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般若部疏

TOP

般若心经略疏显正记(一)
2013-10-11 16:16:23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729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26册  No.531


【唐 法藏疏 宋 仲希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显正记卷上


般若心经疏显正记(并序)


缙云沙门释 仲希 述


予甞輙以贒首大师般若心经疏注於经文之下兼治科文又述记一卷释之目曰显正文华无取葢逃学者忽忘之患岂敢呈诸先觉云尔时皇宋庆曆四年岁次甲申季冬月朔日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


释疏分二初题目二初经疏总题十字之题能所三重略疏二字为能解余为所解经字为能诠上皆所诠心字为能喻上皆所喻今总取一经之题为疏之別名疏即通名也般若心经之疏依主受称般若等八字如下开题处释言略疏者以此疏但释经文大旨更不委明三科境智等诸法名体故云略也又简非解广部但释略本亦名略也疏者疎也决也疎通经文决择义趣故曰疏也并序者以显此疏兼有一序也。


翻经沙门  法藏 述。


二述疏人号翻经等者以疏主曾预译场备翻经论今从胜从略故但云翻经也沙门者即释子之通号梵语沙门此云勤息谓能勤修戒定慧息灭惑业苦者故通号为沙门即生善灭恶之称也法藏者即疏主之名讳本康国人姓康氏平居西太原寺华严第三祖立五种教以判如来一代圣言理无不尽後人制譔罔敢不遵广有着述今现流行声震一时道光千古敕諡贤首大师具如別传述者明非制作亦是谦辞也故论语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等。


夫以真源素范沖漠隔於筌罤。


二疏文三初总叙大旨二初广叙经文然般若有三一实相即所观之理体二观照即能观之智用三文字即诠二之教今具叙者以下疏文总用此三为宗趣故文二初叙所诠四初境智离言诠然此境智文中各有四义一正指体二歎体德三显体量四示体离过入文即见文二初明理境夫者发语之端以由也真源二字即正指实相般若为所观理体也真谓真实源即是喻由此实相本非伪妄故曰真下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等有随缘义喻之水源能分万派下经又云空即是色也素范者谓此理体惑不能染故曰素素洁也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故曰范范法也法以轨持为义故此歎理体之德也沖漠者沖深也漠谓沙漠谓此理体竪穷三世故曰沖圆觉疏云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横徧十方喻之沙漠广无边故圆觉疏又云十方穷之无有涯畔此显理体之量也下示理体离过故曰隔於筌罤也隔犹绝也筌能捕鱼罤能网兔故周易云得兔忘罤得鱼忘筌今借筌罤喻言教鱼兔喻理境见真理者須忘言教犹得鱼兔者須忘筌罤也夫真理虽假文字诠显且真理之体本非文字佛顶经云玅性圆明离诸名相般若经云总持非文字文字显总持既体绝文字故云隔於筌罤也。


玅觉玄猷奥赜超於言象。


玅觉下二显观智玅觉二字正指观照般若为能观智体也玅名于不可思议觉即是照以此智体言思罔及故曰玅下经云行深般若等灵明鉴照故曰觉下文云般若以神鉴为体等玄猷者玄即幽玄猷道也即总指此智之体是幽玄至极之道也然道有二义一为因义无量果德非智不证故二能通义始自凡夫皆由此智到极果故即总名猷也此歎智体之德也奥赜者即竪深之义显非权小之浅智故云奥赜大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下文云行深般若称之奥赜不亦宜乎以竪该横故但标奥赜此显智体之量也刊定记说慧能拣择故在因中智但决断唯居果上今慧即智未可分张下示智体离过故云超於言象也言谓语言象似也当其义也夫语言义相皆由分別今此观智体非分別故超言象也周易又云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


