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TOP

圆觉经大疏钞科(二)
2013-09-26 22:30:3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527次 评论:0

大方广圆觉经大疏钞科下


圭峯兰若沙门 宗密 制


○二明种性令知(二)
初总明科意(二)
初立理別科(二明)
二却用前科(三)
初立理成前(四)
初总标(然更)
二別释(五)
初疑细答麤失(一者)
二问悟答迷失(二者)
三结名不顺失(三者)
四经文剩长失(四)
初具出问答文(四者)
二印成理当(是则)
三正斥剩长(名将)
四会通別科(然答)
五义意繁重失(五者)
三约双存科判(然至)
四结偏取消文(今就)
二拣定染净(问五)
三约宗总结(二)
初正结
二引证
二正释经文(二)
初总标因依(解曰)
二別释差等(二)
初所依二障(二)
初总释二障(二)
初略释名义(初中)
二广释体相(四)
初以论配属(体即)
二正引论文(二)
初明障体(故彼)
二明障相(染心)
三辨业用
四通释妨难(二)
初问难(问准)
二通释(二)
初略答(答上)
二广释(四)
初通辨二障(然通)
二出经意(经以)
三出论意(论则)
四结成本义(上来)
二別释理障(二)
初立理(次別)
二引文(故华)
三能依五性(三)
初徵
二释(二)
初总明未熏(解曰)
二熏成五性(四)
初二乘性
二菩萨性
三不定性(二)
初总标顿渐(不定)
二別释顿渐(二)
初依经释顿(若遇)
二补经释渐(反明)
四外道性(二)
初消此文(外道)
二会诸教(然余)
三结
○二偈颂(二)
初讽断轮回(二)
初示所断
二劝令断
二讽修悲智
○四略分修证之位(疏四)
初标章(此下)
二来意(已知)
三释名(言略)
四释文(四)
初申请(三)
初进问威仪
二正陈辞句(二)
初庆前
二请後(二)
初正问
二结益
三三展虔诚
二赞许
三伫听
四正说(二)
初长行(二)
初圆觉无证(二)
初法(二)
初正明无证
二徵释所以
二喻
二对机说证(二)
初总标大意(二)
初功用有殊
二功极不异
二证位阶差(二)
初且科判大意(二)
初总标(二证)
二別辨(五)
初小乘
二大乘始教(二)
初总标(二大)
二別释(三)
初五位
二四位
三七位
三终教(二)
初总标(三终)
二別辨(三)
初五忍
二六种性
三六即
四顿教
五圆教
二別释本文(二)
初明依位渐证(八)
初列四位(今释)
二配四相(此四)
三举意总标(然心)
四別明四相(初最)
五总摄(二)
初摄归根源(是故)
二摄归一念(二)
初正摄(然虽)
二通妨(然未)
六翻之以成四位(谓既)
七标示释仪(人以)
八正释文(四)
初信位(二)
初叙论(初信)
二释经(三)
初标具足凡夫
二明闻法觉悟
三明息妄随真(二)
初別释此段(解曰)
二总配论文(前即)
二贤位(二)
初叙论(解曰)
二释文(今云)
三圣位(三)
初叙论(三圣)
二释文(三)
初悟前非
二明证相(二)
初总释义(二)
初果门离言说相
二因门可寄言说(二)
初证理法界(五)
初能所历然(二者)
二能所无二
三能所俱泯(二)
初互夺释(三能)
二克体释(又直)
四存泯无碍
五举一全收
二证余法界(三)
初开能所(以证)
二合能所
三摄开合
二別释文(二)
初不住证(三)
初法(六)
初略释(解曰)
二广释(四)
初引偈(故唯)
二以偈释经(智无)
三委释彼偈(此智)
四通妨难(彼文)
三结束为理智(又常)
四配前义门(此当)
五拣前重释(亦可)
六结指本论(此则)
二喻
三合
二不住教(二)
初叙义
二释文(二)
初标以喻释
二具以法合
三结成位
四果位(二)
初叙论(四果)
二释文(三)
初明境(三)
初述意(解曰)
二配论
三消经(二)
初总标(四)
初配总別(文中)
二直消文(谓若)
三配论文(即是)
四广释义(二)
初正释总标之文(然此)
二蹑前以释別列之文(然无)
二別释(後十)
二明心
三结位
二明忘心顿证(三)
初对前释意(二)
初就机释(二忘)
二称法释(前是)
二引倒指同(亦如)
三正释经文(经三)
初忘心入觉(二)
初指示安心
二依法顿入
二验果知因
三即成佛智
二偈颂○
○二偈颂(二)
初标举
二正说(三)
初圆觉无证
二对机说证(二)
初总标大意
二证位阶差(二)
初颂依位渐证
二颂忘心顿证
三两句总结
○三四问答別明观行中根修证(二)
初解释科段(二)
初解本科(二)
初观別(次四)
二障別(三)
初正辨別科(其所)
二牒前以释(故此)
三答通外难(然通)
二释別科(若约)
二开章释文(二)
初开章(文中)
