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TOP

起信论疏记(四)
2014-05-20 10:15:4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169次 评论:0

大乘起信论疏记会本卷四


马鸣菩萨 造 论


梁天竺三藏 真谛 译


唐海东沙门 元晓 疏(并別记)


△此下第二重显所依因缘体相。於中有二。一者略明因缘甚深。二者广显因缘差別。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初中有三。先标甚深。次释。後结。初中言无明熏习所起识者。牒上所说依阿棃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等也。非余能知唯佛穷了者。标甚深也。


(別记)若此心体一向生灭直是染心。则非难了。又若一向常住唯是净心。亦非难知。设使体实净而相似染者。亦可易解。如其识体动而空性静者。有何难了。而今此心体净而体染。心动而心静。染净无二。动静莫別。无二无別。而亦非一。如是之绝。故难可知。


何以故下。次释深义。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者。是明净而恒染。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者。是明动而常静。由是道理。甚深难测。如夫人经言。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楞伽经言。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我依此义。为胜鬘夫人及余菩萨等。说如来藏阿棃耶识共七识生。名转灭相。大慧。如来藏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着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是二法。是故此义唯佛能知者。第三结甚深也。


△以下第二广显因缘差別。於中有六。一明心性因之体相。二显无明缘之体相。三明染心诸缘差別。四显无明治断位地。五释相应不相应义。六辨智碍烦恼碍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初中释上虽有染心而常不变之义。虽举体动而本来寂静。故言心性常无念也。


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第二中言心不相应者。明此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別。故言心不相应。唯此为本。无別染法能细於此在其前者。以是义故说忽然起。如本业经言。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明其前无別为始。唯此为本。故言无始。犹是此论忽然义也。此约细麤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起。非约时节以说忽然起。此无明相。如二障章广分別也。是释上言自性清净而有无明所染有其染心之句。


(別记)但除染心从麤至细。能令根本无明随有渐舍渐辍之义。为是义故。无明治断在後方说。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三者分別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第三明染心诸缘差別。於中有二。总标。別释。別释之中。兼显治断。此中六染。即上意识并五种意。但前明依因而起义故。从细至麤而说次第。今欲兼显治断位故。从麤至细而说次第。第一执相应染者。即是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麤分別执而相应故。若二乘人至罗汉位。见修烦恼究竟离故。若论菩萨。十解以上能远离故。此言信相应地者。在十解位。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如仁王经言。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坚心。当知此中。十向名坚。十行名止。十信解名信。入此位时。已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名为离。当知此论上下所明。约现起以说治断也。


(別记)不论种子。是故与余经所说治断位地亦有悬殊。不可致怪。


第二不断相应染者。五种意中之相续识。法执相应相续生起。不断即是相续异名。从十解位。修唯识观寻思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法执分別不得现行。故言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也。第三分別智相应染者。五种意中第四智识。七地以还。二智起时。不得现行。出观缘事。任运心时。亦得现行。故言渐离。七地以上长时入观。故此末那永不现行。故言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此第七地。於无相观有加行有功用。故名无相方便地也。


