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六)
2014-04-09 08:50:5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388次 评论:0

四分律疏卷第三末


自下第三余离行同人二经营客比丘中。功德覆藏。而手出父光者何。十五俱云。入火光三昧。答曰。多论。八义故手出光明。一为止诽谤。显己无爱瞋。故如佛为婆罗门女谤自说。我有十力四无所畏。以表清净故。二息学问坐禅比丘见营僧事者。喜生轻毀。手出光明。灭相轻毀故。三为折伏山林比丘常。谓城傍比丘恒在乱心。是故沓婆罗虽立事乱。神力放光。分僧卧具。伏彼高慢心故。四为见精进。果报以励。懈怠慢恣故。五为增长施主善根故。六为现被谤心不退故。七欲现众僧。有大威德分。一具比丘。神力乃尔。诸大德等。宁不高胜。八为爱惜正业。不令废缺故。问何以处分事乱。而得有光明者何。答凡作事。先心期所作。已从欲界善心入净定心。次入通慧心。次入欲界化心。化作光明。还从化心。却入通慧心。後却入净定心。後入欲界散善心。已随本所期。化事远近。以是定外。用事故尔。断理合法。悦可群情。劝勉彼心。明須赞美故。世尊赞言。乃至第一第二近缘者则能犯。


戒人文二。初至受请已来。因得弊房恶食瞋谤之由。二罗阂尼已下正兴谤计。有七子句。一慈地致虔启问。二乘前悉言。嘿元所说。三请求己愆。问嘿所由。四举事相击。以申嘿言。五问其所欲。请设方便。六示以谤仪。望遂本情。七印述所言。彰己能作。祇中自谤不云教妹。十五多见並教妹谤。与此律同。


第二正谤。自下辨呵。文二。初比丘呵。二世尊尔时已下佛呵。比丘呵中文三。初发觉所由。二比丘呵责。三举以白佛发觉中两。初沓婆自言清净。以明发觉。次捡挍慈地。自言以彰。发觉沓婆中五。初明佛问。二彰己闻知请佛为证。三世尊不可。四自言清净。五为圣嘉赞言。未曾梦中者。若据凡望圣。以昔说今。若约事辨。以难况易。问佛是一切智人。善知净秽。所以不证沓婆清净慈地。是犯而问。自言者何。多云。若佛证一是一非。生人诽谤。论佛爱憎故。故今不证止诽谤故。二若证沓婆是犯。现在不犯。若言不犯。以过去恶果。果报熟故。又後不顺自言。治法故也。捡挍慈地中文三。初佛告捡问。彰妄枝重愆比丘信顺佛教。二诸比丘下承教捡问。三雪彼无犯。申己谤情。以彰自言。捡挍本者。比丘末者慈尼次比丘呵次白佛。第二佛呵。文二。初行有违失呵。次得报毕定呵故。文言一向入地狱者。彰之过辞。余之三律。沓婆自言清净故。与作忆念。毗尼比丘尼以身谤他故。则与灭摈白四。但十律五分中。不言有恶。但以自言。则与摈治。五分。一比丘唱言。大德僧听故。问下文不犯自言犯。不成自言。何故五分作自言摈。答文言不成者。谓不识法人。此无情过故。不得依彼。自言治之。五云。与摈者。谓是识法人故。诳谤情过不轻。故得与摈。亦可二律不同。未得消通。若依祇中。尼自言犯。则是实犯。故令与摈。以尼余处犯戒。有身来至兄。所兄与谁。恶我为兄。以身谤之。兄言善好。沓婆恼我不少。可为我谤。故僧与摈。


戒本七句。一犯人。二瞋心。三所谤境界。是清净人。广解不净者。为显谤他秽他。净秽俱犯。四无三根。五以波罗已下重事加谨显己情。故言欲堵等。六自言非则谤时。故曰异时。彼彼清净显己谤情故。七若比丘结犯。


三六二句文略不释。余咸具解。释第一句可知。第二瞋者。有十恶法者。依祇。三世九恼通非情处起瞋。是名为十恶法因缘。广说可知。解第四句。持解无根。先反解有根。若解此根。四门分別。一列数释名。二定根多少虗实並不並等。三定得名有无。四与小妄同。


根者生後之名。根义不同。略标三別。谓见根闻根疑根。观示青等。称主为见。纳向飡声。名之为闻。故论言。眼识随生见。耳识随生闻。见闻之後。犹豫不决。心无定执。号之为疑。此之三种咸生举语。故齐名根。问此疑从何心起。答五识後言。识生此疑心。以从见闻。故又多论。见者必使清净审谛可依。唯听实眼。不得天眼。天眼说过。妨乱事多。故伽云。以天眼举比丘。不朱出罪。天眼非事故。问何以但从见闻後生疑。而不从见。疑後生闻。闻疑後生见者。解释可知。


第二门定多少者。寻文有四。谓自他想疑等。二不生举语。但可通於见闻疑。故不得名根。今通说故。故言有四。言有虗实者。以境而言。此四並虗。以清净者。不妨有根。犯者无根。是以文言。清净清净相似。以此谤彼。不净不净相似。以此谤彼故。然就四中。前二是实。後两说虗。以言横想疑故。於前二中。各见闻是实疑。又是虗以不定见闻故。虽有虗实。但具此三。咸听举罪。言並不並者。若有前二。则无後两。虗实不俱故。若有第三。则无余三。若有第四。亦无余三。此谓前二容並。後之两种。自不得並。所以可知。问何以从他。文中但有见闻无疑者何。一释亲强故有。疎弱故无。若尔余三有三。从他但应二。如此释时。略不出之下。小谤中五同此文。言举谤朱不朱者。自他二种。有则朱举。无则朱谤。想心三者有。不朱举证。正义弱故。亦不朱谤。以心实故。若无或朱举谤。不朱举谤。疑心三者有。不朱举谤。则朱谤。则朱谤。谓隐疑心举实根。往谤非是。此疑朱也。无同於想。


第三门得名有无者。问无彻当境。名见根当闻。故名闻根。然举见闻別。二杛从见闻。後不决了。犹豫名疑。根不以见。闻名疑根耶。答以事虽是有是实。然疑通见闻。又通有无故。则见闻时未定。若闻別疑摄疑不审。故总言疑。此义通四可知。问若言通有无等者。如小妄中。疑见疑闻。何以得举见闻以別疑。又说戒中见疑亦如是。闻疑亦如是。答若准此文。亦应得举见闻以別疑。今且就总。又问想通见等三。以三门別。三想疑亦姣於三。何为不以见等別三疑。直言彼有疑耶。答根中无想名事。无监泏故。得举三別。三相根中有疑名。若举见闻疑以別。二別三疑。监彼三中疑故。不以见等別三疑。谓谤朱不朱故。又宽狭故。问如何別相。答根疑从见闻。事生不从。前二根生。谓別有不了见闻生。而不疑见闻。但疑事犯。不犯下疑。是横起不因见等生。而疑见等三。为见不见等。又宽狭异。又谤朱不朱。恐监根中疑故。但言有疑。若尔想心三者。亦是横起。所以不监。答一想与实根同缘。故俱於犯起。又三中无想根。故使不同。又可想者。类前二根。故以三名。別三相疑。类第三疑。隐別而就通。


第四门者。问小妄有八语。此无六语者何。答下明妄故。得有八语。此谤飜举。举但有三。故谤还尔。所以举唯三者。以其发言。但得言见闻疑三可朱证犯。若言不见等四。但得是妄。若也对举。便朱赞歎。故无余四。又问等就见等四中。独以见闻別根。无余触知二法者何。答以其二境。离中生知。前人作过。不出身口。口所作业。为我耳闻。身所造者。为我眼见。因此见闻。能生後举。故以见闻別根犯。非触知之境故。今不以触知別根。从二生疑。亦听举罪。故使根中但有三名。则飜举辨谤。故取见闻疑三。以彰境无。无而言有。所以名谤为此。但有无三举三谤。更不得有余语。若言小妄违相。转心则朱妄语。是故境语通有。八法中见根。但约前三戒。无其妄语。以是语以是声故。非见境界。闻则通四。从见疑中。略约前婬煞二戒。从闻生疑。还具有四。次除此已下烦解无根。彼人不清净下合解。


五七二句谤之方法。文二。初其文烦来朱犯相。二若比丘下轻重相。初段文中有七章门。初实无三根。以三根往谤。作六句二无。一见根以闻疑从二根。往谤作六句。三无一闻根。以见疑谤作六。四无一疑根。以见闻谤作六。下文烦中有三章门。第五无见闻二根。以一疑根谤作六。第六无见疑二根。一闻根谤作六第。七无闻疑二根。以一见根谤作六。六七四十二句。位约为三。初一以三根往谤。次三以二根往谤。次三以一根往谤。位虽如是。且从七说。


