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般若部 | 大乘宝积部 | 大乘大集部 | 大乘华严部 | 大乘涅盘部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大乘单译经 | 大乘律 | 小乘单译经 | 小乘阿含部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 小乘律 | 大乘论 | 小乘论 | 宋元续入藏诸论 | 西土圣贤撰集 | 此土著述
当前位置:清净莲海大藏经(非赢利,纯公益网站) -> 乾隆大藏经 -> 此土着述

TOP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三卷】(二)
2016-04-15 15:34:43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629次 评论:0

乾隆大藏经 第163册  No.1659


【清 弘贊会释】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卷上


唐天竺三藏法师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清粤东鼎湖山菩提心沙门弘贊 会释


按如来一代说法。教分三藏。所谓修多罗。毗奈耶。苏怛缆。即经律论也。藏虽分三。而不出显密二门。显则广谈性相。晓悟玄理。修证法身。密乃但令诵持。不加了知。默登圣位。然悟有顿渐。位有浅深。渐则历诸僧祗。顿即立超十地。浅则声闻缘觉菩提。深即现证佛果大乘。今此准提陀罗尼。即经藏密教。默证十身佛果大乘也。或於三藏外。立一杂藏。收诸部陀罗尼。或於三乘外。別立最上金刚乘。即是陀罗尼藏。若据神变疏。则判陀罗尼为大不思议成佛神通乘。故此经以大秘密为宗。法界真如为体。不思议为用。三密为门。最上乘为教相。以一切法。皆从金刚陀罗尼乘中流出。如千流万派。发自崑崙石碛之山。三藏十二分教。出乎总持秘密之藏。乃至六度万行。莫不从陀罗尼所出。谓真言一一字。全是无相法界。而六度万行无不从法界中流出。故云。唵字者。是三身义。亦是一切法本不生义。由一切法本不生故。即得不生灭。由不生灭故。即得相无所得。相无所得。即是无相法界。实则证法界真如。故白伞葢颂云。诵满一万八千遍。遍遍入於无相定。号成坚固金刚幢自在。得名人中佛。又五秘密修行仪轨云。金刚萨埵者。是普贤菩萨。即一切如来长子。是一切如来菩提心。如经所说。金刚萨埵三摩地。名为一切诸佛法。此法能成诸佛道。若离此法。更別无有成佛。欲知金刚者。名为般若波罗蜜。能通达一切佛。无滞无碍。犹如金刚。是故。出生诸佛。若於显教修行者。久经三大无数劫。然後证成无上菩提。於其中间。十进九退。或证七住。以所集福德智慧。回向声闻缘觉道果。仍不能证无上菩提。若依毗卢遮那佛。自受用身所说。内证自觉圣智法。及大普贤金刚萨埵地。受用身智。乃至应时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德智慧。则为生在佛家。其人从一切如来心生。从佛口生。从佛法生。从法化生。得佛法财。从此已後。受得广大甚深不思议法。超越二乘十地。是知真言秘密之旨。尚非因位菩萨所知。况容凡夫小智能测。兹会众译并诸疏钞。略为互相发明。以便初学持诵。有所措心。非敢曰释。如神变疏云。金刚手方可探其頥。莲华眼始能窥其奥。首楞严云。诸佛秘密法。唯佛与佛。自相解了。非是余圣。所能通达。但持诵之。能灭大过。速登圣位。天竺止观云。上圣方能显密两说。凡人但能宣传显教。不能宣传密教。故非下凡所议。师心可知。今按此准提真言。前後数译。而不空三藏。深得密教之传。由昔金刚萨埵。亲於毗卢遮那牟尼如来前。受瑜伽最上乘义。後数百年。传於龙树菩萨。龙树又数百年。传於龙智阿闍黎。龙智传於金刚智法师。金刚智来游震旦。以五部瑜伽。及毗卢遮那经。苏悉轨范。授与不空三藏。及智灭度。三藏奉其遗教。復游天竺诸国。增广其学。於师子国。从龙智阿闍黎。求开十八会金刚灌顶。及大悲胎藏之法。法化相承。自毗卢遮那如来。至於不空三藏。凡六叶矣。空既遍游天竺。復得亲传之旨。故其所译本。真言仪轨。委悉详备。今恐初学未闲梵音印契。由是於诸译中。多取智所译本而会明之。以其师资相承。授受无替故也。


如是我闻。


谓如来如实相理。说是准提陀罗尼法。故云如是。阿难尊者。亲从佛闻如是之法。故云我闻。


一时。


是说此经之时也。


薄伽梵。


此是如来众德至尚之称。具六种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广如余处释。


在名称大城。


梵言舍卫。


逝多林。


旧云祇树。谓林树是祇陀太子所施也。


给孤独园。


给孤独。是須达长者之別名。园是长者布金所买之地。二人共施。故名合称也。


与大苾刍众。并诸菩萨。及诸天龙八部。前後围绕。


此是听法之众。


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曰。


愍念。谓如来悲愍慈念众生也。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谓定慧平等任持者也。俱胝。华言百亿。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总持一切法门。含摄无尽教理行果。又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故亦翻为遮持。谓遮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別名为呪。元非正翻。既含多义。故非名言所能宣释。究其实。乃毗卢遮那如来诸佛。大不思议秘密心印也。


曩谟飒多(引)南(引)(一)三藐三没驮(引)俱(引)胝南(引)(二)怛你也(二合)他(引)(三)唵(四)者礼(五)主礼(六)准泥(七)莎嚩(二合)(引)贺(引)(八)


凡诵真言唵字当引。句須分明。声要不缓不急。详如下释。


此真言八句。上三句。是归敬诸佛说呪之辞。下五句。正是呪体。言引者。谓长引其声。二合者。谓二字合为一音。金刚智译作折隶主隶准提莎嚩诃。其上多字南字。皆有口傍。隶字去声○地婆诃罗译作折戾主戾准提莎婆诃○闍那岌多译作折丽主丽准递莎诃○天息灾译作曩莫飒鉢哆喃。三藐讫三没驮句致喃。怛你也他。唵。左隶[口*祖]隶噂祢。娑嚩贺。莫字入声。鉢哆字二合。他字去声。唵字。及两隶字皆引。噂字上声。祢字引。余並同上。法贤译。大同天息灾。初句皆同。次句讫三字二合。祖字尊字无口。此中诸译不同。皆由梵音有轻重之转。故字不一。然既梵音。即取字之音。不取字之义。若其善梵音者。诵上诸译。而无有异。任取一译诵之。但於梵音不讹者皆得也。凡是口傍字者。須弹舌道之。即得其音矣。曩谟。或作娜麽。或作纳莫。或作南无。华言归命。亦云皈依。怛你也他。华言所谓。亦言即说。莎嚩贺。译为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消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益有情无尽期故。


若有修真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萨。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五逆。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常得出家。


十恶者。谓杀。盗。婬。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四重者。谓破四禁戒。杀盗婬妄也。五逆者。一弑父。二弑母。三出佛身血。四弑阿罗汉。五破和合僧。若造一逆。即堕阿鼻地狱。一劫受苦。具五逆者。故云五无间罪。梵语阿鼻。此云无间。谓堕此狱中。一大劫受苦。无弹指顷间歇也。


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诵此陀罗尼。常生天趣。或於人间。常作国王。不堕恶趣。亲近贤圣。诸天爱敬。拥护加持。若营世务。无诸灾横。仪容端正。言音威肃。心无忧恼。若出家菩萨。具诸禁戒。三时念诵。依教修行。现生所求出世间悉地。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在家菩萨。奉持五戒。十善。菩萨大戒。故云修持戒行。出家菩萨。俱持沙弥比丘律仪。菩萨木叉。故云。具诸禁戒。出世间悉地者。即定慧现前。乃至证无上正等菩提是也。悉地。此云成。意谓成就世出世间。所求大愿。由含多义。故无正翻。言证地者。释陀罗尼云。瑜伽中。从凡至圣。总为四地。一胜解行地。通目地前。二普贤行愿地。通目十地。三大普贤地。即等觉地。四普照曜地。即成正觉地。亦云成毗卢遮那三身普光地。波罗蜜者。谓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大乘宝王等经云。持诵真言行者。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圆满功德。故诸陀罗尼经。说真言行者。现世能成无上菩提。五字陀罗尼颂云。诸佛本誓力。现成诸圣事。即於一座中。便成最正觉。


