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般若部疏

TOP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二卷前附大意及懸示各一卷)(一)
2013-10-24 11:42:24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637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25册  No.487


【清 通理述】

 
金刚般若经偈会本叙


夫金刚般若经者。劈我法之巨斧。启修证之要关也。其义深远。其词疎杂。非大智无以导其微。岂小慧可能搆其绪。所以慈氏颂之。无着受之。世亲承之。乃致教流印土。若金乌之焰赫扶桑。义阐神州。等玉兔之光浮雪岭。义净法师云。无着菩萨。昔於覩史多天慈氏尊处。亲受八十行颂。又云。能断金刚。西方乃有多释。考其始也。此颂最先。是金刚般若经之有颂。而颂之出於慈氏者。有明证矣。然义师既知此颂是慈氏所传。其所译颂本。乃云无着造者。盖命字之误耳。且所译之颂。与菩提留支所译者校之。犹轮一筹。故令注疏家。多取留支译也。今撰新疏。亦用留本。但不同诸家随意取舍前後参差。务使经偈相对。势如合璧。意旨互通。资並交芦。逐段销释。体皆如此。亦有无偈者。疏中各出其由。检阅自知。第虑夫讲者依疏並谈。听者执经无偈。遂令师启双户资获半珠。得毋便於讲而不便於听乎。缘制会本弁疏流通。庶後讲者听者。各有所凭。宛如两镜相对一灯中然。不唯齐照互容。且彼此酷肖焉。将付剞劂。略述此以示鄙意云尔。



乾隆三十年岁次乙酉十一月望前三日


贤宗後学通理谨识

 

金刚般若经偈会本


经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偈 元魏 菩提留支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鉢。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須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巧护义应知  加彼身同行


不退得未得   是名善付嘱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須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广大第一常  其心不颠倒


利益深心住   此乘功德满


復次。須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檀义摄於六  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为修行住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自身及报恩  果报斯不着


护存己不施   防求於异事


須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调伏彼事中  远离取相心


及断种种疑   亦防生成心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分別有为体  防彼成就得


三相异体故   离彼是如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说因果深义  於後恶世时


不空以有实   菩萨三德备


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修戒於过去  及种诸善根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須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戒具於诸佛  亦说功德满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復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彼寿者及法  远离於取相  亦说知彼相   依八八义別


差別相续体  不断至命住   復趣於异道  是我相四种


一切空无物   实有不可说  依言词而说  是法相四种


彼人依信心  恭敬生实相  闻声不正取   正说如是取


佛不见果知  愿智力现见   求供养恭敬  彼人不能说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则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彼不住随顺  於法中证智


如人舍舡筏   法中义亦然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別。

 
说法不二取  无说离言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甯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受持法及说  不空於福德  福不趣菩提   二能趣菩提


於实名了因  亦为余生因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須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不可取及说  自果不取故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須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須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須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依彼善吉者  说离二种障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

 
佛於然灯语  不取理实智


以是真实义   成彼无取说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智习唯识通  如是取净土


非形第一体   非严庄严意


是故須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如山王无取  受报亦復然


远离於诸漏   及有为法故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甯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須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说多义差別  亦成胜校量


後福过於前   故重说胜喻


復次。須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須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尊重於二处  因习证大体


尔时。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彼因习烦恼  此降伏染福  苦身胜於彼   希有及上义  彼智岸难量


亦不同余法   坚实解深义  胜余修多罗  大因及清净   福中胜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能忍於苦行  以苦行有善  彼福不可量


如是最胜义  离我及瞋恚   实无於苦恼    共乐有慈悲


如是苦行果  为不舍心起   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


尔时。須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復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須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須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习彼能学心


是故須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修行利众生  如是故当识  众生及事相   远离亦应知    假名及阴事


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  以见实法故  果虽不住道   而道能为因


須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須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虗。

 
以诸佛实语  彼智有四种  实智及小乘   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受记


以不虗说故   随顺彼实智  说不实不虗  如闻声取证   对治如是说


須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时及处实有  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


余者有智得  闇如愚无智    明者如有智


对法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  於何法修行


得何等福德  復成就何业  如是说修行


須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名字三种法  受持闻广说  修从他及内   得闻是修智


此为自湻熟  余者化众生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須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销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界


受持真妙法  尊重身得福   及远离诸障  復能速证法


須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須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如是等胜业   於法修行知


尔时。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須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於内心修行  存我为菩萨  此则障於心   违於不住道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虗。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以後时授记  然灯行非上  菩提彼行等   非实有为相


彼即非相相  以不虗妄说   是法诸佛法  一切自体相


須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須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依彼法身佛  故说大身喻  身离一切障   及徧一切境


功德及大体  故即说大身   非身即是身  是故说大身


須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須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須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須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不达真法界  起度众生意  及清净国土   生心即是倒


众生及菩萨  知诸法无我   非圣自智信  及圣以有智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虽不见诸法  非无了境眼  诸佛无种实   以见彼颠倒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种种颠倒识  以离於实念  不住彼实智   是故说颠倒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智慧根本  非颠倒功德  以是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法身毕竟体  非彼相好身  以非相成就   非彼法身故


不离於法身  彼二非不佛   故重说成就  亦无二及有


須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須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如佛法亦然  所说二差別  不离於法界   说法无自相


尔时。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須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所说说者深  非无能信者  非众生众生   非圣非不圣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处无少法  知菩提无上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法界不增减  净平等自相  有无上方便
 

及离及漏法  是故非净法  即是清净法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須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虽言无记法  而说是彼因  是故一法宝   胜无量珍宝


数力无似胜  无似因亦然   一切世间法  不可得为喻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須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  以名共彼阴   不离於法界


取我度为过  以取彼法是   取度众生故  不取彼应知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非是色身相  可比诸如来  诸佛唯法身
 

转轮王非佛  非相好果报  依福德成就
 

而得真法身  方便异相故  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以真如法身  作是识境故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不失功德因  及彼胜果报


