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般若部 | 大乘宝积部 | 大乘大集部 | 大乘华严部 | 大乘涅盘部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大乘单译经 | 大乘律 | 小乘单译经 | 小乘阿含部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 小乘律 | 大乘论 | 小乘论 | 宋元续入藏诸论 | 西土圣贤撰集 | 此土著述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新修大正藏 -> 论疏部

TOP

俱舍论记 【三十卷】(二)
2017-06-28 09:45:2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297次 评论:0

俱舍论记卷第二


沙门释光述


分别界品第一之二


复次至几无记者。此下大文第三诸门分别。总有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所以不约蕴.处分别者。正理第四云。界中具显根.境.识故。诸门义类易可了知。故今且约十八界辨。由斯蕴.处义类已成此下明初三门。将明问起。


颂曰至无记余三种者颂答中。上一句有见.无见门。次一句有对.无对门。下两句三性门。


论曰至说余无见者。谓此色界以可示现在此在彼差别不同。有能示现此.彼言说故名有见。此即言说名见准余无见若依正理第四。总有三说云。由二义故。一者此色定与见俱故名有见。由色与眼俱时起故。如有伴侣。


二者此色可有示现。故名有见。可示现在此在彼别故。如有所缘有说此色於镜等中。有像可现。故名有见。可示如彼此亦尔故。不可说声有谷响等。应成有见。不俱生故婆沙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说。皆同正理。初师以眼名见。观照色故。第二说。以言为见。能示现故。第三说以像名见。见谓现也问此论何故不具说三解云。随作论者意乐说故又解。经部计。眼无实作用说名为见。根.境.识三和合之时。假名眼见。非实眼见。又无实像色论主意朋经部。不言眼见。不言像现。示现名见不违经部。故依此说。一解虽同。然意违两说问杂心第一。慧亦名见故。故彼论云。又说。一切界皆可见。慧眼境界故何故此论不说解云。分别法相意存差别。若言慧见。十八皆名有见。无无见者即无差别。论主不说意在於兹。或略不论。


如是已说至所缘异故者。颂本唯明障碍。长行义便明三有对。对是碍义。碍有二种。一障碍。二拘碍。若障碍有对。是障碍碍。若境界.所缘有对。是拘碍碍。此即标章。


障碍有对至或二相碍者。据积集色更相障碍或二相碍。谓手.石相碍。据显且言手石。论碍实通十种。


境界有对至境界有对者十二界。谓五根.七心界全及法界一分相应诸有境法。为色等境之所拘碍故。名境界有对施设论。即六足中一称也。大迦多延那造引彼水.陆。昼.夜二对。可知毕舍遮。唐言食血肉。鬼之异名室兽摩罗。傍生类也。形如壁[虫*弓]。小者二丈。大者乃至百尺。


所缘有对至於自所缘者。谓心.心所。为自所缘之所拘碍。故名所缘有对。


境界所缘复有何别者。问二差别。


若於彼法至名为所缘者。答境界有对。若於彼色等境。此眼.耳等有见.闻等取境功能。即说彼色等。为此眼等境。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人於彼有胜功能。便说彼为我之境界。此约有能。非要起用。故彼同分仍名有对所缘有对。谓心.心所。其性羸劣非境不生。犹如羸人非杖不起。执所缘境方起至现。现谓起彼取果用故。彼所缘於心等名为所缘。此约有缘其用得起。无缘不起。皆名有对。非必起者。故未来心等亦名有对。


若境界有对。据碍取境用。若所缘有对据碍取果用。如彼同分眼。虽不对境。取果之用任运得生。然彼眼等非所缘有对。故知。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取果用名所缘有对又解。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如彼同分眼体虽恒有无见色能。不名境界有对。以此准知。境界约用。所缘据体又解。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缘境用名所缘有对。


云何眼等至说名有碍者。此问碍义云何眼等於自境界转时说名有碍。此问境界有对云何眼识等於自所缘转时说名有碍。此问所缘有对此中言自者。五根.五识。各取自境不能取他名自。非不为他缘。意.及意识缘法境故名自。非不能缘他又解。缘十三界名自。非五根.五识取故又解。十八界中。随所取者即名为自。


越彼於余至和会转故者。答谓此眼等缘色等时。越彼色等於余声等。此眼等不转故。此即拘碍名碍或复碍者是和会义。谓眼等法於自境界和会转时。於自所缘和会转时。於余声等而不得起。此和会言还是拘碍名碍。


应知此中至说余无对者。泛明有对。总有三种。应知。此颂中唯就障碍有对而说故。但言十有色有对。极微集成更相障故。由此义准说余无对又正理第四云。言有色者。谓除无表。余色蕴摄。变碍名色。有变碍义故名有色有说。色者。谓能示现在此彼言。有此彼言故名有色有说。诸色有自体故。名为有色。称说易故。唯於色体说有色言解言。初解有变碍色用故言有色。第二师有能示现色言故名有色。第三师体即是色故言有色问第二师於十色中。色界可说有示现言。余九不尔。如何可说有示现言。如何言色。解云。余九虽不可见。而亦可说在此.在彼。如言此处有眼.耳等又解。余九相从说故。随色可得说在此彼。


若法境界至谓眼等五根者。约三有对四句差别依毘婆沙。若以宽问狭顺後句答。若以狭问广。顺前句答。若互有宽狭四句分别。若宽狭相似如是句答境界有对通心非境。障碍有对通境非心。互有宽狭故成四句七心界.相应法界。是第一句。为境拘故是境界有对。非更相碍故非障碍有对色等五境是第二句。更相碍故是障碍有对。非境界拘故非境界有对眼等五根是第三句。为境拘故是境界有对。更相碍故是障碍有对非相应法是第四句。非境拘故非境界有对。非更相碍故非障碍有对若将境界望所缘。境界有对宽。所缘有对狭。故此论文。顺後句答。所以不将所缘.障碍相对辨者。互不相摄。体无滥故问若据用相摄。用各不同。若据体相摄。体即非有境界等别。云何相摄。解云。论用不同实不相摄。以用从体不离体故明相摄也。


此中大德至此是所许者鸠摩逻多。此云豪童。是经部祖师。於经部中造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经部本从说一切有中出。以经为量名经部。执理为量名说一切有部。


今此颂意。夫言碍者。为他障碍而不得生。正缘自境如何名碍。且如眼识。欲於色处生。为他声等碍令不起。为他碍时。应知是有对。正缘色时名为无对与此宗不同。论主意朋经部。故云此是所许杂心四句文同经部。梵本不然。译者谬矣有古德释。此颂同说一切有部者。不然。


如是已说至故名无记者。此下释後两句。三性分别十八界。就中。一明眼等八界。二明余十界此即明眼等八界有善增上可赞置白品中。有恶增上可毁置黑品中。故名有记若非可赞.毁非二品收体不分明故名无记言三性者。一善。二不善。三无记善略有三。一生得。二加行谓闻.思.修。三无漏谓学.无学.胜义。就无漏中前二有为无漏。後一无为无漏善总有七。一生得。二闻。三思。四修。五学。六无学。七胜义不善唯一无记有二.一有覆.二无覆。


就无覆中有六。一异熟.二威仪。三工巧。四通果。五自性。六胜义。前五有为无记。後一无为无记。并前有覆总有七种於无覆中。此论下文但说胜义若依正理。总说二种。有为中立自性无记。无为中立胜义无记今言六种为辨差别。异熟等四所不摄者。皆名自性。为辨差别於有为中开为五种善有七。不善有一。无记有七。总有十五。以此十五种分别十八界言分别者。十八界中五根.香.味.触。此八唯无记异熟者。通八种。谓异熟五根.香.味.触。


威仪.工巧.通果者。谓香.味.触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於七无记中不通有覆.胜义。


有说不能至故名无记者。叙异说。言无记者。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


若尔无漏应唯无记者。论主意存前解故难破後家若言不记异熟名无记者。无漏不能记异熟果。应唯无记。若言有为无漏亦有异熟。以择灭为果。常.无常为异。证得名熟此亦不然。有为无漏或容此释。无为择灭既无有果。如何名善。若言为能作因有增上果。有违自宗。设许不碍取增上果。理亦不然。无记之法亦不障碍。取增上果应名有记。若言择灭体可赞故说为善者。即同前解。重说唐捐。


其余十界通善等三者。此即明余十界。就中。一总摽。二别释。此即总摽。


谓七心界至余名无记者。此下别释。就中。一明七心界。二明法界。三明色.声此即别明七心界。此七心界皆通三性若别分别。生得者。谓七心界。闻.思.修.学.无.学者。谓意界.意识界。不善者。谓七心界。有覆者。眼.耳.身.识.意界.意识。异熟.威仪。工巧者。谓七心界。通果者。谓眼.耳识。二通相应亦是通果。及意界.意识界。由异熟等摄心尽故。所以不通自性问眼.耳.意.识。及与意根。皆通三性。鼻.舌.身识。不善.无记。此知可竝。鼻.舌.身识。起善云何。解云。若泛尔起者。三识非善。若修行者。观段食等。深生厌离心。能起善三识。


法界若是至余名无记者。此即别明法界。於法界中。善有四种。一自性善。谓无贪等三善根.及惭.愧。二相应善。谓与自性善相应。三等起善。谓无表.得.四相.二定。四胜义善谓择灭於法界中。不善有三。一自性不善。谓贪等三不善根。及无惭.无愧。二相应不善。谓与自性不善相应。三等起不善。谓无表.得.四相於法界中除善.不善余名无记此论下文。及毘婆沙。善.不善各说四种。何故此中不善说三。不言胜义解云。胜义不善。体通三性。此中三性分别十八界。所以不说胜义不善。若说胜义。即无差别若别分别。於法界中总有六十四法。谓无表四十六心所法。十四不相应。三无为生得者。有三十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睡眠.恶作。得四相闻.思者有二十八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得.四相修者有三十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得.四相.二定学.无学者有二十八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得.四相胜义善者有一法。谓择灭不善者有四十二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十。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得.四相有覆者有三十法。谓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六。小烦恼中谄.诳.憍.寻.伺.睡眠.贪.慢.疑。得.四相。


异熟者有二十一法。谓大地法十。寻.伺.睡眠.得.四相.命根.同分.无想.异熟威仪.工巧者有十八法。谓大地法十。寻.伺.睡眠。得.四相。婆沙.正理各更有一说。睡眠不通威仪.工巧。至十缠中当具引释通果者有十七法。谓大地法十。寻.伺。得.四相自性无记者有十法。谓得.非得.四相.名.句.文.同分。於不相应中异熟等四所不摄者。诸余无记皆自性摄。於心所中异熟等四摄无记尽。故自性无记不摄心所法胜义无记者有二法。谓虚空.非择灭。


色界声界至余是无记者。此即别明色.声。色.声二界。若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善。若不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不善。若无记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无记。及非等起色.声皆名无记。以无记色.声中有非等起故。不别说等起。以实而言。无记心亦能等起身.语表业若别分别。生得.闻.思者皆通色.声。以皆能作因等起故。加行故发业。如先已说不善者通色.声有覆者通色.声。谓初定中有覆修惑等起身.语异熟者谓色威仪.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声。异熟等四所不摄者。皆名自性无记。


已说善等至无色系後三者。此下第四明三界系门。问及颂答。


论曰至无所缘故者。欲界十八。色界十四。香.味段食性。彼无段食。故无香.味。又杂心云。彼无揣食性。以身微妙故(已上论文)凡说有识必有所缘。彼无香.味所缘。故无能缘二识。若依宗轮论。大众部等。色.无色界具六识身。


