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撰述·经部 律部 | 论集部 密经仪轨部 | 中国撰述·华严部疏 | 方等部疏 | 般若部疏 | 法华部疏 | 涅槃部疏| 小乘经并圣贤集疏 | 大小乘释律部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论部 | 中国撰述·三论宗 | 中国撰述·法相宗 | 天台宗 | 华严宗 | 真言宗 | 戒律宗 | 净土宗 | 禅宗 | 礼忏部 | 史传部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卍新纂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

TOP

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八)
2014-04-15 09:00:5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396次 评论:0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七下


次辨诸遮。云上至一者。结上生下意也。云律至得者。略问十六者。受戒犍度中。合问总有十。遮离开离成十六。父母为二。衣鉢为两。病中五上並除本[利-禾+垂]有六故。兼本成十六也。自余受法广明者。除十六外。更有不一。如犍度中说。皆言不应为受也。数有得不得者。於此十六中。料简有得有不得。重即伤大理故不得。轻则反前也。玄记对此。广引下文。料简得不。大德不许。此为此中生起下文。下文一一广目。解其相状。明其得失。此若预前广辨。便是两度。太成繁广也。


云若至戒者。不自称己名。不称坛头和上名。秊不满二十。定不得也。纵开胎闰等。盖是受後疑心。若受前自知不满及众人知也。必不许受也。


云五分至罪者。小小似片事者。玄云。此事小小似恶。便托此事。非片於佗。障佗受戒。下似瞎等。出小似恶相貌也。有人改行字。为行字者错也。若片字训少。钞中已有小字了。若训似。文中亦有似字竟。故无理也。躃(并变跛也)曳(余滞反)广雅去引也。尻(苦刀反)苍颉云。髋骨也。鞭盘者。杖痕也。凸(徒结反)字苑云起也。凹(乌狡反)陷也。印盘者。祇律云。破肉已。孔雀瞻铜青等。作字兽形者。十律云。诸将妇在家与非人有通。生子如象头马須等形也。侏儒者。郑玄注礼记云。古乐人也。


云准至受者。准此者。准此五祇两律。所列诸遮也。皆言不应者。祗云。不应与百遮人出家。五分云。一切毀辱僧者。不得度。已上二律。俱不许受。故云皆也。得罪者。僧得不应吉也。下文者。律本列遮缘。後结文也。復云者。重释上百遮人也。是谓不名受具者。上百遮人身既有遮。不名受具也。一一言皆不应駈出者。此人已作沙弥。復於一一遮下。皆着不应駈出之言。是中者。是百遮人。出家作沙弥中也。清净如法者。如聋人高声得闻名。清净如法。此人名受具足。不名者。亦是前中人。不闻高声者。不名受具也。总结师罪者。师不合度如是人出家。结与不应吉也。何妨有不得者。欲料简先难起也。谓难起适来百遮结文也。既言清净。復云不名。何妨不清净者。不得如瘂等者。指事说不得也。轻遮者。轻小之遮也。清净者。不障戒也。共住如法者。说戒等二种中。共住如法也。瘂不语等者。用手作相替语处。文云下显作相意。又遣书为我受戒。我举手作相。令与我受戒。及受人不现前等。並非得戒之限也。十诵伽论等者。证意可知(云云)。


云衣至法着。衣鉢不具。不名受具者。律缘中。为受人自无衣鉢。借佗人者受。後诸比丘。语令着持衣鉢。便云我无等。因制也(云云)。五分等者。彼许借人衣鉢。重将价直税之。又本主須作舍心方得。若不与直。或主不作舍心。非法也。萨婆多者。若尔二字。领上意也。既许借衣鉢得戒。何故必須用者。答文如钞(云云)。猎师着袈裟者。猎鹿之人。不着袈裟。鹿便是怖。若着袈裟。彼谓是沙门。便相亲近。不生怕怖。证上生等义可委(云云)。引彼证此文。不可和者。引彼多论证此四分。不可和允也。四分不名受戒者。四分也。必須衣盋。若问定不得戒。宛陵云。佛制有三衣鉢。方受得戒者。一为重法难明。假缘验其得失。二又为邪正入法。验道是非。三假三衣鉢。为增上胜缘。辨其所证。又盋显非自饿得脱。又异外道万法自然。今假鉢及衣。显戒从缘得。今时无者违教。自是非法。若尔何故多宗。不要衣鉢。亦许得戒。钞答云。此则部別不同等也。必诵十诵等者。若在彼宗出家。秉彼羯磨。即任无衣鉢得戒。今既依我四分。輙依他宗判得戒。即不可也。准急无损者。谓纵依佗宗羯磨受戒。依四分有衣鉢具足。是准急不捐大理。冥从急制。反显依四分受。准他部无衣鉢等。即是後故。必不得戒也。


昔人义准等者。古云准和上例。约知不知四句料简。前三句不知即得。第四句具知。即不得也。此人判等者。今师云。此古人胸臆所判。终恐违犯四分之文。况和上是有情。沙弥亦有情。二彼相望。约知不知即许。若论衣鉢。一向属於情。不可有情。望非情。以论知不知之理。其失甚也。再受依法者。此亦而诚劝也。当初若无若借等。即验知资缘不具。身上无戒。今既言委知。即觅如法衣盋。准律更受。钞语似倒。今可回文。依法再受也。


云父母至受者。据律缘中。舍利弗輙度罗云。父王来白佛。勑诸比丘。父母不听不得輙度。佛集僧故制。文只如此。羯磨疏云。以生身所藉。义須尽养。比丘輙度。违情故制。下引善见僧祇易知(云云)。


云负至得者。准律缘中。诸比丘度负债人出家。为财主呵云。比丘总是负债人也。以此白佛。因制不许。义准理得者。据文不听。今师约义。此方合得。谓西天国法。负人债息。出家已後。不得索之。此方负财。纵出家後亦須填偿。不招讥嫌。理得无损也。


云奴至位者。律缘中。盗度他奴耶。主讥云。比丘总是奴聚。以此白佛。故制也。家生可知。买得谓将财贿收买也。抄谓掠得也。彼此者。彼谓外国。此是此国。谓郎主守护心浓故。他与奴者。有人将来献上。不要财物收买。自来有。情愿出意来。伏事郎主也。余处得者。若此地不许。佗处遥远即许。以郎主护心稍薄也。自来投法度之者。不言郎主放等是非。准奴及儿。彼此通允者。亲儿家主买得抄得三奴。及彼此二因。俱不许与受戒。一向成非。自来儿。养儿。他与奴。自来奴。彼因得受为是。此国不许为非。故云是非准奴及儿也。两处文势。彼此相通。其理允当。故云彼此通允。已上依法宝科钞句如此解。或依玄记中。云度之是非错。破却钞句。释义亦不便也。思之。


佛奴犯重者。佛奴无主放伊。知而度之。便同偷罪。故重也。後知不遣。义上同前。问其人是大道人等者。夫大道人。知三界虗患。求无上等。今此但厌駈使苦事。乐僧闲乐。故非大道。此於佛法无益也。僧奴准此等者。僧奴体属十方。亦无正主放之。若度亦重。故云准此。已後必知便須发遣。仍旧入僧。故云股位也。


云官至受者。准律缘中。波斯匿王勇健大将。比丘輙度。後时国界反叛。王覔不得。知度出家。王遂讥责。以此白佛。国制不许。羯磨疏云。九等文武恐负天期。余之散任不在言。讥僧祇等者。四句。一有名有禄。今现任官是。二有名无禄。如今洲县官罢任。未受新官。不请捧料是。三无名有禄。如今置是官。虽削官名。昔日於国有恩。与共半禄是。四无名禄。今时犯罪被解官是。四句之中。初二两句。彼此二国总不许。第三句。此土不得。彼处得。第四句。彼此俱许。准此等者。准此第四句。比是官人。今无名禄。彼此尚开。岂况寻常白衣。故須为受。但违王制。得小罪也。


云丈至具者。建心慕远者。佛果等等也。清节不群者。梵行即清净。疎食即商节。逈然出俗。故曰不群也。卓然者。高立之貌。其行既高。为卓然也。风霜者八法。四顺四违。喻如风霜。此人不被惑乱。是不改志操也。铿(口茎反)坚也。其心极坚。谓之铿然也。亦是钢猛也貌也。忧憙者。忧苦也。喜乐也。闻毀不嗔。闻赞不喜。並不干於情坏。故云未运其心也。下句结云。便为丈夫之貌也。为由是也。前来苦乐忧憙。亦不离於顺违。八风之中自摄。今文家对属。且如是也。律云已下。未满二十。太小招讥。减七十。太老无所堪任。又招讥责。谓吉。比丘度此老人。当於父想也。


云五至解者。五种者。一癞。二癕疽。三白癞。四乾消。五颠狂也。准律缘中。俗人有患。求耆婆不治。便诸坊求出家。耆婆治差已却休道。耆婆白佛。故制也。狂中余二得者。一向轻为。不轻不重为二。即许。若全不觉好恶。一向重也。不得癞癣者。癞有黑白赤三也。癣者疥癣疮皆入癞。下至指甲大。露处不得屏处。不论大小增长不增长俱得。以不招讥故。疥癞須陀洹等者。佛涅槃後有忧波笈多比丘。与弟子入村乞食。至一栴陀罗家。有一子得初果。身有恶病。笈多告弟子曰。此小儿证初果。受如是苦。弟子问云。何罪致邪。师云。此子前世出家为维那。僧中有一罗汉。有此恶病。搔刮作声。维那语云。虫食体耶。可入栴陀罗家。寻便悔过。今感此报。为修行精进。得证初果。引此文证。既有得果之益。必在屏处。与受得戒也。一切僧事共者。说恣等僧家法事也。食时莫在众者。恐恼僧不乐也。


云次至作礼者。次明余事者。次第也。明显也。遮难外事。称之四余也。更明所以者。更重也。重辨受戒之时。一期所以法则也。不应云雾暗时等者。约时辨也。既先不相识。恐有难等不见。故須不分明也。


