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TOP

楞严经集注(一)
2013-08-09 09:16:1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094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11册  No.268


【宋 思坦集注】


楞严集注序


皇庆壬子岁。与高昌沙门般若室利。同坐夏天竺灵石山中。每对读译天台止观。次天目中峯本公断崖义公。时来过从。话间多叙。及曾受楞严经旨於关西讲主闻公。亦且为畏吾方音字书翻之矣。时都讲学公。有藏桐洲楞严集注。因室利被
召趋朝。愿必闻
上板印流通。遂挟之北归。已而竟与愿违。逮今兹景良居士。欲刊施是经也。初未定何者为善本。本无颇追忆灵石山中学公授经室利时事。特投书。访求於白莲华院和上玉冈师。师为躬往嘉禾乌镇密印寺。询得故比丘圆具。常执侍於鼎山举师。禀学於自闻熏师。盖业教有源委者遗下手写所科注之经。即与室利挟以北归之本。同专递东来用以依据。乃再条治。微加删定。遂为成书。是知经诰行世。亦若有关乎运数者。然桐洲师去今踰百二十载。其书存於三吴。流於
宸京。卒莫锓梓。乃今始克板行於四明王公居士之家。得盛播於海内。夫岂偶然也哉。谨识其所自。俾揽者信时缘之有在也。


三年丁丑日南至我庵本无修治毕敬题

 

楞严集注後叙


恭钦。调御世尊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不可思议。原斛饭王。佛成道夜得子。因名庆喜。梵曰阿难。应生眷属。钧佛天伦。为最少弟。随佛出家。恃慈爱憍怜。多闻为尚。怠修无漏。才入初果。以大乘配望。是修假择灭。值波斯匿王父讳广营珍味斋迎世尊兼延清众。阿难以赴別檀。独行乞食。经幻术家。摩登伽女。用金头黄髮之党先梵天呪。摄入室席。初梵天先说。外道所行娑毗迦罗。与谈冥谛投灰妄计。及摩登伽。世事邪师。习为幻术。将毀阿难白四。非色非心持肥犯羸之戒体。即八万行中之一戒。经谓。阿难心清净故。而未沦溺。故佛顶放光。化身宣说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囉秘密伽陀微妙呪心。是一切呪中之总要。佛敕文殊。将呪往护。消灭彼恶。提奖阿难及摩登伽。来归佛所。而此呪心。超出万种庄严之域之上。名首楞严王。因修果证。大定威德。摧碾一切惑业。亦名金刚王三昧。法体周徧旷无畔际。亦名大方广。杂绝染污。亦名莲华王。出生善法。亦名佛母陀罗尼。性本明之。七处阴界入。即是本觉菩萨涅槃元清净体。众生迷失常住之理。相续生死。轮环无已。故经曰。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门不动周圆妙真如性。又曰。五阴本如来藏。禅那行者。当务宗明。此经性本觉体。岂特周圆有情而已。至於山河大地刹土虗空。一砾一尘无不具足。何者。盖是诸佛历劫精严万行果满微妙寂净妙奢摩他觉体。全体起用。化无量身。应微尘国。转大法轮。降制魔外无不顺伏。其修证大乘因果。不持是三摩提。能坐道场。成妙正觉。无有是处。不能称是经呪性体。而说法者。波旬之说也。不然则魔精附人。口说经法。譬劫蒸沙石为饭。终不可得。况持诸呪。皆正修之助。此经呪心。常精持者。圆观行中正助兼进。真如性界。无佛无生。起修行门有戒有定。依教列位。俾其闻见思齐。免生上慢退屈。位次周足莫过璎珞。犹是別权。圆位整备无出此经。初乾慧至回向。开四善根。十住陈列灌顶。喻轮王取四海水灌太子顶。表受王职。今於分真。以佛智水。灌菩萨顶。表受法王位。华严初住。便成正觉。十地始明受职。诸文虽各有谓。理归一揆。此经列位五十有七。或乾慧地而疑大品四善根而疑俱舍必了贤圣伏断真似借名等义。如大经修八正而见佛性。荆溪戒曰。不识名体同异学释教之大患。仁王十善长別三界苦轮。即与此经三变流叠一十百千六根盈缩功德为齐。復須会论。法华法师功德六根清净宗圆者。非深探经教。岂易言哉。频数徵心辩见之义。闻皷撞钟绾叠华巾之文。斯皆语虽次第。一於显明极性圆理。暨佛问诸大弟子。悟十八界。入三摩地。各言其得佛加。妙德拣显。大势至以往二十四士。皆为所拣。惟观世音菩萨。恒沙劫前。获见观世音佛。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独显圆通当解。憍陈那初闻佛音悟达。观世音亦初从闻而入。匪以藏圆两途剖释。曷明深义。勿谓二十四士各举往因受拣。以同华严行布权门。盖今妙德承佛威光。对诸大士。一一各示圆理。又若经谓五阴本如来藏而为正因。二十四士闻拣。即解是圆宗了因。次於三千威仪八万微细。靡间斯道。已至建立坛所随喜弹指散华皆缘因种也。其长水所注。世推善本。乃判此经。正属终教。兼明顿圆。盖自语相违也。或问此经於五时四教摄属。决当谨对(的属圆教部属方等)其有庆喜性比丘尼等机。於此经前後。获大小益不同。终以圆无生理。为正结益後之微尘刹劫。弘通此经。自有卫获是法。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眷属。昼夜随侍。若魔来侵入三摩提善人者。当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解释此经。疏记者众。四明南湖我庵无法师。聚诸家注校之。取桐洲集解之本为赡。实私加治略。并序。太原信檀王氏元明居士。启诚敬施净贿锓梓。用广流通。经中且言。桦皮纸素书写。置之一身一家。尚获甚深善益。比今注刊。二志殊难同语。兹滥随後叙述。所谓飞尘乎岳。挟涓於海者也。