解初章门六句。则是六心对。於此文二门分別。一解此六心。二对小妄辨异。然此六心人解不定。昔解具八。八有同异。一种人释。第一有相不忘心。第二有相忘相心。三四有疑心忘不忘。五六无疑忘不忘。问初句但云不见闻疑。言见闻疑犯。本无有相之言。所以乃言。有相心耶。解曰。以第二心。验三四心证。故所以知。问所以无无相妄不妄者。略故但六。如此释者。以初句是有相。不忘心八心。俱朱谤罪。又一人释。所以六心者。根对而言。不过有四心。一者不生横相。名为无相。二曾生横相。名为有相。相对为二心。一者曾生横疑。名为有疑。二者不生横疑。名为无疑。亦相对为二心。故有四心。所以六者。有疑分为二句。一曾生横疑。及至谤时。便言无疑。我实见闻疑。二曾生横疑。後忘疑。便言我见闻疑。就无疑中。亦分为二。一者无疑言有疑。便言见闻疑。二者无疑忘无疑。便言见闻疑。以四配前。无想有想。合有六心。问有疑心中。得作二句。第二有相中。亦应二句。何以但出有相。忘不出有。见闻疑相。及至谤时。便言我无见闻疑相。我实见闻疑犯起。答昔解此实朱谤。前言无见闻疑相。後言我见闻疑犯。前後相违。监故不出。是以但有一句。若尔第三句是中有疑。及至谤时。便言无疑。我实见闻疑。前言无疑。後言有疑。亦是相监。何故得出。答第三句中。单於疑根。前後相监。见闻不监。监不具足。是以得出。今有相中三根前後。具足俱监。故不得出。问监具足不得出者。若尔下第五章门无见闻二根。单举一疑根。往谤中第三心。不见闻彼犯。是中有疑。及至谤时。便言我无疑。我实疑犯。亦是具监。何以得出。彼此违负。实难消通。又解实亦应有。得失具谤。略故不出。若具足者。无相立二心。有想立。二心应有。八心上二家立义。並言理八。略故六也。今者正解。道理但六。並非二释等。就六中。单同後解。现六者是。谓一者无相不忘心。二有相忘想心。三有疑言无疑心。四有疑忘。五疑言有疑心。六无疑忘。问有想心中。但有忘想心。所以无有想不忘心。应作文言。不见闻疑彼犯。是中有见相闻相疑相。便言我见闻疑彼犯起。答略以五义。来证不成谤故。所以不出。一者若不忘三相。而言见闻疑者。则是口说。称心实故。岂得朱谤。以其谤假。口违故尔。如小妄。第二心欲发言。道不见要。不忘见相。方朱违心。故此亦尔。第二若有相心。朱谤犯者谤。便不藉虗朱。既假虗朱。故知有相。理不合出。第三朱上判。五妄下二妄语。不问境之虗实。唯取心虗结罪。若有相心。理合有者。心实亦犯。第四小忘六心。第二有相。不忘不朱俱违句。如彼见相。若还道见。便是实语。更不朱妄。故此亦尔。宁得成谤。第六小妄。开文主有。见想便说。尚不朱小妄。何得朱谤。据斯五义。明不朱谤。然言朱者。理在可恠。问若尔有疑言无疑。亦不朱谤。答无却横疑。则是虗心。朱谤故来。是以文言。是中有疑。便言我无疑。我实见闻疑。若尔我亦无却横相举。实报朱谤。答相犯上起。心是穴彻。一向是有。不知是非。故不得无之。以朱谤如人非人相等。岂可知是横起。故此亦然。疑是横起缘根。復是犹豫。通於有无。言我为见不见等。知其非实。故得无却。举实根。谤为此得。言有疑言无疑。我实见闻疑犯。如似人疑。有缘人心。故重於相。问无想心中但有无想。不无无相忘心者何。答无想忘。则有想不忘有想不忘。不朱谤故。此无相忘心。亦不得出。若尔无疑忘。则有疑不忘。何以得出。答无疑忘虽则有疑不忘有疑不忘。朱谤故相对。今有以防巧故。问初句是无相不忘者。所以文中。不言无相等。答不见则无相。何須言无相。若尔不见则无疑。何用言无疑。解言。无疑中得发言我有疑。故言先疑。不得发言我有想。何須言无想。所以然。若先有想。尚忘而朱谤。况今先无而須言有。故不对有。以言无想。不同疑中。得隐之朱谤辨心差別。防巧故尔。想不得隐。是故非类。又可初句根本不須言无想。及忘不忘等下五枝条为別前。故以有想等別前。据此推思。故但故但六心定心既尔。消文可知。无三举三谤。第一门竟。


第二无一见根。以闻疑谤。亦作六句。初不见彼犯。便言闻疑犯。问闻疑为有无。若是有者。可得独言一不见。然不应朱谤。若无故朱谤者。亦应言道不闻疑。何以独举一不见。答自下六门並实无三根。与前无別。及至谤时。举根多少。前章举三谤。須有三章。举二谤为別。次文烦中三异。单举一根。谤为异故。有七门之殊。论其理实。並无三根。今律文所以乃云。无一见根者。此据谤者。情不欲举见谤。欲以闻疑二根谤。故言无一见根。欲显己闻疑。是异望僧生信。治摈前人。是以律文就谤者情说。故言无一见根。不言无闻疑。然昔来有人。更作难作解者。非以初心。是无想不忘心。何处得有想心闻疑朱。故知不尔。自下同然。问第二句不见彼犯。是中有见想忘见想。以闻疑谤者。亦可无三第二心。为举三谤。不言举三想忘三想。解言道理章门中。三根俱无位。立一不见。今亦三相俱有忘三相。如何不得立一有见想忘见想。俱言一不见。三根俱是无。且道有见相。将知有余二且忘二。所以須忘者。若不忘二想。不朱谤故。问欠俱有並忘。何以但言一见想见者。答以互横相背。无起有上。立不见故。对立有见相。既一相不闻疑。故无闻疑相。忘闻疑相。如似无三中无三。故还言有三相。若尔为举三谤。何以言有三相。答彼据理说。今举谤情。故立多少防巧故尔。下句类然。如此解时。但有四十二句。更不烦作。多句二对。小妄同异者。此处六者。並是境心俱虗。以三忘心。入三不忘。作下小忘。初六中初三五而狭於彼。以无不触知故。望下此应广说。下六中初三五个是飜到二处。二四六境顺心违。与此个殊可知。


轻重文三。一谤比丘谤尼三谤下众就比丘文三。初句以四重法谤比丘。但使内无三根。莫问实自作遣使。皆朱谤罪。则上四十二中一一以语。了了重残。不了了兰。


第二以比丘法十三难事。内无三根。谤实比丘。了了重残。不了了兰。若实十三难人虽无三根。寘伏说着比丘想。故但得兰罪。不同四重谤人。然是污戒比丘故也。若於十三中比丘。犯五逆边罪。谤亦僧残。以教从理。同合摈故。若十律云。出血破僧。此二谤人得兰。余者吉罗。以名轻故。则是彼律。以理从教。


第三除此比丘下余篇谤人。以辨轻重。先解其义。三门分別。一谤覆说他。二自谤覆说。三在谤覆说。初门者。问何以谤初二篇。残提两別。覆之与说。同结一提。答谤据治罸。损境轻重。故有二阶。如谤初篇。治摈出众。故得残罪。若谤人第二行阿浮呵那。故唯犯提。论□覆说。初之二篇虽有轻重。同是坏众。覆据内堵。故覆俱提。说就外损。但闻麤罪。皆生深嫌。故说初二亦二。亦並提罪。亦可希数。初覆说希第二覆。说数故覆。说上二文。结提罪问。若尔何故下三谤覆说者。同得吉罗。答谤初二篇。治罚不等。故谤清降。译下三篇虽少不同。治罚轻微。故同得吉罗。若谤第五。还得吉罗者。极下罪故。问谤罪三阶。覆说二品。结罪不同。所以毀呰疑总。不受谏等。並通五罪。而得一品。提罪者何。答谤据治罚。阶差覆说。约堵不坏异。咸是就罪。故有差別。毀呰疑总。汎尔总境。不就阶差。又不专罪。如七法毀中犯。但一门岂得就。就独为差降耶。不受谏者。亦是不就治罚故尔。


第二门者。但前谤他。不前自谤。闻恶触讳。谁肯自谤。自说亦尔。若尔自覆义多。何以覆七。但一品吉。答此不就。


希。数須据堵。有多少中结。覆他堵多。自覆堵少故尔。第三门者。互谤覆说。以文唯说。一同当众。次辨谤尼。亦同前释。十中谤尼。但得吉罗。五分。僧谤比丘残。谤尼四众吉。尼谤尼残。谤比丘提。谤余众吉罗。理有境想。文无者略。不犯中说实者。谓说根实见言见等。

   

○假根谤戒第九


此戒要假实事。上有见根。取彼事见。以谤此人。见虽相当。事不相当。名为假如见言闻等。则是无根。前戒中摄。前言犯缘。悉同前戒。唯以假根为异。文筱圣前。故曰我等前闻。以无根法谤。欲明今是有根。故作是言。


戒本七句。一犯戒人。二瞋心。三假异分上根。四所谤境界清净。五以无根重谤。六自言。七结罪。


广解中上二可知。第四第六略不释。异分者下第三第五第七合解。异分谤相文。初明异分谤之犯相。二若比丘下轻重相。前文之中。五种分一。异趣异分如缘说。但假见根。略无闻疑。二若不犯下异罪以解异分。第三不清净下异人以解异分。四见本在家下异时。五自语下假向异罪中四旬。一解初二不犯夷。谤言犯夷。次二犯残。谤言犯夷。故有四句。亦可初四二句谓犯下六谤言犯夷。二三一对。见犯下六谤言犯夷。假於余六见。谓故言异分也。亦应类知。闻犯下六疑犯下六谤言犯夷。总为四六。文无者略。异人中四句。初二以不净上根谤不净净。次二句以清净上根。谤不净净。又文直言。以此人事。谤彼据理。並得通举异分三根也。异时但举见闻。本在家时。略不言疑。假向中局对闻根。以余二根非所对故。