若先曾受具等者。约曾受具人辨也。谓清净去今重受。由开七返等。四分无文者。无此十诵所问之文也。必有同边者。必若先作比丘时。不舍法体。带戒行非。今又再来。便是边罪受。亦不得十三难前。问云。玄云非谓十诵律十三难前。有此一问。彼律但问诸遮。不问难事。此问是彼遮中有也。今师意。道将此十诵一问。安排着於四分十三难前问之。必若答有参差。便成初难摄也。


四分若有难等者。约难所被之人多小辨也。如说戒中者。指彼略戒文中。八难余缘也。此与彼处不殊故。指後文说也。即王贼水火等(云云)。二三人一时等者。若无难即一番法。但被一人。若有难缘。一番白四。被二三人。並开许也。不得至四者。恐僧秉僧故也。如前篇述(云云)。僧祇一和上等者。缘中为彼离有名二沙弥。若前後受。恐有恨心。不知得一和上戒师。一众二人一时受不。以此白佛。佛言得受。若二和上共一戒师。作羯磨时。牒本既殊故。不得一众二三人也。善见等者。约人约时辨也。不相作礼者。论文据得法处齐。无上中下大小故。制不相礼也。镜水大德云。此文终恐未了。假使二三人为一引。亦須排他。先受十戒者为先。若总未受十戒。还依俗年。大者为上。此依律文。既有上下。无須相礼。若制不相礼若制不相礼者。如三秊五载不相见。今或相着。不可但合掌问讯便休。今论家制不相礼。且据得法同时。若尽理而言。终須依律为允也。思之。


云上至法者。结上生下也(云云)。


云教授师至陶诱者。谓教授师於坛场上得法。在身具威仪。僧中礼三拜了。出场外。界内沙弥安置处。敷坐具已。次令沙弥展坐具礼三拜。为舒正四角。令如法也。钞云。申手内者。且露地说。若屋下临时。相去不近不远即得。先与脱安陀会。聚郁多罗僧。为伊反披。着其五条。却为佗揲取。安复子中。此是一期。行事钞云。不能细述。章记不可繁云。讲时又不明之。及到临时。便成败阙。大德云。有人作教授师。自却上床上大坐。更令一別。比丘与佗愸衣服敷坐具。或可僧取七条。为伊正披。兼着制膊。贵在[女*省]略。此並是不知教者。致取笑於人也。如是一一条牒衣服威仪竟。即今胡跪。即依钞中安慰(云云)。高胜者。谓不久受具。入僧宝中。岂非高胜处也。


舒示者。舒展也张也。示指示也。寄此陶诱者。寄托也。托此衣鉢舒展指示。以为陶习接诱也。钞主云。如慈母慜念婴孩无別也。云前至亦不得戒者。谓开彼腹子。先执五条起语云。此五条衣。梵名安陀会。又示身上所着七条衣。梵名郁多罗僧。又执大衣已语云。此衣梵名僧伽梨。余文如钞述(云云)。然後将五条。取向下搆。次将大衣。安五条上。若依诸部。此处受衣鉢者。五分律云。教授为受等(云云)。或在众中等者。僧祇云。羯磨师为受等(云云)。四分无文者。当律但云受持不分前後。亦随两存者。今师决判也。受前受後。俱出正法。随意采用。不可取舍也。并执盋已等者。语云。此应器。梵名盋多罗等。示已即将盋覆。安二衣之上也。又问。此三衣盋。是汝已有不等(云云)。便即襆之者。将腹子结於盋底上。今时行事。多见将盋仰安。然後将上下二衣。四直向鉢内复子结。却在盋面上者。此全不知次第也。余如钞述(云云)。


云汝至得受者。戒可得受者。谓此虽问难事既无。犹有诸遮未问。故云戒可得受。若到下文问遮了。即云戒定得受行事之时。須依此文。不可移改。有人至此中。亦云戒定得受。或问遮了。却云戒可得受。或问总是不解。云折也。


云更至也者。汝今字谁。和上字谁者。问名与字各別。今文中云。字者。但称字不称名得。答前解云。名字一般。犹如眼目无別。镜水大德云。不然。名以召鉢。字以彰德。如俗云。男子二十冠带而字之。女子十五。筭而字之。今称和上及自己名。不称字亦得。或称字不称名亦得。如今出法。且云字谁。答时将名。以答无失。又问此中称字不通名。羯磨中称名不道字得不。大德云总得羯磨中标名。更着字即太繁也。不令(云云)定得受戒者。前又无难。後又无遮。遮难並无。决定得戒。更无疑惑。故云定也。云如至者者。正着七条者。教使起立。却暂除七条。披副膞竟。然後正披七条。击条纫等坐具肩上。由是旧规。今时安左臂上。以袈裟覆之。则依新法。广如下卷(云云)。衣盋复平中者。双申两平捧此衣盋。盋面在下。底在上也。今时多见捧盋两边。盋面却向上者。不会也。余如钞(云云)。


云七单白至合掌者。欲销此段钞文。須分两意先约常途行事。次和会钞文。且约常途者。教授师来僧中。即須展坐具。与戒师相对礼三拜讫。胡跪或跏趺正坐。亦得先和僧。其戒师便与答问。然後却起立秉单白。问成不等。所以坐和僧立秉法者。谓坛上众僧皆坐。今若立和。佗坐僧不得。故須坐和。又教授为僧前使。不得輙坐。故立秉白。如立说戒。可以例之。今有人云。单白既许立秉。和僧立作亦得。此是速教之流。後有行事之时。从外入来又口请。余人问答。不对戒师全无次第也(已下据今常途行)。若依钞文。教授师至僧中。舒手相近处立。便作白。並不见说着和僧等。如何和会耶。玄记云。此是僧差得法在身。故不在和也。大德破云。若尔今时总不见和。元来並得何故律令坐和僧。立秉法。少道理也。古今诸家。至此改文。尽说不着。今依法宝云。但为此文约其通答。是以教授入来。便立秉法。不更重和。若据寻常。別答之时。即須再和。方得秉白。故向下自有一节文。问起云。新受戒人。相同界外来者。何不重和。答云。非是外来。当处新起。为证通別二答之意也。此是钞文细处。人难得知。思之。白已自出僧中者。宛陵云。谓通来出界问难。盖是奉命为之。今既问了再入僧中。未教乞戒。不合擅出故。制在限内。露处寻内也。为捉衣鉢者。羯磨疏云。乍入僧中威仪未涉。且代为担(去呼)。示其方便(已上疏文)。其教授捉三人衣鉢。遂人两手。近与戒师。戒师受已。安居面前。还依彼第一二三。次第排着。不得参差等。余如文也。


云八至坐者。乞词中云。大德僧听。不得云一心念者非也。余如文。


云九戒师自和者。标也。云彼至是者。单白文可解。


云问至说者。义钞者。羯磨疏云。戒师众中而问。不須差者。若尔结集在众。何故差耶。答彼是为僧。僧情难一。故須定人。谁问谁答。受中为別。请师已定。故不差也。


云十正明对问者。标也。戒师正对僧问故也。


云律至我者。行事之时。直依此文。不用加改。如钞(云云)。


云汝至答者。辨相总在前文。此但续文便得(云云)。


云大段第二正明受体者。大段简前小科不少。第二标数也。受体者。玄云。前来明能受所对。及十种法。並受前方便。未是发戒之体。此段正明所秉之法。发其表之业体也。


云若至心者。深戒上善者。为求泥洹。名为深戒。善中最极。名为上善也。如前缘中者。前引毗跋律。後约义明处文也。三解脱。谓立空无相无愿也。三聚戒。摄律仪善法。饶益有情。为三也。正法久住等涅槃也。名上品心者。结归相状也。


云次至之者。文有三节。初约教立理。二引论证成。三汝当下劝生殷重也。一一如文。


云应至罪者。文中亦约通答。不更和僧也。知之。若別答即須和僧等(云云)。镜水大德云。其三人衣盋。至此之时。但排在戒师面前。不得移改。但令沙弥眼专观衣盋。耳专听羯磨声。合掌当心不得[廷-壬+(同-(一/口)+己)]顾左右。此是律正文也。今时行事者。至此秉法之时。戒师却一一。授衣盋与沙弥。令伊手中擎之听羯磨。未委出何典据。前来钞文但云。教授师召入之後。为持衣盋付与戒师。戒师安於坐位已。前直到此文並不见说。更与受持戒人擎起。何得委輙行。思之。单白中。第二中间。但云授某甲具足戒。此依律文羯磨正本。並如是揩定。有人添僧今两字者。决定不成也。大德云。此是白僧。未知许不。何得有僧今之言至羯磨中。方有僧今字。彼处不得不着。若欠不成也。问僧成就不。彼答云成。乃至第一羯磨。及第三。总須一一问一一答。彼律云。不四问四答。一一得越毗尼也。不说得罪者。不分別说。云此是第一番等。亦吉也云不又至已者。羯磨中。大德云。第一中间。有僧今字。第二中间。但云僧与某甲。即无今字。若至结文中。但云与某甲。又无僧字。此之三处。揩式轨定不得增减。人多迷此。致临时落非之过。若晓得此三节文。即同明镜。余如羯磨篇中辨。也又三处牒吉之词。亦須揩式。若单白竟。告受人即云。众僧随喜。作第一羯磨竟即告云嘿然。或云嘿可。第二羯磨竟。即告云和合。此虽不伤大理。然行事家。次第道理。不令颠倒。乖於钞文也(云云)。直依此语者。不得增加也。不同上广者。前来文中。且一期出法临机。即任改张。今此不许增加但依文诵。合掌佐助者。从第三番羯磨大字。便一时专心摄歛。作殷重之心。以佐助之。不得待至结归之时。略擡手举。全无仪则也。至第三羯磨。说字了。即告云。已纳戒体。然後结归等(云云)。已上是一期要急之事。叙录稍繁。为显事用也。思之。