若尔触界至段食性故者。难。触界。色界应无有触。段食性故。犹如香.味。


彼所有触非段食性者。通色界触非段食故触色界有。香.味唯段食。故下不通上。显所立因有不成过。


若尔香味类亦应然者。又难色界有其触。是触非段食。何妨有香.味而亦非段食。


香味离食至故触非无者。又通香.味离食无别受用。色离食贪故无香.味。於色界中触离段食更有别用谓四大种是能造故能持色根。能持衣服.宫殿等用。故触非无。


有余师说至故在彼无者。叙婆沙异说。谓住此欲界。依彼四静虑现起等至。起天眼见上界色。起天耳闻上界声轻安谓大善地法中轻安。定中用胜故别标名触与轻安同时故言俱起有殊胜触。即色界大种。欲界身虽不能取上界触。以触身中行故。能摄益身。身在欲界既能见彼地色。闻彼地声。起彼地触。是故此三。生彼静虑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无又解。轻安。谓身轻安。即细滑触。或是轻触与二通同时故言俱起能摄益身。虽色.及声。通欲.色界所引轻安唯是欲界。益欲界身故。以於欲界三种相随。故生色界亦具三种又解。轻安。谓心所中轻安俱起。谓所起引欲界胜触与轻安俱起。准正理论不破。即是婆沙异说然和须蜜。俱舍释中云是室利逻多解。彼师意说。入定方有轻安。或是轻安风。正理不破者。言中不违故不破也。


若尔鼻舌至彼无用故者。论主难前师鼻舌二根。色界应无。彼无用故。犹如香.味。


不尔二根至及庄严身者。前师解。明根有用。显所立因有不成过。谓舌能起言说用。鼻能庄严身用。


若为严身至何用二根者。论主复难明根无用。显因极成。严身。起说。依处足能。根非可见何所庄严。依处起言何须根体。故知。二根於彼无用。


如无男根至依处亦无者。前师复救显根有用。引例证成。如无男根亦无依处。若二根无者依处亦应无。既有依处显根有用虽非有见为有见因。虽非起言为起言因。展转相因根还有用。由有根故依处方生。由依处生严身.起说。


於彼可无至离根应有者。论主又难於彼色界可无男根依处。彼界无用故。设男依处。彼界有用。离根应有。由无用故。彼界中无。鼻.舌依处。彼有用故离根应有。何用二根。根既无用。因还得成。


有虽无用至而非无因者。前师又释论主若言诸根依处不由根生要由见色闻声等用根方生者。凡有根生非要有用。如处胞胎业定死者。虽无见色等用。其根亦生。故知根生非要有用伏难云。此根无用。应非因生为通伏难故作是言有虽无用而非无因。此总出理问前解二根於彼有用。今言无用。岂不相违。解云。前言有用。有展转疎用。今言无用无亲作用。非现严身。非现起说或被难转计。


彼从何因得有根起者。论主别徵彼色界鼻.舌二根从何因生。


於根有爱发殊胜业者。前师答於根有爱发殊胜业。此业即是鼻舌根因。


若离境爱至鼻舌应无者。论主又以理难夫根爱者。拟用取境。由境有爱根爱方生。是知根爱由境爱起。夫离境爱於根定离彼离香.味贪应无有鼻.舌。若谓根生非由境爱。虽无香.味爱而有鼻.舌者。或应许彼虽无婬触爱。而有男根爱男根亦生正理论第四非此解云。此中何因作如是执。若离境爱。根爱亦无。非根爱无。处爱亦离。根与依处隣近而生。境界不然如何倒执。男根依处於彼不生。即显男根於彼离爱。既许鼻.舌依处彼生。故知二根彼爱未离。故不应执彼离根爱未离处爱彼论意说。境望根疎。依处望根亲何不以亲为证而倒以疎为证。非由境有无故根有无。但由依处有无故足显根有无若依俱舍师救。应问彼言。何故彼无男根依处若谓为无婬触。是即婬。触为本。故境证强。非彼依处若谓丑陋於彼不生者。如来阴藏隐密。端严入相好中。何容丑陋又汝前说有诸根生非由有用。但有因力无用亦生。男根於色虽为丑陋。设许有因於色应起。汝若言男根无因非有。我还难汝。鼻.舌无因应无。若言男根无境非有。鼻.舌无境彼亦应无。


若尔便违至不减诸根者。前师出圣教相违若言色界无鼻.舌者。便违经说。彼色界中无身支缺不减色根。


随彼诸根至男根应有者。论主为通经言不减随其所应。若执不减。男根应有。


如是说者至男根非有者。论主正解鼻.舌彼有。但无香.味。以六根爱依内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现起。由得上定起上界爱爱上界身。故生色界得有鼻.舌。其男根爱依婬触生。婬触。色无。男根非有。经说为男有余男相或能离染故说为男。


故於色界至理得成立者论主结。


无色界系至无色界系者可知。


已说界系至唯名有漏者。此即第五有漏.无漏门。後三通二。余十五界唯名有漏。道谛.无为所不摄故。如诸烦恼。以譬喻部。非情五境.无学身中十五界。非漏所依皆名无漏。虽皆无漏非道谛收。犹如虚空.及非择灭。是故得为如是比量余文可知。


如是已说至後三三余无者。此下第六有寻有伺门。就中。一正分别。二释妨难此即正分别。问及颂答寻.伺相似於一心中。或二俱起或唯有一。故此偏明。憍.慢虽亦相似亦唯有一。非二俱起。无惭.无愧虽亦相似。亦二俱起。非唯有一。爱.敬亦然。故此不明。


论曰至故说唯言者。正理第四弹云。经主释言。以行相麁外门转故。此因非理。现见。意识内门转时。亦常与彼共相应故彼弹意。现见.初定内门意识与寻伺俱。即显外门非为定证欲界及初静虑。内门意识。与寻.伺俱俱舍师救云。一行相麁。是通因。二外门转故。是别因。五识具二。内门意识虽无外门转。而有行相麁。故有寻.伺。上地外门意识。虽有外门转。而无行相麁。故无寻.伺。


後三谓是至伺相应故者。明後三界。法界中有四法。一寻。二.伺。三余相应法。四非相应法。於此四中。余相应法界。及意界。意识界。皆通三品。非相应法界。及静虑中间伺。亦同第三品。寻在第二品收无第二寻。显无有寻但伺相应。显彼有伺正理论破无第二寻云。设有第二许相应耶。有第二受而不相应。无第二言非为定证。彼自解云。寻。一切时无寻唯伺。自体.自体不相应故俱舍师救云。设有同时第二寻。亦许相应。然无第二故不相应。以受例寻。亦为非理。汝言三受随一现前余名第二。若据别义。寻亦同受有第二寻。如善.不善.无记寻。随一现前。余名第二。谁言无第二。我言无第二者。同时无第二寻。反徵正理云。何故自体不与自体相应。彼应解言。无第二寻故。若作斯解何异我释。若谓。我言自体.自体不相应者。显寻自体非自相应。即难云。虽此寻不与此寻相应可与余寻相应。彼应答言。无第二寻故。若作斯解还同我释。


伺在欲界至应名何等者。问於法界寻.及中间伺.余相应.不相应法。随其所应三品所收。如前可知。伺在欲界.初静虑中。三品不收应名何等。


此应名曰至谓即是伺者。答此应名曰无伺唯寻。第四句摄。无第二伺故名无伺。但寻相应故言有寻。由此摄法尽故。言有寻伺地有四品法。如文可知。顺地作法故。俱句在初。一单第二。俱非第三。一单第四。地中无别无伺唯寻。故此单句第四。所以颂文但说前三。不言第四者。显宗云。然法少故颂中不说。


余十色界至不相应故者。五根.五境寻.伺俱无。


若五识身至无分别耶者。此即第二释妨问起若五识身有寻.伺。寻体即是自性分别。如何经说无分别耶。


颂曰至意诸念为体者。答。上两句正答言无分别。无二分别。下两句出二分别体。


论曰至三随念分别者自性是寻寻求动踊。如鱼跃水。体即分别名自性分别。若能计度青.黄等别。男.女等差别。名计度分别随念曾更。或随境念。名随念分别。


由五识身至名为无足者。三分别中。五识有一。无二。从多分说名无分别。喻况可知。自性分别五识必有。虽有慧.念而非分别。故正理第四云。五识虽与慧.念相应。择.记用微。故唯取意。又婆沙四十二云。欲界五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不能推度故(准婆沙文随所更事名为随念计度。推度名异义同)自性分别至自当辨释者。指同後解六识相应诸寻。皆是自性分别问若体唯寻。何故婆沙四十二云。自性分别谓寻.伺。解云。此论从强说故唯说寻。婆沙强.弱竝说故通寻.伺或略而不说或举初显後或论意不同。


余二分别至诸念为体者。问寻性分别。此事可然。於余心所何故念.慧名为分别。非余心所。解云。余心所法非似顺寻。唯二似顺。故不说余。故正理云。夫分别者。推求行相故说寻为自性分别。简择.明记行似顺寻。故分别名亦通慧.念问余心所法与寻相应。应似顺寻。何非似顺。解云。若据相应同性义边。皆似顺寻若据似寻顺寻分别义边。即非似顺故不说余。


散谓非定至计度分别者。所以计度散非定者。婆沙四十二解定中慧非计度分别云。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若推度时便出定故又正理云。定中不能计度境故。非定中者。能於所缘。如此如是计度而转。故於此中简定取散问慧顺彼寻。寻通定.散。慧亦应通。何故计度唯散非定。解云。散慧计度。又顺寻强。定慧定伏。顺寻非强问依定发慧。定应顺慧。如何伏慧令不顺寻。解云。简择谛等实定顺慧若似顺寻边定即制伏问定中寻起定不能伏。如何能伏似顺寻慧耶。解云。寻是自性分别。有体即名分别。慧似顺他起势力易除。


若定若散至随念分别者。念通定.散。意识相应。故正理云。明记所缘用均等故问念.慧二种俱行似寻。如何彼定伏慧非念。解云。念於定中似顺寻强慧。定制不得问若尔念於定强。应不通散。解云。夫念作用多顺於慧。散慧用胜名为分别。故念顺彼名为分别。故四念住虽慧为体。立念住名。以相顺故。


如是已说至无执受余二者。此下第七有缘无缘门。第八执受.不执受门.结问颂答於法界中一分有所缘。故言半也。


论曰至有所缘等者。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有彼所缘名有所缘。如人有子。心.心所法其性羸劣执境方起。犹如羸人非杖不行十八界中至皆无执受者。正理论云。颂中及言具含二义。一显总集。谓八及声。总无执受。二显异门。谓余师说。不离根声亦有执受。


所余九界至名无执受者。眼等五根住现在世。有彼心.心所法执受名有执受。去.来不尔名无执受问现在五根。若入无心或起意识。即无识执受。或五识间起非识依者。亦无执受.如何说现在五根执受。解云。现在五根。识不依时亦名执受。执受类故问去.来五根。亦执受类应名执受。解云。现在五根容有发识名有执受。去.来五根无容发识。名无执受又解。现在五根。识不起时非是执受。而言执受据识起时。以执受义作用显故。如定.道大种虽不离身亦现在。名无执受。五根亦尔。又品类足说。表业非执受。此亦现在不离身故若作前解通彼文言。定.道大种。入定虽有。出定即无。名无执受。此论说表属身执受。论意各别或可。品类据表暂起犹如客寄。名无执受。此论业品据多时起得与根合。名有执受。