   

○破僧违谏戒第十


自下第二护众教法谏戒之初。四门分別。一谏不谏別。二谏所为事。谓破僧等。三立戒多少。四明违谏轻重。并解举不举义。


初门之中自有三门。第一总別谏戒多少。比丘有七。尼便十三。合二十谏戒。然此诸谏。比丘七谏。则婉二众。便成十四。尼別有六。故二十也。


第二僧屏分別。大僧谏戒。僧五屏两。屏两通尼。余之十一尼违僧谏。若欲解释。僧屏二谏。六门差別。一设谏人別。二所秉法殊。三谏处不同。四谏事不等。五得罪差殊。六在戒多少。初门人位中有四。一人有道俗异。二具非具差。三就具戒中形殊男女。谓僧尼二众也。四约二报众数多少。谓一众多僧也。二法位但一。谓语法羯磨。羯磨一法。唯僧谏中有。若也止语法。该通僧屏。三处位有两。一作法自然。二小大差別。义可准知。四所谏事殊者。僧谏中事。悉是作犯。屏谏有两。一谏作犯。犯成方得罪。故不受谏戒是。二谏止犯言。了得罪故。拒劝学是。又更一解。不受谏戒。事通止作。以所谏事。婉七聚故。拒劝学一。专唯止犯。以不肯学故。又可拒劝学者。轻人不受训导。戒本非拒谏。以至文中不约心虗。实结罪故。如是解时。屏谏唯一。谓不受谏。事通止作。以所谏事通七聚故。则是比丘谏夷之中。除却此一。但有六夷。尼亦除一。故唯十二。两众令论十八谏戒。五得罪差殊。於中有两。一轻重多少。二结罪前却。初多少者。谓违谏之罪。若以名別。据究竟说者。但有夷残提吉。若通方便。以名往收。便有其五。更加一兰也。若以种及因果。分此五名。便有十罪。如夷残各不具。分兰故四。二提各不具。分吉则四屏。谏心实及违六众。故合有十。於此十六僧四屏。屏有一提三吉。违僧谏中夷残提二兰一吉等。然僧谏提吉心实结罪。余就心虗以辨。问所以心虗而有重轻。一解深防防限分故尔。又可违谏一二。故致夷残。夷残也兰。是戒残方便。故亦心虗。二前却者。屏约事成。以无众命可违故尔。如屏谏戒。说僧谏为。约作法分齐。故不就事。六立戒多少者。屏谏就通。齐是須谏。无问倚不倚。总立一戒。事宽立戒少。僧谏随事。故有众多事。局立戒多也。上朱六別。细於十一。斯对二破得具。此等下诸谏戒。於十一中。阙於初三。所以可知。


第三正解谏不谏言。若语屏谏。一切皆須。故文展转相谏。不受谏中。心虗结提。心实第五。乃至此中违谏之事。亦須设谏。故文中言。莫为僧所呵。更犯重罪。故知语谏通於一切。言僧谏者具四义者。有不具者无。言四义者。一性恶。二显露。三总僧。四傍伤。上三义可知。言倚傍者。前之九戒。条然是非。更无两监。傍伤圣教。是非先分。过显多识。何須设谏开示其人。此四戒等皆有倚伤。言说相似。滥理行二教。是非交杂。真伪难分。須设谏开示。是非晓悟。其怀异彼愚迷。弃思就善。舍耶从正。故須设谏。如初二谏戒。倚伤如来四依之教。唱说相似。执乞食等名同。故曰倚伤。污家[殇-歹+言]僧者。执六人同作而摈不摈。监第四戒。倚伤释种。轻凌诸比丘倚伤之义。此应广说。为如斯义。須僧设谏。阙者无谏。今问有无不同九残。所以不谏。盖同生罪之缘。所以僧残罪齐下四因谏而生前九作。便则结此。谓一切事中。具四义者。須谏违而结残余。无倚伤等。不假僧谏。但以事重直作则犯。虽可谏不谏。实残位同故。是以共篇。


第二谏所为事。一者总解。凡言谏者。一为人故兴谏人有迷悟二句。二为事故谏。事有已未。广说可知。二別解所为。谓是破僧下有正文。至彼当解。谤僧及恶性。易不烦释。


第三立戒多少。问前二违谏。立於二戒。余谤僧等。但立一义耶。答破僧事大。非可独立。要假主伴影向。方得成破。是以谏主不舍违。如结初当谏主时。四伴影助僧则设谏。开示是非。伴而不舍。故制第二。余则独成。故但一也。亦可离合多少。出在圣情。义非一准。如诵呪术及足食等。自他立二。余自他令涂摩身戒。自作教他。立於七戒。比丘七或。尼但一提。尼四可呵。僧一素美。故知不定。今此主伴有无故尔。


第四门。同违僧谏。众法处齐。此四便重。而不須举。则吒违谏。所以则轻。而須治举。一解前二破法轮僧。所为事大。僧谏心重。事谏俱重。故僧残後二谏戒。事虽非重。皆犯二罪。如恶行污家。犯根本罪。或得僧残乃至吉罗。復非理谤僧。犯突吉罗。过集积增。所为不轻。三谏不舍。亦结残罪。恶性拒僧。容犯下六。復违屏谏。恃己凌物。过集积增。三谏不舍。故亦残罪。下利吒说。欲不彰道。事非是重。又復口说。未犯根本。更无集积。所为轻微。故违谏提。若尔调达是主。破僧得逆。事真是重。违谏僧残。理则可尔。然四伴小罪。然是可忏。违谏应轻。所以不舍。罪同调达。又尼立伴。影向破僧。但合尘垢。不能毕破。事真是经。违谏应轻。所以亦残。又一人谏中。所谏之事。有七聚之差。所以违谏。一品提罪。以斯文证。未必就事轻重。结罪陟降。故今正解。就心虗实。故罪轻重。此之四戒。所谏之人。了了知己所作事。非僧谏者。是故违僧命不言。众法情过。是重违谏。谓残利吒说。欲迷情执实。谓己见为。是僧谏者。非不作故。违僧谏之。言情过轻微。违谏提罪。又以所谏。事证。如调达破僧非法相等。前三罪重。第四句轻。岂况违谏。宁不约就。心虗便重。心实则轻。又一人谏中。心虗提罪。心实吉罗。岂况僧谏。不就心之虗实。以明轻重。问所以得知此虗彼实。答此戒克言。我身灭後。可得名称。故知此虗下戒文言。唯是真实。余皆虗妄。故知不同。


次言举不举者。解言。举法难成。准祇文说者不然。彼名谏为举厚律。下文亦言。莫为僧所举。彼此俱同。本不須问。今所问者。谓问治举。举利吒说欲。有顺情义。恐多信受。举绝化道。今此二破到说是耶。明亦須举。所以不举者何。答若望应不应。如增二说。若据作法。如呵责辨。今此明谏。何次出举。若尔利吒亦尔。何以出举。答事相由故。以其言明随举。若不出所随之举。无以结能故。则出举以其随及违谏俱提故尔。此假明随。唯吉非残。故不出举。此谓理合治举。不須此明。若尔污家摈法。所以则辨。答为彰摈时谤故。相由故来。不二非取。无顺情义。故不須举。今言无举者。对於利吒。无第三举。非谓无前二举。又更一解。举为治取。前二破僧。分众而去。若与举者。非是对治。下二非眼。何以須举。故四违谏並是理。不須举別解。初谏亦有四言。一制言者有三。一不听破僧言。二須谏言。三结罪言解。初所以不听破僧者。僧众和同。义无乖净。理应详遵。犹如水乳。今反倚傍圣教。说相似语。或乱群情。堵僧断法。坠陷无辜。为恶滋甚。是故圣制。次谏言者。然调达倚傍如来四依八正。然佛所说乞食等。是生圣之缘。趣泥洹之远因。说缘为圣种。八正道趣泥洹之近因。是圣种然称法如谈。名为正见。而今调达说乞食等。以为圣种泥洹近因八正道。然说为非种趣泥洹远因。颠倒说法。是非支监。真伪难分。执情为恶。事是可愍。須僧设谏开示是非。冀彼改耶从正。弃恶就善。为是須谏。


次结罪言者。然彼僧众。详心设谏。明宣是非。晓喻其[怡-台+者]。开示令舍。而得固执己心。不肯从劝。违众情重。故结僧残。


二释名。耶法改真。分众□称为破僧。固执不舍。名曰违谏。


三次具缘。通缘如上。別缘如具五。一立耶三宝。谓是谏所为事故。二行化於时。若不行化。则无设谏违谏等罪故尔。三如法设谏。如法简非法设谏。简不设谏故。四因执己心。不肯从劝。以若从谏不成重故。五三羯磨竟。以若未竟。但结轻罪。故須言竟。四次阙缘。若阙初缘。亦是阙於第二不行取化则破僧。心息便□。下四单有。立取三宝。方便小吉。若阙第三。若不设谏。则无违谏。容违屏谏。犯於小罪。復得前二缘。破方便罪。若僧谏不成。知不成者。亦无违谏。正有破僧方便究竟之罪。若作如法之心。拒得兰罪。阙第四缘。若未白前舍。无违谏罪。有违屏谏。若白竟舍一兰。乃至第三未竟舍四兰。阙第五缘。类前可知。


