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华部疏

TOP

法华经疏(一)
2014-01-16 12:27:0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31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27册  No.577


【宋 竺道生撰】


妙法莲花经疏目次


卷上 :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卷下 : 药草喻品第五   授记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法师品第十   见宝塔品第十一   持品第十二   安乐行品第十三   踊出品第十四   寿量品第十五   分別功德品第十六   随喜功德品第十七   法师功德品第十八   常不轻品第十九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   属累品第二十一   药王本事品第二十二   妙音品第二十三   观世音品第二十四   陀罗尼品第二十五   妙庄严王品第二十六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七

 

妙法莲花经疏


笠道生 撰


夫微言幽赜。妙绝聆瞩。致使采翫者寡。抚哂者众。岂非道而俗反者哉。余少预讲末。而偶好玄□。俱文义富愽。事理兼邃。既识非芥石。难可永纪。聊於讲日。疏录所闻。述记先言。其犹皷生。又以元嘉九年春之三月。於卢山东林精舍。又治定之。加采访众本。具成一卷。庶釆悟君子。脱有省者。望领久繫□表。不以人彻废道也。


妙法。夫至像无形。至音无声。希微绝朕思之境。岂有形言者哉。所以殊经异唱者。理岂然乎。寔由苍生机感不一。启悟万端。是以大圣示有分流之疏。显以参差之教。始於道树。终于泥曰。凡说四种法轮。一者善净法轮。谓始说一善。乃至四空。令去三涂之秽。故谓之净。二者方便法轮。谓以无漏道品。得二涅槃。谓之方便。三者真实法轮。谓破三之伪。成一之美。谓之真实。四者无余法轮。斯则会归之谈。乃说常住妙旨。谓无余也。此经以大乘为宗。大乘者。谓平等大慧。始於一善。终乎极慧。是也。平等者。谓理无异趣。同归一极也。大慧者。就终为称耳。若统论始末者。一豪之善。皆是也。乘者。理运弥载。代苦为义也。妙者。若论如来吐言陈教。何经非妙。所以此经偏言妙者。以昔权三之说非实。今云无三。斯则言当理惬。无昔虗伪。谓之妙耳。法者体。无非法。真莫过焉。


莲花者。嗟兹经也。然器象之妙。莫踰莲华。莲华之美。荣在始敷。始敷之盛。则子盈於内。色香味足。谓之分陀利。无三之唱。事同之也。虗谈既亡。真言存焉。诚言既播。归一之实。显乎其中矣。经者。世之经纬。成自素帛。斯之经纬。显乎行者真光之彩也。


序品者。夫与言立语。必有其渐。将欲命乎微言。故显瑞於先。斯则众篇之桛胤。法花之日月。亦骇物视听。肃其欲闻之情也。此经所明。凡有三段。始於序品。讫安乐行。此十三品。明三因为一因。从踊出。至于属累品。此八品辨三果。从药王终於普贤。此六品均三人为一人。斯则荡其封异之情。泯其分流之滞也。


如是者。传经者辞也。所以经传遐代。休音不绝者有由。而然如世有符印。则无关而不过。经以五事。印其首者。亦令斯道。无难而不通矣。如者当理之言。言理相顺。谓之如也。是者。无非之称。此目如来一切说也。


我闻。将欲传之於未闻。若有言而不传。便是从设。不在能说。贵在能传。可谓道贵兼忘者也。废我从闻。闻从於佛来。明出非己心。故经传历世。妙轨不辍也。


一时。言虽当理。若不会时。亦为虗唱。故次明一时。时者。物机感圣。圣能垂应。凡圣道交。不失良机。谓之一时。


佛在王舍城。法身虽无不在。若不记说之处。犹为猛浪。不得不序之证说。此山有五处。於何说耶。耆闍崛山精舍也。


与大比丘众。若闻而独。由亦难信。纵使我等及凡。未勉於独。明共闻之人。皆是我上。举以证经。比丘者。破恶之通称也。所以先烈声闻。後菩萨者。斯则内外之异。内则有局。外无方。故宜尔也。亦表佛化。自近而之远。道无不在矣。大者。於九十六种。为其[宋-木+取]也。


阿若憍陈如。阿若。宋云得无学智也。憍陈如姓也。最初得道。因为名焉。摩诃迦叶。摩诃大也。迦叶姓也。其既年耆。兼復怀德。故云尔也。迦叶。婆罗门姓。优楼频螺。优楼频螺木苽林也。其常住此林。以处为名。伽耶迦叶。伽耶城名也。住此城侧。即以为名。那提是河名也。生此河边。因以为字。舍利弗。是母名也。其母眼似舍利鸟。因为名也。弗者子也。舍利母。高才善论。天下所识。故因母名。名舍利也。大目楗连。字拘律陀。出婆罗门种姓也。摩诃迦旃延。南天竺婆罗门姓。即以本姓为名。阿菟楼驮。宋云不没。劫宾那是字也。无语译之。憍梵波提。憍梵名牛。波提曰足。生即脚似牛足。因号其为牛足。离婆多。宿名也。此宿出时生。即以为名。毕陵伽婆嗟。毕陵伽字也。婆嗟姓也。薄拘罗。名肥盛也。摩诃拘絺罗。名大膝也。难陀名欢喜也。即是佛弟也。孙陀罗难陀。名柔濡。端政欢喜也。富楼那姓也。弥多罗尼子。亦云满愿。弥多罗尼。母字也。其母辨才大智。多人所识。母贵其母。故称其姓。因母为名。名子也。須菩提名善吉。亦曰空生。阿难色貌端政。人见欢喜也。是佛成道日生。故谓欢喜。罗睺罗。宋云不放。六年在胎。谓之不放。众所知识。此诸声闻。德着於内。名扬於外。遐迩倾心。孰不识哉。所以列名歎德者。大明小乘之法。即菩萨道也。