若诵满一万遍。


智译云。十万遍。


即於梦中见佛菩萨。即吐黑物。


黑物表恶业。即吐。是罪灭福生之相。故自见口中吐出黑物。或云黑饭。


其人若罪尤重。诵二万遍。


余译云。二十万遍。亦见自口中吐出黑饭。


即梦见诸天堂寺舍。或登高山。或见上树。


不为罪业所累。故能升蹑。成就善因。故见天堂寺舍。


或於大池中澡浴。


涤除罪垢。得清净身。


或见腾空。


不为罪业所缠。故身轻举。


或见与诸天女娱乐。


谓与慈善根力相应。故见与之娱乐。


或见说法。


得示教利喜也。


或见拔髮剃髮。


拔髮。是西国外道之法。拔髮剃髮。皆表断除烦恼根株也。智译云。或见拔髮。自身剃头。


或食酪饭。饮白甘露。


食酪饭。是成就世间福善。饮甘露。谓得出世法味。


或渡大海江河。


得越苦海。


或升师子座。


谓得法王之座。


或见菩提树。


是见道相。


或乘船。


是乘般若船。得登彼岸之相。苏悉地经云。或见乘师子象牛鹿鹅等。皆是悉地成就之相。


或见沙门。


得离世染。而出三界。


或见居士。以白衣黄衣覆头。


黄表正。白表净。以白净正法。而覆护之。智译云。以衣笼覆其头。


或见日月。


表破无明烦恼暗也。


或见童男童女。


不为贪欲烦恼所染也。


或上有乳果树。


乳者白义。白者善业。谓得世出世间善业果报也。


或见黑丈夫。口中吐火焰。共彼鬬得胜。


谓与瞋烦恼魔共战得胜。


或见恶马水牛。欲来觝触。持诵者。或打或叱。怖走而去。


谓於痴烦恼魔得胜故也。


或食乳粥酪饭。


谓得上味福善成就。


或见苏摩那华。


华言称意华。色黄白。而极香。树高三四尺。下垂如葢。谓表所求善法。必得称意。智译云。或见有香气白华。香表五分法身之香。谓得五分善业。


或见国王。


谓得大人护念。获尊贵胜业也。


若不见如是境界者。当知此人前世造五无间罪。应更诵满七十万遍。即见如上境界。应知罪灭。即成先行。


此令诵七十万遍。上言一万二万疑误。应如余二译云。十万二十万为当。如上所梦境界。皆是行者证騐成就之相。苏悉地经云。於其梦中。见真言主。背面而去。或不与语。当应更須起首念诵。如是再三。若梦中见真言主与语。当知此人。不久成就。若无境界。不应诵持。若强念持。恐与人祸。初持诵时。於净密处起首。


然後依法画本像。(谓准提本尊像)或三时。或四时。或六时。依法供养。求世间出世间悉地。乃至无上菩提。皆悉获得。若有修持此陀罗尼。当知未来成就处所。有难无难。悉地迟疾。应於净室。以瞿摩夷。涂一小坛。随力供养。以结界真言。结十方界。(四方四维上下)以香水一瓶。置在坛中。一心念诵。其瓶动转。当知所为所求事成就。若不动转。其事不成。


结界真言。如下结地界。墻界等出。智译云。若於佛像前。或於塔前。若清净处。以瞿摩夷涂地。而作四肘方坛。復以香华。幢葢。饮食。灯明。烛火。随力所办。依法供养。若欲求愿。先須念诵。加持香水。散於八方。上下结界。既结界已。於坛四角。及其中央。各置一香水之瓶。行者面向东方互跪。诵一千八十遍。其瓶即便自转。随意东西。任以上下。诃罗译云。呪香水散於四方上下。以为结界。於坛四角中央。各置一香水瓶。持呪者於其坛中。面向东方胡跪。诵呪一千八十遍。言加持香水者。当诵根本真言三七遍。十方洒之。


又法。取一瓦碗。以香涂。置於坛中。专心念诵。碗若转动。事即成就。若不动。事即不成。


智译云。以净瓦鉢。烧香熏之。内外涂香。盛满香水。并好香华。置坛中。依前瓶法。而作念诵。其鉢即转。与瓶无异。若欲得知一切成就。不成就事。即烧香发启白圣者。愿决心疑。若右转即成就。若左转即不成就。


又法。欲知未来之事。先涂一小坛。令一具相福德童子。澡浴清洁。着新净衣服。以七俱胝真言加持香。涂童子手。又加持华七遍。置童子手中。令童子掩面。立於坛中。又取別华。诵真言加持。一遍一打童子手背。乃至二十一枚。即问童子善恶之事。童子皆说。


智译。令取好华。念诵一百八遍。以香末涂童子手。捧华掩面。復自手。更取別华念诵。掷童子身。


又法。取一明镜。置於坛中。先诵真言加持华。一百八遍已。然後又诵真言。一遍一掷打镜面。於镜面上。即有文字现。说善恶事。


智译。或使者即身现镜中。使者即佛母之使者。


又法。欲知事善不善。成就不成就。取苏摩那华香油。诵真言加持一百八遍。涂右手大拇指面诵真言声不断绝。令童子观指面上。现诸佛菩萨形像。或现文字。具说善恶。


智译云。或以朱砂。或以苏摩那华。浸胡麻油中。涂拇指甲。念诵一百八遍。即现天神。及僧菩萨佛等形像。若心有所疑三世中事。一一问皆知。即拇指上自现。


又法。若人患鬼魅病。取杨柳枝。或茅草。诵真言。拂患者身。即得除愈。


诃罗译云。以呪呪茅拂病人。得香茅第一。不得。直茅亦得。智译云。以石榴枝。白茅香等草。念诵鞭拂之。


又法。若患重病者。诵真言一百八遍。称彼人名。以牛乳护摩即瘥。


谓以茅草等捏乳。诵呪作法。掷火中烧之。名为护摩。智译云。以茅草置酥中。念诵七遍。掷着火中烧之。令烟熏病人即愈。所言酥者。谓以牛乳钻炼成酪。酪钻成生酥。生酥钻成熟酥。熟酥钻成醍醐。


又法。若孩子夜啼。令童女右搓线。诵真言加持。结二十一结。繫於颈下。孩子即不夜啼。


余译云。令童女合五色缕。一呪一结。满二十一结。与病人。小男女等。颈上繫者。恶魔鬼魅等病。即得除瘥。


又法。先加持白芥子。一百八遍。然後取芥子诵真言。一遍一掷打彼鬼魅者。满二十一遍。其鬼魅驰走。病者除愈。


智译云。或以白芥子置酥中。取芥子少许。念诵一遍。一掷火中。如是二十一度。病即除愈。


又法。或有患鬼魅。以瞿摩夷。涂一小坛。以麸炭画地。作鬼魅形。诵真言。以石榴等杖鞭之。彼鬼啼泣。驰走而去。


智译。作法同此。诃罗译。令於病者前。以墨画其病人形。呪杨枝打此画形。亦得除瘥。瞿摩夷。此云牛粪。


又法。若人被鬼魅所着。或復病者身在远处。不能自来。或念诵人。又不往彼。取杨柳枝。或桃枝。或华。加持一百八遍。使人将往病人所。以枝拂病人。或以华。使病人嗅。或以华打病人。鬼魅即去。病者除瘥。


