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TOP

楞严经纂注(一)
2013-07-10 09:36:1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551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15册  No.300


【明 真界纂注】


大佛顶首楞严经纂注题辞


界师纂注旧本。余十年前曾见之。去秋晤於南翰官舍。所示今本。则改窜已十五六。盖取诸家之说。芟夷烦冗。会归精约。而间附己意。不但作圣经孝子。且为诸师忠臣。其功顾不卲欤。虽然。楞严有显密。经首云。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徧十方界。如来有示。清众有得。音声普闻。而无一字。此密楞严也。庆喜殷勤启请。如来妙辩演说。此显楞严也。显以诠密。则十卷经文已为注脚。注脚之下又添注脚。入海算沙。竟亦何益。对盲者说天如盖如鸡子。其理不得不然。有目者则仰面一观而已。界师约诸家之意。盖不独为盲者设。而所望於有目者尤至。愿与善读楞严之士共勉之。


万历乙未三月十日真实居士冯梦祯时游双径憩文殊台静室敬题

 


岁戊寅。予於山中读楞严。时诸名衲毕集。予讯经中如是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义。酬者悉枝蔓。幻居上人独谓予曰。动为业本。一切诸法本自寂灭。一念心动。六乱横生。其言因动有声因声有色。谓一涉於有。则法法皆有耳。予洒然异之。乃上人於此经朝夕探索不已。逮甲午。越十有七年。其所纂注。四易藁而成。以示予於秣陵。且谓予曰。曩子所问。予所告者。何独一章之旨。实囊括全经矣。夫因动有声。颠倒众生因之轮转也。入流亡所。观音大士以之圆通也。盖心本无心。相元无相。而众生不觉一念妄动。由尘发知。妄见於心。因根起相。妄见於相。由是而七趣昏扰。没溺长夜。动也。若达相见无性。犹若交芦。则内无能推之心。外无所现之相。由是而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空所空灭。寂灭现前。亡也。动则见空见色。故曰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也。亡则空色皆真。故曰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虗空悉皆销殒也。是故七徵之所破者。破此动也。八还之不可还者。还此亡也。动则听不越声。视不踰色。一身且胡越。亡则阴入处界莫非妙圆。地水火风不相陵灭。殚二十五圣之所证。穷五十五位之所诣。皆尽此动。竟此亡耳。故曰。入於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予曰。归无所得。又何以见。何以修。何以证也。曰。动则有苦。非见无所得。修无所得。证无所得。无以息苦也。虽在十地。犹有学佛烦恼。况具缚哉。予闻之。若喝者之得泠风。上人命予卒读其书。意或有所异同乎。予掩卷曰。子既已示我矣。见狻猊而復欲试其猛力。不亦过计乎。注之得於长水温陵者十之七。得於泐潭孤山诸家者十之二。得於上人之独见者十之一。诸师名号不復录。以融而为一。则经旨脉络相属。读者为便。且诸师所说。世习见之。读可自见也。此上人所语予者。卒之卷未尝展也。


万历甲午十月晦日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槃谈撰

 

大佛顶首楞严经纂注序


夫楞严三昧。本然清净。匪由悟得。岂藉修成。然智镜长昏。舍妙悟何能大朗。心珠久翳。假圆修始得廓清。是以庆喜因邪染而询最初方便。世尊依妄缘而诘因地发心。见相生心。诚为迷真认妄。徵心辩见。实乃破妄显真。虽显真而破妄。仍会妄以归真。破斥重重。意使知真识妄。会通法法。欲其了妄即真。故当机闻微妙开示。而倒想销亡。真心顿悟。满慈聆第一义谛。而所知障蔽。疑问风生。清净本然。世界众生。因迷妄起。如空澄寂。浮虗华相。从翳幻生。悟之则清净本然。迷之则山河大地。背觉合尘。执诸相而致相倾相夺。灭尘合觉。圆一性而得互徧互容。迷真妙觉明。山河大地从兹顿现。得妙空明觉。有为习漏何当復生。迷方既悟。不復更迷。幻翳若除。空华永灭。金出鑛岂重为鑛。木成灰何再生枝。闻斯而真妄先後之见应销。达此而悟迷始终之疑永息。於是。虽知法从妄有。未明妄何所因。故先引达多照镜狂走。喻妄想因无所在。次劝满慈不分別法。令狂心歇即菩提。而当机復疑菩提之心。合从因缘而得。故世尊重引达多之事。明非假藉而成。继此显无戏论法。结责多闻。劝修无漏。由是得执销心悟。获天王宅。求造入门。然诣大涅槃。要依本发心路。入佛知见。須假摄伏根门。故初审因地发心。令以湛旋其生灭而伏还元觉。次审烦恼根本。教依根逆彼业流而循顺圆通。击锺显常。悟闻性则不执常为断。绾巾示结。解狂心即得妙证无生。一六亡义虽知。圆通本根未悉。故先敕诸圣说修行方便。次命文殊选真实圆通。宣清净明诲以摄初心。演秘密伽陀令销宿习。於是远客识归家之路。旅人得赐屋之门。五十五位。由是路以趣登。单复十二。假斯门而证入。然则真如界内。虽亡悟修之迹。生灭门中。岂碍解入之名。文殊请示经题。实为流通大法。世尊精研界趣。意在禁遏迷情。继復详辩阴魔。尽芟见刺。塞迷津之邪径。启法殿之正阶。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两忘真妄。一契果因。究竟穷源。斯经为最。余始窥会解。颇信於佛旨无遗。久翫经文。渐觉於圣心未尽。潜神默究。稍获端倪。由是搜诸家之章疏。纂众解之精微。明宗趣而辩析异同。会问答而申明隐略。其犹捧土何增万仞。掬水岂益九渊。不揆闇短。妄拟会通。采集羣言。目为纂注。所冀依文了义。顿悟常住真心。如说修行。速证楞严三昧。


