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TOP

楞严经指掌疏悬示
2013-07-02 20:18:0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43次 评论:0

卍新纂续藏经 第16册  No.307


【清 通理述】


京都拈华寺贤宗後学达天通理敬述


嗣法门人


(兴宗祖旺腾清怀仁祖毓较字)


原夫觉场初证圆音乍宣类旭日先照高山。如洪霈不芽败种。迨乎治轮转曜。黑山暂明。方等挫其小心。般若充於大志。将事遗嘱。須迪妙堪。欲湛定心。乃阐斯教。就祇桓精舍。集应法上贤。缘以戒为定因。示发起於自恣。婬碍禅境。解爱缠以顶呪。堕假阿难。验多闻御邪无力。救遣妙德。显大智进道堪成。一经大旨。叙分括矣。届乎正宗。从古异判。摸象惟得象似。说乳谁辩乳真。今疏窃比清凉。裂本经为四分。第一开示奢摩成信分。第二开示三摩成解分。第三开示禅那成修分。第四开示楞严成证分。第一分中。阿难归自婬室。悲请妙定。如来为辟道元。询问始心。据阿难发心。由於见相思惟。心生爱乐。而如来示儆。斥以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於是七番破其无处。觌面诃为非心。离尘推其无体。由是阿难重復悲泪。自歎身虽出家。心不入道。则已向执为自心。用为定体者。乃恍然自失也。因而进求寂常心性。別祈发妙明心。如来为示寂常心性。即在六根。妙明元心。不离四性。故以卍字流光。引令现前。金拳对耀。指以亲领。历十番妙示。决多般狐疑。既领见性即是真心。自信本明无容外覔。第以真见晦於妄见。妙明蔽以无明。类鑛金尚用销融。若璞玉犹应剖析。为欲披销见妄。特取妙例发明。例別业举赤眚之见灯轮。例同分指恶缘之覩灾象。二妄既销。一真宛在。尚余和合等疑。仍復展转为破。见性是心。自兹信矣。恐执性局六根。不了体通万法。为扩信力。进示会融。会四科明诸法元真。融七大显一性本徧。至观阿难说偈赞佛。发愿报恩等语。真如凤子初生。便欲凌云。彼雏燕鷽鸠者。乌足以语此哉。其如倒想既销。细惑未审。希更审除。阿难不及详问。善事接拍。满慈乃尔发端。徵万法生绪之因。诘五大圆融之故。如来答以生续非別。觉明为尤。圆融无他。契真足致。若知三如来藏。本自交彻。则生续与不生续。圆融与不圆融。皆为以所知心。测度无上菩提。用世语言。拟入正觉知见。故如来斥以由不勤求无上菩提等。亦深激之意也。至满慈疑妄有因。而如来教以顿悟。阿难执真成自。而如来诫以渐修。是葢为彼着事迷理。滞理遗事者。示病缘。处方药耳。是故阿难等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齐此已前为开示奢摩成信分。即正脉判为说奢摩他者。然正信虽成。依圣言为定量。妙悟难发。須理观以磨砻。当机喻华屋而请入门。如来愍会众以开修路。分门以定二义。盖为以因同果。乃澄浊入涅槃之良规。从根解结。为脱缠入圆通之妙道也。验证以释二疑。葢为即动静寤寐。本具闻性之不断。离见觉闻知。別无结元之可解也。绾巾以示伦次。盖为从真起妄。返妄归真。顺生逆灭。各有伦次之不容紊也。冥授以选本根。盖为观音耳门。具三真实。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也。缘兹会众身心了然。各识归家道路。阿难心迹。圆明。顿悟成佛法门。愿度末劫沉沦。重请道场仪范。如来示以四种明诲。诫其要先严持。是故以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魔事无能扰。道场得以成也。设或习气难除。仍須结坛诵呪。行道如法。佛必现身。显密加持。自成妙悟。然场界虽系事相。而借相表真。尤当加意严洁。施设建立。俱遵佛旨。传示末法。永为典型。阿难回思蒙救。全赖总持不思议力。重请演说。如来再放顶光。爰凭化佛无障碍心。特为宣扬。又復赞其宏功。嘉其大益。诸佛从此出生。众罪缘斯销灭。无难不解。无魔不摧。无障不离。无行不就。宜乎其众圣侍卫百灵呵护也。齐此已前为开示三摩成解分。即正脉判为说三摩提者。然妙悟既成。真修当励。於是阿难请位。略分四等。一曰云何名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二曰至何渐次得修行目。三曰诣何方所名入地中。四曰云何名为等觉菩萨。如来与之对辨缘起。明升坠之元由。详分迷悟。指圣凡之枢要。盖以性明圆故。本无凡圣之与升坠。特以因明发性。乃有世界及诸众生。虗妄乱想。历三渐而除灭。此答至何渐次得修行目也。欲爱乾枯。纯是智慧。信住行向。四加圆成。此答云何名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也。自欢喜而至远行。由不动而至法云。此答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也。觉际入交。名为等觉。此答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也。然末後牢关。不离最初一步。故曰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乾慧地。又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故知圆顿修证。惟重初心。细详其旨。前二渐次。即前四种明诲。第三渐次即前道场加行。加行无別。即依耳门三昧。解六结而越三空也。乾慧以後。五十五位。皆是悟後之修。修即无修。悟後之证。证即无证。盖圆融中略示行布意耳。答问既毕。摄义略周。如是文殊请名。如来结示五种而诫以奉持焉。齐此已前为开示禅那成修分。即正脉判为说禅那者。按阿难所请三名。如来逐一委示。况已出名劝持。余应无说。今乃不尔者。缘以如来密因。久沦七趣。设不达七趣本空。纵乍信亦非决定。如是阿难示问。重扶奢摩。而言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徧圆。则一切无非佛体。佛体真实。云何復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如来示以内分爱染为情。外分渴仰为想。若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想多情少。轻举飞远。则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若情想均等。生於人间。若情多想少。流入横生。若七情三想。沉下水轮。身为饿鬼。若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轻生有间。重生无间。若纯情即沉。入阿鼻狱。次明造十习因。受六交报。即纯情即沉。及九情一想者。後还罪毕。受诸鬼形。即七情三想。沉下水轮者。怨对相值。为畜酬债。即情多想少。流入横生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参合十类。即情想均等。生於人间者。存想固形。有十种仙。即情少想多。轻举非远者。六欲四禅。及诸四空。即纯想即飞。径生天上者。至修罗既分四趣。其情想多少。亦随四趣可知。然此皆是诸有为相。妄想受生。於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有。知此义者。则如来密因。常自现前。正信决定而奢摩得成矣。又以圣性互通。虽顺逆皆为方便。而观音独步。惟耳根最极圆通。第虑夫六结欲解。正念与妄念交兴。五阴将开。内魔兼外魔竞起。如是如来将罢法座。回紫金山。重起真慈。再来凭倚。示致魔之缘由。扶了义之修证。详辨其相。教以预知。当彼阴境现前。切忌妄为圣证。一一透过。历历圆明。设或得少居盈。认贼为子。固无论天魔鬼神。邪宗外道。足以残害法身。即如彼定性声闻。独觉缘觉。亦为断灭佛种。所谓隳汝宝觉全身者以此。要知阴破即在结解之中。如前云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不生。即破色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则破受阴。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则破想阴。空觉经圆。空所空灭。则破行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则破识阴。识阴既破。正解圆满。而三摩得成矣。又以理虽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若执理废事。必遗深住浅。遗深住浅。禅那之诸位不成。执理废事。菩萨之万行安竟。此阿难所以重请微细开示。而如来所以尽示五阴边际。将使行人於耳根圆通後。历事渐修。期证真果。切不可自谓无事。甘堕增上慢也。但悟後之修。无劳肯綮。如前识阴尽时。诸根互用。便云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乾慧。圆明精心。於中发化。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加地等觉。入於如来妙庄严海。是知观音获二殊胜。发三妙用。如是皆以圆明精心。於中发化。依斯历位。有何艰险。知此义者。则不废事修。而禅那得成矣。齐此已前为开示楞严成证分。即正脉判为初心紧要者。夫正宗既备。流通須人。为法求贤。特申校量。校化他之殊勳。才起一念开示。满方空七宝布施。福尚莫及。量自修之胜益。果具兼慧诵持。尽如来穷劫妙辨。德犹难称。故诫以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復魔业。自是玄音方罢。时众咸欣。自应展转流通。灯分焰列於无尽也。(通理)顾多天幸。早入释门。愧无百城烟水之缘。幸有一室茗香之福。玩味众典。获受斯经。不量材芜。輙思手疏。寻要义於古注。求真量於自心。将欲条分缕析。法彼曲成。仍復仰叩三尊。祈求加被。

