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华部疏

TOP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二)
2014-01-16 08:58:1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718次 评论:0

天台三大部补注卷第一


妙玄 释籤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


释籤云台岭

台者星名其地分野应天三台岭者大师云吾闻天台地记称有仙宫若息缘兹岭展平生之愿也。


毗坛

在常州亦云毗陵吴会須知云常州古者谓毗陵郡也有晋陵公旧宅今为晋陵县焉会古外切前汉书地理志云毗陵注云季札所居比江在北东入海杨州川王莽谓之毗坛颜师古云旧名延陵汉改之耳。


章安

高僧传云名灌顶字法云俗姓吴常州宜兴人也祖世避地东瓯因而不反今为临海之章安焉生甫三月母欲名之夜称三宝顶仍口放音句清辩时摄静寺慧拯法师闻而歎曰此子非凡即以非凡为字年七岁出家为拯公弟子遂沐道天台承习定慧春秋七十二贞观六年八月七日卒于国清寺注後汉书云章安县名本名日浦光武改名章安故城在今临海县东南。


江陵

下文所指即荆州也。


妙玄云东渐

渐音尖尚书禹贡云东渐于海孔安国传云渐入也。


释籤云汉明夜梦迦竺初临

汉明即後汉第二帝名庄光武帝第四子在位十八年永平三年岁次庚申因梦金人项有日光飞来殿庭遂问群臣通人傅毅对云臣闻西域有神其名为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至七年岁次甲子帝令郎中蔡愔等一十八人西寻佛法至月氏国乃遇迦叶摩腾竺法兰二沙门齎白氎画释迦像白马驮经自西而来至十年岁次丁卯届于雒阳三宝录云迦竺並中天竺人未闻姓字。


隋文御寓

隋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小名那罗延汉太尉震十四代孙也御寓即御理宇宙也。


台衡诞应

台即天台衡即衡山衡山为南岳在荆州後开为衡州从山为名也台衡即智者南岳所栖之处也诞应即诞育而垂应者也。


习禅义解翻译

若准皎师所撰僧传十科次第则須先列翻译次义解三神异四习禅五明律六遗身七诵经八兴福九经师十唱导若依宣律师续高僧传所列十科初二大同三曰习禅四曰明律五曰护法六曰感通七曰遗身八曰读诵九曰兴福十曰杂科翻者大宋僧传云如翻锦绮背面虽异其华是一故西竺此方语虽不同佛旨无別矣译者易也变易梵言令同华语也又译者传言之谓也礼记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原夫佛法自西而来合云狄鞮而云译者良以汉朝多事北方译人兼善西语故云译也後代所以皆悉仿之。


文宣王记室王简栖所集百卷

文选注云掌书记文学之任也姓氏英贤录云王[艹-屮]字简栖琅瑘人齐朝起家郢州从事後为辅国参军所集百卷未获其本高僧传云齐竟陵文宣王撰三宝记传或称佛史或号僧录开皇三宝录云司徒竟陵文宣王府记室王[艹-屮]撰僧史十卷。


礼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礼记玉藻第十三有此文也郑玄注云其书春秋尚书其存者弥天释氏道安师云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百王齐其风万代同其轨。


嘉祥皎法师所集高僧传

会稽上虞县人未详氏族住嘉祥寺名慧皎学该内外撰高僧传十科如前已列。


大苏

山名也在光州。


代受法师讲金字大品

南岳思禅师造金字大品自开玄义命智者代讲也。


法华前方便

南岳云汝所入定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经云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夫三昧是定陀罗尼是慧陀罗尼慧既有三种三昧之定岂无三耶但是经中略而不列耳旋陀罗尼既名为初第一三昧岂非前耶中道法音名之为实旋及百千俱名方便以二方便得入中道故云法音方便耳旋既名初名前百千理合名後又復定慧只是止观慧观既乃有三止定岂可不尔故止观中映望三观立三止名况三止三观与三陀罗尼名义雅合故知法华三昧之定不出三止之义良可信矣。


华顶佛壠唐谿

大师住寺之北別峯号曰华顶登眺不见羣山暄凉永异余处大师於此降伏天魔也天台山西南隅一峯名为佛垄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是故云也。


陈少主再勅频迎隋文帝有勅请住

陈朝五帝第五後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宣帝嫡长也在位七年年五十二至德三年少主勅书有五口勅有十二请迎大师故曰再勅频迎也隋文帝有勅书等並在国清百录中。


论语包氏引王制

论语学而第一篇但云道千乘之国包氏注中亦无万乘之言今所云者以诸侯千乘天子必当万乘者也孟子云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既云千里则万乘可知矣。


乐说辩如止观第一记

一义无碍辩二法无碍辩三辞无碍辩四乐说无碍菩萨能於一字中说一切字一语中说一切语一法中说一切法故云乐说无碍辩也。


托胎灵瑞

大师母徐氏梦见香烟五彩轻浮若雾萦回在怀欲拂去之闻人语云宿世因缘寄托王道何以去之又梦吞白鼠因而有孕。


诞育徵祥

至於载诞夜现神光栋宇焕然兼辉邻室眼有重瞳。


髫龀精诚

髫小儿髮也龀毀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毀齿女七月生齿七岁毀齿大师年甫七岁喜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徧即得於长沙像前发大弘誓愿作沙门荷负正法故曰精诚也。


从师访道

出家之後诣旷律师南岳禅师博通律藏深达定慧。


臣主珍敬

徐陵毛喜之臣陈隋二帝之主悉皆贵重师而事之故曰珍敬也。


缁素归心

缁即法济禅师大忍法师等也素即袁子雄荆州人等也並延颈侯望尊之尚之。


临终示相

大师後於一夜独坐说法连绵良久如人问难焉。


灭後应验

別传之中列其十条今略举一隋主向净名疏而呪曰昔亲奉师颜未敢谘决今承遗旨何由可悟若随文生解愿赐神通其夜得梦王自说法释难如流见智者从空而来泻七宝珊瑚於阁上验者即指三国成一有大势力人能建此寺又云王家能造此寺寺若成国即清即呼为国清寺之验也。


建业

在扬州即古之扬州杨字从木者误也字应从手李巡曰江南之气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今为昇州也文句注云余二十七於金陵听受者昇州地曰金陵水名建业山号蒋山城曰石头府名江宁。


亦云建康

西晋第四愍帝讳业字彦奇东晋後都建业避愍帝讳遂改建业为建康也。


晋宋等

等其齐梁等六朝都此故也。


依俙

粗鲁不分明之皃也。


髣髴

相似不审之谓也。


汉南曰荆自汉南至衡山之南江南曰扬自京江至南海已来

尚书禹贡云惟扬州荆及衡阳孔氏传云北据淮南距海也又云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孔氏传云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也京江在荆州。


台岭鹤林如止观第一记

台岭如前辨鹤林亦云鹤树拘尸城阿夷罗跋提河边树有四双佛於中间而般涅槃其林变白犹如白鹤故曰鹤林。


止观禅门净名疏各有余分说未终

摩诃止观列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修八果报九起教十指归於正修中有十种境即阴入等才至见境法轮停转後分弗宣良由夏末所以罢唱焉禅门即是次第禅门禅波罗蜜其中亦乃列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辨门四诠次五法心六方便七修证八果报九起教十归趣第六方便文中注云若论初禅已後发诸禅定深妙境界並在第七修证中说此文皆悉未流通也辅行记云但至修证余三略无维摩经有一十四品大师疏解止到佛道品第八後诸品疏乃是章安述而续之別传云若说次第禅门一年一徧若着章疏可五十卷若说法华玄义圆顿止观半年各一遍若着章疏各三十卷大庄严寺法慎私记禅门初分得三十卷尚未删定而法慎终灌顶私记法华玄义并止观初分各得十卷。


孔子诸弟子歎孔子智深如窥其宫墙钻之弥觉其坚仰之弥觉其高

论语子张第十九云叔孙武语大夫於朝曰子贡贤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闚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子罕第九云颜渊歎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注云七尺曰仞循循次序皃。


