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七)
2014-04-09 08:50:5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390次 评论:0

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沙门 法砺 撰述

  
●三十尼萨耆法


三十九十虽復文別。先後舍不舍异。罪性均等三悔处齐故。百二十戒合作第三篇。所以先明三十。後说九十者良以三十於此财物取济失。方广生罪累。若欲洗心忏悔。要須对僧舍彼财物。相续贪心。心事既舍。罪方除灭。作法是难。欲使僧尼先识。於难次及於易。故列在初。九十事中。虽有因财生罪。皆不須舍。但断相续犯心。即得忏悔。作法是易。故須後说。尼萨耆者西音。此方名舍。舍有三种。一舍财物。二舍相续贪心。心事俱舍。便能除罪故。次第三舍罪波逸提者。此方名堕。故曰三十舍堕。就三十中。第一須总解。二随文別释。总中十门。一对下九十舍不舍异。二解三十中一人尽犯同活。及僧犯之多少。三自作教人同不同义。四身口分別。五性遮不同。六重犯不重犯。七舍忏方法。八持犯方轨。及解二问清净之意。九二部同异十下众任运有犯不犯。


初门者。凡三十入舍。咸具三义。一是属己财物。二财体现在生罪。受用有过。三舍己归主。受用无愆。是以入舍。須意可知。下九十中。二十五戒亦因财事。不入舍者。三义中。阙不得入舍位可有三。一由食生罪有十四戒。除取过三鉢。余十三戒。谓赞一展別足劝非残受。美药須虫水等。未食无罪。可舍食方生罪。復无可舍阙第二义故。但九十收第二位。食中过三外财净施。此二阙於初义。如取过三鉢。虽取过有罪。然是他食食味復通。是以佛制分而共食。即非己物故。不入舍。若尔三十之中。生姜贸食亦是味通。何以入舍。答自己生姜贸得此食。体是非法。无同味义。即是属己。为斯入舍。问若取过三鉢。不入舍者。乞得多鉢。何以入舍。答食味是通。佛制同食。义无別属故不入舍。鉢本別属。即是推己义具故舍。真实施衣。虽輙取有罪。不失净法。犹属施主。即非己物故亦不舍。此三十中。二离浣故过。前用雨衣。是別受持衣。明非净财长衣等五。由不净故犯。明亦己物。五敷担擗。及以乞缕未成之时。不应尺量。不合净施。若成应量即犯。復不得净。夺衣一我已受持衣。或可净财舍时。失净故亦入舍。自余领受等戒。明非净施。俱不属施主故並入舍。问施衣輙取不失净者。离衣宿犯。受法应在。答受许不离。离即违要故。失而得罪。净专离着。作净之时。不道須问方取。取虽有罪。净法不失。亦可净法离着。无为受用。今还受用。輙虽有罪。净法不失。可得言道本。受持衣无为离宿。故非类也。第三位自余十戒。阙第三义。又可脱脚看覆。无其舍法。白色三衣舍已。犹白不得着用。能胜染坏故亦不舍。若尔白毛卧具。何以入舍。答白毛制作不制受用。舍已得用。义具故舍。高牀下七舍已受用。还有罪累。阙第三义。如牀等須截牙角打破贮牀梚却故亦不舍。问鍼筒打破不入舍者。绵褥斩坏。何用入舍。答即以斩为舍。若尔即用打破为舍。答绵褥斩已听许涂壁等用故得入舍。所破鍼筒损功甚大。若坏已听用。贪心叵息。不得受用故。不入舍下。作如意等者。谓无非鍼筒者得。


第二门一人遍犯。四方僧物令是不犯。此二可知。但同活人。及现前僧下文二。且言有三人犯尼萨耆。谓众僧多人一人。不定头数。事亦难知。今以义推。同活人者。纵四人已上。並是同活人摄。现前僧者。四人已去汎失受畜未分等物。須定此二色。若同活人不共犯。九戒余者共犯。谓二离衣。宿一月衣。六年不褋。二鉢七日。药雨浴衣等。如二离衣。是別受持物。无共受义。何有我离令彼得罪。鉢无共用。多论。二人共乞一鉢吉罗故无共。余者可解。二十一戒共犯中。亦容不共犯者。如有长衣同生俱现。而不净施。咸有情过。是即共犯。若有远行。令在家者说净。而在家者。不作净法。行无情过。是以不犯。今就共边故。言同犯。如浣故衣。若同生人共有一领长衣。未说净十日内。曾迳身着。共使尼浣。二人共犯。多论。若二人共一衣。乃至多人共衣使浣等。吉罗。若同活人在道行。遇贼打剥失夺三衣。居士为失故。施而过知足。取受者自犯。在家同生。不失不受岂可同犯。今言同犯者。同失同受。俱有情过故尔。如此说时。更有六戒。亦不同犯。谓浣故衣过知足。绵褥黑白二卧具夺衣。兼前九戒。合十五戒。並不共犯。余十五共犯。若现前僧。但犯二宝。如结集说顺增三文。余无僧犯。问共畜尺六。多人共犯。何以一人作净。尽不犯长。答以属他故。若尔一人忏竟。余人罪灭。答据净属他故。一人净竟通益。余人悔除业累。各自有罪故。一人忏竟余不即灭。若尔受衣五利。余亦得利。答长一向共故。有兼益德衣五利。利有共別故。使一受不得兼余。


第三门若论自作。唯犯二十七。谓除二浣乞缕。乞缕但吉。二浣无犯。以佛不制故。今言一人尽犯三十戒者。通自作使人故尔。若汎教人不为己者。尽不犯提。教人为恶。但犯吉罗。以其利损不专己故。若为己作者。十一戒犯。谓二浣乞缕。一向教人中犯。以假使尼及非亲织故。五敷二宝夺衣为己犯故。自余非不为己。事未必称。唯可犯吉罗。此义亦难。如教人回僧贩卖。亦应遂情。何不同犯。且依前说。


第四门身口分別。此三十中。担用二局身。余通身口。於中义三。一有五戒口家止业。共身犯。谓五长是。二有两戒身口止作业共身犯。谓二离衣宿是。三余二十三口家作业共身犯。位復为三。二浣乞缕自口假他身。五敷二宝夺衣等八自作□身。若也教人自口假他身。余十二领受。自身口假他身。


第五门性遮者。回僧物性恶气分。余悉是遮。


第六门重犯不重犯者。有四戒重犯。谓担用二浣。此物现在容可更作。故得重犯。如使尼二浣染等。雨衣数用。担毛数过。以其失不异前浣衣擗毛等。浣上犯染打。染打亦尔故。律文使浣染打三。尼萨耆。此是异类重比。如担毛过。过重犯更非別毛。故知浣浣。或復染染及打打等。同类亦重。自余诸戒。咸不得重。谓一夺二离五过六作十四领受等是。一夺文中。现前不现。故有二句。理实无重。二离者。初离失受。後离无受法可失。五过者。限内应法。圣听说净。越限有过。更不合净故。六作者。一作已竟无重作故。十四者。谓取尼衣乞衣过知足。一居士二居士。王臣二宝。贩卖乞鉢劝织过前。求雨衣过前受。急施回僧等是。初受属己。更无第二领受故。此等诸戒。並不重犯。所以須知。重不重者。为识业累多少。


第七门舍忏方轨。二门解释。一当宗以辨。二诸部同异。当宗中四门分別。谓财罪还衣不还结罪。此等須四。引文可知。


一就舍财復四。一所对境。境中位两。一对不对分別。绵褥独舍。余咸有对。对中道俗。俗中唯二宝。道专余戒。道中通局。局僧乞鉢。余通僧別。又宝等三听別众舍。不对道故。余悉尽集。如文可知。二所舍财。先简是非。谓衣鉢药宝尼加十六收此等入舍。舍有二別。谓全坏不同。绵褥坏舍。余皆全舍。三舍财处界通二位。自然作法。但乞鉢一局唯作法。余则通两。二就作法。中。大小分別。乞鉢准大界。余通大小。三住处非住处。鉢唯住处。胜鉢夺留。入僧库故。余通一切。四舍财法者。要有其二。谓羯磨语法。羯磨一法舍财中。无以別人行施。不由众和故尔。若论语法。唯除绵褥。以不对人故。无其语法。余悉通有。有中俗道僧別辨异可知。因此須知。具法多少。或四法如对僧等三人。或三法如对二俗无威仪故。或可无法。谓是绵褥位为此三也。