(別记)此义如解深密经说。论其种子。至金刚心方乃顿断。如集论中之所广说。上来三染。行相是麤。具三等义。故名相应。


第四现色不相应染者。五种意中第三现识。如明镜中现色像。故名现色不相应染。色自在地。是第八地。此地已得净土自在。秽土麤色不能得现。故说能离也。第五能见心不相应染者。是五意内第二转识。依於动心成能见故。心自在地。是第九地。此地已得四无碍智。有碍能缘不得现起。故说能离也。第六根本业不相应染者。是五意内第一业识。依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菩萨尽地者。是第十地。其无垢地属此地故。就实论之。第十地中亦有微细转相现相。但随地相说渐离耳。如下文言。依於业识。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若离业识。则无见相。当知业识未尽之时。能见能现亦未尽也。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第四明无明治断。然无明住地有二种义。若论作得住地门者。初地以上能得渐断。若就生得住地门者。唯佛菩提智所能断。今此论中不分生作。合说此二通名无明。故言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也。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別。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別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第五明相应不相应义。六种染中。前三染是相应。後三染及无明是不相应。相应中言心念法异者。心法之名也。迦旃延论中。名为心及心所念法也。依染净差別者。分別染净诸法见慢爱等差別也。知相同者。能知相同。缘相同者。所缘相同也。此中依三等义以说相应。谓心念法异者是体等义。谓诸烦恼数。各有一体。皆无第二故。知相同者是知等义。缘相同者是缘等义。彼前三染。具此三义。俱时而有。故名相应。问。瑜伽论说。诸心心法。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今此中说知相亦同。如是相违。云何和会。答。二义俱有。故不相违。何者。如我见是见性之行。其我爱者爱性之行。如是行別。名不同一行。而见爱等皆作我解。依如是义名知相同。是故二说不相违也。不相应中言即心不觉常无別异者。是明无体等义。离心无別数法差別故。既无体等。余二何寄。故无同知同缘之义。故言不同知相缘相。此中不者。无之谓也。问。瑜伽论说。阿棃耶识。五数相应。缘二种境。即此论中现色不相应染。何故此中说不相应。答。此论之意。约烦恼数差別转义。说名相应。现识之中。无烦恼数。依是义故。名不相应。彼新论意。约徧行数。故说相应。由是道理。亦不相违也。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第六明二碍义。显了门中名为二障。隐密门内名为二碍。此义具如二障章说。今此文中说隐密门。於中有二。初分二碍。此义以下。释其所以。初中言染心义者。是显六种染心也。根本智者。是照寂慧违寂静故。名烦恼碍也。无明义者。根本无明。世间业智者。是後得智。无明昏迷无所分別。故违世间分別之智。依如是义。名为智碍。释所以中。正显是义。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者。略举转识现识智识。违平等性者。违根本智能所平等。是释烦恼碍义也。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者。是举无明所迷法性。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者。是显无明迷法性义。故不能得乃至种知者。正明违於世间智义也。


(別记)然二障之义。略有二门。一二乘通障。十使烦恼能使流转。障涅槃果。名烦恼障。菩萨別障。法执等惑。迷所知境。障菩提果。名所知障。此门如余经论所说。二一切动念取相等心。违如理智寂静之性。名烦恼碍。根本无明昏迷不觉。违如量智觉察之用。名为智碍。今此论中约後门义。故说六种染心名烦恼碍。无明住地名为智碍。然以相当。无明应障理智。染心障於量智。何不尔者。未必尔故。未必之意。如论自说。


上来第二广释生灭因缘义竟。


△第三广上立义分中生灭之相。於中有二。先明生灭麤细之相。後显麤细生灭之义。


復次分別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麤。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麤中之细。及细中之麤。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初中亦二。一者正明麤细。二者对人分別。初中亦二。总标。別解。別解中言一者麤与心相应故者。六种染中。前之三染。是心相应。其相麤显。经中说名为相生灭也。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者。後三染心。是不相应。无心心法麤显之相。其体微细。恒流不绝。经中说名相续生灭也。如十卷经云。识有二种灭。何等为二。一者相灭。二相续灭。生住亦如是。四卷经云。诸识有二种生住灭。所谓流注生及相生。灭亦如是。经中直出二种名字。不別显相。故今论主约於相应不相应义。以辨二种麤细相也。对人分別中。麤中之麤者。谓前三中初二是也。麤中之细者。即此三中後一是也。以前中初二俱在意识。行相是麤。故凡夫所知也。前中後一是第七识。行相不麤。非凡所了也。後中初二能现能见。能所差別。故菩萨所知。最後一者。能所未分。故唯佛能了也。