須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得胜忍不失  以得无垢果  示胜福德相   是故说譬喻  是福德无报


如是受不取   是福德应报  为化诸众生  自然如是业   诸佛现十方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去来化身佛  如来常不动  於是法界处   非一亦非异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界作微尘  此喻示彼义  微尘碎为末   示现烦恼尽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非聚集故集  非唯是一喻  聚集处非彼   非是差別喻


但随於音声  凡夫取颠倒   非无二得道  远离於我法


須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见我即不见  无实虗妄见  此是微细障   见真如远离


須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二智及三昧  如是得远离


須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化身示现福  非无无尽福  诸佛说法时   不言是化身


以不如是说  是故彼说正   非有为非离  诸如来涅槃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九种有为法  妙智正观故  见相及於识   器身受用事  过去现在法


亦观未来世   观相及受用  观於三世事  於有为法中   得无垢自在


佛说是经已。长老須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经偈会本(终)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通叙大意


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妙有不有。有而性常自空。真空不空。空而性常自有。遮照无碍。存泯自由。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实相欤。因而有空。缘空而有。缘空而有。回萌蘖於焦芽。因有而空。挽狂恶於醉象。圣凡俱益。大小同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金刚般若经欤。故我正觉。肇彼祗园。当食时而入城。情忘精舍。乞食已而还处。念绝人寰。是固以无所住心。随缘而安住也。至若食讫收缘。洗足敷座。一念不动。诸法皆空。是又以无所动心。自然而降伏也。如是则降心住心之旨。已昭然於叙分中矣。


正宗分中。诸家异判。或依无着分住。或依天亲断疑。或依梁昭明逐分销释。或依功德施因着立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苟能得意忘言。无烦说非道是。然羣盲摸象。不妨随摸异说。三兽渡河。亦许缘渡自知。今依本经次第浅深。分为四分。第一略明降住生信分。第二推广降住开解分。第三究竟降住起修分。第四决定降住成证分。


第一分中。首自須菩提见佛举止。验佛威仪。在在无非护念。时时咸彰付嘱。极口称赞为众表扬。第恐妄拟圣境。反招画鹄之讥。为怜初步。敬陈住降之请。於是世尊重赞善哉。深印其说。是犹欲其於着衣持鉢。去来行坐时。荐取世尊护念付嘱意耳。其奈出廐良驹。已摇鞭影。传经沉疾。須设治方。故世尊诫听许说。而当机唯然承旨也。


夫菩萨以二利得名。降住从悲施入手。悲则能所双寂。灭度一切众生。而无度相。施则内外俱空。徧行一切檀度。而无住心。无住心则觉心可住。无度相则妄心可降。降心住心。略明如是。


第以布施一法。通乎上下。恐谓下济众生。可以不住生相。上供诸佛。岂可不住佛相。故问以可以身相见如来不。空生因问得悟。如来进示提持。不惟应化非真。乃至果报身相。亦不应住。以凡所有相。皆是虗妄故也。


然义意既渐入深微。而章句亦倍增玄妙。於是问答激扬。启发净信。展转徵释。结示增修。至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则如来为众解粘去缚之意已深切矣。


然既遣之又遣。不合有得有说。为防斯疑。故尔致问。当机答以得无定得。说无定说。则二乘随法生取之坚执已摇动矣。法执既破。净信斯生。因为校量持福。以终一章之义也。


第二推广降住开解分中。初约小乘因果以明降心者。为其无我也。无我则无念。无念则有相皆离。心无可降。是真降心。次约大乘因果以明住心者。为其无法也。无法则无执。无执则是法不住。觉元不昧。是真住心。自是校况持福。请名奉持。为义略周。而又进示说法无说。尘界非界。化相非相者。葢为净除余疑开广知见。所以四句功德。虽恒沙身命布施。未足为校焉。缘兹当机深解。感悟涕泣。歎信解功德。第一希有。验当来有斯。倍更为难。以能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故耳。


如来欲令闻赞发心。见贤思齐。故以如是如是而印许之。復以不惊不怖不畏者而证成之。其次又以般若非般若。例明忍辱非忍辱。佛意葢以六度万行。一切俱非。故总结之曰。菩萨应离一切相发心。不应住色等生心。应生无所住心也。前此教以不住色等布施者。亦斯意耳。欲遮深疑。具示五语。为助妙解。双陈两喻。良以有住行施。则永沈长夜。故以如人入暗喻之。无住行施。则径达彼岸。故以如人有目喻之。然此推广分中。少示降心。多示住心者。以觉心如主。妄心如客。但使觉心安住。自令妄心不兴。亦如主人若悟。客邪不得其便也。至此显示经功。生福与灭罪齐驱。校量持福。供佛兼承事莫及。总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解分极旨。尽於是矣。


第三究竟降住起修分中。重举发菩提心者。谓信解之後。发起修习菩提心也。虽蒙开示。已解降住之宗。未历真修。莫究降住之实。故重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意葢欲究竟所解。以造其实耳。


答降心中。而有略明.详示二义。略明中。教以如前所解。而究竟之故仍约度生无度。显久行即修故。


详示之中復分为四。


第一得记离相。第二感报离相。第三修因离相。第四知见离相。


第一得记离相。虽事在然灯。与前解分中取意不同。前为遣所授法以明无住。故问其於法有所得不。此为遣能受法以示降伏。故问以有法得菩提不。答以无法。印以无法者。以有法则不契真如。佛不与记。无法乃适符如义。佛始与记。葢以如来者。即诸法中如如不动义也。


是知如来於菩提树下。得成菩提。亦缘实无有法。虽曰实无有法。亦非一向永寂。故进示以所得菩提。无实无虗。无实故。说有不有。说空不空。故无妨如来说一切法。无虗故。说有不有为妙有。说空不空为真空。为欲显示真空妙有。故无妨说皆是佛法。恐犹未了。仍復申明。故曰一切法非一切法。名一切法。此又如来於正说降心法中。兼示中道第一义耳。


