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华部疏

TOP

法华经句解(七)
2014-01-06 15:01:04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289次 评论:0

妙法莲华经句解卷第七


钱塘广照沙门 释 闻达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前品发明五种法师弘经功德不可称量但闻是经未见其人今举不轻已往世时忍辱不倦力行斯道得成正觉应验之事以印前法令生深信於浊恶世竭力流通。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亦名大势至义如序品佛所以告大势至者浊世弘经最为难事自非得大忍辱至有势力方能行之故语此菩萨也。


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


如上四众持法华者。


若有恶口骂詈毀谤。


恶口骂詈持经之人。


获大罪报如前所说。


即譬喻品说谤经者得诸罪报。


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


持经之人所获功德如前法师功德品说。


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佛告势至过去久远无量劫前。


有佛名威音王。


佛为法王名声远布威震十方故立是号。


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序品解。


劫名离衰。


时世好故离诸哀恼。


国名大成。


礼乐刑政无所不备故曰大成。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


天人修罗听法之机。


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


声闻小机厌苦求乐与四谛法是所相应故为说也。


度生老病死。


度脱世间四种苦相。


究竟涅槃。


究竟成就偏空寂灭。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


缘觉之机观缘入道与十二缘生灭法相是所相应故为说也。


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之机志求佛道因於无上正等正觉。


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


与六度法是所相应故说菩萨波罗蜜法令得成就佛之智慧。


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


彼佛应身寿量如是。


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


以一阎浮抹为微尘喻於正法住世之数。


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


以四天下抹为微尘喻於像法住世之数。


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後灭度。


四十万亿恒河沙劫数住世说法度众生已後入涅槃。


正法像法灭尽之後。


如上一阎浮提四天微尘劫数法灭之後。


於此国土。


即大成国。


復有佛出亦号威音王。


与前初佛名号无异。


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序品解。


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名威音王。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


身入灭已。


正法灭後。


正法劫数亦已灭尽。


於像法中。


味法稍薄机缘渐稀大略相像正法之时名曰像法。


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


法久人微实行者少增上修行未得谓得傲慢人者此时得势。


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像法之中为比丘身行菩萨行名常不轻。


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


徵起名字欲举往缘。


是比丘凡有所见。


凡一切时有所遇见。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像法四众。


皆悉礼拜赞歎。


见人设礼发言称歎。


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


口作是言我於汝等深生恭敬不敢輙生轻慢之心。


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


由汝皆行菩萨之道。


当得作佛。


道是佛因佛即道果行菩萨道必当作佛。


而是比丘。


常不轻者。


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


不专读经及与礼拜。


乃至远见四众亦復故往礼拜赞歎。


远有所见四众之时亦復故意前往礼拜赞歎其人在远尚尔近则可知。


而作是言我不敢轻於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遇有所见即作是言。


四众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


中有嗔恚心染世缘不清净者。


恶口骂詈。


彼以习俗反骂正人。


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


言是愚人自何而来。


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


是述不轻口中之语。


我等不用如是虗妄授记。


世人意谓果佛方能与他记莂此愚比丘云何记人显是虗言我等不用。


如此经历多年。


见人之时常作是言汝当作佛。


常被骂詈不生嗔恚。


常被众人之所骂詈未甞生於嗔恚之心。


常作是言汝当作佛。


虽遭骂詈不易初心。


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


众人恶见常如是说故以杖木而打掷也。


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


遭打远避犹且高声。


我不敢轻於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临危不变真丈夫也。


以其常作是语故。


以是比丘常作是语。


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彼时上慢四众之人。


号之为常不轻。


号此比丘名常不轻。


是比丘临欲终时。


比丘世寿临终之时。


於虗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


由其平昔观法性空能行难事故临终时闻空中声佛所说法。


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


经文虽多以道力故悉能持之。


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


由能忍辱持经之故得如前品六根清净。


得是六根清净已。


净六根已遂乃不死。


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


重增如上世寿之数。


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復广为人说是妙经。


於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即是威王像法四众。


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


为常不轻作名字者。


见其得大神通力。


空中闻法悉能受持神通力也。


乐说辩力。


广为人说乐说辩也。


大善寂力。


闻骂不嗔被打不怒大善寂也。


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


见殊胜故闻说生信心中敬伏随顺教化。


是菩萨。


即常不轻。


復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復化众多令住佛道。


命终之後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


舍前身已生报復值二千亿数日月灯明。


於其法中。


於日月灯佛法之中。


说是法华经。


常为人说是法华经。


以是因缘復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


日月灯後復值如上自在灯王。


於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


内净其心。


为诸四众。


外行化导。


说此经典故。


因说如是法华经故。


得是常眼清净。


父母所生清净。


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


六根一时悉得清净。


於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


见处不明心多怖畏六根既净达法渊微遇缘即说何畏之有。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


即二万亿威音王二千亿日月灯明二千亿云自在灯王。


恭敬尊重赞歎种诸善根。


於诸佛所深心奉事植众善根。


於後復值千万亿佛。


云自在灯王之後值千万亿数无量诸佛。


亦於诸佛法中说是经典。


始终业此妙法华经。


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六根功德庄严成就後当作佛。


得大势於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


彼威音王时常不轻菩萨即今我身释迦佛是。


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


宿若不持此法华经。


为他人说者。


为众说者。


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则不能得阿耨菩提。


我於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读诵说所以疾成。


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威音王时像法四众。


以嗔恚意轻贱我故。


恶口骂詈及以打掷是轻贱相。


二百亿劫。


经如许时。


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


以轻僧故而不信法以慢法故而不敬佛以是业缘二百亿劫不遇三宝。


千劫於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毀打之报。


毕是罪已。


地狱罪毕。


復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宿曾闻罪毕復遇。


得大势於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


彼时侮慢不轻菩萨增上慢者。


今此会中。


今此灵山法华会中。


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


跋陀婆罗此云善守五百菩萨略举一名。


师子月等五百比丘。


师子月者义约威如师子智若月光等五百人。


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


尼思佛者是梵语未详何义等余五百。


皆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如上菩萨比丘及优婆塞千五百人皆於菩提得不退转即是彼时增上慢者。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轻弘经今登妙觉余从化者皆得菩提至於上慢亦预圣流。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


是故此会诸大菩萨。


於如来灭後。


於佛世尊灭度之後。


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如前品中五种法师。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过去有佛号威音王神智无量将导一切。