摩诃波闍波提。次列尼众。摩诃波闍波提。宋言大爱道。罗睺罗母耶输陀罗。宋云持胜远闻。


菩萨八万人。声闻本以尽苦为义。故先言累亡。菩萨之道。发心兼被。不存袪结。唯欲济物之然方。其唯总持。乃至四弁。故先序其振秡之妙术。终云度人无量也。


供养诸佛。此言昔因之行也。


以慈修身。自下。明菩萨三业之功也。愍育弱丧。以慈修身也。言身。兼口意也。通达大智。此语其自己之所得。於下为通达耳。到於彼岸。穷其所到云尔。名称普闻。德着於内。名流于外。功名既着。则流闻於外。


释提桓因。是第二天帝。领四镇天王。勑制诸龙鬼。不妄犯众生。然恒修功德。致令日月精明。其屡为对扬之主。故建初言之。


八部鬼神。神者能殊形改状。或天或人。故於二者中间。次序之焉。


四大天王。須弥山东。名提头赖吒。南名治国。西名愽叉。北名毗沙门。是帝释所领。


八龙王。此诸龙王。皆名观喜。现为人身。居王舍城。若天亢旱。国王大臣。皆往求之。便降甘雨。雨润一国。人见欣悦。故名欢喜。


有四紧那罗王。宋云人非人。其形端政。而头有一角。是天帝执乐神也。


有四乾闼婆王。亦是天乐神。但无角为异耳。


阿修罗王。阿云无也。修罗曰酒。其昔是婆罗门种。净行不饮酒。曰为名焉。


迦楼。宋云空行。金翅鸟神也。韦提希子阿闍世王。韦提希。母字也。阿闍世王。宋云未生怨也。怀任时。常有恶心於洴沙王。故名未生怨也。韦提所生故。谓韦提希子也。


尔时世尊四众围遶。至德既重。威踰日月。故使人天交萃。有心同仰。庆沾苍生。令虗往而实返也。供养恭敬。供养以舍财。恭敬以肃仪。尊重赞歎。尊重者。崇贵之意。情踰君父。赞叹者。既欣德在内。流咏於外也。说大乘经。三乘外顺。迹与理反。执文乖旨。则何能不骇一乘之唱。将说法华。故先导达其情。说无量义。其既滞迹日久。忽闻无三。顿乖昔好。昔好若乖。则望岸而返。望岸而返者。则大道废焉。故須渐也。无量义者。是相皆无。无有多少深浅。也唯说趣佛之行。耳言旨有实谓之义无量。理广而脱长涂之苦。为大乘也。唯菩萨能学。为之说也。教菩萨法。菩萨未尽理。应以教之。佛所护念。佛尽理全为护。永无忘失。为念无量义三昧。夫动静唯物。圣岂然乎。穷理尽性。谓无量义定。从此定起。凡有所言。不容有谬。故須明之。


曼陀罗华。既入至定。则神感天地。天为雨华。地为振动。天地既感。人安嘿乎。嘉瑞既祥。必有非常之说。时情倾想。致疑亦深。深疑既积。悟亦渊矣。天雨四花。以表四果之非实。地动者。以表四果之非住。亦显六道大悟分发。兼明无常也。


一心观佛。知必异说。迟闻奇唱。眉间白毫相光。以表一乘中正之道。无二乘垢翳。显之在额。示功平之相。斯光既耀。斯智必被矣。照东方。东方为群方之昔。以表一乘为三乘之妙。亦明悟大者。冥故不尽照也。万八千。向虽照一方。欲明斯光。能无不照。故寄之万八千。表照无不在一也。上下洞照者。明道无不在矣。


尽见彼土。所以彼此相见者。以表正道虗通。无障碍。无壅滞。六趣众生。所以见六道者。明由惑故有此。又见诸佛。既见六趣之惑。必应有反惑之者。反惑之者。其唯佛也。及闻诸佛所说经法。欲反迷之解。必須闻法。次言闻说经也。诸修行得道者。悉是返迷之徒。种种因缘。明众生神机不一。取悟万殊。或因施戒。或缘神变。故言种种。復见诸佛涅槃者。示彼以方此也。当知释迦泥曰不久。乃远属物心。笃其求法耳。


弥勒作是念至而有此瑞。群情怀滞既久。固执意深。忽见向之奇相。抱疑茫然。弥勒既位居补处。有心同推。腾于时心。乘机而疑。疑既深积。招悟亦速矣。


弥勒为疑主者。以其求决之人。必得明当也。


而问文殊至放光明。前所以先入定雨花动地者。将为显於一乘故。表一乘之光在後也。然一乘是与会之本意。是以弥勒今先问放光。互举前後。各有义旨。次应问雨花动地。略而不言。偈中当备问之。