第二舍罪亦四。第一舍罪境。若言舍财有对不对俗道众。別论其舍罪。一切对道。以秉法故。道中僧別乞鉢。害僧宝等三戒。专唯对別。余二十八事。亦说三境。此据假不假说。若正望除罪。其唯別人別众义者。谓宝等三。得別众故。二所忏罪。須知财事。现即是有舍无舍义。不现虽无。无不可舍。然若业累定是須除。要必具牒根本。及着用等八。有无多少先後等。一一須知。此义下当辨。三舍罪处宝等三戒。不简二界大小等別。余二十九中。若僧秉法。鉢唯在大。余通二作。二十八中下之二境。同前宝等。又与舍财之处。差五亦得。谓此处舍财。余处忏罪。亦应无失。上来所辨位。约为三也。第一鉢[宋-木+(白-日+口)]大界。第二除宝等三。余二十八。对僧舍边。专在二作。第三宝等三戒。及二十八对。三人已下处通一切。四舍罪法。法有其二。谓羯磨语法。语法即通。以並对比丘忏故。不同舍财中法。若论羯磨。除宝等三。余二十九。若对僧边。具有二法。谓有受忏白故。二十八戒对三人下。及宝等三。亦但语法。问所以舍罪。还衣有羯磨法。舍财中无下自当辨。因明具法多少。对僧法六。三人下五。一人有四。四者除乞鉢一。余通一切。言五者。除宝等三及乞鉢。余二十八戒等是。六法者。二十九对僧者是。然若约戒横分別者。位亦为三宝。等三[宋-木+(白-日+口)]唯四法。乞鉢一戒。专唯六法。余通六五四也。


第三还财差別。三门分別。一约舍心差別。二舍之离合。三正辨还法。


初门者。谓约舍心差別。除宝等三。不对道故。余二十九中。长等五戒。谓长衣一月衣。长鉢七日药。急施过後。[这-言+至]宿方还二十四等。即坐听还。良以长等。皆由[这-言+至]曰相续储畜长贪之过。若欲舍财。断彼相续。非法畜心。所舍长等不得。即日归主。容得小罪。故要[这-言+至]宿。若当有缘听即转付故。多论六句。第一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未断。若即日更受衣。於前衣边。染更犯舍。第二句衣已舍罪已悔。求衣心不断。乃至一月。若所得衣。及得意外衣。皆染犯舍。此得罪。由非法畜心不断故。下曰心断故。不犯舍堕。第三句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断。即日得衣不犯。第四句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断。後日更求得衣。亦不犯舍。以中间非法畜心断故无罪。第五句地了时。舍衣罪已悔。畜心断。向暮更求得衣小罪。第六句衣已舍罪未悔。畜心断。使多日得衣小罪。自余戒等。非曰相续中犯故。即坐还主。


第二门者。別舍可知。傥或合舍一二三等。还法如何。若欲辨释。先束前五。以为三位。三长为一长。鉢为一。七日药一。以此三分。用为能染。除宝等三。若二十四等。共长衣戒一二三合舍者。有其五戒。即坐归主。谓二离二毛乞鉢。二离受持二毛。不应尺量。鉢衣性別益不相。及过不相损故。即坐还。雨衣过前受者可尔。若过前用。是受持衣。或与长衣合舍亦即还。以不染故。即六戒也。余诸戒等若舍即还。容为长染相从迳宿。次一长鉢与余共舍。唯留乞鉢。次长药共余舍者。余並即还。内外资別故。上来所辨。据其重犯而说。谓贩卖等体有长过。故須经宿。若作不重犯释者。如贩卖等体不如法。未合净施。岂有长愆。若与长等合舍者。亦須经宿。以贩卖衣等。虽先无长。若舍即还者。便是清净之财。或恐长衣。即日畜心不断。未经事隔。容染前所舍故。亦相从经宿还主。或还已亦染。而今行事多用此义。以其财物不可全別故。又人自作不重犯释者。唯五迳宿任情所安。又昔解言除中间五日药。即坐还主。以不作药服故。此应不尔。谓是下五日药。非是中间又亦迳宿。若即还者。初日与守园人七日入僧五復即日。何故乃言五长迳宿。但是四长故知此非。


第三门者有四。一能还之境。除绵褥一。自余诸戒还通道俗。及以僧別一。准於舍似不得差互。別人中舍亦容差失。僧还不別。別人等还。別众亦得。问所以舍不听別还开別众者。答详悉灭罪故。不听別众。还财行施故容別众。若尔僧还亦是行施。答秉不秉异故尔。二所还之财。绵褥不对。不论还事。余诸戒中。二宝鉢药。不復旧用。余同本舍。然此三十位约为四。二宝转体而尽还。药不转还。不尽鉢体。或转不转还。法不尽。余不转而尽还。三还财处。义准舍财。通於二处。鉢准作法。余财通两作法。大小乞鉢准大。余通大小。除宝等三。余戒僧还。要須秉法。必也假界。界通二作三。人已下不害彼此。四还财法。二十八戒三人已下。亦无还法。二十九戒。若对僧者。有还财日二。然鉢不同。如文可知。但舍有离合。若合舍者还法或二一。若各各舍唯一白二。


第四门不还罪者。除绵褥一。余皆有还。还中俗道众別有异。二俗不还如文。追索不欲虗损信施故尔。余若不还。且结失法。究竟损灭。盗门所收。


次辨同异者。十律畜贸二宝。及贩卖得宝。少者永弃舍。若多者舍与。同意净人净生当受。若无同意净人者舍与。僧作四方卧具。自余绵褥七日药等。悉对比丘僧。舍已还主。乞鉢一戒。是入僧还主。祇律有五种舍。一舍入无尽物中。谓二宝若无尽中。得生息利者。得作僧房用。谓五敷具。及回僧物入僧已随僧。折伏宝主贪心故。二对僧舍僧用。谓五敷具及回僧物。入僧已随僧。作何等用。其中黑毛憍奢耶卧具。此二僧不得着用。僧得作地敷。及作向帘帐幕等。减六年不褋。此二僧不得作地敷。僧得着用。但不得儭身。黑白毛卧具中。十种羊毛。谓相续羊。对羊。不具色羊。山羊。此四虽杂。以好多故舍入僧。如纯黑戒说。游行羊。羺羊。等羊。鸣羊。多耳羊。木莲羊。此六虽杂。以不好故舍入僧。僧得着用。如不褋戒说。余三舍同此。五分亦五。一入僧众永弃舍。谓二宝舍与僧。僧差人永弃。若僧不弃者。令净人为僧。贸衣食用唯宝。比丘不得食。恐遂本心故。二永舍入僧。谓五敷具因舍永入常住。僧作敷具。唯本主不得用坐卧。三入僧俗舍唯七日药舍入僧。与白衣沙弥。若用燃灯涂。足唯舍药。比丘不得用一切。比丘不得噉。余二舍同。明了论中。復有不同。不烦具录。且知如是行事忏洗。一依当部。


第八门有八戒。具二持犯。自余诸戒。唯止持作犯。言八者。谓五过二离。减六年等。其五过。戒若不说净。即是止犯。而言过限。名曰作犯。体一名別。一向不畜。是止持。说净属他是作持。名各別亦可作净故作持。以作净故。虽畜过限。而不犯长。反劫作犯。岂非止持。亦是体一名別。二离衣减六年。三若解二犯。体一名別。若论二持。亦含两义。並如五过说故。此八戒具二持犯。畜宝一戒。以不得自畜故。阙而不论。三十九十虽同一篇。三十有财可舍。不得別众。下九十不制舍财。得別众悔。故分二问。旨在於此。若尔前篇谏不谏別。亦应再问。一解此別众不別众。故为二问。前谏不谏。唯不听別故一问也。又可前生罪缘別罪。唯一种故不別问。今舍罪缘殊故須二问。


