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TOP

成唯识论俗诠(一)
2014-05-13 10:38:5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996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50册  No.820

 
【明 明昱俗诠】


成唯识论俗诠序


慈恩所译大乘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如大般若[这-言+夌]迦等经。其文多远畅流便。读之无钩棘喉吻者。独成唯识论。以百卷之梵文。蕞为十卷。辞约意丰。曲折要[耳*少]。读者即钻厉岁月。研味字句。如乍入回谿复径中。第见窈窕柴池之形。猝未遽了。细心寻而蹑之。迄不能遽谙其处也。前代耆旧多所紬绎。疏抄而外。实繁有人。廼义学寝微。遗文坠典。泯而不出。甞举以质之导师。深以为憾。今何幸有高原昱公。开此綫径。使人人涉羊膓之诘曲顽履康庄哉。公起自潼川。挂锡吴越。清跱绝俗。灵悟鲜伦。三藏圣文诠解略遍。至其一往。破的导滞阐幽。即使迦叶復生。当亦为之破颜微笑矣。曰以宇泰先生之请。诠释此论。批却导窾。曲畅旁通。开卷粲然。了无疑滞。天亲护法之颂论。得慈恩而梵夹始通。慈恩之译。得高原而真文逾显。岂非识海之津涉知藏之键钤也与。或谓公之所诠。启牖圣文。得未曾有。何以云俗。余谓。真人相遇。目击道存。何烦言说。以真人听真文。声入心通矣。又何烦注解。一切文字建立分疏。摠为俗间设耳。三藏十二部皆诠俗也。非诠真也。知有诠之。皆俗即了真。诠能回俗而依真。不昧俗诠矣。公顷住法华庵。谓余夙好此书。出以相示。余为之大快。因书所赞歎者。附诸末简。若唯识之意。则颂论与公之诠具在。学者求之。自有如显处视月水中择乳者。又何俟为性相二宗立调人而平生互诤者哉。


万曆癸丑秋日江宁宝林居士[(厂@((既-旡)-日+口))*页]起元和南书

 

成唯识论俗诠序


夫宗有正眼焉。不以识识也。不以论论也。不以诠诠也。何无何有。何抛何存。摄相归性。如滴投海。现性于相。如月映川。但可以双圆。亦可以单揭。可以两抛。亦可以独指。是以唯以遮无。识以表有。亦表亦遮。抛外而存内。別满別分。融识以入性。缘夫大千有情。莫非俗士我执。等之军林。散则成无法执。犹之石女。质何曾有。内蕴外蕴。孰分缘缘之亲踈。比量现量。莫测法法之假实。冥念斯宗。良可悲悯。而论不得诠。将味如嚼蜡。诠不通俗。亦步若走险。徒浅甞而輙止。终线径以难通。昱公论师所以忘诠而有诠也。第诠以诠识也。识则有相。从何依起。相则有分。宁妨互异。串引有神也。转智有毂也。光光相杂于一室。而承光自殊。影影各现于两柱。而发影无两。一经指拨。就里跃然。通兹诠也。性相双圆。而言思尽断。九十五种还归乌有。一十三宗总名亡是。即谓护法菩萨已多一番舌本可矣。


双如居士游士任譔

 

成唯识论俗诠序


众生念念执我。在在执法。古佛语之曰。无劳执也。此唯识耳。遮执之谈。何关表识。而逐影伺声之流。乃至望识幢而生执。又多乎哉。夫识真如之病与梦也。病与梦诚非无顾。何得言诚是有。吾求之始。大觉湛澄。识於何生。吾求之终。佛智历然。识向何灭。言思路绝。拟议道穷。坐见八识。恍然堕矣。堕即名转。义不等於斡旋。转即是智。境非立於待对。未转通智。全体是识。病外无身。既转通识。全体是智。觉来无梦。故曰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遮唯识也。如是则天亲不得已以有颂。而护法不得已以有论。高原上人亦不得已而有俗诠乎。俗表非真。诠表非实。以非真非实之谈。显非真非实之识。正復衮衮乃得无过。明夫治病者即倩病之精神。醒梦者不离梦之余境。虽钝根滞器。莫施数沙之能。未许粗禅拂以狂慧矣。


浮渡居士吴用先譔

 