智译云。遣人将去语彼云。汝去。某甲遣将此枝鞭汝。汝若不去。损汝无疑。若不去。鞭之即去。


又法。若被蛇所齧。或拏吉你女鬼所持。旋绕病人。诵真言。其病即愈。


谓绕诵病人数帀。即愈。


又法。若人患痈肿等。及诸毒虫所齧。取檀香汁和土为泥。诵真言七遍。涂疮上。即愈。


智译令取熏睦香和净水土。涂丁疮痈疖癣漏即愈。


又法。若人在路行。诵此真言。不被贼劫伤损。亦离诸恶禽兽等难。


智译云。若在路夜行。念诵不缺。无有贼盗虎狼恶鬼等。怖畏难处。持心念诵。并作护身。彼等诸难。即皆自灭。若乞食时。常持此呪。不为恶人恶狗等类。之所侵害。乞食易得。


又法。若鬬诤。言讼论理。及谈论求胜者。诵此真言。强胜。


准提真言。如金刚杵。拟物皆碎。无敢当者。故於诤讼理论。谈说名言法义。无不获胜。


又法。若於江河中行。诵此真言。不被漂溺。及水中恶龙。摩竭。鼋。鼍等。伤害。


摩竭。此云鲸鱼。长十余里。或数百里。能吞大舟。等者。谓诸毒虫蛇类也。智译云。或蛇咬。即遣彼人。围绕念诵人数帀。即愈。


又法。若被囚禁繫闭者。诵此陀罗尼。速得解脱。


菩提心体。自性空故。离一切物。犹如莲性。不为垢染。今此陀罗尼。从诸佛菩提心流出。故持诵者。自然速得解脱。


又法。若国中有疾病。十夜以油麻。粳米和酥蜜。作护摩。即得灾灭。国土安宁。


智译云。或国土水旱不调牛马六畜等疫毒流行。应以油麻。大麦。粳米。粟。豆。酥。蜜。乳。酪。白乳木。诸杂香等。皆置一边。烧香发愿。为一切众生除去灾难。即作手契护身念诵。取前诸物。念诵加持。掷着火中烧之。如是七日。日別三时作法。时別一千八十遍。即得满愿。一切安乐。一切三宝悉皆护念。亦能成就一切大愿。诃罗译云。应以酥和胡麻粳米。用手三指。取其一撮。呪之一遍。掷火中烧。或经七日七夜。六时如是相续不绝。一切灾疫。无不消灭。言手契者。谓手结印也。


又法。若求丰饶财宝者。每日以种种食护摩。即得财宝丰饶。


智译云。若求富饶。以粳米油麻置酥酪中。手把少许。发愿念诵七遍。掷着火中烧之。随力七日。乃至七七日。即如其愿。诃罗译云。以酥和稻谷。呪一百八遍。火中烧之。随心所愿。无不成谛。财宝增盈也。言护摩者。即是以前诸物。掷着火中烧之。以为供养。苏悉地经云。於尊像前。作护摩炉。顶方一肘。四面安缘。量深半肘。缘高四指。以牛屎和牛尿涂。用香水洒。或作圆炉。其念诵之处。若在房室。应出於外。望见尊像。而穿作炉。随其事业。依法作之。乳木等物。及以香华。置於右边。护摩器皿。置於左边。坐茅草座。摄心静虑。先诵本尊真言一遍。请安本座。依法供养。愿尊垂纳护摩之食。其护摩木。有十二种。此方无有。可用紫檀。或坚实乳木代之。取其枝端直者。量长两指。或云十指。皆新采湿润者。观其上下。一面置之。香水净洗。细头向外。麤头向身。以乳酪酥蜜搵两头。掷於炉内。如念诵时。置两手在双膝间。护摩时亦应如是。护摩毕。用本真言净水。以手远巡散洒炉中。如是三度。护摩都了。如法发遣。若以酥蜜油作法。当用杓。至娑嚩贺字。余声未尽。即潟炉中。初以一杓满酥。护摩一遍。中间小杓。护摩毕。还以一杓满酥。护摩一遍。重献阏伽。乃至供养。准前重作护身等印。乃至解界。方可发遣。如下所明。


又法。欲令人敬爱欢喜者。真言句中。称彼人名。即得欢喜顺伏。


诃罗译云。称彼前人名字。一呪一称。满一百八遍。即便敬念。


又法。若无衣。念诵即得衣。


又法。意中所求。念诵皆得如意。


准提真言。是诸佛心宝。如摩尼珠王。随众生念。故云皆得如意。


又法。若人身体肢节痛。加持手二十一遍。摩触痛处。即瘥。


若自为。若为他。皆得。


又法。若患疟。及头痛。以加持手二十一遍。摩触亦得除瘥。


此等皆谓已成就先行。或长持诵准提真言行人。故得随手应物悉騐。若初诵行人。梵音未淳。心不专一。反谤无騐。获罪弥深。


又法。涂一小坛。取一铜碗满盛净灰。令童子两手按灰碗上。持诵者。应诵真言。本尊使者。入童子身。其碗即转。即下语。童子即自结三部三昧耶印。诵三部真言。即取滑石。过与童子。童子即於地上书过去未来事。吉凶善恶。及失脱经论。废忘难义。真言印。即得知解。


此中不言遍。应是百八遍。或持至童子自结印呪为限。


又法。两军相敌。於桦皮上。书此陀罗尼。悬於竹竿上。令人手把。诵真言。彼敌即破。


已上数条。余译俱缺。


又法。若女人无男女。以牛黄於桦皮上。书此真言。令带。不久当有男女。


智译云。於桦皮叶上书此陀罗尼。并画童子。以紫彩裹之。念诵一千八十遍。安着髻中即孕。或曰诸佛本意。令人断贪瞋等诸烦恼。今何却令人起贪念。求於世事名利等耶。答曰。此是诸佛不思议力。度生方便之妙用。若有众生不肯直求无上菩提。且随其所欲。令持呪求之。尽得遂心。由是神呪不思议力熏。罪业消灭。菩提种成。自然超凡入圣。如此真言。诸佛境界。十地菩萨。尚非其量。况凡夫人。而得思议哉。若具智眼者。須终日求。而无能求所求之相。即与般若相应。故非佛纵众生起贪等烦恼也。


又法。或有女人。夫主不敬重。取一新瓶满盛水。於瓶中着七宝。及诸灵药。五谷。白芥子。以缯帛繫瓶项。以真言加持一百八遍。令女人结根本印。安顶上。以水灌顶。即得宠爱敬重。非但敬重。亦得有子息。在胎牢固。


智译云。取净瓶盛满香水。別置净处。以牛粪涂作坛。念诵一百八遍。如是七瓶。皆作此法。於净处。以香华为道场。取瓶内香水洗浴。夫即爱乐。亦得有孕。妇不乐夫。亦如前法。按一大藏经中陀罗尼神呪。总为五部。一佛部。谓诸佛呪。二莲华部。谓观自在等诸持莲华菩萨呪。三金刚部。谓金刚手菩萨并诸金刚神呪。四宝部。谓诸天呪。五羯磨部。谓诸鬼神呪。此五部。每一部各有五部。总成二十五部。今此准提真言。总持摄二十五部。故随所用之。无不成就。


又法。行者每念诵时。结大印诵真言。印塔满六十万遍。所求之事。即得满足。观自在菩萨。金刚手菩萨。多罗菩萨。即为现身。所求如意。或作阿苏罗宫中王。或得菩萨地。或得长年药。或得敬爱法成就。


智译云。於大海边。或河渚间。沙滩之上。以塔形像印。印沙滩上为塔形像。念诵一遍。印成一塔。如是数满六十万遍。即覩见圣者观自在菩萨等。随其心愿。皆得满足。或见授与神仙妙药。或见授与菩萨之记。或现前来问。随其乞愿。皆得菩萨等位。若欲求聪明。取石菖蒲。牛黄。各半两。擣作末。以酥和。於佛前作坛。念诵五千遍。服之。即得聪明。持明藏经云。若有行人。欲作最上殊胜成就者。一心专注精勤修习。先於大海岸边。诵准提根本真言。造沙塔六洛叉已。於所求事。必获成就。金刚手。亦名金刚藏。


