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真言宗

TOP

终南家业(一)
2014-07-28 10:39:3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019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59册  No.1109


【宋 守一述 行枝编】


终南家业目录


四明 铁翁宗师 述


门人 行枝 编


上卷 : 教观撮要  .三观尘露  .答日本芿法师教观诸问 


中卷 : 重受戒文  .戒体正义直言  .四诤要论  .衣制格言  .论分部  .论僧体  .科释杂心论出三有对文  .受缘重开


下卷 : 论心用双持犯结制罪  .辨二止並八九名义  .重释事钞持犯篇通塞文  .重答钦师境想问  .析然梦庵持犯四难  .徵显定道二戒  .略辨正用相从  .略议第七非体  .辨略教结犯

 

终南家业卷第一


教观撮要


吾祖弘律。以妙观为本。盖准律中。佛制比丘。观念对治。方能入道。故曰。常尔一心。念除诸盖。违则结犯。但律中。观念皆属权少。祖师克究佛怀。深符开会。直依摄大乘论(皈敬仪引)知尘无所有(空观)。通达真(真谛)。知唯识有。(假观)通达俗(俗谛)。若不达俗。无以通真。若不通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別体等义(上显真俗相即为空谛。空假不二为中观)。立中道妙观。为出家学本。於事钞沙弥篇及业疏受戒篇並云。观事是心等。言事即总十界。依正色心等法。盖是。唯心本具。全心变现。事即俗谛。心即真谛。心事不即不离。即中谛。如此观事。岂思议哉。使自沙弥。便开妙解。达事是理。全性成修。凡所进用。俱成妙行。又於钞疏忏六聚篇。乃云。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等。上句真谛。下句俗谛。俗不离真。真不离俗。不即不离。即是中谛(在所为三谛。在能为三观)。三谛之法。微妙圆融。故云深妙。会上两文。其义即一。是则一心即三谛。三谛即一心。若以一心为能观。则三谛並属能观。为之一心三观圆融妙观。若以一心为所观。则三谛並属所观。为之一心三谛圆融妙境。境观俱明。能所互照。无能所中。能所历然。无差別中。差別宛尔。復於归敬仪中。能敬无非三业。所敬莫过三宝。於篇篇事事之下。令理事圆融。真俗並运(上明观讫)。立观既妙。在教必圆。此宗云。教无非律乘。若据教限。律是偏少。究佛本怀。诸有所作。常为一事。百千方便。曲功调停。皆佛权谋。随他意语。至终法华。方畅本怀。开决偏小。即一佛乘。涅槃扶谈。终显佛性。自昔传律。全昧归源。唯我南山高怀卓朗。判释教门。空有无滥。別凖二经。开扶妙旨。直显戒律。即是圆乘。点显境缘。及受随行。皆即一心。无非唯识。唯心教行。岂不圆妙。今更略引诸文。使学者知其教也(下引戒法处。即指於教也)。如事钞指戒法云。法界尘沙。二谛等法。法界乃戒法之体。尘沙乃戒法之数。若以法界为境。应須了境。即是二谛。三谛之法。非界言界。故云法界。当知戒法。乃於法界理上。假名建立。故有差別。数等空尘。又若河沙。故云二谛法也。所谓诸佛说法。常依二谛者。是也。二谛非即非离。强名中谛。故一一教门。皆三谛圆融。微妙之法。故又续云。测思明慧。(观妙)与妙法相应(教妙)。测思能受心也。妙法所受法也。以微妙心。受微妙法。能所体同。即一实相。故曰相应。钞中又云。所发戒相。乃有无量(乃至)。若随境论。不过情与非情。空有二谛。灭理涅槃。佛说圣教。文字卷轴。形像塔庙。地水火风。虗空识等。法界为量。並是戒体。此文以法界。结上诸境。则一一境。皆微妙法界。依法界而制诸戒。则法界是戒法之体。故云並是戒体也。要使受者。以法界心。缘法界境。受法界法。只一法界。无异法界。能所泯亡。究竟一相。故得。钞文又云。深戒上善。广周法界(文)。戒法若非体是法界。何得云深。何云上善。况钞序首云。戒德难思等。此文虽歎戒功。由体微妙故。功用难思。学者不能如此推究。以致屈抑教门。情切哀痛。又业疏云。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但唯一识(文)。境是尘境。缘即戒法。境与戒法。既唯一识。唯识即是三谛圆融妙理。境岂不妙。法岂不圆。亦欲受者。识源达本。圆发上心。圆纳三聚。圆成三行。故疏又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此行即小法。律仪即大乘。法佛即果德。即小是大。即因是果。小大因果。即一净心。无差別也。故疏復云。大小俱心。律仪不异。义极明显。圆文妙义。具在诸文。学不究心。鲜能知要。吾祖教观。几至扫地。余曾释圆教五门。及答日本芿师疑。並三观尘露等处。輙以管见。发挥圣言。但恐文繁。学者难晓。今撮要义。別书一纸。庶易流传。为广究之蹊径耳。即非沽誉要名也。深愿同门。精研愽究。一益自己。二化他人。二皆契实。无忝其裔。淳佑壬寅。佛忌前一日。华严阁下出。

 

三观尘露


吾祖南山澄照大师。迹示四依。位阶上地。妙明一实。洞彻两乘。预译场而辞翰推尊。敷讲席而天龙拱侍。慨律藏实佛法命脉。轸戒德乃定慧依因。历三生而偏志弘扬。抗六师而广文流演。虽举宗而持犯为正。在进修而理观兼明。或令福智双行。或示化制同禀。通依两典。总列三阶。义趣该罗。文辞简略。管闚曷既。肤受何穷。唯灵芝记主大智律师。妙赜真源。深研理味。律遵南阜。而教领南屏。位隐西湖。而道闻西竺。广明圆行。妙演观文。辨析浅深。辉映今古(守一)。忝继学徒。谩寻文相。愚情有拥。略义伸明。仍决异传。少资己解。自愧斗筲量窄萤焰见卑。虽竭精诚。焉能尽理。犹尘露之於山海。故题曰三观尘露者矣。大分四科。


