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疏(二十)
2014-04-09 08:50:5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389次 评论:0

四分律疏卷第十末


大文第三谤不谤者。文有七对。一谤不谤。二不受善教。三违如来。四坚持与如来净。五不奉如来。六不值如来。七於如来所麤鐄无慈心。谤不谤中有五。一总明谤不谤。彰谤佛罪重。二约十八法。三约二处。四约二事。五约二见。此後四对。各举初文以说。一不信乐。谓增嫉。谓搆己耶心。专执自见。说不称法。故名为谤。二信乐不解受持故为。曰为谤者。然佛法理深。非情所测。解若豪露自谓穷尽。情无分齐谈於圣说。故名为谤。若也自识分齐。解唯及此。且依情量。随分而说。诸余深义。唯圣乃知。反增福慧。何有过哉。今言谤者自谓穷极故。是故告汝。谤如来得大重罪等者。为彰谤佛罪重。余不得比。第二十八法中分二。初举增一三对六。次举增二中九。对十八法。合名十八法。次二处。次二事。次二见。此等若总说者。谓到说增一三对六。增二四对八。名为谤。顺说增一三对六。增二四对八。名不谤。今言增二四对八者。谓法非法等即二见。初十八法者是二处。增二初轻重二是也。二事者。波罗夷等二十一对是也。二见者。酒见非酒等是。作文不异前。故曰亦如是。初文又总解二谤。下之判说。即前二谤。谓执己耶解。诬圣说故。第二门执己耶心拒违圣说。故曰不受善教。第三门见乖圣方。故曰违如来。第四门执见为是。难可晓示。故曰坚持与如来诤。第五门自师己心。不依圣教禀。故曰不奉如来。第六门耶解差修去圣弥隔。故曰不值如来。第七门执见既成。慢瞋自恃。故曰於如来麤错无慈心。此六门各有总別。三对六四对八等。作文广说。不异於前故。並云亦如是。


大文第四二众文四。先列二众。第二佛告已下能举所举。各自观过。净得消殄。是名如法众。不自观过。净转增炽。是名非法众。第三二种痴已下。二种痴故。是名非法众。二种智故。是名如法众。第四佛告已下。能灭诤是如。来不灭为非。二众中二。初就法明二众。第二国法已下对法喻以明二众。前二众分三。初明等众。次明不等众。末明等不等众。此言等者。纯如非故也。等众五句。第一举数。二列两众名。三何等已下释。四此二众中已下赞歎。五奉行。第三释二众中。不用法毗尼者。说乖行众二轨。故使犯下四篇。应教忏悔。不教忏悔。而便共住。若犯夷罪。应灭不灭而住。是非法众。反说即是如法众。不等众中亦五。如前列名。解释交络。如前释中。先非後如。非法众中。初有两对。彰人力不等。次有三对。举前非法人。所行之法。兴耶隐正。次释如法众处分亦尔。三等不等众中。人言有六种等不等。一头数齐名等。力伴有无名为不齐名不等。四数力俱有名等。对伴有无名不等。五数伴俱齐。对力有无。六力伴俱齐。对数多少。各对三句。法有行灭。故得別其是非二众也。解其如非同前。故曰亦如是。喻中有二。初与非法比丘强盛喻。次如法比丘有力喻。有五子句。第一法王力弱。如法比丘无力喻。二众贼炽盛。与非法比丘有力自在喻。三法王不得安乐出入者。与如法比丘为破戒所娆。入出不安喻。四边国小王不顺教令者。与诸小比丘。不顺如法比丘教令。如说修行喻。五国界人民产业休废者。与优婆塞等。不得纯修五戒十善。产业休废喻。次合非法有力者。合上第二众贼炽盛喻。是法比丘无力。反合初句法王力弱喻。如法比丘不得安乐者。合上第三法王不得安乐喻。若在众中不得语。合上入。若在空处已下至是法不行。合上出。彼不懃行已下合上第四边国小王喻。则合诸天人民已下合第五喻。第二喻中亦五。第一王力强。与如法比丘有力喻。二众贼力弱已下乃至迯窜。非法比丘力强喻。三时法王已下与如法比丘出入安乐喻。四边国小王已下诸小比丘顺从教令。如说修行喻。五境内已下与诸俗人。得修三归五戒十善自恣喻。次合如法比丘有力。合上第一王力强。非法比丘已下乃至众恶。合上第二喻。於中言非法无力者。合上合贼力弱人。前非法比丘。来随教令者。合上皆来归伏言。若当迯窜不作恶者。合上迯窜。尔时如法比丘已下至非法不行。合上第三法王安乐喻。懃行已下合上第四。则令诸天人已下合第五。此如非两喻。总喻於上一切二众。第二观过文三。初至不得安乐两竞故损。第二若比丘共诤举他比丘已下各观过益。第三佛说已下欢喜受持。各观中文三。初总能所二人各观过益。第二诸比丘云何已下別教能所。观过之方。被举人自观过者。应作是念。由我犯非故。致来他举。若我不犯。使不见举。彼深愍我。我应忏洗去来。能举人自观过者。以彼犯非。致我见举。若瞋心举他。过逾於彼。何能济他。为是应起好心善意。必令罪除诤息。第三若比丘有诤已下总结观益。第三愚智二人者。即举脱不脱文。准前已说。第四制断诤法文三。举制断诤之利。且彰一门。余利略无。二鄣能所内須具德。亦略举一门。


第五正法住灭者。上来是非相番合说。今此文中。如非离辨。光明先明疾灭。二辨正法久住。初文七门。一疾灭正法。二不能生善。三自破坏。四犯罪。五智者呵。六多得众罪。七堕地狱如箭射。此七位分为三。初之一门。所明其疾灭正法。次有五门。彰於人有损。末下一门。以前因成愆招重根。第二人损五中。不生善法者。以到说八故。见不依理。即便未生善法。不能得生言自破坏者。已生之善不復续起。故曰破坏。言犯罪者。随见起非故也。圣说其过。故曰智者所呵。触缘起犯。故曰多得众罪。此之七门。各是对说。增二中二法二处二事二犯四对八。有上七损。磨別应七。但今文中。初二第七。各各別明。余四合辨。此云二犯。犹上二见。犯据境说。见谓解心。次辨久住亦有七门。各有四对。反说即是六。


第六作法治举是非中文三。初明合遮举等。是谓对所举。彰是过合举。故名为应。二如法举已下对事明遮举。如法。谓对能信法人。施药当病。故曰如法。三復有二法应与呵责已下。有病药正行治罸。初中有六种。一举。二忆念。三自言。四遮阿[少/兔]波陀。五遮说戒。六遮自恣。初就举中。到说二法忆念等五义同。故曰亦如是。次以第二二处三二事四二犯。俱通前六。故曰亦如是。次如法遮举中六门。各有四对。文中先彰其举。有其四对。次作忆念已下余五门各有四对也。又此二文前应举等者。彰四到说是过合治。故以四过为位。各应須加举等六治。即是四个六也。今如法举中。僧秉称法。故以举等六治为位。各治四过。即成六个四也。次七羯磨治中。呵责四对。广列其相。次摈已下略而亦前。谓若对众僧前。到说此四功。然无惭鬪乱上下。与作呵责。若对俗前到说此四。坏时人之信。須与摈治。若到说此四。数作不止。志无因立。与依止治。若到说此四。骂谤违恼白衣者。理須悔谢。与遮不至治。因到说此四。有罪。问言不见。或见而不忏。或说欲不鄣等患生者。与三众治。


第七漏增不增中。且约七对略明。谓惭无惭净不净。犹二见文。犯不犯重轻余无余。犹是残无残也。法非法制非制也。广举二见等文。乃至有多种。


第八舍戒二二为法可知。


第九戒利文二。先举其利。有九个二。初四二可知。於二世漏中。离为五对之怨者。对境逼恼为言。下言怖者。据情惧境为因。言漏者。义通因果故。言不善法者。现在业因。言重罪者。未来恶果。第二次举戒。谓约二百八十戒法。各九个二法。於中呵责广文。余皆略指也。


