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华部疏

TOP

法华经疏(二)
2014-01-16 12:27:0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36次 评论:0

妙法莲华经疏卷下


笠道生法师 撰


药草喻品第五


四大声闻。既悟於初譬。次自说信解。以表悟。悟必是审。深领圣说先三後一之意。既领圣致之旨。此品佛述可其言。以成其义。故赞言善哉。歎其希有。密牵不逮。使行齐迦叶。药草者。明其昔日曾受持於圣教。圣教沾神。则烦恼病愈。故寄药草。以目品焉。


火宅至此。是譬说法花也。诚如所言。如来智慧功德。能说先三後一之道。而迦叶向引譬自说。说得圣旨。故印可之。诚如所言也。


如来復有无量功德。向诚实。盖是一方之义。斯则一方无穷。一方无穷之义。弥劫不尽。广成三化是一。復何以过焉。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至一切智地。所释所以至於一切智地也。一以穷法玄趣。二以知众生心行。既知药病相治。服之。必逾烦恼患灭。终得一切智也。


譬如三千。乖理为惑。惑必万殊。反则悟理。理必无二。如来道一。物乖谓三。三出物情。理则常一。如云雨是一。而药木万殊。万殊在于药木。岂云雨然乎。今为异同说譬。远显一致。而迦叶领旨。成其希有之极。三千者。举佛化一境也。山川谿谷。明法泽曲沾。无幽而不至也。名色各异。缘躰不同也。密云弥布遍覆三千。云为法身。雨为说法。法身周密。弥满法音。普畅无偏也。一时等注其泽普洽。一时。则无前後也。等注。渧无大少。四等法雨。理亦如之也。一云所雨。一云之雨。明无异味水也。彼种性虽別。皆称使得生也。一雨昔化。发其道牙。为地。今说扶踈其解。为雨也。


如来亦復如是。如大云起。法身弥纶。慈荫若云也。以大音声。理广无量为大。无不闻知为遍。遍覆人天。令无烦恼热也。


於大众中而唱是言至为听法故。理显灼然。为唱。必锺於彼。为语之。道播天下。有缘必闻。谓皆应致此为听闻法也。


尔时无数至听法。理说既招。有教无类。莫不同来。如彼大云。引内义牵。譬上合不自觉知。一相之法。理无异味。众生虽同沾道泽。而莫知所以。念何事。众生所念不同。或戒或施。故云念何事也。思修亦尔。云何念。为以三乘心。念檀那。为以人天心。念檀那。思修亦尔。以何法念。以斯三乘果。念檀那。以期人天报。念檀那。以何法得何法。总结向三番语也。以何者。以何善为因。得何法者。为得何果报耶。如此因果。皆趣於佛。而众生不知。各执谓异。唯佛了之同归耳。靉靆垂布。喻应身接物。似若近而可阶也。是名小树。欲明菩萨道胜。更譬以树。树者以荫覆为义。大乘兼被。犹若此也。七住以下。谓之小树。八住以上。谓之大树也。

 

授记品第六


夫功成则果遂。自然之曆数。四大声闻。既殖根遐曩。着于今记。佛向述成其说。说必当理。理当则数锺来果。故佛为受记。此授记法华也。然事象方成。累之所得。圣既会理。则纤尔累亡。累亡故岂容有国土者乎。虽曰无土。而无不土。无身无名。而身名愈有。故知国土名号。授记之义者。应物而然。引之不足耳。


尔时大目楗连至皆悉悚栗。此诸人所以索记者。明其内怀妙解。理应得记。故致索耳。


密牵未悟。敦其悟解。解意既精。获记亦尔。


二十小劫。所以国有优劣。


寿有修短者。圣岂然耶。机須见之。故示其参差。

 

化城喻品第七


所以引大通智胜者。有三意。一以大通智胜。亦说先三後一之教。证成今说。二以五百弟子及诸大众。昔已曾於智胜佛所。受化於释迦。释迦事須引古助成今悟。三以生死际阻悠远。大道玄旷。权假二乘。为化城喻也。


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所以云佛灭度久者。远表释迦鉴上古。犹念今日。以证今说理名当也。垂得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所以言十小劫佛法犹不现前者。明至理玄远。难可卛尅。亦表大通志气贞固。心不可阻。厉物如此。生其企慕耳。