过去世尊威音王佛神通智慧皆悉无量将带引导一切众生。


天人龙神所共供养。


八部之众咸共敬仰。


是佛灭後法欲尽时。


威音灭後像法之时。


有一菩萨名常不轻。


因多可故被诸四众呼为不轻。


时诸四众计着於法。


僧尼士女执着法相。


不轻菩萨往到其所。


到彼四众着法者所。


而语之言我不轻汝汝等行道皆当作佛。


然我所以不轻汝者由汝行道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轻毀骂詈。


诸人不信所以骂之。


不轻菩萨能忍受之。


不轻悉能安然忍受。


其罪毕已。


菩萨本是善心教化为有何罪般若经云若有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由持经故即以轻贱便除业报。


临命终时得闻此经六根清净。


临终之时闻空中说此法华经得六根净。


神通力故增益寿命。


以神通力重增寿命。


復为诸人广说是经。


復为众说是法华经。


诸着法众。


执着法相诸四众等。


皆蒙菩萨教化成就令住佛道。


皆蒙不轻之所教化成就智慧住於佛道。


不轻命终值无数佛。


即日月灯云自在灯王佛等。


说是经故得无量福。


由说经故感得多福。


渐具功德疾成佛道。


渐渐具足菩萨功德疾得成就无上佛道。


彼时不轻则我身是。


今释迦是。


时四部众着法之者。


如跋陀婆罗等。


闻不轻言汝当作佛。


彼本无心不轻力勉名为强毒与之结缘下大乘种。


以是因缘值无数佛。


以是闻法因缘之故得值无数万亿诸佛。


此会菩萨五百之众并及四部清信士女。


即师子月尼思佛等。


今於我前听法者是。


今释迦前听法华者。


我於前世劝是诸人。


即上诸人。


听受斯经第一之法。


於诸经中此经最上故云第一。


开示教人令住涅槃。


开说显示教化诸人令得住於大般涅槃。


世世受持如是经典。


我当世世持此经典。


亿亿万劫至不可议时乃得闻是法华经。


以亿亿万而为一劫至於思议所不能得直待众生缘熟之时乃得闻是微妙之经言难得遇不可轻也。


亿亿万劫至不可议诸佛世尊时说是经。


言佛出世说是法华亦自难得如今释迦四十年後方始说之。


是故行者於佛灭後闻如是经勿生疑惑。


疑则成障故劝勿疑。


应当一心广说此经。


应当摄念常一其心广为人说。


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则得世世常值诸佛速成无上佛果菩提。

 

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微妙等数地涌菩萨闻释迦佛开显寿量本地风光如是久远又闻分別法师功德不轻弘经今成正觉是以同声合掌白佛愿於灭後弘传是经世尊所以於大众中现起神通证明护念诸分身佛亦復如是放光现相为作证明故曰如来神力品也。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


即下方空中诸菩萨。


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


众皆一心合掌白佛。


世尊我等於佛灭後。


於此娑婆佛灭度後。


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


应是释迦分身之处当於後广说是经。


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


所以尔者不独为他兼亦为己欲得明此真常妙经清净大法。


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为法如是。


尔时世尊於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


菩萨数也。


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


此诸菩萨皆是此方娑婆世界释迦弟子旧住之人。


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四众弟子。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众前。