此二种生灭。依於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第二明生灭义。於中有二。先明生缘。後显灭义。初中亦二。先明通缘。後显別因。通而言之。麤细二识。皆依无明住地而起。故言二种生灭。依於无明熏习而有。別而言之。依无明因故。不相应心生。依境界缘故。相应心得起。故言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別记云。不觉义者。根本无明也。妄作境者。现识所现境也)。若具义说。各有二因。如四卷经云。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识因。解云。不思议熏者。谓无明能熏真如。不可熏处而能熏故。故名不可思议熏也。不思议变者。所谓真如受无明熏。不可变异而变异故。故名不思议变。此熏及变甚微且隐。故所起现识行相微细。於中亦有转识业识。然举麤兼细。故但名现识也。取种种尘者。现识所取种种境界。能动心海起七识浪故。无始妄想熏者。即彼现识名为妄想。从本以来未曾离想。故名无始妄想。如上文言。以从本来未曾离念。故名无始无明。此中妄想当知亦尔。如十卷经云。阿棃耶识知名识相。所有体相。如虗空中有毛轮住。不净智所行境界。由是道理故是妄想。彼种种尘及此妄想。熏於自相心海令起七识波浪。妄想及尘。麤而且显。故其所起分別事识。行相麤显。成相应心也。欲明现识因不思议熏故得生。依不思议变故得住。分別事识缘种种尘故得生。依妄想熏故得住。今此论中但取生缘。故细中唯说无明熏。麤中单举境界缘也。


(別记)又四卷经。大慧。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虗妄灭。则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谓无始妄想熏。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此经就通相门。故作是说。论约別义。故如前说也。若汎论生因缘诸识。各有四种因缘。如十卷经云。有四因缘眼识生。何等为四。一者不觉自内身取境界故。二者无始世来虗妄分別色境界熏习执着戏论故。三者识自性体如是故。四者乐见种种色相故。四卷经云。四因缘故眼识转。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虗伪过色习气计着。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言自心现摄受不觉者。是明根本无明因。其色麤相。现识所现。不在识外。自心所摄故。言不觉者。无明不觉色尘非外。故能生眼识令取为外。是为初因。言无始虗伪乃至计着者。是显无始妄想熏习因。谓现识本来取着色尘。由此习气。能生眼识令取色尘也。言识性者。是显自类因。由前眼识自性分別。由此熏习。後生眼识如前自性也。言欲见种种色相者。是显名言熏习因。谓前眼识能见色相。意识缘此能见眼识。意言分別取着欲见也。如说眼识。其余诸识准之可知。


若因灭下。次显灭义。於中有二。一者直明。问曰以下。往復除疑。始中言若因灭则缘灭者。随於何位得对治时。无明因灭境界随灭也。因灭故不相应心灭者。三种不相应心亲依无明因生。故无明灭时亦随灭也。缘灭故相应心灭者。三种相应染心亲依境界缘起。故境界灭时亦随灭也。依是始终起尽道理。以明二种生灭之义。非约刹那生灭义也。此下第二往復除疑。先问。後答。问中言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者。对外道说而作是问。如十卷经云。若阿棃耶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戏论。诸外道说。离诸境界。相续识灭。相续识灭已。即灭诸识。大慧。若相续识灭者。无始世来诸识应灭。此意正明诸外道说。如生无想天。入无想定时。离诸境界。相续识灭。根本灭故。末亦随灭也。如来破云。若彼众生入无想时。众生之本相续识灭者。六七识等种子随灭。不应从彼还起诸识。而从彼出还起诸识。当知入无想时。其相续识不灭。如是破也。今此论中依此而问。若入无想定灭尽定时。心体灭者。云何还续。故言若心灭者云何相续也。若入彼时心体不灭还相续者。此相续相何由永灭。故言云何说究竟灭也。答中有三。谓法喻合。初法中所言灭者。如入无想等时。说诸识灭者。但灭麤识之相。非灭阿棃耶心体。故言唯心相灭。又復上说因灭故不相应心灭者。但说心中业相等灭。非谓自相心体灭也。喻中別显此二灭义。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者。喻无明风依心而动也。若水灭者则风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者。喻於入无想等之时。心体不灭。故诸识相续也。是答初问也。唯风灭故动相随灭者。到佛地时无明永灭。故业相等动亦随灭尽。而其自相心体不灭。故言非是水灭也。是答後问明究竟灭。合中次第合前二义。非心智灭者。神解之性名为心智。如上文云智性不坏。是明自相不灭义也。余文可知。问。此识自相。为当一向染缘所起。为当亦有不从缘义。若是一向染缘所起。染法尽时自相应灭。如其自相不从染缘故不灭者。则自然有。又若使自相亦灭同断见者。是则自相不灭还同常见。答。或有说者。棃耶心体是异熟法。但为业惑之所辨生。是故业惑尽时。本识都尽。然於佛果。亦有福慧二行所惑大圆镜智相应净识。而於二处心义是同。以是义说心至佛果耳。或有说者。自相心体。举体为彼无明所起。而是动静令起。非谓辨无令有。是故此心之动。因无明起。名为业相。此动之心。本自为心。亦为自相。自相义门不由无明。然即此无明所动之心。亦有自类相生之义。故无自然之过。而有不灭之义。无明尽时动相随灭。心随始觉还归本源。或有说者。二师所说皆有道理。皆依圣典之所说故。初师所说得瑜伽意(別记云。依显了门)。後师义者得起信意(別记云。依隐密门)。而亦不可如言取义。所以然者。若如初说而取义者。即是法我执。若如後说而取义者。是谓人我见。又若执初义。堕於断见。执後义者。即堕常见。当知二义皆不可说。虽不可说而亦可说。以虽非然而非不然故。