.初引本文  .二略叙释


.三示立意  .四决异传

 

第一引本文


事钞(忏篇)云。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故摄论云。唯识通四位等。又(事钞沙弥篇业疏受戒篇)同云。一者。小乘人。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性。二者。小菩萨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相(业疏云观事是空等)。三者。大菩萨行。观事是心。意言分別。故摄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別为境。又业疏(忏篇)云。小乘极处。人法二观。对我观析。唯见是尘。对阴求之。但唯名色。求人求法。了不可得。是为空也。大乘极处。空识为本。初浅滞教。谓境是空。了境本无。性唯识也(净心诫观归敬仪。广明理观。故不尽录)。

 

第二叙释


分二。初叙略意。详上诸文。莫不以三位极理。示於观体。至於心境行相。在文皆略。备载摄论。及道整禅师凡圣行法。当时盛行。是故诸文。並指如彼。整师之文。近世已亡。摄论之义。晚学难晓。灵芝诸记復指天台摩诃止观是可投心。良由此宗疏钞正明持犯。定慧资修。理須旁示。恐乱宗途。故不繁广。


次释文相。就文分三。即境理人也。


一者。示境。三观皆云诸法。及云观事。若对机见。須分广狭。前之性空。小机见狭。六凡五阴。为诸法也。後之二观。即指十观。该及三世。为之诸法。又復动心即事。有念皆法。诸法及事。通收内外。至於取境成业。无过妄计。前二云我人。後一云意言。皆妄计也。舍疏就亲。正指妄计。为所观境。故记云。三理照之。乃知颠倒但有妄计。又云。但破妄计。又云。谓观念性等是也(上示境竟)二言理者。理即观体。亦诸法体。若就文指。即性空。相空。无我。及唯识是心等是也。虽分节文相。有境理之殊。其实句义连绵。诸法即理。不可分异。須知诸法唯是一心。究竟圆明。平等一相。妄计自障。贪着轮回。如来随机。或说诸法皆空。或谓唯一实相。小乘机劣。认空为极。其间钝者。推析法性。方见空理。利者体法即空。後大乘中。然有一类。虽发大心。未穷心本。亦但认空。以为极理。了相即空。与前为异。志愿弘大。故云菩萨。修唯识者。不无利钝。钝者別修。从假入空。方达中道。利者圆入初後一如。因果皆妙。後更引明。


问。性相二空。唯空人我。兼空诸法耶。钞文但云无我。不言法空。请为明之。


答。文中具明。何不详耶。初云诸法性空。此空法体性也。復云。无我即空。我人执性也。次云。诸法相空。此空法体相也。復云。无我即空我人执相也。又云观事生灭法空也。知无我人。人空也。是则性相二空。具兼人法。业疏甚明。记文更显。又復人法之义。诸文广陈。学者自知。兹不繁累(决异传中又略释之)。須知在境为人法二执。在观为人法二智。在理为人法二空也。


问。性相二观。钞文皆云生灭。如何分异。


答。初则见相如实。从缘生灭。次则见相如幻。空花水月。虗生虗灭。初则生灭是实。次则生灭是空。故业疏云。观事是空者。是也。文云。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之二句。即是三谛圆融。中道妙理也。尘即诸法。皆六尘故。对於凡小。不了心源。故云外也。本即元本。无乃理体。实谓不虗。唯乃训独。本实二字。显知其的。今作三义。释此二句。一克体释。一切诸法。从本以来。若体若相。泯迹亡形。究竟如空。微妙莫测。即一真如。无非实际。故云外尘本无。盖是。唯心本具。全心发生。法法皆心。尘尘即识。究竟指示。故云实唯有识。识是圆理。体亦本无。是则无即是识。识即是无。且就诸法体上。强言於无。诸法相上。假立言识。无乃识之体。识乃无之相。不即不离。復不思议。故言妙深也。二遣情释。言本无者。遣着有计。本无虽空。空非偏空。有识假立。即是妙有。不着二边。不离二边。即是中道。故云妙也。三修显释。据梁摄论方便位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別性。见一切尘。空然无体。但有意言分別。故云外尘本无。翻分別性。为无相性。此中言无。但见尘空(即空观成)。依他性体。虽是唯识。申智未利。但见似像。以真实性。遣依他性。真实性渐显。依他性渐消。然後一切法。似名似义。及似唯识。无所从生灭。意言分別。得无分別智。翻依他性。为无生性。此中言无。正示识体。(乃假观成)真实性体即实相。本无可翻。欲显体妙。翻无性性。言无性之性。显空即识也(即中观成)。此方显出。唯识圆妙觉。方见极圆。上论次第。非今立意。真俗並运。空假即中。三性圆修。初後俱妙。是今宗旨。如下更明。


