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华部疏

TOP

法华经科注(五)
2013-12-27 13:14:54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111次 评论:0

妙法莲华经科注卷第五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上天竺讲寺住山比丘 一如 集注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释此品有三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门依事释者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则能进行故云安乐行也附文释者着如来衣则法身安入如来室则解脱心乐坐如来座则般若导行而进此附上法师品文释耳若附当品文者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故云安乐行也法门释者安名不动乐名无受行名无行安名不动者正住中道六道生死之有二乘涅槃之空二边不能动故乐名无受者无受即不受也大品般若行相品云行亦不受(行者行般若也般若性空故皆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有受则有苦无受则无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行名无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无受则无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贤圣行故言无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此约法门释安乐行也此品是迹门流通第四意若持品中二万及八十亿那由他菩萨受命弘经深识权实广知渐顿又达机缘神通自在虽於浊世为人恼乱不障通经何俟更示方法若初依之人(五品十信位也)始心欲修圆行在於浊世弘经为浊所恼自行不立亦无化功为是人故須示方法明安乐行故有此品之说也有云四安乐行者谓止观慈悲导三业及誓愿身业有止故离身麤业有观故不得身不得身业有慈悲故勤修身业广利一切有止行故着忍辱衣有观行故坐如来座有慈悲故入如来室止行离过即成断德观行无着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是名身安乐行余口意誓愿三安乐行亦如是妙乐云初依始心者始心即在五品初心虽非说法之位随力弘经須此四行至第三品正当说法以资自行说即是弘理須此品以为方法。


△四安乐行品为外凡力弱者说依之法弘不虑危苦二初问二初歎深行菩萨能如此弘经。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此歎前品深行菩萨於浊恶世能奉命弘经也。


△二问浅行菩萨云何说是经。


世尊菩萨摩诃萨於後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此问浅行菩萨云何恶世弘经。


△二答三初总标四行章门。


佛告文殊师利(至)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此标身口意誓愿四安乐也。

 

△二解释修行方法四初身安乐行二初长行二初标行近。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此下初身安乐行也行名进趣近名修习又行处是忍辱衣近处是法空座忍辱必内怀至理历缘耐事名之为行法空必体达外缘栖息真境目之为近妙乐云问初身业文但云行近何名为身答行近二文广略异故(行处指理略说即住忍辱地近处附事广说即十恼乱也)离十恼乱正当於身当知住忍亦身住也。


△二释行近二初释行处。


文殊师利云何名(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约三法明行处初约一法二约二法三约三法初约一法者即直缘一实谛一实谛为一切所归为一切作本而徧无分別一切所归者即忍辱地也此地即中道诸法归之故名为地众行休息故名忍辱此即行不行之行合上如来衣也妙乐云所住之地谓实理也能住是行即依理起行行不行者理虽无行依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为一切作本者(亦指忍地为一切本由住忍辱一地故具柔和等三)如万物得地而生以譬众行得理而成若得理本在刚能柔在逆能顺在暴能治在惊能安无量功德从中道地生地无所生(指前实理)而生功德(即柔和等)此即不行行之行合上如来室也(不行行者依理不行而行于行也)徧无分別者则不分別不行与行差別之相以行与不行性相无二见诸法实名不分別无不分別名亦不行不分別即非行非不行合上如来座也南岳安乐行义云亦不行不分別者生死涅槃无一无异凡夫及佛无二法界故不可分別亦不见不二故言不行不分別不分別相不可得故(文)无三行而三行故名为行同一实谛故名为处此约一法释行处明弘经方轨也。


○二约二法者即生法二忍二忍即生法二空若开为四忍消文者柔和两字为伏忍善顺两字为顺忍又復於法等为无生忍亦不行等即寂灭忍(合则前二忍是生後二忍是法)若约圆教判四忍者从初发心圆伏五住烦恼至金刚顶皆名伏忍初後悉不违实相皆名顺忍初後不起空有二边心名无生忍初後皆为众行休息名寂灭忍由心住忍地闻生死不忽卒畏苦闻涅槃不忽卒证乐故云不卒暴又闻佛常与无常闻生死涅槃异与不异闻佛道长短难易非长短非难易等皆不惊怖故云心亦不惊行此行者从始至终以二空理而忍诸法即着如来衣安住二空理即坐如来座愍诸众生即入如来室二空四忍名为行理即是处此约二法释行处是弘经方轨也。


○三约三法者即不思议三谛也住忍辱地即总论三谛如有地可据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顺者即善顺真谛能忍虗妄见爱寒热等故言善顺也而不卒暴心不惊者即安於俗谛忍众根缘称适机宜故不卒暴体忍逆顺二境故心不惊也於法无所行等者即安於中谛能忍二边故云无所行正住中道中道即是实相故云观诸法如实相而此中实亦不可得故云亦不行不分別此则据三谛之地名处忍五住之辱为行行亦为三谓止行即行不行合上如来衣也观行即非行非不行合上如来座也慈悲行即不行行合上如来室也此约三法明行处是弘经方轨也。


△二释近处三初即远而论近十初远其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大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而论近也亦是附戒门助观也(行处即正行近处即助行今对十恼等事设观以助照理之正观也)上直缘理住忍辱地今戒门广出众辱之缘应修远离不同凡夫刀仗自防亦非二乘弃舍不观但以正慧而远离之即远论近故云亲近处此初远豪势故云不亲国王等妙乐云恐人恃附失正道故初似小益久则大损。


△二远邪人法。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至)逆路伽耶陀者。


此第二远邪人法也人染邪法迷於正理正观未成切須防断不禀内教故名外道梵志即婆罗门此云净行又翻净裔其人种类自谓从梵天口生在家事梵天名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犍尼犍此云离繫文笔者文谓歌诗之流笔谓铭赋之类赞咏者显德谓之赞寄情谓之咏路伽耶此云恶论亦云破论逆路者逆君父之论又路伽耶名善论亦名师破弟子逆路伽耶名恶论亦名弟子破师慈恩基法师云路伽耶此云恶对答逆路伽耶此云恶徵问今虽令菩萨之人远邪人法不习外典若欲御外侮亦不妨习晓但不可忘弃本宗一味躭着耳。


△三远凶险戏。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至)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


此第三远凶戏也相叉相扑即凶戏也那罗此云力即是角力戏亦是设筋力戏也疏云那罗延者上伎戏亦云彩画其身作变异之相又云缘橦倒掷之类妙乐云近凶戏者恐散逸故。


○叉(初佳切打也)扑(音雹挨也又普卜切小击也)。


△四远旃陀罗。


又不亲近旃陀罗(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此第四远旃陀罗也旃陀罗此云屠者又云严炽谓以炽然恶业而自严饰也若亲近之者令人无慈畜养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者此等皆有杀害之心名恶律仪如是人来当为善巧说法回其杀害之心不可有於希望之意也。


○畋猎者为田除害名畋猎即捷取之名白虎通云四时之畋总名为猎畋通作佃易曰以佃故渔注云取兽曰畋取鱼曰渔。


△五远二乘众。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至)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此第五远二乘众也二乘之人沉滞空寂不能发菩提心故須远离也妙乐云近二乘人令人远菩提故西方三乘人不杂处故云或来既未受大化不妨顺其小志而说故云随宜说法而亦不可有於希求之心也。


△六远欲想相。


文殊师利又菩萨(至)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此第六远欲想也欲想能杀害菩提心故辅行云欲想者为欲深防欲之过患也尚不起想况復形交或有染其形容姿态语笑威仪折旋俯仰皆能生於欲想須以九想观治之处女者居处在家未嫁之女也寡女即无夫者阿含经云有一异学问薄拘罗汝於正法中曾行欲事否答云莫作是语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入尼房未曾与尼相问讯乃至道路中亦不与共语今之弘法者观斯龟鑑可不慎之哉。


△七远不男人。


亦復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此第七远不男也妙乐云不男坏乱菩提志故五不男者生剧妬变半也生谓从生以来便无男根剧谓以刀去势妬谓因见他婬方有妬心婬欲即起变谓今生变作半谓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也亦有五种不女谓螺筋鼓角脉也。


△八远其危害。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須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此第八远危害也妙乐云危害难处不合入故(文)阿难问佛如来灭後见女人云何佛言勿相见设相见勿共语当专心念佛。


△九远讥嫌事。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至)犹不亲厚况復余事。


此第九远讥嫌也露齿笑现胸臆增他不善之心为女说法当避讥嫌尚不宜亲厚况復余之事乎。


△十远乐畜养。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此第十远畜养也沙弥此云息慈谓息世染之人以慈济羣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須息恶行慈也盖畜养小儿妨修正业故須远也自初远豪势至此远畜养十种恼乱分为二边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俱远离即寂灭之异名耳如此。


法诸教皆然但不近二乘与诸教小异盖今是名教行者弘通大乘独妙之经故須远离声闻缘觉小乘之人也。


△二即近论近处。


常好坐禅在於闲处修摄其心(至)是名初亲近处。


今修摄其心乃即近而论近亦是附定门助观也前远离十种恼乱即是修戒今常好坐禅即是修定次文观一切法空即是修慧今修定中有三意妙乐云三意者定心定处定门也心谓能期之心期於破障显理即修摄其心也处谓五缘中闲居静处即今在於闲处也门谓修定要门乃五事中调心不沉不浮即今常好坐禅也未暇定论故二十五方便中随要列二名耳如是三法皆令亲近。


△三非远近论三初总标境智。


復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此观一切法空即非远非近而论近亦是附慧门助观也初观字标智即中道能观之观智也中间一切法三字标境即十法界所观之境也後空字但是结成智境能观之智所观之境皆不可得即境智皆空。


△二別释境智。


如实相不颠倒(至)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如实相三字別释境也空假二边对乎中道非一异名如非七方便之权名实以实为相故言如实相不颠等诸句別释观也不颠等者凡夫依正二报之法本是无常反执为常本是苦反执为乐本无我反执为我本不净反执为净此凡夫四倒也二乘於常乐我净四德反执为苦无常无我不净此二乘四倒也菩萨无此八倒故云不颠倒也不动者不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所动也不退者契寂灭理心心寂灭入萨婆若海也(萨婆若此云一切智即果智也)不转者不如凡夫流转生死不如二乘转凡成圣也如虗空者虗空但有名字名字求不可得中道观智亦但有名字亦求不可得妙乐云但有名字即性空名字亦无即相空无所有性者了一切法无自他共离四性之执此出性空之相也一切语言道断者即绝言思为相空之相也不生者所破之惑能破之智悉皆称理故不生也不出者如来所治全体即是故无可出不起者以入理故方便理教一切皆寂也此实相之理名不能名故性空相不能相故相空故云无名无相此重牒前无所有等也无所有者重歎中道观智之体无二边之有也无量者非阴界入诸数法故无边者非如偏小有分限法故无碍者徧入诸法故无障者无能遮止故虽復多句秪是能观无相无作与境合耳亦只是对一切法名一切空。


