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般若部 | 大乘宝积部 | 大乘大集部 | 大乘华严部 | 大乘涅盘部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大乘单译经 | 大乘律 | 小乘单译经 | 小乘阿含部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 小乘律 | 大乘论 | 小乘论 | 宋元续入藏诸论 | 西土圣贤撰集 | 此土著述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乾隆大藏经 -> 此土着述

TOP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八十卷】(第二十卷 - 第三十九卷)(二)
2016-08-11 08:57:3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8596次 评论:0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二十之二 践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法行。


第九善法行体即力度就文分三初徵名二释相三结叹今初唯识有二一思择力二修习力本业有三一报通力二修定通力三变化通力唯识约修本业约用互举一边由前二力为机说法则成语意二业之善法有本业三力则成身意二业之善法以修定通即意业故依梁摄论由思择力能伏一切正行等所对治障令不起故由修习力能令一切善行坚固决定既言一切善行此则二力通三业善此位大同九地是法师位善说法故(依梁论者正思诸法过失及功德此思择若得增胜自地惑所不能动体性坚强故名为力修习力者心缘此法作观行令心与法和合成一犹如水乳亦如熏衣)。


此菩萨为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等作清凉法池摄持正法不断佛种。


二释相中二前自分後胜进然此二叚各具二力至文当知亦有三力谓普知根缘一音普应成就十身义该三通初自分中先总明後别显前中作清凉法池标也言含法喻谓如无热恼池清净无浊下二句释上句如池含於德水故云摄持正法下句以四辨才出愿智等饶益众生相续无尽究竟入於一切智海名不断佛种如彼大池流出四河相续入海。


得清净光明陀罗尼故说法授记辩才无尽得具足义陀罗尼故义辩无尽得觉悟实法陀罗尼故法辩无尽得训释言词陀罗尼故词辩无尽得无边文句无尽义无碍门陀罗尼故无碍辩无尽得佛灌顶陀罗尼灌其顶故欢喜辩无尽得不由他悟陀罗尼门故光明辩无尽得同辩陀罗尼门故同辩无尽得种种义身句身文身中训释陀罗尼门故训释辩无尽得无边旋陀罗尼故无边辩无尽。


二得清净下别显文分为二初广摄持正法二此菩萨大悲下广不断佛种今初也具十总持是摄持义十持为体十辩为用初句为总寂障鉴法名净光明余九为别初四即四辩才四持即池之德水四辩即池之四口(四辨即喻者此中四河四口等皆依十定品一东恒伽河从银色象口流出银沙合以义辨说一切义二私陀河从金刚色师子口流出金刚沙合以法辨说金刚句二信度河从金色牛口流出金沙合以词辨说随顺世间缘起四缚刍河从瑠璃色马口流出瑠璃沙合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无尽辨两无尽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法等下别合云云何菩萨四河一愿智河二波罗蜜河三三昧河四大悲河并如彼文)五即外力加辩智水灌心故称根令喜此即得辩之缘六即内力证辩谓道契内心光明外彻此乃得辩之因也七同类音辩此约顺机八训释辩此约穷法前四辩中但明通相文句此明曲尽其源义身即当名身名所诠故体是名境义即境义梵云得种种名身故九总显深广持辩无边旋有入空旋空入有等故无有边皆言无尽者称法界故。


此菩萨大悲坚固普摄众生於三千大千世界变身金色施作佛事随诸众生根性欲乐以广长舌於一音中现无量音应时说法皆令欢喜。


第二广前不断佛种中文分三别初总明三业利生二假使下假设深胜三以得一切下总释所以前二含於四河今初即大悲河大悲坚固标其体也悲绍佛种故首明之普摄众生正明不断於三千下示其摄相。


假使有不可说种种业报无数众生共会一处其会广大充满不可说世界菩萨於彼众会中坐是中众生一一皆有不可说阿僧只口一一口能出百千亿那由他音同时发声各别言词各别所问菩萨於一念中悉能领受皆为酬对令除疑惑如一众会中於不可说众会中悉亦如是。


二假设深胜於中有三即为三河一大会断疑明问答成就处多大众顿领顿酬由具诸度故即波罗蜜河。


复次假使一毛端处念念出不可说不可说道场众会一切毛端处皆亦如是尽未来劫彼劫可尽众会无尽是诸众会於念念中以各别言词各别所问菩萨於一念中悉能领受无怖无怯无疑无谬。


二复次下微细断疑前直明大会异问能答今乃云於一毛端处有不可说如前大会多劫殊问一念能答不怖大众不怯文义决断拣择显转超胜是三昧力即三昧河故下经云菩萨住此三昧於自身一一毛孔中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如来亦见彼佛所有国土道场众会听法乃至云其诸众生亦无迫隘何以故入不思议三昧境界故彼约听法此约答问以之为异余义大同此约圆教普贤位中故於地前有斯自在非三乘中得斯作用。