色香味.触至而无执受者色.香.味.触住现在世。简异去.来不离五根。简异离根。名有执受若住现在非不离根.及在过.未。名无执受。如现身内除与根合发.毛.爪.齿。余非根合发.毛.爪.齿.并大便等。及外非情色.香.味.触。虽在现在而无执受。


问此论若说血无执受。何故婆沙一百三十八云。问於此身中三十六种诸不净物。几有执受.几无执受。答发.毛.爪.齿。根有执受。余无执受。皮.胆.脑.血。生有执受.朽无执受。骨.肉.筋.脉.心.肺.脾.肾.肝.肠.胃.膜.脂.髓.脑.胲.生.熟二藏。皆有执受。膏.脓.痰.饮.洟.唾.泪.汗.屎.尿.尘垢。皆无执受准婆沙文血通二种。何故此论言无执受解云。此论据朽言无执受。婆沙亦约生说。故通二种。


有执受者此言何义者。问。


心心所法至名无执受者。答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五根为所依处。摄扶根四境为依处。色等四境若不离根。虽非所依可得言依。而是心等之所亲附依与所依。俱名依处名有执受。心.心所法与彼依处。损.益展转更相随故。谓心.心所法起忧.苦损。依处亦损起喜.乐益。依处亦益。依处若得好食等益。心等亦益。得恶食等损。心等亦损。由斯九界名有执受即诸世间。於五色根.扶根四境。相杂住中说有觉触此九众缘所触对时能觉苦.乐等故。与此相违名无执受正理论云毘婆沙说。若诸色法逼迫断坏便能生苦。与此相违即能生乐。是己身摄名有执受。有余师说。若诸有情执为自体。一切处时方便防护茅.灰.火.刺.霜.雹等缘。是已身摄名有执受。


如是已说至俱非二种者。此下第九大种所造门。第十积集.非积集门可知。


尊者觉天至唯大种性者。叙计。可知。又正理第五云。譬喻论师作如是说。诸所造色非异大种彼说不然至理定不然者。论主破。非坚.湿等眼等所取。故知坚等非色.声等。非色.声等身根所觉。故知。色等非坚.湿等。


又契经说至皆非大种者。教证。可知。


若尔何故至乃至广说者。觉天。引经为难若眼等根非大种者。何故经言云何名内地界。谓於眼肉团中。若内各别坚性坚类。乃至广说。彼经於眼说坚性等。故知。眼根即是坚等。彼经即眼名为肉团。肉团是总。坚等是别。别依於总。故言於中为简非情故言若内。诸有情异名为各别。或大小不同名为各别。简湿性等名为坚性坚.中非一名为坚类。或此坚性是余坚类名为坚类。乃至广说湿.煗.动性。


彼说不离至无相违过者论主通经以实眼根别类造色。肉团即是扶根四境。其性各别。世间不了实眼根体。於肉团上立以眼名。此眼肉团。总说一切不离眼根大种所造。故彼经说不离眼根肉团聚中。有彼所依坚等体性。非言实眼即是坚等。


入胎经中至差别义成者。论主又别通经唯说六界为士夫者。为显此六初受生时。体用强胜。能成士夫根本事故。以四大是造色所依。空是动所依。心是心所所依。所依胜故别说非唯尔所。广如瑜伽五十六说。经虽说六触。然更有余心所法。经虽说六界。何妨有余所造色。若言说六界即无余造色。经亦说六触。应无余心所。亦不应执心所即心。经言想等依止心故。岂心自体还依自耶。又经亦说有贪心等。言触处者。触之所依故名触处。即眼等六根。故婆沙七十四云。复次眼等六处。作触所依义名六触处(已上论文)此中引意。取能依触非所依处。


如是已说至非极微故者。可知。


如是已说至能烧所称诤者。此下第十一能斫.所斫门.十二能烧.所烧门。十三能称.所称门。结问颂答。


论曰至能斫所斫者。若依婆沙一百四十三云。有作是说是四处能斫四处所斫。有余师说.坚性是能斫。四处是所斫。然无评家。此论同前师又解。说四能斫据不相离说坚能斫。克体以论。各据一义理竝无违。虽复坚性俱遍能所。据事用胜说为能斫。事用劣者说为所斫。


何法名斫者问岂不有为刹那自灭非能所斫。


薪等色聚至如珠宝光者。答理实有为刹那自灭。非能所斫。但先薪等色聚极相逼续生。斧等异缘分隔薪等。令各续起令别义边。此法名斫。非令法灭。故不相违。支分离身。根非有故。根非所斫。以净妙法故亦非能斫问地狱碎身。或断蛇等。令成多分。分各别行。是即支分离身有根。解云。地狱现相见成多分。理实.诸分皆有身根。断蛇等身有余势动。故婆沙十九云。有余师说。诸地狱中。虽解支节为百千分。而诸分内皆有身根。诸分中间有连续故。如碎杜中.及藕根茎。亦如破苽蔕不相离。若相离者身根即无。非一有情有二身故而世现见。断诸虫身为多分已犹行动者。风势所转非有身根问有断蛇等各别生者。此云何释。解云是余有情依托生故。


如能斫所斫至所称唯重者。身等色根亦非二事。谓非能烧.所烧。能称.所称。以净妙故。烧身尽时根亦尽者。由彼扶根四境无故根亦随无。非能烧根声界。六义总非。不相续故能烧.所称。有二诤论。前约世俗不相离说故言四界。後约胜义克体以论唯火能烧。所称唯重。各据一义理亦无违。虽复性火俱遍能所。据事用胜说为能烧。若用劣者说为所烧。


如是已说至刹那唯後三者。此下第十四五类门。就中一总释五类。二别显颂能。言释五类者。一异熟生除声界余十七界少分二所长养。泛明长养有二。一长养用胜。通十八界。二长养体增五根.五境小分。此中据长养体说三等流。泛明等流有二。一从同类.遍行因生者名等流。据此义边十五界全後三小分。二非异熟.长养所摄。然从同类.遍行因生者。名等流据此义边。除五色根余十三界小分。虽异熟.长养亦有等流。为辨异门废总论别。此中据第二等流说四刹那。泛明刹那有二一刹那灭故。故名刹那。十七界全.一界小分。二不从同类.遍行因生。非等流故名刹那。谓初无漏意.法.意识小分。此中据第二刹那说五实事。泛明实事有二。一有实体故名为实。十八界全。二体坚实故名为实。唯是无为法界小分。此中据第二实说应知。五类摄十八界体各不同互不相摄。於五类中後四不摄名异熟就後四中後三不摄名长养。就後三中後二不摄名等流。就後二後一不摄名刹那。余名实。此即顺释又解。於五类中前四不摄名实。就前四中前三不摄名刹那。就前三中前二不摄名等流。就前二中前一不摄名长养。余名异熟。此即逆解於五类中且依一相有为.无为义次前後。故说刹那第四.实事第五。若依文次第。顺.逆两释解亦无有妨又解。於五类中非余四摄名异熟。如是乃至非余四摄名刹那。此即展转相望非互相摄言显颂能者以十八界对摄五类。谓内五色根。有异熟.长养。不言有等流。故知非等流。实唯法界。不通余十七刹那唯後三。不通余十五义准。此三。五内非有声无异熟生。既不言无长养.等流。义准知有。上即影取长养。下即影取等流。无实刹那。如前说十八界中既言八无碍明知即是七心.法界此八有等流。亦有异熟。既不言长养。明知非有。五识无实.刹那。意界.意识界无实。皆如前说余谓前说十四界余。即色.香.味.触。此四各三。谓异熟.长养.等流.非实.刹那亦如前说。实唯法界。唯言不通余十七界。法界前在八无碍中。已得二类。今又加实足前为三。後三即是意.法.意识。刹那唯在此後三中。唯言显刹那不通余十五。法界至此又加一种。足前为四意.及意识。前无碍中各得二种。今又加一足前成三。


论曰至无别性故者。眼等五界有异熟。有长养。此眼等五同类因生亦是等流。今显异门。废总论别。离异熟.长养外无别性故。所以不说。


异熟因所生至昔所造业者。释异熟生总有四解第一解言。异熟者异在因。熟在果或异在果。熟在因或异通因.果熟在果或在因或熟通因.果。异在因或在果或异熟。在因或异.熟。在果或异.熟。通因.及果若言即异名熟。持业释若言异之熟。依主释。故名异熟或异熟言。此且总说。未别属当言异熟因者若言异熟即因。持业释。若言异熟之因。依主释异熟因所生果。名异熟生。亦是依主释。略去因所二字。如言牛车略所驾二字第二解昔所造业至得果时。起与果用与前异故名异。是能熟故名熟。即异名熟故名异熟。持业释果从彼生名异熟生。依主释。异熟属因生即属果第三解。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彼所得果与因别类名异。而是所熟名熟。即异是熟故名异熟。即异熟是生名异熟生。持业释。异熟.生竝属果第四解。果是异熟如前解。因非异熟言因异熟此於因上假立果名。因从果得名。是有财释。有异熟故名为异熟。果从彼生名异熟生。依主释泛举得名不同。亦有於果立因名。如契经云。今六触处果。应知即是昔造业因。触所依处名六触处。即眼等六根此中意取所依六处。不取能依六触。


饮食资助至防援内城者。释所长养长小令大。养瘦令肥。诸有碍法极微所成名所长养。一饮食。二资助。谓涂油等。三睡眠。四等持谓定。此四胜缘是能长养。由缘所益眼等体增。眼等增时名所长养有杂心师说。持戒.梵行亦能长养。论主破言。此唯无损。非别有益所长养体。异熟色劣。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故恒长养护持。长养色胜。有离异熟生。如无眼.耳修得眼.耳。故婆沙云。无异熟生眼离长养眼。如人重人。如垆重垆。长养防护异熟亦尔。然有长养眼离异熟生眼。如从无眼得天眼者问长养通非情不。解云.不通难如谷麦等。虽无饮食.睡眠.等持所益。而有粪等资助所益。如何长养不通非情。解云。若泛言长养亦通非情。粪.水等缘能长养故。此中言长养者。唯是有情胜缘所益。外法非情非胜缘益不名长养。