以偈问曰。偈颂之作。凡有四义。一为後来之徒。二为未悟之属。三以长行略故。偈以广之。四以罔极之情。咏歌手儛。弥勒向虽粗问其要。今备言其事也。所以先标文殊名者。使时情注其耳目。欣仰既至。後闻其言。情无间然矣。今当略说。见闻既广。难以言备。


我见彼土。自下。多颂上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者。或戒或施。其事非一。下所列六度诸行。乃无次第。可以意消息之。所以令此时会。见彼善恶者。欲使去恶修善。亦表智光无所不鉴也文殊师利语弥勒。如我惟忖。夫玄理幽渊。出乎数域之表。自非证穷深理。何由畅然欲申之也。必托郢匠於文殊。尚惟忖者。明了必在佛。盖敦信情也。自下凡有四段。证当说法花。初段者。文殊知理既微妙。不敢指斥。详而发言。故云我今惟忖。欲说大法。诸善男子。我於过去诸佛。曾见此瑞。第二段。引古以证今也。古今虽殊。其道不异。昔瑞如兹。即说大法者。当知今释迦之瑞。必说法花。明矣。向直言曾於过去而已。


下将引诚事。谓日月灯明是也。如来随义说。则称谓无量。今但言十方。何耶。十者。数之满极。表如来理圆无缺。道无不在。故寄十也。如来者。万法虽异。一如是同。圣体之来。来化群生。故曰如来。应供至道。良田能生妙果。相累兼忘。可谓供养。正遍知。智无不周。曰遍。此知无邪。曰正。明行足。身口意业。随智慧行。谓之明行。足者。慧既遍知。行亦备足矣。善逝。存亡为物。无非饶益。迹尽双树。为物而逝。物因此益。非善如何。世间解者。谓五阴为世间。如来达於世间。又解结缚。无上士。人高道绝。莫之与等。调御丈夫。身口诸恶。儱悷难调。佛能伏之。又以调物。可谓丈夫也。天人师。既尽调御之妙术。乃可为天人师。佛世尊。佛者谓觉。觉悟生死。备上十德。总谓世尊。


初善谓声闻。中善谓辟支。後善谓菩萨。次列三乘人。出其事也。昔亦说此三化。义同今也。


如是二万佛。所以乃引二万佛。证释迦者。密表二乘之化。以荃一乘之美。故須广引诸佛。其人弥多。其道弥一矣。有八子。所以傍出八子者。有二义。一以证文殊情综终古。乃是燃灯之师。然灯又是释迦之师。既尔。文殊发言。岂有谬乎。二者逆为长寿开渐目。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第二段。引彼现在。证今时之瑞是同。妙光有八百弟子。所以出八百弟子者。欲明弥勒非唯当今。谘问於文殊。在昔已曾师受。今復推问者。明必当矣。


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第四段。彼方时之说。此将欲说六十劫。岂实然乎。表重法心至。故寄时云尔。中夜入涅槃。笃其求法情至。所以後记德藏作佛者。引自崖之徒。其忽闻佛将泥洹。谓後无圣。便息驾於行道。復记德藏作佛。求名利。世人多乐存近而废远。今故贬之。诫人剪此心。


而说偈言。偈颂之法。或略前而不颂。或前无而偈有。亦难为定准。可临时而制宜。诸法实相义。无二乘之伪。唯说大乘之实相。

 

方便品第二


昔晦迹三乘。群徒谓是。今欲显乎一实。示以真正。以非明是。故标方便目品。既指昔三乘为方便。所以一显。兹处不言而自显。若云一乘品者。理似可一。故言方便。乃表绝歎之致矣。


从三昧安详而起。夫幽致既寄。邃言亦深。上所以雨花动地。弥勒怀疑。文殊决者。岂非皷发群迷。虗荡其情乎。其心既旷。则堪受一乘。且圣人设轨顺感。而然从定起而发言。言必冥当。冥当故。受者之心。自然笃矣。


告舍利弗。所以告之者。其迹在声闻。可以级近。实照踰人。可为对扬也。


智慧甚深。言虽万殊。而意在表一。物乖言旨。於智成深。非因是智深。物深於智耳。乃是伤不逮之辞。岂是歎智耶。


其智慧门。夫智在说。说则为门。非唯智不可解。门亦难了。了门则达三非。非难解如何。


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然则。三乘皆权。而大乘不乖所以大。故不言之。二乘正反於大致。言不知也。所以者何。至未曾有法。若不明所以。岂能信之。必須重释。积行如此。所得造极。为未曾有。可非量者。今智慧句。此以因释果。随宜所说。言迹外顺。从迹必昧旨。昧旨则难解。此合智慧门句。既释所以。微旨转头。


吾从成佛已来至令离诸着。向总歎佛智慧。此说就释迦为语。品目之作。生此句也。上言随宜。或以生着。須更明之。言随宜者。随病所宜。病有万端。教必无方。皆是引导离着为本。一日不然。着无离理。故云成佛已来。


所以者何至成就未曾有法。内穷方便知见。外言无非巧度。又明所以穷於方便者。良缘照圆无[得-彳]造极故也。禅定功德深入无际者。释知见波罗密所以具足也。


种种分別巧说诸法。既云无方。其辞似乖理。当又須更明三乘之异。谓之种种。以三表一。谓之巧说。万辞同当。更无异味。顺彼无逆。谓之悦可众心。向明内解。此明外化。


止舍利弗不須復说。既明三乘不实。次应明是一乘。虽言不实。犹未有所当。未足骇其执是之心。若復说者。必应惊疑。故呼言止。岂曰不说遣其疑耳。向虽未指斥言一。然粗已示意。故云不須復说。实相。无二乘之伪。唯一乘实也。