自下释文。大段文二。同如初戒。然结戒中文三亦同。就缘起中文二。初至呵责已来。谏不孤起。必有所为。是以第一正明破僧等事。是谏所为。□有破事。耶正难分。須僧设谏。开示是非。故須第二从佛告已下秉法设谏。违而未犯。起有漏过。初文復二。初至不食鱼肉已来正显破僧。是谏所为。过状克显。具須呵责。是以第二众多比丘辨其呵责。前文有五。初至清净行来。出能破僧人。二佛在罗阅下教化世王。以为外境佛徒众。三以佛呵不付。乘此表心。从提婆达下墓夺胜位。害佛煞异。四恶名断利。別食同情。佛则制断。不听別众食。五则生此念下立耶三宝。破坏僧轮。


初人中文二。初出家之缘。二先度忧波离下出家受戒。修道克获。前文復二。初生念之由。大智云。父王见子朱道千梵志弟子。外相不美。则令释种中家別一人出家侍卫。故曰诸释出家。第二时有释子兄弟二人已下慨无出家欢师求度。於中文四。初明那律跋提猒俗之首。二时阿那律已下正明译释。受欢云集。方将诣诸圣。三各净洗浴已下进诣致。四白佛言已下正祈请度。前文有二。第一那律出家主缘。二跋提之缘。那律文三。初明在俗。俗礼自娱。二摩诃男下□己推让人有所归。五分那律是第也。三辞母而去。文三。初三请三抑。文言而况生別者。死则至贱。尚不欲离。况生可贵。何得听別。亦可死至难排。尚欲抑而不受。况生离我而听汝去。二母思念下设抑方便。三念已已下发言要抑。


第二跋提中二。初共相要劝。显己由彼。辞母出家。二时跋提下请停出家。毕己俗言。前文有五。一对跋提三劝三拒。二那律下以己要彼。则是释劝所由。三彼报言已下青要所以。四那律下申己劝情。五跋提下受劝辞母。文三如前。第二诸释云集者。问那律跋提相要可尔。余六释子忽亦出家。五分。此七释子。跋提那律阿难难提调达婆婆金鞞卢等。先立契要。若有所作。誓不相违。那律隣心。跋提不从。举要更语。遂则相许。二人申契。六亦折然。故诸释子俱並出家。第三进诣文四。一出城进诣。文言亦如个日者。以昔比今。二猒舍车服。以赏忧波已下不舍宝寻从。四时诸下俱往致散。第二白佛正情求度。


第二出家文三。一出家受戒。佛度五人。余三无缘。故余上坐度□。又止诽谤故。五分。八人並佛自度。故彼文言。佛则先度七人。後乌。大庄严论为佛强劝。先度忧波时。诸释子受劝。先度地为震动。憍慢山崩。故遣 波下明道克证。次拂疑通化。


第二求外訁中文四。第一化王子生信念畜徒众。文二可知。第二迦休已下目连白佛。佛则不可为彰。是应非真。文五可知。第三尔时已下重见神通。增信彼利。就中文四。一现通生信。文五。一改刑说法。二王子怖惧。三发言安慰。四请後本刑。五益增行敬。二厚得利养。三比丘白佛。四佛告已下制令拣心。有法喻令。第四摩竭王下嫉姤失通。求索僧徒。呵骂不付文四。一姤佛利重。退失神通。釜者器名。六斗四舛曰釜。二便作已下念索从众。三佛呵不付。四生不忍心。前得利养。顺情之重。今失通呵骂。违心之极。故生不忍心。


第三顽墓胜位中文二。初立二糸门。二时提婆下正作二事。则释上二。先释初门。害佛有二。初至不然害一人。就因辨权实。於中文六。一三立斗害佛。二佛念本缘。谓弥佉摩纳等事。三二人无因。念害不前。舍害见佛。四世尊渐渐已下圣慈说法。彼利悟道。五教还復道。破前立计。六到调达所已下白知駈摈。六中前二辨权。後四显害。以令此二人及多人入圣道。故五多展转乃至三十二人皆得初果。第二乘此悉言下就果以彰权实。初明调达有因。出血彰权。论云。佛有补鱼出血之因故尔。二众多比丘下显实。文四一比丘护佛。二从窟下问答所由。三佛告比丘下已胜诸怨。正明显实不須护。四告诸比丘下举五須护。显不須诸。以现作恶。後受苦报。故曰後自当知。戒据受体。见慧就解。言说显教。命谓耶命。法律外者。随行乖法。下五反说可知。此就不可断。以分因果。若取本期。咸是方便。


第二可差舍利弗已下差令说乃。释上第二门。於中文二。初令说乃。文四。一差令说乃。二乘疑请白佛为除遣。三奉差往说。为彰乃是调达。不忓佛僧。亦彰恶名。则是治罚远生。下文作得脱之缘。四大众已下忍不忍异。第二受教害父。文六。一受教害王。二发觉得实。三时守门下详评治罚。四则卫守已下举以启王。有可不可。一切沙门不应尽煞者。上已唱克。过非佛僧。不悦初言。何以故者。是调达教王害父。正应合死。而言不应煞故。是提婆等作亦不应煞。佛法僧治人。唱如死罪。不重加。故曰不应。五告诸臣下勑令赦过。六不平王言。


第四別食。文四。谓举过呵制。


第五立耶破僧。文三。初始以方便。二提婆达则往已下共伴兴计。立耶三宝。三时提婆达则以五法下以其耶化。诱诳新学。初始心中有其二心。一破僧心。二顽名心。文有其四。一生念之由。次正兴破念。次求名之心。次得名之由。第二中文四。初以名诱进。劝助己破。二时伴。三闻已下将恐不果。拒而不从。三提婆言下正明设计。立耶三宝。四时三闻达下谓必能破发言向顺。第三立计中文二。初立耶三宝。第二当语已下示行方执。前文後有三。初举正三宝。第二我今已下立邪三宝。我是邪佛亦有者。是邪五法。乐出离者。三开达等是僧。佛僧已知。未识耶法。故須第二尽形寿下正五。耶之法。別三相似。後二妄语。言同意別。故曰相似佛宝不断。假说言断。故是妄语。亦可前三若出不受。亦是妄语。以出所受。故言相似。後二若出所受。亦是相似。若不食肉。可不食菜腐烂药等。以出不受。故言妄语。苏盐着味。故令一断鱼肉害生。復同为一。十律五法尽形寿着着纳衣。受乞食。受一食。受露坐。受断肉法。若有比丘。受是五法。疾得泥洹。五分。五法。一尽形寿乞食。二裸形露坐。三不食鱼肉。四不食苏。五不食盐。祇。无五法。但改佛经律。累字暴句第等。三我今持此已下结成。然破第二当语诸比丘言。示行方轨。彰必能破。文三。一示行方轨。还举前文。对机而说。二人有违顺。三由此已下结耶三之功。心洺二解。圣位已去。理解决定。难可破堵。名为上坐。降斯已还。他分容破。故曰年少信受。又後一解。得忍凡夫。永不可破。名为上坐。自斯已还。自分不破。他分可破。故曰年少。成论。得生空已去。是上坐。于慧已前。有可堵义。是年少。


次第二呵中文三。一以□法之化。举以启佛。二佛告已下说正四依。显五法是耶欲。使比丘识达种正。三时世尊下先於呵无戒。正彰呵责。问众多比丘不呵者何。答言监相似。或彼所说。未审是非。故阙无呵知有法。故举白佛。次释第三今日欲断我四圣种。说四依。显五法是耶。耶法曀真。故曰断圣种。问上来诸戒。举过则呵。何故此戒先说四依。显五法是耶。後方呵责。答上来犯者。皆乃显群心。於呵无或。是以则呵。此说五法。蓝佛四依。言同意异。若则呵者。或佛所说。持增迷倒。莫知所趣。故先说正显五是耶。後方呵责。四圣种义。五门分別。一先说众行。二单律行法立四立四意。三行法。次第四行法开遮。五以正显种。能断圣种。


初门。法虽众多。要唯众行。言行法者。谓四依八正学之所依。生行轨则。故曰行法。言众法者。谓说戒羯磨。理顷详遵。同崇莫二。方能众法成就。网纳义立。轨朱僧益。故曰众法。所以須此二者。佛若尔说行法。无法可依。行何由朱。行真不朱。则迷坠生死。何然[打-丁+(百-日+ㄎ)]除恶业。终狭道益。虽有自行善朱。若无众法。何然拣受众徒。朱僧宝之益。故須众法。秉御辶化。今调达亦学如来。说此二法。一立五。以为行法。反破如来。四依八正。二者非法羯磨。以为众法。望反如来。正众法处。若比丘信受。始是信邪具足。破正义备。


次第二门四。一列数释名。谓衣食受药等是。依者冯也。此四非依。各为他托。故並称依。凭仗此四。资朱已行。故曰四依。又是生圣之缘。後並名种。二次定体者。若约事辨。四尘四大等是。若就行分別。顺本要斯缘中节偷。作与无作。俱是圣种。心论。唯取无作。盖望受中。要期说之。谓无贪善引心中所教无作。是无贪善性。又无贪邪二。谓少欲知足。今取知足为圣种。非少欲。以知足。於现境起。故现在不取一钱。难非未成转轮王。知足胜故。知足为圣种。三次立四意者。行藉资朱。事須将补。资缘虽众。略唯内事。各須两便朱四依。乞食及药。此二内充。衣与摄下此两外资。形須弊[(?*(乞-乙+一))/木]。明道藉学。故使外須衣处两別。又以四大病尔。病异故於内资。食药不同。合以内外通论。故曰四依。又後对治四种供养。故於此四。修知足行。是以但四。第四与头陀辨异可知。