虽真下二明境智体不二三初別明境智不二二初明境不二然此所观实相之境非真非俗而真而俗故得二谛即存即亡存亡不二也言真俗双泯者泯亡也真即真谛一体无殊俗即俗谛万境有异今明真即俗故真亡俗即真故俗亡既互夺两亡名为双泯也二谛恒存者存在也俗即真故真在真即俗故俗在既相亡互在故曰恒存恒常也如上所明即显而隐故双泯即隐而显故恒存隐显同时唯一实相般若为所观境岂不玅乎经部顺机別明空尔故下文云照五蕴空又云诸法空相大部之中咸言清净等若论通意理乃常圆下文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由是疏主下文判归实教摄者得意在兹。


空有两亡一味常显。


空有下二明智不二所观之境既存亡不二能观之智亦隐显同时函盖之义可以为况言空有等者空即照真是如理智有即照俗是如量智真境无相智照名空俗境万差智观称有今以空即有故空泯有即空故有泯故曰两亡亡泯也此智文中但亡而不存者显在上文也一味等者此即总结存亡不二唯一观照般若为能观之智体非生灭故曰常显。


良以真空未甞不有即有以辨於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於有。


良以真空下二通释不二所以或曰境智各二名义悬殊云何此中俱言不二故今委释令知所以也良以等者良实以由甞曾也意谓前说真俗不二者实由真谛之空常自随缘成俗谛有未曾间断故云未尝不有即有等者既全空成有反知有即真空所以前说即俗是真故云即有以辨於空也幻有等者始亦犹曾也俗谛之有从缘无性即真谛空未曾有实故云未始不空即空等者既全有是空反知空即幻有所以前说即真是俗故云即空以明於有也所观之境既真俗不二唯一实相能观之智岂可殊涂准境思之无烦委释问向明不二境智各辨今释所以何故不分答体即用故理非智外用即体故离智无理体用不二犹珠与光凡夫本具诸佛证得凡圣自异一心岂殊疏今通释意在於此。


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


有空下三约义通结不二言有空等者上俗谛之幻有即空之有是体不异空故云不有此结上即俗之真也空有等者上真谛之真空是即有之空体不异有故云不空此结上即真之俗也所观既然能观亦尔故通结也。


不空之空空而不断不有之有有而不常四执既亡百非斯遣。


不空下三遣情执然前境智体用虽別性明无殊不断不常非空非有凡邪迷倒异计纷纭前虽具明又恐难忘情执故今遣荡令见心源也言不空等者显上真空是即有之空空若离有即是断空今既不尔故云不断不有等者显上幻有是即空之有有若异空即成常有今既不尔故云不常言四执者空有断常但计一种故名四执又一异有无各有四句谓一非一等如次所引随计其一亦名四执言百非者起信记云此於一异有无等四句上明之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为一四句异等例此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并根本四都成百非也今疏意但不生分別寂尔亡怀情执自除过非斯泯故云四执既亡百非斯遣。


般若玄旨斯之谓欤。


般若下四结玄幽般若二字即正指此经亦傍该广部如上所叙一经所诠若境若智玄玅旨趣理极於此故云斯之谓欤斯此欤语辞也。


若历事备陈则言过二十万颂若撮其枢要则理尽一十四行。


若历下二叙能诠上叙所诠既当实相观照二种般若今叙能诠即是文字般若也文三初示广略文若历等者显彼广部也陈说也然般若广部六百卷文总开八部谓大品小品等其中所说始自色心终乎种智八十余科今显其广故云二十万颂言颂者诸疏所说凡有四种一阿耨窣都婆颂此不论长行与偈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颂二伽陀此云讽颂亦云直颂直以偈颂讽美法门故三祇夜此云应颂应前长行颂故四集施颂积集法义令诵持故今於四中即初是也若撮下显此略本也撮取枢即门臼喻其要也以一总多曰要理即义理意谓若具历事相备说法门诚如广部六百卷文若择其宏纲取其要义即此略本摄广已周故云理尽一十四行古来经文皆以十七字为一行故今经但有一十四行也。


是知诠真之教乍广略而随缘。


是知下二明广略意二初广略由机是知者指上文辞乍者权宜文称教诠真理故曰诠真之教意谓前文所叙或广或略者但由机有利钝使之然矣利者宜闻略说则悟钝者宜闻广说方解本非佛意故云乍也缘谓机缘即利钝者然今但约悟解而分利钝若约闻持分利钝者义则反此非今疏意。