寓径山沙门真界述

 

楞严释疑


释疑之说。因学法者披阅此经。於奢摩他三摩禅那处。或从古注。或执己见。以理为行。迷见为修。旨意不明。读今纂注。不能无疑。故此先明宗本。而後略举数条以释焉。原夫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者。乃一经之大本。三分之纲宗也。奢摩他者寂静义也。三摩者明照义也。禅那者明静不二义也。性体本觉谓之明。觉体本寂谓之静。明静不二谓之体。此约明静之体言也。即究竟坚固之理。亦谓之安住定也。良以明静之体。俄然晦昧。动念瞥生。即本明而为无明。全本静而成动念。於是因动以修止。止其动也。因昏以修观。观其昏也。止观功着。昏动自亡。明静自復矣。此约止观之用言也。即究竟坚固之行。亦谓之引起定也。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斯则奢摩他等通於理行明矣。故阿难首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者。意在明究竟坚固之理。而为修行之本。非问进修之行也。盖十方如来由明此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为最初方便而得成菩提之果。是以阿难即指果体以问初因。岂非意在明究竟坚固之理耶。则最初方便。只可指信解真正。不当復说耳根圆通。且三卷半经皆属见道。此岂问修。是知初问为见道分之总问也。又阿难请示奢摩他路。意在求示自性首楞严妙庄严路。非求示止行也。然奢摩他等既通理行矣。以之为自性。非惟不违於理。亦乃发请示者之本意耳。所以世尊放光之後。先指真妄二心。以明生死涅槃根本。後即牒其问意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盖妄心是无始生死本也。真心是出生死证涅槃本也。既以欲知奢摩他路为愿出生死。岂非欲知奢摩他路是欲知自性乎。由是即举拳以问。意在验其用心真妄。因其復认能推。即咄而告言。此是前尘虗妄相想。乃至结示云。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故不成圣果。然上所开示。但欲其识妄知真而出生死。文中未尝论修。故知请示奢摩他路。是求示自性。非求示止也。又阿难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即復请云。惟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此欲求释迷闷得心明净也。而世尊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疆记。但益多闻。於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故於真见体用而生迷闷。盖真见。体也。寂照。用也。以真见之体。法尔具寂照之用。是则寂而常照。故能照了见精是妄。照而常寂。故见非是见。阿难既於真见体用。二俱不达。而增迷闷。世尊即復指同別二见。重示奢摩他观照云。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盖本觉明。心即大陀罗尼也。觉缘非眚等。即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也。由本觉之体寂而常照。故能觉了诸缘是妄。照而常寂。故不堕於眚中。此实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即重示奢摩他观照。以释见见非见之迷。令其觉心明净也。或谓。既云奢摩他观照。又云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岂非示进修止观。何局于见道耶。答。不然。以此文中是破妄见妄觉。而显真见真觉。欲阿难知真见真觉之体。法尔具寂照之用而能破妄。故经云汝復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意在其知而後行。行而破妄也。若阿难知真觉体用。即知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今阿难既不知真见体用。而生迷闷。则於理行二俱不知矣。是以虽云奢摩他观照妙修行路。而文属破妄显真。意在其知理知行。故属见道不属修道也。然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既通理行。则见道之所见者见此理也。故云知如来藏妙觉明心。含育如来十方国土等。修道之所修者修此行也。故於修道文中即明止观二决定义。证果之所证者证此理也。故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乾慧地。即还证佛三摩地。故予谓之一经大本。三分纲宗。而古人所谓依究竟坚固之理。修究竟坚固之行。修究竟坚固之行。还证究竟坚固之理。首楞严经大旨如是。


楞严释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一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橘-矛+隹]李沙门 真界 纂注