问。文唯二句。何见三谛圆融。三观圆修之义耶。


答。外尘本无。即是真谛。亦即空观。实唯识有。即是俗谛。亦即假观。识即是无。空不离假。不即不离。名为中道。是知立观。唯据三谛圆融。中道妙理。故文结云。此理深妙。岂不然耶。正准摄论(敬仪中引)云。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真即真谛知无即是空观)。知唯识有通达俗(俗即俗谛。知识即是假观)若不达俗。无以通真(上谓通达真时。必先达俗是空)。若不通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別体故(上谓通达俗时。必先通真即俗)。前二句。分示观境。後二句。正显圆修。吾祖依此论文。建立圆观。钞又云。观事是心者。此句即总三谛。即示妙理也。以由一切境事。即是唯心缘生故空。一切皆假事。既即心空不离假。岂非中道乎。若了此义。则境观皆如。因根俱妙。在境为中道妙境。在理为中道妙理。在观为中道妙观。斯则祖师括约论中圆义。以立圆观用被圆修。始初发心。终至究竟。妙达意言。无非中道。故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別为境(有约他宗但中。释此中义者。葢不究论文。不达祖意故也)。论中。更有圆义。今略引明。论以金藏土。譬於三性(分別依他真实三性)。天台云。摄论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圆意。(文)斯则论中。愿乐方便位中。三性圆修之义。论又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凡位。二者圣位。从初发心。讫十信已还。並是凡位。十解已上。悉属圣位(十解即十住也)。此亦论中。初住破惑证圣之文也。论又云。於一切法。实唯有识。理中(意言)分別生等。此亦论中圆义也。理中意言。即体内方便。理即妙理。中即中道。意言分別。即初位观境。便达中道妙理。岂非圆修义乎。归敬仪中。立圆观已。假设外人难云。吾闻真俗並观。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地上圣等(此指十住名圣。十信已前名凡)。初师自答云。发心毕竟。初後心齐。乃至不可执文。便乖义实等。若据此文。则十信已前。从初发心。便修圆观。与後无殊。即同前引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等。义无別也。如斯略示。则显疏钞立观。並准论中圆义。以被圆修也。近世诸师。不善讨论。妄谓文中。外尘识有。及意言等。乃愿乐位中。所修观相。不应通於後位。盖彼论於此位中。修影像唯识正观意言。遣伏外尘。至见道位。方达中道。此乃诸师。执文释义。甚抑祖怀。然不知论中。具有圆別二义。通被利钝。二备愿乐。意言遣尘等文。乃钝修历別义也。疏钞所立。唯据圆文。如前略引。义实昭然。却於归敬仪中。备明圆別利钝。修进迟速。悉准於论。如下引明也。文云。此理照心。照用者。理即观也。理是能照。心之与用。皆所照也。


问。资持云。若於时中。观心为要。若善若恶。三理照之。是则三皆照心。何独初观耶。


答。良以机有利钝。观照乃殊。虽皆照心。通局有异。二乘机钝。唯观妄心。遣我人执。纵有事用。但照此心。令妄不赴。至於果上。设或利他。亦唯照心。住空寂理。故资持云。二乘住寂。故但照心。小菩萨行。机当次利。虽亦照心。不唯专守。利他志广。事用乃多。常照事用。当相即空。故资持云。菩萨涉事。故云照用。有人云。前空我人妄计之情。故云照心。今空五阴假用和合。故云照用。如斯之义。恐为未然。須知相空。亦空我人妄计之情。岂不见钞云。知无我人善恶等相。又云。本相是空。唯情妄见等。达者更详。


问。後唯识观。何不云照。


答。前二根钝。作心对照。然後方空。後乃利智。深解妙理。遮照绝待。能所圆融。


何待照耶。若尔资持那云照之。


答。此且一往总示。三皆云照。至後唯识。虽有照义。智解既妙。非照而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不立照名也。业疏云。对我观析唯见是尘者。记云。我即法尘。須知法尘有二。一者。落谢五尘。二者。心数法我人妄计。体是意思。即心数法。故属法尘。或可。尘即是境。对境观度。境落法尘故也。有人云。我人乃於色阴尘大体质上。横起执情。今求我人。本无有体。但见色阴。尘大而已。次以法空求色阴尘大及余四阴。但见名色(彼文)。识者更详。


问。观之与理。何以分异。


答。克体言之。观即是理。或分因果。能所之殊。不无其致。在因名视。在果名理。又復观是能观。理是所显。


问。观之与行。亦何以分。


答。观是极理。体绝言思。行即行心。造修履践。观无行而无以显。行无观而无以成。解行兼济。如目足相资也。


(上示理竟)三者指人。即三乘也。初观言少乘。通収声闻缘觉。後二云菩萨。復分大小之別。


问。小乘菩萨等文中。或似修观行人。或举果人。彰理。如何定当。


答。若据疏钞忏篇。克体立观。唯据极理。如云然理大要。以此三理等。故举三位果人。以彰三理深浅。後位菩萨佛果。乃重示者。一显非偏。二彰圆极也。若沙弥篇(疏见受戒)。约行示观。故小乘菩萨。即修观之人。如云一者小乘人行等。岂不然耶。记释忏篇云。持举深位。以彰理妙。不妨令辙。


问。如文所示。观据极理。復名圣业。深位可修。在凡无分耶。


答。观虽是理。行通凡圣。如小乘人。必先闻空理。故用空观。历诸行相。行微观昧。见理未明。故位在凡。行但属事。观明理显。即证初果。观方契理。行名圣业。後唯识观。四位通修。若圆机上达。用观见理。初後一如。如摄论中十住名圣。自此以後。並名圣业。若钝士利修。於前愿乐。虽观空有。未见中道。犹在凡位。入见道去。方得称圣。行名圣业。文召理观。名为圣业。何妨修奉。自通凡下(上示人竟)。又云。摄论乃示後观所出也。本释多译。作图示之。

 


 


问。如上多译。今依何本。


答。梁朝真谛译本。是今所宗。


问。何处文明宗梁摄耶。


答。吾祖所立。圆观正本。梁摄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等文。又钞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等。亦出彼论。若是唐摄。初位名胜解行。彼谓一向随闻生胜解。故梁摄初位名愿乐。亦名信乐。论云。依此境界。随心信乐。入信乐位。文云愿乐。宗梁明矣。若唯识论。五位修证。与此不同。


问。梁唐两摄唯识等论。当时並行。祖师何意。唯宗梁摄。


答。诸祖宗承。各有主意。如天台示观。乃依中论。然唐摄等论。南山同时翻译方就。承用者稀。真谛所翻。理圆行妙。深契祖怀。故所承用。


问。三观之立。通依两乘。何得後观。唯专梁摄。


答。理观行相。经但泛明。故诸论师。广遵众典。自成一家。示体立行。条流有归。故今所宗。通则一代大乘。局则梁朝摄论前二观行。所本之教。於後决异传中略辨明之。

 