超言之宗性圆通而俱现。


超言下二理常不异宗主也所诠真理是一经之主故名为宗离言说相故曰超言能诠之教虽有广略所诠之理则无增减本自圆融平等显现故云性圆通等。


般若心经者实谓曜昏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


般若下三歎功能胜二初正歎言实谓者即指定之辞曜照也昏衢者衢谓衢路昏衢喻二障即生死因次云苦海即生死果然三界有情常居苦趣飘沈生死不证菩提者靡不皆由此也二障名体广有会释存乎別卷若略明者唯识论中一名烦恼障体即根随二名所知障体即无明持业依主具如別说所宗既异不須繁引金刚疏云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既是有情生死根本又能障翳无生理智其犹昏暗衢路履即颠坠莫诣前所故以为喻言高炬者即火炬高炬喻般若也即意谓若能依此经文发深玅慧了心本寂见法元空然後悲智兼修自他俱运泯乎取舍亡矣顺违则二障潜袪三空可契亦犹火炬高照昏衢顿明岂有前所而不速至哉故云实谓曜昏衢之高炬也济苦等者济救迅疾航谓舟航迅航亦喻般若也苦即分段变易二种生死由上二障之所感故二死苦相无有边际喻之若海然三界无定靡不皆苦众生不敏妄计为乐以智观之何可乐耶故我大圣由悲愿力特演斯典济救有情使即登般若之智航疾度竛竮之苦海故下经云行深般若照五蕴空度一切苦等。


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拯物下二结歎拯接导引也物谓物机迷谓迷惑斯乃显此一经决能引导迷者拯接物机离二障昏暗之衢践智慧坦明之道则涅槃高岸尚可即登生死微波何疑不度寄语後学思而行之以前正歎中云曜昏衢济苦海故今总结上义乃曰拯物导迷莫斯为最也。


然则般若以神鑑为体波罗蜜多以到彼岸为功心显要玅所归经乃贯穿言教。


然则下二略叙经题二初正叙般若等者般若此云智慧神名不测鑑谓鑑照体即性也意显此智虽不可测而性常鑑照故云以神鑑为体也波罗蜜等者唐梵双举也显此智有离此到彼之功能故离到之义如下释题处辨心显等者以人心藏是一身所归要劲微玅之处喻此略本是彼广部之要也亦如下释经乃等者法喻竝彰也以经能持义喻线能贯华显不散失故此经则是能持义理之言教故曰经乃贯穿等也。


从法就喻诠旨为目故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从法下二总结法即所喻谓般若等心字是能喻诠谓能诠即经之一字旨谓所诠旨趣即上法喻等是则乃法喻能所合为此经题目故总结云从法就喻等。


将释此经五门分別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


将释下二別释经文二初列章五门等者前三悬判後二释经然此五门生起有绪何则夫圣人说教必有因由故辨教兴言教既兴不逾三藏故论藏摄虽知所摄大旨若何故示宗趣已知大旨经目須明故曰释题题目虽彰入经未晓故須解文。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須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震动。


初教下二随释五初中二初举论譬喻此论是龙树菩萨造释大品般若经今释般若故特引用須弥等者梵语具云苏迷卢此翻妙高四宝所成曰妙出水八万由旬曰高众山中尊故曰王非无等者反显彼山有因缘故多因缘故方得震动此山震动須有胜缘谓诸佛示生八相成道等具如彼论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般若教兴亦復如是具多因缘故。


般若下二显经因缘三一标具多缘般若等者彼论所显般若之教須具缘兴同彼妙高非缘不震故云亦復如是等。


一谓欲破外道诸邪见故二欲回二乘令入大乘故三令小菩萨不迷空故四令悟二谛中道生正见故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八令断一切诸重障故九令得菩提涅槃果故十流至後代益众生故。