第二感报离相者。谓法身性具。可说无得。报体修成。甯与同伦。为防斯疑。故重拈解分中。身如須弥山王之喻。而云譬如人身长大。此当机先所已悟。故才闻举处。便劈空栏住而自释也。


第三修因离相中。先约度生遣相。言菩萨亦如是者。谓菩萨非菩萨。亦如大身非大身是也。是知彼若起心作言。我当度生。则是以菩萨自负。却非真实菩萨。以彼若知实无有法。乃可名为菩萨。彼既作言自负。故斥以不名也。至云是故佛说等者。乃承引如来已向所说。皆为显示二无我理以证成之。次约严土遣相中不名菩萨准上可知。以彼若於严土之时。通达无我无法者。乃许其为真是菩萨。以有二空之智。决定成佛故。


第四知见离相中。既一佛而通具五眼。则是本惟一见。随缘而成五见。其犹开池引月。因池之异。而说月之异。若决堤通水。则又以池之一。而说月之一。应知异固非异。一亦非一。以月例见。见岂有定相哉。既一知而悉知众心。义似有体。其奈众心虗妄。三际叵得。是虽知而本无所知。知岂有实相哉。据此则佛知佛见。尚无定实。况夫未到佛地。妄知妄见。固知其为彻体虗妄。不待降伏矣。


答住心中。亦有略明.详示二义。略明中。满界宝施。其福似多。而如来问心多不者。良以行布施时。有住相不住之异。住相则福德有实。不可言多。以有漏故。不住则福德无故。可说为多。以无漏故。然此修分之中。略明降心。仍约度生无度。略明住心。仍约布施无住者。为显行解相应。所谓如是而解。如是而修。如目与足。如是而见。如是而行也。


详示之中。亦分为四。一见佛无住。二闻法无住。三得果无住。四修因无住。


第一见佛无住。义似复前而有二意不同。一兼正不同。二化报不同。兼正不同者。以信分中。明不可以身相见如来。而解分中。明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其意皆是兼为释疑。非正示降住之文。今则正示住心。此兼正不同也。


化报不同者。谓前二说身说相。初无具足之言。次有四八之数。明知其为应化之身。今身相皆以具足见称者。应指实报之身。葢必万德庄严方称具足。以具足即圆满义也。而又言非具足者。以既属因感。即是缘起。缘起无性。岂真具足。意显其不应住耳。


第二闻法无住中。先明说者无住。言如来虽已随机说法。皆以无缘而应。实不预为作念。我今当为说何等法。是虽终日说法。而实无所住矣。次明闻者无住。而言彼非众生者。以既信无住。即名无佛故。又云非不众生者。以虽名为佛。但是理具故。徵释中。言既非众生。而又名为众生者。谓佛以能信即佛说非。解修未极说是也。


第三得果无住者。准前信分云。无有定法。名阿耨菩提。解分亦云。实无有法。得阿耨菩提。是当机之所已知。而今復以所得菩提。为无所得为问者。葢为印证前语。以便观察修习故也。如来印证。而云无少法可得者。以还復旧时性。无有一法新故。


第四修因无住中。而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乃申明上文无少法可得之意。以引生下文无我修善得菩提义也。意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现见生佛判然者。以凡夫有我。不得正觉。二乘不修。失於正等。菩萨修而不具。未及无上。佛以无我。异凡夫之不觉。名曰正觉。佛以修善。异二乘之偏枯。名曰正等。佛以具修一切善法。异菩萨之有上。名曰无上。故云即得阿耨等也。恐闻善法二字。又起有法之疑。故又以即非.是名遣之。修分之旨。至此已极。因为校量持福。以发行人胜进之意焉。


第四决定降住成证分中。乃有三义。一降心离相。二住心无住。三结归问意。


初中略明降心。亦约度生无度。而与前文逈异。谓前约菩萨。未得决定。是勉而行之。此约佛地。已得决定。是安而行之也。


详示降心。復有二义。一观相离相。二离相亦离。观相离相中。问虽同於解分。而所为不同。谓前为防疑。此为破见。葢当机历承开示。相似心空。未免欲立心空之见。观其答处。顿改前辙。其意以但自无心。则见色非干色。一切色是佛色矣。佛既不斥其非。未全非也。但恐其相似心空。未得决定。故以轮王三十二相。而勘验之。当机果是脚跟不稳。而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所谓依悕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別调中也。佛既不印其是。未全是耳。又恐其前无新证。退失故居。历览二际。自生艰险。故惟说偈以示离色离声。且授之以把稳生涯也。


离相亦离者。以上示离相。乃为遣取相之执。若更起离相之执。何异从冥入冥。故文中两诚莫作是念。葢恐其以盲引盲。致令一类发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成焦芽败种。堕一阐提。佛亦难救。所谓甯使着有如須弥山。不使着空如芥子许也。


略明住心中。亦以不住施福为言。然与前有异。以前文但显不住福多。启发修习之心。此中的指得忍菩萨。决定不受福德。有志决定者。亦知取法可尔。


详示住心中。亦有二义。一正报无住。二依报无住。正报无住者。谓如来内证不变之体。外现随缘之用。来去坐卧。一味随缘。故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知如来正报。尚不应住。降斯已还。岂应有所住乎。


次明依报无住者。谓界既可析。尘又可合。则尘界俱非实有。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而入理菩萨。宜应无所住矣。


又上文详示降心中。佛以一切诸见束为断常二见。二见不生。一切皆尽。是为决定降伏。此中乃以一切诸法。束为依正二报。二报不住。一切俱空。是为决定安住。


结归问意者。准前两番请问。皆以住心在前。降心在後。两番开示。皆以住心在後。降心在前。其意以妄心久炽。觉心乍兴。乍兴则力微。久炽则功着。功着则降不容缓。故在前。力微则住不宜速。故在後。