△三结成境智。


但以因缘有(至)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但以因缘有者总结上诸句莫非因缘也上直明中道观慧非解非惑绝二边之相今明双照二边从惑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此以因缘一句义开两境也又因缘有有於涅槃(照于缘生缘生故空空名涅槃)从颠倒生者生於生死此则双照意显也常乐观如是等法者即三谛等法也又但因缘有从颠倒生者结不思议三谛境也(凡从因缘生颠倒之法皆妙境体也)故说者不思议教也常乐观者结不思议三观也。


△二偈颂三初颂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於後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颂上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由住忍地心不惊怖故云无怖畏心。


△二颂修行二初颂事远近。


应入行处及亲近处(至)贪着小乘三藏学者。


自应入行处下十四行颂上离十恼事约远论近也增上慢者谓於最上人法而生慢易即未得谓得之类也三藏者佛在波罗奈最初为陈如等五人说修多罗藏又在罗阅祇最初为須那提说毗尼藏又在毗舍离猕猴池侧最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即小乘三藏也习近小乘妨弘大法故須远也。


破戒比丘名字罗汉(至)诸优婆夷皆勿亲近。


名字罗汉者谓假名阿罗汉非实证得也求现灭度几近小乘非大法器故弘大乘经者即不得亲近也。


若是人等以好心来(至)皆勿亲近以为亲厚。


不希望者如左溪尊者未尝为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一毫财如是存心方可谓之无希望也及诸不男彼名般吒者此翻黄门黄门者有男女形不能男女。


亦莫亲近屠儿魁脍(至)如是之人皆勿亲近。


屠杀也亦分割其肉曰屠脍细切肉也贩者买贱而卖贵也衒自媒也此等皆非清净之行故宜远之。


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至)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入里乞食者杂阿含经云有一羊往粪聚饱食还羣贡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四事供养已起染着想不知出要向诸比丘贡高毀蔑他人我得彼不能得是为羊比丘乞食若师子王遇大兽即噉不味不着得小兽即噉不鄙不薄比丘亦尔得四事供养已不起染着想自知出要无增减心是为师子王比丘乞食又比丘乞食未得食前应念为修道故补饥疮須行乞食既得食已为报施恩念道不辍宝云经云乞食作四分一分奉同梵行一分与丐一人分施鬼神一分自食。


△二颂非远近。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上中下法者约教则以別教为上通教为中藏教为下约人或指三乘或三教菩萨今约废权说故云不行等有为等者有为是世间法故不实无为是出世间法故实亦不分別等者观音义疏以男女表对定慧慧表男定表女正引此二句以明定慧之法性本绝言不可分別故下即云不得诸法等。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此颂上常好坐禅及观一切法空等文可见。


△三颂明行成三初标。


若有比丘於我灭後(至)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此标行成事成则外仪无失理成则内心无滞故说经时无怯弱也。


△二释。


菩萨有时入於静室(至)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此释安乐之因因入静室修禅定故止於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正忆念修智慧故离诸取着得法无我内无颠倒是则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乐也。


△三结。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说法华经。


此颂长行总结初法即指身安乐行也。


△二口安乐行二初长行二初标章。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後於末法中(至)应住安乐行。


此下第二口安乐行也今标章。


△二行法二初止行四初不说过。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此释口安乐之行法有止行观行今止行中初不乐说能听人及所听经典过者法华已前七方便之权法乃是佛为他机随他意语名不了义人若听受容有乐偏小之过法是随机之说则有何过若言法有过者则是恼乱其听受之人非口安乐行之相也。


△二不轻慢。


亦不轻慢诸余法师。


此言弘经者不可倚恃所弘法华之圆而轻蔑偏权小教之法师也妙乐云佛在世时尚以异方便及余深法用助圆实之正道後学顺教岂可固违須顺佛意将护物机问佛世观机恐物堕苦先以小接次以偏引末世弘法岂必然耶答恐弘经人倚圆蔑偏作如是说然弘经者随其行位浅深若始行弘经之人遇求法者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不以小答也若深位弘经者始末弘法必以三藏等三方能显於圆顿也。


△三不歎毀。


不说他人好恶长短(至)亦不称名赞歎其美。


初不说一切人次別举声闻不说他人长短者夫人恶闻其失故不谈人短好誉者必善毀故不称人长故日藏经云初中後夜减省睡眠精进坐禅诵经修道背舍生死向涅槃路不称他短不说己长於声闻等者声闻根性不定若歎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毀呰二乘或令其大小俱失所以毀赞俱不应也妙乐引大论云自赞自毀赞他毀他如是四法智者不为何以故自赞者是贡幻人自毀者是妖惑人赞他者是谄佞人毀他者是谗贼人智者应以四悉檀筹量而护自他。


△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谓其所承之人及所禀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谓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说过之源故不生怨嫌也妙乐云怨去声损己则怨违情曰嫌安乐行者尚去顺己之喜况搆无怨之恨大集经云过去世时有罗刹王於拘留孙佛法中出家发菩提心诵持大小乘法聚各八万四千由意嫌头陀比丘不诵经典犹如株杌由此堕狱受苦从狱出已受罗刹身於贤劫末楼至佛所方脱罗刹身常人尚尔况安乐行为弘大典将护小行怨嫌俱舍方称正行此口安乐行中所言怨嫌心者心动则形於言是故制心即为制口。


△二观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至)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上既观诸法空心已住於毕竟空理无所取着必不执大而轻於小但随顺物情復不违於大乘法相或有难问则不说小乘法答但以大乘答者有二意若见其无大机而为说小但令得方便小益若不见其无大机而为说小则妨其大缘是故但为说大则无二者之咎一切种智如前释增治云随顺物情即不逆其意尚不令顺法而违物尚不许见无大而为说小妨其大缘况令违法相而復背机况復执大毀小而令大小俱失耶。


△二偈颂三初颂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至)着新净衣内外俱净。


此二行颂上口安乐行中初标章也上总称应住今颂中別出行相行相有三初半行欲令现前人得安隐道及果(安隐道即涅槃因果即涅槃果)即入如来室义次半行即坐如来座义後一行即着如来衣义以此三法导口业名安乐行也。


△二颂行法二初颂止行四初颂不轻慢。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此下五行半颂止行也今半行颂不轻慢若轻慢者则不随问为说也。


△二不说长短。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至)若有难问随义而答。


但依妙义而说不谈人之好恶难问随义答者有二一可答二不可答若问答相诘难胜负则自知是为智者语若自放恣而问敢有违者诛之是为王者语若长短是非皆不知唯求己胜是为愚者语妙乐云智者语即可答王者语愚者语即不可答。


△三不说人过。


因缘譬喻敷演分別(至)渐渐增益入於佛道。


若说人过生人毒念今不说其过故使发心入於佛道佛道从喜生故也。


△四颂无怨嫌。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怨嫌心起则懈懒忧恼今以慈心说法颂无怨嫌者精进无忧故也上长行皆约止善说颂中皆约行善也。


△二颂观行。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至)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此四行颂观门也上长行中云但以大乘答今颂云说无上道上云令得一切种智今颂云愿成佛道令众亦尔者令他亦成佛道也。


△三颂行成四初颂标行成。


我灭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


此一行标口安乐行成也。


△二无过难除。


心无嫉恚诸恼障碍(至)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此二行明内无过则外难不生如无臭物蝇则不来。


△三有善行成。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


此内有善法所以行成也。


△四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三意安乐行二初长行三初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此下第三意安乐行也今标章。


△二行法二初止行四初不嫉谄。


无怀嫉妬谄诳之心。


夫二乘欲出生死故先除贪欲菩萨欲化他故先除嗔见嫉是嗔垢谄是见垢嫉妬违慈悲之心非化他之法谄诳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若智慧被障将何上求佛道若慈悲有妨将何下化众生是故菩萨之人欲修意安乐行最須弃之。


△二不轻骂。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亦勿轻骂等者此戒菩萨之人不应自倚圆行而呵责別教行人学佛道者亦不自倚圆教之长求其权教之短知机呵责不知勿骂若其责骂容有退彼善根之义故云亦勿等也。


△三不恼乱。


若比丘比丘尼(至)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比丘等四众皆有三乘之机故云求声闻等此戒不应以圆呵通教三乘者其本无大机强以圆呵乖心成恼通既被呵圆復未解前疑後悔大小俱失以去佛道迂回名甚远此恼別教行人今文虽曰呵通以通教中復有別机故也若忩忩取证沉空滞寂不能得一切种智此恼通教行人厌生死懒化导名懈怠悲华经明小乘者为懈怠。


△四不诤竞。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嘲谑之论妨安乐行故須制也遗教经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復出家犹不得脱是故比丘当須舍离此意同也。


△二观行四初起大悲心违於嫉谄。


当於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此下四科明观行也即约前四恶起於行善也。


△二起慈父心违於轻骂。


於诸如来起慈父想。


凡求佛道即是学人敬学如佛不得轻骂诸者通三世此即未来如来也。


△三起大师想违於恼乱。


於诸菩萨起大师想(至)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以理论之三乘皆是菩萨有化训之德皆是众生之师应起师想勿言其短。


△四平等说法违於诤论。


於一切众生平等说法(至)亦不为多说。


平等破偏执之诤法本平等故云以顺法也不多不少者量其机器之利钝也。


△三结成二初由止恶恶不能加。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说是法时无能恼乱。


此结意安乐行也由止恶故恶不能加故云无能恼乱也。


△二由观行胜人来集。


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至)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歎。


由观行故胜人来集得好同学也。


△二偈颂二初颂行法二初颂止行四初颂不嫉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


△二颂不轻骂。


不轻蔑於人。


△三颂不诤竞。


亦不戏论法。


△四颂不恼乱。


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二颂观行四初颂於一切起大悲心。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二颂於菩萨起大师想。


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


△三颂於如来起慈父想。


於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


△四颂平等说法息诤论。


破於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四誓安乐行二初长行二初明行法三初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有持是法华经者。


此下第四誓愿安乐行也以身口意与慈悲俱即誓愿安乐行发愿流通此经故也。


△二行法三初标誓愿境二初慈誓境。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


通取曾发方便心而未出三界者名在家断见思惑尽出三界者名出家此摄得两教二乘三教菩萨此辈既皆具无明有苦可拔亦应是大悲境但其皆曾发偏小之心与慈誓相应須与其圆道圆果之乐故言生大慈心以慈能与乐故也。


△二悲誓境。


於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通取未曾发方便心者名非菩萨此摄得三界内者既全不曾发小乘方便之心况復能发大乘真实之心则知此等皆是界内流转生死之徒亦須与乐但其流转无际正与悲誓相应宜拔其苦因苦果故言生大悲心以悲能拔苦故也。