梵王雨华。所以人天交萃。设供如林者。明至德威重。理感天。梵王是众生之主。尚来归崇者。况復余乎。


有十六子。引昔之缘。事在此也。


尔时东方至光明照耀。所以先照无遗者。明道无不鉴。十方梵天远寻相者。明有感必至。何患远乎。不知光明相者。明理踰情外。又奉宫殿者。表罔极之心。舍深禅乐远觐佛者。以情存妙法。故请转法轮也。


三转十二行。牵昔况今。义显于兹。大通智胜。昔为诸梵王。说三乘教。又为十六王子。说法华经。最小王子。释迦文者。已为时人。曾说此法。今既登极。还成昔化。復说先三後一之道。三转者。第一佛告抅隣。身者是苦。汝当知之。则得眼智明觉四行。成未知根。第二告五人。汝已知苦。亦得眼智明觉四行。成已知根。第三告五人。汝已知苦。不復当知。亦得眼智明觉四行。成无知根。一告四行三转。故有十二也。如是未知苦当知。未知习当知。未知灭当知。未知道当知。如是一谛中。有眼智明觉四行。一告通四谛。有十六行。三告有卌八行法轮。言十二者。举三告而言也。言四十八者。逐谛而言之。十二因缘四谛者。名略而事广。十二因缘者。名广而事略。其根既利。但为说十二生死。其便自领。必有离苦法药。谓尽道也。无明。百八烦恼。随事无量。实而言之。一惑而已。无明者。惑之通称。即是现在爱取。爱取用废。事谢过去。总名无明也。行。身口意业。现在谓之有。以能有来果。果报既谢。则功成事遂。事遂过去。谓之行。行者。迁流生死义也。识。识为今身之始。即有来生事也。名色。识既为种。能成名色。四阴曰名。五情为色。亦曰在胎茫昧。识苦乐微。有名而已。六入。六情始萌。便对六尘也。触。情尘既着。便有身识。身识细滑。三事和合。和合触义也。受。情尘和合。便有适不。次生三受也。爱乐。缘受。适意曰爱。爱则缠绵。缠绵者。生死根深。故偏立支也。取。缘爱滞故。则广生四取。取者。能取生死也。有。缘四取故。则造三业者。谓之有。能招来有也。生。缘有三业。萌牙。爱取水润。焉得不生邪。老死。既生安得不死。此是爱悲之宅。十二因缘。三世並俻。但随化迹。隐显其名耳。何者。二在过去。八在即时。二在未来也。若由昔无明行。招此苦器者。今思断之。当来方无復生死。生死是众祸之宅。可不畏哉。故示此两端。庶寻言旨。然三界飘流。由十二缘。缘若灭者。则愚痴绝命於慧刀。爱水燋乾於智火。高罗四开於六趣。无生超逸於八极矣。


十六王子童子出家。向说二乘之教。今为王子。说法华也。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明理深道远。要須详审。亦使物钦仰也。即入静室。欲显沙弥德也。


譬如五百由旬。近情浅识之後。取证昔说三教。以表一。物求旨保三。为是復引曩缘。作化城喻。喻者。明二乘非实。终归一道。一道者。为惑所得。可谓艰难。然三界涂岨。二乘路险。此五百是菩萨要道。实难过矣。旷绝无人怖畏之处。五百悬远。为旷绝。志在独悟。无人久受勤苦。来害无方。为怖畏之处也。


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宝处。大悟分发。为欲过嶮道。欲过不少。谓之多众。过则无乐不得。为珍宝所也。


有一导师至欲过此难。会理则通。乖之为塞。善知此相。一人而已。教众从通。为将道之主也。所将人众中路懈退至欲退还。迷其趣。必佛道远。久受勤苦。生死苦急。小乘乐交。而便乐之。为懈退耳。虽有此惑。终不失本解。为欲退也。退於师法。是则于师而於师无隐。义白如此也。


道师多诸方便至化作一城。既于无隐。放师为白。师则从白。得知慈。其可愍也。即以方便。作二乘化。言得泥洹。城本防非。唯泥洹无患。譬之名焉。权示非实。为化作耳。


告众人言至快得安隐。二乘化旨。假辞云尔。


若能至宝所。亦可随意。二乘教旨。令其得佛。而不显之。亦假辞示也。


於是众人至生安隐想。行进成果。自谓泥洹之义也。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至为止息。且谓得泥洹为止。於当进为息。既知如此。说三是一。为灭化城。而假辞云尔耳。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夫能对扬圣教。影向其迹。靡不是权。此诸君子。三闻方悟。迹非先达。故在後受记。後受记者。似真钝器。今既显其权。道非钝明矣。