声有等流至随欲转故者。声有二类。无异熟生。夫异熟色任运而起。声随欲生故非异熟。


若尔不应至梵音声相者。引论难若声非异熟论不应说远离麁恶语故。感得三十二大士相中梵音声相。


有说声属至缘击发声者。答有两说。此即初师有说。声属第三传故。虽远展转由彼业生。不能亲感。而非异熟。谓业为第一传从业生大种为第二传。从大种发声为第三传。理亦应有第四.第五传。而不说者。从异熟大种生声。尚非异熟。从长养等流生声。理在不疑故不别说又解应立量。即声非异熟。属第三传故。如善恶身受问若声从业.大种生故。此四大种即是异熟。为是何等异熟大种生此声耶。解云。先有异熟大种独住。若相击时即便生声。不相击时但有大种问若尔。应有现在大种无所造色。解云。许亦无失。故正理二十。解大种望所造色非俱有因中云。谓有成就诸所造色非四大种。或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解云。谓圣生无色。成下无漏戒不成能造大。及在欲.色成过.未定共戒不成能造大。在欲第二念已去成过.现戒。非成过去能造大。若有初受别解脱戒。初念有等流四大。悬造未来当生无表。彼大种现在成就。所造无表仍住未来。无前得故仍未成就。如是等类。是谓成就大种非所造色准彼论文。故知。亦有成能造大非所造色问若尔。即与婆沙相违。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现在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现在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如是。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婆沙既云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明知。现在大种皆有所造色果无独住大。解云。论意各别无劳会释。或可亦不相违。婆沙从多分说。若不尔者。如受戒时初念悬造未来世戒。岂得成彼未来戒耶问等流大种。悬造当戒。可有现在独住大种。异熟大种非是悬造。应无现在独住大种。解云。虽义不同。大种类故。等流既容现在独住。异熟容有。何理能遮。又解现在无有异熟大种。无所造色。前引婆沙极分明故。既言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故知。无有现大独住。既言以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故知。无有现所造色独住。应知後念无表望现大种。虽无生因。有依因故问若尔即与正理相违。彼论既言。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明知。亦有能造大种无所造色。解云。正理论主述异师义。捡寻婆沙上下论文。全无此说。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此即论意各别。无劳会释或可。亦不相违。如受戒时初念大种造初念戒。即此大种。复能悬造未来身中一期无表。理实成此初念大种。亦成现在所造无表。且望未来悬造戒说故。正理言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若作此解。与彼正理亦不相违问若言此声无先独住异熟大造。是何大种。若谓此大种声有即有。声无即无。应异熟色断已更续。有违宗过。若谓即以造身根等异熟大造。一四大种造二有对色。还有违宗。若谓造身根等异熟大种为缘。击发生声。据缘义边说大第二。次後声起说声第三。以实此声随其所应。长养.等流大种所造。若作此解。虽无有失。何异第四.第五传家。既非用彼异熟大造。何须别说第三传耶解云。异熟大种虽非亲能造彼声界。据缘生边。说声第三亦无有失。


有说声属至此乃生声者。此即第二师答有说声属第五传故。虽远展转由彼业。生。疎非亲感。而非异熟。谓业为第一传。从业所感造身根等异熟大种为第二传。从此异熟边复有造身根等长养大种为第三传。从此长养色复起等流大种为第四传。从此等流方乃生声为第五传理亦应许有第四传。而不说者。略而不说。


或可。影显或长养声虽於一处而有间绝若据一身诸支节中。轮环不绝。说非异熟。其理稍隐。故不说之。若等流声有全间断。说非异熟。於理稍显偏约此明此师意说。长养大种造长养声。等流四大造等流声。故许说有第四.第五传声非异熟。故非异熟大造故不许有第三传也。故正理述第二师解云。有余师说。声非异熟。如何异熟大种所造。故应许声属第四传.第五传故非异熟。谓从业生异熟大种。从此传生长养大种此复传生等流大种。长养大种发长养声。等流大种发等流声又解此师别为一解。婆沙一百一十八。亦有第三.第五传同此论。又婆沙一百二十七云。问诸有情类所发声。当言何处大种所造。有说。喉边大种所造。有说。心边大种所造。有说。脐边大种所造。评曰。总说。此声一切身支大种所造。若别说者。轻小语声。应言喉边大种所造。叱吒哮吼号叫等声。应言遍身大种所造。现见。此等举身为掉动故。


若尔身受至便违正理者。此论虽有两说论主意存後师。破初师云。若说此声从业所生大种生起。属第三传故非异熟者。身识相应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谓业为第一传。异熟大种为第二传。由此大种生身受为第三传。身受。同声俱第三传。应非异熟。若受。如声非异熟者。便违正理。以宗说受通异熟故正理救云。此难不然。非诸身受皆因大种。及因业生大种所发。亦非一切皆是异熟然诸身受。亦因非业所生大种及非大种而得生故。谓身受起。要假身.触.身识等缘。由此亦缘外大种起。非要待业所感大生。於理无违。故通异熟正理救意云。谓身受生非皆因大种。亦假非大种身.触.身识等缘。设有因大种者。又非但因业生大种。谓亦因非业等流.长养大种生。设因业生大种者。又体非唯是异熟。亦通善.恶等。由此三义不定故通异熟。意救第三传若作俱舍师破云。汝若言身受从大种.非大种生故。通异熟。声唯大种生。不通异熟者。色亦唯从大种生。应不通异熟汝若言身受从异熟.长养.等流大种生。通异熟者。汝亦许声从此三生。应通异熟汝若言身受异熟大种生者。亦非一切皆是异熟。有通善.恶者。我亦非言一切身受。从异熟大种生者。皆是异熟。亦通善.恶。今此中破。且据身受是异熟者。从业所生大种生者为难。汝若言声属第三传非异熟者。此第三传非为定证。为如异熟身受。属第三传故。声是异熟。为如善.恶身受。属第三传故。声非异熟。我以不定出汝过失。言身受不定故通异熟。岂不徒言。竟不救难。故声非属第三传也。初师既破。後师还立又正理论救第三传云。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从有执受发无执受。从身境界发耳境界。如是若从异熟大种发非异熟。有何相违若作俱舍师破。大种造色理实无定。此异熟大种所发之声。既非异熟。为是何等。若是长养。理应用彼长养大造。若是等流。理应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异熟大造。


八无碍者至非所长养者。释第三.第四句前後均等名等。流类相似名流。或果续因名流诸异熟生虽亦从同类起。为显别相废总论别但名异熟。异熟不摄方名等流。据用长养亦通无色。此约体说故无长养。


余谓余四至有等流性者。此释余三可知。


实唯法者至独名有实者此释实唯法以此准。实唯是无为。


意法意识至名为法界者。此释第六句意.法.意识有一刹那。谓初无漏苦法忍品。非等流故名一刹那。此说究竟不从同类因生者名一刹那余有为法无非等流苦忍俱心名意界.意识界。望後名意。望前名意识余俱起法。即相应等名为法界初苦忍言显取现忍。故正理云.此说正现行亦非等流者。问何故但取现忍非取未来。解云。现行苦忍非是等流其义决定。未来苦忍虽在凡位非是等流。若至圣位住不生者。即是现忍等流果故非是刹那。其义不决问如上忍现行。未来下忍住不生法。非等流摄应是刹那。如何但取现忍。解云。苦忍名一刹那。由具二义。一者现行。二者非等流。如不生下忍。虽非等流而阙现行。如苦法智等。虽有现行阙非等流。如不生上忍。二义竝阙。余随所应准此通释若依正理。五类有两解。一解同此论。又一解云。复有余师。此中异说。谓一切法皆有实事有实相故除无为法皆一刹那。速谢灭故除初无漏心.及助伴余有为法。皆是等流十色少分是所长养十七少分是异熟生由此眼等五内色根。各有二种。谓所长养。及异熟生。虽有余三。而无别性。义杂乱故所以不说。余皆准此声界有二五识亦然意.意识三色等亦尔法界有四除所长养。



◎如是已说至独俱得非等者。此下第十五得.成就等门独得。谓两单句。俱得。谓第三句。非谓第四句。等谓等取成就等。此中总明得.成就。舍.不成。如婆沙具说。恐繁不述。总复言等问得与成就何别。舍与不成何别。解云各别不同。若法今时创至生相尔时名得。若流至现方名成就。得时不名成就。成就时不名得故正理十二云。岂不尽智於成佛时亦不名得。况灭尽定。以诸菩萨住金刚喻三摩地时名得尽智。得体生时名为得故正理既云得体生时名得。故知。法至生相名得。流至现在方名成就设有文言法至生相名成就者。於此得中立成就名设有文言法至现在名得。於成就中立得名故若法先时相续恒起。今忽遇缘不至生相。现在犹成尔时名舍。至第二念。现成法谢方名不成舍时未名不成。不成时不名为舍。


如苦法忍至生相。尔时名得圣性不名成就。若流至现.名成就圣法不名得如世第一法在现在时名舍异生性。不名不成就。若落谢过去方名不成就不名舍。


若正得圣性时.即舍异生性。此即得.舍同时。若成就圣法时。即不成就异生性。此即成.不成同时如是余法准此应思又应将成就时名得。将不成就时名舍。故正理五十六云。夫言得.舍。据将说故。又婆沙一百五十五云。谓诸异生位。乃至增上忍位。於无漏根非舍非得。非灭非起。住世第一法时。於无漏根非舍而得。非灭而起。若诸圣者住苦法智忍。乃至道法智时。於无漏根非舍而得。亦灭亦起。道类智忍时。於无漏根亦舍亦得。亦灭亦起婆沙.正理更有多文不能具述问若得。成就不同时者。何故婆沙一百六十二。云得唯在初。成就通初.後。解云。此据成就中自辨初.後。非据得初。以得之时未成就故。


有古德言。成通新.旧。得据新论不成通新.旧。舍据新论。得时即名成就。舍时即名不成者此解谬矣。


论曰至谓除前相者。此明得也谓生欲界胎.卵.湿生渐得眼根。简异顿得。色根无记非成过.未。起时名得。识通三性。亦有前.後得。识先成故今不名得。虽有生盲.及渐舍眼等。欲界没还生欲界等。名得眼.不得识。若从二定已上生欲界等中有初心。即名得识.不得眼。若无色没生欲界等即眼.识俱得。以生欲界等不定故。约渐得眼说又解。略而不论非皆举尽又解。渐得眼言亦摄此等及从无色没生上三定时中有初心。必得眼根名得眼。识未起故不名得第二句。生二定等眼识现起。识现起故名得。现之言正。起之言生。识在生相名为现起。尔时名得。眼先成故不名得及从二定等没生下欲.初定时中有初心。必得识故名得识。从彼没。显正住死有。中有至生相时名生下地。尔时名得也。眼先成故不名得。


第三.第四句可知应知。生上三地起下眼识。唯是无记故婆沙七十三云。此中眼识依自地眼缘下地色。容有二种谓除染污。缘自地色容有三种。若依上地眼唯无覆无记。善.染污眼识唯生自地容现在前。由此必定系属生故问生上三定起下三识。是何无记解云。泛借起者。是威仪无记异熟生心非起异地。工巧上界无。泛借下识复非通果。故知威仪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无记。解云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工巧唯欲不通上界。异熟非异地起。变化唯意。既非余三。明知二通定威仪此解不然。违理.教故。如下论云。色界威仪心。二十心中从五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能生七心。谓自界四除加行通果。欲界二染污。无色界一染污若言二通。威仪心者。应生加行善心。如变化心由定引起。与定相生不与余心相生。二通亦尔。既由定引起还应与定相生不生余心若说威仪能生於定。此即不然。违论文故。威仪定不能生加行若言生上三定起下二通。非入於定。随其所应入上三定生得等心亦此不然生上起下。设许此解。如生欲界三乘无学起上二通。从何心出。既无烦恼不能出染。身生下地非能起上生得善心。不起异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当引。亦不能起异地闻慧。此慧由彼生得导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闻慧心亦不能起。不起异地闻慧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假设得起。闻慧亦不能生。以威仪心不能生加行善心故。修慧既是加行。威仪理亦不生。异熟生心非起异地。变化唯与定心相生。又上威仪不能生欲善及无覆。如广心说。由斯徵责。故知。彼执天眼.耳通是威仪心。理亦不成立又西方德光论师。集真论中说。眼.耳二通。是自性无记非四无记此亦不然。诸论广心唯说二十心。若言更有自性无记。应说有二十一心。故亦非理。今依正解。眼.耳二通四无记中通果无记。应知。通果名宽。变化等狭。如非得名宽。异生性等狭。既说二是通果摄。与定相生。即无妨矣问二通若是通果心摄。同化心者。诸论皆说二通变化三世成就。生上三定成下化心。未知。二通为成下不。若说成下。即不应言生上三定眼识现起方言得识。若不成下。与彼化心同是通果同是无记。何故成下化心不成二通。解云。生上三定成下二通。是通果故。如成化心。论不说成据泛借说又解。生上三定不成下二通。通果有二。一在意识。其力强盛生上成下。如变化心。二在五识。其力稍劣不能成下。若系属自地。依自地发者。即有三世得。如善习自地威仪。工巧有三世得诸论说二通。三世得者。据初定二通说。若生上三定起下异地二通。唯有法俱。如泛借下三识。及威仪心非是善习。唯法俱得。此论言不成下据此以说问若生上地不成就下异地二通者。身在欲界离欲界染。应亦无有成上异地二通。然论说五通曾修离染得。既有离染得。明知亦有能成异地。何故生上不成下。生下得成上。解云。生下成上易故。成生上成下难故。不成又解。生上三定。下地二通或成.不成。若串习者即成。若不串习者不成。以不定故不说成也。


