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TOP

起信论疏记会阅(六)
2014-05-20 09:06:1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998次 评论:0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六


唐 西京太原沙门 法藏 述疏


终南草堂沙门 宗密 录注


宋 秀州长水沙门 子璿 修记


清 钱塘慈云沙门 续法 会编


顺天府府丞 戴京曾 阅定


△二不觉义。


【记】不觉者。即棃耶识中第二义不觉无明也。是即无明之別号。亦名痴。亦名为迷。无知等。斯约染法以明心生灭义。然生是虗生。灭亦是妄灭也。


△文三。初根本不觉。二枝末不觉。三结末归本。


【记】此三段。亦可初体。次相。後即结相同体。


△初根本不觉(二)。一依觉成迷。二依迷显觉。


一依觉成迷(三)。初法。次喻。三合。


初法。


所言不觉义者。


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


不觉心起而有其念。


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疏】不觉句。牒章。


谓下。释义。


不如知者。不了如理一味故。释根本不觉义。如迷正方也。


不觉起念者。谓业等相念。即邪方也。


念不离觉者。邪无別体。不离正方也。


【记】论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者。不。违逆义。如实知。一切觉也。即能达智。真如。平等理也。即所达境。法一。一法界心也。即二所依体。於上三法皆违逆故。故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也。


疏云不了等者。如理平等。本唯一相。无不觉之异。今既不如理知。故云不了。不了。即无明也。由无明故。妄生异相。首楞严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也。


迷正方者。不了是正东故。


论云不觉心起而有念者。不觉。根本无明。念即业等。枝本无明。谓违背上三法故。不觉无明忽然生起。遂有业等妄想念也。


疏云业等相者。指三细言。论云起念。起即是动。动即是业相也。经中亦名为起。故文云起为世界。静成虗空。


邪方者。前虽迷其正方。但且不了是东。今於东处。別作西解。故云邪方。前即迷真。此即起似也。然根本无明中。有迷真执妄二义。今论此段。并下三细。是迷真义。下智相等。即执妄义。亦即楞严背觉合尘义。经云。迷失本妙圆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等。此则具明二义也。华严云。於第一义不了。名为无明。此迷真也。圆觉云。妄认四大缘虑为身心等。此执妄也。然迷真必执妄。执妄必迷真。故此二经。各举一义也。


邪不离正者。西处即东故。不觉处即觉故。


△次喻。


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於方。则无有迷。


【记】依方迷者。依东方故。迷为西方。若离正东。即无邪西。


亦如依水起波。若离於水。则无有波。


△三合。


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二依迷显觉。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


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疏】於中二。初。明妄有起净之功。後。明真有待妄之义。


良以依真之妄。方能显真。随妄之真。还待妄显故也。


【记】初义者。即文云。以有不觉等。妄待真也。後义者。即文云。若离不觉等。真待妄也。此即节释其文也。


良以下。正辨其意。依真下。显初意。如依金之器。方能显金。反之则不可也。随妄下。显後意。如随器之金。还待器显。反之亦不可也。


前依觉故迷。则为妄之所损。今依迷显觉。则为妄之所益也。


然论之大意。明不觉与觉。皆是相待。以显生灭染净。无有自相。皆不可得也。此中初言以有不觉妄想心者。无明所起妄想分別。由此分別。能知名义。故有言说。说於真觉。是明真觉之名。待於妄立也。若离不觉。即无真觉。自相可说者。是反明真觉。必待不觉。若不相待即无自相。自相既无。他亦不立。是显染净无所得义。故後译云。然彼不觉。自无实相。不离本觉。復待不觉。以说真觉。不觉既无。真觉亦遣。如下文云。当知一切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故圆觉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智论亦云。若世谛如毫[(牙*ㄆ)/里]许有实者。第一义谛。亦应有实。此之谓也。


△二枝末不觉。


【疏】此一段文。略作二种释。初。约喻说意。二。就识释文。初者。本觉真如。其犹净眼(一)。热翳之气。如根本无明(不觉也二)。翳与眼合。动彼净眼。业识亦尔(三)。由净眼动故。有病眼起。能见相亦尔(四)。以有病眼。向外观故。即见空华。妄境界现。境界相亦尔(五)。以有空华境故。令其起心。分別好华恶华等。智相亦尔(六)。由此分別。坚执不改。相续相亦尔(七)。由执定故。於违顺境。取舍追求。执取相亦尔(八)。由取相故。於其相上。復立名字。若彼相未对之时。但闻名即执。计名字相亦尔(九)。既计名取相。发动身口。攀此空华。造善恶业。起业相亦尔(十)。受苦乐报。长眠生死而不能脱。业繫苦相亦尔(十一)。皆由根本无明力也。


【记】疏有十一重翳喻法合。义相昭然。寻文易解。


又以首末比况。最切者梦喻。已见前说。


皆由无明力者。即下结云。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一切染法。皆不觉相。


△次释文者。分二。一无明为因生三细。二境界为缘生六麤。


【记】楞伽云。妄想为因。境界为缘。和合而生。妄想。即无明也。疏中用此经句以科论文也。


△一无明为因生三细。


【记】据下论文。乃是展转相生。今但约根本而言。故云无明为因。


△中又二。初总标。二別解。


初总标。


復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疏】相不离体故。末不离本故。依无明起妄心。依妄心起无明故。


【记】相不离体者。业等九相。不离不觉体故。以即体之相。即相之体。故不相离。


末不离本者。三细六麤之枝末。不离不觉无明之根本。以即本之末。即末之本。故不相离。


依无明起妄心者。即不觉生三相(三细相也)。如下云。以依无明有棃耶。依妄心起无明者。即三相(三细也)与不觉相应。下云。以依阿棃耶。说有无明。其犹依水起波。波相起已。不离於水。由斯义故。名曰相应。非约心王心数说相应义。以此三种(三细)。是不相应染故。


△二別解二。初徵。次释。


初徵。


云何为三。


【疏】总徵起也。


【记】何为依於不觉生三相耶。


△次释(三)。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


【记】三相文中。各有标名。所依。正释。详之。


△一业相。


一者。无名业相。


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疏】初句。标名。


依不觉。释标中无明也。即根本无明。


心动为业。释标中业也。此中业有二义。一。动作是业义。即此心动。是也。


觉则不动者。反举释成。既得始觉时。即无动念。是知今动。只由不觉也。


动则有苦者。二。为因是业义。此既招苦。即为因也。如得寂静无念之时。即是涅槃妙乐。故知今动。则有生死苦患也。


果不离因者。不动既乐。即知动必有苦。动因苦果。既无別时。故云不离也。


此虽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棃耶自体分也。如无相论云。问。此识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一体无异。当知此约赖耶业相义说也。下二。约本识见相二分为二。


【记】论云无明业相者。初。标名。意表此二。无有异体也。所以知者。前说业相尽处。便见心性成究竟觉。但以约义。故说相依。显体无別。故今双举。又拣本觉随染业相。故云无明业相。显觉不觉皆有业相。而真妄不同也。


论中依不觉。句。二。所依也。根本无明者。以是所依。故当根本。如梦依睡也。


论心动下。三。正释。动名业者。能依也。


动作是业义者。是无明之业用。後之八相。亦是动作。亦是无明业用。然约別义以立其名。唯此最初起用之始。故名为业。


反举等者。如不睡则无梦。


始觉者。即始究竟时也。


为因是业义者。然九中前八。皆得名因。所以不言业者。亦约別义故。今此初相。能为苦本。故名业也。


如得下。反显。以静是妙乐之因故。反知动念。即是苦因也。


动因苦果无別时者。以一念起动。即具微细四相。四相之苦果。不离一念之动因。据此位中。即是棃耶行苦。若准前明四相俱时有故则四相摄於九相。分段麤苦。亦在其中。所以次第说者。文不顿书故。义有因依故。若约时说。则一念不觉无有前後。故有说云。一念不觉。五蕴俱生。即斯义也。


此虽下。上则別解论文。今是通明行相也。此乃九相之端。细中之细。未有转现心境差別。故云一相不分。


自体。即自证分也。如无相下。引证。相。即自体。境界。即所缘。


当知下。会彼同此。


△二转相。


二者。能见相。


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疏】初句。标也。即是转相。


以依等者。依前业识。转成能见。


不动无见者。若依性净门。则无能见也。反显能见。必依动义。如是转相。虽有能缘。以境界微细故。犹未辨之。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既云所缘不可知。即约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也。


【记】依前下。转。犹起也。是前业相。起为此见。然余相皆有起义。不名转者。亦约別义故。如依於梦而有梦心。


若依下。约果海性净不动。则无有彼此之见。应知有见者。但依动故。如无於梦。则无梦心。


如是下。就此一相位中以明。不说境界所以。以微细故。且说能见以为转相。然此境界。便是向下现相。以论中分能见所见各为一相。今此见相。由内所发。非托境生。故名为转。依此转相。带起所缘。復立现相。非谓於此能见之中。又自別有微细境故。


摄论下。引证。意识。即第六识智相是也。三世境者。诸有为法。非三世境者。诸无为法。斯皆意识所缘之境。可知者。意识麤浮。能所缘念。可以现今分別取解也。以有三世等境为可知故。


此识等者。即第八也。以无可知境故。既无境可知。故唯就能缘见分以明此识也。如说十二因缘。始不可知。此亦如是。唯识亦云。不可知执受处。


既云下。结意。


△三现相。


三者。境界相。


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疏】初句。标也。即是现相。


以依下。依前转相。能现境界。


离见句。反释。


【记】依前等者。如依梦心而有梦境。


反释者。应云。圣人离见。既无此境。当知此境。定从见生。如无梦心。则无梦境。


然上三相。皆反以释成者。以此是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下位所觉。由是以圣人不见相等。比决反验。令义明了。可证可信也。


△二境界为缘生六麤。


【疏】即分別事识也。如楞伽经云。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此之谓也。


问。三细属赖耶。六麤属意识。何故不说末那识耶。


答。有二义意。一。前既说赖耶。末那必执相应。故不说。瑜伽论云。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故。