成唯识论俗诠序


成唯识论。是奘大师最後糅译。囊括诸论。渊涵义海。融畅奥博。无与为俦。自基师以来。有疏有钞。疏钞之外。又有掌中枢要唯识镜等诸着述。不知何缘不入藏中。宋南渡後。禅宗盛极。空谈者多。实践者少。排摈义学。轻蔑相宗。前举诸典渐以散失。然开蒙之作。出於元人。尔时慈恩疏钞似犹在也。余始闻唯识宗旨於紫柏大师。授以此论。命之熟究。茫无入处。求古疏钞。已不可得。後阅开蒙。及检宗镜华严疏钞。遇谈此论处。輙录之简端。於是渐有一隙之明。继闻巢松缘督诸师。留神此论。结侣焦山。博究大藏。将为解释。亟移书招之。二师各出其所标点之本。互相印证。余是以有正讹标义之刻。於是四方学者。始以此论为可究。而求刻本者。源源来矣。然阙疑尚多。意犹未惬。闻王太古言。相宗之精。无如高原法师者。观所缘缘论释。曾不可以句。而师释之如指诸掌。则其他可知也。时东禅无主。余遂虗席以延师。师鉴余诚。率其徒至。余因嘱以略释此论。承承首肯。不逾年而俗诠稿成。余因是有证义之作。丙午夏余蒙
恩起官南曹。师亦来。开讲此论于鹫峯寺。学者千众。莫不耸听。得未曾有。己酉夏。师又开讲於瓦官寺。时闻台山师子窝澄法师曾解此论。欲往参访。余固止之。师不可。冐暑北迈。是年冬。余亦以考绩入
朝。无何师亦至。寓
北阙下之龙华寺。又受弥勒庵请。为诸方讲演此论。法席甚盛。而余南还矣。明年夏。既访澄师。不契而南。余亦从南宫乞假归田间。师辞余为武林游。又明年而余始病。病中闻师讲演此论於净慈之宗镜堂。余且惊且喜。时且濒死。不及与师相闻。即师有书来。不能答也。又明年夏。而师以俗诠新刻。来澂余序矣。病甚。不能即副师指。初秋始少间。而後盥手发函读之。嘻师之为是也难哉。基师以来承授有自。其为疏钞。述而不作。而师以无师智。寻影略之文。绎深微之旨。一难也。凡预讲筵。孰不蹙頞相宗诧为绝学。而师无所因袭。缔搆会释。如作家报。二难也。巢松诸师。以三四人之心目。结三年期。考究此论。然余繙阅其本。止前二卷。有所标录。余並缺略。而师以一人之力。不逾年而成。三难也。因丘凌者易为高。因川泽者易为卑。古疏钞已亡矣。後之学此论者。即他有所师承。可忘师缔搆之劳哉。巢松之俗。一雨法师集解此论。刻已垂就。余之证义亦且灾木矣。不妨为俗诠左辅右弼。师其许之否乎。


万曆壬子秋七月朔旦金坛念西居士王肯堂力疾书

 

成唯识论俗诠序


原夫。识者心之光也。日月之光。自明以流。神慧之识。繇心而现。识分为九。心则唯一。天亲授之无着。即识付心。无着畅于弥勒。因心开识。颂宣论衍。成立无殊。相现性摹。虗空非假。故不知万法惟识。法等执筌。不知三界惟心。识同逐影。识殽则匪论不彰。论晦而匪诠不释。末俗与法以俱沈。上智并识而俱堕。此法师昱公俗诠之所以作也。乃知心光分于众识。如宝烛之出明。诸识阐于羣论。如通衢之然烛。而真论剖于俗诠。又如秉烛之彻衢。护法之证天亲。慈恩之朗玄鑑。昱师之续慈恩。可谓並融一宗。顿超三界。钧天合响。海水一味。又何差殊覩乎。故知永明宗镜。摄性相以双圆。弥勒阐宗。依一真而摹相。善乎无着之语其弟天亲曰。汝昔用舌。善巧毀谤大乘。还用此舌。善巧赞歎大乘。故知赞叹等于毀谤。善巧亦为空华。假令心空识空。则三十为缀。识灭论灭。即九大焉依。说性如滓太清。指相愈添蛇足。心行圆成。言诠何有。昱师密意。神而明之。信哉存乎其人矣。