今当开示已竟。亦先结降心。後结住心。结降心者。以前两答降心。皆令度生无我。且言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恐谓说由心生。如来既说人有我等相。见。则是如来心中。先有我等相见。为防斯疑。故曰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乃至云。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以如来说我非我。是名为我。既所说尚惟是名。能说心中。岂先有我等相见。如谷答向。元无作者。此约决定无我以结。至云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等者。由前历示降心之法。今其应於一切降心法中。如是由知而见。由信而解。信解之後。渐次究竟。以至决定降伏。则并前所说降心之法。心中亦復不生。此约决定无法以结。然此心中我等相见。及於法相。俱属微细深惑。此既不有。尚有何妄。故此结归。应前云何降心问也。


结住心中。而言满无量僧祗世界宝施。不及持说此经者。以不得此经。不成无住行故。又恐谓受持无住易。演说无住难。故徵其云何为人演说。而示以不取於相。良以一切有为。总如梦事。眠时似有。寤时实无。况夫色阴如幻。无而忽有。受阴如泡。虗而无实。想阴如影。托外物现。行阴如露。乘夜气生。识阴如电。假明暂发。一一皆是无常。法法总归灭尽。作如是观。自然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此约决定无住。应前云何应住问也。


流通中。当机全身担荷。余众随分受益。三草二木。各得增长。故云皆大欢喜。谓喜其成佛有分。非常喜也。


信谓忍其教。受谓领其理。奉则遵教循理。行则自行化他。夫如是则慧水常流。法脉永通。尽尘劫而不滞。利万彚而无遗矣。


(理)也无知。谬承师印。向虽历参多席曾未得闻是经。既在持诵之余。用心研究。又於讲演之际。加意寻讨。将陈斯疏。尚冀资成。澄观补处之偈。妙契大圣之心。依经求偈。偈得经而词畅。藉偈通经。经因偈而义明。缘兹合释。用此济美。未善两论。不敢强同。仍以乍异旧说。恐泥先闻。故总以新眼名之。赐览者愿少留意。

 
归命本尊佛  演说微妙空  解空第一者   常随众圣贤


愿以大威神  佑我成斯疏   随喜并见闻  承此开新眼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悬示


京西山敕建香界寺传讲沙门通理谨述


将释此经。预建章门。夫杂华严饰。为诸经中王。贤首清凉。乃一家之祖。十门通经。万世标准。虽依法随人。开合不定。而忘言得意。会理无殊。故今解释此经。略变其式。而为六门。一翻译前後。二宣说时处。三教乘摄属。四因缘所为。五受持感通。六释题解文。


第一.翻译前後者。以经是佛说。文属梵言。翻梵成夏。必得其人。出译凭时。乃堪取信。此经前後翻译。阅有六师。


一姚秦鸠摩罗什译


姚秦。译经时也。後秦姚氏。建都长安。为別前秦符氏。故称姚秦。鸠摩罗什。译主名也。具云鸠摩罗什婆。此翻童寿。以童年有耆德故。(开元释教录云。一名鸠摩罗耆婆者。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什父鸠摩罗炎。母字耆婆。故兼取为名)。祖居印土。家世相国。其父以聪敏见称。避位出家。游学龟兹。龟兹王闻。以女逼而妻之。乃生於什。什处胎日。母增慧辩。如舍利弗处胎相类。什生。母即出家。得证初果。什年七岁。亦俱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九岁随母到罽宾。依名德法师槃头达多。习小乘经论。十二岁。其母携还。至月氏北山。有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此子当善守之。如过三十五不毀戒。度人不减毱多。若破戒者。止可为才明儁艺法师而已。又到沙勒国。见佛鉢。遂顶戴之。俄念鉢重。即不能胜。失声下之。母问其故。即以唯心之义答之。及还龟兹。名葢诸国。至於四围五明诸论。阴阳星算等术。莫不穷微尽奥。後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又从須利耶苏摩。咨禀大乘。乃知从前学小之非。於是传习大乘。广求要义。


有顷。什母预知龟兹运衰。辞往天竺。进证三果。临行谓什曰。方等深教。当阐秦都。但於自身。少有不利。奈何。什曰。菩萨之行。利物亡躯。果其大化得行。虽当鑪镬无恨。乃留住龟兹。止王新寺。後又到罽宾。为其师槃头达多。具说一乘妙义。达多感悟。反礼什为大乘师焉。自是道播西乾。声流东震。当此土前秦符坚。建元九年。异星现於西域分野。太史奏曰。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龟兹有罗什。襄阳有道安。得非此二人耶。於是先致道安。後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致什至西凉。光闻符坚为姚苌所弑。乃自据凉土。即三河王位。什亦留止。苌即位。亦闻师名。屡请。吕光不允。苌卒。子兴立。復请不允。光卒。子隆立。姚兴伐凉。请什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当弘始三年时也。


因见旧译经论。率多不与梵本相应。乃集沙门八百余人。新译经论九十八部。凡三百九十余卷。所译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什临灭。集众谓曰。自以闇昧。谬充翻译。若所传无谬。当使焚身之後。舌根不坏。後果如之。是知师舌。与如来广长舌相。等无有异。所以此经六译。而时所宗尚。皆弘秦本。今疏依之。(细寻什师行状。自古纪载不同。愚先注法华指掌。但据大成。今见译经图纪。及释教录所载。不惟与大成不符。即二书亦递相龃龉。至於金刚蒙引所载。益难考稽。是疏且约图纪教录斟酌去取。恐有未妥。故述此以俟博览者教之)。

 

