多子塔边。世尊与我建立善根上受具足。为如此义。知有释疑除相故尔。既先得戒。明有上法。作此解者。非无有妨。如駞骠子。十六成道。岂可四年不犯群品。又復诸经罗汉沙弥。如付法藏。毱多为二虎呪。沙弥八岁成罗汉。采瞻菔华。又育王经。鸡头末寺罗汉沙弥降伏外道。又贤愚经。专头沙弥本作饿狗。身子与食。出家成道。为报师恩。不受具足。准如斯义。似不得戒。故今更释四分摩夷。先有方便发戒心。尽智现前。即发具足。五分十诵。先无方便受戒之心。但得其果。而不得戒。須加羯磨。命唱善来及罗汉沙弥等文。並是无心求戒故尔。是故上法三缘中。要假内生善心。据如是义不如妨。四分。自有上法。故成五受也。又可部別。所以得知。若也人別。可使为妨。然此律陈如得初果已。命唱善来。十诵之中。见谛得戒。又此邪输善来度已。後获第四。及至五分中俗人成罗汉。方命善来。此等人一。二律既殊。何者定是。以斯推之。故知宗別。未劳在妨。四分所明。意在存五戒。或言六者。取下八比丘中自称比丘自誓受戒。不然之义。至文释也。


第二释名。言善来者。此人宿植妙因。道根深厚。闻佛说法。契证初果。深厌生死。悕求出家。佛言。善来比丘。即发戒品。故曰善来。亦可此等诸人深厌生死。悕求出家。佛命善来。即发具足。故曰善来。言上法者。性空之理。超出相有。物莫能加。故称上法无欲。迦叶修道。进得或尽解满。会增上法。而发具戒。故曰上法。亦可尽无生智。超出学表。会而得戒。故曰上法。故母经中。建立善根上受具足。言三归者。此等诸人未感如来玄悟见者。但托小圣诸罗汉等。以为良缘。亦深厌三有。悕求出家。母云。诸罗汉等。教令剃髮染衣。表凭仗三宝归依心成。即发具足。故曰三归。或曰三语。言八敬者。佛抑女人。不听在道。波闍闻之。特生厌离。遂自剃髮。倚立祇洹。阿难见已。为其三请。如来遥宣敬法。阿难传授爱道。爱道闻之。遵斯八法。作奉行之意。即发具足。故曰八敬。此八敬名。出在僧祇。五分名八不可越法。诵具二文。称为八重。母名师法。了论说瞿娄达磨。瞿娄曰尊。达磨是法。谓八尊法。此律所明。八不可过法。今言八敬者。且依他律。言羯磨者。斯等人辈。要假强缘。映彼弱因。方能发戒。缘彼僧众羯磨言下。而发戒品。隐其能秉。就所秉彰名。故曰羯磨受戒。


第三受缘开合者。就羯磨受中。随事別彰。或开为四。比丘与尼众。各为两受。比丘二者。一谓十众。然以中国僧徒繁多。求之易得。要假十僧。内生善心。即发具戒。故曰十众受戒。二谓五众。边地僧少。求之难得。致使亿耳受戒。三年始获。如来曲开五人听受。故曰五众受戒。十律。问曰。颇边地有十人。但取五人成受以不。答得名受具。僧得可呵罪。伽论亦尔。准此似是约处定开故尔。计理亦合。更问白木调内。假傥僧少。不开成受。约处定制故。然文无者略。尼众二受者。一者二十众受具。为彰女人或重垢深。善心难生。要假僧尼二十清众。方发具足。故曰二十众受戒。二者遣信受具。此女人之中。面貌殊常。若出塔寺。诣僧受具。恐要人陵逼。坏其梵行。圣开尼中作本法竟。差一比丘。往大僧中。代彼乞戒。大僧作法加被。一如常则。使腾僧命。诣寺传授。於使言下即发具足。故曰遣信。对此释名。因辨遣使得戒时节。问遣信受者。何时得戒。答使报方得。故下文言。已与汝受戒竟。又准媒业使报结罪故尔。又若不待报。得戒得罪者。使义不具。若尔何故教人杀盗。事成得罪。答受及媒业。須知年夏和合二处。故报方成。不同盗杀。若尔戒非羯磨缘生。既假缘生。何容使报方始得戒。故有异释。三羯磨竟。即发戒品。不待使报。如教杀等。事成得罪。若尔何不类媒耶。答如媒报所媒受戒。杀盗等乃报能教。何得以所类能。如此解时。无问媒杀。俱不报能。能即得罪。故知受门义亦同彼。非谓报竟方始得戒。虽有此释。义未为尽。以此律文不了说故。如余三律。並应似是使言下得。故五分中。遣使受戒。婬女半迦尸尼。欲往兰若住处受具。贼欲逆路伺。取彼女闻不敢去。佛听遥为受具。尼众中作本法竟。置受戒人着一处。将十尼僧。往兰若处。礼僧足已。尼羯磨师为从僧乞。乃至白四已。和上闍梨将十尼僧。还至本处。呼受戒人。令礼僧足。在羯磨师前。互恐合掌。羯磨师为说僧所作白四令听已。然故如上具说二八两四。谓八堕法。四喻法。八不可越。四依。乃至余所未知者。和上当为汝说。祇十大同。不繁並录。准如是文。明因使得。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竟。应具六法。一差使乃伴。二使尼为乞。三戒师作白。四对众捡问。然文不具者略。五正与羯磨。六使还报知。问随中诸业。乃有遣使。指印相尽。何为受门无尽等三耶。答受有作法。故三不成。随无別法。四种皆得。故异缘无作。唯随非受。又可受随难易不同。问受随遣使。似如义等。何因受中。对难方开。随中诸业。无问难之有无。遣使俱成。答受据根本。总发假缘。有难始开。随中善恶。就事別起。易故恒得。问受舍相对。得使舍不。答若难易相望。理亦应得。今取面化。故无使舍。又復舍戒。不假余缘。故无违使。问即此等人可得开听遣使忏不。答已起之恶难除。未生之善易就。故不相类。所以知者。十人二十。足为良验。又可受本不得清僧就己。故开使受。忏容得请。故不开使忏。上来所辨。羯磨离四。问僧边开五。尼无边十邪。答文对僧开。所以尼无。若尔百一羯磨亦有不对尼起。尼亦应无。然亦二众俱秉。边尼十众理亦同开。又二十众者。即以僧十。故言尼有二十众受戒。今亦以大僧边五。故尼有边十。故今立义。边尼十众得受。问十二得戒。何以不明。虽有多释。义未为可。以其文无定数故尔。若取下文。理亦应有。便成女妇二受之別。即是羯磨离六。合则唯五。开便有十。今废別就通。且从五释。又伽论十受之中。亦云二部僧及有十人五众遣信等。故知离成有四。并余二受。故使离六。然此六受。莫不五人十人二僧摄也。