至元丙子秋宝云□□比丘子文焚香拜书

 

楞严集注叙


黄面老子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虗空悉皆消殒。五祖演和上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虗空筑着磕着。是皆慈悲之故落草之谈。四明景良居士王元明。因阅楞严。自谓於徵心辩见处。知心无徵。了见非辩。重刊兹板。流布是经。虽则锦上添华。亦是眼中着屑。千岩更说箇什麽。经有经师。论有论师。争怪得老僧。


伏龙山元长敬题

 

楞严集注序


真玉无瑕。非假砻砺之勤。不能显其美。良金无鑛。非假炉锤之劳。不能彰其精。至教无文。非假注释之广。不能臻其奥。一心无相。非假研究之深。不能极其妙。既得宝玉兼金之精美。必遂致贵。然後济贫乏而无竭。乃为全德也。既得教旨契心之奥妙。必即致圣。然後开利凡蒙而无余。乃为全道也。今焉四明王公元明居士。内明一心。外严众行。乐得楞严真教之集传。遂捐己资。镂梓以寿後世。务俾揽者惑易辩。而求易获。庶几同圆种智。其愿乃已。呜呼释尊与阿难徵辩。开士二十五之述圆通。胜会俨然。曾何有今昔之少间耶。宜加信无怠焉。


至元三年岁次丁丑九月九日镇江路金山禅寺住持沙门释契了拜首书

 

大佛顶首楞严经释题


宋北峰沙门 宗印 述


北峰四世孙 本无略录


天台智者国师。凡释诸经。首题須约五重玄义。此楞严经。以人法为名。常住真心为体。圆通妙定为宗。反妄归真为用。上妙醍醐为教相。


初释名者。题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二十字。吴兴说题云。初十九字是別名。二经字是通名。