二元魏菩提留支译


後魏元氏。初都恒安。南迁洛阳。後迁邺。凡十三帝。一百五十五年。为別前魏曹氏。故称元魏。菩提留支。此云觉希。北印土人也。徧通三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以魏永平之岁。至止洛京。宣武下敕。殷勤敬劳。处之永甯大寺。供待甚丰。七百梵僧。並皆周给。敕留支为译匠。创翻十地论。厥初命章。宣武亲自笔受。然後方付沙门僧辩等。讫尽论文。佛法隆盛。英俊蔚然。相从传授。孜孜如也。自是翻译不辍。至永熈三年。洛京迁於漳邺。留支亦至邺翻译。前後近三十年。始从洛阳宣武帝永平元年。终至邺都孝靖帝天平二年。所出经论。共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七卷。所译此经。名同秦本。经有五种不同。一起问不同。以魏本有四问。一问云何发心。二问应云何住。三问云何修行。四问云何降心。秦本则合问发於问住。该问修於问降。葢以能住便能发。能降乃能修故。二有无不同。以魏本於後半卷内。有尔时慧命須菩提。乃至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一段。秦本原无。乃後人依襄阳石刻补入。葢什师译漏也。三答问不同。以秦本後半卷内。有佛问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而須菩提答以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至魏本则答以不以相见。葢留师秪知随顺前文。不知空生前後见异。虽後之四译皆尔。而本疏以秦本为是。四详略不同。此有二处。一魏本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乃至云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共有八句。秦本唯取前四句。以八句中前四句反显。後四句正明。余四译皆仿魏本。什师以反显足明。故略後义。二秦本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唯有六喻。魏本则有九喻。余之四本。亦仿魏译。什师以六喻虽略。约义可摄诸法。九喻虽详。约义亦不出此。且四句难收。故不尽取。五立分不立分不同。以魏本分此经为十二分。前後五译皆不立分。今秦本三十二分。乃梁昭明立。此五之外。仍有小异者。义则大同。不具述。

 

三陈朝真谛译


陈氏莅朝。都建业。始自武帝永定元年。终至後主祯明三年。凡五主。共三十三年。译经缁素三人。真谛其一焉。梵名波罗末陀。本西印土优禅尼国人。婆罗门种。姓颇罗堕。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羣藏广部。罔不厝怀。志在弘通。随方利物。於梁武帝太清二年届都邑。武帝面伸礼敬。安置於宝云殿。自是传翻经教。不羡奏时。更出新文。有逾齐日。无何梁季崩乱。所怀不果。虽復翻译。栖遑靡托。逮陈武帝永定二年。乃还返豫章。又上临川晋安诸郡。虽传经论。道缺情离。遂欲泛舶往楞伽修国。道俗虔请。结誓留之。权停南越。至文帝天嘉四年。杨都建元寺。僧宗法淮僧忍等。远浮江表。亲承访问。谛欣其来意。为翻摄大乘等论。首尾两载。又至梁安郡。欲返西国。为太守王万賖所请。暂留海隅。後以泛舶西引。遇风瓢还广州。适逢刺史欧阳穆公頠。延住制止寺。请翻新文。谛顾此业缘西还无指。乃对沙门慧恺等。翻广义法门经。及唯识论等。後穆公薨。世子纥重为檀越。相续翻译。按谛於梁代所出经论总十一部。梁末入陈。復出三十八部。其所译此经。名亦同於秦本。经有四种不同。一起问不同。以秦本唯二问。一问云何应住。二问云何降心。陈本则有三问。一问发菩提心行菩萨乘云何应住。二问云何修行。三问云何发起菩萨心。淮余本皆末问降心。或真谛误释降心为发心耳。二有无不同。此有二处。一秦本前半卷内。於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下。別无徵释之文。陈本则加何以故。世尊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故说般若波罗蜜三句。魏本唯有前二句。余本全无。疑是衍文。二同魏本。此有无不同也。第三答问不同。此亦二处。一同魏本。二者秦本於若以色见我之偈後。直接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一段。中无別文。陈本则加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相得菩提不。乃至云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一段。葢如来前说色见声求不得。恐执此又堕断见。故急埽之云。汝若作是念等。疑是真谛不论此义。强为联合。置此一段。仍依什译为是。第四详略不同。亦同魏本。此外小异大同。不悉。

 

四隋朝笈多译


隋国号。杨氏御极之称也。始於文帝。终於炀帝。二主共三十七年。文帝姓杨名坚。弘农华阴县人。其父杨忠。仕北周有功。封隋国公。忠卒。坚袭爵。後继周即位。建都长安。国号大隋。故称隋朝。笈多略称也。具云达摩笈多。此翻法密。南天竺罗囉国人。刹帝利种。姓虎氏。年二十三岁。往中天竺耳出城黄华色伽蓝出家。二十五岁。方受具戒。受具之後。徧历西域大小乘国。广见博闻。艺业内充。後於迦臂施国。遇北路商人。闻说大支那国。三宝兴盛。遂结契来游。跋涉积年。更历诸国。随所至处。不断讲说。於开皇十年。来届瓜州。初契同徒。或留或没。独顾单影。悲喜交集。寻蒙帝旨。延入京师。处之名寺。供给丰沃。初与崛多共参备译。迨仁寿之末。崛多以缘他事。流摈东越。自是专主传译。及焬帝定鼎东都。敬重弥隆。敕於洛水南濵上林园内。置翻经舘。始从大业初年。终於大业末岁。译大方等善住意等经。金刚般若等论。共九部计四十六卷。並文义澄洁。华质显畅。今详释教录。九部内无此经名。唯彦琮笈多传云。初笈多翻金刚断割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及普乐经十五卷。未及练覆。值伪郑沦废。不暇重修。据此乃是後人搜访传流。因断割过质。故以能断易之。目曰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译对梵文。语多倒词。意虽不乖佛旨。习乃有背时机。句且难寻。义应莫晓。葢即彦琮所谓未及练覆。不暇重修之故。然以余本求之。亦皆小异大同。存之在藏。为备参考。倘余本有疑未决。亦可取之旁通。厥功不泯。略此述成。