妙玄云谘询

春秋不传曰访问於善为谘谘亲为询。


释籤云如涅槃雪山童子闻半偈已传於石壁

经云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周徧求索大乘经典乃至不闻方等名字我於尔时住雪山中时天帝释作如是言我今自当而往试之乃变其身作罗刹形宣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於尔时闻半偈已心中欢喜四向顾望唯见罗刹即作是言善哉大士汝於何处而得如是半如意珠时罗刹云汝今不应问我是义我不食来已经多日我即语言善哉大士若能为我宣说如是半偈竟者我当终身为汝弟子罗刹答云我今饥苦实左能说我即问云汝食何物罗刹答云我所食者唯人血肉我即语云汝但说之我当以身奉施大士罗刹於是即说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於尔时闻是偈已乃於处处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时上于高树之上寻便放身下未至地尔时罗刹復帝释形而接取之。


五比丘

一陈如二迦叶三頞鞞四跋提五拘利。


十九踰城

文句记云若十九出家则二十四成道若三十成道则二十五出家不同见別不須和会他宗章记云十二游增一长阿含並说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增一云二十年在外道法中本起因果经说十九出家思惟无相三昧经云三十成道智度论云佛临灭度时告須跋陀罗云我十九出家求佛道出家已来过五十岁而不说成道之时或有解云十九出家後五年事仙人行乐行六年行苦行三十成道菩提流支云八年作婴儿七年为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五欲六年行苦行注四十二章经云十九踰城五载游历六岁苦行通源记云准普曜经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故以十一年前後分之余谓经论不同乃是机见有殊若诸师所解请以文句记而定其非。


妙玄云那由佗

亦云那术又云阿庾多此云万亿五十二数中此当第十数也。


释籤云具如下文本迹用中各有十义

迹中十义一破三显一二废三显一三开三显一四会三显一五住一显一六住三显一七住非三非一显一八覆三显一九住三用一显一十住一用三本中十义一破迹显本二废迹显本三开迹显本四会迹显本五住本显本六住迹显本七住非迹非本显本八覆迹显本九住迹用本十住本用迹。


具如疏文三根互转得利钝名具如疏第四卷十门解释

三根互转者转下中为上於法说周得悟转下为中於譬说周得悟下根不转三周乃了十门解释一有通有別二有声闻无声闻三惑有厚薄四根转不转五根有悟不悟六有领解无领解七得记不得记八悟有浅深九益有权实十待时不待时。


头角声闻本是菩萨如富楼那等

富楼那弥多罗尼此云满慈子得授记已经文偈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菩萨本是古佛如文殊等

文殊师利此云玅德新翻玅吉祥楞严经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即文殊师利也。


如止观发心初云[卄/积]聚精要名之为心

五略有五一发大心明三种心一虑知心二草木心三积聚精要心今文积字误作[卄/积]字。


八相

一生兜率天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小乘无住胎相大乘无降魔相然亦可论之。


五百由旬

由旬或由延又俞旬喻闍那踰缮那此翻合也应也谓计合应尔许度量也自古圣王一日行之类同此方之驿也或十六里或四十里以由大小乘中所说不同故也言五百者五百有三义一约生死三界为三百方便土为四百实报土为五百二约惑见惑为一百五上分为二百五下分为三百尘沙为四百无明为五百三约观空观知三百假观知四百中观知五百。


妙玄云宝所释籤云宝渚

宝所之名出乎法华宝渚之号备如大经故法华云过五百由旬至珍宝所实相可尊喻之为宝此宝之所在於五百由旬之外也大涅槃云譬如商人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即至宝渚乃获诸珍大般涅槃喻之为宝尔雅云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陼今以陆极水际名之为渚然则宝所宝渚其名小別大旨无殊是故诸文互相举矣又復宝渚宝所亦出诸经论中。


释籤云庠序

文句阶位问答悉庠序也庠谓安详序即次第盖非忽卒越次之义也夏曰校商曰庠周曰序尔雅云东西墙谓之序注云所以別内外也通序异外亦可借用学舍养宫並非今意具如文句辅注中辨。


妙玄云皆安五事

如是一也我闻二也一时三也佛住王舍等四也与大比丘等五也亦云六事离佛住王舍城也或云七事开我闻也。


释籤云四种阿难

正法念经明三种阿难一欢喜持小乘藏二欢喜贤持杂藏三欢喜海持佛藏阿含经明典藏阿难持菩萨藏。


妙玄云須陀洹

此云预流又云逆流又云沟港又云修习无漏释籤云若数日不食皆化为虫者物类相感志云数日不煑尽化为飞蚁一名那子树亦名古度子生岭南枝柯皮中生子子着木皮也。


体字训礼君臣撙节

礼记第七云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也今家以体训礼盖准此文而互训也言君臣撙节者礼记云恭敬撙节注云撙犹趋也又云君臣之节礼之经也。


释籤云礼记第七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等

此文出礼记礼运篇中昔者仲尼与於蜡宾郑玄注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仕嫁切祭名也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也索所百切事毕出游於观之上观古乱切喟然而歎仲尼之歎盖歎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歎故有此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等言大道者注云谓五帝时也天下为公者注云公犹共也禅位授圣不家之亲睦也今大道既隐者注云隐犹去也天下为家者注云传位於子也礼义以为纪者白虎通云纪者理也张理上下整齐人伦也言偃者仲尼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妙玄云金刚藏说佛甚微智空有不二不异不尽

地论云何故名金刚藏藏即名坚其犹树藏又如怀孕在藏是故坚如金刚如金刚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犹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诸余善根所不能坏故名金刚藏金刚藏菩萨偈云微难知圣道非分別离念难得无垢浊智者智行处自性常寂灭不灭亦不生论云此微有二种一说时甚微二证时甚微何故难知偈言非分別离念故非分別者离分別境界故离念者自体无念如是圣道名为甚微智者智行处者自证知故自证知者依彼生故於中智者见实谛义故乃至云此智不住涅槃世间中故如是观行甚微依止甚微清净甚微功德甚微第一甚微不同世间三昧故第二第三不同外道自言尊故第四不同二乘故此甚微智復有何相偈曰自体本来空有不二不尽远离於诸趣等同涅槃相非初非中後非言辞所说出过於三世其相如虗空论云自体本来空智自空故自体空者可如是取如兔角邪不也可如是取异此空智更有异空邪不也可如是取有彼此自体彼此转灭邪不也云何取此自体空有不二不尽如是取此句显离三种空摄一离谤摄二离异摄三离尽灭摄有二种颂一有不二不尽二定不二不尽此颂虽异同明实有若非实有不得言定此云何定此定能灭诸烦恼故清凉观师云意云定即是有故能灭惑今华严经文阙有字如何会通此有二意一以不尽摄之谓有体故不尽二西域之经自有二本如论云有二种颂今华严经亦无定字义同定本谓定是有无不二故今家学者須知论文次了天台借用之意偈论但有三句而无不异句也其文虽阙其义无亏何者既有不二岂无不异四句备矣大旨全焉所以天台借而復加不异句也况復论云二离异摄既离於异明知不异是故加句良由此矣。