初释別名


又二。初大佛顶三字。是秘呪名。二如来等十六字。是显了名。


○初大佛顶秘呪名


有二释。一约应化所说释。以经云佛顶光明摩诃悉怛多般怛囉无上神呪。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呪。以此验知。大佛顶正目秘呪。既云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故知佛字。指释迦应身。顶字。含释迦化身。即能说之人。以应化即法。故云无为心佛。具足須云。悉怛多等。首题从略耳。二约诸佛尊戴释。准佛顶陀罗尼经云。有陀罗尼。名如来顶。彼呪且非顶上佛说。从果人所敬为名。况今累言佛顶神呪。又云亦说此呪名如来顶。若然者。顶取尊戴之义。不取无见之相。详考一释。文义俱当。说题前云。非喻是法。亦属於人。以尊戴为顶。则是於法。以化佛为顶。则是於人。法界庵主补注云。经文不云犹如佛顶。云间补遗云。经文不曾用佛顶为喻。吴兴人法立题义诚有准。


○二如来等显了名


此亦二释。一约果人修证。显所契之法。如来即是果人。密因即三德秘藏妙行也。不异万行首楞严定。此定如来已证。是则密因修证四字。上三字属因。证字属果。而此因果皆是能契之法。唯有了义。正当所契之法。二约因人。万行示能契之法。诸菩萨即十方现在未来修学人也。万行者所具之定也。体是中道。摄法无遗。故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云云)。涅槃云。首楞者一切事竟。严名坚固。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又大论云。首楞严者。秦言徤相分別。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譬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等不能破坏。如转轮王主兵将宝所至之处无敢坏者。故亦翻为事究竟也。


○二释通名


即经字也。別名异诸部。通名同众经。梵语修多罗。此翻为契经。经者。训法。训常。依此言说。诠显性相。令物生解。故称为法。一切诸佛皆同此说。故称为常。已上释名。全取吴兴玄义。不用孤山具三为名之说。备如说题。


释名竟。


第二辩体者。正依孤山以常住真心为体。此经正宗之首。佛告阿难云。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经文显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安得不以此为经体耶。应知此经大旨。托阿难缘。正为众生显示因地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文义昭然。故可信受。况常住真心既常且真。显是性体也。若吴兴別以空如来藏为体。谓经之盛谈者。补注曰。当知经文称之以藏。欲推因地觉心故也。此经大旨。正显因地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全为菩萨诸佛所证。此乃如来特立心体为经正体也。辩体竟。


第三明宗者。孤山疏云。此经以圆通妙定为宗。宗者要也。虽真心本寂。而迷者不觉。故須修如幻三摩提达诸法之元寂。经初阿难请云。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懃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故下如来番番开示。令了真心本然诸法如幻。虽异名別说。只是广演楞严妙定。止诸妄想。此乃达诸法寂然。唯观心性。名为妙定。故以圆通妙定为宗。(文)详夫圆通妙定。盖的取观音耳根圆通。通收一经所明定行。其义甚正。补遗亦曰楞严妙定为宗。阿难乃以三止为请。经之初後。非谈空假。即说中道。此为宗要。法界庵主亦所承用。取孤山之长也。明宗竟。


第四论用者。孤山疏以反妄归真为用。经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虗空悉皆销殒。研考经文。並是返妄归真之义。妄即人法二执也。真即二空之理也。语简理备矣。论用竟。


第五判教相者。分四。


○初正说


孤山疏云。以上妙醍醐为教相。唯被圆机。开权显实与法华无殊。扶律谈常与涅槃不异。又云。如来三十成道。八十示灭。凡五十年说法。於十二年中说阿含。八年说方等。二十二年说般若。八年说法华。最初华严。与鹿苑同时。此经最後垂范。涅槃临终乃说。俱在八年之内。即是第四十九年说此经。第五十年说涅槃也。吴兴云。今经所谈唯一圆教。以明如来藏故。非前藏通。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故。非別教也。长水疏云。诸乘之中一乘所摄。若於五教。此经分齐。正唯终教。兼於顿圆。真际云。会渐归顿即法华後。入灭未期乃涅槃前。今详诸说。虽文义少殊。而判教大途。並是法华之後涅槃之前。一乘圆顿无异论也。俱为正说。