二释文(二)
初二问答三观修行(二)
初示二观行相(四)
初申请(三)
初进问威仪
二正陈辞句(二)
初庆前
二请後
初问所修(二)
初三理
二正请
二明所为
三三展虔诚
二赞许
三伫听
四正说(二)
初长行(四)
初标本举数(二)
初约称性之行以标本
二约随机之行为举数
二正释观门(二)
初总标三观(二正)
二別释二观(三)
初泯相澄神观(三)
初标本(二)
初约所依法本(解曰)
二约能修方便(十)
初具缘(若约)
二呵欲
三弃盖
四调和
五方便(方便)
六觉魔(二)
初依本文(觉魔)
二添起信(起信)
七治病(二)
初说病(治病)
二说治(二)
初治乖摄(二)
初正明治(二)
初标(今明)
二释(二)
初明止(止者)
二示观(四)
初气(观者)
二息(又十)
三想(又假)
四观(又推)
二决疑念(然上)
二治余二(或禁)
八正修(二)
初标彼此二门(正修)
二牒释彼法(二)
初坐修(二)
初对麤乱(修有)
二对余法(□修)
二历修(二)
初历缘(二者)
二对境(对境)
九善根
十证相
二正释(三)
初超行(三)
初明修意(解曰)
二正显示(问知)
三引论释(论云)
二功成(解曰)
三感应(四)
初直释(解曰)
二引例(故论)
三会通两文(经云)
四別释现义(止约)
三结名
二起幻消尘观○
三绝待灵心观○
三引例彰圆
四校量显胜
二偈颂(三)
初七句标举
二六句三观
三七句引例
二明单复修习○
二三问答两重除障○
○二起幻消尘观(三)
初标本
二正释(五)
初起行(二)
初释上六句(二)
初解经(解曰)
二会释(然彼)
二解下二句(三)
初约修治心行释(变化)
二约修学化行释(又变)
三与前相对释(又对)
二成功(二)
初略释
二广释
三结通
四拣滥
五总结
三结名
○三绝待灵心观(三)
初标本
二正释(二)
初起行(三)
初一句所依(解曰)
二明所难(次明)
三明所用(三)
初法说(二)
初解初句(四)
初直释(後明)
二明无比(二)
初就当体以明无比(明字)
二对诸法以明无比(欲言)
三辨说仪(故诸)
四结经意(今此)
二辨余六句
二喻说(二)
初正释(二)
初释喻依(二)
初标(喻中)
二辨(三)
初解鍠(一依)
二释鐄(二作)
三辨簧(三者)
二正释喻(後正)
二引异释(慤云)
三法合(仍法)
二功成
三结名(二)
初释此所结(解曰)
二总判三门(四)
初配前经(三观)
二会涅槃三相(二)
初标宗引经(然此)
二正会释(言小)
三会天台三观(又此)
四解唯三所以(二)
初正明(然此)
二问答(问若)
○二明单复修习(二)
初科分(自下)
二随释(四)
初申请(三)
初进问威仪
二正陈辞句(二)
初庆前
二请後(二)
初问所修
二明所为
三三展虔诚
二赞许
三伫听
四正说(二)
初长行(二)
初科分(四正)
二随释(四)
初举意标数(今初)
二观网交罗(二)
初科分(二观)
二释文(三)
初三轮单修三观(三)
初澄浑息用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二庖丁恣刃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三呈音初碍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二主轮交络三观(二)
初总料拣(四)
初配结论数(次交)
二显示交络(然每)
三用科仪式(二)
初正明(今无)
二辨异(寂兴)
四正当科释(文三)
二別释观相(三)
初七轮静观为首兼於幻寂(七)
初运舟兼济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二湛海澄空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三首罗三目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四三点齐修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五品字单双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六独足双头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七果落华敷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二七轮幻观为首兼於静寂(七)