第三示立意者


又二。即通別也。初通意者。吾祖宗。阐毗尼。观明极理者。深有旨焉。盖由佛所设教。下至三归十善。莫不被三乘。修学为成出离之益。况律令比丘衣食四仪。语默动静。常尔一心。念除诸盖。违则结犯。又戒疏云。为道制戒。本非世福。戒乃事行。非假理慧。何云为道。且为道之言。义该深浅。若据毗尼教限。则曰为求四果故。制增戒学。若究佛怀。为成一实。祖师弘阐。亦本圣心。若不然者。何以逃数宝之诃。得免徒劳之责乎。但以教为机。设机有利钝。理有偏圆。略分三位。以显教殊。的详祖意。唯在不徧性相。圆修唯识。庶使出家五众。受(纳体)随(持奉)诸行。日用轨仪。一一皆与圆理相应。一家部文。示观明理。导於受随。义见诸文。故略引之。故事钞云。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与彼妙法相应。及令发心。唯明上品。且上品心。非理观而何。又业疏云。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但唯一识等。斯並示受者。令以妙观。融会前法。能所一如。究竟微妙也。又显随行云。希思此行(即篇聚小行也)。即是三聚(即大乘圆行也)。又云。今识前缘(此指已受篇聚戒法)。终归大乘。故須域心於处(以一实妙理。为指皈之处)。又通括教源云。意唯拯拔一人指归为显一理。斯乃用实相慧受。小戒即大戒。以实相慧持。律行即妙行。智解既明。法无不妙。正如智论以八十诵。即尸罗波罗蜜。胜鬘以毗尼即大乘学。大集谓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槃。斯则皆以戒律为一乘妙行。不由妙解。何由然乎。亦如天台止观云。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故经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也。荆溪云。以此中慧。融一切法。故使一止一作。无非法界等。須知法华涅槃之後。凡有弘阐。判教浅深。丝毫不滥。被机修奉。大小融通。无不圆妙。故知。吾祖弘律。以妙观为宗。亦由不此。斯是吾辈。用心之处。不可不明。多见讲学。不善深究。屈丧祖怀。故略叙引。不觉繁累。次別意者。事钞及业疏忏六聚篇中。广明化制行仪。盛罗理事忏法。制唯羯磨。则独据律文。化兼理事。则通遵经论。復於理忏。具陈三观。使化制俱遵。理事並运者矣。又事钞沙弥篇。及业疏受戒篇。广陈凡圣行法。该列福道两修。復上於圣道行中。备明三种理观。意使初心。修奉有从。域心得处。出家学本。义不虗设也。

 

第四决异传


又二。即总別也。初总决三观者。


问。有人云。南山教部。但通律相。那示观法乎。此说如何。


答。不然也。如灵芝云。三藏为一人。而设三学。为一人而修。又云。据行则虽通兼济。在教则各有司存(文)。焉有出家修道。而但专一行。撰集流通。而不明理事乎。但以据进修。而必須相资。在弘通。而用分旁正。诸祖疏钞莫不皆然。又如四分等诸部律中。明五停四念。一切行相。又涅槃等诸部经中。列五篇七治。一切律事。斯盖如来说法。被机。理須通示。至於诸祖。约教判文。义有条贯。若律中示定慧等行。判为随律之经。经明戒律之文。判为随经之律。如斯摄属。行有所归。然今一家。约教释文。则唯归律藏。被机修奉。而观行兼明。苟若各专一隅。何为高达者乎。


问。辅行云。南山亦云无生忏法。总別三种(如前所列)。乃至云。南山此文。虽则有据。然第一判属小乘。小乘且无忏重之理。况復此位已隔初心。第二第三。復属菩萨。及以佛果。凡夫欲依措心无地。乃至云。判位太高。初心无分。高位无罪。何須列之等(文)。此文传久。其义如何。


答。荆谿尊者。一代宗师。人天眼目。教门抑扬。无非利物。岂悠悠者。而可议哉。然晚学相承。故多妄说。既忝学徒。无宜缄默。今略叙明。知我心者。无咎加焉。初云。小乘无忏重理者。此语自谓依律羯磨。忏初篇罪。不復本净。故云小乘无忏重理。彼以此义。而行立观。两无交涉。盖不晓化制之殊也。


问。律有羯磨许忏。初重何得言无。


答。祖师云。就律文中。忏重之相。虽非足数。有可収理。尽形学悔等。灵芝云。律开忏者。为同财法。及障来报。若望坏体。无任僧用。不復本位。犹同不忏。故云无也。非谓不许等。


问。忏之既净。何不足数。


答。事钞云。忏本清净。理当足数。如得作说戒自恣羯磨等。但由情过深厚。不任僧用。故云来否随意也。


问。既不足数。开忏何为。


答。若不求忏。财法两亡。僧須灭摈。由忏净故。得入僧中。同於财法。但不足数。又除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地狱之苦。顿然清净。岂得无益耶。


问。上引荆谿谓南山小乘理忏。不灭重罪。立之无益。其义如何。


答。荆谿意谓。欲灭四重五逆之罪。須依普贤方等大乘理忏。故行此位立而无益。然不知四重等。律制之罪。设依大忏。亦所不灭。小教无生不灭可知矣。而荆谿不晓南山立意。妄为破斥。然南山依律示六聚忏法。而忏制罪。据经列三位。理观为除化业。意使化制双行。罪业俱遣。何甞独以空慧。而忏四重耶。今更因明。化制犯忏相。須略分二意。一者犯意二者忏意。言犯意者。且婬杀等过。体是十恶。本有之愆。化教亦禁。佛为出家。又加制约。而成篇聚。五众有犯。一违本有化业。二犯篇聚制罪。故钞云。重增圣制者。是也。二忏意者。祖师云。佛法东流。行此法者。亦小。纵有行忏。则弃小取大。依佛名方等而忏者。余意之所未安。由心怀厌忻。未合大道。但篇聚则依教自灭。业道则任自静思。又钞云。五众犯罪。则理事两缘。事则顺教。无违唯识。理则达妄。外尘本无。记云。事则顺教者。谓作律忏。历事缘境。常照起心。知唯本识。随缘流动。趣向於理。故云无违唯识也。又云。达法皆真。何妨泯净。了真即用。岂碍修行。是故悟理则万行齐修。涉事则一毫不立。自非通鑑。余復何言。又云。化行二教。罪忏相須。若唯依化忏。则制罪不亡。若专据制科。则业道全在。故当化行齐用。则使业制俱除。