○二义证


长水疏云。佛说此经。非谓一时顿说。说必前後。集者约类总为一部。若以文义往定。即法华後涅槃前也。经文明指耶输受记持地证经。以义往推。序叹声闻。非约小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法华已前无此显露。声闻入实今经有故。为说圆通。诸小乘者皆叙本时或述今遇。尽证圆妙。法华前无。应知在後。又不唱入灭之期。定涅槃前。二经同部。此经居中。俱醍醐味无所疑矣。(文)此谓楞严经第四。明指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於法华授记。第五持地菩萨。明叙指於法华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岂非法华後耶。又不唱入灭。岂非在涅槃前。以义往推。应身无量。声闻入实。以证入实。以证圆通。皆非法华前方等般若小乘之事。騐是法华後醍醐法味也。孤山吴兴引证俱同。更不再出。


○三释疑问


按因果经说。佛与波斯匿王同日而生。今经第二卷说匿王年六十二。则佛寿亦然。据说法时。合是般若。何云法华涅槃。答当取长水谓此经非一时顿说。盖结集者。约类总为一部。结前归後也。如经阿难疑问七趣中。举琉璃王诛释种姓。琉璃乃匿王之子。王崩嗣位。方诛瞿昙。岂有事之未形。而预致斯问耶。復次经初別序。唯在匿王请斋一事。文备述之。以为此经別序缘由。据匿王当方等般若时已死。禅位与子琉璃。况宝积经又说琉璃王诛释种生陷地狱。则子亦已死。岂可父到法华请斋耶。是知请斋事在方等般若。如何不许昔人判楞严为二酥耶。此义孤山净觉长水诸师。並未说及。今通其义为三。初请斋在昔。二请法在今。三钝杂自分。且请斋在昔者。如匿王没。琉璃王嗣位。诛灭释种。生陷地狱。事定在昔。决无匿王到法华後。今文匿王请如来斋。阿难受別请。无斋乞食。被摩登伽女所摄。事必在昔。如谷响熏闻二记所引事缘。在方等无疑矣。言请法在今者。阿难大权。作楞严经发起。於法华後见楞严机兴。追叙昔事。我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被摩登伽女所摄。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如来为说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悟入圆常。一经文义无非圆顿。此则追叙昔事。发起楞严。定在法华後涅槃前也。若尔。何故楞严经文。连贯生起。都无间杂。不见为追叙昔事。乃成一席之说。与摩登伽女经所叙无別。答此乃经家要戍部类。庠序次第。生起有由。参入昔事。结集在此。考文寻义。不同昔经。但知若说匿王事及阿难被女所摄事。便是法华前事。若说请大悟大。反指法华。便是在法华後也。故知长水云。说必前後。约类结集总成一部。义实如是。直是排之连贯。作一时而会也。言纯杂自分者。方等中摩登伽女经。既说生灭法。自属三藏教。今於法华後。述昔发起。入圆顿经。同法华部。自属醍醐。不可一混。以纯与杂。各有部类故也。问若今楞严同法华者。且释籤云。首楞严名本在別圆。通於通教。岂是法华独圆之义耶。答吴兴说题云。记主自说法华已前楞严名义。今经开显。安得类同。问法华正开显。经叹声闻德。只云无復烦恼逮得己利。今文何故乃叹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却成超胜法华耶。答法华会初。列听经众。未闻正说开显。还同昔日声闻。故从昔叹之。此经列众已经法华开显。故叹应身度生等也。


○四异见


又二。


初判归方等


神智补注三十一云。如方等陀罗尼经次第在法华前。而经中云。先於灵山已为声闻授记。岂非方等至於涅槃。以此推之。言次第者是前分也。互相指者是後分也。结集者以後分明义。气类若同。向前集之。金光明经是方等後分。故指般若为已广说空。无妨也。若其然者。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波斯匿王年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莲华。定性声闻及诸一切。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岂非亦是方等後分经耶。(文)今谓神智此判。有言无旨。既云气类若同向前集之。且楞严小乘作佛。阐提有性岂与方等焦谷败种气类同耶。应身无量。销颠倒想。岂与方等见不思议。自鄙无分。三生六十劫气类同耶。