次第三门。所言依者。无时不須。要故先明。是以第一依粪扫衣。衣死彰形。若无食充躯乌。然修道故。次乞食资道缘备。宜托处修道。故次第三依摄下坐。須药义希。故次第四卄就行之。次第不同。头陀先後杂乱。


次第四门。良由如来善达根性。称机授药。知足上行。报为资强。前粪扫衣。为分堪忍。不以为总。资身离着。有长道之益故尔。何故开着檀越施衣。次下人辈。报力微劣。若制同上行。不称根性。无长道之功。是以圣者开着施衣。资身受用。有长道之益。由佛开故。三人通得。依而修道。咸然会圣。故曰圣种。余三制开。类而可知。


次第五门。如来所说。四义故正。一慈心所说。原为益物。二善识根性。称机长道。三由识根性。故善解开遮。非但开於中下。若上行人无粪扫衣。受听着施衣。由此开遮。三品通行。俱能会圣。下三开遮。类以可知。四佛说乞食等。四能生八正。故说缘为种趣。泥洹远因。八正道是圣种。然能趣泥洹近因。称法而谈。故曰为正调达。不具四义。以之为邪。一恶心所秉。破僧求名。以之为种。二不识根性。无长道之益。三唯制无开。上行难朱。岂讫中下。宁不绝分。四多论云。调达说八正道。是泥洹近因者。说为远因。趣道反难。执乞食等法是泥洹远因者。说为近因。踰於八正入道。最速倒说法故。所以是种以此立起。行化於时。死法兴显。正法須论。故曰断四圣种。何等四圣出圣种。无数方便。说衣服趣。得知足者。谓叹上行。着粪扫衣。此有二利。弃同粪扫。然是贱物。毀其细软。离自会着。故曰趣得知足。二不为王贼贪夺。资身长道。有斯二益。佛所赞美。我亦歎说等者。谓开中下。着檀越施衣。亦有二益。一资身长道。二福利言。开遮通行。皆然会圣。故佛並歎。下三合说。无数方便。说饭食者。谓乞食。牀具者。谓摄下资身具等。医药者。谓腐烂药。此三上土所行。然生知足。俱然会圣。故为佛歎。我亦无数说饭食者。谓开中下僧及请食等。牀卧具者。谓房石室中资具等物。药者谓苏油等。有疗患之功。依此四法。然会於圣。故曰圣种。


第三呵责文二。初问自言文可知。二尔时下呵。呵中文三。初总举呵。二別列呵辞。三总以然呵。子中文三。初有四句。呵其所行所断。谏劝修舍。於中文二。初二句呵所行所断。故文言。汝云何以五法教比丘如上。此呵所行。次提婆下是呵所断。故曰莫断等如上。第二有两句。举前行断。谏劝修舍。文言莫方便等者。举前所行。谏令不行。即是断前所行。又言汝当与僧和合等者。举前所断。劝令顺行。共崇水乳。即是行人前所断。第二是故下然呵劝言。且对呵然。一是汝五非行化。破和合僧故。即是初三句也。二是汝断我四依。不同水乳义。故便是二四句也。以是义故。当堕泥梨故。亦呵汝若对劝然者。是汝断彼五非。不破和合僧故。即是反前初三句。是汝修行四依共崇。水乳义故。相反前二四句。便不堕泥梨。得大功德。故我劝汝。文无者略。第三时世尊下呵谏之益。


大段第二秉法设谏。违而朱犯中又三。一佛教比丘作白四谏法。二僧为已下奉命设拣。得增残之所。代应广彰。谏劝法用。显在辨相。结罪势便故尔。三尔时诸比丘下举以白佛。因兹广辨。谏法嫁通。被於一切。问比丘覩调达违谏。所以不呵。更有多解。上下有妨但是文略。


自下第二制广补略。问何以无痴人多种有漏等。答以明谏法。婉通乘势亦略。上来结戒相竟。


自下说戒初明戒本。第二广辨戒本。文五。初明谏所为事。二彼比丘诸善比丘屏处谏劝。三是比丘固执己心。不肯从劝。四彼比丘下众僧设谏。劝之令舍。五不舍者下朱违谏。初句文二。若比丘者出犯人。则是所谏之者。二欲诸已下正明破僧。谏所为事。欲堵者牒前始心方便。方便已下牒前立死三宝。坚持不舍。彼前行化屏谏。文二。初举上呵谏中初三句劝舍。故曰彼比丘应谏乃莫方便等。二大德应与已下举上呵中二四劝同水乳等。然诸大德行虽有別。所禀师同。学法无二。理应和同。而无[叶-卄+日]相。犹如水乳和合相得。故曰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亦呵水与水合。乳与乳合。故曰如水乳合。第三句是比丘者。谓诸善比丘如是谏时。谓[哎-乂+又]诸善比丘屏谏之时。坚持不舍者。谓调达比丘执心拒劝。第四句三谏舍者善。闻则从顺。止不破僧。一无违谏僧残。二无破僧兰罪。离斯二乃。故曰舍者善。问其实白四。而言应三谏乃至三谏舍者善。答谓取白及二羯磨。故曰三除第四谏。所以尔者。一犯不犯位分。前三未犯残。说第三竟犯残。二轻重別。前三犯兰。第三得残。故言三谏舍者善。以未犯重犯残故。据其道理。实是白四。又尼殊文言。犯三法应舍者。谓乃三法不舍者。入犯重位。故第五句结罪。


自下广解戒本。就比丘犯相中。具解上五。一解谏所为事。二若比丘解上屏谏方法。三若不用语者解上拒屏谏。四应作白下解上僧谏方轨。五从第三羯磨竟下解结罪轻重。第一文中比丘可知。二谏所为事。但牒始心一句。欲[怡-台+者]二字未释。先解和合僧。以二法解和合用四人等。众义以释。谓僧正以众飜僧。故云僧者。四比丘若十乃至无数和合众以番僧破者已下解前[怡-台+者]字。一举破语数。故言十八。


二列名解释。三是为者结。四住破僧者。嘱当能破。行死法然。


第二释中。法非者者。八正真直。然执生正解。是泥洹之近因。名法调达。说为非法。五死不能。执生真解。是非法说。以为法律。非解者在说亦尔。犯不犯者。夫言髮抓。佛制势剃。而今调达。谓髮抓有命。若不剃前。说为不犯。如心念作恶。理虽有违。凡夫未制。名为不犯。调达说犯。轻者遮乃。调达见堵树叶堕长寿龙中。便言。煞一切草木。其罪最重。初篇业重。一形永鄣。以见須提初作。不得重罪。则言一切盗婬。悉皆是轻有残者犯下四篇。非是永鄣。是其有残。说为无残。无残者。谓犯初篇。永丧道牙。字曰无残。说为有残。母云。麤恶者初二篇方便。若身若口无惭愧心犯。得重偷兰。名无麤恶。说为非麤恶。提罪已下及余兰等。皆非麤恶。说为麤恶。常所行者。八正五法互说制者。谓五篇禁戒。金口吐宣。名之为制。说为非制。非制者。即五法非佛金口。名为非制戒说。以为制说者。四禁是重。余是轻此是正教。名之为说。佛为非说。重轻倒说。此非佛教名非说。而说以为说。若明了论释律中。佛说有十四。然破僧和合。此中非法者。五耶道分法者五正道分。毗尼者三正道分。非毗尼者三耶道分。罪者乃如来所立。前非罪者随顺如来所立。制重者有二。一田罪重。二田前重。轻者亦尔。各各学处。应知轻重。言有残者僧残等。无残者四夷。不可治者四戒。十三中随一一。若已犯二边。不可知僧所立最恶。灭诤羯磨。如此等飜此。名可所治。麤者有二种。有由犯意。有一由罪。飜此名非麤。论云。非如来说。非如来教。彼说是如来说。是如来教。是如来说。是如来教。彼说非如来说。非如来教。三藏解言。如来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缘生二十二根等八万法门。对治众生烦恼行。以此法门。今其观察是如来教十二部经。如此文句。是如来说。彼□反说之。论云。是如来所作及所习。彼说非如来所作及所习。非如来所作及所习。说是如来所作及所习。解云。利益众生事。是如来所作。入定现受法乐及常威仪。是如来所习。彼亦反说之。此下两双四句出律。阿毗达磨中。並律中十四。合有九对。若准彼文。以驱此律。如来教如来说似当此第九说不说。如来所作所习当此常所行非常所行。以上十四中无此二。故人言十八。亦似合说。


次第二屏谏文举四众。理应通七。以不別秉法。故第三若不用语者。此拒屏谏。竟得何罪。答此但吉罗。以无众法故。又所谏人破事未成。违谏未满。要待事成。揽吉成提。问若违尼等屏谏。为得何罪。答文中虽无。义应吉罗。此中上下四重因果。一破僧。二违比丘屏谏。三违六众屏谏。四违僧谏。此之四重。起虽先後。四因具显。果但结残。余之三重。文不在此。若以因望果。残之一种。四因中後。四果中前。余兰提吉。等四因中。前四果中。後以约法。事不同故。四因前後。其位还四。及论得果阶级。唯两兰等三果一时得。故其谤僧等因果。次比第四众谏如文。