第二得名。得名有四。善来体境。善谓行者求戒之心。来是圣教故。或可赞歎受名。有心受戒。佛言善来故尔。上法从境。罗汉所缘之理。名为法。与上法相应。得果得戒。故名从境。又可当体受名。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谓尽无生智。归敬二受。约数就心。羯磨从教。亦可功能。谓名办事故。


第三通局。通局有四。一者约时。谓佛现在未来二时。时必假处。谓三天下处。三处中有人。谓报殊男女。四人有位別。其唯凡圣。应作如此料简。但今解者。凡圣位別。第四门辨时处二法。第八门明。今且就人对报。以辨通局。若依多论。对七受以说。此约五受。但知七中有见谛无上法。律有上法无见谛。然唯多论局多通少。羯磨一通。余四是局。局四之中。八敬专尼。余三比丘。若依此律母经等说。通多局少。谓来上羯磨。此三说通。归敬二局故。八比丘尼中。有善来破结使羯磨等故。问多论三局。僧中何故善来不度女人者。答为止诽谤故。若佛自度女人。外道当言瞿昙本在王宫之中。今虽出家。还度女人。以自娱乐。为息此谤故。若尔何故此律母等善来度女。答此谓宫外女人。若尔宫外女人应无讥染。讥染义齐。何以经论有度不度。故今更解。不是专为止谤。但今解多论局者。偏就爱道等为言。今此律等通者。对余女说。所以尔者。女性多慢。又是姨母並是宫内。須以敬法往要。即为受法。既八敬得戒。何用善来。多论。据如此义。故说不通。又此律母经。五百释女咸八敬受。十诵五分。敬局爱道。亦同此局。余非尊重。又復宫外讥慢义微。敬为随行。余受度之。如四分母经明了贤愚摩登耆等。对余女人。故言善来通被女。是故有人举此五受。受随分別。义正当此。问所以得知此经等通者。答此律八尼。母论五受。並有善来。贤愚经。叔厘尼者。此云自净生。便白[叠*毛]褁身。故言白净。善来受戒。明了论中。尼有三受。谓善来羯磨。八尊法受五百。摩登耆女亦並善来。据斯等文。故判为通。多论。自誓唯大迦叶。即是上法为局一。多少为言。又可远表女人依仗大僧。故无上法。母经据理。故通尼众。所以尔者。一以女人有得果之义。又准下文。但言修道成罗汉。不別男女。其犹胎闰。不分两报。二众通被。故此亦尔。又八尼中。有破结使尼。故知上法通於二众。归敬二局。诸文大同。问所以女人无三归受。答以不及故。略有二义。一准时以验。佛成道八年之後。已止三归。兴羯磨受。至十四年。女人方始有心出家。明知不及三归之教。故多论说。十四年前。八敬度女。十四年後。羯磨度之。二以能清人证五百结集。毗尼序中。十力迦叶为阿难和上。明知阿难羯磨受戒。女人出家。阿难启请。将知所为女众不及三归。故无此受。问曰。不及三归者可尔。若及三归。颇亦度否。答及亦不度。为以八敬往要故尔。所以知者。当时有善来。不以秉度。故知假及三归。明亦不度。羯磨亦尔。所以尔者。一为敬要。二須和上。今且举彼不及。以彰不度。上来所辨对具戒说。若五十八等三归。恒通女众。次解八敬局尼者。以僧无敬尼得戒义故。若尔何故不敬僧以受者。答女性多慢。情奢於道。三请方许。須以敬要。丈夫不尔。故阙斯受。计理推核。三归八敬始终俱局。善来上法初局以通。故使两论解义不定。若以此二。羯磨亦然。对須以敬要等。义亦应同。善来始局终通。以爱道等专八敬故。如斯释者。便五俱局。若尔所以多论判羯磨通。答以对余二受。善来唯佛秉故。上法执人局法故。一向判局。今羯磨者。仗大僧故。不同善来。非执人局法。復异上法故。且一相四局一通。理非全通。上来所辨约五受通局。若就十受。多论俱局。离羯磨故。是则二众数齐有五。若此律母等。善来上法此二说通。自余八局。局中三僧五专尼众。今且隐別就通。故言五受通局。


第四诸部同异。同异为两。一就诸律。二约诸论。律为其三。先对十诵。受数为十。故彼文言。佛在王舍竹园中。告诸比丘。十种受具足。自然。见谛。自誓。论义。边五受。重法。遣信。善来。三归。羯磨等是。昔解。此十种中。六同四分。不須別论。为四不同。事須广彰。此义为余。前言六同。但同四受。谓除上法。又善来是同。而有初果。不須善来。谓见谛是。八敬能秉全同此律。余二则异。谓所秉法八数虽齐。彼无骂谤。离第六为二。谓半月半月求说三藏人。令成八也。所被行者。亦狭於此故。十云忧波。问波闍受八重法。即是出家戒。成比丘尼。余尼云何。佛言。应现前白四。向判六同。此位言耳。