又由意识缘外境时。必内依末那为染污根。方得生起。是故既说六麤。必内依末那故。亦不別说。


二。以义不便故。略不说之。不便相者。以无明住地。动本净心。令起和合成棃耶。末那既无此义。故前三细中略不说。又由外境。牵起事识。末那无缘外境义。故六麤中。亦略不说。


亦可计内为我属前三细。计外为我所。属後六麤。故略不论也。


楞伽经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种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別事识。乃至广说。


经中现识。即是三细中现相也。分別事识。即是下六麤也。所以知者。彼经下释分別事识中乃云攀缘外境界。起前事识等。故知事识。非是末那。此论下文。並同此说。宜可记之。


【记】即下。初。引经指配事。即是境。分別六尘境事之识。故名分別事识。楞伽等者。具云。藏识海常住(本识)。境界风所动(现识)。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事识)。问下。二。问答释妨三。初。问。末那者。具云讫利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谓与四惑相应。故云染污。恒审思量。故云意。即第七也。


答下。二。答三。初。六八相从答二。初。约能执从所执故不说。必执相应者。谓第七种子。在第八中。第八见分。为第七所执。故曰相应。况二识相依。互为根耶。


瑜伽下。引证。可知。


又由下。二。约所依从能依故不说。内依等者。以第八第七互依。第六依於七八。前五依六七八。及同境依。故有偈云。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但说能依。必知有所。故略不云。


二下。次。以义不便答二。初。无和合义故不说。无明等者。前说无明。与真和合。成棃耶识相。末那但一向生灭。无和合义。若言和合。自成棃耶。若无和合。识从何生。义既不便。求说不及。


又由下。二。无缘外义故不说。末那无缘外者。以前五唯缘外尘。第八缘内根身。种子及器世间。第六通缘一切。第七唯缘第八见分。今六麤皆缘外境。故不说也。亦可下。三。约计内外答。此约我我所分。亦属六八。故不言第七。意云。第七正是执我我所。今分两处。无体可言楞下。三。证二。先。引经。宋译文也。


经中下。次。释义。现识等者。正配释。彼经云。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復如是。


所以下。辨事识义也。


攀缘外境界等。亦是义取。宋云。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识因。唐云。分別事识。以分別境界。及无始戏论习气为因。既云缘外尘境。非六而谁。由是论依经说。故不復论第七识也。


故知下。结会彼此。然上多义。明此论中不说第七者。要异海东晓公。说下智相。即第七故。故彼文云。言智相者。是第七识。麤中之始。始有慧数。分別我尘。故名智相。夫人经说。六识及心法智。今之智相。即心法智也。若具而言之。缘於本识(内也。末那细分缘者)。计以为我。缘所现境(外也。末那麤分缘者)。计为我所。今就麤现说之。依境界心起分別。又此境界。不离现识。犹如影像。不离镜面。此第七识。直尔内向。计我我所。而不別计心外有尘。故余处说。还缘彼识(如唯识三十颂等)。问。云何得知第七末那。非但缘(内)识。亦缘(外)六尘。答此有二释。一。依比量。二。圣言量。比量者。量云。意根是有法。必与意识同境故是宗。因云不共所依故。同喻如眼等根。异喻如次第灭意。三支无过。故知意根。遍行六尘。圣言量者。一。金鼓经云。眼根受色。耳分別声。乃至意根分別一切诸法。大乘意根。即是末那。故知遍缘一切也。二。对法论。十种分別中言。第一相分別者。谓身所居处。所受用义。彼復如其次第。如诸色根器世间色等境界为相。第二相显分別者。谓六识身及意。如前所说所取相而显现故。此中五识。唯现色等尘。意识及意。通现色根。及器世间色等境界。设使末那。不缘色根器世界等。即能现分別。唯应取六识。而言及意。故知通缘。已上皆略彼疏而说。今此疏意。明无第七。乃是影摄。无违常式意不缘外。故有多义也。


△文中二。先蹑前总标。次立名別释。


先蹑前总标。


以有境界缘故。復生六种相。


【记】此之六相。虽则展转各有所依。今亦但取根本而言。故云依境界缘生六相也。楞伽云。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斯之谓欤。


△次立名別释(二)。初徵。二释。


初徵。


云何为六。


【记】云何缘现境界生六相耶。


△二释(六)。一起计。二生受。三取着。四立名。五造业。六受报。


一起计。


一者。智相。


依於境界。心起分別。爱与不爱故。


【疏】於前现识所现相上。不了自心所现。故创起慧数。分別染净。执有定性。


【记】依於境心起者。此但外由境缘牵起。内根发生也。


於前等者。不知内发。谓是外来。楞伽云。外实无有色。唯自心所现。愚夫不觉知。妄分別有为。不知外境界。种种皆自心。智者悉了知。境界自心现。


创起等者。随其心王。復起心数。拣择染净。决定如此。故名智也。体是別境心所中慧。故云慧数。


△二生受。


二者。相续相。


依於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疏】谓依前分別。爱境起乐受觉。不爱境起苦受觉。数数起念。相续现前。此明自相续也。又能起惑润业。引持生死。即令他相续也。故下文云。住持苦乐等。


【记】依前等者。於顺情可爱之境。心与喜俱。名乐受觉。於违情不爱之境。心与瞋俱。名苦受觉。不苦即乐。不乐即苦。违顺之境既续。苦乐之心岂断。略以辨麤。故不论其舍受。而理实有之。但在苦乐之间耳。


自相续者。当相不断故。


又能等者。以自相续故。復能发起烦恼。润於已熟之业令受报。未熟之业令成熟。由是引导任持。令其生死。不断不绝。此则令他後四。相续不断也。


广如下生灭因缘五意中释。


△三取着。


三者。执取相。


依於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疏】苦乐句。上皆前相续相也。


起着句。是此执取相也。谓於前苦乐等境。不了虗无。深起取着。故下文云。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等也。


【记】论云住持者。谓於苦乐境上。坚固停止。无有变改。执持不舍也。


疏云上皆等者是执取相所依。故具牒之。


是此下。正是明第三相。以不知违顺境如空华。不了苦乐心如幻化。的取为实。确然不改。故云深取。


故下等者。即下因缘意识中文。


△四立名。


四者。计名字相。


依於妄执。分別假名言相故。


【疏】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是分別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云依於妄执等也。


上来起惑。自下造业受报。


【记】依前下。境本非善。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亦非恶。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且善恶相。已自不实。况於名字。起诸倒情。宁非是假。何以故。他人於此。或以善为恶。或以恶为善。二皆不定故。肇公云。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由此名故。不待眼见违顺之相。但耳闻善恶之名。便生喜怒。是故目为计名字也。


楞伽下。引证。


上来下。结前生後以配三障也。自此已上。直至根本无明。尽名为惑。若准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次则別开无明。以为烦恼所依。其实无明是痴。乃根本六惑之数也。若合论之。皆名烦恼。开合虽异。俱是惑门。


自下等。即业苦。斯则三障即三道也。


△五造业。


五者。起业相。


依於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疏】谓执相计名。依此麤惑。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即苦因也。


【记】执相等者。谓於我执贪瞋爱见。发动身口七支。造善。恶。不动等无量差別之业。於中虽有善及不动。然俱有漏。不出三界。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故皆苦因也。


△六受报。


六者。业繫苦相。


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


【疏】业因已成。招果必然。循环诸道。生死长缚。


【记】必然者。必。定。然。是也。斯有两义。一。不得不受故。二。善不为苦。恶不为乐故。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涅槃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故云必然。


三界轮转。无有罢期。故曰循环。


死此生彼。不能脱免。故云长缚。


如螘循环。如蚕作茧。终而復始。不自在故。正法念云。如绳繫飞鸟。虽远摄即还。众生业所牵。当知亦如是。苟非觉悟。无有解期。


△三结末归本(二)。初正释。二转释。


初正释。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


【疏】三细六麤。总摄一切染法。皆因根本无明。不了真如而起。


【记】染法虽多。不出三界因果惑业。今以三细六麤摄之。罄无不尽。如是染法。皆由根本无明。迷真所起。故论云当知等也。


△二转释。


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疏】问。染法多种。差別不同。如何根本。唯一无明。答。染法虽多。皆是无明之业气。悉是不觉之差別相。故不异不觉也。


【记】问意可知。


答文便是解论意也。业气。即別相。此根本无明別相。皆是不觉业用气分。然此不觉。是九相之总名。九相。乃不觉之別号。故圆觉云。身心等相。皆是无明。即斯义也。


△三双辨同异。


【记】双辨者。向说觉与不觉染净迢然。又说依觉故迷。不离本觉。若言其异。云何依觉故迷。若言其同。云何染净不等。又若定同定异。皆无进修之门。何也。同则圣凡一等。欣猒都绝。异则染净抗行。迷悟永隔。由昧二门不即不离之旨。故有斯惑。然於相无相宗失意者。各堕一边。故今辨释。用祛迷谬。


△中分二。先标列。次解释。


先标列。


復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


云何为二。


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疏】觉不觉。双牒。


有二相。标也云何二。徵也。


一者下。列也。


【记】同相。则以生灭望真如说。以相望性。明其同也。异相。秪就生灭一门。染净自相望以成异也。详下论释。思之。


△次解释二。初同。二异。


初同(三)。一喻。二合。三证。


一喻。


同相者。


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


【疏】初句。牒名也。染净二法。同以真如为性。真如以此二法为相。


种种瓦器。喻染净法。性相者。器以尘为性。尘以器为相。


【记】染净等者。染即不觉三细六麤。净则觉义二相四镜。


以者。用也。缘真如是总相门。故能通与二法为性。又真如无相。故以此二法为相。斯则二相同依一性。一性同生二相。由是同字。性相俱用。


喻染净者。器有精麤故。器以等者。器喻生灭门中染净诸法。尘喻真如门无相一理。瓦器皆同以微尘为性。微尘皆同以瓦器为相。详之。


△二合。


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疏】无漏。始本二觉也。无明。本末二不觉也。业幻者。此二皆有业用显现。而非实有。故云幻。此等合种种器也。