云若多人至师者。多人谓百人五十人等也。随竟记时节者。一引竟便记之。不及後安居等者。若五月十六日前。受即得。此夏十六日已後。即不得。今此不及十六日。便妄数之。以此白佛。佛言应和上等(云云)。量影者。宝云。将一尺木典文。方可一寸。来头上加一寸二分。方板子盖着。每面出一分。於日中竪之。午前影长为大。短者为小。午後反之。辨大小也。随身量影者以脚步自身影长短。辨时节也。今此方。自有十二时。子丑等。於一时中。有三分。如午时上分中分下分。若更子细。於上分中更分三。谓上时上分中分下分也。中分亦三。下分亦三也。众数多少者。坛上能秉僧。十人五人等。今时戒牒上列也。就十人中。和上是何人。二师十戒。和上十戒师。七证之类。一一记持。恐防已後问答。验於邪正。知非贼住也。四依者。律缘中。因波罗奈城。有一外道。出家受戒。受戒之後。不肯乞食。便乃休道。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後。先说四依也。四重者。律缘中。时有比丘。受戒已。僧尽後。与故二行非法诸比丘问云。汝往何处来。彼具述上事。诸比丘呵云汝出去灭去。彼云。汝何不早语我。说不得作是事。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先说四重也。余文可知。


云问至起者。镜水大德云。约通答时。有此一问。诸家记中。总不晓此。血脉元由思之。


云次至也者。如文。


云应至也者。会正可期者。玄云会真无漏圣理也。戒净有智慧等(云云)。依文说相者。依律文中说。其持破相状也。僧说二四。谓四重四依尼说二八。两四八种八敬。四喻四依。今钞存略。羯磨本中。广明也。


云次至之者。受衣盋坐具者。镜水大德云。今时在坛场上。对众受最善。不然下坛後。向屏处与受。亦得。然須得二箇大德。一人数伊言词。一人为伊对首。今时只有自己一人。为佗对首別不可也。若言教他自家言词。白错脱去。又如何。故知更求一人证处。方为如法也。又加法时。必須一一擎执。标其条堤多少。不得将五条大衣同一复子。又身上七条。須脱来手执。別覔衣着。身上替之。今时多有着在身上。窓牒词句者。实不可也。坐具亦尔。不得铺在地上。空牒名字。受法不成。又加持衣盋。須在地上。敷席胡跪。不得向床上。便成非法。律中但云。胡跪右膝着地。不见说云着床。今时多有不知教相人。床上加法等(云云)。


次明说净法。若沙弥时先说净了。今更请坛内一比丘。作施主。总将更说净。若沙弥时不说者。已犯长也。纵受大戒竟。还舍衣。但作吉忏。其身虽转。罪体不转。仍本吉忏。後更虽大僧说也。又说净时。或在场上。虽多人刻行。須逐人一一说之。有处行事。十人五人一时说者。且问伊说净。是但对首法。因何通多人。故知不达也(已上解正篇竟)。


次辨法附。云次授六念者。分三。初来意。次释名。三会违前後。初来意者。依戒行护。此六常須。防罪既多。制令繫念。如或有阙。罪累冥招。不別立篇。附於受後也。次释名者。相说云。谓於六法繫心不忘。称为六念。念体无六。随境有殊。於六生念。故云六念。注文者。显当部虽有。文非巧胜。故引祇文也。三和会者。外人难曰。前标篇首下注文乃云。舍戒六念法。今此释文之时。先明六念。後说舍戒。何以前後有违。答诸释不同。一宛陵云。前来篇首下注文。为云简滥故。若云六念舍戒。时人谓六念便堪舍戒。其体是一。所以云舍戒六念。今依位次。故先六念。二依玄记云。标题下注文。盖是制不作家。属对上标。受戒名下。注舍戒之法。取受舍相对也。释中先六念者。据行护次第。才受後。便須六念。三依法宝解。受舍二处。互为先後者。表舍戒通始终。初受竟。忽有缘便开舍。故依注文。初若无缘未舍。终於一生厌时方舍。若论六念。初受竟。即須持不可阙共。故在初列。今详三解。第二名为正也。


次释六念。便分六段(云云)。


云第一念知日月者。然此一念有其总別。若总作者。如正月小。即云此月小。今朝白月一日等。若大亦云此月大。但随十二月中大小以判。不向黑白中分也。今钞中。且论別作。如文自辨。次明防罪者。此念防三罪。不作吉。二俗问不知吉。三不知布萨远近吉。玄记云。六念若总不作。通得一吉。随作不了。却有多罪。今难云。若然随一一念中。皆有不作吉。如何会通。那无理颇极也。次消文者。大德云。弟子字。着与不着总得。若论一二六五六等字。必須着之。此纲骨也。若不标一二等字。决定作法不成。知之云应至此者。应言今朝白月。至十五日者。大德云。据律中。先是黑月後是白月。盖释家不解回文。今钞白月在先。黑月向後。方为顺也。此且和会律抄先後之意也。如今若作念。但云一念。但今朝白月一日即得。文中应言二字。至十五日等语。但是出法。不要牒之。不在疑虑(上是正说)。淮南云。今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乃至白月十四日。亦須一一牒云。至十五日。第十五日即言今朝白月。正是布萨日也。法宝云。祇中有乃至之词。钞除乃字。单云至十五日。出法如此。何得依文。即知今日布萨。何要更云是布萨耶。无理也。嘉典云。今白月一日。去说戒。有十四日。总須一一牒向下日数。比为知布萨远近。若不牒下余日。即违律文。大德破云。既牒一日了。即知余有十四日。何更牒之古谬行持。斯之是也。以纯大。不云大小者。谓释上来。但云今朝白月一日。不云白月大等数。白月数十五日。纯大无小可对。是故不分也。黑月有大小故两分者。谓一月若有三十日。後黑月即大。若月小尽。黑月但有十四日。即小。故两句分之。今朝黑月大者。据月有三十日也。一日至十五日者。一日举初日也。至十五日者。出法也。宝云。据祇文。有乃至字。钞除乃字。但云至十五日。作念之时。但云一日二日十四日。不用更着至十五日之言也。搜玄亦云。钞越却中间。故云至十五日。非谓举一日了。更牒十五日。或云今黑月小者。据月小尽说也。一日者。亦举初日也。至十四日。亦是出法。理合应二日三日等。钞越中间。故云至也。故祗律云。乃至十五日。出家法式者。谓一月中两度说戒。故須委知黑白大小。是出家法式也。


云若据律中至法者。准律说戒法中。诸长者。问比丘言。今日是何日。比丘不知。俗人讥言。日月尚不能知。有何圣法。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当作数法。数如法如日等。後时长者。又问黑白月。比丘不知。佛言。听作三十数法。十五属黑。十五属白等。云准至元者。玄云。谓决上道俗二父。若对俗。即云正月日某日。若对道。即云黑月小某日。即是通知。今若作念。应云正月小黑月十日晨朝。即道俗通知。为允当也。更有非解不说。


云二念至有三者。初明防罪者。此防三罪。一不作吉。二背前向後提。三背後向前吉。次释钞。於中有三者。於第二念中。自有三种。一约全不受请人。二约受请人无请处。三约受请人。有请处生念。如下文。一一自释。


初云若至食者。此谓全不受请人。三句。我自食己食者。此据一生已来。长自作食。虽从施主。乞得谷米。才受讫。便是自己之物。並不受施主食。及僧食等。我僧食常食者。谓此一生来。长飡常住之食。不受外请及乞食等。又此食須约时长。不论冬夏开堂。方可得名僧常。若暂时月十日等。並不在此例也。我常乞食者。谓此约一生已来。不受外请。亦不食僧常食。及僧已等食。不论寒暑。长自乞食。方得名为常乞食。若暂时持鉢。即不在此例也(已上三类人作念恒定)云若至处者。此约受请有请处作念三句也。我自食无请处者。谓今无请。院中自食。即依此作也。我食僧食无请处。谓今无请。堂头暂有斋设。即云僧食。若长开堂。便同僧常食也。故知。僧食与僧常食各別。不得雷同。我今乞食无请处者。谓今无请。但暂持盋。即云乞食也(略消钞文竟)。外人难曰。且如今朝无人唤召。本意乞食。或自己食等。晨朝作念已定。至日中时。或有施主来请命。若不受他请。又是背请。若受彼命。朝来又云乞食等。未审此念如何会通。答一说云。但不要去。即得此念成就。若去不成。今难不去。既是受请人。有请不去。便成背请。云何不去。二说云。去即不妨。但改第二念即得。余五不用改也。今难云。六念境虽有六。所被各殊。然体同一法。必改第二法不成也。往往有人。如是见解(知之)。第三解云。一时总更作过。不犯重秉非也。此释无理。更甚於前。今依处禀云。但将有请不背。通贯下句。如云我今自食己食。有请不背。或云我今乞食。有请不背等。谓背请一法。唯局施主七众之人。若僧食己食乞食。本来无背。不背之理。如今朝无请处。即云己食乞食等。未违钞文。若至斋时有人命。命但去即是。谓我今朝。已言有请不背了。作念又成。兼免改第二念。如下戒牒中。自有一戒。云背请戒。此是明文。不同诸家纭纭乱解。思之。云若有请有背者。自去即不背。不去即是背。云今有念自去者。谓自起彼也。云若背者。有缘开直背。无缘开舍背。云谓至请。者有二意。初明缘。二今有下作法。谓上迦提等缘。是开背也。


云若至之者。对人舍也。大德云。此但语他处所。不要胡跪对首也。


云若至开之者。心念舍也。有五种。並依十诵律也。然其心念遥舍。与前比丘。前人虽则不知。我且免有背後之吉也。又古人作此第二念时。三说为设自行故。今不同之也。余不及一一细述(云云)。