就四不同中。二门分別。一列数释名。二得名隐显。言列数者。谓自誓见谛论义等是。第一释自然中四句分別。第一释名。性空之理不为因造。称为自然。故伽论云。非佛声闻缘觉人天所造。故曰自然。如来辟支不假师咨。修道进德。惑尽解满。会自然理。而发具足。故曰自然。第二举四分以难十诵。问所以佛作自然之名。四分等中。弟子得戒。名上法邪。答一义释时。为分师徒故尔。又復更释。佛具二义。一因中不假师托教。二会自然理。故称自然。弟子得戒。因中假师托教。不具二义。故名上法。是故多论辨佛辟支佛得戒。与见谛得戒。有同有异。一俱是具戒。二同障身口七支。三同无漏心中得。是名为同。而佛辟支是无师得。见谛受者。是从佛得。又此二戒大尽智现前得。见谛得。戒道未知智生得。又二戒无学人得。见谛是学人得。今以上法准於见谛。亦是假师不假师別。故异自然。以此异故。分二受之名。问佛与辟支不假他身教。斯义可尔。岂可不假自身口教耶。答多论言。假自身口教得。佛在树下结跏趺坐。即身教成就。口自唱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尽。即口教成就。为得漏尽。戒亦俱得。问佛得戒者。得何等戒。答谓漏无漏二种戒。又多论问。木叉戒是无漏戒禅戒不。答非无漏等戒。一木叉。佛在世有。不在世无。禅无漏。若佛在不在为。二木叉从教。禅无漏戒不从教。三从他不从他。四木叉通三性。余二无漏心禅心为。余心中无。木叉人中为。余二人天俱为。木叉欲界中有。余二通二界。色界无色界成就无漏戒。木叉佛弟子为。禅戒外道亦为。第三举五分以问四分。问四分摩夷道成罗汉。上法得戒。何故五分邪输俗人得成罗汉。更命善来。答解义为二。一释俗人得罗汉。亦是得戒。为除俗相。释疑入众。須命善来。又解。四分摩夷先为方便祈戒之心。上法得戒。五分所明。先无方便纳戒之意。但得无漏。故不得戒。以不得故。理須更受。以其戒是从缘得故。广如废立说。问得第四果。得具戒者。下三如何。答二律不同。若如十诵。证下三果。亦得戒品。如见谛是。问证下果时为一切得邪。答得下果时。为得不得。以下三果烦惑未尽。圣解未满。为心方得。无心不得。若第四果。虽惑尽解满。亦非一切得戒。如沓婆等是也。若依四分。下三不得。若第四果。为心方得。无不心得。第四举涅槃以问五分。问俗人修道成阿罗汉者。何故涅槃亦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方得四果。答忧婆塞为二种。一者在家。谓受五戒。闻佛说法。得下二果。不证三四。二者出家。谓受八戒。自妻邪行。二俱舍离。闻佛说法。得证三四。经言不得三四者。谓对在家。律言得三四者。对出家者说。经律互彰。理实无妨。寻此解义。不释前妨。如涅槃言。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得四道果。何得判言。经中不得三四者。是其在家。若在家者。以五戒人不断自妻。岂得三果。既言得三道果。明亦出家。如频婆娑罗自然增进。成阿那含等。寻此义时。经之与律。並就出家以说。问若俱就出家者。亦得第四。何以言三。答五分据理。故得第四。经就道俗多少为论。故言得三道果。非谓不得第四果耳。如斯释时。方无违失。言自誓受戒者。谓无欲迦叶。立誓要期。多论云。佛为我师。我是弟子。修伽陀是我师。我是弟子。因斯立誓。即便修漏尽智现前。获得戒品。从远缘彰名。故称自誓受戒。而自誓言下。实未得戒。但此受戒。始终三名。性少烦恼。故称无欲。迦叶者姓。字毕波罗延。从初立名。名为教授。故善见论云。佛告迦叶。汝当发惭愧心。彻於骨髓。应如是学。故名教授。得佛教授已。立誓要期。就中受称。故云自誓。故遂修应证第四果。发於具足。就故为名。故云上法。若作此释。乃是十律七同四分。言见谛得戒者。闻佛说法。得无漏解。明智现前。即发具足。故曰见谛受戒。言论义者。谓須陀邪沙弥年始七岁。共佛对谈。称可圣心。因而勑听羯磨受戒。此从此立目论义得戒。论义之相。如增一阿含广说。谓问色等。就中受称。或云勑听。究理而言名为羯磨。故多论所辨。举一羯磨。摄十诵中三论义一受。即羯磨以收。即名羯磨。若从余部。文为多名。伽云问答。见论答问。杂心十受称为问兴。此等名殊。与论义一也。


第二得名隐显者。自然从境立目。自誓要期得名。见谛体境。亦可境智。论义远因作名。隐者为三。谓十二曾嫁十众二十众並摄在羯磨中。不別彰名。显亦为三。以从胜义。故所以耳。如论义一受。智踰二十五人。遣信二众开缘。为此殊別。故离三受。其十二曾嫁劣於论义。十众二十僧尼遗行。故此等三合而不离。为斯合离。故但十受。


第二僧祇。成道五年比丘清净。自是已故。渐渐为非。随事制立。说木叉法。四种受具足法。一自觉具足者。世尊菩提树下最後心。廓然大悟。自觉妙证。善受具足。第二善来。佛自觉已。在王舍竹园。告诸比丘。如来处处度人。汝等亦効如来。广行度人。诸比丘等亦善来度人。彼律所明。二人共庚。四分余部善来局佛。彼比丘虽秉善来。不能如法。为世所讥。身子默念。举以请佛。俱名善来。为如不如。云何令比丘善受具足。皆悉如法。广列佛与比丘。善来度者。皆名受具足。即制十众。彼律羯磨本替善来。第三十众受具足。然復彼律十一众受。故彼文言。和上十人内不名受具。所以可知。此律但言十人故。通取和上。是以不同。第四五众受具。与此大同。八敬一受。悬指线经。然彼文中。爱道言佛。为尼制法。我等得广闻不。佛即具说八数。一礼拜。二学人受戒。三不得骂说比丘罪。四不得先受衣食等。若受越。五毗尼忏。六请教授。七八同此。准斯亦为八敬。但上列数四种受具。为此且言。祇律四受。


第三次辨五分。为五受具。一自然受戒。唯佛世尊。故五分云。剃髮已。作是念。我今已为出家。自然具足。若对祇律。因果不同可知。二者善来。能秉同此。所被即异。彼通凡故。三者三归。此律度俗。似为二三归法。如论具戒专三归受。五分为一二三別故。彼律言。一归比丘。二归比丘。三归比丘。第四八不可越法。若论八法。与此无差。所被宽狭。彼局爱道。此兼五百。故下文言。我为汝制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又爱道言。若世尊说八不可过。我及五百。当共顶受。又下释疑。佛言。爱道及舍夷诸尼亦得戒。此亦宗殊故尔。五者羯磨大位法同。曲细为异。谓彼尼受为十一众。以其八敬。专度波闍。故須大僧十人。爱道为和上。度余释女三人。一度不得过。僧尼二众。虽不相足。通相而论。故言十一众受。若据此律。敬通五百故。即二十众受。以斯推之。尼三品受。五分四语。善见八语。如余三律。遣信十二语。此既人一。而受差殊。义在难知。但应宗別也。