 

五唐玄奘法师译


大唐李氏。都长安。自高祖武德元年。至开元十八年。兼天后代。凡一百一十三载。译经缁素。三十七人。唯玄奘为最。玄奘本名褘。俗姓陈氏。陈留人也。汉太邱长陈仲弓之後。曾祖钦。後魏上党太守。祖康。北齐国子博士。食邑周南。子孙因家。又为缑氏县人也。父惠。英洁有雅操。隋大业中。拜江陵令。解缨而返。有四男。奘最小。其次兄长捷。先出家。住东都净土寺。以奘少罹穷酷。携以奖之。十一岁得度出家。其後隋氏失御。天下沸腾。昆季相携。届於京邑。住庄严寺。洎唐武德元年。国基草创。兵甲尚兴。京城未有讲肆。又从兄入蜀。历席听讲。年满二十。即於成都受具。自後徧参诸方。咸罄其旨。乃自惟曰。余周流吴蜀。爰逮赵魏。未及周秦。遇有讲筵。率皆登践。虽已布之言。蕴积胸襟。而未吐之词。解籤无地。若不轻生狥命。誓往华胥。焉能具觌成言。用通神解。於是於贞观三年。奋志西征。远历多国。诚重劳轻。履险若夷。既达印土。无倦谘筹。师承戒贤。论制恶见。印土学人。咸仰盛德。讨论一十七周。游览百有余国。当此土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还届京师。见帝於洛阳宫。谈叙真俗。无爽帝旨。帝曰。自师行後。朕奉为穆太后。於西京造弘福寺。将来梵本。可就翻译。既承明命。遂返西京。广集硕学名德沙门灵润等五十余人。即於是年五月。开演梵文。翻译大菩萨藏等经论。自是翻译无辍。讫於麟德元年。总出大小乘经律论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所译此经。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与秦本起问相似。一问云何应住。二问云何修行。三问云何摄心。葢摄之与降。皆治伏义。但多中閒一问。又秦本唯说四相。此说八想。谓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葢相即所想。但四八开合稍异。又秦本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而此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即是无生法性增语。即是永断道路增语。即是毕竟不生增语。其与秦本答问不同。亦同魏本。而色见声求偈亦八句。偈後加文。亦与陈本小异。後偈九喻。亦同魏本。余皆大同秦本。但浮演之文过多。似未若什本直捷。令人乐读耳。

 

六唐义净法师译


义净齐州人。俗姓张。字文明。龆龀之年。辞亲出家。徧询名匠。广探羣籍。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有志西游。未能谐愿。暨登具之後。誓期必往。於是於咸享二年。三十有七岁。初结同志。数满十人。洎乎泛舶。余皆退罢。唯净坚心。奋志孤行。备历艰险。渐达印土。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遇王臣。咸蒙礼重。鹫峯鷄足鹿苑祇园佛境灵迹。皆亲瞻仰。憩那烂陀。礼菩提树。凡所游历。三十余国。往来问道。出二十年。於天后证圣之元。乙未仲夏。还至河洛。将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并金刚座真容一铺。舍利三百粒。天后敬法重人。亲迎於上东门外。洛阳缁素。备设幢幡。兼陈皷乐。在前导引。敕於佛授记寺安置所将梵本。并令翻译。初共于阗三藏实义难陀译华严经。久视已後。方自翻译。权舆於天后久视元年庚子。投笔於睿宗景云二年辛亥。历福先寺.西明寺.荐福寺等处。总出经律论五十六部。凡二百三十卷。所译此经。名同奘本。起问处亦同。其与秦本不同者。秦本於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下。別有请名奉持一段。魏陈隋奘四本。大略皆同。此本则直接说法无说。尘界非界。现相非相等文。而乃将请名奉持。移於闻经悲泣。歎昔未闻之下。其意葢以说经未久。不合突然请名。必是空生自歎。从昔未闻是经。因知非常。故尔请问。虽似有理。但与五译相违。恐是臆见。非佛本旨。又秦本於色见声求偈後。恐其立断灭见。故诫以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以若作是念。恐令发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承上接下。似为得理。而魏陈隋奘四本。虽各添余文。亦大同小异。至此本则直问发趣菩萨乘者。其所有法。是断灭不。既与什译不符。视余本亦似有缺。其余文义大同奘本。而删去浮词。尤得什师之妙。翻译前後竟。


第二.宣说时处者。以如来法不浪施。因机而说。机有生熟。说有前後。是故一代圣教。说分三时。

 

第一日出先照时


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名为直显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转同成別。譬如日出。先照須弥山等诸大高山。其所说经。即是华严.梵网等也。

 

第二日昇转照时


先总後別。


总者此转照。时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依本起末法轮。名为方便教。令彼三乘人等。转三成一。譬如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別者。於此一时中。復分三转。谓初转.中转.後转也。


初转时者。谓佛初於鹿苑。为钝根下类众生转小乘法轮。名为隐实教。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譬如日昇。转照黑山。其所说经。即是提胃.阿含等也。中转时者。谓佛次於中时。为中根一类众生。转三乘法轮。名为引摄教。令彼二乘人等。转小成大。譬如日昇。次照高原。其所说经。即是深密.方广等也。後转时者。谓佛次於後时。为利根上类众生。转大乘法轮。名为融通教。令彼权教三乘。转权成实。譬如日昇。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其所说经。即是妙智.般若等也。

 

第三日没还照时


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为开会教。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譬如日没还照高山。其所说经。即是法华.涅槃等也。


然此经既属般若。应在後转时说。但般若有八部。谓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胜天王。文殊问。金刚。唐译为六百卷。四处十六会说。一王舍城鹫峯山七会(山中四会。山顶三会)。二舍卫国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此经则第二处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单部別行。世所共见。文出大部。或有未知。故此分別。令悉源委。余部別行。亦准此知。唯仁王般若一部。不在其数。然时处既已分明。而宣说的出金口。凭兹翻译。尤为可信。