云第三至之者。此念防四罪。一不作吉。二盗夷。三不满五兰。四坐不次吉(玄记但防二不作及盗重)。夏臈者。双牒。今但牒夏亦得。臈者接也。尔雅云。新旧相接。古今相承。解云。谓如国家岁末。放百官游猎。以为一岁之终。天地太子平。五糓丰熟。取岁终之月。以为臈月。猎禽兽祭七庙。此食名为猎食。以此义故。谓诸比丘。一夏有功。五利赏劳。取七月十五日。以为夏臈。义同之也。更有非解不录。一尺木影等者。且约西天说也。此方自分十二时。即远分如常说(云云)。


云第四至净者。此念防七罪。一不作吉。二犯长提。三减量吉。四长盋提。五盋不具吉。六有衣不持吉。七衣不具吉(古记但三。一不作吉。二不说净提。三衣盋不具吉。云云)。三衣盋坐者。法宝云。三衣与盋尽皆具足。故云三衣盋具。若缺即随有无言之等(云云)。所言川着座主云。具字属於坐具也。既同是制。岂有衣盋即受持。坐具不要持耶。大德云。此解亦自是一途。不可抑夺也。长衣已说净。可依此文。或从前不说。或後时有犯者。忏罪等作念。又如何。答但据实而言。长衣已犯长。後若忏了即得。仍旧有解。云但云未说净。或云不说净者。非也。若云未说。为待何时。若云不说。教文制命净说施。何得不说。並无理也。注文可知(云云)。


云五至中者。此防六罪。一不作吉。二无缘別众提。三违屏谏提。四违僧谏残。五有缘不白入吉。六破僧兰(玄记但防五罪见有缘不白入)。同別者。依众是同。不依众是別。余文可解也。


云六至之者。此防三罪。一不作吉。二无病违众吉。三容犯兰(玄记。但结二罪。一不作。二防提舍尼也)。无病依众行道。据康徤时作念。有病等者。约病时作念。即言。我今有病。不得依众。钞中出法两向而言。不得一时双牒。知之。已上六念结犯。依法宝。总有二十六罪。十六吉。不提。二兰。一残。一日夷提舍尼也。玄结数准前可知。外难云。如朝未忘作六念之法。至晚方忆。为更诵。必为不用作。嘉典云。須臾更作六念。但改第二云。我已食僧食。或云已食。一切临时。大德云。若故意朝来不作。即己结犯了。或是迷心。圣开无过。何須更作。准斯道理。上解者非。


云僧至之者。恐心退者。玄云。恐退归俗。宽引令进也。


八事随身者。善见中。有白衣来诣佛。求出家。如来出黄金色手。似梵音咽。善来比丘。於我法中。可修梵行。令尽若厚。佛语未竟。便成比丘。三衣盋串。着左肩。斧子八事。皆备足也。余文可知(云云)。


云二舍戒者。分三。先来意。次释名。後略以义引料简。初中既受法在己。理宜专护。但恐久参事慢。带戒起非。反入法中。便成障道。是以大圣曲顺和物情。使来往无愆。得阶圣位。改次辨也。二释名者。以口宣情。弃其所受。名为舍戒。安门料简。令依戒疏。四门分之。一派约诸教。舍数不同。二舍戒渐顿。三舍善已来。四具缘成舍。初门依有宗。四舍者。颂曰。舍別脱调伏。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断善根。夜昼一由故舍者。即作法舍也。如下辨。具五缘等(云云)。二命终舍戒。依命根众同分故。所依舍时。能依戒失。三二形生者。谓此报形。具於男女二根。戒法不依彼也。初带受犹不得。况乎受後形差。若变为黄门不失。若初受时不计。受後变者。过相轻微。故不失也。若变作畜生者。古云失戒举例。如父变为畜煞不成逆。一念中阴便受畜身。同於死法。今云。无一念中阴者。若言同於死法。須有残蕴。今但变浮根。四尘以其趣劣。无犯戒义。但不现行。如转根义。故戒不失。四断善根舍者。具九品圆满。邪见具舍。九品善根。若断一至八。或失不失。若不治得戒。善根即不失。五夜昼舍者。唯局八戒也。善生中。得恶戒时。舍法蜜部中。正法灭时。舍经部宗犯重舍(已上第一门竟)。第二渐顿者。作法通顿渐。余三皆顿舍。三舍善已未者。戒疏。问云为舍已生。随行因之善。为舍本愿无作之体。答已生为因。不可言舍。得圣无漏。方颀善习。今所舍者。唯是寺体。凡一切法。皆有三种。一法前得。亦名牛王引前得。二法俱得。亦名如影随形得。三法後得。亦名犊子随母得。今別脱戒。但有法俱法後二得。今舍法後得。令不相续故。四具缘成舍者。由具五缘。一是大比丘。二所对境是人。不简道俗。三有心。谓忻厌舍。决定久思住。自性欢喜寂静等心。四心境相当。五一说成。词句如下说(云云)。多论问曰。受舍相对。理宜相准。何得受三舍一耶。答相违对故受。如入海采宝。亦似登山多缘多力。舍如失财。亦如高坠下。故唯一说。今於诸舍中。善生经得恶戒时舍。入作法摄。法蜜部说。正法灭时。虽无羯磨等法。已得不失故。经量部说。犯重舍者。有部云犯二。如负财。持为一。犯为二。如一人身中。欠他物名负财。自有钱名富儿。今亦如是。破四重名犯。望下未犯。由名持戒。若於所犯。发露悔除。名具尸罗。不名犯戒。如还债了。唯号富儿。如犯僧残。亦是犯戒。何不失耶。量云。四重是有法。自许犯时。定不舍戒故宗(诸记中不着自许二字。即立义不成)。因云。上三篇俱名戒。同喻如僧残(云云)。经部云。佛言犯重者。非释子。破苾蒭体。害沙门性。破坏坠落。立他胜(子字)名。故知舍戒。有部云。经中佛言非苾蒭等者。谓非胜义。经部引律说四种苾蒭。一名相苾蒭(十三难人)。二自称苾蒭(犯四重人)。三乞求苾蒭(似乞求自活)。四破惑苾蒭(圣人)。既云犯重戒者。非苾蒭。但是自称。故知舍戒。有部引涅槃经。为证不舍。如世尊言。纯陀当知。沙门有四。更无第五。言四者。一圣道沙门(佛及独觉)。二示道沙门(舍利弗是说法道也)。三命道沙门(阿难是。谓以戒定慧为命)。四污道沙门(即摩诃罗老比丘喜盗人物也)。既犯重但名污道。仍号沙门。故知有戒。经部云。此言凶教徵诘。大师谓。佛说了义教。汝以异义。强生分別故。又与多烦恼者。作破戒因缘。谓有犯重者。闻汝说不失戒。便广作诸恶故。有部师云。我今徵诘汝。汝是大师耶。汝说犯重舍戒。是汝与多烦恼者。为犯戒因缘。谓有犯重者。闻汝说失戒。乃雷同。更作恶故。经部云。汝闻佛说四喻断头等(云云)。有部云。此四喻正是不舍义也。如断头时。树心不断故(云云)。经部云。汝岂不闻。佛说犯重人。喻如被烧材。涸池败种等。正理师云。此亦不舍义也。既云被烧材。犹有木之形段在。涸池败种。亦復如是(云云)。俱舍论主意。明经部许。犯重舍戒。何以得知。故论颂曰。若如是等人。犹有苾蒭性。应自归敬礼。如是类苾蒭。今四分律。分通大乘。凡明一事。总顺经部。此舍戒义。却依有宗。与我四分相应。故戒文云。如前後犯亦尔。既许重犯。明知戒在。若无受体。据何结犯(已上四段总是义门释简竟)。


云四至法者。唯律第一不净行戒中。云何舍戒。若比丘不乐修梵行。欲得还家。厌比丘法。常坏慙愧。贪乐在家优婆塞法。或念沙弥法。或乐外道法。或乐外道弟子法等。便作是言。舍佛法僧和上闍梨。舍诸梵行。舍戒律。舍学事。乃至以上诸语。了了分明。是名舍戒云十至具者。此十律及伽论中。但许尼舍戒。不许更得受。彼论云。若舍戒後。转根为男子。得重受也(云云)。


云问至也者。问意云。大僧许重出。所以即开舍。尼既无重出。何故用解舍答中。二众双申。僧开舍戒者。具二义故。建立佛法义强故开。尼但有初一义。不具第二。来去无鄣义也。来去者。今开舍戒。不犯重。是去时无鄣。後时更欲出家。不成边罪之难。是来时无鄣也。尼有一义。令在俗无过。故开舍戒。若不舍者。身虽是俗。戒体是尼。随所作时。不免犯戒。又招讥过。今开舍戒。与俗女不別。所造无愆。不生讥责等(云云)。注文准义者。谓准不犯重义。还如法清净女人。理合得受。佛已有制。不许重来。今者体既清净。心乐佛法。合与十戒六法。调身口意。依此修行。上未违圣教。此是今师义准也。上来多义不同。总是明舍戒竟。前来二。初六念。二舍戒。二文总故。法附文竟。前来二。初正篇。二法附。二文总是释第八篇已竟。

   

○第九师资篇


大分二(初牒名第二释)。云师至九者。初来意者。创入胜位。未晓规猷。持犯二途。讵闲去取。若不假彼师训。受坠罪何。前所未论。故次辨也。释名者。玄云。如理教授称师。禀训奉行曰资。故老子云。善人是不善人师。不善是善人之资。善者。解也。法宝又解云。师者父也。资者子也。准下云。弟子者和上如父。和上者。弟子如子等(云云)。法食相济。曰相摄也。篇第九如常(云云)。


次依篇释。先明总意中。云佛法至矣者。增益者。谓教诫故。不坏五分法身。相瞻持故。不损道器故。是增益义也。广大者。谓我如来出世。居然一身。善来先度陈如等。一千三百四十一人。三语次度一百一十罗汉。上法度一千一百一十。乃至羯磨至今不可称筭。故云广大也。寔由等者。牒属於人。羯磨疏云。师有摄护之勤。资有奉遵之志。故相摄。互相敦遇者。敦重也。遇谓对遇。若师资各以敦重之心。互相对遇。自然增益也。情若不厚。则法训不深。谘导不勤。则善法无立也。财法两济者。以财资身。以法资神。资身则报形得存。资神则法身成立。日积等者。犹学日积故业深。业深故行久。久行故德。因斯皆赖蒙财法两济故也。