第二诸论同异。第一母论。二众各总即为十。比丘五者。善来。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勑听。三语。羯磨。尼五受者。善来。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师法。遣使。羯磨。此之十受。义摄唯七。谓来上羯磨通二众故。余四便局三归。勑听唯在比丘。师法遣信事专尼众。三归师法。如通局中辨。余二須解。勑听为男报者。所谓丈夫智慧增强。对谈称惬。故为勑听。女人暗讷。何为问答。称可圣心。二来沙弥丈夫与佛形同。进止俱游。得为论义。勑听受戒。女人形碍。不得俱游。随便问答。为斯二义。阙无此受。遣信唯女者。计其二众。犯行难齐。並为恶缘。理应通为。但沙弥受戒。当众进求。不远游诣。何劳遣使。尼经二众。进造僧徒。路为难缘。故开使受。


第二伽论十受。一无师谓如来。二见谛谓五人。三问答谓須陀夷。四三归。五自誓。谓迦叶及三说。六五众。七十众。八八重。谓波闍等。九遣信。谓法与。十者二部僧。谓尼常行。十中分二。初一是师。余九弟子。弟子报別。復分为两。前六唯僧。後三尼众。若举此十。对四分辨异者。初三及第五。此四为异。余六义同。然此六度但同。归敬羯磨。细论同异可知。比丘未制白四。三语三归善受具足。若制已不得具足。善来者。若前若後。善得具足戒。观此文时。十中无善来者略尼三种受中八敬遣信。已後二部现前白四受得戒。以八敬遣信不得戒。若对十诵。此十但同十诵九受。以离羯磨为十二十。无善来故。所以同九。


第三善见八受。一善来。二三归。三教授。四答问。谓須波迦佛听受具足。五受重法。六遣使。亦可义言十二语受。七八语。八白羯磨。於此八中。前四第八五局比丘。五六与七此三尼众。举此八受。与四分辨异。除其答问。自余七受同四分五受。比说可知。此即彼论明受宽多。


第四多论七受。谓见谛。善来。三语。三归。自誓。八法。白四。然此七中。羯磨通被一切。自余皆局。善来三归三语局时。自誓见谛八敬局人。此即离合十诵十受。以为七受。所谓见谛摄自然。羯磨摄三。谓论义五人遣信。余三还三。谓善来自誓八法。依本立一。及以三归故六。上来摄十律十受为六。於三归中。离出三语。故言七受。七受之中。一通六局。局五比丘。一比丘尼。不同四分及夷论等。已如前释。又对四分。此论明受宽多。以摄十中。十受为七故尔。


第五明了论。说三乘人得戒。合有九种圆德。言圆德者。四万二千功德。无不具满。称曰圆德。故彼偈说。於七依他得圆德。择二圆德了別相。声闻人为七圆德。比丘为四。谓善来三归。略羯磨广羯磨等是。彼疏解云。略羯磨者。佛初缘时。闻白已得戒。故曰略羯磨受。尼为其三。一善来。二遣使者。谓瞿娄达磨。此言八尊法。三广羯磨。上七声闻得戒。第八独觉为量功德至得。九佛无量功德至得。辨其同异。义亦所知。


第六心论云。律毗婆沙十种得戒。一自起。谓佛初出家时。舍宝衣。货鹿皮衣。自发正愿得戒。二超昇离生。谓五比丘即是见谛。三善来。谓邪舍等。四受师。谓迦叶初出家时。受佛为师。五问乐。六受重法。七遣信。八律师五人。九十众。十三归三说。此之十种。即同十诵。然束斯十。总为三受。一若法如来五人受师。此三不从他受。余七从他中分二。二若众摄四。十众边五遣信问乐等。三若人摄三。谓善来三归受重等。故广论为十。要摄唯三。此辨异可知。问此见谛得戒与无漏戒。为何差別。答见谛得戒通三性心。尽於一形无漏戒理观心为。余心即无。无漏戒。迳生不失。得果舍因中戒。为此別也。


第二总別。如昔所论。善来羯磨。说之为总。余三是別者。今解。善来亦非是总。以呵欲等。非受名故。即不成別。別义不成。总亦不立。故知非总。不同论义为多受名。然人唯一。故得说为。从远缘彰名。又若善来总者。应开合中分十二受。既不开十二。明知非总。即四受为別。羯磨一总。以从缘彰名。或四或六。而羯磨绕收。故说为总。问羯磨是总。十五等別。若离成別受。即 羯磨名者。举七毗尼七种非法。总別为妨等释。不类之义可知。问羯磨受戒既为四缘。何故独彰羯磨。余不彰名者何。一释云。从余缘彰名。乃为多种。今且隐別就通。以彰羯磨。何足为妨。又作所以解者。何以独彰羯磨。解为二义。一定不定异。二总別为殊。定不定者。余三缘不定。如僧数满足。则为五十等別如界内不別众中。亦为不定现別三举得戒受戒。然体是比丘。远为別义。故知不定。身无遮障。復亦不定。仍为十二七岁。斯乃遮位。开合得戒。此三增减。故言不定。语其羯磨。要文句圆满。说无增减。方得成就。故说为定。定故标名。言总別者。如僧数满。但为十人五众。非二十八等。即名数满。不假结界成就住处尽集。身器清净。秉法圆具。方名僧数满。以不摄余三。故知是別。余二类然。若论羯磨。要具此四。方成办事。假余故总。总故得名。具问两义。故标羯磨。