闻是智慧。谓方便品。至信解也。神通之力。见大智胜事。由若今日也。言不能宣。谓己所怀妙解。解从佛来成。成功由佛。故云於佛功德言不能宣。密欲令佛显其行迹。明非小乘。故言唯佛能知我等深心耳。


譬如有人。五百罗汉。机悟在後。欣慨自责。自责既深。喜亦不浅。如来着说。言虽无方。理无异归。而五百人乖言失旨。有过之极。故自引譬。以申斯意也。


至亲友家。友者。十六王子。家者。谓大教之舍。五百人等。原昔虽闻。质是素糸。有分趣染义。至友家也。


酔酒而卧。友训辞义。本充具乏。未能忘言。更以惑意。惑意情炽。醉於五欲生死。若醉卧也。


是时亲友官事当行至与之而去。虽曰昏惑。始宁无微解。其解诚微。大悟从起。以果名因。谓之无价。为惑蔽之。如在内衣里。由友而来。则为友与。理固无失。亦友所繫。密繫无差。视莫过焉。大乘言旨潜己。己昧言旨。为不觉知。末後可化。化感蹔亡。为官事当行也。


起已游行至便以为足。昔解缘发。於惑得反。为从卧起。起则从教。而所从非本。谓之游行。二乘泥洹。既非归本。为至他国。为乐作行。行乖大道。於理有艰。所所得之。乐比大乘则少。比世为足也。


於後亲友会遇见之。从教。是己所揽。尚未与昔友相见。今说三为一。方为见耳。非意欲尔。为遇会也。


而作是言咄哉丈夫至无所乏短。我昔於大通智胜所。以无价法宝。繫汝心里。得一之意。假辞如此。以因易果。无乐不得。何所乏哉。而寻废忘。昔受化时。繫得微解。寻着化餝。或意为忘也。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五百罗汉。德充於内。名流於外。故在前受记。此学无学。名实俱薄。故在後授记。通是一段授记耳。

 

法师品第十


上来至此。凡三说。三授记。明三因为一因义相以讫。三说者。一方便品。二譬喻品。三化城品也。信解品自审其解。药草品佛述其说。非別科也。三授记者。一授舍利弗。二授四大声闻。三授五百弟子及与学无学也。此品大明流通兹经。法师者。无理不通。为人能宣扬斯道。谓之法师。以奖于群情。宁不益耶。


因药王。所以因药王告者。其能烧身通法。故因之而告也。一偈随喜。以少况多。深有旨焉。夫瞋心则与物隔。与物隔者。道无由行。故歎随喜。喜则法华通也。


窃为一人说。向明自受。其功已多。今言为一人说。则是外益。道贵兼被。功报何极耳。则如来使。大慈之心。恒以通法为怀。若人能行法者。便是如来使也。如来所遣。明其所解。从佛解来。从佛解来者。盖是如来以解资。遂其行也。如来本以通法为事。而其能尔。谓行如来事也。


若有恶人以不善心至其罪甚重。佛是人天中胜。嫉而骂之。是则骂人。非骂法也。受法花人。若骂之者。是则骂人辱法。骂人辱法。则毀法身。毀法身者。其罪至重。以敦学徒。岂不弘哉。则为如来肩所荷担。法是佛师。常尊法。以受法而担义。实担法。非担人也。而言迹在人亦尔。以敦学也。


已说今说。上章以人明法。自下以法明人也。以法难得。受持人难得。受持人难得者。亦以法难信解故也。以衣覆之。理深弥覆。衣以表之。如来共宿。夫人情疑。意密则窹。窹是同法花之人。既解参玄极。解会加心。则为俱处。俱处者。共宿义也。


手摩其头。持法花人。始是佛子锺爱之至。寄以摩头也。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受持法花。求悟佛道。欲得之至。如渴須水。此譬。譬持法花人。有浅深得失也。上云不能得见闻法花经者。非曰不得卷。但未领一乘之旨。谓之尔耳。


