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法相宗

TOP

止观辅行搜要记(一)
2014-05-29 10:02:4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56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55册  No.919


【唐 湛然述】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一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


释典大体。进行为先。一家教门。修习为本。况兹一部。偏申上乘。师资所传。宣述而已。自蒙慈诲。无遣见闻。皆繫之於心。並形之於墨。十章十观屡考其根源。十境十乘频研其出没。兼括诸论以润色。傍遮异执以显宗。搜求渐顿以融通。片夺儒道以隔弊。唯私备之。谁敢传之。属海孽东残。脱身西下。唯持记本间行而出之。退而省之。进而思之。岂惭辞陋而拥异无闻。却还毗坛方露槀本。但自行利物广略异。宜自他安心。即其例也。若具存缘本法相。今古传弘仅足辅行有余。意谓存广则俱美二途。唯略乃有所不逮。既非天皷一音遍被。为好略者弊广何疑。甞谓余曰。有尚省要专理观者。如何常思应之。取遂难尅。因旋佛垄。扫拭坟堂。瞻觐之余。洮汰行要。除扶观道及腾文势。诸缘本等一切不书。余咸依大文。时攒广令略。任彼所好。去取非余。冀诸同徒赴物双利云尔。问何因缘故略彼广文。答。因缘有十。为上根故。为下根故。为好略故。为法行故。为方上逗下众故。効圣化故。易寻讨故。顺求者故。遍下种故。更有余缘。还同广记。则此有彼十。彼无此十。广通略別故也。此文前後总有三本。此即第三再治定本。是今所承。不須云略。即初文云止观明静者。是诸有法相。因缘破立不更述。直示开节观道次第。虽不逮於弘通演说。足可探讨行仪骨目。准释经论皆分三段。今文正说尚自未周。信无第三流通明矣。於开章前。章安着序可为序段。开章已去为正说段。若於正说义开三段。则初六章以为序段。七八为正。第九流通。第十旨归。非三所摄。义似流通。於初章安序文之中。望初二本。加序所闻时处等事。义当通序。从祖承去即是別序。再治述己义。当传持泥例。结集能闻人故。下文虽即自有释名略知。


题中云摩诃者。有二义故。一为对俗况出小止观。二为存梵音兼含之富。故大论云。摩诃三义。谓大多胜。此三亦可义通四教。今即圆顿止观之摩诃也。故知始自大意。终于旨归。咸是止观。无非摩诃。是则释名为总。十章为別。於十章中自有总別。具如下列。


初释通序。虽例集经。阙同闻众。虽有共闻。非证信故。五义但四。初之四字述所闻体。止观二字正示文体。明静二字歎体德也。止体静。观体明。故一部文体。咸明静如妙法经。则一部之内无非开显之妙法也。


前代未闻四字。例能闻人。述己兼他。故云前代未闻。世立三十年为一代。今以世代相传弘法不绝意耳。自汉明夜梦。泪乎陈朝。凡诸着述。当代盛行者溢目。预厕禅门。衣鉢传授者盈耳。岂有不闻止观二字。况此二名遍於释典。但未若今文定慧双美。义观兼弘。探众教文心。攒法华大旨。成十乘十境寂照之行。示闻前证後之轨仪。引大小教而为冯准。故南山歎云。唯衡岳台崖双弘禅慧。岂律范谄附而虗授邪。


智者二字。例教主也。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从初生瑞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静也。即师为立号。从德立称。後为晋王受菩萨戒。师云。大王纡尊圣禁。可号总持王。曰。大师传佛法灯。名为智者。故国内王民同称斯号。


大隋已去。例说教时。诸经既多。乃通云一时。今唯一部。故別指大隋。隋受周禅。本弘农华阴人。姓杨氏。初从周太祖起义关西。位至太司空。卦隋国公。後即帝位。因称隋国。开皇者。年号也。皇。大也极也。


荆州等者。例说处也。至开皇十一年。旋荆置寺。初名一音。改为玉泉。其处有泉。色白如玉故也。至十四年。於彼说止观福慧二事。以答地恩。


慈注者。若以生法二缘说则有穷。以无缘慈恣乐说辨。故曰不穷。即观行之无缘慈也。故大论评四法师偈云。多闻广智巧言语。美说诸法转人心。行法如云。慈行如雨。大师具三。即上上法师也。


虽乐不穷者。辨有四种。谓义.法.辞.乐说。虽有前三。必須乐说。虽是不尽之辞。亦助语也。虽纵乐说。夏终告息。


才至等者。才者。仅得也。仅讫见境。余文息唱。即十大章至第七章开为十境。至第七见境。余不復宣。余三大章。准五略中後三可识。後之三境比前可知。增上慢境。如禅境中云。无所知人得欲界未到定。谓为无生忍。四禅比丘谓得四果等。二乘境。如藏通二乘。菩萨境。如藏通別三菩萨。具出体相摄法。偏圆章中及诸境中可思议内。弗者。不也。


然挹流寻源下。列別序也。前云通者。义通而文別。別语止观明静等故。今言別者。意別而存通。通序二十三师故也。虽通別不同。只是师资人法。通中止观。只是所闻所说之法。次举能闻能说之人及以时处。故今举前所闻之法如香如流。令知大觉如根如源。亦可別者。对於渐等及所承异。於中先明祖承付法之由。若不先指如来大圣。无由列於二十三师。若不列於二十三师。无由指於第十三祖。若不出於第十三祖。无由显於衡岳台崖。故举譬云挹流等也。今之止观居于像季。如香如流。金口梵声。圆音所演。如根如源。挹者。斟酌也。酌其流須寻其滥觞。知其香必讨其根本。若迷於根本则增上滥乎真证。若失於香流则邪说混乎大乘。一家师受。良可信矣。


论曰至次良者。欲明付法。泛引教证。有师无师。言无师者。指所证法。大论第二云。我行无师保。言有师者。指所传授莂者。谓分派也。字书多分单作別耳。瑞应云。至于昔者定光佛兴时。我为菩萨。名曰儒童等。既引经论以证有无。次引俗典双成二义生知。如无师学成。如记莂故。论语曰。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良。善也。亦长也。俗教不论隔世因果。引相似言於理何失。读者須至良字为句。然有无从事。约理何別。但在因須辨师承。至果称为独悟。故至极果可曰无师。是故須辨师资人法。


法门浩妙至蓝而青者。举喻问也。问上二途人分事理法亦然耶。浩。水大貌。法既大妙。事亦然耶。天真问无师法。从蓝问师资法。理非造作故曰天真。证智圆明故称独朗。由师染习故曰从蓝。学毕功遂名为而青。书云。青出於蓝而青於蓝。染使然也。今引染义。非引胜边。


行人若闻至宗元者。总答也。宗。尊也。元。长也。若寻所传法则晓。能传人乃信。今师祖乎龙树。


大觉至降魔者。別答也。先双酬两问。大觉若天真。行满犹记莂。人法咸尔。师资义成。觉者。大明也。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三惑顿尽。大夜斯晓。又觉满等。四教不同。觉义亦异。今寄渐始。略而言之。行满亦尔。故大小乘明行各別。


涉六年以伏见至降魔者。调彼外道故云伏见。挫其欲主故曰降魔。故六年苦行。树王现威。广如诸经及瑞应等。降魔之时而语魔言。我三祇修行乃得菩提。汝设一无遮获兹天报。优劣天隔。何不自惭。天曰。以何为证。佛以手指地云。是知我当时地神。告空神。传乃至梵世。故云举一指等。


始鹿菀等者。既成道已。说必托处。略举此三以显法实。鹿菀者。昔波罗奈王於此处獦。见二鹿群。故云鹿菀。鹫头者。亦云灵鹫山。形似鹫故从山。多鹫所居故从鸟。众圣所止故云灵。鹤林者。在拘尸城。阿夷罗跋提河边。佛涅槃时。其林变白。犹如白鹤。故云也。众树名林既有四双八隻。故名为林。於前二义中。自然非今正意付法。今之所宗。即灭後付法之事也。於中二义明金口所授。次辨今师相承。金口则人法兼明。今师乃总別重出。金口具在付法藏中。过七十纸。欲寻往看。传中亦有无事直书名者。


迦叶八分舍利者。分舍利事。广在阿含.婆娑文中。言八分者。长阿含云。迦叶从毕鉢罗窟出赴闍维所。佛从金棺为现双足。迦叶礼足讫闍维。舍利。付法传中先分三分。谓人天海。人中一分自分为八。拘尸即其一也。经中具列。乃至诸国皆欲兴兵。因香姓婆罗门为性均平。广说劝喻。因为分之。各还本国。起塔供养。


集三藏者。迦叶分舍利讫。使阿难出修多罗。使优波离出毗奈耶。自出毗昙。


次法付阿难。因闻比丘错诵佛偈。改之不从。乃诣闍王別。门人云王睡。即度恒河往离车界。王觉闻已。遂至河半。方及。请於我国而般涅槃。即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二国上天下地。