△二起誓愿由二初起慈誓之由。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


此即起慈之由也如是之人指上曾发方便心者由乐小故执佛方便以为真实不会圆道故言大失大失是慈誓之由也。


△二起悲誓之由。


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


指上未曾发偏圆心者由未发偏圆之心不闻偏圆二道故以不闻偏道为无闻慧不知偏道为无思慧不觉偏道为无修慧又无圆三慧何者不问圆道故不闻不信圆道故不思不解圆道故不修偏圆三慧权实皆无甚可怜愍即起悲之由也妙乐中问云何得知前三是权後三是实答准正发誓文但牒後三而为是经故云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


△三正立誓愿。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此正发誓愿也彼人虽不问不信偏圆二道菩萨不约偏道发誓但欲与其圆道三慧故言虽不问不信不解此经我得三菩提引令得入也若誓愿若菩提若神通若智慧皆由安乐行得之神通智慧二力秪是福智二严深观如来座故得智慧力四辩庄严能以慧拔也深观如来室如来衣得大善寂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神通福德庄严先以定动也。


△三结成三初总结无过失。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此下结誓愿安乐行也今总结无过失既无过失则是行成行云何成以其立大誓愿故即入如来室行成以其知四众失圆道故即坐如来座行成以其誓制其心不懈怠故即着如来衣行成三行具立故言行成无过失者慈悲成故无嗔垢失如来衣成故无懈怠失如来座成故无谄曲失以由此第四誓愿行成故无诸失也。


△二別结慈悲成。


常为比丘比丘尼(至)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此別结慈悲行成也以慈成故摄得四众人天供养听法誓愿成故感佛神通诸天卫护如来座成不着於法故听者欢喜也。


△三释誓愿行成。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至)诸佛神力所护故。


此释誓愿行成三世诸佛尚皆守护况诸天耶。


△二歎经妙二初法说二初昔未显说。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至)乃至名字不可得闻。


此昔未曾显说故昔不得也。


△二今日乃得。


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二譬说二初不与珠譬昔未曾显说二初开譬六初威伏诸国。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


翻译名义引俱舍论云南洲人寿至八万岁时有转轮王生灭八万时人寿损减众恶渐盛故无轮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具足说之则有四种轮王谓金银铜銕轮从胜但说金轮故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灌顶位於十五日受斋戒时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转金轮王金轮王领四洲银轮王领三洲铜轮王领二洲铁轮王领一洲四种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別慈恩云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今以轮王譬如来化世降伏诸国譬降伏五阴十二入十八界诸境。


△二小王不顺。


而诸小王不顺其命。


小王譬诸烦恼未得无漏智慧调伏名不顺其命。


△三起兵往伐。


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起种种兵譬七贤中所修方法为前军須陀洹斯陀含中所修方法为次军阿那含阿罗汉中所修方法为後军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万四千之冠盗能破者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官兵妙乐云言八万等者秖是小乘八万而已。


△四有功欢喜。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


△五随功赏赐。


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至)奴婢人民。


田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即初果二果邑即三果城即四果涅槃衣服即惭忍善法严身之具即助道善法也种种七宝即七觉支等象马车乘即二乘尽智无生智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即七贤位也辅行六下云随功赏赐者随其精进功能故佛轮王见小乘众破见思贼有微功者赐事禅定无漏田宅若见大士应破大惑获大功勳即赐以髻中明珠也。


△六而不与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髻喻权珠喻实言髻中明珠者实为权所隐也在顶上者譬极果所宗有出分段生死之机为小功勳有出变易生死之机为大功勳惊怪者未有大功忽赐髻珠诸臣皆疑怪譬众生大机未动忽说此经二乘疑惑菩萨惊怪辅行六下云於实法界顶开同体权髻与实相明珠得法王记莂。


△二合譬六初合威伏诸国。


文殊师利如来亦復如是(至)得法国土王於三界。


此下六科合上譬也。


△二合小王不顺。


而诸魔王不肯顺伏。


△三合起兵往伐。


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四合有功欢喜。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


△五合随功赏赐。


於四众中为说诸经(至)引导其心令皆欢喜。


根力者即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五力也修此根力即不漏落六道生死故名无漏根力也涅槃此云灭度今即小乘真空涅槃也此真空涅槃能防见思之非御生死之敌故名涅槃城。


△六合而不与珠。


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二与珠譬譬今日得闻二初开譬二初有勳。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


△二与珠。


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珠在髻中者实为权所覆也解髻即开权与珠即显实用譬法华开权显实也四十余年秘而不谭故云不妄与人。


△二合譬二初合有勳。


如来亦復如是於三界中(至)尔时如来亦大欢喜。


贤圣军如上所明妙乐云见贤圣等者大集经云知苦坏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证灭离死魔修道坏天主魔今不云天主魔者以小乘多断三魔未坏天主魔然已有坏义成道必降魔故也有大功勳等者如来见此小乘贤圣已除界内苦集名与阴战至般若後破无明出变易名大功勳故今三毒等且小乘中说三毒者贪嗔痴也在见惑中名邪三毒在思惑中名正三毒故知三毒不出见思二惑如来见诸贤圣已断见思出三界外不为魔网所罩不久必当破无明之惑出变易生死之苦故通云欢喜也。


○名义云天主魔者欲界天主也着乐邪见憎嫉一切贤圣涅槃道法名天主魔。


△二合与珠。


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一切智者谓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但不能以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记云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空观若成於此名相悉能体达多怨者如五千退席等如云如来现在犹多怨嫉是也难信者如中下根譬喻因缘二周之後方能信解是也於诸说中等者此经於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也明珠者明譬中道智珠喻圆实之理能令至一切智智即果名行始为因行终为果是行一也第一之说是教一秘密之藏是理一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即兼人一。


△二偈颂二初颂行法二初超颂行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此下四行颂行成也上长行中总明行成今偈颂中別显也常行忍辱颂着忍辱衣行成哀愍一切颂入慈悲室行成乃能演说颂坐法空座行成。


△二追颂行法三初颂誓愿境。


後末世时持此经者於家出家及非菩萨应生慈悲。


△二颂誓愿由。


斯等不闻不信是经则为大失。


△三正立誓愿。


我得佛道以诸方便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二颂歎经二初颂开譬二初颂不与珠譬。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至)妓婢财物欢喜赐与。


△二颂与髻珠譬。


如有勇健能为难事王解髻中明珠赐之。


辅行六下云力能趣实故云勇健依理而起精进之行故云能为难事今佛轮王解权赐实故云王解髻等。


△二颂合譬二初颂合不与珠。


如来亦尔为诸法王(至)以大方便说此诸经。


△二颂合与珠譬。


既知众生得其力已(至)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上譬如强力至此凡十行半颂上歎经也其力即精进力也不妄开示者大机未熟也今正是时者正是开权显实之时。


△三总结行成之相三初结劝四行。


我灭度後求佛道者(至)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此下二十三行是第三总结行成感徵之相以劝修行今结劝身口意誓愿四行也。


△二举三报以劝亦名三障清净三初报障转转现报。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此下举三报转以劝持经今是报障转转现报也灭现世忧恼即除苦受之报此转现报之心也无病痛颜色鲜白即转现报之色也。


△二业障转转生报。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此转恶业也恶业之因应感恶果由持经力转恶因而得好果即转生报也不生即无恶生业现在持经不作贫穷业来世不生卑贱也。


△三烦恼障转转後报二初別明三烦恼障转三初別明贪障转。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此众生乐见至下如日之照三行是別明三烦恼障转也今初明贪障转多贪欲者为人忽慢又障生梵天今贪欲障转故众生乐见人不忽慢天童给使不障生梵天。


△二別明嗔障转。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至)游行无畏如师子王。


此明嗔障转也舍嗔则除内刀箭入阵则外刃不伤故云刀杖不加嗔是害慈悲之毒药内既慈悲则外毒不能害嗔是恶口腑脏内既无嗔则入口闭塞不能恶骂既不为人加害恶骂故於游行之处无所畏惮也。


△三別明痴障转。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痴障转也愚痴能障智慧今愚痴之障既转则智慧之光如日之照。


△二总明一切烦恼转六初梦入十信二初正明慈悲报。


若於梦中但见妙事(至)数如恒沙恭敬合掌。


此下十六行总明一切烦恼障转亦是後报转也由身口意誓愿四行功成兼以弘经之力化功归己果相先彰故於梦中见种种事竝是未来後报之相百千万劫事在一念梦中用表妙法不可思议一中无量无量中一是相前现後当尅果从初十信乃至妙觉八相成佛皆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忍辱报今此二行半正言慈悲报也。


△二正见无痴报。


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因无邪痴而得正见因正见故而有智慧因有智慧即能说法故科此二句为正见无痴报从前科若於梦中至此而为说法总是梦入圆教十信位也。


△二梦入十住。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至)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此六行半偈明梦入十住也住中既云见佛表自当得八相初住便破一品无明分身百界作佛故也见身处中表入中道实相也闻法欢喜表初发心住见中道与初欢喜地等故亦云喜陀罗尼此云能持谓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也又翻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又翻遮持谓遮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也今云得陀罗尼即有三一旋陀罗尼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法音方便陀罗尼净名疏释云旋者转也转假入空得证真谛百千万亿者即是从空入假旋转分別破尘沙惑显出恒沙佛法法音方便者即是二观方便得入中道也不退智者即三不退具如序品初释既云证不退智即为授记者当知得入初住无生得记之位也。


△三梦修十行。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


梦入十住之後既云又见自身在山林等知是十行修习善法也妙乐云修习云行者前非无行不別而別至此最得行名故也。


△四梦悟十向。


证诸实相。


既云证诸实相知是十回向正观中道位也妙乐云证诸者诸言正表断三十品无明也。


△五梦入十地。


深入禅定十方佛。


深入禅定即第十地中无垢三昧入金刚定诸佛皆现摩顶受軄也妙乐云言无垢者初住已得为顺大经以无垢三昧对於初地故今且从初地以说若云入金刚定义当等觉今等觉合在十地中。


△六梦入妙觉。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至)如烟尽灯灭。


既梦八相作佛则知是梦入妙觉也此中或是初住能八相成佛之相仍前次位寄谈极果耳梦作国王即是降兜率托胎降生三相舍宫殿五欲诣道场即是出家之相成无上道成道必降魔即是成道降魔二相转法轮入涅槃二相如文烟尽灯灭者烟譬机灯譬应妙乐云安乐既是如来之行故弘经者预表果成故知弘功其力不少。


△三总结行成。


若後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此总结行成也。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师严道尊鞠躬祗奉如来一命四方奔踊故言从地涌出品此约世界悉檀释也三世化导惠利无疆一月万影孰能思量召过去以示现在弘妙经以益当来故言从地涌出品此约为人悉檀释也虗空湛然无早无晚惑者执迹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显远故言从地涌出品此约对治悉檀释也寂场少父寂光老儿示其药力咸令得知故言从地涌出品此此约第一义悉檀释也妙乐自下升此故是世界也召本人示现人令现人生现善使本人弘现经令当人生当善故是为人也虗空等者约所表也虗空理也本迹事也事有本迹理无早晚惑者迷理而暗本迹故执近迹而失远本所以召昔示今破执近恶故是对治也寂场舍那示始成故父少寂光菩萨行久着故儿老譬药力者父久先服种智还年之药父老而若少子亦久禀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故是第一义也。


