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般若部 | 大乘宝积部 | 大乘大集部 | 大乘华严部 | 大乘涅盘部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大乘单译经 | 大乘律 | 小乘单译经 | 小乘阿含部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 小乘律 | 大乘论 | 小乘论 | 宋元续入藏诸论 | 西土圣贤撰集 | 此土著述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乾隆大藏经 -> 大乘般若部

TOP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第三百一十一卷 - 第三百二十卷)(一)
2014-11-21 16:39:3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936次 评论: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第三百一十一卷 - 第三百二十卷)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一 : 初分办事品第四十三之二    .初分众喻品第四十四之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二 : 初分众喻品第四十四之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三 : 初分众喻品第四十四之三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四 :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五 :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六 :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四    .初分趣智品第四十六之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七 : 初分趣智品第四十六之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八 : 初分趣智品第四十六之三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九 :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二十 :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一


初分办事品第四十三之二


  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善现,我亦不见色可取可著,不见受、想、行、识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眼处可取可著,不见耳、鼻、舌、身、意处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色处可取可著,不见声、香、味、触、法处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眼界可取可著,不见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耳界可取可著,不见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鼻界可取可著,不见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舌界可取可著,不见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身界可取可著,不见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意界可取可著,不见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地界可取可著,不见水、火、风、空、识界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无明可取可著,不见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布施波罗蜜多可取可著,不见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内空可取可著,不见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真如可取可著,不见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苦圣谛可取可著,不见集、灭、道圣谛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四静虑可取可著,不见四无量、四无色定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八解脱可取可著,不见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四念住可取可著,不见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空解脱门可取可著,不见无相、无愿解脱门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菩萨十地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五眼可取可著,不见六神通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佛十力可取可著,不见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无忘失法可取可著,不见恒住舍性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一切智可取可著,不见道相智、一切相智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一切陀罗尼门可取可著,不见一切三摩地门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预流果可取可著,不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独觉菩提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善现,我亦不见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可取可著,我亦不见有法能取能著,亦不见由是法有取有著。由不见故不取,不取故不著。


  “是故,善现,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色,不应取著受、想、行、识;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眼处,不应取著耳、鼻、舌、身、意处;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色处,不应取著声、香、味、触、法处;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眼界,不应取著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耳界,不应取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鼻界,不应取著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舌界,不应取著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身界,不应取著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意界,不应取著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地界,不应取著水、火、风、空、识界;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无明,不应取著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布施波罗蜜多,不应取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内空,不应取著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真如,不应取著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苦圣谛,不应取著集、灭、道圣谛;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四静虑,不应取著四无量、四无色定;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八解脱,不应取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四念住,不应取著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空解脱门,不应取著无相、无愿解脱门;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菩萨十地;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五眼,不应取著六神通;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佛十力,不应取著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无忘失法,不应取著恒住舍性;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一切智,不应取著道相智、一切相智;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一切陀罗尼门,不应取著一切三摩地门;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预流果,不应取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独觉菩提;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菩萨摩诃萨亦不应取著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


  尔时,欲、色界诸天子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为甚深,难见难觉,不可寻思,超寻思境,寂静微妙,审谛沉密,聪睿智者乃能了知。世尊,若诸有情能深信解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知已曾供养过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发弘誓愿,多种善根,已为无量诸善知识之所摄受,乃能信解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一切皆成随信行、随法行、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彼所成就若智若断,不如有人一日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忍乐思惟、称量观察。是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成就忍,胜彼智断无量无边。何以故?世尊,诸随信行所有智断,皆是已得无生法忍菩萨摩诃萨忍少分故。世尊,诸随法行、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所有智断,皆是已得无生法忍菩萨摩诃萨忍少分故。”


  尔时,佛告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随信行、若随法行、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所有智断,皆是已得无生法忍菩萨摩诃萨忍之少分。


  “天子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暂听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闻已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速出生死证得涅槃;胜余欣求声闻、独觉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远离般若波罗蜜多,学余经典若经一劫若一劫余。何以故?诸天子,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广说一切微妙胜法。诸随信行、若随法行、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摩诃萨,皆应于此精勤修学。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依此学,已证、当证、现证无上正等菩提。”