增三已下。戒之利益。各含多三四五等。咸准斯说。增三中文五。第一至破威仪羯磨。明三羯磨除罪灭诤。调伏之法。第二有三学已下正明三学进修功德。第三復有三聚已下离明众行。违顺之相。第四舍戒。第五持益。


初文有二。第一辨羯磨如非。并明师德。第二有三事挊失已下广约诸戒犯不犯差。前文復二。初以三羯磨者。以体摄用随用差分百一之殊。依此律一百四十五等。三体往收。无不统摄。故言摄一切也。二广就遂事随用。以辨如非。如法忆念中。彼广忆念者。谓被举受能气者。言广寻自己有犯事。以不故言广忆念也。言犯小罪。如法忏悔从僧乞。忆念名如法者。此诤轻重。生觅诤也。三种调法者。谓是治人调伏之法。三三法故。七中略举前三治法也。三种灭法者。谓弥四诤究竟处故也。有三法作羯磨者。一唤比丘现前。二作白。三作三羯磨故也。比丘憙鬪诤。与作三羯磨。以鬪乱僧众。故与呵责。於聚落中。鬪乱俗人。令他失信。故与摈治。即以鬪乱憙诤者。便是无知数犯过故。与依止治之。次辨受戒师德可知。言破戒作呵责者。谓犯残罪。以此重事互相加诬。鬪乱僧众。犯第二篇。是名破戒。合与呵责。若犯夷戒。覆藏之人。理須摈治。若不覆者。自可学悔。非此所明也。若在聚落。与女人同床坐起。说麤恶语犯残。与摈治之。若以犯残事故。骂谤白衣。遮不至治。以破戒故。志不自立。須与依止破戒。故言不见。或言不忏。或因犯残故。说欲不鄣等。須以三举治之。破见破威仪。咸須七法。治罸类说可知。有三法应为解。举应见而见。应忏而忏。应舍而舍。既言应见。见见已为解。故知应忏。忏忏已为解。理亦非妨。以其教忏。正违本见。何有随愆故也。文言应信不信。与举治者。谓到说十八等故。此亦是耶。宽通诸法。然非第三举中设。或随此举者。理同前二。以其不局顺情数作事。故言称量比丘者。若是好人忽尔。骂谤白衣。寻生惭愧。不应为治。若无愧耻。自不治罸。无由息过。故曰称量比丘。称量白衣者。若笃信隆愍。具於五法。合治比丘。若五法有鬪。不須为治。称量事者。若为利益故呵骂此不合治。若作损减意。是则須治故。法和合应作。故言称量羯磨。称量犯者。若犯初篇。治则无益。即有不須治。若犯下四。即須治故。实不实。辨三根有无。作不作。谓犯之虗实。第三称量白衣同上。


次释第二就戒相辨中三。初略就残夷二相。第二有三种人犯已下。寄人能所如不如。第三有三种正语已下。约举罪根境。以明如非。初中约大妄语辨不得。言得者。谓出妄语所摄。圣法境界犯不孤起。要藉身口。是以次下。有五个三句。正辨身口犯之差別。业不自成。由或而发故。次三句明三烦恼也。身欲害已下有三正明畅思成业。一身犯者。谓身业作书表已得。圣口业可解。身口犯者。两业並为第二句。三种相者。身现者。如脱着僧伽梨等。口现相者。谓语白衣言。明日至汝家说法。是圣人也。明曰造彼为其说法。令他知解者。是身口俱易知。第三句三种呪者。一身光者。一身呪谓作符书厌祷。表己得圣。令他知解。口况者。谓口说呪辞呪。令变动。显己得圣。身口俱者。两业並为也。第四句三非威仪。身非威仪者。谓千针投体服气断谷等。表己得圣。口非威仪者。谓口诵自然。经书言。从佛出身。口非威仪者。两业並为也。第五句三耶命者。一身耶命。谓现佛相。端坐不动。作为圣也。口耶命者。说己在嶮难处。师子虎狼。所不能害。及诸神亦恒来供养我。表己有圣也。身口俱者。二业並为也。自下约人。初有三三对单提已下明之。次有三犯者。对尼萨耆说三嘿然者。约人有愚智等故。知而嘿者。谓善解是非。嘿然忍述。不知嘿者。谓未学比丘。不达如非。嘿然忍可痴而嘿然者。谓学而不解。愚心嘿可也。语生空已去。资成戒品。不为缘坏。故曰戒住。得真空无漏。圆解明白。坚固不退。名为见住。善解诸法。称教而作。呵不能坏。故曰羯磨住。离下三篇微细之过。名威仪住。绝去五耶正命自居。名为命住。有三种人诤已下有七个三句。位以为四。初三三句。对能诤人说。次第四一三能所相对。次有二三对能断诤人说。末下一三举上起诤三人。令得除殄。委细如文。四诤三人。起但覔诤。局对僧灭。余之三诤。通三人殄。差別思知。若据秉药七中。现前自言通三人秉。余之五药。局在僧用。差別可以思而准说。次下第三初一三正语。谓所觅之境。次有一三觅所依根。次有三将破戒等。对覆露如非。次有一三。若不发露自心。忏除者。正行治罸。谓作三羯磨。治三种放逸人。故名三种放逸羯磨。三法门故。且言三放逸也。


大段第二三学进修。其文有四。第一至学此三学略辨除得。第二阿难已下为三人別说三学。第三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三学已下广明三学除得。第四復有三学已下三学体相。初文有二。第二举三学体。谓所学法。二尔时众多比丘已下寄兴问答彰学除得。前中復二。初彰三学体。次復有三学。於戒学中。约行以辨。初就体者。始於外凡专加护持。悟达生空。资成窂固。踰胜於前。故曰增戒学四现理静。绝去纷动。定品成就之始。故曰增心学入无相已去。证真空无漏。决定明白。故曰增慧学。次行辨者。习下三篇。对治之行。身口进止。各有法式。故曰增威仪学。善修上二。对治行成。绝去违染。名增净行学善识戒相。轻重分明。故曰增波罗提木叉学。第二文二。初比丘请佛。佛答比丘略彰所除。第二佛审比丘。比丘对佛。略显所得。前比丘问中三。初比丘问佛。故言云何为学。二佛告已下佛答所学。明其所除。初至是故言学教修三学。三学是学戒者。为彰二学不出止作。並戒门收故。二彼增戒学。增心学。彰有所初除。至愚痴尽者。谓除烦恼。次彼得贪等尽已下。不造不善。明不起业不作。谓诸恶苦果随己。第三欢喜受持。第二佛审比丘。初为二问。一云何学者。问诸比丘学之方轨。言何为学者。问汝比丘。为求何等果报。先对初问。如世尊所说。我等如说修行。是名为学。此答修学方法。復有三学已下对第二问。我等为祈四果。学此三学。不求世报。


第二別为三人者。初明阿难。为波罗门。举行三学。显如来制意。二为迦叶忏人赞毀以明明三体。三为跋闍。略说三学也。第二迦叶文四。初至数恐我等愚痴不信。谤而获罪。二於是世尊移住王舍已下求哀悔谢。第三佛告比丘言汝自忏悔已下佛受忏悔。第四时迦叶礼佛足已下对比丘赞毀。以彰损益。是中约人如非两个三。谓各上中下坐也。次约喻以彰三学。如非对前人。说破戒比丘。比丘威仪不同。行步亦异故。喻如驴持戒比丘进止应法出言成轨喻牛也。二种众法。俱集一所。故称共行。自言我是比丘者。谓我是好比丘毛。喻於戒。净秽两殊。全不相似故。毛不似牛脚。喻於定。静乱不同故。脚不似牛音声喻慧。愚智有异故。声不似牛。如是痴人。合驴随逐。如法比丘。合上共行。自言我是比丘。合上自言。是牛无有僧戒合毛。增心合脚。增慧合声。