垢衣内身实是长者

籤云开丈六垢衣是同体权实璎珞长者今谓玄籤既明经体当知内身即内体也内体即是实相法身体既是内用岂非外故知衣璎胜劣报应即是外用法华已前三佛离明隔於偏小故胜劣用谓之异体今至法华开於丈六劣应垢衣内身体是实相法身故与尊特胜应璎珞同实相体胜劣既同实相法身法与报应胜劣外用任运相即若不相即则乖法体故以同体实相法身而为经体即是玄籤之正义也故释籤第十明华严法华二处会主虽则舍那释迦不同但是衣璎少殊内身不別岂非华严舍那尊特胜应璎珞与夫法华释迦丈六劣应垢衣二用虽则少分差殊一法身体元无差別乎文句记云若得实意方知四佛体同用殊讲华严者唯言我佛宁知今昔衣璎虽殊内身实体等无差別况文句云缘宜不同略为十异种智法界等无差別既是一体而有二用何妨华严尊特璎珞法华丈六劣应垢衣体是法身无有分別虽则相即用是立法差降不同岂可混滥若不尔者玄籤既开垢衣内身即是璎珞文句及记何故乃云法华师弟隐寂忍之实施拙弊之权身皆卑劣邪莫是吾祖云开智者云着开着不同成天殊谤邪呜呼往人不晓诸文寿量所以妄有破立误无量人因法成怨将恐传法利他之功不补非法毀人之失应知玄籤开垢衣内身即璎珞长者自论同体相即以申经体之义苟非内身体一安能外用相即体虽相即用自炳然非谓内身体即便将劣应为胜是故法华佛身卑小劣应宛然而垢衣内体常即璎珞体同用殊斯言有在幸希後德微细揣摩若净名疏明法华中现尊胜者自指別序放光现相从劣现胜而为表彰耳以净名疏正解別序现相表发故明华严二苏法华四度现胜身光无量表说实相引法华证云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为说实相印从劣现胜暂现表彰其意虽尔收光敛相摄胜从劣卑小宛然故妙玄明释迦住生身而显一岂是藏通异体生身乎是知文句明法华佛隐胜应实身施劣应权身及净名疏从释迦劣现尊胜有光明无边乃是论於胜劣之用若举用明体須指玄籤垢衣内身体同相即苟非胜劣同体安能隐胜现劣丈六宛然从劣现胜而为表彰乎故玄籤此文与净名疏及文句记等体用須分不可混滥矣復次須知玄籤明开垢衣内身即是璎珞衣璎少殊内身不別乃是明於华严法华胜劣用异一实体同若文句云衣璎有异人只是一隐显有殊何关体別乃是明於华严鹿苑胜劣用异一实体同是则今昔时节虽分用异体同復何差別然则玄籤明开垢衣内身体即用异体同乃是跨节开权局此文句中明华严鹿苑衣璎隐显人一体同乃是明於佛意非今若非佛意机生尚隔岂知隐显人一体同是故佛意跨节开权今昔虽分体同用异无二无別故得玄籤及以文句明乎今昔衣璎殊异内身人一也。


释籤云颇梨如意二珠

颇梨西域宝名也亦云颇胝迦此翻水玉或云白珠大论云此宝出山窟中如意珠者天上胜宝状如芥粟大论云出自佛舍利中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悉变为如意珠也。


妙玄云如萨婆悉达等

佛本行经净饭上云太子生後诸事皆成宜字萨婆颇他悉陀此云一切义成又云悉达多此云财成。


弯弓

说文云持弓关矢也。


释籤云捔力

正作角字角者试也。


调达

亦云提婆达多又云达兜此云天热以其生时人天心热故也。


瞿夷

此云明女太子外家去城八百里姓瞿夷氏舍夷长者名水光妇名月女有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而字曰瞿夷者也太子有三夫人一曰瞿夷二曰耶输三名鹿野。


掷象

调达扑象杀之而太子掷于城外也。


华严日照三譬

经云如来出世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宝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


幽谷

山川之幽邃也尔雅云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也。


多跢

跢字去声小儿行也。


嘙啝

韵中作[口*过]小儿相应也应字去声。


嗅有薝卜

此云黄华树华小而香或云旃簸迦又云占博迦树形高大华赤甚香其气逐风弥远也薝字丁敢切应作瞻字又云恐畏欢喜厌离断疑者三界皆苦苦故恐畏即苦谛也求涅槃乐乐故欢喜即灭谛也厌离苦因即集谛也断疑即道谛也又三界苦即世界也欢喜即为人也厌离即对治也见谛断疑即第一义也。


須弥

此云安明又云苏迷卢此翻妙高。


世人判楞伽或同华严或同法华具如止观记已有二处引楞伽文判属方等

辅行第三云经云无位唯此一文上下诸文尽明次位然多辨通別少明藏圆若论智行通具四教以方等部多斥三藏位义復少又彼经別序世尊受请入楞伽城时以神通力作无量宝山山皆有一佛一一佛前皆有罗刹及以众会十方国土皆於中现此与净名合盖现变何殊验知彼部方等明矣辅行次云楞伽人云此经开权与法华义等若尔何故前後诸文皆斥二乘及以外道故第三云一切愚夫禅者谓二乘此斥三藏也二观察禅谓离自他得人无我即通教也三真如禅谓知念不起即別教也四如来禅谓入佛地即圆教也故知彼经犹存权乘以大斥小岂与法华邪见严王五逆调达畜生龙女败种二乘皆悉得记作佛是同耶楞伽山也城也此云不可往唯得通人乃能到耳。


方等如食时般若如禺中

毗罗三昧经说四食时一旦时为诸天食二午时为三世佛食三日西为畜生食四日暮为鬼神食杂譬喻经云天人下施人王候之乃至禺中亦復寂然经律异相音疏云禺中者巳时也吴越春秋亦云禺中时春秋左传昭公五年云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注云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鹤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仆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第尊王公旷其位。


婴儿

女曰婴男曰儿也。


如宋严观法师与此太史官何承天等

宋朝京师东安寺慧严道场寺慧观二法师也引周公测影之法者此文出周礼中也周公周公旦也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成王幼周公摄位制礼作乐摄政四年欲求地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用测日影得頴川阳城於是建都土圭长一尺五寸夏至日昼漏半立八尺之表表北得影尺有五寸影与土圭等此名地中郑玄云日影於地千里而差一寸既有表影即余阴也今云一尺二寸者二字恐误矣颜氏家训书证篇云尚书曰惟影响周礼云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曰图影失形庄子云蝄蜽问影如此等影字皆当为光景之景也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为景淮南子呼为景柱广雅云晷柱柱景並是也至晋世葛洪字苑傍始加彡而世间輙改治尚书周礼庄孟从葛洪字甚为失矣。


人不见之等

僻者异见具如止观义例中喻下去诸文亦应准此余甞读清凉观师华严演义钞见其文云华严是顿顿法华是渐圆验知止观义例所斥以至三部记文所破即是清凉观师之失耳学者知之。


叡法师

僧叡法师什公弟子魏郡人年十八出家六十七卒。


捃拾

捃居运切训拾也舍收也敛也。


善星

涅槃释文云罗云庶兄也旧云善星无发迹处实是恶人此不然也佛有两弟两子各行善恶阿难行善调达行恶悉皆是权罗云行善善星为恶例知是权也远法师云善星是佛堂弟庶儿故说为子也。


阐提

古人云具含众恶不知的翻唯河西道朗翻为极恶言极恶欲之边者也。


古人多有异释等

亦如清凉观师华严疏引於古德释此略有十义一约处相入门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故此天宫等本来在树下故不須起然是用彼故说昇也二约相入门以一处入一切处故树下徧天中亦不須起欲用天宫表法升进故云升也三由一切即一故天在树下四由一即一切树在天上五约佛身谓此树下身即满法界徧一切处则本来在彼不待起也机熟令见故云升也是故如来以法界身常在此即在彼也六约佛自在不思议解脱谓坐即是行住等在此即是在彼七约缘起相由门八约法性融通门九约表示显法门十约成法界大会门余谓第一义中一尚不可何得十义纷纭乎世谛随缘义理无量岂独十义而定乎是故应以无生遣荡方可辨其法界大用一家深趣与夺由兹苟其不尔执计难忘焉。