法付商那和修者。欲付法往毱多所。因坐其床。其弟子不识。乃举手空中而雨甘露及五百法门。多皆不识。弟子闻法悉得罗汉法。


付毱多者。在俗时已得初果。见淫女犯罪被屠。因得三果。初受戒时即得罗汉。次二尊者。传中亦无。自余行状。多因论义。王伏从受三归。有婆罗门善笇。轻忽於多。多乃蜜以笇加之。令其知生天堕狱等法。


付脇比丘。在胎六十年。生而髮白。誓不屍卧。故名脇也。每在暗中手光取物。


法付富那奢。奢共马鸣论义。鸣执有我。奢云世谛有真谛无。鸣欲刎首谢。奢令剃髮为弟子。法付马鸣。鸣造伎。伎演法音。令五百王子厌世出家。王恐民尽。禁伎不行。

 

法付毗罗。罗所造论。论所至处邪见消灭。


法付龙树。树轻佛经。乃自制法。表我无师。龙接入宫。一夏只诵七佛经目。因知佛法。妙修得法。身初在树下生。生身时龙浴其身。


法付提婆。婆因入大自在天庙。天像金作。瑠璃为眼。见婆乃怒目动精。婆曰。何不以精灵训物而动目。便登梯凿神眼。神知我心亦无屈辱。夜营厚祭明日供神。神现肉身而无左眼。神曰。供施甚丰。何不惠眼。婆乃自剜己眼施之。随出至万。神曰。欲求何愿。婆曰。我辞不假他。但人未信受。神曰。如愿。由是广破一切异论。


法付罗睺罗。有一外道造鬼名书。隐密难解。罗睺闻之皆解。外道歎伏。


法付僧佉难提。提为罗汉说一偈云。转轮种中生。而能入涅槃。非佛非罗汉。亦非辟支佛。罗汉不识。便入三昧以问弥勒。弥勒语曰。此是瓷器。破已非是。如上诸圣出定说之。提已知之。


法付僧佉耶奢。奢游海畔乞食。而说偈云。行为第一苦。饥为第一病。若能见法实。则得涅槃道。城主引进。见二鬼缚着床脚。城主勿与食。城主去後。奢乃与食。便吐脓血。由昔悭贪。城主誓云。见汝受苦。


法付鸠摩罗駄。駄为童子。时能断事。一揽万骑。人名衣服马色皆记。


法付闍夜多。多为送食与嫂犯重。比丘作火坑忏。罪灭得第四果。独为清净律师。


法付婆修盘駄。駄付摩奴罗。罗与三藏分地而化恒河已南二天竺人。人多邪见。付於奴罗。河北三天人正信易化。付与三藏。师子者。值於恶王。破塔坏寺。煞害众僧。被王劒斩。血变为乳。


诸师皆金口所记者。诸人並是黄金色身口业所记。此诸尊者既並云圣。多是第四依人。亦可通第二第三依也。


昔王不立等者。传引此二明付法益。廐者。说文云。马舍象舍。二义俱通。传列付法人竟。云亲近贤善。能闻正法。远益来世。如象繫寺测。闻比丘法言。便不肯煞私近屠坊依前煞害畜生尚尔。况復人乎。货髑髅者。有婆罗门多将来货。有居士简之。彼问其故。居士答云。孔达者。往曾听法。供养生天。闻法之骨尚然。况復亲听者耶。为是义故。应須付法。


从此之止观下。今师相传。於中先总次別。言说己心中等者。即章安密意。述己所传。若传而不行。有言无行。故云所行。故知一部並是所传所行之法。故大师遗书中云。止观不須传授。私记时为人说面授。恐意不周。私记文旨全备。


即指章安记此十卷故。大师在世随机之化。非可传故。


次智者下。別明人法。金口祖承。从前向後。今师祖承。从後向前者。为取闻师承龙树便故。初序智者。先明师德。生时室明。煖于隣里。目有重瞳。人皆知之。玉篇云。瞳者。目珠子也。即黑精中小珠子也。习律藏已。诣大贤山。持法华经。宿缘所熏。常好禅悦。因往大苏。诣思大师。大师见已。笑曰。昔灵山听法华经。今復来矣。因示普贤道场。至第二七日。豁然入定。洞了法华。师曰。此初旋陀罗尼。具如別传。


代受法师等者。即指南岳为受法师。南岳造金字大品竟。命令代讲。唯三三昧.三观智更有谘审。余並自裁。师曰。可谓法付臣。法王无事也。


陈隋二国等者。此因姓号国。此是武帝。覇先受梁禅。次至少主叔保。入隋後。奉南岳严诲。令往陈国。於是乃与法喜等二十七人初入陈都。


安禅而化等者。此出临终行位也。於石城寺大石像前如入禅定。时有智朗请云。伏愿慈悲。赐释余疑。不审何位。没此何生。报曰。汝嬾种善根。问乳何益。虽然。亦为汝等破除疑惑。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但五品位耳。生何处者。吾诸师友並从观音而来迎我。並如別传。言已加趺。唱三宝名。如入禅定。即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时端坐入灭。然大师生存。常愿生兜率。临终乃云观音来迎。当知轨物随宜。皆可往生。


故经云下。引证五品位也。明其位虽下。功过无学。次引法师品者。证五品化也。颁宣佛旨故名为使。述佛因果名如来事。次引大经。亦证位也。初依位兼六根。五品未破无明名具烦恼。大师即观行知秘藏也。


次智者下。明智者所承即南岳是。南岳去。彰南岳位行。俗姓李。项城人也。儿童时因见朋类诵法华经。情深乐重。因从他借。於空塚中独自看之。无人教授日夜悲泣。梦普贤摩顶而去。所摩之处状如肉髻。昔未识文自能解了。十年之中诵声不辍。传中不云七载方等。恐集传者所闻不同。夏竟受岁。将欲上堂。乃感歎曰。昔佛在世。九旬究满。得道者众。我今空过。法岁虗受。内愧深重。放身倚壁。未至壁间。朗然自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通明背舍並皆成就。


次南岳事慧闻等者。明南岳所承及闻师行德。未见本传。国称齐。姓高氏。勃海人高奚之後。讳祥。次欢並都湘州。无竞化者故云独步。河北淮南无与等故。所证既深。世无测者。准国清广百录後人所记云。有九师。一明。二最。三嵩。四就。五监。六慧。七闻。八思。九顗。而不云慧闻禀承龙树。仍恐集录者不晓根源。今是大师之言。深可信矣。当知尔前虽曰相承。至闻师来。所承异本。故今歎云。非世所知。履地等者。法为世人行之。如不知地之厚。法虽世人仰之。如不测天之高。智者观心论去。证所承。別言高祖者。若以智者所指。应以南岳如父。慧闻如祖。龙树如曾祖。若从章安为言。即可龙树为高祖也。若直以尊尚为高。则可通用。如汉齐隋等並指始祖而为高也。今亦以龙树而为始祖。非明最等。


疑者云下。假设问端。後去例尔。既云祖乎龙树。法门不应不同。遣荡建立既殊。师资之义安在。


然天竺下。答。初傍引注论人答言。凡七十余家者。论本是偈。言注论者。即长行是。中论者。於大无畏论中略出大纲。有五百偈。关中影法师云。有数十家注中论。最为下者。河西云有七十余家。元康云此间但有四本。一中论。是青目注。後秦罗什译。二无着注。名顺中论。後魏菩提流支译。但得两卷。三罗睺法师注。亦名中论。梁真谛译。四分別明菩萨注。名般若灯论。唐波颇三藏译。今依河西。故云七十。影公既云最下。遣荡未可全依。


又中论下。次引论文答。论文本偈有荡有立。何故专以中论遣荡。却云止观唯立。故论初句云因缘所生。此即立也。第二句空。此即荡也。第三四句又建立也。四句论文三立一荡。止观前後盛引斯文。二处符同。师资礭立。即者。广雅云合也。合即不二。


从天台去。別释所传。於中先略次广。天台者。其地分野应天三台。故以名焉。西方风俗称名为尊。如子之名兼父母称。佛当生彼。预设斯仪。使慕德者称之不朽。此方乃以避名为尊。故以所居而召其人。


次渐则去。释行相也。如梯隥者。说文。梯者。木阶也。极高用梯。次高用磴。大经云。为欲化度诸世间故。种种示现。如彼梯磴。磴字亦可从足。即昇蹑也。从木者非。此中文意正应用隥。始自人天。终至实相故也。金刚宝者。大经云。如金刚宝置之日中。色则不定。理行如珠。教法如日。机情如物。观如现色。圆顿者。圆者全也。顿谓顿极。如通者腾空者。近地之空与万刃同体。通者譬人。腾譬修行。空譬顿理。为三等者。约根虽殊。同缘顿理。故並从圆分此三行。是故渐次.不定不同。以此三根。並可一生修之有分。故玄文云。渐次观者。从初发心为圆极。故修阿那波那。乃至无作。故知顿人行解俱顿。渐人解顿行渐。不定人者。其解亦顿。行或顿渐。