於彼高原穿凿求之。一乘比三乘。为难信。於法花求解。如求水於高原。受持读诵。为穿凿也。犹见乾土至知水必近。未都玄门。如见乾土。转得深致。如见浊泥。已知大悟不远。为知水必近也。


如来室者大慈心是。慈能弥覆。如室因荫。室宜言入也。如来衣者忍辱心是。忍辱和悦。如衣严身。衣宜言着也。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空则容安。取譬於座。座宜言坐。以之施物。不弘乎。

 

见宝塔品第十一


所以现塔者。证说法华。理必明当。一以塔证。二以所出声证。物因二事。信弥深至。亦远表极果。微现常住也。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至从地踊出住在空中。夫人情昧理。不能不以神奇致信。欲因兹显证。故现宝塔。以事表义。使显然可见。既云三乘是一。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泥与佛。始终之间。亦奚以异。但为结使所覆。如塔潜在。或下为地所隐。大明之分。不可遂蔽。必从挺出。如塔之踊地。不能[得-彳]出。本在於空理。如塔住於空中。发声赞言。善哉善哉。以寄成证也。又以众宝庄校者。远表极果。无善而不有。於是其理。从事显然。虽难不信。其可得乎。又闻塔中所出音声至恠未曾有。四众既见塔出。罔知所以。便起而立。故容肃貌。钦闻其旨。事在情表。不敢发言也。名大乐说。乘众疑而白佛。显所以之意也。作大誓愿。多宝乘昔愿。而能尔者。密引时心。皆应发愿欲见此佛身。所以須覩形者。显证分明也。分身诸佛。还集一处。然後我身乃出现耳。岂是自贵而然乎。将欲辨於真伪。故須集耳。既云十方是化。斯则今释迦是真。真佛所说。说必明当。於是群情信悟弥笃。故托多宝之愿。以集之焉。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所以除诸秽恶。移于天人。乃至施花香者。远表乐必可亡。善必可修也。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若为欲安分身诸佛。便应预净诸国。使足容受。何以渐渐变耶。所以尔者。欲表理不可顿阶。必要研麤以至精。损之又损之。以至於无损矣。通为一佛国。以表万因虽殊。终成一果也。分半座。所以分半座共坐者。表亡不必亡。存不必存。存亡之异。出自群品。岂圣然耶。亦示泥洹不久相也。使企法情切矣。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虗空。所以接之者。欲明众生大悟之分。皆成乎佛。示此相耳。

 

持品第十二


向既广引譬况。言持此经者。难今药王等诸大士自誓能持此经。於後恶世。流布之也。於异国土。此土人恶。非罗汉能化。故言於他国也。不能之肯。岂实然乎。欲鄙过此土。厉言笃席耳。

 

安乐行品第十三


明三因为一因义毕。此品向已明诸大士流布斯经。众声闻辈。亦於他国。班宣此法。中闻有欲传此经者。罔知其方。故设此品。教其方法。


若能安住四法者。则身静神定神。定身静故。则外苦不干。外苦不干谓安乐。则能说法无惓故。物蒙其益耳。四法者。一住行。二亲近处行。亲近处者。能远恶近理也。心既栖理。则身口无过。身口无过。第二法也。三者心无嫉妬。四者大慈心也。三业既净。慈念又弥。以此宣法。不亦弘乎。


於後恶世云何能说是经。前以经未难持。若深难持。则浅识自崖。故问方法。以引学者於恶世也。


於恶世欲通说是经。当安住四法。末世持经。虽曰多恶。若住四法。末世则无苦矣。住之必安。故言安住。教道之法。其方如此。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已入於理而履行之。为行处也。虽未入理。亲而近之。为亲近处。亦是始终。合为一事也。


住忍辱地至心亦不惊。行处者。始终以忍辱为主。此五事是始也。又復於法无所行。向明理心之德。今弁观行之能。四事是行处终也。


不亲近国王王子。亲近处亦有始终。不近起乱之处。为亲近理。此下诸事是近处之始。路伽耶陀。谓破世间论义也。逆路伽耶陀。谓苦切论义也。那罗等。谓彩书其身。为种种变。


五种不男。一者生不能男。谓天质乃庄直不能耳。二者黄门。器物少弱。三者半月不能男。谓半月变为女也。四者妬故不能男。谓其先不自能。见他行欲。即便生妬。妬故乃能也。五者精不能男。谓他先触己身。方能男耳。