第三文二。初明纯修满学除得。第二復有三学已下兼修满学除得。前文有三。初佛告诸比丘有三学者。举所学法体。第一何等已下別列三人以彰除得。第三满足行者已下结前纯满。第二別明三人者。初人纯修戒。第二人修戒兼定。第三人具修三学。初人五句。一微问。二举其心求。不修余二。以随力故。三彼於此戒已下正明学戒。四彼断下五使者。显所除。五於上涅槃已下彰其所得。第三学戒。若犯轻者。谓下四篇。以非一生永鄣。故曰为轻。得有从缘除遣。故言忏悔文。喻可知。若是重戒。谓是夷罪。犯则永鄣。如破器破石。故称为重。理合专精。故曰竪持。文言善住於戒者。凡言戒法。是起定慧之根跱。趣菩提之正路。是以论言。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墎。入善人众。要佩戒印。是以持須尊重。勿贊於心。称法而修与五支相。可名为善持於戒。言五支者。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後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菩提戒。支者因也。別也。五中位二。前四是行。後一发心回向。就前四中。初三是止恶。第四生善。前止中復二。初二止业恶。第三折伏烦恼。恶就前业。一离根本业道恶。如离煞生断命恶。盗举离处恶等。二离方便业恶。如煞生时。牵来繫缚。一打二打等。是前方便。於後彼皮剥切割等。是後方便。此二成前根本。故名余。今持戒善业道。舍前根本有根本净。舍前後方便。有方便净此之业。所以得成。由无恶觉。折伏烦恼。或本既无故。不起业。云何离觉。功由正念。谓念戒体功能。及三宝生善。境界功德。以为对治。故无恶觉。上来行成。若不回向。或招三有。是以第五回向菩提。是以心论。根本眷属。净不为觉所坏。摄受於正念。随顺涅槃道。一一诸戒。咸具斯五。今此律文。略举前二。言应亲近行者。方便持戒之善。治彼业道前方便。恶不染污行。谓善随喜心。治彼後方便恶业。此二合是眷属。余清净戒。第二不毀阙行。正舍根本业道之恶。即是善业道根本。故曰不毀阙行。余三略无。总结学戒。故曰常修如是此。次第四断彼下五使者。是所除。问戒但伏业。何以今言断下五使耶。答据本说故理实不断。言五下使者。谓身见戒取疑贪瞋是也。言下使者。三义故下一下人心中起谓。前三是三界见谛或。凡夫心中。起贪瞋二结。是欲界修道或。故下二果心中。起二润下生。前三闰三界凡夫生。後二闰下二果。欲界下生三鄣下果。前三鄣初果。後二鄣斯陀阿那二果。故言下使。若得那含。必須除此。故言断下五使。五於上等者。明其所得。既断下使。谓证那含不还欲界故。第二人如上。第三人三句。一具修三学。二彼得漏尽是其所除。三得无漏心解脱已下明其所得。结中满足行者。结第三人。不满足行者。结前二人为彰行因必也感果。但随因具否。果有胜劣。必不虗设。故曰无有虗指。


上来所明纯修满学。随分所行。不了教说。自下兼修满学。了教之唱。於中文二。第一先举所学法体。故曰乃至增慧学。第二何等已下別列三人。初人中三句。即是三重。谓约三果。果说力分不堪故。以行不满故。不得第四果也。先望那含有三。一列戒具兼修二行。二彼断下五使彰其所除。便於上涅槃下。辨有所得。二却望斯陀含。文亦应。三略不举行。但彰除得。以力分劣故。故曰若不能等。谓薄三结等。是所除。得斯陀含是所得。三却望初果。能断三结。是所除得。須陀洹是所得也。问三结是何。谓身见戒取疑等是。问須陀洹人。断八十八结。何故但言断三结也。答以十使为根本。十中六使。唯见道断。三转随转三三转者。谓向三者。是三随转。谓身见断边见。随戒取断见取。随疑断耶见。随己说转。当知已说随转也。即是八十八也。论云。又一种二种四种故。此三使亦摄尽也。一种者。谓身见唯在下故。二种谓戒取通苦道故。四种者。随疑通四谛故。第二人如上者。如前两处。各如初人。第三人如上者。如上第三人。


第四文二。初明三学体。二復有三学已下偏广慧学。前文復二。初举三学名数。二何等已下次第广辨。具持木叉者。正彰戒行。举果名因。是初二篇。能治行也。成就威仪者。不犯下三故也。持轻若重。故曰乃至金刚。将轻齐重故。言等学也。定慧二学。如文可知。偏明慧学文三。初对五盖。次对六根。次七觉意。就五盖中。先约贪盖。有六句三对。第一对观贪欲有无。次对观贪生不生。三对修二正勤。下四同然。合成三十。故曰亦如是。次对根者。文中但举贪恚二盖。对根各六。一根有十二。合总作两个三十六句。余三盖中。悔疑眠三。局在意地。恐滥故不举。若以睡掉比贪。俱通六识。亦有二三十六。为与悔眼合故。所以不说也。次七觉意者。略无憙觉意。文但有六。六中初念觉意。但五句略无。第五应云未生念。当令早生也。第三大毗尼有三答者。未必有言。即相答对。但迷於律藏。恒欲求解。义同於闻。因见此文。豁然生解。除疑却滞。名为见答。从闻生解。故名闻答。静心思量。忽尔生解。能决疑情。名为忍答。三使谓传师化行教法。三子者。辨行优劣也。偈诵中。初半偈劝求二子。下半偈劝舍不等子。次一偈半。显劝求二子意。初病或重垢深。若得教授。不得教授。俱堕生死。其若福命俱尽人。第二病者。积行曩久。患累轻微。教戒教授。若得不得。俱能出离。第三人事是不定。得蒙教授。便即出离。不得便堕。必須得法。方能补闰。以合前机。不可识故。此三种人並須教授。故说三病也。知而作布萨者。谓善明说戒事故。不知而作者。谓学而未善了故。见而作者。谓先自无心。见他布萨。始学他作故。通知不知也。痴而作者。一向不学人等。愚於布萨事。亦作说戒。故曰痴而作也。身作者。谓身现相表己清净。戒说戒事故。或口者。谓口唱和。及与欲等。身口可知。评断事者。序谓随戒中序。制谓戒本重制。谓随结等。凡断事人。应捡此三处。宜善知之。若违此三制之入犯。如其不违开。令清净三种。净不净者。谓行有违顺。若与前三犯法相应。名三不净。与前不犯法相应。名为三净也。若顺三善法无过者听。故曰三听。若顺三不善法有过者制。故曰三不听。


次释其文。或有犯序。不犯制重制。谓与尼露坐是。或有犯制重。制不犯序者。如过後畜戒是。或有犯重制。不犯前二。谓死尸上行悲也。言比丘辨者。外凡夫比丘。净持戒行。事中无违。未有胜行。可彰就人受称故。言不放逸者。内凡已去。理解资成。禁守根门。离诸染着。故曰不放逸。辨得道共无作。名清净行。辨自恣知不知等。准同说戒。