次广解中云渐初亦知实相等者。望彼顿人。故云亦知。不同於別。故云知实。依顿起解。故云难解。依解起行。復曰难行。行未即顿。故云易行。此中番数有五。义则十三。言五番者。一归戒。二禅定。三无漏。四慈悲。五实相。义十三者。於初番中善恶各三。第三有四。即两二乘。并及余三即十三也。於十三中。实相是三人共所缘理。故不得为不同之限。故下问答中云。渐次中有十二不同。此预点出。使至下易见。不定至後顿者。不定列名在渐次後。故云前渐。圆顿列在不定文後。故云後顿。或渐或顿。故云不定。故知不定初亦知圆。从更前更後去。释不定相。深浅者。约前五番互云深浅。事理者。或界内为事。界外为理。真谛俗谛三悉一悉更互亦尔。此中但出四悉及止观者。诸法虽多。要唯此二。如下安心破遍。亦唯约此二。


从或指去。释不定体。亦约向二以示轨模。初约四悉。阴是世界。观之即是第一义。故名指世界为第一义。观理但能生善灭恶。名第一义。以为二悉。次约止观者。或正用观而宜息。或正用止而宜照。以照止故止却成观。以息观故观反名止。虽无昏散。进道功微。皆須改途。互息互照。不同常仪。故云不定。下料简不定中四。指此两双。


疑者云去。料简向文。初问意者。此三既同。何故行异。


从然下。答。先总次別。別何妨同。同不妨別。


渐次去。別答。应以余二而对辨之。文但对渐便结不定者。以不定无位寄结之。两教二乘是无漏四。今文但云三者何耶。然別则离为四人。总则含三。存无漏一。故举总含开。摄三入一。故名无漏总中三也。若没总从別。并善恶六。及以余二。故成十二。言从多者。以行对理。行相多故。得余二名。以多对理。消同不同。其义可见。


次此章下。重问者更将三同以问差別。又初乃将同问异。故云相顿尔异。後乃以异问同。故云何名辨差。二问似別。二答云同。而义则显也。九不同者。离善恶六。合无漏故。故但成九。并不定四。故有十三。


次一切下。证同不同。无为如同。差如不同。二不相离。理須相即。问。无漏离四。慈悲何一。答。开合随宜。不可一准。玄文亦分三菩萨也。故知南岳唯授天台圆顿之理。復以二行助成於圆。故有三耳。故知始自慧闻辨教。分四自行。唯圆应知。此三与八教中三。一向逈別。八教中三。以华严为顿。三昧为渐。顿中被物不定名为不定。


次圆顿去。释圆顿也。初缘至真实者。缘之与造虽属能观。意且在境。


次繫缘去。方释於观。念即繫故。寂而常照。繫即念故。照而常寂。能所尚一。况止观耶。一色一香等者。所缘所念虽属於境。且语能观以明寂照。故一家明中唯有二义。一离断常。二者佛性。於佛性中。教分权实。故有別圆。今从圆义。故皆中道。此之色香。世人悉谓以为无情。今问内身四大为有情耶。若有情者。净名何故云如草木。万法唯心。岂隔顽碍。从己界去。明无作谛。至下四弘。更辨谛相。今但且明无作观耳。故四念处云。一念心中具十界。苦名无作。苦具十界。惑名无作。集苦即涅槃。名无作灭。惑即菩提。名无作道。


次法性下。以止观结。


从渐与下。欲广证圆。先简余二。先已广略二重释竟。今復证圆。故云更明。


如了达等者。旧经第五贤首品文初。文殊以二偈问了达甚深义妙德贤首菩萨。菩萨以十五行五言偈答。今文从菩萨於生死去至不能尽。略二行文。来言生死者。举极下位。不尔。云何显圆功大理极事遍。故无可动。言一念者。明极少时。深无崖。广无际。高峻曰崖。如来等者。理无穷故。说不可尽。极位尚然。况余凡圣。


从此菩萨去至建立众生者。彼经次前十五偈。後贤首復以六百九十二行偈答。於中具明圆信等相。今略依彼。何名圆闻。具闻今文。修证具足。依文起信。信为行本。然三观智。具如大品.缨络等文。问。圆闻中作三德名。信应依闻。何故乃作三观遮照深广等名。答。能所异耳。空即般若。假即解脱。中即法身。照即般若。遮即解脱。双非法身。深广例说可以意得。又三观从因。遮照从用。深广从体。次圆行中云一向者。简余二故。故云直入。次圆位中。即初住位。一切功德无不具足。故云究竟。


次庄严中。有法喻合。初法中意。亦以谛为所严。观为能严。能契於所。故外用自在。正受空功德。出说假功德。余是中功德。中道具有遮照故也。物是尘中。各有种类。根尘方等。思之可知。次譬文者。旦譬出。夕譬入。昼譬双入出。夜譬不入出。合云亦如是者。应具用上谛观等合建立中。云盲瞽者。失光为盲。无目曰瞽。又云有瞳无[目*引]曰瞽。有目无瞳曰瞍。如无缘者不纳教光。故如盲等。故举龙王等者。俗典小教。释龙义近。今依华严婆伽龙王。凡诸所雨皆遍六欲及人四州。六譬六位。皆破无明。四域譬四教四门。四悉自行。唯六被物。通四亘者。通。度也。方言云竟也。经云。龙王示现自在。时从金刚际至他化。兴云周遍四天下。其云种种庄严色。经文具约电雨等。然云譬现身。雷譬说法。电譬放光。雨如慈悲。能令众生各见不同。问。庄严建立。二义何別。答。自行契理名庄严。外用益他名建立。初心尚尔等者。举况也。初住名初。妙觉名後。中间名中。如来殷懃等者。证妙法体。以说人不轻故。领者喜大故。方便品初寄言绝言。广歎略歎。皆此妙法也。具如疏文。释品初章第二卷。初身子领。即欢喜也。


次引诸经明求者。志大以所行法妙故尔也。常啼等者。如萨陀波伦。善财南求。具如入法界品。药王如法华。普明如仁王。具如广记。


从一日三舍去。明法恩难报。金刚四句以校舍身。今借彼文以多况少。多时三恒尚不能报。况但顶戴荷负而已。虽多劫荷负。其身尚存。岂能报於圆乘之泽。在肩为荷。在背曰负。


一经等者。举略指广。 疑者下。请证余二。


次正答中。圆是本意是故先引。初文先引四经。各证三义。並借教义权证於观。能揽教成观。义亦何殊。初引净名。云佛树者。名元吉。於兹得道。故以为名。佛坐其下。復名佛树。证择灭理。名甘露灭。即是断德。灭谛成也。觉道成者。即是智德。道谛成也。其实具四。从胜说二。三转等者。谓示欢证。一转各生眼.智.明觉。名十二行轮。具二义。转及摧碾。转与他人。摧碾彼惑。如轮王宝。能坏能安。坏惑安理故也。言大千者。俱舍云。四大州.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世无二佛。故於大千谛体非惑。故云本净。八万诸天。俱隣五人名为天人。並得初果。故云得道。验转不虗。故云为证。次引显露不定证不定也。言一音者。名通大小。今文在大。如婆娑中。佛为四王作四谛说。故知通小。今文具如净名.起信等。佛无音辞。遍赴一切。若华严.楞伽並云佛有六十四音者。犹是方便。恐畏等者。且约四悉明不定相。恐畏世界。欢喜为人。厌离对治。断疑见理。次证顿者。义通四教。简三存圆。四悉赴机。故诸法生。无我等者。结成圆顿。无我造受。结不有。善恶不忘。结不无。结亦简三。例说可见。


次引大品证渐者。大论问云。始行菩萨。云何修行。行学等三。有云。语异意同。有云。约初中後。摩尼珠者。论云。是摩尼宝。若在水中。随物现色。真性如珠。习如物褁。闻教如水。发如现色。发心即坐道场等者。既云初发心又转法轮。知是初住即圆义也。


次引法华者。若未信顿。且用余深。圆教深而非余。別教是深而余。藏通是余非深。总用三助。故云余深。並从昔说。故云不定。舍方便者。约废权边。引大经者。第十三云。从牛出乳。乃至醍醐。以喻五味置毒。文在第二十七。习发不同。即如不定。忍草。文在第二十五。不经诸味。故如顿也。次引无量义者。三乘次第。故得名渐。並以雨辟三乘法轮。次独证圆者。如来龙王圆顿教雨。不雨三教下类之地。无闻无说故如聋瘂。净名空室譬常寂光。是故集者唯嗅佛法之香。次楞严者。理性如丸。观行如烧。诸法顿发。如具众气。引大品者。广乘品云。欲得诸法。皆云当学般若故也。次引法华者。意云尔前未具。