第三.教乘摄属者。此復有二。一辨教。二分乘。辨教者。谓西域东夏。弘阐之流。於一代圣教。或合为一教。或开为二三。再开之而至四五。人兼缁素。凡有一十八家。甲顺乙违。难尽他宗。事精理备。无越贤首。因依贤宗诸祖。略述五教。


一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別。以其拣邪正。辨圣凡。明因果。分欣厌。然其所说法数。惟七十五。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说法空。少不明显。唯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


三终教。亦名实教。谓明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尽大乘说。故无诤论。


四一乘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於一地。楞伽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等。既不同前渐次修行。亦不同後圆融具德。故立名顿。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缘起。妄想。成)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诃教劝离。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等。別为一类离念机故。亦为对治空有俱存。三种着相人故。


五圆教。统该前四。圆满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故名为圆。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摄法界。


今此经者。正属始教。以般若一往属空宗故。兼属终顿。如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既无有高下。则一切众生。悉当成佛。即终教义。又云。离一切相即名为佛。既离相即佛。则不依地位渐次而说。即顿教义。若以一音说法。随类各解。亦通於圆。如云。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是也。


分乘者。谓教义有浅有深。被机有胜有劣。微细分之。品类实繁。大略收录。乘行有三。一声闻乘。依四谛法。殷懃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羊车。二辟支乘。依因缘法。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如鹿车。三大乘。对上二小乘为言。亦名菩萨乘。依六度法。勤修精进。求一切智等。利益天人。度脱一切。如牛车。


然有权有实。若住相之行因果历別。则名为权。若无住之修。因果该彻。则名为实。


此经属菩萨乘。实一分摄。以空生两番请问。俱为发菩提心者起见。且经中始终具示降心离相。住心无住义故。


又三乘之外。前加人天。後足佛乘。名为五乘。言人天乘者。依戒善禅定之法。求下界五欲。及上界净妙之乐。如最小之车(法华经火宅喻云。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虗妄。葢譬人天也)。言佛乘者。依万行因华。严一乘道果。如大白牛车。


此经属佛乘摄。如文云。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檀含万行)。又云。此经为发最上乘者说故。若以此摄彼。虽人天不遗。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余可准思。教乘摄属竟。


第四.因缘所为者。谓教深乘广。足发深省。再辨因缘。以资胜解。然因缘有二。一总二別。总谓。如来一代圣教。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所谓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故。別则別就当经。略为十种因缘。


第一为示降心住心法故。良以觉心妄心势如汉贼。妄心不降而觉心难住。觉心不住而妄心难降。是故觉心要住。妄心須降。为此双示。一得两成。如世尊食时入城。乞已还处。正示不住一法。而觉心常住。食讫收缘。洗足敷坐。正示不起一念。而妄心自降。第以如来境界。初心莫拟。为此说经。令其言荐。


第二为破我执法执障故。良以我法二执。凡小病源。凡夫依之而起烦恼。小乘因之而成所知。轮转生死。碍正知见。如梦如醉。不自觉知。佛为破此。因说是经。如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是语类。皆为破我执也。又云。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如是语类。皆为破法执也。


第三为断现行种子疑故。良以一翳在眼。乱华起空。片疑介心。万妄驰性。约已起当起。而障现未之胜解。或疑理疑事。竟成烦恼之根本。无智自解。唯佛能释。故说此经。通为遮断。如经中当机有问。如来为答者。皆为断现行之疑。如来反徵。於意云何等。皆为断种子之疑。又在当时。皆为现行。谓佛智鑑机。知其已起故。望後世总名种子。谓假彼空生。利及将来故。


第四为转重业轻业报故。良以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惟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然忏悔之力。此经最大。故尔宣说。令知受持。如经云。若有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菩提。据此则是转当来重报。而以现前轻报抵之。至於转轻全消。经虽无文。义则必然。以重业既轻受。轻业应不受故。


第五为显行解必相应故。良以超凡入圣。以信解为入门。从因至果。缘修证取实效。是故有解无行。必堕狂慧。有行无解。定落有为。故此经於信解之後。当机重问住降。葢自觉信解虽成。习气难除。对境起念。住降莫致。而如来答降心仍约度生无度等。答住心仍约不住施福等言者。乃欲其渐次修习。务令行与解相应耳。


第六为显空有无碍义故。良以真空不空。妙有不有。由不达真空义故。二乘逃形於界外。由不达妙有义故。凡外沉迹於域中。各住一边。俱违中道。为此说经。显无碍义。如经云。如来所得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虗。乃至云。所言一切法者(总该空有)。即非一切法(谓说空不空。说有不有故)。是名一切法(谓说空不空为真空。说有不有为妙有。故无妨假立名字。说为一切法)。如是语类。皆为显空有无碍义也。


第七为救知见立知弊故。楞严云。知见立知。成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是知金屑虽贵。落眼成尘。因明立所。万法从生。依妄生妄。积迷成迷。不唯无功。反成大过。为救此弊。因说是经。如经云。如来有肉眼不等。乃至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佛知佛见。尚不应立。况夫未到佛地。日灯隙明者哉。


第八为遣即相离相见故。言即相观佛。固为常见。离相观佛。尤堕断灭。均为不见佛性。终成凡外种族。今说此经。为令双遣。如经云。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等。遣即相见也。又云。須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等。遣离相见也。


第九为破依正二报相故。夫受报以根身为正。器界为依。根身乃四大假和。器界以众微积聚。总属缘生。皆为幻妄。众生不知。认为实有。执我执法而轮转於中。保之守之而莫由出离。为破此相。因说是经。如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等。是知如来应身。尚自无实。况夫众生色身。岂当有据。又云。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乃至云。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等。此则世界总相。尚非实有。况夫随业所感別相。势若灯轮。甯可坚执。