而作是念设一切众生以如是语业俱来问我我为说法无断无尽皆令欢喜住於善道复令善解一切言词能为众生说种种法而於言语无所分别假使不可说不可说种种言词而来问难一念悉领一音咸答普使开悟无有遗余。


三而作是念下周徧断疑上举毛端多众犹有量故今明一切众各具多言悉能答故即愿智河愿智相导悲救无休故云作念文中先显多众後假使下复显多言。


以得一切智灌顶故以得无碍藏故以得一切法圆满光明故具足一切智智故。


第三总释所以者所以得此四河广利者略举四因此之四因或以一因成前四河或以四因成其一河一他佛外加故二自藏离碍故三所照法圆故四能照智具故或各配属同体悲加故见心性故诸度圆故二智满故(或各配属下上即通释故或一因成四河等今此别配同体悲加故即以他佛外加为大悲河因二见心性故即第二自藏离碍故自藏即是如来藏性此即心性能观心性名为上定故为三昧河因三诸度圆故即第三所照法圆故为波罗蜜河因四二智圆满故即第四能照智具故为愿智河因一切智是根本智重言智者即後得智後得智摄愿故)。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安住善法行已。


第二佛子此菩萨下明胜进行亦即是前四河之相文分为二初牒自分行成。


能自清净亦能以无所着方便而普饶益一切众生不见有众生得出离者。


二能自下正显胜进文分为四一辩四河清净之义。


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乃至於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变身金色妙音具足於一切法无所障碍而作佛事。


二如於此下辩四河入海无能障义於多界中化无障故。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成就十种身所谓入无边法界非趣身灭一切世间故入无边法界诸趣身生一切世间故不生身住无生平等法故不灭身一切灭言说不可得故不实身得如实故不妄身随应现故不迁身离死此生彼故不坏身法界性无坏故一相身三世语言道断故无相身善能观察法相故。


三佛子下辩此四河旋遶池义四菩萨成就下辨累劫入海无疲厌义三旋遶中谓成就随顺身语意业智为先导身语意业四方流注入智海故随顺即是旋遶之义(三旋绕中下疏文有二先彰大意谓成就等即十定经文从随顺即是下疏释旋绕之相)文中二先总标二所谓下列释皆上句标名下句释相勒此十身以为五对一证灭示生对二不生不灭对三非实非虚对四不迁不坏对五一相无相对束此五对不出体用一一对中体用对辨第一对体用自体第二对体用之相第三对体用之力第四对体用之性第五对体用之德今初理无不证名入无边法界世无不超名为非趣下释中但释非趣者谓若入法界必灭世间若灭世间即入法界标释相成此即体之自体也二用无不徧故入无边法界随类受身故云诸趣此言入者应往之入不同上来证入之入释文可知此即用之自体也第二对初不生身即前应用之身生而不生言住无生平等法者有二义一依体起用用不离体故二体之与用平等无生故此即用之相也後不灭身即前体灭离言说故一因灭显理理非灭故二寂灭之理离灭相故此即体之相也故上体灭现生之身即以不生不灭为相第三对体有何力得如实理离世俗之实也用有何力随应而现不同尘也第四对用以何为性随流应而不迁体以何为性即法界而无坏第五对体有何德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非有故三世言断用有何德体即无相能照法相故此十身不离体用用有聚义体具体依皆得名身。


体外无用用即是体用外无体体即是用体即法性用即智应二既不二理智圆融唯一无碍法界之身(体外无用下二融体用为法界言用即智应者兼融三身以为一体)随相显十以表无尽(随相显十者三出十身之由)一乘圆融地前能尔(一乘圆融下四通妨难以有难云地前未证何得尔耶故为此答)更有余义如十地离世间品明此略举成就随顺之身言身兼语意也(更有余义者五指广有本即是彼十一即威势身菩萨众中威光赫奕灭诸闇故二即意生身遍趣生故三即菩提身正觉无生故四即福德身福绝三际不可说故五即智身智契实理故六即化身随应现故七即力持身力持不变故八即法身法界性故九即相好庄严身十莲华藏相同於一相周法界故十即愿身愿转法故观法相无相现相无所不周故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斯即十地中义会於离世间十佛同前十地已会十身然彼约佛身今约菩萨所得则望彼皆因以因望果故小有不同而圆融交彻故得例彼若不例彼当文自释义亦无遗又显十身五体五用谓威势福德智法相好此五皆体余五为用体即是真用即是应同真应二身融为一味)。