壬子春月寓庸居士黄汝亨稽首譔

 

成唯识论俗诠序


己酉秋。予会师于清源舟中。相对终日。结世外交。已而写般若经一卷而別。嗣後予既南还。师亦往五台山。参礼文殊大士。踪迹茫茫。越四裘葛矣。今年春。负笈湖上。覔静室于南屏僧舍。行至禅堂。履未及户。而遥见是师也。予固识师。师亦识予。两人相视。喜出望外。顷之出所诠唯识论示予。是日师登法座。宣扬妙论。贤愚赞叹。得未曾有。诚禅门之津筏。而末学之指南哉。予不敏乌知奥义。姑就今之识师者。粗陈其解。则神识在心。人人自具。葢识为现量。随心应用。如镜光普照。胡汉俱现。故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藏十二部无非为此识。而设藉令强识归心。摄心附识。前见非今见矣。而何前之识师者。不改于今。今见非前见矣。而何今之识师者。仍同于前。心既不增。识亦不减。识师于清源。与识师于今日无以异。以至会後復別。別後復会。识师于异日。与识师于今日亦无以异。即心是识。即识是心。心识不二。一体互融。凡有言说。皆成戏论。则虽谓师之不必诠不必讲可也。虽然此亦谓利根上乘言耳。凡夫含藏其识。终日迷于尘网中。不得善知识一发其覆。则以徧计为性。不以圆成实性为性。逗出逗没而不觉。所谓琴瑟箜篌虽有妙音。不得妙指。终不能发。故必待语言文字。以证本来。则师虽诠之讲之。而予听之。亦可也。何戏论之非实论也。


云间金云鹏撰

 

成唯识论俗诠序


往读禅宗语。见其直截痛快。犁然有当於心。谓吾性果可一超直入也。比见近时谭禅者。动称当下即是。而察其实行。殊又未然。则心窃疑之。或吾性钝劣。不足承当此乎。今春高原上人。应方伯吴本如公之请。演成唯识论於南屏。因出唯识俗诠。予读之卒业。得未曾有。廼始知不明性宗者。必失之钝。不明相宗者。必失之狂。理虽顿悟。事必渐修。行解要当双圆。而岐而二之者。悉外道也。高原上人律峻守恬。不轻於世。作偶其於唯识也。又宁独解语已哉。诠成。本如公捐俸授梓。敬题其简若此。


钱塘葛寅亮题

 

成唯识论俗诠跋


我闻三性法门。是诸佛密意所说。诸识起处。教经根由缘识起。於真如性体。法法是识。识识是性。以故识能显性。亦能覆性。能徧计能依他亦能圆成。古德云。妄起於真而能覆真真因妄显而能夺妄。故显真必由於妄。显性必由於识。因是诸佛菩萨。密意方便权巧。成就三分。论唯识义。第论密意深。非深於密意者了难究竟。壬子春。西蜀昱师高原。开席於杭郡净寺。发明此论。復作诠注。自题曰俗诠。此诠出。则本论之前提後掇散句重条者。整整如独茧描丝。明珠成串。读者不劳驻目停想。了然义融识解。使客亭游子。人人认得路头捷径到家。回视他乡。熟识所识一向非亲。令得安隐。快乐无涯。如是师诠。人天当为踊跃。三藏宝诠相应。为第一义云。


万曆壬子春弟子秦舜友谨跋

 

法因


一切唯心。一切唯识。贪者识取。廉者识舍。道者识忘。忘与道邻。舍与忘邻。忘不遽忘。请自舍始。高原法师诠唯识论。以开众识。是谓舍法。浮渡居士助刻赀参拾金。以倡众缘。是谓舍财。唯心与识。含生皆具。唯法与财。有识可舍。浮渡能倡善知识。宜和识舍为取。亦不唐捐者矣。


寓庸居士黄汝亨题            浮渡居士吴用先


云栖比丘袾宏                寓庸居士黄汝亨


钱塘葛寅亮              苕溪沈 [沱-匕+隹]


羯磨居士顾嗣衍                   霅川韩 敬


楚中游士任                       朗士吴之鲸


长兴周常寂 周承积        太仓杨之翰 弟子性源


新安方如骐 弟子如莲        武林柴世基 柴世埏


海昌郭大豋 弟子任思忠         净慈明广 海恢

 