如来果体。其体本然。何假密因。菩萨道用。其用无作。孰为万行。无因无行。无修无证。无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严究竟坚固者也。特以众生如来隐於藏心。非密因不显。众生菩萨沦於七趣。非万行不修。觉皇於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於小道。而默得乎无外之体。喻之以佛顶。使不滞於相见。而妙极乎无上之致。指如来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明修证了义。使悟究竟法。知一切圣人皆依此而证果。乃至具足菩萨万行。一切事法。无不究竟至於实相。坚固不坏。故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首楞严。此翻一切事究竟坚固。即一经理行之本。圣凡依正之体也。以未明此体。一切事法宛尔差殊。为法所缚。得此体时。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圣凡染净一切事法当处寂灭。即是常住心性。故云一切事究竟坚固。经即能诠之文。诠。犹筌也。学者能勿执筌为鱼。则首楞严真经可得矣。纂注者。谓纂集诸家之语。以注释此经也。夫楞严自兴福而下。解者凡十有余家。兹所纂集。则长水温陵二氏居多。而诸师名氏。则俱隐而不出。盖以或采多文而会通其意。或用一意而少变其文。或多一兼收。意文俱用。而初无损益。然愚昧间有一得。则亦窃附其间。但取文理直捷贯通。以发明经旨而已。苟无当於经。即其谈理幽玄。为文美富。皆无取焉。良以在古固不无千里之蹶。於今亦不无一管之明。以故在昔诸师。且未免入此出彼。党同伐异。如饮海者各饱一味。照摩尼者自见一色。若曰究尽。则惟佛与佛耳。


通叙科判。


楞严一经。自唐至宋。科判疏释。代有哲人。然其科经。皆执匿王瑠璃异代。谓非一会顿说。其判教。皆局持地耶输等事。而断为法华之後。愚窃疑焉。请先质之。夫夜壑负趋。速於反掌。匿王代谢。可唯旦暮。而楞严法会。自夏徂冬。此不应执异王疑异会也。法华自灯明已来。诸佛无时不说。菩萨无时不证。持地既曰闻诸如来宣妙莲华。岂止释迦欤。又第四经中。称摩登由神呪力消其爱欲。与耶输同悟宿因。或得出缠。或蒙授记者。此如来悬示未然也。故下第六经中。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灵山法会授记耶输。既出缠授记。皆居说後。得非悬示未然乎。但以或字观之。盖可知矣。经言最後垂范者。彼乃结辨魔文当第十卷末。实楞严法会最後。非临灭之最後也。旧引多说。不可缕疏。皆未足为科判准绳。科判失准。则理义自差。今准吾佛设教之序。未知其可也。请陈管见。夫法王说法。有条不紊。初说一乘顿教以立本。即华严也。次说三乘渐教以逗机。即阿含方等般若也。後说一乘圆教以显实。即法华也。楞严即般若法华之中。实大乘终极之教。故如来密因。菩萨万行。修证之法。一切毕竟。自此已往。无復进修。直造一乘圆玅之道。故法华会上。更无地位之说。纯谈妙法。随根印可。授记作佛而已。盖出兴大事。於法华至矣尽矣。不可有加矣。法华之後。便说涅槃。扶律谈常而终焉。其扶律者所以嘱後事。谈常者所以示真寂。此独临灭遗付之事。非有加於法华也。说者不本扶律之意。辄判楞严在法华後。亦称扶律谈常。然则进修既毕而又进修。扶律之後而又扶律。前则加於法华。後则赘於涅槃。是乃倒置枝骈。紊於法王之法矣。夫进修之事。譬稼穑犹耘耨。譬芙蕖犹敷华。既号法华秋穫。涅槃捃拾。则不应穫拾之中又耘耨也。既号法华废权立实。如华落莲现。则不应废落之後又敷华也。以经证之。竛竮之子既领宝藏。復何所求。化城之人既到宝所。復何前进。灯明说法华已。便於中夜涅槃。释尊说法华已。便於四众唱灭。復何枝蔓於楞严哉。如必楞严居後。则阿难既於法华诸漏已尽。而復於楞严未尽诸漏。既於法华堪任佛记。而復於楞严未全道力。既先领悟妙法。而復不知真际所诣。既已安住佛道。而復为彼所转溺於婬舍。是皆倒置。理自不然。故判楞严在般若之後也。盖般若之後。慧学方盛。定力未全。人或溺於多闻。失於正受。於是示首楞严之大定。资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学行两全。而究竟趣於一乘实相。此楞严所以作也。论三经大致。无非为一大事因缘。必先藉般若发明。次由楞严修证。终至法华印可。然後尽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导达禅乘。决择正见。无尚楞严矣。其科准常大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序分分二。初陈时处主伴以证信。次陈阿难示迹以发起。正宗文五。一见道分。初由七徵。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第一卷)次由八还。以辨妙净见精显如来藏。(第二第三)後即山河万象。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四初至中)皆使行人明心见性。为修证密因。故名见道分。二修道分。首示初心二决定义。令审因心果觉。又审烦恼根本。为修行真基。(四中至末)次示六根舒结伦次。令解结心。而得妙圆通。为修行真要。(五至六中)此利根修进之一终也。故阿难至此。明了菩提所归道路。自谓已悟成佛法门。而愿度末世。復请安立道场。摄心轨则。遂闻三无漏学。四种律仪。及大神呪。(六中七末)总为修行方便。故名修道分。三证果分。始从凡夫。终大涅槃。历示增进五十七位。至尽妙觉。成无上道。故名证果分。(七末八中)四结经分。列示五名。结显大旨也。(八中)五助道分。初明天狱七趣。一唯心造。次明奢摩他中。微细魔事。恐诸行人洗心非正。失错堕落。故名助道也。(八中十末)夫见道然後修道。修道然後证果。修证事毕。於是结经。楞严法要。止此而已。而世尊大慈。復欲持戒众生谨洁无犯。真修行者不遭枝歧。故说助道之法。为最後垂范。遂入流通而终会焉。此乃一经纶贯。连环不断。不可判为异会。科为异义也。此其大略耳。随文消释。乃尽其详。然以今视昔。稍多违戾。专门旧学。不免矛盾。惟通人考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至)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此集者。因佛立言。证法有所授而已。不必他说。一时之语。亦因佛立。诸经通用。故不定指也。佛。具云佛陀。此云觉者。室罗筏。或云舍卫。新翻丰德。以国丰四德。一货财。二欲境。三多闻。四解脱。祇。具云祇陀。正云逝多。此翻战胜。太子之名也。生时。父王与外国战胜。因立美号。即須达为之买园。造立精舍。以施佛者。桓。即林也。比丘含三义。谓乞士。破恶。怖魔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初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等五十人。经举大数。故减五人。俱者。师资交际。同聚一时也。此众並先事外道。勤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佛即得上果。故感佛恩。常随佛化。为常随众也。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至)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歎德也。初二句总歎。佛子下別歎。所谓住持者。住於中道。任持不失。即无漏义也。言无漏者。不漏落二边也。善超诸有。则不漏於有。能於国土下。则不漏於空。所谓善超者。即诸有而超诸有故也。所谓妙堪者。能超诸有。而又能於国土从佛转轮。不滞於空有。故堪遗嘱。且又严毗尼以弘范三界。示应身而度脱众生。意非利彼一时。直欲拔济未来。使皆超诸有尘累。如是则能自利利人。故歎云无漏大阿罗汉也。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至)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此列名也。舍利。此云鶖。弗即子也。其母名舍利。以其眼黑白分明。转动流利如之。故连母为名。目犍连。姓也。此云采菽氏。名拘律陀。此云无节树。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富楼那。父名。此云满。弥多罗尼。母名。此云慈。今连父母名。召云满慈子。須菩提。云空生。生时库藏皆空。占者云既善且吉。故亦云善现善吉。优波尼沙陀。此云尘性空。诸经列名不同。尚年腊则先陈如。尚声德则先鶖子。今从尚德之例也。