又问云。若依理事忏已。制罪灭否。


答。灭否难知。須准教判。化灭心业。制忏违教。准知制罪不灭(上资持文)。


问。化忏观成。道圆业遣。若制罪不灭。应更堕狱耶。


答。上云。制据违教。设证圣位。亦須忏悔。焉有圣人。故违佛制。阿难道证四果。忏七吉罗。可以准知。且阿难既经开显。已达中道。岂同愚小耶。又据大教。观成理显。如翻大地。罪业皆枯。岂有制罪。而不清净。但是违教。理难覆藏。又復先犯戒失。今虽阶圣。还依律忏。復本戒体。又復妙解既发。备修万行。岂有过犯。而不求忏。吾祖双立二忏。正被圆机。若钝劣者。事尚不同。何能合理。若据天台诸文。三种忏法。皆灭制罪。及荆谿记文。各词异辞。今略引之。以通大见。光明文句云。作法忏成。违无作罪灭。而性罪不除(云云)。取相忏。能灭性罪。违无作罪亡(云云)。无生忏。能除无明。如覆大地(云云)。止观云。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烦恼道。文云(虗空藏经文也)。犯沙弥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还生。无有是处。即忏业道文也。眼耳诸根清净。即忏苦道文也。第七日见十方佛。闻法得不退转。即忏烦恼道文也。又百录通示三忏云。四重五逆。若依大教。则许忏悔等(文)。然上天台诸文。乃准虗空藏经。依化教理事行忏。並灭制罪。至荆谿文中。初决作法不灭制罪。不堪足数。次决取相无生可灭可足。亦因略引。又加随决。辅行引虗空藏经云。若比丘至心方等。诵陀罗尼。一千四百遍。乃一忏。如是次第。八十七日行道。若诸菩萨。八百遍一忏。六十七日行道。(乃至)尼众須大僧为主。如是忏者。皆论夷罪。犯此罪竟。佛法死人。今復清净戒体还生。悔法若成。罪无不灭(上依经示。下彼自决)。然小乘教门。尚不开忏。虽曰还生。无任僧用。沙弥犯已。忏成进具。大乘所许。事可通行。倘听大僧。招奸来诈。实梁诚制。足数无文。信大小区分。听制条別。小无忏重之说。仍成重罪未亡。安用大教忏夷。以足小乘僧数。依大忏已。内进已道。何須混滥。以惑时情。又引虗空藏云。知法者。須教八百日涂厕。日日告言。汝作不净事。一心涂厕。勿令人知。涂已洗浴。礼三十五佛。苾虗空藏名。(乃至)文殊普贤为证。白四羯磨。如前更受。此亦是犯重失戒之文。若不失者。如何忏已。令其更受(上並荆谿决作法忏。不灭制罪之文)。彼又引经云。虗空藏顶有天冠。冠中有如意珠。冠中有三十五佛现。是菩萨结跏趺坐。或时现作一切色像。行者若於梦中。若坐禅中。见此相时。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上。作罪灭字。若得此相。还入僧中。如法说戒。若准此意。足数可矣。故付法藏中。灭重罪已。时人名为清净律师(已上是荆谿决取相灭制罪也)。今曰。彼见经中云。若得此相。还入僧中。如法说戒。更决取相能灭制罪。可以足数。然恐经中。乃谓得相好已。化灭制轻。可容同法。而云如法说戒。未必便应足数。又引付法藏文。切详彼文。恐是依律羯磨忏已。名为清净。虽名清净。未必足数。彼又云。凡下欲用大乘。忏重罪者。当依方等普贤观等(已上是荆谿决无生灭制罪也)。今曰。彼意欲以大乘理忏。通灭化制之罪。便为清净足数。谅恐未然。如前引示。可以自明。


问。制罪灭否。如前可晓。未知依化教理事二忏。灭业道罪。其相如何。


答。天台忏分三种(作法。取相。无生)。南山悔列二科(理事)。文义深广。卒难道尽。略而言之。事但伏业。理可除愆。但教有偏圆。忏分大小。大则观妙理圆。见罪边际。无非一实。初心分见。妙觉极圆。忏悔位长。诸文具广。小乘观显。覔罪叵得。但免恶道。不无別报。故业疏云。若论別报。无学未免。故有贯恼之苦。碎身之痛。狱火烧身。饿饑切体等。若尔。小乘观成。业不尽遣。是则南山性空一位。立之无益。荆谿之斥。理有可从。答如前已决。何为再问。盖彼引语斥文。不明化制。一不可从。小乘理忏。虽非究竟。经论所载。理須引示。令识偏圆。指归得处。天台亦云。亦有观空忏。即真空也(见百录文)。彼不究此。二不可从。南山约教立观。虽分三位。结劝指归。唯在唯识。敬仪诫观。广明妙解。已上略引。可以自知。彼又不究。三不可从(已上。斥初二句文竟)。辅行又云。况復此位。已隔初心。乃至初心无分等。今决此文。总有二失。一者不究南山教门。被机无局。二者不晓文中。举人显理。今略引文。决令无壅。且此宗坟典。理事行仪。结劝指归。並令下凡。随心忻慕。修舍有从。焉有立观。而独被深位。不为下凡乎。如事钞云。以此三理。任智强弱。随事观缘等。归敬仪云。圣道远而难希。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於一篑。为佛起於初念。故万里之克。离初步而不登。三劫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发足。常步此心等。又云。发心毕竟。初後心齐。唯识四位。凡圣通学。今则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等。又云。此解微妙。唯圣达知。位在下凡。不宜不解不修习也。请观上文。岂祖师立观。唯被深位。观位阶降。理事浅深。具在疏钞敬仪等文。非积学而莫尽玄微也(决初失意)。又事钞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又云。以此三理等。则知立观。乃据极理。故举三位果人。用彰三观分齐。意令初心行者。操心信乐。妙达偏圆。以理照心。渐阶极位。而彼不晓此意。乃将文中菩萨等文。属观法所被禀教修奉之人。故有判位太高之责。灵芝虽曾决云。特举深位。以彰理妙。晚学尚昧。故特明之。几悛旧执(决次失竟)。辅行又云。深位无罪。何須列等。且吾祖立观。不专深位。如前可知。等觉已还。皆須忏悔。经中具明。何云无罪(已上决辅行文)。