第九门二部同异。有十八戒。二人同犯。不烦解释十二戒异。一有九戒轻重不同。谓取浣二毛五敷具等。僧提尼吉。前之四戒。僧作数故重。尼为希故轻。下五比丘多利喜作故提。尼是少利为希故轻。二有两戒。僧有尼无雨浴衣者。僧有[宋-木+(白-日+口)]限。用定分齐。喜过求用。又听兰若。恐成失夺。因开六夜故有过六。尼是浴衣。圣开常用何有过。前人轻劣弱。不行兰若。亦无过六。三有一戒犯同缘异。谓长鉢是僧尼俱提。名为犯同。僧开十日。尼无开限。名为缘异。所以尔者。一尼是少利。既得一鉢。宜即受持。及以说净。何須开十。布施人项。二既是伴。即作净法。何須开日。觅人作法。大僧多利开於十日。欲使寿量。布施人项二復不制有伴。喜独修道。故开十日。觅人说是以不同。若尔尼有二义。不开十日者。尼畜长衣。亦有二义。何故同开十日。答鉢是一用。理无多畜。未成无过。若成鉢制犯。圣制有伴。得即说净。故不开十。比丘无伴故开十日。论其长衣。资用处宽。未成已来。亦有长过。料理籫缝。不可即成。以斯义故。同开十日。问即说净竟。然始作衣。义亦无妨。何以要須同开十日。答初缘开时。对不说净尼。故开十日。得待成須一开已後。益通余品。故齐十日。又更一义。尼多共活。长衣同生。不得说净。以共用故。为須觅人。齐开十日。鉢虽同生。亦得说净。即是有伴故。唯当曰以无共受用故。


第十门沙弥时起心方便。进具已後。不須缘助。任运得犯。一十四戒。五过除药。此之四戒日任运。数满十日犯。余五敷受宝夺衣二浣乞缕。此十但使事成。三性之中。皆犯此十。余无任运。此三十戒。戒別一文。随而解释。理亦周具。又可科分。义亦无妨。前二十九別人财犯。下一僧物生过。前文復二。前二十八常流人犯。下一胜行人违。前文且八。初十衣财有犯。二野蚕下七坐具卧具等差而生过。三畜宝等三。贮规畜利。同侣成愆。四有二鉢器具不称。五乞缕等二营造过分。六夺衣一戒与受差信。七畜药一戒疗病失方。八过前二戒受用违时。以成妨道。初十分二。初有三戒畜用时。过违开致犯。次有七戒营求越理长恶招讥。前三戒中。初三两戒畜乖开法。物体有殊。故分二戒。离衣一戒。受用资身。违制开之道。後七之中分三。取衣浣衣二戒。取受营理同道招讥。过受一戒有。而更受越二知足。余之四戒求烦恼境。

   

○先解长衣


一制开意者。良由行者根不同。报有强弱。资須不等。致大圣开遮始终。将补有四种之差。各有资身长道之益。若报力资强堪耐寒苦。制畜三衣。称彼根性。凭之长道能会於圣。故律云。来世善男子。畜此三衣不得。过第二人者。报力次劣。若制同上士。唯着三衣。力分未堪。非是此长道之缘。是以如来方便。听畜助身。百一记识受持不須说净。此多论说。第三人者。报力次劣百一物外。復听随施而受。说净畜之。欲便彼获施福。此资道缘。故所以尔。第四人者。报力最虽开轻资。犹阙修道要。假重物方能济身。进业有益。圣復开畜诸重物。谓被褥杖枕等。次明制者一。因圣开听广畜盈。长贪於俗利。则坏道利功德之财。二又失俗人信敬之心。无猒贮聚。与俗不別。三又违如来四依之教。即非节俭知足之行故。使不加净法。制与舍堕。此谓制下二人。


二释名等。贮用属己名畜。张分之余称长。越於期限。故曰过十日。能所通举。故曰畜长衣过十日戒。言离合者。十日一月急施过後畜等。俱是长衣。何以不合。答十日一月。一财体不同。二时有长短故。所以离急施衣者。两戒合制。假就过後。要非时时。接与此不类。故亦离明。问长衣所以初者。人之喜为。故在初明。非谓有染。如是一切岂可染故在初。如贩卖财等。不合说净长何故染。又復下文。尼萨耆衣。不应净施。及作三衣。故知不染。若尔何故文言尼萨耆衣不舍。更贸余衣一尼萨耆。答此言染者。谓五众边贸。或復遣人下二众边贸衣。不犯贩卖者染。问若不听说净。说净不成。妨难之所。何成处分。答妨难二处。无其舍法。復有不处分罪可防。是以得成。此贩卖衣。有舍法可舍。何以不舍。已说净本自无愆。今故违不舍为是不成。又体不净无长可防。如是解时。长衣得作三衣。有长可防故。贩卖不得。以无长可防故。


三解具缘通三如上。別缘有六。一己长衣甄去三衣。以其三衣。三世诸佛应於之服。体无长过故。尔三衣若受明不犯长。设若不受。多论亦无长过。无离宿罪。故多论云。有因缘得一端叠。指作三衣即不犯长。若尔何故一月衣。若不割截籫缝过畜犯长。答一月衣戒先有故。坏任受持衣。是以要須作衣相已。方得免长。不尔即犯。多论。捐叠作衣。虽未割截不犯长者。谓先无三衣故尔。是故第一須明长衣。虽是己衣。若忘此财。亦復无罪。是故第二知属己物。物虽属己。不应尺量。畜过无犯。是故第三应量之财。财虽应量。说净无罪故。須第四不说净。若有一月及起四想。被举难因缘。亦是不犯故。須第五无因缘。多云。初日得衣。即被三摈。未解摈来。乃至命尽。不犯此戒。虽无因缘。畜未过限。亦不得罪故。須第六十一日明相出犯。若竪义者。自下诸义。並須摄在。具缘中解。见论。西音云阿留那。此名明相。多论云。日照树身东方色黑。照叶明青。照空则白。三色並是明家之相。白色为正。


四阙缘比说。若自舍即是阙缘方便。若故坏及衣不应量是境差。若有因缘受。奇远行是缘差。忽尔说净。是善心息。或有想疑。谓非己物等故。或有境强。如被逼说净等。是文无者略。缘起之中。三时衣者。以其随时厚薄不同。二比丘见下呵啧。


戒本文三。一对缘略制。二即往已下陈疑启佛。三佛问已下问以还期。四阿难已下开以时限。五世尊已下赞歎少欲。依开十日。见论。此是遮戒。故依还期开听十日。若言一月佛亦开之。多论不尔。佛知法相。不缓不急。不增不损。正开十日。筹量施项缝治说净。


三满足。戒本三门分別。一定戒本。二开缘有无。三余利同异。言定戒本者五句。一犯人。二衣已竟等。正明开时。已谢谓出犯时。三畜长衣者。所畜财体等。正明开时体。四圣开十日。五若过已下。违教结犯。第二衣已竟者。见论。一解三衣具足竟。以未足不犯故。又云谓迦提月。作三衣月竟。外方犯故。迦絺那衣已出者。出者舍也。舍方犯故。又此衣已竟等。谓除不犯时节。时节有四。谓十日一月五月等。前二非时开。後雨时分利。非时一月別生戒本。以财体別故。余三非时时合在此戒。急施衣。通遮非时时利。亦別立戒。一衣体別。又与过受合制一故。二定缘有无。直就此戒。十日有缘可尔。迦絺那与长等五戒。何者为先。若迦絺前开。便不得言为长等五。开受迦絺。若长等先制後开迦絺。所以无缘。即言迦絺已出等。答长等先制絺後开。故下律言。为长等故。开受迦絺。此戒文无者略。五分。比丘畜衣。过一宿犯尼萨。又因那律。衣坏僧分物与之。使一日作成何。那律言。我不敢取。恐一日不成。犯尼萨耆。又诸比丘安居讫。十六日便进诣佛所。道逢泥水。三衣麤重。甚大疲极。并以那律事白佛。佛言开受迦絺。不犯五事。如律说。第二戒本。若比丘舍迦絺那衣已。长衣过一宿犯。又因阿难。得二张劫贝为与身子。圣开十日故。第三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若过。犯尼萨耆。迦提月者。共五月前後。亦说不定可知。三对余戒。余利同异者。问一月五月。所以此开得通三戒者。答洗浣衣服。开无长愆。故开初三。为欲经营僧伽梨。重復听离宿故。使一月遍开三戒五月者。以功德衣。守人不离。益我无愆。故第二戒有。又以德衣体。无长过润荫。余长復通初三。问自余诸戒。所以不论者。答此之二戒。皆是属己之财。令无长离之愆。又无施主。可总开成有益。自余戒等。开则於己无益。又总施主开。则有损阙而不论。问此三时利戒本中。除下背別等三。亦同时利戒本。不除迦絺那已出耶。人解多种。今释下三已有故。彼戒本云。除余时者。余时作衣施衣时。问既同一开所以语异。答此三专得时衣利故。先除不犯时。以取犯时下三。非是专得时衣利故。先出其犯。下除不犯为对。余时假衣食故。亦可背別等三。亦定得时利。为与汎尔施衣。合明对解义便。故使语异。问急施衣。亦得非时时利。何以不言衣已竟。衣已出等。答彼戒亦是文中有故。彼文言乃至衣时应畜。问所以不言同者。答彼是时衣为急故。开时前非时十日与时相接。言十日未竟。乃至时畜。若言衣已竟。衣已出者。便非急施。