皆同性相者。以动真如门。作此生灭门中染净二法。更无別体。故云性也。真如亦以此二法为相。净相可知。其染相者。下文云。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即有染相。


【记】此二者。即上无漏无明。义如下说。


非实有者。从分別生故。经云。幻妄称相。然幻之一喻。诸教多引。以喻染净其体不实。良以五天。此术颇众。今依古德释义。法喻略开五种。喻之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所依巾。二。幻师术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空。五。痴执为实。法之五者。一。真性。二。识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法。


此等合者。无漏业。合精器。无明业。合麤器。


更无別体者。经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此明染净二法。皆同以真如为性也。


真如句。明真如亦同以染净二法为相也。


净相。即智净不思议业。及後二镜。已见前文。


下文。即熏习中文。然则前三细六麤。虽是染相。以约不觉义说。故不引用。今別引下文者。意证此染。是真如相。故文云。真如之法。实无有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若前九相。初标後结。皆约不觉。不言皆是真如相故。


准前末应结云。此合皆同微尘性相也。业幻皆同真如为性。合瓦器皆同微尘为性。真如同以业幻为相。合微尘同以瓦器为相。疏不云者。例上思知。


△三证(二)。先正引。次释疑。


先正引。


是故修多罗中。依於此义。


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於涅槃。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


【疏】是下。依此同相门。如上本末二不觉。本来即真如故。说一切众生。自性涅槃。不更灭度。故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復更灭。


菩提下。依此同相门。如上始本二觉。即真如故。诸佛菩提。非修等也。


又前约不觉即如。故众生旧来入涅槃。今约觉智即真。故诸佛菩提。无新得也。


非修者。望前涅槃。非是了因所显。非作者。望前菩提。非是生因所作。无得者。此之二果。性净本有故也。


【记】依此句。即释论中依於此义。以此义一句。贯於下二门故。


众生。即不觉也。不觉无体。即是真如。真如之理。即涅槃性。性自寂灭。何待更灭。灭度涅槃。即此彼方言也。


净名下。弥勒章文。大品亦云。断一切结入涅槃者。是世俗法。非第一义。何以故。空中无有灭。亦无所灭者。诸法毕竟空。即是涅槃故。


菩提。梵音。秦言云觉。觉即始本二觉。二觉既是真如。菩提岂从修得。故大品云。以何义故名菩提。空义故是菩提。如义。法性义。实际义等。是菩提也。上约众生不觉即真如故。本来涅槃。此明诸佛觉亦真如故。菩提不可修作。既言修作。应知约果所得。故云诸佛。以本有故。何須修作而後得耶。故云非可修作。


又前下。重以真如二字。释此二段也。旧入者。圆觉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又云。一切众生。即究竟觉。故云无得。然旧来入与无新得。义同文异。但以如为涅槃。真为菩提为別也。又时人多谓涅槃为相所累。故说不觉即如。本来涅槃。妄计菩提修因所生。故说觉性即真。亦非新得。由是相即无相。故约不觉说涅槃。非是修生。元自本有。故约真性说菩提。


望涅槃者。涅槃合是修其智了所显。以不觉即如。如即涅槃。岂待了因了之方显。斯则未尝不显。何待更显。故上文云。旧来入涅槃。


望菩提者。菩提合是生因所作。以菩提是觉。觉性即真。故不待作之始生。斯则未甞不有。更何作耶。故上文云菩提无新得。


然据前云诸佛菩提非修等。即将此二句。独就菩提而论。今又分此修作以望两处所说。知之。


此之下性净。拣非离垢净。本有。拣非新近生。既是本有之法。不合言得。以体如实常不变故。不同妄法。无实可得。斯无得法。元真实故。


△次释疑。


亦无色相可见。


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


以智相无可见故。


【疏】亦下。疑云若众生已入涅槃。更无新灭者。即已同诸佛。何故不能现报化等色身。故此释云。法性自体。本无色相可见。如何使现色等相耶。


【记】疑下。初。叙疑。约圣疑凡难也。


故此下。二。释通。依体舍用释也。楞伽云。真实中无物。云何起分別。又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虗空。此皆约无色也。


【疏】而有下。又疑云。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见法。故不现色者。诸佛何故现报化等种种色耶。故此释云。彼见诸佛种种色相等者。並是随众生染幻心中。变异显现。属後异相门。非此同相门中本觉智内。有此色等不空之性也。又亦可本觉不空恒沙德中。亦无此色故也。


【记】又下。三。转难。约应疑真难也。


故此下。四。转释。依本舍末释也。谓佛果海。但有大定智悲而无色相。众生见有报化色等相者。是彼菩萨业识。凡小事识所现。属於无明差別之相。故下文云。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也。


非此下。约离相释。下云。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可见。既云是第一义。无有世谛。岂於此中。而有色等不空性耶。


又下。云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楞严云。性色真空。故本觉智性内。无有不空色相等也。


又亦下。约性德释。彼是真善妙色。即性之相。虽名为色。亦非可见之相。故云智色。下文云。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


【疏】以智下。问。何以得知彼法体中无色相耶。故此答云。以本觉智。非是可见之法故也。


【记】问下。五。随难。约相疑性难也。


故此下。六。随释。依真舍妄释也。以本觉不空性中智慧德相。亦无有相可取。故前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後云。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二异。


异相者。


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


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疏】初句。牒名。


如下。喻也。


如是下。合也。无漏无明。总指。随染下。別明。无漏法也。性染句。是无明法也。


以彼无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是差別。故下文云。如是无明自性差別故也。


诸无漏法。顺平等性。直论其性。则无差別。但随染法差別相故。说无漏法有差別耳。如下文中。对业识等差別染法。故说本觉恒沙性德。


又由对治彼染法差別。故成始觉万德差別也。


如是染净。皆是真如随缘显现。似有而无体。故通名幻也。


【记】喻中。种种器。譬生灭门中染净法相。


各不同者。譬染法内。三细异於六麤。净法内。二相异於四镜。


別明者。以无漏净法。体是觉性。觉性无差。但随无明。故现差別。有差无差。故別明也。


以彼下。先。释性染句。明无明本性。自是差別。若不差別。则不能迷平等理也。


下文。即真如体相熏习中文。


诸无下。次。释随染句。先。约本觉义说。无漏。即通指本始二觉修性功德也。


直论性者。尅就真体说也。是前门中所示真如体故。但随下。约对染差別说净差別。即後门中所示本觉相也。比如一月。影现万水。月本无差。随水影別下文。即相大文也。


又由下。次。约始觉义说。由为治悭贪等染法。成布施等波罗蜜无漏净行。及果上十力四无畏等万德之义也。前则待差染以成差。此则治差染以成差。亦可前相後用耳。又以随差別众生以成差也。二句中皆有此一义。前已问答。故此阙之。具此三义。故云随染差別等也。


如是下。释染净法皆如幻义以对待之。法本不立故。如经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幻等。金刚亦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


然上所说同异之义。即是真如生灭二门不相离义。约生灭门。即同而异。约真如门。即异而同。苟得一心二门之旨。即无惑於此。


△二释上生灭因缘。


【记】生灭因缘者。以上立义分云。是心生灭因缘相。於中心生灭。已如上释。今则释因缘两字。然是生灭家之因缘。故復言生灭也。


△文分二。初明生灭因缘义。二重显所依缘体。


初明生灭因缘义三。先总标。次徵问。三別释。


先总标。


復次生灭因缘者。


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疏】初句。牒前以标也。棃耶心体。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又无明住地。诸染根本。是生灭因。外妄境界。动起识浪。是生灭缘。依是二义以显因缘。


所下。诸识生灭相集而生。故名众生。而无別体。唯依心体。故言依心。即是棃耶自相心也。能依众生。是意意识。依心体起。故云转。转者。起也。


【记】初下。初。解牒文。牒前标者。谓牒前立义分中之所宗。标为此下论文之所释。棃耶下一重。是能生三细之因缘。


心体。即真如。於中唯取随缘一义。以不守自性故。根本等者。以是亲迷真觉。故不取枝末。又此唯当成事之义。不取体空。


又无明下一重。是能生六麤之因缘。


葢此两重因缘。正如楞伽所说。不思议熏变。及取种种尘无始妄想熏等。广如下说。又此两重。但有三法。谓真如唯因。境界局缘。无明望真则为缘。望境则为因。结文可知。


诸识下。二。解标文。然此但唯约心。故云诸识。若云五阴和合中生。斯则兼於色也。


而无下。如波无別体。唯依於水。上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


自相心者。即前不守自性。生灭因也。


能依等者。但以约法约人立名有异。意与意识。即是众生。无別体也。即前诸识生灭相集而生也。又众生是总。意等是別。总別虽殊。其体一也。皆从心起。以心为依。然此中能所依起(心望意。心。能起。意。所起。意望心。意。能依。心。所依。意望意识。依起例知。下五意。亦准之)。


以心意意识相望分別。有通有局。思之可见(心。通也。意识。局也。意。望前则局。望後则通)。


楞伽亦云。藏识说名心(第八识)。思量性名意(第七识)。能了诸境相。是则名为识(前六识)。今此心是如来藏。意是五意。识唯第六。故不同彼。


△次徵问。


此业云何。


【疏】此心作众生义云何。


【记】既云众生。依於心体。有意等起。其相云何。


△三別释(三)。初释所依心。二释意转。三释意识转。


初释所依心。


以依阿棃耶识。说有无明。


【疏】棃耶者。是上所说心。即是生灭之因。无明者。於棃耶识二义中。此是不觉义。即生灭之缘。欲明依此因缘。意意识转故。故言以依等也。


上总中略指其因。故但言依心。此別释中具显因缘。故说依心及无明也。


【记】先。释文也。


是上等者。以棃耶是总。觉及无明。是总中別义。今既说无明依棃耶有。应知唯取觉义为所依也。


论文约总取別。故云棃耶。疏中释出別义。故云是上所说心。即不守自性真如也。余文可知。


欲明等者。此但指前第一重之因缘也。


上总下。或问曰。前云依心有意等转故。今兼云无明者。何谓也。故此释之。


【疏】问。上说依觉有不觉。由此不觉力故。动彼心体。令起灭和合。方有棃耶业相等识。何故此中。说依棃耶有无明乎。


答。此有三释。


一。由此棃耶。有二种义故。谓由无明。动彼真心。成此棃耶。又即此棃耶。还却与彼无明为依。以不相离故。何者。谓依迷起似故。即是动真心成业识。迷似为实故。即是依棃耶而有无明也。