二判归般若


温陵戒环禅师解云。楞严即般若法。中实大乘终极之教。故如来密因菩萨万行所修证法一切毕竟。自此已往无復进修。直造一乘圆妙之道。故法华会上。更无地位之说。纯谈妙法。随根印可。授记作佛而已。盖出与大事。法华至矣尽矣。法华之後便说涅槃。扶律谈常而终焉。良以般若慧学方盛定力未全。溺於多闻。失於正受。於是示楞严大定。资般若深慧。既定慧均学。解行两全。而究竟於一乘之道。尽於是已。此楞严之所以作也。究夫三经大旨。无非大事因缘。而必获般若发明。次由楞严修证。终至法华印可。然後尽诸能事。(文)今谓此说不暇研究。若果般若但慧。次立楞严修定。至於法华印可。则佛说五时尚少一时。祖师不谈亦成疎漏。以楞严小乘皆已证悟。法华动执生疑。因开佛知见。亦成重烦。何不自难。且声闻自行未正。开显成佛。便能应身度生。终无是理也。如是则判在法华已前。诚不可矣。


私议曰。佛法不思议。唯教相难解。详此楞严一经。说时非一。故致古今判教诸说各异。若准天台一家判摄之式。凡为通別五时。別则显其说法次第。通则彰其教法融通。勿以凡情局见。应知並是如来赴机之相。而於通中。有乎文通。义通如後分华严及方等陀罗尼经之流。乃结集经家收通归別。皆文通也。若义通者。如般若明华严海空。与夫莲华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此於他部明华严义。不必结归本部也。今楞严经前文有次。後分不次。收归方等。似合其宜。如先达所谓一代教中除华严般若法华涅槃部別帙外。凡所说小乘皆收归鹿苑。凡所说大乘皆收归方等。栢庭玄览云。但非四时所摄悉得以方等通收之。此经既不专余四时部类。谓属方等。则无余论也。虽经有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之言。但曰令汝会中而已。固不与法华授记同日而语。政使出於方等不妨以弹斥意密示与进。况时在其後。说亦无违。(文)此则经之前分正属方等。是故云尔。若经有耶输授记持地证经等文。应是後分经。乃结集家收通归別结归前分。此正通五时中文通之类也。金光明玄记云。以凡判教。有前後分。前分有次。後分不定。後虽不定。須摄归前。(文)此为诚证。非余可拟。因并录存。以俟夫公於取舍者考焉。

 

首楞严经释题北峰印法师引用文目


孤山(法师讳智圆) 经疏 谷响钞


吴兴(法师讳仁岳) 说题 集解 熏闻记


法界庵主(法师讳可观) 补注


云间 补遗


长水(法师讳子璿) 义疏


栢庭(法师讳善月) 玄览(私议所引用)

正经集注桐洲坦法师引用文目


兴福(法师讳惟慤) 玄贊


资中(法师讳弘沇) 经疏


擕李(法师讳洪敏) 证真钞


真际(法师讳崇节) 删补疏


孤山 谷响


苕溪(即吴兴) 熏闻


长水


手鑑(法师讳道欢禀长水璿公之学而着是书)


荆公(王丞相讳安石) 经解


补遗


纂注


释要

 