△大段第二本门开近显远亦名开师门之近迹显佛地之远本三初序段从此下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二正说段从尔时释迦告弥勒下至分別功德品弥勒说十九行偈三流通段从偈後下十一品半经文今初从地涌出品初半品乃本门序段分二初涌出三初他方请弘。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至)当於此土而广说之。


他方菩萨既闻迹门流通弘经福大咸欲发愿住此弘宣是故请也。


△二如来不许。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至)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如来止之凡有三义他方菩萨各各自有己任若住此土废彼利益又他方菩萨於此土结缘事浅虽欲宣授必无巨益又若许之则不得召下方菩萨下方菩萨若不来此近迹不得破远本不得显为此三义故如来止之也召下方来亦有三义是我弟子应弘我法以缘深广能徧此土益徧他方土益又得开近显远是故止彼而召下也。


△三下方涌出二初经家叙相五初涌出。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


妙乐云地裂者地覆本眷属如迹隐本今开迹显本故裂地以表之。


△二身相。


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


△三住处。


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住处者常寂光也常即常德寂即乐德光即净我二德此四德秘密之藏是其住处以不住法住秘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渊底玄宗之极地故言下方在下不属此空中不属彼非彼非此即中道也又出此不在上亦不在此下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是中道也妙乐云法性之渊底释下也玄宗之极地释方也玄理之宗故名玄宗宗谓宗致取果所期此诸菩萨分到所期且云极地在下不属此者在下空故不属此界(下方空名下空)空中不属彼者住於下方空中故不属彼界出此不在上者非上界也不在此下者言在此界之空中经云从地出已各诣虗空是也。


△四闻命。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来之由者闻命故来弘法故来破执故来显本故来皆如上说。


△五眷属。


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至)所不能知。


所将眷属者若人情往望谓领六万五万恒沙者为多领三二一者为少单己者隻独若依文往寻六万五万者为少单己者为多故下偈文云单己独处者其数转过上若依法门者一一皆是导师能引众人至於宝所当知一己非独六万非多一即一道清净二即定慧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谛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界界互具成百法界界界十如即具千如如如十善即成万善一度具万六度即六万法门多不为多一不为少非多非少而多而少(多不多空也一不少假也双非双照中也)此中明六度不同常途六度互严之说乃依妙境论六度耳妙乐云行依妙境故度成万是也。


△二大众问讯五初三业供养。


是诸菩萨从地出已(至)欣乐瞻仰於二世尊。


树下之座即分身诸佛所坐者也拜遶是身赞法是口瞻仰是意也。


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初涌出(至)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五十小劫谓如半日四众徧见此乃隐长而现短借(犹与也)其神力令狭而见广俱是不可思议也五十小劫与半日者此是时节不可思议如来所见不以二相下方菩萨常面称扬如来默然常受其赞解者即短而长谓五十小劫惑者即长而短谓如半日斯为本迹而作弄引如来未说则暗本而执迹佛若开显则悟近而达远亦知不思议一也妙乐云五十小劫令如半日此明如来不可思议延促之事显於如来自在之力既云令诸大众谓如半日即促彼长令其见短故云隐长广狭亦尔此言即长而短也四众徧见(即下文四众徧见菩萨也)此言即狭而广也有人云(即生公也)听法之志而忘其长或云长短斯亡长短斯存此並得感而失应何以抑於如来神力耶如来所见等者佛眼观之长短不二四眼观之不无长短故赴长短机令见不一。


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至)百千万亿国土虗空。


四众徧见菩萨者此是如来借其神力令即狭而见广亦是不思议也夫肉眼天眼所见不远而今所覩充满虗空则知菩萨应相既多必並证得弥法界之真理也妙乐云肉天二眼任其自力所见不遥今忽见远知非己力即知如来现此神变必说妙法。


△二陈问讯词二初标四导师。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至)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但举四人者欲拟开示悟入四十位耳如华严但举法慧德林金幢金藏说四十位也妙乐云拟者比拟也亦对也如华严下引同彼此佛慧既同人法相望亦等但彼迹此本彼兼此独本迹虽殊彼此俱四咸为导首故得例之唱导者补注云启发法门名之为唱引接物机名之为导。


△二正陈问词二初长行二初问如来安乐。


在大众前各共合掌(至)少病少恼安乐行不。


△二问众生易度。


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二偈颂二初颂问如来安乐。


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少病少恼教化众生得无疲倦。


世尊已离世间有漏五阴岂有病恼葢欲示同人法顺土常仪故須问云病恼耳。


△二颂问众生易度。


又诸众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三佛答安乐二初答安乐。


尔时世尊於菩萨大众中(至)如来安乐少病少恼。


此答上初偈之问。


△二答易度二初根利德厚。


诸众生等易可化度(至)即皆信受入如来慧。


此答上次偈之问易度有二一根利德厚者世世已来常受大化始见我身即禀华严入如来慧果熟易零此一类众生则易度也。


△二根钝德薄。


除先修习学小乘者(至)得闻是经入於佛慧。


此易度中二根钝德薄者世世已来不受大化为此等人故須开顿说渐三藏方等般若而调伏之亦令此人今闻法华入於佛慧比前虽难於佛甚易根虽利钝所入是同疏中略举十意释之第一始见今见乃至第十利根初熟始入佛慧钝根後熟今入佛慧缘宜不同略为十异种智法界等无差別故今经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今闻此经入於佛慧明文在兹不須疑也旧云华严了义满字常住法华不了义非满非常今以此文竝之若始入是了义今入是不了义者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佛慧既齐了义亦等满字常住悉如是。


△四偈颂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闻已信行我等随喜。


能问者即是华严中四大士法华中身子三请俱是能问也所问者即是问佛智慧也妙乐云闻已信行者即指能问诸菩萨所化之人闻菩萨说已而能信行我等随喜者即上行等随喜能问菩萨发起大利及随喜菩萨所化之人也。


△五如来述歎。


於时世尊赞歎上首(至)能於如来发随喜心。


如来述歎与上大异何者上文随喜能问之人皆是菩萨及所化之人闻已信行即是於菩萨等发随喜心也今如来述歎何故却云汝等能於如来发随喜心葢能问者皆是古佛汝能随喜即是随喜如来是则菩萨随喜其迹如来述歎其本此亦密表寿量妙乐云密表寿量者今歎菩萨尚是古佛密表今佛非今成也既非今成必有远本未得彰灼故云密表。


△二疑问二初此土菩萨疑二初长行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至)并欲自决所疑。


此下是第二疑问序弥勒及诸菩萨所以疑问者自初寂场说华严以来至今灵山说法华已往十方大士来会虽不可限我以补处智力悉见悉知而於此众不识一人然我游化十方觐奉诸佛诸佛大众快所谙知今就彼履历之处推之亦所不识又彼诸大士是前进先达弥勒是後番末学後不知前故所不识又彼等大士本实相底应现十方所有真应非弥勒境界是故不识又佛托弘经召诸大士密开寿量非时众所知故言不识已上诸释约四悉檀意也妙乐云初约来者次约去处来去异故识不识別以不识故无世界益也弥勒不知前进之喜则自善不生无为人益也化物本治物病弥勒不知真应无彼利物之道即不识病无对治益也密开寿量是第一义者即此一部最极之理岂非第一既时众不知无第一义益也斯葢弥勒为众发起且云不识不知耳。


△二偈颂正问五初问何处来。


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至)是从何所来。


两足者谓福慧二种庄严皆具足也。


△二问何缘来。


以何因缘集巨身大神通(至)为从何所来。


△三叙其数量。


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至)犹不能尽知。


△四问其师谁。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至)修习何佛道。


△五弥勒结请五初结歎神力。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


△二请答来处。


四方地振裂皆从中涌出(至)未曾见是众。


△三请答来缘。


我於此众中乃不识一人忽然从地出愿说其因缘。


△四大会同请。


今此之大会无量百千亿(至)本末之因缘。


△五请答师主。


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科云请答师主者即请答谁为其说法等。


△二他土菩萨疑。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此他土菩萨疑也其佛侍者即他方菩萨是分身眷属横在十方与弥勒同疑俱不知如来本地成佛甚久於是各各以疑陈於己佛佛皆抑待弥勒故云弥勒已问斯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妙乐云抑待弥勒者分身诸佛自谓答问之益不在於我故不为答抑待释迦荅弥勒问故云待弥勒耳何者弥勒所问事迹不轻释尊一代未曾显说因兹答问广显长寿此一代玄秘在佛自开汝自当闻我不应答。


○本门序分竟。


△二此半品至弥勒说偈尽本门正说段二初诫许二初长行二初诫二初述赞。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乃能问佛如是大事。


此下本门正说分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即弥勒姓也。


△二正诫。


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


一心诫勿乱被铠诫勿怠坚固诫勿退也。


△二许二初标示果智慧。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


△二三世开化教。


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至)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科云开化教者宣示也自在神力者过去益物也师子奋迅者十方分身所被之处现在益物也大势威猛者未来益物也章安私谓如来自在者我德也神通者乐德也师子奋迅奋迅除垢净德也大势威猛未来益物常德也妙乐云神通是菩萨游戏故名为乐益尽未来故得是常。


△二偈颂二初颂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勿得有疑悔。


△二颂许二初颂智慧果。


佛智叵思议。


△二颂三世化。


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至)汝等一心听。


妙乐云颂三世者前师子等以明三世文中亦无三世之语但以义势同三世耳今颂亦尔直以佛无不实语等半行偈文而用通之语既不虗则知三世益亦真实。


△二正说二初一品半正开近显远二初此品末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二初略开近显远二初长行二初双答二初答师弟。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至)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此去尽寿量品正开近显远也。


△二答处所。


此诸菩萨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此界指下方也下方空中住者释论明有底散三昧应作四说有者三有也底者非想非非想也以深胜故为底又有者名相也底者空也以空寂故为底又有者二边俗也底者边际智满故为底今经云下方空为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表中道为底此是约教分別妙乐云有底散者底者下也散者空也此但消名若出体状即约教释者是也非想等是有漏底空是真谛底边际智是俗谛底皆以极释也既云约教分別则初一是藏次一是通次一是別今经是圆以中为底於四释中但云有底不云散者底即散故。