第三秉人。多论判言。见谛自得。余六从他。彼对七受释故。今类彼论。以判此五。远而言之。尽从佛受。以佛出世。为是法故。若以义推。上法得戒。名为自受。余之四种。是从他得。云何上法名为自受。论云。以根本而言。由佛说法。得证无漏。发於具戒。名从佛受。以义而推。自以尽智明照现前。而得具戒。又名自得。不从他受。故心论云。若法者。佛五比丘受师等。若尔何故心论別解脱调伏。当知从他教。答此据远因而说。即同多论远释故尔。此据具戒。若五戒八戒不言自得。以志力弱故。就从他四中。善来八敬。是佛所秉。名从佛受。三归羯磨弟子所秉。是从弟子言教下得。问善来受戒。唯佛得秉。非弟子者何。答佛以二义。善来度人。一尘习双亡。威德力大。能令众生转缘入道。如僧祇说。乃至如五岁知法比丘等。二善识根性。应机授药。故十诵云。诸佛法王。自在义故。一唱善来。无为学地而命终者。诸弟子等。阙此二义。一威德刀劣故尔。如祇比丘。亦秉善来。不能如法。又付法藏经。阿难尊者亦善来度人。但不比佛。第二不善识根性。如涅槃云。舍利弗金师之子。教不净观等。以如斯义。弟子不秉。问如来何故遥宣八敬。而度女人。不对化者。为二义。一爱道等缘在两人。方始发戒。二远表尼众依丈夫僧众。谘禀法训。具斯二义。阿难传授。阙无亲化。问既为传授。应名遣使受戒。答八敬一受。彰名不同。亦可名为遣使受戒。故明了论。尼三受中。遣使受者。谓八尊法受。以此文证。故知俱得。但经论互明。又解不尔。但女人出家。大圣抑止。阿难为请。因宣敬法。还授波闍。宁容得为对面亲度。非谓缘在二人。不对面度。若尔此受谁秉。答为表来世弟子所秉。所以知者。以义而推。当时发戒。乃在阿难言下。故弟子秉。如似羯磨。言从佛出。弟子所秉。故此亦尔。多论言。见谛善来自誓三是佛秉。余四弟子秉。余之二受弟子秉者。如来所以不秉三归等者。三归等人机根微劣。缘不在佛。如文可知。若语羯磨。多论十义。故佛不秉。一为平等故。与此作师。不与彼为师。违平等化故。二止鬪诤故。为为亲疎。便生鬪诤。三为止外道诽谤。四为成三归。若秉羯磨。即堕僧数。阙无佛归。五为成四不坏信。六为成六念。七以七事瞻养弟子。诸佛法王不为众生所須故。八不灭前人功德。如一整富罗等。九不苦恼众生。不问遐迩。咸就佛故。十为通末代。若秉羯磨。如来涅槃。谁復秉之。若言八敬是阿难秉者。上来三受。弟子所秉。若以圣凡对。能秉分別。唯羯磨通局可知。


第四所被分別。若此律辨善来受戒。局在圣位。故下文言。见法得果证已。初果已去。得无漏真解。猒世出家。至顺之极。方应善来发具足戒。内凡已还。於心所间。非至极之极。故阙不度。又善来言下。正发具足。不证四果。若五分僧祇。与此有异。五分。善来通度凡圣。谓須提那善来受戒。而犯初禁。故知通凡。若依祇律。善来言下。果戒俱得。故与贼期行戒中。五百群贼。王欲刑之。化王令放。说法得道。方命善来。善来言下。如五岁旧比丘。皆成罗汉。故不同此。亦可彼律出家经之。言此等人善来言下得戒得果者。盖始时得戒。终时得果。非谓言时得阿罗汉。此是总言。若作是释。亦但得戒。上法受者。要第四果。以其或尽解满故尔。三归八敬。一义判释。内凡已上。是以多论。此二受法。不羸不舍。故知内凡已去。又以义推。三归受戒。似通外凡。以羯磨无兴。为起过人。此乃三归所度。即言羯磨始兴为凡。故为义通。八敬一受。若依十诵五分多论等。专度波闍。即是初果。此律通度五百。波闍初果亦同此律。如下文言。我出世故。令摩诃波闍归依三宝。乃至知苦尽道。七生人天。便尽苦际。故知圣位。不知五百位在何许。亦可既同一席。准同波闍。义亦无妨。羯磨一受。始兴为一。凡兴已後。三人通被。如涅槃经。净梵志得初果已。羯磨为受。此律莲华色尼。亦同此例。


第五藉缘多少。善来受戒。具四缘得。一证初果。文言见法得法已。二内为出家善心。文言欲於如来法中出家修梵行。三假对佛形。文云前白佛言。四假佛教。谓圣命善来上法受戒。具三缘发。一假佛教授。如见论说。二为祈戒心。是以余文罗汉沙弥无出家意故。但得其果。明須为心。三得无漏空解。谓尽智现前。即得具戒。三语受戒亦具三缘。一假弟子形对诸罗汉。二假弟子教。谓口授三归。言词无缺。三归依心成。领前归仗。故能得戒。八敬受戒。若佛秉传授。須具四缘。一假佛八敬之教。二假弟子形。三假弟子教。谓口宣八敬。四奉行之意。故爱道自陈我等顶受。若据弟子秉者。具於四缘。一假佛听许。二假弟子形。三須为言教。谓宣陈八敬。四遵受之意。羯磨受戒。昔来所辨。具於四缘。如律所说者。妙八比丘中解羯磨比丘。若受大戒者。僧数满足缘。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教法成就依。得处所者。结界成就界内不別众缘。住比丘法中者。年岁满足身无遮难缘。若具此四。是大比丘得成戒本。犯戒之人。四中若阙。非大比丘。非其所戒。故須此四方成比丘。即是灭诤五法现前中。除其灭诤。別所为者。具四现前。谓一能秉僧。二所秉法。三秉法处。得界现前。四所为事。谓人现前是。今此受戒。得別所为。故具此四。得能发戒。既具缘发戒是。若比丘义若成所戒。便由具缘。故取此文。解具缘义。不乖道理。此律成文。不顺道理。不然之义至下当释。又破此四讫。引祇六缘者。然祇文解者。亦是释八比丘文。何意弃此。解比丘义。復引彼说。又復抄引母论五缘。一和上如法。二闍梨如法。三七僧清净。四羯磨称文。五界内和合不別众。此之五缘令不周悉。彼虽为五。举四缘往收。但三缘摄上三。是第一缘。次一教法缘。次一不別众缘。何須背斯正义。所不了说。又更有人立五缘得戒。言虽略亦不离此四。对辨是非。寄在禾茎粟柄。更不別理。是非既显。还归初解。四缘者是。问善来等受。以心为缘。羯磨一受。何故不尔。答羯磨非不为心。以假外缘作法。从强以辨。故没因名。又可羯磨四心俱得。恐滥不辨心缘。又准心论。前四以心为缘。羯磨一受。虽文不列。要亦須心。故下文言。眠醉狂等不得戒故。问既言受缘。谓四缘中是何缘。答谓从二缘生。以为祈戒心。四大造及四相故。即是因缘。余僧界等是增上缘。非二缘者。以非心法故。及二因所生。谓所作共有。第二念无作。应加自分。令三因生。