 
稽首本师释迦文  顶光化佛不思议
 

圆通秘密首楞严  资发玄猷两乘众
 

加被凡愚契圣心  条分缕析同指掌
 

流通遐尔徧含灵  自他利益无穷尽


将释此经。通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能被教义。四所被机宜。五体性浅深。六宗趣通別。七说时前後。八传译注释。九总释名题。十別解文义。


第一教起因缘者。谓教不自起。有因方兴。因不自持。須待缘扶。故首示教起因缘。有总有別。


总因缘者。谓统论如来一代圣教。惟为一事。如法华经云。诸佛世尊。惟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所谓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据此则如来出世。始终惟为一佛知佛见。说惟说此。除此无余可说。纵有所说。亦惟为此。且不惟一佛。佛佛皆然。故为总因缘也。


別因缘者。別就当经。有十所为。一为警策狂慧故。夫行人以定郭失守。必至慧浪偏腾。慧浪偏腾。以善辨为能事。定郭失守。执多闻为腾场。岂知说食不饱。数货常贫。终落邪思。难出爱网。为说此经。警兹狂慧。如阿难自婬室归来。启请妙定。先自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又拣选圆通後云。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等。皆警策狂慧意也。


○第二勉修真定故。夫慧本不恶。要以定力相扶。欲岂能缠。惟在真修有据。若徒慕真修而不舍妄缘。纵强制识心而终非真定。为说此经。用兹勉励。如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別影事。又云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等。皆勉修真定意也。


○第三麤销倒想故。良以妄识纷糺。见精失照。执诸法为心外。迷一真於有空。或固执因缘而繫坠权宗。或凝心自然而驰骋外计。皆为倒想。足障真修。佛为销此。特说此经。如经中破妄识显真见会四科融七大末復斥以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与自然。皆是识心分別计度等。盖分別计度。即是见惑名麤。能障正信名倒。如阿难领信空藏偈云。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其为麤销倒想可知。


○第四审除细惑故。良以麤想先落。细惑未除。虽信诸法惟心。究未彻惟心之宗源。固知五大圆融。实未了圆融之深故。起心动念。即乖法体。能障性定。惑以细名。佛为除此。因说是经。观阿难於倒想销後偈云。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等。是知满慈双陈二问。俱属细惑。如来各答其由。即是审除。至满慈疑妄有因。阿难执真成自。如来又復详为委示。其为审除细惑可知。


○第五拣示圆观故。夫一心三藏。即妙定全体。如上已明。而四科七大。依孰为观门。其次当辨。虽圣性互通。顺逆皆为方便。而时机各异。修证不无易难。若依根而修。固已超出余门。而六处拣辨。独让闻根为最。为此说经。用兹拣示。如文殊拣选偈云。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於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乃至云但以耳根修。圆通超余者。其拣示圆观之意。已自显然可见。


○第六详明深修故。夫耳根为最圆最妙之门。承前已论。而深修有悟前悟後之道。其次应明。悟前須依境观心。正助兼修。悟後则从性起修。定慧交进。观阿难启请安立道场。远诸魔事。如来示以持戒诵呪。尅期反闻。正教以依境观心。正助兼修也。又阿难以未到涅槃。请示圣位。如来答以类生乱想。三渐灭除。乾等诸位。历事渐修。正教以从性起修。定慧交进也。其为详明深修之意。已自历然可思。


○第七重扶奢摩故。言如来密因。固为奢摩他体。而久沦七趣。正信难以遽成。若能了七趣本空。自信知密因宛在。故自阿难请谈七趣。如来答以自业所招。非本来有。末復斥以汝妄自造。非菩提咎。皆重扶奢摩意也。