復有无量辟支无学(至)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辟支。具云辟支迦罗。此云缘觉。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麟喻者。喻麟之独。出无佛世。即独觉也。部行者。部党而行。出有佛出。即缘觉也。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值也。自恣。律开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自有愆失。恣任僧举。曰自恣。九旬禁足。莫由觐佛。故於休夏。咨决心疑。自恣决疑。皆所以考九旬德业也。钦奉如来而称慈严者。慈以恩言。严以威言。密义。即密因之义。宣示深奥。所以为楞严发起。如法华以无量义为发起也。迦陵频伽。僊禽也。其音和雅。佛音如之。文殊。此云妙德。表根本智。楞严会上为择法眼。故居上首也。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至)兼復亲延诸大菩萨。


波斯匿。此云胜军。即舍卫国王也。讳日。即忌日。宫掖。王之内庭也。於内庭延佛。敬之至也。


城中復有长者居士(至)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此叙其误堕婬室之由也。受別请者。阿难於众檀请斋之先。受別请而远游未还。不遑僧次也。僧次。谓次第差僧受请也。律制僧远出侣須三人。一上座。一轨范师。所以严行止防误失也。鉢曰应器。最後檀越。谓未饭僧者。平等之慈。於己等心而化。使彼等心而施。於贪等者於法亦等。俾施者见者得福无量。所以能成无量功德。若摩登者。即秽而微贱。阿难既无拣择。所以误堕也。刹帝利。王族。旃陀罗。云杀者。即屠脍婬酒之家。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至)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此叙平等行慈之意也。須菩提舍贫从富。大迦叶舍富从贫。一为富者易施。一为贫者植因。如来诃之。欲其心无遮限。而息不均之疑谤。故阿难钦仰以肃恭斋法。斋法者。齐整严重次第行乞之谓也。或局维摩经。谓非如来诃责。安知如来不诃。独净名诃哉。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至)婬躬抚摩将毀戒体。


正明误堕婬室也。摩登伽。义翻本性。即妓女也。娑毗迦罗。此云黄髮外道。所传幻呪。名先梵天。实妖术耳。婬躬抚摩将毀戒体者。以身逼近。将毀净戒之体也。後云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则将毀而已。