△二双释二初释师弟二初双修智断。


於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別正忆念。


师知弟子修智断二德於经分別是修智正忆念是修断。


△二双证智断。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至)勤行精进未曾休息。


不乐在众是证断德勤行精进是证智德也。


△三释处所。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不依止人天而住是释处也人天是二边不住不着也深智无碍者依不思议智也乐於佛法者乐不思议境也境智甚深微即非浅行菩萨也妙乐云不依止人天者言居止虗空並不依於上天下人也言人天是二边者约所表释人多滞着表有边天住净福表空边居此空中以表中道。


△二偈颂二初颂双答二初答师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至)为求佛道故。


△二答处所二初正答处所。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二歎菩萨德。


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


△二颂双释二初释师弟。


我於伽耶城菩提树下坐(至)汝等一心信。


△二释处所。


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


科云释处妙乐云经不云处但云久远教化之者前长行正答中已云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竟故但以时而释处也过去久远於何处化化令入实即空中也。


△二因疑更请二初长行二初疑。


尔时弥勒菩萨(至)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弥勒等既闻上菩提树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又闻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由闻此二说动执生疑。


△二请二初法说三初执近疑远。


即白佛言世尊(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疑成道近所化甚多执近而疑远也伽耶此云山城去菩提道场约二十里西域记云城甚险固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谿谷杳冥峯峦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四十余年者说法颂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在般若後说故云四十余年也。


△二执远疑近。


世尊此大菩萨众(至)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此所化既多行位深妙又执远而疑近也妙乐云问弥勒既不知其数不识一人云何得知久植善根答秪由不知不识并由佛歎住处德业既多又深弥勒因疑此等菩萨岂近成道之佛之所化耶。


△三难信结请。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


妙乐云结请中但举难信者托物不信拒而击佛令必有答也。


△二譬说二初开譬三初譬成道近意。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


△二譬所化多意。


指百岁人言是我子(至)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三总结譬难信。


是事难信。


色美髮黑总在年少比如来是父譬上成道近意也指百岁人比地涌涌菩萨是子譬上所化甚多意也淮北诸师以譬释譬譬父服还年药貌同二十五(虽老而少)子不服药形如百岁(虽少而老)若知药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今家合其譬云如来横服垂迹之药示伽耶始生诸菩萨直论本地久发道心今住不退若佛及佛快知此事自下不达不得不疑故结云是事难信妙乐云既云若佛及佛则显弥勒不知言如来横服垂应药者智契深理由竪服於真谛之药处处益物乃由横服垂应之药真谛药者假即空故权即实故自行冥故垂应药者空即假故实即权故化他起故。


△二合譬三初合近譬。


佛亦如是得道已来其实未久。


△二合远譬。


而此大众诸菩萨等(至)一切世间甚为希有。


此菩萨久种善根非止伽耶发心善入出住者九次第定是善入(四禅四空及灭受想定)师子奋迅三昧是善出超越三昧是善住藏通二教竟也从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门再修凡夫事名善出妙觉徧满名善住別教意也毕法性三昧名善入首楞严三昧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圆教也意次第习诸善法者据因为善习就果为善入善答难问者具福慧二种庄严也七方便之尊故云人中宝也妙乐云九次第定是善入者从禅至禅无间入故奋迅是善出者从禅至禅皆经散心以散名出超越是善住者虽经超散住禅宛然毕法性为善入者毕者穷也穷法性故首楞严定能现威仪故王三昧者如王安国故。


△三合请答三初举佛语。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至)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二明请意二初为现在。


我等虽復信佛随宜所说(至)佛所知者皆悉通达。


弥勒自谓现在见闻我虽未达信而已矣。


△二为未来。


然诸新发意菩萨於佛灭後(至)而起破法罪业因缘。


今所请者正为未来浅行新发意者喜生诽谤谤则堕於恶道不退者虽能信而不谤不能增道若为分別而说令谤者则生信信者则增道。


△三正请答二初除我等疑。


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


△三除未来疑。


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二偈颂二初颂法说三初颂执近。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树尔来尚未久。


△二颂疑远。


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至)是事难思议。


△三颂结请。


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至)如实分別说。


△二颂譬说二初颂开譬。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至)举世所不信。


△二颂合譬三初颂合近。


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


△二颂合远。


是诸菩萨等志固无怯弱(至)於下空中住。


△三颂合请。


我等从佛闻於此事无疑(至)而住不退地。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如来者十方三世诸佛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通号也寿量者诠量也诠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德也今正诠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如来寿量品如来义甚多且明二三如来余例可解二如来者成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乘是法如如智实是法如如境境智和合则有因果道是因觉是果道觉义成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即真身如来也以如实智乘如实道来生三界示成正觉者此即应身如来也三如来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徧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此法身如来也法如如智乘於如如真实之道来成正觉从理名如从智名来此报身如来也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处处示成正觉八相成道转妙法轮此应身如来也法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舍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此三如来一必具三三即是一不一不异非纵非横圆览三法假名如来也次明寿量者即向三如来之寿量也寿者受之义也量者诠量也若真如不隔诸法故名受此诠量法身如来以如理为命不生不灭性相常然故经云非实非虗非如非异此法身之寿量也若境智相应故名受此诠量报身如来以智慧为命由如如智契如如境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故经云我智力如是久修业所得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此报身之寿量也若一期报得百年不断故名受此诠量应身如来应同机缘为命缘长同长缘促同促故经云数数现生数数现灭等此应身之寿量也又須知法身非量非无量报身金刚前则有量金刚後则无量应身随缘则有量应用不断则无量是则三身各具量无量常无常之义自昔诸师或约无量明常有量是无常今家约义准经应具四解一者实有量而言无量如阿弥陀经说佛寿七百阿僧祇既有七百之数岂非实有限量虽有齐限人天莫数故名无量寿此是应身如来缘长同长之寿量也二者实无量而言量如此品诠量虽通明三身若从別意正在报身故经云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等岂非实无量而品题但云寿量又如金光明经四佛为信相菩萨说偈云海滴山斤地尘空界可知其数无有能知如来寿者而彼品题亦但云寿量此是报身如来之寿量也三者实无量而言无量如涅槃经亦云唯佛与佛其寿无量此是法身如来之寿量也四者实有量而言量如今释迦八十唱灭此是应身缘促同促之寿量也当知一佛身即具诸身寿命功德随缘感见长短不同四句诠量其义已显为未解者更以常等四句拣之非常非无常双非理极即法身也常者以正智圆满不生不灭即报身也亦常亦无常者应用无尽为亦常数唱涅槃名亦无常即应身也无常者金刚心已前智用增进乃至凡夫生死出没皆是无常此约別教说也若圆说者一一如来悉备四句如疏具明岂可偏约常与无常量与无量而释之耶又復应知佛本无身无寿亦无於量随顺世间而论三身亦随顺世间而论三寿此品正意虽论报身寿量报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义足如是三身种种功德悉是本时道场树下先久成就名之为本中间今日寂灭道场所成就者名之为迹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妙乐云问法报是本应身属迹何以乃言本地三佛答若其未开法报非迹若显远已本迹各三。


△二寿量品广开近显远断惑生信二初诫信四初三诫。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将欲开近迹而显远本故先诫信佛旨严谕为诫众机领受为信若迹门有三请一诫如方便品初三请之後但诫云汝今谛听善思念之今本门乃有三诫三请重请重诫前後合五诫七请奇特大事殷勤郑重也诫云汝等当信解等者不疑近成曰信明了远本曰解诚是忠诚谛是审实不欺於物言则诣真昔为七方便人凡有所说皆是随他意语非告诚实今法华纯圆开显之教即是随自意语示之以要故言诚谛菩萨既奉诚诫不敢致疑闻必取信信受诚言也妙乐云请中既云如是三白已復言惟愿说之即第四重请也佛於三请之後又云汝等谛听即第四重诫也郑重如前释。


△二三请。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至)如是三白已。


如来既垂三诫机众乃伸三请。


△三重请。


復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既伸三请之後復云惟愿说之乃成四请。


△四重诫。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既垂三诫之後復告云汝等谛听乃成四诫。


△二正答二初长行二初法说二初三世益物二初过去益物二初出执近情三初出所迷法。


如来秘密神通之力。


△二出能迷众。


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


△三出迷远谓。


皆谓今释迦牟尼佛(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二科文於此并释秘密者一身即三身名为秘三身即一身名为密又昔所不说名为秘唯佛自知名为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动之理即法性身也通是无壅不思议慧即报身也力是干用自在即应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诸教中秘之不传故一切世间天人修罗皆谓今佛始於道树得此三身故执近以疑远此本门法说中不復言及二乘但对菩萨菩萨摄在天人修罗三善道内余三恶趣罪重根钝少智不知故大品般若经云摩诃衍胜出天人阿修罗亦不言三恶道也菩萨有三种下方他方旧住是也下方即本日所化故无执近之谓他方旧住俱有二种一者从法身应生者往世先得无生法忍或已先闻发迹显本设未得闻报尽受法性身於法身地自应得闻长远之说是故应生菩萨多无执近之谓二者今生始得无生忍及未得者咸有此执近之情乃谓今佛始於道树得此三身故执近以疑远也。


△二破近显远二初法譬显远二初法说显远。


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至)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此下明破执遣迷以显久远之本上文诚谛之诫即是此也今正明显远如来既说成佛甚大久远则谓伽耶近成之执即破破近显远略有十意如法华玄义第九具出此文正用破近显远废近显远二意破近谓之执情废於今日之近教也。


△二举譬格量三初举譬问。


譬如五百千万亿(至)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余经明数多但以不可说尘沙等为喻以彼方此此则为多何者今经喻於远寿直下尘被点之界已不可说况不下尘之界宁当可说下尘不下尘之界尚不可说下尘不下尘世界之尘岂可说耶况下文云復过於此又宁可说耶。


○那由他此云万亿阿僧祇此云无数。


△二答不知。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至)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答中举三人不知也阿惟越致亦名阿鞞跋致此云不退转已如前释。


△三合显远。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至)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此合显出长远也妙乐引僧传云准罗什旧经无一尘一劫四字有齐高僧昙副诵经感梦云少一句後果得之若金光明云一切海水可知滴数无有能知如来之寿此亦明未来之寿非过去也若引证此殊不相应。


△二益物所宜三初益物之处。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至)导利众生。


此过去益物所宜須显处者上引譬中既言成佛甚久未审久居何处故云常在此土及余他国而作佛事妙乐云益物处者此之娑婆即本应身所居之土今日迹居不移於本但今昔时异见烧者谓近照本者达远故经云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岂离伽耶別求常寂非寂光外別有娑婆。


△二拂迹上疑。


诸善男子於是中间(至)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昔见诸教所说处处行因不同即是疑因又见处处得记不同即是疑果如此行因得记之说皆不知是果後方便故生於疑也今拂除此疑故指然灯佛时行因即拂因疑又指然灯佛时得记及入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復一条皆成方便非实说也故名拂疑又復言其者即是中间施化之其耳葢佛昔於然灯佛世为菩萨之时自入涅槃不得云是然灯涅槃也妙乐云经文先举事竟结云皆是方便即名为拂昔於诸教虽见不同而生於疑乃不知是果後方便等及如是示差別意即说值然灯等及在然灯之世入涅槃也。