次引大经者。理具如海。修观如浴。次重引华严以结前三。


次上来下。结歎也。此约九世。故着重言。华严三十一云。佛子有十种。三世九世并平等。彼为至十。故加平等。


次示部別。所传有三。令传何部。既信等者。结前生後。次第禅门等者。目录云。大师於瓦官说之。法慎私记。但得初分。尚未治定。将与天台顶师治之以成十卷。若具存下。文应三十卷。大师常云。若着章疏可五十卷。六妙门者。涅槃名妙。六门能通。从能说故云不定。文兼事理及有漏等故也。圆顿者。即今又是。


从虽有去。诫劝也。劝勿执三以为定有。教非理故。劝勿执三为定差別。所通一故。疣者肉之凸患。害者肉之损患。定三如损。定有如增。


次引大论者。大论二十赞般若偈也。於法起见名见被缚。迷於名相名不见缚。称法起见名见得脱。见无见相名不见脱。今亦如是。定三定有。名为见缚。全不识三。名不见缚。知三无三。名不见脱。具了三旨。名为见脱。


次疑去。释疑。初难意者。举不可说以难示人。言通別者。不分大小故名为通。四句对教名为別。身子无说。藏也。无说无示。圆也。通別准知。通別皆不可说。何以三文示人。但引下。答也。二义俱通。何以偏难。故总斥云但见一边。


次引大经。通皆可说对酬前难。次引法华。及比丘即別可说。但示初後。中二比知。次引大经。尚为生盲四名示乳。何得一向云不可说。总持是不思议俗。此是理中具一切法。尚可得说。况三文耶。


次净名等。融通二途。初明二义。性本相即。次引大经。佛出无说。多闻为生。思益亦然。


次引法华。重明可说。以酬向难。


次引大经。空中云雷。明可说意。不生感应。何以非之。经云。譬如云雷。一切象牙上皆生华。经自合云。闻常住教则见佛性。故今结云。不可无说即象牙草因雷华生。象牙与雷天地永隔。尚能因之以生於华。况说被物而无益耶。


次若竞下。明说法意。有法譬合。初法。文中正明失由。由执竞故。


次离说去。示无说理。虽云无说。須有所依。次大悲者。正明说意。一以凡师大悲利物故说。二以众生或重根钝故说。


如月去。譬也。真常性月。隐烦恼山。烦恼非一。故名为重。圆音教风。息化归寂。寂理无碍。犹如太虗。四依弘教。如动树举扇。故假三文以示真常理。使因文比知。知风识月。


从今人下。合譬。像末禀教。故云今人。非亲承梵音故。玄揽则难。凭文无惑。故云假文则易。


从若封文去。今达文成观。文即法界。何封之有。知文非文。空也。达一切文。假也。非文非不文。中也。三智具足。故云一切。


从为此下。通难三为一门。一为所达。云何难言。皆不可说。缘起者。序文竟也。正开章解释。


次今当下。正开章解释。


言数方者。方犹法也。如华严中皆十为法。


始测等者。始谓大意。荼究竟义。故大品云。过荼无说。是则大意已标宗极。如大意离五。始未具足。发心为标期。大处为宗极。终即旨归。旨归亦在大意章内。故云善始等。令亦善也。自他始终。大意义足。


次生起者。只是次第。至理下辨生起意。理本无生。为缘故起。即是自他因果事故。故名因缘。释通別者。通者章章皆有生起二义。別者前章为生。次章为起。即前生於後。後从前起。缘由等者。生起异名。前为缘由。後为趣次。以义同故。故云如是。若从通者。大意虽初。亦由不了无明而起後章。亦为感应故生。


既知下。由於大意识止观名。不动名止。大净名观。由此名故。知有所诠。故名为得体。体兼权实。故摄一切。余文可见。


次只为下。结意。为未达者故立生起。若契理已。尚无旨归。何况前九。故云心行寂灭等。


次分別者。更以十门分別前十。初云十章功德者。明分別意。若不说之。谁知丰富。故云如囊中等。


次从初八章下。正释分別。即俗而真等者。应云初七及以第九。从多逐便。故云初八。非真证故。故得名俗。性本是真。故云即俗。果是证真。起用名俗。观是圣法。依法起观。故云圣嘿。义通住前一切凡夫。正观一分是定等者。有云。止观义可通行。但与列章名目不便。章云。正修止观。但略修止二字而已。正修之中不出二法。故分二分。观兼余章。余章有止。並属於解。且从观收。果报虽证。现亦属解。果报在果者。文阙起教。义須在果。言目足者。亦随语便。应云初五及以起教。前五自行。因起教生他因。所言足者。足即行也。方便正观有功用行。果报真位无功用行。第五卷初云。前六是解。今云方便是行者。是行始故。所言共者。通深浅故。果报起教。別在圣人。言通別者。文内通於因果自他。所言別者。行相別故。言横竪者。正判浅深。故名为竪。余八望体。一往且横。当分委论。不无同异。释名一向横。余並通横竪。如大意中互略相望。岂非竪耶。如摄法中六门相望为相横。门门自论亦竪。方便五科相望成竪。当科亦横。如先具缘。次方诃欲等。一一科中。如衣望处。以色望声。余思可知。


次料简中言略指等者。此章安私料简也。即指前文略释三文。名为略指。以此为问。大意亦略。与彼何別。答有通別。通则二文俱略。別则前略具三。今此大意三中之一。


次下诸问。並是大师料简同异。初问约教等者。以三种止观名。与八教中三名既同。故須料简。藏等四教摄在渐中。故但以密对难。余三显密俱教。何等依密修密观耶。答中分二。今不论密。


次问者。分显密异可论得不。任我俱论为得不耶。


答亦立二。谓得不得。次从教是下。正答。初约化主释圣。则显密双行。今且论凡。故阙於密。故云听者因何作观。


次或得下。义立於得。凡通多种。五品犹阙。六根稍通。以能传教遍大千故。未有口密。故且云传。


次从若修观者下。约所化说。禀教之徒不合修密。故云不发。况復密教还同显故。


次发宿习去。亦容义立。如修生灭。发宿无作。不修而发。义似秘密。故且云得。


问初浅等者。答文可见。


次问小乘亦是等者。重难前答。此中有二种难势。一难俱是佛说。何故独云三是小非。二难小为大渐。何故云非。答。小有二义。教道斥夺。是故云非。约元知大。尚摄弹指。


问示三文等者。许示三文。三文是色。色为是门为非门耶。先双定。


若是下。双难。先难是门。色是实相。实相是所。何名为门。


次若非下。以非门难。色名中道。道名能通。能通即门。何名非门。次答中云並是者。因色见理故是能通。理即实相故是所通。能所不二。何所妨耶。


次众生下。释是非所以。众生迷故故名能通。因通见理即所通也。故约色文以立三谛。文即俗也。非文即真。双非中也。文具三谛。何妨能所。次解释中。初云囊括等者。囊。帒也。括。结也。囊若有括。收於一囊。章有大意。冠揽始末。冠戴等者。冠。首饰也。平声呼。周礼云。在首曰冠。亦可去声。冠冠於首故。冠初如冠。收後如戴。有发心如冠初。有大处如戴後。既通初後。故云难见。


次生起五略者。初云云何至下化者。虽发心居初。亦缘众生。故云令悟。云何至三昧者。发心修行。故須第二。云何至其心者。筞进初心。故引以果报。大经以梵天喻果。故略引之。但从观行相似之位。不求初住。初住自至言妙报者。亦通初住。云何裂大网至出笼者。裂谓裂破。既自破已。次破他疑。八相之处。虽一代设化。未为开权。疑网未割。既为开已。执教疑遣。达理无余。闻雷等者。证执教人。盲人执四。终不能见乳之真色。执者亦然。随闻生执。今融通下示破执相。未融之时理应各执。今融会已重疑飒然。以出笼开前执滞。云何归大处至自在者。自他既周归於秘藏。秘藏之体无始终等。虽无始终。而有修观之始。归德之终。虽无通塞。而有三鄣之塞。三德之通。初文是理。若知下。修得。若得此意。无二而二。二而无二。生起五略等者。五之与十既但广略不同。故生起五即解於十。下诸文下。凡注云云者。未尽之貌。云者言也。广雅。云云者。更有也。