如来知彼婬术所加(至)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此明说呪往护也。如来常仪。受请斋毕。皆为说法。今既速归。必有所为。故王臣大众随而来也。顶门为无上果。光有百宝色。谓之无畏者。能慑魔外。物无以胜也。世尊不自说呪。而於顶光化佛说者。示此呪乃无为心佛。无上心法也。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至)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责躬启请成菩提之最初方便也。盖多闻之慧。必资见性。道力乃全。而不为邪摄。今阿难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故问十方如来得果初因。盖谓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果。皆依见性为因。故指果体以问初因。正同圆觉文殊启请一切如来本起因地也。奢摩他。寂静义也。三摩。明照义也。禅那。明静不二义也。义虽有三。心体惟一。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俱非。故以妙称。即自性首楞严也。言最初方便者。即请示自性首楞严。意在悟此以成密因。故释题中云。指如来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即斯义也。然此问密因而云最初方便者。以法界性中。尚绝修证。何假密因。今云得菩提明自性皆方便耳。以见修证三分而言。则见道为最初方便。故长水亦指信解真正。为最初方便也。窃观阿难因问最初方便。而如来下文即反问其当初发心。意在验因地之真伪。则此最初方便。岂非问得果之初心乎。然得果既由因地。而阿难用妄迷真。是以始则决择真妄。次则会妄归真。後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以至见道分终。皆是发明自性首楞严而已。苟悟此性。则信解真正。而名见道。见道即得最初方便。故知此问为见道分之总。有谓未全道力。是有多闻慧而无正定。故请示止观及耳根圆通。意在修此以全道力。愚谓多闻而未见道。则力用未全。遂为登伽所摄。故请示自性首楞严。意在悟此以全道力。以成最初方便也。请详。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至)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因前启请十方如来最初方便。故此追问阿难因地发心。以验其真耶妄耶。何阿难之见皆生灭也。是则见相实有。生灭宛然。缘此发心。安趣常果。故下经云。若於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阿难。此云庆喜。是佛堂弟。故云同气。同气。共本也。天伦。兄弟也。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此先赞其发心。而復令知一切众生迷真用妄轮转生死者。欲其因心真直。故令先知众生轮回之本。次即牒其问意敕使直心也。盖以一切众生。皆由因心不真。轮转生死。汝今欲研真发明性。当以直心。是则因心須当真直也。然前虽因心不直矣。此復赞之者。盖愍其迷甚。欲含缓开导故也。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至)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欲其直陈所迷。即牒前请。令直心酬问也。且十方如来。皆以直心出离生死。汝既欲研真发明性。亦当以直心也。汝今下。牒前请问。应当下。敕令直答。十方下。明如来得果之本。问谁爱乐。重徵妄本也。答因心目。正陈妄本也。目即眼根。心即意识。根识虗妄。犹如空华。既执有体。能见能乐。即不知真而用妄想。岂能研真发明性而舍生死哉。故後文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无始虗习。住地无明。皆由根识。生死轮转。莫不由斯。故下推徵。令知虗妄。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至)惟心与目今何所在。


因答心目。遂徵其所在也。心目即尘劳本。若不知心目所在。则不能降伏尘劳。如国被贼侵。发兵讨除。若不知贼之所在。贼不能除。今使汝流转者皆由心目。则心目今何所在。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此答心目所在。即计心在内也。谓心在内。目在外。自众生至如来阿难皆然。文互见也。异生有十二类。除土木空散。非心眼伦也。浮根四尘。言眼也。详见第四卷中。此虽心目双计。下乃先破其心也。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至)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将破在内之心。此先引事辨定也。定内外境。欲明在内之心当次第见。定先後见。欲破在内之心不先见内。既辨定已。下乃牒破。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至)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上既引事辨定。此应直破在内之心。何先许示首楞严三昧耶。答。因前依首楞严三昧。问最初方便。故摩顶许示自性首楞严。欲其明此。以知妙庄严路。以成最初方便也。或谓自性首楞严何所示耶。答。阿难所执。皆有在有着局量之心。世尊所破。皆显无在无着充扩法界之心。岂非示自性首楞严三昧乎。苟能悟此。即知妙庄严路。以成最初方便也。因其不悟。故下復求开示奢摩他路。奢摩他与此三摩提。皆指自性首楞严三昧。路即妙庄严路。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至)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此破执心在内也。如汝下。復牒前事以反问者。意明心果在内必当先见身中。如人在堂必先见如来也。汝亦下。正破心在身内合见身中。颇。犹可也。引众以问。决不能也。心胃内藏。纵不能知。爪脉外浮。云何不晓。既不内知。果非在内矣。云何知外者。谓五藏同居。最为亲眤。万象离异。诚谓疏遥。若使不了身中。岂合能知外物。是故下结破。然前文双呈心目所在。今乃先破妄心。虽曰破妄心。而但言此心无有处所。却不显言此心是妄者。要引阿难处处推呈。令其情尽而理穷也。由是直至七处徵心之後。始告之曰此非汝心等。然则七处逐破者。且破妄心无所在也。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至)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復计心在外也。譬如下。设喻以成心不在内而在外义。佛告下。因復计心在外。故復引事以辨定之。谓彼食不能饱此。则外心不能知身矣。宿。预也。食有四种。抟。即段也。有形段可抟取。拣非思食等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至)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此破执心在外也。身心相外下。辨非外也。我今示汝下。验非外也。兜罗。具云兜沙罗。此云霜。佛手柔輭。如兜罗绵。故云兜罗绵手。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此计心潜眼根也。犹如下。设喻以成潜根之计。瑠璃喻根。眼喻於心。眼根色净。不碍於心。同瑠璃碗不碍於眼。随照一境。心随根知。然我下。结成潜根之义。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至)如瑠璃合无有是处。