一谓下二略显十意然此十意不离人法解行因果悲智自行化他前三是人余皆是法又四五属解六至第八属行又前八是因九当於果又前九是智後一是悲又四至九是自行余皆化他斯则不独般若一经亦通余典以俱須具此诸因缘故今以类从通束为四一破邪小执外道等者心行理外唯修邪因故名外道显非正解故曰邪见然外道邪见不离断常依此而起六十二见等广如別卷法华云深着虗妄法坚受不可舍若知空寂诸见自亡故云破也二乘者即声闻缘觉也此二类人但住化城不登宝所唯能自利不慕化他若闻中空必亡彼此遽回小径顿进大涂故云欲回二乘等小菩萨者即十信心及加行位十信则未解法空如下所引宝性论中三疑者是加行则分別未亡以空为得如颂云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识通是迷徒例贬为小若闻般若融荡是非可入三贤即阶十地故云令小不迷也四令下二令因行成二谛等者了真即俗知俗即真真俗无殊唯一中道方名正见如下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即是真俗二谛既互相即是显中道也显佛德等者佛德无量四义统收即常乐我净也圆觉疏云常乐我净佛之德也诸法虽空佛德无爽於此忍乐净信无疑发菩提心者菩提心体即悲智愿也以真空妙本彼此咸同他既长迷用悲下化自犹未证以智上求若阙要期曷能成办三心之体自此而兴修深广行者然菩萨行总有二种一者随相二者离相由离相故寂然无得故名为深即依真如门修止行也由随相故万行具修故名为广即依生灭门修观行也二行相资不可偏观据金刚疏云故虽策修始终无相令断重障等者障即烦恼所知略如前辩能压有情永沈苦海故名为重若明空理二障何存金刚疏云二执若除二障随断今经同部意亦准知然欲修道正解居初此解现前以信为本信解既备必发三心信解发心意在修行妙行斯就惑障自亡次第五缘理应若是九令下三使果德满菩提即智果涅槃即断果如下经云依般若故得菩提涅槃等十流下四为益未来至後代等者代世也夫谈空荡着意在益生岂为一期須传来劫由兹彼论嘱劝颇殷寄语後贤无倦持说已上十缘束为四者夫般若一经意在破执执情既遣因行須修行既已成果证斯获既自证果说教化他般若之兴唯为此也。


略说此十具收彼意令知教兴。


略说下三结意归宗略说等者意云彼论多缘不出此十大品既尔今经亦然故云令知教兴也。


第二藏摄者谓三藏之中契经藏摄二藏之内菩萨藏收。


二中二初明藏摄三藏者即经律论也梵语欲底修多罗此翻契经即契理契机之经也表非律论故云契经藏摄具辨此三如圆觉起信等记钞二藏者即声闻菩萨也三藏约法二藏约人由上三藏诠示小乘理行果者名声闻藏诠示大乘理行果者名菩萨藏今经既云菩提萨埵得究竟涅槃知非小乘故此菩萨藏摄。


权实教中实教所摄。


权实下二明教摄然今经虽大大乘语通有权实故实教摄者下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显色空不二唯一中真又说因人果人皆证究竟菩提涅槃应知非权故实教摄问贤首五教判尽群经般若谈空义当始教始教属权何云实摄答若就別论正唯始教今约通义故实教收圆觉疏云言有通別就显说故前明境中说文略辩然是权实之实非终实也学者思之。


第三宗趣者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趣。


三中二初总释名语即语言表谓表示宗者尊也尚也归趣皆向义也斯则语为能表宗为所表语言表示所尊尚者必有所向之处故云语之所表等也。


然先总後別总以三种般若为宗一实相谓所观真性二观照谓能观妙慧三文字谓诠上之教不越此三故以为宗。


然先下二別释义二初总唯释宗然般若论说般若有五种前三如疏四相应般若即与智同时心王心所五眷属般若即与智同时五蕴前三为正故今用之一实相者大论云从本以来不生不灭是为实相名此实相为所观境也二观照者既有所照之境必有能照之智名此照用为能观智也三文字者即是能诠前二之言教也斯则能观所观能诠所诠总为语之所宗故云不越等实相及文字亦名般若者实相能发慧文字能诠慧故俱名般若也又金刚疏云文字性空即是般若。