第五若不舍者下结罪中文二。初自作违谏轻重。二教人轻重文有二。初结违谏罪。二一功未白下谏所为事。未作谏前。但有逆方便吉罗。前文中两。第三羯磨竟残者。具缘朱重。若白二羯磨竟舍者。三兰下阙义。诸谏同然。问第三竟时。得僧残者。为揽因朱果不合。如五分。但藉前方便。叶思势分。相资令後心之业。次第增着。得僧残时。犹有兰吉。前須忏悔。以其业思轻重不同感果有异。故不相朱。此律所明。但但使作恶。生生有罪。如生福文证。步步有福又得。多论。如欲盗煞。步步偷兰。此律亦言羯磨竟。三偷兰明因中为罪。然得果之时。览因朱果。故下律文白未竟。有吉罗作白竟。直结偷兰。不言別有吉罗可忏。乃至三羯磨竟。朱僧残时。不言別有三兰須忏。故知因虽有罪。以因朱果。又祗云。揽一切偷兰。以朱僧伽婆尸沙。又多论。前突吉罗变灭。以成後果。故知三羯磨竟。揽四偷兰。共前一僧残。问文中但言二羯磨竟三兰。何故揽四共来犯。答祇云。揽四准此亦尔。问前三偷兰。要违白羯磨竟方兰。未竟吉罗。类於前文。第三未竟应吉非兰。答兰用吉朱违白竟得偷兰。其因宁重。是以作白未竟。但得吉罗。第三竟时。果是僧残。因宁得轻。又後隣近重境。藉势相资。其业转重。为是第三未竟。即得兰罪。不类於前。又欲为吉。因果同名。过故兰。用吉。朱不同吉罗。极下罪故。还用吉朱。自有因吉罗。朱因吉罗。谓利吒白朱竟吉罗。朱白竟吉罗。自有因吉罗。不朱因吉罗。如白竟吉罗。不朱初羯磨吉罗。以法隔故。又後俱作波逸提因故尔。文言舍者三兰。非是舍心。有是兰罪。申前方便。违谏而起。以其後心。名前心罪。故曰舍者兰。一切未白方便欲堵等。乃至不舍。一切突吉罗。谓始心行化等俱吉。故言一切。亦可随时长短。乃至未羯磨前。故曰一切。乃以氏文。故知收在。伽论。教人文三。一比丘教。二尼教。三下众教。应有谏作谏相法相五句。如祇文。有诸谏类然。文无者略。余众类说可知。


不犯中初语时舍。通开三种。谓不犯吉兰残等三罪。故次非法別等五及非法非律。犹七中初非六非等。谏法不朱开。无偷兰僧残二也。亦可开三。若彼恶友等为於益故。开无破罪。即无违谏。又六非开者。以诸谏等罪。属於別人。故用僧非。以开別不同。於下减耳诸度人等戒。罪属於众僧。故用別事。以开僧如文。信父母诸皇大臣等。

   

○助破违谏戒第十一


众僧作法。谏调达时。四伴別向。助成破僧。僧寻设谏。拒而不受。故曰助破违谏戒。


別缘有六。一调达作破僧事。二如法设谏。三遮僧设谏。助朱破僧。四僧众如法。訁此助。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此等六缘須意可知。阙缘比说可解。分文如前。今就缘起中文二。初至呵啧已来。助来破僧。谏所为事。二告诸比丘下秉法设谏。违而未犯。前文復二。初至忍可正明四伴影向提婆助来破僧。二诸比丘闻下呵所不应。此戒既尔。诸谏悉同。下不復科。初文有三。一牒调达作破僧事。二时诸比丘下牒前众僧谏劝调达。三时提婆达下伴党影向。助成破义。正谏所为事。问前戒比丘不呵。此所以呵。答前戒未达是非。故阙无呵佛说四依。又谏调达讫。是非既分。呵亦何爽。违谏犯中亦三如前。问四伴助伴僧位已上如何後谏。答如別人求僧。僧所酙量。唯別作故有八难。但至三人。不得至众。又众行治罸。七羯磨等理亦別行。故下文言。僧举僧是为非法。此等要別。又有容得。为僧作者。如灭诤中。直据圣教。刊定是非。众亦无如。又如此谏非治罸。又別不求僧。直是破僧事。大众详劝。止修为多。人设谏亦容得。或可如是。又可此是出其谋法。不分众別。据其道理。要必別谏。如祇十二律差人自恣文言。某甲某甲比丘。岂即合差。此亦如是。任情所存。


戒本五句。一谏所为事。二彼比丘下屏谏方法。三是比丘下拒谏。四僧众设谏。五不舍者然罪。初谏所为事。文三。一总明其人。助破僧者。二伴党党数。三正明助破。文两。一劝僧莫谏调达。二此比丘下释劝僧言。所以我今劝僧莫谏者。以人如法。是故初二句人如此。提婆达发言有轨。故称法语。復能灭恶生善。故曰律语。次二句法。是故然今我等庆遇所闻。故曰喜乐。称合道理。安心从顺。是故忍可。二屏谏文四。一领前谏辞。遮其影助。二然此已下人法俱非。显影助非理。三大德莫欲已下是非相对。劝其舍弃。正是谏辞。所谓谏舍助顺。劝崇水乳。四大德下明和有益。释其劝言。广中具释。初句三中。一人。二先解。第三助顺已上有顺从义。故印可调达。岂非从二种顺从。咸須设谏。三伴党下。却解第二伴党之数。无共兴谋。名为伴党。要四人已上始成耶僧。若佐成群侣。名助伴党。若一二三。若众多。此二伴党。皆須设谏。祇中四句。见异说同。见说俱同。此二須谏。见同说异。见说俱异。此不須谏。余文悉同。

   

○谤僧违谏戒第十二


制戒言有六。一解所以听依聚落意。有其二意。一有待之刑。假资方立。須衣鄣形。食以充躯。济身长道。为朱自利故。二为益施主。僧田行施。获反报之福。二不听污家恶行者。克依聚落。广兴诸过。身非威仪。即非自利。四种污家。堵彼时人平等。净善之心。亦非利物。故结其罪。三須摈者。为过情深。内外俱堵。若不治罸。永无改愆入道之益。又增俗人以非为是。故須治摈。除其二堵。四解谤。僧言倚傍。六人同作。祇云。三闻达多摩醯沙达多。走至王道聚落。迦留夷阐陀逆路忏悔。此四不治迹涉爱增故。五須谏言。既有治不治。似有爱增。相监难分。須僧因理。谏彼显己。内无怖瞋之言。六解结罪。言众僧自理谏彼。是非理分。固执拒劝。三谏不舍。故结僧残。


释名可知。


別缘有七。一作污家恶行。二心无改悔。三作法治摈。四非理谤僧。五如法设谏。六拒而不从。七三羯磨竟。阙缘谁说。若阙初缘。全无轻重。阙二直有污家等罪。阙三阙四同於阙二阙五。谓作七非。容得七位兰。结当位中未阙缘。或一二三兰。诸谏□阙。如法谏缘。准此阙六七同五。余谏阙缘准此。


制戒缘中。文二。初至呵责来。非理谤僧。谏所为事。二告比丘下秉法设谏。违而朱犯。前文復二。初非理谤僧。二时舍利下正明呵责。前文有三。一至呵责来。污家恶行。谤之缘起。既自他两堵。須僧治摈。是以第二告舍利下作法治摈。三阿泽彼下倚傍谤僧。前文有二。初至戏咲正明作污家恶行。二时有众多已下呵责。以此四法。堵他俗人净善之心。故曰污家种种不净之业。秽污恬浊。又得恶果。故曰恶行。为此二乃。近者目嘱。故言亦见秽向盈流。遥者耳飡。故曰亦闻。但明恶行。略不列污家。在辨相中故。所以无比丘呵者。佛既听依聚落。今顺教起乃。若輙呵者。反生诤竞。见此无益。故阙无呵佛。何以遥呵者。将欲就彼聚落治摈。作俗生信。若唤来呵者。终归須请。为是遥呵。若尔可摈竟谤僧。不須更治。何故且遥□。答远表谤有三时脱。若未摈谤僧。犹須彼治。故亦遥呵。亦可宜闻。


第二摈中文二。初讫三迊而去。佛立傧法。以付身子。二时舍利下奉命行罸。前第二文六。一进诣羁连将五百人者。五分。为怖前人令调伏故。祗云。阿难将六十比丘。二阿漯彼等求其外护。诽谤二圣。三舍利弗下乞食充躯。二轮教化。四居士见下承教诽谤。未受训导。五即为已下调伏生信。遂无影护。六尊者已下正行治摈。


第三谤僧。如文。身子亲为他谤。理不得呵。□但举破佛。


第二设谏起过亦三。如前文言。若已摈者。作摈竟故。正与作摈法相应。故曰若摈时。始欲作法。谓摈家方便。故曰若未摈。於此三时谤僧者。莫问傧法。竟以未竟。告須设谏。是故列此三时谤僧。