如是相性。此十一事缘语万善也。如烟是火相。能烧是性。相据於外。性主於内。体性相之通称。力作。有能未用。谓之力。造用事施。谓之作。因缘。能生为因。扶踈为缘。果报。情期尅遂。谓之果。历数所锺。谓之报。本末。万善之始。为末。佛慧之终为本。唯佛了此诸义。晓其源极。故总结云究竟等。


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佛昔说三。而今言无。又未道一。此意难测。测之者寡。故广列诸人。坚固者。八住以上。唯其能测佛当说一乘。故云除也。二乘居然不测。新发意菩萨。性解之徒。不退菩萨。初住至七住。岂曰不知。欲高美一乘。使人崇信。故云尔耳。语无异。理唯一极。言符乎理。故云语无异。


尔时大众中至千二百人。佛向止而不言者。欲扗其疑心。而今尤更疑昧。是诸声闻。既闻佛广歎此道甚深。罔知斯旨所在。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三乘功德。虽曰优劣之殊。及其涅槃永息之处不异。故言一解脱既同。而向所赞叹殷懃之至。罔知是义所趣。


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腾乎时情。乘机而疑。疑心既积。求决之意亦至矣。道场所得法。道高理远。孰能问者。佛若不说。迹似悕法。故世尊从三昧起。无问而自说。歎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此颂之也。


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说。佛前止者。意欲以止止疑。身子云。说乃止疑。故重请。二言硕异。而遣疑是同。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懃三请。夫圣人设教。言必有渐。悟亦有谐。既致三请。群疑宣液。群疑宣液。则欣闻之心。无间然矣。所以三请者。非圣欲然。机須尔耳。


自下凡五段明义。一者辨真伪之別。二者正明宗极一致之道。三明三世诸佛轨则玄同。四明所以说三乘者。非圣欲尔。出不获已。五明得失之人。五千人退者。此第一段辨真伪之別。正言将奏。真伪自判。譬犹日月既耀。[白/士]皁分明。所以示此迹者。诫肃时情耳。若增上慢人。不预嘉会者。时情庆至。自鞕信悟矣。


尔时佛告舍利弗至无復枝叶。第二段。自下明一致之道。繁柯既亡。贞干存焉。随宜所说。适物而言。虽復说三。而情存表一。故言意趣难解。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上已髣髴示宗。此则復为说也。既云三乘是方便。今明是一也。佛为一极。表一而为出也。理苟有三。圣亦可为三而出。但理中无三。唯妙一而已。故言以一大事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故。微言云旨。意显于兹。此四句始终。为一义耳。良由众生。本有佛知见分。但为垢障不现耳。佛为开除。则得成之。一义云。初住至七住。渐除烦恼曰开。无出照耀曰清净。欲示众生佛之知见。向言本有其分。由今教而成。成若由教。则是外示。示必使悟。悟必入其道矣。一义云。八住得观佛三昧。常乐示佛慧悟知见。一义云。九住菩萨为善慧。深悟佛之知见也。入佛知见。一义云。十住菩萨。以金刚三昧。散坏尘习。转入佛慧。由论躰况。阶级如此。丈而辨之。就行者一悟。便有此四义也。若二若三。二第二乘也。三第三乘。亦应无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无之。既无二三。一亦去矣。


舍利弗一切诸佛法亦如是。第三段。引十方三世诸佛为证。三世诸佛。皆先说三乘。後明一极。虽復世异人殊。然斯道玄同矣。


舍利弗诸佛出於五浊恶世。第四段。明圣人非自欲设三教。但众生秽浊。难以一悟。故为说三乘。出不获已。岂欲尔乎。劫浊。上代众生。禀质清虗。累亦微薄。以今比之。谓为浊耳。劫者时也。众生既恶。或遇刀兵。或遭谷贵病疫时也。烦恼浊。群惑交萃。道何由生。众生浊。总五盛阴恶也。见浊。五邪见本背真违理。故別立之。命浊。邪命交役。违乎值道。非浊如何。於一佛乘。分別说三。佛以浊世人无大志。而所以佛理幽远。不能信之。抑使近人。作三乘教耳。虽曰说三。恒是说一。今云。於一人身得佛。岂不抑使近人乎。迹近在人。外示易学。苟能以易而学。自然之远。又云。二乘同尽於结。不除习。去人转近。尤易灭也。若能以易灭而求自然。之於都灭。斯则於一佛乘。分別说三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罗汉。第五段辨人得失。欲使道行天下。岂容不辨得失。诫人於舍失而从得。若谓是罗汉而不知佛。但为化菩萨者。则非罗汉。此是过失之人也。能持此经。谓之得。除佛灭度後现前无佛。二圣之间。既无圣主。容可不信。若佛在者。必信无疑。密牵时人。及佛现在。何可不信邪。


偈言次第。颂前五科。初正四偈。颂第一真伪。次卅五偈。颂第二一大事。次七十五偈。颂第三世诸佛证。次两偈。颂前第四段。出不获已说三乘。最後五偈。颂第五得失人。受胎之微形。在三界惑内。谓之微耳。唯法身为大。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理本无言。假言而言。谓之方便。又推二乘以助化。谓之异方便。一乘既深。假之以显。一义云。四十九年所说是方便。今说法华。谓异方便。