成唯识论俗诠叙


原夫三界唯心。师心乘时应物。万法唯识。因识触妄迷真。是识是心。识海澄而心水静。即真即妄。真源寂而妄波宁。心德既均。语默行藏成化。识情有异。禅律性相分宗。随机之別。至圣善巧於名言。入道之通。此方独利於声教。是以诸佛菩萨。肇世兴缘。贵在语而不在默也。葢补处慈尊。祖於深密。说十七地经。亲授无着。而无着昆仲相承。天亲约为三十颂。颂词虽略。理贯瑜伽。故始破我法二执。次明能变三名。唯一颂半。大义了然罄矣。况三十颂耶。第缘义丰文俭。披者易於记诵。难於解释。故护法等。衍颂造论。间有成净唯识两名出。而译师讳净标成者。以相见自证和合。成立唯识故也。唯遮境有。识简心空。较言指归。审明要会。故总命名成唯识论焉。良由凡小妄执。圣者立宗。顾片言隻字。遏竞者之横流。半偈全机。起当人之正信。至於分徽漫演。抑谬扬真。引事发明。盘根究短。延促之机。足徵神頴。復明诸识随缘。有喻涛奔浪敛。法喻两陈。令人易晓。更兴五种问答。执辩风驰。成立宗因。精研相性。导引多方。终归唯识。渐亡百计。始悟玄猷。即彰五位。使知趋进。剏修六度。积为资粮。次运四心。通为加行。刹那见道。分別二障顿除。历劫修因。俱生无明渐伏。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因尽果圆。名为究竟。然颂论之作。广约随机。会理因言。岂容默也。愚昔乍寻兹义。文堕龃龉。旨更依违。展转数行。如重九译。由是竭思群经。穷研众论。支頥瞪目。振逸忘劳。更讯大方。渐通线径。岁癸卯。金沙念西居士。王太史。召住东禅书云。成唯识论。慨其古疏已亡。玄宗几绝。[拚-ㄙ+ㄊ]师数载之劳。释明梗槩。务令简显。以晓後人。惟师以弘化为心。当弗吝余所请也。因而随讲随录。漫集垂成。未及就绪。今春持锡南屏。学者偶集。更属诸大檀那。同时劝宣。及秋乃竟其袠。即索稿梓行。第愧见无超卓。词多蹇澁。题云俗诠也者。非谓折扬皇华便乎里耳。脱以郢雪为求。则本论斯在。


万曆岁次辛亥仲秋二日西蜀辅慈沙门明昱书於南屏松寿堂

 