此破潜根也。如汝下。牒计以问。佛告下。明法喻不齐之过。喻见瑠璃。法不见根。纵许见根。根即是境。若是境者。不得言随。以前文云彼根随见随即分別故。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復计心在内。故以见暗为见腑藏也。然则虽云见明名为见外。而所执心体还成在内。以开眼见明不同灯在室外故。腑藏。即五藏六腑也。窍穴。即七窍也。白虎通云。五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者。即五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府肺府也。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至)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此正破见暗名见内也。汝当下。牒计以问。若与下。随计难破。谓若暗与眼对。则暗在眼前。不得成内。若谓见暗即见焦腑而成内者。居暗无明。则室中之暗皆汝焦腑矣。若不下。谓未曾见有境不对眼而称见物者。既不成见。云何成内。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至)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此纵破也。眼前之境名外见。身内之境名内对。前以对眼为外。不得成内。今纵离外见而成内对。即是眼能返观。且合能返观身中。则开应返观己面。若不尔者。义不成矣。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至)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此曲尽计执以结破也。设汝执言能见面者。汝心及眼应处虗空。以根境相对方成见故。若处虗空。显是在外。何成在内。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体。汝或执言虽见我面定是我体。则佛亦见汝。应是汝身。又若汝心能见面者。本分身处应无知觉。以在眼根处虗空故。必执两皆有知。则成两体。应成两佛矣。是故下结破。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至)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此计随所合处也。我尝下。引佛所说以起计执。心生法生。境从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迁也。以心法相生。则随境思惟。即是心体。心法合处。即为心在。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至)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此牒前所计。以辨体之有无也。设若无体。则空有其名。云何随合。如十九界七尘。特空名耳。设若有体。当何所在。令挃身而验。明体实无在也。挃。犹触也。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至)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言下。解上难也。谓心但能知。不可言见。曾不悟能见在心。徒眼不见也。佛言下。因其解难。故举门喻能见在心。举死明徒眼不见。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至)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此重辨其体。以破随所合处也。先立四义。下逐义详辨。若一下。辨非一体。无在。谓无定处。若多下。辨非多体。若徧下。辨非徧体。同前者。当挃一支。四支应觉也。若不下。辨非不徧。四义既非。则不可谓随所合处心随有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復内无见当在中间。


此计心在中间也。我亦下。引昔所闻。如我下。思惟起计。以为在内。则不见腑藏。以为在外。则身不相知。二义不成。当在根境之中。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至)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因计中间。此就根境以推中位也。身即根。处即境。若在身者下。谓身有中边二义。在边。则不得为中。在中。则同前在内。应见内矣。若在处者下。亦推中位无定也。表者标物以表显也。混乱则无所取中矣。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至)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此破心在中间也。上令別就根境以推中位。此非上二以明根境中间也。佛言下。牒计以问。若兼下。随计难破。物即尘也。体即根也。若兼二者。则知与无知杂乱。纵使不杂。物非体知。根尘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下。破不兼不得为中也。不兼根。则非知。不兼尘。则非不知。二义既非。中何为相。是故下结破。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则我无着名为心不。


佛意正显心本无在。能无住着即名为心。今阿难口说无着。情实有着。故下引出其情而破之也。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至)有不着者不可名无。


因计无着。故举物象引出其情也。言俱无在者。俱即一切。无在即无着也。为在为无者。谓汝心不着。而彼物象为存在耶。为空无耶。若彼空无。则同龟毛。云何可着。而说不着。若物有在。则为有物。云何无着。故曰不可名无。此皆牒难。下乃结破。