○第八严护堕落故。言妙三摩提。固为修证了义。而阴境现前。常是用心交互。或误作圣解而致受羣邪。或情生莫禁而魔入心腹。或妄起贪求而使天魔得便。附人来惑。或別生异解而类先世邪宗。坠入彼论。故岐执而堕外侣。或易足而滞小道。总为迷佛菩提。同一违远圆通。一朝堕落。尘劫难復。试看如来将罢法座。极口叮咛。出致魔之缘由。辨阴开之境相。末復教以传示末世。普令觉了。汝当恭钦。最後垂范。皆严护堕落意也。


○第九巧遮理障故。言魔事销歇。圆通自获妙悟。万行未圆。禅那犹当进驱。恐才觉阴开。便谓无障可断。适现寂灭。便谓无佛可求。堕增上慢。成素法身。既失利乐众生之大因。亦违庄严净土之妙行。缠绵理障。迍邅悟门。忽尔阴习重生。依旧随他境转。故自阿难重请五阴。如来宣发大慈。既示之以妄想根元。又受之以五阴边际。末復教以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正巧遮理障义也。


○第十利益今後故。谓解行在穷。现会已蒙深益。见闻为种。当来犹作胜缘。如双标二见之初。如来即云。吾当为汝分別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七大圆融之前。如来又云。吾当为汝分別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如是语类。在文非一。良以末法障重。悲念犹深。故文殊选圆。则曰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如来辨魔。则曰汝等必須将如来语。传示末法等。是知佛说此经。不独为现在成益。而利及将来。其意犹偏重也。此依一经大义。別示十缘。微细分之。应有无尽。以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故。教起因缘竟。


第二藏乘分摄者。谓如来一代圣教。约总相含摄。有三藏有二藏。约修证权实。有三乘有五乘。约品类详分。有九分有十二分。应知此经。於诸彼彼法中。各何摄属。故次第明之。


言三藏者。一修多罗。亦名修妬路。或名素怛缆。葢梵音楚夏不同。此云契经。或翻为线。按五印土。呼线席经井索圣教皆名修多罗。若尔应翻圣教。古德见此方圣教称经。故分取席经经字。既顺此方。亦不失彼圣教之义。不取席线索者。此方不贵故。非是圣教故。但借义助名。上加契字。谓契理契机之经。依主受称也。又经有多义。如杂心五义等。见华严悬谈。虽有多义。不出贯摄二义。如佛地论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谓依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应度生故。正诠定学。兼通戒慧。


○二毗奈耶。亦名毗尼。葢梵音賖切耳。此云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故。调练通於止作。制伏惟明止持。就所诠之行彰名。或翻为灭。谓灭业惑。得灭果故。亦名波罗提木叉。此翻別解脱。谓三业七支。各別防非。又拣异道共及定共戒。故名为別。此从因得名。亦可言果。以解脱即果也。亦翻随顺解脱。谓随顺有为无为二解脱果故。此从果得名。亦可言因。以随顺即因也。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翻清凉。谓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此双从因果得名。正诠戒学。亦诠定慧。


○三阿毗达磨。亦名阿毗昙。亦梵音賖切之异。此翻对法。法有二种。一胜义法。所谓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二法相法。通四圣谛世出世异及因果异。故名为相。对亦有二。一对向涅槃。二对观四谛。其能对者。皆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由对果对境。分二对名。旧译为无比法。以无漏净慧最为胜故。此则惟依能对立名。亦名优波提舍。此翻论议。谓问答辨论。议邪正故。亦名磨怛哩迦。此翻本母。以教与义为本为母。生解行故。正诠慧学。兼亦摄二。


○此三云何名藏。以含摄故。今经何所摄属。正属经藏。始终惟说定故。若以此摄彼。亦兼余二。以四种明诲三重渐次皆重戒故。七处破识十番显见等同论议故。言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不开辟支者。以辟支多不借教。出无佛世。佛在世时。摄属声闻。以与声闻理果同故。若约教行別者。亦可开三乘为三藏。但古皆不开。今亦应尔。


○若明摄属者。此经属菩萨藏摄。以经中虽存二乘之名。不取声闻理行果故。如经中七大之前。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又四卷中第一决定义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又当审观因心与果觉为同为异等。如是语类。皆欲废小道唯取菩萨理行果也。


言三乘者。一声闻乘。依四谛法。殷懃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於火宅。


○二辟支乘。依因缘法。殷懃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於火宅。


○三菩萨乘。依六度法。勤修精进。求一切智。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於火宅。然有权有实。若住相之行。因果历別。则名为权。若从性起修。因果该彻。则名为实。


○若明摄属者。此经属菩萨乘摄。以经中三渐次後。有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义故。又惟实一分摄。以是悟後之修。修即无修故。不属余二。其意可知。若以此摄彼。亦可通收。以此经兼圆。包含无量乘故。


言五乘者。一人天乘。二声闻乘。三辟支乘。四菩萨乘。五佛乘。


○一人天乘者。依戒善禅定法。求下界五欲。及上界净妙之乐。法华经喻以最小之车。


○二声闻乘。三辟支乘。四菩萨乘。准上三乘可知。


○五佛乘者。依万行因华。严一乘佛果。法华经喻以大白牛车。


○如经云。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虗妄。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是葢以最小之车喻人天。等与大车喻佛乘也。


○若明摄属者。此经属佛乘摄。知阿难请定。则曰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等。而禅那位终。亦云方尽妙觉成无上道。是则因为果设。果成因绝。尚不属於菩萨。况夫余乘。若以此摄彼。虽人天不遗。以精研七趣。悟妄即真。同佛体故。余可例思。


言九分十二分者。通论圣教有十二分。若大小暂分。各局九分。


○十二分者。一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十一分及三藏中正文之外。余有前後相承。贯穿契合等义。別为修多罗分)二祇夜。此云重颂。三和伽罗那。此云授记。四伽陀。此云孤起颂。五优陀那。此云自说。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九闍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议。孤山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