若有众生类至有人礼拜。自下。明众生於过去佛。殖诸善根。一豪一善。皆积之成道。知法常无性。第一空义。明理无二极矣。佛种从缘起。佛缘理生。理既无二。岂容有三。是故说一乘耳。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释向知法常无性。以此义故。知常无性。


於三七日中。初七日观树者。欲表报恩。中七日经行者。既由经行大悟。荫树成道。此恩那可不报邪。後七日思惟度众生。梵王请法。乘感而化耳。

 

譬喻品第三


夫根有利钝。则悟有先後。向正说法花。利根之徒。取悟於上矣。昧者未晓。故寄譬说之。理既幽邃。难以一隅。故曲寄事像。以写远旨。借事况理。谓之譬喻。


舍利弗踊跃。自下至火宅初。凡有三段明义。第一明舍利弗怀悟於内。发解於外。昔疑既重。殷忧亦深。今既首悟一乘。表憙踊心溢。不胜其欣。自说云。示托迹权引。远敦时情。所以者何至失如来无量知见。自说所欣。本欲明之。欲明之旨。容助成所闻。如是法者。闻一切众生。皆当作佛。见菩萨受记。便自感伤。独不预之。今闻符昔。故过耳便悟。昔慨失大。今悟必欣矣。


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至非世尊咎。又所以闻即悟者。良由昔来。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如来岂限之以必小。是自取小耳。所以示者。夫说法以渐。必先小而後大。若我待於说大。必以成大。直过闻说小。便谓是实小。交利取证。常自咎恨。今闻是一。与同入法性不差。故即悟也。意自非小徒自咎恨。今悟如此。致欣何已哉。待者。亦云当待。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於天人沙门。第二段。明既无小道。唯趣于佛也。身子积悟冥着。故与其受记。受记之唱。岂实尔耶。以引希记之徒耳。


曾於二万亿佛至佛所护念。因其自悟。憙反讥以成之。小乘昔无大望。今偏授记者。明理中无小。所以远引昔行者。明功招斯记。非曰有情为密牵时情心也。以本愿故。说三乘法。三乘之化。本为浊世。其土既净。不容有三。而言三者。欲明三即是一。更无別三。其本解三即是一。故言以本愿耳。岂曰实说三化乎。授坚满记。所以又授坚满记者。证身子得记不虗。


尔时四部众至心大欢喜。第三段。引自岸之徒。知皆有此分。故欢喜也。舍利弗白佛言。我无復疑悔。夫德厚则忧深。道大则兼王。身子启悟已毕。欲令有心。同其玄解。故为千二百。腾疑白佛。此诸声闻。既无昔疑。而有今执。必須开张。然後乃释耳。闻所未闻。昔飡于三。而今服一。同是圣言。而先後鉾楯。故结疑於其闻也。


智者以譬喻得解。向言以挫其抱疑。今云智者以牵其意。智以背愚为性。既曰智者闻譬心悟。以此言斥之。厉其速悟耳。


若国邑。自下义况。凡七段明理。一者明宅中。灾患竞兴。群祸交萃。二者觉兹患祸。其唯佛也。三者佛既自觉。又兴大悲。拔济诸子。四者将与三乘之乐。故先说宅中怖畏之事。五者与三乘之乐也。六者与其真实一乘至乐也。七者上许三车。竟不与之事。以虗妄也。国者对城处所。众生在三界城内。谓之为国。第一段也。邑者十无极。极譬邑。有限近人。譬之聚落。同语一城。随义逐事。则万端名生也。有大长者。佛应统之。是其所崇。为长者也。其年衰迈。现身後边。以设三乘之教也。财富无量。说法资慧命为财。理无穷限为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化去其秽。生其道牙为田。来居其为宅。从教作行。为僮仆。无处非是。为多也。


其家广大。以或为本而安之。是家之义也。或无方所。为广大也。唯有一门。佛教通悟为门。唯此乃通为一百二百。天为一百。人为二百。三恶趣为五百。依界为止也。堂阁朽故。欲界为堂。上二界为阁。渐衰为朽故也。墻壁頺落。群或四统。谓之为墙。为不善所尅。谓之頺落。柱根腐败。邪见住之。为柱。乖理非坚。为腐败也。梁栋倾危。楪在[序-予+疑]爱为梁栋理易可夺为倾危。周迊俱时焱然火起焚烧舍宅。众苦譬火烧。无处不示。为周迊。出於横造。为欻然。事至为起。烧五阴舍也。


诸子一十廿或至卅。已曾受化。为子也。有三乘之別为三。多故为十也。


长者见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第二段。佛觉斯苦也。本化不应有苦。为惊。受苦昏意。恐慧命遂尽於火。故怖也。而作是念我虽能於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佛应形在宅。亦示有苦。现入泥洹。惠命全为出有余之力。得至无余为能。亦从先佛教为能。於所烧之门得出。而诸子等乐着嬉戏。情游五欲。为嬉戏。经绵不舍。为乐着。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不谓害命。为不觉知。既不觉知。何缘惊怖。火来逼身至无求出意。伤逼慧命。不以为患。经之不状。何应求出。


是时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第三段明佛兼济。既自觉苦。欲使物同然。故兴大悲。迬济之也。本无二化。乖之受苦。自应还用一乘教之。故欲设一乘教也。身者迹身。迹身理能提接为手。必能为力也。衣裓。衣能曲褁子。出如神通。能崎岴济物。机案四等。理言说平若等。