第六得戒时节。三门料简。一得戒时节。二辨重与不重。三解此受缘作法差殊。


第一先明时节。善来受者。唱善来竟。即发具足。故下文言。乃至得尽苦原。上法受戒。尽智现前时得。以小乘分齐。罗汉梵行已立。自然戒净。故更不从他受戒。问此上法得者。得作无作不。答以非作法但得无作。问既非作戒。何因能发无作戒者。答以非营为。故无其作。以道力故。得无作戒。


次辨三归。自为四门。一明时节。二缘境宽狭。三检难以不。四辨五八二戒分不分。


第一言时节者。问同用三归。何故乃为五八十具戒等多少耶。又引母解。更为所加。谓说相是。以相多少故得戒差別。或五八十具等。若尔为说相竟。方得戒邪。答为二解。一释说相竟方发。故下尼律。度沙弥尼。与三归竟。始云。次与汝受戒故。谓相竟得。若尔何故母论前三归依发戒方便。故三结竟。正发於戒。又心论言。三羯磨竟。作及无作根本业道。故知不是说相竟发。若待说相方得戒者。如受具中。未为谓相之前。何时中得。故知此释定不合理。是故今解。三归结竟即发五戒。故多论言。欲受五戒先三归。三归竟。尔时已得五戒。师所以说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识五戒名字故。其犹白四竟已。为说持等。为知故说。五戒既尔。八戒十戒义亦同然。故多论。若受八戒十戒。如五戒说。若尔何故下文次与汝受戒。答谓领随行。故言受戒。非是受体。体已得竟。若尔何故前言更为所加。为五八十具戒等。答此谓心期以说持多少。故令受者期五期十等。随心所期。三归虽同。而戒多少。如上所说。三归处齐。故言为同。而词句各別。別別持可知。及心期不等。以斯义故。何妨多少。


第二缘境宽狭。言五戒者。心论云。於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切时戒不断。或十二种。或二十一种。故知五戒亦須普缘。故多论云。於众生上。可杀不可杀。乃至妄语。下至阿鼻。上至非想。及三千界乃至如来。为命之类。得前四戒。以初受时。一切不杀等。无为齐限。故於众生。无不得戒。各得十二戒。故於非众生。得不饮酒戒。以八戒十戒。众生非众生得戒类尔。故知八戒十戒並是缘宽。谓生非生数二时差別。十戒出家。故时长期。尽一戒八戒接俗教。所以局日夜。故心论云。具足一日夜离严威仪。又一一戒末结沙弥罪。故須普缘。乃可为满不满具不具异。若尔何故但列十戒。答以非具位。且就力分。故唯说十。復以恶非义通。故戒戒结罪不得。以但说十。即不令分学。其犹大僧。岂可尽说五篇。又如式叉。但六法仍一切应学。故此亦尔。位虽未满。然咸分学。故普缘也。又復此十。即为具戒体故。


第三捡难以不者。问五十等戒为遮难发不。答不得戒。若尔何不捡问。答其义有二。若望障不障。但重难等。悉碍诸戒。所以尔者。良以戒是胜法。非净等对。五十具等。义並同尔。如逆人等受五八十等。咸应不发。故母云。若破五中重戒。受八十具戒。並皆不得。余戒持望。类亦如是。故知难等。俱障诸戒。第二若望捡不捡。义即不等。然就五十与具。並无难等。具戒制捡。不同不得。故須捡问。五与十圣不制问。不捡得戒。故不问难。其犹和上通具不具。为请不请。又如妨难。大小二房咸不听作等。就无妨六搩手外。要制处分。小容身屋。直尔听造。说净财量。类亦如是。故不问难。问五十可尔。三归受具何为不问者。未为缘起。无故不问。羯磨初缘南未須问。明知三障亦无捡问。


第四分受不受分。就中为二。一就戒数。二就其时。言就数者。若十戒具戒悉須具受。方发律仪。诸论同尔。八戒五戒二论为异。多论所明具受方得。若尔何故经言一分二分。乃至满足优婆塞。答此捡持为多少。故云一分二分等。非谓受中一分等。若依成论。如八戒斋。受二三等。皆得戒故。故彼论问。八戒斋为具受得。分受得。答随力能力能持。五戒亦尔。论问曰。为人言五戒具受。则得律仪。是事云何。答随受多少。皆得律仪。但取要为五。


第二就时者。多论时定。八局日夜。五十具等定尽形受。若依成实论。五戒十戒具戒尽形同尔。八戒随时长短。故文随受一月二月等。又问准十诵律。问五人受中。如亿耳所见曰亦为分。受昼戒不受夜戒。受夜戒不受昼戒等。八敬受戒说。第八讫时得戒品。羯磨一受。羯磨竟发。诸论大同。然以义说。得位为三。一得四语时。得如沙弥受。及五分初。缘诸释女。或八语得。如尼遣行。或十二语。如尼遣信。举斯三位。莫不皆以羯磨竟得。问羯磨竟时得戒者。为善心得。为余心无心等亦得耶。答依多论。一切尽得。问云何善心发善心得邪。论云。先以善心。礼僧合掌。白四羯磨。起诸论教业。相续善心。戒善成就。是名善心发善心得。又言不善心得者。亦先善心礼僧等。乃至羯磨未竟。忽起瞋等诸心。以藉前方便善心善教因缘力故。发生无作任运而起。与不善心俱。是名善心发不善心得。非不善心能发此戒。问不善心得戒者。如杀盗未成。善心息时。应结究竟。答受戒作故善。虽为恶心违善心。外缘犹善作故。藉前得戒。杀盗作故恶。善心息时。身则成止。更无外缘恶作相助。故非究竟。言无记心得戒。亦先以善心。乃至羯磨未竟之间。忽尔睡眠。亦得戒品。是名无记心得。云何无心者。如那含沙弥。羯磨未竟。忽入灭定。亦藉方便善心教力。故发得戒。与灭定俱。是名善心发无心中得。问无心定何用此戒。一解。为要期出故。又以戒是功德法故。相资故尔。问余三心中。何以但得无作。不得作邪。答多论。无作望要期故得。从前发作。取当色为体。以从心故。不说为作体。又若德宗。无作非色心故得。藉前方便。说为无作。若言作戒。以色为体。色唯无记。身动口业损益者。是作色。以其当时心既非善。遂无损益之作。故无其作戒。上来所释依多故尔。若取此宗。唯善心发善心得。不須致难。故下文言。瞋恚人受眠醉狂等。不名受具足。又依余三律。遣信受戒十二语故。亦具作无作戒。