次广解中。初方言者。二方之音耳。凡厥有情。皆堪发故。故但简二。二虽名心。无此发故。


道亦下。简道也。道与发。其名既通。故須简之。去通从別。十皆所简。故並名非。道是能通。心是能行。須识所行所通得失。


若其心下。別释十非也。皆云念念者。约相续说。从多分判。初文者。用止不息。名摄不还。修观不破。名拔不出。恣缘外境。卒摄不还。内心偏着。故拔不出。境强心重。判属上品。言五扇等者。出未曾有经。四人居山。一人唱衒。悕招利养。为过之极。故是上品。欲多眷属等者。故在畜中。犹多群聚。破戒兼之。共成所感。言吞流等者。欲他归己如吞流。以己摄他如猛火。如调达者。具如大经大论及诸律文。尚诱佛众。况余人耶。四远八方者。尔雅云。四极远者。东至泰远。西至邠国。南至濮鈆。北至祝栗。愽物志云。东九夷。南六蛮。西七戎。北八狄。八方亦名八荒。歎名曰称。赞德曰扬。心推曰钦。口许为咏。自知无德。犹欲拟圣。如摩揵提者。大论云。是人生时作偈讥佛。为佛所难。犹未归伏。死後弟子移屍处处。唱令云见者得道等。不耐下人等者。下字去声。自退曰下。如鵄等者。鵄。有力鸟也。故法华疏喻盛壮憍。自纵有德。何必轻人。况己无德。而欲胜彼。尚欲胜彼。焉能下人。岂鵄高飞而过孔雀。安以珍己能令他卑。而外扬仁义等者。慈以育物为仁。以德推迁为义。进退合仪为礼。权奇超拔为智。言可反覆曰信。五德具足方似人道。慢强无德判属修罗。婆稚等四。如次居在大海水中。各二万由旬。余流散者不可称计。人道中云悦痴心者。无增上善恶。故判属痴。非如畜等。天道者。且举欲天。若地居业。未必修定。从胜兼空。故关根尘。不令出入。次別开欲主。以为魔天。民主异故。其心亦別。意欲他从即属此道。六合者。天地四方耳。顒顒者。仰也。诗云。万人顒顒。尼乾者。外道通名。三禅乐如石泉者。大论云。乐有二种。所谓内外。内谓涅槃。不从外尘。乐自中生。论別举涅槃。今通譬三禅乐亦内受。问。既云色无色。何独指三禅。答。二界中乐不过三禅。夫求生天以乐为本。故举乐极以摄余天。破恶由净慧等者。由。藉也。三法相由。功归於戒。二乘尚尔。菩萨弥然。今戒为行本。犹是小乘。弃而不持。大小俱失。


或开上合下等者。上谓二乘。下谓修罗。今合二乘即是开下。开鬼畜出修罗也。经中五六不定者。以由修罗开合故也。


举一种等者。言十非者。从强受名。非无余念。临终之日。强者先牵。


次或先起去。对是简非。先法次譬。


初法中云先起等者。先非後是。何須简之。而譬云並浊。然今通简发心已後。是非间杂。故並属非。若先是後非。亦简非心。况无後非则非简限。言並起者。何必並虑。但细杂念不可分判。名之为但余。麤着者。判属前後。譬中先譬。次合合中二番。初以内外用合向三。内是外非。及以俱起。次直以非心合前内等。谓内非外非及以俱非。问。二文何別。答。前唯内心是非相对。後兼心境一向从非。此亦一往不独由心。


次又九下。別约四谛。初直约谛。次历诸法。先列次从。又九下释也。苦集同是有为有漏。苦虽先明。若相对说。应云有为有漏是苦谛。无为无漏是灭谛。文虽从略。意必双兼。曲谓析法迂回。拙谓生灭断惑。灰谓身。近指化城。下去例说。


次有为有漏等者。若相对说。亦应云有为无漏是道谛。文虽偏说。意亦兼俱。


次善恶等者。此中双举。若单举者。应云善净。与集对论。是故故双举。文虽兼列。意在一边。


次缚脱等。准道可知。


若得下。总结。意令起非。以是息之。若见等者。语似初依。乃是举赞之辞。未必全是。


问行者去。约是简非。是中计性亦成非。故答意者。性计有过。故云不可。


但是已下。寄此明是。离性过已。约不思议而论感应。方乃名是。圣既非应而应。以赴四机。受者非感为感。以获四益。


次如子下。譬感应也。


次引二经以证感应。从恶机说。且云病子。广如玄文三十六句。动法性等者。结感应义。法性如山。众生如海。非大誓愿。无谋善权。安能动难动山。入难入海。同善同恶。示逆示顺。同恶故有病行。同善故有婴儿行。慈悲从因。感应从果。以有因故。果方能入。


禅经云去。引经释成将护乐欲也。附习为人也。观病对治也。时熟第一义也。名异义同。引来帖释。


五復次者。大论明说经缘起。中问何因缘故而说。是经答中二十一復次。今引彼五。以证四悉及五因缘。随义引来。亦非次第。论中因明第一义。释出四悉。今开四悉。与五復次。乃为二门。四悉广如玄文智论。今且消感应。故不广论。


论云去。引证真法及以说者。明妙应难感。能听难得。明妙机难发难得。故三字通结上三妙法妙机故也。如是真法。妙应所说。妙机所感。无非中道。是故双非。非难非易重显中道。泥洹智易。分別智难。是故实相俱非彼二。


有三悉益等者。重以四悉结成中道。意明四悉只是二谛。意明中道即是真谛。异於但真。是故双非。


故知下。明妙感应能办佛事。然四随去。別会。先会通名。此先举通名。


今说之下。正会通名。随顺物机得四随名。遍施法药得悉檀号。言左右者。如在物左谓物在右。若在物右谓物在。左因缘者即是五略。所以因缘更互立者。因强缘弱。随其强弱受名不同。


当知下。结以名同故。故須会之。言即言教。名异也。味谓义味。即义同也。符。合也。


随乐欲下。次会別名。先会随悉。乐欲只是忻慕。故云从因。世界只是阴入。故云从果。因果虽殊。其义一也。便宜是辨能赴之法宜被何人。为人是观所被之人为忻何法。能忻所被共成一义。余二名同。不須別会。又五因缘下。次会因缘。与四悉同。初云众生等者。阴入是世界。信乐是乐欲。此二为因。感佛说於法性法界。为发心缘。故发大心。经论二名与发心同。众生有大精进等者。禅经.大论俱是生善。感佛为说四种三昧。是故义同。众生有平等等者。经论对治。俱是破恶。感佛为说所破皆遍。获於果报。是故义同。通经者。起教也。起教亦是破他之惑。是故义同。众生有佛智眼等者。经论第四。俱是入证。感佛为说。旨归三德。是故第四与第五同。


又五缘下。次会五缘。与五復次同。初文者。发心导行。枝必由本。行填於愿。本必假枝。枝本虽殊同成道树。次会第二者。以四三昧收诸行尽。故名为通。念佛但是诸行中一。故名为別。通別虽殊。莫非妙行。次会第三者。果报指依。依必有正。报必有习。是故果报义兼二双。若云髮致。只是习果一双而已。习必有报。故义同。次会第四者。人处必俱。故亦义一。次会第五者。旨归三德与第一义。灼然不殊。一一文下云异耳者。其义虽同。名犹异耳。


又圣说下。以三止观结感应文。故圆三义。与不思议感应义同。问。何故以止观结之。答。此之三法。通冠一切。况復此部通名止观。故部中感应亦名止观。然大意义。通須以三结。或以一结。从释名去。多分教別故不須结。今此先标次列後释。初之五字标应从。或次下。列应。次即是渐具。即是顿杂。即不定不次等言相对来耳。


众生得益下。标感。次下列感。例应说之。


後或四下。释感应中初二句。渐次二句。不定後二句。顿一一相对为渐。或一或四为杂。皆具一切名顿。但结文相。非修行相。


次以一结中。但云邪息及以发心。一切法中无非发心。邪息故也。


初五章名发心者。虽有修行及果报等。但是依此而发心故。方便得是行家之始。故且行摄。果报至果报者下。三义均等。不劳別会。但直解释。违谓违中。故在空假。顺谓顺圆。故果报妙。是故三土通名果报。但辨麤妙以明违顺。但以诸教诸位勘之。即知诸土果报麤妙。然住前虽圆。感报亦劣。今且从教。未可判麤。起教等者。教由机生。故云起教。又必假大权。扣机击发。故亦名起。或作佛身等者。以八相人主伴不定。如华严中对扬顿也。在般若等中对扬渐也。加四菩萨即是转顿。加身子等即转渐也。在诸经末。即流通渐顿。问。大章名起教。五略名列网。云何得同。答。裂他疑网。正由起教。故得义同。次显是中初四谛者。四种四谛文在大经圣行品中。自非一家善得经宗。佛旨深密何由可晓。今初明生灭中言三相者。不立住故。与异合说。人多於住起常计故。故净名云。汝今亦生亦老亦灭。老即异也。言四心者。四分惑也。相迁四分。故云流动。下释道灭尚名生灭。况今苦集非生灭耶。道治集。故云对治。能所不俱。故云易夺。惑灭灭生。故亦生灭。如阿含中明四谛义。遍一切法。次通教中。具如思益释籤具释別教义者。初释苦中初明苦境。次乃是下。明假智能知。从谓下。略以一界况释。[利-禾+皮]皮割肉截骨等。若。如也。干。数也。如彼苦类也。集中云身曲等者。身如集。影如苦。声如集。响如苦。道谛中云析体等者。通界内外。各有析等方便。通指贤圣诸位曲直等者。以教对之。化城宝渚各有曲直等也。五百为长。三百为短。权实具如下偏圆中明。灭谛中云若干正助者。亦通四灭。