於诸八部大众之前。


现大神力。


如下所明大神变力。


出广长舌上至梵世。


舌相长广横徧三千竪至梵世妄语之者舌则卷缩出此舌相令众得见以表真实发信解心。


一切毛孔放於无量无数色光。


毛孔放於无数色光表佛圆证法智慧眼。


皆悉徧照十方世界。


表佛大慈等照一切。


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復如是。


十方世界分身释迦坐宝树下师子座者亦如此现。


出广长舌放无量光。


如前世尊咸出舌相俱至梵天身毛孔中放无数光。


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


诸佛神力百千劫事不离刹那一时普徧。


然後还摄舌相一时謦欬俱共弹指。


是诸世尊现瑞之後收摄舌相还復如初謦欬觉悟弹指赞善一时俱作无差別者以显其同佛所以出为说是事而十方界分身诸佛亦復赞善。


是二音声。


是释迦佛及诸分身謦欬弹指二种音声。


徧至十方诸佛世界。


声徧十方诸佛国土悉皆震响。


地皆六种震动。


十方世界所有大地皆震动者表破无明转障成德六动之相如序品中。


其中众生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八部之名如序品解。


以佛神力故。


以佛世尊神变之力。


皆见此娑婆世界。


十方众生皆见此土。


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


因佛光故所以得见。


及见释迦牟尼佛共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坐师子座。


分身诸佛列在八方所以先见自外之内次见释迦及与多宝。


又见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摩诃萨。


亦是得见此会之众。


及诸四众。


僧尼士女。


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


悉见凡圣恭敬围绕。


既见是已。


见光见相见佛菩萨及四众已。


皆大欢喜得未曾有。


见希有事故大欢喜。


即时诸天於虗空中高声唱言。


空中诸天唱告诸方大众见者。


过此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


从遥见处过尔许刹。


有国名娑婆。


指此堪忍。


是中有佛名释迦牟尼。


指释迦尊。


今为诸菩萨摩诃萨。


为此大众。


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妙等十二字即是法华广题目也。


汝等当深心随喜。


天劝大众令发深心随喜妙法。


亦当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


又劝加敬释迦世尊。


彼诸众生闻虗空中声已。


彼十方界其中众生闻虗空中诸天告已。


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


众皆合掌向此娑婆作如是言。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释迦牟尼佛。


因闻生信称持佛名。


以种种华香璎珞幡盖。


设诸供事。


及诸严身之具珍宝妙物。


谓以珍宝庄严身者。


皆共遥散娑婆世界。


因佛光明得远瞻见故以华等遥散此方。


所散诸物从十方来譬如云集变成宝帐。


物多之故如云而聚化作宝帐。


徧覆此间诸佛之上。


徧释迦佛及诸分身宝座之上。


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


於事易解若表法者十法界心同一实性如理通达故云无碍。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


即下方来诸菩萨也。


诸佛神力如是。


即上所现神变之相。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瑞相无边思议叵及。


若我以是神力。


以上所现威神之力。


於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经尔许时。


为嘱累故。


为欲付嘱如是妙经累於灭後四众之故。


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


功德甚深说不可尽。


以要言之。


以其要者而试言之。


如来一切所有之法。


所谓渐顿偏圆三乘一乘十二分教。


如来一切自在神力。


生灭去来方便示现随心自在神通力。


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秘密要妙诸法之藏四十年後时乃说之尔前未发名为秘藏。


如来一切甚深之事。


所谓久近本迹二门尘点劫事一切众生无能知者故曰甚深。


皆於此经宣示显说。


在昔未谈名秘密藏今日乃为显然而说即显露也。


是故汝等於如来灭後应当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令传法也。


如说修行。


令起行也。


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


谓若有人读说修行。


若经卷所住之处。


随有是经所在之处。


若於园中。


园苑之中。


若於林中。


丛林之下。


若於树下。


独树之下。


若於僧坊。


僧所住处名修道坊。


若白衣舍。


俗士之家。


若在殿堂。


僧坊殿宇。


若山谷旷野。


若在山谷及旷野中。


是中皆应起塔供养。


是诸处中皆应建塔。


所以者何。


何故劝令起塔供养。


当知是处即是道场。


当知世间有是经处即为有佛。


诸佛於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是如来成道处也。


诸佛於此转于法轮。


此之一字即指当经佛依此法转于法轮。


诸佛於此而般涅槃。


诸佛亦以此经典故证大涅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


诸佛慈悲乃救世者住於神通大福德藏。


为悦众生故现无量神力。


为令众生见之欢悦故现如是无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身放无数光。


现此等相即神通也。


为求佛道者现此希有事。


为诸求学佛道之者现此神通希有之事。


诸佛謦欬声及弹指之声周闻十方国。


謦欬弹指是二音声十方国土周徧咸闻。


地皆六种动。


因现通故所以大地六种震动。


以佛灭度後能持是经故。


因诸菩萨於佛灭後发誓弘经。


诸佛皆欢喜现无量神力。


一时謦欬同发善音俱共弹指明赞其德。


嘱累是经故赞美受持者。


为欲嘱累是法华故发言赞美能受持者。


於无量劫中犹故不能尽。


纵经尘劫赞不能尽。


是人之功德无边无有穷。


是持经人所得功德无有边际亦无穷尽。


如十方虗空不可得边际。


虗空无边持经功德亦復如是。


能持是经者则为已见我。


此经所明是佛法性见佛性者则见佛身。


亦见多宝佛及诸分身者。


见本性时即见多宝见差別性即分身佛。


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


得见佛性念念进修期成佛道即众菩萨。


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


释迦出世为说是经多宝出现为说是经分身诸佛为是经故十方云集见有能持则持佛身故皆欢喜。


十方现在佛。


十方现住世之佛。


并过去未来。


并已过去入涅槃者及以未来当成佛者。


亦见亦供养。


时是经者亦见十方三世诸佛以此心持亦是供养诸佛世尊。


亦令得欢喜。


亦令诸佛皆大欢喜。


诸佛坐道场所得秘要法。


一切诸佛坐於道场所得秘密要妙之法。


能持是经者不久亦当得。


能持是经则行佛道行佛道者不久亦当成得佛道。


能持是经者於诸法之义。


於一切法所有义理。


名字及言辞。


名字位号及以言辞。


乐说无穷尽。


於一名字具无量法於一法中有无量义言辞辨说岂能穷尽。


如风於空中一切无障碍。


由见理故善解法义一切通达绝无狐疑譬如清风游於太虗风无形质虗空无相能所俱空故无障碍。


於如来灭後知佛所说经。


於佛灭後知佛所说妙法华经。


因缘及次第随义如实说。


一切经典因缘为宗大小偏圆各有次第今经因缘为一大事今经次第三周开显融渐即顿点偏即圆先近後远本迹第论大外无小穷佛性性能善因缘及以次第随宜解释不紊宗网一一称理名如实说。


如日月光明能除诸幽冥。


譬如日月有大光明能除世间一切暗昧。


斯人行世间能灭众生暗。


此明经人行於世间能除众生一切暗障。


教无量菩萨毕竟住一乘。


以此妙经教无量众究竟住於一乘佛道。


是故有智者闻此功德利。


以是之故诸有智者闻此持经功德大利。


於我灭度後应受持斯经。


於佛灭後当持此经。


是人於佛道决定无有疑。


如是智人於佛圣道决定无有疑惑之心。

 

妙法莲华经嘱累品第二十二


下方旧住无数菩萨誓於灭後竭力弘经如是大事付托得所佛及分身皆大喜悦现相放光謦欬弹指赞美斯人以坚其志尔时如来於宝塔中从座而起復现神通舒右手摩诸菩萨顶再三嘱付以广流传嘱是付托之为累即劳烦之义佛以是法嘱付将来劳诸菩萨力为行之故名嘱累品也。


尔时释迦牟尼佛。


尔神力品说竟之时。


从法座起。


从多宝塔法座中起。


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


菩萨无量非现神力孰能徧摩一切之顶以右手者右表权智摩其顶者顶表实智。


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从初发心至成正觉经历尔许阿僧祇劫。


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修行习学如是难得菩提之心。


今以付嘱汝等。


今以此法付於汝等。


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


心若不一岂能成事故劝菩萨应当一心流布如此难得之心广令法种日渐增益。


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


凡三抚摩欲令坚固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意义同前。


令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


嘱令持诵广宣流布。


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欲令众生闻生信解。


所以者何。


云何欲广。


如来有大慈悲。


能为众生拔苦与乐。


无诸悭吝。


无有一切悭吝之心。


亦无所畏。


亦復无有所怖畏心。


能与众生佛之智慧。


三惑俱亡究竟极果妙觉智慧也。


如来智慧。


一三相即修性不二如如智慧也。


自然智慧。


匪由修作本有真净平等大慧也。


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


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不二自住其中亦以此法教化一切名大施主。


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教诸菩萨亦当随顺学如是法施与众生勿怀悭吝。


於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


有於如来真实智慧能信受者。


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


当与演说此之妙经使其得闻知解义味。


为令其人得佛慧故。


欲令闻者得入妙觉佛之智慧。


若有众生不信受者。


或有众生以缘浅故於此妙经不能信心如教领受。


当於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


当於如来余方便教深法之中开示教导令得利益生大欢喜。


汝等若能如是。


若能随机如是授道。


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诸佛本愿誓度众生能顺佛意是报佛恩。


时诸菩萨摩诃萨。


蒙佛摩顶诸大菩萨。


闻佛作是说已。


闻世尊说报恩之语。


皆大欢喜徧满其身。


众皆欢喜充徧其身。


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


增加敬慕曲身低头俱同发声。


如世尊勅当具奉行。


如佛世尊之所教勅当备奉行。


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以身任责欢勿虑也。


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勅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如是至三请不有虑。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


为诸菩萨欲见多宝故集分身证经事毕故令各还本化之国。


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分身诸佛各随本土之所安住多宝佛塔已酬素志请还下方。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