初先武後文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二功成退职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三幻师解术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四神龙隐海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五龙树通真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六商那示相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七大通宴默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三七轮寂观为首兼於静幻(七)
初宝明空海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二虚空妙用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三舜若呈神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四饮光归定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五多宝呈通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六下方腾化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七帝青含变观(二)
初解观名
二释经义
三一轮圆修三观(二)
初解科名(解曰)
二释经文(圆觉)
三结成正因
四总示修习
二偈颂(四)
初一偈举意
二一偈观网
三三偈半结前因
四三偈半总示
○二二问答两重除障(二)
初标意(次後)
二释文(二)
初除我入觉(二)
初科意(初中)
二释文(四)
初申请(三)
初进问威仪
二正陈辞句(二)
初庆前
二请後(三)
初三问
二请後
三结意
三三展虔诚
二赞许
三伫听
四正说(二)
初科分(正说)
二随释(二)
初长行(四)
初总叙过由(二)
初明过患本起(初中)
二明过患滋多(二)
初科分(二明)
二随释(四)
初展转生妄(三)
初释科文(解曰)
二配四谛(二)
初配(然此)
二释(二)
初通释(言生)
二別判(今此)
三正释文(三)
初集谛(二)
初正释(二)
初起惑(初集)
二造业(次二)
二引他(慤云)
二苦谛(次苦)
三灭道(後灭)
二违拒觉心
三动息俱迷(二)
初正明(解曰)
二徵释(二)
初徵(解曰)
二释(二)
初直释
二转释(二)
初牒前辨分(解曰)
二正释(二)
初法说(三)
初正释(先法)
二反显(若冥)
三相对释(又前)
二喻明(四)
初随相说不断(後喻)
二称性说亲断(又有)
三梦喻二说(如梦)
四兼喻後文(□此)
四结成障道
二別释四相(二)
初叙义科分(二別)
二依科随释(四)
初约事验我(二)
初标释麤相(二)
初徵起标示
二约喻以释
二结指细相
二悟我成人(二)
初解科(二悟)
二释文(二)
初麤相
二细相
三了迹迹生(二)
初叙意科分(三了)
二依科释文(三)
初徵起标示
二举喻徵释
三指前对辨
四赞续如命(二)
初叙意科分
二依科释文(二)
初徵起标示
二展转细释(三)
初以义正释
二以喻反释
三以法正合
三存我失道(二)
初总标失道
二展转广释(二)
初科分(後展)
二随释(四)
初认我为真(二)
初正释其过(六)
初久修云何不证徵
二认我取证非真释(二)
初辨法
二明喻
三取证如何妨道徵
四受寂增喧悲脱释
五云何定知非脱徵
六赞喜谤瞋验我释(二)
初解科(六赞)
二释文(二)
初标我未尽
二以境验知
二结成障觉
二说病为法(二)
初正释其非(二)
初覆推(二)
初叙意(二说)
二释经
二决断
二成障觉
三将凡滥圣(二)
初正明相滥(二)
初抑圣同己
二聘己齐圣(二)
初略释科意(二聘)
二依科解经(二)
初认其圣智
二验出凡情
二结成障觉
四趣果迷因
四断惑成因○
二偈颂(四)
初一偈颂过由
二二句颂四相
三一偈颂失道
四二偈半颂成因
二依师离病○
○四断惑成因(二)
初略明科意(四断)
二依科释经(二)
初顺释(三)
初指配经文(解曰)
初正明断义(二)
初科分(然断)
二正释(三)
初所断惑障(二)
初通(初所)
二別(二)
初本(別者)
二末(三)
初略指二论(末者)
二总以标数(唯识)
三用论释经(二)
初指略标具(八识)
二正释本文(六)
初释根本(二)
初辨爱字(文云)