第四舍戒。第五持益。含有多三。准说可知。


增四文五。第一明四大教验说耶正。第二众僧四种断事人已下明断事人德。优劣差殊。第三此中羁连有四比丘已下杂明众行。即所断事。第四四语已下舍戒。第五以四义已下明制戒持戒等益。然初文有五。一举数勅听比丘乐闻。二何等为四者假间微数第三若比丘已下列四说之別。四是为下结。五欢喜受持。先解初文。此四广者。为彰验人耶正。和法是非故。十律。问何故佛说是四嘿印。答欲说真实佛法故。未来比丘当了。了知是佛说。是非佛说。是故说四嘿印。何故说四大印。为成就大事。不令诸比丘错谬故。母论。四大广说者。所说事多故。若广说。我今教授大法。故名大也。我今说大法大毗尼。故名大广说。亦言大人所说。名之为大。言大人者。谓佛世尊。次释此文中者。教亦无二。随人分四。一是其师。三是弟子。此四人所说。成其教诠故。言四种广说也。然理不自斑。藉教以显。教诠理本。是契方之要文。持須善达诠。方明闲取舍虽。闻此说。皆須广寻三藏。验人所说。若不与三藏相应。不成教诠。速舍勿行。过愚之甚。若与三藏相应。方成教诠。宜叹所说。受持忽忘也。然此四非广以闻。斯四广寻三藏。故曰四广说。第二次明微数故。言何等四三。若比丘已下随人分教。即以为四。谓初从佛闻。次从和合僧闻。次从众多大德闻。次从一三藏闻。从佛闻中分四。初亲从佛闻流通传授。二若闻比丘说已下具須禀领。三应寻究下正是广说。验知耶。正是非。四是为下结。寻究中二。初总彰所准三藏应验。二若听彼比丘说已下推究知其是非。於中分二。第一验己知非劝舍勿行有五。初推寻究验。二若不已下验己知非。三语彼比丘言已下告彼彰过。四何以故下。释说过所以。五长老不須以下劝須自舍。亦勿行化。自他有损故。次若彼比丘说已下验己知是劝使同修。亦有五句。一推寻究验。二若与已下验己知是。三语彼比丘已下告彼显是。四何以故下。释显是所以。五劝令自行化物。第四数次结者可知。次三准说下结。及受持。如文可知。


第二断事人。其位有五。但初位有两四句。初四句。辨德优劣。次四句。为彰失之多少。内无惭耻情过須呵。不闍经文。非己力分。无其情过。故不言可。次以破戒不破戒。配闇经文。不闇经文。四句类前。下三同尔故。有五个四也。


第三杂明众行文四。一杂明众行。二有四四受戒师德。三次四四持律诤已下。还是杂明。先解初文。前非法起事者。谓举罪虽有三根。内不备德。举不知时。生忿诤。故曰前非法起事。後非法作者。谓众僧见他举得犯。下四篇不教呵忏悔而共住。或举夷罪。不摈而住。故曰後非法作下三准说四种利法。先列四章。次依章释。初章门中分二。初至利养明非法求。二有所偏为已下。明非法与求不应轨。广生罪累。故言非法求。匪直求时。乖法施时。復生愆咎。是故次明非法。而就中分二。初有所偏为者。总明施主屏处。情逐意量筹人物。三取是已下別明非法。与初至莫与尔许。简好恶多少。二彼可与已下一句量人。好恶合不合义。前中有三对六句。初至莫取尔许。一对两句。屏简好恶多少。二取是来已下一对两句正明索将诣僧时。简好恶多少。三与此已下一对两句。正行施时。简物好恶多少。余句类说可知。次第二有四个四受。戒师德可知。次第三四四持律如文。自下杂辨四犯畏中分四。初犯畏中文三。初明犯。二智人已下。喻能畏人。三此是下结。犯中文三。初玉持力与犯作喻。二玉大众中等者。自言引罗为喻。三时诸大众已下。治罸为喻。犯中言男子。喻犯戒人。被拔着黑衣者。喻三根。外彰众法中。不净故也。持刀者。喻犯夷罪。能丧法身。绝於慧命。故喻如刀也。至大众中。喻至众僧中也。正明白言。故曰乃至断显罪。受僧殡默。故曰随汝所喜。我当作。正治罸中。取彼自言。坚执不舍。如似提缚详声唱殡故。喻打恶声鼓也。结过属彼。故曰为现死相。秽向盈流。咸知其恶故。喻顺路唱令将指治罸门。故曰从右出。右者是阴。阴其煞。故曰右门。至秉法净众人。喻至煞处。正与摈法故。喻煞之喻。能畏中分二。初喻说彰畏。二如是比丘下合也。喻中分三。先明智人有能畏者。二见已下举前犯是所畏事。我今已下正喻畏自禁劝人终已下不犯法。合中三。初比丘比丘尼者。合別知人。二前波罗夷法者。合前所畏。生大已下合前畏。一专精不作。二犯无覆心。次结中是名第一犯畏。言犯者结初段。言畏者结第二段。下三犯畏。准斯以释。但第二次死。即未伤人。如合鞘刀打。喻覆藏罸。第三轻微。如杖打人。第四物一柱。如似合掌也。清净布萨者。心念说戒波罗提木者。谓僧广说。自恣之法。亦显心净故。贊布萨阿毗波罗妄语者。谓是轻心杂碎戏咲。不实语也。四损法者。由内有明慧。能分別是非。名之为智能。唯是一。随位分四。忍是闻慧。亲者思慧。能解者修慧。能断者。无相无漏慧。以此法能除烦果。故曰四损。言四信者。初至令信。正明息教他令信。二彼比丘语言已下一比丘劝令教他生信。三汝若不能随顺已下众多人劝令教他生信。若復不能已下僧劝教他生信。亦可又释前。二如向能。三汝若不能已下对住处与夺怖。令教他生信。四对三十五事。与夺怖。令教化生信。下之二种。同是僧劝。第四舍戒。第五利益。


增五文四。初明三师德行。弟子净秽。随行如非。第二五种与欲已下杂明众行违顺之相。第三有五语已下辨舍戒法。第四如来出世已下彰其利益。就初文中。有五十九个五法。位以为二。第三十一个五。对师弟子。约受门以说。第二有五法与人依止已下有二十八个五。约就随行如非以辨。前文復二。初有二十六五正明和上。兼余二师。谓依止教诫尼人也。是中第二十一五。一不持戒。二不多闻。三不能教弟子增戒学。四弟子有疑不能解释。五不能决定诤事。如是增心已下更有五个五。於前五中。余四恒定。常援第三。谓以增心等五。顿增戒学。广说可知。故曰如是五。五为句如上。是中不教僧戒学者。对增心增惠。总言增戒学。又可通学漏无漏戒。不增威仪者。不教习下三篇行也。不增净行者。谓不教修上二。对治行也。不增木叉者。谓不识轻重等相也。上来所辨增数。故有一百三十。究其正体人。言三十二依者。不然细检比校。应有五十七也。又且十四十七十八十九。及与未下增心等五。略合九个五全同。余寻可知。备上众德。其心柔輭故调顺也。情无怯惮。故无畏也。能有宣吐。故曰堪能语言也。自有此事者。谓内具斯德也。復能诱导故。得摄受二众也。第二有五种人不得受戒下五个弟子净秽。如文可知。


第二随行中二。初有十八个五依止如非。第二有十个五二师对过呵责之方。初依止中三。初有二五。摄受弟子法也。次有五法。不得无依止而住。下有十个五。明依止須不須。增数五十。体有二十七。寻文可知。毗尼阿毗昙。恒为二法也。第八文少。一法谓少。一不知诤者。谓不识四诤体相。简定是非等。二不知诤起者。谓不了知。诤根三性等由。三不知诤灭者。谓不善知药病相对。正灭之方。如七药中。毗尼现前是。四不知向灭诤道。谓不知趣灭方便。如谐和进否等法是。五不满五岁三有。六五失依止义。於前受戒法。八五中除弟子命终。休道二五故但六五。第三二师呵责摄受中二。初有二五能呵之药。次有八五所呵之病。体数可知。