即宝塔品八方所变四百万亿那由他国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分身佛。


及多宝佛。


即宝塔品下方涌出住於虗空宝塔中佛。


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


即十五品下方涌出旧住娑婆上行菩萨等无边僧祇誓持经者。


舍利弗等声闻四众。


即现住娑婆法华得记诸大声闻并四众等。


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八部之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众闻如来语诸佛言各还本土听法既辨心各悟明故皆欢喜。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他经之中闻嘱累已大众即散今法华会於嘱累後遇宿王华请问药王何缘游此愿闻苦行唯分身佛即没不现多宝尚留众亦不散前嘱累品佛起塔中多宝之座立空中说今药王品復在灵山法座上说。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


宿王华者未详其义。


药王菩萨云何游於娑婆世界。


药王者楞严云无始时来为世良医世尊印我名为药王宿王华问意欲世尊发明往事激励时心。


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


言药王有人所难行众多苦行。


善哉世尊愿少解说。


不敢具闻愿为略说。


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八部之众。


又他国土诸来菩萨。


他方远来诸大菩萨。


及此声闻众。


及以此土小乘之众。


闻皆欢喜。


言如上众皆喜愿闻。


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乃往过去无量恒河沙劫。


往古无量恒沙劫前。


有佛号日月净明德。


义约佛智慧明如日月德净无垢故得是名。


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序品解。


其佛有八十亿大菩萨摩诃萨。


大乘弟子。


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


二乘弟子。


佛寿四万二千劫。


住世之寿。


菩萨寿命亦等。


寿与佛等。


彼国无有女人。


离婬欲也。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


无四恶也。


及以诸难。


无八难也。


地平如掌。


由平心地世地亦平。


琉璃所成。


心明净故地亦明净。


宝树庄严。


菩提行愿以为道树。


宝帐覆上。


以佛顶智修佛福德徧覆其上。


垂宝华幡。


幡像色身取鼓动义。


宝瓶香炉。


宝瓶惑华守口如瓶不令倾侧养众宝华宝炉然香炉以表心香以表信。


周徧国界七宝为台。


台即宝座。


一树一台。


一一树下有一宝台。


其树去台尽一箭道。


宝树相去各一箭地一百二十步也。


此诸宝树皆有菩萨声闻而坐其下。


大愿名树住法名座。


诸宝台上各有百亿诸天。


一切善念名为诸天。


作天伎乐歌歎於佛。


和乐之音名天伎乐歌扬赞歎佛之功德。


以为供养。


随顺佛心名供养佛。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


即是药王往世之名以慈悲故为众生之所喜见。


及众菩萨。


大乘之众。


诸声闻众。


小乘之众。


说法华经。


彼佛为众亦说妙经。


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


乐欲习学精苦之行。


於日月净明德佛法中。


依彼佛法安於其中。


精进经行。


精一修进昼夜行道直来直去如丝经直名曰经行即常行三昧也。


一心求佛。


心无异念志求佛道。


满万二千岁已。


至勤苦卓经历许时。


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以勤苦故即时证得普现色身。


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


以见法故得三昧乐。


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我得此定。


皆是得闻法华经力。


云何闻经即得三昧经令运心普化一切则於一一众生之前皆有我身以是之故得普现身由经力也。


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


从佛闻法从法入道故得道已思供佛经。


即时入是三昧。


即普现身。


於虗空中。


於虗空者表於空寂起方便用。


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


大小二种白色之华表净行也。


细末坚黑旃檀。


香质坚黑细末而下。


满虗空中如云而下。


表细行也。


又雨海此岸旃檀之香。


阎浮洲比海之此岸出最妙香名牛头旃檀。


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


二二四铢名为一两六铢即是四分之一六铢之价直娑婆国言至贵也。


以供养佛。


雨华献香即是自供性德佛也。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


现大神变作广供已还从定出。


而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於佛。


前所现供皆身外物。


不如以身供养。


身是内财方为大施。


即服诸香旃檀薰陆。


状如桃胶叶似棠梨。


兜楼婆。


白茆香。


毕力迦。


丁香。


沉水。


沉香。


胶香。


栢胶香。


又饮瞻卜。


黄色华。


诸华香油。


以诸华香浸油令香。


满千二百岁已。


如是净身千二百岁。


香油涂身。


如木犀油等可以涂身者。


於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


先以衣缠次灌以油如烛之状。


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


以神通力大愿之力而自烧然百福之身。


光明徧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


以神通力故能光照恒沙世界八十亿者即是照破八识尘劳。


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


光所照处诸佛同赞。


善男子是真精进。


若以事供未足为难以然身供真精进也。


是名真法供养如来。


舍身命财如法行施若不了知五阴本空四大非有云何能舍见法空故名为法施施合真空是故名为真法供养。


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幡盖。


色尘供养。


及海此岸旃檀之香。


香尘供养。


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


此皆外物不及身施。


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


国城之施即是外报妻子等施即是内报亦皆不及舍身布施。


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诸施中最尊最上。


悉过诸施。


以法供养诸如来故。


以此之人见法空故能舍身命供如来故。


作是语已而各默然。


诸佛赞已然後默然今谓身是秽物举体不净纵灌香油然之亦臭何为诸佛喜此供养咸称善哉名真法供当知此义若能空身则一切物无有不空其见空者则能无碍心无碍故诸障即空即空亦空空极觉满是真解脱。


其身火然千二百岁。


言如此久也。


过是已後其身乃尽。


然身事毕。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


舍身之後。


命终之後復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


重復应世。


於净德王家。


托国王家。


结加趺坐。


以神通力加坐化生。


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既曰化生云何有父以托王家称王为父。


大王今当知我经行彼处。


即上文云精进经行。


即时得一切现诸身三昧。


从精进定发得神通故能普现一切色身。


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


总述前身能舍所爱得道之身。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


菩萨苦行先取涅槃如来寿高犹现在世。


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十方国土所有众生种种言音悉能解了名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復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


八百千万者谓八百箇一千万也西土大数有五十二种甄迦罗是第十六频婆罗是十八阿閦婆是第二十後面更有三十二种故云等也。


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


即復供养净明德佛。


白已即坐七宝之台。


即宝座也。


上升虗空。


腾身空中。


高七多罗树。


一多罗约以七尺总五丈许。


往到佛所头面礼足。


往彼佛所头面敬礼佛之双足。


合十指爪以偈赞佛容颜甚奇妙。


歎佛福相容颜甚妙。


光明照十方。


歎佛慧光照十方界。


我适曾供养。


谓前身时已曾供养。


今復还亲觐。


谓再出世復遇世尊。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


此经家语阿难所置。


世尊世尊犹故在世。


菩萨再生又得见佛故作是说。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


因喜见问佛尚在出所以告之。


善男子我涅槃时到。


谓化缘毕将事归真。


灭尽时至。


谓当入於灭尽涅槃。


汝可安施床座。


令治床座入灭之处。


我於今夜当般涅槃。


诸佛降生並在日中表阳明也诸佛入灭悉於中夜表阴暗也佛出於世间为众生作眼世尊入寂灭十方皆暗瞑。


又勅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於汝。


谓以佛之功德法藏付嘱住持流通後世。


及诸菩萨大弟子。


付以弟子嘱令教导。


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前云佛法通嘱三藏今菩提法是圆顿教。


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


实报土也。


诸宝树宝台。


树即愿王台即法空。


及给侍诸天。


佛在世时诸天侍卫今佛入灭付传法人。


悉付於汝。


悉嘱喜见。


我灭度後所有舍利亦付嘱汝。


舍利乃是佛之骨身由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嘱喜见善为护持。


当令流布广设供养。


当令众生流布供养。


应起若干千塔。


又令起塔奉安舍利。


如是日月净明德佛勅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已。


净明德佛如上嘱已。


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中夜之後即入灭也。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