云比至平者。比近也。玄妙也。教诠也。谓此玄妙。能诠能文。少人习学故曰陵迟。者即徐徐不进之貌也。慧风掩扇者。慧能觉照。拔剑如风。故律云。定以动之。慧以拔之。乃喻於风。今既慧观不行。岂非掩扇。俗怀等者。侮轻也。染俗情怀。轻师慢教。既不依学。随缘坏行。却成道流之中。出其非违之法。故云道出非法。並由等者。师无卛诱之心者。尔雅云法也。谓师无法诱接资神也(玄记云率〔須〕者非也)。资阙等者。弟子既无法可依。故阙奉行之意。或可师虽说法。彼闻而不行。即阙遵承之旨也。二彼相舍者。友硎云。中人之情。卛之则清昇。任之则鄙恡师说既舍矣。如上任之。是故妄情流至鄙恶之境也。欲令等者。谓欲使光於无漏之道。如何可得也。乎者语助之词也。


云故至灭者。准律初缘中。不许饮水洗足。且須依止。以新受戒人。触事不解。喻若倒悬。拯者接也。悬垂也。如人倒垂。命即非久。故須接之。在急授以安危之方。授与也。玄云。新受戒人。不知教相。动便成犯。比若临危。今此篇中。广明师训之教。即是授与安危方也。或有解云。二持之行为安。二犯之愆曰危。今授与二持两犯方法轨则故也。幸敬行之等者。劝学流通意也。幸诸崇重敬奉此法遵行。便得佛法增益。是不威之相也。


云就至受者。二师摄受者。和上依止闍梨。摄受弟子之法也。


云初至法者。如文。


云问至和上者。谓问师等三名。各有何义。此中便含弟子问也。答中此无正翻者。和上闍梨总是西天梵语。此土本无其人。俱约事义以译。善见等者。准论第一云。瞿陀沙弥。为阿育王说法。闻法欢喜。遂供养八分食。沙弥言善哉。回与我师。王问。谁是汝师耶。答无罪见罪呵责。是名师。王言。更与八分。沙弥言善哉。当与我阿闍梨。王问。汝阿闍梨是谁。答云。於善法中。教授令知故。是我闍梨。王言。更与八分。沙弥言。回与我比丘僧。王问。比丘是谁。答除戒师闍梨外。依止得具成。是比丘僧。王闻倍增欢喜。所言无罪见罪者。玄云。无罪亦知。有罪师能见。见即呵责也。淮南云。谓弟子身上。实有罪。但为心麤不见。谓言无罪。其师能向无罪身上。见其有罪。故云见罪也。此解不正。阿闍梨亦讹略也。具足梵音。阿闍梨耶。唐言教授也。论者。见论第七云。和上外国语。传者。释法显传也。二文相假。故今明之。四分等者。弟子呵责和上文云。我犯罪。和上亦不知。我不犯。和上亦不知等。与上论传。不知与知虽殊。有罪无罪相似。故亦同也。明了等者。羯磨疏云。真谛所译明了论疏。即优波陀呵稍近。梵音犹乖。声论人未委。问本音邬波駄耶。钞前疏後。相显自明。方土音异者。羯磨疏云。自真番译。多杂番胡。之传天语。不得声实。故又讹僻。云和上相传等者。是云律师解也。羯磨疏云。力生正行。得其远意。失其近语。近语依前也。杂含等者。一切外道。皆唤师为和上。不唯佛法。此因便说也。


云弟至子者。羯磨疏云。弟子受学义相似也。故从此方之言。


云次至大者。次总相摄者。标也。尸迦罗越者。人名也。六方礼者。东西南北上下作礼也。亦云六向礼。准彼经云。佛在耆闍堀山。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早起洗浴着衣。东向礼四拜。南西北上下亦尔。佛入城乞食。避见问曰。何故六向礼。彼答云。父在时教我。不知本意。父今已亡。不敢违之。佛言。父教汝六方拜者。不以事拜也。又迦罗越云。愿佛为解。佛告云。东方拜者。即是父母。若人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是人即名供养东方。父母还以五事报之。一者志心爱重。二者终不欺诳。三者舍财与之。四者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事。南方礼者。即弟子事师。当有五事。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今钞中引者是也。西方礼者。妇为夫有五事。夫为妇亦有五事。北方礼者。为其朋友亲属。亦有五事。下方礼者。为奴婢仆使。亦有五事。上方礼者。为沙门道人。亦有五事。具如经文。不繁广列。尔时长者受教已。作礼而去。钞文但引南方师资之法。余略不引。余文可解(云云)。


云二至行者。二明依止法者。依谓依凭。止谓止住。依凭往彼明德人边。训成法器。故云依止。镜水大德云。此中依止。谓依坛头和上边止住。有人见钞文有依止字。便妄解云。是依止闍梨。此全未达文意也。若依止後科自明。故下文云。大门第二。二师摄受。至彼方说。依止闍梨。兼分讫和上。故知此门。正约和上。分通闍梨也。思之。先明应(去声)法者。谓应依止法也。二明正明行(去声)。谓正明七般共行。三般別行等(云云)。


云初至住者。得不依止八人者。此八不用依和上边止住无罪。皆为有缘等故。一乐静者。律云时有新受戒人。乐静比丘。当須依止。便观看房舍。见阿兰若有窟。彼作是念。我若不为依止。当得此处住。比丘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後听新受戒乐静比丘。須依止者。听余处依止。即日得往还。若不得听。无依止而住。二守护住处者。律云。以依止故住处坏。因开护住处故。新戒比丘。听无依止。三有病者。律云。时有新戒比丘。当須依止不得住。即日舍住处去。病增剧。以此白佛。佛言。听病比丘无依止。四看病者。是瞻病人也。为依止故。舍病者去。佛言听瞻病者无依止。五六二种。五种已上德成者。智无胜己。听无依止。玄云。前四但有上缘。听无依止。不论夏臈。七饥俭者。十律云。佛在舍卫国。尔时饥饿乏食。有一比丘。未满五夏。制須依止。亲里四五日住已。辞別欲去。亲里问言。何以故云。答言。我須依止故去。亲里言。大德。今饥饿死。何用依止。以此白佛。佛言若饥饑时。当於此日日。见和上处听住。乃至五日。又不得者。听布萨时应来。若不得者。乃至二由旬半。又不得者。至自恣时。应来应来见和上。玄云。既听离和上。二由旬半处安居。夏竟应来。明知夏一之中无依止也。八行道等者。五分云。诸比丘得称意行道得道果处。求依止。诸比丘便失道果。白佛。佛言。若是如上处。无人与作依止者。听於彼众中上座等。心生依止。敬如师而住也。


云二須依止十种者。标也。


云四至夏者。决意出界者。作不还意。更不拟来也。更別依人舍畜众者。玄云。无问僧尼。夫欲度沙弥。授人天戒时。要須从僧乞畜。众僧应量。宜堪者。与白二法开畜。今此和上。先得法已。今舍不更畜众。自乐坐禅。弟子即須依止別人也。缘请他方者。约弟子有缘。須往別方。离此和上也。不乐住处者。谓弟子不乐住此和上目下。更欲寻师。胜和上者。已上两缘。似有相滥。细而详之。即无滥也。缘离他方。即约和上。如法弟子。自缘不合。得在和上处住。下句云更求胜缘。即据和上不如法与说也。未满五夏者。可解也。


云八至止者。此约行教明之者。玄云。若但约教。五夏方离。此言尽形。即约自行之教以说也。约自行德兼备。直至五分法身成立等。余文如钞(云云)。


云前至广说者。行德兼备者。行谓始终方便。德据终成满足。要須双备。方离依止也。外难曰。前七何故不约。但论五夏使失。後三因。何不论五夏。要德成行备。方离依止。可引钞答云。然五夏失者。约律文教相一期之言。据其後三。约自行成立而说。若论自行。五分法身圆满。方得离他也。更通大乘涅槃等经。佛亦有师。所谓法也。是故如来。常恭敬法。故成论云。佛初成道。遍观一切无胜己者。即作念言。我所得法。因此成佛。当还依法。尔时诸佛。皆以法为师。五分法身者。防恶曰戒。静虑曰定。观照曰慧。累尽惑去曰解脱。了了识知名解脱知见。如是讲说者。应合云。五夏依十夏。乃至四果向人。依第四果等(云云)。


云二明至法者。共行者。有七种法。师徒共行。故云共行也。別行者。即後三唯局弟子行。故云別行也。


云初中七法者。标七种共法也。


云一至辨者。第一段中。玄云。含终二顺於僧也。初令僧不作。二设作弟子。令僧不作非法。作令和上不违逆。於僧求除罪也。弟子既尔。和上为弟子亦然。下六皆相望说也。知之。第二段中。字等取本日治也。第三段中。师病。弟子躬自为之。弟子病。师当自作亦尔。第四段中。不乐住处者。宝云。谓和上不欲在此伽蓝。拟往別界去。弟子須移等(云云)。第五段中。和上於持犯因果等。犹预不决。弟子依法律为割决疑怀。令其通达等(云云)。第六段中。和上恶见生者。谓说欲不障道也。弟子云。世尊无数方便。说犯是障道等。名为善见。第七段中。文含三意。初标。以二事将护。次释法护。次衣食护。以法护资神。衣食资身也。玄云。准律若比丘具足。持波罗提木叉。成就威仪。畏慎轻戒。兼重若金刚。名增戒学。若比丘能离诸恶。乃至得入第四禅。名增心学。若比丘能如实知苦集灭道四圣谛境。名增慧学等。