菩萨成就如是十种身为一切众生含长养一切善根故为一切众生救令其得大安隐故为一切众生归与其作大依处故为一切众生导令得无上出离故为一切众生师令入真实法中故为一切众生灯令其明见业报故为一切众生光令照甚深妙法故为一切三世炬令其晓悟实法故为一切世间照令入光明地中故为一切诸趣明示现如来自在故。


四显无疲猒谓四河入海累劫无疲菩萨亦尔以普贤行愿尽未来劫修菩萨行入如来海不生疲厌是以广显与生为归为救等文中先牒前所成之身为益他之本为一切下正显成益句别有十在文可见十地又明今略其要俗须委示故名为灯真但高明故目为炬甚深则能所不二如光合空为照为明但约入地示德为异。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善法行菩萨安住此行为一切众生作清凉法池能尽一切佛法源故。


三佛子已下结叹分二先结名後菩萨安住下叹胜尽法源故以清凉法池即是行体故标结皆举显中是其相。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真实行。


第十真实行文三同前初徵名者如本分释体即智度(初徵名者即言行不虚故名真实又称二谛故故璎珞云二谛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为真实次经即云诚谛之语等即释名也体即智下不出别体)今更略释若约二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并如行能说如说能行即是真实本业有三一无相智即受用法乐二一切种智三变化智皆成熟有情下文入一切三昧真实相即受用法乐智知众生种种想等即成熟有情知十力智是一切种不着一切世间解众生无际即无相智我为善变化及示现如来自在神通即变化智(今更畧释於中有三初依唯识二智而论但列其名无性释云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复由此智成立六种谓相教等种种品类是则名为受用法乐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此忍进等如所闻法饶益一切有情之类是则名为饶益有情智本业有三下二约本业便会上二智下文云下三依下经会上经论先会唯识论知十力智下会前本业)。


此菩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


就释相中文分三别第一总显名体二别显行相三结住行益今初初句总标後如说下解释谓言行相符故名诚谛诚实审谛即真实义(诚实审谛者次下疏文引下经释有用金刚四语释云真语为显世谛故实语为显世谛修行有烦恼无烦恼及清净相故於中实者此行烦恼此行清净故如语者为显第一义相故不异语者显第一义修行有烦恼及清净故)此有二义一约先誓自他二利决志具修今如昔说决能行之亦如此行以为他说故下文云我若先成则违本愿等二约现修自他二行如所演说决定能行非数他宝故云如说能行亦如所证宣示於人不昧所知名如行能说(二约现修者即由实语故所作皆成如涅盘第三十一说昔与调达二人入海采宝船破二人不死调达悲泣我有二珠分一与之又贪一殊遂刺我目我时呻吟有一女人问我我即具答女人问言汝名何等我即答言我名实语彼云谁信我即答言我於提婆达多无恶心者令我两目平复如故言讫如故忍辱仙人亦同此侧同在此卷又如说能行亦是如语如行能说即不异语也)。


此菩萨学三世诸佛真实语入三世诸佛种性与三世诸佛善根同等得三世诸佛无一语随如来学智慧成就。


第二此菩萨学三世下别显行相文分一别先标章後依章别释今初文有五句一称实演法师子吼故二深住实相契一性故二二利善根等同佛故四得如说行同本誓故五学佛十力智已成故。


此菩萨成就知众生是处非处智去来现在业报智诸根利钝智种种界智种种解智一切至处道智诸禅解脱三昧垢净起时非时智一切世界宿住随念智天眼智漏尽智而不舍一切菩萨行何以故欲教化一切众生悉令清净故。


第二此菩萨成就下依章别释从後倒释即分五叚第一释智慧成就文中三初显所成十力言时非时者垢净之时不同化不化时别故次而不舍下得果不舍因後何以下徵释所以十力化生之智故须得之令物清净故须不舍因行。


此菩萨复生如是增上心若我不令一切众生住无上解脱道而我先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则违我本愿是所不应是故要当先令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无余涅盘然後成佛何以故非众生请我发心我自为众生作不请之友欲先令一切众生满足善根成一切智是故我为最胜不着一切世间故我为最上住无上调御地故我为离翳解众生无际故我为已办本愿成就故我为善变化菩萨功德庄严故我为善依怙三世诸佛摄受故。