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自下十余事。其名虽多。其实一空而已。此是始观未能入理。为亲近处终也。


偈言。自下偈颂。或广或略。或亦不颂。可随义制之。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第二法者。无身口过。此虽不道身业。偈中颂也。此章或言心业者。以成身口必无失耳。非是明心也。又文殊至无怀嫉妬谄诳之心。第三法者。意无嫉妬也。此虽道口业。为成心无过耳。非明口也。文殊至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第四法。大悲心者。被物之大。故在後明。若能安此四法者。则无怯弱。乘斯弘教。其实弥矣。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此譬捐喻法花经。昔不与人。而今与之也。

 

踊出品第十四


此品。寿量之胤序。欲明三果为一果也。前为因设序。宜言花动地。此品为果作序。宜言大身菩萨从地踊出。弥勒怀疑。斯处不別。彼亦显常住之旨也。


止不須汝等。所以止者。为出六万菩萨。菩萨出故。得显长寿致也。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夫圣教抑扬。莫能恻其深旨。然既广统前後意。亦可领上劝护法。今言不須。皆有在也。据众生现惑。致都佛泥洹。法欲灭尽。自应須护。故有劝言。以笃其情耳。然众生悉有大悟之分。莫不皆是权菩萨。无时非护。復何假他方诸菩萨乎。假他方者。似化理不足。故示踊出。以表斯义。六谓六道。恒沙谓多。地谓结使。而众生悟分。在结使之下。下方空中住者。在空理也。地裂而出者。明众生而悟分。不可得蔽。必破结地。出护法矣。弥勒不识一人者。以其悟性非十住所见故也。又踊出非佛。而是菩萨者。明此悟分必須积学以至无学也。弥勒至心生疑。腾众心而疑。疑於释迦。成佛始尔。而所为之事甚多。愿决众疑。显其宗极。常住微旨。渐现斯矣。

 

寿量品第十五


夫玄鉴虗朗。出乎像域之表。岂有殊形方汱修短之寿哉。然无不形而不寿者。出自群惑。圣岂然乎。但惑者谓佛实寿百龄。今祛其斯滞。假长寿遣之。故目此品。名为寿量。寿量者。即是上品奋迅诸佛神通。即是极果。极果既显。非常住如何。又且近情欣生恶死。今云长寿。敦其弥何矣。


诚谛之言。弥勒怀疑请决。佛将答之。故三告者。以理深道妙。不可轻说也。唯愿说之。其又三白者。亦表倾渴之至也。


皆谓今释迦氏至出释宫。群疑在此。故称而斥之。今日据长寿为实。以表伽耶是虗。若悟伽耶之不真。亦解长寿之非实。故知修短在物。圣常无为矣。


我成佛已来復过於此。夫色身佛者。皆应现而有。无定实形。形苟不实。岂寿哉。然则方形同致。古今为一。古亦今也。今亦古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若有时不有处不在者。於物然耳。圣不尔也。是以极设长寿。言伽耶是之。若伽耶是者。非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长寿岂独是乎。长短斯非。则所以长短存焉。


如实见三界之相。夫见实者。无復不实之见。本欲津实悟彼。故随彼所应。而作方便。亦虽不同。而其旨不异。但云见三界者。已是见其外。唱既有本。庶寻言表也。


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本菩萨道时。寿已倍上。故知向虽譬尘数。亦未尽佛寿之一豪。今以菩萨形佛。佛寿多耳。


譬如良医乃至百数。此譬。譬佛实存而言灭也。众生昔受化。是从菩萨生为子也。二十为二乘。百数明多。据今治病为医也。


以有事缘远至余国。既以化此。復应化彼。而无息也。


诸子於後。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解微枉惑。为饮毒药。乖理为他。惑缘至。为药发。受死生识。为闷乱。生死为宛转于地也。是时其父还来归家。本化理真为家。彼受化缘至。更还伽耶城。目之为归也。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从受化以来。恒习正道。为不失本心。乖之为失也。