二释余三(二)
初释三字(三)
初贪
二嗔
三慢
二开慢数(二)
初标(此慢)
二释(三)
初七(谓依)
二九(九者)
三结(然七)
二释随惑(谄曲)
三辨数具阙(然根)
四辨经重意(二)
初正辨(又重)
二遮执(生死)
五惑数增减(又诸)
六展於前数(且依)
二断之行相(二)
初牒分(二断)
二別释(五)
初小乘(初小)
二始教(二始)
三终教(二)
初牒分(三终)
二別释(二)
初约相翻(四)
初定断处以开关(相翻)
二依关出过(此中)
三示破彼宗(二)
初破暗(前说)
二破秤衡(又秤)
四显当宗义(三)
初总标(若此)
二过(谓若)
三义(今以)
二约相续(三)
初总彰体性(言相)
二三时不同(三时)
三依论正释(四)
初顺释无断(论云)
二不断之断(若三)
三疏解经论(此事)
四结成正义(谓若)
四顿教(三)
初口断本(四顿)
二悟其空(二悟)
三见其性(三)
初标(二见)
二□(二)
初示非断(不应)
二非不断(是真)
三结(非断)
五圆教(五)
初约所障(五圆)
二示能障(故能)
三显能断(能断)
四彰能证(证於)
五明能成(成就)
三断之位次(五)
初小乘(三断)
二始教(二)
初释文(次始)
二示断(二)
初明分別(二分)
二明俱生(二)
初烦恼障
二所知障
三终教(三)
初正明当教(二)
初略指(终教)
二广辨(然於)
二□教引小(二)
初抑上同下(又始)
二推上同上(又以)
三就实无断(今就)
四顿教(二)
初顿悟(顿教)
二渐断(然惑)
五圆教(华严)
三释余文(次释)
二反释
○二依师离病(二)
初明科意(自下)
二別释经(四)
初申请(三)
初进问威仪
二正陈辞句(二)
初庆前
二请後(二)
初示意(解曰)
二別释(三)
初请问之意(於中)
二正请问(二)
初叙意(次正)
二释经(由前)
三明所以(後明)
三三展虔诚
二赞许
三伫听
四正说(二)
初长行(二)
初开章叙意(四正)
二別释经文(五)
初指示明师令事(三)
初令识(三)
初标指(解曰)
二示相(二)
初明顺行(次下)
二明逆行(後)
三结益(结成)
二令事(二)
初举身命之难(二)
初正举(解曰)
二遮疑(二)
初正释(解曰)
二別议师资(然为)
二例身外之易
三显益
二分別四病令除(二)
初会通科意(二分)
二正释经文(三)
初总标徵起
二別释行相(二)
初示意(二別)
二別释(四)
初生心造作(四)
初标名
二辨相(二)
初正释行相(解曰)
二病所起因(此病)
三指体以破(破中)
四结名
二任意浮沉(四)
初标名
二辨相(二)
初正释行相(解曰)
二病所起因(此病)
三指体以破(二)
初正破(破中)
二诫劝(宜自)
四结名
三止息妄情(四)
初标名
二辨相
初正释行相(解曰)
二病所起因(此从)
三指体以破(三)
初破其无观(二)
初以例立(破中)
二正例破(念无)
二破其存止(又真)
三引例通破(慤云)
四结名
四灭除心境(四)
初标名
二辨相(二)
初正释行相(解曰)
二病所起因(此从)
三指体以破(破中)
四结名
三结名真伪(四)
初总标徵起(解曰)
二別明行相(二)
初释无观(一者)
二释通局(二)
初局故皆非(二者)
二通故皆是(若能)
三正释其文(文中)
四问答通疑(三)
初正问(问为)
二正答(答二)
三引证(故菩)
三辨事师之心(二)
初辨科段(解曰)
二正释文(三)
初总示(应当)
二別显
三结益(如是)
四明除病之行(二)
初科意(四明)
二释文(二)
初所治(解曰)
二能治(二)
初等心观人
二等心观法
五显发心深广(二)
初会科段(五显)
二正解文(三)
初总标发心(□曰)
二別明心相(二)
初释科文(二別)
二正释(二)
初广大第一
二常不颠倒
三通结离邪
二偈赞○
○二偈赞(五)
初颂事明师
二颂除四病
三颂事师心
四颂除病行
五颂心深广
○三一问答道场加下下根修证(三)
初释科文(二)
初正释
二通妨
二指別科(若约)
三开章正释(四)
初申请(三)
初进问威仪
二正陈词句(二)
初庆前
二请後
三三展虔诚
二赞许
三伫听
四正说(二)
初长行(二)
初答道场(二)
初结前
二正说(三)
初道场期限
二限内修行(二)
初道场行相○
二遇夏安居(三)
初标异声闻
二正陈辞句(三)
初正销文(解曰)
二料拣大小(然小)
三对辨宽狭(问大)
三结示休期
三诫取邪证(二)
初定所诫(解曰)
二正解释(非彼)
二答加行(二)
初分科
二正释(三)
初別修三观(二)
初別释(三)
初静观(三)
初修观成(三)
初释先取数门一句(三)
初标经意(解曰)
二释修息(三)
初标举列名(然修)
二修之仪式(据天)
三正明修证(五)
初次第相生
二随便宜
三随对治(二)