又法。於菩提道场。於大制底前。诵此陀罗尼。得见圣僧共语。与悉地成就。得共彼同行。即得同彼圣僧。


菩提道场。在中天竺摩竭国。佛坐其中。成等正觉。故以为名。制底。是佛塔也。此塔在菩提场中。智译云。右绕菩提树像行道。念诵一百万遍。即见佛菩萨罗汉。为其说法。欲随菩萨。即得随从。所求如愿。乃至现身成大呪仙。即得往诣十方净土。历事诸佛。得闻正法。又欲得见一切鬼神。取牛黄。念诵令烟火出。即涂目。并服之。即见。持明藏仪轨云。诵一俱胝数满。得阿罗汉现身与语。获大利益。此後与阿罗汉同行。亦同其威德。


又法。於高山顶上。念诵一俱胝遍。金刚手菩萨。即将此人。领五百六十人。同入阿苏罗宫。寿命一劫。得见弥勒菩萨。听闻正法。闻法已。获菩萨地。得不退转。


言一劫者。此当一小劫。计有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入阿修罗宫。以待弥勒下生。上生经云。弥勒菩萨。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阿苏宫。其处非一。且如清辩论师所入者。其宫在南天竺安达罗国。城南不远。大山嵓石壁间。论师呪芥子击石壁。豁然洞开。入中待见弥勒菩萨下生。


又法。上毗补罗山。


此山。在摩竭国。又云。但有高山亦得。


有舍利塔像前念诵。随力以香华供养。乞食以支身命。从月一日。至十五日。诵陀罗尼满三十万遍。取其满日。一日一夜不食。倍加供养。至後夜。即见金刚手菩萨。将行人往自宫中。为行者。则示阿修罗窟门。入窟中。得天甘露。寿齐日月。


金刚手者。手持金刚杵。表内心具大菩提。外摧伏诸烦恼魔。又自体坚固。成金刚智。杵破邪见山。证金刚定。常持於掌中。故名金刚手。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菩提是能觉义。萨埵是有情义。谓自能觉悟。復住生死中。觉悟一切有情也。智译不言上山。但云在塔前。或佛像前。或舍利塔前。初言在塔前者。或如来八大灵塔。或法身偈塔。非舍利塔也。


又法。於三道宝阶。从天下处宝塔。行者乞食旋绕。诵俱胝遍。即见无能胜菩萨与愿。为说妙法。示无上菩提道。或见阿利底母。将此人入自宫中。与长年药。还童年少。端正可喜。获得伏藏。大人许可。应广利益三宝。得一切菩萨安慰。示其正道。乃至菩提道场。


若诵此陀罗尼者。乃至未坐道场。一切菩萨为其胜友。故常安慰示以三十七品菩提之道。令其进修。乃至坐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故云坐道场。阿利底母。即鬼子母。本名欢喜母。伏藏。谓得地中宝藏。诸佛菩萨。许其将以广利羣生。供养三宝。不得悭慝自用。三道宝阶。在中天竺僧伽舍国。昔佛昇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讫。从天来下。天帝化作三道宝阶。中央黄金。左瑠璃。右玛瑙。佛从中下。後阿育王。於其处。建立宝塔也。智译云。若於转法轮塔前。或佛生处塔前。或宝阶塔前。或舍利塔前。念诵右绕。满七七日。即见彼二菩萨。随其所愿。皆悉满足。云云。持明藏云。菩萨授与圣药。变行人身。具殊胜相。及得一切菩萨。接引证道。乃至速坐菩提道场。


又法。若人无宿善根。无菩提种。不修菩提行。才诵一遍。则生菩提法芽。何况常能念诵受持。


智译云。若读一遍。即得菩提分根器芽生。何况诵持。常不懈废。由此善根。速成佛种。无量功德。皆悉成就。诃罗译云。若得闻此大准提陀罗尼法。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人忆持诵念常不懈废此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者。无量善根皆得成就。佛说此大准提陀罗尼法时。无量众生。远离尘垢。得大准提陀罗尼大明呪功德。得见十方诸佛菩萨。诸圣众等。作礼而去。
 


○七俱胝准提陀罗尼念诵仪轨


智译云。依经梵本。有十万偈。我今略说念诵观行供养次第。若有四辈弟子。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求速出离生死者。先須入三摩耶灌顶道场。受持禁戒。坚固不退。爱乐大乘菩萨戒行。於四威仪。修四无量。发四弘愿。求离三途。於一切事业。心不散乱。方可入此秘密法门。


若有修习此陀罗尼求成就者。先須澡浴。应着净衣。


苏悉地经云。三时澡浴。应具三衣。又内衣一日三时浣濯。其衣乾燥。香熏洒净。別置睡衣。及以澡衣。於此三时替换。内衣日別一洗。乾听熏洒。澡浴。洗净。大小便利。皆用真言。和水而洗净之。若不如法洗净。即无灵騐。故根本杂事律佛言。若苾刍苾刍尼。邬波塞迦邬波斯迦。以我为师者。咸应洗净。若不洗净。不应绕塔行道。礼佛诵经。诸天不喜。所持呪法。皆无效騐。若作斋供。书经造像。得福寡薄。云云。其洗净法。备载律中。苏悉地经。洗净並同。但用呪印。及澡洒身有別。其洗浴。洗净。去秽。浣手。各有真言。俱如余处应知。持明藏仪轨云。復诵甘露军茶利菩萨心真言。加持水三掬。用灌自顶。即成沐浴。真言曰。


唵(引)阿蜜哩(二合)帝(引)吽(引)(一句)


復诵二十一遍加持水。用洒净。及遣魔障。然後随意沐浴。所用拭巾。亦濯令清净。又洗二手。作洁净已。却入道场。近於贤圣。又凡结印。当用涂香。涂其二手。


严饰道场。安置本尊。随力所办。其道场法。应择胜地。作四肘坛。掘深三肘。


谓严饰道场。随力所办旛葢香华饮食等。胜地如下所明。智译云。东西南北。各量取四肘。作方坛。掘深一肘。


除去瓦砾。恶土。髮毛。及骨。灰。炭。虫蚁等。以好净土填满筑平。掘无恶土。即取旧土填。土若有賸。当知其地是大吉祥。速疾成就。取未堕地瞿摩夷。以香水和净好土为泥。诵无能胜菩萨真言。加持二十一遍。然後埿坛。埿已。復取五净相和。


五净者。瞿摩夷汁。牛尿。酪。乳。酥。余部令取黄牛五净。


以无能胜菩萨真言。加持一百八遍。右旋遍涂其坛。


梵语曼茶罗。华言坛。坛者生也。谓出生无尽功德故。又坛者集也。是无边圣贤会集之处。如是坛法。乃诸佛不思议之神用。勿生疑惑。依法结之。所求必获如愿。


若在山石上建立。或在楼阁。或居船上。一切贤圣得道处。但以五净涂拭。


智译云。若在山中。及好净屋。不須掘地。依前涂拭。即张天葢。四面悬旛。若有俱胝佛母形像。安置坛中。面向西。若无本尊。有诸佛像。舍利。及大乘经典。供养亦得。


面向东坐。结无能胜印按地。诵真言七遍。加持坛中心。又取诸药七宝。并五谷各少分。掘坛中心深一肘。安诸药及七宝。復取旧土填满平治。以右手按。诵地天偈三遍。警觉地天神。偈曰。

 
汝天亲护者  於诸佛导师  修行殊胜行 净地波罗蜜


如破魔军众  释师子救世 我亦降伏魔  我画曼茶罗


诵地天真言曰。


曩谟三满多没驮(引)南(引)毕哩(二合)体(佗以切)微曳(二合)娑嚩(二合)(引)贺(引)


地天者。谓夜叉。罗刹。阿修罗。龙。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部多。毕舍遮。鸠槃茶等。真言。亦曰妙言。谓从诸佛心中流出。乃真实微妙秘密之语。一切诸天魔梵。及因位菩萨。不可得而思议也。