又三悉下。以四悉檀判別义也。即初地去。名第一义。故知地前得无量名。次无作中云皆是者。四皆无作也。言无復者。简异別教。只別即圆故云无。復次对土中云横竪者。竪约设教对机。横语器类同等。


又总说下。以別释总。故离苦集为十二支。观因缘智以为道谛。十二支灭即是灭谛。


故大经下。引证经文稍广。此意已尽。若无四教。四文难消。


又中论下。离论四句。以对四教。以藏对初因缘句者。有二义故。一者以初对初。二者以事对事。应知四教同观因缘。於初句下更加生灭。方成教异故。


又解下。即其义也。是则空分扸体及假中异。故成四义。又偈云下。更对因果。復是一途。


故文云去。引证一部。俱观因缘。约文前後。以分小衍。故古师云。正申於大。即前二十五品。兼申二乘。即後二品。因缘品申中乘。邪见品申小乘。今判虽亦前文申大。则有兼通含別之意。


当知下。结同。已分別下。次约诸经明发心不同。前谛是理。故释十中以理居初。随事既多。不可具列。且寄此十以识事端。先列。次释。初文列中十住。华严並有其相。今兼诸意。且列此十。问。华严释初住。与此岂同。答。以初准後。发亦何爽。问。此之十文。有何次第。答。推理满故得相好。得相好故起用。起用则有身口不同。故身变已。次口轮导身。口正报必有依报。故次现土。身土但是能化而已。次明所化。故有观众。众必禀教及以修行。修行渐讹故有像末。起过受苦一往虽尔。文意本示随对发心。


次解释中初推理者。文四义二。意在极理。下去例然。初释三藏。亦云法性自天而然者。权实既殊。法性亦別。既云集不能染。乃至灭不能净。即四谛外別立法性。当知苦集能覆不能恼染。道灭能显而理本净法。性如月。苦集如云。道如却除。灭如却已。故引况云。灭尚非理。惑智用倾。故名生灭。次无生者。性与惑染不即不即不异。但氷水喻須简通圆。以所对境宽狭不同等。具如诸文。次推无量者。今此法性出於二边。前二教理尚没空有。推无作者。凡法与苦集相即。语同能所。谛境一向永別。若不委简。发心无托。


若推下。重示功能。故於推理等者下。九皆应如今分別。问。今此推理与前观谛有何同异。答。前通辨所依。此別明法性。通別异故。故復明之。


次见相中昺着等。昺。光也。丽。美也。亦着也。灼烁。光明也。毗首等者。忉利天巧匠之名。问。何以不能作。答。天工师是报得。相好是善业智。为因各別。故天巧匠亦不能作。胜转轮王者。瑞应云。太子定当作佛。不作轮王。相明了故。所以轮王具而不明。薄拘有而不具。相好遍身。故云缠络。愿我得佛。上求也。我度众生。下化也。上下各二。四弘具足。为满佛果須具佛法。为度众生須断烦恼。文虽举二。必摄余二。下去准说。但境別耳。


次通佛相者。於前相上达即空故。如来是所严。相好是能严。能所俱空。世滥用之。弥須诫慎。报佛相者得法性身。无像不现。所言凡圣不测边者。前两凡圣当教地前並不测也。梵天不见顶者。第四禅天在彼天来。皆不见顶。如应持欲量佛身而不能极。目连不穷声者。目连欲知佛声远近。去西方九十亿恒河沙佛土。闻如佛边。次法身相者。知如来智等者。法身是境。智称於境故名深达。法身是本。故云法身具三十二。此四教主只是一佛。四见各异。密迹经云。一切天人见佛不同。或如黄金白银杂宝等。或见丈六一里十里百亿无量如虗空等。俱是誓境。故愿齐等如前(云云)。


次观神变中。神谓难测。变谓变易。初三藏神变依根本禅。言一心等者。如化主语。化事即语。化主嘿时。化事亦嘿。诸事皆然。故非任运。若放一光等者。常光一寻则不云放。寻外放者皆曰神变。横遍三千竪至尼吒。戢重晖者。戢。敛也止也。日月为重晖。佛若放光。日月不现。大论云。若欲比决知。如迦叶光比阎浮金。犹如聚墨在珂贝边。如是展转乃至梵世比佛。皆如聚墨在珂贝边。问。何故放光。答。益物多故。若尔不常放。答。益不同故。


次胜应佛神变者。以依真理故异三藏。以不二故復异一心。唯作一耳。各各见佛独在其前者。不同唯见老比丘故。故净名云。各见世尊在其前。次报佛神变云依如来藏者。所依唯理。藏不能现。必待缘修入初地时方能分现。但异根本及无生理。三昧正受亦指初地。十方百界而作化。次法佛神变者。法佛如来与事神变无二无別。故云相作。无记等者。大论第八问佛一时化为无量百千亿身。云何一时能说法耶。答不同小乘故能一时语嘿等也。次闻法不同中二。初正明闻法。次以论偈结。初文或从佛等者。明闻所从佛。唯佛在世。知识通现未。经卷唯灭後。生灭等四各生四解。初闻生灭生四解中。初生生灭者。世与出只是四谛生生不已故曰新新。四相所相故曰迁移即苦集也。戒慧略示道谛。解脱略述灭谛。寂是所证灭理。


次生无生者。言无刺者。引大经二十七文。法性空中云何言拔苦集之刺。修道灭耶四皆无主。故並云谁无主故空。故云清净。能谓道灭。所即苦集。能所不二故云寂然。生无量中。非於二边取於但中。烦惑不染故云独拔。边非即中故云边表。谓中道华离二边水。出缠智月处法性空。


次生圆解中。双非等者。虽三相即中性。双非三一相。即与法界等名异同(云云)。常乐略出四德中二修一切法故云具足。若准此。前见相等文皆应具四。但於声教此土不便。从闻则易。故於此中委明四四。执石等者。石毒药宝。性本不二。随见不同。诸法亦尔。圆智如执石。观转如成宝。


次闻无生生四解中。初生生灭者。菩萨同凡故未无生。生无生者。三乘俱断故皆无生。生无量者。见思无生二乘有分。今断无明故云非分。断惑前後二死亦然。生无作者。阿字无生遍一切故。


次闻无量生四解中。皆取伏惑及出假位名为无量。断惑证真非无量故。初生生灭者。即二乘方便位。菩萨三僧祇。故举凡位十六谛观。生无生中亦取三乘伏位。菩萨出假。生无量中取行及向。一一句中皆云亦者。初句界内未尽又伏界外。是故云亦。下句尘沙未尽又伏无明。故復云亦。生无作中云伏断者。信後正伏为名断。方便故云伏。断入住正断。非无量意。虽有浅深俱名无量者。如江河淮海水皆无量。


无作生四解中。初生生灭者。菩萨始终不断。故云不证。无作生无生中。三乘同故皆得。无作生无量中。登地为实。地前为权。生无作中。地前即地上。故云即权。次从夫下。以论偈结。


次若言下。一一教中各得四句义。当一教生於四解。前虽云生。未约法辨。相状难明。此示未来作闻一句生种种解之法式也。初结成生灭中。云呼方空为即空者。如人堕岩。虽未至地得名已死。方。犹当也。念念无常。虽未即空当必空故。赖缘假者。然四教中各有赖缘。施权二假其相各別。空中亦然。赖缘之假非从实施。施权即是慈悲设化。离断常中。二乘亦得佛果。胜於三乘弟子。偏受中名。广如第三卷开合中明。


若作下。欲辨後教。先斥前非。如阿含.婆娑等。处处皆有空与不空及中道名。所诠各別。故須斥之。


次结无生中。初云因缘等者。释即空也。


而不得下。斥无法性妙假中也。


从设作下。许有当教假中二名。未见別理。唯成但空。纵八地化物。非任运化。 此三番下。结斥。


次结无量中实有三谛。但是次第。未得名圆。虽顺文三语相即。次第宛然。无生空者。真谛空也。假即空者。从空出故。对病权设。俱无实故。中即空者。不同前二。故曰无边。亦得名为一空一切空。而次第前後三皆假者。亦似一假一切假。前後宛然。三皆中者。亦云一中一切中。而犹次第。离断常中。位在十住。称机名中。位在行向。实际名中。位在初地。三时各別。故成次第。次结成圆者。皆不思议。故不同別。三谛皆假。亦云同有。名字与別何殊。虽俱有字。次不次別。


次当知下。结意。法即是境。境即四谛。依境生解。依解立愿。故名发心。世人多以安心名发。不晓依境发誓方名发心。种种之言不过十六。


次其净土下。已释其四。余六略无。指例而已。一一各分四见不同。为发心境。思之可见。初心行人若不了者。纵云发心。皆不真实。纵发心不实。缘於正境。功德犹多。心虽真实。无境可缘。功德窴薄。故首楞严中佛告坚意。後五百岁。多有比丘为利发心。以轻戏心闻是三昧。亦得作於菩萨种子。况清净发。