自下广解五句。初句可知。二衣已竟已下解第二句。衣已竟者。见云。三衣具足竟。以其未具足无长罪故。又言谓迦提月作三衣日竟。未竟不犯故。迦絺已出者。准下德衣八舍长短。並是己出。出者舍也。祇中即出十舍。


法衣者已下解第三。於中文二。一辨十体解上衣义。二量分齐释成。其长绝衣者。憍奢耶。作劫呗衣者。以华作钦婆罗者。毛作[卄/(雪-雨+(雪-雨))]历者。紵麻。作忏摩者。野麻作麻者。麻作扇那者。白羊毛。作翅夷罗者。鸟毛作。鸠夷罗者。絳色羊毛。忏罗鉢尼者。瓦色羊毛。次解长义。三门分別。一定量分齐。二应量犯未犯。三亦应结未结。初门诸文不同。十律不辨尺量。祇长二肘。广一肘五分。佛言三衣应受持。儭身雨衣。被衣。覆创衣。蚊蟵敷经行处衣。障壁虱衣。单敷衣。坐具护髀衣。护[跳-兆+专]衣。护头衣。拭体巾。拭手巾。针綖囊革屣囊。濂水囊。如是诸衣。若似衣皆应受持。鍼三綖一。皆須说净。不作净吉。三肘五肘长三衣。不净犯提。见论。长二搩手。广一搩手。不净过十日犯提。故律本说。我听诸比丘。长佛八指广四指。此是最下衣。此律尺六八寸。十律七种衣。不須作净。得畜三衣。雨衣。覆创衣。坐具及余如法所用衣。又受助身衣者。佛言是某助身衣受用。当於五众边受。第二门。问为始应量。不净即犯。为待过邪。答应即須净。不净即犯。故下文言。长衣者八指四指。若尔房应即犯。不須待过。答与房非类。上已释竟。若尔但使说净。对作法故。应即須法。若不作法即犯者。处分解义。六搩四搩。不处分犯。答衣举作法量。房举未作法量故。尔所以不同者。衣从内开向外开。即防此过量。故出作法。房亦从内开向外开。不即防过量。若出犯位。滥防过量。俱此举未須处分分齐。反显須法。第三门。问量立应减須作净不。答未須作净。若尔房五过减何以处分。答房妨难故須处分。其犹过量。恐恼施主。衣五无过故。要应量犯。又问过减坐具等。所以亦犯。答彼等。並为长贪无用故。问若减不須净。亦不犯者。何以二毛转作净施。答彼说应量。亦是非法。何須致妨。


若比丘一日得衣已下合解四五二句。文二。初广解犯尼萨耆。二此应舍已下舍忏方法。前文復二。初畜长过染以明犯。二若舍堕衣下染用以明犯。初文八章门。如从得不得。终尽忘不忘。计理应有。夺衣。漂衣。及四想等。文无者略。且依文说。初得不得。有十个十日。即是十章门。得衣有多少差互。日数共相间错。有四十六句。第一门十日都得衣。至十日一切犯。初日衣体过故犯。下九日衣。为初日衣染相与犯长。故云尽尼萨耆。见论。随财段数多少。一一得罪。第二门初十日中。九日得衣。一日不得作九句。若作初句。一日得衣二日不得。三日乃至十日得。此第一句。如是转降者。降空日向下得日转使向上九番转降即成九句。第三门八日得。作八句如是。七日得。六日得。五日得。四日得。三日得。二日得。乃至一日得。作一句等。以第十门一日得。对第二门九日得。即作一十九。三二门为二十八。四二门为三十七。五二门为四十。中间五日得通初。十日得一句为六。即为四十六句。余文易知。唯第九门。二日得。八日不得。但应两句。又有注文转降等者。有人存其到句。合为七十四者。此是文误。不烦更多。所以知非。以其注中。头尾不似到故。


第二大门净不净。但有九门四十五句。阙无初门。十日得衣並不净。与前同故。下六同然。所以尔者。以初对初。所犯是同。故使有无不同。齐少此一。以九对九。为其有无不同。及法法差別。即是不犯不同。故下九俱。有净施之下对文说。若遣与人替前净施不得故。此单举一边。亦应言不遣与人。下皆类尔。故坏者。全不应量故。若作非衣者。谓作三宝等。用忘去者。忘此财体。意谓实无。虽迳多日无彼畜心。是故不犯。若後忆时即得说净。次染用犯者。文言不舍更贸余衣。後得衣犯舍堕者。此谓使人贸得戒。自五众边贸。不犯贩卖。此是净财理合说净。由前畜心相续不断故。染使犯长。故曰一尼萨耆。非谓染贩卖财也。言吉罗者。谓用不净财故。着不净财。随着多少。一一结罪。脱则无罪。


第二舍忏方法。文四。一舍财法。二彼舍衣下舍罪法。三若众僧多已下还财法。四是比丘下不还结罪。所以尔者。本为因财生罪。若欲洗心先舍过财。过财已舍罪。方除灭故。


次忏罪财物已舍事。便应法罪復悔。除堪消利养。为资道缘故須还物。圣教已颂。理宜从慎。若当不还。结受物者罪。此之四文。贯通诸戒讲。及竪义並用。此法行事之大轨也。忏境虽三且约说。於此四中。初四二六三四。各一始终通收具十二法。舍财四者。一此舍堕衣应舍财集制舍。二与僧等下所对境集。三舍与僧时下。舍之威仪。四当作是语下正舍辞句。舍罪六者。一文言彼舍衣竟当忏下义合有六。一乞忏悔。此文略无。准自言毗尼。故知須乞。二请忏主。三受忏者。作白和僧。四正舍罪。五当语彼人言下呵啧治之。六答言尔者。领受立要。还衣不还二各一者。对文可知。此等十二須具意者。言次说之凡欲舍时。先須知己财事。现不现覆。及着用嘿妄等。或一或二乃至十罪。先忏愆然次舍财。以轻重之罪。既不合总忏。故致阶降。其位有四。一先忏着用嘿妄下。覆随覆四吉。二次忏着嘿二吉。三次忏提罪下。覆随覆二吉。此之三位忏並啧心。第四次方忏提。不同祇律。又凡欲忏者。无问重轻。依明了论。提舍那者。此云发露。先須了別。罪因缘起体相过失等。已於可亲信人边。如理求受对治护等。要作如是立心。後方忏悔。如舍堕別抄所说。今解舍财文。言此舍堕衣者。财集应舍。所以制舍者。为以财能资道。济要中强故。圣慈听受欲。使彼获施福。此供受用畜。若无法於道成患。为斯方便。制作净法。今以无惭轻蔑圣教。畜不应仪。反招罪累。若不制舍畜心难遣。罪无灭义。是故須舍。除八不净。及负债未入手。自余等物。及寄他等。悉尽集已。方可得舍。若不集者。舍已归主还成相染。又但制加净法。而不净者。皆入此舍。又如十六枚等贩卖五种。並入舍类。前言除八不净。此总言之。问舍财谓集。谓集舍已。方见余物者。为得成不。答所舍之物已说净竟。方见遗物。前舍已成後见遗物。续应舍之。若物在僧成如前说。续舍所忘。若舍已未净後见遗物。即成相染。前後俱舍。问舍财谓无得成舍者。有比丘无想法亦应成。答物非情故。不能碍舍。又说净竟。是故得成。人俱有情。彼容碍此。是故不类。二言与僧等者。須有所对。为受施之人。受舍不易故。言与僧事。非常行教法。恐急故开。二三乃至一人。不得別众者。财物利重。人之喜为須僧尽集。众覩详悉。欲使犯者。对众殷愧。内心惭耻。息过於後。非重之谓也。若不谦卑业难排抑。故須威仪。但使对僧。不简长虽者修五法。若对別人。事分大小。小具四法。阙无礼足。对众舍物。理合宣情。若不自陈何成舍物。故須辞句。文言尔所长衣者。若忆知数称数作法。若不忆故。应言众多。余皆类然。如悔残中说可知。见论。若一二三众多。乃至还道众多。若或差互。容可不成。律但一说。理亦应得。