无相则无非无即相(至)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此破一切无着也。物果无相。则同龟毛。物果非无。即自有相。知相有。则心有在。云何得为无着也。上来七番逐破。使有所着心无逃避处。妄情若亡。真心自悟。最初方便。於兹得矣。然则上根利智已合潜悟。而阿难未悟。故於下文重请开示。世尊乃復放光现瑞。示以二种根本。次则举拳验见。重诘其心。因其復认能推。然後咄而告之。乃至令其微细揣摩离尘无体等。则是破其妄心无实体也。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至)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此叙沈溺婬舍之由。请示奢摩他路也。盖当机欲漏未除。为邪染所转而溺淫舍者。良由不知真际而未诣真际故也。言奢摩他路者。谓前示自性首楞严是妙庄严路。欲其悟此以知路。今既不悟。故復求示自性首楞严妙庄严路。故云奢摩他路。意在悟此以知路。非求示止行也。故华严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意显明心方知正路。义正同此。若理明路正。恶见自灭。故云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至)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将显本明。故先现光瑞。言面门放种种光。即口眼耳鼻眉间之光並放。示此本明於诸根门无所不现也。以无所不现。故齐彰並照。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即法界也。六震者。表破六识无明感结妄境也。微尘国土一时开现者。本明洞照妄尘不隔也。十方世界合成一界者。智境圆现情量不碍也。菩萨听众皆住本国者。心量本周心闻本洞也。了兹光瑞。即悟自性。而知妙庄严路矣。六种震动者。即动踊震起吼击也。摇颺不安曰动。[嶙-山+土]壠凹凸曰踊。隐隐有声曰震。自下升高曰起。砰磕发响曰吼。打抟擎物曰击。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至)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此指所迷之众。示二种根本。令识妄知真。而知妙庄严路也。业种者颠倒妄惑也。恶叉果。一枝三子。生必同科。喻惑业苦三。生必同聚也。识精元明。指真精本明也。能生诸缘者。谓依本明而起根身器界等诸缘。所谓元明照生所也。诸缘既立。本明即失。故缘所遗者。即元清净体。所谓所立照性亡也。众生由遗本明。日用不觉。枉入诸趣。此由阿难不知真际所诣。请示奢摩他路。故世尊示二种根本。欲其识妄以悟自性首楞严。而知妙庄严路耳。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至)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牒前请已。即举拳验见。重诘其心也。夫欲知奢摩他路而出生死。意在了悟本心。故復举拳验见。重诘其心。而阿难尘相未除。復迷真认妄。则昧奢摩他路。而入生死矣。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至)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此直破能推心也。佛言咄者。嗟其迷重。故叱以语之。此非下。摅其迷执也。矍。惊愕貌。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至)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因斥能推非心。故起无情之怖。以求开示也。此是下。指前能推非真。不应计执。然阿难犹以对境觉知。异乎土木。封为我心。故申惊疑。以求开示。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至)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因其怖谓无心。故举常所说。引物以证元有真心。使知所措也。欲令心入无生法忍者。欲其识生灭以悟不生灭也。三界惟心万法惟识。故曰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指十界正报。世界微尘。指十界依报。此皆因心成体。其间乃至草叶缕结咸有体性。虗空亦有名貌。何况妙净明体。安得谓之无心同土木哉。以本自无染曰清净。染而不染曰妙净。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者。谓常住真心能为一切万法之本性。而自岂无体耶。


若汝执吝分別觉观(至)犹为法尘分別影事。


此依六尘辨无自性也。分別觉观。即能推心也。若必执此为心。即应离尘有性。如汝下。引事以辨无性也。盖分別声尘是动。内守幽闲是静。动属前尘。静属法尘。若离动静二尘。毕竟无有自性。故皆为分別影事。内守幽闲。即住着静境也。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至)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明离尘无体。以破生灭心也。我非敕汝所执定非真心。汝且试将此心微细揣摩。为当离尘有体。为復离尘无体。若此妄心离尘有体。则容是真心。既离尘无体。非妄而何。言前尘分別影事者。谓六尘如形。分別如影。影由形有。故无自体。心因尘有。岂有体耶。既认能推为真。而离尘无体。则汝法身同於断灭矣。将何修证无生法忍乎。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至)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上破生灭。欲其悟不生灭。悟则恍然自得。不悟故默然自失。因其不悟。故以执妄为真不成圣果之言而告之。令识能推非真。以悟无生也。盖能悟无生。即悟自性首楞严。而知妙庄严路矣。


阿难闻已重復悲泪(至)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感佛所发。慨前之失。以请发妙心开道眼也。此问从上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之言而起。言二障者。谓所知烦恼也。所知。即缘尘分別之心。随境生灭。如客之有去来者。烦恼。即性中流动之心。起灭不停。如空中摇动之尘也。总之皆生死妄想。若知寂常心性。则不误认妄想为真。而妄缠自释。今由不知心性。为妄想所缠。故请发妙心开道眼也。而世尊即引盲人瞩暗以开示者。令知见性是心。了无亏损。以悟寂常心性也。而阿难大众虽闻说示而毕竟不悟者。良由妄认身心之情未亡故也。是以先令五比丘说客尘。欲其识能缘之心是客尘。而不认妄为真。次屈指飞光。欲其悟所缘身境亦客尘。而不迷真认妄。果能如是。则妄认身心两情自亡。而寂常心性自悟也。