遥见其父皆大欢喜至善安隐归。缘浅解昧。微渐近理为遥见。然同覩应形。故皆欢喜。莫不知礼敬供养赞叹也。我等愚痴悞服毒药。解缘已发。真应诉谬。假辞尔耳。愿见救疗更赐寿命。既诉求救。救则更生慧命。亦假辞云尔。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至与令服。随应说法。皆有旨趣。为味。辞餝外悦。为色义。表里董心。为香。言教显无相混然之致。为擣筛和合也。而作是言至无復众患。令服意亦假辞尔也。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至病悉除愈。得旨为服。惑除为愈。


余失心者至而谓不美。虽知是药。昧旨。以为不美。即作是言我今衰老死时已至。如佛年具八十。形如故车。当般泥洹尔耳。


是好良药今留在此。六度大法。不持之去。理不可亡。行之则存也。


作是教已復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实更余化。为至他国。双树泥洹。言迹都灭。为遣使还告汝父已死也。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至毒病皆愈。见佛泥洹。深悟非常。始知佛语为美。得旨为服也。


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既解玄旨。为方见佛。非形见佛。於彼人中。亦为归矣。虗妄罪不。本以识受为心。有济物之实。言虽反常。理不乖真。虽復终日说。说而无虗妄罪也。


俱出灵鹫山。佛於始感为出耳。


常在灵鹫山至众生见烧尽。既见佛之不在。良以众生秽恶。以秽不在。则无秽必在。无必在秽。故寄七珍明之。寄七珍明之者。明无名汝之秽耳。本自不言其体非秽。於无形而论。亦何异秽质。然则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言无。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至於秽恶被烧。自是众生罪报。亦何伤无不在。无不净乎。是以众生见烧。而净土不毀。且今人情欣美尚好。若闻净土不毀。则生企慕意深。借事通玄。所益多矣。我常知众生。颂合说微也。每作是念。合尔名也。

 

分別功德品第十六


夫因果相召。信若影响。上既闻寿命之说。则尽心求益。藉兹尅果。其报弥矣。今辨其参差。故谓分別功德品也。


阿逸多。宋言无胜。弥勒字也。得无生法忍。实悟之徒。岂須言哉。所以广引得悟者。欲美此经体蕴众解。应物无穷。密敦涉求之徒。使持法花耳。夫未见理时。必須言津。既见乎理。何用言为。其犹筌蹄。以求鱼菟。鱼菟既获。筌蹄何施。若一闻经。顿至一生补处。或无生法忍。理固无然。本苟无解。言何加乎。进退无据。而文言尔者。良由经之所明。理护十住。彼虽不假。而在假之位。经识无施。而有施之。能以此示得。事表经义。若从知之。岂能自已哉。


八生当得无上菩提者。此就八住为语也。八住以上。既无復身。何以得知其智明昧。故寄之以八生。知去佛久远也。一生者。如弥勒当下。谓之一生。如是或二或三。乃至八。八者多生。多生故知去佛远。知亦昧矣。所以不言十生者。十是数之一极。是巨多之义。欲表菩萨或累缺少。故寄之八耳。又不言六。迳其四生者。欲表经幽邃。引悟入深。超至四生。显斯义焉。


从四生至一。次第不越者。欲明理转深妙。悟者亦少。难可得速。示兹意也。闻佛寿命。如来慧命也。今既闻说寿。即是服深般若。故言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功德。所不及一也。能持此经。兼行布施。上来所说。意在乎此。内既怀妙解。外又行六度。心事俱奏。则正觉朝夕。八方之广。何足拟其明大。

 

随喜功德品第十七


原圣人设教。岂但取益乎当时。乃爱执来叶。训化苍生。上来明三果为一果义。已粗毕。此品欲明流通之人。人欲通法。要以欣喜为怀。若有嫉恚之心。则与物隔。与物隔者。道何由通。故以随喜目品也。


弥勒白佛。其昔偏以随喜为行。今復问。向兹义也。得几所福。示其多少。使物求之情笃。至第五十。所以据最後人者。皆羡其初。亲闻智说。喜心必浓。若传之余人。又復最後。喜心则淡。淡者功德亦薄。今就不如者。称福报以自无量。况初在闻之徒。发初在坐。不亦深乎。四生众生。欲穷其多耳。不如第五十人闻法花随喜。上所明四果功德。斯则有限量。法花为理。圆通无极。人能随喜。斯则如来道遂。道遂由乎此人者。其功安可迮耶。故言百分千分不及其一。岂虗也哉。终不瘖哑。法花之报。岂政尔耶乎。但就人情所乐。故言得乘宝辇。口气不臰。无诸可恶耳。而於大众为人分別。此语後品。上无广说。向所略明者。展转说随喜。流通为多哉。