等谓若有至谓除前相者。此明成就四句第一句。生上三定。显定成眼眼识不起。显不成识第二句。谓生欲界。显定成识未得.已失。显不成眼第三句。谓生欲界。显定成识得眼不失。复显成眼。


生梵世者。显眼.及识必定成就生上三定。显定成眼。正见色言。复显成识既言正见色时。明知法现名成。


如是眼界至总复言等者。此下类释若以眼对色。得有二句。若得色必得眼。以中有蕴必具根故。有得眼不得色。谓生欲界渐得眼根成就亦有二句。若成就眼必成就色。有成就色不成就眼。谓生欲界未得眼根及得已失若将识对色得有四句。有得识不得色。谓生上三定眼识现在前。及上三定没生欲界.及梵世时。有得色不得识。谓无色没生上三定俱得。谓无色没生欲界.及梵世时俱不得。谓除前相。


成就有二句。若成就识定成就色。有成就色不成就识。谓生上三定眼识不起。故言得成就等如理应思於六.三中且辨初三相望得成。後五种三。得与成就。并互相望。及舍.不成等。皆应思择。广如婆沙。不能繁述。是故颂复言等。


如是已说至外谓此余者。此下第十六内外门泛明内外略有三种。故婆沙一百四十八云。然内外法差别有三。一相续内外谓在自身名内。在他身及非情数名为外。二处内外。谓心.心所所依名内。所缘名外。三情.非情内外。谓有情数法名内。非情数法名外今此论中约处内外。心名为我。是我依根即名为内。故言十二。外谓此余色等六境。非我依故。虽诸根.识亦通所缘。约处以明。所依常定但名为内。不据为境名为外也。


我体既无内外何有者。问。


我执依止至故说名外者。答我执。谓我见依止。谓心。心与我见相应故。名我执依止。心是我依假名为我。余心虽非我见相应。是彼心类故亦得我名又解。心是我执所缘故名我执依止。虽诸有漏皆我见缘。以心是胜多执为我。余无漏心虽我不缘。是彼心类故亦得我名又解。我执有二。一者迷执。谓即我见。但缘有漏。二者取执。谓一切心。於境自在执取前境皆名我执。二执所缘虽通诸法。心强胜故偏名依止。故於此心假说为我。此解依止遍通诸心。可无妨矣复引经证。前经调我。後经伏心。故知於心假说为我眼等十二为此假我所依。亲近故说名内。色等六境。为此假我所缘疎远故说名外。虽诸心所。依彼心王同一生等。不名内者。异类相望非所依故不名为亲。所依与心。异类相望皆为所依。故名亲近可名为内又正理第六解心为我云。恒於自内境自在行故若作俱舍师破。不异我前第三解也。


若尔六识至非心依故者。难若尔。现.未六识。未至过去意位。非心依故应不名内。


至意位时至无改易故者。通六识至过去意位时。不失六识界。现.未未至过去意位。亦非越意相若异此者下。反难外人显违宗过。又若未.现六识无意界相。过去意界亦应不立。此宗说相三世无改。


已说内外至作不作自业者。此下第十七明同分.彼同分法界。定被意识缘恒名同分。余十七通二。作自业名同分。不作自业名彼同分。


论曰至恒名同分者。此释法同分。将解法同分先明境同分相。


夫言境同分者。若境与识定为所缘。定为所缘是不共义。六境各为自识所缘名定所缘问法境一识缘。可说名为定。五境二识缘。如何望自定。解云。境定有二。或境於心定。如法对意。或心於境定。如五识对境。若法对意。即定是所缘。若五境对五识。即与定为所缘。於彼境上皆有定义。对其定处以辨同分。识於所缘境中。过.现已.正生。未来当生法。生法简不生法。此所缘境说名同分。此即总明境同分相问论其六境根亦能取。何故此文言识非根。解云。意根过去。不能取境。五根现在。或取.不取。以不定故略而不说又解。言识可以摄根。识取境时根亦取。故言识可以影根。无边意识。是无我观缘一切法。於法界中。无一法界不於其中。已生正生当生无边意识。由定生故恒名同分由诸圣者下。别显无我观。可知问法界意识缘。即名同分。余十七界亦为意识缘。何非同分。解云。夫十八界名同分.彼同分者。六根.六识据能取境名同分。但能取境皆名同分。不约为境名同分故。虽意识缘而非同分。若外六境约为境名同分。虽约为境辨同分。然据定说。六境二定如先已说。法界名定。体即是定。唯为意识缘不通余五。意识缘定时即名同分。若五境名定。与定为所缘故名为定。五各自缘不缘余法故名为定。所以。五识缘时方名同分。意识非定。虽缘五境不名同分或可。於六境中。法境正与意识为所缘所以。望意名同分。五境正与五识为所缘。所以。望五名同分。虽亦兼意缘。以非正故非同分又解。六境中。法定五不定。忠杂乱故约定说。於六根.六识。五定一不定。不多杂乱。故约用说又解。分别法门意存差别。若但意缘即名同分。无有一法而非同分即无差别故。或约用以明。或约定以说。或约正以辨。故婆沙七十一云。问余十七界亦是意识所了别境。应皆是同分便无彼同分。如何说有彼同分耶。答。余十七界不依意识界。立为同分.及彼同分。但依各别根境相对。为眼对色。色对眼。乃至身对触。触对身问若尔意界.及意识界。唯应对法界立同分.彼同分。是即缘余十七界者。应非同分。答理应如是。然以意界。及意识界。通能了别一切法故。依自作用立为同分。如眼等根有见等用。必不立为彼同分故。余二者谓至名彼同分者。此下释余十七。总标略释。


此中眼界至应说自用者。此下别释十七界。此即释十一界。就中。一正释。二辨差别。此即正释六根各别对彼六境名为自境又解。五根若取自境名自境。意根通取一切皆名自境问过.未曾.当用皆说名同分。过.未曾.当觉皆应名执受。解云。有执受义异体相有。要假相依方成有义。故唯现在。同分据有作用。用非离体。故约曾.当皆名同分又解.分是类义。可以遍收同类。执受非类。所以唯局现在问意能生识可名同分。无学後意既不生识。应非同分。解云。得同分名有二。一生识。二取境。无学後意虽不生识。能取境故名为同分迦湿弥逻。迦云恶。湿弥罗云名。旧云罽宾讹也然旧俱舍云是西方师翻者谬也西方诸师。即是迦湿弥罗国西健驮逻国。彼亦多有说一切有部师彼於不生开为二者此解不然若於不生有根无识。生中亦有。何独不生。生既不开。不生如何别立。此即违理。又婆沙云。旧此国师说有五种。西方诸师说有四种。今此国师说有四种。西方诸师说有五种。造婆沙时既取四种为正。明知说五非理。此即文证如眼既然。乃至身界应知亦尔意界已.正.当生皆同分。故彼同分唯不生法。过.现生意起必缘境。故皆同分。过.现.当生眼等五根。有不假缘生故有彼同分。非同意界余文可知。


应知同分至应知亦尔者。此下辨差别根是不共。一人之眼。必无多人同用此眼而得见色。故根不共五境容有多人受用。故名为共。由不共故一起用时名为同分。所余一切不起用者望此眼亦同分。彼同分亦尔。


由色共故。於此色等起见等者名同分。不见等者名彼同分。


声可如色至不应如色说者。难香.味.触三。一取非余。应如眼等。不应如色。


虽有是理至故如色说者。答色.声二境有多有情同共见.闻。故名为共。香.味.触三。虽於一人根正合时余不能取。若在未来根未合时。於一及余。皆有可生鼻等识义。容有共取。眼等不然。故如色说又解。犹如两人鼻.舌.身三。根各相着。同嗅中间香。同尝中间味。同觉中间触。故名为共。根即不尔。无有两人共用一根或一类香.味.触能发多识故名为共。根即不尔。无一类根两人共用发识。根各别故问如正理第六云。声如色说是共境故。香.味.触三如内界说非共境故。然诸世间依假名想。有言我等同嗅此香。同尝此味。同觉此触。杂心意同正理说。香.味.触第一义如眼说。俗数如色说。此论岂不与彼相违。解云此论约外香.味.触未取之时在未来世。容有多人共受用义。故如色说。杂心.正理。据正取时余不能取。说非共境故如内界。各据一义亦不相违又解。论意各别。杂心.正理。唯取身中内香.味.触不能取外。外但为缘引发於内。此论意说。不但取内香.味.触亦能取外。故婆沙七十一亦有两说云。或有欲令唯嗅尝觉各自身中诸香.味.触。复有欲令亦嗅尝觉他.及非情诸香.味.触。若依前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依後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若已受用。及受用时。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未受用依胜义理亦可得言如色界说。是故诸论皆作是说。如色界声.香.味.触界亦尔。以香.味.触可共得故(已上论文)杂心.正理。同婆沙前师。此论同婆沙後师。若依前解。杂心.正理亦同婆沙後师。婆沙虽有两说然无评家。且以後师为正。以摄法尽故。若外香.味.触非三根取。应法处收。既法处中无香等三。明知後师为正。


眼等六识至如意界说者。此释六识。准意可知。


云何同分彼同分义者。问二种义。


根境识三至名彼同分者。答根.境.识三各起作用。互相随顺更相交涉。故名为分。同有此交涉分故名同分或复。分者是已作用。故前说言。若作自业名为同分。根.境.识三。同有此已作用分。故名同分或复。分者。是所生触果。根.境.识同有此果分。故名同分与上相违名彼同分。如不见色眼名非同分。见色眼名同分。由非同分不见色眼。与彼见色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言种类分同者。正理解云。云何与彼种类分同。谓此与彼同见等相。同处同界。互为因故。互相属故。互相引故。种类分同解云。无用与彼有用种类分同。能见义同。同是眼处。眼界互为同类因。互为等流果。相属互相引起。如是种类名分。有用无用同有此分即以无用与彼有用同有此分名彼同分。