目见如来入於灭度。


悲感懊恼恋慕於佛。


悲切感动追思佛德懊恼恋慕。


即以海此岸旃檀为[卄/积]。


海此岸栴檀即牛头栴檀积聚为[卄/积]。


供养佛身而以烧之。


以香为薪焚化於佛。


火灭已後收取舍利。


收拾遗身。


作八万四千宝瓶。


以宝为瓶盛贮舍利。


以起八万四千塔。


每一宝瓶建立一塔。


高三世界。


表极三际。


表刹庄严。


立刹竿者表佛示刹令诸迷者知其所趣。


垂诸幡盖悬众宝铃。


各有所表如前委释。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復自念言。


建塔之後又復作念。


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


未满所愿。


我今当更供养舍利。


意欲如是。


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


告大众知。


汝等当一心念。


劝令摄静一心正念。


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


我今当供佛之舍利。


作是语已即於八万四千塔前然百福庄严臂。


菩萨之臂因修百福之所庄严然以供佛。


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


七万即表七善功德二千即表真俗二谛。


令无数求声闻众。


求小乘者教令入大。


无量阿僧祇人。


初入道者。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大道心。


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使众皆住现色身定。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


人天八部。


见其无臂忧恼悲哀。


见其菩萨无百福众臂皆愍之。


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


所依止者。


教化我者。


唱导之师。


而今烧臂身不具足。


因然臂故身相不具。


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於大众中立此誓言。


菩萨见众不了色空故立誓言以彰如幻。


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


菩萨自谓其理当然。


若实不虗。


此事若是真实不虗。


令我两臂还復如故。


对於大众作如是言。


作是誓已自然还復。


两臂如故。


由斯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云何烧已臂復如初由此菩萨福德务实智慧解空淳净深厚之所招致。


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神通愿力所感如此。


天雨宝华。


诸天见喜散华供养。


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烧已还復世所未有。


佛告宿王华菩萨於汝意云何。


於汝之意以为云何。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


彼时喜见即今药王。


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非止一度如斯苦行其所从来舍身供养不可胜数。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若人发心求菩提者。


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


此意无他佛只要人稍知痛痒。


胜以国城妻子。


国城是所住妻子是所爱虽如是施不及舍身。


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


所依之土。


诸珍宝物。


所可玩好此亦外物宁及舍身。


而供养者。


财宝供养不及舍身。


若復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於佛。


若人以满三千世界七宝供佛。


及大菩萨辟支佛。


即缘觉也。


阿罗汉。


此云无生谓供四果。


是人所得功德。


是布施人所获功德。


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布施乃是有为之福持经则能获无漏慧尚且不及持经四句况復欲比具持经者。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


众流归海。


此法华经亦復如是。


亦如大海。


於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


极谈佛智名之为深无机不被无法不收名之为大。


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


褁四天下。


大铁围山。


褁大千界。


及十宝山。


即須弥山外十大山王。


众山之中須弥山为第一。


須弥山者生大海中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


此法华经亦復如是。


亦如須弥。


於诸经中最为其上。


诸经之王。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


星宿中王。


此法华经亦復如是。


如月天子。


於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


余方便教光照三乘此经慧光照究竟觉。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暗。


日光出时破诸幽暗。


此经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


究尽三惑成一实道。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


余诸少王各守一国转轮圣王统四天下。


此经亦復如是於众经中最为其尊。


经王中王统御一切。


又如帝释三十三天中王。


須弥四岸各有八天帝释居中共三十三余三十二皆尊帝释。


此经亦復如是诸经中王。


众经之尊。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


大梵尊天三界之主一切众生视之如父。


此经亦復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


一切贤圣即指三乘三果已还名为有学四果罗汉名为无学。


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菩萨属因经谈佛果则是父也。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


此云预流初得圣果预圣人流。


斯陀含。


此云一来证二果已更来欲界一反受生。


阿那含。


此云不来证三果已居四禅天不来欲界。


阿罗汉。


此云无生见思惑尽证无学果不生三界。


辟支佛为第一。


此云缘觉观十二缘觉空理故又云独觉独宿孤峯自能觉了果位声闻但断正使缘觉之人更侵习气居四果上故云第一。


此经亦復如是一切如来所说。


方便权教。


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圆教上乘摄诸权小故云第一。


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持余经者位在三乘若持此经则成佛道於诸人中是最第一。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


三乘之中菩萨居上。


此经亦復如是於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於诸经中此经最上。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復如是诸经中王。


先比凡夫次比二乘三比菩萨四比如来次第比胜显经第一。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


此法华经能为众生作救护者。


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


能离一切生死苦恼。


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持此经者则成佛果所愿皆足。


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


渴乏之者得水则济众生得法理水入心离诸枯槁。


如寒者得火。


寒者得火则免冻苦众生得法暖气渐隣。


如躶者得衣。


躶者得衣免露形丑众生入法得忍辱衣。


如商人得主。


商贩之人投奔主者游学之人见性为本。


如子得母。


子得其母则免孤露众生得经成就圣体。


如渡得船。


渡者得船江河无碍学者得经障碍悉遣。


如病得医。


病者得医身则安愈学者得经心无忧畏。


如暗得灯。


暗处得灯凡事可见众生得解暗障潜消。


如贫得宝。


贫人得宝免於贫乏学者发明智慧具足。


如民得王。


民得其王方能存活学者见性方得心安。


如贾客得海。


客人得海泛舶津通学人悟性见理精明。


如炬除暗。


炬能破暗经能除惑。


此法华经亦復如是。


即指上文种种譬喻。


能令众生离一切苦。


所谓三苦五苦八苦二死等苦。


一切病痛。


世间病痛从业报生以慈修身则无病恼。


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不见理者被生死缚若悟理时则得自在。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