二云。以棃耶有二义。谓觉不觉。前別就本说。故云依觉有不觉。今就都位论。故云依棃耶有无明也。此即二义中不觉之义。正在棃耶中。故说依也。


三云。此中正意。唯取真心随缘之义。此随缘义。难名目故。或就未起说。依真如有无明。或约成就起已说。依棃耶有无明。


然此二名。方尽其义。是故文中。前後绮互言耳。


【记】次。问答也。初。问。上说。举前所说也。如云依觉故迷。又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等。今此却云依棃耶有。岂同前说。


答下。二。答。中(二)。初。正答三。初。约迷真执似释。


与无明为依等者。如风动水成波。风还依此波中。故前云风相水相不相舍离。又云依不觉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故。


何者下。重释前义。依迷者。是依无明迷真而有棃耶。真与妄俱。似一似常故。即迷真义也。经云。迷本圆明。是生虚妄。


迷似等者。依棃耶有无明。迷似一为实一。迷似常为实常。经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即执妄义也。


即此二义。一识所论。前後互出。故不相违。


二云下。次。约总別义异释。別就本者。尅就真体竖说也。觉即是本。依本起末故。


就都位者。即通约真妄横说也。如风动水成波。风水俱在波中也。


三云下。後。约未起已起释。唯取真心随义缘者。心有随缘不变二义。今唯取随缘一义也。


难名目者。随缘中具未起已起之义。难以一义目之也。


未起等者。从未有棃耶时说。起已等者。据已有棃耶处说。


然此下。二。结成。意云。若唯取初义。则似真前妄後之失。亦有悟後再迷之过。亦同数论冥初生觉。若唯取後义。则似诸法。不由迷真而成。但从本识建立。则有真妄別体之失。亦何异法相宗耶。今以後义免前过。以前义免後过。故互言也。以二义更互用之。隐显相成如绮之文。故云绮互。


△二释意转(三)。初略明识相。二广辨五名。三结归一心。


初略明识相。


【疏】略明五种识相也。


【记】別开有五识。总唯一意耳。


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疏】不觉起者。所依心体。由无明熏。举体而动。即是业识也。前依棃耶有无明。即依似起迷。今熏净心成棃耶。即依迷起似。此二义一时。说有前後耳。


能见者。即彼心体。转成能见。是转识也。


能现者。即彼心体。復成能现。即是现识也。


能取者。能取现识所现境界。是为智识也。


起念者。前所取境。起诸麤念。是相续识也。


依此五义。次第转成依止。依止此义而生意识等。故说为意。故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


【记】论中前四句明意相。後一句结意义。


疏中依似起迷者。即依妄心。起枝末无明也。


依迷起似者。即依根本不觉。起妄心也。


此言似者。即以创迷真性。成此妄心。微细流注。似其不动。似无差別。故云似一似常。楞严呼为妄觉影明。斯之谓也。


此二下。义有前後。时无前後。如前三义答问。秖就一识一时而说。故不可作前後之异。余文可知。


依此等者。谓依(依止义。下准知)心起(生起义。下例知)业识。乃至依智识起相续。及於意识。斯则後依止前。前能生後。次第依止。及与能生也。於中能所依生(能生。所依也)。前後相望。有通有局。如文可解(初句依心起业。通也。後句依智起续。局也。中间依业起转。依转起现。依现起智三句。亦通亦局。以望前则局。望後则通故。此则以依生释意。不同常途以筹量释意。有取相宗第七末那解此意者。误矣)。


摄论下。引证。可知。


△二广辨五名(二)。初标徵。二列释。


初标徵。


此意復有五种名。


云何为五。


【疏】有五。标也。云何。徵也。


△二列释(五)。一业。二转。三现。四智。五续。


一业。


一者。名为业识。


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疏】一下。立名也。下四准此。


无明。根本无明。即所依缘也。明心不自起。起必由缘。


心动者。正明起相。释成业义。起动是业义故。


【记】心不自起等者。心非动性故。性虽不动。随缘故动。以不守自性故。如水不自浪。因风力也。由此免於无穷之过。


正明起相者。以觉则不动。不动则无相。不觉则动。动则相起也。


起动是业者。於二义中。不举为因一义。亦含在其中也。以动即有苦果故。


△二转。


二者。名为转识。


依於动心。能见相故。


【疏】依於等者。依前业识之动。转成能见之相。


转识有二。若就无明所动转成能见者。在本识中。若其境界所动转成能见者。在事识中。此中转相。约初义也。


【记】依前下。正释此文。


转识下。对下辨异。


无明所动者。此从内起。位属本识。当於三细。名为转识。


境界所动者。此从外起。位属事识。当於六麤。名为智识。上如泉涌之波。此如风击之浪。


但常途所明转识。唯取前七。今说转识。在本识中。恐相混滥。故特拣之。


△三现。


三者。名为现识。


所谓能现一切境界。


犹如明镜。现於色像。


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後。


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疏】依前转识之见。起此能现之功。故云能现境界。以其心体。与无明合。熏习力故。现於种种无边境界故也。


明镜现像。喻可知也。


现识下。且举五尘麤显以合色像。而实通现一切境界。故法说中云一切也。若依瑜伽论中。则现五根。种子。及器世间等。今此论中。偏就五尘者。以此约牵起分別事识义。故作是说也。


非如六七识。有时断灭。故云常在前。又为诸法本。故明此识在诸法之先。以是诸法所依。故拣异末那识也。


【记】能现功者。即前转识。能现相故。就此功能。便名现识。


以其下。释行相也。故下文云。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


通现一切者。谓有漏无漏色心诸法。非独五尘也。法说。指喻前文。


若依下。引论对辨。五根。即眼等五色根。及根依处。一种子。即善恶无记等三性种子(二)。器世间。即山河大地等(三)。此三类境。皆是第八相分。然此相分。皆为第八执受。执。谓摄义。持义。受。谓领以为境。令生觉受。於中种子具三义。一。摄为自体。二。持令不散。三。领以为境。根身具二。阙摄为自体故。器界唯一。但领以为境故。故唯识云。不可知执受处。亦可种子根身。缘而执受。器世间量。但缘非执受故。


今此下。或问。若然者。何故此中唯言现五尘耶。故此释也。以对所牵事识。故於一切境中。偏举此五。论云对至即现。意在此也。


非如下。约相续不断义以解一切时常在前也。如第六识。在於五无心位。即有断灭。故唯识颂云。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一)。及无心二定(二三)。睡眠(四)与闷绝(五)。又第七识。入於灭尽定时。虽云净分不断。然有尽七之言。为约染分。亦成断义。唯识论云。此染污意。学位灭定出世道中。俱暂伏灭。故说无有等。详在五卷中释。又唯识论所熏四义中云。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此拣前七转识。如风声等。既如风声。则非相续有间断故。


又为下。约为先义以解任运常在前也。意云前者。先也。以迷时先有为诸法本。更无有法先於此故。末那无此义。如唯识云。是识名末那。依彼(第八)转缘彼(第八)。故此拣异之也。


然前拣六七之文。是海东意。後拣第七一义。是今疏意。故云又也。


△四智。


四者。名为智识。


谓分別染净法故。


【疏】即事识内微细分。


谓不了前心所现境故。起染净微细分別。故云智识。


【记】微细分者。法执俱生故。


迷唯心境。见从外来。起微细心。分別染净。故云不了。


△五续。


五者。名为相续识。


以念相应不断故。


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


復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


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疏】亦是事识中细分。前六相中相续相也。


以念等者。法执相应。得长相续。此约自体不断释相续义。


住持下。以此识能起润业烦恼。能引持过去无明所发诸行善恶业种令成。堪任来果之有。若无惑润。业相焦亡故也。此则引生令熟。


復能下。又復能起润生烦恼。能使已熟之业。感报相应。成熟无差。如是三世因果流转。连持不绝。功由意识。以是义故。名相续识。


能令下。显此识用麤分別相。不同智识微细分別故也。


此上所解。但属此相续识。约其功能释相续义。


又为一解。从住持下。总辨前五意功能。初住持业果。是前三细功能。属梨耶。从念已未之境。是後二功能。属事识细分。


【记】五下。初。立名。亦细分者。此是法执分別。麤於俱生。故除微字。但云细分。此上二识皆云细者。以是麤中之细故。同是法执故。以念下。次。释义二。先。直明本相。


住持下。次。別显功能二。一。能起润惑。初。起润业惑。住。谓留住。持。谓任持。谓留住任持。令业不失也。


此识等者。谓过去无明。所发业行种子。未成熟者。以有此识。发爱取烦恼润之。使令成熟。堪为来世感果之有。有。即业种变异也。


若无下。如植种於土。无水则焦。结业待果。无贪则败。经云爱水。由润业故。


復能下。二。起润生惑。


又復等者。谓润已熟业。令受果报。善恶乐苦。自然相应。如印印物。不相违反。故曰无差。现在。即现报。未来。即生後二报。


如是下。通收前段以结其名也。斯则润过去未熟业。令成现在已熟业。润现在已熟业。令招未来果报。如是循环。无有断绝。由不断绝。故名相续。然其润业润生。即是令他相续义也。


能令下。二。能起念虑。已经者。是过去。追念不忘也。未来事。逆虑而起也。现在境。缘持不断也。


显此识用等者。以此识既能起麤分別。念虑三世。与前智相微细不同。非法执分別而谁。


此上下。上则正释当文。此则通前重示也。先。结属此识。


又为下。次。总通前五。从住持下等者。反显从住持上。別明相续识功能也。三细功能者。以第八识。能集种子。起现行故。後二功能者。於中但约分別不断而分二异。故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等。即斯义也。