首楞严经指文科节

大分为三。

初序分(二) 起第一卷初如是我闻 止本卷归来佛所
初通序(经前六事)
二別序(二)
初发起远由(二)
初夏终演法
二王臣营斋
二发起近由(四)
初独还无供
二乞食遭摄
三如来慈救
四护归佛所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二正宗分(六) 起一卷(一六纸)阿难见佛 止十卷(二七二纸)不恋三界
初依常住真心以开圆解(二) 起阿难见佛 止四卷(一○九纸)尚留观听
初对庆喜明(破妄显真)以闻圆解(三)
初阿难悔请(即请人三止之最初方便)
二大众愿闻
三如来演说(二)
初酬请开示(二)
初別破心见(二)
初推妄所在(七)(△即七处徵心)
初在内
二在外
三潜根
四内外
五随合
六中间
七无着
二破妄显真(二)
初破妄心显真心(二)
初明频倒根本(二)
初生死根本
二元体清净
二示归元正路
二破妄见显真见(二)
初现瑞所说
二破执辨性(二)
初略说(二)
初定其常情
二夺其妄执
二广说(三)
初明真性常住
二明性无生灭(二)
初答匿王(二)
初开示(二)
初明身有变迁
二明性无生灭(三)
初佛问真性
二王答不知
三如来开示(观阿之见)
二领悟
二酬庆喜(二)
初现相略明
二兴慈广示(二)
初兴慈徧告
二广明倒源
三明广破缘尘(二)(○第二卷)
初示缘声非法性
二约见性广类通(七)
初明见性无还(三)
初简示许说
二正辨境见(二)
初明境可还(二)
初示八境(△八还辨见)
初明还日轮
二暗还黑月
三通还户牖
四壅还墙宇
五缘还分別
六顽虗还空
七郁[土*孛]还尘
八清明还霁
二明该摄
二示见无还
三指心责迷
二明物见两殊
三明性非缩断
四明体绝是非(二)
初研破二途(三)
初如来破执
二大众茫然
三世尊安慰
二会通一理
五明理无谓计(二)
初非外许自然
二非内计因缘
六破同別妄见(二)
初诃诫许宣
二推因正说(二)
初示因由別明(二)
初別业妄见
二同分妄见
二约法喻广解
七显见非离合(二)
初破和各疑
二破非和合
二总破诸法(二)
初破四法(二)
初总示本真
二別破妄执(二)
初破五阴
初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二破六入
初眼入
二耳入
三鼻入
四舌入
五身入
六意入
三破十二处(○第三卷)
初眼色处
二耳声处
三鼻香处
四舌味处
五身触处
六意法处
四破十八界
初眼色识界
二耳声识界
三鼻香识界
四舌味识界
五身触识界
六意法识界
二破七大
初地大
二火大
三水大
四风大
五空大
六根大
七识大
二闻法领悟△
二对满慈明(从真起妄)以开圆解△
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圆行○ 起四卷阿难及诸大众 止七卷(一八一纸)所作如愿
三依正助两行以分圆位○ 起七卷(一八九纸)阿难即从座起 止八卷(二○九纸)名为邪观
四承三法既备问名受持○ 起八卷(二○九纸)尔时文殊师利 止本卷(二○九纸)汝当奉持
五因释余疑广辨七趣○ 起八卷(二一○纸)说是语已 止九卷(二三八纸)即魔王说
六无问自说预明禅境○ 起九卷(二三八纸)即时如来 止十卷(二七二纸)不恋三界
△二闻法领悟(二)
初经家叙益(二)
初叙获本妙心(四)
初悟心广大益
二了物咸真益
三反顾遗身益
四妙获无心益
二叙外敬内悦
二阿难说偈
△二对满慈明(从真起妄)以开圆解(四)(○第四卷)
初疑请(二)
初述己他未晓
二迷性相俱疑(二)
初妄想忽生疑
二大性俱徧疑
二许宣
三钦承
四正说(二)
初答妄想忽生(二)
初明众生迷真故起妄(二)
初起妄因(二)
初起根本无明
二起枝末无明
二感妄果(二)
初別示果相(三)
初世界相续(二)
初总成空界
二別成群有(二)
初成四大
二成诸相
二众生相续(二)
初总六入
二別四生(二)
初別示胎生
二总明四类
三业果相续(三)
初欲贪果
二杀贪果
三盗贪果
二总结元由
二明如来证真故无妄(二)
初別明妄因妄果其体本真(二)
初迷方喻妄因本空
二空华喻妄果非有
二总显真智真断不重起妄(二)
初以金灰喻
二以智断合
二答大性俱徧(二)
初正答前问(二)
初约喻略释
二约法广释(二)
初约体用正宗(二)
初约十界显用
二约三归示体
二责凡小不了
二因答前疑(二)
初满慈重徵妄因(二)
初明妄本无因(演若失头)
二示真元无得
二庆喜再执缘起(二)
初疑情
二开示(二)
初破疑(二)
初寄事推破
二合显结归
二诫劝(二)
初诫虗解
二劝修行