已说同分至色定非见断者。此下第十八三断门。上两句界分别。下两句遮异计。


论曰至皆非所断者。释上两句断谓断缚证得离系。显宗第四云。一自性断。二所缘断。若法是结。及一果等。对治生时於彼得断。名自性断。由彼断故。於所缘事便得离系。不必於中得不成就名所缘断解云。自性.所缘。俱约离缚名断。等者等取得。准彼论文。惑等上四相.及得。不成义边亦名自性断。若缘缚断。据缘彼惑。究竟尽时方名为断。不必不成。广如正理言十五界唯修断者。若五根.香.味.触不染污性。又是色法缘缚断故。色.声二界修所断心亲发起故。又是色法缘缚断故。若五识界善.无记者。是不染污缘缚断故。是染污者。迷事起故皆唯修断。无见断相不通见断。皆非无漏不通非断後三通三者。见断随眠.及相应法。迷理起故。四相.与得。是彼见惑亲发起故。皆见所断。无修断相不通修。非无漏故不通非断又解。八十八惑。迷理起故是见所断。惑相应法望惑是亲。相应缚故相应因故。故随惑断。四相望惑虽非相应。同部缚故俱有因故。亦随惑断。得望彼惑虽非相应.俱有。同部缚故。惑有即有惑无即无。虽是缘缚望惑亦亲。故随惑断。非是迷事等故非通修断。是断法故不通非断。诸余有漏若无色善.无覆无记。是不染污缘缚断故。若诸烦恼.及彼相应。迷事起故。四相.及得是彼修惑亲发起故。若善.染无表是修断心亲发起故。又是色法缘缚断故。皆修所断。无见断相不通见断。非无漏故不通非断。一切无漏非缚系故皆非所断。


岂不更有至极相违故者。此下释後半颂。


经部等难。异生性等得圣不起。与圣相违理应见断。


虽尔此法至定非见断者答略开三章显非见断。一不染污法。显宗云。言不染者。谓有漏善.无覆无记。二非六生。谓五识等。从五根生名非六生。虽亦从意且据别依。三色显宗云。色谓有漏染.不染色又作一解。一切不染法。一切非六生法。一切色法。无漏之法。理亦定非见所断故或可。显宗且据断法。无漏非断理在不疑。故不别说。应知。此中诸不染法定非见断。此中偏说。不言是染皆悉见断。於其染中。若见惑相应等是见断。余是修断。以不定故不说。非六生定非见断。此中偏说。不言是六生者皆悉见断。於六生中。若见惑相应等见断。余有漏修断。若无漏非断以不定故不说。色定非见断此中偏说。不言非色皆是见断。於非色中。若见惑相应等见断。余有漏修断。若无漏非断。以不定故不说。


其异生性至亲发起故者。别释其异生性。是不染污无记性摄。缘缚断故。已离欲者犹成就故。明知非染污。断善根者犹成就故。明知非善。既非是染。明非见断。虽非见断由先舍故不名异生返难经部等云。此异生性。若见所断。苦法忍位既成彼性。应是异生。尔时若成。即有一人名凡.圣过。成圣法故名圣。成凡性故名凡。与理相违。故非见断释非六生及色可知前不染.非六生.及此色。定非见断。所以者何。此之三种。一非迷谛理。二非是见惑亲发起故或不染.非六生非迷谛理。色非见惑亲发起。故非见断又解。前非六.及此色。定非见断。五识非迷谛理。色非见惑亲发起故。不染非见断前已别解故问修断染色。九品修惑各别亲发。既亲别发。此色应随彼惑别断。解云。此染污色。修惑亲发是修所断。缘缚断故。故九品惑除方名为断。非别断也。若修惑上得.及四相。自性断故。非例此色。如前释。应知。惑等法上。得.及四相。若自性断.所缘断。是自性断摄。若相应缚.所缘缚。是所缘缚摄。若依显宗第四。释此三法云。且不染法。及诸色法。非见断者。缘彼烦恼。究竟断时方名断故又云。非六生法非见断者。缘色等境外门转故。


如是已说至被障诸色故者。此下第十九是见.非见门。就中。一正明。二傍论。此即正明。初两句出见体。下六句释妨遮计尊者世友眼见。尊者法救眼识见。尊者妙音眼识相应慧见。譬喻者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问如婆沙.五事.杂心等论。皆破识.慧.和合。此颂何故但破识耶解云随作论者意乐破故又解亦兼破慧。颂言五识俱生慧非见。已知破慧但不破和合。或可。以和合计分同经部。论主意明故不别破又解具破三种。不见障色言从强破识。慧.及和合准破。应知。故杂心云。同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非慧。非和合。不见障色故又解此论从强破识。具破三种广如诸论。故五事论第一云。问谁能见色。为眼根见。为眼识见。为与眼识相应慧见。为心.心所和合见耶。如何所疑。一切有疑过。若眼根见。余识行时宁不见色。何不俱取一切境耶。若眼识见。识但以了别为相。非见为相岂能见色。若与眼识相应慧见。应许耳识相应慧闻。彼既非闻。此云何见。若心心所和合能见。诸心.心所和合不定。谓善眼识与二十二心所相应。不善眼识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有覆无记眼识与十八种心所相应。无覆无记眼识与十二种心所相应既不决定。云何和合。答眼根能见然与眼识合位非余。譬如眼识了别色用依眼方有。又如受等领纳等用必依於心。此亦应尔。由斯理趣。余识了时眼识既空不能见色。亦无俱取一切境失。以一相续中无二心转故。问何故六所依.所缘。而一相续中无六识俱转。答等无间缘唯有一故。复有余义。若眼识见谁复能识。若慧见者谁复能知。若心.心所和合能见诸法一一业用不同。於中定无和合见义。又应一体有二作用。谓许能见.及领纳等。复有余义。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则应能见被障诸色。慧及和合应知亦然。是故眼根独名能见。


论曰至余皆非见者。十八界中眼全是见。法界一分八种是见。余十六界全。及法界少分。皆非是见。应知此中见有二种。一者观照名见。所谓眼根。虽慧亦名观照。此中且以眼名观照问眼对色时如何名见。若言舒光至境。灯.日亦应名见。若言影现。水镜应亦名见。若言体清妙故。耳等四根应亦名见解云眼见色时。不舒光至境不同灯日。亦非影现不同水镜。虽五色根体皆清净起用各别。谓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甞味。身觉触。眼对色非如钳之取物。但起观照色用。故独名见不同耳等。二者推度名见。於其慧中唯此八种。余十六界全.法界少分不能观照。又无推度。皆非是见。


何等为八者。问。


谓身见等至明昧不同者。答世间诸见。谓有染.无染。或染.无染名世间学.无学名诸见夜分有云喻有染。五见有漏故如夜。是烦恼故如云。


夜分无云喻无染。正见有漏故如夜。非烦恼故如无云昼分有云喻有学。正见无漏故如昼。有烦恼故如云昼分无云喻无学。正见无漏故如昼。无烦恼故如无云。余文可知。


何故世间正见唯意识相应者。问。


以五识至是故非见者。答。可知问五识无计度分别可名无分别。如定中有漏正见。及学.无学正见。既无计度分别。云何名见。以计度分别唯散慧故解云定慧虽非计度分别。而能审虑决度故名见。准。


此所余至非见应知者。此例释也。十八界中眼全是见观照色故。法界八种是见。推度性故。就彼慧中五识俱慧总非是见。非决度故。准此所余染慧。所余无染慧。及诸余法。非见所余染慧。谓意地贪.瞋.慢.疑.忿等十惑相应慧。为二钝惑之所损覆。一贪等随一。二彼相应无明。不共无明相应慧。虽复唯为一惑损覆。其过尤重过二烦恼。染悔俱慧。虽复唯有相应无明其力稍劣。恶作共损故并非见。虽彼五见亦有相应无明。其力微劣不能损慧。唯一故不同贪等。无力故不同独头。故名见所余无染慧。谓意地异熟生等四无记慧。其性中庸。势力羸劣而非猛利。如不成善。不成染污。故不成见。尽.无生慧以息求故亦不名见及诸余法。即十六界全。法界少分。既无观照。又无推度。故皆非见或可。此文别简法界。於法界中准此前义所余染慧。及诸余法界非见。应知乘前解慧有此文故。


若尔眼根至云何名见者。识见家难。即是法救。大众部等。


以能明利至故亦名见者。眼见家答。


若眼见者至亦应名见者。识见家难。


非一切眼皆能现见者。眼见家答。


谁能现见者。识见家徵。


谓同分眼至能见非余者。眼见家释。解颂第五句。


若。尔即应至见色非眼者。识见家难。


不尔眼识定非能见者总非识见家。释第六句。


所以者何者。识见家徵。


传说不能至应见障色者。眼见家为释反徵。解第七.第八句。识既不能观被障色故非能见。复反徵识见家。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壁等不碍应见障色。於被障色至如何当见者。识见家答。


眼识於彼至何缘不起者。眼见家总徵。理定眼识於被障色何故不生。此即总徵。许眼见者已下。理定我宗许眼见者。眼有对故不见障色。识与依根一境转故。可言於被障色眼识不生。汝许识见者。於被障色何缘不起。


眼岂如身至无见功能者。识见家又难。眼若境合。可同身根不取障色。眼根既能取非至境。如何不能见被障色颇胝迦下。引事难见障外色。


若尔所执眼识云何者。眼见家反徵。


若於是处至故不能见者。识见家答。颇胝迦等。光明无隔识见障色。壁等。光明有隔於被障色眼识不生。


然经说眼至唯为见色者。识见家通经引证。经言眼见是见所依。如意能识或就所依根说能依识业用。如座言声又如眼所识色亦就所依说能依识。已上通经引例又如经说下。复证眼识依眼门见。此经意说。门非是见。依门识见。若门即见。岂容被经重说见言。


若识能见至二用何异者。眼见家难。若识能见谁复了别。见与了别二用何别。


以即见色至亦能了别者。识见家答。如一慧体推求名见。亦名简择。识亦应然。亦名能见亦能了别。有慧非见故言少分慧。如尽智等。有识非见。如耳识等。故言少分识。


有余难言至谁是见用者。有余异执作是难言。若眼能见眼是见者。谁是见用。彼计见.用各别。由计不同故为斯难或是识见家异师难。彼计眼是见者识是见用。


此言非难至见亦应尔者。眼见家答。此言非难。如共许识是能了别。然无了者.了用不同。即识名了。见亦应尔即眼名见。无别见者。见用不同。


有余复言至亦说钟能鸣者。识见家异师复通前经。引喻不同计亦无别。或是别部故今重叙。


若尔眼根至应名能识者。眼见家难。眼是见依说眼能见。眼是识依说眼能识。


无如是失至名能作昼者。识见家答。无如是失。世间人同许。眼根识生时说此眼是见。由彼识生时。说眼能见色不言眼识色又解世人同许。眼识生时说眼是见。由彼识生时。说眼能见色不言识色又解世间同许眼识是见者。此文应言同许眼根是见。而言眼识者。此举能依显所依事又解应言同许眼根是见。而言眼识。於所依因立能依果名又解世间同许眼识是见。识体微细世不了知。但言眼见。言眼见时即是识见。由彼识生时说眼能见色。不言眼根能识色问若眼不名识色。何故前文言。又如经言眼所识色可爱可乐。然实非此可爱乐色是眼所识。准彼前文。色是眼所识。眼即是能识。於所依根立能识号。何故後文不言识色解云前文约典说眼能识。後文据俗眼非能识又解前约法救.大众部等引经。亦复异部别解。故不同也识见家言。何但我作斯解。毘婆沙中亦作是说。若眼所得说名所见。明知眼名能见。眼识所受同文故来。此即证眼名能见不名能识又解眼识所受说名所见。明知眼识名能见。此即证识名见。若眼所得同文故来又解。若眼所得说名所见。此即证眼名能见不名能识。眼识所受说名所见。此即证识名能见。是故但说眼名能见不名能识。唯识现前说能识色。譬如说日名能作昼即日名昼。非离日外别有其昼。其识亦尔。识现前时即名能识。非离识外别有能识上来虽复眼见.识见两家异诤。看其文势论主意朋识见。