第二此菩萨复生下释得三世诸佛无二语文中三初反举违誓自诫不应次是故下顺释要当先人後己後何以下徵释所由徵有二意一云何以违誓是所不应二云何以要须先人後己释此二徵即分二别初释前徵云由先许故不与则违先誓不请强许今之不与岂是所应後是故下释第二徵菩萨之道必先人後己不尔岂得名最胜耶文有六句当句自释不俟繁文。


此菩萨摩诃萨不舍本愿故得入无上智慧庄严利益众生悉令满足随本誓愿皆得究竟於一切法中智慧自在令一切众生普得清净念念徧游十方世界念念普诣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国土念念悉见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及佛庄严清净国土示现如来自在神力普徧法界虚空界。


第三此菩萨摩诃萨不舍下释同佛善根本誓智慧皆究竟故文中二先标德成满二於一切下别显同相一意业智慧同二念念下身业神通同。


此菩萨现无量身普入世间而无所依於其身中现一切刹一切众生一切诸法一切诸佛。


第四此菩萨现无量身下释入佛种性於中二一约身明入入世无依又身中现刹皆得性融故。


此菩萨知众生种种想种种欲种种解种种业报种种善根随其所应为现其身而调伏之。


二此菩萨知众生下智入种性於中二初入悲种性知根善化故。


观诸菩萨如幻一切法如化佛出世如影一切世间如梦得义身文身无尽藏正念自在决定了知一切诸法智慧最胜入一切三昧真实相住一性无二地。


二观诸菩萨下入智种性穷实相故故结句云住一性无二地以此智性导前悲性成无住道是为如来无二之性文中初会缘入实次得义身下依实了相後智慧最胜下性相无二文有三句初句约智则双照性相次句约定动寂契真後句释成并由住无二性。


菩萨摩诃萨以诸众生皆着於二安住大悲修行如是寂灭之法。


第五菩萨摩诃萨以诸下释学三世诸佛真实语文中二先牒前起後众生着二不能悲智双游菩萨即寂修悲故得不二。


得佛十力入因陀罗网法界成就如来无碍解脱人中雄猛大师子吼得无所畏能转无碍清净法轮得智慧解脱了知一切世间境界绝生死回流入智慧大海为一切众生护持三世诸佛正法到一切佛法海实相源底。


後得佛十力下成果起用显实语相能师子吼转法轮故结云知实相源方为实语也文中大同十地穷佛所得圆融教中位位果满故穷法实相谓如是性相体力等皆尽源故余句可知(穷法等者即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之十句天台历十法界一一界中复具十界互相摄故十界便成百界界各十如即有千如更分一一界各有三界一众生世间二五阴世间三器世间便成三千世间彼宗以此为法华经枢要最玄後明知见但举能知耳思大师三种读此十如一以如是为头云如是相为一句如是性为二句等即约假观观十别相故二云所谓诸法如为一句是相如为二句以如字为空即成空观三以如是字为末云谓诸法如是为一句相如是为二句等以如是为中道观一家之意理无不通)。


菩萨住此真实行已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有亲近者皆令开悟欢喜清净。


第三菩萨住此下结行成益。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十真实行。


第三结名并如文显说分已竟。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佛刹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所谓动徧动等徧动起徧起等徧起踊徧踊等徧踊震徧震等徧震吼徧吼等徧吼击徧击等徧击雨天妙华天香天末香天鬘天衣天宝天庄严具奏天乐音放天光明演畅诸天微妙音声。


大文第六尔时已下显瑞证成分文分二别一瑞证二人证前中先此会。


如此世界夜摩天官说十行法所现神变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後如此下结通。


复以佛神力故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刹微尘数菩萨俱来诣此土充满十方语功德林菩萨言佛子善哉善哉善能演说诸菩萨行我等一切同名功德林所住世界皆名功德幢彼土如来同名普功德我等佛所亦说此法众会眷属言词义理悉亦如是无有增减。


二复以下人证亦先此界十住一万此云十万表位增故前现瑞中亦应云十方各有十万文无者略余义已见十住之末。


佛子我等皆承佛神力来入此会为汝作证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後佛子我等下结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二十之二

 

音释


怯  (乞恊切谦入声畏懦也)。  谬  (靡[ㄠ*刀]切)。  枢  (春朱切要会之处曰枢)。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77/77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八十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八十卷..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