第十总示我法二空观故。言总示者。以前之九种。展转生起。以此经两番请问。皆为降心住心。故有第一。住降之要。首在破执。故有第二。执欲破而疑惑潜生。故有第三。信未立而业报卒至。故有第四。业报既转。正解斯成。行与解违。终难契入。故有第五。欲契真空。不外妙有。故有第六。空有无碍。任运修行。历位渐证。中途多滞。故有第七。不滞中途。攀仰妙果。即相离相。均非实证。故有第八。纵获实证。证亦不住。现身而不住身相。令众生知根身唯妄。摄界而不住界相。令众生悟器界非真。故有第九。如是九种別义。递互相资。门门可入。皆为方便。设於是中。惧不速成者。总以二空观门济之。无弗克理。


如经云。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此示我空境也。


又云。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此示法空境也。


又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此示能观智也。


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示以智对境。理易显而观易成也。此经正属空宗。且约二空言之。密示俱空。非显了说。如我法才言即非。又云。是名。以即非即是二空。是名则空亦不立非俱空乎。灌顶直解云。始教中空宗。亦是密说顿门。此之谓也。如是十种因缘。前九为別。随机各入故。後一为总。总能成彼故。总別合论。又统为一大事因缘。细寻於此。不待披文而胜解成矣。因缘所为竟。


第五.受持感通者。因缘既深。教起亦大。未知受持读诵。有何感通。故授此门。以为有志修行者劝。然感应灵迹。莫可殚述。今依灌顶直解。择其驯雅者录之。直解云。受持者。僧如法藏。闻仙乐而往乐邦。尼如净真。覩宝莲而生上品。


(法藏。隋时僧。居郦州宝室寺。写金刚经百卷。寿至九十九岁。临终陞座。说偈別众。空中弥陀佛现。仙乐幢旛。引往西方)。


(○净真。唐时尼。居长安积善寺。诵金刚经十万徧。语弟子曰。是五月内。十度见佛。两度见宝莲华。吾已生上品矣。遂逝)。


男如孙老翁。坐石不饥。女如吴道媪。龛身长髮。


(唐政和中。真州石匠孙翁日持此经三卷。後同二十余人。入山凿石。山忽崩。尽丧其中。经二十年。郎凿到此。见翁端坐石窟。语曰。始因食一酥饼。至今不饥不渴。还家取经视之。上有一孔。恰如饼状)。


(○现果录云。媪吴氏。济寗人。随夫唐某至松江。年四十三。长斋持经六载。四十九时。忽告人曰。吾将逝矣。经云。金刚不坏身。可留身三年。验之。乃说偈曰。风卷云雾散。明月碧团圆。了然无罣碍。池内现金莲。没後龛身。三年启视。果不坏。顶髮长一寸。提督梁公。遂为漆身。建庵供奉。额曰坐化)。


恶如任氏脱劒树之苦。赵妻解蟹山之冤。


(唐龙朔中。任五娘暴死月余。托梦弟妹曰。我好食肉。杀害禽畜。活鱼作鱠。今受刀山剑树地狱之苦。可将我遗下户资。求净土寺宝献大师。写金刚经七卷。即脱身上七刀之苦。弟妹依嘱。圆时。復梦来谢)。


(○赵妻者。泗州赵璧妻李氏也。氏亡。璧及第归。梦氏来语曰。奴在生。每於蟹出之时。买作醉蟹。恣意食噉。今堕蟹山地狱。羣蟹钳咬。昼夜难当。乞将房奁变卖。为奴写经流通。乃可救拔。璧如其言。完夕。梦妻谢曰。承斯脱苦生天矣)。


畜如螺蛳送经。蟒蛇听法。


(唐王待制。船至汉江。风浪击作。遂将平昔所持经本投中。遂得风息浪静。後至镇江。见舟尾百步许。有物似球状。使渔者取之。乃无数螺蛳。团成一球。剖之。外湿内乾。视中即向所投经也)。


(○唐武德间。陈昭江陵人。长斋诵经。时有大蟒来听。经毕即退。邻人力昌。疑而杀之。暴卒。托梦於妻曰。蟒愿听经百卷。可以昇腾。只少七卷。被杀不甘。恳为写经七卷。诚[言*奉]七徧。彼得生天。乃放舍此事矣。妻如其言。子遂出家。名为僧护。大兴佛法)。


又若自持则箭不能伤。教诵则鬼不能缚。


(唐富阳徐玘。为府吏。一夜贼劫其家。綑玘在箭垛上。射之不着。问有何术。玘曰。每日五更。持金刚经三卷。方入公门。曾无间断。別无他术。贼闻释放。並回心出家)。


(○唐王陀。染瘴疾。发心每日念金刚经五卷。一日。见二鬼曰。王令追汝。且止念经。陀闻之。念经益虔。鬼莫近。少顷又见一鬼报曰。念经善人。王令权放。自是昼夜受持。寿延九旬)。


施舍则起死回生。随喜则脱畜还人。


(宋绍兴间。宋承信。秀州华亭县人。患翻胃病。百药无效。一夜梦梵僧谓曰。汝施金刚经千卷。病苦可除。信寤。即捐资行施。其病渐瘥)。


(○宋苏州朱进士。游虎邱寺。值佛印禅师讲一切有为法四句偈。闻之甚喜。次午睡去。梦二吏引五人同行。朱亦随後。到一家厨房。桶内有汤。五人俱饮。朱思经偈。渴亦欲饮。吏呵曰。听佛法人。不可饮此。乃惊觉。访之彼家。厨养六犬。内一死者。朱遂弃业持经。寿八十九。八月十五日立化。临终偈曰。八十九年朱翁。两手劈破虗空。脚下踏着白云。立化菩提树东)。


如斯感应。备在本传。普劝来学。幸勿自轻。况此经犹如佛母。譬同金刚。信愿熏修。定成智种。受持感通竟。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金刚经会解了义 下一篇金刚经郢说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