○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圆行(二)
初观理直入明正行(二)
初庆喜叹领述请(二)
初经家叙相
二庆喜陈辞(二)
初叙有解无行(二)
初正述
二喻显(天王赐屋)
二明正请行门
二如来宣示行门(二)
初发觉初心(二)
初正明二义(二)
初总述(二)
初审观因地发心(△二决定义)
二审详烦恼根本
二正释(二)
初初义(二)
初指事喻审观
二约法正审观(二)
初简浊妄(二)
初通释浊义
二別示五相
二显常用
二次义(二)
初指事喻审详(解结)
二约法正审详(二)
初委示颠倒处所(二)
初约众生以明世界(二)
初释名辨体
二简定叠变(二)
初简四涉三
二流变增数
二约世界以历六根(二)
初约流变法示
二据优劣的简(二)
初总标
二別简(△六根功德)
眼鼻身各八百
耳舌意各千二百
二正劝详择降伏(二)
初劝简略明(二)
初劝简根修行(三)
初劝简圆通
二校量优劣
三许为发明
二示須简所以
二因疑广说(二)
初约研破总示(二)
初研破执计
二总示真妄
二约行相別示(二)
初从真起妄遂有六根
二反妄归真随依一入(二)
初明因修获证
二明由证起用(二)
初举互用况显
二明互用所以
二决通疑滞(二)
初明因果並常(二)
初庆喜疑因异果
二如来示因本常(二)
初结根尘显迷倒(二)
初结根尘(罗睺击钟)
二斥矫乱
二就闻性示因常(二)
初破执正明
二引睡例显
二明解结无二(二)(○第五卷)
初正明解结无因二(二)
初疑请
二开示(二)
初现瑞
二正说(二)
初诸佛同宣(迷结证解只汝六根)
二此佛亲说(二)
初长行(二)
初总标体一
二別显本空
二偈颂(二)
初显此佛亲说(二)
初显结解因由(二)
初重颂前文
二孤起演义(二)
初示修行要门
二明心外无境
二歎法超偏小
二印诸佛同宣
二兼显六解一亡(二)
初约结巾喻迷(二)
初结巾总示
二约结研定
二约解中喻悟(三)
初喻六解一亡
二喻解结由心
三喻解当次第
二显示修证△
二带理兼修名助行△
△二显示修证(五)
初阿难请问圆根
二如来询诸圣众
三诸圣各说证门(五)(△二十五圆通)
初观六尘悟道(六)
初陈那悟声尘
二沙陀悟色尘
三香严悟香尘
四药王悟味尘
五跋陀悟触尘
六迦叶悟法尘
二观五根悟道(五)
初那律观眼
二周利观鼻
三憍梵观舌
四毕陵观身
五空生观意
三观六识悟道(六)
初身子悟眼识
二普贤悟耳识
三难陀悟鼻识
四满慈悟舌识
五波离悟身识
六目连悟意识
四观七大悟道(七)
初瑟摩悟火大
二持地悟地大
三月光悟水大
四瑠璃悟风大
五空藏悟空大
六弥勒悟识大
七势至悟根大
五观耳根悟道(四)(○第六卷)
初值佛秉教
二依教奉行
三行成修证
四由证起用(三)
初三十二应
二十四无畏
三四不思议
四交光现瑞印可
五佛敕文殊简辨(三)
初佛敕
二受命(二)
初叙敬义
二正说偈(二)
初通明所证理
二別简能入门(二)
初简诸行非
二辨观音是(五)
初指当根歎人
二叙圆通修证
三显彼我同入
四述佛意结示
五明请加劝修
三获益(四)
初阿难增道
二普会入位
三登伽进果
四众生发心
△二带事兼修名助行(二)
初惑重者唯持禁戒(二)
初举三学显戒律为基
二约四重释持犯损益(四)
初婬(二)
初宣示损益
二嘱诫灭後
二杀(二)
初宣示损益
二嘱诫灭後
三盗(二)
初宣示损益
二嘱诫灭後
四妄(二)
初宣示损益
二嘱诫灭後
二习重者更假秘呪(二)(○第七卷)
初叙意略明
二酬请广说(二)
初道场方轨(二)
初立坛供养方法
二修证行坐诵仪
二演说呪辞(三)
初阿难述请
二如来正说(二)
初现化佛说呪
二述功德劝持(二)
初明(果德由此呪故自行)化他以劝持(二)
初备列众义
二指广结名
二明(因人由此呪故灭恶)生善以劝持(二)
初广明生善灭恶
二总述佛意结劝
三述愿加护
○三依正助两行以分圆位(二)
初明迷真起妄颠倒类生(二)
初众生颠倒
二世界颠倒(二)
初迷真两立
二相涉类生(二)
初示成因感果
二显十二类生
动类
欲类
趣类
假类
障类
惑类
影类
痴类
为类
性类
罔类
杀类
二明反妄归真浅深立位(二)(○第八卷)
初明渐次(三)
初除其助因(二)
初总明四食
二別断五辛
二刳其正性(二)
初以戒刳性
二戒净获益
三违其现业(二)
初明由违证似
二明由似证真
二示地位(八)
初乾慧地
二十信
三十住
四十行
五十回向(二)
初十向正位
二四种加行
六十地
七等觉
八妙觉
△经文结示五十五位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若今科初列乾慧後开妙觉及三渐次则成六十圣位。