经部诸师至不应固求者。上来诤见两说不同。今经部师。傍观德失俱破两家。经部诸师有作是说。见用本无。如何浪执。或说眼见。或说识见。犹如共聚揸掣虚空。眼.色等缘生於眼识。此等於见谁为能.所。诸法生时。前因後果相引而起。实无作用。相续道中及缘成位。遍计所执谓有作用能见闻等。若言实有作用。应同胜论业句义也问经部宗中无作用耶。


解云诸法但有功能实无作用世尊为顺世情假说见.耳。皆俗谛摄不应封着。如世尊说。方域言词种种异说。不应坚执。世俗名想随情即立。不应固求。唯法因果胜义谛收。


然迦湿弥罗至意能了者。说一切有部结归本宗。


於见色时至为二眼见者。此下第二傍论。就中。一两眼见先後。二六根.境离合。三根.境量大少。四六识依世摄。五眼等得依名。六识随根立名。七依地同异别此下第一明两眼见先後。问起。


此无定准至不同碍色者。答。如犊子部两眼互见。非俱时见。处隔越故。速疾转故谓俱时见。如婆沙十三破云。若一眼见非二眼者。身诸分亦应不俱时觉触。如身根两臂相去虽远。而得俱时觉触生一身识。两眼亦尔。相去虽远。何妨俱时见色生一眼识(已上论文)。


若依此宗。有时一眼见色。或时二眼见色。以见色分明故知两眼同见颂中言或。显不定也。


二眼俱时。表异犊子又如两眼同观一月。以手触一名触一眼。不被触者名开一眼。此被触眼便於现前见二月等。以实触眼与不触眼。同观一月非见二月。但被触眼所引意识。妄谓见二非触眼见。此证两眼同见一月俱发一识。若不尔者。如闭一眼但触一眼即不见彼二月等事。故知同见一月。以此明知。非但两眼互见。亦有或时二眼俱见。非所依别能依之识分成二分。无色之法住无方故。不同碍色。根虽两处依性一故。眼设一百千尚生一识。况唯有二。若依经部中上座计。大同犊子。故正理第七云。由此亦遮上座所说。彼作是言。二眼於境前後起用见则分明。或复一眼有闭坏时。一眼虽开无相替代。彼所生识唯依一门。速疾转故见不明了。此说亦非。所执二眼刹那展转相替代时。一眼常空不能见色。恒唯一眼能见色故。与一眼者见色。明.昧差别应无。故彼所言不能令喜广如彼破。


若此宗说至不至三相违者。此下第二明六根境离合。若据功能至境名为至。六根皆名至。若据体无间故名为至。即三至。三不至。此中约第二以答三相违。即鼻等三唯取至境。违不至义故曰相违。


论曰至如鼻根等者。此宗眼.耳.意三取非至境。鼻.舌.身三唯取至境。若依胜论外道。六根皆取至境。彼计。眼等五根如其次第。以火.空.地.水.风为体。眼以火为体。故舒光至境。或日光等至眼能取。耳无光故声来入耳故。先见击钟後闻声。故彼计有离质声。余三根同此论。故成实论根尘离合品。说外道意。六根皆取至境即是胜论师义反难胜论师言。汝宗若说眼.耳二根唯取至境。则修定者。应不修生天眼.天耳如鼻根等。此比量云。天眼.天耳应不须修。取至境故。如鼻等。若作顺成比量。天眼.天耳不取至境。以修得故。如他心通。


若眼能见至不至诸色者。外难。若取不至。何故不能普取一切不至诸色。如何磁石至耳根亦尔者。论主反难外人。以眼能取不至境。即令普取不至境。磁石能吸不至铁。何不普吸不至铁。此即引事反难。汝胜论师执眼能见至境。亦同此难。何不普见眼药.筹等至眼诸色。此即入彼宗难又如鼻等下。引例反成。如眼既然耳根亦尔问眼在闇中见闇色时。为见逼眼者。为见远者。若见逼者应取至境。若取远者应取所障解云闇中不见色者。不见所障瓶瓫等.及大远色。於次近者虽无光明有空故见。眼之势力强弱皆尔。随其所应例应思择。


意无色故非能有至者。意无色故无有方所。非能有至。


有执耳根至亦能闻故者。婆沙异说不正义。若依正义。自耳中声极相近者犹隔一微已上。若通耳根即不能闻。


所余鼻等至唯取至境者。释第二句。


如何知鼻唯取至香者。问。身.舌取至相显可知。鼻取至隐故别标问。


由断息时不嗅香故者。答。由断息时全不嗅香。若息引香鼻方能取。非言有息皆能取香。


云何名至者。又问至义。


谓无间生者。总答。


又诸极微为相触不者。又问。既言无间。是诸极微为相触不。


迦湿弥罗至说不相触者。答。就答中。一叙异说。二述其长。三斥其短。就异说中总有四说。此下初师。


所以者何者徵。


若诸极微至更无细分者。正释无间非触所以。若诸极微。遍体相触同为一体。即有实物物体相杂过。若触一分不触余分。极微便成有细分失。唯触一边不触余处。然诸极微。更无细分故不相触。但无间住名取至境。


若尔何故相击发声者。难。极微既不相触。何故相击发声。


但由极微至体应相糅者。答。但由极微无间生故。彼.此相击即发得声。若许极微相触。击石。拊手体应相糅合成一体。即有实物体相杂过。以己宗反难外人。


不相触者至云何不散者。外难。既不相触聚色相击云何不散。


风界摄持至如劫成时者。答。风界摄持故令不散有伏难云。岂不风界能飘散耶。或有已下通此伏难。


云何三根至名取至境者。外难。极微既不相触。云何三根由无间至名取至境。


即由无间至都无片物者。答。即由根.境无间生时名取至境。谓於根.境中间都无片物。乃至无有容一极微。名无间至。非实相触。言无间者。无余碍色中间间隔故名无间。或名定问。定有间隔。若依正理第八具说二种。故彼论云。故彼涅间言定显隣近义。此中涅言或显定义。定有间隙故名定间。如定有热故名定热。是定有隙理得成义。或显无义。谓此中无如极微量触色所间故名无间问鼻.舌.身三复有何理非触境着。又俱名至。何故唯一立以触名解云所以根.境不相触者。诸法四边各有势用。如人四边皆有势运。若遇水.镜等缘其像即现。极微亦尔。各有势力相逼之时。互相拒遏不得触着故不相触。故正理云。虽於中间有少空隙。而有势力拒遏其行(已上论文)三根虽俱名至非无差别。鼻根取香。假说一微分为四分。鼻取香中间相去有三分空处。舌取味有二分空处。身取触有一分空处。所以然者。香体微妙势力复强。所以稍远。味体次麁力势次劣。触体最麁其力最弱。故最近者名为所触。身名能触。若谓所触亦能触者。应许身根亦是所触。则境.有境便应杂乱。然无杂乱。立境.有境余二稍远立香味名。故正理第八云。隣近虽同而於其中有品别故。如眼睑等虽至名同。而於其中非无品别。非眼睑等同得至名。即令一切至无差别。睑筹药医於彼眼根渐隣近中品类别故。


又和合色至同类相续者。此下第二师解。虽诸极微互不相触。许和合色有方分故。相触无失。由此拊击得发音声故。许此和合色相触理。毘婆沙文义善成立。此和合名是触。显麁聚义。离散名非触。显细聚义。望麁名非触。若不尔者。向游尘中已有无量极微聚故。应名为触。第一句谓和合离散。如团粉散空。此显麁聚生细聚义。第二句谓离散和合。如揽纷成团。此显细聚生麁聚义。第三句谓和合。和合。如团粉复团。此显麁聚生麁聚义。或生自类。或转生麁。虽复前後少别。俱名麁也。若第二句前细後麁。体性悬别不可为例。若不尔者转更麁是何句摄。若言第二句摄。应无第三句也。若言麁自类生麁自类是第三句者。自类相望已得名触。转更生麁。何故前触今後名非触耶。第四句谓离散离散。向游尘。此显细聚生细聚义。或生自类。或转生细。虽复前後少别俱名细也。第一句前麁後细。体性悬别。不可例此。此论且约同类相续。若不尔者。从向游尘更生细色是何句摄。若言第一句摄。是即应无第四句也。若言细自类生细自类是第四句者自类相望已名非触。转更生细。何故前非触今复名触耶。


尊者世友至住至後念者。此第三师解。此师意说。过去.未来极微散住。若从未来流至现在微不相触。散入过去此即易成。若现相触欲入过去离散即难。要经少时方得相离。如胶粘物。急遣相离犹经少时。若现经停应至後念。若至後念其性应常又解未来极微散住。若言相触。如二极微初念至现中有空隙。才欲相触便谢过去。若度此空应至後念。以度一微名一刹那。虽有空隙不容一微。欲相触时还至後念。若至後念还应是常。


然大德说至假立触名者。此即第四解。四大论师中法救。敬其德不多序其名故称大德。以实而言。微不相触。但由无间极隣近假立触名。


此大德意应可爱乐者。此即第二述其长上来虽有四解。论主评取第四大德。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同此论。


若异此者至许为有对者。此下第三斥其短。


就中。一破前第三师。二破前第二师。三破前第一师。从後向前破。此即初文。所以先破第三家。论主意谓大德极微无间最相隣近。将世友说中间稍远。故言。若异此大德说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中间既空。谁障其行不得前进相逼近耶。若各别住。中间有空即不相碍。如何许为障碍有对又解此文破婆沙中异说。不破世友。以世友解言无违故。为婆沙异说中有空隙故今非彼又解此文亦破和合家。故婆沙七十三云。有作是说。极微展转实不相触。亦非无间。但和合住彼此相近假立触名。彼论既言亦非无间。明知相去稍远不同大德又解假设破也。


又离极微至此亦应尔者。此即破前第二说。若和合色许相触者。然离极微无和合色。和合相触即触极微。如和合变碍。於和合中一一极微亦名变碍。汝立相触亦同此理。和合名触。於和合中极微相望应亦相触。故言如可变碍此亦应尔。


又许极微至亦无斯过者。此即破前第一师。论主以理总破。又许极微若有方分。触与不触皆有方分。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有方分之过。何须避微相触成过失耶。正理救云。有分.方分名异义同立无分言。已遮方分。如何於此复更生疑。谓许极微若有方分。既无方分如何可触。又遍体触。或触一分。二皆有过。前已具论。如何复言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斯过若作俱舍师救。应反说言。汝立无方分。极微何不相触。若言相触成过失者。言不相触亦不免过。对向六方面不同故。若言极微各有势用。更相拒遏不相触者。此之势用为离体不。若离体者。同胜论业句义也。若不离体。体外无用。何不相触。故亦成过。