次下忏罪财物。虽舍正愆未殄。但以恶业虽谢。感果必然。内自思量。表求除灭。若不仰凭清众。彼容不愍。故須乞忏。乞忏之文。人須一一牒事周足。准而可知。此文中略但除愆。藉境覩而生愧。若无所对。情不愍重。僧众虽多。漫无所局。宜应別请一人。缘生己善。故请忏主。主要清净。若自有缚能解他缚。终无是处。文言不得。向有犯者。解罪犯者。不得受他解罪。五分。除不同犯。又为病人同犯不得悔。遂便命终。佛开同得。虽可別请。事既迳众。无宜輙受。是以要須作自和僧。白文进否牒乞。以成随有称之。问受他舍财。不曾作法。受人忏罪。作白者何。答舍财现事。非排往业。又作法非永总对。非別故不須白忏。除往业永非作法。又对別人故。宜須白因缘既备。理宜灭罪故須正忏。忏之辞句。如下文说。不烦悬解。虽对陈说过。若不设治。容可惭愧。不殷故須立治。是次文言啧汝心。谓彼自啧前愆。断後相续。又准了论语。言汝见知罪不者。见谓见罪。因缘起体相等。知谓知罪。有五种过失等。既有治於前。若不领纳。事乖忏仪。故須自言立要。故云答言尔。具前十法。即悔犯清净。自益兼物須崇道。道籍资成。詑缘以立。若不愍接。阙修出离故。


次还衣。还衣之法。先列其缘。畜心若断。迳宿已羯磨还之。若大众难集。或比丘远行。即日羯磨付亲友。迳宿还之即得受。还财文中。但是即坐转付。若即坐二还。但七中一法。若迳宿直还。自具七法。问舍财不須作法还作法何。答舍是別人。行施出在彼心。非和能决。何須作法。今者僧众还彼。理无自专。若不作法事。难济彼故尔。问所以舍罪还衣。二法不同者。答受忏白者。非正灭罪。更加余缘故。单白得还衣。僧众作法即成故。要白二十二圣教。令还违故结犯。今结不应。若究竟坏损。多论。计直此谓。对僧舍忏。故十二法。若三二人。其唯十一。谓无乞故一人但十。若以此义。通三十说者。位別五阶。除褥二宝。余二十九。对僧十二法二十八等。众多人十一法。一人並十法二宝具九。谓有舍财三。还不还。各一忏罪中四。略而不出。离野唯六。谓有舍财二忏罪四。亦略上下收摄。不过此五。此约具法多少。以办別相。若据物类。舍还不同位。约亦为五別。杂野一戒。坏舍而无还。二宝对俗。全舍转体。而尽还乞鉢一戒。入僧还主舍。七日药。入僧入俗还主舍。余二十七唯还主舍。


次不还中。若作净施等。此应是受物人。不还等类。而人言此谓物主。净施受用等罪。此不应尔。若是本主受用罪者。绵缛不可受用。彼不判犯。良以彼不对境。即阙此文。故知此等並是受者。故取尼衣已下次第五戒。並言若不还。转作净施。若遣与人等。不犯中十日内者。番前过限。亦可此举不犯主。谓十日有下。诸缘可得不犯。若十日外已是犯竟。何有缘开净施遣与人。反上中二门。略不举余六。若失想等。此物实在得财五日。横起四想。虽迳多日。更得五日。不犯夺衣等四。谓实夺失烧漂。以对下三。故言取着。对初夺故。若他与着。他与作被。他与中差別。受付命过。下缘差等。故所以不犯。

   

○离衣宿戒第二


所以不听离衣宿者。言三衣者。乃是三世诸佛应法之服。资身长道。最为要用。理宜随身。如鸟二翼。许无蹔离。今置衣在此。身居异处。寒暑卒起。急須难得。又阙守护。容成失夺。废资身用。事总不轻。是故圣制。


二释名者。人衣异处名离。迳夜曰宿。久则事慢。促则致恼。限期一日过则便犯。故曰离衣宿戒。问下离衣。六夜同是离衣。何故不合。答多义故离。一人有胜行常流。二处不同。此戒衣人。互在十一界犯。下戒人要简。若衣必聚落三开缘异此戒。以病差为限。下是外难定开六夜。


三次具缘。別缘有六。一是三衣。二加受持法。三人衣异界。四不舍会。五无因缘。六明相出。此六須意可知。解初缘四门。一列数释名。二制三之意。第三衣体财等。如不如义。四得罪轻重。


名者。谓僧伽梨等。所以作此三名差別者。多论。欲现未曾有法九十六种。无此三名。异外道故。此方无正翻。名僧伽利者。义名重衣。重数多故。或杂碎衣条数多故。或从用故名入王官聚落衣。郁多罗僧者。中价衣。从用入众等衣。安陀会者。下着衣。从用名院内道行衣。


第二门。智论。问曰何故但有三衣。答佛圣弟子住於中道。不着二边。不同外道。露形无耻。復异白衣。贪过贮积。处中之宜。故畜三衣。多论五意。一一衣不能除寒。三衣能鄣寒故。二一衣不能除惭愧。三衣能除惭愧故。三一衣不中入聚落制畜。三衣始从道行。乃至得入聚落。四一衣不能生善心。三衣能生前人欢喜之心故。五一衣威仪不清净。三衣能令威仪清净故。尼制五衣者。若畜一衣威仪不清净。为令威仪清净。余如前说。


第三门四。一体如。二作如。三量如。四色如。要四如法。方可成受。有离宿过。故所以尔。


言体如者。於中自有四重料简。一者唯十种衣。方成衣体故。离衣宿戒。云衣者。有十种如上。谓非外道皮衣。乃至马毛人髮等。故衣法云。若畜草衣。树皮衣。树叶衣。外道衣。珠璎珞衣。马毛横牛尾。人髮钦婆罗等。此並外道法。若畜如法治人髮。偷兰遮。五分云。树皮衣外道仪式兰。祇云。牂羊钦婆罗马毛革衣。树皮衣。韦皮衣。佛言如是等。不得着故。此等类。明非衣体也。二者虽十种衣。要必直文。如紬绢绝布。乃至毡等。得作三衣也。即非罗绫绵绮。一切有文之类故。此律云。不得着绣手衣。佛言外道法。又云不得畜锦衣。应染作袈裟色。畜五分着斑綖劫贝白衣法吉罗。斑綖织衣吉罗。见论云。作袈裟不得绣作文章。不得着斑綖织衣。准如此等文。並不成衣体也。三虽是直文。必須密致。谓非细薄生踈故。祇律云。非生疎等故。维如此义。但是轻薄。绢纱孝布等类。亦不成衣体。四假虽摩斑要須清净。谓非犯舍故。衣法云。尼萨耆财不舍。而不应作三衣。即贩卖回僧取尼衣赞叹等是。若如此类有过之物。亦不成衣体也。