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第四段。将欲与三车之乐。无说宅中怖畏之事。以恐其情也。众惑所敞。为舍。狭小。教门幽邃。游悟者寡。於门成小。恋着戏处。圣虽诱化。而愚稚不识。反更恋着五欲戏处。或当堕落三涂火也。虽欲一化。岂可用乎。故假癈之矣。东西走戏视父而已。遍历五道。谓之走。旋游六尘。谓之戏。但视丈六。不达方寸。为视父而已。


尔时长者至已为大火所烧。第五段欲与三乘乐也。向既说怖畏之事。以恐其情。其情既惧。忽闻三车之美。心必乐受。非是实教。谓之方便也。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众生所好。在於代苦为乐。今言三乘之乐。是其所好。似而非也。代苦为乐者。於无苦为乐。於无为为苦。三乘永无有苦。岂可同日论哉。迹顺其情实。得牵出苦处。方便之极也。既无三乘。何有彼乐。而言有之。亦方便也。言三乘乐在於灭苦。苦既不灭。而不显明又方便也。佛化在人。小乘从师。二譬牛羊。是人中物。譬支佛既不能化。又不从师。以譬鹿也。三界流转。义如步骤。长途之苦。理能无为。代步之乐。以喻车也。从教门出於火宅。便得之矣。故云在门外也。


尔时诸子至诤出火宅。谓是所好故受。既受得解。而作诸行。为走出也。从谓致走。必务先得。为诤前耳。若空谓而不解。乃反为火烧。岂有出期。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第六段。向权引与三车之乐。今与大车妙一之乐。无復诸苦。为安隐出也。於四衢道。在实相。无不通理。为四衢道。定住其中。为坐。无復结使覆障。为露也。各白父言父先所许。从谓得解。虽实知无三。未出门外。义是未知。既出。始知无三。义亦未是知一。故有索所许之义。然佛先不许其一。不敢索一。故报三而索。理苟无三。自然与一矣。索义如此。斯则扣一之机。冥着。为之设辞尔耳。车者。指二乘尽智无生智是也。三界内岂无车乎。但不与之名。密欲引行者。故就极处为车耳。大乘者。所以佛处既希微玄绝。难以接麁。以丈六迹得近人。故指丈六浅智为车也。


七住菩萨伏三界结。义在宅外。其人索也。各赐诸子等一大车。由索得说三是一理。理苟无三。今与其一。一是未知为与。非始与也。本已解无。岂更假说哉。托以悟诸不达耳。所以托之。良由人情信我。不肯受化。既闻出者未解。須说方知。况於己乎。便不得不受。以成悟也。众宝庄严车者。表所以大乘妙理无善而不备矣。高广。理超数表为高。弥纶无极。为广。众宝。总八万四千波罗密。为众宝也。众宝栏楯。喻陀罗尼。四面悬铃。以喻四辨。轩盖。以喻慈悲。杂宝。七财之宝。宝绳。况大誓愿。连缀众善妙果。华璎。七觉花也。重敷綩延。诸禅定也。丹枕。喻诸功德。相支枕也。


白牛至其疾如风。六通无垢。为白牛。内外穷净。为肤色充洁。理妙因圆。为形体姝好。无所不摧。为大筋力。动进中道。为行步平正。无灭不□。为疾如风。用宣大化。入於五道。为驾之游。多诸仆从。明教作行者宗。侍如林也。所以者何。释所以等与之意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至宁有虗妄不。第七段。上许与三车。今乃与一。事乖先言。似若虗妄。故反质身子。明非虗妄。


但令诸子至全躯命。明所以不虗妄。若本实欲与三乘。而今不与。亦不虗妄。何以故。但令全其慧命。斯恩甚重。足以补愆。有何虗哉。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虗妄。而况本无与心。今之不与。不乖先言。岂虗妄乎。况復乃与大车。则所得多矣。


如来亦復如是。自下亦有七段。合上譬也。前四段直举内义。以合上譬。後三段先称外譬。後以内义合之。何耶。後三者。初说三车。次与大车。最後非虗妄。兴教之意。亦为一乘。一乘之旨。显於後三。故先称而合也。前四段为成後三而作。故直帖上譬耳。世间之父。既为物尊。故先序妙德。从此至成阿耨多罗。合上第一譬宅形势也。见诸众生为生老至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合上第二譬如来觉知苦也。舍利弗佛见是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至智慧令其游戏。合上第三譬。如来欲以大悲济物之心。舍利弗如来復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至佛之智慧。合上第四譬。将欲与三车之乐。故先说怖畏之事。舍利弗如彼长者身手有力合上第五譬。与三车之乐。下俻烈三车也。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合上第六与大车譬。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三车诱引。合上第七非虗妄譬。


而说偈言。自下。重颂上七譬。初卅三偈。颂第一宅中众灾譬也。略不颂第二门佛觉众苦。以义易知故也。属于一人。昔化之机扣圣。圣则府应。府应在此。义曰朽宅。属于佛耳。


其人近出至忽然火起。所以云近出者。明出後火起。起自众生。非佛为也。圣感蹔亡。谓近出耳。昔化浅昧。彼自寻乖。乖理成横。而有诸苦。为忽然火起。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此下三偈。颂第三段佛以大悲济物。如来超出三界。为门外立也。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昔受化从生为子。化理在三界外。寻自乖化。还躭五欲。为游戏。因之受身。为来入此宅。宅主既来。昔缘亦发。机以扣圣。假为人言。圣应遂通。必闻之矣。