诵偈加持已。然後以檀香。涂九箇圣位。如满月。


智译云。磨白檀香。涂作八坛。犹如满月。或似八叶莲华。本译令涂九圣位。即是供养根本九字真言。智译令涂八坛。拟供全呪八句。任意作之。皆得。


以新净供具。金。银。熟铜。商佉。贝。玉。石瓷。木等新器。盛诸饮食及好香华。灯烛。阏伽香水。随力所有。布列供养。


商佉。即螺盃也。苏悉地经。三时涂地。献华香水。种种供养。除去萎华。续置新者。献供鉢器。三时洗挑。


若在家出家菩萨。求成就者。每入道场。先应礼佛。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已。应自誓受菩提心戒。


据此。若比丘比丘尼。及在家已受三归五戒八戒者。入道场时。皆須自誓受菩提心戒。苏悉地经云。每日三时澡浴换衣。三时供养礼拜忏悔随喜劝请发愿。三时读经。及作曼茶罗。三时归依受戒。三时护身。如是作法。定得成就。智译亦令三时受戒礼佛忏悔随喜。而文缺劝请发愿。今以礼佛忏悔随喜劝请发愿五法。详附于後。


真言曰。


唵冐(引)地止多母怛跛(二合)(引)娜野(引)弭


冐地。亦作菩提。止。亦作唧。又作质。跛。或作麽。弭。亦作弥。瑜伽释云。冐地止多。此云觉心。冐字为种子。冐字者。诠一切法无缚义也。若能知自身中菩提之心自性成就。三世平等。犹如虗空。离一切相。则能了知一切有情心。及诸佛心。皆如自心。本来清净。则起大悲。深生矜愍。种种方便。令诸有情。离苦解脱。得至究竟。无缚无解。是为广大菩提心也。


菩提心者。离一切我执。远离蕴处界。及离能取所取。於法平等。自心本不生。自性空故。如过去一切佛菩萨。发菩提心。我亦如是。此名自誓受菩提心戒。由诵一遍。思惟胜义谛。获得无量无边无为功德。庄严三业。乃至菩提道场。其福无间断。速灭一切业障。真言速得成就。本尊现前。如华严入法界品。慈氏菩萨。为善财童子说菩提心功德。


蕴。即五蕴。处。即十二入。界。即十八界。如余处释。受菩提心戒仪云。今所发觉心。远离诸性相。蕴界及处等能取所取执。诸法皆无我。平等如虗空。自心本不生。空性圆寂故。如诸佛菩萨。发大菩提心。我今如是发。余如入法界品明。


自誓受菩提心戒已。全加。半加。随意而坐。端身闭目。即结定印。想空中准提佛母。与七俱胝佛围绕。遍满虗空。定中礼一切诸佛及准提佛母。然後以香涂手。应结契印。


先结定印。次结礼佛印。俱如後出。智译云。安心定坐。除一切妄想。观六道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海中。轮回六趣。愿皆发菩提心。行菩萨行。速得出离。即以涂香摩手而结手印。结印时。以衣覆手。勿令人见。先结三部三摩耶契。次结诸契。
 


○佛部三摩耶印


(即三昧印)


苏悉地经云。先於室内。当置尊容帧。或制底。或但置座。入时面向於尊。合掌曲身。口诵真言。入便礼已而供养之。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里多(二合)路者泥[合*牛]泮吒


七遍诵之。次即应作三部三摩耶印。及真言。


二手虗心合掌。开二头指。屈辅二中指甲下第一节侧。二大指各附二头指根下。即成。当心。诵真言七遍。想於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分明。如对目前。


智译云。福智手並仰。檀戒忍慧便愿微屈相拄。进力压忍愿上节。禅智附进力侧。即成。苏悉地经。印同智译。檀。戒。忍。进。禅。从右手小指起。慧。便。愿。力。智。从左手小指起。此是十波罗蜜。


真言曰。


唵(引)(一)怛他(引)蘖覩(引)(二)纳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覩或作妬。纳或作娜。智译作唵怛他孽覩嚩皤耶娑嚩诃。以契顶上散之。皤字去声。下並同。


由结此印诵真言故。即警觉一切如来。悉当护念加持行者。以光明照触。所有罪障。皆得消灭。寿命长远。福慧增长。佛部圣众。拥护欢喜。生生世世离诸恶趣。莲华化生。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大宝楼阁经云。或山顶上诵呪。尽目所覩处。五逆十恶诸众生等。皆得灭一切罪。来世生诸佛净土莲华化生。而况持呪行者。不莲华化生。灭一切罪耶。
 

 

○莲华部三摩耶印


以二手虗心合掌。散开二头指。二中指。二无名指。屈如莲华形。安印当心。诵真言七遍。想观自在菩萨相好具足。於顶右散。


二小指。二大指相着。余六指散开微屈。如开莲华。观自在菩萨相好。如观无量寿经说。


真言曰。


唵(引)(一)跛娜谟(二合)(引)(二)纳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跛娜或作鉢讷。智译作。唵鉢头牟嚩皤耶莎嚩诃。


由结此印诵真言故。即警觉观自在菩萨等持莲华者。一切菩萨。光明照触。所有业障。皆悉消灭。一切菩萨常为善友。

 

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云。由结此印。及诵真言。警觉观自在菩萨。及莲华部圣众。皆来加持行者。获得语业清净。言音威肃。令人乐闻。无碍辩才。说法自在。
 


○金刚部三麽耶印


以左手翻向外。以右手掌背安左手背。以左右大小指。互相鈎。如金刚杵形。安於当心。想金刚手菩萨。诵真言七遍。顶左散印。


苏悉地经云。两手中间六指。微令开。如三股杵。此三印。名为大印。诸佛菩萨。犹不能违。况诸魔类等。非但顺教。亦灭诸罪。以除诸难。所求之法。必得顺愿。智译令左覆右仰。大小指相交。然其印成。皆同本译。


真言曰。


唵(引)(一)嚩日嚧(二合)(引)(二)纳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智译作。唵嚩折噜婆皤耶莎嚩诃。


由结此印及诵真言故。即警觉一切金刚圣众加持拥护。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一切痛苦。终不着身。当得金刚坚固之体。


供养仪轨云。由结此印。及诵真言。警觉金刚藏菩萨。并金刚部圣众。皆来加持行者。获得意业清净。证菩提心。三昧现前。速得解脱。按智译结三部三摩耶印。後即结佛母根本身印。诵佛母真言七遍。今本译。在持珠念诵前结根本印。如欲结者准理无妨。其印如後阏伽印出。


 
○次结第二根本印


(用护身)


智译。以此印在後持数珠念诵前用。而別有辟除一切天魔恶鬼等印呪。本译用此印及心真言护身。後復以无能胜印呪辟除障者。


二手外相叉。二头指。二大指。並直竖。即成。诵佛母心真言。印身五处。所谓额。次右肩。次左肩。次心。次喉。顶上散。真言曰。


唵迦麽黎尾麽黎准泥娑嚩(二合)贺(引)


结护身印时。起大慈心。徧缘六道四生。愿一切有情。被大誓庄严坚固金刚甲胄。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大誓庄严坚固金刚甲胄者。谓菩萨以四弘誓。而为庄严。不为邪魔之所沮坏。遇逆顺缘。心无退转。故愿诸有情。皆披如是坚固金刚甲胄。离诸障难。速证无上菩提。如是想已。即成被金刚甲胄。一切诸魔。不敢障难。


 
○次结地界橛印


二手内相叉。竖二大指。二头指。二小指。各相合。屈左头指如鈎。三掣。大拇指指地。印成一掣。诵真言一遍。


智译云。以左右二中指。二无名指。叉入掌。右压左。右头指屈如鈎。左头指直竖。二大指二小指。令面相着。


真言曰。


唵准你你。枳(引)逻野娑嚩(二合)(引)贺(引)