  时,诸天子俱发声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波罗蜜多。


  “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不可思议波罗蜜多。


  “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不可称量波罗蜜多。


  “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无数量波罗蜜多。


  “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等等波罗蜜多。


  “世尊,诸随信行、若随法行、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皆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速出生死证得涅槃。一切菩萨摩诃萨,皆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世尊,虽诸声闻、独觉、菩萨,皆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各得究竟,而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增不减。”


  时,欲、色界诸天子众说是语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辞佛还宫,去会不远,忽然不现。

 

初分众喻品第四十四之一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复能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是菩萨摩诃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


  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不怯不弱、不忌不惮、不疑不惑、欢喜爱乐,系念思惟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有义趣,若行、若立、若坐、若卧曾无暂舍,常随法师恭敬请问,如新生犊不离其母。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求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义趣,终不远离般若法师,乃至未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经典在手,受持读诵、思惟修习、究竟通利,常随法师未曾暂舍。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从人趣没来生人中。何以故?善现,此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先世乐听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闻已受持、读诵思惟、精勤修习,复能书写众宝妆饰,又以种种上妙华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由此善根,从人趣没还生人中,闻是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复能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颇有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殊胜功德,供养承事他方诸佛,从彼处没来生此间,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复能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无懈倦不?”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有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殊胜功德,供养承事他方诸佛,从彼处没来生此间,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复能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无有懈倦。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先从他方无量佛所,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复能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无有懈倦。彼乘如是善根力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


  “复次,善现,亦有菩萨摩诃萨从睹史多天众同分没来生人中,当知彼亦成就如是殊胜功德。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先世已于睹史多天弥勒菩萨摩诃萨所,请问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义趣。彼乘如是善根力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复能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无有懈倦。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般若波罗蜜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静虑波罗蜜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精进波罗蜜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安忍波罗蜜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净戒波罗蜜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布施波罗蜜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苦、集、灭、道圣谛,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静虑,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无量,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无色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八解脱、八胜处,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九次第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十遍处,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念住,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正断,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神足,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五根,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五力,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七等觉支,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八圣道支,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菩萨十地,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五眼,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六神通,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佛十力,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无所畏,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四无碍解,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十八佛不共法,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无忘失法,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恒住舍性,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一切智,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道相智,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一切相智,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一切陀罗尼门,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一切三摩地门,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


  “复次,善现,有菩萨乘补特伽罗,虽于先世得闻般若波罗蜜多,亦曾请问甚深义趣,而不能经一日、二日、三、四、五日随顺修行。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一日乃至五日,其心坚固无能坏者;若离所闻,寻便退失。何以故?善现,是菩萨乘补特伽罗,由于先世得闻般若波罗蜜多,虽复请问甚深义趣,而不如说随顺修行故。于今生若遇善友殷勤劝励,便乐听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若无善友殷勤劝励,便于此经不乐听受。彼于般若波罗蜜多,或时乐闻、或时不乐,或时坚固、或时退失,其心轻动进退非恒,如堵罗绵随风飘扬。


  “善现当知,如是补特伽罗发趣大乘经时未久,未多亲近真善知识,未曾供养诸佛世尊,未曾受持、读诵书写、思惟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善现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未曾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未曾修学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未曾修学内空,未曾修学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未曾修学真如,未曾修学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未曾修学苦圣谛,未曾修学集、灭、道圣谛;未曾修学四静虑,未曾修学四无量、四无色定;未曾修学八解脱,未曾修学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未曾修学四念住,未曾修学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未曾修学空解脱门,未曾修学无相、无愿解脱门;未曾修学菩萨十地;未曾修学五眼,未曾修学六神通;未曾修学佛十力,未曾修学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未曾修学无忘失法,未曾修学恒住舍性;未曾修学一切智,未曾修学道相智、一切相智;未曾修学一切陀罗尼门,未曾修学一切三摩地门;未曾修学预流果法,未曾修学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法、未曾修学独觉菩提法;未曾修学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未曾修学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新趣大乘,于大乘法成就少分信敬爱乐,未能书写、受持读诵、思惟修习、为他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0/10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第.. 下一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第..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