问有人云。南山何不依天台观法。而別立何为。


答。此愚者之执。不足与议。然不知建宗判教。意各有由。焉可抑此而同彼乎。如扶新论云。佛法譬如通都大邑。东西南北。随人往来。果如彼见。必使天下之人。同遵一路而行。其可得乎。後学公心。莫循彼说。


问。天台观经疏。以心观为宗。灵芝新疏。以观佛为宗。其意若何。


答。窃观二文。各有其意。天台定宗。单就能观。使开妙解。达境唯心。新疏观佛。具兼能所。意简余经。然能观通於诸行(凡一切诸行。須以妙观为主。此佛祖之意)。开解习在余时(如新疏云。故诸行者。先开智解。通达无碍。然後晨夕念念。繫想彼方)。至於依经起行。必体经文。正宗(诸经正宗。行相各各不同。如新疏。以五例精简。使无通滥)。此经正宗。十六观为能观。十六境为所观。观虽十六。无非一心。境虽十六。言佛便足。故得题云观无量寿佛经也。新疏覧题考义。能所合苾。故以观佛为宗。使行者妙识经宗。不滥余行故也。


问。心观即妙理。观佛涉境事。理事兼妙。霄壤之殊。毀斥者多。如何明决。


答。斯盖学之不固。见之不深。以口尔之传。妄生毀斥。且天台单能非无所观。彼疏云。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収依报。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十疑论(天台作也)云。凡求生者。希心起想。缘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又观彼土。七宝庄严。如无量寿十六观等(並彼全文)。盖此经示观言略。列境文繁。恐诸行者。滞於境事。故疏特以妙观为宗。令开妙解。使炽然求生。达於生体。了不可得故也。灵芝新疏。教观俱圆。能所皆妙。今略引明。以通大见。故疏云。准知一代弥陀教观。皆是圆顿。一佛乘法。引慈云云。今谈净土。唯是大乘了义中。了义法也。经曰。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斯之谓矣(上慈云文。灵芝准显)。言了义者。了彼净土。即我自心。非他法也。达彼弥陀。即我自性。非他佛也。如此则回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乎刹那际内。故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开示众生佛之知见。大乘了义。岂復过此。乃至云。即知净秽身土。悉是众生自心。祇由心体虗融。故使往来无碍。心性包徧。遂使取舍无妨等。又示修云。一者能观心。即以现前识心想念为体。下云。当起想念。谛观於日。是也。二者所观境。即以弥陀依正庄严为体。能所相资。方成观行。


又问云。起心取境。那名理观。


答。了此心境。皆因缘生。缘生无性。体非生灭。即无生理。乃至云。以缘生心。观缘生境。心境虽殊。缘生不异。能观是心。所观即佛。心法佛法。皆不思议。故华严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別。即斯义也(上並疏文。疏中义广。请自观之)。细详新疏。前明教观。教圆观妙。後段示修能观所观。皆不思议。则与天台所立无殊。何分理事麤妙之別。又如四明妙宗云。若此观法。及般舟三昧。拕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等。请观此文。则与灵芝血脉相通。何是此而非彼乎。见云。心观便为高妙。全不假境。见云。观佛便斥麤浅。若然。四种三昧。无非历事托境。应非妙耶。如此传演。念念我人。心心我见。非唯昏乱学徒。抑亦自扬寡陋。斧在口中。谁之过也。