初正释此门(对治)
二料拣前後(二)
初前(二)
初正简(然上)
二会经(今经)
二後(此後)
四随旋转
五观心
三配属经(今此)
二释心中了知下三句(三)
初正释(心中)
二证同(二)
初正指同(论云)
二通妨难(问文)
三拣异(然论)
三释如是下余文
二起用功
三诫邪证
二幻观(二)
初正明观
二诫邪证
三寂观(三)
初修观成
二起功用
三诫邪证(二)
初结例本文
二广明证相(二)
初正明三观证相(二)
初当经略标(诫取)
二天台广释(二)
初略指同(天台)
二显证相(三)
初明初心证相(谓了)
二明究竟证相(後心)
三结释此经(今经)
二別明证有浅深(二)
初正明深浅(又彼)
二配释此经(今经)
二总结
二徧修三观(二)
初略消文(二)
初所感胜缘佛出释(解曰)
二自心本觉佛出释(以即)
二广释义(二)
初指经总标(然前)
二牒章释义(二)
初约实义
二约对机
三互修三观(三)
初明修观不成
二令忏除惑业
三令随便互修(四)
初藉假入空
二藉空入假
三藉空假以成中
四藉中以成空假
二偈赞○
○初道场行相(二)
初随相用心(三)
初佛在行相
二佛灭行相(二)
初备资缘(二)
初明正缘(次若)
二明助缘(悬幡)
二正明行相(四)
初总明具阙(二)
初阙(稽首)
二具(其最)
二备述八重(八)
初供养(二)
初标分(供养)
二释文(三)
初财供(财供)
二法供(三)
初正明法供养相(其法)
二校量财法胜劣(又新)
三明财法无別(然称)
三观行(观行)
二赞佛(赞佛)
三礼佛(二)
初标分(礼佛)
二释文(三)
初勒那七礼(七)
初我慢礼
二唱和礼
三恭敬礼
四无相礼
五起用礼
六内观礼
七实相礼
二清凉加三(清凉)
三判属今经(今经)
四忏悔(五)
初释忏悔名(二)
初总
二別
二明所忏障(二)
初通标(灭除)
二別示(二)
初明三障(三)
初标分(三障)
二正释(三)
初烦恼(一烦)
二明业(四)
初释所忏业(巧作)
二明忏业相(三)
初伏(忏之)
二转(二转)
三灭(三灭)
三大小乘深浅相(然小)
四料拣对治品类(三)
初忏治罪(入善)
二智断障(若智)
三善防恶忏(及防)
三果报(三果)
三结示(此三)
二明四障(四障)
三明障起所由(然欲)
四正明忏法(二)
初总(然忏)
二別(二)
初标分(若就)
二释文(二)
初遮(一若)
二性(二)
初总示(二若)
二別明(二)
初理事(二)
初标分(起行)
二別示(四)
初事(初中)
二理(二)
初正明(理如)
二通妨(难曰)
三双明(普贤)
四总结(事忏)
二逆顺(二)
初双标二顺
二別释(二)
初顺生死(谓先)
二逆生死(次起)
五翻罪为福(然上)
五劝请(二)
初标分(劝请)
二释文(三)
初请转法轮(一请)
二请佛住世(二请)
三示其义意(然其)
六随喜
七回向(三)
初正明(回向)
二所以(所以)
三相资(又此)
八发愿
三生起次第(然上)
四结备述意(若不)
三□□□□(三)
初略销文(末後)
二引例以□
三別释诣禅(天台)
二离相用心(二)
初以论销经(解曰)
二会通经论(然论)
○二偈颂(二)
初颂道场(三)
初颂期限
二颂行相
三颂诫邪
二颂加行(三)
初颂別修
二颂遍修
三颂互修
○第三流通分(二)
初总明来意(大文)
二科释经文(二)
初科分
二正释(五)
初庆闻深法请问流通(三)
初进问威仪
二正陈词句(二)
初庆闻所诠
二请问能诠
三三展虔诚
二赞许伫听文感流通(二)
初赞许
二伫听
三依问宣说内护流通(二)
初标能说能护之人
二答所说所护之法(五)
初答名字
二答所至(二)
初标行所依
二依修所至
三答奉持(二)
初法
二喻
四答功德(二)
初科分叙意(四答)
二依科随释(二)
初以施宝校重闻理胜(二)
初举劣
二显胜
二以庆人校量说经胜(二)
初显意(二以)
二释文(二)
初举劣
二显胜
三以宿因反验信经胜(二)
初显意(三以)
二释文(二)
初明闻信
二验宿因(二)
初反显
二顺明
五答护持
四禀命加卫外护流通(三)
初力士众
二天王众
三鬼王众
五时众受持总结流通
○三广赞回向(三)
初庆(二)
初伤昔
二庆今
二赞(上)
三回向(已采)


卷之下终


吾祖圭峯 禅师所释圆觉有大疏钞唯□□□□□□□海东镂版。此方写本讹舛犹多。绍兴间有□□□□□□□圆澄讲师(讳义和)根寻印本。募缘刊本疏钞开就其科。唯开上策。余科方版未圆便自坐灭。予因领徒於嘉禾古塔。累读略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圆觉经大疏 下一篇圆觉经大疏释义钞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