或耳得闻有此法华或因讲说而得听闻。


若自书。


亲手自写。


若使人书。


倩人为书。


所得功德。


是书经人所获功德。


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以佛慧测尚不能知况余圣贤。


若书是经卷。


为欲供养而书是经。


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


以此香华而为供养。


幡盖衣服。


以此为供。


种种之灯。


此句总标。


苏灯油灯。


苏及清油。


诸香油灯。


诸香浸油。


薝卜油灯。


此云黄华华本无油以华浸耳。


須曼那油灯。


此云称意华。


波罗罗油灯。


此云重生华。


婆利师迦油灯。


此云忧生华。


那婆摩利油灯。


那婆此云杂华摩利亦云末利此方有之。


供养。


以诸香油燃灯供养。


所得功德亦復无量。


幡盖衣服香华油灯供养经卷是人亦获无量功德。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


即前烧身臂指本时所作苦行之事。


亦得无量无边功德。


闻一善言心随向善故能亦获无边功德。


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


女人得闻是药王品。


能受持者。


因闻敬信坚意受持。


尽是女身後不復受。


尽此女报後报男身。


若如来灭後後五百岁中。


即今末世属後五百。


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


女人闻经如经中说依而行之。


於此命终。


於此娑婆报命终後。


即往安乐世界。


西方弥陀安乐国土。


阿弥陀佛。


此云无量寿佛。


大菩萨众围绕住处。


菩萨大众围绕佛处。


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即指九品土宝莲台。


不復为贪欲所恼。


何故闻是药王品经即舍女身生安乐土中贪爱故受女人身今闻药王舍身之事悟色性空不生贪着故能脱也。


亦復不为瞋恚愚痴所恼。


妬色生瞋今知色空息瞋心也贪瞋不舍不择尊卑及以种类即痴心也今因经故瞋痴亦灭。


亦復不为憍慢嫉妬诸垢所恼。


有憍慢心则轻下小有嫉妬心则忌婢妾垢污自心今因经故回心向善诸病自除则不被恼。


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此明悟心生净土已得通证忍因不着故住於空寂定中发得自在神通由能安忍了生法空得无生忍。


得是忍已眼根清净。


色坏眼故为恩爱奴眼不着色根则清净。


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七百万者即是表对七支功德二千亿者即是表显真俗二谛眼根净故一切七支空有之境以蕴空智悉见诸相无非是佛。


是时诸佛遥共赞言。


体本因人望於果位相去尚远故云遥赞。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释迦牟尼佛法中。


今药王品是佛所说故云能於释迦法中。


受持读诵思惟是经。


即自行也。


为他人说。


即利他人自利利他名菩萨也。


所得福德无量无边。


利益深也。


火不能焚。


以忍力故一切嗔火所不能烧。


水不能漂。


以绝爱故一切贪水所不能漂。


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


纵使千佛一时共说所得功德亦不能尽。


汝今已能破诸魔贼。


魔有四种所谓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前三内魔四是外魔贼有六种六根为男六尘为女六识为媒自劫家宝了性空寂根尘清净外魔不作内障潜消名破魔贼。


坏生死军。


有贪瞋痴造身口业则受生死尘既不缘根无所偶生死军坏。


诸余怨敌皆悉摧灭。


大阵既破余惑自消譬如日出霜露咸曦。


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


一切妄念悉转为善是诸善念常护一心名百千佛神通之力所共守护。


於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


得忍菩萨住自在通云何人天而能比拟。


唯除如来。


得是除得如来一人。


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


三乘之中菩萨最胜权教菩萨比今圆人断不可及。


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功德力故成就福报智慧力故灭诸生死。


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


有闻是经随顺欢喜赞言善哉者。


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


口谈善事香从口出。


身毛孔中常出牛头旃檀之香。


其身净故香从内发毛孔出香。


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即指上文。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於汝。


以苦行事嘱宿王华劝人行也。


我灭度後後五百岁中。


即末法万年初五百岁今日是也。


广宣流布。


嘱令广说流布世上。


於阎浮提无令断绝。


阎浮从树为名提即南洲常令相续勿断法种。


恶魔魔民。


魔王即杀害主魔民即随从者。


诸天龙夜叉鸠槃茶等。


此皆魔外非是护法诸天龙也鸠槃茶者即厌魅鬼。


得其便也。


不令魔外同求其便。


宿王华汝当以神通之力守护是经。


以己所证大神通力常加守护於是经典。


所以者何。


何故嘱付如是之严。


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


色心二病皆可得治。


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


知经所行自然病瘥。


不老不死。


云何持经得不老死如常不轻更增寿命即其证也。


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


遇持经者。


应以青莲华盛满末香供散其上。


青是东方之色表於仁慈末香即是表於细行由持经人慈心发行故以是散。


散已作是念言。


散华供已当作是念。


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於道场。


应身之佛以草为座释迦如来观三世佛皆悉在於树下成道见刈草者遂立其前彼人问云莫欲是否世尊默然其人束草以施世尊取之为座树下安坐成无上觉故云不久必当取草坐於树下菩提道场。


破诸魔军。


示现成道震动魔宫魔故来战須用破也。


当吹法螺。


螺声发时即是改号诸佛说法转凡成圣即改号义名吹螺也。


击大法皷。


击皷之时即是集众佛演法音众集谛听名击法皷。


度脱一切众生老病死海。


度诸众生出生死海。


是故求佛道者。


以是之故凡求道者。


见有受持是经典人。


见有持此法华经者。


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应当如上生心致敬。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


佛说是时。


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了一切句即是一句一句者何妙法华是得此解者名陀罗尼。


多宝如来於宝塔中。


因宿王华多宝未去。


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王华。


美其善问难行苦行足劝时心所以赞善。


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汝发此问功德难思。


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此之事。


即是如上苦行之事。


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众生闻者见贤思齐利益何穷无有限量。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以前诸品次第相由各有起尽自嘱累後因宿王华问於药王说本事品赞扬苦行化他流通此妙音品因佛放光妙音远至宿以音乐供云雷音今得此号如下广说。