告喻诸子。自下五偈。颂上第四段说宅中怖畏之事。是时长者而作是念。自下七偈半。颂上第五段与三车之乐。长者知子得出火宅。自下十七偈。颂上第六段等与大车也。不颂第七不虗妄也。造诸大车。大乘理无造作。子先不知。使其始知为造耳。告舍利弗我亦如是。自下四偈。合上第一譬宅形势也。如来已离三界火宅此一偈。合第二譬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二偈合第三譬。虽復教诏。自下四偈。合前第五譬。所以不合第四者。说怖畏即是与乐。故不別合也。汝舍利弗我为众生。此一偈合第六譬。第七不虗妄。证成第六一乘义。故不別合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语。夫唱高必知寡理深必信少。前明一乘之道。则旨玄致邈。冥然绝朕。近识之徒。取信良难。自下。明不可妄为人说。厉言笃席。向方之徒。安得不自鞕信悟之矣。法印。一乘妙理。理无壅滞。如王者之印。无所不通矣。此人罪报。将欲流後代。於便道宣天下。故设得失之轨。以诫人也。法华经者。无义而不包。无善而不备。若顺之者。则无福而不集。逆之者。则无恶而不有。故广列罪福之报。以表斯意也。

 

信解品第四


四大声闻。虽因譬得悟。悟既在後。迹似未审。故自说穷子。以表其解。解必是审。谓之信解。亦因兹重明先三後一之道。从佛所闻未曾有法。昔谓三异。今闻是一。乃授身子无上道记。从佛闻此之音。此闻所未闻。因此自证。所得非望。欣喜倍常耳。


即从座起。自下三番序。所以欢喜之意也。从居僧之首至不復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已得证。情表望绝。第一番也。往昔说法既久。第二番。往日闻佛说波若诸经。闻之疲懈。唯念空无相而已。永无净佛国土化众生心也。又今年已朽迈。第三番。既近後边身。春秋朽迈。朽迈故。於无上道。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於佛前。闻授声闻无上道记。心甚欢喜。向三番。是自岸之过。今忽闻授声闻记。情踊无岸。则无量珍宝。不求自至。欢喜之义。显於兹矣。


乐说譬喻。小乘之人。本无大望。唯在二乘。重为之设譬。自下三段。明所以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义也。第一明四大声闻。昔日已於二万佛所。蒙释迦道。被结乎父子义。第二明其神机冥着。释迦府应。为说三乘之教。第三为其说法华一极之致。因此远显佛义。近助成所闻也。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第一段明父子义。昔受菩萨时化。化理本一。一从佛生为子。佛即父也。受化始尔。为幼稚也。舍父逃逝。受化始尔。果未来至。还深世或。或走正道。皆化而去。为舍父逃逝。久住他国。化境自然。为本国。生死横造。为他国。去化日远。为人留滞。为住也。


或十廿至五十岁。五言五道。十言住久。不定故或也。年既长大加復穷困。去化既久。为长大。跉跰生死。为穷困也。驰骋四方。以求衣食。周遍五道。无处不求。为驰骋四方。长则求於大乐譬乐。穷则求於小乐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或报不可顿受。为渐。渐之非本处。为游行。化势应还归悟。为向本国。缘潜牵来。非意欲尔为遇也。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第二段成佛为说三乘之教。佛昔既化积行。常欲求子。子或堕在生死。事乖为不得。今子昔缘应至。而着生死乐。情异於本。父应府就人身作佛。迹不及实。为中止。一乘之理。可以防非为城。十方归化为一也。其家大富财宝无量。虽在人身作佛处。理无非法。斯则富有法财。而无穷极。金银瑠璃至悉皆盈溢。七圣财宝。无能[门@视]阚。为仓库。理过於言。为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至牛羊无数。外道为僮。众魔为仆。必归从化。义曰僮仆。菩萨为臣佐。助宣正化。声闻为吏。防捡邪非。三界众生为民。佛所统王也。象马牛羊者。三乘五通诸功德也。车者。理运无方也。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外化为出。出化彼行。为息利。利入所化。周在五道。为遍他国。商估价客亦甚众多。菩萨受法。以化十方。为贩卖者也。


时贫穷子游诸聚落至所止之城。昔缘牵向父所止城。理为至也。


父每念子至五十余年。慈悲之念。念之乖理。而子受化之後。迷沦五道。为五十年也。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谓未曾向人说二乘成佛。佛之大慈。本欲拔苦。而彼乐生死。真化则逆。要須权三。三顺微心。然後可造之一也。但自思惟。心怀悔恨。唯恨本化不浓。致使还或流转。悉为慈悲。无方设辞耳。


自念老朽至每忆其子。老朽者。谓後边身也。无有息。谓未说二乘作佛。虑无上法宝。无所付嗣也。


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昔所行善。以取世乐。为佣赁。而实非善受。故自昔缘。为潜到父舍。大乘之说。为父舍。所由出处。为门。本缘应入。而情牵不受。故踌躇其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昔缘使见大乘说旨。为遥见父。理为法身。所处无畏。踞师子床。住足恒在无为。为宝机承其足也。