 

法师功德品第十八


前法师品者。为通三因是一因。此品为宣三果为一果。亦辨法功报也。若读若诵。若说若书。名法师。□品云。而於大众为人分別。今广之焉。


八百眼功德至意功德。如说修行法花报者。大明慧是。此慧能无不见。能无不知。若任其极慧。则冥然施物。故抑使在人。乐若可阶。寄报六情。取引学者。学者□之。即欣欲修经。及其行积乃获。所以处矣。其寄六情者。见色则应在眼。知法则应在意。既云学得。不可令无不见知。故常通之。眼止见於三千。据□得言生身。生身麤近。故言犹未得法身。考而论之。三千既然。十方有何异哉。斯则法身体极照也。三根明功於读说。故示数不同。总明可一。別明无量。盖是近侍之数耳。私寻品旨者。远采言外也。千二百功德。据十善为义。自行教化。赞叹随喜。各有十善。合四十也。一善又能兼行十善。四十善一一皆尔。合四百善。四百善各有上中下品。则千二百也。三根不如。得中下二品八百善也。余根胜故。故千二百也。变成上味。资益润我。得甘露味。在己。然其得报。本不苦澁。岂有变乎。而言尔者。汲引近情。故云变耳。声香者。若论其报。亦同斯义。岂名恶耶。但天下声香有好恶。菩萨闻之。亦何伤乎。

 

常不轻品第十九


法花尊经者。是众善之源。极慧之润。逆则获罪若山。顺则到福如海。前虽有其言。未有其人。故引古证今。使信者增至。若毀逆之罪。如跋陀婆等。□顺之福。如不轻菩萨。既欲证经。故设此端。示罪报者。以排其疑谤。现六根果者。欲明其净信。亦表罪福影向理不可差。洗学之子可不慎哉。罪报如前火宅中说也。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


明因果既竟。斯则理圆事毕。道言德行。备宣□下。然夜光多迕。玄唱逆耳。至於浊末取信。难将付嘱法花。故先现踰神力。令众喜悦。发其奇想。远使十方。称南无归命。於後致信。无间然矣。


出广长舌。表言无虗也。一切毛孔放光。表一极之□□无不照也。謦咳弹指。上现舌相放光。显言不虗妄。慧照无遗。道既如此。明理畅黄中。理畅黄中者。寄以謦咳。然黄中之唱。言必有旨。復托以弹指。理既宣扬於□下。故云此二音声遍至十方。十方众生。感悟分发。为六种震动也。


皆共遥散娑婆世界。此诸众生。虽无明於预□。然有善缘。於遥观。以种种宝物。遥供养者。以送□极□。此假相见者。欲明道无隔也。如一佛土。情锺内至。有感外发。宝帐覆此。诸佛乃令十方为一者。自非悬诚感至。孰能如此乎。远明因万虽殊。终归一果矣。

 

属累品第二十一


前说因之时。亦並已付嘱。义既未周。不別立品。今明因果俱竟。理说都毕。斯则如来大慧。於□□然。今持此经。摩顶而付者。以理深事大。要□□惣。为是义故立品耳。

 

药王本事品第二十二


上明因果理一。则无异趣。宗极显然。领会有在。自下均三人为一人。明二乘之子。不得不同为大□也。说经既竟。今明流通之人。前来非不有证。行经者。今者标数人。显其行迹。以证法华。此诸人昔已於他国。宣布兹典。今又於此。传持斯经。令道化沾泽於当时。德芳流声於千载。使向方之徒。准而则之矣。今出其昔烧身之行。谓本事也。烧身者。人所宝重。莫过身命。而烧者。良由更有重身之宝矣。若能领斯意者。虽在其形。恒是烧。理为乖其旨。虽復终日焚燎。常不烧。庶得迹外。勿滞於事。所以圣人责□□意。义显於兹也。復生日月净明德佛国。尔人因不虗殖。果不空应。以笃洗求之子。可不深修德行。以招妙极耶。故引斯事。欲为明证也。

 