△三结归一心(二)。初正结属心。二释疑广辨。


初正结属心。曲分二段。初顺结三界。二反结六尘。


初顺结三界。


是故三界虗伪。唯心所作。


【疏】是前一心。随无明动。作五种识故。故说三界唯心转也。此心随熏。现似曰虗。隐其虚体。诈现实状曰伪。虗伪之状。虽有种种。然穷其因缘。唯心所作。十地经中。亦同此也。


【记】是下。解是故二字。


故说等者。三界不出五意。五意唯依一心。故三界唯心作也。以现识中。具有根身种子器世间故。故楞伽云。从於无色界。乃至地狱中。普现为众生。皆是唯心作。


现似曰虗者。依他起法。如麻上绳。似有其相。究体不实。


诈现曰伪者。徧计所起。如绳上蛇。相毕竟无。分別妄现。


唯心作者。性圆成实。如绳蛇无体。不离麻故。


十地经者。华严十地品云。了知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復然。一切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二反结六尘。


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疏】离彼现识。则无尘境。反验六尘。唯是一心。


【记】心起成识。依识有尘。究其根本。唯一心作。故经云。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又圭山云。生法本空。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然此三界六尘。皆摄色心等法。是故顺结反结。皆归一心。


△二释疑广辨(三)。初问。二答。三结。


初问。


此义云何。


【疏】现有尘境。云何唯心。


【记】意云。若是唯心。不合有境。以心无相。不可见故。既有所见。云何唯心。


△二答。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


妄念而生。


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


心不见心。


无相可得。


【疏】以一切法。皆是此心随熏所起。更无异体。故说唯心。


妄念而生者。又疑云。何以此心作诸法耶。故此释云。由妄念熏故。生起诸法。亦可疑云。法既唯心。我何不见。而我所见。唯是异心。释云。言异心者。是汝妄念分別而作。


一切下。境唯识现。无外实法。是故分別。但分別自心。此一句显无尘唯识义尔。


心不见心者。既尘无相。识不自缘。是故无尘。识不生也。


无相可得者。能所俱寂也。摄论云。无有少法。能取少法。


【记】以下。答有二。先。答无尘。三界尘境。皆是心随染净缘熏而起。既一切法从心起故。所起无体。即唯一心。故楞伽云。心亦唯是心。非心亦心起。种种诸色相。通达皆是心。


又疑下。即蹑所答处以起此疑也。意云。既唯一真净心。因何起诸染法。楞严满慈。圆觉刚藏。皆同此意释中妄念。即根本等无明也。由无量妄念熏故。遂有诸法。其犹净眼。不见空华。但以翳覆。便见华相。


亦可下。又是前疑中之別意。非续次所起。以二种疑释。论文皆通故。但前约依他。此约遍计疑意云。诸法既唯是心。我心中何不见。而我心中所见。唯有异心无法。


释云下。言异心者。是汝种种妄念。彼一切法。正由汝之异心妄念分別而作。如见空华。是汝眼病。楞伽云。如愚不了绳。妄取以为蛇。不了自心现。妄分別外境。


一下。次。显唯心。境唯识者。如像唯镜现。故分別像者。即是分別镜也。楞严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无尘唯识者。如唯识颂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


心不见心者。意云。心是一心。不合自见。故楞伽云。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触。而心不见心。其事亦如是。当知有所见者。皆是妄也。


既尘等者。释也。意云。尘境若存。则可以心缘境。尘既不有。纵有心在。亦不能自缘也。


是故等者。结也。意云。以有尘故。牵彼识生。既无尘境。识不生也。故经云。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今法既不生。心亦不生也。


无相得者。既无他可见。自亦不能见。所见无故。能见不成也。


能所寂者。心无心相。是能缘寂。境无境相。即所缘寂楞伽云。能见及所见。一切不可得。此中大意。欲显一心。本无能所。能所俱寂。方是真心。亦非泯之令寂。本自寂也。


摄论下。引证。具云。所说诸法。唯识所现。无有少法。能取少法。以唯识心中。离二取相故。


亦可从以一切下。正答彼问。妄念下。展转释疑。此句疑释。如疏两意。


一切下。疑云。由分別妄念。故生起诸法。然起能別心。必有所別境。是法既无。云何分別。故此释云。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


心不句。疑云。若如是者。即应见心。故此释云。心不见心。反明分別。悉皆是妄。


无相句。疑云。如何心不见心。故此释云。无相可得。斯则心无相故。不可见心。心外又无一法。当知有见相者。皆妄见也。二取相忘。唯一心在。即不空门中所显真性也。故经云。诸幻灭尽。觉心不动。


△三结。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


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虗妄。


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疏】无明。根本也。妄心。业识也。以一切境界。由此而成。即现识等也。若无明未尽以还。此识住持境界不息。此即结相属心也。


镜像。喻况也。此境离心之外无体。又即心故无体。如像离镜之外无形。镜内復无其体。


唯心句。又疑云。既其无体。何以宛然显现。故此释云。此並真心之上。虗妄显现。何处有体而可得耶。


以心下。又问。何以得知心上显现。故此答云。反验唯心显现成妄也。以心生法生等故知也。


此中以无明力。不觉心动。乃至能现一切境等。故言心生种种法生。此则心随熏动。故云生也。若无明灭。境界随灭。诸识分別。皆灭无余。故言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则心源还净。故云灭也。既心随不觉。妄现诸境。即验诸境。唯心无体也。问。上说生灭。结过属无明。此文辨因缘。云何结属心耶。答。前以无明。动彼静心。令其生灭。故此生灭。功在无明。今此因缘和合道理。成办诸法。无性义显。不住义彰。故结和合属於心也。


【记】论当知下。初。正结。先。法。根本。拣非枝末。业识。拣非转现。依无明力而任持。托业识心而安住。故下文云。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等。故云由此而成也。


现识等者。等下六麤。皆是所现色心境界也。此一切境。依彼住持。


若无明等者。以依无明。故有妄心。依妄心故。现妄境界。所以无明未尽。心境不灭。如风未息。波浪不灭。


相属心者。境唯心现。心外无境故是故下。次。喻。离心无体者。皆从心起。非外来故。


即心无体者。所起之法。同能起故。


镜喻两意。合法可知。


论唯心下。二。释成二。初。正释。虗妄现者。妄念熏真。起诸虗妄法故。此中释前诸法无体。有二所以。一。唯心故。二。虗妄故。如彼镜像。一。体同镜故。二。体不实故。由斯诸法。无体可得也。


论以心等者。二。转显。


疏中二。先。正解今文三。先。略问答。问中意云。何知心上妄现。非法自生耶。答中意云。法既随心生灭。即知生法皆妄。疏中反验等者。此文正显心生法亦生。心灭法亦灭。对上文真心有体。妄法无体。是反显耳。唯心成妄。即上唯心虗妄二义。以心生等者。出反显所以。等指心灭法灭。由心生心灭。故知心真有体。释成上之唯心显义也。由法但随心之生灭。故知法妄无体。释成上之虗妄现义也。


此中下。次。详解文。初。明生义。即指前段论文也。此则下。显意。非谓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以真心随熏。全体成动而作诸法。如金生器等。故云心生也。


若无明下。次。明灭义。即下文因灭故缘灭等也。此则下。显意。明此心体。返本还源。独显性净。此但心中无其妄动。寂故名灭。故云心灭也。


上约真心显生灭义。若约妄心说者。即业转二识。名之为心。斯则妄心於真心中。若生若灭。真心不生灭也。前云。相续心灭。智性不坏。若波相灭。湿性不坏。如上约真约妄。虽皆有生灭之义。究实而论。皆妄有生灭。真无生灭也。


既心下。三。总结成。即结上文无体义也。上云。以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故此结成。


问下。次。对前释妨。问意云。前明九相生灭。後结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一切染法。皆不觉相。今文復云。唯心虗妄。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前後何不同耶。


答下意云。前辨生灭。单就不觉说。故结过属无明。以功在不觉故。


今此下。明今文意。意谓此文。具说真如为因。无明为缘。由此因缘。道理和合。成就色心诸法。既属因缘。遂令诸法无性之义。显然可见。真如随缘不住之理。焕然明矣。


故结下。既明和合。本因真如随缘。成和合义。今结属心。正其宜也。如水初动。功在於风。故前文中结属无明。动无別体。则全属於水。故此文中结属心也。然不可言波无別体。而唯属於风。法理亦尔。知之。


△三释意识转(五)。初约人辨麤(至)。五识起所依。


初约人辨麤。


復次言意识者。


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


【疏】初句。牒前以标。


相续识者。此生起识。麤细虽殊。同是一识。更无別体。故即指前第五识也。但前就细分法执分別相应。依止义门。则说为意。此中约其能起见爱麤惑相应。从前起门。说名为意识。谓意之识。故名意识。


凡夫者。简非圣人意识也。以前智识。及相续识。通在二乘。及地前所起。故今约凡。显其麤也。


取着者。以无对治故。追着妄境。转极麤现。故云深也。


【记】生起识者。谓此意之识。是前第五相续识之所生。故名生起识也。


然无异体。但约麤细而分二別。故云同是一识。


若更细论。亦即是前智识也。以同依境界之所起故。今不指此而偏指相续者。以是意识亲所依故。


但前下。对前辨异。以相续识。是法执分別。望於我执见爱。彼名细惑。又约能生依止义边。说之为意。


此中下。明今义。谓依前细相之上。生起此之麤分別识。此识与人我贪瞋见爱麤恶烦恼相应。故下文云。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即就所起义说。故云从前起门。即是执取计名也。


以是分別之中麤分別故。名为意识。


意之识者。依於五意所起之识。故本疏云。依意之识。依主释也。


简非圣者。即二乘及地前菩萨也。此二种人。已能远离意之识故。故约凡夫以显麤也。又以五意。亦名意识。恐有所滥。故此约人拣之。其实五意名识。是持业释。故不同此。


取下。取。即执取。着。即计名。若与前料拣之。智识。是法执俱生。细中细也。相续识。是法执分別。细中麤也。执取相。是我执俱生下云。计我我所。名意识。麤中细也。计名相。是我执分別。下云。分別六尘。名事识。麤中麤也。故前疏云。麤细虽殊。同是一识。其斯之谓与。