智译。唵准你泥枳逻耶莎嚩诃。诵一遍。以印大母指。触地一回。如卓橛势。三度作即休。


由结此印诵真言加持地界故。下至水际。如金刚座。天魔及诸障者。不为恼害。少加功力。速得成就。


地中所有诸秽恶物。由此印呪加持力故。悉皆清净。


持诵者。次应於坛中心。想八叶大莲华上有师子座。座上有宝楼阁。垂诸缨络。缯旛幢盖。宝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云。普雨杂华。奏诸音乐。宝瓶阏伽。天妙饮食。摩尼为灯。如无曼荼罗。但於空中观想。即成。作此观已。应诵此偈。

 
以我功德力  如来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养而住


诵此偈已。即诵大虗空藏菩萨真言曰。


唵(一)誐誐曩(引)三婆嚩(二)嚩日囉(二合)斛(引)(三)


三字去声。婆字去声。誐字或作伽字轻呼。


由诵此真言加持故。所想供养具。真实无异。一切圣众。皆得受用。


按无量寿仪轨诵大虗空藏真言。先令结印。以二手合掌。二中指右押左外相叉。博着手背。二头指相蹙如宝形。想从印流出无量诸供养具。衣服饮食。宫殿楼阁等。行者纵使观念力微。由此印呪加持力故。诸供养物。皆成真实广大供养。又准別部有出生供养印。二手当心合掌。以十指右压左。头相交。復安在顶上。诵出生供养真言二十一遍。即唵字也。由唵字真言及印。不思议力。自然遍法界。出生无尽香华灯烛幢旛宝葢衣服卧具楼阁宫殿音乐呗赞等。种种诸供养具。供养遍法界无边佛法僧三宝等。若无饮食香华等。但对像前结印诵唵字真言。自然有无量供养。遍供法界无尽三宝。是知唵之一字。如摩尼珠。随心所现。亦如本经。所想悉皆成就。又此唵字。是一切真言字母。能生一切真言字义。是故一切真言。皆首宣之。
 


○次结宝车辂印


(车昌遮切。撦平声。辂鲁故切。音路)


二手内相叉仰掌。二头指横相挃。以二大指各捻头指根下。想七宝车辂。佛部使者。驾御七宝车辂。乘空而去。至於色界顶。阿迦尼吒天。毗卢遮那佛宫殿中。诵真言七遍。


智译云。先以二手向内相义。右压左即仰开掌。二头指直伸头相拄。以二大指拨二中指头来去。即成。心想阿迦尼吒天宫中毗卢遮那如来。十地菩萨围绕。集会中。请准提佛母圣者。乘七宝庄严车辂。上有白莲华座。座上有如所畵形像。心中想念。如在目前。阿迦尼吒天。此云色究竟天。是色界最顶天。亦名有顶天。


真言曰。


唵(引)(一)覩噜覩噜吽(引)(二)


噜字转舌呼。智译无吽字。有莎嚩诃字。


由诵真言结印加持故。七宝车辂。至色界顶。准提佛母。并八大菩萨。及诸圣众。眷属围绕。乘七宝车辂。


八大菩萨者。一观自在。二弥勒。三虗空藏。四普贤。五金刚手。六文殊师利。七除葢障。八地藏菩萨。若毗卢遮那佛内心证得三摩地智。则流出十六菩萨。一金刚萨埵。二金刚王。三金刚爱。四金刚善哉。五金刚宝。六金刚威光。七金刚幢。八金刚笑。九金刚法。十金刚剑。十一金刚因。十二金刚语。十三金刚业。十四金刚护。十五金刚药叉。十六金刚拳菩萨。瑜伽分別圣位修证法门云。夫真言陀罗尼宗也。是一切如来秘密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亦是菩萨具受净戒。无量威仪。入一切如来海会坛。受菩萨职位。超过三界。受佛教敕。三摩地门。具是因缘。顿集功德。广大智慧。於无上菩提。皆不退转。离诸天魔。一切烦恼。及诸罪障。念念融证。佛四种身。谓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满足五智。三十七等不共佛法。然如来变化身。於阎浮提摩竭陀国。菩提道场。成等正觉。为地前菩萨。声闻。缘觉。凡夫。说三乘教法。或於他意趣说。或自意趣说。种种根器。种种方便。如法修行。得人天果报。或得三乘解脱果。或进或退。於无上菩提。三无数大劫。修行勤苦。方得成佛。王宫生。双树灭。遗身舍利。起塔供养。感受人天胜妙果报。及涅槃因。不同报身毗卢遮那如来。於色界顶第四禅阿迦尼吒天宫云集。尽虗空徧法界。一切诸佛。十地满足诸大菩萨。证明警觉。身心顿证无上菩提。自受用佛。从心流出无量菩萨。皆同一性。谓金刚性。对毗卢遮那如来受灌顶职位。彼等菩萨。各说三密门。以献毗卢遮那佛。及一切如来。便请加持教敕。毗卢遮那佛言。汝等将来於无量世界为最上乘者。令得现生世间出世间悉地成就。若依次说。前後有差。据报身佛。顿证身口意三种净业。徧周法界。於一一法门。一一理趣。一一毛孔身分相好。尽虗空界。不相障碍。各住本位。以成徧照光明毗卢遮那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若依二乘次第而说。若不具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得道果。无有是处。若证自受用身佛。必須三十七三摩地智。以成佛果。梵本入楞伽偈颂品云。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总成三十七也。以三十七内证无上金刚界分智。威力加持。顿证毗卢遮那之身。从无见顶相流出无量佛顶法身。云集空中。以成法会。光明徧覆。如塔相轮。十地满足。莫能覩见。冥加有情。身心罪障。悉令殄灭。无能知者。虽不能知。能息诸苦。而生善趣。从光流出十六菩萨。及八方等内外大护。展转出光照触恶趣。以成窣堵坡阶级。卫护诸佛窣堵坡法界宫殿。成为全身。现证金刚界如来毗卢遮那徧照之身也。是知准提佛母。乃从毗卢遮那身流出。而准提真言。即诸佛内心自证之法。故云七俱胝如来所说。以能出生诸佛。故云佛母也。


 
○次结请车辂印


准前印。以二大指向身。拨二中指头。即成。诵真言七遍。真言曰。


曩麽悉底哩(三合)野地尾(二合)迦(引)南(引)(一)怛他(引)蘖多(引)南(引)(二)唵嚩日[口*朗](二合)(引)拟(斫以切)你也(二合)(引)(三)羯哩洒(二合)也娑嚩(二合)贺(引)(四)


南。亦作难。[口*朗]。亦作朗。又作[口*蓝]。拟。亦作祇。蘖多。应作孽跢。你也。亦作娘字。上声羯哩。亦作迦囉。


由诵真言加持故。圣众从本土来至道场空中而住。


智译无此真言印契。唯用後真言印契请之。修真言行者。随准一法。皆成。


 
○次结请本尊印从车辂下降於道场


(本尊。即准提佛母)


准前第一根本印。以二大指向身招。诵真言三遍。


第一根本印。即前佛部印。下言准前根本印。同此。智译云。以二大指来去招之三度。想圣者从宝车上。下来道场中。白莲华座上。苏悉地经请云。今有某甲。为某事奉请。仰惟尊者。以本愿故。降赴道场。愿垂哀愍。受此阏伽。及微献供。当请之时。诚心作礼。再三启白。若不诚心。徒多念诵。乃至真言。亦皆殷懃。加翳醯字。此更秘密。速满其愿。


真言曰。


唵。者礼主礼准泥。翳醯曳呬婆战嚩底(丁以切)娑嚩(二合)贺(引)


婆字去声呼。智译作。唵折[棣-木+(上/矢)]主[棣-木+(上/矢)]准提。噎醯曳醯。薄伽嚩底。莎嚩诃。伽誐揭孽。四字同音。战字疑是戟字。当伽字轻呼。苏悉地经云。奉请已。作如是言。善来尊者。愍我等故。降临道场。復垂哀愍。当就此座坐。受微献供。復起诚心。频兴作礼。而白尊言。大悲垂愍。乘本愿故。而见降临。非我所能。应須办供。先献涂香。次施华等。復献烧香。次献饮食。次乃然灯。如其次第。