近代藏法师

隋末唐初有嘉祥吉藏法师天后朝有法藏法师即贤首也今之所斥恐指法藏师耳此师与荆谿相去不远故云近代也如法藏师起信疏引智论中说真如在有情中名为佛性在无情中名为法性金刚錍中正破此义以验於今亦其然也又华严经云譬如真如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非是觉悟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普令开悟一切诸法其心无量周遍法界者清凉观师疏云如遍非情则有少分非是觉悟况经云佛性除於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住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觉性故应释言以性从缘则情非情异为性亦殊如涅槃等泯缘从性则非觉非不觉本绝百非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则无非觉悟演义钞云然此段疏为遮妄执一切无情有佛性义就计此义自有浅深一谓精神化为草木情变非情等二说无情同一性故此释太过失情无情坏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义空该通心境涅槃何以简去瓦砾言无情耶余谓经文其意只是谈乎真如无非觉悟岂有少法坏之令此真如非觉悟耶经意显然而清凉疏记作如遍非情则有少分非觉悟释者岂其然乎况涅槃瓦石无性自是权教缘了不遍之说智论真如在无情等其文本无何可援据乎故知疏文从如遍非情已下恐为未允从若二性互融已下义与前违余准本宗敢兹评品观者恕之吾宗学人释金刚錍不可不知此中之说故知贤首清凉未善谈性圆顿安在彼既落非吾宗学者何得谄附哉。


释迦

姓也此云能仁。


鹿苑

具在大论辅行委引如常所说故不注之。


阎浮提

亦云剡浮又云赡部方志云瞻部此云轮王居处言四轮王所王虽有多少而居处必在南洲也古翻为好金地谓阎浮檀金在洲北岸海中金光浮出海上其傍乃有阎浮树林其果甚大得神通人方到於彼也善见云树高二千里围二百里枝布方圆覆百由旬也释迦谱云提者翻为洲也智论云此洲有五百小洲围绕故名阎浮提矣若准西域记音中赡部此翻秽树也。


阿僧祇

此云无数此乃第五十二数也具如俱舍。


刹那

此云一念也。


大遒

遒即由自秋二切此遒字恐误也应作猷字训道也尚书序云以阐大猷。


故世时念世时念

连言世时念者恐写者误而重书也或別有意乎。


伽耶

此云城也。


十宝山

华严二十一云雪山香山轲梨罗山仙圣山由乾陀山马耳山尼民陀山斫迦罗山宿慧山苏迷卢山上文云弥勒初以伏疑潜难等者此一段文並皆误也准文句中应云文殊广引先佛曾说法华故弥勒潜疑欲问诸佛赴缘人时各异古佛虽名法华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第一偈断云我见灯明佛等也当知此是弥勒潜疑文殊显释前文乃是文殊伏难弥勒显释耳又妙玄云二万亿灯明者准经无亿字法华忏仪中亦云二万亿也释籤又云余二並是灯明之文者亦误也应云余二之中一是总诸佛章中之文也又云先列经者列字应作引字又云九三者应云十三也又云而判於他者判字应作简字上下文中字有误者准而思之不具出也。


肇云等

僧肇法师京兆人也家贫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得历观经史性好玄微留心庄老甞读老子乃歎曰美则美矣然而栖神冥累之方未尽善也及见旧维摩经乃曰始知所归矣师於什公作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什公见般若无知论歎云吾解不藉子但辞当相揖耳年三十一卒于长安今玄义所引即不真空论中文也然所引之词与彼小异彼云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乃至云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肇公四论者即今流行谓之肇论是也。


凡言云云如止观第一记

彼云未尽之皃也云者言也说文云象云气在天回转之形言之在口如云润物广雅云云者有也下文尚有如云之言也文句记亦云云云者象云气之分散如云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未说者尚多如云焉。


新旧医如余文说

涅槃第二云譬如旧医纯用乳药如彼外道唯说邪常客医如来初令制乳如说无常成无常已还用真常新旧二乳乳名虽同邪正义別。


妙玄云大论云信行人等

大论四十一云菩萨有二种一坐禅二诵经坐禅者观身骨等诸分和合故名为身即以所观为譬喻也言头骨分和合故为头也脚骨分和合故为脚也头脚骨分和合故为身也一一推寻皆无根本此是常习常观故以为喻也不坐禅者乃以草木枝叶华实而为喻矣。


释籤云大论四句评闻慧者具如止观第一记

彼引大论九十三云有慧无多闻等四句与今玄义不殊但以有闻有智慧为第四句与今异耳如安息国边地生人虽生中国不可教化根支不具不识义理着邪见等皆名人身牛也有闻有智慧者名字是闻观行是慧故观行即是第四句若直闻真不了二谛此闻非即若直暗证尚未及於有患无闻应非第四恐在第三句耳。


百论

肇法师云论有百偈故以名焉。


牟子有说行之义如止观第一记

一字误也文在第四现行印本止观云人师国宝辅行云後汉灵帝崩献帝时有牟子即苍梧太守也深信佛法而斥庄老兼排儒流着论三卷三十七篇第二十一云问曰老子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今之沙门设知至道何不坐而行之空谈是非岂非贼乎牟子曰老亦有言知而不言不可也不知不言愚人也能言不能行国之师也能行不能言国之用也能行能言国之宝也三品之内唯不能言不能行国之贼耳。


含於三观如止观第五卷破古师中意

彼云有人难中论不生不灭未会深理中论师解云不不生不不灭以显中道此解扶中而伤文失义何者龙树之意兼通含別不生者不二十五有之生不灭者不三相之灭岂非藏通若生灭皆属生涅槃皆属灭双遮二边岂非含別若生灭是因缘生法即空假中即空故不生即假故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中道按文解释兼二含別显中四义宛然矣。


妙玄云天竺

或云身毒亦云身笃又云贤豆正云印度印度此云日月日月有千名即其一也良以西国圣贤相继开悟众生照临於下其犹日月故以云焉或云贤豆本名因陀婆他那此云主处即天帝也以天帝所护故世久而号之耳言传教者应云传授也释籤云但题云地持经者亦云地持论又名菩萨戒经或十卷或八卷。


南岳云胡汉

此盖准旧云胡汉耳若东隋已来但曰梵语不道胡言也开皇三宝录云窃观上代有经已来贤德笔受无不皆云译胡为汉且九州地称西方为天竺者即是总名或云身毒如梵称此方为脂那真丹震旦也胡国乃是西方边俗何有佛经号为胡语邪彼方称梵者梵翻为净劫初梵天下来於此今仍其本故曰梵音道安法师自号弥天亦云译胡为汉此乃崑山之一砾未尽美也今南岳天台言胡汉者盖是准旧所称而已岂可升堂入室之人不知华梵乎辅行云但是西语咸曰胡音後因黄冠虗称伪制近代方始胡梵甄分葱岭已西皆曰梵种铁门之左並是胡乡南山四分戒疏云胡本杂戎之地梵唯真圣之都雪山已南三方距海周轮九万厥名大夏金刚轮者地之中心凡圣大王同居此土若据边鄙地为之倾此方中岳亦号中华且据轩辕局谈中表故河图云崑崙山东南方五千里号曰神州亦云赤县尔雅云河出崑崙述其本也尚书禹贡云导河积石传其末也汉书云张骞寻河至身毒国者语其远途未穷其实也依佛经云四河本源香山所出分流四海知其始终矣俗云崑崙者经谓香山寻今行者河从雪山但雪山重沓丛杂难分冬夏积雪路非人往故郭璞云河源灵府山於天柱是也今详诸说天柱其必地心心高则四河分汪斯一正也神州乃崑山东南明知方维两別斯二正也大夏背山面海神州东南海曲西北无闻斯三正也凡圣大王治必地心此方未闻斯四正也此方黄帝神游华胥王邵等解即大夏国李聃周穆皆登崑崙明知超胜圣贤同往斯五正也胡本山北由来归汉今属突厥不隶华胥又復天地初辟未有人物梵天降生此土仍传本习书语於人是则天语天书唯居大夏自余胡国所有书语互各不同此土书本但图鸟迹方言雅郑代別皆异岂比华胥楷定常古。