广释生灭门内有二分中。初正广释竟在於前。


△此下第二因言重明。何者。如上文言。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然其摄义前已广说。能生之义犹未分明。是故此下广显是义。文中有五。一者举数总标。二者依数列名。三者总明熏习之义。四者別显熏习之相。第五明尽不尽义。


復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举数。列名。文相可知。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於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於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法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第三之中。先喻。後合。合中言真如净法者。是本觉义。无明染法者。是不觉义。良由一识含此二义。更互相熏。徧生染净。此意正释经本所说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义也。问。摄大乘说。要具四义。方得受熏。故言常法不能受熏。何故此中说熏真如。解云。熏习之义有其二种。彼论且约可思议熏。故说常法不受熏也。此论明其不可思议熏。故说无明熏真如。真如熏无明。显意不同。故不相违。然此文中生灭门内性净本觉说名真如。故有熏义。非谓真如门中真如。以其真如门中不说能生义。


△以下第四別明。於中有二。先染。後净。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於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於一切身心等苦。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別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繫苦故。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別事识义故。


染中亦二。先问。後答。答中有二。略明。广显。略中言依真如法有无明者。是显能熏所熏之体也。以有无明熏习真如者。根本无明熏习义也。以熏习故有妄心者。依无明熏有业识心也。以是妄心还熏无明。增其不了。故成转识及现识等。故言不觉念起现妄境界(別记云。不觉念起。是转相也。现妄境界。是现相也)。以是境界还熏现识。故言熏习妄心也。令其念着者。起第七识也。造种种业者。起意识也。受一切苦者。依业受果也。次广说中。广前三义。从後而说。先明境界。增长念者。以境界力增长事识中法执分別念也。增长取者。增长四取烦恼障也。妄心熏习中。业识根本熏习者。以此业识能熏无明。迷於无相。能起转相现相相续。彼三乘人出三界时。虽离事识分段麤苦。犹受变易棃耶行苦。故言受三乘生灭苦也。通而论之。无始来有。但为简麤细二种熏习。故约已离麤苦时说也。增长分別事识熏习者。在於凡位说分段苦也。无明熏习中。根本熏习者。根本不觉也。所起见爱熏习者。无明所起意识见爱。即是枝末不觉义也。