无对治等者。谓无始觉观智慧也。二乘三贤。得人空观。既无取着。当知凡夫取着深者。葢无观慧故也。其犹重病。既不与药。厥疾宁瘳。


△二出其惑体。


计我我所。种种妄执。


【疏】非直心外计境为尘。亦復於身计我。於尘计所。


种种执者。显计我之相也。或执即蕴。或执离蕴。


【记】论云。计我我等。正释取相。由计我及我所。起种种执。故名为深。此即意识俱生爱执取相也。


疏中心外计境者。此是法执。属前智相及相续相。


亦復等者。正明此识。属於我执。


即蕴。谓凡夫所执我。但通执自五蕴为主宰故。


离蕴。即外道所执神我。然有三宗。一。数论计我体常而量周遍。犹如虗空。二。胜论计我体常而量不定。随身卷舒。犹如牛皮。三。无惭计我体常。犹如微尘。应於根门。如是众多。故云种种。


△三执所依缘。


随事攀缘。分別六尘。


【疏】但缘於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名随事等。


【记】论云。随事攀等。正释着相。由彼事事攀缘。尘尘分別。故名转深。此即事识分別见计名相也。


疏中缘倒境者。如执苦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无常计常等也。


不了理者。谓不知无我等真正理也。故金刚云。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四制立其名。


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復说名分別事识。


【疏】此论就一意识。义分出五识。故说意识分別六尘。分离者。依於六根。別別取六尘故。


分別事识者。又能分別去来内外种种事相故。


【记】此论等者。乃是料拣宗说不同也。难云。此意识中。为唯一耶。为兼五耶。兼五。不应单名为意识。唯一。则眼等五识何居。答云。略料拣之。三宗不同。小乘宗中。唯立一意识。而义说为心意识三。相宗开立八识。实有四分见相。性宗依一藏心。而义分为五意意识。次又依一意识。而义分出眼等五识。今此论就性宗说也。谓於一意识中。分出眼等五识。兼本成六。以对六尘。故上文说意识者。种种妄执。分別六尘。则知唯依一意之识。起於眼等六用也。


然前智相续识。亦缘六尘。以彼不与爱见相应。故属前意。今与爱见相应。故名意识。前云六麤皆属意识者。智续相。属细分。执计相。属麤分。思之。


上料拣竟。约义训者。依前五意。展转生起。故名为意。了別六尘。生长见爱。故名为识。疏不释者。初已明故。


依六根等者。谓依内六根。发於六识。缘外六尘。斯则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既以一为六。六用又不同。即分离义也。如佛顶经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光明经云。六情诸根。各各自缘诸尘境界。不行他缘等。


又能下。去来。竖穷三世也。以此意识。遍缘一切。通三量故。假实俱缘。如前云。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内外。横量十方也。谓内根外尘色心诸法。亦即计我我所又以此三名配上四句。计我妄执。名意识也。分別六尘。名分离识。随事攀缘。名事识也。


△五识起所依。


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疏】见。谓见一处住地。即见道惑。


爱。谓欲。色。有。三爱。即修道惑。


以此见修二惑。熏於本识。令生此分別事识。故云增长。


上六麤中执取。计名。及起业相。並相从入此意识中。及後六染中执相应染。亦入此摄也。


【记】见一处者。五住地中之一数。此是三界分別麤惑。迷理起者(谓迷四谛理而起也。迷理随眠。通於见修。见断为麤。修断为细。唯识论云。诸见所断及修所断迷理随眠。唯有根本无分別智。亲证理故。能正断彼)。同於见道处断。故名见道惑。


欲色有三爱。即三界俱生(任运也)细惑。迷事起者(谓迷六尘事而起也。迷事随眠。对迷理言。事麤理细。故唯修断唯识论云。余修所断迷事随眠。根本後得。俱能正断)。於修道位中所除断。故名修道惑。


以此等者。谓以此见爱烦恼熏於第八。令彼识中第六种子。有生长增益故。即起现行也。


上六下。类摄。然执取计名。正当此识。起业一相。是此所生。总別报业。是此识造。今约所造从能造说。亦此识摄。故云相从入也。


执相应者。於六染中。唯此合执计二相以为一染。正当此识摄也。


△二重显所依缘体(二)。初略明缘起甚深。二广显缘起差別。


初略明缘起甚深(二)。初标歎甚深。二出深所以。


初标歎甚深。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


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


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


唯佛穷了。


【疏】依无明者。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也。


非凡夫等者。凡小非分也。二乘但觉四住。不了无明。故此无明所起之识。非其境也。


依菩萨下。明菩萨分知。初正信者。十信之初。发心之时。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果之体。得成正信也。


发心句。三贤位中。並言比观。故云观察。


少分不能尽者。地上证之未穷故。以其但觉住相。不觉生相。


唯佛者。四相俱了。故得穷源。


【记】牒上等者。上云。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名业识等。谓心与无明和合。起成业等三细也。


非凡下。依位別歎三。先。凡小非分。凡夫尚不知意之识。况此三细耶。二乘方觉事识中麤分。尚不觉细分。正认三细以为涅槃。是以无明所起之识者。非其境界也。於五住地中。但觉前四。是前见爱所增长识也。若根本无明。是第五住。非彼所觉。依下。二。菩萨分知。十信等者。谓此菩萨。虽位在外凡而能信教。了知本识。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决定无体。唯是真如。方成正信。故下说十信菩萨。信真如。及修真如三昧。以成正信之行。


因果体者。因即无明。果即本识三相。体即真如也。


三贤等者。异前位之信。殊後位之证。故言观察。比观者。既未亲证。但比度观察。即相似觉也。


法身。即初地已去。究竟。即十地。乃至之言。摄於中八随分觉故。不能尽知。然初地且约破法执。故说为少知。若克就识论。八地方觉此识现相也。


唯下。三。唯佛能穷。以觉前者。则不觉後。觉後者。必能觉前。故云四相俱了。前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


△二出深所以(二)。初徵。二释。


初徵。


何以故。


【疏】缘起妙理。贯通凡圣。何故说见。唯在果人。


【记】真如为因。无明为缘。起成诸识。斯则性起为相。是不思议微妙理趣。故云缘起妙理。问意可知。


△二释(三)初即净而染。二即染常净。三结成难测。


初即净而染。


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


而有无明。


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


【疏】性净者。一。缘起体。即因也。


无明者。二。发缘起之由即缘也。


染心者。三。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


【记】因即棃耶心体。是其觉义。即不思议变者。


缘即根本无明。是不觉义。即不思议熏者。


染心。即业等诸识。以於不可熏变处而熏变故。


不染而染者。即前自性心体。非是染法。以不守自性故。随熏成染。故下云。真如之法。实无於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


△二即染常净。


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


【疏】释缘起甚深义。即染而不染也。


【记】即染等者。虽随熏成染。其体常净。如镜现秽。其体不动。


斯则正由不动而得随缘。正由随缘。显得不动。


△三结成难测。


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疏】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乃至结云。唯佛能知。


楞伽经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乃至广说。下结云。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別也。


【记】论云此义。指上即净即染二义也。


唯佛知者。欲言其净。则九相纷然。欲言其染。则一味无变。若非佛智。孰能知焉。


前问缘起妙理。何故唯在果人。故作此结答也。


【记】疏云自性难了者。以能随缘成染故。


所染难了者。以即染而常净故。


甚深智者。即八地已上。少分而知。以觉转现相故。然从初地。亦得少知。以证真故。前云若证法身。得少分知。


能了別者。了如来藏。不染而染別烦恼垢。染而不染也。


△二广显缘起差別(二)。初缘起体相。二更重料拣。


初缘起体相(三)。初显上不变之义。二显上无明缘起之由。三显上缘起之相。


初显上不变之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疏】虽举体动而本来静。故云常无念。显上缘起因体也。


【记】虽举等者。如杌不作鬼。绳不为蛇。东处无西等。


无念。即觉义。既常是觉。即无不觉。无不觉故。名为不变。缘起体者。即前自性清净心。故云因也。


△二显上无明缘起之由。


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


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疏】此显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別。即心之惑。故云不相应。非同心王心数相应。


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缨络本业经云。四住地前使。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之前。无別有法为始集之本。故云无始。即是此论忽然义也。此约麤细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不约时节以说忽然也。


【记】此显下。初。释心不相应。此明无明之体。初起微细。未分王数心境之相应故。又此无明。是全性之惑。故云即心。亦可此惑。是与真心不相应之法。如前云。从本以来。不与妄染相应故。今以不如实知故。忽然而起。说此以为根本无明也。唯此下。二。释忽然念起三。初。正释今义。是诸染法始起之源本故。故约忽起以表其先也。


如缨下。二。引经证成。四住前使者。即无明使也。


无法起者。意显无明使外。別无有法。为能起无明之本也。


是则下。三。会彼同此二。先。正会。如文。


此约下。二。结拣。意明无前之忽然。非有始之忽然也。言无前者。以此无明最微细故。更无有法前於此者。前。即始也。由无始起之本。故说忽然。故本疏云。以起无初。肇公亦云。如镜忽尘。如空忽云即斯义也。


△三显上缘起之相。


【疏】谓显上有其染心之句也。


△中三。初标。二徵。三释。


初标。


染心者。有六种。


【记】染心六者。以上云。无明所染。有其染心。故今释此心相。有其六种差別不同也。


△二徵。


云何为六。


△三释。


【疏】然此六染。逆次配六麤中前四。及後三细。由此第一。合彼麤中三四。故但六也。便借此名以科此六。


六中各二。皆初障。後治。


【记】逆次配者。前说随流生起。故从细至麤为顺次。今明反流除断。故从麤至细为逆次。前取近理为先。今取易断为先也。


由此下。配第一染。以二乘三贤。同断此故。


便借下。将前科此。免更会同也。


△科分六者。初执取计名字相(至)。六业相。


初执取计名字相。


一者。执相应染。


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疏】一下。是六麤中第三第四相也。亦是上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亦是上四相中麤分別执着相也。但麤心外执。与境相应。污其净行。故云执相应染也。