○九分者。准法华小乘唯九部。古德释云。小乘谈理狭隘。不言成佛。请问方说。故无方广授记自说之三。按智论大乘亦唯九部。古德释云。大乘多直显。故无因缘譬喻论议之三。


○此约大旨局论。若以细义合会。亦可俱通。余经俱通。非急不论。至论今经。如前後相承之处。经家叙置之语。则是契经。从互用中入乾慧地。即许超出诸位。入妙严海。则是授记。四科常住。七大徧周。则是方广。放光动地。诸佛现证。则是未有。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则是自说。阿难误堕婬室。归来请求乃说。则是因缘。药王自叙无始。为世良医等。则是本事。須菩提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等。则是本生。觉海性澄圆等。则是孤起。真性有为空等。则是重颂。徵破识心。推论见性。则是论议。绾华巾以示结。举演若而明妄。则是譬喻。是知此经。能通诸分。


○若尅论摄属者。此经属方广未有因缘三分所摄。以谈理处多是方广。现相处多是未有。开示处多因请问故。余但少分。不得名摄。问。契经居多。何非彼摄。答。藏中契经。已全摄故。分中契经。此但少分。藏乘分摄竟。


第三能被教义者。谓教海沖深。法云弥漫。智光无际。妙变莫穷。以无言之言。诠言绝之理。运无变之变。应变熊之机。机差教殊。义分多种。亦有不分。得少失多。今将有分。略为三章。一约宗分教。二约论辩义。三会通浅深。


○言约宗分教者。谓西竺东夏。弘阐之流。於一代圣言。或合为一教。或开为二三。再开之而至四五。人兼缁素。凡有一十八家。甲顺乙违。难尽他宗。事精理备。无越贤首。因依贤宗诸祖。略述五教。


一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別。以其拣邪正。辩圣凡。明因果。分欣厌。然其所说法数。唯七十五。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说法空。少不明显。惟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名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名一切法相。有成佛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一是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


三终教。亦名实教。谓明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尽大乘说。故无诤论。


四一乘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於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等。既不同前渐次修行。又不同後圆融具德。故名为顿。总不说法相。唯辩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惟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诃教劝离。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等。別为一类离念机故。亦为对治空有俱存三种着相人故。


五圆教。谓统该前四圆满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故名为圆。所说惟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


已上略出名义。令知大端。若广辩所诠。及断证分齐。具如华严悬谈。并贤首教仪等书。


言约论辩义者。谓佛教本乎一心。心有差別。则教有支异。故如来说教。说此心也。诸祖判教。判此心也。今即以起信论中。一心差別以明五重教义。准起信论初惟以一心为本源。(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圆教分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始教空宗。亦密示此门。以彼不知如来遣相即为显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灭门。(谓依真如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即终教分齐。分教相宗。亦密示此门。以彼不知佛说赖耶通如来藏。故非彼分。三依生灭门明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即始教空宗分齐。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四依此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即分教相宗分齐。五依现相生六麤。一智相。(谓依境分別。即法执俱生)二相续相。(谓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別)三执取相。(谓妄生执取。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谓妄计名字。即我执分別)即小教分齐。(以断我执。证我空。是小教义故)五起业相。(谓循名造业)六业繫苦相。(谓随业受报)即人天分齐。(又六道业报。为苦空观等之方便。亦小教分齐)。


言会通浅深者。此经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应正属终教。如四科七大等可知。又此经所显六根中性。即是阿赖耶识。体通如来藏性。正齐起性论中生灭门也。若就其狂心歇处。即是菩提。亦兼顿教。且三渐方终。即云获无生忽。正起信论中真如门也。至於因该果海。果彻因缘。是又兼於圆教。而审除细惑。首言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正齐起信论中一心源也。是知此经教义。唯深非浅。所冀学贤首者。当体心会教。借教通经。则经可通而教可会矣。能被教义竟。


第四所被机宜者。夫教因机设。机以教成。上说教义。已知能被宏深。今示机宜。略彰所被广大。復分两门。以尽拣收。一遵古所判。二依经所明。


言遵古所判者。依古德开为二门。一料拣。二普收。


○料拣非机。则有五种。一谓乐着名相。以文为解者。二谓繫滞行位高推圣境者。三谓情尚於空触言宾无者。四谓自恃天真轻厌进修者。五谓固执先闻担蔴弃金者。如是皆名非机。反是皆机。


○若普收者。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宿机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结缘成种。食金刚喻。可为譬矣。


言依经所明者。亦有料拣普收二门。


○料拣者。按本经详辩五魔中非机有五。別相则有五十。非机五者。一谓色阴将开误为圣证者。二谓受阴将开情魔入心者。三谓想阴将开。妄起邪求者。四谓行阴将开。別生异计者。五谓识阴将开。谬立真果者。別相五十。经中俱载。至後自见。然此皆违逆正修。随顺魔外。或永沉恶见而成无间之因。或中止化城而隳菩提之种。诸佛不度。尘劫难升。虽已先沐金言。惜乎前功尽弃。若逢不逢。终非所被也。略明是机。亦有五种。一谓厌多闻而务真修者。二谓舍识心而用根性者。三谓不住浅而求深法者。四谓不贵信而重圆悟者。五谓不执理而兼事修者。此上五非五是。皆经中本具料拣。特超略录之。设欲尽悉。更究全文。


○若以本经普收者。则蝡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凡有闻法。皆成所被。如阿难请定。於时復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则普收三乘矣。拣选圆通偈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则普收三世矣。阿难舍妄求真。佛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则普收十方矣。佛示富楼那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何借劬劳肯綮修证。後答阿难云。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则普收顿渐矣。阿难请示奢摩他路。而云令诸阐提隳弥戾车。文殊代问是非是义。而云非是畴昔善根轻尠。则普收邪正矣。选圆通後。经家叙云。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则普收发心未发心矣。况夫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既法法皆为教体。而人人可入圆通。虽迟速不定。而终无唐捐。历耳熏心。皆成智种。凡诸有识。幸勿错过。所被机宜竟。