成唯识论俗诠科


将释此论科文(分五)
一释论题(成唯)
二造颂人(按婆)
三造论人(梵语)
四翻译人(唐者)
五释论文(分三)
一宗前敬叙(分二)
一陈颂词(稽首)
二释颂意(分二)
一总释(今造)
二別释(分三)
一举凡外(又为)
二举四师(復有)
三结前意(为遮)
二依教广成(分三)
一辨相唯识(分二)
一略辨唯识(分三)
一牒义标问(若唯)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二)
一释前三句颂(分二)
一略辨我法(论曰)
二广辨我法(分二)
一总问总答(云何)
二別问別答(分四)
一別问我执(分五)
一外道三种(如何)
二余乘三种(又所)
三论主总辨(又诸)
四总举通执(分二)
一标数(然诸)
二正释(分三)
一俱生我执(俱生)
二分別我执(分別)
三总结内外(如是)
五外难内破(实我)
二別问法执(分二)
一总问答(如何)
二別问答(分四)
一別问外道(分六)
一数论神我(分五)
一敷论执词(外道)
二现量所得(彼执)
三是实非假(又大)
四三事合成(又三)
五妄情计度(故彼)
二胜论六句(分五)
一胜论执词(胜论)
二总破六句(彼执)
三兼破三句(又彼)
四別破三句(又彼)
五结破能所(然彼)
三天能生物(有执)
四声能诠表(有余)
五四大能生(有外)
六总举通执(然诸)
二別问余乘(分二)
一问答标举(余乘)
二正释所执(分三)
一色法(分二)
一正举对无对色(分二)
一标数(且所)
二正释(分二)
一破有对(分四)
一能成极微(彼有)
二正义识变(五识)
三牒执辨破(汝执)
四极微假立(为执)
二破无对(余无)
二傍问表无表色(分二)
一有表(表无)
二无表(表既)
二不相应(分三)
一牒执总破(不相)
二依执別破(分六)
一得非得(且彼)
二众同分(復如)
三命根(復如)
四二无(復如)
五三有为(分五)(第二卷)
一问答总破(復如)
二別破能所(非能)
三三世难破(又去)
四正明假立(然有)
五问答明表(如何)
六名句文(分二)
一问答广破(復如)
二正明假立(然依)
三举执结余(有执)
三无为法(分三)
一总破(诸无)
二別破(又虗)
三引经(然契)
三总破前执(外道)
四总举通执(分二)
一标数(然诸)
二正释(分三)
一俱生法执(俱生)
二分別法执(分別)
三总结内外(如是)
三总结我法(如是)
四外难内释(分二)
一举难词(有作)
二破难意(分五)
一总破(彼难)
二依类破(依类)
三依实破(依实)
四依真破(又假)
五结正义(然依)
二释後三句颂○
二广辨唯识○
二显性唯识○
三行位唯识○
三释结施愿○
○二释後三句(分三)
一标举三数(识所)
二別释三名(一谓)
三因果能变(分二)
一标数(此三)
二正释(一因)一释前三句竟
○二广辨唯识(分二)
一明三能变(分三)
一初能变(分三)
一结前标问(虽已)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广释颂意(分三)
一正释颂意(分八)
一释三名(分二)
一总释三名(论曰)
二別释种子(分四)
一正明种子(一切)
二举执辨破(分二)
一举二偏执(分二)
一执本有(分二)
一立义引证(此中)
二以理自推(又诸)
二执熏生(分二)
一立义引证(有义)
二牒破前执(有情)
二正兼二类(分二)
一自立正义(有义)
二举执难破(分二)
一破唯本有(若唯)
二破唯始起(分三)
一以理正破(若唯)
二引教辩破(分五)
一彼部正义(分別)
二展转难破(而心)
三释彼正义(然契)
四释教熏习(诸圣)
五牒释依障(依障)
三六义明种(分二)
一正明六义(然种)
二简別外种(外谷)
四能所熏习(分四)
一问答标数(依何)
二正释所熏(何等)
三正释能熏(何等)
四通结前义(如是)
二释行相(分二)
一问答标名(此识)
二正释行相(分二)
一执受处了(分二)
一略释(了谓)
二广释(分四)
一广释了字(分二)
一正释了字(此中)
二偏正互辨(分三)
一三师立义(分三)
一难陀二分(然有)
二陈那三分(执有)
三护法四分(又心)
二内外能所(此四)
三结归唯识(如是)
二广释处字(分二)
一正释处义(所言)
二问答辨明(虽异)
三广释执受(分二)
一执受种子(诸种)
二执受根身(有根)
四结显二变(前来)
二释不可知(不可)
三释相应(分三)(第三卷)
一问答总释(此识)
二別释五所(分六)
一释触心所(分二)
一体性业用(触谓)
二经论差別(故集)
二作意心所(作意)
三释受心所(受谓)
四释想心所(想谓)
五释思心所(思谓)
六总结五所(此五)
三问答简別(如何)
四释舍受(此识)
五释无覆(法有)
六释同性(分二)
一正释同性(触等)
二广辨失错(有义)
七释引喻(分二)
一问答正释(阿赖)
二外难内释(过去)
八释舍位(分三)
一正释舍位(此识)
二广辨执疑(分二)
一问答疑辨(云何)
二执辨七地(有义)
三结显有体(然何)
二別显多名(分二)