第二作如有四。一截不截者。下衣俱成。上二割截。若言褋叶。三衣俱得故。下文舒张伽梨在地。安褋欲使表里相着。外有叶现。佛言听五分哥休比丘得一衣。少不足割截衣。佛言上二割截。成漫作下衣。十云。比丘贫衣。少不得割截衣。衣上安褋。若五。若七。若九。若十一。若十三。若过。若能得。应割截作三衣。二横竪多少。此律云。不知当几条。佛言应五不应六。乃至应十九不应二十。若过是亦应畜。准如此文。似更得多。而不论横叶。祇律云。五条一长一短。七至十三。二长一短。十五等三。三长一短。多论云。下大衣二长一短。中大衣三长一短。上大衣四长一短。若此三位。各或增减。得成受持。着行来去吉罗。祇云。比丘横叶相当。佛言不应尔。又对头缝衣。佛言不应应作叶。极狭如[麸-夫+黄]麦。极广如四指。五分哥休得衣财少。不知云何。佛言听三长一短。若不足二长一短。若不足听一长一短。若不足听褋作叶。又不得綖叶着衣。准此似有四长一短等。三重数多少。此文新衣一重。安陀郁多二重。僧伽若是故衣下二二重。伽梨四重。若粪扫衣。随意多少。多论。伽梨极上三重一重。新二重故。若纯新衣。伽梨二重。作尼师檀亦如是。作下二衣。但得一重。若故极多四重。伽利二重。下二衣四重。尼师檀四絳刺方法。四周安缘。褋角鸟足缝等。反鈎却刺。不得直缝。祇律。一月衣戒。却刺缘细等。又迦叶作衣。世尊自手捉。阿难为截。有比丘簪缝。有为刺短。有为刺长。有安细褋等。又衣宣脱听作马齿。缝上下破听作缘。又如威仪经要褋角成。又与尼作衣戒。文言下至舒张角头褋。故知須褋。


第三量如者。此文受小。小衣便当三衣。佛言听长四肘广二肘。作安多三肘五肘。作二衣祇三衣。极足如法。正是三肘五肘。多论。正衣量三肘五肘是。若极长六肘广三肘半。若极下长四肘。广二肘半。若过若减。成受持。以可延促故。不同於鉢。过减不成。以无截续故。


第四色如者。谓青黑木兰。


第四得罪重轻者。问三衣六物。同是资身。所以离三衣失而犯提。离余衣等轻。答三衣正制受通三品。今差离者违制。罪重而失受法。余衣物等。开於中下。为资道不足。今若离者。对开有违。唯得吉罗。而不失受。以上品人。无余衣可离故。若尔鉢亦正制离。何以轻不失受法。答衣资用宽。许无惭离故。违得提失。受持法鉢但一月。月復时限有須故轻。而不失解。第二缘受衣方法。有四。一須受意者。以其着不应法。即有无衣之咎。故要須受。问曰不受衣罪轻。离衣便罪重者。亦可破夏罪重。不安居罪轻。答安居有时限。受衣无分齐。故使不安。罪重不受。但吉破夏。不废修道。故破夏轻。离则阙资守护。故使罪重。二受之法式。此律有受舍之言。略无受舍辞句。祇有总別二受。总受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僧伽梨等是。我三衣数尽寿。不离宿受持三说。別受可知。五分受衣文。此僧伽梨若干条受三说。下二亦尔。十律。受日我某甲。此衣僧伽梨若干条受割截。若不割截。是衣持三说。下二亦尔。尼受余二衣者。十律曰。此衣覆肩衣。受长四肘广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说。此厥修罗衣。受长四肘广二肘半。是厥修罗衣持。三说。五分。三衣应谨护。如身薄皮。护鉢如眼。应如衣鉢法持用。不得以里诸物。母论曰。鉢敬之如目。护僧伽利。如自护其皮。不得敷坐。不得儭身着。十律。不得着僧伽梨。辇石草泥等。不得脚蹑不得敷坐。不得坐上。不得卧上。不得儭身着。应如着大衣法。余二衣亦尔。三破与失受不失。见论曰。上二衣广边八指。内穿长边一搩手。内穿不失受余。外穿失受。安陀会广边四指。长边一搩手。内穿不失余处。穿如小指甲失受。过十日犯舍。若一横缕不断未失。多论。三衣破不问孔之大小。但使缘不断绝。仍成受持。失色不失受。復更上色亦不失受。此律一月衣戒。即同多论第四。若更补染須受。以不答增色。增缕不須更受。祇云。补須却刺。十多亦尔。若净财补者。刺成衣体净法。即失非净刺者。成衣类前。更不犯长。若但直缝。並不衣先净不失。其未净者。过十日犯。十律。补須却刺。若直缝者。衣主命过。擿此衣入僧。余衣与者病人。下四缘至文解阙缘比说。缘文有二。一离衣起过。二受付嘱下。发觉呵啧。


戒本文三。一略明戒本。二举制随开文五。一身病衣重所请之事。須游行者。多论四义。一有缘众生。应受化故。二宜於游行令病损故。三求行道所宜故。四未降者。降已降者。令发悟故。二自思念言下念开通之方。三即语下。仗托陈疑。四时诸比丘下为申请决。五世尊下开不失法。法中三门分別。第一解作法成否。若衣人互不如法。为成以不一。解要須衣。重人病方成余三句。互有俱无。並法不成不称法故。又多论。假使衣人。互不如法。前人妄语罪。作法得成。以羯磨。防离衣宿。不防病等故。第二约时长短。五分。前安居人九月。後安居人八月。所以非夏分者。以夏分中。別有受日分齐故。十律。亦乃至九月。多论九月。祇十两文。乞羯磨离衣宿。各限一月。然祗夏分得乞法。多论。一羯磨得九月。此律无住。依一律三。留衣多少。有三不同。此律留僧伽梨。若依祗五分。但留郁多罗僧。余二不许故。五分。留优多罗僧。不得羯磨。留伽梨。安多有贼难处。三衣中割截衣最胜者。听随所留也。十多二文。三衣之中。俱有离义。故十律云。如僧伽梨。次二衣重亦尔。多论云。如僧伽梨。余二衣亦尔。又正离一衣。不得离二衣。文言结不失衣法者。谓得此法。赏受不失。而无离罪。故曰不失衣法。


三满足戒本。此前长衣亦須三门。一定戒本。二定缘有无。三余戒余利同异。比说可知。下一月戒本初亦尔。言定戒本有六句。一若比丘者人分齐。二衣已竟等犯时分齐。三三衣中者所离衣分齐。四离一一下人衣。互在分齐。五除下开法分齐。祇律。除僧羯磨有两。一乞一月法。二结衣界不犯故。並言除此律。通说亦除二法。六尼萨下结犯分齐。第二句衣已竟等者。除不犯时节。时节汎五。谓一夜六夜一月五月九日。此五重中。六夜离明除之。四重合开此戒。但一夜者唯制非开一月等。三事通开制。广中具解但前三。第五略而別释。


不失者已下合解四六。於中文二。初明离宿成犯。二此舍堕衣已下舍忏方法。前文復二。初就十界离而成犯。二不失衣者下明兰若处离而犯义。前文有五。第一至仓有若干界。例十界名。二伽蓝者已下解十界体相。三僧伽蓝已下十界彼此不相収摄。四僧伽蓝界已下十界势分。五伽僧蓝界已下正明离宿结罪。


欲解此界。两门分別。一汎列诸界定別所释。二正辨界相。言汎明者。谓衣食僧等三界之別。有待之形。假资方立衣。是要用无时不須。但受畜有法。須明衣界。摄衣属人。令无离愆。衣既覆形。内资須济。服用无法。反招过咎。故结净地。摄食別人使无二内衣得覆身。食復死躯。次宜正修。正修之来。无过众行。故结僧界。摄人同法。僧食二界宗。此不明下犍度广辨。今以衣界。或假僧界而成。又相开洗。故总对说。


第二正解界相。於中有三。一解僧界。二释衣界。三两界同异。


僧界三门。一辨自然。自然有三。谓聚落。可分不可分。及兰若等。二解作法。谓大小八界等。三挍量同异。同异具五。一作法不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作法随事故。多自然唯为结界。事少应一。但空聚差殊。故有三別。三宽狭同异。谓自然界昔宽今狭。本该一化。故所以宽。以集难。故开境[宋-木+(白-日+口)]而结。若仍依旧集。恐不成结故。作空聚分齐。是以今狭。作法对本开结故狭。然望今集互有宽狭。四者强弱。若望初集亦无强弱。对今集者自然即弱。弱故僧法事等並狭。及无欲法。以其自然唯为结界。不得作余故。尔作法集者。得作余事下至解界。然僧法事宽。该通欲等。故所以强。五势分有无。自然或无。无则是开。有谓是制作法。僧界开令[宋-木+(白-日+口)]结。岂得更宽。