(別记)言增长分別事识熏习者。所谓意识见爱烦恼之所增长。故能受三界繫业之果。故言凡夫业繫苦也。无明熏中言根本熏习者。谓根本无明熏习真如。令其动念。是名业识。故言成就业识义也。言所起见爱熏习者。根本无明所起见爱。熏其意识。起麤分別。故言成就分別事识义也。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次明净熏。於中有二。先问。後答。答中亦二。略明。广显。略中先明真如熏习。次明妄心熏习。此中有五。初言以此妄心乃至自信己性者。是明十信位中信也。次言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者。是显三贤位中修也。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者。是明初地见道唯识观之成也。种种以下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是显十地修道位中修万行也。无明即灭以下。第五显於果地证涅槃也。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別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次广说中。先明妄熏。於中分別事识者。通而言之。七识皆名分別事识。就强而说。但取意识。以分別用强。通缘诸事故。今此文中就强而说。此识不知诸尘唯识。故执心外实有境界。凡夫二乘虽有趣向。而犹计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不异分別事识之执。故名分別事识熏习。意熏习者。亦名业识熏习。通而言之。五种之识皆名为意。义如上说。就本而言。但取业识。以最微细。作诸识本。故於此中业识名意。如是业识见相未分。然诸菩萨知心妄动无別境界。解一切法唯是识量。舍前外执。顺业识义。故名业识熏习。亦名为意熏习。非谓无明所起业识。即能发心修诸行也。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後差別。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別。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烦恼。依於无明所起。前後无量差別。唯如来能知故。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真如熏习中有三。一者举数总标。二者依数列名。三者辨相。辨相中有二。一者別明。二者合释。初別明中。先明自体熏习。於中有二。一者直明。二者遣疑。初中言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者。是在本觉不空门也。作境界之性者。是就如实空门境说也。依此本有境智之力。冥熏妄心。令起厌乐等也。问曰以下。往復除疑。问意可知。答中有二。初约烦恼厚薄明其不等。後举遇缘参差显其不等。初中言过恒沙等上烦恼者。迷诸法门事中无知。此是所知障所摄也。我见爱染烦恼者。此是烦恼障所摄也。答意可知。又诸佛以下。明缘参差。有法喻合。文相可见也。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別缘。二者平等缘。差別缘者。此人依於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於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火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別復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用熏习中。文亦有三。所谓总标。列名。辨相。第二列名中差別缘者。为彼凡夫二乘分別事识熏习而作缘也。能作缘者。十信以上乃至诸佛皆得作缘也。平等缘者。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缘也。能作缘者。初地以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方作平等缘故。第三辨相中。先明差別缘。於中有二。合明。开释。开释中亦有二。先开近远二缘。後开行解二缘。增长行缘者。能起施戒等诸行故。受道缘者。起闻思修而入道故。平等缘中有二。先明能作缘者。所谓以下。释平等义。依於三昧平等见者。十解以上诸菩萨等。见佛报身无量相好。皆无有边。离分齐相。故言平等见诸佛也。若在散心。不能得见如是相好离分齐相。以是故言依於三昧也。上来別明体用熏习竟。


此体用熏习。分別復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別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別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第二合释体用。於中有二。总标。別释。別释中。先明未相应中。言意意识熏习者。凡夫二乘名意识熏习。即是分別事识熏习。初发意菩萨等者。十解以上名意熏习。即是业识熏习之义如前说也。


(別记)此中对彼法身菩萨。证法身时。离能见相。故说地前菩萨名意熏习。以依业识有能见相故。若依俗智见报佛义。则金刚已还皆有见相。通名业识熏习。如下说也。


未得无分別心与体相应者。未得与诸佛法身之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与用相应故者。未得与佛应化二身之用相应故。已相应中。法身菩萨者。十地菩萨。得无分別心者。与体相应故。与诸佛智用相应者。以有如量智故。自然修行者。八地以上无功用故。因言重显有五分中。第四別明二种熏习竟在於前。


復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後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於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此下第五明二种熏尽不尽义。欲明染熏违理而起故有灭尽。净法之熏顺理而生。与理相应故无灭尽。文相可知。


显示正义分内正释之中。大有二分。第一释法章门竟在於前。


大乘起信论疏记会本卷四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起信论义疏 (缺下卷) 下一篇起信论同异集略集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