戒本五句。一非理谤僧谏所为事。二从诸比丘下自理屏谏。三是比丘下拒屏谏。四彼比丘下僧谏。五若不舍下结违谏罪。初文有四。一犯人。二依聚落下正明起过。自他俱堵。三诸比丘下牒过駈傧。四是比丘下非理谤僧。谤僧辞者。谓不治逆路者。名有爱惧。於走者名有怖。谓僧瞋我二人名有悉。此三皆非解心。所为不达。治罸之方。名有痴有。如是同罪下显己谤言。二屏谏文三。一谏莫谤僧。故曰莫作是语等。二而诸比丘下明僧自雪己心。故曰而诸比丘不爱等。逆路忏已。无罪可治。名不爱走人不现。後不得治。名不怖。汝等二人进不忏悔。退不巡走。身过俱现。理合治罸。名不悉。善达治摈。故名不痴。三大德已下推过属彼。故曰大德污家等。下三可知。


广解五句。初句四文中俱解初二。比丘可知。污家文三。一总举四数列名。二云何已下一一举释结。三三是为已下总结开中。初开无违谏轻重等罪。二若与父母下开无污家恶行罪。

   

○恶性拒僧违谏戒等十三


制意有三。一制恶性不受谏意。人非性智。义无独善。要赖善友在相。匠导方能。离过修善。有出道之益。而今阐陀迷心造非。不自见过。他如法谏。理宜从慎。方復倚傍胜人。尊处其己。□望人师敬。反欲迬众。非分自处。情过深厚。是故圣制。二須谏意。有四种人。咸須设谏。一年耆宿德。二久居众首。三薄学浅识。谓智能过人。四共胜人参居。今此谏戒。正当第四人。然法由人弘。人能通法。德人怀道。明达取舍。理宜冯仗。请决进否。是以圣教劝依三藏。开导迷愚。以成谘训。而今阐陀内实无德。闻劝不受。反倚傍胜人。恃己陵物。言佛是我释种。法是我家佛所说。我是佛法根本。我应教诸大德。大德何用教我为。言说相似愚迷。谓是須僧设谏。开示是非。有德相谏。理宜慎从。改迷从正。弃恶就善。是以須谏。三结罪意。众僧详谏。劝依三藏。在相受语。是非见分。不肯从慎。故违僧法。情过是重。三谏不舍。故结僧残。


別缘有六。一自□身不能离恶。将欲作罪。二诸善比丘如法劝谏。三不受劝导。恃己陵物。圣人师敬。四如法设谏。五拒而不舍。六三羯磨竟。


制戒缘起。文二。初闻谏不受。恃己陵物。谏所为事。二告比丘下秉法设谏。违而成犯。前文後二。初起过。二呵责。过中文三。第一先明不受语。二举多喻二合。三是故已下结拒谏意。就初文不受谏中二种。持戒慎理。若物名好。二种犯戒。违理起非。名恶大诸。莫语我二种好恶。此明拒谏。我应教大德者。倚傍胜德。望人师敬。二何以故者。释不受道理。次二喻者。水喻行教。有资润之能。风喻化教有靡草。草用。见论云。佛是我家佛。我将佛入山学道。不见长老一人侍。从佛得道。已说化行二教法。是我家法。以佛所说理行二法。摄受汝等庶姓之人。依附我家佛法。如似风水吹飘草木。聚在一处。我是佛法根本。故我应教汝等。汝等依我佛法出家。何以反教我为。见云。为轻陵僧众。不受训导。不言僧是我家僧。结文可知。设谏文三。准前以说。


戒本五句。一初至莫谏我来明谏所为事。二彼比丘下比丘屏谏劝相受语。三是比丘下拒谏。四彼比丘下僧谏。五不舍下结违谏罪。初谏所为事。文三。一出能拒人恶性不受语。二於戒律中下诸善比丘如法呵谏。三自身已下不受训导望人师敬。文四。一不受劝导。二言诸大德下汝莫语我。三我亦不语汝。四诸大诸下出不受道理。谓恃己陵物。又引契经。但自观身行等。故言且止也。屏谏文二。一先谏前人互相受语。二如是已下显谏利益。相受语故。道根日进。故称增益。将为前恶。谏令不作。故称相谏。未修善方便。令生已兴诸善。修习增广。故曰相教。已起恶业。方便除遣。故曰忏悔。各彼此互为咸称。展转谏言。大德前止作二持。所以成者。良由义知识等。互相匠导。如何大德。不德受语。问经中佛说但自观善不善。云何此中展转相教等。多云。佛随时制。教言乖趣。令不相违背。若见前人心有爱憎。发言有损。故云但自观身行。若见前人内有慈心。发言有益。故言展转相教。又见前人少闻无智。出言无补。故云但自观身行。若多闻有智。言前有益。故云展转相教。下三句可知。


广解戒本五。即为五文。其事如是者。实谓己所行。是无其情过。亦可我实应教汝。故曰其事如是。


●二不定义五门分別。一来意释名出体等。二与诸篇罪。初二同异。三解二不定。不入篇聚。四此中义有三毗尼。与七同异有无。五增尼有无。


初门有四。一来意。二释名。三辨不定所防过□。四约就人处。以辨通局。


初门来意者。若也通论。五篇能治。皆有防非。齐称为戒。故下文並言。最初犯戒。与比丘结戒等。若据身口进止。咸有法式。皆名威仪。故上文言。非威仪等。今且位分为两。前二所防乃麤。能治称戒。下三犯细。能治威仪。今置在戒下。威仪上者。为彰可信女人得。通举七五。上收於戒。下舍威仪故尔。是以十律忧彼问。所信举下四品罪。得在不定中治否佛。答言得。


二释名。释名有三。一释二不定名义。二彰以具多罪。故成不定。三对其篇聚。摄罪尽不尽。言释名者。昔来解言。屏露两殊。称之为二。是中四法。有无揩准。字曰不定。言四法者。一犯不定。谓或犯夷。或犯残。或犯提。或並犯三。或得犯二。多少差殊故。二举不定犯。既不定可信。称事而举。故亦不定。三自言不定。举既多少。自言引罪。宁容一准。或可自言不犯。四治罪不定。若自言夷。灭摈治之。若自言犯残。別住治之等。乃至若不自言引罪。罪处所治。故曰治罪不定也。今解二不定者。准明了论说。云何名不定。既对可信。举来至僧。未定分別。僧亦未得定结其罪。故曰不定所言。二者谓於屏露。且对二坐。一威仪中屏容犯七露或犯六。今举者直言见与之坐。然僧虽得可信。此言於戒。七罪六罪名四无准。中未得定结。故对二坐。言二不定。若也具约余三威仪二行二卧等名。或七罪六罪名四无准又未审决。便成八不定。五可並言二不定。则是四对二不定。今据总语。但言二不定。此律文中自言所趣处。则是行威仪。自言到处威仪。自言坐。坐威仪。自言卧。卧威仪等。又十律言。云何名不定可信。女人不知犯不犯。不知何处起。不知犯名字。但言我见女人。是处来去坐立。亦见比丘来去坐立。不见作婬夺人命。触女煞草。过中食饮酒。如是露事不决定。故名不定。如此二文亦亦对四威仪。说云四威仪。七罪不定。故了论偈云。能善简择罪三角。释曰。此二或名三角。或名三道。此二是二不定。名诸罪三角三道。故不定者。於此中诸罪不定。譬如不定聚。能通一切罪中。故说不定。三藏释言。言三角。角者聚义。聚有其三。一定聚。二不定聚。三定不定。聚言定聚者。若可信女。见行婬事。及摩触等。此是定聚。言不定聚者。谓可信女。但见对坐举以白乃是不定。所以尔者。然此坐时或已犯婬。後方乃坐。二乃是犯兰。或乃五六语。取与左衣。乃是犯提。取尼食等。谓犯可呵。乃犯夷事。或己触等。乃是犯残。或方趣上。或不应坐语。犯突吉罗。既含此理。今但言坐。岂得定结。要須穷捡。方落篇治。是中未审。故称不定。捡问之治。須唤比丘及以女人。各处问之。若语相应。如比丘治之。若不相应罪处所治之。三定不定聚者。如见治病平脉鍼灸等。事事虽似定。谓但治病。而罪亦容不定。以其未知意趣何事。此三聚中。若罪在初聚。乃是其定本非不定。以後二聚未得定结其罪。故有不定。二坐克尔。余三类然。乃是屏处。约四威仪。二十八罪各四无准。露四威仪。二十四各四无准。落余二聚故。是诸罪中並未得定结。故曰四对二不定也。或言三道。道是通行之处。若罪行初角。名为定道罪行。第二角乃不定道。若罪行第三角名定不定道。似如三聚中不定聚人。故论言。譬如不定聚。第二以具多罪。释成不定者。论云。後次此二不定。是诸罪因故。一切罪彰。聚说缘起。所生诸罪。於中悉具足。故此重解二不定名。此之二处。何因不定。以斯屏露。具生多罪。既容多罪。则举之时。有四无准。露下二聚未有决审。宁得定结。故使不定。言罪部者。五部罪[仁-二+弓]。篇是聚者。谓七聚说。谓五种说戒。所防之罪缘起者。谓八缘起所生诸罪。如从身不从口意生等。谓此等罪於二处中。並得具生。生既如是。故容不定。