第二衣界。三门分別。一解自然。二解作法。三挍验同异。自然中二门。一列数解释。彼此差分。各有壃场。故称为界。界別不同位且为四。一就事相辨界。如蓝等十界。二尺量为界。如依此律兰。若八树中间。五分面去身七尺。三空有分齐。空界者。十云。若衣在地比丘在空。或衣在空。比丘在地。过明相犯。以空是有界外故。四道行界。十多二文。与和上闍梨。担衣道行。若在前或後。四十九寻。多论亦可纵广内不犯外即犯。祇师与诸伴共行。论义而去。弟子持衣。後来不及师。师至日没时。畏离宿故。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过不见师。至晓相待。若是师待处。离道二十五肘。内与衣合者不犯。外者犯。弟子持衣。在前行相待。问答亦如上。五分。道行同异者。同界者面去身七弓。异界七弓之外。明了论。比丘路四十九弓。所度处。露地直身。申肾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许不离衣也。空有道行。此律无文。第二强弱。十界是强。兰若是弱。十中蓝村二界强。自余八弱。若在前二中无別有八故。蓝村两界。村强蓝弱。或可等力。以各对人辨故。不相収摄。


第二门者。作法唯一。以凭僧界。不同自然。随事故。多释此作法。两门分別。一須结不須结。二須除不須除。初门者。二界相望有三。谓蓝相狭僧界宽者。此一須结。为可僧界。使无破离之愆故尔。若蓝望僧界。或等及宽。此二衣界即不須结。以其若结反成[宋-木+(白-日+口)]碍。非谓衣界一切。須结而对斯两忽有结者。不慎开意。容得小罪。


第二门者。问作羯磨法为有村故。須言除村。为当无村。亦言除村。多论答羯磨法尔。若有若无。一切須除。以其村无衣界。外方有界。今者为结除村。村外方衣界故。是以一切咸須除村。村外既一切須除然村。或有或无。若准十诵。羯磨文中。结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取空地及住处故。白如是者。欲消此文应言。若现无村。结是现结。除是悬除。取是现取。谓是现结悬。除现取也。若即有村。村亦现结。除是现除。取是悬取。谓是现结现除悬取。村去得置衣。村在非无界。此二言除者。直是置衣得不得。故言除村。若依此律。但言除村。村外本无取空等之言。与彼似別。今若准说。若即无村义。令同十言。结不失衣者。结是现结。除是悬除。虽无取空之言。理亦现取。或现有村。即不同彼所言。结者非是现结。谓除外方。是衣界。即非现结。除是现除。亦不悬取。此即村在。若去並无衣界。非但有碍。亦是无界。问除以除皆不得置衣。何故结文要須言除。答为遣疑。故由人碍。谓集僧时可界内村中。比丘須集既冯僧界。亦谓衣界里村。同一衣界。即便置衣。因形露故。多论具五义。佛即制除。又可本未结衣界。可使蓝外之村。非衣界摄。今衣界中。村应得置衣。送取起过。因制言除。又可异余八界。故结法。須道除村。问僧衣二结。所以有除不除。答俱禁缓从急。有除不除。衣以別为过。故須除村。別而就急。僧以同界不集为愆故。不除村同而就急。又可僧界开重不开。所以不除衣界。亦是开不重开。是故須除。依明了论。通含自然作法等故。彼偈言。善解三衣六怜愍。释曰。律中说。佛许六种不离三衣。利益。一僧和合同许羯磨所作。有二种。一得加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为行路人及病人僧和合所作。二依地所作。如布萨相应。学处中说。三不离所作。如於皮闍延多楼及剡浮树等。所谓帝释楼高二千由旬。树高一百由旬。约此以明失不失义。四垣墻所作。谓蓝界是。五约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弓度处相对。露地直身中臂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许离衣六住处。时节所作。於安居学处中。广说应知。復次小便等。所逼事中。由他加行难所作。是名三衣六怜愍。六中分三。初一约法。次四就分齐。四中第一作法摄衣界。余三自然。一楼树界。二蓝界。三道行界。末一住处时节。谓在空处听六夜是。今准彼说。此律具五怜愍随配。应知阙无道行。互有宽狭。


第三自然作法同异。一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自然多作法少。三宽狭有殊。作法宽故。四者强弱。强弱互以除村故。作法即弱。収余八故。便即是强。五势分有无者。自然本故开有势分作法更开开不重开。所以便无。又作法假僧界相。从无势分。自然不假界。故不同也。又[宋-木+(白-日+口)]不[宋-木+(白-日+口)]故也。


第三衣僧同异。三门分別。一宽狭多少。二可不可。三势分有无。


第一多少等者。僧衣对辨约为三位。一以二自然五句不同。二以衣自然。对僧作法有五差別。三二作法有三不同。三位通收有十三种异。初五异者。第一僧宽衣狭。具约二兰若。是谓拘卢舍。八树中间。但兰若有六。一盗戒。二摄僧。三摄衣。四六夜。五安坐。六头陀。今约第二第三。以辨僧衣二界。第二衣宽僧狭。如蓝相宽集僧八树等是。第三僧衣俱等。如蓝势分。与八树齐。第四僧一衣多。如八树内有众多家。第五衣界一僧界多。如大伽蓝。故衣一有众多。七十三步半。集僧故多。第二位五者。一僧宽衣狭。如界宽蓝小等。二衣宽僧狭。蓝大界小等。三俱等。如可蓝势分。结大界是。四僧二衣一。有戒场故。五僧一衣多。无戒场故。僧一蓝有若干故衣多。第三位三者。一僧界宽衣界狭。除村村外故。二僧界二衣界一。有戒场故。僧界二结衣时无村故。衣界一三俱等。谓无戒场无村故。三僧宽衣狭。有村故。除村有无故。有人作十六句者非。不烦广破。


第二可不可者。为释前门宽狭多少二种。自然有四义故。不得相可。一自然摄衣。是根本故。宜就急制。以宽为缓。以狭为急。自然摄僧。亦是作法根本。復須急制。以近为缓。以远为急。各就急制缓。急飜到故不相可。二不相假故。三定不定异。衣就所依大小不定。僧界是定故。不相可。四势分有无。二种作法者。具四义故。为是相可。一作法衣界为乐静。人开急就缓。可大界上结。二要假大界结方成就。三二俱是定。四並无势分故得相可。


第三势分有无二作相对。並无势分。两种自然。衣有僧无。所以然者。咸是开急就缓。故所以尔。衣以远为缓。故有势分。僧以近为缓。故无势分。若僧从衣有。反成难护。衣顺僧无。衣成大急。故使此二有无理別。又准十诵五分。聚落亦有势分。若尔所以有。则僧宽。衣便狭者。答僧本急今急有。即須宽衣本急。今急有而便狭。问等是衣界作法。无势分者何。答开不重开故。


次释其文。就十界中初文中。蓝里一界若干界者。若其衣身。同在一蓝。是名一界。身衣別蓝。故名若干界。又蓝相周遍房。势分相及。是名一界。或若大无[木*离]鄣彼此房別。各有势分。身衣互在迳宿失。故曰若干。又虽蓝相周迊。若无俗来但出家人者。遍蓝无別是名一界。若有男女来入蓝住。即村界起身衣。互在迳宿失。衣便成若干。故多论云。王来入界内住。近王左右大小行来之处。尽非衣界也。又五分云。一界者。而於中得自在。往反故尔。若干界者。於中不得自在往返故也。树有一界者。身衣同在一树之下。是名一界。身衣別树名若干界。或若更无俗界女来。同在树下。是名一界。若有俗男女来。是名若干界也。如场乃至仓等。七界比树而说之。


次解村界文。言村有一界者。谓如张家请我供养。即是情无阻碍。遍於一家。皆不失衣。是名一界。或若更有王家来住。彼此碍別。名若干界。故祇云。若一家中。作兄分齐弟分齐。若情[得-彳]不许互相来去者。身衣互在名干界。若兄弟情通。任师住止。随意往来者。身衣互在兄弟分齐。即不失衣。是名一界。故今亦尔。遍於一家。情无隔碍者。並名一界也。此解不然。所以尔者。祇取情碍。故如向辨。若据此律。就其染[得-彳]讥过。即不同彼。故下文言。脱衣形露。佛言。除村村外界。今准此理。纵令一家情甚相通。如似自己缘眷衣在母女姉妹之所。寒暑率起夜。或須衣送取之间。恐相触[拐-刀+天]。如斯事[得-彳]。心即致隔。若有如此阻难者。表不与衣。合即成若干。况余疎人男女等类。名为家界。此即转成隔[得-彳]。岂得遍家。名为一界也。故今更解村有一界者。比丘住处分齐中间。是名一界。比丘住处分齐外者。随房多少。是若干界也。问所以不同蓝中一界者。谓无俗来遍其蓝内。名一界也。答蓝是比丘住处故。若无俗得名一界。家非我处。故不同蓝。遍此一家。名为一界。要必比丘。住处分齐内者。方名一界。住处势分外者。即若干界也。