 
○次结无能胜菩萨印辟除障者


二手右压左。内相叉作拳。竖二中指。头相合。即成。绕身右旋三帀。作是思惟。所有障者。毗那夜迦。诸恶鬼神。远走而去。所来圣众。不越本三麽耶。大悲而住。愿垂加护。


凡修真言行者。及坐禅人。須先以呪印。除诸魔障。故金光明经云。十地菩萨。尚以呪护持。况其凡夫。如首楞严经云。若不持呪。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悉地经云。若成就诸余事者。应当发遣诸有障者。若不遣除。後恐伤及。所以先須作遣除法。


真言曰。


曩莫三满多没驮(引)南(一)唵(引)(二)户噜户噜(三)战拏(引)里(四)麽(引)蹬耆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战或作贊。耆或作儗。里作哩。持明藏云。此呪能成就一切事。
 


○次结墻界印


准前地界印。屈右头指。展左头指。右旋三帀。随心近远。即成金刚坚固之城。诸佛菩萨。尚不违越。何况诸余难调伏者。毗那夜迦。及毒虫。利牙爪者。不能附近。


无量寿仪轨云。想从印流出炽焰。以印右旋绕身三转。随心大小。成金刚光焰。方隅墻界。诸魔。恶人。虎狼。师子。及诸毒虫。不能附近。神变疏云。持呪行者。得诸佛归命。故佛顶偈云。十方世界诸如来。护念归命受持者。然诸佛尚且归命持呪人。而敢有违越者乎。毗那夜迦。此云猪头象鼻。


真言曰。


唵准你儜。鉢囉(二合)迦囉耶娑嚩(二合)(引)贺(引)


智译儜字作泥字。诵三遍。以印右挥三帀。
 


○次结上方网界印


准前墻界印。展左头指。右压左。当中节相交。即成。诵此真言三遍。


智译云。准墻界印。开仰着。右大指捻左头指头。左大指捻右头指头。小指依旧相拄即成。


真言曰。


唵准你儜。半惹囉娑嚩(二合)(引)贺(引)


惹字自攞切。智译儜字。作泥字。囉字。作逻字。诵三遍。以印随日。挥三度。按別部。以印於顶上右旋转。便散。


由诵真言结印加持故。即成金刚坚固不坏之网。


无量寿仪轨云。由印呪加持力故。即於上方覆以金刚坚固之网。乃至他化自在诸天。不能障难。行者身心安乐。三摩地易得成就。


○次结火院密缝印


以左手掩右手背相重。(令无缝)直竖二大指。即成。诵真言三遍。右旋三帀。想金刚墻外有大金刚火焰围绕。


智译云。以左手密掩右手背相重。直竖二大指。相去二寸许。无量寿仪轨云。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光焰。以印右旋三帀。则於金刚墻外。便有火焰围绕。即成坚固清净火界。


真言曰。


唵(一)阿三莾拟(宜以切)你(二合)吽(引)癹吒(半声)(呼)(二)


三字去声。莾字上声。亦作摩。或作[牟*含]。又作瞢引。拟。或作儗。苏悉地经令咽声念之。智译作。唵阿三摩。[口*木*氏]你[合*牛]莎嚩诃。


由结此印诵真言。成大结护密缝。不被诸魔入。


 
○次结阏伽印


阏伽或作遏伽。又作阿伽。此云器。凡供养之器。皆称曰阏伽。谓以郁金。龙脑。白檀香等水。盛于阏伽妙器中。而奉献之。其器或金。银。宝玉。铜。石。瓦。木。螺盃。及缀莲叶乳树叶。皆得为阏伽供养。有云。法中使熟铜作阏伽器最上。苏悉地经云。作扇底迦法。当用白器。置少小麦。及乳。作布瑟徵迦法。当用黄器。应着胡麻。及酪。作阿毗遮噜迦法。当用黑器。当致粟米。及牛尿。或自血。余如下释。


二手内相叉。竖二中指。头相着。以二头指。捻二中指背。二大指侧附二头指根下。即成根本印。准前根本印。微屈二大指入掌。即成阏伽印。诵真言三遍。


智译云。准前根本印。以二大指各捻头指根第一节侧下。即成。


真言曰。


唵者礼主礼准泥遏钳。鉢囉(二合)底(引)蹉。婆誐嚩底。(异丁反)娑嚩(二合)(引)贺(引)


智译作。唵折隶主隶准提遏钳薄伽嚩帝。鉢囉底槎。莎嚩诃。按此真言与本译同。但後二句相倒。不同耳。本译以鉢囉底蹉在先。婆誐嚩底在後。彼以薄伽嚩帝在先。鉢囉底槎在後。为別。持明藏经。亦同智译。


行者思惟圣众了了分明。想自身在诸佛圣众足下。手持七宝阏伽器。盛香水。浴圣众足。由献阏伽香水故。行者三业清净。洗涤烦恼垢。业障消灭。


无量寿仪轨云。由献阏伽香水浴圣众双足。令行者三业清净。洗除一切烦恼罪垢。从胜解行地。至十地。及如来地。当证如是地波罗蜜时。得一切如来授与甘露法水灌顶。又五字心陀罗尼云。饮此水者。除诸灾患。


 
○次结莲华座印


准前根本印。並二大指向身竖。运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师子座。奉献一切圣众。是诸圣众。各各皆坐。


智译印呪並同。而印云。並二大指向身开竖之。即成。心想道场中。种种宝钿师子座上开白莲华。安置圣者。即诵真言三遍。


真言曰。


唵(一)迦麽逻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麽亦作摩上声。逻亦作攞。或作囉。


由结座印诵真言奉献圣众故。行者当得十地满足。得金刚之座。


行者亦得三业坚固。犹如金刚。言金刚座者。谓坐金刚座而成等正觉也。今此神呪。是诸佛境界。有不可思议神力。但当生信诵持。自然灭障成德。超凡证圣。故云当得十地满足。得金刚之座。持明藏经云。行人诵真言已。即言。惟愿圣众。处此座已。安住道场。受我供养。
 


○次结澡浴印


准前根本印。以二大拇指头。捻二中指中节。即成。诵真言三遍。


智译以二大指。各並捻二中指下节侧。


真言曰。


唵者娑嚩(二合)(引)贺(引)


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光明。一一光明道。有无量七宝贤瓶。想满天玅香水。灌注一切圣众澡浴。復想空中有无量天乐。供养本尊诸佛菩萨一切圣众。由结此印诵真言故。行者不久当得法云地。


法云地。是第十地。谓菩萨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覆一切也。神变疏云。如余菩萨。为求菩提。虽行难行苦行。如救头然。经无量劫。尚不能得。真言行者。不亏法则。只於此生得菩提也。大教王经云。若不依秘密课诵修行。终不成於无上菩提也。
 


○次结涂香印


准前根本印。以二大指。傅着右头指下节侧。即成。诵真言三遍。


智译印呪悉同。


真言曰。


唵礼娑嚩(二合)(引)贺(引)


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光明。一一光明道。有无量天玅涂香末香云海。供养本尊诸佛菩萨一切圣众。由结此印诵真言故。当证一切如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


香以熏闻为义。故感证五分法身之香。如余菩萨。由持戒清净。则戒体成就。而得无持无犯。若修习无漏禅定。则根尘泯净。而便离诸散乱。若修习无漏智慧。则能断三界烦恼。而出离生死。若不作诸业。则脱诸累缚。而得自在。知即无生智眼。谓照了识心虗妄分別。则无生之智眼自在明了。今持真言行者不假余修。由真言力故。即越诸阶级。而证得五分法身。理趣疏云。性德力大。密呪功强。解行虽劣。解脱则疾。故成佛心要云。显教圆宗。須要先悟毗卢法界。後依悟修。满普贤行海。得离生死。证成十身无碍佛果。如病人得好药方。要須自知分两。炮炙法则。合成服之。方得除病身安。今密教圆宗神呪。一切众生。并因位菩萨。虽不解得。但持诵之。便具毗卢法界。普贤行海。自然得离生死。成就十身无碍佛果。如病人得合成妙药。虽不知分两。和合法则。但服之。自然除病身安。故大般若经云。总持犹妙药。亦如天甘露。能疗众惑病。服者常安乐。