第三门者。问此三二处既具生多罪。对於篇聚。宽狭如何。答罪虽七五。非是数足。以其不通二百五十故尔。谓於爱染举分。及对女境。招外讥等。为所信举者。落下二聚在此不定中。拣如违谏等。长衣鉢药別众食。輙教授不拣耳听。减年受戒等事中。不相开涉者。不定中无是。谓罪足非数足。故论言。有余师说。此二不定。似律本义。以数少不得。如律本义。则是此略彼广。若人能引略入广。谓以不定中罪之篇聚相应。或谏广入略。谓举篇聚义中。入不定相应。若能如是引略广。拣广从略。是人於律则明了。


第三辨不定。所防乃然者。昔解举屏。录三罪。初不定体。若癈处论罪。罪则是定。癈罪论处。处亦是定。举处录罪。得言有不定之举。露录二罪。为第二不定。义亦如前。所以知用三罪二罪者。以三处求故。又云。准多论亦尔。同三罪举思。轻重各异。如何来三以为一戒。合二为一。若尔岂所要待作夷残提方妃初戒。作於残提。始违後戒。若犯一即违。何待具三。又後上言。收戒威仪。故安此者。为彰可信。得举五篇。克理通五。何如不言总以五罪为屏不定。以下四罪为露不定。但言三二耶。又引多论者。义後不尔。多论文言。佛坐道场。已决定五篇。戒轻虗通塞。无法不定。所以言不定者。直以可信。不识罪相轻重。不识犯名字。但见共女一处坐。不知为作婬事。为作摩触。为作麤恶语。为乃五六。故言不定。观此文意。亦不专以三罪。以为所明。直解不得定结之义。与十律文同。又人言以非法。自言为所明。又以众僧治罪。不如或言疑似。如□第义咸是刀。刀非见正理人语。並不烦破之。今辨正义。论於二处。四威仪中为可信女人。举事告僧。僧众既闻。应須穷捡。於屏二十八。露二十四罪。中未获实者。是所防之过。无別罪名。离染清净。不於二处行住坐立。是能治行。若尔三罪二罪岂非罪名耶。答此是所捡之事。若未获实。摄在不定。定即篇聚。非此所收。今此所明。制令捡审。既言不定。何有罪名。若尔如何是戒。答戒经二种。一随事立制。是故名戒。论篇聚等。是不定未定不立彼篇聚戒中。故自言是非中。无二不定。以彼约定罪。以辨自言是非。故世二随事禁勒。不制罪名。亦名为戒。论二不定。亦在戒摄。问所以是戒。而无罪名者何。答既就所捡。犹未能定。何得於此不定中。復制定名。名即定故。然以戒故。广略十五。具有二不定。又云。最初犯戒。自今结戒。得十利故。又增二中。制戒之利。有二不定。又如五戒十戒。未制罪名。岂非戒耶。今此不定。以能禁防。离此应須捡据事故。故得是戒。


次第四门处人通局。但处有其四。谓僧尼俗处。及非上三。於离见闻屏等是。然就缘就俗处。未知余处。竟後如何计其道理。类亦应同。论僧尼住处中。可信举告。亦应落在不定中治。今局执文。但对俗处对人辨者。文唯俗人。故得不定。比丘达名种故。故无不定。约亦宗说。若就多少。亦於不定。即是或有或无。此义不尔。若随事多少生不定者。此亦是定。以随前事。多即举多。少便举小。故非不定。不得就此以解不定人六。解言。不定者只以犯戒多少重轻无准故。於不定未达名种。未得定结何罪。故曰不定尼及俗男。亦或不定未必专在俗女。且据缘说。


第二门辨甚。初二者僧屏三露。二还对篇中五罪以诤。初二不于余罪。今释初二。异於昔解。何者是也。若就所捡三罪二罪。是其第二如二三篇。与此不定。以其人是一故。然彼篇中已制初人。明知不定。从若获实即当第二。初夷亦尔。若取应須捡。穷使定而未能定。名不定者。此是初人。对此已前。未有犯故。故使文中。最初犯戒。故此初二比於篇。然见不同。条然有异。问此初人所以无开。答若就所捡辨者。真未定得其犯。开何所开。又约应須捡挍。是其初者。亦要穷审。捡挍便定。是故无开。以其所捡。是第二故。


第三门入篇不入者。真知体殊无乳犯名。明不入篇聚。然是戒故。須问清净。谓須问言。於屏露处四威仪中。无有可須捡问。佛不以若未定。須为定讫。得与同说。故问清净。问所捡之罪。理通七五。今若嘿妄为三罪二罪。举名捡问。有嘿妄去。余亦有耶。答嘿妄吉者。从问缘生。此处既[哎-乂+又]。三二问者。可有嘿妄。余不举名。明有毡无其嘿妄。以无问缘可违故。又此生嘿者。谓於三二应須捡问。而生嘿妄。非此三二自生嘿罪。生则定故。是以但有二处犯嘿。非三处犯。


第四门毗尼同异者。二不定中义。言有三毗尼。谓如比丘治。即是自言毗尼。如忧婆私治。即是罪处所毗尼。此二毗尼要假三五现前。故須有现前毗尼。所以无余四者。慢念不痴。清人破谤。用二毗尼。以灭於诤。可信女人举事告僧。本欲谤。亦不诤竞。何用忆念。不痴多人语者。定理耶正。以灭於诤。俗人举事。不详理之正眼。何用此为草覆地者。为诤轻重。此中举过。本不生诤。约不配引。何用草覆。就此三中。但是通名毗尼。本无罪可灭。无诤可殄。如自言中。但引上三。不下二。下自言中曰。一引下三。不言上二。彼取自言忏悔。能殄於诤。故乃出药。若举上二言。未则殄故。且言三下。是非中具引五篇。通俱相似。若罪处所前引後违。故宜治罚。若令不引。亦罪处所望女举罪。义同前引。一向不引。义同後违。故亦治罸。多论。初言尔後言不尔。或言不往不作。並实不见。毗尼故下文言。若不自言。所趣向处。乃至不自言。作如忧婆私治。则是一向不引。亦須治之。下七毗尼前引後违。作罪处所。若一向不引。大众後不知者。要待自言。方得治罸。以不前圣人。举通凡圣。故不得义。同前引一向不引不得。义同後违。故不相类。现前毗尼。随配此二。亦是通名。


第五门僧尼有无。一释比丘前三後二。故有不定。尼前戒二。後戒但一。故无不定。此未必尔。屏七露六。岂此但就三二以辨。可以当时事一日一就。三二以论。则使可信举七。如何治躯。又解佛前举罪。男女二众造相监察。见乃須举。使无造作罪之地。如大僧有犯同徒举。乃若女众见亦須举。自然尼弟子恐违敬。不得举师。是以可信俗女。倾尼举罪。由俗圣女。多喜得实。又不识名种。致有差殊。故使比丘有二不定。尼若造之。出家男女二众得举。既举义备。何須俗男。倾僧举尼。有不定义。故无不定。此或容尔。又有一义。尼无不定者。以前伴故。论若被举。僧问有伴以不。若言无伴。先治独罪。恐治独故。便应引伴。伴则定故。亦或无犯。进退有妨。故无不定。


次释文。前戒意者。多论。一为止诽谤故。二为除鬪诤故。三为增上佛法故。出家之人理宜迹绝尘染。为人天所崇。以道化物。而与女人。屏说非法。上违圣旨。下失人天敬之心。四为断耶道恶法次第故。释名如上。


別缘有五。一屏处。二人女。三无第三人。四於四威仪。说非法语。不见实事。五所信告僧事。未决审具。此五者入不定捡。下戒亦尔。但露处为异。阙缘比说。毗舍见乃。所以不呵者。既信乐之人敬护佛法。云何得呵。


戒本四句。一其非法语犯不定。二有住信下举不定。三是坐比丘下自言不定。四如住下治罪不定。此四无准中各含四威仪二十八罪。为是此四成不定义。下戒亦尔。二十四罪各通其四。


广解戒本。则为四文。初文六句。一一释女人者。祇云。若母女姉妹亲疎老少在家出家。二住信乐下解第二句。三若比丘下一句解第三自言不定。四若比丘下五句解治罪不定。此二不定应对坐中七罪六罪。在引不引。余三威仪亦尔。然由可举信。坐威仪故。还约此总举。一一威仪。在引不引。理通七罪六罪也。


释治罪中。昔解初句不举上四。泿引前四。本举第五。不引第五。此不必然。今见与坐。举来白僧。余三威仪理亦同尔。故今总四威仪。並含七以说。虽文中別引不引。但使有不相当。未得天定者。如斯等类。乃須穷捡。名种使定。非谓举一。不举四等。余句类尔。唯约不別多少有无罪处所治法。文中自言。作者未必唯作夷事。此言作者。通四威仪中。有作七罪。今总言作下戒无夷。乃除作者。且约夷说。计理通七。十律若比丘自说。我有是罪。而不比随。比丘语治。若言法不犯。是罪亦如比丘治。若言不治无罪。随可信语治。与作实不见白四。不应受依止等。若不如行者。尽寿不得。出是羯磨。五分。若於三事。一一法中。诸上坐应问。是比丘汝法彼家不。若言法未应治。得应濡语。与女坐不。麤语不。行婬不。若言不上坐下坐。应切问。汝实语。莫妄语。如忧婆夷说不。若言如忧婆夷说。然後乃可随说治。沙弥应犯。文无者略。当时迦留亦須捡审。故不开最初。以无最初。等俱略。下戒並同。唯以露处。六罪为异。


四分律疏卷第三末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6/20/2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毗尼作持续释 下一篇四分律搜玄录(二十卷但现存卷一、..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