一正释多名(然第)
二傍通二位(然第)
三证有识体(分二)
一问答标定(云何)
二引圣教理(分三)
一引圣教(分三)
一大乘四颂(谓有)
二慈氏七因(又圣)
三小乘四部(余部)
二引正理(分二)
一结前标科(已引)
二正释引理(分十)
一引持种心(分二)
一引经比量(谓契)
二牒执辨破(分四)
一同类受熏(有说)
二前为後种(有执)
三三世因果(有说)
四遣相空理(有执)
二引异熟心(又契)
三界趣生体(又契)
四有色根身(又契)
五寿煗识三(又契)
六生死时心(分二)
一总明生死(又契)
二別明生死(有说)
七引缘起依(又契)
八引识食(分二)(第四卷)
一正释识食(又契)
二牒执难破(诸有)
九引灭定心(分二)
一引经正破(又契)
二牒计辨破(分三)
一牒计总破(若谓)
二有识有所(又若)
三有识无所(若无)
十引染净心(又契)
三劝信受(证此)
二二能变○
三三能变○
二答五外问○
○第二能变(分三)
一结前标问(如是)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宣(分三)
一总释颂意(分八)
一总释名(论曰)
二释所依(分三)
一正释所依(依彼)
二傍通余论(分二)
一略释三种(诸心)
二广释三种(分三)
一释种子依(初种)
二释俱有依(分二)
一三师辨破(次俱)
二正义破前(有义)
三释开导依(分二)
一举执辨破(後开)
二总破前非(有义)
三正释颂意(傍论)
三释所缘(分二)
一问答正释(如是)
二举执辨破(分二)
一三师辨破(有义)
二正义破前(有义)
四释性相(颂言)
五释相应(分三)
一根本烦恼(分二)
一问答正释(此意)
二问答简別(彼有)
二余及触等(分二)
一问答总标(此意)
二偏正互辨(分五)
一执唯九所(分二)
一正明执义(有义)
二牒破余义(有义)
二执十五所(此中)
三执十九所(有义)
四二十四所(有义)
五正十八所(有义)
三傍通舍受(分二)(第五卷)
一问答偏执(此染)
二正义破前(有义)
六释有覆(末那)
七释界地(末那)
八释舍位(分二)
一问答正释(此染)
二辨识有无(此中)
二別释差別(此意)
三证有识体(分二)
一问答总标(云何)
二引正教理(分二)
一引圣教(谓薄)
二引正理(分二)
一结前标科(已引)
二正释引理(分七)
一不共无明(分二)
一正释不共(谓契)
二问答广辨(染意)
二眼色为缘(又契)
三思量名意(又契)
四无想灭定(又契)
五无想有情(又契)
六异生善染(又契)
七结成证义(证有)
○第三能变(分二)
一牒科标问(如是)
二举颂总答(分三)
一能变本识(分二)
一举颂答(颂曰)
二解颂意(分三)
一六种本识(论曰)
二了境性相(次言)
三三性相应(分二)
一正释三性(此六)
二举执辨破(有义)
二相应心所(分三)
一略标六位(分二)
一问颂答(六识)
二解颂意(分二)
一释六位(分二)
一释相应义(论曰)
二释位数名(虽诸)
二释三受(分四)
一正释三受(此六)
二总別各分(如是)
三苦乐有无(诸适)
四举执辨破(有义)
二广显差別(分五)
一徧行別境(分三)
一结前标问(前所)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二)
一释徧行(论曰)
二释別境(分三)
一正释五所(次別)
二广辨现起(有义)
三分属诸门(第七)
二善位(分三)(第六卷)
一结前标问(已说)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三)
一正释心所(论曰)
二释及字义(及显)
三分属诸门(此十)
三根惑位(分三)
一结前标问(如是)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二)
一正释心所(分二)
一五钝使(论曰)
二五利使(云何)
二分属诸门(如是)
四随惑位(分三)
一结前标问(已说)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三)
一正释心所(分二)
一总释类別(论曰)
二次第別释(分三)
一少随十(云何)
二中随二(云何)
三大随八(云何)
二释与并及(与并)
三分属诸门(如是)
五不定位(分三)(第七卷)
一结前标问(已说)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二)
一正释颂意(论曰)
二分属诸门(四中)
三问答显理(如是)
三现起分位(分三)
一结前标问(已说)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三)
一正释颂意(分二)
一释前四句(论曰)
二释後四句(分三)
一意识常起(又五)
二五位不行(分三)
一释无想天(五位)
二二无心定(及无)
三睡眠闷绝(无心)
三位通凡圣(此五)
二通识俱转(是故)
三问答显理(若一)
○二答五外问(分五)
一假说我法(分三)