诸婆罗门至恭敬围遶。如此诸天。皆自持憍傲。而皆宗事者。理伏之然也。以真珠璎珞。庄严其身。形无非法。则是法宝庄严其身也。


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奉教信手。执无漏慧拂。义为侍立左右。拂尘嚚也。罗列宝物。出内取与。陈显法相。必使彼得。彼得乃义归於己。为取与也。


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父理能伏其情。为有力势。伏情之所畏。为恐怖。含大之机。扣圣为见父。而情或翳心。未能受大。为悔来至此。窃作是念至非得物之处。含大之机未着。广设辞如此。不如往至贫里。三界为贫里。修五戒十善。求人天之乐。为易得也。若久住或见逼迫。久住必使行大道。使行大道者。必为物。为物者。功不在我。功不在我者。使见强使。为他作也。疾走不乐之至。患去速也。


见子便识心大欢喜。昔缘微发。为见子。子今虽復情逆。後必悟大。是故欢喜。冥机微至。而己不知。为忽自来。即遣傍人。丈六非所以佛。为傍人。傍人欲设大化。为遣使。往大是先急。为追也。疾走往捉。大乘妙法。为坚执之理。理不容间。为疾也。穷子惊愕至何为见捉。出非本意。为惊愕。甚逆其情。为称怨大唤。犹无犯而致执也。


使者执之逾急。大乘执之。转功其情。理终不舍。为强牵也。


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至闷绝躃地。情甚不乐。有过无罪。而致执大化。其乖其心。为闷绝躃地也。


父遥见之至勿强将来。废不作大化之念。假语前使云尔耳。


以冷水洒面。若称以大化。化之则闷绝矣。今但息大化。其便醒悟。水洒面者。以表此义也。


使者语之我今放汝者。亦假语云尔。


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二人者。为二乘法。作念欲施。此为遣。隐实为密。理不光圆。为形色憔悴。内解不明。为无威德。如此之人。则非王使也。


汝可诣彼至倍与汝直。顺情非本。为徐语。使作行而与乐。为作处。所与超於世间。倍与直也。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法在人行。为共作也。


穷子先取其价。受使所语。为先取其价。情怙无疑。为寻与除粪。


又以他日至污秽不净。神通寄在六情。为窓牖中见。身非功德所成。为羸疲。结使受之。为尘坌不净也。


即脱璎珞至尘垢坌身。隐法身妙餝。为脱璎珞之具。示菩萨作佛。不虗外好。为着垢腻之衣。亦是结使所受生。为尘土坌身也。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不行无漏。为执除粪器。便易为右手。似若防漏。为状有所畏也。


语作人汝等懃作。鹿野转法轮时。义言如此也。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佛理绝人。府示得接耳。


後復告言至当加汝价。入无漏道後。定不还生死。为常此作不復余去。所得之乐。过七方便。为加汝价也。


诸所須至須者相给。无漏诸功德。无所乏少。为盐酢之属。二乘神通。本自局弱。为老蔽使人也。


无有欺怠至如余作人。其情安小乘法。谓之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余作人者。谓七方便。七方便则有此恶也。名之为儿。得无漏。名似佛子。未言真子耳。


穷子虽欣此遇至常令除粪。见谛思惟各十。谓廿年也。出入无难。使闻大乘。则出入此理。无疑难也。然其所止犹在本处。闻说大乘教已。使知是己之有。彼尚未领。为犹在本处也。


尔时长者有疾至无令漏失。既知使说大乘诸经。如命須菩提说波若。为以悉付教是其物。


尔时穷子即受教勑至亦未能舍。虽受委付。犹未知是己之物。情故如此。


復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第三段其心转旷。怀大之机显。自下会诸亲族。名之为儿。斯则为说法华经也。


於某城中。於昔二万亿佛所已受化。化功未淳。遂舍吾逃逝。遁三界也。跉跰。飘流五道。备甞苦辛。自然而至。上三段。释所以无上之宝者自然至。义显此也。大富长者则是如来。自下三番。合上三譬。此合第一譬父子义。以三苦故。佛说三受。以为三苦。苦剧说为苦苦。果变[酉*妾]。说为坏苦。非苦非乐。念念迁。其命过。说为行苦。今言以三苦故者。即以三受也。何者。苦受楚切。乖情起瞋。适故起爱。不苦不乐。恬恬起痴。由斯三受。兴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既感。发动诸使。诸使纷炽。作身口业。业使相与。招未来报。故言以三苦受诸热恼。既为生死所恼。则所习非胜。为迷惑无知。乐着小法。自此即合背化流通之事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合第二譬。为说三乘教也。一日之价。贬小乘自足之心。取其旷时积行之功。以比菩萨一日而已。有少乏极。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无所恡惜。合第三说法花也。


偈言初二偈。颂品始三番。次两偈。颂第一譬。求之既疲。自下卅二偈。颂第二譬也。注记券疏笇计宝物者。谓说三乘法。授菩萨记。谓券疏也。荐蓆厚暖。譬泥洹中乐。无不厚足。止宿草庵。作大乘门外。宿小乘庵也。父知子心渐已旷大。自下七偈。颂第三譬。佛亦如是。自下领略颂内义。殊不委备。临时宜之。悉皆空寂。明所以无欣乐。大意以诸法性空。难可穷究。穷究乃得成佛。以是不欣也。


妙法莲华经疏卷上

 

 
法华经疏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27册 目录 下一篇法华统略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