第二重不重。善来等五受具戒十戒。各自当分。並不重受。咸以自分辨戒。尽形故尔。是以多论木叉之戒。无其重得。譬如富贵家子。不須重着璎珞。若尔如二年学戒。若缺戒已。何以得重。答言。二岁学者。是学法尽形。非谓別更辨戒体尽形。是故不类。问若五戒当分不得重者。何故四分未利私呵。第二第三受五戒邪。答此人得法欢喜。善心增着。故重归依。据实而论。更不发戒。又更解时。凡受戒者。乃是身口业善。何因初受。即是善业。第二更受不成善业。既亦善业。故律云。二三重发无妨。若尔出家等戒。亦应重也。答此乃化宜接俗。理随时心。故容重受。余出家位定。理不合重。亦可宗別。故使四分得重受。若以具等三位次第相望。以十加五。以多摄少。舍俗趣道。以具加十。满摄不满。趣满足故。並以前二是俗及未满故。次第增受。问三位互增受者。如杀戒等为重发不。一解。依多亦不重发。谓五外方十。十外方具。如遣所辨。又依心论。一切因一切支。谓三品心得三种戒。即似重发杀盗等戒。以其三时並身口善业故尔。又俱舍亦尔。若成论。约位相望。尽应重发。如一日之中受七善律仪。随得道处。无作更生。本受不失。胜者受名。以斯义故。岂非重发。


第三作法差別。四门分別。一起之次第。二说结多少。三对乞和上教授受名为无。四说相为无。第一言次第者。若具戒五受。以彰次第。善来最初。以陈如为首故。三语第二。以百一十弟子。游方度人。中道失信。遂听三语。羯磨第三。以息三语。兴羯磨故。上法第四。如下文言。年不满受。受已生疑。开以胎等。年犹不足。此沙弥修道成罗汉。即名出家受具足。故知第四。八敬最後。以多论云。八年已後。羯磨兴世。十四年後。方八敬度女。故知最後。亦可上法非作法故。不須论其次第。余四如前。若以羯磨对十戒五戒。彰先後者。五戒先制。次兴羯磨。十戒最後。以十戒文中已称和上某甲故尔。为羯磨初始制和上故。


第二说结多少。除其上法。余四受中。善来八敬。一遍即得。三归三说。羯磨白四。何故如是。释言。善来缘强。八敬情重。故一遍得。三归心慢。故須三说。羯磨一受。秉通凡圣。故須白四。又復前二不结。三归羯磨。此二須结。仍一三不同者。解言。前二结缘强心重。亦不須结劝。余二遍多。故亦須结。三归相別。又人別秉。故加三结。羯磨一法。又是众秉。故但一结。上来所辨。或可如此。既为四別。宁容一准。若以一法而类余者。如三归俱说。羯磨亦尔。然此不类。何須致妨。但作法不同。故为此別。


第三乞等为无差別者。羯磨对众。所以須先。容不和可不许受故。类余一切对众者。咸須乞法。唯除受日。自余受法。既非对众。故阙无乞。羯磨受中。制持摄受。須立和上。余无可知。遮难缘兴。方为教授。捡问行者。故下文自今已去。与汝竪立受具足戒。余受亦尔。又羯磨受中言。与汝受具足戒。三归但云出家者。此互彰名。故结受言。汝始发心出家。明知是一。善来八敬。虽无受具等名。义亦合为。如善来中我欲修梵行等。即出家等名。八敬前後。若能行者。即是受戒。文虽少殊。其义不別。


第四说相为无。善来等法。初受之时。並未即说持。唯羯磨一种。因犯已後。方制別持。若五戒十戒受。则说相不同受具。以五戒者。对俗化宜。復无制罪名。故不待犯。言十戒者。是制羯磨。说持已後方为。故即说持。问何以五戒持一往即制。出家诸戒。要待犯者。解云。五戒接俗。无制罪名种。故得即制。比丘广教。制罪名种。故要待犯。请虽假请。但兴广教。又須第二犯广方为说持。虽初犯略。未为犯广。不制说相。如文可知。


第七受舍渐顿。先明受渐顿。如昔所判。羯磨一受。亦渐亦顿。余之四受。顿而非渐。如何羯磨渐顿。先受五戒。次受十戒。後受具戒。是名为渐。若不受五十。直受具戒。得三种戒。说之为顿。问若一时受得三种者。何須渐受。答染习佛法。必須次第先受五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好乐坚固。难可退散。不失次第。不破威仪。如游大海。渐渐深入。一时受者。既失次第。又破威仪。又復众生得道时异。故須次第須受。是以多论云。七种受中。唯白四次第。三时得戒。余六种受。但一时得。无三时次第。今准此律。其义稍异。若辨得不得。五种受戒。俱为顿渐。若论犯不。羯磨制渐。顿犯渐不犯。故下文不与沙弥戒。佛言得戒。众僧为罪。余四不制。故顿渐俱得。先解五通渐顿。善来渐者。如那罗陀。上法渐者。下文沙弥开胎闰等不满。成罗汉得戒者是。三归无文。义亦无妨。如耶输伽文。已为五戒。故知三归渐亦无妨。八敬渐者如文。波闍受三自归後敬而得戒。以斯文证。故知五受俱渐皆顿。若存此释。与前立义。正持翻对。问一时顿受。得三戒者。其无作体。为一为三。答但发具戒。一无作体。更无余二无作之体。若尔便是一戒。如何言三。答比丘受得。防杀无作。与沙弥俗人同戒者。其实体一。是以多论立义。据其体。通望三人。始终位別。言得三戒。理实无三。问所以得知。但一无三。答即此论文解次第受中。俗人下品心受得下品五戒。次中品心受沙弥戒。前五戒仍本下品。五戒外发。方为中品。上心受具。本前二品。仍犹下中。五十外发。始为上品。据斯以验。次第渐受。三时心別。同戒先作。尚不发三。岂况一时受者而得为三。故知渐制望位別作三。非体为三。亦可心论云。一切因一切支得三戒者。三时渐受。受既时別。重发无作。为三体故。若论顿受。受既一时。方可名为望位为三。非体为三。次解舍之。