第二杂染法。五法失欲中。乘別六法。为彰更有多五故。四种和上中。二种和上。应以五法忏谢而去。所以尔者。凡出家人无心为法。不悕衣食师。既无德不能悔。以道法乳养心神。令生解行。虗明摄受。阙於匠益。故須辞谢。已去受学。请有德谘禀流训故也。如法不知者。谓请教白事等法。不解悔乡。师弟子之方。不如法不知者。谓不行上法。不知以时教示。三若我犯戒舍不教呵。谓任行非法。四若犯亦不知者。谓不识犯相重轻。亦不知除罪之法故也。毗尼有五答者。或先自恒有求解之心。未得决了。义同於问。寻斯五处。豁然生解。以释己心故。名为答。或对事須决义亦同问。亦准此五处。称彼决了。亦名为答。何等是五。如如发起大律名序。大僧戒本。禁止违缘名制。比丘尼伴。名为重制。受戒已下尽七百来受随二行。是戒之宗本。名修多罗。条部已下解释。修多罗中。犯相轻重。名随顺修多罗。若就一戒亦有五答。谓須提那犯戒缘起。是制戒由致。名之为序。结戒禁防。称之为制。前制未圆。防过不用。故須随结。是以跋闍下文。是其重制。满足我本。名摄多罗。广分別者。随顺修多罗。谓寻此五决了疑情。故曰毗尼五答也。有五法名为持律。有五个五。合二十五体。但十一。谓上一有五。次三各一。下五上三。故十一也。是五五中。前对四者。康宗律师。下之一五格文。律师观此文时。广诵三十事者。即似略中之广。大僧春秋冬。不依文中上四持律吉罗。夏不依第五犯提。若论尼者。不简前五。但使忧中。不依比丘。皆无犯提罪。持律。五功德数离有五。义分为三。初一自行。次三匡众之行。二行善成便能秉法被时。千载不堕。是故未一是兴建正法行也。念舍智等。令戒清净不为缘坏。故曰坚牢破戒之人。与持者相违。义同於怨。内心清净。超胜於彼。故曰善胜诸怨。既无瑕舋。处众断理。情无惧惮。故曰决断无畏。晓了持犯。能决人疑滞故。称善能开能。第五可知。业烦恼等。能劫人善财。害法身慧命。名之为贼。随缘彰五。故曰五种贼心。前三烦恼贼。後二业灭无明迷理。愚於所缘。故曰黑闇心。贪心违理。随尘妾。名为耶心。志火烧心。能丧慈善。名曲戾心。从此三根。发生思业。名为不善心。思心筹虑。復畅身口。假斯他物。故曰常有盗他物心。言五犯者。缘具违教坏行行受。名之为犯重轻之差。故言五犯。一犯合多种类。皆称名五犯。聚禁勤离犯。名五种制举人。对前缘而不了。故曰愚痴五犯等。次以愚於前三。因兴七患。理須治罚。略举呵责也。


自下对药以辨。或有犯心念忏者。谓第五篇。或有犯小罪。从犯忏者。谓第四篇也。具有犯中。罪亦从他忏者。谓第三有犯重罪。从他忏者。谓第二有犯。不可悔者。谓初篇有五法。作七羯磨者。谓以重有相诬谤。鬪乱众僧。犯於僧残。故曰破戒与呵责。若在聚落。麤语。摩触。破戒与领。若数作不止作依止治。因斯骂谤。恼乱白衣。遮不至治。若以破戒不见不肯忏悔说欲不彰三举治之下破见等四类亦同尔。被举人有五法。不应为解一。骂谤比丘。二千比丘作损减者。谓先有之利。合损秏故。三无別者。谓未得之闰。应得不得故。又可於比丘作恶名闻故。四无住处者。破坏处所故。五若在界外已下总名界外。违於七五中。事故有五。应解反上说被举人。五法自观者。一不共说戒自恣。明法事不同。三不一房宿。三不同牀坐起。四不随大小。次第五不得礼拜。亦可一不羯磨二不说戒。此三不自恣。四门一房已下合名不同事。五不执手迎逆已下明不共言语也。事通三举。举他比丘以此五。观察可知。初一五者。称量白衣。次有四个五句。並是称量比丘犯戒人有五事损。一未得物不得。二已得不能护。三若随所在众已下於诸众中惭者。四无数由旬内称说其恶。五犯死随恶道。五事留僧伽梨。一恐怖。二两。三作未成。四说染。五深藏举也。五事留两衣。一受界外清渡水。二若病饱食。三未成。四院染。五深藏也。五法差教授尼。於十中。初二来三也。五种灭法分二。上三法主有过。下二受学者不是。法主三者。一不谛受忘语教人不具。谓粗略学问人学不师受等故。二虽可文义具足放舍戒行。三恡己所得故。受学过者。一不受学善言。二喜鬬诤亦求长短故。


自下有六五损益相对。言损灭者。有五恶法。能损灭善法故。一有犯者。恶业起时。烧人善根。使不现起。名为损减。二为圣呵责。彰无益之失。三门得罪无量已下从罪生罪。染污於人。不作无犯。四受彼自言已下正明不如。自言法治。故罪不得。脱善互不生。五不知言说。远近损减。谓应见不见等。名不知言说也。作法治罸。折勤形心。名近损减。未復有三涂之恼。名远损减。下二五可知。下言六经。如上说。谓损此文。但此对自行。下约众法。以此为別也。下坐对上坐。忏具五法。初列五法可知。谓悔前方便法。次应说罪名种已下正是忏法。非五法之理也。礼上坐有五法如文。五分。佛塔前礼比丘犯堕。世贼有五长。一寿住无定处。二有好伴党。三若大富已下行货求故。四若有大人已下胜人为友。五远处作贼。恶比丘亦五长寿。一无寺舍难可治罸。二有伴已下有好伴党多闻有智。三若能得已下多以衣物货贿智人。四若有大人已下胜人为友。五若在空处已下明处远难知故也。内有五法。得举他者。一身不清净。不得举他。要身净听举。生他善故。二言不清净。三命不清净。此二句若作经文。如身口无异故。言亦如是。四不知修多罗。不得举解。修多罗应举。五不知毗尼不应举。善解毗尼应举有五。灭法分二。初一是灭下四弟子灭也。然法之兴癈。寔在於人。是以弘法之士。特須敦崇。善住威仪。敬法传通。情存为法。勿怖名利。即是行绍圣踪。有嗣隆之益。是名至心说法也。若轻心薄法。专祈名利。不敬而说者。故曰不能心说法。法不在心。名之为灭也。且彰其一善生经十六者。如彼文具说。二经者亦尔。三设後竖持已下明不能内心思量。简择是非。迷於耶正故也。四不能如说修行已下既不知义。何能如说修行。谓无自利行也。第五以前行不立。焉能化物。故曰亦不利人。明无利他行也。受学之人。有斯四损。名为咸法。此且彰四也。善生经弟子听法。亦有十六事。谓时听等。如彼具说也。时有异比丘已下请知是非教诫。修舍分二。初明出离行。对业名为。次明离过行。对三根烦恼名为。初言出离行。谓善修对治离於财色。断除三受。就中有三。初至不放逸。正明清法。二佛告已下正说五种法相是非。三时彼比丘已下如说修行获其果证。