△三正明益宜二初感应。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至)诸根利钝随应度。


至我所者即是过去众生渐顿两机冥扣法身也佛眼观者即是久已成佛用佛眼鑑照无有遗差将欲起於胜劣两应而利益之善机凡有二力一感人天华报二感佛道果报若以法眼观知众生万善缘其重轻各得华报不能究竟知其终得种智果报若以佛眼圆照众生万善即能知其始因末果此经一向明佛眼观知众生万善究竟得佛一大事出世之正意也信等诸根者即信进念定慧五根也慧根即了因余根即缘因此二善根各有利钝通摄顿渐机缘顿机利钝即是圆別二教之人渐机利钝即是藏通二教之人又小乘根名钝大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根名钝十法界众生所有善根利钝皆用为机不用恶法恶法非缘了二因故也如来悉照十界善机随所应度而现形声饶益也妙乐云问佛果既极如何亦得名生机处答此中论机及辩利钝故佛法界未是佛果故彼玄文中十界交互以论机缘则果佛机通在十界故也。


△二施化二初形声两益二初形益二初非生现生。


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


处处者竪论即过去之处处行因国土也横论即昔日十方国土也名字不同者形即现矣则有名字因名召体机有大小形有胜劣劣是劣应即三十二相之身被藏通二教之机胜是胜应即八万四千相好之身被別圆二教之机此约示现佛法界身名字不同若现九法界身名字不同无量无边可以意得年纪大小者此明寿命长短大即胜应小即劣应劣应现寿有量胜应现寿无量此皆随所应度为其现身及命长短耳。


△二非灭现灭。


亦復现言当入涅槃。


应以灭度而得度者即现灭度令其恋仰而得解脱也。


△二声益。


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


小身短寿即是说於渐教故言种种方便大身长寿即是说於顿教故言说微妙法。


△二得益欢喜。


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虽初用渐终令入大故言能令欢喜仍此欢喜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声两益众生获於四利称机则喜乖机则恼今既称机得益故欢喜也。


△二现在益物二初明机感。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来见者即佛眼照也诸众生乐小法者即所见之机也南岳师云乐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乐近说者为小耳今当通说之所谓贪爱二十五有即人天之机贪着涅槃求自解脱即二乘之机乐於渐次迂回佛道即三教菩萨之机此等众机来至我所皆名乐小法也德薄者缘了二善功用微劣也垢重者见思二惑未除也此约迹门名乐小法若约本门说者乐闻出释氏宫近成之小不欲乐闻长远久成之大故言乐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乐大佛即不说始成说始成者皆为乐小法者耳妙乐云德薄垢重者其人未有实教二因故也。


△二明应化二初非生现生二初正明二初现生。


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文科云现生者迹现於生也前明利钝之机来感法身今即现胜劣两应劣应应钝根胜应应利根此两应並有生法二身生劣应生身生者以正慧托胎出生行七步乃至六年苦行已还是也劣应法身生者即三十四心断结习尽所得五分法身是也胜应生身生者如华严等经说与诸菩萨处摩耶胎常说大乘之法出生十方各行七步是也胜应法身生者於寂灭道场金刚後心断无明惑尽得妙觉相应慧穷照法性万德种智圆明普备是也出家者劣应出分段生死家胜应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家也得菩提者劣应得有作四谛所发无漏尽无生智名为菩提胜应即照三谛一实之道一切种智为菩提也妙乐云若约两处成相即晓藏通二身是劣应別圆二身是胜应也虽云两应各有生法二身然劣应之上五分法身义同生身胜应之上虽云生身义同法身补注云小乘之教不谈常住五分法身终归灰灭故义同生身大乘既谈常住应全法性而起法性不灭应亦常住故王宫诞迹非生现生鹤林澄神非灭现灭故义同法身。


△二非生。


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此文科云非生者非始尔生也然我实成下正明本实不生但天人修罗见此二种生法二身谓言始生此则不然然我久已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生非实生也故云久远若斯若斯者如上譬之长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实生何故现生但为利益乐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佛道故言但以方便教化众生等非生而现生故云作如是说。


△二利益二初形声益。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至)或示己事或示他事。


此明现生形声益物也说即是声教示即是形规形声不出自他若说法身是说己身若说应身是说他身言值然灯佛即是说己身然灯佛是我师即是说他身随自意语是说己身随他意语是说他身示现正报是示己事示现依报是示他事。


△二明不虗二初标不虗。


诸所言说皆实不虗。


言说不虗虽偏据声益声必兼形故須双释言不虗者渐顿二机禀此胜劣二应形声之益不虗也若约迹本二门论虗实者昔方便行未得实道之益即是因虗执於近迹未得本地真实之益即是果虗今闻迹门之说同入实相即得因中实益闻本门之说即除执近之情得於长远果地之实益今得二实对昔二虗故言皆实不虗。


△二释不虗二初照理不虗。


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此下总释益物不虗今先释形益不虗此中六句显於应身不离法身法身无形亦无起灭众生有起灭之机感於法身如来愿力应同起灭起灭之见出自众生故约三界以明诸句言如实知见者即是实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实实则无三界之因相也妙乐云此中六句明今日应身即是久成法身不思议一故云照理等无因相者若准下句无二死应云无二种三界之因相也。


无有生死。


无有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苦果也。


若退若出。


有五住集名退有二死果名出结上无二死家之因果也如来至此是第一句。


亦无在世及灭度者。


亦无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灭此二俱灭故云亦无等此是第二句。


非实非虗。


非於灭度之实非於生死之虗也此是第三句。


非如非异。


非於世间之隔异非於出世之真如葢六道众生见三界为异二乘见三界为如如即空也佛见三界非如非异双照如异如上四句是明中道也。


不如三界见於三界。


不如二种三界众生所见三界之相妙乐云不如三界者如者同也佛具权实二智必不同彼二种三界众生所见三界二边因果之相二种三界者三界名通通界内外若界外立三界名者以外准内故也中理未穷通名见惑通三界也变易土中胜妙五尘名欲界思不思议法尘名上界思净名疏中委出其相此是第五句。


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唯佛内具实智之用故如实穷照三界之实亦是随自意语亦是或说己身之事故大品云第一义中无所分別也如来实智虽无分別不妨以权智如量知见三界之相即同三界众生之见虽无二死而随他意示二死身说有二死虽无退无出而随他意说有退出虽亦无在世及灭度者而随他意示生世间示入涅槃说有在世有得灭者虽无实而说涅槃之实虽无虗而说三界之虗虽无三世之异而说有异虽无真谛之如而说有如同於三界见於三界皆是随他意语名为说他身事示他身事如来二智明审二谛所以形声两益皆实不虗也妙乐云既总云如斯览前所照通成一见故皆重牒前五实句共成权实二智之相故前实智唯照实境今加权智随物见权明非见而见即二智不二也。


△二称机不虗二初机感。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至)种种忆想分別故。


以诸众生根机利钝渐顿不同性欲行智种种差別欲令增诸善根故说己他之教不虗因缘譬喻也性者渐顿根性各有种种故須用为人悉檀生诸善根善根犹是性欲者渐顿二机若种种欲乐不同此須用世界悉檀随其乐欲皆令欢喜行者随其乐欲而修诸行此須用为人悉檀生其宿善若行中好多爱着致有妨障此須用对治悉檀破其现恶忆想是智慧即相似解渐顿二机居内外凡位有诸善根故欲乐欲乐故修行修行故得相似解此須用第一义悉檀随其所得忆想之解更为说法令得入理乃至初地欲乐修行二地之时亦忆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若发生二地真解即是念想观除言语法灭乃至妙觉果佛方得究竟离於忆想获常寂照耳妙乐云问应云初住何云初地答从渐顿来且寄地位耳。


△二施化。


欲令生诸善根(至)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此正对机施己他声益欲令渐顿之机生种种善根故现若干己他身事若干己他声教若干因缘譬喻也若对渐机以三藏四门若干因缘譬喻於一一门中復有若干通教四门亦如是若对顿机如別圆亦各四门若干种种如净名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华严中种种行类相貌皆为別圆根机施若干譬喻言辞说法也所作佛事未曾暂废者总结不虗也如上若干己他形声皆令众生入佛知见不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佛事若一人独得灭度余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为有废废即众生不得实益岂得云皆实不虗今七方便咸入一实所以得云皆实不虗佛事无废。


△二非灭现灭二初正明二初明本实不灭二初明果位常。


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至)常住不灭。


成佛是果甚大久远等是常常故不灭既其不灭益至未来故寄此四字明未来大势威猛常住益物也。


△二举因况果。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至)今犹未尽復倍上数。


此举因况果以明常住也葢佛修圆因登初住时已得常寿常寿叵尽已倍上无量阿僧祇劫之数况果寿耶譬如太子时禄已不可尽况登尊极禄用宁可尽乎妙乐云举因况果者明佛本行菩萨道时所感因寿尚自未尽况果寿耶故知以不尽之因寿况不尽之果寿以明因果俱常也。


△二明迹中唱灭。


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


迹中三身並有非灭唱灭之义法身非灭唱灭者如净名云法本不生故无可灭即是法身非灭义又云是寂灭义即是唱灭也报身非灭唱灭者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智慧能破即是报身非灭义众生未了闻此便谓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復修道故復唱言道能灭惑即是唱灭也应身非灭唱灭者应是法报之用体既无灭用岂有穷即应身非灭义但为众生若常见佛则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当取灭度即是唱灭也。


△二利益二初不灭众生有损二初不灭有损。


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至)入於忆想妄见网中。


此科云不灭有损者如前乐小法人见佛常在不种善根贫穷下贱不生真中二善故无益不断见思无明二恶则有损五欲即思惑忆想即见惑由此众生垢重故須唱灭不唱灭则二恶生而不灭二善损而不生也。


△二广释不灭。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至)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若见佛常在世便起憍怠故有损不能生恭敬故无益憍恣即增见惑厌怠即生思惑不生难遭想即不能生见谛解故不能断见不恭敬即不能生思惟道故不能断思为是义故宜应现灭也又若闻三佛不灭悉有憍恣义闻法身不灭者便谓众生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由是生於憍心上慢谓一切烦恼本自不生今亦无灭何須修道即便恣情放逸为是唱言法身是寂灭义闻报身不灭者便谓一切众生即涅槃相涅槃相即烦恼相由是復起慢恣不復修善懈怠放逸为是唱言报身智慧能灭烦恼应身非灭现灭易解众生由闻此唱灭便於三佛生难遭想起恭敬心也。