云此至同者。结也。不但四分一部。十祇等律亦然。故云同也。云僧至人者。出界一宿还者。谓明相出界。一宿即失。下二法回来得。別请人。为作依止也。醍醐者。师能与弟子善说法。除於三毒。是取上殊胜。喻若醍醐。谓乳中出酪。酪中出生苏。酥中出醍醐。醍醐最上胜也。今除三毒。得成圣果。亦復如然。余广如後者。如下辞谢法中说也。余如文。


云二至种者。牒标也。


云一白事离过者。此有二。一约教。二据行教。谓才白师时。便是离过。若不白违教得吉。二行者。如不白故不知教。相违行犯罪。白则师为准教。云同量。即成离过也。


云律云至得罪者。八事者。三单三双二合成也。同伴者。准律受法中云。弟子远行。和上当问。汝身何事外行。同伴是谁。诣何处去等。三种交络是非作句者。三中取一好为头。且初三句。一同伴如。去处营事非。二去处如。营事同伴非。三营事如。同伴去处非。次二好为头三句。一同伴去处如。营事非。二去处营事如。同伴非。三营事同伴如。去处非(已上是三双也)。次一句一合非。同伴去处营事三俱非也。次第八一句一合如。同伴去处营事俱如法也。上八句中。唯取第八句。三种总如法。便听去也。宝云。同伴如者。持戒识知布萨会坐等是也。去处者。诣彼住处。彼有佛法明师等是。营事者。听习行道。学佛法等是。多此成三非。例之可解也。五分。欲行白师令知者。玄云。知道有疑恐怖。听去犯吉。不听强去得轻师提。余同五分者。谓十律中。除礼佛法僧外。更有请白。同五分也。有人科。破钞文句。知之。非时白中亦尔者。此谓辞师行作白。若非时白和上。入聚落亦尔。当量行伴等者。所以須好伴者。有切磋之益也。律缘中。因难陀弟子。与跋难陀为伴。比丘嫌责。难陀云。何弟子随此痴人。不知说戒布萨羯磨等。知布萨者。则念对治罪也。知羯磨者。则从僧乞灭。会坐者。月六斋日。谓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於是无病比丘。应和合一处说法。是名会坐法也。明相出结罪者。此据失依止也。若不应吉。当时即结。不待明相。若细一条缘作。字作林云。女珍反索也。切韵云。单绳曰细也。此举微小之事。况於大段之事。故須白也。得罪不应吉也。云有至师者。剃髮师等者。谓有比丘来与剃髮。理合白师。师暂不在。当白余人。免有不白之罪。师若归时。即具述前事(云云)。余事准此者。且举剃髮为出法方轨。已外一一事缘。准此为例也。大施者。布施也。若有余者。除三衣之外曰余。即是说净长衣也。通白作染衣事者。律文若欲染衣时应白。若浣若缝煑染时。一一須白。若不能者。但云我欲作染衣事。一白通了。即烧火求薪等。皆属染衣事。玄说。对此出白词句。应合掌曲躬云。大德忆念。我某甲从今清界。至明清界。所作一切如法事。白尊知。准此是通白也。不得去师七尺者。恐中间问事。不闻声。以太远故制七尺。不可更遇。俗礼亦云。弟子随师。前视不过七尺。旁视不过五尺。蹋影表敬。准见论。近和上須避六遇。一太近蹋师影。二大远语不闻。三不得上风。臰气熏人。四不在高处。憍慢不除。五不当前碍瞻望。六不在後回颜难。应当侍立在左右也。离是白知曰。约离七尺須白也。四分等並是須白之事。可解(云云)。


云二至中者。指第五。二师摄受中。引僧祇。日別三时教诫等文也。


云三至歎者。白时到者。大小食时到。布萨等执作二事者。手执而作。一则修治补舍。二补浣衣服。不得辞其劳苦也。余如文。


云杂至故者。质直谓之不谄。永离虗假。谓之不幻。真正谓之不伪。性绝陵夷。谓之不欺。实语於他。谓之不诳。於法不疑。谓之信心。改恶从善。谓之惭愧。求法不懈。谓之精勤。如理思惟。谓之正念。断烦恼所知二障。谓之心存远离。宁死不犯。谓之深敬戒律。观四谛等而进修。谓之[(厂@((既-旡)-日+口))*页]沙门行。直趣寂灭。故云志崇涅槃。但求上道。名为法出家。和上应当敬爱此人。授与经法。义理可以故。谓上弟子。能修清净梵行。能建立佛法故。


云大门第二二师摄受者。大门谓简前诸小科。二师即和上闍梨也。摄受即摄化领受也。法谓法则。云其和上至门者。镜水大德云。玄记及後来诸家。並不晓此文意。多是妄解。今法宝科。此一段呼为离合总标。方契得深理。谓前来诸多钞文。皆正据坛头和上以说。不妨分通闍梨。今此一段。正约依止闍梨以论。旁说着和上摄受之法。若不如此科出。即須於和上七种共行。三种別行後。更明和上摄受之法。至依文势影略。二处互明。文又不繁。事亦周备。此是鈎璅之处。人难得知。若此达之。斯为洞晓(上略述大意也)。次销文者。其和上摄行。与依止大同者。谓摄受之行。与依止师既同。不更別说。合而明之者。与依止师合处而明。据理須別是离。今为同故共明名合。就依止法七门者。总标举也。如下一一自述。


云一依至益者。如文。


云二至依止者。准律缘中。不得洗足饮水。先須依止。後因迷闷倒地得病。故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洗足饮水了。请依止。此律亦尔者。律云。佛令选择取依止。选择之语是同。故云亦尔。日日犯盗者。如依止。则白事离过。今不依人。常自擅用事。过分非法。损坏僧物。故犯盗也。十夏不诵戒等者。玄云。谓同前日盗重。谓不依教相。非法损坏故。


云三至同者。简师德者。约依止师也。因明诸师不同者。因便相从。明多种闍梨。皆是师位。


云四分至和上法中者。五种者。一是出家。二是教授。三是受戒。四是受经。五是依止。大德云。此中合有剃髮闍梨。即摄在出家闍梨内也。若依玄记出家。出家非剃头髮。此二各別。故羯磨疏中。辨其六种。即有剃髮闍梨也(各有其理)。乃至依止住一宿者。举少况多也。大德云。今时多有。云五县七县依止者。盖未达教也。夫依止者。必具三法。一是请法。二是教授法。三是相依住法。岂有他州外县。各住有相依。及教授义耶。復有硕德。受尼依止。三百二百尼人。一时长跪。而令一人。陈词请法等。此法等。亦此乖律法也。夫依止者。元是对是逐人而作。岂得多人一时。况尼通依僧。亦不局一比丘。何得说依止偈。无理甚也。除依止者。依止本位替和上。要具十夏。故須除之。未沾胜名者。若据律云。未满五夏。虽徒彼习诵。未得沾於闍梨殊胜之名也。得名何损者。今师准九夏和上。亦夏未满。受戒得戒。呼为和上。今此虽未满五夏。既依他诵习。得名闍梨。復何妨损。非通始终者。和上是得戒根本。从初为始。终至四舍余则不尔。唯始不通於终。若作师更请佛者。且如本是我羯磨师。教授师。今欲作依止。更須说偈请之。不得不请。如和上法中者。七种三种共別之行。不唯和上独有。依止师既替和上。其三七之行亦同。据理。此更合明。但为前来说了。令指同也。


云摩至仪者。眷属者。谓徒弟之类也。都无者。谓总无恶处也。僧祇五等者。总属和上。怜愍於下名为爱念。重於有德名恭敬。见恶能耻曰惭。见善能修曰愧。常欲止於一处。不频移改。名乐住。具此五者。方堪依也。二岁比丘一岁弟子者。准律婆先比丘。二夏。时一夏弟子往佛处。知而故问。此是何等比丘。答云。我弟子。佛问汝几夏。答二夏。世尊呵责云。汝身由未断乳。应受人教。何得教人。便制满十夏等(云云)。诱弟子去犯重者。五百问云。昔有一老比丘。唯有一沙弥。被人诱去。无人看视。不久命终。据此犯煞重也。僧祇四法者。戒疏云。若解此四。通决无疑。是名上品持律。何名有罪。心境相当也。何名无罪。起对治也。何名轻。因果微也。何名重。因果麤也。三千威仪等者。今师指彼多有情二师。及二师摄受之法。广又如彼。即显此钞。由存稍略。


云四至不成者。律中和上命终者。律云。有新受戒比丘。和上命终。无人教授。不案威仪。着衣不齐。乞食不如法。食上閙语。如婆罗门聚会。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有阿闍梨。闍梨者。弟予如儿想。弟子者闍梨如父母想等。僧祇名(去呼)师为尊。有人作平声呼。天有钞中作召字者並错也。