次別决文三。即唯识性相。初中。


问。有人准占察经义。谓真如理观。唯识事观。斥今家所立。乃唯识事观。此说传久。请为明之。


答。斯乃道听唯识之名。以对占察之义。属事属理。议论纷纭。一旦誊於方策。末代播为口实。非唯灭裂前贤。亦且翳昏後学。然吾祖所立。何甞局名唯识观耶。如前引云。外尘本无。即真如观。实唯有识。即唯识观。若利根所修。理事圆融。真俗並运。因果皆妙。初後一如。若钝根所修。先修唯识。後修真如。焉有利修而不涉事。钝修而不达理。况乎唯识得名非局。或就体得名。即是一实妙理。如论云。唯识理等。又前引云。唯识通四位。斯以中道唯识。为之观体。故通四位。或就行得名。行有深浅。观分理事。故摄论中。或云似唯识观。或云真唯识观。占察所明。修唯识观人。入愿乐位。修有利钝。故分二观。钝根之人。历一切事。达唯是识。故得辅行云唯识历事。此之言事。岂理外之事(占察辅行二观之义。並见下引)。惜乎晚学。不曾讨论。妄将破斥。实可痛心。又不知吾宗所立。若在疏钞。唯明圆观。如前略示。若在归敬仪净心诫观。据一实妙理。而为观体。约机修利钝。观分真俗。与占察同。今欲塞彼妄传。故详引会。分为二科。初明观体。体唯是一。即前钞云。此理深妙。业疏云。大乘极处。又云。要识心本。是大乘理。其体清净。妙用虗通等。归敬仪云。是知修道行人。常观此理(即唯识妙理也)。又云。自昔已来。此乘无权。诸文广谈。三谛圆融。一性平等。为能观观体。占察经云。善男子。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根本。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一实境界。亦即唯识妙理)。以修信解。(乃至)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虗空。离分別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云云)。此乃经中。先示观体。以开妙解。前如天台云。初心修观。以上品寂光。而为观体者。是也。次约机修。修有利钝。行分真俗。即归敬仪云。真俗並运。又云。然则性识昏明。推步通局等。又云。见虽是色。了色心生。心外无尘。名为真观。言从心起。实唯识有。名为俗观。渐次增明。念念无绝时功。既积熏习。逾增观道。修明不迷。缘假名愿乐位。修道人焉。占察经云。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四位修观。信解即初位。论名信乐。又名愿乐。收信住行向四十心人)。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学唯心识观者。所谓於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等。(乃至)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云云)。二学真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学知。永离一切分別之相。(乃至)离诸障碍。懃修不癈。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又云。修学如上信解者。又有二种。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虗狂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应学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诸外境界。悉是唯心。虗诳不实。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等。如前比拟。则经文祖义。所立无殊。後学我人。故多妄说。又灵芝云。识即真识。即是常住。本净真心。亦即中道。一实境界(上示观体)然修观有二。一者。直尔总观。谓观念性。即是真识。其体清净。平等周徧。含摄诸法。出生无尽。究竟一相。寂然常住。二者历事別观。一切时中。随缘动念。衣食四仪。若善若恶。皆能了知。一识流变(上明利钝二修。与前祖义经文是同)。又辅行云。当知修三昧者。於四十二途。一不可癈。故占察云。观有二种。一者准识。谓一切准心。二者实相。谓观真如。准识历事。真如观理。指要钞云。实相观者。即於心识。体其本寂。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准识观者。照於起心。变造十界。即空假中。据此之文。只以体其本寂。照於起心。而分其异。二观皆云即空假中。即空假中。乃圆观也。但利者观念即真。念起即俗。钝机历事。知无是真。知识是俗。则前占察真如准识。虽对利钝。必应真俗相須。但深浅有异耳。斯葢利者入愿乐时。先已了达诸法。究竟一相。能观所观。无非中道。念念真如。心心泯寂。此人位虽在初。智圆惑遣。如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又如敬仪。初後心齐等。又如论云。从愿乐至究竟。名观中等。始从初心。终至後心。无分別智。念念增明。破惑亦利。见理亦速。不历僧祇。涉位究竟。钝根之者。虽已闻妙理。能发大心。但知未明利。入愿乐时。始知诸法。体是唯识。但有意言。思惟分別。种种差异。於此位中。修影像唯识观。遣意言分別。伏外诸尘。准论谓之。依他性。遣分別性。证无相性。时经长劫。渐渐明利。然後方达一切唯真唯实。论中谓之以真实性。遣依他性。证无生性。翻真实性。为无性性。谓之从假入空。照假无生。故见中道。得无分別智。位入见道。如是则虽利钝明昧。迟速有异。必真俗两缘。历位无別也。然上所引。占察南山真观。灵芝总观。唯利根所修。占察南山唯识俗观。及灵芝別观。乃钝根所修。利者智圆。能了俗即真。观別是总。故隐俗別之号。唯彰真总之名。钝者智劣。由俗显真。因別归总。故扬俗別之称。乃隐真总之目。已上皆谓。修唯识愿乐位人。虽利钝小异。真俗无殊。


问。既利钝二机。证有迟速。所历阶位。为同为异。


答同也。如前引。敬仪云。由解行之远近。致利钝之乖异。菩萨约位。具列五十余阶等。是知唯识四位俱历。但迟速异耳。


问。有人以今家观位。初住破惑。列图行世。又有人谓。观虽是圆。断必初地。唯据仪文。三贤十圣。三祇三劫等文。如斯诸说。其义如何。


答。由不究诸文。理事两缘。利钝皆被之义。故此妄立。初师则褒於钝渐。一混上流。次师抑於圆修。涉时长远。文云。推步通局。解行远近等。何不详取。而妄意偏判。溺丧祖怀。其可得乎。


问。祖师於疏钞。以利钝二机。分对相空唯识。如云。钝见空时。不分別色。智知唯识。不分別空。今唯识一观。通被利钝何耶。


答。若三观相望。性空是钝。唯识最利。相空望前为利。望後为钝。若三观別论。则各被利钝。略分如此。义见诸文。非学不知也。问。近多判大菩萨。乃是行大。非位大。破灵芝说地上为大菩萨故使荆谿有判位大高之责。殊不知。今家所谓大菩萨者。盖指乎修唯识观者。对前相空为小。故称大尔。资持反谓特举深位。以彰理妙。未免将错就错等。此义请为决之。既纳三聚。何須後增菩萨等。乃是修唯识观人。故有判位太高。深位无罪之斥。前二师亦谓大菩萨者。乃是行大。圆观唯识之者。正是将错就错。何以此语。而责资持耶。盖由钞疏中。观示三种极理。故举三位果人。证此观行。乃是圣道故也。至於行位。在文皆略。並指论文。及凡圣行法。资持岂不知唯识四位。凡圣通学。如云论文自云。唯识通四位。那责南山判耶。此盖特举深位。以彰理妙。当知悔法正为下凡。故下劝令任智强弱。随事观缘。岂令佛果。而悔罪耶。此是资持全文。故特引之。庶使见者。知其意焉。


问。既云深位。应是十地。资持那得又云。大菩萨者。初地已去耶。


答。若在贤位。未见真理。显观非妙。初地已去。破无明。证中道。显理观之高深。令行者之忻慕。既云已去。明知非局。


次决相空。


问。业疏既云。经中乃多。要分三位。未审此位本何经耶。学者议论纷纭。未见定指。


答。吾祖圣师。神慧卓朗。通经通律。立事立言。非考之实录。得之自心。必无妄示。此位所未说者无唯今依业疏云。初浅滞教谓境是空等。又灵芝云。虽发大心。未穷心本。故设此观。空诸尘境。如诸般若所被初心等。(文)今且以诸部般若中。通被大乘。初心浅破。诸法之相。滞住空理者。即此位教意。如灵感传。天神告南山云。但是无相。离我我所。即入般若等。又原人论。分般若。共不共別。不共乃唯被菩萨。共则通被三乘。又成实云。若灭五阴相。尔时乃名空相具足等。是知般若通被浅深两机。相空该於大小二典。当須优柔教意。不可妄心穿凿。