△二唱灭於物有益二初歎佛难值。


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


三佛並难值众生乐着小法见思障重闻三身不灭则不修道故难得契会於佛也。


△二释难值意。


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至)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若见三佛其人多善少恶不为斯人唱灭是人见佛常在灵山也或不见佛其人障重善轻为说三佛难会众生闻之便作是念三佛虽復非生非灭必須生善灭恶乃得证见此事不易故云难遭也心怀恋慕等者此明现灭无损灭於见思名无损种善根名有益也△二总结不虗三初明先近後远。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


此明诸佛出五浊必先三後一先近後远也。


△二明为化众生。


为度众生。


△三明皆非虗妄。


皆实不虗。


△二譬说二初开譬二初良医治子譬譬上三世应化所宜三初医远行譬譬过去益物二初譬应化二初超譬应化。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鍊方药善治众病。


此超譬上我以佛眼观有能应之智也良医者良善也喻佛内有三达五眼即是八术妙得药性外识一切众生起病之根源也智慧者权实二智深知二谛也聪达者五眼鉴机顿渐不差也十二部教文理甚深如明鍊方药依四悉檀徧知顿渐众生烦恼之病如善治众病也医有十种一者治病病增无损或时致死譬空见外道恣意行恶教人起邪见断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二者治病不增不损譬有见苦行外道投岩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禅定不能断诸结使即是不损亦不能断善即是不增也三者治病损而无增但世医所治差已还復发即是修世禅断结使之外道也四者治病能令差已不復发而所治不徧即二乘人止治一两种有缘者不能徧治一切也五者虽能兼徧而无巧术用治苦痛释论呼为拙度即是藏教六度菩萨慈悲广治也六者治病妙术治无痛恼而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萨用体法空但治有反復凡夫不治焦种二乘也七者虽治难愈之病而不能一时治一切病即是別教地前菩萨也八者能一时治一切病而不能令平復如本即是圆教初心十信也九者能徧治一切亦能令其平復如本而不能令过本即是圆教初住乃至金刚心也十者一时治一切病即能令其平復又使过本即是如来前三种是旧医後七並客医妙乐云前之三种亦称医者佛未出时一切外道皆自谓出家各自领众故也涅槃经中唯以如来对彼外道称为新医又佛未出世之先轮王以十善治世亦称旧医先旧为主後来称客故名客医无量义经云医王大医王者第八九医通得名王唯第十医独名大王。


△二追譬机感。


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


其人喻佛也多诸子息等者若十是声闻二十是支佛百数是菩萨且置二乘別明菩萨之子凡有三种子义一正因之子就一切众生皆有正缘了三因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今文云多诸子息也约十心数法即有百子心王为正因佛性慧是了因佛性余九相扶起属缘因佛性一数起时九数扶助如是成百一切众生虽具三因以了因未曾发心缘因未曾加行悉属正因佛子也二缘因之子如十六王子覆讲法华时闻法者亦生微解即成了因性在昔微能修行为缘因性正因性为本虽亦有三因且就昔日结缘並属缘因资发今日一实之解故得结缘为佛子也百子之义此约十信一信起时即具余九还有百信名百子也三了因之子即是今日闻法华经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从佛口生得佛法分名为真子此亦有三因今既显了见於佛性並属了因佛子百子之义还将十信相似之百入於初住为分证之百名百子也今文明百子不取了因子了因子自属下不失心服药中明之妙乐云入初住位名为了故发心已後讫至住前皆名为缘。


△二譬现灭。


以有事缘远至余国。


此譬过去应化中现灭也以此土机生彼方缘熟此见应灭彼见应生名远至余国。


△二还已復去譬现在应化二初譬机感。


诸子於後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於地。


此下譬现在应化益物今正譬上机应相关见诸德薄垢重众生於佛灭後乐着邪师之法故云饮他毒药不知出世之要道故云闷乱轮转诸趣堕在三界故云踠转於地妙乐云望出世法故且云地。


△二譬应化二初非生现生二初譬形声益二初譬形益。


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至)愿见救疗更赐寿命。


此下譬非生现生今譬形益父归家者譬佛復应生此土也信受邪师之法名为饮毒失心者贪着三界五欲失先所种三乘善根不成大小机感佛为是人故非灭唱灭也又有虽着五欲而不失三乘善根有大小机感佛为是人故非生现生也遥见者明佛出世时众生亦见佛色身但为见思障五分不得亲奉法身故云遥也见闻佛出皆有喜敬之事故云皆大欢喜等经文梵王请等例是求救之辞也。


△二譬声益二初譬佛受请转二谛法轮。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至)擣筛和合与子令服。


科云转二谛法轮应云三谛二谛名通三谛则別今舍別从通即顿中二谛也诸经方者即十二部教也药草即教中所诠八万法门也从佛出十二部经此出顿药草也从佛出九部修多罗此出渐药草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彰显故如色香者譬定功德妙香熏一切也味者譬慧能得理味也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之色分明无碍也香是解脱断德离臭也味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纵不横名秘密藏依教修行得入此藏也渐顿通皆具戒定慧今文从別且属圆顿若渐教说三乘空三昧力如擣无相三昧如筛无作三昧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慧又空观如擣假观如筛中观如合此三观各不离戒定慧将此法与渐顿众生修行故名令服也。


△二譬佛将此诫劝两门化二初劝门。


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


△二诫门。


速除苦恼无復众患。


佛将劝诫二教令诸众生服法药也。


△二譬益不虗。


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至)即便服之病尽除愈。


此云诸子即上所明三子中了因之子也既不失心服药病差即譬上皆实不虗也。


△二非灭现灭二初不久应死譬二初唱死之由譬。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至)如是好药而不肯服。


此譬现灭之由正由众生薄德见佛常在但增憍恣而不修行即是不肯服药也。


△二正唱应死譬二初拟去住譬。


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


譬上住世有损现灭有益当设方便当即拟也。


△二唱应死譬。


即作是言汝等当知(至)遣使还告汝父已死。


正譬现灭化期将竟故云衰老死时已至者当入涅槃也佛虽灭度留经教在世故云是好良药今留在此復至他国者即是此方现灭他方现生也遣使等者四依菩萨语众生云佛已灭度但留此法我今宣弘汝当受行也後时众生若无四依传述经法岂能自知佛已灭度故用四依是使人也。


△二诸子醒悟譬二初现灭利益。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至)今者舍我远丧他国。


众生因知父丧方能醒悟以譬如来现灭众生方修行也。


△二未来机感。


自惟孤露无復恃怙(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良由如来灭後众生醒悟服药修行以作因缘能感未来应化如遗教经云其未度者皆悉已作得度因缘亦有现得感见非独释迦如普贤观经云精进苦到得见释迦分身多宝东方善德等及七佛世尊。


△三寻後来归譬未来应化。


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此譬未来益物父闻子差即成能感之机咸使见之是起未来之应方将形声两益也妙乐云得差之言不全惑断但有三乘机及堪会者不论断与不断皆名得差。


△二治子实益譬譬上三世益物不虗。


诸善男子於意云何(至)不也世尊。


△二合譬三初合过去益物。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至)阿僧祇劫为众生故。


△二合现在益物。


以方便力言当灭度。


△三合益物不虗。


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虗妄过者。


△二偈颂三初颂法说二初颂三世益物三初颂过去三初颂成道已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祗。


补注云百生千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沟沟生涧涧生正正生载也。


△二颂中间益物。


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於佛道尔来无量劫。


△三颂常住此处。


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至)虽近而不见。


△二颂现在二初颂非生现生。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至)俱出灵鹫山。


△二颂非灭现灭。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至)但谓我灭度。


△三颂未来四初颂未来机感。


我见诸众生没在於苦恼(至)乃出为说法。


此下颂未来上长行但寄常住不灭四字今偈颂则广文为四科此一行半明未来机感。


△二颂常住不灭。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至)散佛及大众。


常在灵鹫山此谓实报土也及余诸住处者谓方便有余土即上余国义也天人充满者住行向三十心是人十地是天击天鼓者表佛无问自说也雨曼陀罗华者表说贤圣位次也妙乐云若准余国指有余土者报土須指他受用土若据常在之言即属自受用土若准颂文宝庄严之言即是本时他受用土也。


○他受用者即他报身所居之土名实报土属事也他报是胜应身从机感见故名他报自受用土即自报身所居之土名常寂光属理也自报是智慧经云久修业所得慧光照无量是也。


△三明不见因缘。


我净土不毀而众见烧尽(至)不闻三宝名。


△四明得见因缘。


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至)久修业所得。


妙乐云诸有修功德等者即指缘了二因具足者也则皆见我身见实报土他报身也或时为此众等者亦初地初住也久乃见佛者即指五浊重者我智力如是总结大势力也。


△二颂皆实不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虗。


△二颂譬说二初颂开譬三初颂过去。


如医善方便。


△二颂现在。


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死。


△三颂不虗。


无能说虗妄。


△二颂合譬三初颂合过去。


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


二颂合现在。


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至)为说种种法。


△三颂合不虗。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开三显一开近显远欲令众生速得佛道此事必得不虗也。

 

妙法莲华经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佛说寿量时地涌过去弟子灵山现在弟子得种种益故言功德浅深不同故言分別品也此文是本门第二授记段若据闻经功德但属余残今准当得菩提之言復同授记法华论分此文有法力修行力法力者由法而成故名为力有五一者证谓六百八十万亿得无生忍乃至一生得菩提二者信谓八世界微尘数菩萨发菩提心三者供养谓说是菩萨得大法利时於虗空中雨天华等此三如今品四者闻法如随喜品五者读诵持说读诵如法师功德品持者追指法师安乐行劝持三品说者如神力嘱累二品修行力者苦行力如药王品教化如妙音品护难如观音陀罗尼二品示功德如妙庄严王品护法如普贤品。


△二分別功德品初记领二初总受法身记三初经家总序。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至)得大饶益。


△二如来分別。


於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至)得无生法忍。


科云分別者即上品题下注云浅深不同之意也佛语圆妙(指本迹二门)不可用权位释经故上迹门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今本门诸菩萨增道损生皆约圆位解释得无生法忍者入圆教十住位也故华严经云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得如来一身无量身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即此义也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又华严疏云阿者入无生义无生之理统该万法菩萨得此无生达诸法空断一切障也。


復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


得闻持陀罗尼入十行位也大论明三陀罗尼一闻持陀罗尼得此陀罗尼者一切语言诸法耳所闻者皆不忘失即是名持二分別知陀罗尼三入音声陀罗尼具见翻译名义。


復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


得乐说等者入十向位华严回向品云菩萨得决定辩才无尽藏演说一切佛平等法是也。


復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至)无量旋陀罗尼。


得无量旋陀罗尼入初地也净名疏云旋者转也谓旋转分別破尘沙惑显出恒沙佛法也。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至)能转不退法轮。


不退义见前此入第二地也。


復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至)能转清净法轮。


此入第三地也。


復有小千国土(至)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八生入第四地七生入第五地六生入第六地五生入第七地。