云五至法者。大同前法者。指前师弟名相中。第二总相摄门。引六方礼经。及四分等。二五两四师弟相摄也。


云僧祇至辨者。日別三时教三藏教法者。玄云。请教诫之仪应也。十人二十人。同时礼师已互跪。一人说词云。尊忆念。弟子某甲等。朝请尊教诫。愿尊指授。慈慜故。一说。师即广示教相。修多罗毗奈耶阿毗达磨。然後语云莫放逸。弟子云顶载持等(云云)。戒经轻重者。五篇昇降。前重後轻也。阴界入义等。三科法也。阴是五阴。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入(上且略明)。次广释者。俱舍颂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谓五蕴是积聚义。十二入是生门义。十八界是族义。初云五蕴者。五者举数也。旧梵云盋罗婆陀。翻为荫。荫是覆荫。又解荫者阴也。即阴阳之阴。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冬是万物积聚时也。此约义说身。或梵云塞徤那。罗什法师翻为众。众者多也。故经云。五众之生灭。唐新翻为蕴。蕴是积聚义。谓色受想行识是积聚也。今钞云。阴者犹存旧语也。所言色蕴者。论云。可变坏故。名为色蕴变者。显刹那。无常坏者。显众同分无常。又此变坏即恼坏义也(云云)。二受蕴。谓受能领纳。随顺触因故云受。此随触之言。为显因义因。即是触能生受故。触顺於受故。名为随受。能领纳随顺触因。名领纳随触也。三想蕴。取像为体。能执取苦乐。恶亲男女等像故。四行蕴者。论云。四余名行蕴。谓色受想识外。诸心所法。总名行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並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彰行合也。五识蕴。论云。识谓各了別。谓有六种了別。故云各也。即服了別色。乃至意了別法等(云云)。小乘七十五法。此五蕴摄。得七十二法。色蕴摄十一。五根五境及无表。二识蕴摄意识。心王一法。想蕴摄心所中想一法。受蕴摄心所中受一法。行蕴摄四十四心所。十四不相应。共五十八法。唯不摄三无为。义不相应故。谓三无为。既非积聚。不可別立为蕴(上略释齐并摄法〔云〕名也)。次解十二入。是生门义。十二者举数也。旧梵云阿野但那。此云入。入是灭义。新云盋罗吠奢。此云处。即内六根。外六境。是识所生处。即六根能引六识。令生根种。若外六境为缘。牵生六识。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即根境是识生长处。若约色心分別。内五根外五虗。此十是色。意根处是心法。处通心所。此十二入。通摄七十五法。五根处摄五根色。五境处摄五境色。意根处摄意识。心王法境处。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三无为。一无表。共六十四法(云云)。後解十八界。十八者举数也。梵云駄都。此云界。即六根界。六识界。六境界。六识依六根聚六境故。界者因义。持义。种族义。因义如別持。谓任持六根。任持六识六境。亦解任持六识。谓所依时。有能任持也。种族者。谓根境识。同是根等流类。相似例解。此摄七十五法。皆尽五根界。摄位中五根色。五境界摄五境色。六识及意界。共摄意识心王一法。法境界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三无为。一无表。共六十四法。问前五蕴不摄无为。界处何故摄无为。答蕴是积聚故。不摄。界处是生长义。无为是心所缘。生长处故。是以摄也。就六境界中。一色境界显色有十二。青黄赤白烟云尘雾光影明暗。唯无记性。二形色有八。长短高下方圆正不正。通三性。二声境界。声有八种。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何意声。谓所发音声。令人爱乐。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谓所发音声。令人不悦。虽是时中。以不乐故。或可非时发声等。此二是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就中语业得有情。若能诠表故。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谓笑中拍手等。是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谓嗔时。行棒杖等声。是此之二种。是有情身中所发。名有执受。不能诠表故。彰非有情名也。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谓化人语言说法等。六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谓化人骂人恶言说是。此二是化人。故名无执受。虽无执受且能诠表。好恶言义故。彰有情名也。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谓钟铃等。八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风激树林江潮等。所发音声。名无执受。不能诠表。名非有情(云云)。香境界者。有四。一好香沈檀等。二恶香葱[这-言+菲]等。好恶香中资益身者。名等香(三也)於身损减者。名不等香(四也)。味境界者。有六。苦酢醎辛甘淡。触境界十一。地水火风(此四能远)。轻重滑澁饥渴冷(此七所迷)。坚名地。湿名水。煗名火。动名风。可称名重。番此为轻。柔耎名滑。麤穬名澁。食欲名饥。[火*莫]欲名冷。饮欲名渴。已上冷饥渴三。是心所欲。非正。因。触目有三。触发此三欲故。冷饥渴。是触家果而非是触。今言触者。从果立号。故论云。此三皆於因立果名也。法境界。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色中无表。三无为。並是法境界摄也。又上来所说。蕴是聚义。十二入是生门义。十八界是种族义。且据多分而言也。若细论。互有相滥。广如俱舍所造(云云)。问。世尊。何故说此三科之法耶。答。故论颂曰。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谓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佛说蕴等三科也。一愚有三。一者愚心不愚色。总执为我。佛为说五蕴。以五蕴中四蕴是心故。说五蕴。能破彼执。二者愚色不愚色。总说为我。佛为说十二处。以十二处中十一是色。唯意法非色故。说处门能除彼执。三者二愚色亦愚心。总执为我。佛为说十八界中。十界是色。余八是心故。说界门能除彼执。二根有三。谓上中下也。上根聪利略说。便解为开五蕴。中根稍迟。说处方解。下根最钝耎須广说故。为谈界(此约解迟疾以说也)。若据讽诵难易说也。利根广说界。中根说处。钝根说蕴。三乐有三。一则乐广不乐。略为说十八界。二则乐略不乐。广为说五蕴。三者乐处中。为说十二处。已上三科。有宗皆实经部。唯界是实。若据世亲论至处与界皆实。余如別说(云云)。因钞文云。阴界入义。与弟子分別解说等。听讲者听采也。讲说也。禅齐者。禅定也。齐戒也。重论意者。谓请师之法。前门已明。然未说请人是非之意。今此论量故也。


云比至焰者。略同野马者。玄记。引庄子云。隟尘谓之野。马尘在空里。各各兹飞不可收揽。喻彼弟子。虽请为师未曾有。一念心相摄。略者少也。即少分似同谓尘埃终久亦聚一处。今且取缘飞之时。作喻故云。略同也。若依淮南记云。蕃界之中。多其野马。逈远之处。百疋二百等。遥望施多。若人近时並皆弃走。更无一住。此亦如然也(此释亦通)。极而言之。受同阳焰者。宝云。三春之月。阳气上昇。远瞻望时。由同水波之类。其麤渴逼奔走。向前至彼。並无其水(此喻也)。法合云。受戒者。登坛之日。请大德与我为和上也。和上即云。教授汝莫放逸等。似有相摄之义。下坛已後。元无两摄之。由如到彼。並无水相也。文中极字训终也。初则似有终。後必无故。云极也。


云杂至罪者。大师者。和上及依止师也。经理者。为经历上下。申论道理。为作谋计。得脱免难不者。得吉不者。权罪者犯盗重也。


云今次至法者。阴界入十二因缘者。三科如上已述。


云十二因缘者。略以四门分別。初列名。二別头体性。三以略摄广。四明说之所以。初门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故谓颂曰。如是诸缘起。十二支三际。前後际各二。中八据圆满。云前後际各二者。谓过去二支无明及行。未来有二生及老死。中八者从识至有八支。为中际约圆满者言之。若胎中夭逝。即不定八也。二別显体性者。一无明者。论云。宿惑位无明。以宿世烦恼。具有其五蕴。总曰无明。过去一聚心心处染污之法。若色行二蕴。相从受称。问何故唯宿惑名无明。显在不名耶。答现一贪等。但为因未得果。执用无戏。说为明利。若得果已。取与用戏。不为明利。故曰无明。二行者。论云。宿诸名行。谓宿生中。起种种业。五蕴为性。总名为行。行是迁流造行义故。三识者。论云。识正结生蕴。谓正结生时。一刹那五蕴名识。以受生时。识最强故。四名色者。论云。六处前名色。从结生後六处。生前胎中五位。名为名色。色即色蕴。名则余之四蕴。总号为名也。五六处者。论云。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即从盋罗奢佉位後。至出胎已来。眼等诸根未能与触。作所依止。名为六处。六触者。论云。於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谓出胎後两三岁来。根境识三能有触。对此位五蕴。总名为触。七受者。论云。在婬爱前受。谓五六岁已去。能了三受。因差別之相名受。言三受因者。苦乐舍三也。八受者。论云。贪恣具婬爱。谓十五六已去。於五欲境能边起贪。名爱。九取者。论云。谓诸境界遍驰求名取。谓既长大於五欲境能遍驰求。十有者。论云。有论正能造事。当有果业。既以驰求取得前境。能招当果。故名有支。十一生者。论云。结当有名生。即从此命终一行那後结。当有时名之为生。即如今识。以当来生显故。立生名。十二老死者。论云。至当受老死。谓於当来身受生已後。有名色六处触受此之四位。所有五蕴。总名老死。即如今世。名色六处触受无別(上显体性竟)。若准俱舍。有四种缘起。一者刹那。二连缚。三分位(即此所用)。四者远续。恐繁不述。第三以略摄广者。名杂十二。但以三二为性。三谓业惑事。二谓果与因。故俱舍颂云。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云。三烦恼者。无明爱取也。云二业者。谓行与有。云七事者。谓除五外。余七名事。是烦恼与业所依事故。即此七事。便是其果。既知此七是果。反显。余五百是因即无明。行为因。识等者为果。爱取有为因。生老死为果。外难曰。三际明义。有何所以。前际略。因後际略。果中因与果。皆是广耶。答故论颂云。果果与略。因由中可比二。谓由中际。广果及广因。可比度。知前後三际。略因略果故。不別说。若更说之。便成无用。第四门者。问何故世尊。说十二缘。復约三际分別。答谓诸有情。於三际起愚故。前际愚者。谓我於过去世。为曾有。为非有等。後际愚者。於未来世。为当有为非有等。中际愚者。於现在世。何等我自性。有何差別。等为治此愚故。立两重因果。令其晓悟。论中说。十二支相续。不断故。论诏云。从惑生惑业。从业生於事。从事事或生。云从惑生惑者。受生取也。从惑生业者。无明生行取生有也。从业生事者。行生识有生生也。从事生者。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处。六处生触。触生受生生老死。从事惑生者。受生爱。即老死生无明也。谓受此老死爱即无明。此句正显。相续不断。离修对治道。生死无尽期。余广在论文。钞文为老弟子。今说此十二因缘。令生悟人。断於相续。不更轮回也。余如文。