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


佛顶之上有一肉团如髻之状即三十二相中之一从肉髻上放光明者表最上乘第一之法。


及放眉间白毫相光。


两眉中间印堂之处有一白毫长一丈五尺色如珂雪宛转眉间外有八棱中空如筒凡放光明从中间出两眉表於空有二谛中间白毫即表中道第一义谛。


徧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


东方震位为动之土百八万亿表十八界。


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


楞严云十方诸佛於十八界一一修习皆得圆通超过十八则是诸佛净光庄严。


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


经云如莲华在水清净而质直故曰净华如月天子星宿中王智慧成就如月之明故曰宿王智。


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序品解。


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众敬围绕佛为说法。


释迦牟尼佛。


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


白毫光明徧照其国。


释迦毫光照净严国。


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久已植众德本。


久已修行种佛善根。


供养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


已曾近事众多诸佛。


而悉成就甚深智慧。


甚深智慧即佛慧也。


得妙幢相三昧。


三昧此云正定得深妙定安住不动名妙幢相。


法华三昧。


心法圆明清净离染如莲华王映水开敷。


净德三昧。


离一切相修习诸善名为净德。


宿王戏三昧。


心明无碍游毕竟空如星宿王之所游戏。


无缘三昧。


如来大慈凡有三种一众生缘慈缘众生境起於慈心二法缘慈观一切法悉皆空寂不见有碍起大慈心三无缘慈无心缘念一切众生有感即应无往不通如净月轮影含万水。


智印三昧。


以真实智印一切法即妄而真。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众生之类所说不同菩萨定智悉能解了。


集一切功德三昧。


能於正定聚集一切无边功德。


清净三昧。


了性本空远尘离垢。


神通游戏三昧。


以神通力现种种相徧游法界化诸有情。


慧炬三昧。


得大慧明如炬除暗。


庄严王三昧。


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净光明三昧。


以净妙光照明一切。


净藏三昧。


净心住於如来密藏。


不共三昧。


不共三乘佛之三昧。


日旋三昧。


净智明了如日旋转。


得如是等。


三昧名多故且略指。


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言此菩萨所证甚深。


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


佛光远照彼菩萨身。


即白净华宿王智佛言。


因见光照遂往白佛。


世尊我当往诣娑婆世界。


欲从彼土来至此方。


礼拜亲近供养释迦牟尼佛。


所来之意为欲亲近礼事释迦。


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


如序品解。


药王菩萨。


如前品解。


勇施菩萨。


菩萨善能勇猛行施。


宿王华菩萨。


宿王即月华喻净心。


上行意菩萨。


发大道心修无上行。


庄严王菩萨。


以佛功德诸王三昧而自庄严。


药上菩萨。


以上妙药施一切人如来印为药上菩萨。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


妙音将行彼佛嘱付。


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


汝今欲往莫於娑婆作下劣想。


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


人心不等地亦如然楞严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自然平正。


土石诸山。


以执妄故我人岳立。


秽恶充满。


内则四大色身杂秽充徧外则地狱饿鬼畜生盈满。


佛身卑小。


佛随人量劣应丈六。


诸菩萨众其形亦小。


菩萨助化随佛大小。


而汝身四万二千由旬。


四万二千者表四万二千福河常澍如律所明。


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


六百者表六波罗蜜八十万者表於八正。


汝身第一端正百千万福。


戒定功德。


光明殊妙。


智慧功德。


是故汝往莫轻彼国。


结上诫意。


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


彼佛现净摄受上流释迦现秽折伏下愚依正之相悉不如彼。


妙音菩萨白其佛言。


因佛告诫菩萨答之。


世尊我今诣娑婆世界。


我今所往彼堪忍土。


皆是如来之力。


皆承如来慈善根力。


如来神通游戏。


皆以如来神通游化。


如来功德智慧庄严。


皆以如来所行之处檀等五度功德庄严甚深般若智慧庄严我心如是愿勿有虑。


於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


不起彼中净光国座。


身不动摇而入三昧。


欲现神通故先入定。


以三昧力於耆闍崛山。


此云灵鹫。


去法座不远。


去释迦佛说法之座而不甚远。


化作八万四千。


表破此数尘劳烦恼。


众宝莲华。


转惑为智成菩提道。


阎浮檀金为茎。


金为茎梗表中道智。


白银为叶。


银为莲叶表诸梵行。


金刚为须。


细密中智如莲华须。


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甄叔迦此云赤色华莲台赤色如甄迦。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见是莲华而白佛言。


见莲华现问佛所以。


世尊是何因缘先现此瑞。


为何因缘先现瑞相。


有若干千万莲华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具述众眼所见之相。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是妙音菩萨摩诃萨。


佛告文殊是妙音现。


欲从净华宿王智佛国。


言所来处。


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


言同行众。


而来至此娑婆世界。


欲来此处。


供养亲近礼拜於我。


意为供佛。


亦欲供养听法华经。


兼为供众及以听经。


文殊师利白佛言。


復欲问佛知其所修。


世尊是菩萨种何善本。


问宿善根。


修何功德。


问所修德。


而能有是大神通力。


指所现事。


行何三昧。


行何正定通因定发故问三昧。


愿为我等说是三昧名字。


求问定名。


我等亦欲勤修行之。


见贤思齐。


行此三昧乃能见是菩萨色相大小威仪进止。


得彼三昧则知其身。


惟愿世尊以神通力。


愿承佛力。


彼菩萨来令我得见。


得见妙音。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


语文殊知。


此久灭度多宝如来当为汝等而现其相。


委在多宝。


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


因释迦委故语妙音。


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


因为文殊欲见相故。


于时妙音菩萨於彼国没。


先是现通今动身至。


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


一念动时众念俱转如一人动众悉从之。


所经诸国六种震动。


菩萨行处地皆震动表破无明转十八界。


皆悉雨於七宝莲华。


雨七宝华表七善业。


百千天乐不鼓自鸣。


无心之说名为天乐由不作意所以谓之不鼓自鸣。


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


广大慈眼如绀青莲。


正使和合百千万月。


正使聚集百千万亿清净月轮。


其面貌端正復过於此。


亦不足喻面貌端正。


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


紫金身相皆是积劫功德庄严。


威德炽盛。


威势德善三俱炽盛。


光明照耀。


身之光明照耀无量。


诸相具足。


百千相好皆悉具足。


如那罗延坚固之身。


那罗延即金刚力士喻菩萨身如是坚固。


入七宝台。


入莲华座。


上升虗空。


乘空而来。


去地七多罗树。


与地相去高五丈许。


诸菩萨众恭敬围绕。


眷属拥从。


而来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诣灵鹫山。


到已下七宝台。


从莲华下。


以价直百千璎珞。


执此璎珞以为贽见。


持至释迦牟尼佛所。


到於佛前。


头面礼足。


进见之礼。


奉上璎珞。


璎珞之具宝珠结成猷璎珞者表以智珠而相见也。


而白佛言。


具礼已毕然後传信。


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


是问应身少有病恼。


起居轻利。


动静轻快。


安乐行不。


身心安乐所行易不。


四大调和不。


四大色身皆调顺不。


世事可忍不。


处世行事可忍耐不。


众生易度不。


众生之类易度脱不。


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妬悭慢不。


贪嗔痴即三毒嫉妬於他悭悋傲慢则难可教化众生未免但得无多足可授道。


无不孝父母。


父母至亲不孝其亲如何入道。


不敬沙门邪见不。


不敬沙门则有邪见此非道器无是等不。


善心不。


有念善心为道之本。


摄五情不。


常途说有六情今別问心次问五情皆能摄不。


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不。


内则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外则天魔为能降伏令不作不。


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不。


多宝宿愿在处听经故有此问妙音之来因多宝唤善男子来云何今者更问来不此是妙音传彼本师净华智佛因妙音至问讯释迦。


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


多宝已灭问寂定身。


堪忍久住不。


堪耐世情在宝塔中能久住不。


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


嘱累品前释迦起身多宝塔閇今妙音来故欲见之。


惟愿世尊示我令见。


愿以佛力显示令见。


尔时释迦牟尼佛语多宝佛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


为引进也。


时多宝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


歎美之辞。


汝能为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听法华经并见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