一结前标问(已实)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二)
一正释颂意(论曰)
二小乘九难(分九)
一唯识所因(由何)
二世事乖宗(若唯)
三圣教相违(何缘)
四唯识成空(此唯)
五色相非心(若诸)
六现量相违(色等)
七梦觉相违(若觉)
八外取他心(外色)
九异境非识(既有)
二种种分別(分三)
一牒义标问(若唯)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三)
一正释颂竟(论曰)
二別释缘义(分五)
一广明缘义(分二)
一问答标数(所说)
二別释四缘(分四)
一释因缘(一因)
二释无间(二等)
三释所缘(三所)
四释增上(四增)
二依处立因(如是)(第八卷)
三二因摄十(如是)
四缘处摄因(所说)
五因缘生果(所说)
三正释缘起(傍论)
三生死相续(分三)
一牒义标问(虽有)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四)
一业果相续(论曰)
二习气相续(復次)
三业苦相续(分二)
一亲疎缘义(復次)
二惑等摄支(分四)
一牒前标举(此惑)
二能所各二(然十)
三问答广明(病何)
四分属诸门(此十)
四因缘相续(分三)
一正明因缘(復次)
二问答广辨(如有)
三牒释颂意(颂中)
四经说三性(分三)
一牒义标问(若唯)
二总答举颂(应知)
三解释颂意(分三)
一正释颂意(分五)
一释前四句(分二)
一释颂意(论曰)
二辨能所(初能)
二释第五句(徧计)
三释第六句(颂言)
四释七八句(二空)
五释後四句(由前)
二结明三性(此中)
三分属诸门(虚空)
五法无自性(分三)(第九卷)
一牒义标问(若有)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四)
一总释颂意(论曰)
二问答別明(云何)
三別释前科(此性)
四结非了义(三颂)
○二显性唯识(此科摄在前科中)通上二显性唯识分竟
○三行位唯识(分二)
一问答总明(如是)
二依位別释(分五)
一资粮位(分三)
一牒科标问(初资)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三)
一释前二句(论曰)
二释後二句(故於)
三別释解行(菩萨)
二加行位(分三)
一牒科标问(次加)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四)
一通释加行(分二)
一总释名(论曰)
二別释义(煗等)
二正释颂意(皆带)
三別释行相(此加)
四別释界地(菩萨)
三通达立(分三)
一牒科标问(次通)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七)
一总释颂意(论曰)
二执辨二分(有义)
三通结二名(加行)
四广明见道(然此)
五会通二智(前真)
六摄六现观(此二)
七结成见道(菩萨)
四修习位(分三)
一牒科标问(次修)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四)
一释颂转依(论曰)
二修断证义(分三)
一问答标数(云何)
二依数別释(分四)
一十胜地(言十)
二十胜行(十胜)
三十重障(分二)
一正释十种(十重)
二二障所摄(此十)(第十卷)
四十真如(十真)
三总结修证(如是)
三转依六位(转依)
四转依四义(分四)
一能转道(转依)
二所转依(二所)
三所转舍(三所)
四所转得(分二)
一所显得(分五)
一总标涅槃(四所)
二別释四种(涅槃)
三凡圣有无(一切)
四问答广辨(分三)
一如来涅槃(如何)
二声闻涅槃(若声)
三二障涅槃(诸所)
五通结所显(如是)
二所生得(分二)
一总标菩提(二所)
二別释智品(分六)
一四种智体(云何)
二心品名智(如是)
三转智位次(大圆)
四四智所缘(大圆)
五四智用別(此四)
六通结前科(此四)
五究竟位(分三)
一牒科标问(後究)
二举颂总答(颂曰)
三解释颂意(分二)
一释第一句(分二)
一正释颂意(论曰)
二问答广明(清净)
二释後三句(分二)
一正释颂意(此转)
二別明三身(分八)
一正明三身(如是)
二五法三身(以五)
三身德同异(如是)
四三身二利(又自)
五身土相依(又自)
六身土同异(自住)
七身土净秽(此诸)
八问答总结(内境)
○三释结施愿(已依)


成唯识论俗诠科(终)

 

 
成唯识论俗诠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1/11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抄(十八卷缺卷九本、卷.. 下一篇成唯识论集解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