王说文中。先明五非彰过令弃。次明五如显是令修。五非者。一汝知世法不能出离者。谓世财色。能羁碍行人。缚在三有。故曰非出离。此就境缘说过。二汝知有受不能越度者。谓趣於识想取。第三心缘於财色。起於三想。因於三想而生三受。妄纳违顺。繫在三有。故曰非越度。三从乐受。後起於重贪。缠累行人。故曰有欲非无欲也。四因余二受起瞋痴。二使拘繫行者。故曰是有结非无结。此二因於财色。起烦恼染也。五正明因前三根。发生思业。业是牵生正种。故曰是亲近生死。不得无亲近。若行此之五非。不合出世真轨。故曰非法亦不能灭恶生善。名非毗尼。不称圣说。故非佛教。五如者。一道性清昇。不为五尘所羁。故曰是出离非世法。二离於三受。忘纳违顺。超昇彼岸。故曰是越度非受法。三真慧既兴贪结斯亡。故曰是离欲非有欲。四解丧嗔痴。逍然无碍。故曰是无结非有结。五患或既己业种。自然不能牵起来报。故曰不近生死非亲近。次令出离真执名法。能灭恶生善名毗尼。称圣说故。名如佛教。次离过行文三。如上第二教授中。先非後如也。五非者。欲明因於财色。起三相烦恼。以为过也。贪中分二。瞋亦分二。痴一故致为五。一於未得之财。广生驰之心。故言多欲。言多欲非少欲。二於已得之财。受用无能。故曰令无厌不知足。又云於外资生贪名多欲。於内资多求。名不知足也。於众生起瞋名难护。於非众生起瞋名难养。又可缘於外资。违境行心。起瞋烧人善。心使不现起。名难护不易。护於内资。违境行心。起瞋丧人善财。无资身义。故曰令难养。五从第三受。復起无明八使。闇於所缘。故曰愚痴无智慧也。五如法者。於未得之财。不生驰求。故曰是少欲於已得物节量自济。故曰是知足非无欲。反第二解可知。三於众生处所。违瞋不瞋。故曰易护於非众生。不起不忍。故曰易养。反第二解可知。五种观分明。绝於闇障。故曰是智慧非愚痴。次有四个五句。正明说法教相。是非违顺之义。第一五句。正说无过者听。第二五句。正明有过者制。第三五句。於上制法有违。事須遮止。第四五句。於上听法慎而行之。无过不遮。初四相对明是。二三相对显非也。初五顺善法。得句字说。成其教诠。此是善法。汝等应行说。以为体听。第一句总举法体。是善无过。故曰是我所听。次有三句。离明所听。第二句波陀舍者。此是偈也。谓谈善法偈。何[少/兔]波陀舍者。顺善法偈说也。第三便闇那者。谓谈善法句也。阿[少/兔]便闍那者。谓顺善法句说也。第四句恶叉罗者。谓谈善法字阿[少/兔]。恶叉罗者。谓惧善法字说。五应如是作者。劝如说行也。第二五初句。总举不善法。此是恶法。有过須制。故曰如我所不听下三离明。第二波陀舍者。谓谈不善法偈。阿[少/兔]波陀舍者。顺不善法偈说。第三便闍那。谓谈不善法句。阿[少/兔]便闍那者。谓顺不善法句说。第四恶叉罗者。谈不法字。阿[少/兔]等者。谓慎不善法字说。五应呵已下劝恶法应。故曰应可不应随顺。次下二五。准说可知。


入众五法者。凡欲入众之法。要备五法者。善调心志动成物轨。和合相得。犹若水乳。出离之要。勿过於此。一修慈愍物。离於瞋垢故。二卑下意。折伏贡高故。三善知坐起。离於谄慢故。四说於法言。离无义语。五见过修嘿息诤讼。次释文。凡欲入众。先修慈愍物与乐。故曰应以慈心也。然拭尘巾体揽秽。归己显物。令净入众之心。亦宜収过。向己推直於人。故曰如拭尘巾也。见上坐不应安坐。谓离慢也。见下坐不应起立。谓离谄也。然众法事。重持宜谨意。何得杂说世言。自坏恼众。宜法宣言。以晓群心。故曰不得杂说世言。乃至为人说法也。然众无容秽。见过須呵。所以嘿者。或是非时。或言不鉴物。若当断理。必成败损。宜須忍嘿。以息诤讼。故曰应作嘿。然此中有六种。如上自损灭中说。谓损增五中。文不异前。故言如上。以此文言五法。在僧中应语。故知此中对僧中明也。文言如上自损减说。明知上文对自行。辨有斯別状故。此復明初五。一有犯。二智者呵责。三得罪无量。乃至不作无犯。四取彼自言。不如自言法治。五不知言说。远近有损减。此五僧中。不应语。反上应语。是非相反二经竟。第一不解所此可言。二不善识彼语。三应难不难。四有难不能解。五不持木叉。有此五非。不应反上。是如应语四经竟。一喜瞋恚。二不放舍。三增益他语。四受不善语。五离善语。有此五非。不应语反上。应语六经竟。


应举德中。初有二五。一具持二百五十。二多闻。三善於言语。四有忆念。五有智慧。第二五者。一有意愍心。二有欲利益。三令增长。四忏悔。五清净。次欲举他罪已下指遮中七种五法。慰喻呵责。次有五法。非法举已下有五德五。德举非彰过。不应举是则应举。初五广辨。次不善善等四常换。第五以不善显前第五。瞋恚不以慈心。为五不应举。以善鬄前慈心。不以瞋恚为五应举。


自下非毗尼是毗尼。乃至损减利益。恒次第展转。显第五句。是非相反。以为五对。类说可知。第三损减。据前所举人。此第五损减。对能举人说也。若作此解。合十四个五。文释尔。谓不善善等。释前五德损益。若使不具德。而举他者。违理损物。名不善。具德举者。顺理益物。名之为善。不具德举者。不能灭恶生善。名非毗尼。具德举他。能灭恶生善。称为毗尼。次以世间损减。释不具德。以出世间利益。释前具德。类亦同尔。故曰亦如是。若如此者。但有十个五法也。问举罪之德。通论上下。或有十一个五。及下增十及十七。有何异状耶。解言。位为三。一上文身清净五。及此初五二五。专望能举。远离嫌呵。須此二五。於中身清净。一五是本。此中初五。谓前五中差別。如初五持戒即身净。善言即口净。多闻即知二藏智慧。知毗昙藏多闻之类。忆念者。谓慧之伴数也。第二有慈悲心下有其九五。並望所举损益。故須此等。但时非时。一五是本。余尽是时非时。五中差別。初一五者。一慈悲心即五中慈心。下之四法。总是利益。不以损减中收故也。第三增十。及七十二门。通望僧別。能所以离故也。时与非时。此句无第三者。谓无利益。不以损减。则不应举。实不实。无第三者。谓无柔濡。不以麤鑛。下三作头。展转除三。皆不冷举。且言无第三。若约二四五等除之类。亦俱得作此解者。单释阙德不成举也。又可更释时与非时。无第三者。谓但得有时非时相对。更无第三亦时亦非时句。故云无第三。下皆类然。此义合理。斯谓释如。非谓时等一边。具德应举。非时一边。阙不应举。更无亦应不应。是故須称无第三句言等以简之。


第三舍戒。第四持益。此三四中。义合多五。准前以说。


增六之中。文有七六。分文为三。初有一六。辨遮如非。次有一六。教诫尼德。下有五六约业具境缘所称法等六。犯所起者。如明了论。八缘所生诸罪。令具约彼。以定此文。一由身非心口者。如不明户卧及共非大戒眠等。二起口不以身心。如善心为女人说法。过五六语。三从身口不以心者。如善心为男女行媒便等。四从身心非口者。如故心出不净等。五口心非身者。如染污心。对女人说。显示婬欲语等。六从身口心。如有染污心。为男女行媒使等。盗业一六。次盗心一六須准此文。以释盗戒者。善略无舍戒持益二门。


增七合有十四个七。於中分五。初有四七杂明众行。二有七持律秉宗之德。十律。有七大律师。谓七佛是。三有一七离慢如非行。四有一位舍戒。五有一位持益。四五二门。义合多七也。