释籤云破群那

中阿含五十有破群那经乃是破群那比丘也成论亦言破群那比丘又第三十云善眼大师及诸弟子学道不虗得大果报如善眼大师如是破群那乃至萨哆富楼奚哆有无量弟子此破群那将是今之所谓邪前文云邪因谓梵天等者大经十六云所谓梵天自在天八臂天性时微尘法及非法是造化主梵即初禅主自在即二禅主八臂即护世主性谓冥初性时谓计时生万物尘谓计微尘生麤果法及非法谓计善恶行生苦乐受各计所执为万物因故云是造化主也。


快马见鞭影如止观第二记

根利如快马起恶如僻路闻说如鞭影杂阿含云有四种马一者见鞭影即便惊悚随御者意二者触毛便能如上三者触肉然後乃惊四者彻骨後方始觉。


金师之子如止观第五记

彼云身子目连差机说法乃引大经三十四云如我昔於波罗奈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令骨观二令数息经历年所皆不得定我即呵之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应教骨观一主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庄严论云浣衣渐净白如骨也善知韛囊宜数息也下文又指身子差机如止观第七记者七字恐误应知即是今之所指至于下文更不重引余甞读大庄严论出曜经等乃是目连教二弟子而不悟道时舍利弗即为教之方能悟也此则经论不同不須和会又恐经论文有不同者言三十四者误也文在二十四耳。


生生十因缘如止观第五记

止观所列从无明至有支辅行云不言生死者此属未来也今明从过至现以成机缘所以不取以宿种子在无明行中来至今世復依本习起爱取有復由现在闻法发习。


仰覆世界如华严

旧经三十八云菩萨有十种出生智慧所谓入一切仰翻覆世界正住倒住世界等又新经第十七亦云妙世界即麤世界麤世界即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等。


皆是寂静门如止观第二记

二字误也在第三记宝箧经云文殊师利於东方庄严国佛名光相现在说法有大声闻名曰智灯因文殊问默而不答彼佛告文殊云可说法门令诸众生得无上道文殊答云一切诸法皆是寂静门。


妙玄云天亲

梵云婆薮槃豆也又云伐苏畔度翻为世亲言天亲者即毗纽天居於此地菩萨乃是毗纽天之亲也故以名焉。


舍利弗

此云身子珠子等具如文句所辨。


诃梨跋摩

玄畅法师撰诃梨跋摩传云诃梨跋摩宋云师子铠佛泥洹後九百年出中天竺国婆罗门子初依萨婆多部出家学阿毗昙後乃背彼师宗造成实论。


昆勒

此云箧藏也又双非门即是车匿因之入道然此双亦双非两论俱未来此但大论中标指其名耳请读论文又下文云涅槃论未至此者然今藏中有涅槃论一卷又有本有今无论一卷。


迦旃延

此云文饰应知旧翻新译彼此方言若新译者多黜旧翻为讹此亦未必然矣岂可新翻华梵俱正旧译彼此皆讹哉理而评之梵音有五印之殊汉言有楚夏之別况復结集有内外教法有大小方土有广略朝代有前後加以法师位次有高下故所见不同但随机生善耳岂见翻译言殊一向以新斥旧耶。


龙树

亦言龙猛梵云那伽阏剌树那此云龙猛法苑引奘师西国传云梵音正云龙猛旧讹略故云龙树耳或云龙是华言树是梵语译之为猛故云龙猛也然则龙树俱是华言以其初生在於树下由龙成道故得其名佛去世後三百年出年七百岁人不知此谓佛灭後七百年出者误也龙树菩萨南天竺人是梵志种天聪奇悟事不再问本为外道有三朋友共学隐身入王宫内百有余日怀妊者多三人被斩龙树智深乃去王身七尺得免由此发心出家学道阎浮提内所有文字悉皆通达自谓已是一切智人大龙菩萨愍其若此即以神力接入大海九十日中通解诸经龙王语云天上诸经过此宫中百千万倍於是龙树遂修二智深悟无生。


无着

梵云阿僧伽其因修行大乘空观而得悟道无所着故遂以名焉文行诚信等者论语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忠即诚也此四有形质可举以教也尚书序云孔子定礼乐删诗为三百篇书百篇修而不改曰定就而减削曰删尚书又云垂裕後昆垂优足之道示後世也又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慧又云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嗣亦世俱谓子也延及也父子罪不相及而及其赏也又云宥过无大刑故无小过误犯者虽大必宥之不忌故犯者虽小必刑之。


释籤云无性之文全同败种

唯识论第三引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別执为我论释此云凡即无性愚即趣寂又摄论对法论等皆云定性二乘无性阐提三无二有此则岂非方等折挫败种者乎。


五百罗汉造毗婆沙如止观第六记

六字误也在第一记毗婆沙此云广说又云五百说婆沙序品中问云谁造此论答曰佛世尊又问曰谁问谁答答曰或有说者舍利弗问世尊答又有说云五百罗汉问佛答释迦灭後六百余年北天竺国五百应真同共撰集世尊所说乃至云迦旃延子造等。


陈如

姓也此云火器阿若者名也此云知无如文句辨因身子问等者身子问佛童子无言是何恶业佛言此大菩萨不可轻也无言童子即现神变如经具说又下文云並是一乘者应云三乘也。


憍尸迦

本为人时姓也天帝之殊名耳过去世时波罗奈国有婆罗门姓憍尸迦好修福业与其同伴三十二人共为邑义尸迦命终为忉利主余为臣宰。


马鸣

法苑引传云佛去世後三百余年出摩耶经云六百年出是东天竺婆罗门种马鸣者其因说法国王繫马於众会前以草与马马因听法垂泪忘食以由马解菩萨法音故美之为马鸣者也。


罽宾

亦云迦湿弥罗此翻贱种因立净人为王邻国鄙而贱之是故云也西域记云末田地立伽蓝於异国买贱人充使伇贱人自立为王诸国鄙之乃云贱种也。


胁比丘

在胎六十年生而髮白由是立誓誓不屍卧故名之尔。


奢提罗婆夷秀罗

未闻所翻。


八万四千更有不同之相如止观第一记

小乘中如萨婆多云佛为众生始终说法为一藏如是至于八万有云一坐说法以为一藏有云半月说戒以为一藏有云佛自说六万六千偈为一藏有云尘劳有八万说八万法药且举大数故云八万具足須云八万四千又报恩经第六云四十二字为一藏也法华疏云佛地有三百五十一一皆有十善对於四分六根故成八万四千矣。


富楼那九旬化外道如止观第六记

宝箧经云富楼那入于三昧乃见百千尼乾当受化度即为说法反被轻笑三月之中无受化者尔时文殊师利化作五百异道师徒往尼乾所顶礼白云我承名德自远而至汝是我师我是弟子愿见哀纳令我不见沙门瞿昙尼乾答曰善哉於是文殊师利威仪殊特赞说三宝亦赞尼乾令彼亲附後於异时即便语云我等所行呪术经书若赞说时瞿昙功德入我经中来者乃是瞿昙真实功德乃至广赞如来功德等于时五百外道得法眼净八千外道发无上心当知此是先同後异。


迦絺那如止观第九记

禅法秘要经云阿难白佛此迦絺耶何因缘故五百比丘为其说法都无利益佛言此人过去燃灯佛时出家名为阿纯难陀聪明多智憍慢放逸不修念处身坏命终堕黑闇地狱从狱出已生在龙中持戒力故乃得生天天寿终已来生人中持三藏力今得值佛以放逸故而不悟道佛乃为说不净观法九十日中尔乃成於阿罗汉果。


身子不度福增

贤愚经云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尸利苾提此翻福增年当百岁乃闻出家功德无量即自思惟我今何不於佛法中出家修道乃辞妻子我欲出家以其老耄大小轻之闻其出家家人欢喜乃作是言何以晚乎今正是时尸利苾提遂出本家往诣佛所欲求出家乃到竹林问诸比丘世尊大仙今在何所比丘答云世尊余往教化不在又问次佛大师智慧上足为是谁邪比丘即示舍利弗是尸利苾提礼舍利弗而求出家时舍利弗观此人已谓其年老学问坐禅营佐众事皆悉不任乃告之曰汝今年老不得出家尸利苾提次问迦叶五百余人皆悉不许尸利出家是时尸利苾提举声大哭我从生来无有大过何以於今不得出家于时世尊闻其声已即现其前放大光明乃问福增汝何故哭其即以向白於世尊於是世尊种种慰喻乃令连度其出家由是为其说宿世事宿世之事大略如今释籤中引福增知已修行乃得成阿罗汉。