第五体性浅深者。夫圣言无定。大小通关。真教难评。浅深异体。今依本经大旨。通收古德所说。略为三章。一开为十种。二合为四门。三总与会通。


言开为十种者。依清凉有十门。一音声语言体。二名句文身体。三通取四法体。四通摄所诠体。五诸法显义体。六摄境惟心体。七会缘入实体。八理事无碍体。九事事无碍体。十海印炳现体。此之十种。前浅後深。事尽理圆。详如彼疏。


言合为四门者。即前十种。圭峯束而为四。一随相门。二唯识门。三归性门。四无碍门。


○随相门中。復有二种。一声名句文体。谓大小乘教。或以声为教体。摄假从实故。或以名等为教体。以体从用故。今通取之。以假实体用递互交资而为教体。二通摄所诠体。以声名句文。但属能诠。若无所诠之义。不成教体。故必通摄所诠文义相随而为教体。


○唯识门者。以上能诠所诠。皆唯识现故。唯识云。唯遮外境。识表内心。离识之外。更无別法。释论亦云。十地经者。彼圣者金刚藏识所变影像为增上缘。闻者识上影现似彼法门。展转传来。说名为教。是知一切诸法。皆是识心所变影像。故以唯识为体。


○归性门者。以上识心无体。唯是真如故。然有二义。一约生灭门。真如随缘。变起识境诸法。从缘无性。会归惟一真如。如起信论云。依於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华严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以归性为体。二约真如门。不变名真。不坏名如。唯此可为教体。显有变有坏者。非教体故。如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维摩经文殊歎维摩诘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故唯以归性为体。此二义中。前约终教唯心义说。後约顿教唯心义说。合为一归性门也。


○四无碍门。亦有二义。一理事无碍。二事事无碍。理事无碍。復有二义。一前後交彻。二说听全收。前後交彻者。以上三门中。前二属生灭门。是事法界。後一属真如门。属理法界。起信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然既依於一心。则真如即是生灭。生灭即是真如。故统收前三理事无碍而为教体。说听全收有四句。一佛全摄生。谓佛真心外无別众生。则唯说无听。二生全摄佛。谓众生真心外无有別佛。故唯听无说。三生佛互融。谓佛真心摄众生时。不碍众生真心摄佛。众生真心摄佛时。不碍佛真心摄众生。则说听双存。二教齐立。四生佛俱泯。谓佛真心摄众生时。生即同佛故非生。众生真心摄佛时。佛即同生故非佛。则说听互夺。二教齐泯。泯之绝迹。是真教体。事事无碍中亦有二义。一重重互摄。二说听全収。重重互摄者。谓由上三门理与事无碍故。能令声名句文等一一事法。皆悉称理无碍。如法华意根清净文云。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今识等称性亦然。又云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偈一句。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岁。今声名等称性亦然。说听全收者。亦有四句。一由佛果称性。摄法无遗。众生尚在佛中。况所闻教。故佛果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等。皆为所闻。二谓众生称性。摄法无遗。佛尚在众生中。况所说教。故众生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等。皆成所说。三由生佛互在。各不坏相。则随一声教。互说互闻。故众生身中佛。为佛身中众生说法。佛身中众生。听众生身中佛说法。四由生全在佛。故同佛非生。佛全在生。故同生非佛。二位齐泯。说听互无。故佛身中众生无听。众生身中佛无说。则是一闻一切闻。一说一切说。生佛互在二俱存。说听互无两俱泯。究竟存亦不可说。泯亦不可说。以正互泯时即互存。正互存时即互泯。一切圆成。无障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也。


言总与会通者。圭峯初门。即摄清凉前五。二分摄六。(以彼唯心义宽。本影四句。通於终顿二教。尅论唯识。止齐始分。故不俱摄)三分摄六全摄彼七。(以彼释惟心。齐於一心本源。圭峯第三。止齐终顿。故唯分摄。若彼第七。会生灭之缘。入真如之实。似当顿教。故此全摄)四摄後三可知。若以本经会通者。此经正属终教。亦兼顿圆。若以终顿义说。则唯以归性为体。如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盖音家之闻。即是性也。若以圆教义说。亦兼以无碍为体。如经云於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然尘里既可转轮。则无碍为体也。体性浅深竟。


第六宗趣通別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然有通有別。


通谓通论一代佛教。诸部异计。各各不同。以义相从。更復合之。略为六宗。


○一随相法执宗。谓於一切我法中起有无执故。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缘生等经。造婆沙俱舍诸部论等。於中復有六宗。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部等。以立我故。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上座多闻部等。彼说诸法皆悉实有。但不立我。异外道计。又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及无因等。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及鸡胤制多西山北山法藏饮光部等。惟说现在有为及无为法。以过未之法。体用俱无。故所不说。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就前现在有为法中。说五蕴为实。界处为假。其成实论末经部师(对根本经部言)亦是此说。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谓世俗是假。以虗妄故。出世反上。六诸法但名宗。即一说部等。谓一切我法。但有假名。无实体故。六中初唯执有。後唯执无。中通有无。故总唯一随相法执宗。