增八之中。有其八个八。位分为五。初有一八辨遮如非。次有一八教诫尼德。次有一八尼之受缘。次有四八互治如非使伴之德。次瞻波城已下教僧捡校罪实。有八马八人。及损益八喻。若离此总。合有十个八也。就捡罪实中分三。初至信乐受持。制举罪返增瞋恚。第二尔时佛告比丘已下因前瞋故。遂举八种恶人。如八恶马。第三尔时世尊在拘萨罗已下对前恶人。彰其损益。劝弃损就益。前文有三。一明其德人依根举罪。二当举罪时彼比丘已下讳犯瞋恚。三佛告已下教僧观察。於中有二。初即对此人。以彰捡审。故言应审定问此人无狂也。二譬如已下教以四亲近行。久时观察。於中分二。初长行喻三。即为三文。初农夫。与共住久处二行作喻。次当凤竹从扬。与智慧作喻。第三井兰。与深观察作喻。初喻文二。先喻後合。喻中有四。一譬如农夫者。与众主比丘能断理人作喻。二田苗已下至而为妨害。与所断理众持破相似不可別喻。三乃至秀实已下正明共住久处。验得罪实过彰露喻。过既彰显宜治罸。是以第四既知非[声-耳+米]已下灭摈除弃喻。第二难分中。言田苗稊稗参生者。谓持破共住。苗叶相类。不別者。善恶相滥也。而为妨害者。彰恶能损善故。次合中比丘亦復如是。合上农夫。有恶比丘已下乃至不出罪时。合上第二相似难分喻。既出其罪已下合上第三方知非[声-耳+米]喻。四既知其异一为作灭摈已下。合上既知非[声-耳+米]芸除根本喻。第二喻四。一农夫喻众主。二治[声-耳+米]喻所断理僧众。净秽相滥。犹若[声-耳+米]粃难分喻。二当风一从扬。正明与智慧风。验其罪实。善恶两分喻。四好[声-耳+米]已下灭摈除弃喻。下合中略不合初喻。余三比说。第三喻亦四。譬如有人。与众主作喻。二从須木已下至如贞实者不异。正明虽須好木。而净秽相似难分喻。三至於叩时已下明深观察。验得罪实喻。四既知内空已下与治罸为喻。第二喻中清净众。有律润之义。如似於井。治罸简取。共授佛法。故曰須木作井兰。戒法防非。如似於城。举罪善心。从律内而起。义同从城中出。秉明慧在心。名手执利斧。往彼林中。喻入僧众。井中遍叩诸树者。喻与智慧深观察之人。人各取自言。若是实中者。喻持戒比丘。言行相覆。空中虗犀者。喻破戒比丘。言行相反。而彼空树乃至不异者。明恶人监善。难可分別。第三喻中。至於叩时方知内空者。因捡自言。虗实殊分也。第四喻中。既知内空。总举其过。即便已下正明行治。若获夷罪。理合灭摈。故曰斫伐。如大虗犀。不任用故。僧残可救。与波利阿浮呵那。故曰截落枝落枝叶。第三次轻三说而遣。故曰先去麤朴。提舍尼罪一说忏洗。义同釿剗麤重。既无吉罪。心悔称细治。自离罪垢。名为内净。除见闻之丑。字为外净。既是第二白法。堪为僧用。共护佛法。故曰以作井兰。下合中略不合初句。余可准知。


就偈中有三。初有一偈半。总诵上合喻中第三段。以四亲近行。验得罪实文二。次有半偈。总诵上喻说中第四段治罸文。第三有二偈。总诵上合中第四段治罸经文。就初段中。初一偈诵共住久处二亲近行。验得罪实文。次半偈。诵上智慧观察。验得罪实义也。


第二恶马文三。初先总举二恶八数举汝曹谛听。二何等八已下別別列八马八人。三我已说八种已下总以结劝。第二文二。第一先列八种恶马。第二法喻相对。明恶人恶马也。两文之中。各有其三。一者假徵。故曰何等八。二各別列八相。三是为下结。列中恶马者。喻恶比丘。难可禁制故也。此是因前被举增瞋恚故果別。余七并合有八。谓第五恶马者。乃是初缘被举解推增瞋恚人故也。以[革*必]切勒。控制恶马。不得动转。喻以三根。证彼前犯。不得违返。义同授勒也。言与鞭者。喻与彼罪远情□总。义言与鞭也。欲令其去者。谓怖令忏悔。有长道之益故也。觝踬不去者。喻恶比丘。不肯引过忏悔灭也。下列八人中。一一有三。初举法说。二犹如已下以喻况显。三我说此人者。合就初法中。言或有恶比丘者。似恶马也。见闻疑者。如控勒也。罪者如与鞭令去也。而彼言我不忆者。状似觝踬不知去也。次犹如已下喻言恶马者。喻恶比丘。授勒者。喻举三根。言与鞭者。喻前言罪。言欲令去者。喻令忏清净。言而更等者。喻合不須也。我说此人亦如是者。亦如恶马也。自下同者不須释随。异者須解也。二恶马中倚傍。犯不犯两辕。三恶中颠厥足者。喻自坏。及折辕轴。喻恼他。四恶中而更却行者。喻恶比丘反呵五德。不受教训。长老亦自痴者。合却行也。五恶中趣非道者。喻恶比丘作余语答僧。不引本罪也。折轴者。喻恶比丘。反生嗔恚。恼乱众僧。合喻可知。六中不畏御者。喻恶比丘不畏众僧也。亦不畏鞭。喻不畏所犯罪也。啮衔不可制者。喻不受五德语。以座具肩上而去。七恶中。双脚人立坐吐沫者。喻恶比丘反抄衣。举手大语不可制也。八恶中。蹲卧者。喻恶比丘得他举故。反舍戒休道也。


第三彰损益中文二。初审诸比丘彰其损益。二世尊说时已下人有利钝。获益不同。进退四阶也。前文损益。事虽有八。义约为三。初一火聚。举违顺二忆。以彰损益。劝舍顺行违。第二次有二文。热戟及斧。破戒人受人恭敬。以明违顺。举益劝持。第三以铁衣已下五事对衣食粥房牀。受人供给。以辨损益。劝持亦略。无舍戒持益多八之文。


增九四位。初一九法。对白衣家信有淳微。次一九法。辨遮如非。次舍戒。次位持益下二得有多九。谓十。


十中。有二十个十法。位分为三。初有十二个十。就资缘众行。杂明应不应。第二有十法不应授大戒已下五个十。就受戒师德。断诤应否。第三阿难从座起已下有三个十。生诤不生诤。诤根非诤根。破不破义。初文十二中。分之为七。初有两个十。衣物资缘。次有两个十。辨遮如非。次有一十。教戒尼德。次一举德。次捉筹如非。次一戒宗之利。次不应犯已下四个十法杂明。就第四举德中。如上五五法中说者。解有二种。一释。此中更有三个增十。今依文者。一身清净。二口清净。三命清净。四不多闻不应举。多闻应举。五不诵二部毗尼不应举。诵应举。此一五竟。又第二五十。一四常定。以广诵毗尼显前第五。有第二五。復以坚住毗尼。显前第五。为第三五。復以善能灭诤。显前第五。为第四五。故言如上五五法中说。下復以常五德。配前四五。有四个增十。又解不尔。上增五中。但有初五。余者悉无。何容谬指。下三五如上。今言此中总指料简五德。应举不应义。如前增五无异。故言如上五五法中说也。非別更有三五下。以常五德配故。但成一个十也。准此文时。凡言举罪。自須远离嫌呵復利益所举。言具十应举也。第二师德等中。初有两个十。受戒师德。第二十法。一不持戒。二不多闻。三不教毗昙。四不教毗尼。五不能教舍恶见。六不知木叉者。谓不能戒相轻重持犯等相。七不知木叉说者。谓不能众法说之仪则。不知布萨者。不知自行除罪。不知布萨羯磨者。不识众法除罪也。十不满十岁。次三断诤之德。有十法不应断事者。一不持戒。二不多闻。三不广诵毗尼。四不善巧言语令人易解。五不能问答教呵。令彼欢喜。六有诤不善灭者。谓不解四诤。用药多少进否之仪。七不知木叉。八不知木叉说。九不知布萨。十不知布萨羯磨。又作第二十时。前六常定。更以四句配之。一不解断了鬪诤事。二不知诤起。三不知诤灭。四不知趣灭诤道。是为十。又以不爱等四显前四。即第三十。第三生诤不生诤等如文。