○四承三法既备问名受持(二)
初文殊问
二如来答
○五因释余疑广辨七趣(二)
初约情想总明(二)
初总明二分(二)
初情约内分
二想为外分
二別示趣生
二约业报別示(七)
初地狱趣(二)
初明十习因
婬习
贪习
慢习
嗔习
诈习
诳习
怨习
见习
枉习
讼习
二明六交报
初见报
二闻报
三齅报
四味报
五触报
六思报
二鬼趣(十)
恠鬼
魃鬼
魅鬼
蛊鬼
疠鬼
饿鬼
魇鬼
魍魉鬼
役使鬼
传途鬼
三畜生趣(十)
枭类
咎类
狐类
毒类
蛔类
食类
服类
应类
休类
循类
四人趣类(十)
顽类
愚类
狼类
庸类
微类
柔类
劳类
文类
明类
达类
五仙趣(十)
地行仙
飞行仙
游行仙
空行仙
正行仙
通行仙
道行仙
照行仙
精行仙
绝行仙
六天趣(三)
初欲界六天
二色界十八天(四)(○第九卷)
初禅三
二禅三
三禅三
四禅(二)
初四根本
二五不还
三无色界四天
七修罗趣(四)




○六无问自说预明禅境(二)
初正明发相(五)
初色阴(十)
身能出碍 拾出蛲蛔 空中闻法 见佛踞台 空成宝色
闇室见物 烧斫无碍 徧观诸界 夜见远方 知识迁变
二受阴(十)
见物生悲 勇智齐佛 渴心沉忆 疑是舍那 生无尽忧
生无限喜 起大我慢 轻安自在 拨无因果 爱极发狂
三想阴(十)
求善巧 求经历 求契合 求辨析 求冥感
求静谧 求宿命 求神力 求深空 求永岁
四行阴(十)(○第十卷)
二无因论 四徧常论 四一分常论 四有边论 不死矫乱
十六有相论 八无相论 七俱非论 七断灭论 五现涅槃论
五识阴(十)
因所因执 能非能执 常非常执 知无知执 生无生执
归无归执 贪非贪执 真无真执 定性声闻 定性支佛
二更断余疑(二)
初总明迷真如妄
二別显五阴本因
○三流通分(二) 起阿难若復有人 止作礼而去
初如来劝流通
二经家结流通

 

 
楞严经集注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1/11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下一篇楞严经熏闻记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