初地有教道如止观第三记

或云五地习学世法八地得无功用道等觉一位或有或无破十二品无明称为妙觉如是等说悉是权施以为入地之方便耳入地自证权门乃开岂有亲证而存历別耶。


妄生疣赘

庄子外篇云附赘县疣疣结病也释名云疣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然赘肉也最也聚也广雅云疣也横生一肉着体者也县字平呼上文云亦应云华严文无略者前文已云乳教四妙与今不殊故知不須有此云也。


妙玄云泥洹

亦言泥曰又名涅槃此土多翻正取灭度者也。


阿那波那

婆沙二十云入息是阿那出息是般那又入息般那出息阿那先数入息以顺生时次数出息以明死时准今家意随人便宜先後无在。


摩诃衍

此云大乘。


求那跋摩

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铠是罽宾国三藏法师当于宋朝而至此土奉勑住祇洹寺奄然而化未终之前乃自作偈三十六行说证二果付与弟子阿沙罗者今之所引即偈中文欲知其偈可不引乎其偈文曰前顶礼三宝净戒诸上座浊世多谄曲虗伪无诚信愚惑不识真怀嫉轻有德是以诸贤圣现世晦其迹我求那跋摩命行尽时至所获诸功德今当如实说不以谄曲心希望求名利为劝众懈怠增长诸佛法大法力如是仁者咸谛听我昔旷野中初观於死屍肨胀虫烂坏臭秽脓血流繫心缘彼处此身性如是常见此身相贪蛾不畏火如是无量种修习死屍观放舍余闻慧依止林树间是夜专精进正观常不忘境界恒在前独对如明镜如彼我亦然由是心寂静转极身明净清凉止是乐增长大欢喜则生无着心变成骨鎻相白骨现在前朽坏肢节离白骨悉摩灭无垢智炽盛调伏思法相我时得如是身安极柔软如是方便修胜进转增长微尘念念灭坏色正念住是则身究竟何缘起贪欲知因诸妄生如鱼吞鈎饵彼及无量坏念念观磨灭知彼所依处从心猿猴起业及业报果依缘念念灭心所知种种是不別法相是则思慧念次第满足修观种种法相其心转明了我於尔炎中明见四念处信行从事境摄心缘中住苦如炽然釰斯由渴爱转爱尽如涅槃普见彼三界死炎所炽然形体极消瘦喜自乐方便身还渐充满胜妙众相生顶忍亦如是是我於心起真实正方便渐渐略境界寂灭乐增长得世第一法一念缘真谛次第法忍生是谓无漏道妄想及诸境名字悉远离境界真谛义除恼获清凉成就三昧果离垢清凉缘不涌亦不没净慧如明日湛然正安住纯一寂灭相非我所宣说唯佛能证知那彼阿毗昙说五因缘果实义知修行迷者莫能见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修行众妙相今我不宣说惧人起妄想诳惑诸世间於彼修利相我已说少分若彼明智者善知此缘起摩罗婆国界始得於圣果阿兰若山寺道迹修远离彼於师子国村名劫波利进修得二果是名斯陀含从是多留难障修离欲道见我修远离知是处空闲咸生希有心利养竞来集我见如火毒心生大厌离避乱浮于海闍婆及林邑业行风所吹随缘至宋境於是诸国中随力兴佛法无问所应问谛了真实观今此身灭尽寂若灯火灭今谓偈中云尔炎者此翻为所知也。


释籤云天帝释

具云释提桓因又云旃陀罗因陀罗此翻能作又云因陀罗网因陀罗此云主也网者天帝殿上结珠之网其网孔相望更为中表互作主伴也又翻光明具如诸文广分別说。


千眼天

本为人时聪明於一时中思千种义所以于今号为千眼天也。


舍脂夫

舍脂者天帝妇名也。


婆蹉婆

河西云翻为好严饰昔日好衣布施今得丽服也梵音又曰娑婆罗也。


婆佉婆

此云无胜无过超诸天故。


金刚宝顶

此从髻中明珠之名以立号也。


宝幢

亦云胜幢天帝释与阿修罗战而得胜乃立其幢名为胜幢也。


当分一音如止观第一记

引毗昙中佛为四王作圣语说四谛二解二不解又作毗陀语说一解一不解又作梨车语说四王俱解。


玅玄云道场观

宋朝京师道场寺慧观法师也清河人俗姓崔弱岁出家谘禀远师什公入关乃之什所访核异同研详新旧宋元嘉年中卒年七十一。


会稽基

齐朝山阴法华山慧基法师也吴国钱塘人幼而神悟师祇洹寺慧义法师基公撰法华疏三卷并注解诸经春秋八十五。


光宅云

梁朝光宅寺法云法师也光宅者梁武帝潜龙时宅甞七日七夜放光帝曰非我所居乃舍为寺云师依法华经立四乘教所谓临门三车教此即权教也三乘四衢等赐教此则实教也云师姓周义兴阳羡人生时在草见云气满室因以云为名焉七岁出家更名法云奉勑为光宅寺主云师年在息慈雅尚经术於玅法华研精累思品酌义理始末昭览乃往幽岩独讲斯经竪石为人松叶为拂自唱自导兼通难解所以垂名梁代者也甞於一寺讲散此经忽感天华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讫讲方去仪同陈郡袁昂云有常供养僧学法云师日夜发愿望得慧解忽梦一僧云云公灯明佛时已讲此经那可卒敌也其夷陵县渔人於网中得经一卷是泥洹四法品末题云宋元徽二年王宝胜造奉光宅寺法云师以此勘之云公年始十岁寺无光宅此乃灵瑞而预彰焉又梁武帝请云公讲胜鬘经竟夜便大雨即天监五年冬武帝求雨时也。


释籤云志公

姓朱金城人少出家止京师道林寺修习禅慧至宋太始初乃有神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髮长数寸执一锡杖杖头乃挂剪刀及镜其有神异具诸传录下文云今果下总结者恐误应云今果下结也次即是下总结也。


关中

即禹贡雍州之域东自同华略河而北西自岥陇原会极于北垂尽其地也汉书云汉兴都关中是也。


鸠摩罗什

此云童寿丘慈国人至下第三卷补注中委示其缘丘慈二字正作龟兹。


即竺道生法师也本姓魏钜鹿人生而頴悟值沙门竺法汰遂改俗归依从师为姓故云竺道生也後入长安从什公受业乃喟然歎曰夫象以尽意得意则忘象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於是乃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又着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笼罩旧说妙有渊旨而守文之徒多生嫌恨与夺之声纷然俱起又六卷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公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阐提之人悉当成佛于时大众以为邪说讥愤滋甚摈而遣之生公乃於众前正容誓曰若我所说反於经义者请於现身而彰疠疾若与实相不违背者愿舍寿时据师子座言竟拂衣而逝其後涅槃大本至此果云阐提悉有佛性生公知已乃卒于世是则生公冥符经说也大唐三藏奘法师至於西域以华请观音像云若一切众生实有佛性者惟所散华挂菩萨颈言已散华乃如其愿今谓奘师若有生公之知则不应有此祝也傥祝之不吉将不信乎夫卜者决犹豫定嫌疑不疑何卜哉易云中心疑者其辞枝奘师非其枝乎然生公谈阐提有性成佛奘师卜後方信以此二师比夫天台可同日而语哉古人尚云一阐提无云无情无未足可怪其此之谓也山家所立不思议境於一念中理具三千若依若正无非三谛三佛性矣又贤首清凉不可復引涅槃中缘了不徧墙壁非性带权之谈及谬据智论在无情中非佛性之语乃谓无情无佛性者几许误哉信知天台所立圆乘古今难及矣。