第二界之体相。一一如文。


三释界义。谓此蓝非彼蓝等。计有句。广辨三十。余句类知。若不明如此文者。人情意。谓此蓝置衣。余蓝中宿。应当不犯。以同是蓝故。虽可蓝名是同。彼此处异故。須此文。余亦同尔。


四势分如文。言中人者。非强非劣故。掷者非太近故。


第五结犯。亦作百句。文有二十。但对初十中文五。一身衣互在。二明相已下教不犯法。三若不已下。不行会舍。四明相出已下。离三衣提。五离余衣吉。於第二不犯法中。开之次第。应言手捉。次至石处。次应舍衣。文中说次故。先明舍衣。言手捉者。以有若干界故。要須手捉。方得不犯。至石处者。谓是一界入势无犯。此通诸界皆同。此释舍衣者。会而不逮。即須舍衣。宁可无衣得吉。不犯提罪。以轻夺重。故祇云。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数。先受持今舍。舍下二亦尔。尼舍下四衣亦尔。五分舍文。此僧伽梨若干条受。今舍三说。下二同此。次树十句。余皆略无。又此二十中。准前第三。此蓝非彼蓝时。应言乃在余蓝宿。文中略无故。一门但九也。兰若文五。一明界体八树间者。七七四十九弓。弓长四肘七尺二寸计。间有七弓。即是五十尺四寸。合三百五十二尺八寸。总有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并石及处。是其界体不同。祇律。五肘弓故。僧界七十三步半。二人衣互在。三不行舍会手捉。石处亦同前释。次结重提。次得轻吉。舍忏如上。不犯中別开五重。一作羯磨摩赏度不失故不犯。二会故不犯。三舍故不犯。四四想等失受故不犯。五若水诸难。故不失而不犯。文言明未通。下四开並須明相未出之前。有此四故。方可不犯。水陆诸难不失受者。心知衣在恒。但领受之意。为是不失。如似受欲难缘出界。不失欲法。此亦同彼二。通开可知。

   

○一月衣戒第三


制意者。衣为资身。随时受用。虽先有衣。故烂弊坏。但任受持。不堪着用。今得少财。为作三衣以换故者。而少不足为待满。故圣开一月过畜。长贪违教。妨道故以制随三衣。不任拟須换。若衣财不同。各得一月。若衣同者。即須并作一衣。如不尔者。随过限即犯。是以文言。若同衣足。应割截不者过犯。不问有望无望。断以不断。但同衣足犯不足随开。不同余律。


別缘有六。一若是新衣。现堪受用。余财不开故。衣方开故。第一缘故坏三衣。衣虽故坏得财。若足亦更不开故。第二缘得少财不足。若不拟作三衣。但犯初戒。不开一月。明須第三。为作三衣。以鬄故者。四不说净作三衣。五无因缘。六过限便犯。缘起文二。初至游行起有漏过。二时受寄已下。发觉呵啧。前文復两。初开至衣足。二时六群下。因开起过。彼有粪扫衣者。无主物余种衣者。檀越施衣不足者。谓是等衣中。有未得足。言取中者。取向二中粪扫衣。料理点净。为防吉罪。持此等衣。寄亲友已。迳久起过。起过者。不足可尔。而有同衣足者。何不作衣。可得文言。佛开满足。乘更久延耶。遂兴戒本极开一月。若随足者。随过结犯。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除开缘出犯长时节。三若比丘下。所得衣鬄。四受已疾疾下。足则不开。五若不足者已下。如其不足开齐一月。六若过已下。随违结犯。別解上三。文显易知。若十日中同衣足者已下。合释下三。就一月中位分为三。初十日以同常流令未犯。次十日已後。若不作衣。至三十日。已来有犯。云何犯不犯也。过三十日去一向定犯。犯不犯中分二。初至二十九日亦如是。正明足则不开。不足便开。二同衣不足三十日已下。无问足以不足。限满不开。就初第十日中分二。初至波逸提来。足则不开。释四六二句。於中文两。初明教作五法。以免长罪。即解第四句。二若不截割下。违而制犯。即解第六句。第二若同衣不足至十一日者。释第五句。不足蹔开。问若三衣俱故。而並不足。各开一月。若大衣足犯染。下二衣以不答。下二衣财。若无长本得开一月。今为他染相与同犯。问三衣体自无长。何以得犯。答以有故衣。犹是三外。要成衣相。始得不犯。不同令无是故。文言随衣多少尼萨耆。若染余财。能染不共犯。所染同活容犯。次十一对十二作法同前。自下诸句。开犯位同故。言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若同衣不足三十日。若足下一向定犯。若同衣。谓十种衣中。当分自同者。各异不同。亦可同衣。谓三衣财不同衣。谓余长财。此等限满。一向不开不犯。別开中文两。第一举戒本第四句。足则不开并广中二十个足成衣。以为二十个不足蹔开。以明不犯。第二若截想已下。举戒本四六两句。及广解中。从十日同衣足已下。二十个足则不开等者。虽不成衣。若有四想。及夺衣等四。并受寄命终等九个。诸缘各过。二十个分齐。以开不犯。

   

○取尼衣戒第四


所以制者。有三种过。一者凡为下敬上。仰奉情殷。所有财物。思欲舍施。许无遗怯。大僧非亲。多不筹量。得便受之。令他财物竭尽。致贫遗之恼。二男女形別。理无参涉。财物既交。思情偏亲。因交致染。容坏梵行。临危事嶮可惧之甚。三迹涉世讥。致招诽谤。清白难分。莫能自拔以斯诸过。是故圣制。


別缘有五。一是比丘尼除下二众。依祇下二众衣不犯故。今亦应同。多论下二与尼同犯。二非亲里甄去亲理不犯。三是应量五衣。多论衣者。是应量衣。除不应量衣。键鎡等吉罗。四灵心送与。谓乞得贸易不犯。多论。多比丘取一尼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边取一衣计尼犯。五领受属已犯。问所以制取尼衣。不制取鉢。答尼衣有五喜相施与。致受义数故。須圣制鉢。唯有一尼舍义。希受亦不数。设令受者。但得小罪。祇律有文。取尼鉢不犯。多论。取鉢亦犯舍堕。缘文有二。初至取尼衣着之起过。二後於异时下呵啧。前文復二。一明犯缘文二。初举住处。及能与衣人。出家得道。二时有众多尼空处已下。辨其犯缘。犯缘中文三。一因送食是其远缘。二时有比丘着弊故已下。能取衣者。谓犯人二莲华见已已下。是其近缘。第二即脱已下正犯。呵言汝不应如是者。佛制畜五衣。本为资身。今以施人即得无衣之罪。破戒行檀事不应法。故曰不应。言余衣听随意与人者。谓五衣外得施三众。不得与僧施受俱犯。又解若与者。谓五衣外长财得与比丘。若僧得尼施时。应捡问前人。知彼五衣不具。则不得受。五衣具者。得受无罪。十律若先请。若別房中住故与。若为说法故与不犯。五分中。若无心求自布施。知彼有长。乃取不犯。


满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非亲里尼。三取衣。四除贸易。多论。若听贸易。离彼驰求得安乐故。又离苦恼故。五结犯辨相。具解上五。二亲里者。父母七世骨血之亲。了论。解四亲应取。一父父亲。二父母亲。三母父亲。四母母亲。此四亲尼取之非犯。余文解亲。皆准於此。问尼取僧衣。但得吉罪者何。答大僧上尊与尼义。希尼受不讥。过中制生患义深。故得提罪。作此释者。二与解义讥无讥。別论其二取。希数不同。故使大僧。取数与讥俱提。其比丘尼。希而无讥取与並吉。


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宝永七年寅夷则晦日大藏重修比丘照山晃写於天安律寺方丈(俗五十五)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7/20/2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毗尼作持续释 下一篇四分律搜玄录(二十卷但现存卷一、..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