妙音此行凡有三意一为供佛二为听经三为见诸菩萨所以多宝歎言善哉。


尔时华德菩萨。


义约如华之妙明德馨香故名华德。


白佛言。


前文殊问多宝如来得见其相犹未得闻善根功德故此再问。


世尊是妙音菩萨种何善根修何功德。


问彼菩萨修种两端。


有是神力。


神力广大变现如是所证必深。


佛告华德菩萨过去有佛名云雷音王。


应身如云覆三千界慈音如雷普震一切为法中王。


多陀阿伽度。


此云如来。


阿罗诃。


此云应供。


三藐三佛陀。


此云正等正觉。


国名现一切世间。


一切世间所有之事悉於中现。


劫名喜见。


时世昇平人所喜见。


妙音菩萨於万二千岁以十万种伎乐。


经是许时以众伎乐。


供养云雷音王佛。


为於佛故修此供养。


并奉上八万四千七宝鉢。


八万四千表法门也七宝为鉢宝喻七善鉢可盛贮喻众善愿。


以是因缘果报。


善心是因猷乐奉鉢是其善缘今得胜报即是善果。


今生净华宿王智佛国有是神力。


是答华德修种之问。


华德於汝意云何尔时云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萨伎乐供养奉上宝器者岂异人乎今此妙音菩萨摩诃萨是。


指今妙音即是昔者。


华德是妙音菩萨已曾供养亲近无量诸佛久植德本。


久曾种植德善根本。


又值恒河沙等百千万亿那由他佛。


积德之深。


华德汝但见妙音菩萨其身在此。


谓但见此莫知其他。


而是菩萨现种种身。


即无边身。


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


随所应度现形说法。


或现梵王身。


为离欲者现梵天身。


或现帝释身。


为十善者现欲天身。


或现自在天身。


为以福业受自在者即为示现化乐天身。


或现大自在天身。


为有福德现成受用得大自在者现他化自在天身。


或现天大将军身。


即诸天王勇猛大将如散脂天及毗纽等。


或现毗沙门天王身。


即是北方多闻天王欲护世者为现此身。


或现转轮圣王身。


欲作轮王统国土者为现此身。


或现诸小王身。


诸小国土人王之身。


或现长者身。


其人长者九事厚重为现此身。


或现居士身。


无心汗禄清净自居为现此身。


或现宰官身。


欲为宰官剖断曲直为现此身。


或现婆罗门身。


於俗流中行净之者为现此身。


或现比丘比丘尼。


男欲为僧女欲为尼为现此身。


优婆塞优婆夷身。


男女欲持五八戒者为现此身。


或现长者居士妇女身。


欲作长者居士之妻为现此身。


或现宰官妇女身。


为宰官妇现妇女身。


或现婆罗门妇女身。


为化此类又见其身。


或现童男童女身。


或为男子不坏男根为现童男或为女子不坏女根为现童女。


或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


即八部众如序品解。


而说是经。


如上所现盖欲为彼说经之故。


诸有地狱饿鬼畜生。


诸有即是通指三界游戏地狱大悲代苦现作饿鬼出乳济饥化作畜生教与智慧。


及众难处。


应是一切患难之处。


皆能救济。


三涂八难皆能救之。


乃至於王後宫变为女身而说是经。


应以后妃妇女之身而得度者即为现之。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


妙音所以能救此土诸众生者。


是妙音菩萨如是种种变化现身。


以能如是随缘应现。


在此娑婆国土为诸众生说是经典。


如是现相皆为说经。


於神通变化智慧无所损减。


神通变化即是定力智慧即是般若之力以智化化如灯分灯始自一灯传至无量本灯不失故无损减。


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


为世明灯破众生暗。


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


各随根性令得开解。


於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


非特化此十方亦然。


若应以声闻形得度者现声闻形而为说法。


如富楼那本是大权内秘大行外现声闻。


应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现辟支佛形而为说法。


即现缘觉独觉之身。


应以菩萨形得度者现菩萨形而为说法。


为大根者现菩萨相。


应以佛形得度者即现佛形而为说法。


登住已去有神通力能现佛形随机应化。


如是种种随所应度而为现形。


但应现者即皆现之。


乃至应以灭度而得度者示现灭度。


唱言入灭令生敬慕。


华德妙音菩萨摩诃萨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结括答意以告华德。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


已闻化事未知所住神通三昧名为何等。


世尊是妙音菩萨深种善根。


如上所说。


世尊是菩萨住何三昧。


安住何等正定之中。


而能如是在所变现度脱众生。


善解如是变现度生。


佛告华德菩萨善男子其三昧名现一切色身。


一切色身悉能应现。


妙音菩萨住是三昧中。


住此正定。


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


在处现形为说妙法令得开悟即名饶益。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


同行之众。


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亦同妙音证此三昧。


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


此界菩萨闻说妙音所住三昧亦同证入。


及陀罗尼。


即是善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塔已。


供佛听经其事已毕。


还归本土。


復还净华宿王智佛所。


所经诸国六种震动。


表对六番破无明惑。


雨宝莲华。


表行善因。


作百千万亿种种伎乐。


表得无量禅悦法喜。


既到本国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至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


至佛座下告以归意。


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


到娑婆者为益众生。


见释迦牟尼佛。


得见释迦。


及见多宝佛塔。


次见宝塔。


礼拜供养。


礼事奉供二大世尊。


又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及见药王菩萨得勤精进力菩萨勇施菩萨等。


及以得见诸大菩萨。


亦令是八万四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述往还处利益之事以告世尊。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


释迦佛说妙音来往饶益事时。


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


诸天闻法得入圣位住无生忍。


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华德闻已即时证得法华三昧了性本空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


妙法莲华经句解卷第七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7/8/8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法华经合论 下一篇科注妙法莲华经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