○二惟识法相宗。谓一切法皆唯识现故。即无着天亲依方广深密等经。造瑜伽唯识论等。


○三真空无相宗。谓一切诸法皆空无相故。即提婆清辩。依妙智般若等经。造百门掌珍论等。


○四藏心缘起宗。谓一切诸法唯是真如随缘具恒沙德故。即坚慧马鸣。依胜鬘涅槃等经。造宝性起性论等。


○五真性寂灭宗。谓想相俱绝直显性体故。即马鸣龙树。依楞伽般若等经。造真如三昧智度论等。


○六法界圆融宗。谓无尽法界。如因陀罗网主伴重重。圆融无碍故。即龙树天亲。依华严等经。造不思议十地论等。


○此之六宗。除第一宗中第一。有宗无趣。以佛教所不受故。其余皆各为一类之机。启扬悟门。资修行业。以证自类之果为趣。


若別就当经以明宗趣者。於中復有通別。通则此经唯以自心本具性修无碍三一圆融妙定为宗。令众生生信发解起行以至究竟极果为趣。若就前通中。正当第四。五六亦可旁通。別则別就本经。次第浅深。依正脉例。略为六对。一破显一对。谓识心分別。能障真定。故以尽破识心为宗。破非徒破。意在令其舍识用根。故以极显见性为趣。二偏全一对。谓初心贵专。唯根可依。故以偏指根性为宗。偏不终偏。意在令其由偏入全。故以全彰三藏为趣。三信解一对。谓正解难生。唯信可凭。故以圆信藏性为宗。信不徒信。意在令其由信发解。故以选根成解为趣。四体用一对。谓欲彰化他之用。須解圆通之体。故以顿解圆体为宗。体非永寂。意在令其从体起用。故以发用成行为趣。五行位一对。谓欲参圣位。須假行门。故以历位修行为宗。行不虗行。意在令其渐次证入。故以历位取证为趣。六分满一对。谓果不顿圆。必有阶降。故以分证诸位为宗。分不住分。意在令其从分入满。故以圆满菩提为趣。此则从前起後。依次相生。共为一经宗趣。晓了此者。则由浅入深。信解修证。不患其有躐等之弊矣宗趣通別竟。


第七说时前後者。夫心冥至道。浑一古今。忍证无生。本亡时分。但依道成化。由无生而现有生。以法投机。假时分而立言说。准教仪时分有二。一別二通。別中有三。


○一日出先照时。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名直显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转同成別。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华严梵网会也。


○二日昇转照时。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依本起末法轮。令彼三类人等。转三成一。如山地有高下。故转照有先後。既有先後。必有中间。是故此一时中。復分为三。一初转时。为下根众生。转小乘法轮。名隐实教。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如日昇初转。照於黑山。即提胃阿含会也。二中转时。为中根众生。转三乘法轮。名引摄教。令彼二乘人等。转小成大。如日中转。照於高原。即方等深密会也。三後转时。为上根众生。转大乘法轮。名融通教。令彼三乘人等。转权成实。如日昇後转。普照大地。即妙智般若会也。此上三时。如日昇渐转渐照。故总为一时。


○三日没还照时。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开会教。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如日没时。还照高山。即法华涅槃会也。


通开为十。避繁不引。今此经者。於別时中。应在後转时说。然有二义可据。一约时。二约法。


约时者。因果经云。佛与波斯匿王。同日而生。今经波斯匿王。自叙生年六十二岁。则世尊亦六十二岁。当成道之三十二年。是阿含十二年已过。方等八年又过。般若二十二年正过其半。则楞严说定在後转时中般若会之後半时也。(问。善星琉璃之事。如何会耶。答。报恩经优波离问曰。佛云何一切说。为应时适会随宜说耶。为当部党相从说耶。佛答曰。佛随物适时说一切法。後诸弟子结集法藏。以类撰之。今经善星琉璃。事叙结经名後。或异时所说。结集者以类收之。又问。古德判为两会。以结经已前在法华前。通於般若时说。以结经之後在法华後。通於涅槃时说。而师以为何如。答。亦无不可。但如来说法。有正有兼。今经据阿难所请。唯是奢摩他等三名。而如来依次开示。若果能依此生信发解起行。则妙庄严海自可证入。故即於此处问答结名。似应无所说矣。至於精研七趣。详辨五魔。重名五阴。是又为不能生信发解起行者。预作防范。乃兼带而说。非是正意。纵在异时所说。不必另判。以从正不从兼故)约法者。据阿难所请。乃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法。自应不属阿含。以阿含属小教故。又阿难云。世尊亦曾於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然既云曾於。乃追述往事。从古皆以楞伽判属方等。则此经非方等时明矣。又如来於阿难喻屋求门之後。而经家叙以哀愍会中。缘觉声闻。於菩提心未自在者。然既曰於菩提心。未得自在。自应不堪授记成佛。则此经非法华时明矣。尚不至於法华。况涅槃说又在法华之後。自应不相属也。(问。阿难於破中间後。谬立无着文云。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須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而疏言我昔见佛。指般若转教时言。然既指在昔日。则楞严说似不属於般若。何故判在後转时中。想有说乎。答。诸部般若。说通二十二年。或阿难所引者。乃般若会前半之语。对後说前。亦可言昔。故前谓楞严说在後转时中般若会後半时也)说时前後竟。


第八传译注释者。谓自西而东。传来必至命委身。翻梵成华。译人皆乘愿受嘱。至於注疏解释。代不乏人。而创始者难。因修者易。莫谓後後智胜前前。須知前前功倍後後。饮水思源。故兹标扬。传译留待下门。虽图记僧史。传闻异词。而世远人湮。有一可据则已耳。愈辨愈乱。既不能起古人而问之。似不必也。若言注释者。依灌顶疏所载。由唐迄今。耳目可考稽者。略有六十余家。

 


崇福寺(有本作兴福)惟慤法师疏(慤公於至德初年。得房相家笔授经函。发愿譔疏。勒成三卷。目为元贊。实此经疏解之祖也)。


魏北馆陶沙门慧振(有本作震)科判(振公科此经为八段。初段显如来藏心。次段明修行方便。三段辨。离魔业行。四段示地位阶差。五段出圣教名殊。六段辨趣生异同。七段陈禅那境界。八段示禅境差別。资中以下诸师。多承用之。乃此经科判之祖也)。


蜀资中弘沇法师疏(继崇福而作疏。义例则取诸馆陶。其解奢摩他三法大意与一心三观相应。乃孤山等用台观解此经之祖也)。


长庆道巘禅师说文(巘师以赵州嗣孙。撰此经说文。於振沇二师之外。別标一宗。即温陵等用宗门语解此经之祖也)。

 