 
○次结华印


准前根本印。以二大指。傅着左头指下节。即成。诵真言三遍。


节字下。应有侧字。智译印呪並同。


唵主娑嚩(二合)(引)贺(引)


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光明。一一光明道。有无量种种水陆天妙华云海。供养本尊诸佛菩萨一切圣众。由结此印诵真言故。当得大慈三摩地成就。能利乐无边众生。诸灾难不着身故。


大慈即无缘慈也。皆言云海者。云是随缘义。谓此供具。色相显然。而智鉴无性。从法性空。无生法起。能现所现。能现即行愿力。所现即供养具。逈无所依。应用而来。来无所从。用谢而去。去无所至。而能含悲润注法雨益济万物。重重无尽。故如云像。言海者。以表供养称理故深。称事故广。以深广故。喻之如海。如是一一供具称於真理。等虗空界。即以全法之身。游诸佛刹。称真之物。供养诸佛圣众。行者安心观行。於诸供具常称理而成就。以是法施供佛。名真供养也。


 
○次结烧香印


准前根本印。屈右头指。捻二大指头。即成。诵真言三遍。


智译印呪並同。


真言曰。


唵礼娑嚩(二合)(引)贺(引)


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光明。一一光明道。有无量和合俱生天妙烧香云海。供养本尊诸佛菩萨一切圣众。由结此印诵真言故。当得普徧法界三摩地成就。
 


○次结饮食印


准前根本印。以左头指。捻二大指头。即成。诵真言三遍。


智译印呪並同。


真言曰。


唵准娑嚩(二合)(引)贺(引)


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光明。一一光明道。有无量天妙种种饮食云海。供养本尊诸佛菩萨一切圣众。当得法喜禅悦食。三解脱最胜味。三摩地成就。


以爱乐大法。得法资长道种。心生欢喜。不嗜世味。常持正念。是为法喜食。由得禅定自资。长养慧命。道品圆明。正念现前。心常喜乐。不贪世味。是为禅悦食。苏悉地供养法云。若不办涂香。乃至灯明供养。但诵如上奉涂香等真言。及作手印。亦成圆满供养。次运心供养者。以心运想水陆诸华。无主所摄。遍满虗空。尽十方界。及与人天妙涂香云。烧香灯明。幢幡繖葢。种种鼓乐。歌舞倡妓。真珠罗网。悬诸宝铃。华鬘白拂。微妙磬铎。如意宝树。衣服之云。天诸厨食。上妙香美。种种楼阁宝柱。诸天严身。头冠缨络。如是等云。行者运心遍满虗空。以至诚心。如是供养。最为胜上。是发行者以决定心。而行此法。运心供养。诵真言及作手印。如上所想供养。皆悉成就。苏悉地经云。若香华饮食无可献者。但诵本色真言。及此手印献之。表云。供物无可求得。但纳真言。以真心故。速满其愿。离此之外。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阏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力应作。或復长时供养中置。无过运心。如世尊说。诸法行中。心为其首。若能标心而供养者。满一切愿。又復应知。不可才闻运心。即便悭贪。不办供养。悉地难成。若能办诸供养。加以真言运心。最为殊胜。故彼经云。持诵之人。不献饮食。违本部者。其人乃着魔障。身无精光。风燥饑渴。恒恶思想。不能成就本尊真言。皆由不献本尊果食。当於六斋等日。广设供养。奉献本尊并诸眷属。当净洗手。[口*敕]口咽水。次下饮食。若准本部真言。运想香华等供养。皆从印中流出。尤胜以水陆无主香华运想。或恐初学观心未淳。用此助成亦妙。言三解脱者。一空解脱。二无相解脱。三无愿解脱。亦名三三昧。此三。即涅槃门。是诸贤圣所常飡履。一切解脱法中。无过於此。故云最胜味。
 


○次结灯印


准前根本印。以二头指。各捻二大指头。即成。诵真言三遍。真言曰。


唵泥娑嚩(二合)(引)贺(引)


智译印呪並同。彼云。已上涂香印等。各各印触当色物上供养。按诸部陀罗尼。別有香华饮食等供养印呪。而字句颇繁。今此准提陀罗尼。唯改本印。以本六字真言。而成六种供养。诚为妙用。不可得而思议者。


想从此印。流出无量光明。一一光明道。有无量种种七宝灯烛云海。供养本尊诸佛菩萨一切圣众。当得般若波罗蜜光明五眼清净。


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般若。此云智慧。波罗蜜。此云到彼岸。由献灯故。感智慧光。得五眼净。而登彼岸也。此上作法结界供养真言。与持明藏仪轨经同。唯契印有异耳。彼经云。如是诸印相。行人虔心记忆。习令精熟。於作法时。无令误失。若稍疑误。不成印契。不成印契。即贤圣不喜。凡所祈求。不获成就。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卷上

 

音释


法财


谓三密菩提心教法也。


十二分教


一修多罗。此云契经。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义。


苾刍


旧云比丘。新云苾刍。本香草名。含五义。一体性柔輭。喻出家人。能折伏身口麤犷。二引蔓傍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


菩萨摩诃萨


菩萨。如上释。摩诃萨者。摩诃。是大义。萨即萨埵。是有情义。亦名心。亦云勇猛。以勇猛不怯弱故。三大无数劫。积集二种资粮。故名摩诃萨。


八部


一天。谓诸天神也。二龙。谓龙神也。三夜叉。此云勇健。有在地。有在空。有在天者。四乾闼婆。此言香阴。不食酒肉。天帝乐神也。五阿修罗。亦作阿苏罗。此云非天。谓其果报最胜。隣次诸天也。六迦楼罗。此云金翅。即金翅鸟神也。七紧那罗。此云疑神。似人而头有角。是天帝乐神也。八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即地龙。是大蟒神也。



同溺。



音元。似鼈。长一二丈。



音陀。类鱼。有足。长丈余。甲如铠。



音话。木名。皮可贴弓。


四无量


慈悲喜舍。


四弘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音力小石。



与剩同。余也。



音田。金华饰也。


六道


亦名六趣。一天。二人三阿修罗。四地狱。五饿鬼。六畜生。


四生


化胎卵湿。


五智


一通达智。二随念智。三安立智。四和合智。五如意智。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別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別。详如摄大乘论释所明。


三十七不共佛法


谓佛证四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四等流身。梵本入楞伽经偈颂品云。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总成三十七。是为三十七不共佛法。余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所不共有也。唐实叉难提译云。自性及受用。变化復现化。佛德三十六。皆自性所成。元魏菩提留支译云。实体及受乐。化復作诸化。佛众三十六。是诸佛实体。


窣堵坡


即佛塔也。


十身


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


阏伽


阏音遏。阏伽水真言中遏钳字。亦作阿哩伽(二合)。


阿伽


阿入声。音遏。



与孽孽蘖不同。


十波罗蜜


一施。二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慧。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


药叉


旧云夜叉。



音蹉。娜也。


五分法身


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


洛叉


此云十万。


凡经律论中。华言梵语。各不同者。良由如来。灭度一百一十余年後。时诸比丘。互执见闻。各引师说。分经律论为五部。致於文言呪语。有详有略。大虽不殊。小则不无其异。然佛在世。曾已预记。我涅槃後。经律论。当分为五部。而皆是如来金口所说。但为闻听不广。故成多部。犹如甘露散於人间。但同飡饮。无不除病延年。随秉一部修行。悉成道果。是以五天竺国。各宗一法。咸获圣证。既知如来先为预记。则无是无非。是故智者。不可於中妄生疑惑。阻自前进。失却千生万劫之殊妙因果也。

Tags: 责任编辑:莲海法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兜率龟镜集【三卷】 下一篇沩山警策句释记【二卷】
回向偈