別亦有三初教义一对以文字教为宗余二义为趣二境智一对以真空境为宗观照智为趣三因果一对以菩提因行为宗菩提果德为趣。


別亦下二別兼宗趣一教义等者此则总取前三般若分为宗趣也义即所诠前二般若教即能诠文字般若夫宗能诠言教之意趣所诠境智之义也二境智等者於上所诠境智二法而分宗趣也夫宗真境者意在由境发智以智照境故以智为所趣也三因果等者菩提是果因行是智即能证菩提之因行也斯又以前能照之智为宗因中宗习此智行者意欲趣证菩提果故故以果德为趣也然此三对初则约解次则约行後则约证解行证三正是一经之宗趣也。


【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四释题者亦有三对初教义分二谓般若心是所诠之义经之一字是能诠之教。


四中疏三初牒章二正释经题三初中二初別指教义例前宗趣中三故今云亦也教义等者显此经题虽具八字总而言之不离教义之二也般若是法心即是喻法喻属所诠义。


经字属能诠教也。


即能诠般若心之经依义立名。


即诠下二总显立名能诠下义如向释依义等者依於所诠法喻之义以立能诠一经之名是故题名般若等。


二就所诠义中法喻分二谓般若等是所诠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喻。


二中二初別指法喻此除经字唯就所诠七字之中而分法喻之二也。


即般若内统要衷之妙义况人心藏为主为要统极之本也。


即般若下二以法合喻初指法也即般若内者总指广部统要下显今略本统总也要径也衷中也正也以此略本所诠法门总摄广部六百卷内要径中正微妙之义也况人下指喻也如人身中虽有五藏若克明主宰要径统摄至极之元者唯一心藏故云为主为要一身四藏用喻广部心藏统要以喻此略文况比也。


三就前法中体用分二谓般若是体此云智慧。


三中二初释体此又除心一字唯就所喻法中六字以分体用之二也文二初正指体翻名刊定记说那若翻智即属果般若翻慧即属因今此通论故翻智慧。


即神悟玄奥妙证真源也。


即神下二正显智体即神悟等者悟即觉也显不测智本觉自然幽玄深奥为其体也妙证等者证即冥契之义谓此智体微妙冥契真空之源也以是即理之智故故云妙证心源也。


波罗蜜多是用此云到彼岸。


波罗蜜下二释用二初指用翻名到彼岸者刊定记云生死为此岸有情居故烦恼为中流最难渡故涅槃为彼岸诸佛住故即以彼岸喻於涅槃也涅槃为所到慧为能到故到字能所俱通。


即由斯妙慧翻生死过尽至真空之际即拣不到彼岸之慧故以为名。


即由下二正显智用生死过等者夫有情不得证真空者皆由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为过患本妙慧若发了诸法空空病亦空翛然无寄何有生死此岸而不离涅槃彼岸而不到乎真空即涅槃也既能翻生死得到涅槃非用如何故云由斯妙慧等拣不到等者然凡夫浅慧但明有漏是生死因不出三界此不足论二乘之慧虽名无漏唯证偏真但亡分段十地菩萨分有变易此二类人亦未名为究竟得到彼岸之慧今此妙慧解二空理修二空行断二障惑离二死苦证二德乐安住妙觉无住涅槃方名究竟到彼岸慧此约极果以明彼岸故云即拣不到等优劣既殊故須拣辩。


谓体即用故法之喻故义之教故立斯名耳。


谓体下三六释结归前文已约教义等三通解一题故今总结前三归於六释体即用者结前第三也显此妙慧全神悟之体成离过之用故云即也法之喻者结前第二也法即般若喻即心字拣喻非法故云之也义之教者结前第一也法喻属所诠义经字是能诠教拣能非所故亦云之也一即持业余二依主故立斯名者谓集经人约上教义等三对以立一经之名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显正记卷上

 

 
般若心经略疏显正记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般若心经疏诒谋钞 下一篇般若心经略疏小钞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