即时如来从胷卍字(至)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将明妙心道眼。而从胷卍字放宝光者。表由宝明妙心发正知见也。佛胷有卍字。表吉祥万德所集。其光晃然明。昱然盛。有百千色。表妙心照用具足万德也。光徧佛界者。示清净本然也。徧灌佛顶者。表极果所同也。旋及大众者。示羣灵共有也。此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圣不增。处凡不减。但随量应现耳。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至)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因前请示妙心道眼。故此许建法幢也。幢表摧邪立正。下因见显心。令悟见性是心。摧伏邪异。得正知见。是谓建大法幢。邪异既摧。知见既正。则妙心获而净眼得矣。故前问心眼双扣。此许心眼双示也。生佛等有而不可测知。曰妙微密。垢不能染。暗不能昏。曰性净明。见离眚病。廓然照了。曰清净眼。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至)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妙心道眼。本自无亏。因迷不觉。故此引喻以发明也。阎浮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赩。赤豔也。眼根例拳。事义不类。而阿难未悟。答言相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至)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正显见性无亏也。见暗即见矣。是知盲非无见。特无眼耳。


阿难言诸盲眼前惟覩黑暗(至)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此因不悟性无亏损。故復引明目处暗相对以显示也。若灯见者下。牒上结明见不由眼也。知见不由眼。则直悟性净明心本无亏欠。得清净眼矣。


阿难虽復得闻是言(至)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上显见性是心。而大众未悟。復希开示也。然当机大众闻佛开示所以不悟者。盖为认妄为真之情未亡。则寂常心性何由得悟。故下令五比丘说客尘以开示也。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至)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举昔说问开悟之因。将使说客尘以开示也。所以示客尘者。令了动心缘想如客如尘。不为其所误。则寂常心性可知。而菩提圣果可获也。若以客尘对二障。客即所知。尘即烦恼。主空即寂常也。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至)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此白客尘。欲众闻所示。以识去来生灭缘心是客尘之妄。而悟无去来生灭寂常是主空之真也。客尘之喻。客喻所知之麤。尘喻烦恼之细。所知即缘尘分別麤流逸念。烦恼即起灭不停细流注心。言客寄旅亭宿食。喻缘心对境即生缘会而来也。食宿事毕前行。喻缘心离境即灭缘散而去也。主人自无攸往。喻常心不逐境缘去来生灭也。又隙尘摇动不停。喻微细念虑起灭无息。虗空澄清寂静。喻真性离念湛寂凝然。若众因所示。而识妄知真。则认妄为真之情忘。二障之缠释。而寂常心性悟矣。岂圣果有不获者哉。


即时如来於大众中(至)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因众不悟寂常心性。而妄认身境之相。如来欲祛迷荡执。必与当机之人酬唱激扬以发明斯道。故此屈指飞光。师资对扬以显示也。盖身有生灭。境有去来。犹客尘也。因不知此。而认以为实。故如来以屈指示境。飞光示身。以摇动开合不住之相意显客尘。欲其观所示相。以识身境是客尘之妄。而自祛执情也。寂常本无生灭去来。犹主空也。因其不悟。故復於头手徵问其见意。令答出见性无动无开合。以显主空。欲其於所答言。以悟见性是主空之真也。盖此所显摇动开合之相。及所答无动无开合言。是垂言象也。意显客尘主空。是垂言象意也。欲其识妄悟真。即令观象得意。言下知归耳。然当机因佛两徵其见。即随己所闻解而答。雅合佛心。故印言如是。其所证意。一以印其所言与理顺。一使当机大众於言下而悟心。因众不悟。故下责之。虽然。而当机於此。既同未悟。不免亦在所责。


於是如来普告大众(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上师资对扬以垂言象。欲其识妄悟真。而大众虽观象闻言。犹迷真认妄。故此举悟指迷以责也。言若復者。假众生对陈那而明悟。故云若復。盖陈那因悟缘心是客尘之妄而成果矣。假若復有众生。观头自摇动之象。以摇动者为尘。观佛手不住之象。以不住者为客。即知身有生灭。如隙尘摇动不停。境有去来。犹行客来往不住。如此。即悟身境亦客尘之妄。则不认妄为实矣。此明观象得意者也。汝观下。指迷以责。即责观象闻言不得意者。盖谓汝既观阿难头自动摇。即应知身是尘。闻见无所动。即应悟心是寂。又汝观我手自开合。即应识境是客。闻见无舒卷。即应悟性是常。云何汝今不悟无动无舒卷之寂常。而犹以动摇生灭之身为身。去来不住之境为境。故云以动为身。以动为境。斯即责众认妄动而迷不动也。以文中惟责认妄。而影略迷真。故但言云何汝今以动为身等。从始下。谓始因迷妄。而屈指飞光。及至於今。犹迷真认妄。故云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是则所认身境即生灭境。能认之心即生灭心也。不悟寂常。是失真也。妄认身境。是颠倒也。既认物失真颠倒行事。故於轮回中自取流转耳。若能直下照了身境与心。悉从缘有而无自性。如客如尘。则妄认身心之情自忘。而寂常心性悟矣。生死转回於此超脱。得不快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一

 

 
楞严经纂注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楞严经讲录 下一篇楞严经精解评林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