问。业疏何云大乘极处。空识为本耶。


答。小菩萨既发大心。亦名大乘。虽但见空理。於彼当教。亦为极处。


问。未审此观。断证位次如何。


答。有人依大品中。乾慧等地。祖师无定指之文。又不见整师凡圣行法故。未敢定论。请更详之。


问。相空观位属大耶小耶。


答。如上所示。属大明矣。但缘失考诸文。故有异说。今通引疏钞明文。方见判摄不滥。如云观事是空。又云。谓境是空。又云。钝见空时等。据此但见空理。则与二乘是同。如云小菩萨。又云。大乘极处等。据此又属大乘。寻观灵芝诸记。分对极明。如云由小菩萨。涉於大小。小据观智。大约志求。大小虽异。並菩萨乘。故且一往通収大中。又云。相空通大小。又云。前二性相虽殊。皆以空为理。後一以心为理。若权实往分。前二为权。後一是实。若大小相对。前一是小。後二属大。又云。上之三观。前二小乘。後一大乘等(云云)。斯皆约志求収大。约观智归小。大卛修行。志愿为要。故此一位。必属大摄。近有我见不融。见云前二小乘。便谓灵芝判此观位。不合属小。广有毀斥。云云久矣。今谓管窥者。即此人也。然不知此文。总判三理。大小有归。故云前二小耳。苟通究诸文。则妄执必释也。


问。会正记释小菩萨云。即地前加行三贤。增晖云。修影像唯识者。又有云。信解行向。四十心人。又有判同台宗別教列图流行。又有判同台宗通教等。云云。如何。


答。准摄论中。地前修影像唯识。为愿乐位。収信解行向等人。然此行者。皆知妙理发心。究竟修唯识观。但智未圆明。未证中道故。在贤位。而小菩萨者。南山谓之初浅滞教。灵芝谓之未穷心本。以空慧证空理。与唯识愿乐行相天別。判同別教者。且別教修次第三观。破无明证中道。比之浅滞之教。空相之人。远之又远。自悞悞他。师资相授。非一日矣。判同通教者。一往覧文。不无其致。细详今立。理恐未然。何耶此之性相唯识。皆本教诠之有殊。彼之藏通別圆。各明观行之乃异。虽三四之不等。摄大小而皆同。苟以彼通。而同此相。则何异续凫而载鹤乎。須知性空一位。通被利钝。该乎体扸。切详义趣。可以収彼。藏通二乘。如资持等记。可以准知。相空一观。文通深浅。如前引般若成实等是也。此位观行。亦通大小。如前引。资持云。大小虽异。並菩萨乘等。是也。约义斟酌。可収彼藏通菩萨。唯识虽圆。机修乃异。亦如前引。疏钞诸记。理事总別。敬仪诫观利钝迟速等大观文理。可以収彼別圆二门。如此分对。方见祖师立教。被机两皆周足。


问。资持谓相空云。若对三宗。即当四分。同观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萨。相召佛子。即为明例。有人云。资持将三观。配三宗。故以四分。属小菩萨。不知性空一观。正出成论。那。得四分属小菩萨等(云云)。此破资持文义极广。如何疎决。


答。盖彼人不体此位义通。又昧四分旨趣。但随他宗教门以局今家观行。未免展转有过。若据天台所判。以小乘诸律。成实等论。尽鹿苑三藏教収。故不可以相属空观位。配属四分。然吾祖遵一代时教。大小浅深。总示三观三宗。文义既齐。摄属何失。若执文云。观事是空本。相是空等语。谓不可比对四分者。然此部计。达诸法相缘生故空。一切皆假故名空宗。亦曰。假宗舍财用非重。相召为佛子。皆大乘义。沓婆厌小行。专利他。又成论中。先以生空不见我人。後以法空。不见色性。乃至不见识性。又云。若灭五阴相。尔时乃名空相具足。是知。四分成实。乘非愚小。行兼利他。观不唯明析拙。人匪局号二乘。教蕴分通。义该深浅。浅属性空。深归相位。况復相空。又通深浅。浅収四分成实等。深収般若大空。又乃性空。亦具深浅。浅収十诵杂心等深収四分成实等。前引成实具有破性破相之语。岂不明耶。广在诸文。义非臆说。


三决性空。


问。性空者。请示其体。以决诸疑。


答。言性者。即横执之情。如瑜伽论云。性者。情也。执情之义。如前略释。请白披之。


问。性空一观。本何教义。


答。观依经立。理假言诠。虽文无定指。必义有所归。既观明空理。位结小乘。约义定文。即阿含等经。成杂等论。四十等律。但有明析法破性。体法破性者。皆此宗教意。破人法执情之性。故得性名。永异先哲。


问。性空一观。属有门耶。空门耶。


答。空有齐収。如资持云。言性空者。須分利钝。利者体色即空。钝者析法见空。(文)准此利即空门。钝即有门。深浅配对。如前可见。


问。资持云。或云有宗唯证人空。假宗人法二空。其义如何。


答。据南山敬仪诫观业疏等文。人法二空。大小同证。空有俱修。但深浅有异。若我人执性。空有並破。实法体性。尽不尽別。如四明云。有门说存隣虗。空门说破隣虗。今更议之。有门计我是空。计法是实。本证人空。盖於诸法。穷逐我人。故得破法。麤相分证法空。微细色心。不能穷尽。所谓观色至於极微。观心至於一念。空门计我人实法。体皆空寂。但观诸法。我人何立。行圆果满。空皆究竟也。如上略叙。可谓以螺酌海。不知分量也。嘉定庚辰。仲秋沧洲座司出。


终南家业卷上(本)

 

 
终南家业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律宗问答 下一篇没有了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