增十一。但有舍戒。如文。


增十二。有二。初就觅诤有两增十二。或可有三。下就言诤。有一个十二。觅诤中。初十二者。初诤根有三。灭中有四。以身清净等。五德配之。是为十二。初诤根非诤根中。先总举列数。二何等已下依数辨相。三是故已下结辨中。先非後如。言三法疾灭者。谓三善根疾灭也。言三法增长者。谓三不善根增长也。三疾灭中。念出离者。无贪善根。清净无染。故曰念出离也。念无嫉姤者。是无痴善根也。三法增长。反前可知。总结中二。初是已下者。谓举诤过以结损。第二是故已下者。总结应知。三法疾灭。三法增长。损益义也。次若比丘已下以如反非。三不善根灭。三善根增。即是和合。次灭诤四者。一一是非。合说四对。初彼此不忍。诤唯增炽。各怀忍嘿。诤则消殄。二不以七灭。一一而灭故。增用则除灭。三三不共上中下坐。评宜不可除殄。共评则灭。四不与持法摩夷。共评为异。下以五德配之。一身不清净。二口不清净。此合明。三命不清净。四寡闻。此二合辨。五不知毗尼言不辨了。此五不应举。反前应举。此五足前七法。合有十二。又有说者。上来事诤。以其文言。以七灭诤一一灭之故知也。若尔以用七故。是事诤者。理即谤三。不专觅中事作。何須五德身清净等。今言以七灭灭者。此谓总举七药。若当灭者。十灭之中。随灭灭之。意取忆念等也。


次第二十二。第一若此比丘有爱恭敬已下至信乐受持。有六句。量宜应举不应举。合以为一。第一有爱恭敬。二无爱有恭敬。三有恭敬无爱。此句文错。应言无恭敬有爱。乃言有恭敬无爱。此是到言也。四无爱无恭敬。能令舍恶行善应举。五若无爱恭敬然常中。有所重比丘应举。第六全阙无益。正明舍弃恶马治之。次忧波问已下有三。谓初一问答。破戒见破威仪。是所举事。復一问答有三。谓举所依根。次一问答。谓以利益。所举五德。合成十二也。此二中五德前配远离嫌呵五。此配灭成善五也。次下文者。有说但是量宜应举是非。不是增十二数。或若作劝学我法者。莫数数举他。以明十二。义亦不妨。次定文者。从跋闍已下至而为说法。审捡比丘。使体解说意。即是一句。二佛言汝等已下至和合修学。既详说意。於我所说。劝应修学。有第二句。三若欢喜和合已下乃至住於善法。劝莫数举。或若举者制汝。能举罪人。观察应不。有其七句。一不合自恼。二亦不害他。三彼犯罪者。不善瞋恚。四不结怨嫌。五不难觉悟。六自能除罪。七能舍不善。住於善法。并前成九。次若作如是已下对前七种。观察具者大善。傥或不具。量宜应不。有其三句。第一从初至则应举罪。对前七。阙第一第五。具余五故。益物应举。於中文二。初对制法。以明阙两。第一彼比丘应作是念已下量应否。第二比丘作是念已下至余如上说。阙第一第三。然具余五益物听举。第三比丘復念已下阙一二三及以五六。虽有余二。谓是四七。以损物故。故不应举。故使言於我得恼害彼喜。瞋恚难可解悟。不疾舍罪。若我举者。多生瞋恚。不須復举。以三足九。岂非十二也。前应举中。具作两句。若更以一法作头。以余相配。二二阙之。便成多句。为成十二。文不绮该也。次如是比丘和合欢喜已下明言诤十二句也。此文意势还是传从前佛说意来。谓汝比丘。若和合学我所说。前劝莫举。今劝评理。莫生鉾盾。故文言如是比丘和合欢喜。於阿毗昙中。种种诤语。若作是说於僧十二中。分文又为二。初两个十二。直就举罪。第二跋闍已下劝学以明两个增十二。一劝勿疾举。次前文十二者。是二勿生诤。此文是也。


次解文。初说若作如是和合。评四种法。而生其诤。第二众僧有僧事起已下明观过三句。第三若作如是诤事灭已下明灭诤五句。合成十二。初四句者。一初至如是语评。文义相应法。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竪义者言。文义相应。论义言者。既分二说。文义俱不相应。而生言诤也。第二句復作是言已下至如是言。其竪义者言。文虽少异。而义是同。如用饮虫水二敷卧具打抟等类。论义者言。文既是异。何得义同。而生诤也。第三復作如是言。竪义者。文同义异。如前胎润等月。及人法了不了中。忆一不忆一等。如增十七利益损减等。论义者言。文既是同。何得义异。而生诤也。第四其竪义者言。文义俱异。至论义者。料以一文。漫相比决。而生诤也。次观过三者。初至留难。观诤是留难。二復问言已下彰是可呵。三復问已下明不能进善。次灭诤五者。初至灭此诤事。付诤祈灭。二彼比丘应答言已下受诤为判。三若彼比丘闻已下明舍诤消灭。四比丘作如是说已下众主比丘谦卑下意。离於慢高。五如是余比丘已下正明断理应法。无可呵之失。


增十三文易知。十四五六法门。此三阙。次略而不举增十七者。一身不清净。文中广辨。二口不清净。三命不清净。四不多闻。五不诵毗尼。六不观修多罗。七言不辨了。八於善比丘。无慈心作破坏意。不应举。反非乃应举。广文同前。故言亦如是。九復次已下明有实犯应举。十取彼自言如自言治。十一善能言泥辨了。十二有利益。復以常者五德配之。便成十七也。问第四不多闻。与第六不观修多罗。何异耶。答第四不多闻者。谓不解二藏法相。因果耶正。不应举。反前应举。不观修多罗者。谓不能观经中。合举不合举。如各自观身行等。即不合举。多闻有智。慈心愍物。发言有益。有是合举。问第七与十一俱言辨了。此有何异。答第七辨了。谓直言词流泽。音声清妙。但可悦可。未必当机。十一者。善巧方便。称机授与。契快群心。故曰辨了。又问第八慈心。与五德中慈。復有何別。前八慈心於善众有慈。德中慈心。愍所举人故。又问第九实不实。与德中真实。竟復何殊。前实望犯罪虗实。德中实者。谓三根有无。又问十二利益。德中利益。如何取別。望自身於己无恼。德中利益於所举无恼故也。


增十八九二十二十一。此门亦略。


增二十二中。初是师德生善以说。後是断事人德灭恶以明。师德中。初十八法。有成十八。十九不知可忏者。谓不识下四篇。是可悔法。二十不知不可忏者。谓不识夷等罪。是不可忏故。十一不知忏悔者。谓不识能治之药。成不之义。二十二不知忏悔清净者。不识药病相对。灭恶生善也。若不具此。师训不成。焉能摄受。制不听度人。反则为如。生善灭恶。故听度人。灭诤德中有二。初有十一自行善成。是其德能。下有十一违离嫌涉。初十一者。一持戒。二多闻。三知阿毗昙因果耶正。四知毗尼善解行教相差殊。五既是众生为前灭诤。何有反生他忿。故曰不与人诤。亦不坚住此事者。谓不受偏辞。执以为是。六犯下四篇。应教呵。然後共住。七若犯夷等。应灭便灭。次不爱等四。故有十一。远嫌十一者。一饮食。二衣鉢。三供养。四入村。五期要。以此五事。对此彼二众说。即成其十。并後来以坐。故復十一。合二十二也。


四分律疏卷第十末(终)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20/20/2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毗尼作持续释 下一篇四分律搜玄录(二十卷但现存卷一、..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