道融法师也汲郡林虑人十二出家谘禀什师什师令讲法华什自听之喟然歎曰佛法之兴融其人也春秋七十四卒於彭城也叡肇二师上文已注然而生叡并及严观同学齐名时人评云生叡发天真严观洼流得慧义彭亨进宼渊于默塞俗姓宼法名道渊也叡生独彰天真独秀之号者良以深造天真秀出群士故也。


肇什多附通意

章安曰问古来传译什师命世升堂入室一肇而已肇作涅槃论世人翫味卷不释手此復云何答曰高僧盛德日月在怀既不亲承其门难见然其作论谈大不存小非三藏也其言不涉界外非別圆也归宗指极乃是通教之义耳委如涅槃玄义中辨。


玅玄云祇洹

亦云祇陀又言祇树亦云善多此翻胜氏即波斯匿王之太子也太子生时父王战而得胜是故云也西域记云逝多此云胜林也寺基元属太子須达买之造寺地基有树太子留之而自舍焉故诸经云祇树给孤独园也。


毗卢遮那

此云徧一切处也。


释籤云矛盾如止观第五记

矛兵器也长二丈建於兵车也盾傍牌也楚人有卖矛盾者人来买矛即便语云此矛能坏千盾也人来买盾即便语云此盾能坏千矛也其买矛人犹在而买盾人又至其买矛人语卖者言还以汝矛而坏汝盾此则如何卖者无答自相违故。


引央掘经如止观第七记

央掘经云舍卫城北村名萨那婆罗门子名一切世间现少失其父厥年十二色力人相具足第一言央掘摩罗者即梵音耳此翻一切世间现也西域记云鸯窭利摩罗此翻指鬘央掘经第三云云何名为五所谓彼五根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彼眼根於诸如来常决定分明见具足无减修乃至身根四句准眼可知但此四根於第三句第五字改云闻齅甞触也恐烦文故略而不引言彼眼根者即九界也如来常者即佛界也决定分明者即照权实也具足无减修者即三谛圆备也眼根既尔余四亦然也又玅玄云弥楼山者如下文句补注中辨。


趣义具如止观第二记具引本文委释

大品云一切法趣一法大论两文共释此句初云云何菩萨为世间趣故发菩提心菩萨为众生说色趣空乃至种智为众生故说色非趣非不趣乃至种智次文云为众生故说一切法趣空无相愿是趣不过何以故是空无相中趣非趣不可得故初文以能趣为假具历色心乃至种智故知具一切法即是假也所趣为空非趣非不趣为中次文以能从所为空是趣不过为假趣不趣不可得为中次乃况出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非趣等何以故一切法趣色能所皆假色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能所皆空趣不趣不可得即不住二边正显中道也学吾宗者熟思此文则於三千三谛具法等义如指诸掌岂可随情不依圣教而自建立以训人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故兹示耳。


破心微尘如止观第三记

宝性论云有神通人见佛法灭以大千经卷藏一尘中後人破尘而出经卷又华严经如来性品云譬如有一经卷如大千界所有一切无不记录二千小千須弥山王乃至色欲皆记其事时有一人具足天眼见此经卷在一尘内而作是念云何经卷在一尘内而不饶益一切众生我当方便破尘出卷佛子如来智慧具足在於众生身中为惑所覆不见不知如来天眼观已而云善哉善哉云何如来在於身中而不觉知我当教彼悟兹圣道令离颠倒见如来性即令修习八圣道已见如来性。


增数之相略如止观第六记

止观云一道为药如一行三昧或二道谓定及智或三谓戒定慧或四谓四念处或五谓五力六念七觉八正九想十智如是乃至不可称数也辅行云如增一中亦以增数明人天教故云以此方便了一法二从二法三从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之法无不了又大经中亦从二法乃至十法。


犹依南岳通云十如

清凉观师谓南岳思大师三种读此十如者三转读文自是天台而清凉云思大师者岂非误哉岂非误哉。


释十法界名约三谛者具如止观第五记

现今印本即第四也止观云法界者三义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辅行云初番十字独呼法界字合呼次番十法字合呼界字独呼後番十法界三字合呼而此三番初约真谛作所依释十数是假所依是空以能从所十法皆空是故此十以空法为界次番约俗谛作隔异释十法差別名之为界是故十法各有界分後番约中道作法界释十法无非真如法界三谛无形俱不可见然即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空即中空中二体二无二也心性不动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立假号以至广说具在止观辅行记中不能委引然则三千三谛之义不思议境其旨微妙浅智奚知世人诤计由来未息余虽不敏甞撰三千论诠辨其义於兹欲言诚难备矣慈恩但立二谛不许三谛者得不违於诸经论乎下文云前二十行重颂广略等者恐误准文句中初十七行半颂长行後三行半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又云广略二歎者亦误应云双歎双释。


央掘经中如来说偈

第二卷中佛说偈言汝来央掘摩出家受三归央掘摩罗说偈答言此乘是大乘说名无碍智乃至第三卷初从一法至十法偈毕佛云善哉央掘摩罗即成沙门稽首佛足成阿罗汉准央掘经央掘摩罗弹诃人天二乘菩萨以至文殊师利毕尔时如来显示其本云南方去此六十二恒河沙刹土国名一切宝庄严佛名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如来应正等觉在世教化无有二乘纯一大乘今央掘摩罗即彼佛也文殊师利乃是北方欢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也是故当知诸佛境界不可思议。


闍王

具云阿闍世此云未生怨也。


如善相师具如止观孙刘曹等第五记

孙即孙权也字仲谋坚之子策之弟方頥大口目有精光据吴中年七十一在位三十一年刘即刘备也字玄德曹即曹橾也字孟德刘据西蜀曹据魏都汉末三人俱诣相师相者乃云孙刘有社稷之相曹公不蒙相者所记曹公知相者之不逮也乃褰衣以示之相者见已举声大哭天下鼎峙四海三分百姓荼毒荼苦菜也此乃引事以证先现之相耳。


瞿伽离

宝积经云俱迦利此翻恶时者。


修性善恶如止观第五

广如辅行具明修恶性恶学者知之今不委引。


习续不断者自分因也俱舍名为同类因具如止观第八业境中

止观第九云习名习续自分种子後念心起习续於前前念为因後念为果也俱舍名为同类因者第六云能作及俱有同类与相应徧行并异熟许因唯六种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如善五蕴与善五蕴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如是展转相望为同类因余之五因如俱舍中今不具录又復应知报因报果就异世明之前习因习果皆名报因此因牵来世果受五道身即是报果数人云报得雀鸽身是报果多婬是习果论人云鸽身多婬皆是报果婬由贪生贪是习果请将今文子细对当。


二乘既不生则无後报者中含二十七具如止观第五记

止观第四明二乘十如中云既後有田中不生故无如是报辅行消释不引中含之文今所指者良以义同中含之文故也曾捡中含彼梵行经中云云何知业有报谓或有业黑有黑报有业白有白报有业黑白黑白报有业不黑不白无报业业尽是谓知业有报也不黑不白无报者即二乘也辅行之中但引大经及以论文具在于彼又如五分律二十一云佛将耆域往於冢间示五人髑髅耆域徧叩而白佛言第一者生地狱中第二者生畜生中第三者生饿鬼中第四者生人中第五者生天上佛言皆如汝说又以一髑髅示之耆域三叩不知所生而白佛言我今不知此人生处佛告耆域此是罗汉髑髅无生处故当知此亦一乘无报之文也。


因缘如止观第五文

止观云智慧庄严为因福德庄严为缘因缘有逆顺顺生死者有漏业为因爱取等为缘逆生死者以无漏正慧为因行行为缘俱损生破惑顺界外生死亦以无漏慧为因无明等为缘若逆生死即以中道慧为因万行为缘俱损变易生死因缘既尔余者逆顺准此可知。