次以三止观结十种之中。推理居初。故委明之。余者准例。故下文云。若见此意。例见相闻法乃至起过。故一一文皆生十六。皆以三种止观结之。


然法性下。正释顿中法性非数。定执三四以为能发。反增迷倒。


今言下至四。惑渐也。先法说云。一二三四者。只是三观四教而已。次第累之。故一至四。此明渐之所以也。


次说法性下。明不定相。内外权实各二根性。故四不同。


从界内钝人下。明四所由。由迷解故轻重巧拙。真与法性名异义同。界内迷真。界外迷中。所迷所解虽同法性。能迷能解巧拙有殊。对於利钝故成四也。迷生苦集。解生道灭。利即钝离。巧拙亦然。所解即离。由能巧拙。


次所以下。举譬。双为界内界外作譬。以路人为父子名即。以父子为路人名离。如苦集体元是法性。义如父子。若谓为苦集。义如路人。可譬藏別。理同事异。名非骨肉。於异强亲。如苦集即是。可譬通圆。


从麤细下。合譬。若准譬意。内外各有麤细难易。今为生後不定。文相对说为便。故界内为麤。界外为细。余皆准此麤细。各用父子之譬。故云亦如是。从或云界内去至为深。此二渐也。故下结云。若作浅深等。渐也。虽有或言。文无交互。故非不定。


次或言下。六双交互不定相。最後一双虽无交互。但是文略。应云界内初心能破故为易。界外後心方破故为难。言若作者。从通出別故云也。


次皆大乘去。劝进也。


次料简中。初问。推理云集。既四教不同苦。何以但云分段变易。数既不等。因果差互。


次答中。先答次例。初答中。理而论之。俱二並四。今集从解。巧拙分分二。故内外成四。若顺於迷。集亦但二。今以解问迷。似如不等。此正破於不同之见。如四四谛等。苦集俱四。安有不同。次例如下。举例答也。如界内。或只是一。或小乘分。於见思不同凡夫。从迷亦只感一分段生死。次问者意。问前文论偈结中。以初对四谛俱名因缘生耶。苦集可尔。道灭何然。答中意者。能破还从所破有。或灭智生。岂非生灭。次引大经者。以深况浅。圆別尚尔。况藏通耶。故大经云。因灭无明之集。方成道谛菩提。集道既然。苦灭可例。


次问前文。法性是一。不应分於权实之理。復加即离而为四耶。答意者。开显故不二。施权故不一。即离亦为根性权施。


次明四弘者。弘。广也。誓。约也。释名云。誓。制也。今以四法要制初心。使至後果无乖先志。


又四谛中下。次辨同异。四谛是境。从境生解。故云约解。又四弘约解而生於愿。故云约愿。又谛有因果。故通三世。愿期於当。故属未来。又四谛约理。理通三世。四弘是愿。但期未来。皆須上求下化。故但名异义同。问。若尔。何須更明。答。谛通大小。弘誓在大。故須更明。弘通偏圆。六即唯顿。是故復明。


初释生灭中。初亦重引四谛为境。


心不孤下。集境也。是因缘成。故曰不孤。从此根尘下。示此因缘是生灭相。根因尘缘心生。即是所生之法。三相者。如前分別。四心者。难可禁止。故名为窃。相续不住。故曰新新。次引喻中。睒者。蹔视貌也。烁。明也。此乃分喻念速於此。遄者。往疾也。


次色泡下。苦境也。广如大品.大论。泡沫在小。焰等在大。此是共部故得兼之。雨投水曰泡。水击水成沫。远视热有炎。蜄吐气为城。药加物曰幻。儵亦疾也。言一箧者。众毒共箧唯苦无乐。故名为偏。事在大经。四山合来。等者道境也。大经云。有四大山从四方来。当设何计。答曰。唯当专心戒定慧道品。不出戒等三故。竪破下。灭境也。破倒灭集也。截死灭苦也。惑灭先麤後细故竪。苦除无復前後故横。约次第断且作是说。倒即常等。历界渐深。有谓三有。流即四流。见等漂没故名为流。三界见为见流。欲界一切惑。除无明为欲流。上二界惑。除无明为有流。三界痴为无明流。经云下。引大经证。经云。佛告诸比丘。我昔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


火宅下。由不见谛故在苦集。着爱名喜。着见名戏。


是故下。正明发誓。如释迦下。引同瑞应云。悉达厌欲。游四城门。天帝於东门现病。南门现老。西门现死。北门现沙门。见已问之。天帝皆答。太子曰。如沙门者唯。此为快。夜半踰城至王田树下。见耕者出虫。乌随啄吞。因兹发誓。故今引之。似弥勒等者。初厌世时。攘佉以宝台施之。得已施婆罗门。婆罗门毀拆。因觉无常。次只观下。无生弘誓。所观不別能观有殊。以四性捡。故得即空。故此下文引自他等以示其相。此心等者。内自外他共等可知。性即性空。


但有下。即相空。空有不二。是非双寂。


如水下。引譬。大论云。如水中月。小人去取。大人笑之。有身见故故有去取。知性相空故无忧喜。


集既下。別譬四谛。一一皆先法次譬。唯灭阙譬。集譬意者。热空尘三而生於炎。渴故谓水。爱及欲境因缘力故。加於欲想为之所迷。苦譬云水月者。不了谓实。阴亦如是。无实谓实。道谛法说中云。不应言我。行即空等者。一切皆即。有何可简。若有简者。如避空求空。譬中云。如筏喻者。具在中含。意云筏尚須舍。何况非筏。是则道尚須舍。何况苦集。灭中若欲立譬喻者。灭既即空。不应於空而求体实。苦集自灭。岂求灭实。一期为寿。连持为命。众生本无。焉计寿命。


经言下。重引证中云我不欲令等者。大品明无生法中。无三十七品。是道本。今无无四果者。是灭本无。


次依例下。大师例经。经既道灭本无。亦应合云苦集本无。我不欲令有色受等。苦本无也。不欲令有贪嗔痴等。集本无也。经为利根举胜兼劣。大师反况。故具存之。


但愍念下。正明发誓。文阙誓由。以愍念兼之。应云愍念众生不知无生幻化谛理。是故起誓。


次以达下。简非显是。苦集空故不同九缚。今復达空故异三藏。道灭空故故非一脱。今能达空亦异三藏。


次別四弘中先总次別。初总明中。照知一心。迷解无量。十界苦集。四种道灭。故云无量。


次三界下。別明四谛。先苦集。次道灭。初苦集中又先总次別。初总文中虽未別释。言中已具三界苦也。一心集也。心工画师譬集。造种种色心譬苦。心称即集。六道即苦。


次如是下。別明集也。


如是生死下。別明苦也。苦集是所破。故具明十界。道灭是能破。但语长短等。还飜下。总明道灭也。还只飜向苦集之心。如画师下。总譬也。画师如身。手如心也。笔譬所观之心。诸色即六道因果。洗荡谓因果破也。墡彩如更修道灭。


所谓下。別明道灭。各列四谛。相貌不同。初道中云纡通直通至宝渚者。別圆两道品也。纡通直通至化城者。藏通两道品也。直通之中不云不净。但云身空等者。不同拙故。纡通宝渚中。具足应云。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文中乃至是略却常。所以重云无常。无常即空者。此是化他门。更重牒前化城纡直。不云不净者。亦是略耳。无常生灭也。无常即空无生也。


是人见灭去。別明灭谛。文中皆取断位为灭。具约四教以明灭位。言无作者。但是別家登地位耳。若尔。道中何故亦列纡直二种通宝所耶。约教证中存教故。地从证故住。如四念处云。別家以无作是果。於中初是生灭位。


次是人见灭去。无生位。从是人见灭去。无量位。从是人见灭去。无作位。


分別下。总结从心。言十六门道灭者。四教四门皆有四谛。云及一切者。通及十方一切佛法。


次观此一心下。依境起解。一心能通不可说心及以法者。能缘名心。所缘名法。一心通为迷解之本。今意且指出假心法。通至法性名非心法。


九缚下。简非显是。烦恼之中有如来藏。故云坐中。凡夫生盲常与藏俱却处生死。故云所伤。二乘眇目。偏真热病。谓藏为鬼。鬼等四者。以譬四住。不知是宝反舍逃走。五十余年者。五道也。合於修罗。故名为余。


起大悲下。正明发誓。


次明无作弘誓中四谛三谛离合之异。故以三谛总标於境。所观同前。能观永殊。能观既殊。使所观异。即此一念即是三谛。不復更论迷解之本。法界只是三谛別名。三谛互融故云並是。藏即是假。余二名同。


云何下。重释。並缘生者。一念具足百界千如。即此千如名为妙假。假即法性。法性名中。


非三而三下。复疎三谛亦成三谛。非三而三假也。三而不三空也。应更双非以成中道。文无者略。合空散假。双非中也。一异亦然。


次譬如下。举譬也。凡诸用喻。皆是分喻。於中镜喻其事稍亲。以明像镜三不可分。故合散等意。意甚相当。伊字天目。理亦泯合。二三无妨者。此逐语便。故略一字。


次华严下。引证理齐。故华严歎初住心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別。非合圆文。何易可消。