二乘解脱者。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离也。


及下。十解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故地论云。地前总名信行地菩萨。无着论中。亦同此说也。此菩萨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则不异凡夫。若不留惑种子。则不异二乘。又二意留惑。为自他也。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如余论说。今此菩萨。非直断四住人执。亦分断无明住地故。此论下云。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今但为显人我麤执。故不论彼也。


【记】初。障也。是六等者。据用科名。合无此说。今此重对者。为通前类摄故。此即九相中二相。


见爱等。即五意中意之识。


麤分別。即异相也。


但麤下。释执別名。外执於境。与境相应。内起见爱。计我我所故。


污其句。释染通名。净行。即真如根本智也。此智有二。一。人空智。二。法空智。此智不起者。由染心有力。为能障故。名之为污。若渐修此观。观成智起。即翻染心。便名为治。斯则敌体相违。故成治义。然此以对始觉名染义也。若据论意。则约对本觉之净以明其染。故前文云。是心从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问。障染何別。答。体虽无別。名义有殊。障则对始觉立。如下文云。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染则对本觉立。如上所引。是心从来自性清净等。


二乘下。次。治也。无学等者。此明见爱四住烦恼。辟支罗汉。悉能离故。


十解下二。初。约三贤以明行位二。初。正显行位。据此。则三贤菩萨。同受此名。以皆不退失故。


故地下。二。引论证成。无着论。即金刚论。彼论三地。谓信行地。净心地。究竟地也。


此菩萨下。二。对二乘以显断惑。又二。初。核劣以明麤惑二。初。表异凡小。得人空者。以此菩萨得此观故。能伏现行。不同凡夫。然於种子不尽除灭。不同二乘。言随眠者。种子异名。谓随逐有情。眠伏藏识。今此论中。约现行说。名为远离。非约种子。


摄论下。引证。上心。即现行也。


二意者。留此惑种。润於故业。受分段身。修习种智。断所知障。即自利也。兼俯就羣品。摄化利益。即利他也。若不留惑种。即同二乘。独出三界。二利俱失也。故圆觉云。菩萨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问。菩萨既留惑种。後起现行。受分段身。与凡夫何异。答。前引圆觉。足辨其异。虽留惑种受分段身。以有智故。终不起过。假此分段为所依故。广修种智。及行大悲。终不令此起於新业。如禁蛇法。虽不令死。亦不噬人。故摄论云。烦恼伏不起。如毒呪所害。留惑(烦恼)至惑尽(所知)。证佛一切智。


此约下。二。拣定权实。初地下。约顿悟说。谓此菩萨在地前时。以二空观。双伏二障分別。至见道位。种现俱断。从此位去。若智增者。便伏烦恼现行。至佛方断。若悲增者。故意令生。极至八地。现行方伏。留随眠惑。以助愿力。化利众生。今此论中。约生起时。一向竖说。及至断时。从麤至细。故在地前。已除我执俱生分別。至登地时。唯断法执分別。二地已去。秪断法执俱生。更无烦恼。不同彼教。横说二障种子在第八中。良以权实教异。


与此相望。校一僧祗。如余论者。即瑜伽唯识等广明。


今此下。二。超胜以除细执三。初。正明。以是实教菩萨。从初正信。便达真如本有。无明本空。随顺无念。於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执不生。伏於无明。与真相应。故云分断。但伏故名断也。


故此下。二。引证。不了法界。即无明也。下说发直等三心。修无住等四方便。及施等六度。皆此观断义也。


今但下。三。结意。以是约执取人。非约人明执。故不论也。


△二相续相。


二者。不断相应染。


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疏】二下。六麤中第二也。从此至六。又逆配前五意中。此位第五。但执法续生。生起不断。即是相续义也。


依信下。十解已去。修唯识观。寻伺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徧满真如。法执分別。不得现行。


【记】障中但执等者。即是法执相续。生起不断。故前云相续。今云不断。其义一也。


治中十解等者。谓从三贤位中。观察寻伺。分断此染。直到初地。方能全离。


修唯识观者。即资粮位中。习行顺解脱分。寻伺方便者。即加行位中习行顺决择分。


初地。即见道信。无漏智火。烧烦恼薪。通达佛法。名欢喜地。


三无性者。谓遍计相无性。依他无自然性。圆成无前徧计我法之性。故唯识云。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後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徧满真如者。即遍行真如。所言遍者。唯识云。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所言证者。以无分別智。契无差別理。能所两亡也。故唯识云。若时於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法执等者。由修习唯识观故。至此成就无漏智相。分得现行。由是此执分別。永得除灭。


△三智相。


三者。分別智相应染。


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疏】三下。六中第一。五中第四。以能分別世出世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是法执修惑。


依具下。七地已还。有出入观异。故於境界。有微细分別。然地地分除。故云渐离。八地已去。无出观缘境。故於七地尽此惑也。云究竟离。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前无相观。有加行方便。有功用。故云无相方便地。八地已上。无相无方便功用故。


【记】障中以能下。释名。可知。


法执修惑者。所知障中。俱生之分。以修道所断。故名修惑。


治中七地等者。此等已还。法空观。有间断。有相。有功用。遂於染净境界。未免分別。然从二地已来。分分除断。故云渐也。


八地下。释得离此染所以。若残此染。则不登七地。岂况至八。故至七地门中。都尽此染也。


以二地下。释二地名。谓摄律仪。善法。众生。三聚具足。名具戒地。又以远离微细破戒垢故。亦名为离垢地。准华严说十地。如次修十波罗蜜。此正当戒波罗蜜。余地非不持戒。以约增胜说故。


以七下。释七地名。斯则八地名无相。七地名方便。谓与无相地作方便故。乃是无相之方便也。


八地下。反显可知。


△四境界相。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


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疏】四下。三细五意中。皆当第三。此即依根本无明。动彼净心。令现境界也。


依色下。以八地中得三种世间自在。色性随心。无有隔碍。故云色自在地能离也。以色不自在位。现识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记】初句。障。根本等者。无明动心。成业转现相。现相。即现境界也。今当现相。


依句。治。色性无碍者。以色自心生故。心能变色故。由是。能毛容刹海。芥纳須弥。色心不相妨。自他无分隔也。本业经云。所谓无相大慧。方便大用。无有色习。无明亦尽。百万劫事。无量佛土事。以一念心。一时行现。如佛形现一切众生形。以一念心中。一时行已。无功用故。


三世间自在者。谓此菩萨。观此三种麤细之色。无不通达。无分別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


以色下。举下位以反显。意云。七地已前。现识不亡。故色不自在。今得自在者。葢现识亡也。然於七地观断。至八地尽。前後皆然。应知之。


△五能见相。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


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疏】五句。三中五中。皆当第二。以根本无明。动令能见。上文云。依於动心。成能见故。


依心下。以九地中。善知众生心行十种稠林。故云心自在。此於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无碍智。出华严经。有碍能缘。永不得起。


【记】障文可知。


治中善知下。於他心得自在也。


十稠林者。华严云。此菩萨以如实智慧知众生。一心稠林。二烦恼。三业。四根。五解。六性。七乐愿。八随眠。九受生习气相续。十三聚差別。一一皆云稠林者。此等诸法。稠密如林。故以喻之。净名云。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此歎九地菩萨。本业经云。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习已灭。无明亦除也。


又以下。明於自心得自在。四十无碍智者。准华严说。有十种四无碍智。四者。一法。二义。三词。四乐说。十者。世亲判为十相。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说相。五智相。六无我相。七业相。八因相。九果相。十住持相。一一具四。故成四十。广如彼说。


有碍下。结所离之染。碍。即障染。能缘。是智。起。即不自在。不起。即如前云心习已灭也。


△六业相。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


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疏】六句。三中五中。皆当第一。以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菩萨下。十地终心金刚喻定。无垢地中。微细习气。心念都尽。故上文云。得见心性。心则常住故。


【记】障中。心动。业也。


治中。尽地。即究竟地。如前云。乃至菩萨究竟地。有本多云地尽。义亦有在。不如地字在下义顺。以前後皆结云地故。此即第十地也。如来。即妙觉。斯则从九地观断。佛地方尽。无垢地。即如来地。与十地终心。竟无有异。然本业经中。等觉为无垢地。彼即別开。今此所明等妙二觉。合为一位也。余可知。


△二更重料拣(三)。初辨上无明约治料拣。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


初辨上无明约治料拣。


【记】如上六染。但是无明所起之法。已分配因果诸位明断竟。


然上云不达一法界故。名为无明。未知此使。依何位人能远离耶。故今辨之。


不了一法界义者。


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疏】不句。标也。从下。初麤者。至初地离。後细者。至佛地尽故也。


此即是上染心所依无明住地。能染真如。成染心故。上文云。破和合识者。灭无明故。灭相续心者。断染心故。


今无明与染心。虽说有前後。然治灭並一时也。


【记】麤者。枝末无明。从初地渐离。至七地方尽。


细者。根本无明。从八地始断现相。至十地尽业。佛地灭不觉也。


此即下。上说自性清净心。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当知无明。是染心之所依。染心。是无明之所起也。


上云者。即智净相文。然此六染位中。各有三分。一分属於无明。一分属於染心。以皆有和合。及相续义故。但约与前和合。迷执不改。即是无明。约展转起後。相续不断。即是染心。由是地前。便有断无明义也。今言初地方离者。以约破法执位明其断义。不乖诸说。故标此位也。


今无明下。明生起时。义说前後。以论因缘和合义故。若除断时。则无前後以能依所依。不相离故。


△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


【记】以上六染中。有相应不相应言。义犹未显。今此特显之。


△於中二。初释相应。二释不相应。


初释相应。


言相应义者。


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別。而知相缘相同故。


【疏】相应者。六染中前三。是相应。此有二释。一。约王数释。此三种皆是麤心故。二。约心境释。以此三种。依境生故。


心念法异者。心。谓心王。念法。谓心所。王数不同。故云异也。迦旃延论中。名为心及心所念法故。又心念。谓能缘心。法。谓所缘境。异。谓心境不同。


差別者。是所依分別境。


同者。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缘净。心法亦同。知相。即能知同。缘相。即所缘同。又於染境作染解。於净境作净解。故云同也。