妙音品第二十三


时众闻说药王本事。再称美法花功德。益加信敬。咸欲护持。宣传流布之方。必有所因。所因之行。大莫通现一切色身三昧。色身三昧者。即法花慧也。人能光扬法华。则现是三昧。便殊形改状无方。说妙音大士。亲是其人。托迹往来。以宣此经。其之为益。岂不深乎。


放眉间光照彼国者。欲令妙音来也。化作众宝莲花。将欲来。故先现众花妙瑞。使此土众生。发倾渴之想也。多宝如来当为汝等而现其相。所以今多宝为现相者。一明多宝为法花而来。二明诸佛道同也。

 

观世音品第二十四


夫圣人悬烛。权引无方。或托神奇。或寄名号。良由机有参差。取舍不同耳。所以偏美观音名者。欲使众生归冯情一。致敬心浓。若能推敬於一者。则无一而不然矣。劝物之尔。岂偏胜乎。曲济无遗。谓之普。从悟通神。谓之门。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名者皆得解脱。圣人振初。理不拔无根。苟内无道机。圣则不应矣。岂直称名。便得解脱乎。而今云尔何耶。观世音者。以无不通为理。无不济为怀。物有悟机扣圣。圣有遂通之道。遂通之道既申。尔乃解脱岂虗哉。美名奖物。不亦弘乎。应以佛身得度者。妙音菩萨现种种身者。以得色身三昧也。今观音亦现种种形而说法者。皆由宣法花故。人异道同。示修必得也。

 

陀罗尼品第二十五


夫因缘曆数。符若影响。吉凶祸福。岂可避哉。但玄言理说。妙绝群庶。致令近识。受持心薄。欲寄之呪术。以敦时情。外国之人。信畏禁呪。禁呪之法。能排凶招吉。无所不制。末世多畏。莫不惧害而修善。是以圣人愍其愚冥。为说其方。昧理望连者。慓然信至。故借呪名。以詺理说。理说无处。更成名实。又吉凶之来。关於鬼神。因用其语。训令莫害。畏累惧害者。无不修经。修经既至。自然潜语。潜语之解既着。凶自亡矣。今以法花宗极。寄呪而说之。人欣呪之益。乐於交利。於是倾诚。受持弥笃。呪理虽一。制辞不同。既有左右。唯付在佛。故復因兹。得言若于佛说。如有後逆。□必不轻。若护持呪。谓陀罗尼也。呪是鬼神之语。不可传译也。


富单那。世间不祥之鬼。因病之必死。吉遮。起尸鬼也。毗沙门。北方天王也。主领二鬼。夜叉。罗刹。东方持国天王。领二鬼。揵闼婆。毗舍闍。南方天王领二鬼。鸠槃荼。饿鬼。西方天王领诸龙。紧那罗也。此四天王。各制御其所领也。罗刹女等。此十女鬼。於天下有大势力。是众鬼之母。恭顺佛命。亦说此呪。鬼虽凶恶。不违其母。既顺佛。子斯从也。夺一切众生精气。人心有七渧甜水。以养人命。若罗刹入人身中。饮一渧。则令人头病。饮二三四渧。则闷绝。然故可治。过是必死。是为夺精也。阿跋摩罗。此鬼入人身中。令人手足筋转。口中吐淡。热病鬼也。若鬼形作此诸形。来侵病者。阿梨树枝落地时。必作七片。故以之为喻也。[瘗-夹+(猒-日+口)]油殃。外道多谓。一切草木有命。诸鬼皆信此语。故以[病-丙+猒]油罪恐之。

 

妙庄严王品第二十六


法花妙道。既深且远。加之药王诸人。为宣流之者。斯则人高理远。冥然绝群。近识之徒。敛兮而反。虽欲通经。不敢曆心。故引妙庄严王。妙庄严王者。昔是邪见。邪见既反。则宣扬法花。凡识於是。发心通经。权迹敢与。所济实多。兼明善知识义。远显切磋之美也。序往昔之缘本事也。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七


人情矇昧。皎信良难。要須曲尺无方。寄迹事证。事证既显。信心方浓耳。普贤菩萨本立誓愿。若有读诵法花经处。我往劝发。示其谬误。谓之劝发品。物欣灵瑞之应。於是修经。必弥勤笃矣。


法华经疏卷下(终)       竺道生 撰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27册 目录 下一篇法华统略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