又眼等根至不等量耶者。此下第三明根.境量大小。或有诸宗执眼等根唯取等量境。见大山等速疾转故如旋火轮。故有斯问。


颂曰至唯取等量境者。颂中文略。但说三根等量。义准余三大小不定。


论曰至形量差别者。就长行中。一正释颂本。二明根形状。三明同分等。此即初文。鼻等三根至境方取。故根.境微相称发识。此言等者。随其所应根.境相触名为量等。显非能取过量境故。非无小分根能取少分境。若眼根傍布。蒲桃上皮。若说眼根如丸。如蒲桃内外问云何得见蒲桃内色解云皮薄故见又解纵使皮厚天眼亦观。正理论云。如见蒲桃.野枣果等耳根取境随其所应所发种种少大音声。若听蚊子声。即根大境少。若听云声。即根少。境大。西方唤雷声为云声。雷依云起从所依为名若听琴声即根.境量等。故正理第八云。耳根亦取蚊.云.琴声小.大.等量(已上论文)言。听蚊云等者。等谓等量又解等取等量琴声。前五色根极微成故。可得对境辨大.小等。意无质碍不可对境辨形量别。然容得说彼所缘境或大或小余文可知。


云何眼等至安布差别者。此下明根形量。此即问也。


眼根极微至形如指鞜者。答。眼微二说前说似胜。不言有说故。耳根如卷桦皮。西方国俗初穿耳时。多卷桦皮内於孔中欲令渐大。由近耳相似故以为喻。准此。耳中有孔通於脑中。有说耳根犹如灯器者。亦据四唇非取其底。鼻微可知。此初三根。若约根体处无高下。若据所依即有高下。故前卷云或随处次第。舌微可知。於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者虽无经论文说。西方古德相传解云。医方家说。於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处。是末磨死节。若针刺着其人即死。舌中法尔有斯空处又解於人脑中有极臭秽不净脑垢。若见饮食脑垢流出渧此空处。若无此处承此脑垢。触着舌根令人欧吐不能饮食。因解身根剩明男.女二根余文可知。


眼根极微至不可见故者。此下第三明同分等。前四根可解。身根定无皆是同分。乃至极热捺落迦中猛焰缠身。犹有身根。是彼同分说一切有部师传说。身根设遍发识身应散坏。以无身根.及所取境。各一极微前後间隔为所依.缘能发身识。以五识身决定积集众多极微。方成所依.所缘性故能发自识。即由此理亦说。极微一一名无见体。以一极微不可见故。要多积集方名有见。若於身中一重根一重境。即有根.境各一极微发识之过。又隔身根令成多分断坏之过。故言身应散坏问鼻.舌二根亦遍发识。何不散坏解云鼻.舌二根身为依持遍发不散。身无别依遍发即散又问鼻.舌根微为但傍布。亦通重累。若说傍布。即有鼻.舌一微对境同身根过。不成积集。若说重累。遍发识时。还有根.境相隔各一极微为依.缘过解云鼻.舌根微形但傍布。虽无重累傍布名积集。故无一微发识之过。又根性利不假重累。又内依身相依有力难云身根触境前後相间亦傍积集应遍发识。何故乃言以无根.境各一极微为所依.缘能发身识解云。夫积集有二。一傍名积集。二重累名积集。言五识决定积集多微成依.缘者。据总相说。随其所应。若别分别鼻.舌即傍名积集。身根即据前後.及傍方名积集。故彼身根但傍积集不能发识。又根性钝要假重累。相依有力方能取境。又无别依故须重累又解鼻.舌根微亦通重累。虽复根.境前後相间能遍发识。傍名积集故。又性利故。又内依身相依有力。由此义殊故与身别。虽有两解。鼻.舌根微前解似胜。问如入第三定时。遍身受轻安乐。身应散坏解云正入定时不发身识。发身识时即便出定。故无遍身受轻安乐。若依经部身根能遍发识。故正理第七云。又彼上座论宗所说。全身设在冷煖水中。身根极微遍能生识(已上论文。论主意朋经部故言传说)。


如前所说至依亦尔耶者。此下第四明六识依世摄。此即问。若依经部五识唯缘过去。故正理第八云。有执五识境唯过去。如彼广破。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徵。


颂曰至心所法界者後。谓意识。於六识中最居後故依唯过去。由六识身无间灭已皆名为意。此与意识作所依根。是故意识唯依过去无间灭意问此宗十八界皆通三世。如何说意唯过去耶解云若据意体实通三世。约世据用就显以论故唯过去。故论云。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五识二依如文可解显依不定。或同时依。或过去依。故引本文将所依性对等无间缘。问答以定。六根据势用增上故非心所。等无间缘据开避义。亦通心所不通色根。宽狭不同。引为问答以定依别问罗汉後心岂非是意识依。而非等无间缘。何故乃言是意识所依性。定是意识等无间缘。


解云若据依义理实如是。今此文中举识所依以为问答。罗汉後心更无後识。非是所问是俱非句摄又解此中据体类说。不约作用。还是俱句摄。前解似胜。


何因识起至眼等非余者。此下第五明眼等得依名。如文可解。又正理第八云。若尔意识亦随身转。谓风病等损恼身时意识即乱。身清泰时意识安静。何缘彼意识不以身为依。随自所依故无此失。谓风病等损恼身时。发生苦受相应身识。如是身识名乱意界。此与苦受俱落谢时。能为意根生乱意识。与此相违意识安静。是故意识随自所依又彼论意。但据增.损明.昧差别。非一切同故有漏意生无漏识问如眼识生。亦由空.明.能生作意。何故但约二缘为问解云如正理论云。又眼识生必藉所依.所缘力故。及不共故。眼识生时必藉眼.色为所依.所缘。余法不定。谓夜行类识不藉明生。水行类识不待空发。人於瑠璃.颇胝迦等障色亦尔。天眼发识不假空.明又云。能生作意。通与六识作共生缘。眼.色非共。广如彼说。


何缘色等至及麦芽等者。此下第六明识随根立名。一由所依胜。二由不共因。根具二义随根说识。境即不然。法界虽是不共而非所依。五境二义俱阙。意根虽通六识为依。而言不共者。五识有二依。从别立名。意识无别所依。虽标总称即受别名。故意名不共。文中所以唯约五根解不共五境名共。不约意.法明者。谓五根不共。五境是共。义无杂乱所以偏举。意根不共即有所滥。若据别义亦五识依法非是共。所以不说意.及法界。又解所依.不共随有即立。不要具二。意是所依。法非所依。故名意识不名法识。不约不共以意亦能生五识故。虽法非为五识缘。唯意识缘边是不共。自他意缘亦名共。由唯一义故文不说。又有别过。若言色等识即滥意识。以彼意识亦缘色等问五境二识缘可便有相滥。法唯一识缘。何不名法识解云若据通法即滥色等。若约别法摄识不尽。所以不言法识。故正理第八云。岂不意识境不共故应名法识。此难非理。通别法名共非遍故。境不具前二种因故。谓通名法非唯不共。别名法界非遍摄识。又别法界虽不共余。而非意识所依根性。是故若法。是识所依.及不共者。随彼说识。色等不然。故不随彼说色等识(已上论文)如名鼓声及麦芽等者。虽复手.鼓俱能生声。鼓依胜故声随鼓。变不共因故唯生鼓声故。但名鼓声。手是劣故非随手变是共因故亦生余声故。不言手声。水.土亦能生麦等芽麦等依胜故。芽随麦。变不共因故唯生麦芽故。但名麦芽。水等劣故非随彼。变是共因故亦生余芽故。不名水芽等。六识生时虽境亦生。以根胜故。不共因故。随根立名。又正理云。有言。根.识俱是内性。境唯是外。故随根说。有言。根.识俱有情数。色等不定故随根说。


随身所住至地皆同不者。此下第七明依地同异别。就中。初约法广明。次别显定相。


此即初文问起。先约眼问。後例余界色形聚集总名为身。非独身根随身所住在何地中。眼见色时。身.眼.色.识。地为同不。


应言此四至如理应思者。答。此约身生欲界约诸地。明身.眼.色.识同异差别。


生初静虑至如理应思者。此约此身生初定约诸地。明身.眼.色.识同异差别。如是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自地色或下.上色者。以色望身说自.下.上。谓身生初定。以三.四定眼。见初定色名自。见欲界色名下。见二定已上色名上。若以色望眼但有自.下不得言上。以下地眼不见上色故。


如是生二至如理应思者。生上三定类释应思。


余界亦应如是分别者。上来明初三界。余五三界亦应如是分别。


今当略辨至意不定应知者。此下别显定相。略举颂文。


论曰至欲界初定者。将辨差别。先明四种约地通局。


此中眼根至如色於识者。释初一颂。此中眼根望身生地。或等.或上终不居下。上地之身。必有胜眼不起下劣。故眼不下身。慕上胜眼故得身上色.识望眼。或等.或下必非在上。下眼不能见上色故。色非眼上。上识不依下地眼。下地眼自有识故云识非眼上问何故下眼不见上色答以上色细故下不见上问下识随上根随根了上色。亦可下眼随上识随识见上色。


答根是其主。识是其随只可识随根。无容根随识问识得随根故随根了上色。识得随根故上识依下根答下眼若无识可须上识依。下眼自有识上识不依下问若下不能见可须上眼见。下眼见下色不须上眼见答上得兼於下。上眼见下色问上得兼於下上眼见下色。上得兼於下上身觉下触答下触是麁上身非觉问下触是其麁上身不能觉。下色是其麁上眼不能见答色是离中知兼能取下麁。触是合中觉故非取下麁色望於识或等.或上.或下色识望身或等.或上.或下。如色望识思之可知。


广说耳界至广如眼释者。释第五句。类解可知。


鼻.舌身三至谓之为下者。释第六.第七句鼻.舌.身三总皆自地。多分同故香.味二识唯欲界故。鼻.舌唯取至境界故。


於中别者谓身与触其地必同。取至境故。


识望已下。可知。


应知意界至用少功多者。释第八句。指同下释。思亦可知。


傍论已周至并内界十二者。此下第二十诸识所识门。二十一常.无常门。二十二是根.非根门。颂中第一句明识所识。第二句解常.无常。下两句释根.非根。颂文中略但言二所识。是常.是根。义准应知所余唯是一识所识.无常.非根。


论曰至所缘境故者。五境二识所识。十三界唯意识所识。故杂心云。色界二识识乃至触亦然。诸余十三界一向意识缘。


十八界中至法余余界者。十八界中法界中一分是常。谓三无为。义准无常即法界中除三无为诸余法界。故言法余及余十七界也。


又经中说至有所缘故者。释下两句。将释根.非根。依经列名。会释次第。经据六根次第故。意在男.女根前。对法据有所缘.无所缘故。说意根在命根後。以命等八无所缘故作一类说。意等十四有所缘故复为一类。


如是所说至皆体非根者。如是所说二十二根。十八界中内十二界。法界一分摄。此即开章言法一分者。命等十一。谓命.乐.苦.喜.忧.舍.信.勤.念.定.慧。及後三一分者。谓二十二中後三无漏根。此三根此以九根为体。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於九根中後八是法界摄。故言後三一分。此等竝是法界一分摄言内十二者。眼等五根如自名相摄。意根通是七心界摄。後三一分即是意根。是意.意识摄。女.男二根身一分摄。如後根品当辨。此等竝是内十二摄。义准所余色等五界。及法界一分。皆体非根也。


俱舍论记卷第二沙门释光述


一交了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30/3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一卷】 下一篇俱舍论疏 【三十卷】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