云六至出离者(如文)。


云初至彼者。钞中平列。都十五句。可知。於中难与语与不受教少似相滥。然难与语。即据师教说一向解拒。若不受教。即约初教诫时。即依已後不能导行也。看龟者。恐心散乱。癈修道业故不许。玄曰。若准增五文云。不得往捕鱼鼈人家。是恶律仪。致招讥故。律文如此者。谓单列虽有十五。然句则有八。初五如钞文。一无慙。二无愧。三不受教。四作非威仪。五不恭敬。第二五将无惭无愧。难与语恶人为友。好往婬女家。乃至第八句。上四准旧但段。下一句乃至看龟鼈并前单者。成八句也。钞文单列十五。收律文五八四十皆尽。宝云。此依律有八五句。初五如钞。二五以无惭无愧难与语恶人为友。四种为头。历。婬女家下七处。便为七句也(此与上能义意不別)。不定堕三恶道者。谓屠儿不坏正法。不断佛种。如气嘘搆陀罗。而得生天。殃掘摩罗。煞千人。已後遇佛。犹获道果。畜恶弟子不教诫者。坏正法轮。僧宝断绝。更入恶道。五百问等者。彼云。昔迦叶佛时。有一比丘。度弟子。多造非法。命终生龙中。龙法七日受对。受对之时。火烧其身肉尽骨在。寻後平復。復已更烧。不能忍受。便自思惟。我宥何罪。致如此苦。乃观宿命。自见本。是沙门不持禁戒。师不教授。便生毒念。嗔其本师。念欲伤害。後念其师与五百商人。乘船渡海龙。便出水。捉其船头。众人即问。汝是何人。答我是龙。汝若放此比丘。向水中。我放汝去。商人问云。比丘何开汝事。答本是我师。不教授我。使我受苦。众事不获已。便拟掷比丘。入於水中。比丘言。我自入水。即便投水。龙通害之。血海中(云云)。


云问至法律者。古人云。具十五即呵。今师云。随犯即呵。方成糺正也。


杂含等者。彼经云。佛在毗舍梨城时。有多比丘。人城乞食中。有少年比丘。乞食不如法。诸比丘还来白佛。佛告诸比丘。如空泽中有大湖。有一大象。拔藕根去。泥而食。食已身悦。时诸小象。亦効取藕。不洗而飡。飡已不消转。就羸弱或致死也。此是喻。况法合者。宿德比丘。学道日久。不乐财利。所得衣食不染不贪。食已身悦。年少比丘。不闲法律。依於聚落不护身口。所得衣食染着。贪迷食。己身不悦也。缘斯食故。转向於死。所言死者。谓舍戒还俗失。正法律。谓同死苦。或同死苦者。谓犯法律不知罪相。不知除罪。谓同死苦。玄云。彼经正文。两处标举。钞除一也。谓同死苦者。钞主加也。云凡至奉者。火从内发者。谓内起嗔心。名从内发。又依呵词进退者。过重重处。云汝远去过轻。轻责云。不与汝语等。停俗鄙怀者。谓停却非法杖。罸鄙恶之坏。出道清过者。谓起慈悲心。依出离之。道清其前过。次罪责之者。随罪轻重。依其五法次第呵也。四分已下。正出法也。汝去者。玄云。谓出僧作法界去。注云由过极重者。玄云。不促犯重为重。或虽犯轻。约佗恼处深。故为重也。余文易解。


云自至之者。便引涅槃三子喻者。彼经第二。迦叶菩萨。问佛长寿之因。佛答。迦叶欲爱长寿。应当护念一切众生。同於子想。迦叶復言。如来不应说诸众生。同於子想。何以故佛法中有破戒者。作逆罪者。毀正法者。云何当於如是等人。同於子想。次後即出七羯磨法。治毀禁者。迦叶蹑此即难如来。譬如二人。一人以刀害佛。一人以称檀涂佛。佛於二人如何。佛言。我心一等。迦叶又云。若心一等。云何復言治毀禁人。不毀不治。则非平等也。佛因说譬喻。似国大臣产育诸子。颜貌端正。聪明黠慧。若二三四将付严佛。君可为我教。招诸子威仪礼节。悉令成就。假使三子由杖而死。余有一子必当苦。治虽丧三子。我终不恨。古人行杖凭此经文也。未达教者。未达涅槃经之教意也。住一子地悲等者。谓佛世尊。观坏法者。如罗睺罗等。无有异。是一子地悲也。故心怜愍毀禁。故现七治罸。令息将来大苦。又约菩萨证净心地。心无差降。得行此罸。即显心有爱憎。不得行也。此言何指者。谓若得行其杖罸。即涅槃经文。诫慎勿行杖等。何故如是指示耶。纵引严师。此乃引喻说。不开正文。即结归不达教也。喻说如上。远疏解云。王等喻佛。未来学者。名为诸子。从佛化生故。名产育。道基不邪。名端正识。达因果。名为黠慧。若二三四多少不定。恶人有六。一阐提。二谤等。三作。五逆。四犯重。五作十恶。六犯一切威仪。就中阐提不信。不可摄化。置而不论。威遇相稍轻。亦不说。就四中。造十恶及犯四重。说以为二。加其五逆。通前说三。復加谤法。为四。悬委。当来传法摄化。名付严师君。可为下显委付相。令成三学。名威仪。礼节成就。於中犯四重五逆谤法。此三衣法殡弃。不任僧用。名为三子病杖而死。犯十恶者。亦須治罸。名余一子。必当苦治等。前云十恶者。七羯磨人。更加覆藏。六夜出罪为十也。净心地等者。得法眼净。是初地菩萨也。谓此菩萨。与无漏慧相应。名为净心。入此心时。不见能取所取。故云无分別智。此智起时。不与贪等。十使相应故。云十事。无染浊过失。今时已下辨非也。恐者心事之貌也。


云又至意者。三百福罸者。古人引彼经。重罪打三百。中罪打二百。下罪打一百。如是罸之得福无量。故云福罸也。上过罸默者(茄律反)。退也。比丘犯四重。为上过。退在众外。不得共住。中犯折伏者。谓犯残也。谓本日治六夜等。下犯呵责者。谓数犯下三篇。呵责治也。出万亿佛身血者。大集日藏分。佛告憍陈如。也(云云)。於道退落人阿鼻者。约打比丘人说也。出界一宿还者。依止有三法失。下二法也。就下二中。若有心相摄。还来下二法。即再起。若心相猒舍。经宿事摄下二。毕竟不生故。須一宿出也。余如文。


云三明至一衣者。尽形者。从初有犯。直至命终也。竟安居者。一夏也。此二並时太长故。却成非法呵责。病人者。病人痛恼所缠故。不合呵也。不唤来现前者。背後遥呵责也。不出过者。虽呼来。並不先出。他所犯之罪也。相疏云。失呵责者。大约有三。一弟子现前。二出过现前。三呵现前谓汝去不与汝语等。此三名如法。反此成非也。得罪。师徒二人並结吉也。师据失体。理边结。弟子约愤恨。师边结也。僧祇共行弟子者。谓坛头受戒法身。初生共行七种之行。名共行也。依止者。约後请时为名。十诵等者。因六群有沙弥。违逆便剶衣。裸形人见不喜故。制沙弥折伏。留一衣者。泥洹僧也。有破句读文。不少知之。


云四明辞谢法者。谓辞师。谢谓忏谢。法谓法则。


云十至远去者。苦乐住別者。祇中亦有四句。故云大同。此云应住。彼云苦住乐住。故別也。苦住者。约第三句。无食有法。虽苦不得去。名苦住。第四句法食。俱有资神资身。即乐任。若师令作非法唤汝来者。谓呼弟子。汝来与我取酒去。名非法也。不同淮南记改为[一/女]字。违他祇文也。余如文。


云四分至不知者。如文。


云问至去者。如文。


云七明失师法者。牒名也。


云和至法者。谓依得戒。无相失义也。或可无得者。如前辞谢中。知和尚不能。教授增长善法。名无德也。依止有三不同者。问三种为律文有为是义加。答有两解。初依慈和云。律文但有请。佉下二约义而生也。今难云。夫请依止。本为相依。既许依住。即有教诫。若无下二用请。何为次依。搜玄云。律文虽开下二。既有请法。便含余二。约此义边。元辻总有。


云次明失是非者。标也。


云若至飞者。若据钞文。失教授一法。不失上二法。玄记云。此中更須分別。若二师被三举等。治则下二法皆失。若被呵责等。四及別住等法则失。第二教诫。白事一法也。三种不失者。谓須和上教诫。所以三俱不失。开无随顺罪者。谓弟子被僧治。若余人者。即犯随顺提。今二师教诫。与语令弟子。早忏七法。共行中开无随顺也。


云律至大疏者。初律中至失依止者。牒律文也。失下二依法。不失请师法者。是钞释也。但生请法者。语似难会应。云但生请。教授法。则便有相依住法起也。如律大疏者。首疏难曰。师弟决意。出界心隔即月还。便失依止者。若尔离衣破夏。要須经宿者何。答依止各有两舍之心。以情望情也。夏及衣但自有舍心。前境且是非情。无舍心故。不失。又復衣夏。约其明相。所以经宿辨失。不失等依止。约心约界故。不例之。因此四句料简。一心隔宿。不隔失依止。不失衣夏。二宿隔心不隔。不失。依止。如善见。弟子随师行。为师持衣。值人说法。弟子贪闻法故。无离依止。罪而师失衣也。三俱摄可知。


云四分至止者。一死者。和上死三法俱失。二远去者。二人互去失。下二法三休道者。二人互休。失三法四犯重者。二人互犯。失下二法。五师得呵责。失下一法六入戒场上者。二人互入。谓是异界。失下二法七满清。五夏唯弟子。失下二法八见。本和上者。谓弟子在界内。先依止別人。和尚外来还本寺住。弟子既见。即失下二法。九还来和上目下住者。谓和上舍畜众法。弟子遂別请依止师。今时和上。却仍旧畜众弟子。来目下住故。失下二也。若约教失依止者。上並约能诠教辨失。若约自行。皆須五分法身成立。方始失依止也。已上第九篇竟。上来三篇。总是约人辨。事已竟。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七下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8/18/18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卍新纂续藏经 第43册 中国撰述.. 下一篇四分律行事钞科
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