【记】初句。标也。皆麤心者。以是前六缘总別相。行相麤显故。


依境生者。既依境生。则与境为相应也。


谓下。释也二。初。约法辨异。


心谓下。约王数释。心王。即前六识心王。心所。即遍行等六位心所。然六识中心所。多少不同。今此总名念法。亦可举一蔽诸。故言念。即別境之一心所法也。


迦旃下。引证。即通指心所。俱名心所念法。然论王数相应。总有五义。一。同所依根。二。同缘一境。三。同一行相。谓同作青色等解。四。同一心事。王所同一事体故。五。同一时。王所同一刹那故。由是故得相应。


又心下。约心境释。可知。


所依等者。识依此境所引生故。又是彼识所分別故。以有此染净为所依故。遂起心王心数令相应也。以有此境为所分別故。遂与能分別为相应也。


而句。二。正显相应。


先约王数释同义。如师往资随。其事不异。然虽云王数相应。理須约境以辨。能知同者。此体有二。以王数相应故。名为同也。所缘同者。此唯一境以望王数。故名同也。斯则能所虽皆云同。而同义有异也。


又於下。次约心境释同义。此即心随於境。名之为同。同。即相应也。


△二释不相应。


不相应义者。


谓即心不觉。常无別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疏】不相应者。六染中後三及无明。皆名不相应心。


亦二释。


一。约王数。此显根本无明。动彼静心之体。即此动心。是不觉相。更无王数之別。故云即心不觉常无別异。此翻前心念法异也。既无王数之別。何有同知同缘。翻前可见。以此三种。依不觉起。不异不觉。故云即也。上文云。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不相舍离者。是此即心之不觉。故云不离。非是相应而不离也。下文亦云。无明灭故。不相应心灭。


二。亦约心境释中。言即心不觉等者。谓此无明。即此染心而无別体。不约与外境相应。方为此不觉。但在本心之上。故云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拣前相应也。


此不相应心。既是棃耶识。於中不分王数义。及不与外境相应义。并有觉不觉义等。並与诸论相违。和会如別记中说。


【记】不句。标也。


无明者。以前云。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名无明等。故今指也。


谓下。释也。疏中二。先。正释论文。又二。初。约王数释二。先。显无別异。即此等者。心是真心。由动故成不觉。不觉与觉。一体无异。故云即也。尚无觉不觉异。岂有王数耶。


既无下。二。正遣相应二。初。正释翻前义。如单己一人。与谁为同。故无相应义也。


以此下。二。重释前即义三。初。正释。然前说不觉即动心。今说染心即不觉。有斯异耳。


上文下。次。引证。既展转相即。动无动相。元即静心也。


非是下。三。拣滥。此中言不相离者。以染心即不觉故。非谓有於王数相应而言不离。以相应不离。二义別故下文。引证。是下生灭相文。此则双证二义。一证不相离义。二证不是相应义。思之。二亦下。次。约心境释。亦二。先。显无异。意云。染心即无明。无明是不觉。不觉依於觉。觉即是本心。都无外境相应。故云即心不觉。此言即心。亦即本觉真心也。文中通於真妄二心。详之易见。


不同下。次。拣相应。既无境为相对。约何以明其相应耶。


此不下。二。指陈违妨。以相宗说此第八识。有遍行心所。又与器界外境相应。仍不说有觉义故。诸论。唯识瑜伽等也。和会如別说者。寻检未见所出。今且略会二宗所说者。如法相宗。说第八识。能缘三境。以彼秪据现在成就位中。横说八识。不明根本始起元由。但言一切众生。法尔皆具八种识。从自种生。皆能缘虑自分境界。以同是识了別义故。故能缘境。又说此识从自种生。虽从自种。而假境为所缘缘故。方得生起。故須缘境。虽能缘境。微细难知。不同前七执我执法。今此论中。竖说诸识。迷真所成。从细至麤。不说种生。故第八识。但有生境之功。而无缘境之义。以从无明内熏习起。非外境界牵故令生。故经说为流注生灭者。是此内起也。由是故无缘境之义。今若会彼同此论者。彼宗既言此识缘境。微细难知。当知密同今论之意。以彼宗说从种生故。同是识分。不得不说缘境界也。又若会此同彼说者。此论所明前六缘境。即是第八麤分功用。由於境界。熏彼本识。起此分別。斯则本识有缘境义。以是麤故。隔为事识。不名第八。又彼宗说第八心王。有遍行五心所相应者。由说此识能缘境界。是故有王所相应。如正缘境时。須有作意。能警其心。引心趣境。以趣境故。根境识三。分別变异。令心触彼。以触境故。四种和合。领纳违顺。以领纳故。於境取像。施设种种名言之事。以取像故。遂令其心。造作驱役。此五皆由缘境故得。是故第八。有五相应。今论既不说此缘境。亦无心所与之相应。故不同彼。又彼宗中。不说第八生起元由。从真起妄。但据现在成就位说。故无觉义。然亦说有无始本有菩提种子。而不即是本觉真如。以未了故。且隐密说。今论所明。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以迷觉故。成於不觉。虽成不觉。觉性不变。故有觉义。以依实教显了相说。故不同彼。若彼已说有觉义者。如何彰此二教浅深。知之(崔传云。原疏两卷。別记一卷。会通文详彼记)。


△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


【记】举上六染之心。以及无明。对於所障之境。束为二碍。以一切障染。不离二种。所谓烦恼。及以所知。今此染心。及以无明。二障分別。如何收摄。故此明之。


△中亦二。初标立。二重释。


初标立(二)。初惑障。後智障。


初惑障。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


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疏】染心者。六染心也。


能障下。显其碍义。谓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净相也。染心諠动。违此寂静。故名染心为烦恼碍。以烦恼动故。


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门。以无明所起染心。为烦恼碍。能起染心之无明。名为智碍。不约人法二执以明二碍。


【记】初二句。标法定名也。六染心者。各取於中一分相续义故。以此一分。諠扰动乱不寂静故。名为烦恼。


能障句。显碍释义也。先。释文。


照寂下。释所障智名。復名真智。证体智。实智等。以能证如实理。故名如理智。能生後得。故名根本智。


上文下。出所障智体也。


染心下。释成碍相。可知。


今此下。次。通妨。或问曰。如诸处说。依於二执。起於二障。与此何別。又前秖将六麤前四以配二障。何故此中六染。俱名烦恼耶。故此释之。彼依二执起二障者。依五意上起所知。意之识上起烦恼。今此则以染心所依无明为所知。能依染心为烦恼。故不同也。应知若约二执说二障。即局。此依染心说二障。即通。有斯异也。


△後智障。


无明义者。名为智碍。


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疏】无明。根本无明也。


能障下。显其碍义。谓後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议业用。以无明昏迷。无所分別。违此智用。名为智碍。从所障得名。


此明圣智用。如月顿应。於水无心。不同外道自然。


【记】无下。亦标法定名也。根本无明者。若取诸识中之一分。亦兼枝末。以末从本。故作此标。


能障等者。亦显碍释义也。初释文。後得下。释所障智名。復名徧智。俗智。权智等。以根本智证真如後。方得起故。名後得智。如其事量而知。名如量智也。


即上下。出所障智体。


以无明下。释其碍相。


从所障得名者。智之碍故。依主释也。不同烦恼即碍。是持义释。


此明下。二。通妨。或问。此言自然。与外道自然何別。故此释之。此心无心应物。任运现化为自然。不同外道拨无因果之自然。斯则言同而义异也。


△二重释(二)。先徵。次释。


先徵。


此义云何。


【疏】先问云。既此无明。动静心体。成於染心。则无明是细。应障理智。染心是麤。应障量智。何以不然。


【记】先问等者。约麤细以成难也。秖合细法障细法。麤法障麤法。方是其宜。何故不尔耶。


△次释(二)。初释烦恼碍。二释智碍。


初释烦恼碍。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疏】能见能现者。独约後三细前二染。


妄取境者。通摄前三染心。以同依境起故。


违平等性者。释成碍义。以此染心。能所差別。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於理智。


【记】前二染者。以业相微细。未分能所。欲成碍义。难见相违。故今偏约转现二相以酬前难。然虽不言。意亦含摄。以依动心。说能见故。可以意知。


前三染。即分別智染已前三者。皆是事识。故依境起。


以此等者。以理智无能所。染心有能所。敌体相违。故成碍义。


△二释智碍。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


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


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疏】法静相者。举无明所迷法性。


与法违者。正显无明迷前法性。以不了如法寂静。妄有起灭。与法乖违故也。


不能得者。正释障如量智义也。


【记】所迷法性者。此是即真之俗。故常静无起。无起即真。故云法性。前文云。一切法离言说相。乃至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等。


不了等者。正释违义。法性寂静。而无明起动。动静相反。故成违义。


正释等者。本疏云。以内迷真理。识外见尘。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随顺种种知也。如人动目。天地倾摇。故不能得如实知也。然前则约麤细而难问。今则约相违而通释也。故下文云。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六

 

音释


音翅。火势盛貌。


末那

此云意。第七识名。


音滕。奔飞也。


音寰。圆转也。


音逆。罪恶也。


音换。逃迭转也。


俗作蚕。吐丝虫。


与蠒同。音简。


音慷。相乖也。


音永。水涌出也。


门。去声。气掩不通也。


音椒。火伤也。


音唤。光明也。


音叶。奔游。纵放也。


音厄。木无枝也。


音乌。同污。垢染也。


音示。囓也。


音柔。丛密也。


迦旃延

此云文饰。


音简。寻觅也。


音景。诫策也。


音区。遣使也。


崔传

崔致远翰林所撰贤首国师传也。


同喧。諠譁。


音轻。摇动也。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6/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 下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5册 中国撰述..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