永明智觉寿禅师宗镜引释(禅师会三宗学者。撰宗镜录百卷。折衷法门。会归心要。多取证於楞严。所引古释。即慤振沇三家之说也)。


真际崇节法师删补疏。


擕李灵光洪敏法师证真钞(二师疏钞。未见全文。略见於义海诸录)。


长水子璿法师义疏(师传贤首教观。尤精於楞严。悟心法於琅琊。受扶宗之咐嘱。依贤首五教。马鸣五重。详定馆陶科判。采集慤沇敏节诸家之解。释通此经。一家奉为准绳)。


苏台元约法师疏钞。


道欢法师手鑑释要(二师皆禀承长水。手鑑释要亦疏钞类也)。


福唐沙门可度笺释(此释未见。名依灌顶疏录)。


泐潭晓月标指要义(月公与长水。同参琅琊得悟。晚居泐潭道济庵。与其徒标指楞严要义。其科节一依长水。取其文之精要删掇附注)。


孤山智圆法师疏并谷响钞(孤山圆师。思应肉身比丘之识。用三止三观。贴释此经。间有未明。又撰谷响钞释疏)。


吴兴净觉法师仁岳集解并熏闻记(岳师力扶孤山。张皇台观。集崇福已下诸解。而附以己说为私谓。又造熏闻记。释自造集解)。


闽僧咸辉义海(咸辉书记。取长水义疏。泐潭标指。排合经文。附以吴兴集解。目为义海)。


法界庵主神智讳可观补注。


云间竹庵补遗(此二本。灌顶疏別开。按蒙钞云。南渡已後。禀学台宗者。竹庵可观。得法於车溪。大慧称为教海老龙。据此则竹庵可观。似是一人。而补注补遗。或亦一书)。


北峯印法师释题(观之嗣为北峯印。总括一经大义。解释名题)。


桐州法师怀坦(近本譌为思坦)集注(印之後为桐州坥。收集神智补注。及北峯释题等诸家。皆以敷演台观。辅翼圆岳。开张本宗。显扬祖父而已)。


圆明禅师(亦称寂音尊者)洪觉范尊顶法论(其意以此经说尊顶法。明见佛性。而传注之家。从而汩之。乃疑为教乘。尝深观之。得世尊意於诸家笺释之外。由是造论)。


东吴雷庵正受论补(禀承尊顶。如方山新论例。厘论入经。名曰楞严合论。而自附己见为论补)。


王文公介甫解亦名定林疏解(文公罢相。归老锺山之定林。着首楞严疏解。略诸师之详。而详诸师之略。洪觉称之。谓其非智者莫窥也)。


无尽居士张观文补注(居士删修楞严。改名楞严海眼经。兼采集诸家之解。及己说为补注)


(○愚谓采集补注则可。删修楞严则不可。乃竟有越僧慧印。谓其为妙喜所印赞。是诚何心哉。赖有雷庵正受。抗词駮正。殊使千载之下。知法者惧矣)。


温陵宝胜禅师戒环要解(环师一生掩关。深悟玄理。所着法华楞严。同名要解。以其言约义丰。词畅理诣。披文见经。如指诸掌。与一时封执台宗。谬缠谛观者。迢然自远。其识见有大过人者)。

 



我庵本无重治集录(元皇庆中。北峯孙我庵本无。依桐州集注。重为修治。附以私识。亦山家一家之书也)。


柏庭善月法师玄览(柏庭嗣法月堂。竹庵常命分讲。着玄览二卷。疏通大意。谓一家借位。未始定论。亦山家之铮。铮者矣)。


天目中峯国师幻住明本徵心辨见或问(幻住受高峯心要。坐断死关。於金刚楞严圆觉。各有发明。尝以楞严小本。付弟子天如曰。吾於徵心辨见。略示指点。汝当发明全经以终吾事。次下则师集会解以此)。


中吴师子林天如惟则会解(会解列唐宋九师。附己为十。而不录幻住之解者。以为禅有禅解。经有经义。不欲混为一门。以长後人狂解。九师中刊落长庆说文。亦是此意)。

 


吴江融室法师净行广注(行师传贤首教观。洪武丙辰。住持中吴报恩寺。注楞严楞伽。並行於世)。


大兴隆寺鲁山讲主普泰管见(泰师弘正间名僧也。习贤首教。又尝分卫近郊。遇草庵媪翁。教习唯识。注楞严管见)。


槃阴沙门洪濶冥枢会解。


擕李幻居真界纂注(蒙钞谓其为会解枝流)。


燕中讲师如相合解(兼采合论管见。并前後所出。目为古今合解)。


曹溪憨山海印大师德清悬镜并通议(大师少依无极法师讲筵。深探楞严教观。後居东海那罗延窟。枯坐三年。一夕海湛空澄。发悟楞严观境。遂信笔述悬镜一卷。词富理圆。包罗观网。晚年结制南岳。狥门人之请。復注通议十卷以释全经。亦悬镜之枝叶耳)。


紫柏尊者达观大师真可解(师每言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约文拈义。时有提唱。剪截葛藤。超然於笺注之表。片文隻字。学者珍之。此则偶见笔剳者也)。


雪浪三怀法师洪恩经解科判(师与憨山同出无极之门。憨山入五台。师承本师法席。摆落文字不欲着书。殁後世所流传。附会失真。牧斋先生於亡友陆氏箧中。得故纸一束。题曰雪浪楞严解。枝经理解。要言不繁。科判一章。尤为孤逈)。


云栖莲池大师摸象记(大师专修净业。不居禅讲。因见时师注疏。辨駮太甚。故自制摸象记以讽之。意言彼此皆如盲摸象。不必定执己是。而他非也)。


内江中川法师界澄新疏十卷(中川通解深密等经。广搜阿毗达磨藏。鈎深索隐。释通此经。殆亦所谓多说法相。少说法性者也)。


五台空印法师镇澄正观疏并月川別眼(法师讳镇澄。字月川。号空印。此方法席最胜。博引大小乘经论。证明首楞严行位。不许天台借別明圆。故以正观名疏。其意以为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其別眼者。或是於经中疏中。提出吃紧为人处。作眼目也)。