渐顿五问料简。一泛列舍法。第二就舍以明渐顿。三约受以明渐顿。四举受辨舍多少。五出所舍法体。第一列舍者。且依杂心论。四舍谓若舍及命终断善二形生等。作法舍者。违本要期故。命终舍者。所依不住故。断善根者。失本所依故。二形生者。依止別异故。犯重等舍。论主不存。又復涅槃比丘犯重。不能更生善牙种子。如断多罗。不解我意。说言失戒。又为纯陀说四种比丘。乃至第四污道比丘犯重者是。污道比丘闻我此说。不解我意。说言不失。准斯义故。不可定说。且依心论。四种舍法。此应广解。四舍义偏解作法。二门分別。一列舍法十九。定其欣猒。我舍佛等十一猒上舍。次八受居家法等欣下舍。第二收舍尽不尽。对心论以挍宽狭。


第二就舍辨渐顿者为二。第一定顿渐。二对作法。辨渐顿之方。第一言渐顿者。作法舍含两。余三顿失作法。十九沙弥优婆此二是渐。余等说顿。第二言舍方法者。问受既得三种戒。舍时云何。答义含渐顿。若也要心。三戒俱舍。则顿失三。是名顿舍。若言我作沙弥。但舍具戒。言作优婆塞者。又舍十戒。又言我作三归人。方舍五戒。名为渐舍。问受之与舍。俱顿並渐。或以渐受顿舍。此三可尔。若本顿受。但得具戒。一无作体。云何渐舍。若得渐舍。便成三体。如何言一。答比丘一时受。防杀无作。通沙弥俗人。共为防非。是故舍时要心舍具。不舍十戒。若与沙弥戒同。随心则在。故律文言。我作沙弥。以十对五。义亦同尔。故文我作优婆塞。是以论说据体通三人。为共同义故。望位说三。非体为三。如此释时。顿受渐舍。义亦无妨。故多云。譬如树叶。夏青秋黄。冬时则白。岂体为殊。随时异故。树叶色异。而始终一叶。戒亦如是。当是一戒。随位异故。若尔便不舍具。答此亦望位名舍。而实不舍具。受亦如是。渐受渐舍。义亦同前。若准心论。一切因一切支。言发戒者。渐受渐舍。各別舍体。不同前释。若顿受渐舍。亦同前解。以三体別故。


第三就受渐顿。若据昔解四受。受舍俱顿。羯磨受舍並含渐顿。若如後释。论其四受。受通渐顿。舍唯局顿。无作法舍。故羯磨一受。受制局渐。舍兼顿。


第四以受对舍具舍多少。二门分別。一对受辨。二约位圣凡。第一对受者。四受为命终。以形俱故。无三可知。如多论说。无四灾患故。羯磨具四。然於作法具含二义。余三局顿。言约位者。念处已前。具足四舍。四现忍去。是色界法。无二根故。然煗顶之中无二形。一忍心。二除二形断善根。世第一法及见谛不舍初果已去。得戒不坏。唯虽为命终。若依多论。四现忍去。亦唯命终。


第五出所舍体。问凡言舍戒。为舍已生戒善。为因义边为舍无作戒体。答已生戒善。为因感果。必然不舍。且舍无作。戒体本受。要期一形。无作任运相续。今心猒舍。使无作戒不相续起。名为舍戒。以理而言。一者戒法。二者戒业。若论舍戒。舍法不舍业。为因义成故。若语得果。舍业不失法。果兴因谢故。问不舍已生善者。忏悔解义。不应除彼已起之恶。答善顺理生。恶违理起。顺理力强。已生不舍。违理力劣。故可悔除。又解忏本。別兴对治。抑伏恶业故。使殄舍者。直是厌退。绝彼相续。不欲別为对治。故言不舍。若依心论。初念作戒。现在成第二念。过去成初念无作。现在成第二念。二世成此无舍缘。故为得得。若遇舍缘。非但失体。亦无得得。虽可无得。亦不失因义。


第八优劣。如多论说。若就灾患为无。四受是胜。羯磨为劣。若取任持佛法利益宽长。羯磨一胜。余四受劣。言四胜一劣者。羯磨受者。内实凡夫。福德浅薄。感得此戒。多诸灾患。容为厌上厌下。奉持心劣。令戒为羸。余四受法。内凡已去。理解心中。受得斯戒。持心坚固。肥而不羸。二者羯磨。凡夫容为。不乐道法。舍本所受。余四受法。乐道情殷。理无退舍。三者羯磨容为转为二形。余四受法。復无比变。四者羯磨受人。或起邪见。断舍善根。余四理解。不断善根。羯磨一受。或为上四。故称为劣。余四受法。无前过非。是以名胜。此对为凡。若为圣人受。亦是其胜。言一胜四劣者。羯磨一受。乃具六义。一是时长。谓通现未。二处遍三方。除郁单越。三报兼男女。四位该凡圣。五所被无数。六多坐作法。以斯论义。佛法始终。以白四羯磨为宗本。能继续三宝。作无边利益。为任持之功莫大羯磨。故说为余。四受中。善来一受。终尽双林。自外三受。中间即止。又局阎浮。不该余二。凡圣位差。报局男女。对前六义。互各阙少。绍继功微。故称四劣。此发戒缘竟。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四分律疏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20/2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毗尼作持续释 下一篇四分律搜玄录(二十卷但现存卷一、..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