復有四四天下(至)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生入第八地也。


復有三四天下(至)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生入第九地也。


復有二四天下(至)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生入第十地也。


復有一四天下(至)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生入等觉金刚心也自初住至此等觉位位各破一品无明总四十一品更破一品微细无明入妙觉位若论位位增道损生皆约智德论增断德论损增即法身生损即无明灭所谓增圆妙道损变易生也然本门得道数倍众经非但数多又熏修日久元本垂迹处处开引中间相值数数成熟今世五味节节调伏收罗结撮归会法华譬如田家春生夏长耕种耘治秋收冬藏一时穫刈自法华已後有得道者如捃拾耳妙乐云捃拾如涅槃自云八千声闻於法华中得授记莂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故知大穫須在法华。


○捃(均上声法华开显如大穫涅槃捃拾残机如大穫之後取拾遗余之穗名捃拾也)。


復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至)三菩提心。


八世界发心者六根清净人初入十信位也故仁王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別三界苦轮海即此义也妙乐云十善菩萨者此明十信信信通皆具足十善非谓专以人天不杀盗等用对十信也。


△三时众供养。


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至)歌无量颂赞歎诸佛。


时众闻深远法得大饶益欲报佛恩而设供养亦是寄事以表领解上迹门开权显实菩萨亦悟而大事未毕所以不陈供养而表领解今本门开近显远既竟弥勒总申领解故以供养表之诸菩萨执持旛葢次第而上至於梵天者旛者转义葢者覆义地者始义梵者净义智断番番转慈悲番番覆高下深浅不失次第际於梵天表诸菩萨增道损生隣於妙觉极於极净也。


△二弥勒申领解三初颂时众得解。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而起(至)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佛说希有法昔所未曾闻(至)欢喜充徧身。


△二颂如来分別。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罗尼(至)如虗空无边。


随数生成佛者颂四天下微尘数菩萨四生当得菩提乃至二天下微尘数菩萨二生当得菩提当成一切智者等觉一生之後成妙觉果佛之智也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者拣异二乘有量故言无量妙因所感故言清净无障碍土故言果报拣异二乘无报也。


△三颂时众供养。


雨天曼陀罗摩诃曼陀罗(至)以助无上心。


从此偈後至经尽凡十一品半並属流通段分为二一从此下至不轻品凡三品半明弘经功德深以劝流通二从神力品下凡八品付嘱流通此復二各有三初三者此半品及随喜品明五品位中初品因功德劝流通二从法师功德品明五品位中初品果功德劝流通三不轻品引信毀罪福证劝流通後三者初神力嘱累二品嘱累流通二药王下五品约化他劝流通三普贤品约自行劝流通若论十一品半生起次第者现在闻经得真似两解之益如上说若直闻一句而生随喜如现在四信格其功德未来无佛恐人疑福少故说灭後五品位中功德也因功德微密未若果功德彰灼故说法师功德品因果双举未若引证分明故说不轻品虽举往人未若现其神变故说神力品虽示神力未若摩顶付嘱故说嘱累品虽通途嘱累未若示其要术弃身存道故说药王品虽诫能化未若诫其所化随闻法处应生佛想故说妙音观音二品若初心弘经既无神力当依内禁故说陀罗尼品復須外护故说严王普贤二品联翩重叠使大法弘通耳就此偈後长行至品末大分为二一现在四信二灭後五品未来无佛等者恐人疑云如来灭後弘经岂若四信功德之多故云福少。


△三此下尽经十一品半属本门流通段二初下三品半明弘经功深劝流通三初此下至随喜明初品因功德劝流通二初现在四信四初一念信解二初长行三初举示其人。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至)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此去至当知是为深信解相明现在四信四信者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说二略解言趣三广为他说四深信观成言一念信解者谓随所闻处豁尔开明随悟而入无有罣碍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见一切法亦见佛法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如门前路通达一切东西南北[巾*画](呼陌切快也)无壅碍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对悉亦如是无疑曰信明了曰解是为一念信解心也如是信解名铁轮位又一说未是具足铁轮乃是十信之初心其人未得六根清净故非铁轮正位也。


△二明其功德二初总论无量。


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二格量多少二初举五度为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除般若波罗蜜。


般若即是今校量五度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


△二正格量多少不及。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三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至)无有是处。


圆教十信初心闻寿量功德自外而资圆顺信解自内而熏所以不退妙乐云位行不退者文判四信得为十信故初信至七信为位不退八信已去为行不退大品明別教菩萨退位有魔不退无魔圆教初心魔不得便况不退位故云无有是处。


△二偈颂三初格量多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至)行此诸功德如上之所说。


△二追颂人相。


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至)其福为如此。


△三行位不退。


其有诸菩萨无量劫行道(至)於此无有疑。


无量劫行道者久修诸度也愿我於未来等者起慈悲愿也既闻长寿愿当同之今始闻此经一念信解功等久行亦乃过之妙乐云言说寿亦如是者谓说常寿若得常寿尽未来世必当过此何但如是今如来寿从实成说故且尔许耳深心等者深谓穷理不二直谓始终一揆於此无有疑者此於本地圆门仍具五法方乃断疑一者闻远生信二者深心三者直心四者多闻心五者为他说是为五法也。


△二略解言趣二初标人相。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


△二正格量。


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此是第二信略解言趣前但信解未能敷说说涉名数須善方言今此具足故言解其言趣即是为他解说以说力故能起自他无上之慧也。


△三广为他说二初出人相。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至)供养经卷。


△二正格量。


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此是第三信广为他说谓广闻广解广为他说广修供养供养外资令内智疾入能生一切种智也。


△四深信观成。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至)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此是第四信深信观成谓具上三信加修观行入禅用慧想成相起能见有余实报两土相貌见佛共比丘僧常在耆山者方便有余土相也又见娑婆纯诸菩萨者实报土相也初二信是闻慧位广闻广说是思慧位观行想成是修慧位自浅之深成六根清净十信位也妙乐云想成相起者理具此相依理起想故此想成便见此相从初习观但得想名观行浅故但依此想渐深渐成入初住位任运徧见应用无方问称理起想何須土想但观一念妙理即足答前之三教用观皆須破阴唯圆教即观一念三千三谛具足是则一心一切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故观成时一心见一切心一身见一切身一土见一切土十方诸佛身中现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徧见十方一切身土即如天台大师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


△二灭後五品二初列五品格量四品功德二初长行五初直起随喜之心。


又復如来灭後若闻是经(至)当知已为深信解相。


此去明如来灭後五品五品者一直起随喜心二加自受持读诵三加劝他受持读诵四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此五人者通论皆自行化他故下随喜品云五十人展转相教也既皆有自行故通称弟子皆有化他故通称法师也若別论者前二人但自行後三人俱化他若作法师名之在三不在五自行既通所以皆称弟子也今文是初随喜品但标人相而已至第六卷随喜品方校量功德何故尔答後四品於此粗格量初品於彼广格量广格量已况出胜者意谓初品功德尚尔况後之四品耶佛不烦文巧说若此。


△二加自受持读诵二初标人相。


何况读诵受持之者。


以初品但直随喜况出能受持读诵者是为第二读诵品。


△二正格量。


斯人则为顶戴如来(至)作是供养已。


此格量第二品功德也虑恐初心之人世缘纷动妨修正业但专颂持此经则为顶戴如来乃至供养众僧何者葢此经是如来法身若专读诵则为顶戴经文是能诠如塔能盛故不須起事塔实相是所诠即法身舍利故不須安生身舍利经文能容第一义僧故不須供养相从僧也废事存理所益弘多。


○从佛有法从法有僧名相从僧。


△三劝他受持读诵二初标人相。


阿逸多若我灭後闻是经典(至)若自书若教人书。


上但自诵持今復能教他是为第三品。


△二正格量。


则为起立僧坊(至)及造僧坊供养众僧。


此格量第三品功德也多罗旧名贝多此翻岸形如此方椶栏直而且高极高长八九十尺果熟赤色大如石榴人多食之又有人云一多罗树高七仞七尺曰仞是则树高四十九尺西域记云南印建那补罗国北不远有多罗林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补注云八者表八正道园林表总持浴池表八解脱大涅槃为禅定窟柔和忍辱以为衣服法喜禅悦以为饮食等。


△四加其兼行六度二初标人相。


况復有人能持是经(至)忍辱精进一心智慧。


初品至此理观若熟涉外不妨内事资於道如油多火猛顺流扬帆又加功力其势转疾妙玄云上但观理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旁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虗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余五度亦如是事相虽少运怀甚大此则理观为正事行为旁故言兼行六度是为第四品。


△二正格量。


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至)疾至一切种智。


此格量第四品功德也。


△五加其正行六度二初标人相。


若人读诵受持是经(至)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妙玄云至第五品圆观稍熟理事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时无二边取着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财身及命无畏等施若持戒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別五部重轻无所触犯若行忍时生法寂灭等忍荷负安耐若行精进心身俱净无间无退若行禅时游入诸禅静散无妨若修慧时权实二智究了通达乃至世智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於正观如火益薪故云正行六度是为第五品。


○六度中不举布施者为他解释即是法施义必兼也五品中前三人是闻慧位兼行六度是思慧位正行六度是修慧位都是十信前耳或云初随喜品是入信心位分一品为两心五品即十信心即是铁轮六根清净位也妙乐云问何故现在唯四信灭後立五品答其义既齐四五无別但是灭後加读诵位为第二品耳。


△二正格量。


阿逸多若我灭後诸善男子(至)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此格量第五品功德也已趣道场者行处也三菩提者近处也。


△二偈颂四初颂第二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後(至)则为已如上具足诸供养。


△二颂第三品。


若能持此经则如佛现在(至)种种皆严好。


翻译名义云旃檀义翻与药慈恩传云树类白杨其质凉冷蛇多附之华严经云摩罗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正法念经云北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峯多有牛头旃檀若诸天与修罗战时为刀所伤以牛头旃檀涂之即愈以此山峯状如牛头於此峯中生旃檀树故名牛头。


△三颂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读诵书(至)不嗔不恶口。


須曼具云須曼那又云苏摩那此云善摄意其华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葢檐卜亦云薝博迦此云黄华华小而香阿提目多伽者妙乐云此云龙舐华又云善思夷华其草形如大麻赤华青叶子堪为油亦堪为香此颂第四品兼行六度不言精进者诸度行之不怠即是精进不言智慧者不嗔不恶口即是智慧有智慧人内则无嗔外无恶口故也。


△四颂第五品。


恭敬於塔庙谦下诸丘(至)经行及坐卧。


生心如佛想者此第五品初依之人即号如来故也不久诣道树者此第五品人其位已在十信铁轮不久得入初住铜轮能八相作佛也此第五品与第四信齐同是修慧位若论入位同是六根清净位也而有现未佛世灭後之异耳。


妙法莲华经科注卷第五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7/7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法华经科注【元 徐行善科注】 下一篇法华经知音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