柴紫乘时讲录。


云栖广莫直解。


虞山鹤林大寂文义(按蒙钞。莲池大师着摸象记。一时讲师由云栖而出者。柴紫乘时有讲录十卷。云栖广莫撰直解并索隐。虞山鹤林大寂撰文义。消文贴义。咸有可采)。


金陵秋溟先生殷祭酒迈质言并辑补。


太仓东溟先生管公质言并觉迷铁(按蒙钞。殷公有荣木轩质言一卷。论楞严要义。管公復以质言五则。殷公別有温陵要解辑补十卷。管公別有问辨觉迷诸录)。


庐陵曾祠部金简凤仪楞严宗通(谒南岳天台寺。礼 智者大师拜经台。发愿书楞严於石室。以终大师之愿。已而徧采宗语。配合经文。取宗通说通之义)。


交光法师真鑑正脉(师自叙从楞严发悟。病中见佛接引。请假注经。扫拂台观。排抵会解。流传幽朔。惊动江左。咸谓经入支那。未有此解)。


天台幽溪法师传灯玄义并圆通疏(玄义二卷。申释其师楞严百问。圆通疏力扶台宗。专依会解。与正脉函矢相攻。未免伤於袒护)。


蕅益素华法师智旭玄义并文句(此师律仪清肃。心眼孤明。着作未见其止。其所着斯经玄义并文句。与彼长水吴江宗旨印合)。


锺贺二居士楞严如说(竟陵锺惺伯敬。留心此经。希望信解。栖寻众典。研讨五年。復得永新贺居士中男。字可上者。几番酬酢。再四讲论。辨因果於兹经。析异同於诸教。復恐遗忘。勉为疏缉。取经中如所如说之义名之。窃佛五语之一也)。


湖南颛愚禅师观衡四依解(师初依五台空印法师。习贤首教。後归憨山海印大师。悟向上宗。担荷竹林一宗。儿孙徧於南北。所着有金刚楞严。皆以四依解名)。


二楞一雨法师通润合辙(雪浪高足。分擅讲注者。有巢口雨手之目。雨即二楞通润撰合辙者是也。语句尖新。世多乐习。借禅门棒喝之谈。资讲筵排演之口。杂拈公案。多引机缘。接引宗徒。随喜教海。於是经不无少补)。


传如讲师截流。


湛然大师臆见。


王墨池指月。


汪静峯依释(按蒙钞於蕅益本下附引。而云近代疏解。层见叠出。台家则有传如截流。宗家则有湛然臆见等。宰官撰述。则有王墨池指月。汪静峯依释等。咸资采集非敢憨遗)。


乳峯德水大师摘脉(乳峯为灌顶疏主之所禀承。其摘脉亦唯略见於灌顶所引)。


钱谦益先生疏解蒙钞(先生自称蒙叟葢谓取诸家疏解而以蒙义钞之。上取崇福已下诸师以长水为司南。仍復网罗多家。衷其得失。其搜剔之心良苦。但以其笔墨不慎。奉 旨撤出藏函。甚哉笔墨一事。不可以不慎也)。


海昌陈元端巘正脉疏钞(或取交光正脉疏而钞其隐微之义也)。


会稽惠印解。


般若庵崇圣句解(此二皆直解类)。


丹霞天然禅师直指(师洞宗三十四世。冥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其门人今释叙云。微朕不留。是迹皆剗。言言本色。不借华词。其不可思议之妙。实有与诸家逈绝者。又今辨叙云。入理深谈。多提持向上。启发悟门。真足为上根之助)。


天都俞王言标指(标示关节。指明要妙)。


此上共六十二家。前崇福下五十五家。俱系蒙钞所载。按蒙钞有正书有附引。(谓正书下双行附引)今依灌顶疏。皆作正书。有蒙钞各有评量。或抑或扬。亦自有据。至乳峯等七家。乃依灌顶续录。但灌顶唯出其名。而不申其书中宗趣。姑存之以俟再考。

 


巴蜀居士非眼刘道开楞严贯摄(其序略曰。自解楞严以来。唯十家会解盛行。迨合辙出而生面別开。正脉作则奥义阐尽。其後锺伯敬贺中男。又约正脉旨而着为如说。颇出新意。至居士乃滙诸家。而以儒教讲章法编之。初名贯摄。後改名说通)。


浙水慈云寺沙门续法灌顶疏(师具无碍辨。乘大愿轮。一生着述。无辍。方扶贤教。尤加意於楞严。广引经论彻言。徧搜疏解妙义。直接乳峯。旁通正脉。经中呪语。怀迪师唯翻其後。而师则通为译释。此经自流传震旦已来。解释呪语者惟师为第一人也)。


云南法界寺沙门溥畹宝镜(师自叙云。圣教纲宗。理原一贯。寻羊覔迹。自惑多岐。由是二十年玩昧。午夜参究。徧搜诸注精英。直探本经的旨。务在仰体圣意以契合经文。委示大定而指明心性)。


衍法寺广修法师通元楞严大成(师禀承半字老人。住阜城门关衍法寺。康熙间法席最盛。雍正初自以年迈辍席。一时学者。景仰不已。攒金叩请。重开楞严讲肆。时愚亦得亲座筵。昔半字老人着法华。名大成。师着楞严亦名大成。惜未及梓行。而师以门风高峻。入室者希。其稿本亦莫知所之。然至宝难秘。神珠终光。姑存之以待後来)。


无动居士蔡珽会归(居士幼岁躭禅。长年学佛。一见兹经。遂忘诸艺。积深年岁。爱彻心髓。爰以正脉为宗。亦兼他说弼佐。删繁去谬。集腋探珠。参之己见。以阐圣言。名曰楞严会归。一时士大夫学楞严者。皆宗习之)。


无量法师慧海修释(法师幼习贤教。长慕禅宗。既已发明心要。仍復取证楞严。爰取正脉略加修释。目今宗文因公。乃师之法门犹子。拟将付梓。愚闻而志之)。


本朝自定鼎已来加恩 佛教。崇阐微言讲肆。徧於南北。说通不限东西。着疏名家。岂仅如上所例。第以(理)株守一方。无多游历。耳目所及闻见者。唯有此耳。所冀博览高贤。广学名哲。零星采集。前後续入。使法门不至寂寞。而後学知所禀承。则幸甚也。合前唐宋元明。总括六十八家。人兼缁素。着非一体。或科判。或疏释。或标指要义。或悬示义门。或通论。或句解。或旁通禅理。或直注本经。良以佛法幽深。人根悬异。着书立言。各当一类之机。分灯传化。不遮多方之曜。勿恣駮辨。徒增是非。无益於经。有损於己。慎之慎之。传译注释竟。


楞严经指掌疏悬示(终)

 

 
楞严经指掌疏悬示PDF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楞严经指掌疏 下一篇楞严经指掌疏事义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