亦合云发三菩提弘誓之心具如止观第一卷

即五略中第一发大心等文也文多今不录之。


摄大乘云因缘生死等如止观第七记

摄大乘论师立七种生死一流来生死是迷真之始二反出生死是背妄之初三分段生死谓三界果报四方便生死谓入灭二乘五因缘生死谓初地已上六有後生死谓第十地十无後生死谓等觉。


如大璎珞慧眼菩萨问文殊具如止观第五记

彼经第八慧眼菩萨问文殊言如来相好为有报邪无报邪文殊答言如来色身有报法身无报慧眼问曰贪欲内心净获大果六度之法非无相报云何而得成法身邪文殊答言如来法身有邪无邪慧眼曰色身是有法身是无如我观察如来身者非报非无报据此应以四句分別谓色有报法无报事亦报亦无报理非报非无报故不应以无报而为定也。


下无升见上

俱舍十一云离通力依他下无升见上论曰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从本处升夜摩天或依他谓得通者及上天众接往夜摩所余诸天升上例尔若来若至下见上天然下眼不能覩上界上地良由非其境界故也又云贤圣集者西方贤圣所集具在下藏之末也下文又云增一等者迦叶问云增一阿含独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余四阿含亦出生乎阿难报言且置迦叶四阿含义一偈之中尽具佛法等余如今文所引又下文云次破古者应云初文又二初正叙次破古也。


心法本妙如止观(云云)重释如虗空如止观(云云)妙玄云借三种譬如止观(云云)释籤云若理若修若结若譬等

已上四节所指之文並是一家微妙大义皆須得旨广如止观不思议境岂可以而具之哉是故学者人於兹委示使圣人之道冷然可见矣。


净名满中云说法等具如净名疏止观第一记略释

维摩略疏云不有不无中道法也凡夫有二乘无菩萨正观中道方等为诸菩萨多说中道是故云也辅行云不有不无义通四教简三存圆以因缘故诸法生者略疏云歎说法缘起之用也顺界内无明因缘则二苦集生欲灭此故则有道灭界外准此始坐佛树力降魔者坐此成佛故曰佛树亦云元吉又云菩提初成道时诣此树坐其菩提树茎黄白枝叶青润秋冬不凋如来灭度日其叶顿落魔恐成佛化我眷属先遣三女八十亿兵菩萨降之是故云也得甘露灭觉道成者见四谛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云灭也知常无常数及非数力无畏等名觉道成也。


妙玄云波罗柰

亦云波罗柰又云婆罗痆斯此云江遶城也。


尸城

具存应云拘尸那竭此云角城有三角故也又云[(并-廾)/(冓-冉)/衣]位城或云茅城或云仙人城又以名国故云拘尸那国矣。


五众生灭

涅槃释文十七云五众即五阴也生灭即无常也。


释籤云若委释三假具如止观第五记

一因成假二相续假三相待假法尘对意根生一念心起即因成假前念後念次第不断即相续假待余无心知有此心即相待假当知此三约心而明也若约色明三假者先世行业托生父母得有此身即因成假从胎相续迄于皓首即相续假以此之身待於不身即相待假又约依报亦具三假如四微成柱即是因成时节改变相续不断即是相续以此之柱待余长短即是相待此之三假小乘名为随事大乘名为随理思之可见。


寰中如止观第一记

一字误也文在第六王者封畿之内名为寰也今亦如是法界为域法王所都法王无偏理性无外受化契理名悟寰中若作此环如庄子注以圆环内空体无际名为环中。


三仙二天如止观第十记

一迦毗罗此云黄头头如金色二优楼僧佉此云休留仙三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三仙也一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二毗纽亦云韦纽亦云韦糅此云徧胜亦云遍净又云遍闷此即二天也。


二十五谛如止观第十记

一冥初生觉亦云世性谓世间众生由冥初而有即世间本性从此生觉即是中阴识也次则从觉生我心此是我慢之我非神我之我也又从我心生五尘五尘生五大谓四大及空尘细大从五大生十一根谓眼等根能觉知故名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遗根能有用名五业根心能平等合前为十一根也一冥谛二生觉三我心余有二十一合二十四谛此二十四谛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为主谛成二十五也准涅槃释文言二十五者其实性生二十四法能所合辨是故云二十五也释文之中又以百论二十五谛与涅槃经辨別不同如彼委说今不烦引。


十二牵连

增一四十云佛看比丘病已因责诸比丘曰汝为何事故出家为畏王事邪为舍十二牵连邪三世繫续故云牵连玄义中云有河洄澓等文出涅槃第三十卷释籤谓之引璎珞者更请捡之上文所言诸邪计中且举初计者玄中自云非自在等等即等下世性无因故知不独且举初计又上文中此正下正释释中为二恐多一箇释字又上文立义云始从无明终至实际为六种者其实須从十如至实际也又上文释籤云智云导行者应云行云导行也上下文中请细详度其间讹赚可以见者不復点出也。


犍度

此云法聚。


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如止观第三记

俱舍第九有此文也此二句上更有二句其二句云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释曰无明爱取此三以烦恼为性行有此二以业为性识等五生老死二共成七此七以事为性良由惑业等五所依七事者也何故中际广说因果开事为五惑为二也後际略果事但有二也前际略因惑唯一也由中际广可以比度前後二际也。


妙玄云歌逻罗

此云和合又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凝滑如酪此是初七日之相也。


阿浮陀

亦云頞部陀此翻为疱结此是二七日於凝酪上生一疱结也。


卑尸

亦云閇尸又云閇手此翻肉团此是三七日成其肉聚也若男则上阔下狭若女则上狭下阔。


伽那

此云硬肉状如温石即四七日之相也。


波罗奢诃

即五疱开张之相也乃至三十八七日玄义不能具说是故略云如是等也。


释籤云俱舍亦云连缚等四刹那是其一也如止观第七记

第八记云俱舍婆沙具有四种十二因缘一刹那二连缚三分位四远续後三只是三世因缘以约能顺生後等受故开三耳若欲释此名义具如止观补注之中俱舍十二云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須臾奘师西国传云刹那此云一念怛刹那此云一瞬須臾即俄顷之时耳又刹那者如壮士一疾弹指之时已有六十五刹那焉。


薄拘罗

此云善容或伟形功德论云毗婆尸佛时有长者请佛及僧九十日中四事供养有一比丘来求乞药长者问云何所患苦答云头痛时长者言此必隔上有水仰攻其头于时即以呵梨勒果施此比丘比丘服已病即除差是时长者即今薄拘罗也。


大经十四增数文同

大经云或为众生说一因缘所谓一切有为之法或说二种所谓因果或说三种烦恼业苦或说四种无明诸行生及老死或说五种受之与爱取有及生或说六种三世因果或说七种识与名色六入触受及以爱取或说八种除无明行及生老死或说九种除於无明及以行识或说十一但除於生或时具说十二因缘次文云欲界十二等者大经二十五云一切众生虽有如是十二因缘或有未具如歌罗逻时死则无十二从生乃至老死得具十二色界众生无三种受三种触三种爱无有老死亦得名为具足十二无色众生无色乃至无有老死亦得名为具足十二。


毗婆闍婆提

此云分別论也。


育多婆提

此云相应论也又下文云无华无果谓无学者应云无余也亦应更云少华有果谓学人无华有果谓有余也。


妙玄云诸论

即地论摄论等也。


阿梨耶

此云藏识也。


破此如止观

即不思议境引地摄师而推破者也。


释籤云四句求梦具如止观第五文

为依心故有梦依眠有梦心眠合故有梦离心眠故有梦邪当知作此四句求梦既皆叵得以四句推心法亦然也。


三种意生身如止观第三记

楞伽经云一入三昧乐意成身亦云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动也二觉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普入佛刹也三种类无作意成身即了佛证法也成之与生並从果说此约通教及以接別竪判次位故也今山门家作意生故名为意生今家玄文並云在前三教者以通诸教释义故也。


天台三大部补注卷第一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15/15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法华经三大部读教记 下一篇大部妙玄格言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