次引思益者。不了此三故名为愚。引净名者。解脱菩提三德涅槃。不离众生。是故引之。以显思益。次引普贤观者。既是遮那。何法不具。


若尔下。释疑。若皆具。三华严大品何以云空。


此举下。释者语偏意圆。诸大乘中其例皆尔。言微尘大千经卷者。正譬心含一切法也。勿守语等者。诫劝也。


次若得下。明四谛境。八万四千不逾一念。辨数具如法华疏中。总合经论众多。八万四千之言不出四谛。法藏即苦。尘劳即集。对治即道。波罗蜜即灭。数虽不殊。能治等別。故成四谛。佛法界等者。佛法界根也。对法界尘也。起法界识也。仍本迷说。故云根等。同名法界。故无差別。无明转等者。无明与明只是迷悟。亦名四谛三谛等也。所言转者。可以氷水喻之。如意符成氷水之义。


众生於此下。结责。亦名誓由。 是故下。正发誓。


前三下。辨异示相。故知以八万言之。与前三教道理永异。宛者。边高中下。边下中高。皆名为宛。以可见故。


次问答料简者。寄四悉简也。初问意者。前简非中缚脱俱非。脱兼两教。今显是中。何故四教皆名为是。答中意者。有三悉意故兼前二。虽兼前二但在菩萨。故前脱中但是二乘。


若究竟下。判前权实。实即第一义。由四悉故。通说四是。


譬如下。以多譬文。皆譬於实。然亦小殊。秘方譬教。伽陀譬智。乳糜譬行。如意譬理。权实显是者。四教兼权並云是者。具如向说。


又一是下。明一是异名。前料简中三俱成实。故今异名无復有权。一切经中异名应广。且随近说用此三名。初释一大事者。一实理也。一道智行也。无碍人等者。人乘行智以契理也。义当於位。意兼三法。此约自行因果以释。


次释大者。此是一家之大。故还以向一释大性广理也。智断行也。大人契也。说既契已。说教利人。名师子吼。非唯益博地凡夫。亦益四教入位圣人。故开显大皆是诸佛圣人之事。言因缘者。自他因果莫非因缘。文举佛者。从极果说。


次释不思议者。自他大事皆言思道断故。


次释无作者。非作下。释名。


次常境下。释体。只是常境常智。无照而照。无发而发。境发於智。故云相无缘智。以境无相令智无相。故云相无缘智。故金光明云。如如智不见相及相处故。境界清净。智亦清净。相即是智。处即是境。


又是下。引证。无作名为发心。此经名伽耶山顶。是文殊问。故云文殊问经。今文但是附彼文意。非全取文。然亦不出三谛意也。破即真。随即俗。双非即中。


次若例下。例通诸法。


又前三下。更判诸法总十三重。前三後一。初上中下。约因缘智。圆为上上。共土约位。前三皆共唯圆不共。前三无故。浅等约行。二近別曲。大小等约教。通別是小中大。唯圆是大中大。三教果满是偏中圆。圆果乃是圆中圆也。通別是半中满。圆是满中满。別教教道是权中实。圆教俱实是实中实。望下偏圆中五双。唯少渐顿。別教极果是渐中顿。即生公所用。圆教方是顿中顿也。真等约谛。藏通真俗。於別尚是俗中之真。別教灭俗。亦俗中真。圆教方名真中真也。了义等约义。玄等三者。约名歎理。亦约四教。分別可知。


次若能下。总结诸意。知权是权名为体权。知权即实故名识实。总而言之令依实发心。


次譬如下。以十譬歎德。此正约理以歎生善灭恶三德。前五生善。後五灭恶。言金性生者。一切金刚皆以金刚轮而为自性。阿娑罗药未详。如太子生具王仪相。依圆发心。具足佛德。那罗延者。人间力士。小大青三牛。凡野二四牙。雪山白香青黄赤。及优鉢拘物分陀利。人中大力士。皆悉十十增。那罗延最胜。


举要下。结。要称歎谓诸佛皆然。


若解下。以一止观结。


宝梁下。约事以明生善灭恶。歎菩提心。初引宝梁。生善也。秘藏。灭恶。初文明所灭之恶。十恶对人已名为重。重即是恶。更於恩德之由。所起名恶中恶。故大论云。他打而报。名之为恶。他人不打而打於他。名为大恶。於有恩处而反行打之。名恶中恶。


若能下。明能灭菩提。先法次譬。法中先列次判。初列者。经云。若有一人具上十恶。若能解智下。经文稍广。今文已具。何以故下。今文释出初菩提义。如百年下。譬灭恶也。亦且喻於初菩提耳。


此经具下。以经对教。


初菩提下。以浅况深。夫造恶者皆我为本。今发菩提心。復修观破我。尚广利他。何但止恶。初教尚尔。况後三耶。


如暗处伊兰下。举譬劝进。此用大经闍王之文。佛言。大王。当修菩提之心。何以故。得菩提心。灭无量罪。


次问意者。前四谛中以论四句通別二对。今且从別以问初句。何故。初句独对初教。答中以初对初。以事对事。二义皆便。


若言下。从別释也。


次约六即中初明六即所以。故先问云为初为後。初理後果。问今发心为约初理。为後果。答中约大论意故。大论須菩提问佛。为初心得菩提。为後心得菩提。須因闻诸法不增不减。故置是问。佛以深因缘答。非初不离初。非後不离後。论释云。若但初者。菩萨初心便应是佛。若无初者云何有後。後以初为本。初以後为期。佛於经中復以灯喻。燋无明惑亦復如是。非初智不离初智。後亦如是。论通三教。今唯在圆。今用六即理性尚名菩提止观。况初後智。今明发心即在名字。因兹必須通至於理。发心後果皆籍理故。细思可见。


次若智信下。释出其意。信初心具不谛云无。智极方满。不虑无分。初後俱是推极在佛。凡夫永无。谓理为果。初後俱非。离初後非必須六即。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圆门。永无众失。增上慢人及推功者。並由不得六即之意。


此六下。释名。唯六与即。必无所滥。


理即下。正释。初释理即。约於藏理以释三谛。则一切众生皆悉三谛。具如上文圆四弘中。次名字下。释名字即。长劫生死不离三谛。故名日用。不知生死即是三谛。名为不知。实中之实如方。实中之权如隅。此举不知以显於知。次或从下。明因闻而知。次观行下。释观行即。闻名須行。故引□云如虫食木。虫不知字。闻而不行亦復如是。次引□首者。此责说而不行。非谓不许於说。故重引论。闻慧四句三句皆夫。论云。虽生中国。不可教化。不识义理。名人身牛。故第四句方可信受。若闻而非即。尚非今意。况復余耶。


次如楞严下。引经劝修。犹如射的。何必即中。虽不即中中必由初。


次释相似即。中既云逾明等。故不同於次第行也。引法华者。亦是引彼相似中文。次释分真即中。本业.璎珞以六轮喻位。铜轮即是十住位也。即分真中初位之文。


次释究竟即中。是用大经月爱中意。菩提属智。涅槃属断。故大涅槃及以菩提。悉具众德。菩提从智。涅槃寂灭。成从便立。以二德之称过荼等者。诸位既终。无復言教。故无可说。


总以下。总为六即而立此譬。此是大经贫女譬。意具有六即。家有宝藏。理即也。知识示之。名也。耘除众秽。观也。渐渐得近。相似。近已藏用。分真。尽所用之。究竟。问下。料简。初问者。六即既得名六菩提。理通凡下。且置未论。余五与论五菩提义。为同异耶。答中意者。先且判异。故云不同。次会令同。论不云即。是故云別。若一一对。亦可似同。发心未行与名字同。伏既未断与观行同。明已除暗与相似同。出到见理与分真同。无上无过与究竟同。曾勘论文。义势甚便。


次问者。问向对诸位是皆悉伏前断後。此中何故断前伏後。答中意者。已断者断。未尽者伏。普贤尚名众伏之須。


次例如下。举小乘例。是竪会也。


次又从下。即横会也。位位具五。故名为横。故引地论位位具足。次问者。六既约位亦兼別耶。答中意者。前教义立。理必在圆。如者教中生死即涅槃之流。不判六即安免上慢。若不然者。何能异三。三教强立有何不可。则教教约位。义自分明。


次上来下。结束显示。前简中十非。望苦虽有缚脱。而皆名非。四谛则约智简之。四弘则约愿简之。


故知下。以譬结束。则大论文也。言九重者。阳数之极。故蹔借理之最极。骊。黑马也。今借名龙颔头骨也。论云。珠在龙颔。福者得之。如地狱具。罪者得之。如此显是。非无缘者而能得之。有志有德者。志如愿。德如行。行愿具足方乃得之。竞执等者。重举大经。斥三修喻。以况即也。今以三教通例三修。並如入池。各各谓是。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一

 

 
止观辅行搜要记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止观记中异义 下一篇止观辅行助览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